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PICC护理规范与输血操作规范以及处理规范(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15:41: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护理规范

一、护理规范

(一) 成人PICC维护

1.记录导管刻度、贴膜更换时间、置管时间,测量双侧上臂臂围并与置管前对照。 2.输液接头每周更换1次,如输注血液或胃肠外营养液,需24小时更换1次。

3.冲、封管遵循SASH原则:S-0.9%氯化钠注射液,A-药物注射,S-0.9%氯化钠注射液,H-肝素盐水(若禁用肝素钠者,则实施SAS原则),根据药液原则适当的溶液脉冲式冲洗导管,每8小时冲管1次;输注脂肪乳、输血等粘稠液体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20ml脉冲正压冲管后,再输其他液体;封管时使用10~100U/ml肝素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封管液量应2倍于导管+附加装置容积。

4.更换敷料时,由导管远心端向近心端除去无菌透明敷料,戴无菌手套,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先用75%酒精清洁,应距离穿刺点0.5厘米,待干后再用碘伏消毒3遍,或选择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面积应大于敷料面积。 5.无菌透明敷料无张力粘贴固定,注明更换无菌敷料的日期、时间、置管深度和操作者。 6.记录穿刺部位情况及更换敷料的日期、时间。

(二) 新生儿PICC维护

1. 输液前抽回血,见回血后再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2ml脉冲式正压冲管,连接输液器。 2. 输液结束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ml脉冲式冲管后给予10U/肝素盐水1~2ml正压封管。

3. 间断给药,每次给药后用2ml-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

4. 输注脂肪乳期间,每6~8小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1~2ml正压冲管1次。

二、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置入PICC的目的、方法、配合要点。

2.指导患者留置PICC期间穿刺部位防水、防牵拉等注意事项。 3.指导患者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有异常及时通知护士。

4.指导患者置管手臂不可过度用力,避免提重物、拄拐仗,衣服袖口不可过紧,不可测血压及静脉穿刺。

5.告知患者避免盆浴、泡浴,淋浴时手臂不可上举。

三、注意事项

1.护士需要取得PICC操作的资质后,方可进行独立穿刺。

2.置管部位皮肤有感染或损伤、有放疗史、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或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后者,禁止在此侧手臂置管。

3.穿刺首选贵要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最后选头静脉。肘部静脉穿刺条件差者可采用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

4.新生儿置管后体外导管固定牢固,必要时给予穿刺侧上肢适当约束。 5.禁止使用小于10ml注射器给药及冲、封管,使用注射器脉冲式方法冲管。 6.输入化疗药物、氨基酸、脂肪乳等高渗、强刺激性药物或输血前后,应及时冲管。 7.常规PICC导管不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8.PICC置管后24小时内更换辅料,并根据使用敷料种类及贴膜使用情况决定更换频次;

渗血、出汗等导致的敷料潮湿、卷曲、松脱或破损时立即更换。

9.新生儿选用1.9frPICC导管,禁止在PICC导管处抽血、输血及血制品,严禁使用10ml以下注射器封管、给药。

10.禁止将导管体外部分人为移入体内。

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一、标本采集

(一)根据医生开出的血型检测/输血申请单,在护士站打印患者信息标签,分别贴在 采血试管及血型检测/输血申请单右上角,要求双人核对信息准确后签名。 (二)洗手、准备用物:皮肤消毒用品、采血针具、贴好标签的试管、止血带、锐器收 集盒、弯盘、医疗废物盒、输血申请单。 (三)采集受血者全血标本

1.床边查对.首先核对医嘱本与输血申请单上床号、姓名,再用输血申请单分别与床尾

(头)卡、采血试管标签、患者腕带核对科别、床号、姓名、ID号(住院号)、项目名 称,三处信息完全相符后再次询问患者姓名。

2.静脉穿刺采血。按照输血科要求,使用规定的试管采集标本。

3.向试管内注入血液时再次核对试管信息,并询问患者姓名,查对患者腕带,请患者或

家属确认,如遇危重意识障碍的患者,请家属确认。 4.采血完毕针头放置锐器收集盒内.5.将血标本分别放置在专用收集容器内,送至输血科。

二、取血

(一)护士按患者信息和输血医嘱填写提血单。

(二)护士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查对提血单与配发血单、血液制品袋上的科别、姓名、年龄、ID号(住院号)、输血量,献血号、成分号、失效日期、血量、‘成分名称、血型及交 叉配血试验结果并检查血液质量,核对信息完全相符后签名。

(三)使用专用提血箱运送。取多份血液制品时分袋放置,拿取平稳,避免碰撞、剧烈 震动,以免溶血。

三、输血

(一)治疗室查对。双人核对配发血单与血制品袋标签上所有项目,确保无误。再次根 据医嘱核对、确定输血量.’夕

(二)洗手、准备用物。备皮肤消毒用品、血液制品、输血器、0.9%氯化钠注射液、8~ 9号头皮针等。

(三)床边查对。双人共同核对配发血单与床尾(头)卡及腕带上受血者的科别、姓名、功号(住院号)、年龄,核对配发血单与血制品袋标签上成分号、献血号、血型、成分名称、血量、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及血液质量,特别要询问患者姓名及血型。

(四)建立静脉通道。用输血器连接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穿刺,并输入少量0.9% 氯化钠注射液。

〔五)输注血液制品。将血液制品接输血器,再次核对输血相关信息并确认无误后输注。 (六)注意事项

1.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血液制品成分调整输注速度,并严 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输血管道。

3.取回的血制品应30分钟输入,不得自行贮血。血液中不能随意加入其他药物 4.每次续接输注血制品时,必须仔细核对患者信息、配发血单、血袋标签。输注多份血

液制品时做好交接班。

5.对于Rh (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的患者,应在治疗室黑板、护理记录、床尾(头)卡 上明确标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6.从急诊科或手术室转往病室及转科的输血患者,护士必须仔细交接配发血单与血制品 标签上的各类项目、剩余血量、取血时间及贮血条件。

7.在治疗室医疗废物存放处,设置标明“血袋”的专用容器存放输血毕血袋.血袋上注

明丢弃时间,并在血袋处理记录单上填写相关内容,24小时后如无输血反应,按感染 性医疗废物处理。

输液(血)反应的处理规范

一、使用的一次性输液(血)器,应由医院相关部门对质量进行检测,合格才能发放科室。

二、输液(血)时,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及无菌操作技术,禁止在血袋中加入任何 药物。

三、输液(血)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发现患者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考虑为 输液(血)反应:畏寒、发冷、寒战、发热、体温38℃以上(疾病原因除外),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

四、当患者出现输液(血)反应,护士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血),撤下液体瓶或血袋及 输液器,更换其它液体及输液器,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同时立即报告医生。若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0.9%氯化钠液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生,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积极配合医生或输血科进行输血不良反应的各项检测。

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医生应及时检查、处置患者,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并协同医生做好处置工作。

六、做好病情记录,并注意记录输液(血)时间、发生反应时间及处理经过。

七、发现患者出现输液(血)反应时,由科室保留输液瓶、输血袋及输液(血)器于无菌 盘内,做核查之用,及时送实物到相关科室检查(液体送药剂科、血标本送输血科)。

八、及时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并填好输液(血)反应报告表,填写输液(血) 器批号、液体及血液批号,24小时内送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及相关科室。

静脉输血操作规范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护理操作规范

输血规范

操作规范

规范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各项护理操作服务规范

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操作规范

电工操作规范

PICC护理规范与输血操作规范以及处理规范(推荐)
《PICC护理规范与输血操作规范以及处理规范(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