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说木叶2

发布时间:2020-03-03 20:55: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必修5 第三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11 说“木叶”

从容说课

《说“木叶”》一文选自我国现代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的学术论著《唐诗综论》。这篇论文探讨的是诗歌创作与阅读中有关“意象”生成的话题。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文章以浪漫主义创作流派开山之祖屈原的诗句开关,引出“木叶”一词,而此一词影响了历代的诗人,从此许多广为传诵的诗作中,“木叶”一词频频出现。作者举了一个又一个例子,令人信服地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形象了。

按常理推测,人们自然产生疑问,广受诗人钟爱的“木叶”是什么呢?作者仿佛熟知人们的心理,在接下来的段落里解答了这个问题。紧接着新的问题产生,为何“树叶”可简称、洗炼为“叶”,而“木叶”古代诗人却一字不省呢?非但不省“木叶”之“木”,反而又“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由“木叶”一词发展到“落木”一词。作者寻幽探秘,把问题的关键定位于“木”字。在上述大量引述、铺垫的基础上,作者于第4自然段才开始解答为何用“木”的问题,由此作者在一系列的举例分析之后,得出了“木”字具有的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单纯,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是干枯的黄色,是触觉上的干燥之感,它必定是瑟瑟秋风中的产物,透过它,“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的结论是,如果从概念上看,“木”“树”相差无多,但这个字一旦离开了自然属性而进入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原本相差不了多少的词,在艺术领域中却有天差地别,这一结论能从给予读者的震撼可知。虽然文章写完了,但留给读者的“余震”却不断,每一位读者都会掩卷深思;自己在今后阅读诗歌时,阅读文学作品时,该怎样字斟句酌地看待每一处细微的差别呢?这表面细小的差别之后,有着多少天壤之分,有着多少感情的波澜?能引起我们这一番思考,本文的成功之处就十分明确了。

这篇课文共7自然段,第1自然段,引屈原《九歌》中吟咏木叶的名和后代诗人受其鲜明形象影响的跟进之作,由此切入话题——木叶。第2~3自然段,层层推进,由“木”的解释,分析,得出“木叶”已非自然概念而成为文艺形象的结论,为进一步论证“木叶”之妙作好了准备。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以平行的结论阐述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第7自然段收尾,再一次强调了概念相近而艺术形象大不同的作者观点,这一水到渠成的结论,令读者欣然接受。

综观全文,作者对“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此外,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谈怎样欣赏古诗词,推而广之,启发我们去思考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古典诗词中,类似“木叶”这样意象的事物不在少数,通过本文作者的分析,促使我们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本文虽是专业的学术论著,但由于作者深入浅出的分析再佐以形象生动的大量诗句为例证,所以学生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当无大碍,但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深究,要掌握体会文学表象中深层次的艺术形象和思想内容的方法,因此,对本课教学,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针对本文言语不深但意思颇不浅,阅读起来无大碍,真正明白要颇费一番周折的特点,建议此文教学采用课前充分预习,课上充分讨论,重点练习巩固应用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可提出苦干预习题目,这种题目分为两类,一类关于文章结构层次的,一类关于文章学术内容的,以第二类题目为主。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上课展开讨论,就预习时能留题目探讨答案,在探讨中加深认识和理解。必修5 第三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在理解文章学术内容的基础上,由同学尝试着自己去分析一下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探询这些意象的本源与发展,理解它们在中国传统诗词中所包含的特定审美思想及情趣,也为日后诗歌鉴赏作好一定的知识储备。

教学这篇文章,不仅应当把它当作古代诗词鉴赏学习的准备课,而且更应从中汲取有益的文学要素,甚至要将林庚先生严谨的学术作风作为教学观照的对象,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林庚先生人格的魅力。

在课时安排上以两课时为宜。第一课时以疏通课文思路为主要目标,重点研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二课时则在研读课文其余部分的基础上向外延伸拓展,对诗歌鉴赏中的意象知识进行提示性学习,为今后诗歌鉴赏进行适当锻炼。

教学重点 1.理解“木叶”在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生成,尤其是“木叶”中包含的深层美学意义; 2.学习对古典诗词中典型“意象”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1.如何学会在古典诗词的阅读过程中鉴赏“意象”; 2.读懂文中引用的诗句,并理解它们对证明作者观点的作用。 教具准备

搜集学者林庚先生的资料(个人照、著作封面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领悟诗歌语言的特质,尤其要理解“木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含义; 2.通过感受“木叶”意象的生成过程来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要指导学生尽可能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例如辨析诗歌语言精微之处的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

过程与方法

1.本课教学应该按照整体感知—内容分析—质疑解疑—延伸拓展的过程来进行; 2.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应以学生自读自研为主,教师点拨,师生相互质疑为主要方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祖国古典诗词的兴趣,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可; 2.体悟古典诗词中的情怀,感受古典诗词中蕴藏着的艺术美,提高其审美品味; 3.学习本文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课文,要求弄懂其中引用的诗句的大致内容,对存在的问题作好质疑备案。这篇课文中引用了不少古代诗词,如有条件和需要,可以把这些诗词的全文告诉学生,最好让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这样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2.大致了解课文的行文脉络,尤其要理解“木叶”的意象含义。 3.教师查找资料,做好CAI课件。 导入新课 导入1:(教师要求学生齐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谁能讲讲这首元曲表现出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名学生回答,教师作指正)大家都知道这首元曲表现的是游子思乡之情与羁旅之愁,那必修5 第三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么请问这种“游子思乡与羁旅的情怀”又是怎样传达出来的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作小结归纳)纵观整首曲子,未见“思乡”之只言片语,更不著半个“愁”字,但作者却借助曲中之景将之具体而形象地传达出来,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诗词创作所孜孜追求的“含蓄”的境界。这种高超的写法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写作的最高典范而倍受推崇。那么“情”与“景”究竟是何关系,“情”又是怎样借助“景”来表现的呢?“此景”与“此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契合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的学术文章《说“木叶”》,相信大家一定会从中得到启发。

导入2:(进行诗句填空竞赛,教师用幻灯形式出示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两横线处应填诗句为“无边落木萧萧下”和“落红不是无情物”,那么两句中的“落木”与“落红”是何意思呢?(“落木”是“落叶”之义,“落红”是“落花”之义。)那么诗人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的学术文章《说“木叶”》,从中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吧。

推进新课

一、作者简介

林庚先生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与“盛唐气象”紧相连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方面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空间的驰想》等。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正音 袅袅(niǎo)

皎皎(jiǎo)

灼灼(zhuó) ...寒砧(zhēn)

万应锭(dìng)

言筌(quán) ...

(二)词语解释

1.得鱼忘筌:捕得了鱼就忘了筌。比喻成功以后就忘了赖以成功的事物、条件。筌,捕鱼用的竹器。

2.得意忘言:原来是说,语言是达意的,已得其意,就不再需要语言了。后来用以表示互相默喻,心照不宣。

3.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4.袅袅:①形容(烟气)回旋上升的样子;②纤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摇摆的样子;③形容声音绵延不绝。

5.万应锭:万能药。锭,锭药。

6.钟爱:异常疼爱(子女或晚辈中的某一个)。 合作探究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必修5 第三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一)课文可分成几个部分,它们之间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具体而言,第一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等诗为例。第二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第三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四至六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具体而言,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第五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第六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七段是小结,旨在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二)思考: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明确: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二、小组合作,探究课文第一部分

(一)课文前两个自然段都引用了大量的古代诗句,试着给它们分分类,指出其作用。

明确:课文第一自然段共引述了四句有关“木叶”的诗句。首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道出“木叶”现象的源头,而接下来的“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及“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三例则直接承自屈原诗句,强调“木叶”成为古代诗人所钟爱的文学意象。值得玩味的是四个句子几乎都涉及了“秋风”“洞庭”等典型的秋意写照图幅。词语上的高度继承性显然有别于下文中提及的“木叶”诗句。

而第二自然段引述的诗句则更多。引用“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橘颂》)、“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淮南小山《招隐士》)以及“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无名氏)意在说明古诗中不乏写“树”的诗句;而引用“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和“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则意在说明古诗中遇到“树叶”的时候就简称为“叶”,但显然这些诗句中的“叶”与前文所提的“木叶”在意境与内容上迥然不同。而“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和“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则意在说明洗练并非人们用“叶”的关键理由,从而说明“木叶”自有其独特的美学意义,紧接着作者又引用“无边落木必修5 第三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和“辞洞庭兮落木,云涔阳兮极浦”(庚信《哀江南赋》)旨在说明人们发现了“木叶”的独特美学意义后将其延伸拓展到“落木”,进而派生出新的文学意象。

总的来看,作者在两个自然段中引述众多的诗句体现出自己对“木叶”意象的敏锐感受,并通过对“树叶”(物象)与“落木”(意象)的引用,指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与继承关系。引用合理,表述清晰,充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与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二)第二自然段中举出了萧纲《折杨柳》与陶渊明《拟古》诗中的两句,它们都包含了“叶”这一对象,那么它们与“木叶”之间的区别究竟何在呢?

明确:萧纲《折杨柳》与陶渊明《拟古》诗中都包含了“叶”这一对象,但它们至多只是诗歌鉴赏学上所说的“物象”,还只是纯客观的对象,不包含情感的因子,而且也不是所在诗句陈述的要点,如萧纲《折杨柳》“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中的陈述重点是“鸟”与“花”,而“叶”只是陪衬的对象,至于陶渊明《拟古》诗中的“叶”更是作为“花”(即“华”)的陪衬物而存在的,它们不是诗歌中常说的“意象”,不具有特别的意味。而第一自然段中引用的三句诗以及第二自然段中引用的几个包含“木叶”的诗句却明显不同,它们都与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氛围有关,因而也必然与特定的情感产生关联。稍作分析不难看出,这些诗句都与秋季有关,而且都传达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展现出一派浓浓的秋意。而庚信与杜甫诗句不用“落叶”而用“落木”更是承继着这样一种特定的凄清、萧瑟的氛围,引发读者无边浩淼之愁绪。

(三)沈佺期《古意》中“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表达出怎样的感情基调?“木叶”在该句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沈佺期的《古意》采用想象的手段刻画了闺妇对征人的思念之情,属于典型的“闺怨诗”。在引述的两句诗中,作者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闺中少妇在萧瑟的寒风中敲打着衣物(捣衣),伴随着阵阵捣衣声,树叶簌簌飘零,而深秋的寒意使她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戍边辽阳十年未归的征人(丈夫),也不知道此时的他是冷还是不冷?诗句中“寒砧”之“寒”不仅与“九月”的时令特点相契合,而且与“树叶”簌簌飘零之秋意吻合,因而我们也可以这样讲,“木叶”这一意象对于全诗凄清氛围的营造是不可或缺的。

方法引导

这篇课文的作者拥有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此课文旁征博引,把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诗句挑选出来进行比较、辨析、归纳、玩味。应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力,跟上作者的思路,以便遵循作者的思路去探求课文的精髓。

此外,要欢迎学生对作者的见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同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就加以肯定。也许有学生对作者这种“咬文嚼字”的欣赏法不以为然,教师应说明,这是鉴赏法的一种,有它的长处。对于初学诗歌的学生来说,“咬文嚼字”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应该重视“咬文嚼字”。

作业布置

1.布置查找资料,搜寻有关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典故的资料,以供下个课时交流。 2.认真预习下面内容,了解“木叶”的意象含义。

说木叶2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2
《说木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说木叶使用 木叶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