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长恨歌导学案教师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14:44: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生姓名 班级

《长恨歌》导学案(教师版)

编写:刘铭钦 审阅:高二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熟读诗歌,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感受其凝练、优美动人的语言及作者对李杨二人赞颂又讽喻的复杂态度。 课文导学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具有伤感色彩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2、写作背景(参照课下注释1)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时间是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白居易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史诗有感而发,而且还想以此惩戒那些祸乱朝政的人,让将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3、背诵: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一)、李商隐《马嵬》(其二)

4、字词积累:给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

回眸( ) 凝脂( ) 云鬓( ) 骊宫( ) 鼙鼓( ) 城阙( ) 千乘( ) 花钿( ) 萦纡( ) 旌旗( ) 龙驭( ) 踌躇( ) 马嵬( ) 悄然( ) 耿耿( ) 霜华重( ) 衾 ( ) 临邛( ) 绰约( ) 玉扃( ) 参差( ) 珠箔( ) 仙袂( ) 迤逦( ) 飘飖( ) 凝睇( ) 人寰( ) 擘( )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歌——歌行体(“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明】徐师曾)

①篇幅可短可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8句;《长恨歌》120句。

②古乐府叙事特点,将写人、记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有白描、对话、独白、评价。 如《兵车行》描述部分:“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

1 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议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③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 如《夜归鹿门歌》

④句式灵活,七言为主,穿插杂言。如“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2、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

参考: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从此天下太平,但玄宗也开始贪图享乐了。从各处招来美女,其中以杨玉环为最,于是千方百计暗度陈仓让其成为自己的妃子。之后俩人沉溺欢爱。但好景不长,由于玄宗长期荒废朝政,导致地方叛乱,杨玉环也因此而被迫处死。在之后的岁月里,玄宗极度思念自己的爱妃。回到京城之后,找来道士为杨招魂,在蓬莱仙山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杨玉环,两人重温旧梦,但遗憾的是两人终究不能在一起天长地久,只能是天人两隔,长恨绵绵。

三、自主学习

(一)

自主学习一 :互相听读课文,一人读一部分。注意易错字字音、字形; 自主学习

二、对照注释读懂诗歌意思。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熟读并翻译全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解释词语: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御宇:统治天下 )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专夜:专宠 )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可爱,可羡 )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娥眉:美貌的女子,此指杨贵妃)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龙驭:皇帝的车驾 )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信马归:任马前行 )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绰约:美好轻盈的样子)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阑干:纵横 )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凝睇: 凝视 )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擘:用手分开 )

...

二、自主学习

(二)

作者写李隆基“重色思倾国”时,是按照重色——寻色——迷色——失色——思色——访色的顺序写的,请你在课文中找出与之对应的内容。体会造成长恨的原因。 自主学习思考题:

1、“恨”字何解?谁长恨?长恨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长恨”?

主人公是李隆基和杨贵妃 ;

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

产生这种“长恨”的根源就在于唐玄宗身为皇帝,贪图享乐,忘记了自己的责任;而杨贵妃依仗着皇帝的宠爱,促成了国家的腐朽。结果,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2、在对照注释读懂诗意的基础上,理清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 杨妃入宫受宠 明皇迷色误国(重色、寻色、迷色)

2 第二部分 马嵬生离死别 蜀中伤心断肠(失色) 第三部分 还都触景生情 回宫绵绵相思(思色) 第四部分 仙山寻得杨妃 遥寄信物誓词(访色)

三、合作探究

(一):探究主题 结合人物形象,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主题。

人物形象:汉皇——荒淫误国的昏君?深爱杨女的痴心男?

杨女——害国殃民的祸水?忠贞爱情的痴心女?

讽喻主题——通过对唐皇和杨妃情爱的描写,对唐玄宗的荒淫误国进行了讽刺和暴露。

爱情主题——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

双重主题——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颂。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完成《同步导练》第7页之“智能巩固”。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略

二、合作探究

(二):探究写法

探究一:默读全诗,结合诗句,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诗人是如何写“恨”的?

提示:

1、找出用哀景写哀情的诗句:

2、找出用美景写哀情的诗句:

3、找出通过人物动作和情态表现情感的诗句:

4、找出叙事见情的诗句:

探究二:本诗是长篇叙事诗,除了具有叙事、描写与抒情高度融合的艺术特色外,在叙事情节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情节曲折多变。

1.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结合(虚实结合),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

2.情节设计曲折巧妙,波澜屡生、高潮迭起:重色——寻色——迷色——失色——思色——访色

探究三:准确概括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明确:语言生动晓畅,精纯优美 1.语言通俗,平易 。

2.时有生动传神的妙语警句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对仗、顶针)等。

三、合作探究

(三):细部探微

1、这首诗的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看起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

3 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夸张和对比,突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

3、诗中那些地方表现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教生男重生女”—— 为了自己的爱人,李隆基可以无限放纵她的家人,他给了杨玉环所有的一切,他作为一个皇帝能给的东西都给了,他的江山他的社稷,他所有的一切。爱江山更爱美人,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的取舍中,先是选择了美人——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4、找出诗中描写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的心情的句子,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它们用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见到的,听到的一切事物,都引起了唐玄宗的深深思念;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一切皆是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想到以前的卿卿我我,恩恩爱爱,而现在的形影相吊,情何以堪?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萤火虫,古人认为是腐草里生长的,生长在坟墓荒草旁,唐玄宗此时不仅已经失去了手中的权力,而且失去了人生自由,被变相软禁起来,他住的地方有萤火虫说明他的孤独凄凉。而 “孤灯挑尽未成眠”,又暗示了唐玄宗在彻骨的思念中整夜无眠,他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给他的惩罚。

在这里,作者反复渲染,层层铺垫,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唐玄宗的悲伤落寞,凄凉孤苦,辛酸无奈。

5、诗中写“道士觅魂”和太真“仙山寄词”两个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明确:“道士觅魂”看似荒唐,实则无奈,是相思之极后的无可奈何;“仙山寄词”则是对唐玄宗苦苦相思的回应,是昔日两情相悦恩爱情深的见证:这两个情节均表现李杨爱情的坚贞深挚。而如此深挚动人的情感破灭带来的遗恨自然无穷,正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中有何艺术效果?

明确:诗人采用浪漫主义写法,让仙境中的杨贵妃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默写诗中名句,并尝试赏析。

2、预习《湘夫人》。

4

《长恨歌》学案教师版A(夏长欢)

《湘夫人》导学案教师版

人物形象导学案(教师版)

《品质》导学案(教师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教师版)

《逍遥游》导学案(教师版)

《氓》导学案教师版

茶馆导学案(教师版)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版

《陈情表》 导学案教师版

长恨歌导学案教师版
《长恨歌导学案教师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