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概及中特理论终稿[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2 21:09: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作者:廖玉枝,韩育荣,赵丽娜,易娟

摘要:比较中国与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方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及其在影响与成效上的差异,有利于我国更好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改进思想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中国;日本;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引言: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百度百科里给出的解释是: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每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均有不同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中国与日本隔海相对,同为亚洲强国。但是两个国家的政治属性却有根本性差别。比较中国与日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差别,有利于我国更好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改进思想教育的方法。 首先是中日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比较。

中国旨在培养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有理想就是要有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具体说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社会理想的指导下确立个人理想,为社会理想的实现积极贡献同时实现个人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具有社会主义道德,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共同遵守社会制度、条例和履行自己的职责。相比之下,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以二战以后日本投降为分水岭。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的目标是“和魂洋才”。“和魂”指“神国主义”思想,“洋才”则指西方的科学技术。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被确定为培养“尽忠报国”的“皇国之良民”。战后,1947年日本制定的《教育基法》第一条规定:“教育应以培养完美人格为目的”。20世纪末面向21世纪又提出了培养有品德的日本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目标。

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方面的比较。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可以追溯带奴隶社会形成时期。

第一阶段:先秦到新中国成立前。

1、天命论和等级观念。夏、商、周的奴隶主就已经开始利用“天命”来论证其政治的合理性。春秋末期,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将夏、商、周三代进行思想政治控制的经验理论

化、系统化为天命论和等级观念。孔子认为天和地上的人君一样有意志,能赏善惩恶,能决定社会的治乱兴衰。西汉初年,董仲舒从适应封建专制主义的需要出发,提出的神权、君权、族权、夫权,不仅为我国的封建统治奠定了神学化的理论基础,而且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2、人性论。对于为什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古代的思想家们都是从人性出发来进行论述的。孟子坚信“性本善”,荀子确认为“人性本恶”。

3、义利观。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义与利之辩的问题,是贯彻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三大主题之一。

第二阶段: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研究人类各种生产关系的科学,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社会主义,即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行为科学,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提供了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系统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理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灌输”学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等内容都是社会主义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理论来源。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本土理论

1.神道教理论。神道教简称神道,其核心是神国观念,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日本人的行为和习惯。神国主义思想对日本古代以及近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是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基础。

2.国民教育论。森有礼的国民教育论对于日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核心思想是国家主义。国家主义认为“精神的实体”高于一切,一切个人及个人要求都应从属于国家和国家权力。在明治中期成为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3.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是指武士的道德及行为准则。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尽忠是绝对的价值。武士道精神不仅仅是对日本的武士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整个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4.福泽谕吉的道德教育思想。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通过道德教育培养民众,从而使国民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日本明治时期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日本近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二)外来理论

1.中国的儒家思想。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的儒家思想传入日本,日本在其国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把忠、义、勇、信、俭。忠诚被看做是日本最重要的美德,这种以忠诚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思想对近现代日本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民主主义思想。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后,美军占领日本,推行了一系列美国式的教育,很重要的便是民主主义教育。民主主义价值观否定了战前《教育敕语》所规定的整体主义、国家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转变成为二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两国进行比较。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家庭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包括基础文化与儿童道德的教育、日本民族和日本社会各机构所接受的基本行为规则的教育、家庭中人与人基本行为规则的教育,日本的妇女为了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往往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日本有自发形成的母亲读书会,通过读书和相互交流来提高培养孩子的能力,日本还举办有有组织的家庭教育组织,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协会,该协会通过开展家庭教育的学习讨论会、家长和教师的交流会,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体现为道德教育,侧重于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塑造,也包含了特定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能承担各项社会义务的合格公民,形成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判断能力,直接的有规范的道德课、间接的有学科渗透、特别活动、学生指导、隐蔽课程。

(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学者在评价日本企业教育的作用时说:日本企业教育是日本教育的秘密武器,是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臣,日本花在企业教育上的投资比设备投资更高,日本的企业教育比其它发达国家要发达的多.日本企业教育的内容丰富,中心是技术教育、职业培训,另外就是企业精神和道德教育,这也是日本企业的特色部分。

(四)社会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通过公民馆、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特别是公民馆除进行职业教育外,还实施

公民道德教育,目的是培养理想公民。

(五)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

被视为政治领域除官僚、政利益集团之外的日本的“第四种势力”,出现这种评价是和日本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极其强烈的政治倾向给政治产生的影响有深刻的关系,仅日本的报纸在90年代的人均占有量就达到了世界第一,因而日本的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中国思想政治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理论教育法,理论教育法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占据主要地位,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理论讲授法

教育者通过口头语言向教育对象传授科学理论的教育方法。理论讲授法主要运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理论学习辅导和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的宣传讲解,也用于针对思想实际阐述思想政治道理,是理论教育中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种理论教育方法。

(2)、理论学习法

理论学习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如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伦理道德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了解国内外时事动态等,都可以采用这一方法。

(3)宣传教育法

宣传教育法主要应用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一定时期内党的中心工作、中心任务的宣传教育,同时也运用于对特定时期群众中倾向性思想认识问题的分析引导以及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分析、宣传和教育等。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以电视、电影、录音、录像与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体,相对于人际传播、报纸、书刊等传统的媒体而言现代大众传媒以其视野开阔、形式新颖、及时高效等特点,正逐渐成为大众所广泛接受的主流传播方式。

(4)理论培训法

其做法为引导教育对象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理论学习、讨论和交流,以达到提高和统一思想认识的目的。

(二)实践教育法

实践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时间能为教育对象提供真实的社会活动情境,加深对社会状况、社会关系和社会要求的认识和体验。其次,实践有利于教育对象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做到知行统一。其具体方式包括参考观察、劳动锻炼、社会服务。

(三)自我教育法

这种教育法是通过人们自身思想矛盾运动进行的,也是人们自觉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政治倾向和思想品德向良好的方向转化、发展的教育活动。主要方式有自我修养、自我管理、自我鉴定。

(四)形象教育法

形象教育法是借助文学艺术等特殊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中的教育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电影、电视、戏剧、绘画、摄影、舞蹈、音乐等文学艺术形式,生动的艺术形象、语言、图像、画面来感染任何教育人。

除了以上述方法外,还有典型教育法、心理咨询法、隐形教育法。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中国、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不同,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一定共性,就是要培养其认可本国社会制度并对社会制度忠诚的公民、各国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合格的公民,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些共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代表政党和国家利益。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为实现奋斗目标而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政治教育,代表着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二是注重对公民意识培养。三是随着时代进步不断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始终与社会发展进步相一致。思想政治育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会有新变化,但都会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新型人才。但是由于两国之间政体和文化信仰的不同,两国之间的思想政治目标也具有差异性。尤其表现在两个国家塑造的精神内涵方面。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德治”的治国方略和“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以及“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理想在民族精神中占重要地位。因此,在“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中有理想、有道德就是对民族精神的再塑造。日本“忠”的民族心理是在对中国儒家“仁”的思想的本土发展,进而上升到尽忠报国。战后又确定为“完美人格”。

就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而言,中日有其共同之处,如都注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电视电影等为媒介的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侧重点上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中国主要注重学生在学校通过老师的传授进行理论的政治思想教育,而日本则侧重于通过实践的手段。日本的小学生会去奶牛场进行挤牛奶的实践活动,他们爱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每年都会进行“校园祭”来进行校园文化的传承。而我们中国的学生则是更多的以考试为重,每天进进出出的是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少了很多的实践活动,体育运动。中国的学生在理论知识上无疑是很牛的,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却始终都难有中国人的影子,而日本却是有不少。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中国过分注重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导致中国在科教人文方

面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日本。除此之外,现代社会有很大一部分人信仰缺失,都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的原因。

我们不由得反思,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路上,我们现在是不是做的不好?日本是不是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我们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的层面,更应该注重实际,就像邓小平同志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干可以兴国。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才会有进步,我们的老祖宗用历史,用鲜血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善于学习。所以,通过这一次对比中国与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我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取他人之长,让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好。 参考文献:

[1]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1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1. [5]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98.

[6]海莉花.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研究散论[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35.[7]李钰.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对比分析 发布日期: 2014-05-20 [8]郭娜.中国与美国及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分析《新西部》2009.14期

毛概理论

毛中特

毛中特

毛中特

毛中特

毛概社会实践方案(终)

补充《毛中特》理论体验选题

吴 版毛中特理论教学大纲

毛概、毛中特考试重点 概念 总结

教案(讲课稿) 毛概

毛概及中特理论终稿[优秀]
《毛概及中特理论终稿[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