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陋室铭》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2:27: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陋室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作者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了解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

能力目标:

1、能够当堂成诵;

2、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并了解文中对偶等修辞。

德育目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安贫乐道、伟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养学生高洁的情操。

教学重点

1、朗读与背诵;

2、文章的主旨;

3、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调素琴”和“丝竹乱耳”之间不矛盾的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录音、课件的使用和重点内容的手写板书相互配合,以多媒体调节课堂气氛、加大课堂容量,以板书提醒学生重点知识。多有感情地诵读,在客堂上力求可以背诵。把课前的预习带入课堂的学习中,提高课堂效率。”一课时教学。

【课前预习】 检查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自己的座右铭?(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座右铭。)大家写这些座右铭是有什么用的呢?(用来激励自己的。)那可以看出“铭”里面的内容应该是激励警戒自己。(ppt课件展示“座右铭”的含义,提醒学生注意“铭”)

其实“铭”最早是我们古代的一种文体。除了有我们今天的“激励警戒”之意外还可以称述功德。一般是铭刻在器物之上。铭的一大特点是要用韵。(ppt课件展示“铭”的文体知识,“用韵”二字加色标注,引起学生注意。) 二:指导朗读

1、铭是用韵的,韵脚是哪几个字?(学生说。)韵脚读的时候要清晰响亮。

2、放配图录音,学生听读。自由读。PPT

3、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加以评论,教师点评。

4、集体朗读。

三:疏通字词,文意串讲(配合板书与课件)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

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道理。仙之于山、龙之于水既如此,则人之于室亦当如此,所以室虽陋而有德者居之,则不陋矣。PPT什么是类比

2、用刘禹锡的话来说,屋子为什么不陋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请同学来翻译这一句话,同时注意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主旨,提挈了全篇大意)主旨如此重要,我们要读得铿锵有力。(学生自由读)

3、在作者的眼中陋室缘何不陋呢,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住环境优雅。

优雅的环境我们读得就要显得有美感,仿佛你已经看到了如此清幽的环境。(学生自由读)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人高雅。 “鸿儒”、“白丁”各做何解释?(博学之人和无学问的人)

此句话是在屋中的来往之人,我们把他放在屋子里面。(板书)。此句中“无”的一句要读得比“有”轻。 (学生自由读)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之事雅致

丝竹指什么?这是什么修辞?(音乐,借代)案牍指什么?(官府的官文)。为什么作者不喜欢音乐呢?他自己不是也喜欢调琴吗?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讨论,得出答案。素琴之音时自己所弹奏的高雅音乐,而丝竹之音是哪些官僚富豪们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所听的庸俗之音。)

此句的背后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呢?(对奢靡生活和官场的厌恶之情。) 高雅脱俗,不慕富贵。

此句也和上句一样“无”的部分要读得轻一些。(学生自由读)

4、除了对陋室的描写外,文章还写了什么内容?集体读一下。 (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问的语气。)

此句孔子的意思是屋子是简陋的还是不简陋的呢?我们来看看原文。(ppt展示《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教师解释此段话。)

孔子认为陋还是不陋(不陋)。为什么不陋,用孔子的话来说?(君子居之)。

此句肯定了陋室不陋,那么我们读的时候就不应该是疑问的语气,而是带有肯定语气的反问。(学生自由读)

作者这么写有什么作用?PPT

(2)、“何陋之有”怎么翻译?(宾语前置句,现代语序“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加强了反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所具有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教师板书)

结尾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是例证,还可以看出作者有自况之意,以古代名贤自比(他所指的德就是诸葛亮、扬子云清正廉洁、为官不贪的美德。)

,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所具有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再引孔子的话作结,更具有雄辩的力量。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5、集体朗读课文。

6、作者写陋室不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课前让学生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背景资料来谈,学生讨论明确: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向。教师板书)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PPT 高洁傲岸:多用于形容处于某种不良环境中的个体所表现出的高尚节操,一身傲骨,绝不向困难低头,向恶势力妥协,也绝不轻易屈服。形容众多污秽中的纯洁。

安贫乐道,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四:拓展延伸

【类比】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修辞手法)类比,将两个本质上不同的事物就其共同点进行比较,是通过比喻手法的综合运用帮助说明道理或描述某种复杂情况。 恰当的赞扬对孩子的作用,就像阳光对于花朵的作用一样。 (这里把“赞扬的作用”和“阳光的作用”进行类比)

比喻属于修辞范畴

不管是类比还是对比,它们都有一个“比”的意思,即比较,但比较的对方不同。类比是通过某些事物相同的属性来比较。同类比相反,对比是寻找事物之间的不同点。 链接:刘禹锡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 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