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三讲 夸张

发布时间:2020-03-04 03:44: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三讲

修辞体现的文化:夸张

夸张是汉语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神话传说里就已出现过,比如徐整的《三五历纪》(见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对盘古开天地的故事的记载,先秦时期的《尚书》和《诗经》中的部分章节,以及后来的宋玉、司马相如等人的创作中都对夸张的运用达到了很高的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夸张这一辞格就更为人们所喜闻乐用,有很多成语、熟语就是利用这一辞格形成的,比如“垂涎三尺、气吞山河、胆小如鼠、口若悬河、摩肩接踵、倾国倾城、聚蚁成雷、挥汗如雨、汗牛充栋”、“人倒霉了,喝口凉水也能塞牙”等等。现在许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词也将夸张这一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等广告语词都充分利用了这一

辞格。总之,夸张这一辞格一经产生,就以它特有的魅力深深地扎根于群众之中,并且日益发展壮大,其使用频率之高也令其在辞格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借以突出事物某种特征或品格,来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夸张是表情达意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语句修辞中常用常新。它用于描写可以使形象生动突出;用于说理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用于抒情能将情、景、物、我溶为一体,给语言增添幽默,讽刺的情味,收到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巧妙地使用夸张,能够形象地描景状物,准确地表达感情。

所谓夸张,就是根据情感抒发、事物描写的需要,对事物的某一方面做背离或超越现实的描述,以收到突出形象、渲染感情等效果,使人获得对事物的深刻印象。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或某种性质、程度,借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抒发作者某种强烈情感的修辞

格式。

夸张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或某种性质、程度,借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抒发作者某种强烈情感的修辞格式。故意“言过其实”,从而更加形象、生动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宣泄作者积蓄心头的强烈情感。唐代诗人李白畅游庐山时,看到庐山峰岩秀奇、泉瀑飞湍,无限风光,不禁惊讶感叹,随即作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描写了庐山瀑布自天而降的动人心魄的情景。那排山倒海的恢宏气势,如天风海雨扑面而来,振聋发绩,营造了一种雄奇壮阔的审美境界,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开阔的胸襟和昂扬的气概。

夸大好的东西,使它显得更好,夸大有害于人类的东西使人望而生厌。我国历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夸张手法写下的千古绝唱。如“一日不见,如三

秋兮”(《诗经·王风·采葛》);“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静夜思》);“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夸张修辞格的心理基础是人类所特有的在情感驱动下的丰富想象。因为夸张的语言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力图突破寻常语言的表述,对客观事物做超越实际的描述,这样就造成了语句意义与客观事物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读听的接受者必须通过一定的心理活动过程才能理解写说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亦即孟子所谓的“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而这种理解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以想象(也包括一定的联想)为基础的。东汉学者王充在分析写说者为什么要运用夸张辞格,读听者为什么能接受夸张辞格时指出“: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为了满足“俗人~好奇”之心,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

人们创造夸张修辞的心理基础是想象,人们理解夸张修辞格的心理基础也是想象,所以,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如我们现在读古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时,就不会像沈括那样去探究“黄河之水”到底是从“天上来”,还是从青海省的巴颜咯拉山脉来,而是通过欣赏“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一夸张诗句,去想象和感受一种黄河奔流直下的雄伟气势。同样,我们现在读当代诗人贺敬之的《三门峡—梳妆台》诗,也不会对其中的“黄河之水手中来”这一夸张诗句提出话问。因而想象力是心灵里那种领会和认识具体事物的功能。我们从“黄河之水手中来”这一夸张诗句中,领会和感受到的是一种劳动人民改造黄河的雄伟气魄。

运用夸张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夸张要明显

夸张要明显就是要人一眼就看出夸张的存在。例如:前面提到的李白《秋浦

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人的头发无论如何不会有三千丈长,明显是夸张,一眼就能看出。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渲染忧愁的深长,愁生白发,人所共知。而白发竟达三千丈,可以想象作者的愁思该有多么深重!如果写成“白发三尺长”,这就不是夸张了,因为人的头发是可能长到三尺的。如果当时诗人写成“白发三尺长,缘愁似个长”,就不会流传青史了。

杨朔的作品《雪浪花》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浪花的描写:你看,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海浪滚滚,前呼后涌,撞到礁石上刷地卷起几丈多高的浪花。这里的“几丈多高”作者开始写的是“两丈多高”,后来发表是改成了“几丈高”,这样就明显带有夸张的意味,给人的印象就深刻了。

(二)夸张要有节制

夸张要言过其实,但并不是夸的越厉害越好。夸张是通过超过想象的“实”,来表现思想或感情的“实”。夸张的本质

仍是真实,即夸张是“言虚而情实”。因此,刘韶在《文心雕龙》中强调说:“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就是说夸张要合情合理,要有节制、有分寸。例如,毛泽东在《十六字令》中这样写:“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这里的“三尺三”就用得很有分寸。试想,说成“离天三丈三”好不好呢?如果写成“三丈三”,就不能给人以举手可以摸到天的感觉,不能突出山的高;如果说成“三寸三”,又显得过分了,会给人一种站在山上被天压得抬不起头、直不起腰的感觉,又怎么能突出红军的豪情壮志呢?如果不是为了突出某种思想感情,不能唤起人们更深切的感受,那样的言过其实就不是夸张,而是夸大,是说假话,说大话,甚至是吹牛,会让人感到虚妄不实,荒唐可笑。例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把大学通知书拿到家里,奶奶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样的夸张就不合情理。说奶奶高兴可以,说奶奶一蹦三尺高就显得荒诞。因为老人高

兴的特征并不是跳,有谁见过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高兴得又蹦又跳呢?这种夸张是没有任何根据和基础的,因而丧失了真实性。又如:一个南瓜赛地球,架到五岳山上头;把它仍进太平洋,世界又多一个洲。显然这不是夸张,而是吹牛。所以鲁迅先生在《漫谈漫画》中曾讲的“燕山雪花大如席”那段话被修辞学界视为经典,常被用来说明夸张要以事实为基础,要有节制,不能毫无根据。当然这一原则不是要求夸张对生活做绝对真实的描述,而是要求夸张修辞文本的夸张对象必须以质的存在为前提,必须有一定的根据,这也就是刘姗《文心雕龙·夸饰》篇中所说的“饰而不诬”的原则。西晋著名学者左思在《三都赋序》中讲到:“美物者,贵依其木;赞事者,宜本其实。”只有深刻地掌握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同时又能把握夸张的分寸,才能做到“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三)夸张要新颖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第一个把女

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从某种意义上说,运用夸张也是一种创造。运用夸张要力求新颖、别致,要有创造性,不落俗套。如果一张嘴就是“垂涎三尺”,一提笔就是“笑破了肚皮”,就会让人感到庸俗,没有新鲜感。比如,一般人形容公共汽车上人多、拥挤,总是说“挤扁了”,“连立足之地也没有”等等,很平淡,没有新意;而有人却说“:车厢里的人都被挤成像片了。”人当然不会被挤成“像片”,但这样写,既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又让人闻所未闻,耳目一新。如果总是因袭别人,就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

(四)夸张要与语境相适应

夸张和语境密切相关,并非任何一种语体都可以用夸张的。一般来说,在文艺语体、政论语体中,比如诗歌、散文、小说中可适当运用夸张;而在公文语体和科技语体中,比如思想汇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是不能用夸张。例如,下面两例都是写“烟囱”的高大,但由

于语体不同,言语风格迥然不同: (27)建筑工地上,一座又高又大的烟囱正在施工。它的底部直径有15米,可以停放8辆大卡车;它建成后的高度有210米,等于80多层的楼房那样高!国际饭店是上海最高的楼房,有20多层,可烟囱比国际饭店还高出3倍多呢!(《少年科学》1981年第一期) (28)高大的烟囱伸向天空,仿佛是从地下长出来的,一直要伸到白云深处。(柯蓝《早霞短笛:烟囱》) 例(27)内容属于科学,没有用夸张,而通过数字和实实在在的比较说清楚这个烟囱到底有多高。例(28)烟囱是一篇文艺散文,写烟囱的高大,是为了渲染一种宏伟壮观的气氛和表现工业建设蓬勃向上的景象,用具体数字来说明烟囱的准确高度就不合适宜。“伸向天空”、“从地下长出来的”、“伸到白云深出”,是夸张的形象描写。

总之,夸张能做到不求形似而真切地表现动势神姿、轮廓变化,显示其中

的“真”(本质、规律)。

由于古代中国人总是把世界万物看作一群群行为功能之“象”,这就使得他们必定去欣赏、去寻求事物的动态美、线条美和神韵之美,并以艺术手段将它们表现出来。这便在语言修辞上有了夸张修辞格。

杜甫、李白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夸张修辞,它是故意“言过其实”。它首先让我们感受到那“神动”的“气韵”。这种修辞形式,为的是突出强调某一事物的特征.而特意对那个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数量等方面作扩大或缩小的表达。它并不注重形象是否守实,可以说它是要在动态形象中且示出事物的内在之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李白诗句)不是在写实情实.(“粗守形),而是在借“飞流”、“高浪”的“粗形”表现一种神韵和气势一种由高空飞

流直下锐不可当的真实神韵,一种风猛浪高的真实气势。夸张守的就是这种神韵气势.你看那壮美的一泻而下的气势,这气势中蕴涵着诗人(李白)的真实秉性、气质和胸襟,以及真实的情愫。“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说,锦江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诗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遇思,天高地遇,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赞关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这里锦江水、春色和玉垒山的浮云,包括古今世势,都是“粗形”,你从字面上是“难以看得真切的”,夸张要的就是这种不太泥实的效果,以便“上守神”.让你“超过形质”感受到它的神、韵、势和规律本质,这便是“真”.句中诗人要“守的神”.是让你感受到历史变迁的凝重气氛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春色到来的规律.这便是“粗守形,上守神”制约下的夸张修辞的构建

情形了。

夸张是英语和汉语所共有的修辞格。其中数词用作夸张或渲染(数量夸张)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手段。由于英汉民族文化的差异,英汉数量夸张在辞格上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差异。虽然英语中的数量夸张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征,但汉语中的数量夸张更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1、英汉数量夸张辞格的共性

英汉民族有着共同的“满数”概念,“满数”是与“歉数”相对的。尽量往少里说,称“歉数”,而尽量往多里说,则称“满数”。[7]327“汉英民族的计数系统都是以十进制为基础的,夸张都采用‘十’、‘百’、‘千’、‘万’(英语则用ten thousand)等常规满数,属于文化共核(Cultural Common Core)”[5]144-148。例如: 1:Where have you been, you young monkey? Tell me directly what you’ve

been doing to wear me a-way with fright and worry, or I’d have you out of that corner if you were fifty Pips, and he was five hundred Gargerys.你到哪里去了,你这个小猴子,直截了当说吧,你做什么去了,叫我担惊受怕,把我折腾个半死。要是不说,就是五十个Pip,五百个Gargery,我也能把你从旮旯里揪出来。“句中仅用五十个、五百个,寥寥数笔,就把个Pip姐姐既担心又生气的盛怒之状,跃然纸上”[8]15。

2:A thousand times more fair, ten thousand times more rich.一千倍的美丽,一万倍的富有。“这些不起眼的数词,在莎士比亚手下却是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获得了艺术性的表达效果”[8]15。从以上两则例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像普通的家庭主妇的姐姐,还是像莎士比亚这样的文学巨匠采用了数词“

十、百、千、万”进行夸张和渲染。同样,汉语中含有数词“

十、百、千、万”的词组成语、谚语

典故、警句名言、诗词歌赋也具有强烈的夸张色彩。例如:“十全十美”、“十拿九稳”;“百川归海”、“百里挑一”、“百思不解”、“百闻不如一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千方百计”、“千古绝唱”、“千载难逢”、“千姿百态”、“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万劫不复”、“万无一失”、“万象更新”、“万丈深渊”、“万紫千红”、“万变不离其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又如:“携来百侣曾游”、“万类霜天竟自由”、“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又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李贺《昌谷北园新笋》);“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侨《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不充分显示

数量夸张的艺术中介的表现力,上面的诗句怎能如此大气磅礴,成为千古绝唱?

2、英汉数量夸张辞格的差异

虽然英汉民族有着共同的“满数”概念,夸张都采用“十”、“百”、“千”、“万”(英语则用ten thou-sand)等常规满数。“但值得注意的是,汉语还有自己特有的‘满数’概念,如借助‘三’或‘九’来夸张”[7]328。“三”或“九”属于非常规满数。虽然汉语中的非常规满数还有不少,但最为典型或最为基本的当属“三”与“九”两个数词。因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为“三”与“九”专门列出“表示多数或多次”这一义项。当然,英语中也有用“three”或“nine”来夸张的实例,如: 1:Three are too many to keep a secret, and too few to be merry.要保密三人嫌多,要逗乐三人不够。

2:Three helping one another bear the burden of six.三人互相帮助,可担六人重负。

3:Three removes are as bad as a fire.三次搬家犹如一次失火。

4:Three women and a goose make a market.女人三个鹅一只,唧唧喳喳成闹市/三个女人一台戏。

5: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英汉双解英语谚语应用词典》)。

但一般英语辞书,即使专门的语言文化词典也不为“three”或“nine”专立这样的义项,可见英语数词“three”或“nine”的夸张用法带有某种偶发性。

然而,汉语中的“三”或“九”的夸张用法却具有鲜明的汉民族特色。“汉字‘三’或‘九’不仅仅是个自然数符号,其文字形态与其满数概念密切相关。《说文》所说的‘三’是‘天地人之道’,也就是天、地、人的道数。上方一画为天,下方一画为地,而居中一画则是人。这里生动形象地反映的是古代汉民族‘三才’宇宙观。三画而又以竖线连接其中的就是‘王’字,因为‘王’字是通达天道、地道和人道的人。由此可见,‘三’代表

着除王本人以外的整个宇宙,自然成了最基本的满数。所以汉语里‘有说不尽的三’,‘三的倍数无处不见’”[11]111, 161。例如:“三番五次”、“三教九流”、“三令五申”、“三六九等”、“三灾八难”、“三头六臂”等。“至于‘九’,其音、形所蕴涵的满数概念就更为丰富多彩。《说文》释‘九’曰:‘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饶火同云‘数穷则变’《(部首订》)。许慎的意思就是,‘九’乃阳数之穷极,而这一‘穷极’的概念正是由汉字‘九’那弯弯曲曲直至终尽的形象来体现的。‘九’虽仅两笔,但其中一笔竟然包括了横折弯钩,一共转了三个弯弯,堪称汉字中转弯最多的笔画。”;“由于其音、形、义的缘故,汉语中的‘九’充满着多、大、远、久、深、高等内涵意义’”[11]87。例如: “九霄云外”、“九泉之下”、“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九牛二虎之力”等。以上含有“三”或“九”的数量夸张说法,无疑都难以用英语如数表达出

来。

此外,英语和汉语中用“千”表示数量夸张的修辞手法也不尽相同。英语中多使用“a thousand”(一千)来表示“多”的概念,除了上面所提供的例句外,英语中使用“a thousand”表示夸张的实例屡见不鲜。例如: 1: I have told a thousand times not to do this.我已经告诉你上千次了不许你干这个。

2: She might imagine a thousand reasons for it and any of them would only add to her trouble.她可能想象出上千个缘故来,而任何一个都只能使她更加烦恼。

3: Jurgis was a young giant, broad of back, full of vigor, a workman in a thousand.尤格斯年轻而且高大魁伟、肩宽背阔、精力充沛,是千里挑一的干活人。这个例句按汉语的习惯说法则应是“百里挑一”。

又如:The first lines of a long gypsy poem sing:“When a woman loves a man her body has the odor of a thousand apple trees in bloom.The long lashes of her eyes fan the fires of his heart to flame.” Off hand I know no lines, in any poem, as beautiful and as powerful.一首吉卜赛长诗的头几行里是:“当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时,她身上会散发出一千棵苹果树开花的香气。她长长的睫毛煽动他心的火焰熊熊燃烧。”我一下子想不出哪一首诗的诗句是如此的美丽而有力。事实上,作者知道这首诗的美丽而有力的地方在于用a thousand进行了数量夸张。因此,“一千棵苹果树”开花的香气是会令任何人都陶醉的。在表情的描绘中,数量夸张辞格的功能和魅力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140。

相比之下,汉语中却多使用“三千”来进行夸张。“根据中国数文化的研究,不带零头的千位数中,用得最多的是三千”[11]144。“三千确实是汉语数量夸张

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满数之一”[2]30。仅仅中国唐诗中的例子就不胜枚举,如李煜有“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戎昱有“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塞下曲》);张祜有“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何满子》);李白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白居易的“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长恨歌》),其中重复使用“三千”进行夸张,乃至成了千古佳句。

英语和汉语中使用某些数词进行夸张“,这种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人类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数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致,是人们潜意识里的数字文化理念的折射与反馈,无不带有历史与时代的痕迹,莫不打上社会与文化的烙印”。[9]97

1、英语数量夸张的文化渊源

英语数量夸张多采用数词“hundred”(百)、“thousand”(千)、“ten thousand”(万)、“million”(百万),这与

21

古代西方民族的哲学思想有关。跟《易经》中“九”为“极阳”的哲学理论不同,以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为代表的毕达哥拉斯哲学学派“认为‘十’这个数目是完满的,包括了数目的全部本性”[12]19。因此,英语数量夸张大量采用‘十’的倍数,这大概也是ten thousand用得比较多的原因。例如: 1)Now, that’s glorious! Why, it’s ten thousand times better than to be a pi-rate! (那就更过瘾了!这比当海盗要好上一万倍了。); 2)If I knock over a vase and it is broken into ten thousand pieces, Fred puts it together again in such away that only an expert would see the difference.(如果我碰倒了一只花瓶,使之碎成上万片,弗莱德一准把它修复原样,不同之处只有行家才看得出来。) 另一方面,毕达哥拉斯哲学学派还持“

一、二生万物”的观点:“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产生出二,二是从属于一的不定的质料,一则是原因。从完满的一与

22

不定的二中产生出各种数目———一切形体”[12]20。这与汉文化中道家的“三生万物”也是大相径庭的。例如:Harmlet: I loved Ophelia: forty thousand brothers could not, with all their quantity of love, make up my sum.(W.Shakespeare: Harmlet)(哈姆雷特:我爱奥菲莉亚,四万兄弟的爱集合起来也抵不上我的爱。)在这个例句中, forty是twenty的两倍,听起来夸张语气特重,这跟西方古代哲学中“二”生万物的思想是吻合的。而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以下英汉两例的对比: 例1:Fourwives, and twice five hundred maids, unseen, /Were ruled as calmly as a Christian queen.例2: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 例1描述的是唐璜在土耳其苏丹王宫里的所见所闻,而例2描述的则是唐明皇与扬贵妃的爱情,两个例子中都对宫女之多进行了数量夸张,英语使用twice

23

five hundred,出自“二生万物”的哲学思想,而汉语则采用了十分富于汉文化特征的“三千”。

2、汉语数量夸张的文化渊源

与英语数量夸张的文化特征相比,汉语数量夸张更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其中“三”与“九”的满数概念与古代汉民族的哲学理论、思想观念密切相关。《老子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世间的万物是由“三”演化而来的。《说文》释“三”曰:“三,天地人之道也。”《易经》的整个符号体系就是建立在“三”及其倍数的基础上的。《易经》八卦中有“乾”、“坤”二卦,并以此象征天地和阴阳。乾体有三画,坤体有六画,阳得兼阴,故其数九。《易经》认为偶数为“阴”,奇数为“阳”,“九”为极阳,至高无上。

中国古代与“三”有联系的重要思想观念也很多,如:天、地、人为三才或三灵;日、月、星为三元或三光;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

24

为三纲;父、子、孙为三族;中国道教有三清之说,即玉清、太清、上清;汉语语言中有:三纲五常、三派九流、三生有幸、三亲六眷、三省吾身等等。由此可见,“三”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是完美、吉祥、神圣、尊贵的数字。

中国文化对“九”特别看重。《素文》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因此,九为数之极,由此引出“无限”之说,继而演化出“神圣”之意。汉语里“九”与“久”同音,隐含着“地九天长、万世不变”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的神圣的权力和天赐神赋,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分九层,极言其高;天诞生日为正月初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皇宫殿宇的建筑也与“九”有关,北京故宫的房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城楼面阔九间,门上饰有九路钉;甚至版图分九州,以形容疆土之无限辽阔。

“三”与“九”的夸张用法纯属汉文化产物,这一点还可从中国古典诗词、

25

戏曲中得到旁证。例如: “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杜甫《草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如果将屈原《离骚》中的“九死”直译为nine deaths,那么西方读者恐怕很难理解其中的涵义。“又如《西厢记》中,张生初见莺莺后,辗转不能寐‘,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槌床’;莺莺如何呢?———‘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不如此夸张,他们两人的相思相恋怎么能赢得人们为他们一洒同情之泪?”[2]134。

26

国际贸易第三讲

第三讲心得

第三讲考勤表

第三讲关联词

第三讲 《水浒传》

第三讲 城市总体规划

第三讲 诗歌

初中英语第三讲

7.15第三讲

写作第三讲

第三讲 夸张
《第三讲 夸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第三讲夸张doc 夸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