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09:51: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与德育渗透融合

本节课是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常见的量”,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钟表的基础上,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及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拨钟表,动手拨时间,渗透数学中的抽象思想;在认识时间、体验一分钟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表达时间需要思维严谨;在探索辨认钟面上时间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中,通过说一说的交流互动活动,培养学生言必有据的思维习惯。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钟表,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能准确识别钟表上有关“整时”“半时”以及“大约几时”这几种特殊的时刻。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时、分之间的关系,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为后续学习24时计时法以及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三、课的特色:

1.在认读钟面上时间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思考、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德育渗透)

2.在认识常见的量的过程中,通过课前让学生自主画钟表,课上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德育渗透)

3.在认识时间的过程中,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追问、质疑,让学生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想法,学会质疑他人的观点,不盲从,不轻信,通过质疑和反思去进一步探索事物的本质规律,初步养成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德育渗透)

4.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拨一拨和体验1分钟等活动,渗透抽象思想。(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1.双基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2.核心素养目标:通过让学生经历、体验1分钟,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

3.学科德育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难点: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 教学准备: 钟表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整时和半时

出示上课和放学的时间,复习一年级学习的整时和半时。 2.引出课题

出示托管结束的时间(5时45分),你知道是几时几分吗?引出课题:时分的认识。

【设计意图:温故方能知新。此环节的设计,充分唤醒学生对时间的原有认知经验。通过交流,教师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新知的引入奠定基础。】

二、借助助学单,认识钟面 1.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数、针、格 (1)同桌交流助学单上画的钟面。

(2)教师选取两幅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幅完整,一幅不完整的)。请优秀作品的作者上台交流(钟面由数、指针、格三部分组成)。教师相机补充提问其他学生。

【设计意图:生活中学生对钟面并不陌生,只是还缺乏清晰而有条理的认识。本环节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在助学单上画出心目中的钟表,说说钟面上有些什么。同时,借助交流辅以教师适当的点拨与引导,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与交流中初步了解钟面的结构,发展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2.认识大格、小格

(1)对比两幅作品,发现不同(没有小格)。交流小格的作用。 (2)交流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

(大格和小格)大格在哪里?(找学生指一指)引出:钟面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就有一个大格。同时领着学生数一数,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

(3)交流钟面上的小格。掌握数小格的方法(乘法口诀法等)。感知大格和小格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猜想、验证以及应用意识,认识小格是理解分针计时的关键,因此教师舍得花时间和学生一起认真数数,先大胆猜测后实际验证,并且能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化繁为简——用口诀法数,无法用口诀时剩下的用加法数。这里教师用学生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也是对乘法口诀的巩固和应用。】

三、认识几时几分 1.认识分

(1)分针走多远是1分钟?(1个小格)借助1分钟的视频初步感受1分钟有多长?分针走2个小格呢?(2分钟)

(2)分针从12走到1呢?引出分针从12走到1走了5小格,也就是走了一大格,分针走一大格的时间就是5分钟。

(3)提问:分针从12走到2是几分钟?为什么?分针从12走到4呢?你是怎么想的?分针从12走到6多一个小格是几分钟?

2.认识时

(1)那时针走多远是1小时呢?

(2)时针从12走到1,走了1个大格就是1小时。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更多的1小时)

(3)如果时针从12走到3是几小时?为什么?从12走到7呢?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时针经过几个大格就是几小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认识1分钟、几分钟;1小时、几小时,渗透抽象思想。】

3.探究时分之间的关系

(1)借助探究单和钟表模型,小组合作,探究时分之间的关系? (2)小组展示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3)时针走1大格几小时?分针走1圈几分钟?发现1时=60分。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拨钟面等活动,让学生在兴趣中掌握时针与分针的不同走法与计时,并且自己得出1时=60分,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

四、认读时刻

1.学生自主写出一个同学起床、吃饭、上学、锻炼的时间。 2.简单处理7时;7时半,让学生齐读出来即可。教师指出时间的另一种表示形式7:30,学生交流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这种时间的表示形式。

3.重点处理7时08分和7时45分。

a.处理7时08分——让学生会看时针经过7是7时,分针走了8个小格是8分钟。讲解为什么8的前面要加一个0。

b.处理7时45分——找到两种不同答案7时45分和8时45分,分别找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教师不予以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通过钟面的模拟时间,让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答案。

验证:让我们借助钟表模型来模拟时间,一生上台来拨。现在钟面上的时间是7:00。拨到上学的时间7:30。继续拨到锻炼的时间——7:45。刚刚说8:45 的那个同学?还坚持你的答案吗?(不)现在是——7:45。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改变主意?(因为时针还没有到8,所

以是7:45。)

c.提问:如果我们让分针继续走完这一圈,想想,钟面上的时间就到了——8:00。如果是8:45的话,时针应该在哪里?

4.总结看时间的方法。

【设计意图:对于时刻的认读,教师充分放手,给学生足够的操作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思,在练习中悟。交流时,教师给学生足够的交流空间,让学生通过交流,最终内化时刻的认读方法。】

五、深化体验,练习巩固 1.看钟面说时间

(1)出示时间,分别找学生读出来8:0

5、10:50、4:

15、5:32。 (2)根据认读的时间,说一说你是怎么看时间的? 2.感受1分钟、1小时

(1)你觉得1分钟都可以做哪些事情?(学生交流) (2)1分钟到底可以干什么呢?(播放视频)

小结:一分钟虽然很短,但是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就可以做许多的事情。

(3)交流1小时可以做哪些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些来自学生身边、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交流1分钟、1小时的长短,为学生积累丰富的“1分钟、1小时”的认知经验。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时间的宝贵,从而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六、回顾总结

学习钟面上的时间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帮助?回答课前问题托管结束的时间几时几分。下课!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

《时 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推荐)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 江西教师网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版)

506308798“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材料)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 分 秒》教学设计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