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愚公移山图——徐悲鸿

发布时间:2020-03-02 14:47: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愚公移山图——徐悲鸿 专业: 学号: 姓名:

[内容摘要] 《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它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抗战中南京、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匮乏,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捐给祖国以赈济灾民。

[关键词] 徐悲鸿 愚公移山图 社会现实意义 当代美术

一、正文

1939至1940年,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这期间他创作了不少油画写生,但最重要的成果却是这幅《愚公移山图》》国画。1940年2月,甘地到尼克坦访问泰戈尔。在焚香献花、歌唱祈祷的欢迎仪式上,泰戈尔向甘地引见了徐悲鸿。徐悲鸿为甘地画像时,他被这位不屈不挠为民族独立奋斗的印度灵魂人物深深感动,于是充满激情地开始创作《愚公移山》草稿与人物写生。

1941年8月,徐悲鸿在喜马拉雅山下的大吉岭开始创作《愚公移山》。此前数月间,徐悲鸿深入喜马拉雅山区,骑马盘旋于万丈悬崖峭壁的山路,作诗咏怀,并作草稿30余幅。11月,他完成巨幅水墨画《愚公移山》,回到印度国际大学后,又创作了油画《愚公移山》。

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抗战中南京、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匮乏,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捐给祖国以赈济灾民。其故事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愚公因太行、王屋两山阻碍出入,想把山铲平。有人因此取笑他,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结果终于感动上天,两座山被天神搬走了。

徐悲鸿创作之时,正逢抗日战争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借愚公的“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气概,表达国人抗日决心和毅力,鼓舞和激励大众以愚公挖山不止的信念,争取全民族的解放。

呈弧形分布的“愚公之子孙”,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起落之中有撑破画面之势,而为达到构图之均衡,画面左侧的人物,则处于一种松弛的状态。人物或高或低,树丛小景置于其间,一挑筐大汉和倚锄老者背对观众以加强空间纵深感,拉开与右半段紧张劳作者之间的距离,产生了右半部为前线,左半部为后方的层次,遂使愚公语重心长地对下一代描述理想和信心,显现出真实可及的美好。

以“形准”而论,徐悲鸿超过了身前的任何一位画家,这一成就,赋予《愚公移山》划时代的意义。上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美术一直纠缠于中西之学何为体与用的争论中。《愚公移山》开创性地打破了体与用的对立僵局,采用国画的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外形轮廓,以西法绘画衣纹、人体肌肉、树草山石,最为出人意表的是,破天荒地取用印度男模特,并直接以全裸表现。

这一“中西合璧”,强化了神话传说的原始、朴素的生命力量,产生一种奇特的艺术效果:即异国之形象,内在精神乃炎黄子孙之本象。 《愚公移山》构思于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起稿于同圣雄甘地会见及跋涉喜马拉雅山之间,完成于圣地尼克坦,美术史学家挖掘出的这些多元而复杂的成因和背景,其实,无不酝酿于画家改革中国美术的初衷。徐悲鸿从不是一位搞“纯粹艺术”的画家,在强调写实主义的努力中,从未放弃古典传统与爱国精神,《愚公移山》成为开创性的伟大作品,与其说是一种孜孜以求的水到渠成,不如说是画家的人文关怀落在了中国的人与人生、落在时代的命运上,也就注定从诞生之日起,成为一代画家将自我生命与民族兴亡的现实紧密相系的楷模。

二、个人艺术感想

作家在处理这个故事时,着重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来传达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就空间布局,他作了数十幅小稿反复修改,最终以从右至左,从前往后的格局展开画面。画面右端有几个高大健壮、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手持钉耙奋力砸向黑土。其姿势表情不一,或膛目,或呐喊,或蹲地,或挺腹,然动态均呈蓄力待发之状,有雷霆万钧之势。这群呈弧形分布的人物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有撑破画面之感。根据构图需要,左侧画面的人物排列较为松散,人物或高或低,树丛小景置于其间。一挑筐大汉和倚锄老者背对观众以加强空间纵深感,拉开与右半段紧张劳作者之间的距离,造成右半部是前线,而左半部是后方的感觉。老翁似乎正在语重心长地对下一代人叙述自己的愿望和信心,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这组人物显得神情自然逼真,姿态生动自如。背景青山横卧,高天淡远,翠叶修篁。

在绘画笔法和色彩方面,这幅画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中国传统技法和西方传统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勾勒手法被运用于人物外形轮廓、衣纹处理和树草等植物的表现上,而西方传统绘画强调的透视关系、解剖比例、明暗关系等,在构图、人物动态、肌肉表现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人物造型方面,作者借用了不少印度男模特形象,并直接用全裸体人物进行中国画创作,这是徐悲鸿的首创,也是这幅作品另一颇为独特之处。可以说,徐悲鸿在这幅作品中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有机地融会贯通成一体,独创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写实艺术风。

1.1 《愚公移山》的创作背景

1939年至1940年,应印度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创作了这幅《愚公移山》。1940年2月,甘地到尼克坦访问泰戈尔并认识了徐悲鸿,徐悲鸿为甘地画像时,他被这位不屈不挠为民族独立奋斗的印度灵魂人物深深感动,于是充满激情地开始创作《愚公移山》草稿与人物写生。1941年8月,徐悲鸿深入喜马拉雅山区,骑马盘旋于万丈悬崖峭壁的山路,作诗咏怀。11月,他完成了巨幅水墨画《愚公移山》,后又创作了油画《愚公移山》。

1.2 《愚公移山》的艺术表现

在空间布局方面,画面的右端有几个高大健壮、结实魁梧的壮年男子,手拿着钉耙奋力的砸向面前的黑土,他们的姿势表情各不相同,或膛目,或呐喊,或蹲地,或挺腹,然而动态均呈蓄力待发之状,有雷霆万钧之势。构图上用弧形分布的人物占据了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有把画面撑破的感觉。一个挑筐大汉和倚锄老者背对着观众,从而加强了空间的纵深感,拉开了与右半段紧张劳作者之间的距离,造成右半部是前而左半部是后方的感觉。老翁似乎正在语重心长地对下一代人叙述自己的愿望和信心,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背景是青山横卧,高天淡远,翠叶修篁。 在笔法方面,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中国传统技法和西方传统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此画主要采用传统的勾勒着色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勾勒手法被运用于人物外形轮廓、衣纹12 从《愚公移山》看徐悲鸿“中西合璧”理念的实现

从《愚公移山》中,我们可以看到徐悲鸿对待传统的态度,他认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柔入者融之。”从他的代表作品《九方皋》、《田横五百士》、《巴人汲水》等中,我们可以看到徐悲鸿将他“中西合璧”理念的落实。在创作上,他以“师法造化,寻求真理”为原则,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亦从《愚公移山》中看,他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或借古喻今,寄托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在创作理论上,徐悲鸿主张以西画改良中国画。在把《愚公移山》中,他在中国画的用色基础上又融合了西方素描的人体结构和明暗关系。他注重素描的严格训练,提倡师法造化,反对因循守旧,把这幅作品中的劳动者形象用裸体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他这种以中为本、借鉴西方素描、以传统笔墨创作的人物画对现当代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

3 徐悲鸿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

徐悲鸿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美术的基础,从《愚公移山》上可以看出,徐悲鸿从近代中国人物画对西画的借鉴上,主要就是吸收融合了西方所用的结构、明暗的素描方法。

中国人物画自明清以来,虽然有陈老莲、任伯年等大家的出现,但整体上已现颓势。徐悲鸿顺应时代要求,去外部世界寻求其它有效的方法来改良中国画,从现在来看,他的这个改良方法是成功的。另外,徐悲鸿的创作思想是表现人,虽然他也画其它的内容,但他对基础教学的要求是研究人,并且对任何画种或体裁,作为基础训练,都要求对人要有一定的研究,虽然程度的深浅可以有所区别。徐悲鸿对学习素描的目的很明确,是一种最基础的训练,而非代替其它艺术的表现形式。当代人物画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是和徐悲鸿与早期一批探索者的努力分不开的,徐悲鸿的教育思想和体系影响了几代人,产生了积极的、良好的作用。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

读徐悲鸿 奔马图 有感

徐悲鸿

徐悲鸿

徐悲鸿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图——徐悲鸿
《愚公移山图——徐悲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