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工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22:05: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快“教工小家”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在新时期下,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响应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的号召。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教工小家”为创建和谐校园、进一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一定得成果上,基层工会工作应该把加快“教工小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在整个改革发展新形势下对工会工作基本框架的要求的进一步落实,是不断创新工会工作的重要措施。高校基层工会组织“教工小家”的建设,是工会组织密切联系教职工的体现,其突出了工会的群众性。同时,反映工会的性质、宗旨和新时期工会工作方针要求的一种形象的体现。工会组织围绕着建家工作的内容与要求,把进一步“教工小家”的建设当做是“教工之家”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此增强基层活动力,从而适应发展需求。

一.“小家”建设的现状;

“教工小家”是高校工作组织密切联系教职工群主的前沿阵地,是增强基层工会和教职工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基地。全国各高校在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全国教育工会关于各级工作组织要持久开展创建教职工之家活动的精神,积极开展建“小家”抓基础的“建家”活动。 “小家”活动带动了二级工会的新活力,推动了和谐校园地创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基础活动丰富,增加基层活动力

一.二级教代会作用体现;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是“小家” 中直接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的主体力量。学校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绩都是依靠广大教职的艰苦努力而完成的。因此,逐步的健全教代会制度,和开好教代会,使得广大教职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激励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突显工会的“依靠”方针。同时以“维护”为出发点,积极维护教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也是“小家”逐步开展, 受教职工信任地基础.不仅从法律上维护,从源头上维护,而且从具体利益上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加基层的凝聚力,活动力。

二.基层教工活动室的建立; 各基层工会逐步设置图书、报刊阅览、宣传画廊,添置彩电、电脑、投影机、卡拉OK演唱等设备及娱乐设施,筹建台球室、乒乓球室、使得职工在业余时间里化娱乐有场所。如此,让广大教职工,学有去处,读有图书,看有电影、电视,唱有卡拉OK等,有力地促进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和谐校园的创建。 同时,日常活动中,基层工会还组织要带头学习贯彻《劳动法》《工会法》等,加强校内民主管理,使得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及文化生活提高,充分发挥了基层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稳定职工队伍的同时,也让职工陶冶情操,锻炼体魄和意志,使教职工能有一个积

极向上、奋发进取的良好心态,为学校奉献应有的贡献。

2.“小家”建设特色逐渐形成

由于对“小家”的重视,各高校把“建家” 工作摆在主要而突出的位置上,在狠抓达标合格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促进“小家” 建设的有效途径。例如,在 “小家” 建设中采取典型引路、逐步推开的办法。或则,以“小家” 促“大家”,以“大家”带“小家 ,党政工共建模范教工之家的建家格局,从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各高校积极创造条件服务于“小家”建设,使得“小家”建设特色突显。

此外,逐步区分“大家”与“小家”的职能,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各二级学院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逐渐摒弃传统经验、沿袭历年的一套僵化的大一统工作模式,减少自上而下的指令性的活,使得与“大家”的重复交叉减少,并且从实际出发和以群众的意愿出发,增强工作针对性,遵循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以人为本”,切实关心和服务于广大教职工,使得“小家”自身职能开始突显。

3.“小家”建设的实践意义

“小家” 建设 ,密切干群关系,沟通感情 开展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增强凝聚力,陶冶情操.强身健体。 使“无家”变“家”,温暖了广大教职工,增强了基础活动力,推动了和谐校园的创建,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高新应有的贡献。

二.“小家”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高校近几年,在“小家“建设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整体看,其工作水平与高校改革发展、及全总和全国教育工会制定的标准,验收“小家”建设,还是存在着不少困难;

1.认识不到位;

1)“建家”过程中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刻认识到工会工作是一项群众

性工作,只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体现它的生机和活力,工会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非常具体的专项工作,只有发动全体教职工一起来做,才能做好,部门工会的作用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没能充分发挥“建家”这一个载体,让工会工作更有效发挥其应用的作用,服务于广大教职工。比如,有的兼用的活动场,有的虽争取到了常作为教室、办公室、报告厅、展览室等多功能兼用的活动场所。

2) 二级学院的党政领导对工会工作仍存有“有之不多,无之不少”的偏见,没有认识到工会在学院改革、发展、稳定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执行工作中还存在着行政命令式管理的影子,习惯于个人说了算,没有把对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推动民主管理权利真正放在心上;也对工会工作重视不够,比如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基层工会在开展“建家”时,有心无力。

3)大基层的工会干部在自身认识不够,认为管理是上头的事,自己干好

份内工作就行了,在推动二级民主管理积极性不高。 在心理上怕得罪领导,只是按部就班地遵循以往工作经验就算是完成任务了,使得在工作行为表现为“雷声大,雨点小”,缺乏在工作上创新力。 最后,工会干部大量兼职化,使得在组织工会工作时发生角色错位。

2.职能突显但不突出;

各高校基层工会在“小家”建设活动中的“维权”职能不够突出,

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现象,使得基层工会组织的在基本职能上出现了一定的偏离,对教职工群众的最本质的困难关心不到位,不能有效率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及排忧解难;没能及时对教职工的切身权益做出有效保护工作。因此,出现教职工在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对工会信任度不够,不会在第一时间向工会求助。从而,导致教职工对工会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工会组织感觉不到、及体会不到“家”的温暖,自然不会向“家”靠拢,阻碍了“小家”建设。

3.发展均衡度缺乏;

各高校工会在“小家”建设活动中,努力地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

不断推进和开展“建家”活动,使得“小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笔者发现“小家”建设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软件或硬件建设发展不一致,有的软件较强,硬件较弱.有的这方面次,那方面好。比如,据调查有的高校“小家”没有专用活动场所、有的“小家”没有兼用活动场所、而有的“先“小家”忽略教代会作用,阻碍了推进二级学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进程。 是验收“建家”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如此, 阻碍“建家”活动的深入开展,也阻碍着本单位乃至高校的建设、发展和稳定。

三.加快“小家”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小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层的活动力,推动了和谐校园的创建。 但要进一步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因此,“小家”建设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即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无法避免,所以,需要我们客观对待,积极应对,根据新时期下的新要求、新确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快“小家”建设。 为此,笔者有了如此建议;

1.提高“小家”认识,加强内涵建设;

各级高校基础工会要不断地向教职工进行宣传发动,只有广大教职工

的认识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才会主动地参与“小家”的建设。

1)建家需要学校各种力量的通力合作,但合作要有主导,工会承担的

就是主导的角色,所以工会干部队伍素质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建家活动的质量和成败。所以,加强工会自身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因此,工会干部通过读书自学的重要形式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不能违背国家利益影响学校发展,也不能牺牲民意伤害民心;既要拥有热情,又要有保持大局的意识。同时,加强队伍内部及与学校级工作的交流与学校,与不懈地学习相结合,加强自身在工作中生产力和延续创造力,不断

优化知识结构、深入基层调研、提高工作能力,才能成为“小家”建设的中间力量。

2)在工作和活动的推进中,工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以此为基础,深入开展“建家”活动,由积极分子带头开展在日常工作中学习科学发展观等,开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座谈会,引导教职工理解素质教育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帮助教职工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以此,推动民主管理,提高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积极参与到“小家”活动中。

2.完善“小家”制度,加强“小家”措施;

1) 完善制度;建家活动的长期性、系统性决定了建家活动必须借助制度的力量,用制度来运作,用制度来规范。这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急需在探索中健全完善。一定要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制度一旦确立,就应该不折不扣的执行。然而,需要提出的是,发挥工会教代会作用,推进二级学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进程,是完善制度的“依靠”。 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因此要完善“建家”制度,就要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进一步落实教代会职权,提高教代会质量,加大教职工参与的力度,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建设。调动大多数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比如,发动教职工提合理建议,提案上报校领导,协调有关部门,逐条加以落实,并在教代会上汇报处理情况。通过教代会解决这些重大问题.从而达到切实维护教职工权益的目的。调动广大教职工主人翁的积极性.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建设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小家”建设活动。

2)加强措施;制度需要人的执行才能激活,工会工作才能见到实效。 所以,制订建家基本标准,开展定期检查、总结评比,对建家活动实行考评制度,比如“规定不是先进“教工之家”和“先进教工小家”的单位工会不能参评先进工会,工会主席不能参评先进工会工作者”。因此,定期开展先进基层工会和优秀工会干部的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典型和模范,让他们的工作应该得到党政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的承认 ,这些措施推动了制度的完善,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对工会工作的热情。但要使得措施本身更具公正性,还需得到院级领导和学校的支持。

3.邀领导,争支持----建“小家”后盾;

实践证明,党委重视、行政支持是增强工会活力、切实发挥工会作用

的重要保证。在党政领导下开展工会工作.使工作能够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因此,基层工会工作及创建“教工小家”离不开学院党政领导的关心与支持。诚然,基层工会及校级工会,与校级党政领导形成和谐的互促关系。同时邀请院级级领导带头参与活动,为工会有效地开展“小家“建设创建了良好的外围环境。 同时,发挥了沟通学校、学院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1)基层工会要自觉接受并积极争取党组织的领导,把党的政策和党组织对工会工作的要求变为工会组织的决议,并争取以党政名义或与党政权威部门联

合行文出台工会工作的政策和文件,进而贯彻到工会工作和职工群众中去;同时,开展学习与党有关,或则民生问题的座谈会,使得广大教职工感受到党的关心,向党靠拢,及在遇到问题时,有树可依。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职工,提升凝聚力。

2)党组织层面要把工会工作真正纳入议事日程。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明确本单位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工作重点,及对工会工作整体部署作出明确阐述。同时,要支持工会根据法律,工会制度,并从依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从教职工的意见出发,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具体任务和具体活动。

4.倾“心声”、知“需求”、靠“科学”、讲“策略”----“时势”建“小家”;

在新时期下基层工会开展工作时,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运用策略及科学方法,开展“小家”建设活动。

1) 基层工会要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突出自身的维护职能,既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利益,又要协助学院行政强化管理,促进学院发展;其次,基层工会与行政必须坚持主体独立、权力对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时,也要同行政建立起相互合作的关系,共为学院发展尽力。

2)采取听、看、谈、问的方式;深入开展调研,倾听广大教职工的“心声”,了解教职工的需求。家不仅是个稳定的实体、温馨的场所,还是一个精神的乐园。 马斯洛认为,人在实现自我职业特长的同时,大多还有在政治上、社会角色上实现自我的需求,所以让教职工表达自己心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愿望,实现他们当家作主的精神需求。如此,紧密联系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了解他们的需求.不断更新服务内容和活动形式.对活动进行精心周密的设计.拿出具体方案,作为具体分工,从而使活动顺利进行,促进“建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3)依靠“科学”;在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工会应充分运用现代

科技的惠赐,建立自己的网页,公开自己的信息,

通过信箱、论坛,动态地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和

需求,并从中甄选出教职工在某一时期的主导需要。

从而能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同时,“教工之家”的网站,可以成为展示教

职工的风貌窗口,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载体,

促进教职工与学校信息的桥梁,实行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与校务公开的有效形式。 让教职感觉到“家”

与自己的紧密联系。

或则, 在提倡“人性化”管理的今天,我们可以依

靠科学的方法,更加细化工会工作,及进行科学的

分类。例如,把马斯洛需求理论运用于对教职工的

调研、分析,可得知不同年龄层,不同岗位都有不

同的基础需求,和高级需求。因此,在措施可以给

予“人性化”照顾。 如此,使得教职工安心工作,

同时也会加强自身素养提升,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总之,“小家”建设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高度配合才能铸就,同时它也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需要全校师员工、校内校外持续而不懈地努力。为推动和谐校园的创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工会论文

工会论文

工会论文

工会论文

工会论文

工会论文

工会论文

工会论文

工会论文

工会论文

工会论文
《工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