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夹竹桃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20-03-04 01:25: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夹竹桃》第一课时

课前预热:

一、课前交流,进入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描写花的古诗,来读一读。春天桃花争艳-----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夏天荷花怒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秋天丹桂飘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师:冬天梅花傲雪-----。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师:一年四季,花开花落,他们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二、导入新课,质疑激趣:

师:有一种花,它既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国学大师、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来说,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它就是——夹竹桃。夹念第一声,大声读出它的名字!

生:(齐读课题)。

师:看,这就是夹竹桃(出示画面)知道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

生:夹竹桃叶片似竹、花朵似桃所以叫“夹竹桃”。

师:在季羡林的家乡,夹竹桃是最常见的植物。

1、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夹竹桃的资料,谁先来说一说。

2、师:夹竹桃名字是这样得来的,它叶片似? 生:竹

师:花朵如? 生:桃

师:孩子,谢谢你的提醒。面对夹竹桃,只要欣赏就好,可别动手喔!

师:夹竹桃还被誉为“绿色吸尘器”,正因为如此,夹竹桃在工厂、在医院、在小区,广为栽种,十分普通

3、师:你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板书:季羡林)关于季羡林,文中的作家卡片是这样介绍的,请同学们打开书来自由读一读。 生:自由读书后作家卡片。

师:同学们,读了作家卡片后,你对季羡林有了怎样的了解?

生:他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师:集这么多大家于一身! 生: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师:你了解了他散文的的风格!

生:季羡林还是一位爱国者。他寄语全国的中小学生: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同伴和睦。

师:如此非凡的伟人,应该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灯塔。今天我们走进夹竹桃,就能走进他的情怀,有所收获。

生:(再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生1:夹竹桃有哪些特点?

生2: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

生3:他是怎样写夹竹桃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夹竹桃》。俗话说“读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带着你的问题,边读边思,你一定能有所收获。

三、初读感知,理清结构

1、师:词语读得好,课文更要读好!请看屏幕,谁来读一下自读要求

生: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课文围绕夹竹桃写了哪些内容?

师:要求清楚了吗?好,开始读书吧。 生:自由读课文。

2、师:都读好了?那看看这篇课文当中的生字吧,一起读一读。

3、师:生字问题解决了。好!我们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要关注最能概括文章内容的一句话,你认为这篇文章中哪句话概括了文章的内容? 生: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师:你找的是文中的最后一小节。还有不同意见了吗?

生: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师:你找的是文中的第一小节。 师:我们就来读读这两段话。(出示首尾两段话)谁来读第一小节?

生:读第一小节。 师:关注这段话中的三个关联词,不是,也不是,但是再来读一读

生:再次读第一小节。 师:这样一读,抑扬顿挫了!再关注三个“最”来读一读。 生:再次读第一小节。 师:请关注三个关联词、三个最再来读。 生:齐读第一小节。(读得有声有色)

师:读着,读着,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生: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为什么是作者最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师:是呀,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夹竹桃为什么成为季羡林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呢?

师:谁再来读读下面一段话。 师:读了这段话,你明白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爱夹竹桃的韧性,和引起的幻想。 师:板书:韧性 引起幻想

- 1 生:我觉得这里不应该用“也”,前面没有介绍其他地方的夹竹桃。

师:你读书真仔细,字字入眼!有谁知道?

生:我觉得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了夹竹桃,这里就可以写 “也”

师:是呀,文章上文提到了,下文出现“也”字就不觉得突然了,这也是一种照应。是上下文的的照应。

师:老师备课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来找到原文读一读才知道,课文是原文的节选,在这段文字前面有这样一段文字——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现在明白为什么用“也”了吗?

生:是因为作者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家乡其他人家种夹竹桃了,所以要说我家“也”有两盆夹竹桃。

3、师:还有什么困惑吗?

生: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作者为什么却觉得这两盆花相处得很融洽呢?

师:这个问题来源于文中那句话呢?我们大家找一找,画一画!

生: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师:能给这句话中的融洽找个近义词吗?

生:和谐 生:和睦 生:谐调

师:文中也有两个词很形象的解释了融洽这个词语? 生:火上有雪,雪上有火

师:示范读:火上有雪,雪上有火,你能读出他们的融洽吗?你来——, 生:火上有雪,雪上有火 师:读得再融洽一些你来—— 生:火上有雪,雪上有火 师:更融洽了

师: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去,这里的融洽和谐仅仅是写花吗?那还在写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作家卡片》中的最后一句话,你就会有所启发。

生:自由读 2004年4月,93岁的季羡林通过《人民日报》寄语全国的中小学生: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同伴和睦。

生:作者希望我们同伴像花一样和睦。 生:作者希望我们人与人要和睦

师:你读懂了季老先生的心意。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出示: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雪上有火。】边读边想象。

生:齐读这段话。

师:火上有雪,雪上有火,多么奇妙,多么有趣的画面,你能给这个画面取个有趣的名字吗?

生:雪火相容图 生:红白相映图 生:和睦相处图 师:恰如其分!掌声送给她!

师:花的融洽实际上是人的融洽,季先生借夹竹桃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他希望人与自然融洽、和谐,他希望人与人融洽、和谐。这两盆花,哪里是开在大门之内,它分明就开在季羡林先生的心里啊。(师期待的目光暗示学生读文中第二自然段) 生:配乐深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样的语言,质朴而不乏睿智;这么美的朗读真情如雪。听着,听着,我的心田开阔了、舒坦了,世界融洽和谐,世界如此之美!

四、总结激趣,布置作业。

1、师:同学们,夹竹桃花色美,季老先生的语言美,你们专注学习的热情美。四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夹竹桃的韧性之美,引起的幻想之美,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2、师: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这两项作业(1)读《夹竹桃原文》(2)搜集关于季羡林的故事。

- 3 -

夹竹桃第一二课时

夹竹桃第一课时教案

19.夹竹桃第一课时

《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夹竹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夹竹桃第二课时(推荐)

夹竹桃第2课时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夹竹桃第二课时设计及说课稿

夹竹桃第一课时
《夹竹桃第一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