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夹竹桃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1:34: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夹竹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文本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情感: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感悟夹竹桃花期所呈现出的可贵韧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对比、映衬手法的作用,从中感悟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季羡林老先生的《夹竹桃》。(板 书课题,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夹竹桃花色的什么特点?

二、引导质疑

1、那么,夹竹桃是季老先生最留恋的花,仅仅是因为它的花色奇妙吗?

2、学生反馈。(板书:韧性可贵)

三、交流感悟

(一)学习第4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画出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2、交流:(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1)课件出示句子: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悄悄地”、“一声不响”可以看出夹竹桃的默默奉献; “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看出夹竹桃顽强的生命力;)

(2)课件出示句子: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无日不迎风吐艳。”看出夹竹桃的顽强;)

(3)课件出示句子: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看出夹竹桃的始终如一和坚持不懈)。

3、相机出示两个双重否定句,理解它们的作用。

4、练习用“无不”,“无„„不”造句。

5、指导读好这两个双重否定句,读出季老先生对夹竹桃的赞叹之情。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夹竹桃都奉陪了哪些花呢?自读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

2、从哪儿看出花多?(应有尽有)课件出示十四种花让学生欣赏。

3、分季节指名读,其他同学圈出四字词语。

4、齐读四字词语并抄写。

5、一百多字,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是写夹竹桃的,季老先生是不是写跑题了?(理解这一段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6、在对比和朗读中突出夹竹桃的特点和韧性:

7、在朗读中进一步感悟夹竹桃的韧性。

无论从春到夏,从夏到秋;无论艳阳高照,还是暴雨倾盆,夹竹桃——无日不迎风吐艳。

无不奉陪。

所以,我们这样赞叹它——(课件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8、齐读第四自然段。

9、补充作者资料,进一步感受韧性。(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相关内容)

10、小练笔。

11、练习背诵。 四.作业

1、背诵第四自然段。

2、造句。

板书设计

花色

奇妙有趣

19、夹竹桃

花期

韧性可贵

《夹竹桃》教学反思

蔡丽英

《夹竹桃》一文节选自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夹竹桃》。朴实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厚重的神韵,一如先生之品格。反复阅读此文,更有一种人即是文,文即是人的通感。文中对于夹竹桃“韧性”特征的描写,可谓是状物言志类课文中的精品段落。这节课我把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学习的目标。

教学伊始,抓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以作者的感情为主线,以最后一个自然段为突破口——夹竹桃的韧性是“我”爱上夹竹桃的原因之一,直奔中心。紧接着讲读第四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主要讲的就是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文本在整个阅读教学中仍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课堂上,我始终紧扣文本,让学生紧扣文本中的关键字句进行自主研读,并以此为突破口,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在教学夹竹桃“韧性”这一重点段时,首先紧扣“韧性”一词,让学生默读,圈划出有关词句,还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紧扣句中的两个“又”、“悄悄地一声不响”、“无„不„”、“无不”等关键词展开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夹竹桃的韧性。通过这种环环相扣,逐层推进的方法,再加上情感朗读,进而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夹竹桃这一韧性显得非常可贵。在其中,我又穿插了比较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区别,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了课文通过运用双重否定句使表达的效果更为强烈。

第三自然段对于第四自然段而言,所起的是对比衬托的作用。这一自然段通过对比朗读的方式,将春、夏、秋三季的花与夹竹桃进行对比,学生不难体会到夹竹桃默默无闻、可贵的韧性,体会这一自然段所起的对比衬托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因此学完“韧性”,让学生联系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来谈,懂得“花似人生”,懂得季羡林先生也正像那坚韧的夹竹桃一样,懂得我们也要具有这种“韧性”,让这种“韧性”扎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不足之处:

1、六年级学生的课堂有些冷,课堂上对学生的启发、鼓励还不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还显得比较稚嫩,不够老练、自然。

2、因为是公开课的原因,课堂上必须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所以在设计上没能放开手脚,提出比较具有思考价值的大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课堂上亦步亦趋,“牵”的痕迹比较重。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真正静下心来研读课文,真正实实在在走进课堂,真正以一个批判者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反思,才会发现有许多精彩之处还在等着我们挖掘,才会发现还有很多遗憾留着我们在将来的课堂中去弥补。

夹竹桃 教案

夹竹桃教案

夹竹桃教案

夹竹桃教案

夹竹桃教案

夹竹桃教案

夹竹桃教案

《夹竹桃》教案

夹竹桃教案

《夹竹桃》教案0123

夹竹桃教案
《夹竹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