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02:09: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6*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瞧: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认识他吗?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青山不老》,去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老人。 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认识老人。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去读一读自学提示,拿起笔标上序号,说说学习这篇课文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出示学习目标。 3.读通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

4.汇报交流:

①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

②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

I.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II.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III.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身也会爬不起来。

IV.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由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三、再读课文,感悟“奇迹”

过度:正是这样的一位古稀老人,在年迈之时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大家再读课文,找找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学生交流: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板书:创造奇迹)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

①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那同学们来计算一下3700亩林网相当于多少个教室的面积。

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这就是——生:“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老人用他不屈不挠的毅力在风沙面前竖立起一道天然屏障,也在我们的心中竖立了高大的形象,现在就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这种奇迹吧!

过度: 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请找出来。(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②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1)课件展示林海,请大家轻轻地读这一段文字,然后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

(3)想一想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

预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翠色欲流、郁郁葱葱……

(4)朗读指导:

引:a.多美的景色啊,谁能用声音来展现这样的画面——指名读

b.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片绿色的林海,我们都迫不及待了,一起来吧——齐读

(5)小结:一个81岁的老人竟然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荒芜之地变成这样一片绿色的林海,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③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1)出示课件,齐读

(2)同桌讨论: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

(3)交流: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4)小结:是的,树的勇敢扼制了山洪的凶猛,庞大的根系牢牢扼住了稀疏的黄土,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那么这“了不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

2、3段,画出相关语句。

四、奇迹背后

从大环境理解奇迹: 1.生:

2.师:你找到的是老人生活的大环境(板书:大环境),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你会用什么?——生:恶劣 (板书:恶劣)

3.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一段话,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环境的恶劣?把它圈出来。

预设:干旱、霜冻、沙尘暴 肆虐、盘踞之地、风吹沙起 A 什么叫“肆虐”?——任意地残杀或迫害

课文中指什么东西在哪里肆虐?B 西伯利亚大风常来晋西北肆虐。

C 除了狂风肆虐,还有什么肆虐?D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 4.师:那么你们知道晋西北的环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恶劣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资料,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资料)师读(晋西北气候恶劣,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

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

5.交流:(师:听了老师的介绍,谁来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6.师:是啊,这里可称作穷山恶水、荒无人烟、死亡之地。如此恶劣的环境,难怪,县志载:(课件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7.师: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的老头坚持15年植树造林,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从小环境理解奇迹:那么这位老人又是在怎样的小环境下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呢?板书(小环境)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

2.交流:你觉得老人生活的怎样?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艰苦?

81岁、就剩一人、五人离世、老伴去世

3.师:15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老人没有离开,他不走,是因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不走,是因为——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让我们带着对老人深深的敬意一起再读这一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4.从结果在此体验奇迹:一位年过80的老人,在大环境和小环境都如此险恶困苦的晋西北土地上坚持植树造林15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难怪我们在黄土高原上能看到那样美丽的景致。——“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五、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

1.导语:一位平凡的山野老农,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每日耕耘在荒山野岭中,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创造了这个奇迹呢?快速默读全文,可以找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2.生:(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 ,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可是老人能和山水永远存在吗?老人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能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生回答:可能是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可能是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可能是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 3.小结并指导朗读:

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就是“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 4.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生命的老去而变老的。所以----引读出示: 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5.同学们,这位老人15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造福后代,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又很多的话想对这位老爷爷说吧,赶快拿起笔写写吧!

我想轻轻地对这位爷爷说:___________________。

看着这片树林,我想大声地告诉世界:________________。

六、总结、进行环保教育

今天,我们的心灵因一位平凡而有不平凡的老人而震撼,此处不同,年龄不同,我们不可能像老人一样扛着铁锹走进山沟,但是,绿化家园,美化家园却是我们和老人一样的情怀,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美化我们的家园。

七、作业

以“青山是不会老的”为话题写一段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

16.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青 山 不 老

生命——另一种东西? 实现价值

山川共存 日月同辉 6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