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画家乡的风景教学设计5

发布时间:2020-03-02 09:30: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课 画家乡的风景

1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风景画中的情感因素,尝试分析体验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了解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尝试赏析美术作品,并能够运用透视规律,绘制家乡的风景 2学情分析

目前学生对色彩的理解能力不足,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 3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对色彩风景画的欣赏能力,理解色调对情感的作用,提高动手能力。 用已有的色彩知识,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大家基本每天都要接触的东西——钱,有句话叫“纸币是国家的名片”,那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的“名片”了吗?人民币背面所描绘的景色是什么呢?我们今天这节课,首先就来欣赏欣赏这些美丽的风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共同的家乡,因此也可以说,人民币的设计师和我们这节课一样,也在“画家乡的风景”。

简介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背面的图景:1元-杭州西湖三潭印月,5元-山东泰山日出,10元-长江巫峡,20元-桂林山水,50元-拉萨布达拉宫,100元-北京人民大会堂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1、出示面值为一元的人民币背面,讨论其展示的“三潭印月”和教材上《草原的路》有何异曲同工之处。

2、学生讨论,并谈自己的理解。

3、教师总结,引出平行透视的概念。

4、让学生自己找出哪一个面值的人民币背面图案也用了平行透视的方法(100元)。

5、要求学生关注100元人民币背面左方的柱子,最后教师总结出平行透视乃至整个透视学在画面上的表现规律: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

6、引导学生欣赏《村道》、《母亲湖》,总结大地的层次和道路应该如何在纸张上表现出来(大地的形象由宽变窄向远方延伸,构成路的形状以斜线最终消失在大地上),并在人民币背

1 面图景中找出与之相似的人民币(10元上的长江图案)。 (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

1、引导学生观察《马棚》,并叫学生到黑板上画出《马棚》的简图。

2、根据学生画的简图,指导学生认识线条、角度、位置、形体的大小比例,进而展示成角透视的概念和原理。

3、引导学生从人民币背面图景中找出成功运用成角透视的典范(50元上的布达拉宫主体大厦)。

4、归纳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两手表现手法的区别(前者总结为“中间小两边大”,后者总结为“中间大两边小”)。 (三)、两种透视的应用

1、引导学生观察5元和20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景,总结出哪些是平行透视(5元上山的层次、20元上的漓江),哪些是成角透视(5元上两侧的山峰、20元上中部的山峰和水中的倒影)。

2、引导学生观察50元人民币背面图景中天上的云和教材中《陕北风情》、《山居景色》两幅图,总结平行透视的两种布局(总结为“见天中间远,没天上边远”)。

3、引导学生用手拿铅笔观测透视线条的角度和方向。

4、教会学生如何在平行透视的整体景观中置入成角透视的具体物体,并叫学生在黑板上完成对教材上“学生作品”的结构分析图。

5、根据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和学生在黑板上的完成情况,总结描绘风景的步骤(

1、选择风景。

2、用铅笔观测透视线条的角度和方向。

3、先从主体入手进行细节刻画。

4、调整画面布局。

5、着色) (四)、体验练习,进行创作

1、作业:描绘你印象最深的家乡的景色(多媒体循环播放展示家乡的风景照片)。

2、作业要求:A、色彩搭配和谐B、透视准确C、远近关系处理好D、构图匀称均衡 课堂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不停地巡视之外,对于巡视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可以鼓励其他同学予以回答或让其他同学为其出谋划策,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调动所有同学思考解决的方法,避免同样的问题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五)、作业展示,课堂评价

1、作品展示。学生自评:自己描绘的是哪个景色?为什么要描绘它?讲述自己和这一景色所发生的故事

小组互评:作业的远近关系处理怎样?构图是否合理,透视准确吗?

2、教师总结点评,根据学生作业特点给予评价肯定,提出鼓励。针对不足,提出解决方案。 (六)、课下搜集我们家乡的风景 活动3【活动】学生互动

让学生举例说明几种身边的透视,说出颜色搭配。引导学生从人民币背面图景中找出成功运用成角透视的典范(50元上的布达拉宫主体大厦)归纳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两手表现手法的区别。

活动4【练习】作业练习

根据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和学生在黑板上的完成情况,总结描绘风景的步骤(

1、选择风景。

2、用铅笔观测透视线条的角度和方向。

3、先从主体入手进行细节刻画。

4、调整画面布局。

5、着色) 活动5【测试】测试所学内容

1、作品展示。学生自评:自己描绘的是哪个景色?为什么要描绘它?讲述自己和这一景色所发生的故事

小组互评:作业的远近关系处理怎样?构图是否合理,透视准确吗?

2、教师总结点评,根据学生作业特点给予评价肯定,提出鼓励。针对不足,提出解决方案。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

1、作业:描绘你印象最深的家乡的景色(多媒体循环播放展示家乡的风景照片)。

2、作业要求:A、色彩搭配和谐B、透视准确C、远近关系处理好D、构图匀称均衡 课堂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不停地巡视之外,对于巡视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可以鼓励其他同学予以回答或让其他同学为其出谋划策,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调动所有同学思考解决的方法,避免同样的问题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画家乡的风景教学设计2

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画家乡的风景》教案

《画家乡的风景》教学设计

美术教案《画家乡的风景》

一年级下册画家乡教学设计

第1课《我的家乡》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1课《走进因特网》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小伙伴教学设计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 添画教案

春笋教学设计5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课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画家乡的风景教学设计5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画家乡的风景教学设计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