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20-03-02 04:22: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明远实验小学 钱成君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除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外,更重要的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比较乐于阅读童话类文本,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也是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雾在哪里》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有部分生字会造成阅读障碍,同时,二年级新课程标准要求“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二年级的学生在写话上表达还不清晰,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为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和写话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积累“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欢快、消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二)过程和方法

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所了解。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13个生字,积累“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欢快、消失”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二)教学难点

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四、教学方法

(一)比较法。

通过对相似句子的比较让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相似之处,并以此引出仿写句式。

(二)情境教学法

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

(三)诵读品味

理解课文,体会文章主旨。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辅助环节)

(一)板题导入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积累“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欢快、消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初步认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第一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

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词。 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直到读熟练。 5分钟后交流

(一)个人自学

1.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篇课文。

(二)小组纠错

和小组内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轮流读生字词,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三)班内质疑 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如果他读对了,大家和他一起读,如果他读的不对,大家帮他指正后,再齐读。

雾 淘 顽 于 岸 暗 街 梁 甚 至 切 躲 消

2.指名读,去拼音读,小组比赛读等方式进行拼读。

(1)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

云雾 淘气 顽皮 于是 岸边

变暗 街道 桥梁 甚至 一切

(2)课件出示:多音字

藏 空 只 行

3.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无论:表示连词:不管;不论。

霎时: 极短的时间,片刻。

悠闲: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 散步:为了锻炼或娱乐而随便走走。

三、读通课文,理清脉络(第二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一)自学自测

学生自学,认真朗读课文,尝试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小组纠错

小组轮流朗读课文,互说课文主要内容,互相纠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错。 2.教师重点指导攻克难读的长句子。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明确:本文写了雾藏住大海、天空、海岸、城市和自己后出现的景象。

四、识记生字,描摹临写(第三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

1.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和笔画,注意易错笔画、笔顺。 2.完成课后题“用铅笔描红”。

(一)自学自测

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结构及笔画笔顺等,自主书写生字,老师强调书写姿势。

(二)小组纠错

同桌互相评议生字,指出优缺点。

(三)质疑拓展

出示生字:于 论 岸 屋

1.师生交流易错字和易错笔画笔顺。

“于”:独体字结构,上横要短,竖钩为左向钩。 “论”:注意右边仑字下面是匕字,与仓字不同。 “岸”:三部分都要扁一些,下边是干字,上横要短。 “屋”:尸字左框要扁,撇要长,至字第二笔撇折上有一点。

2.出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比较好差。重点评不规范的字,激励书写水平高的同学,教师可范写。

3.让学生每个字再练写一遍,同桌互批,订正。 4.师生共同评议。

五、归纳总结: 本文写了雾藏住大海、天空、海岸、城市和自己后出现的景象,说明了雾很大、很浓,变化很快的特点,突出了它的淘气又调皮,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

六、达标训练 1.根据拼音写词语。

shì

lùn

fánɡ wū

jiǔ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雾是一个又( )又( )的孩子,他把( )、( )、

( )、( )、( ) 藏了起来。

七、日清作业,拓展延伸

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19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19.《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幸福在哪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材料)

雾在哪里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