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优势课堂

发布时间:2020-03-03 17:32: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优势课堂:绿色生态的明智追求

日期:2013-10-16 作者:曹圣龙 来源:文汇报

一以贯之:鲁迅精神融入办学实践丰富特色 一脉相承:鲁迅文化提升育人品位丰满内涵 优势课堂:绿色生态的明智追求 ——上海市鲁迅中学50年发展的教学走向

启发式,是教学的“老古董”,但犹如醇酒一般越陈越香。然而,酝酿过程,并不如人们想象这么简单。

在教鲁迅作品上独有一功的上海市鲁迅中学,在各门学科中,对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是下了一番真功夫的。

学校做过一个从字面上看似有点拗口的课题:《课堂教学中愤悱度与启发式关系的实践研究》,但一细究,这的确点到了启发式教学中的“软肋”与关键。什么叫:“愤悱”?原来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按朱熹的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通俗地说,“愤悱”可理解为学生的一种“求知欲”、“需要”或“内在动机”,也可理解为认识上的一种困惑状态,即似懂非懂,有所知又非全知。而当学生产生了愤悱之困,便到了教师启发之际。

学校缘何对此“情有独钟”呢?近几年,学校的高考率逐年上升,达到了90%左右,处在一个极好的上升势头,但存在着“传承有余,突破不足”的隐患。多年来,教师将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得精益求精,但到了一定的极限,要想再提高“产量”,必须换一种思路和方式。“调整我们的„耕作‟模式,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增长。”富有经验和智慧的校长曹圣龙,提出要把“启发式”的老“树”重绽“修剪式”的“新枝”,优势课堂从导学起步,于是,学校启动了虹口区2012区校合作项目《课堂教学中愤悱度与启发式关系的实践研究》,在各学科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作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教育转型发展”的载体;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阶梯;作为走近教育规律的坦途,致力于提高教师备课的“厨师”能力、课堂的“公关”能力、教学的“导演”能力,从而强化优势课堂,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智慧、学得有趣。

高二(3)班丁顺同学说:“„导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设置的一种学习方案。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导学案‟,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开篇语

从“教”变为“学”,这是教学转型所在。“导学案”的作用,就是在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从而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的“讲师”变为启发学生能力锻造的“导师”。

景观 运用“导学案”教《故都的秋》有滋味

这是鄂老师上的一堂运用“导学案”上的语文课《故都的秋》。

课堂上,鄂老师让学生读书,要求在读中揣摩、体味文中清、静、悲凉的意境。几分钟后,一男生突然说:“读不出清、静和悲凉来”,许多学生的表情也显示,大有附和之意。

“大家读不出味来,看来作者写得不好。现在我来改写一段,看能否让大家读出味来。”接着,鄂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异彩纷呈的菊花,想起钓鱼台袅娜修长的柳条,想起西山漫山遍野的红叶,想起玉泉万道金光的日出,想起潭柘寺来来往往的香客。”

鄂老师请学生自由朗读三遍,读出感情。一遍,两遍,不少学生很快摇头晃脑起来。

“怎么样?”教师问。

“好是好,可是味道不一样。”学生回答。

“你说的„味道‟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意境‟,它有什么不一样呢?”

“改写的文字过于热烈,课文中的那段话有些低沉。”

“改文的热烈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呢?”

学生立即指出“异彩纷呈”、“袅娜修长”、“漫山遍野”等词语。

“那么,把„异彩纷呈‟等词语删去,是不是就一样了呢?”

学生纷纷发言,指出删去“异彩纷呈”等修饰语,也难掩歌颂之情,意境主要是由柳条、红叶、日出等意象决定的。“菊花艳丽多姿,虽然也在秋天开放,但那是生命的象征;而芦花是灰白的,给人死寂感,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枫叶荻花秋瑟瑟‟就是这样的意境。”另一位学生则说:“柳条和柳影也不一样。柳条无论是下垂的还是飘拂的,都是明艳的,会给人以情趣,而柳影则是灰暗的。”还有一些学生先后说:“写西山,选择虫唱还是红叶,意境也是大不相同的。秋虫吟唱,衰草萋萋,让人顿生悲凉,而红叶全然没有这样的意味。”“太阳是光明的使者,即使没有万道金光,日出也会暖人心,而月夜只能给人清冷之感。”“写潭柘寺的钟声,以动衬静,改成香客,人来人往,也就没有„静‟了。”

此时,鄂老师趁热打铁:“同学们分析得好,说明你们完全可以进入课文的境界。从大家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要进入诗文的意境,可用另外的意象来替换原有的意象,然后在比较中品味、琢磨课文的蕴含。

在《故都的秋》教学中,鄂老师将内容重组,进行意境搭桥,以学为主,启发到位,给学生提供了思维合作的空间,课堂就变得非常有启发的味道。

“导学案”进入鲁迅中学的课堂,生机无限。

架构优势课堂:“导学案”的价值取向

学校对“启发式”教学的探索,立足于传统教学向新型教学的转型,旨在建立三种意义课堂、两个平台和一个校本教学文化。

三种意义课堂

建设减负增效的课堂。减轻学生课内课外课业负担,实行精准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绿色升学率。

建设优势智慧的课堂。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强化学习方法辅导,拓展学生学习领域,倡导自主探究与相互交流,发挥学生学习智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独特的课堂优势。

建设生态重构的课堂。树立终身学习是终身幸福、快乐的理念,重塑学生、教师学习的信念,放飞心情,实现绿色生命的教育意义。

两个平台

建设教师成长互助平台。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建设师生教学相长平台。教师主动改变角色、让出时空,转而研究学生、研究学法,拓宽了职业学习空间;课内课外的聆听,用学生充满活力的新的思绪取代过去的定势思维,使教师的思想常具活力与创新。

校本教学文化

建设校本教学文化。培育“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学习,辅助学生成功的校本教学文化。

这种架构,为优势课堂确定了“航标”。

培育优势课堂:“导学案”的观念更新

在学校,与其说《课堂教学中愤悱度与启发式关系的实践研究》是一项教学策略的研究,倒不如说是更为深刻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学要研究学生

禹老师认为,研究学生是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基础,这样的研究包括多方面、多层面。在课堂上,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在他们处于不知道而又急于想知道某事时,或已知道某一问题,但又急于进一步探索解决试图深化知识的心理状态下,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开其意”和“达其辞”。如,学生都会认为单一的学习英语中的状语从句是十分枯燥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法课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使用的机会,可以把语法课和写作课结合起来上,如根据学生所写的句型Although person ability is important ,the team spirit is more important today.以此为题,进行命题作文,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根据小组讨论的不同角度,写出有新意的内容。这样,学生既可以充分了解状语从句的用法,又可以学会在作文中更好地使用状语从句。禹老师说,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营造学习的氛围,多对学生进行英语的思维训练,那么,学生定可以写出别致新颖的文章。研究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水平、个性特点,提出最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集体讨论、互相启发,使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在探究性学习理念下,教师教的实质就在于帮助学生对现实信息的创造与加工,指导学生的发现活动,调节、监控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职能将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教学要贴近生活

机械振动,是高一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学习波动的基础,和运动学有密切的联系,也是学业水平考、高考的重点知识考点。因此,教学难度比较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自学:一是了解地震、海啸、歌唱等振动的实例,比较振动不同于匀速圆周运动,二是通过荡秋千运动,感受荡秋千时那些物理量发生周期性变化,三是复习位移、力、速度、加速度、周期、频率等概念。课堂上,老师进一步联系生活中常见的振动形式,如钟摆的摆动、水上浮标的浮动、在微风中树梢的摇摆等,指出都是机械振动,并从生活当中的物理情景出发,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振动物体,这样有生活底子的物理学习,学生比较有兴趣,也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

王汉萍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要让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得的“探索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质疑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良好素质。同时,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觉得宇宙中许多奥秘也很难解释,于是教师启发学生从质疑转变为探索和研究,成为一个对科学充满好奇和热爱的人。

王佳老师在上《Moving Stories》一课时,“导学案”分为四大板块,让学生多方面体验。她认为,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奉行的是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是否认真备课、讲课内容是否丰富、是否有条理成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讲授知识则占去了讲课的主要时间,无法给学生的实践提供足够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消极接收者。实际上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因此“导学案”的产生,帮助了学生对新课预授内容的预习,加强学生活动的有效设计,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

提升优势课堂:“导学案”的实践效果

由“导学案”为线索的开放式学习催生的优势课堂,提升了办学质量,实现了高品质和高效益。

教师角色转变

经历“导学”洗礼的许多教师,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得到了进一步的清晰。有的说,使用“导学案”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地动手、动脑从而达到乐学、活学、易学、会学。金欣欣老师说:“我们已发放给了学生自学的材料,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知识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和传授学习的方法,把我们的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到研究学法上,重在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以及重在加强对学生学习策阅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实施“导学篇”以后,传统的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不是滔滔不绝的传授灌输,而主要是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或生成的疑难进行点拔,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者、指导者、评价者。课堂组织由原来的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变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组织模式。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每节课教师只讲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革除了传统教学中脱离目标、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交流频繁了,教师也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情,便于随时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

学生学法改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这是“导学案”的显性成果。一位语文老师小结说,导学对预习的结构性贡献在于让学生学会自学。具体表现为:变被动灌输为主动索取——预习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课上的大吃大喝为课前的细嚼慢咽——预习能提高听课效率;变迷惘为自信——预习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独自进行预习——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学生在“导学案”为线索的优势课堂教学模式下,逐步培养了“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学习习惯,受益最大的是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自觉地由被动接受知识、被动执行训练向主动追求知识、主动探究知识转化。“导学案”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潜能、学习的合作交往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地激发和表现。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信心增强了,课堂气氛活跃了。

微言录 启发了教学重心的改变

上海市鲁迅中学校长 曹圣龙

从埋头苦干到抬头望路,从热衷于满堂灌的灌输式到循循善诱的启发式,优势课堂就在这样的静悄悄地改变中逐渐展现。

如果说,启发式再次启发了我们,我以为是对教学重心的改变的“启发”。教学是师生关系建立、形成乃至成熟的最经典的载体,优势课堂的出现,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而这种关系的基点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学生以学为主的完美落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实施“导学案”引索下的开放式学习,就是从战略的高度,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的正确定位;从策略的精度,保证了优势课堂的应运而生;从实施的细度,提出了教学各环节的活力所在。

《课堂教学中愤悱度与启发式关系的实践研究》,让我们找到了真正走向启发式教学的道路,找到了教学转型呈现优势课堂的方式。从2012年度的“理念宣传学习、„导学案‟的制作以及学生自学的研究”到2013年度的“„和谐师生关系‟下学生研讨、质疑、表达素养的培养”,再到2014年,将围绕“教学中教师启发、引领的方法,分层作业与分类指导以及师生反思的方法”这一主题,启发式教学的探究任重道远。

谈器乐进课堂优势(一)

发挥集体优势,构建高效课堂

发挥团队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发挥小班优势,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白板教学在物理课堂的优势

发挥小班优势直面初中化学课堂オ

展现绘本优势增强课堂效度

发挥特长生优势创造适合特长生的历史课堂模式

发挥社区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开辟家庭教育大课堂

七大优势

优势课堂
《优势课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课堂优势 课堂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