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桃花源记1

发布时间:2020-03-01 22:49: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复习学案

一、目标:

1、熟背课文,理清本文线索。

2、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

3、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

二、学习方法:合作交流法、讨论法、延伸拓展法

三、文学常识:回顾作者

四、基础闯关

(1)背书关,(分两大组,每人一句接龙背诵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声音洪亮,站姿端正。三分钟准备时间,两小组比一比。)

(2)字词积累关。(第一组负责abc的收集,第二组负责d、e、的收集。两组互问,看哪组回答的正确率高) a通假字 b古今异义

c一词多义

d词类活用 e本课成语

(3)译句关:(每组从文段中画3个重点语句,互问翻译)

五、把握脉络,理解文意

(1)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欲穷其林)”;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的生活是那么“怡然自乐”;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他再寻找时,还是“不复得路”。(选用文中四字短语填空) (2)明确本文线索: (3)小组合作探究:

a、桃花源美在何处呢?作者在文中寄托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理想?

b、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虚构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讨论,整理答案,然后交流。)

六、拓展延伸

陶渊明在文章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这种淳朴、安宁、恬淡的心境在他的其它作品中有所体现吗?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七、中考演练场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2)悉如外人 ( )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八、课后巩固练习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

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渔人甚异.之 (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老人引.杨氏入山( ) (4)迫.

暮,与老人同出( )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3、阅读理解。

(1)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 为线索,甲文段按 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 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

(2)甲乙文段所写的农民生活是有共同之处的,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共同点吗?你相信两文段所写生活的真实性吗?为什么?

桃花源记_教案1

桃花源记教案_1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1
《桃花源记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