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桃花源记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8: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桃 花 源 记

安庆市外国语学校 黄显丹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体会作者在文中反映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所处的环境不同,他对理想的追求也不同。贫困的年代,渴求衣食无忧;安定的年代,希望生活美满幸福;那生活在战乱年代的人们,他们的理想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二) 审题设疑

从课文的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请说说它的意思?

(三) 走进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

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四) 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五) 整体感知,研习课文:

1.朗读课文,设计如下:

一读: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

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的读。其他同学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2.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分别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桃花源的美?

明确:环境美和人情美

(2)文中描写桃花源环境美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中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情美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4)思考一下,下面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明确: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

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六) 教师小结:

《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美丽奇特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安居乐业、和平宁静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七)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找出文中描写桃林景象的句子,请用一段文字描绘出渔人所看到的那片桃林。要求200字左右。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