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登高》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0:41: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展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我们先来看投影,我想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朗读一遍,当然能背的同学就背一下„(朗读)„下面谁能告诉我,这首古诗中“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什么传统节日?(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有什么风俗?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关于登高,王维是在异乡想像着故乡的兄弟们在登高时就唯独缺少了自己,因而倍感思念家中的亲人。

那么,今天,我们同样要提到登高这样一种习俗,但却是另外一位诗人的一篇佳作,题目就叫„„登高(板书:登高)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介绍近体诗知识:(PPT展示)

A 我国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B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 。

C律诗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初读感知

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提示的要求自由诵读。

(自由朗读1分钟左右)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视频朗读。(展示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需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更重要的是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接下来让学生读。教师发现诗歌朗读的问题并做朗读指导。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杜甫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

三、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1、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2、师生讨论:

①首联:诗的前两句共写了几种景物,各给人什么感觉?

急风—非常冷

高天—天空高远

人渺小孤单

猿叫声令人心悸、凄楚

渚清沙白—阔大的背景、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

飞鸟—孤鸟

诗人的化身

漂泊 孤独 忧伤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小结:首联营造了一幅高远、阔大的秋日江景图,但一个“哀”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让整个画面增加了悲怆的意味。

②颔联:又写了几种景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落叶、长江)

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落叶”意味着什么?我们所学的诗句中有哪些提到“长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落叶飘零、落木到了生命的晚秋、终结。由树及人,人也到了晚年,已是生命的晚秋,内心无限凄凉。

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时间是无穷的,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以长江的永不停息衬托生命的短暂。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上四句写景,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心情,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诗人登高望远的悲秋之意,却又不直接使用“悲秋”的字面,而是将这种悲秋之情渗透在具体的画面中,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情景交融。面对一幅高远、宏大的秋日江景图,诗人的内心是孤独、凄凉的,抒发的是“悲秋”之情,除了秋景之悲外,诗人的悲还体现在哪里?

③颈联:处境悲凉:万—离家,漂泊之远

常—漂泊时间之久

作客—漂泊他乡

百年—暮年,年迈衰老

多病—疾病缠身

独:孤独无依,思念家乡亲人

壮志难酬:人到暮年,回顾自己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现在年老多病,国家战乱,不能为国效力,壮志难酬,生命短暂,人生艰难。

——个人遭遇 忧国忧民

PPT 补充:杜甫人生经历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④、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内心愁苦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的心头。

四、诗歌艺术特色

沉郁——感情深厚、浓郁、忧愤,这首诗将诗人漂泊他乡、身体多病、孤独无依、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悲伤心情一起倾斜出来。

顿挫——语言刚劲有力、音调铿锵、对仗工整。首句句中相对,如风急—天高,渚清—沙白;运用叠字“滚滚”,写出江水汹涌的气势;“潦倒”、“新停”为叠韵,音节和谐,读时应两字一顿。

五、方法总结

移情入境法: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意象分析法: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六、作业: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个字。

预习资料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代表作:《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听课评语:

课的主体部分是把握诗歌意象、品位诗歌意境、探究诗歌主旨,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诗歌重在朗读。学生听完一遍录音朗读后,不能完整地把握朗读这首诗歌的技巧;最好让学生再次听录音朗读,通过比较学生自己的朗读与录音朗读,然后得出朗读这首诗的要求。第二,这节课最好从借景抒情的角度做个总结。第三,“不尽”、“无边”两个词分析不到位。

登高 教案

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_

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登高教案免费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