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叶艳萍

发布时间:2020-03-03 10:23: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阅读教学心得

(榆林市第五中学叶艳萍)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正确的阅读应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把握首先是从对文章整体的感受、认识和判断中获得的。那么整体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又如何落实呢?下面我分讲读和阅读两种类型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讲读课文。

根据我的初步体会,要贯彻整体性原则,须从学生阅读文章的一般过程出发,安排合理的阅读环节,这些环节不仅有利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而且在层次上能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精神,使 学生逐步领悟阅读之道,提高阅读能力。在讲读教学过程中,我把阅读环节分为五个步骤。

1.辨体。辨明文章体裁,以利于学生有目的地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把握内容。

2.审题。审明题目的语言结构、含义和作者意图,并点出“题眼”,初步了解文章所写的对象或内容。

3.写了什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朗读或默 读),同时标出各自然段序号,勾画出生字、新词、难句,待查工具书或研读时解决。通读之后,可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这种整体认识对于不同文体的课文应有 不同的要求。记叙文,要求搞清其六要素和事件的意义;说明文要求了解说明的对象的特征;议论文要求掌握论点、论据。这个环节也叫做初读全文,方法是一口气 读完课文,目的在于从整体的感受、认识和判断中对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行把握,完成阅读活动的第一步任务。

4.怎样写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开始逐段、分层研读课文,在进一步掌握文章各部分内容的同时,深入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和写作特色。其间,教师可以设计导读思考题,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辨 词、析句,体会文章深奥之处,领会作者表达上的高明和巧妙。这个环节,不同文体的课文也有相应的要求。记叙文,要掌握怎样叙事──人称、顺序、线索和详 略;怎样写人──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细节以及侧面描写;怎样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说明文,要求掌握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总分顺序、并列顺序、逻辑顺序等;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用 图表;说明语言──准确、平实、精练等特色。议论文,要求掌握怎样提出论点;怎样证明论点──例证、引证、对比、类比、比喻等;怎样反驳谬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怎样安排结构──总分式、并列式、正反式、层进式等。显然,这个环节,是整体认识课文之后的部分研读,即综合之后的分析阅读。

5.为什么这样写。这一教学环节是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从整体、全貌上探求作者构思意图,加深对全文谋 篇布局、主题思想的理解。这一次的整体认识,是属于更高层次的综合,是讲读教学的深化阶段,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任务,可以质疑设问。如有的记叙文用倒叙 法,可问:“为什么用倒叙法?”或用逆问法:“如果用顺叙法写好不好?为什么?”有些课文,如议论文《谈骨气》,也可介绍作者的有关生平事迹和写作背景, 使学生认识写作的针对性及文章的社会意义,加深对文章写作意图的认识。

至此,在讲读教学的各环节中具体落实了阅读教学中整体性原则的综合—分析—综合的全 部任务,使阅读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和不断提高、不断深化的过程。

长期以来,在讲读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从分析到综合的教学过程天经地义,恐怕与过多地依靠“教 参”有直接关系。“教参”是别人分析的成果,又着重逐段分析,工作一忙起来有人就照搬,忽略了研究人家逐段分析的过程和依据,结果我们的学生也往往把着眼 点放在分析上,这大概也是不少中学生阅读能力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二、对自读课教学的认识和设想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讲读课和自读课的关系,以及如何上好自读课,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教学实践证明,完成这个“训练”任务,光有讲读课是 不够的,还须设置“自读课”。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用讲读(教读)带动学生自读。就是说,讲读重在教给学生方法和带规律性的知识,在于示范、引路,是“举 一”;自读课则重在让学生把讲读课的所学付诸实践,是“反三”。语文教学中的讲读和自读课,有如数学课中的例题和习题,形式上虽不完全一样,但就其作用和相互关系而言,却是类似的。如果说讲读课重在认识,是“吸收”,那么自读课则重在实践,是“消化”。就训练能力和培养习惯而言,可以说自读课是实现叶圣陶先生“不需要教”的境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

关于自读课的教学,有些同行囿于讲读课的老经验,对于充分让学生自己读书总有些“不放心”, 不明白自读课应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宗旨,往往忽略自读课的实践性。自读课有着鲜明的实践性。自读课的课型,尽可以千姿百态,但必须有一个共同特点,那便是以 学生独立读懂课文的实践活动为主。正确认识讲读课和自读课的相互关系,把握自读课的基本特征,这是上好自读课的前提。

为了确保自读课的质量,教师必须彻底从讲读课的旧框架中解脱出来,简化、明确自读课的基本过程。自读课的基本过程应该是学生的阅读实践过程,它的每一环节都尽可能不脱离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起主导作 用。要精心设计教案,不能搞成单纯的阅读技能训练,必须因文、因学生而挑选阅读实践形式,要尽可能地把课文内容、知识、情感与阅读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只 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自读课的基本教学过程,基于自读课的特征考虑安排三个教学环节为宜,即“定向”、“设线”、“小结”。

1.定向

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首要环节。教师要在考虑单元教学要点、课文特点和学生实践的基础上,选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目标要具体可行,要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要让学生在理清课文思路的基础上侧重于某一种阅读能力的训练。

2.设线

即设计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经过的路线。这条路线,应当包括通向教学目标的几个自读训练点。这是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一连串活动。教师在这条线上与学生的

关系是训练与被训练的关系,要围绕提高阅读能力这个中心,力求让学生受到听、说和读写等方面的全面训练。

3.小结

这是自读课的反馈、评讲、总结环节。这个环节包括师生双方的质疑、答疑,教师对自读效果的检查、评讲,同样可以让学生对照教学目标,小结哪些目标实现了,哪些还没有实现,哪些是超目标吸收。

教无定法,自读课亦然。但只要抓住了上述三个环节,就能提高自读课的质量。总而言之,阅读是一种对文字信息感知、理解,进而产生共鸣的复杂心理活动和复

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它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接受方式和特殊的交际方式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十分重要,把握整体性无论是讲读教学,还是自读课教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足够重视。

2010.10

陈艳萍

叶苏萍读后感

叶苏萍读后感

曾艳萍总结

弟子规唐艳萍

李艳萍工作总结

艳萍教学工作总结

师德 贾艳萍

学习陈艳萍先进事迹

校庆征文 靳艳萍

叶艳萍
《叶艳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曹艳萍 叶艳萍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