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00:12: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体表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本设计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基本技能和学法指导训练的同时,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课程的把握和感悟,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以及敢于奋斗、自强不息、博大自信的民族精神。教学中采用扩大阅读量的方法,在学好课文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补充教材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全文内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2.

通过阅读补充材料,深刻理解愚公移山的内涵。

3.

认识“霄”“渤”“箩”等7个生字,会写“移、霄、渤”等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愚公与妻子、智叟的对话。 2.

理解愚公移山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录音机、《愚公移山》歌曲磁带。 2.

生字卡片。 一:激趣导入: 1.欣赏歌曲: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请同学们 和老师共同欣赏(播放歌曲,愚公移山) 师:谁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师:愚公移山就是刚才咱们欣赏这首歌的名字,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生齐读课题 2.

解释课题

“愚”什么意思 “公”

“愚公”又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14课看看课文是怎么写愚公移山的,请同学们把书打到103页,放声朗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用自己的办法学一学,然后再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汇报遇到不认识的字的解决方法(你有这么多办法,老师很佩服你) 2.检查生的识字成果 移山 云霄 渤海

箩筐

锄头

低洼

寡妇

痴心妄想

夸娥氏

师:扫清了字词的障碍,老师找几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

指名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生汇报课文内容,用下面的句式把课文内容概括完整 因为(

)愚公决定(

)结果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自然段)

师:是啊,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方圆七万里,高七八千丈,给愚公他们带来了很多困难。

3.同学们想想可能带来哪些困难?

师:面对着艰难的生活,面对着给他们带来困难的两座大山,凭借一身肝胆,愚公做出了一个怎样的决定?(板书:决定移山)

4. 面对这件事,其他人的看法又是怎样呢?拿出笔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生汇报(子孙 妻子 智叟)

品读句子:5.“只是妻子不同的看法

①妻子是反对态度吗?(商量、建议) ②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

师:是的,妻子的话体现了他的细心和周到。在大家情绪热烈时提醒他们冷静思考,把移山中的困难考虑充分,提前做好准备。 ③愚公妻子对丈夫的话该什么语气读?(心平气和) ④是向妈妈对爸爸那样,还是老奶奶对老爷爷那样说呢? ⑤指名读妻子的话

⑥面对妻子的建议,愚公是怎样说的 ⑦分角色朗读

渤海” 师:是啊,只凭一家人的力量想把大山移走谈何容易,但有一句话说的好叫“不怕无能就怕无悟”1.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听到愚公挖山不止的消息,四面八方的人都来了,是谁来了?(邻居) (师播放课件)

5.只有孩子来帮忙吗?

师:开始只有一家人的时候号子声应该是(

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帮忙了,号子声应该是(

最后人们坚定的信念,使他们的号子声惊天动地 6.

这惊天动地的号子声表明了什么?

7.

我们再来看看面对移山大计,智叟又是怎样说的? 品读句子:“愚公啊„„”

①自由读,你觉得智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盛气凌人,嘲笑,自以为是) ②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③把智叟的话活灵活现的读出来

8.面对智叟的嘲笑,愚公又是怎样回应的? ①指名读

②表现了愚公什么样的精神 ③教师引读

a.

是啊,面对满堂儿孙,愚公要了却他心中祈愿,所以他信心十足说:生读 b.

面对智叟的嘲笑,愚公移山的信心不改,所以他坚定不移地:生齐读 c.

面对后人,愚公精神将生生不息,世代相传,所以他有理由斩钉截铁地告诉智叟:生齐读

9.

故事的结局怎样了?大山移走了吗?(齐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师:无路难,开路更难。自有后来人为你感叹,愚公精神感动着我们,更加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他派来了(生齐读)

问:道路通畅了,愚公和智叟再次相遇,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

大家说的都很好,风烛残年的愚公为子孙后代造了福,他的精神将会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现在就让我们这些后人全体起立一起来朗颂。

四年级下《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读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及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入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上课之前,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人,这个人是列子,是战国时期郑国人。他一生安于贫寒,写了不少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其中一篇改编的文章《愚公移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会读书的你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答:愚公为什么移山,移山的结果怎样„„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扫清生字障碍。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请看屏幕上的字词,这是这节课需要认识和会写的字词,谁来读一读。(找一两个学生来读,领读) 师评价:声音洪亮,字音准确。 师:看大屏幕上的四字词语,谁来说说“直插云霄”什么意思?“痴心妄想”“风烛残年”

师:生:这个词就是形容山很高。 师:高到什么程度?

生:高得就像插入了云彩里。

师:很好,显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像这样描写山高的词语,还有什么? 生:崇山峻岭。 生:高耸入云。 生:山势险峻。

师:好,我们学习语文就应该注意多积累这样的词语。再看第二个成语,“痴心妄想”,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 师::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生:智叟觉得愚公真是痴心妄想。

师:也就是说,智叟觉得愚公移山的计划—— 生:不可能实现。

师:有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就可以解释。那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风烛残年”。我们看这个成语,“风”就是指自然界的风,“烛”指什么? 生:蜡烛。

师:同学们想一想,风中的蜡烛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生:随时都可能被吹灭。

师:这个词语显然是用了一个比喻的说法。比喻什么呢? 生: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师:有的词语要根据字的表面意思进行联想。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师:我们已经认识理解了词语,下面老师要找一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哪组来试一试?其他同学要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汇报: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根据需要进行评价)

三、精读课文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内容,那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呢?谁找到了相关的语段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是故事的起因。移山的结果又是怎样?谁找到了,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最后一段)

师:结果是大山被移走了,愚公移山的计划最终得以实现。那么,到底是愚公的什么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至13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把你读后的体会简单地写在上面。 (生默读课文,画句子,写感受。)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在汇报的时候,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我认为是愚公的什么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我的依据是——读一读相关语句,最后再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好,谁先来? (根据学生汇报顺序进行讲解)

如:生:我认为是愚公执著的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我画的是第13自然段。(生朗读。)

愚公擦擦汗,告诉智叟:“是的,我是老了,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太多了。但我死了,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儿子还会有儿子,子子孙孙干下去,不怕大山平不了!”

生:愚公认为自己虽然老了,但是他的子子孙孙一直干下去,大山不可能平不了,所以我觉得愚公移山的态度十分执著。

师:愚公在讲这段话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生:应该是坚定的语气, 师:那个符号告诉你的 生:叹号

师:你可真会读书,从一个叹号体会出了愚公的坚定,体会得很好。能不能通过朗读读出你的理解和感受? (生读第13自然段。)

师:这些句子从长短上应该是长句还是短句 生:短句

师:短句读起来要有气势,这样更能表达鉴定的语气。你试着读一读 生:读

师:愚公的坚定是针对智叟的话来说的,智叟又是怎么说的?谁愿意读一读? (生读智叟的话。) 智叟连忙上前挥手让大家停下来,他冲着愚公大声地说:“愚公啊,你还是歇歇吧!山那么高,像你这样风烛残年的人,哪能搬得了两座大山呢?”

(师出示课件:愚公啊,你还是歇歇吧!山那么高,像你这样风烛残年的人,哪能搬得了两座大山呢?)

师:智叟在和愚公说这番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语气?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谁来试一试? 生读 师可以范读

师:读好文章就要从细节下功夫。下面请同桌两个人分角色朗读智叟和愚公的对话,注意体会两个人物讲话的语气。 屏幕出示:

“愚公啊,你还是歇歇吧!山那么高,像你这样风烛残年的人,哪能搬得了两座大山呢?”

“是的,我是老了,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太多了。但我死了,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儿子还会有儿子,子子孙孙干下去,不怕大山平不了!”

(生同桌练习朗读。)

师:我请两个人来读一读,同学们认真听。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两个虚拟人物的名字很有趣,一个叫愚公,一个智叟,你们说愚公是真的愚吗?(不是)其实他是大智若愚,是有大智慧的人,他移山是为了自己吗?不是,是为了子子孙孙,为后代造福,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即便他死了,但他的精神不灭,会一直传承下去。而智叟呢,他是真的智慧吗?只是小聪明而已,目光短浅,没有远见,我们可不能做这样的人。

师:看来同学们对愚公精神都有体会,那你还从文中的哪感受到了愚公的什么精神?

生:我感受到愚公的意志很坚定。当妻子提出不同看法时,愚公的态度仍然很坚决。我找到的是第5自然段。

“算了吧,老头子,就这一家子人,哪能搬得动两座大山呢?再说,即使搬吧,那么多石头、土石又往哪里放呢?”愚公说:“这个不难,我们可以把土石倒进渤海。” 师:他的质疑是否跟智叟的读法一样。 生:不能,他是出于关心 师:你能读出妻子的担心吗,

师:虽然妻子的提出了困难,但是也没有难住愚公 生 :愚公说:“这个不难,我们可以把土石倒进渤海

生:我补充,

8、9两个自然段写出了愚公不怕困难、做事情要做到底的决心。 第二天一早,愚公就率领全家老老小小肩挑箩筐,手提锄头开始挖山。

他们把挖出来的土块填到低洼的地方,把石头装起来运到渤海去。往返一次,要大半年时间。

师:试想一下在漫长的运石路上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 (师提示:路远,人力弱,工具差)

师:但是愚公动摇了吗?他依然不断地奋斗,组织大家移山。从中可见愚公坚定不移的决心,不畏艰难的精神。(板书)

四、总结、深入体会愚公精神

师: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上天,将王屋太行二山移走了,完成了自己的目标。那学了这篇课文的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引导学生说一说。

师:同学们也许你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老师希望你们能够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最后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板书设计:

14愚公移山

不畏艰难

愚公

坚持不懈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