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德国文学史

发布时间:2020-03-03 09:10: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世紀時期Mittelalter

紀載古日耳曼人生活的文獻為數極少,一直到公元98年,羅馬麗史學家發表了(Germania)她詳細紀載了公元前後古代日耳曼人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經濟生活,政府組織,及各日耳曼部落的情況.(一).古高地德語文學(Fruhmittelalter) (750年1050年)

主要的區別古高地德語和西日耳曼語從它發展起來的,四至五是紀時,由於匈奴人入侵,引起日耳曼民族的大遷移.在民族大遷徙的時代,古日耳曼人各部落裡層產生了不少英雄傳說,哥頌了榮譽,忠誠,職責,英雄的死亡復仇等,而並不著力於宣揚宗教.

1.世俗文學:英雄史詩(Das Hildebrandslied)-這是古高地德與保存下來的唯一的詩,因而被看做德國文學史的開端.古高地德語文學的最重要文獻,他是富於英雄傳說的時代所遺留下的維一的日耳曼英雄獅篇

2.梅賽堡咒語(Die Merseburger Zaubersprueche) 1841年在梅賽堡大教堂發現故稱,咒語原是古代日耳曼人在基督教化錢用已在戰爭或災難面前保佑自己.共有兩個咒語,押的是頭韻.它有兩個咒語,其中之一咒語敘述戰俘被敵人所?,祈禱諸神能使戰俘鬆綁脫逃,所以叫脫逃咒語.另一個咒語敘述一匹馬的腿扭傷,祈求神保祐牠恢復,所以叫康復咒語.

卡洛林文藝復興(Carolingian Renaiance)(仍屬古高地德語),發生在公元8世紀晚期至9世紀,由查理曼大帝及其後繼者在歐洲推行的文藝與科學的復興運動,被稱為是「歐洲的第一次覺醒」。卡洛林(Carolin)一詞,來自拉丁文Carolus,即查理(Charles)。當時歐洲普遍處於文盲或半文盲狀態,除了教士以外,幾乎沒有人會讀書,而低級教士的水平也是很低的,同樣缺乏教育。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查理曼大帝廣納歐洲的優秀學者來到帝國,恢復和興辦學校與圖書館,形成了文藝復興的局面。

(二.)中古高地文學 Hohes Mittelalter ( 1100–1250)

中古高地文學的成就及中在十二世紀下葉到十三世紀上葉,這一時期的德國文學主要成就就是其是文

學,它包含騎士史詩和宮廷抒情詩兩個方向.這一時期的名間史詩多取材自明族大遷徙時代日耳曼人的英雄傳說,所以又稱英雄史詩.

1.民間史詩:十二十三世紀德國民間史詩最主要的代表性作品是(Das

Nibelungenlied)

2.騎士史詩:隨著其是在十字軍東侵時代的地位日益顯赫和眼界擴大,騎士文學逐步形成並取代僧侶文學的地位,語僧侶文學不同的是,騎士文學姊求現世享樂,強調世俗內容,這完全符合封建主的要求.

(三.)十六世紀文學

德國在十六世紀是封建落後的農業國,政治上是分裂的,經濟力量是分散的,但是資本主義因素在個別城市中有所發展。 宗教改革在歐洲產生了很大影響,德國的民族感情在這一世紀的革命高潮中覺醒起來.

阿爾布萊希特˙杜勒(Albrecht Durer) 丟勒一生創作了大量木刻畫、銅版畫、油畫和人物素描。銅版畫、《騎士、死神、魔鬼》(Ritter, Tod und Teufe)等。

薩克斯的戲劇作品取材自下術方面

1.英雄傳說,如齊格弗里德(Siegfried)

2.聖經故事

3.民間故事書

4.世界名著

薩柯斯在加工這些題材時從站在小市民階級的立場上,缺少更廣闊的視野

德國十六世紀的人文主義運動:十六世紀德國人文主義的成就主要不在文學而是再造型藝術,特別是繪畫方面.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一四八三年-一五四六年)在文學史上的不朽功績在於它的聖經翻譯.他花了十三翻譯從此這部德文本所用的語言就成了德國人名的共同語言.此外,路德所寫的宗教讚美歌在當時也十分有名(我們的上帝是一座堅固的城堡)

啟蒙時期(Aufklarung)(18.Jahrhundert)

啟蒙文學是指盛行於18世紀 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文學.從嚴格的意義上講,“啟蒙文學”並不是如浪漫主義文學或自然主義文學一樣的嚴格意義上的文學流派,而是席捲整個歐洲的啟蒙思想在文學上的延伸和體現。德國在17世紀“ 三十年戰爭的影響下,仍分裂為數以百計的小邦國,經濟遠遠落後於英法,德國的知識分子則深受法國 .英國知識界影響,致力於傳播啟蒙思想,籲請國家統一與民族自強。在這樣的社會與歷史背景下,啟蒙運動催生並得以迅速擴散,在整個歐洲形成一股強大的洪流。

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 Gotthold Ephraim Leing(1729年-1781年)萊辛是一個涉獵廣泛的作家、思想家和批評家。作為德國啟蒙運動的領導性的代表人物,他是思考市民的自我意識的先驅者。他的理論及批評作品以經常被運用的滑稽、諷刺的風格與準確的論證而獨樹一幟

作品:拉奧孔Laokoo 漢堡劇評Hamburgische Dramaturgie

戲劇:智者納坦 Nathan der Weise

約翰克里斯多福哥切(Johann Christoph Gottsched)

他是理論家和學者,他在文藝領域內的功績是(1)未建立統一的明族的書面語而努力.(2)整頓了十七世紀以來混亂的德國劇壇.他在文學史上的意義是:為德國民族文學奠基人萊辛的登上文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清道作用.

狂飆時期(Sturm und Drang)(1770-1786)

德國啟蒙文學的高潮是出現於70-80年代的狂飆突進運動。參與這場全德範圍的文學運動的作家大多是出身於市民階層的青年,青年歌德和席勒成為這一運動的中堅力量。

狂飆時期正式開始的標誌理論家赫德爾(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她是歌德文學上的啟蒙者,他給青年歌德的文學發展及大的影響.他推崇,他認為最自然的東西存在於低層人民之中,所以民歌為最自然的詩歌.民歌的收集對哥德早期施作創作很有影響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1832年)是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西方文學歷史上位居前列的文學大師。在狂飆突進運動中,他創作了大量劇作和詩歌,表達反抗暴虐專制統治和渴望思想自由的精神。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是狂飆突進運動中最具價值的作品,對後世的德國文學產生了深刻影響。

弗里德里希‧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805年)是狂飆突進運動的另一重要人物,他的大量市民悲劇是狂?突進運動精神的最好體現。誕生於這一時期的劇本《強盜》、《陰謀與愛情》、《唐‧卡洛斯》等在整個歐洲引發了廣泛的反響。

文学史

文学史

文学史

文学史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级第一学期德国文学史期末试题

现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外文学史

德国文学史
《德国文学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