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1:28: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19

17、晚清文学改良运动 2.陈独秀、《新青年》 3.《文学改良刍议》 4.“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5.《终身大事》 6.“三大主义” 7.“普遍”、“真挚” 8.现实主义 9.《生命底文学》、三叶集 10.林纾、《荆生》、《妖梦》 11.北京、文学研究会 12.《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13.“为人生” 14.东京、创造社 15.浪漫主义

16.文学研究会、创造社 17.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

18.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闻一多(答出三人即可) 19.新格律诗、“新月诗派” 20.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1.人性论

22.19

24、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川岛(答出三人即可) 23.散文

24.莽原社、未名社

25.向培良、高长虹、尼采 26.《地之子》

27.沉钟社、浅草社

28.19

22、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 29.春柳社、1907 30.《黑奴吁天录》 31.新剧文明戏 32.爱美剧 33.南国社、《南国》半月刊

34.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浅草杜、沉钟社、新月社

35.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新感觉派(答出其中三个即可)

36.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 37.《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 176.新秧歌运动 77.文艺暴露黑暗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B 5.A 6.B 7.A 8.C 9.C 10.D 11.C 12.A 13.B 14.A 15.C I6.B I7.C 18.B 19.A 20.B 21.C 22.B 23.C 24.A 25.B 26.C 27.B 28.D 29.B 30.A 31.D 32.B

三、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 3.AB 4.ABC

- 3人中国。

10.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有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人,他们的诗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崇尚“朦胧”与“含蓄”。

11.鸳鸯蝴蝶派又称礼拜六派,盛行于辛亥革命前后,主张把小说作为“游戏”与“消遣”的工具,其主流是言情小说,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

12.学衡派因1922年吴宓创办的《学衡》杂志而得名,以“昌明国粹、融华新知”为宗旨,反对新文化运动。

13.甲寅派是以章土钊为首的封建复古主义流派,反对白话文学,主张尊孔读经,维护封建化教育。

1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15.1932年9月成立,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蒲风等,出版会刊《新诗歌》,是一个以大众化为创作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16.1928年到1930年的革命文学,经过了普罗文学阶段。普罗文学主要反映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工农生活和斗争,表现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心态。

17.发生于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艺界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是左翼文学界内部的思想分歧和论争。

18.京派是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围绕《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形成的团体,主张文艺关注人生,但和政治保持距离,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沈从文、萧乾等。

19.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代表人物有林语堂、陶元德等。

20.民族主义文学是30年代初的国民党文学派别,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代表人物有潘公展、黄震遐等。

21.东北作家群指“九•一八”以后流亡到关内的东北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以激昂悲愤的笔触表现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故土的眷恋,代表作家有萧军、萧红、李辉英等人。

22.现代诗派是3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围绕《现代》杂志而形成,强调用“现代的诗歌”来表现“现代的情绪”,代表作家有戴望舒、卞之琳等人。

23.受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会文学影响而形成于30年代的小说流派,用快节奏的笔触和五彩缤纷的色调来表现半殖民地都市里的病态文明。代表作家有穆时英、刘呐鸥等。

24.心理分析派是30年代的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是施蛰存,小说创作受弗洛伊德性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较深层次挖掘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和性变态心理。

25.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于武汉,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文协成立后,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26.从1937年11月到1941年12月的四年零一个月的上海租界地区的文学,被称为孤岛文学。孤岛文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文和戏剧创作上。

27.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创办的《七月》杂志而得名,以自由体的形式来表现高昂的战斗激情,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等。

28.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艺文思想的核心,胡风为了克服抗战文学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公式主义而强调作家创作必须“拥抱现实”“突人现实”,才能取得现实主义的胜利。

- 510.1935年下半年,党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于1935年底提出“国防文学”口号。1936年4月,鲁迅、冯雪峰等为了补救“国防文学”在意义上的不明了性,又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主张国防文学的人对此指责,于是发生了长达四五个月的两个口号的论争,使左翼文学处于分裂状态。这场论争,是左翼文艺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而发生的思想分歧和论争。左翼文艺界通过论争达到了团结,为过渡到下一个时期的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更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11.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高蹈于现实功利之上,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他们的文学思想是以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

12.抗战文学思潮有两个特点:①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要求文学走到群众中去。②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的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存在。

六、论述、分析题

1.五四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是文学观念、文学的思想内容、文学的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文学革命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出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使白话文学处于正宗地位。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2.1927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左翼文学运动)兴起于上海,有其历史原因:

一、国民党破坏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由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的格局,有必要提出和建设与革命步调一致的无产阶级文学。

二、1928年前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开展,使中国作家受到很大鼓舞。

三、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作家到达上海,他们经历了阶级斗争的风云变幻,思想进一步革命化。从混合型的革命文学,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主要有: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及必然性;文学是宣传的武器,无产阶级文学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里产生出来的一种斗争的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最重要的是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克服一切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等等。但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粗浅的,存在着片面性和机械论的错误,尤其是受苏联“拉普”的影响,他们的主张也有不少错误:第一,他们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缺乏准确的分析,因而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任务、革命的对象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点。第二在文艺思想上,他们夸大文学的作用,说文学能“组织生活”,文学要“超越时代,创造时代”。他们在强调文艺的宣传作用时,忽视文艺的特征,甚至鼓吹标语口号文学。第三,他们认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实行文学的方向转换,必须对“五四”以来的文学进行批判,他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鲁迅、茅盾等作家,从而爆发了鲁迅、茅盾等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4.第一,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的迅猛发展。左联成为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先后成立了剧联、中国诗歌会等组织。左翼文艺运动成为声势浩大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艺运动。左联对国民党文化“围剿”进行了艰苦卓绝、卓有成效的斗争。第二,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作为主要工作方针之一,进一步开展

- 78 -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历史试题答案 答案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