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0:48: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运城市垣曲县皋落岭回小学)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皋落中心校——张巧霞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56-57页。

教学设想:

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课中让学生自己去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温故互查、欲求新知—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巩固新知、尝试运用—内化新知、拓展提升—总结评价。新知探究分为三大块:

(一)生活问题,形成表象。

1、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形成表象。

2、学生根据表象,寻找等式,使感性认识得到进一步的积累。

(二)模写等式。通过模写等式为归纳规律提供依据。

(三)探索规律。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规律。经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用语言和字母表达乘法分配律就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1、发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运用。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究、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让学生参与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关 键:指导观察分析算式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欲求新知

1、回忆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

2、口算:

34×100=

25×4=

125×3×8=

(10+4)× 25=

34×72+34×28=

最后两题能不能很快算出结果?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们知道这里藏着什么秘密吗?有兴趣探讨吗?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进行口算训练,为学习新课埋下伏笔。在口算训练的同时问最后两题藏着什么秘密,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生活问题,形成表象 (1)、出示情境图(课件)

问: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反馈交流情况。

由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有选择地板书)。

学生A:3×10+5×10 学生B:(3+5)×10 =30+50 =8×10 =80(块) =80(块)

(结合插图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师:这两个算式有着怎样的关系?(相等)可以用那个符号连起来? (等号)请大家读一读这个等式:(3+5)×10=3×10+5×10 我们再来看,(出示课件)还有别的方法吗?(4+6)×8或4×8+6×8 你能看得懂这两种是怎么想的吗?这两个式子有怎样的关系? (4+6)×8=4×8+6×8

师:这两组等式真有趣,明明是不同的算式,却能得到相等的结果。他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观察(配合手势)!你发现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同桌之间说一说。

(结果相同,都用了乘法和加法,参与运算的数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是运算顺序不同。)

师:那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分别是怎样计算的?具有这种特征的两道式子是否都相等呢?

2、照样子写式子(教师巡视)。

3、探究、验证。

(1)、小组讨论: (出示学生写出的等式)

观察这几道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2)、合作探究

是不是任何三个数组成这样的算式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 请同桌

合作来试一试:

左边的同学任意找出三个数写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右边的同学写出对应的算式,再分别算出结果,看是不是相等。

(3)、如果不计算,你能想办法说明(4+6)×9 和4×9+6×9也是相等的?

(左边10个9,右边4个9加6个9也是10个9)

对。除了从结果上看,我们还可以从乘法的意义去理解它们是相等的。

这样的算式写得完吗?能不能想办法表示所有的情况?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a+b)×c= a×c+ b×c

(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给予肯定,并加以表扬、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4)、归纳小结:

这就是我们的数学前辈们早已研究得出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也就是(课件出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三、巩固新知,尝试运用

1、填一填

(12+200)×3=□×3+□×3 15×(40+2)=□×40+□×2

2、数学游戏:找朋友

(1)找出得数相等的两个算式,(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一共出示了四组算式,让学生在辨别正误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提问: 22×7+18 和(22+18) ×7 是朋友吗?如果要让它们成为朋友,该怎么改?

(2)整理卡片,分组计算比赛

甲组 乙组

① 100×31+2×31

①(100+2)×31 ② 9×(37+63)

② 9×37+9×63 ③ (22+18)×7

③ 22×7+18×7

女生计算甲组的三道题,男生计算乙组的三道题.看谁算的快。

(设计意图:制造冲突,引出认知矛盾)

师:男同学这组为什么算的慢?你们认为这样比赛公平吗?你们有没有办法很快算出得数?(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简便计算的方法:把乙组题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另一种形式,使计算简便。)

(3)、小结:能口算,并且能凑整

十、整百数,算起来比较简便。 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这一环节进行充分运用,渗透简便运算的意识)

四、内化新知、拓展提升

1、回应课首: 指名口算最后两题,并说说怎样想。 (10+4)×25=

34×72+34×28=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既显示了内容的完整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2、试一试85×101 怎样计算简便

五、总结与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意识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3+5)×10 = 3×10+5×10

( 4+6 )×8 = 4×8+6×8

( a+b )×c = a×c+ b×c

教学反思:

通过以上的课堂教学尝试,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迁移,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入,学生较易接受与理解。

2、能够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作用,使他们能在教师的提示、指导下,渐渐发现了几组算式之间存在着的联系,找到规律,再通过举例,验证自己所找到的规律,并且再启发他们说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既让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练习的机会,又安排了小组讨论,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使全体学生的学习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因此,这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从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这个内容掌握得也较好。由于学生差异大,所以我在面向全体方面做的还不够,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并改进的地方。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