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探究习作教学的源头活水

发布时间:2020-03-03 05:47: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探究习作教学的源头活水

一、以语文的方式行进

有一则故事,题目叫《两只狼的交战》。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教导子孙们人生的真谛。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展开的。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自私和不忠;另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和平、爱、希望、承担责任、谦逊、仁慈、宽容、友谊、真理和忠贞。同样,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内心深处。”

听了他的话,孩子们沉默不语,若有所思。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一只狼能获胜呢?”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你喂给食物的那一只。”

那老者无疑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在他的思想中,最好的教育就是叙事,就是隐喻,就是对话,是抛出一石却能激起千层浪花,这就是语文的方式。

审视我们的习作教学,原来,在那日复一日的语法训练,“新瓶装旧酒”的作文套路之外,习作教学还存在着另一维空间——以语文的方式来对待教学。语文的方式,不仅仅指语文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方式,更是指用语文的方式来思考,来感悟,来表达,叙事、隐喻、抒情、对话,乃至一声问候,一句评价。

语文的方式,自古就有着丰厚的土壤,遥想春秋当年,孔子与众弟子始于“鼓瑟”终于“咏而归”,《论语·侍坐》开宗明义: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我只不过年龄比你们略大几岁罢了,你们可千万别因此而不敢说话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来吧,我们对话吧。”这种对话中,时时饱含着师者对学生的慈爱之心与深厚的人文底蕴。

以语文的方式进行习作教学,就意味着必须从整体把握的角度,将习作教学置身于语文,置身于教育这片广袤的森林,考虑到学生作为人自身的发展,去追寻习作教学的源头活水。正如老者故事中那善与恶交战的隐喻,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生活观察、体验与思考,通过大量高品位的阅读,学会用那些优雅的语言与美好的情感,战胜恶俗与粗鄙。教会孩子用最美好的食物不断滋养向真向善向美的心愿,而

1 这“喂养”的过程,恰恰是我们应该去探究与思考的。

二、也谈教师的文学素养

语文出版社在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中指出: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用专业工具教育孩子是不够的,学生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就人的各种素质而言,跟情感、态度、价值观紧密联系的是什么?是文学素养,它是人的人文素养的核心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是美感的艺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文学的终极目标。一个老师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深厚的文学素养,那么这个老师就会对文学产生美感。回想当年,梁启超的语文课,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完全忘我,没有互动,但他一张口,学生就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朱自清,没有足够的表现力,不够花哨,上课一如作文,朴实平易但却行云流水,一如醇酒,经久陈酿。在教学中,你可以精心地设计一个习作案例,巧妙地进行教学布局,运用新奇的课件材料,但是那沉淀在你的教学中的,于你的言谈举止间表现出的语文素养,即你能否以丰富的精神内涵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为孩子引路照明,这是仅靠临阵磨枪与集体智慧永远也无法达到的。

因此,去追寻习作教学的本真,不断丰富自己的“储备”,让自己足以成为学生及时的“语言的医生”,精神世界的点拨者,文学知识的领路人。一片原野之所以水草丰美,树木林立,是因为那里的河水清澈悠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比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自身的文学素养。

三、与学生一起上路

曾潜心研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大师及魏书生、窦桂梅、薛瑞萍等当代名师的著作,我发现:在这些人的教育理念中,有一点是不约而同的:读书。

怎样做到终身备课?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苏霍姆林斯基)

如何拥有语文的方式?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只有读书,才能一头抓着语文,一头抓着学养,然后从中间串联起学生。(窦桂梅)

教材的最终作用在于通过它使孩子们学会读书,喜欢读书。最好把教材比作一条船,船的作用是驾驶着它航行大海。(薛瑞萍)

„„

2 读书,学生要读,家长要读,教师更要读。而真正带着学生,甚至学生的家长将阅读不折不扣的落实下去,薛瑞萍老师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一位。在“大量的高品味的阅读”的道路上,她带出的学生“一周一篇‘随便写’的习作,内容之丰富,语言之新鲜生动,令人惊叹”。而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精炼高效且时时迸发美丽的火花。正如她说:这是一片丰沃的田野,一旦苏醒,回报丰厚。如池鱼入渊,如羁鸟归林。当学生的学习呈现出如此佳境,教师也获得解放与提升的空间。

窦桂梅谈到:读书吧!身为教师,请你和学生一起,先读儿童文学。语文教师应采用“教育学”的手段,让儿童很好的进行阅读,实现“盐在汤中”的教育性。而不是把教育的“盐”提炼出来,让儿童直接“下咽”。我们所应当从事的,是用我们的巧手慧心,把那些文字中饱含的营养尽可能多地滋养给孩子,让我们的学生从作品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美的熏陶、爱的感悟、英雄主义的豪情、勇敢精神的气魄、科学精神的探索等等。她提倡:任何时候,不拘形式,只要和孩子一起读起来,就比什么都重要。而在《标准》里,也对阅读从量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和学生一起走在路上,伴着书香成长,且歌且思,且吟且行。

四、再谈阅读与写作

1、让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

就习作教学而言,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指出:“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写作方法是无济于事的,宜在读中悟法,写中用法,作文还是习惯,要经常练习。”他还说:“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能力。我们要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读是写的基础,因为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是从阅读中获取的。

只在习作课上谈写作、学写作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也是没有保证的,必须把练笔贯穿到阅读教学中,延伸到生活中,因需要而写,形式要灵活多样。语文S版在教材的编排上,很重视密切联系学生的阅读与习作,如在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除每单元的笔下生辉外,分别在

三、

四、

五、七单元安排了四次小练笔,或仿写一段话,或续写侦察报告,或学习课文中的写法,介绍家乡造型美观的建筑等,以加强

3 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以第七单元学习《卢沟桥》一课后的小练笔为例,在学生的观察实践中,阅读与习作方法的适当点拨的基础上,围绕家乡的“大同云冈石窟、九龙壁、应县木塔”等建筑,学生纷纷写出精彩的习作。

2、思考力决定竞争力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有这样一篇课文《我是最弱小的吗》,当我和孩子走进文本,品词析句,思考交流之时,一个孩子站起来问道:“老师,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强大呢?”于是,围绕“弱小与强大”,我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孩子说:“能帮助别人的人,是强大的。”有的说:“强者要保护弱者。”有的说:“有爱心便是强大的表现。”„„我随机布置:“把你的想法真实地倾吐在你的日记中吧!”事实证明,孩子们的日记中,鲜活地跳跃出他们对人生略显幼稚但却郑重的思考。

有价值的教学必须是善于创造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发展学生自己语言的教学。因为我们知道——思考决定可能,思考力决定竞争力,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是充满思考力的民族。

3、体验而后深刻

我是习惯于思考并在日记中流露自己的喜怒哀乐的人,并且也以这种习惯影响着我的学生,日记伴随着我与孩子们的成长。在引导孩子写日记时,我经常给学生布置“做语文”的作业。如:做一件让你周围的人开心的事,给爸爸妈妈洗一次头,小组合作为小区居民做一些公益活动等,然后再让学生把做的事说出来,写出来。我们目前采用的语文S版正是体现着“语文实践”的特色,如: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大课堂——“我是绿色小卫士”里,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开展绿化环境的活动,并且把在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事与同学交流,并写下来。

体现而后深刻,在学生的习作中,有学生写到:“我愿意与小树共成长。”“在这次环保行动中,我体会到清洁工人有多么的辛苦。”„„唯有真实的体验才有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唯有真实的体验才有勇敢、大胆地思考,唯有真实的体验才有自由、诚实地抒写。

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和谐发展,追寻习作教学的源头活水,带着自己和学生的涓涓细流驶向广阔的海洋,只要上路,就不怕道远,我们期待着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的时刻。

本文作者:大同市城区四十七校 王文博

4 本人简介:五年中学、六年小学的教龄,曾多次获得市优秀教师、德育标兵、百名好教师;05年获得大同市教学能手;06年在市班主任才艺大赛中获一等奖;07年在城区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11年在山西省七彩杯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获一等奖。所写文章曾在《语文世界》等刊物上发表。教学理念受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薛瑞萍等影响较深。虽无法企及魏书生那教育改革家的胸怀,窦桂梅“似乎天生为小学语文而生的美到极致的专业素养”,但所幸有着“一日不读书便觉腹中无食”的天性和对教学这片热土的挚爱,愿和孩子们一起,走在路上,伴着书香成长。

中年级习作起步教学探究

将源头活水引入作文教学

习作教学

小学生习作现状分析与探究

远程教育资源 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等待源头活水来

源头活水注课堂

基层是源头活水

源头活水方解

绘本融入中年级习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探究习作教学的源头活水
《探究习作教学的源头活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