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2 18:07: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分与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 昨天同学们的作业做得非常认真,大部分同学全部做对,这是同学们认真听课,积极动脑筋换来的结果,把掌声送给自己,鼓励一下自己。

(学生热烈鼓掌)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是由几个组合成的?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提问: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可以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指名演示:观察他分的和你分的一样吗?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

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提问: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

他分的于你们分的一样吗? (一样)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5的组成呢?(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21页和22页的做一做。

2、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课本23页第3题。)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平吗?(课本24页第4题。)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平吗?怎样使比赛公平?

三、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不懂得怎样与人合作学习,基本各自摆各自的,根本不看同桌的;或者只会模仿。怎样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值得思考!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能得到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0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掌握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0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个故事,想听故事的孩子坐正。 师讲《狼来了》的故事。(播放动画课件)

第一天放羊娃喊:“狼来了”,村里有5个人扛着锄头匆匆跑来帮助放羊娃,教师指导学生用5来表示;第二天放羊娃喊:“狼来了”,村里有4个人扛着锄头匆匆跑来帮助他,教师指导学生用4来表示;第三天放羊娃喊:“狼来了”,村里头再也没有人来帮助他,于是教师提出问题:没有人我们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当有学生回答用0来表示的时候,教师给与肯定,从而引出本节课题:0的认识(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理解0的第一个含义:没有。

二、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探究

(一)找生活中的0

大家回忆一下生活中在哪见过0?(让学生尽情地说)

(二)0表示起点

刚刚有同学说直尺上也有0,你们都找到了吗?指给同桌看一看。 师: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直尺,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数字,是按顺序排的。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右边数字越大,也就是说,数越大,离0也就越远。从0到1是一段,用数字1表示;从0到2是两段,用数字2表示;从0到3是三段,用数字几表示?从0到4是几段?用数字几表示?

从0到5呢?

师:刚才我们数数的时候都是从几开始的?0还在1的前面,那这里的0还是表示没有吗?那0还可以表示什么?人们在用直尺量东西的时候,都是从0开始,0在这里表示什么?(板书起点)。用直尺量东西,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直尺上另一端到哪个数字,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多少。这个数字越大,表示这个物体的长度也就越长。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0除了表示直尺的起点,“0”还可以表示什么吗? 想想我们学校操场上的赛跑跑道,有没有见到0呀?看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注意强调:尺子的“0”起点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三、学习书写“0”

1、师:仔细观察,你能说说0像什么吗? 我们给0编首歌吧。 听老师的儿歌: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2、教师在田字格示范写“0”

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右上角,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还与左线接触,然后向

下拐,在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在向右上拐,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0的样子。然后伸出手指,在空中写一个0。 3.打开书描红30页,比一比看谁描写的准确又漂亮。

四、有关0的加、减法。

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认识了0,会写了0,下面我就来继续学习有关0的知识。

课件出示小鸟图片,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能说出一个小故事吗?(生看图编故事。)

要想知道还剩几只鸟,应该怎样列式?(生回答:3-3=0) 师: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小结并板书: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0。

2、一个数加0。

出示青蛙图。看图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只青蛙怎样列式? 生答师板书:4+0

,等于多少?为什么? 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师板书几个算式) 观察以上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小结并板书: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想一想0+0等于几?

3、一个数减去0。

想一想5-0等于几?为什么?

引导: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

板书:5-0=5 师: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生答师板书) 观察这些算式,你又能发现什么?

小结并板书:一个数减0等于这个数本身。

五、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教学反思: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积极创设一些具体问题情境,以激活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我在每一环节中设计大量疑问,并为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空,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每个“板块”的活动中 ,都为学生主动去尝试、操作、交流等创造条件,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且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方法,从而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不足之处:这节课多为总结规律性练习,拓展得不够。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会lO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l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lO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 教学难点:

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猜一猜。

①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 ②能与O做邻居的又是谁? ③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

2、师: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其它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没头没脑,最小,怎么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l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教育了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生:1和0联合起来,站在一起组成“lO”,10比9大

揭示课题:10究竟是多少?它比骄傲的9多几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

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探究学习:

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师: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出示主题图:

数一数,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0”来表示?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像这样:人的手指、脚趾、总人数、气球个数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 做排队游戏:

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老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 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lO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 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出示计数器:

老师拨珠子,学生数数。

问:9再添上1是几?10在几的后面? 10的位置与大小:

出示尺子,学生观察。

让学生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出示点子图。

学生数数点子的个数,完成课本第65页比大小的填空。 说一说下面有多少种填法。

10>( ) ( )<l0

2、10的写法。

师:10在田字格上书写时左半格写1,右半格写0。

在第65页的田字格练习写10。

3、lO的组成。

①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学生动手分,然后将分得结果填在书上。)

②想一想,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③汇报不同的分法。 老师板书10的组成。

④师: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10。如果能快速记住10的组成,将来对你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很有好处。

⑤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三、巩固练习:

1、师生互动游戏:10的组成打手势。

2、生生互动游戏:10的组成对口令。

3、课本60页做一做的。

4、练习九的第

1、2题。

四、全课小结: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师:这堂课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生活中到处是数,我们以后要学习很多很多关于数的知识,让数成为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吧。那么用十分形容你的心情,高兴的心情占几分?失望的心情占几分?

教学反思:

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上,我注意运用丰富的评价语言,例如,你们是了不起的设计师,你们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团结力量大让我们共同寻找答案等。采用趣味性的评价方式,注意听讲的奖励金耳朵,积极发言的奖励金话筒,团结互助的奖励合作花。这样的评价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2、在课程开始阶段,学生在回答图上有些什么,它们的数量是多少时。有一个学生很快说出图上有10只鸽子。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很快给予了肯定,但我没有追问下去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这么快就数出结果。其实这里也是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有利契机,如果我让这个孩子到前面数一数不仅能让学生巩固10的数法同时也教会了学生数物体个数的方法。由此我想到一名好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具有主持人的机智,面对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学会追问。没有打破思维定势

3、在练习设计时,如果能强调一题多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解题时,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观察直尺回答()比()大,( )比( )小,如果不仅仅让学生说10和9的大小关系,更多的关注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这样既巩固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模式。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3、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的意义,会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把第一步计算结果记再脑子里,再参与第二步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师:这个星期天,小明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大家愿意吗?那我们就乘上 “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了。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

学生看卡片口算:4+1 5+2 5-2 8-2 10-4 3+4 师:不一会儿,就到小明家了,小明是个爱劳动,爱学习的好孩子,看他又在帮妈妈干活呢,他在干什么呢?引出例1。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探究连加

1、说图意。演示小鸡图(动态)。请仔细观察。 师: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先跑来了两只,又跑来了一只。)

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你会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

生答板书:(1)5+2=7 7+1=8 (2) 5+2+1=8或5+1+2=8 指名学生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还列出了5+2+1=8和5+1+2=8这两个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生回答)

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还可以直接把

5、

2、1三个数加起来。

读算式。 比较不同:

引导学生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三个数,两个加号,让学生给这样的算式起名字。指出:数学上叫做连加(板书:连加)生齐读。

说算理:

师:5+2+1=8的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汇报)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或是先算5+2=7再算7+1=8„„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师指板书:5+2=7),算出得数7(将7填到框中)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 探究连减

师:你们帮小鸡解决了难题,他们可高兴了,过了一会儿,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掉了2只,又跑掉了2只,) 指名说图意(同连加)

师: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会编个数学小故事来考考大家吗?(学生同桌先讨论,再交流)

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会列式吗?这个算式怎么读?8表示什么?2表

示什么?还有一个2呢?8-2-2表示什么?得数4你是怎么算的?(指名学生答后齐说,师随学生回答将板书填写完整)

师:看看这道算式又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也会给它取个名字吗?(板书:连减)生齐读

指出: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小结:小朋友今天认识了的两个新朋友,它们是-------?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今天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在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三、联系情境、应用拓展

1、做一做第1题。

师:下面看老师摆出的图,你们会列式计算吗? 操作:(1)先摆4根小棒,再摆3根,再摆1根 提问:4+3+1你是怎么算的?

2、课本66页第

1、第2。

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师:今天,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怎么计算连加和连减呢?指出:在以后的计算中,小朋友们要慢慢学着把第一步的得数记在脑中,不写出来,直接写最后一步的得数。

五、板书设计

连加 连减

5 + 2 + 1 = 8 8 - 2 – 2 = 4

从左往右计算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这堂课,我创设了小明喂小鸡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很快就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为了让学生通过事情的发生,体会理解算式的含义,我把书上2道静态的例题,以动态呈现,变成一个运动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这样既让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再用课件动态展示喂完小鸡后的情景,将连加连减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像动画片一样娓娓道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学生很快就列出了连加连减的算式,教学难点迎刃而解,这一新授环节处得比较好。 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理解图意时,我可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大胆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2.在教学例题8-2-2=4时,有位学生说:“因为2和2组成4,8-4就是4”,这体现了数学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我未能很好地抓住这一教学资源,进行拓展教学,说明我课堂教学机智和掌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10以内的加法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过整理10以内的加法算式并按一定规律排列算式的过程。

1、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由学生自己编制的加法表。 教学重难点:

整理并观察加法表中存在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孩子们,在前面我们认识了10以内的数,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些数字宝宝。(出示数字卡片)

师:对于10以内的数大家都会读了,关于它们的加法算式,你们又熟不熟呢?谁来说说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哪些?

生:

师:这样的加法算式还多不多?(多)今天老师把它们全带来了(大屏出示),这里面有66道加法算式。

师:看到这么多的加法算式你有什么感觉? 生自由谈。

师:为了看得不头晕,你想怎么办? 生:把它们整理一下。

师:是个好办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10以内的加法算式。

板书课题:

二、探究整理:

1.师:你打算怎样整理这些加法算式?

生谈论自己的想法。(预设: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 师:你是想把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哪一个数按顺序来排列? 引导:加号前面的数、加号后面的数、得数都可以按顺序来排列。 师:如果我们把得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列,(手指大屏)这些加法算式的得数都有哪些?

生:

10、

9、

8、

7、

6、

5、

4、

3、

2、

1、0 师:你能说出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有哪些吗?(生答师贴卡片) 师:这样摆好不好?你想怎样摆?(为什么?) 预设:0+10 1+9 2+8 „ 10+0 9+1 8+2„

师:(方案一:这是罗老师整理的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观察一下,你想说什么?)

(方案二:你真聪明,老师也刚好和你排的一样,仔细观察,这样的排法有什么规律吗??

引导:加号前面的数怎样变化?加号后面的数怎样变化?

感悟规律:先读加号前面的数,再读加号后面的数。边读边思考,规律是什么?

2.师:得数是10的我们会排了,你会按照刚才发现的规律来排排得数是9的算式吗? 指一生排。

师:排列的规律是什么?(男生读加号前面的数,女生读加号后面的数,比一比谁读的好,齐读算式。)

3.师:得数是8的谁来排?(怎么多的同学想排,我们请这一组的同学双轨开

火车。)

师:这么快就排出来了,你们找到规律了没有?是什么? 师:那得数是

7、

6、

5、

4、3„的你们都会排吗? 大屏出示剩下整理过的加法算式。

师:你能不能把空缺的加法算式补充完整? 指名填,追问为什么。 4.探究规律。

师:你们太能干了,这么快就把这张加法表补充完整了,仔细观察,你能从这张加法表中发现什么秘密吗?

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来观察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从横、竖、斜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发现了这张加法表中的很多秘密,在我们数学中,这叫做从多角度观察,在以后的学习中,你都可以用从多角度去观察的方法来学习,你就会有很多的发现,你就会越来越聪明的孩子们。

现在你看着还觉得眼花吗?头还晕吗?这就是数学的美丽。只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动脑筋,你会发现更多的数学美。

5.师:通过刚才的整理和发现,相信同学们对这张加法表更熟了,老师任意指一道加法算式,你能不能快速答出来。8+2 7+3 6+4 师: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你有什么秘密吗? 那老师任意出示口算卡片,看你能不能快速答出来。 (生答师用卡片摆出板书设计。)

师:算得这么快,看来你们个个都能成为计算能手了。

三、练习巩固。

1.盖房子。

师:小灰兔看到你们计算这么厉害,想请你们帮个忙,它要盖新房子了,盖房子用的每块砖上面都有一道加法算式,只有答对了,小灰兔的房子才盖得起来,你们愿意帮它吗?

课件(房子盖好了,小灰兔很佩服你们。) 2.摘苹果。

师:小灰兔打算请小伙伴们去它的新家做客,还想麻烦你们帮它摘几个苹果去招待朋友,谁愿意帮它?课件出示(你们太热心了。) 3.你想知道小灰兔请了哪些朋友吗?课件出示

师:这些小动物们看你们这么厉害,也想考考你们,猜猜它们分别吃了几个苹果?课件出示

师:小灰兔太高兴了,你们今天的表现非常棒,智慧城堡的大门向你们开启了。(出示拓展题。)

四、小结提升。

师:这么难的题都考不倒你们,老师太佩服你们了,未来的小数学家可能就是你们了。今天这节课我们都学了什么?(生)

师:10以内的加法算式,除了可以按照我们今天的方法来整理,它还可以这样来整理(大屏出示),你能发现这样整理的规律吗?(生自由谈)

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来思考数学问题,你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会更加的了不起。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进行的一节整理与复习课,10以内的加法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很重要的影响,要求每个孩子对于10以内的加法都要非常熟练,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放在加法表的整理以及规律的探究上,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小结语不到位。

由于没进行及时到位的小结,学生对于该掌握的知识点就不能很好的强化巩固。

2、探究规律时,应让学生多说,并进行适当的巩固延伸,如8+2和7+3为什么得数相等?引导学生说出加数的变化规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给学生点思考的空间。

3、板书设计应追求美感。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