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0:06: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中国成立后,在系统引进和学习国外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教育评价实践活动在全国有组织地展开。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各地教育部门要把检查评价学校教育质量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2002年12月《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建立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明确了对学校评价的意义、内容、措施和方法。教育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的“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在实践中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由于教育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突出表现为:在评价内容上重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重最终结果忽视学校进步和努力程度,在评价结果使用上重甄别证明忽视诊断和改进。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十分重要和紧迫。

二、泸州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的有利条件

(一)泸州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具有良好的改革氛围 1.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上,2011年3月召开泸州市教育工作会议,结合泸州实际,制定颁布了《泸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泸州市2011~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建成全省第一流的教育强市,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教育培训中心。为实现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纲要提出了泸州未来10年的十个重大工程和十项改革试点,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明确规定建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测试结果。

2.市委、市政府充分认可市教育局在认真总结近十年来推进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基础上,梳理出的部分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未开齐学科课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忽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高中阶段招生秩序不够规范等五个方面突出问题,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对县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给教育部门下达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并在打造宽松的教育环境、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明确支持政策。

(二)教育行政部门强化教育管理,着力推进教育改革

1.强化课程管理,严格执行中小学课程计划。市教育局大力推进促进素质教育的15项改革工作,行文明确提出“三开”要求(即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好每一门课程),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开发。2011年,全市开展“文轩杯”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材的电视展评活动,全市100多套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参加评比,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2.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改进德育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有机对接。注重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学生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感谢之情和奋进之志,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

3.强化学生课业负担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2011年,制定全市中小学、幼儿园3年减负计划,逐步解决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全市城区幼儿园和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学生的自主空间得到有效拓展,阅读课外书籍和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更加充足。

4.强化教学改革管理,积极推动新一轮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结构改革实验。有机衔接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环节,实现教学结构优化和教学流程再造。全市教育系统课改热情高涨,不少学校主动加入到教学改革行列。

5.优化调整评估方案,建立考核导向机制。坚持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结合,强化定量评估的权重。重点调整修订了《县区素质教育评估方案》、《普通高中毕业班素质教育评估方案》、《初中素质教育综合评估方案》和《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评估方案》等4个方案,积极引导县区和基层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各县区建立了义务教育教学规程,并按照规程加强对学校的教育视导和督导。

(三)各级各类学校具有自觉的改革意识,在不同程度上实施教育改革

1.泸州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具有自觉的改革意识,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开展自主研究。在教学改革和特色课程建设方面,自主开展教学改革的学校达172所,绝大多数学校开展特色校本课程建设。

2.普遍建立了乡镇学校协作片区教研制度,片区内外的交流协作、重大课题协作攻关等各种教研科研活动活跃。各级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健

全具有科学性、激励性、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树立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面教育教学质量观。

3.各学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落实体育大课间操和艺术教育活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着力解决作业多、资料多、考试多、体育锻炼时间少、社会实践少、睡眠时间少、营养不合理等问题。

(四)市域内教育科研、教育评估自成体系,与市外专业院所联系密切。

1.市内教育科研与评价、师资培训体系完整,能够为实验提供专业支持。全市目前拥有市级教育研究机构1所,市级教育评估机构1所,县级教育研究机构7所,它们承担着全市中小学各学段教育过程管理、教育质量检测、开展教育科研、组织师培师训、为上级提供教育咨询等任务,市内还有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承担市内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小学教师师资培养,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能够为实验提供专业支持。

2.泸州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教育科研专业院所保持着密切联系,实验能够得到它们的专业指导。

三、实验的主要内容与实验构想

(一)实验的总体要求 1.实验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充分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推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2.实验的基本原则

实验遵循《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促进发展、坚持科学规范、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因地制宜”基本原则。在此前提下,实验将在以下要求下开展:

(1)行政督导与自主探索相结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评价各个环节的规划,整合和利用好相关评价力量和评价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协同推进相关改革,使各项政策措施相互配套,形成合力。各地和学校结合实际,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适宜的评价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

(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互促进。实验中,有关部门和学校组织即时性的、多次的和动态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学习基础、兴趣特长、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和效益等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的诊断,及时发现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调整,并为终结性评价的实施积累经验。终结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准,改变过于强调甄别和简单分等定级的做法,改变单纯强调结果和忽视进步程度的倾向。

(3)诊断机制和激励机制综合配套。评价以科学合理的内容和方法,严谨有序的过程,真实有效的结果,着重于发现问题,肯定成绩,评价的结果呈现要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起到诊断作用。在评价实施中,着力建立评价的激励机制,使评价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

3.实验的目标任务

在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框架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把基础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特色评价和效能评价相结合,改进评价方式方法,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经过3年的实验,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实验的指标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品德发展

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内容,共20项关键指标。

实验要在涵盖以上5个方面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对照20项关键性指标,按照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细化评价指标、考查要点和评价标准的内容要求,完善综合评价指标框架。(附件:《泸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实施细则(试行)》)

(三)实验主要内容和预期成效

1.整合泸州目前正在开展的与教育质量评价有关的各项工作,形成完整的工作链条和教育评价体系。

(1)品德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为评价依据,以“泸州市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争做新时代雷锋’三年行动计划”、泸州市中小学生“屈原魂”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组织评选泸州市十佳少年、泸州市十佳留守儿童等系列活动为依托,针对 “行为习惯”、“ 公民素养”、“ 人格品质”和“理想信念”四项关键指标,形成评价量标,通过设计情境观察、问卷、采集原始数据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检测评价学生品德发展水平。

(2)学业发展: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等评价依据,以扎实有效推进教学结构改革、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强化全市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测、强化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等为抓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育管理,形成评价实施细则。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作出的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作品,以及与学生的交流等情况,作好及时评价记录,形成

原始评价数据,载入学生个人信息数据库。通过观察、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作业以及综合实践等情况实行及时评价记录,实行质性等级评价。

(3)身心发展: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等相关文件为评价依据,开展阳光体育示范校和大课间活动评比、标准化学生食堂评比,加强学生视力保护,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抓好一年一度的全市性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艺术节、歌咏会;鼓励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以课题引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咨询、服务。根据有关文件和各种体育艺术活动的活动要求数据为考核标准,形成评价考核细则,评价工具和方法结合一般心理健康知识测试、《人际关系测试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SPSS分析软件定期进行分析,方法上采用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人际沟通知识与机能调查检测;根据指标量表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定期检测;注意集中采集原始数据;学生中考时体考分值为50分,进入升学分数;数据进入学生个人信息数据库等。 (4)兴趣培养: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以及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为依据,以泸州市“校园三开放”(即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开放、学校体育器材保管室开放、学校计算机房开放)、“做好学生假期生活安排,让学生度过一个愉快寒假、愉快暑假”等相关要求和各项规章制度为评价细则,强化督查力度,围绕学生兴趣培养方面的“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 等三项关键指

标做个别访谈、现场观察、作品评价等质性评价,以激发学生兴趣、活力创造良好条件,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和特色课程建设,加大特长生的发现和培养力度,积极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

(5)学业负担方面: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按“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 三个关键指标,制定相应的评价办法,突出“两增两减”(增加学生课前自习时间和课堂交流探究的时间,减少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和学生课外作业时间),着力打造快乐课堂、高效课堂,确保学生减负落在实处。加大“三开三减三开放”(即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好每一门课程;学生学业减负、心理减压、身体减乏;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开放、学校体育器材保管室开放、学校计算机房开放)工作检查评价力度,评价方法采用设计问卷调查,面向学生、教师和家长,随机深入课堂,分层抽查15%-20%学生作业和考试题,得出一个总体评价。

2.在整合评价工作基础上,实验围绕以下方面内容展开并形成相关成果:

(1)探索构建全面反映学生个体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式。 (2)探索构建系统综合评价学校和区域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的评价模式。

(3)探索实验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如何呈现和评价结果如何运用,构建评价的诊断、激励机制。

(4)探索开发实验指标体系综合测试的评价工具,建立数字化评价管理平台。

(5)在前述工作基础上,构建完整的、涵盖各学段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

(四)实验难点的突破

通过实验,实现以下难点问题的突破:

1.缺乏相应具体标准和全国或区域常模指标评价问题的突破。争取经过实验,对学生品德发展、兴趣特长、理想信念、好奇心求知欲、潜能发展等只有原则性要求、缺乏具体标准的指标,开展集中攻关,形成能够有效观察、有效测量且能应用于实践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通过现场推进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2.学区教育质量整体评价问题的突破。经过实验,建立学区整体评价机制,各县区将本区域划分为若干学区,每学区内学校的发展进行整体评估,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必须联系一定量的薄弱学校,落实帮扶薄弱制度。

3.教育内涵发展问题的突破。探索城乡联合办学、结对帮扶等内生式教育发展模式,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建立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机制,力求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关键环节、条件保障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

(五)实验周期与进度安排 1.实验周期

实验周期规划3年,自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 2.实验进度安排 实验划分为3个阶段。

(1)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为第一阶段。此阶段主要任务为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基础上,依据国家中小学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办学行为的要求,结合泸州实际,通过调研座谈,拟出《泸州市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细化各项指标,草拟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试行)、评价方式方法(试行)。

评价标准要求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借鉴PISA和上海绿色指标,重在综合考查学生发展状况,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

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评价方式强调改变主要依靠经验和观察进行评价的做法,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根据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强调改变单纯强调结果不关注发展变化的做法,注重考查学生进步的程度和学校的努力程度;强调改变过于依赖外部评价而忽视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做法,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

评价方法在充分利用已有的学生成长记录、学业水平考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等成果和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机构的评价工具主要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辅之以必要的现场观察、个别访谈、资料查阅等。

(2)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为第二阶段。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分两个步骤实施:

第一步骤: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全市四年级、七年级和高一年级进入实验试点。试点学校要根据市县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在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细化评价指标、考查要点和评价标准的内容要求,通过监测跟踪、积累数据等方式,逐步调整充实和完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方法。

第二步骤: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在试点基础上,全域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①根据《泸州市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指导各县区学校开展实验,加强实验的过程管理。

②每学年末组织一次全市性教育质量综合测评,测评对象根据实验进度确定,测评手段为学业测试、问卷调查、情境观察、体质健康监测等,测评内容涵盖《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划定的5个指标体系。测试结果采取泸州市中小学生教育质量综合

测评总体分析报告和各县区中小学生教育质量综合测评总体分析报告形式呈现。

(3)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为第三阶段。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泸州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标准和相关配套改革。

(六)实验工作机制

1.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落实和检查,按照一月一小结、一期一总结的工作时间安排,科学组织评价和运用评价结果,推进改革的实施。

(1)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对本县区学校进行分析诊断,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市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各县区的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诊断基础上,形成县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和全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综合评价报告注重对学校优势特色和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反映,不简单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总体性的等级评价。

(2)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参考,作为评价考核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指导学校正确运用评价结果,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对于在办学中存在困难的学校,要给予帮助和扶持。对于存在违规行为且在规定时间内不落实整改要求的学校,要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各类评优奖励资格、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逐步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2.市、县区教研部门加强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研究,加强专业基础能力建设,为教育质量综合改革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

(1)将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纳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范围,确定专项课题深入研究。整合市内教育科研、教研力量,选拔业务精干、能力突出的人员参与研制工作,逐步形成一支具有先进评价理念、掌握评价专业技术、专兼职相结合的评价队伍。组织开发科学的评价工具,充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字化管理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2)市、县区教研部门分工合作,市教研部门主要负责全市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对全市九义阶段教育质量进行抽样监测、评价;各县区教研部门负责本县区九义阶段学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配合市教研部门开展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工作。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发评价工具,为开展评价、改进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3.市、县区教育督导部门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范围,督促学校转变观念。市教育评估部门及其他教育评估部门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积极参加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4.抓好实验学校,引导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组织中小学校按照评价指标的内容和要求,开展对照检查,逐步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切实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四、实验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泸州市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成立泸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领导组,加强对评价改革工作的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领导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领导组下设泸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组,项目组组长由市教育局局长担任。项目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项目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项目组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具体任务、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项目组下设各有关工作组,分别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推进。

(二)保障经费投入

1.设立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专项经费,实验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保障评价工具开发、专业培训、专门测试和调查、评价日常工作等必要的经费。

2.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市级层面所需经费由市教育经费支出,各县区比照市级项目,设立本县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专项经费,根据实验工作所需,足额保障实验各项工作的推进。

(三)协同推进相关改革

1.深化课程改革,推动中小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强化实践育人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改革升学招生考试制度,不简单强调考试分数,而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能力和素养,探讨如何把5项内容、20项指标纳入升学考试评价。加快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的考查。

3.认真组织培训,加强宣传,提高学校、教师实施和适应评价改革的能力,争取社会对改革的支持。

(1)组织参加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专题培训,把握好改革的总体要求,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2)组织本地区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使中小学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评价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掌握评价的基本方法,克服在部分地区、学校和教师中存在的陈旧评价观念以及对评价改革的疑虑。

(3)加强宣传,争取社会对评价改革的支持,以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宣传中小学评价改革,宣传现代教育评价思想,转变传统的考试评价观念,使评价改革得到全社会的广泛支持。

4.分工协作,增强工作合力。

泸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由“泸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组统筹,市教育局义教科、普高科、德育体艺卫科、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通力协作。

(1)市教育局义教科、普高科加强与教育部、省教厅基础教育司、处联系,组织参与教育部、省教厅相关培训,组织市级培训,组织开展升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2)市教育局德育体艺卫科收集学生身心发展、体质健康数据、艺术体育特长发展数据,与市教科所配合,开展品德发展水平指标细化调研。

(3)市教育督导室在义教科、普高科、德育体艺卫科配合下,定期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并撰写综合评价报告。

(4)市教科所组织力量细化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评价指标、考查要点和评价标准,开发评价工具、分析评价数据。

各县区有关部门对应市级有关部门职责,加强与市级部门联系,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泸州市教育局 二0一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花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学习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工作报告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心得体会

石家庄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推荐)

学习《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临沂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施方案

学习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心得体1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及细则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泸州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