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正弦定理1

发布时间:2020-03-01 23:10: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正弦定理》教学设计

浙江省临海回浦中学应俊宇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构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实验猜想发现正弦定理,并从理论上加以证明,最后进行简单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A版)第一章中,是在高一学生学习了三角函数等知识之后安排的,显然是对三角函数知识的应用;同时,作为三角形中的一个定理,也是对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直接延伸,而定理本身的应用又十分广泛,因此做好该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对任意三角形中正弦定理的探索、发现和证明,感受“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会由“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这种数学地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思想,养成大胆猜想、善于思考的品质和勇于求真的精神。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正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难点是利用正弦定理解决“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一对角,求解三角形”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正弦定理,理解证明过程,并会简单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培养学生数学地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体验数学规律的发现,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不畏艰辛的创新品质,增强学习的成功心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例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祖国努力学习的责任心。

四、教学设想: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深入探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

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设计思路如下:

创设情境深入思考简单应用 探寻特例 观察实验提出猜想 证明猜想 总结评估布疑激趣 建立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课前放映一些有关军事题材的图片,并在课首给出引例:一天,我核潜艇A

正在某海域执行巡逻任务,突然发现其正东处有一敌艇B正以30海里/

小时的速

度朝北偏西40

°方向航行。经研究,决定向其发射鱼雷给以威慑性打击。已知鱼雷的速度为60海里/小时,问怎样确定发射角度可击中敌舰?

[设计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立刻进入到

研究者的角色中来!]

(二)启发引导学生数学地观察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用电脑模拟演示鱼雷及敌舰行踪,在探讨鱼雷发射角度的过程中,抽象出一个解三角形问题:

1、考察角A的范围,回忆“大边对大角”的性质

2、让学生猜测角A与边a的关系

3、进一步修正雏形中的公式,启发学生大胆想象:ab以及AB22B

ababab,,,等sinAsinBcosAcosBtanAtanB

[直觉先行,思辨引路,在矛盾冲突中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三)引导学生用“特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猜想数学规律,并探寻理论

证明的方法。

[老师先利用多媒体投影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再提问引入]

[师]同学们,三角形是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认识的图形,而直角三角形又是最简

单的三角形,谁能说说直角三角形有哪些边角关系?

[生]abc,AB90 , sinA2220basinB ,等 cc

ab 与 sinB 中,它们有何c[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关系式sinA

ab联系?与会相等吗?sinAsinB

[生]相等,由变形可知abc。sinAsinB

c[师]因此,a、b两边与它们对角正弦值的比相等。该比值与相等吗?sinC

为什么?

abc[生]因为sinCsin901,所以: 。 sinAsinBsinC0

abc[师] 对于锐角三角形,关系式: 是否成立?要sinAsinBsinC

找出边与角的正弦之间的关系,就要把锐角三角形转化直角三角形,如何转化?

cb[生]作高AD。则ADcsinB,ADbsinC 所以 sinCsinB

ab同理可证: ,sinAsinB

所以在锐角三角形中也有:

abc。 sinAsinBsinC

[师]从上面的探究我们发现,在直角和锐角三角形中都有:各边和它所对角的

正弦的比相等。而在钝角三角形有这样的结论吗?请同学们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共同探究,说明理由。

[让两位同学把自己的推理过程展示,老师点评,共同归纳,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abc即] sinAsinBsinC

[学生成为发现者,成为创造者!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引导学生用正弦定理解决具体问题

[师]在证明了正弦定理之后,我们来进一步学习正弦定理的应用.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问题.(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这类问题由于两角已知,故第三角确定,三角形唯一,解唯一,相对容易.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

此类问题变化较多,图中列出了在△ABC中,已知a、b和A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况;

接下来,我们通过例题评析来进一步体会与总结.例题评析:

[例1]在△ABC中,已知a=10,A=30°,B=45°,求b

.

分析:此题属于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求对边的问题,直接应用正弦定理可求出边b.ab解:∵

sinAsinB

∴basinBsinA

评述:(1)此类问题结果为唯一解,学生较易掌握,如果已知两角和两角所夹的边,也是先利用内角和180°求出第三角,再利用正弦定理.

[变式1]在△ABC中,已知a=2,b

A=45°,求B .

解:∵由正弦定理得:sinB

∴B1=30°,B2=150°

又∵ab∴ AB

∴B30°.

评述:通过此例题可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所求角有两种可能,但是都不符合题意,可以通过分析三角形大边对大角的理论进行取舍.

[变式2]在△ABC中,已知a

b=2,A=30°,求B .

解析:∵sinB

=,且b >a,所以B >A, 2bsinA1 a

2∴B=45°或 135°

[变式3]在△ABC中,已知a=2,b=4,A=45°,求B .

解:∵sinBbsinAa

1∴ 角B 无解.

归纳: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解唯一)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要对已知角的类型:锐角、直角、钝角,进行分类讨论)

[课堂练习]

1.在△ABC中,根据下列条件,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1)已知a=10,b=20 ,A=60°;

(2)已知a

=b=6,A=30°.

评述:此练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正弦定理,同时加强解斜三角形的能力,既要考虑到已知角的正弦值求角的两种可能,又要结合题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确取舍.

(五)课堂小结

1.正弦定理及其证明方法;

2.明确了利用正弦定理所能解决的两类有关三角形问题:

(1).已知两角一边;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3.正弦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

4.“类比→实验→猜想→证明”是一种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思维与方法..

(六)课后作业

1.课本(P10) 习题1.1A组: 1,2; B组:1 .

2.研究性学习作业:能否采用向量的方法证明正弦定理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外语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同时,考虑到这是一节探究课,授课前并没有告诉学生授课内容。学生在未经预习不知正弦定理内容和证明方法的前提下,在教师预设的思路中,一步步发现了定理并证明了定理,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活了学生思维。从认知的角度看,情境可视为一种信息载体,一种知识产生的背景。本节课数学情境的创设突出了以下两点:

1.从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设计数学情境。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有一种好奇的心态、探究的心理。因此,本教案紧紧地抓住高二学生的这一特征,利用“正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这一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材料,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活动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2.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本节课数学情境的设计处处以问题为导向: “怎样调整发射角度呢?”、“我们的工作该怎样进行

呢?”、“我们的‘根据地’是什么?”、“对任意三角形都成立吗?”„„促使学生去思考问题,去发现问题。

(二)、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新课标提倡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节课从问题情境的创造到数学实验的操作,再到证明方法的发现,都对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和拓展,使其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水平,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过程中展开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一些遗憾:由于这种探究课型在平时的教学中还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往往以一种观赏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主动探究意识不强,思维水平没有达到足够的提升。但相信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这种状况会逐步改善。

一些感悟:轻松愉快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天地,是合作交流、探索创新的主阵地,是思想教育的好场所。新课标下的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舞台!

正弦定理1

1正弦定理学案

正弦定理教案[1]

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教学设计[1]

必修5 正弦定理1

1.1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说课稿

正弦定理1
《正弦定理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正弦定理一 正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