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0:06: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方法,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联想、转化、化归能力,探究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

二、教学重点:

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的正确选择

三、教学难点:

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如何化归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

四、教学过程:

求数列的前n项和Sn基本方法:

1.直接由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等比数列求和时注意分q=

1、q≠1的讨论; 2.分组求和法: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几项,使转化为几个等差、等比数列,再求和; 3.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几项之差,使在求和时能出现隔项相消(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求和.如:

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顾旧知,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学习《数列求和》第一课时,课标要求和学习内容如下:(多媒体课件展示)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 (课件展示): 例1:求数列 112,214,318,,101210,,n1n,2

的前n项和。

[问题生成]:请同学们观察否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设问:既然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那么就不能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

1 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此数列有何特征

111111,3,5,7,9,的前项和。2481632n 练习1. 求数列

22n-1 练习2.求数列1,1+2,1+2+2,···,1+2+2+···+2,···.的前n项和。

例2:求数列1111,…的前n项和。 ,,,......122334n(n1) [教师过渡]:对于通项形如an裂项相消求和方法

练习3.求和

练习4..求和sn1(其中数列bn为等差数列)求和时,我们采取

bbbn11121231nn1

[特别警示] 利用裂项相消求和方法时,抵消后并不一定只剩下第一项和最后一项,也有可能前面剩两项,后面也剩两项,再就是将通项公式裂项后,有时候需要调整前面的系数,才能使裂开的两项差与原通项公式相同。

五、方法总结:

公式求和: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a的前n项和可直接用求和公式.分组求和:利用转化的思想,将数列拆分、重组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求和.裂项相消:对于通项型如an1(其中数列bn为等差数列) 的数列,在求和时

bbbn1将每项分裂成两项之差的形式,一般除首末两项或附近几项外,其余各项先后抵消,可较易求出前n项和。

六、作业布置: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

数列求和的教学设计

数列求和

数列求和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数列求和教案

数列求和教案

数列求和问题

数列求和练习题

数列求和的教学反思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