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6版)

发布时间:2020-03-03 02:32: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医学基础》教学考试大纲

《医学基础(本)》教学考试大纲(52学时)

(微生物学部分,16学时),(免疫学部分,16学时),(解剖生理学,20学时)

(微生物学部分,16学时)

绪论

1、掌握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定义。

2、熟悉微生物的分类。

第一章 细菌学概论

1、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2、掌握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3、熟悉细菌的新陈代谢。

4、了解放线菌。

5、了解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6、掌握细菌的检查方法。

第二章 消毒与灭菌

1、掌握物理消毒灭菌法。

2、掌握化学消毒灭菌法。

第三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1、掌握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

2、掌握噬菌体。

3、熟悉基因突变及其分子机制。

4、了解突变株的类型及实际应用。

5、了解基因转移与重组。

第四章 常见的病原性细菌

1、熟悉葡萄球菌属。

2、掌握肠道杆菌。

3、掌握弧菌属。

4、了解厌氧性细菌。

5、了解分枝杆菌属。

6、熟悉人畜共患病病原菌。

2

7、了解其他重要病原性细菌。

8、了解立克次体。

第五章 真菌学(自学)

1、了解真菌学概论。

2、了解主要病原性细菌。

第六章 病毒学

1、掌握病毒学概论。

2、熟悉常见病毒。

(免疫学部分,16学时)

绪 论

1、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2、熟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等概念及对机体的有害和有利作用。

3、熟悉免疫学相关分类及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区别。

4、了解免疫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 抗原

1、掌握抗原、抗原表位的概念。

2、掌握抗原的基本特性及其决定因素

3、熟悉抗原的分类及在医药实践中的应用。

4、了解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的种类、免疫佐剂、超抗原等概念。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

1、掌握免疫球蛋白概念、结构、分类与存在形式。

2、熟悉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及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作用。

3、了解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别及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第三章 补体系统

1、掌握补体的概念、补体系统的组成、命名及其理化性质。

2、熟悉补体系统三条激活途径的概念及异同。

3、熟悉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3

4、熟悉补体系统的调节。

5、了解补体系统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第四章 细胞因子

1、掌握细胞因子概念、分类与作用特点。

2、掌握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等的缩写及细胞因子作用的共同特点。

3、熟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4、了解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1、掌握MHC、HLA的概念。

2、掌握HLA复合体的组成、定位、遗传学特征及HLA分子的表达。

3、熟悉HLA抗原的分子结构及HLA分子识别抗原肽的特性。

4、了解HLA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及医学应用。

第六章 免疫细胞

1、掌握免疫细胞的概念、造血干细胞的概念。

2、掌握T细胞的分化、主要表面标志、亚群及其功能。

3、掌握B细胞的分化、主要表面标志、亚群及其功能。

4、熟悉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分类及功能。

5、了解造血干细胞的分布及黏附分子、NK细胞的概念。

第七章 免疫应答及其调节

1、掌握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基本过程。

2、掌握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免疫效应。

3、掌握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及免疫效应。

4、熟悉抗原提呈的概念与途径。

5、熟悉免疫耐受的概念、分类及意义。

6、了解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八章 超敏反应

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I型过敏反应的特点、参与成分、发生过程、遗传倾向及常见疾病。

3、熟悉I型过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4、熟悉II、III超敏反应与疾病的关系。

4

5、了解IV型超敏反应与疾病的关系。

第九章 免疫学应用

1、掌握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免疫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常用疫苗的归类。

2、掌握生物应答调节剂的概念、免疫抑制剂的概念及主要药物。

3、熟悉免疫诊断的应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检测方法、免疫细胞的检测方法。

4、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解剖生理学,20学时)

第一章、绪论

1、了解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任务,解剖生理学概念。

2、了解解剖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器官和

系统水平的研究;整体水平的研究。

3、掌握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4、熟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的三种基本形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1、掌握细胞的基本构造,了解细胞器的功能。

2、熟悉细胞的结构,掌握物质跨膜转运:主动与被动转运形式与特点

3、掌握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4、熟悉兴奋性及其变化;可兴奋组织、兴奋、抑制;阈刺激。

5、了解信息传递功能。

6、了解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骨骼肌细胞的收缩机制。

第三章

血液

1、掌握血液的组成和特性,掌握体液分布概况。了解血液的理化特性。

2、熟悉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3、熟悉血浆渗透压的组成,正常值及作用。

4、了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凝血、纤溶与人体防卫。

5、了解血量、输血与血型,ABO血型系统。

第四章

血液循环

1、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的解剖结构。

2、掌握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了解心音和心电图。

5

3、熟悉心动周期中兴奋性的变化;期前收缩的原理;兴奋在心脏中的传导途径。

4、了解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5、熟悉血管功能:血流量和血压;动脉血压与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6、了解微循环的构造。

7、熟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第五章

呼吸

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肺的结构。

2、掌握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肺通气的阻力;肺通气功能的评估。

3、熟悉呼吸气体的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交换的过程;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4、熟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的运输;二氧化碳的运输。

5、了解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的中枢调控;反射调节。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的方式;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2、口腔内消化:掌握唾液及其作用;了解咀嚼和吞咽。

3、胃内的消化:掌握胃液及作用;熟悉胃的运动。

4、小肠内消化:掌握胰液及其作用;熟悉胆汁及其作用;了解小肠液及其作用;小肠的运动。

5、了解大肠的功能:大肠液及其作用;大肠的运动与排便。

6、熟悉吸收:吸收的部位;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7、了解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1、熟悉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2、掌握基础代谢率与正常体温的概念。

3、熟悉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方式。

4、了解体温调节。

5、了解能量的转换与贮存。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泄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肾与肾单位的结构;了解肾的血液循环的特点。

2、掌握肾小球滤过作用:滤过膜及其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3、熟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其分泌作用:重吸收作用;分泌作用。

4、了解尿的浓缩和稀释作用:影响尿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5、了解尿生成的调节: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心房钠尿肽等。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6

1、熟悉感受器与感受器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感受器的生理特性。

2、掌握视觉器官:眼的折光功能;眼的感光功能;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现象。

3、掌握听觉器官: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内耳的感音功能。

4、熟悉前庭器官:椭圆囊和球囊的功能;半规管的功能。

5、了解其它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的分类。

2、了解脑的构造与功能区域。

3、掌握神经元及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突触生理;神经递质。

4、熟悉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了解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痛觉。

5、熟悉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的躯体运动反射;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了解小脑调节躯体运动的功能;

6、了解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自主神经的掌握递质及其受体。

7、了解脑的高级功能与电活动:条件反射;学习与记忆;觉醒与睡眠。大脑皮层细胞的电活动;

第十一章 内分泌

1、掌握激素的运输途径及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激素分泌及其调节。

2、熟悉下丘脑与垂体: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腺垂体;神经垂体。

3、甲状腺:掌握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甲状腺分泌的调节。

4、肾上腺:掌握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了解髓质激素及其作用。

5、掌握胰岛:胰岛素的作用;了解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第十二章

生殖(自学)

男性生殖:熟悉睾丸的生精功能;睾丸的内分泌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女性生殖:熟悉卵巢的生理功能;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月经周期。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7)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教学大纲

第7版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精)

《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6版)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6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