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6最大的麦穗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12:46: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最 大 的 麦 穗

预习提示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本文介绍是一个关于苏格拉底教育教育弟子“如何抓住眼前的机遇”的故事。读课文时,可以边读边思考,苏格拉底告诉弟子的话是什么意思?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及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内外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探究自学

课时安排 两 课 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师:古希腊堪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那里曾诞生过许多世界级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便是其中一位。今天,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与2500年前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进行对话,去聆听他的声音、去触摸他的智慧、去感受他的哲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最大的麦穗》(板书课题)

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指名回答问题。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组成四人小组边读边议。

指名说。

第一段: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指名朗读课文

精读课文第一段

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指名说,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为什么?

(可”填“严肃、不容置疑”,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只许进不许退”是命令式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指导读这一段。

指导书写。 作业设计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反复诵读,品味内涵

尝试读,感知文本 思考读,感悟文本

师:上节课,我们已初步把课文读得准确、流畅。你看现在大家多有信心,有信心是好的,扎扎实实地读书更好,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读课文,遇到疑问动笔划一划,提出你喜欢的问题,给全班同学一个惊喜。

(生边读边思考)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好,你在朗读过程中提出了哪些喜欢的问题?(出示部分)(老师把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归纳了一下)

(生边读书边讨论,师参与其过程,师生共同交流。)

展示读,内化文本

师:老师想倾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吗? (一位女同学毛遂自荐,面带微笑地站起来。) 师:你很有自信!现代人就需要充满自信,自信的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相信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好。

师:真为你高兴,你读得真好!

师:苏格拉底看到弟子们两手空空,一无所获的走到麦地的尽头,他是怎样开导弟子的呢?课文的第6节将留给平时读书机会较少的同学朗读。(“唰”地站起来五位同学) 师:你们很诚实,也很勇敢。表面上看来读书机会是老师给予的,实际上是自己争取的,希望你们珍惜自己争取的读书机会。(站起来的学生都读得很投入,很卖力气。)

师:课文还剩最后一节,这次读书的机会还剩下一次,如果你愿意就请站起来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一时间,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站起来,顿时,教室内书声琅琅。) 探究品读,赏析文本

师述:读书有声是个展示,合作讨论也是一种学习形式。这篇课文最大的麦穗如果是一个精神家园,那么,家园里应该是百花齐放的,我们每个同学走进这家园一定会留恋往返的,因为那里有姹紫嫣红的景色,只要你走进去,动脑去思考,用心地讨论,一定会有许多美丽的收获,好,现在你就试试。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请合作学习。

要求:

各自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词语,体会所表达的意思,并在4人组里交流, 既要有感悟到的,又要把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达。 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知道了摘麦穗结果。原因是……)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A、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眼光不够开阔,这样是找不到最大麦穗的。(启发学生抓重点词体会,“埋头”、“低着头”)(生读)

B、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出示几株麦穗图〕,(是呀,面对眼前的麦穗。)(启发学生抓重点词体会,“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摘了几穗……随手扔掉了”)生读

师述: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就走进了麦地,现在你不是自己,你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请你读时再想一想,他们是怎么做,怎么想的。 生:指名读。

评价:真了不起!把当时的场景再现了。

过渡,面对弟子们的表现,苏格拉底有什么想法。请大家自由读读他说的话,就能体会出。

谁把读苏格拉底说的话读一下。

再指名读第六节,(接着苏格拉底又说了一句话)。

师指名另一生读书后:你读的很好,请问你的表情为什么这么严肃? 生:苏格拉底的这段话揭示了人生的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他教育学生的时候应该是庄重的,语重心长的。

师:集体语重心长地朗读苏格拉底的话。……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你还体会到什么?

师:读到这,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小小的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听懂了吗?

师述: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生读第七节)

出示并集体读“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读中大家能领悟到什么呢? “最大的”指远大的理想,我们应该追求。 “眼前的一穗”指摆在眼前的机遇或任务。

“实实在在”就是抓住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才能不会错失良机。 ·人的一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当遇到机遇时就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这次机会,如果东张西望,就会错失良机。 (相机板书)

师: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的一生,只能进,不能退,时间、机会过去了,就没有了。

师:你又联系了上文来理解,很好。 生:人生是美好的,但应是实实在在的。

生:找麦穗就是抓机遇,应先抓住身边的,再追求美好的。 生:追求美好的精神是可贵的,尽管达不到,但我无怨无悔。

生 课文启示我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住现在,就掌握了未来。

师:好一个“把握住现在,就掌握了未来”,你朴实的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生 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理想,犹如在麦地中寻找那一株最大的麦穗。如果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到头来只会落得两手空空。

师:你的感受很深刻,语言很流畅! 生:“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让我懂得,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但也要注意现实。

师:理想是需要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才是重要的……(相机板书:追求

……)

生:我们要善于捕捉机遇,如果不能抓住今天,就不能拥有明天的辉煌! 师:读了几遍书后,你们基本上明白了文章所讲的道理。有时,读文如看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最大的麦穗》一文,譬如“大学者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有什么独到之处?他的弟子如此学习对你有什么启发?”带着这样的问题再次与课文对话,你们肯定会收获更多的“美丽”。

师:大学者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有哪些独到之处呢?他的弟子如此学习对人有什么启发呢?龚老师愿意分享你们“发现”的喜悦! 生 苏格拉底是个好老师。一般的上课是在教室里,而苏格拉底上课是在麦地里;一般的上课用课本,而苏格拉底却是用麦穗。

师:你不是在批评我吧!的确,你很快找到了“苏老师”教学的独到之处,很不简单!

生:他的“发现”对我启发很大——不仅麦地可以当教室,社会也可以当教室;不仅麦穗可以当课本,整个大自然都可以当课本。

师:说得好!你思路开阔!其实,宇宙就是一个神秘大课堂,生活就是一部无字大书。那里有广阔的天地,那里有丰富的知识。

生 苏格拉底教育弟子们不是直接告诉他们一个道理,而是让他们亲自实践、体会,最后悟出人生的道理。

师:直接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不是很省事吗?何必兜圈子,绕弯子?

生:直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会记不住,如果是自己体验、悟出的道理,往往是刻骨铭心的。

师:你的回答很精彩!我赞同你的看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应该像苏格拉底学习,同时也应该向你们学习,因为你们会读书,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

生 : 我认为,苏格拉底老师讲的很少,仅仅讲了三次话。第一次,“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这是提出一个要求。第二次,“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是进行一次提醒。第三次,“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这是进行一次启发。

师:是的,你很会概括!“苏老师”虽然只讲了三次话,但他讲得少、引得巧、点得妙,效果好。他不愧为一位大学者! 无声品读,超越文本

师:有声地读书是一种交流,无声地读书是一种思考。最后请同学们默默地读课文,来质疑这位哲学大师,向苏格拉底挑战。

(生默默地读课文)

生:我觉得自己探究更为重要,而苏格拉底却将结论告诉弟子们。美中不足!

生:我认为苏格拉底的教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课文中他的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从“随手扔掉”可见他的弟子不够爱惜粮食,从而也可以说明苏格拉底的教育有疏漏之处。 师:敢于向权威挑战,精神可嘉!掌声鼓励!

生 : 我不愿做苏格拉底的学生,那样会有一种被“捉弄”有感觉。

生:我认为文中苏格拉底的第一句话是自相矛盾的。“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所谓“最大的麦穗”,一定是有比较而产生的,“只许进,不许退”就导致弟子们没有办法进行全方位的比较,那么,这个“最大的麦穗”是没有办法找到的。所以这种提法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生:从中也能看出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有些台听话了,不敢怀疑老师,盲目行动,最后落得两手空空。

师:同学们的这些问题老师也没想到,你们有自己的见解,很了不起。

总结课文,喜谈收获

师: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联系实际再说说你对本文的理解。

学生交流生活中的事例,师随机出示名人名言。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遇只垂青(重视)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尔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兴致勃勃地一同走进了《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的殿堂,我们徜徉其间,我们留恋往返,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聪慧,更加更加自信。

今天,人人都收获了一株“最大的麦穗”,咱们不虚此行!

选择练习,拓展思维

把文中最喜欢的语段摘抄下来。

选择一题练习。

*如果你见到苏格拉底的学生们,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请写下来。

*最后一段话,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请举个具体的例子写出自己的体会。

检测题

听写词语

麦穗 沉甸甸 如梦初醒 颗粒饱满

东张西望 如梦初醒 麦垄

理解课文内容回答

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麦地里找最大的麦穗,为什么只许进,不许退?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设计

(撰稿人 灵宝市第二小学

最大的麦穗 (追求)

眼前的一

(要抓住机遇)

(实实在在) 杨红苗 审验人 灵宝市第二小学 来金平)

16最大的麦穗

16最大的麦穗教案

16、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4

16、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5

16、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2

16最大的麦穗.新doc.

16 最大的麦穗(第2课时)

16、最大的麦穗(第2课时)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

16最大的麦穗教学
《16最大的麦穗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