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1

发布时间:2020-03-02 21:50: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庞口中学

安志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本次授课为第一课时。

2、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代数式的运算,其符号的抽象性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要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如根据对学生的分类得出同类项的概念;利用图形直观地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等,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与求知欲,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风气。因此,教学中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

3.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活动、猜想、验证、归纳,共同探讨,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和实物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

五、教具准备: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受生活:

先出示实物。再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

想一想:给你一堆硬币,有一元的,五角的,一角的,你能用什么方法最快且准确的算出钱的总数?接着请同学积极发言,说出各自的想法。然后引导:多项式就象许多面值不同的硬币,其中的单项式也可以进行分类、合并。学生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分法,教师要引导,启发.问:这么多的分法中,哪种方法最利于算出钱的总数? 下面就来学习:合并同类项(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

通过实物、生活情景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惊讶:数学就象数硬币这么简单吗?从而为新课创设良好的情境。

㈡直观图片,探究新知: 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

1).通过基本图案,你能说出下面三个图形的面积吗? 2).这三个呢?

3).你能说出下面三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吗?

4).你能说出第一,二个和第三个的面积或体积关系吗? 5).你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关系吗?

教师启发学生用解答,打开学生思维,鼓励大胆尝试,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体会解的合理性,同时为导出同类项及法则做准备。

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议一议:各类式子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①2x 和 3x ② 3x 和 4x ③ 4xy 和 5xy 设计说明:

针对探究新知中的多项式,通过观察、讨论得出同类项的共同特征是:这些单项式的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从而顺利导出同类项的概念以及注意事项,在同类项的概念教学时,强调大前提与小前提,进一步强化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也为下面的合并同类项时,能顺利、正确地找出同类项创造有利条件。

3.合并同类项的教学:

① 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合并同类项。

2222② 来源:由导入,依据是分配律。 ③ 法则:(板书:)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④ 举例: 合并同类项:

⑤ 练一练:合并同类项(学生板演) 设计说明:

合并同类项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要使学生明白、体会概念、法则其合 理性、正确性。举例的板书书写要规范,练习的设置能进一步使学生巩固新知,正确找出同类项并进行合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4.再次感受生活:

生活情景:现有一堆硬币,一元(100分)的有a枚,五角(50分)的也有a枚,一角(10分)的有b枚。你能用数学式子表示钱的总数吗?

设计说明:

再次通过生活情景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体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从而升华知识点内涵,将新教材的新理念: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原则有机融合,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总结梳理,知识建构:

让小组总结、代表发言,畅谈本节课各自的收获。 学生可能的答案:

① 知道了什么是同类项。 ② 同类项的特征。 ③ 如何合并同类项。

④ 懂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⑤ 用数学可以解决许多社会生活问题。

⑥ 要大胆探究,敢于动脑、动口、动手„„..设计说明:

1、让更多的学生发言,总结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深化本节主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冲动。

2、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探究方法,将问题扩展,可以开阔眼界,增强数学的应用能力。

(四)课后作业 设计说明:

数学来源于生活,课外作业既可巩固知识,又能将知识延伸到课外。学生课外有更多的时间去进一步探索相关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业分两类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板书设计 合并同类项

1.同类项概念: 例1: 2.合并同类项法则:

3.合并同类项步骤: 学 生 板 演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目标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推荐)

《合并同类项》的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1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