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对联教案za

发布时间:2020-03-04 00:55: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联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

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

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2、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三、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导语:

今天我们要讲的课文是在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并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对联,说起对联我们都倍感亲切,因为它无处不在,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随处可见。尤其是再春节时人们为了讨个喜气,过个热闹年,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口都会挂上对联,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春联。正式进入课文之前,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对联的魅力。

上联:心口十思,思子思妻思父母

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纪晓岚,有一次,他非常想家,情不自禁吟了这么一联:

心口十思,思子思妻思父母,你们也来读读这个上联,看看有什么发现?(这里心口十打一字就是思字,上联中一共用了四个思字,真是思家心切)那你们想想,下联什么有什么特点?好,恰恰这个时候,皇帝听到了,皇帝看纪晓岚愁眉苦脸的,于是,呵呵笑了两声,右手一挥,说:“爱卿,朕恩准你回家探亲”。同学们,你们想想,纪晓岚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说什么样的话?可以做做看。那你想,下联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谢字可以让生猜一猜) 而如如此的,则称为拆字对联。

1、题解:

种对偶文学。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

2、介绍起源:

对联起源:要求筛选出要点: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3、特点解析:

对联特点:举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最熟悉的对联来分析下对联的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对联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而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传统习惯上则是“仄起平落”,也有人叫做“上仄下平”,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关于平仄解析:即平声和仄声。平声即现代汉语中的阴平和阳平: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汉语拼音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声即现代汉语中的上声和去声: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汉语拼音中的第三声和第四声。) 如:上联“春晖盈大地”,下联“正气满乾坤”(全国卷二) 在这幅对联中,上联的平仄为“平平平仄仄”,下联的平仄则是“仄仄仄平平”,其音调是和谐的。不过,今年的高考对联题,为了减少难度,都对平仄没有作出要求。但作为一幅严格意义上的对联,其平仄是有较为苛刻要求的。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上联“祖国江山好”,下联“大地气象新”;上联“扫千年旧习”,下联“树一代新风”;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下联“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全国卷一)。

第一幅对联从内容上来说,上下联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都只具有“一面性”的特点。这种形式的对联,我们把它叫做正对。

第二幅对联从内容上来说,上下联相反,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反对。

(补充对联种类:按内容分:春联,寿联,婚联,挽联,名胜联,书画联,行业联,其它联等。

按形式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

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了解便可

4、学习拟写对联的要点:

①审题要细心。

要写出合乎要求的对联,不能忽视题干上明示或暗示的信息。例如:全国卷要求写春联,那么就意味着所拟写下联内容须体现春节喜庆色彩和符合春联特点;浙江卷的题目要求是“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那么,给它的上联“学问藏今古”所对的下联就应体现出“图书馆”这一行业特色。 ②要合律工稳,联句要自然流畅。 ③善于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特征,把握好正反两个方向,进行联想想象,) 联想:如由花朵想到美人(相似),由“旧习”想到“新风”(相反),由“园丁”想到“桃李”(相关);由自然想到社会人生(具体与抽象)。

想象:如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方法,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生命,让天地万物充满灵性与情感,让人与自然心意相通。 ④注重意境。

要将一副对联当作一篇完整的文章对待,注意立意。或情景交融,或隽永深挚,或入木三分。对联形式很重要,但不能只重形式而损害对联的思想感情。 (学生阅读完毕,再请他们提出疑难之处) 对联三忌:

忌孤平或孤仄

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如:“万事皆如意”,若改为“万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菩提当下现成”,若改为“菩提当下圆成”,即是孤仄。 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这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保持一致。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又如: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盘岸;

见因如见果,果苦莫如地狱人。

其中,“修”对“见”、“是”对“如”、“心”对“果”,就是重字相对。但是,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同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同一位置,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但有些虚词(之乎也者而矣哉,等等)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忌异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位置。如: 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不恨人。 (应当改不为莫)

忌同义相对

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

5、与生交流,练习。(由词到句)

(同学们,其实对对联说难也不难,我们不急,先来对对词),例如:

风——(雪) 新——(旧)

南北——(东西) 枝头——(花丛) 千山秀——(万水清)

大江东去——孔雀南飞

鸟儿枝头落,想想,谁有下联了?(蝴蝶花中飞)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深度练习:很好,看来这些对我们来说都太简单了,现在我们来一起挑战看看高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答案:(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这幅对联都体现了对联“词语讲相对,位置要相同”的特点。第一幅名词“祖国”对名词“爆竹”,叠词“日日”对叠词“声声”,形容词“新”对形容词“脆”;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答案:“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修改对联::“绿色车厢,情系乘客。”文明乘客 书声清朗胸中藏宇宙,心砚润滋笔墨(底)起风雷。

结束语:

同学们,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如流水般淌过去了,中国的对联是古老的,是传奇的,我们今天所领略到的只是汪洋中一朵小小的花,还有更多更多的花等着你们去乘风破浪去寻觅,去捕捉,但愿不久的将来,看到你们的收获。送大家一幅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 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za
《对联教案za.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对联教案 对联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