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政治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初探

发布时间:2020-03-02 10:53: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政治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初探

一、教学设计的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心智都尚未成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由于阅历较浅,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归纳能力不够强,无法深刻把握家庭美德所蕴含的意义。加上受到不良社会风气、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因素影响,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与父母缺乏沟通,没有自觉践行家庭美德基本规范。

基于学情分析,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学设计要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树立现代信息化理念,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学会学,从而提高政治学科的实效性。

二、教材体系的分析

本课题“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是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单元第3课第一框题第2课时的内容。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对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有所了解,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从理论上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与家庭道德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在懂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家庭出发,践行家庭美德,进而推己及人,遵守社会公德,提高个人品德。因此,本课题前承“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这部分内容,后启“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这部分内容,在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于学情与教材内容,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前提下,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处理和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体验践行,升华情感,学会妥善处理各种家庭关系,学会感恩父母,自觉践行家庭美德基本规范。

三、教学目标的定位

本课题“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根据《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大纲,确立以下“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理解遵守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重要作用。

(2)运用目标: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学会妥善处理各种家庭关系;培养学生综合与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自觉践行家庭美德基本规范、建设和谐家庭意识;培养责任感和感恩意识,爱家庭、孝顺父母、团结邻里,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四、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本课题“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根据《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以下教学重难点:

(1)重点:家庭美德基本规范。要先懂得家庭美德基本规范是什么,进而才能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家庭美德基本规范,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内容是贯穿本课题的主线,因而是重点。

(2)难点:自觉践行家庭美德基本规范。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学生接受理论后不一定都能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觉的实践行动,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践行家庭美德基本规范,因而是难点。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

本课题运用信息技术,发挥互联?W对学科的支持作用,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以游戏、任务和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猜、听、看、思、说、议、动”的多种感官体验下,激发和调动情感,由“学会”到“会学”,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1)任务驱动法:学生围绕“前置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互联网收集和应用学习资源,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深刻理解重、难点。

(2)案例教学法:播放视频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得出结论,突破重点。运用信息技术,以活动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知践行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意义,深化理解难点。

(3)角色扮演:运用角色扮演与换位思考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感悟,其他同学通过直观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让原本乏味、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和生动化,有助于学生升华情感,自觉践行家庭美德基本规范。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1.课前准备:布置前置任务

(1)写一写:“爱心家庭作业――我是家长”。进行1天的持家体验。借助互联网沟通平台,在自己的QQ空间或者个人微博发表体验日记。

(2)做一做:借助互联网搜集素材,制作一张电子贺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搜一搜:借助互联网,收集有关家庭美德的故事和名言警句。

学生围绕 “前置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互联网收集和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中言之有理有据,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环节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7分钟)

教师先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展示本课题相关的词语。接着组织学生参与游戏“我划你猜”。然后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家庭美德基本规范包括哪些内容?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通过发挥多媒体教学平台的辅助作用,引发一场“头脑风暴”,有助于学生活跃思维,激发潜能,了解本课题的关键词语,夯实知识基础,引入新知。

3.环节二:案例探究,突出重点(8分钟)

教师课前借助互联网搜索功能,选取富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并运用视频剪切工具制作小视频。在课堂上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播放视频案例:《小孩不笨2――成长反叛顶撞,爸爸暴力教育》。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案例,感受案例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你如何评价这对父子的行为?在你心目中,幸福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如何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和谐的邻里关系?继而教师适时点拨,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通过发挥互联网对学科的支持作用,搜索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展示家庭中亲子沟通与相处产生的矛盾,让学生产生视觉震撼,引起思维碰撞,激发思维火花,进而引导学生探究明理,有助于学生认识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内容和遵守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重要意义,突出教学重点。

4.环节三: 情境探究,突破难点(5分钟)

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展示情景:在暴风雨的晚上,你遇到三个人,他们都想坐你的车。一是病重的老人,如果不及时送去医院,可能会死去。二是你的邻居,曾救过你的命,是大恩人,这是报答他的最好机会。三是你的妻子。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假如你的车还能坐一个人,怎样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继而教师适时点拨,突破难点:学会沟通与协调,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与社区安宁。

通过发挥互联网对学科的支持作用,搜索有趣的情景,模拟生活场景,激发思考,让学生进行体验感悟,把抽象理论具体化,让德育可亲、可近、可行,有助于学生思考和反思生活中自己是否有践行家庭美德基本规范,体验导行,学会沟通与协调,妥善处理各种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突破教学难点。

5.环节四: 模拟演练,升华情感(10分钟)

教师课前指导学生完成“爱心家庭作业”,引导学生交流、展示和评价。课堂上教师先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家长,进行1天的持家体验。接着学生展示自己发表在QQ空间或者个人微博中的体验日记,交流体验日记。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当家容易吗?这样当家是否持家有道?继而教师点拨:通过角色转换和体验,将感恩父母的情感外化为具体的行动。

通过发挥互联网对学科的支持作用,展示体验日志,实现即时交流和资源共享,将知识的学习迁移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运用,指导自身行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感悟亲情,感受父母培育子女的艰辛,培养学生自理、自立和感恩的个性品质,而且通过做中学,使德育课生活化、形象化、理实一体化。

6.环节五: 实践应用,拓展提升(5分钟)

教师课前指导学生借助网络传情――制作贺卡表心意,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素材和利用图形软件制作一张电子贺卡并发送给父母,感恩父母。课堂上教师先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真情告白――情深说话对您讲,学生通过接受采访,对父母真情告白。接着教师借助网络平台促进亲子沟通,利用微信群或者网络邮件把学生的贺卡和深情告白视频发送给家长。

通过发挥互联网对学科的支持作用,为亲子沟通搭建广阔的平台,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德育贯穿到课堂内外,让学生有所感动,升华情感和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处理亲子关系,增进亲子沟通,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7.环节六: 盘点收获,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在课堂小结环节中,教师先是运用思维导图,展示教学内容,有利于梳理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接着教师利用教学评价工具,通过过程性评价指标和终结性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全方位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思路和策略。

8.课后作业:学以致用

(1)为父母做一件“暖心”的事情。

(2)为邻居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

(3)将上述两项作业写成日志并发表在QQ空间或者个人微博。

通?^发挥互联网对学科的支持作用,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拓展学习交流空间,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践行家庭美德基本规范,巩固学习成果。

本课题的教学设计基于教学大纲,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政治学科的实效性。

责任编辑陈春阳

政治学科教学反思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学科教学设计

政治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初探
《政治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