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3:10: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愚公移山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一词多义。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

2.、体会理解“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三、课前延伸

(一)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二)预习练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始龀( ) 穷匮( ) 厝 ( ) 万仞( ) 魁父( ) 亡以应(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始一反焉 ( ) ⑵毕力平险( ) ⑶杂然相许 ( ) ⑷河阳之北( ) ⑸渤海之尾 ( ) ⑹寒暑易节( )

1

四、课内探究

(一)目标定向,自主学习

1、学生展示精彩朗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和字音,读出感情。 【温馨提示】 每小组限一人读,并只读一段,其他小组评价。

2、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温馨提示】自主学习时,从以下几方面归纳总结,并把疑难问题做标记,准备质疑。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且 焉

之 其 特殊句式:被动句

省略句

倒装句

3、质疑释疑:( 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把你们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来帮你。

4、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温馨提示】②到④小题要从文中找出依据。

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

2

②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同意吗?

③ “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1、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如何理解故事的神话结尾?

2、本文成功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从文中找出来加以说明。

3、小组内交流你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把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整理好,准备班内交流。

(四)强化训练,拓展提升

1、分角色朗读

二、三自然段。

【温馨提示】角色分配:愚公、愚公之妻、智叟、解说各一人,“杂曰”由全班同学齐读。先小组进行,教师点播,后班内交流。

注意体会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相同态度和不同语气。

2、辩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继续发扬? 想一想有哪些做法仍能体现愚公精神.

3

(五)达标检测,反馈纠正 (相信我是最棒的)

1、本文选自《列子 汤问》,列子,名 ,又名 。郑国人, 时期 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 。

2、解释划横线的词。

①年且九十 (

)②惩山北之塞(

③汉之阴(

) ④投诸渤海之尾(

)⑤始一反焉(

) ⑥汝之不惠(

) ⑦而山不加增(

) ⑧一厝朔东(

3.翻译下列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3)甚矣,汝之不惠。

4、.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子”“孙”的含义是否一样,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五、课后提升: 相信你是最棒的!

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阐明你的观点。

教师寄语: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备课资料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愚公移山》精品教案语文版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