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教师资格美术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08:52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美术教师资格面试《喜怒哀乐》教案

小学美术教师资格面试《喜怒哀乐》教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备考已经拉开序幕,一篇优秀的教案对面试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特为考生献上小学美术教师资格面试《喜怒哀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物的各种表情以及各种表情的不同表达方式,学会用多种形式描绘喜怒哀乐,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赏析、探究、创作,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能够运用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学会欣赏有不同面部表情的艺术作品,提高对不同情感的体验和解读能力,更加乐于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喜、怒、哀、愁等表情的特征以及对应的情感,并能够用线条描绘一种人物表情。

【难点】

根据已有知识创作一幅肖像,并且生动刻画五官。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述法、情境法。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铅笔、橡皮、画纸。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欢笑、啼哭、叹气、怒吼等声音,引导学生猜表情并进行表演。随即,教师板书课题——《喜怒哀乐》。

(二)讨论交流、初步感知

1.教师分别将喜怒哀乐四种表情展示出来,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①这四种表情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②联系生活,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有这四种不同的表情? 2.师小结:喜怒哀乐分别给我们高兴、愤怒、伤心和愉悦的感受;通常情况下遇见高兴的事情会喜、遇见气愤的事情会愤怒、遇见伤心的事情会哀伤、遇见突如其来的惊喜会乐。

师:那么如何将喜怒哀愁融入到绘画作品中呢? (三)欣赏作品、体悟情感

每位同学的课桌上都有事先准备好的喜怒哀愁表情卡片,老师播放一幅作品时,学生迅速找出与之对应的表情卡。老师提问:画作中分别体现了什么情感?画家是如何塑造这种情感的? 1.《微笑》:是我国著名艺术家南海岩的作品,他笔下的藏民通过微笑给我们传达希望、虔诚和勤劳的美好情感。

2.《林黛玉》:这是我国艺术家刘文进的作品,在《红楼梦》著作中,林黛玉因得知宝玉和宝钗成婚,最后气郁而死。画面中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林黛玉的哀愁、幽怨的气息。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3.《张飞》:张飞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形象,这幅作品通过对张飞五官特征的塑造,把他暴躁鲁莽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

[page] 4.《吉普赛女郎》:是哈尔斯的代表作,通过画面中荷兰的民族姑娘的单纯开朗的微笑,我们能感受到自由开放气息和时代精神在这位少女形象上的反映。

(四)游戏体验、加深印象

1.游戏中思考探索不同情绪下的五官特征。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四个没有五官的人物头像,请四组同学上台将不同的五官特征贴在相应的表情下。完成后请其他小组同学进行点评,老师先不做揭示。

2.教师讲解后揭示答案。

①教师出示古代画决:画人喜,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泪下落;画人怒,立眉瞪眼牙紧咬等。

②根据之前学生拼出的五官,老师给予相应的调整。 (五)教师示范、学生实践

1.教师拿出材料进行作画步骤的示范,学生认真观察。①先画出脸部和头发的外轮廓。 ②画出头发和头饰的形态。 ③画出眼睛、眉毛等造型结构。 ④完成整幅头像的描写。 2.学生动手实践

①作画要求:写生一幅人物头像,表情要生动,可以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②学生创作,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同学进行重点指导。 (六)作品展示

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围绕构思、内容和人物神态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

2.老师将学生作品贴在教师的艺术角。

六、课堂延伸

老师播放其他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比如雕塑、版画作品等。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推荐第2篇: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试讲教案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试讲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二、学生讲解,对比欣赏

1.学生阅读本组作品介绍,并讨论总结其风格特点。

2.请每组推选解说员,讲解本类作品特点,本组同学作补充,逐个进行。3.教师同时投影展示图片。

杨柳青年画: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绚美,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等艺术构思,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理想。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

桃花坞年画: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风筝:在我国起源较早,最早见于记载的南北朝时期。开始用于传递书信,唐以后演变成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丝弦,风吹后发出的声音如筝一般,故名风筝。风筝是信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品。在我国南北广为流传。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都是扎制风筝的著名产地。

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劳动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它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

传说虎为兽中王,可籍虎威驱赶一切恶善。另外,“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等又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出于这种愿望和企盼,所以,民间玩具中以虎为题材的作品很多。在造型上,往往突出虎的双目和利齿,以表现其威武、避邪的一面,同时,虎身上又饰以吉祥花草,表现出吉祥的一面。

刺绣: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这些刺绣纹样大都隐喻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祈求子孙万世、幸福长寿之意。如前所述,民间美术的纹样大都是约定俗成的寓意符号,如:鱼、蝶、鸟、鼠喻男子,花、莲等植物多喻女子。“鱼戏莲”、“蝶恋花”即隐喻男女的爱慕。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三、欣赏拓展,实践操作 1.教师投影剪纸过程 2.学生自创剪纸作品

3.评价学生们的解说、协作和创作能力

四、本课小结

民间美术的成果,充实、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陶冶影响着民族的性情,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习性。民间美术是与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习俗紧密相联的,其多数是对自身的美化,对生产生活物品的美化,对生存环境的美化。因而,它有利于社会发展。在今天,了解这一文化形态,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五、布置课后思考题

想想你的家乡有什么民间美术品种,它有哪些艺术特色?

编织: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织法种类多样,造型美观、大方,实用结实,粗中有细、净中有色是我国传统编织品的特色。编织品可分六大类: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葵编。产品可分为篮、盘、席、篓、提包、帽、鞋、玩具等等。

精巧的构思、合理的结构、巧妙多变的织法,就可领略到这些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民间工艺品之美妙了。

剪纸:是最大众化的一种美术样式。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在我国,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很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于我国各地和各民簇的风俗习惯不同,剪纸的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上我国北方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为其特点,南方则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为其风格。剪纸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是表达人们吉祥、美好的寓意。

4.根据学生讲解,总结民间美术的三个特点(板书) 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 ②质朴率真,随意大方; 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在这一环节中需对民间美术的各种类的起源、发展、风格、作用,作一概括讲叙。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版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

推荐第3篇:海南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试讲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海南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试讲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导语】海南教师资格考试:http://hi.zgjsks.com/。 在海南教师资格教师资格面试考试中,面试知识点的复习向来是考生复习备考阶段的一大重点,其中中公教师考试网为面试知识点的复习为考生提供知识点梳理,帮助考生备考!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二、学生讲解,对比欣赏

1.学生阅读本组作品介绍,并讨论总结其风格特点。

2.请每组推选解说员,讲解本类作品特点,本组同学作补充,逐个进行。

3.教师同时投影展示图片。

4.根据学生讲解,总结民间美术的三个特点(板书) 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 ②质朴率真,随意大方; 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在这一环节中需对民间美术的各种类的起源、发展、风格、作用,作一概括讲叙。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版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

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

杨柳青年画: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绚美,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等艺术构思,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理想。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

桃花坞年画: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风筝:在我国起源较早,最早见于记载的南北朝时期。开始用于传递书信,唐以后演变成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丝弦,风吹后发出的声音如筝一般,故名风筝。风筝是信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品。在我国南北广为流传。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都是扎制风筝的著名产地。

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劳动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它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

传说虎为兽中王,可籍虎威驱赶一切恶善。另外,“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等又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出于这种愿望和企盼,所以,民间玩具中以虎为题材的作品很多。在造型上,往往突出虎的双目和利齿,以表现其威武、避邪的一面,同时,虎身上又饰以吉祥花草,表现出吉祥的一面。

刺绣: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这些刺绣纹样大都隐喻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祈求子孙万世、幸福长寿之意。如前所述,民间美术的纹样大都是约定俗成的寓意符号,如:鱼、蝶、鸟、鼠喻男子,花、莲等植物多喻女子。“鱼戏莲”、“蝶恋花”即隐喻男女的爱慕。

编织: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织法种类多样,造型美观、大方,实用结实,粗中有细、净中有色是我国传统编织品的特色。编织品可分六大类: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葵编。产品可分为篮、盘、席、篓、提包、帽、鞋、玩具等等。

精巧的构思、合理的结构、巧妙多变的织法,就可领略到这些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民间工艺品之美妙了。

剪纸:是最大众化的一种美术样式。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在我国,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

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很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于我国各地和各民簇的风俗习惯不同,剪纸的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上我国北方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为其特点,南方则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为其风格。剪纸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是表达人们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三、欣赏拓展,实践操作 1.教师投影剪纸过程 2.学生自创剪纸作品

3.评价学生们的解说、协作和创作能力

四、本课小结

民间美术的成果,充实、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陶冶影响着民族的性情,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习性。民间美术是与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习俗紧密相联的,其多数是对自身的美化,对生产生活物品的美化,对生存环境的美化。因而,它有利于社会发展。在今天,了解这一文化形态,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五、布置课后思考题

想想你的家乡有什么民间美术品种,它有哪些艺术特色? 以上是中公教师考试网为考生备考教师资格面试提供知识点集锦,供大家参考借鉴!

推荐第4篇:小学美术教师资格教学设计

Fpg

美術設計

試擬定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___________,了解___________掌握_____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分析_________, 運用_______知識鑒賞______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會_______發現_________感受______(提高動手實踐能力,養成美術興趣。養成善於思考の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如何創作

教學難點 運用發散思維

設計新授環節の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運用演示方式直觀の讓學生感受畫の特點,鍛煉學生の觀察能力

活動一 設置遊戲(直觀演示,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猜謎遊戲 展示圖片影片 對學生提問

(設計意圖)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學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上。

活動二 講授新知,引導想象

1提問畫の感受(喜歡)(學生認真思考並回答)

2鑒賞,思考如何創作技巧怎麼運用

(學生認真思考並回答)

3教師總結繪畫給人の感受 創作方法,技巧,繪畫工具

(設計意圖)通過問答方式,旨在引導學生思考,主動積極の去注意創作關鍵關節

活動三 觀察創作,交流體會

1臨摹或創作過程1.2.3.4(老師與學生一起創作)

2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の學生解決問題,發現共同性問題,進行講解

3學生積極分享自己の創作思想,同學間相互交流評價,對不足之處進行補充。

4布置作業:用學到の知識自己選擇題材進行創作,優秀作品展示在櫥窗。

(設計意圖)實際操作環節是教學重點,旨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為學生提供直觀材料,激發學生の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講授過程中通過問題和遊戲引導學生發散性思維,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示範法教學能更好の突出解決難點,重點。加強學生對畫の理解,為以後創作打下基礎。

Fpg

Fpg 不同の季節有怎樣不同の色彩感受?

1春天是綠色の,生命

夏天是紅色の,火熱熱情

秋天是黃色の,成熟

冬天是白色の,冰冷 細條の種類有哪些,不同の線條感受如何?

1直線和曲線兩大類。又分長短,粗細,曲直,輕重,虛實等。不同の線條給人不同の感受,水平線讓人感到沉穩,垂線讓人感到亢奮,曲線讓人感到委婉,斜線讓人感到進取,圓圈線讓人團圓。

馬蒂斯の作品印象?

1色彩純度高,喜歡運用鮮豔,濃重の色彩,注重純粹造型表現。筆觸較大,極強の視覺沖擊力。不追求寫實,裝飾感強烈。

民間藝術表現形式?特點?

1織染藝術,剪紙藝術,年畫,彩燈,風箏,皮影等。按材料分成紙,布,竹,木,石,陶瓷等手工藝品。 特點:以天然材料為主,用傳統手工方式制作,帶有濃鬱の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與生活風俗密切相關。 蛙聲十裏處清泉水墨畫理解? 1畫面看不見意志青蛙,卻又順水而下の蝌蚪和奔流の泉水,仿佛悅耳の樂章,真是畫中有畫,畫外還有畫,聲情並茂,使人產生無盡遐想。

平面構成重複排列の含義?

1一個圖形向左右,上下有規律の重複排列,就會形成一個新圖形。 簡述同類色和鄰近色の區別?

同類色:色相性質相同,顏色深淺有區別,是按照明度來區分の。 鄰近色:色相環上相近90度之內の顏色,如紅色和橙色 水墨畫將墨色分為幾種?用筆有什麼變化? 1墨色:焦墨,淡漠,濃墨,重墨,輕墨 2用筆根據含水量:幹,濕,濃,淡の變化 什麼是美術設計中の單獨紋樣?

1單獨紋樣指沒有輪廓和骨骼限制,可以單獨處理,自由運用の裝飾紋樣。要注意外形完整,避免松散。 添畫要注意哪些繪畫表現方法和繪畫特色? 1油畫:注意空間表達,簡化人物細節

素描:注重光影和體積感

版畫:注重線條和裝飾美感

水墨畫:注重水墨韻味,民族色彩

Fpg

推荐第5篇:小学美术教师资格教学设计

美术设计

试拟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___________,了解___________掌握_____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_________, 运用_______知识鉴赏______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_______发现_________感受______(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养成美术兴趣。养成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创作 教学难点运用发散思维

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演示方式直观的让学生感受画的特点,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活动一设置游戏(直观演示,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猜谜游戏展示图片影片对学生提问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 活动二讲授新知,引导想象

1提问画的感受(喜欢)(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 2鉴赏,思考如何创作技巧怎么运用(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 3教师总结绘画给人的感受创作方法,技巧,绘画工具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主动积极的去注意创作关键关节 活动三观察创作,交流体会

1临摹或创作过程1.2.3.4(老师与学生一起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发现共同性问题,进行讲解

3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想,同学间相互交流评价,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 4布置作业:用学到的知识自己选择题材进行创作,优秀作品展示在橱窗。 (设计意图)实际操作环节是教学重点,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讲授过程中通过问题和游戏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示范法教学能更好的突出解决难点,重点。加强学生对画的理解,为以后创作打下基础。

不同的季节有怎样不同的色彩感受?

1春天是绿色的,生命夏天是红色的,火热热情秋天是黄色的,成熟冬天是白色的,冰冷 细条的种类有哪些,不同的线条感受如何?

1直线和曲线两大类。又分长短,粗细,曲直,轻重,虚实等。不同的线条给人不同的感受,水平线让人感到沉稳,垂线让人感到亢奋,曲线让人感到委婉,斜线让人感到进取,圆圈线让人团圆。

马蒂斯的作品印象?

1色彩纯度高,喜欢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注重纯粹造型表现。笔触较大,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不追求写实,装饰感强烈。

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特点?

1织染艺术,剪纸艺术,年画,彩灯,风筝,皮影等。按材料分成纸,布,竹,木,石,陶瓷等手工艺品。 特点:以天然材料为主,用传统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生活风俗密切相关。 蛙声十里处清泉水墨画理解? 1画面看不见意志青蛙,却又顺水而下的蝌蚪和奔流的泉水,仿佛悦耳的乐章,真是画中有画,画外还有画,声情并茂,使人产生无尽遐想。

平面构成重复排列的含义?

1一个图形向左右,上下有规律的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一个新图形。 简述同类色和邻近色的区别?

同类色:色相性质相同,颜色深浅有区别,是按照明度来区分的。 邻近色:色相环上相近90度之内的颜色,如红色和橙色 水墨画将墨色分为几种?用笔有什么变化? 1墨色:焦墨,淡漠,浓墨,重墨,轻墨 2用笔根据含水量:干,湿,浓,淡的变化 什么是美术设计中的单独纹样?

1单独纹样指没有轮廓和骨骼限制,可以单独处理,自由运用的装饰纹样。要注意外形完整,避免松散。 添画要注意哪些绘画表现方法和绘画特色? 1油画:注意空间表达,简化人物细节 素描:注重光影和体积感 版画:注重线条和装饰美感

水墨画:注重水墨韵味,民族色彩

推荐第6篇:教师资格试讲教案

申请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试讲人:

试讲内容: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

1 工作单位:

试讲时间:

第五章 声调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声调的相关内容 2.准确掌握普通话的声调和声调的辨正

3.不同方言区学生进一步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区别 【教学重点】:

1.了解声调的作用和调值、调类 2.五度标记法 【教学难点】: 1.声调的辨正

2.方言区学生准确掌握调值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示范,互动练习。 【讲授课时】: 15分钟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互动提问:

2 问题1:您来自哪里?

问题2:掌握几门外语(发音)?这些语言固定字或词有固定字调吗?

世界上许多语言是没有声调的,目前明确的只有汉藏语系的语言有声调。在中古汉语就有四个声调,隋代《切韵》(qiē yùn)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完整而确切的资料。至于上古汉语有没有声调,如果有的话,有几个声调,由于文献不足,比较难以确定。声调这也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征。

汉语普通话讲究的是声、韵、调的完美结合和灵活掌握,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掌握普通话不仅要会说,还要说得准确、说得清晰、说得动听。声调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我们今天要一起进行学习和实践。

二、教学过程

(一)声调的定义和作用 1.什么是声调

声调就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要注意的是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相对音高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上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也就是说声调高低升降的比例关系则是固定的。

2、声调的作用

(1)一个音节或同样的两个音节,由于声调不同就完全可以表示两种甚至更多的意思。普通话中音节大概是400多个,声调在区别语意方面尤显重要。

3 (2)汉字因为有了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汉语的音韵美才得以体现和发挥,才能充分地用来表达情感。(众里寻她千百度,幕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

(3)声调还可以用来调节气息,纯正字音。可以通过对两字词及四字词的夸张练习来体会气息的运动,使字音准确、响亮。(王菲改名)

(实例2)电台工作中的实际事例

(二)调类和调值(五度标记法)

调类:即声调的分类。普通话里有四种基本的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根据古汉语“平、上、去、入”的名称沿用下来的

当前最公认的七大方言区是:官话方言(又称北方方言)区,吴语区,湘语区,赣语区,粤语区,闽语区、客家话区。

北方方言一般以 4个声调为多,少数5个声调,西北有的地方少至3个。长江以南保持 4个声调,其余各方言的声调都在5个以上:湘方言5~6个,吴方言一般7~8 个(只有上海是 5个),客家方言、赣方言都是 6个,闽方言7~8个,粤方言8~10 个。

来自不同方言区的学生准确规范的掌握普通话四个调类,是讲好普通话的重要基础。以四川话为例,除了调类不同,各方言区之间调值也有很大区别。

问题3:您觉得外国人说中国话最难的是什么?(请学生模仿)

4 (实例1)大部分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普通话的过程中最难掌握的就是声调。这不是说外国话就没有调子,主要因为他们的语音系统中不太会出现用声调区别语意的现象。所以在外国友人的眼里有时候“同窗”和“同床”也许没什么区别,“答辩”和“大便”也许是一回事。

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即声调高低升降的具体变化。

调值有五度:低(1度)-半低(2度)-中(3度)-半高(4度)-高(5度)。一般采用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图解)

如果以12345来表示相对音高从低到高的五个等级,那么阴平是一个高平调,调形为[55];阳平是一个高升调,调形为[35];上声是一个降升调,调形为[214];去声是一个全降调,调形为[51]。发高音时,声带相对紧张;发低音时,声带相对松弛。其中上声的音长在四个声调中最长,去声则是最短。

1、阴平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作55。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例如:

青春光辉 春天花开 公司通知 新屋出租

2、阳平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高。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高。例如:

人民银行 连年和平农民犁田 圆形循环

5

3、上(shǎng)声 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再升到4,写作214。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例如:

彼此理解 理想美满 永远友好 管理很好

4、去声 念高降(或称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最短的。例如:

下次注意 世界教育 报告胜利 创造利润

总之,普通话的声调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调型差别较大,不易混淆

课后练习: 1.绕口令

2.试用同声调字词造句

6

推荐第7篇:浙江教师资格美术学科面试《手工书设计》教案

zj.zgjsks.com

浙江教师资格美术学科面试《手工书设计》教案

浙江教师资格美术学科面试《手工书设计》教案

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手工书的多种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直观感知与实际操作,学会制作手工书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生读书、爱书的情结得到提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掌握手工书的制作方法; 【难点】

制作出有创意的手工书。

2015浙江教师资格暑期夏令营课程

http://zj.zgjsks.com/zg/2015jz_sqb/?wt.mc_id=bk11904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合作学习指导法、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卡纸、塑料、布、彩笔、刻刀等。

zj.zgjsks.com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拿着形状各异的手工书进教室,让大家猜它们都是什么,学生可能给出贺卡、书签、相册等答案。教师讲手工书分发到各组,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是手工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教学。 (二)直观感知

学生通过对每组手工书的直观感知,了解手工书的不同表现形式:卡片书、盒子书、立体造型书等。 (三)具体分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通过对每组的手工书的研究,总结书籍设计的内容:造型设计、封面设计、护封设计、环衬设计、扉页设计、插图设计、开页设计、板式设计等。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可以采用的装饰方法:绘画、粘贴、拓印、剪刻。可以采用的材料:卡纸、塑料、布等。 (四)示范讲解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一种手工书的制作方法:以闽南古厝的侧影为原型,做书的造型,当书完全打开时,就是一座完整的闽南古民居的轮廓。封面及内页的装帧采用了一些当地的文化元素:拓印的树叶、电线上的小鸟、古厝的红砖墙、镂空窗花、老戏台。采用四针眼订线装书,色彩以赭红为主调,其他颜色点缀,统一而有变化。 (五)实践展评

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重新设计。或用自己的日记和照片,制作一本有创意的书。 完成后,学生自主发言,介绍自己的书,其他学生可以给予改进意见,教师可以从整体造型、内页设计、装订方式等方面给予评价。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教室建立一个图书角,把学生们自制的手工书收纳在那,便于学生们课下分享、学习。 (六)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学生谈谈对书的情结。

六、板书设计

zj.zgjsks.com

七、课后反思

中公资深讲师朱颖解析

推荐第8篇: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说课稿中国民间美术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说课稿:中国民间美术

上海教师考试网(http://sh.zgjsks.com/) 上海中公教育(http://sh.offcn.com/)联合制作

一、说教材 1.内容、地位和作用

中国民间美术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欣赏,本课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玩具、编织、剪纸等民间美术。本课结合苏州地区的特色,重点介绍年画和刺绣。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我们伟大民族灿烂丰富的民间美术有所了解,增加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它独特的形式语言。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鉴赏能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民间美术与我们生活的联系;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增强民族自豪感。

(2)难点: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的理解以及其中的寓意。

二、说学情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对美术作品也有了自己的了解和偏好。对于民间美术,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接触,但大部分学生对民间美术这一主题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有学生认为民间美术就是简单粗糙的代名词,又或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需要民间美术等等的狭隘想法。因为有了这些想法,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可能还会有抵触的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内容不宜讲得过于理论化,而应当多结合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让他们在体验中意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对图片更感兴趣,所以本课注意从图片本身出发,便于学生得出较为直观的结论,而不倾向于简单知识的传授。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指导

根据本课性质及学生状况,主要采取“激发启发--引导分析”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与组织讨论,培养学生的作品分析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

2、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采用欣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等方法学习。通过视频或实物的展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亲手创作,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讨论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1分钟) 利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作为开场。播放视频《中国民间美术》,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民间美术有直接的感受。

请各组根据课前预习,从预先放置的盒子中,集体讨论后选出属于民间美术作品。小组讨论后结合书本知识,推荐一位评委上台讲评。

(三)讲授新课

1.设置问题,引领学生欣赏

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并提问:民间美术有哪些特点?民间美术大体有哪些种类?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学生回答问题后,对答案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后提问:同学们知道自己家乡有些什么民间美术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解

选取年画、刺绣、风筝、玩具、编织、剪纸作为素材,介绍相关艺术作品的产生背景、发展历史和目前的发展状况。同时解析不同民间艺术形式的所表示的深刻含义。

(1)年画(12分钟) 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备出,曾有过文征明、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杰出的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年画深受其影响,追溯起来千年历史。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雍,乾里,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铺纷纷迁至唐伯虎居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师边介绍桃花坞年画,边放桃花坞年画从古至今的社址变迁片断],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解放后,桃花坞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年画作品多次到日、美、意、卢森堡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 引领学生欣赏桃花坞年画的制作过程,展示作品。《一团和气》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画面呈圆型。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似稚童,又似老妪的笑脸,身穿锦团服饰,颈佩长命富贵银锁,手棒《各气吉祥》卷轴,给人喜气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呈圆型,寓意“团圆”“圆满”,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睦,生活幸福,诸事顺道的良好的愿望。请学生看完后谈自己的感想。

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相当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之作外,还有小说戏剧类、祈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比如这一幅《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事物的一幅风俗画。同学们看完后,通过解释和互相提问等方法上讲台介绍作品

(2)刺绣(9分钟) 分别介绍中国的四大名绣: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 苏绣有着三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双面绣可称是皇冠上的明珠。什么是双面绣呢?

[播放一段介绍苏绣的片子] [同学们互相交流感受]老师示范刺绣的制作。 (3)风筝(1分钟) 放风筝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集运动、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风筝及放风筝的感受。

(4)玩具(2分钟) 每个人的童年几乎都是由各种玩具随着成长的,民间玩具充满了人们对儿童深沉的爱和美好的祝愿,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请学生生回忆儿时的玩具,并介绍以前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

(5)编织(1分钟)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各种竹、藤、草、玉米皮遍地都是,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其材质,巧妙编织出造型优美的盘、篮、鞋、席等实用美观的工艺品,在我国南方的竹编,劳动人民利用竹材的皮和簧不同泽,竹、幂的宽和窄,编插技法制成不同的竹制品,造型美观,而耐用的整体形态达到静中有色,粗中有细,硬中有柔的艺术效果。[边介绍边看各地编织品的录像] (6)剪纸(2分钟) [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通过表演剪、贴、看的一系列动作,请同学们猜含义。] 仅仅靠一把剪刀在纸上剪刻,就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生活(老师边剪边展示)。 3.赏析比较

教师展示一幅中国文人画作品和一幅剪纸作品,请同学们比较二者之间的不同。思考:二者的题材内容是怎么来的?形式方面有什么不同?(注意: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材料、形式以及创作者和作品的服务对象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分组讨论后请代表讲评。 教师总结:刚刚大家分析得很好,文人画重视主观意趣和笔墨情趣,以笔墨直抒胸中的自我成为文人画家的主旨,而民间美术是一种自发性的美术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积累中,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以及祈求幸福的愿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美术门类。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

教师:民间美术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一些风格独特的艺术品,它丰富了我们的视觉艺术,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好好保护,继承和发扬等。学生相互探讨民间美术与生活究竟有哪些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画面的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作品的不同,直接感受民间美术特有的美。通过学生对民间美术与生活关系的探讨,让学生体会到民间美术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1分钟)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俗活动美术。它遍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代传承与创造的珍贵财富,蕴含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内涵。我们既要自觉保护它,更应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有选择地将其继承、发扬广大。最后同学们观看了创意剪纸作品及视频,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后,学生进行了课堂练习,在刚刚完成的作品中,有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创意,很不错。

课后活动建议:

①调查你所居住的地方有哪些民俗,尝试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②收集你最喜欢的民间美术作品,尝试用它们来布置你的房间,谈谈从中有什么体会并与同学交流。

五、板书设计

比较人文画作品和剪纸作品的区别

上海教师资格面试群:283299093

2014上海教师资格面试资料:http://sh.zgjsks.com/html/jszg/zlfd/mszd/?wt.mc_id=bk12559

推荐第9篇:教师资格试讲经典教案

等差数列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等差数列》是《高中数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是前一章《函数》内容的延伸,体现教材编排的连续性,它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实际应用,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等差数列作为数列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探究特殊数列的开始,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1)教学参考书和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本节的重点是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本节先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最后根据这个公式去进行有关计算。可见本课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应用能力。

(2)从学生知识层面看:学生对数列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认识,对方程、函数、数学公式的运用具有一定技能,函数、方程思想体会逐渐深刻。 (3)从学生素质层面看:我从高一年级新生开始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思维活跃中,课堂参与意识较浓,且高一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理解、分析、推理的能力。鉴于上述分析原因,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难点:(1)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2)从函数、方程的观点看通项公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应用公式的能力;(2)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渗透函数、方程的思想。 情感目标:(1)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的认识事物规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

二.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结合本节课特点,我采用指导自主学习方法,即学生主动观察――分析概括――师生互动,形成概念――启发引导,演绎结论――拓展开放,巩固提高。在学法上,引导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探究。

三.教学程序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更好地使不同层次学生形成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结合本教材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二)新课探究,推导公式

(三)应用例解

(四)练习反馈 强化目标

(五)归纳小结 提炼精华

(六)课后作业 运用巩固,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1.复习回顾: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__________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从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______ 。

2.利用粉笔如图堆放,共放7层,自上而下分别有

4、

5、

6、

7、

8、

9、10根粉笔。写成数列:4,5,6,7,8,9,10

3.某电影院第一排座位号是:

48、

46、

44、

42、40、

38、

36、

34、

32、30。写成数列:48,46,44,42,40,38,36,34,32,30

② 引导学生观察:数列①、②有何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是同一个常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板书课题) (教学设想:通过练习1复习上节内容,为本节课用函数思想研究数列问题作准备;练习2和3 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样数学也是离不开生活的。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二).新课探究,推导公式 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强调: ①它是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从第2项起)必须是同一个常数。②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 所以上面的①、②都是等差数列,他们的公差分别为

1、-2。

[练习一]判断下列各组数列中哪些是等差数列,哪些不是?如果是,写出首项a1和公差d,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1)1,3,5,7,……

(2)9,6,3,0,-3,…… (3)-8,-6,-4,-2,0,……

(4)3,3,3,3,3,…… (5)1,,,,,……

(6)15,12,10,8,6,…… (教学设想: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等差数列数学表达式: 如果等差数列{an}首项是a1,公差是d,那么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 a2-a1 =d ,a3-a2 =d ,a4-a3 =d …… an+1a1 =d a3 - a2=d a4 –a3 =d ……

an –an-1 =d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an- a1 =(n-1)d 即 an = a1 +(n-1)d

(Ⅰ) 当n=1时,(Ⅰ)也成立,所以对一切n∈N﹡,上面的公式(Ⅰ)都成立,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

(三).应用例解

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解:(1)由a1=8,d=5-8=-3,n=20得

∴ a20=8+(20-1)×(-3)= -49

(2)分析:要判断-401是不是数列的项,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an,判断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an =-401成立。

解:由a1=-5,d=-9-(-5)=-4,得

∴ an= -5+(n-1)×(-4)=-4n-1 令 -4n-1= -401,解得n= 100 即 -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说明](1)强调当数列{an}的项数n已知时,下标应是确切的数字;(2)实际上是求一个方程的正整数解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以前见得较少,可向学生着重点出本问题的实质:要判断-401是不是数列的项,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an,判断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an =-401成立

例2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 =31,求首项a1与公差d。 (指导学生看书上的解题过程)

[说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的a

1、d、n、an这4个量之间的关系。当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时,可根据该公式求出另一部分量。

例3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说明]让学生会用所学数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练习反馈 强化目标

1.P113练习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上述题目,教师提问)。 目的: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2.若数列{an} 是等差数列,若 bn= an +c,试证明:数列{bn }是等差数列.证明: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 bn-bn-1 = (an+c)-(an-1+c) = an-an-1 = d (常数) ∴{bn }是等差数列

目的:对学生进行数列问题提高训练

(教学设想:练习1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练习2如何用定义证明数列问题)

(五).归纳小结 提炼精华 [老师作适当引导(问题:⑴本节课你们学了什么?⑵要注意什么?⑶在生活中能否运用?),让学生反思、归纳、总结。这样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首先要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数学表达式: an-an-1=d(n≥2);其次要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n≥1) .本课时的重点是通项公式的灵活应用,知道an,a1,d,n中任意三个,应用方程的思想,可以求出另外一个。

(六).课后作业 运用巩固 必做题:课本P114习题3.2第1,2,6 题

选做题: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2 ,第10项是第一个大于1的项。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教学设想:通过分层作业,提高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四.板书设计 §3.2等差数列

1、定义

2、数学表达式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1(略)

例2(略) 例3(略)

本节课的重点是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与应用,因此把强调的问题放在较醒目的位置,突出了重点,同时还给学生留有作题的地方,整个板面看上去自然、清晰、美观,还能充分表现出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推荐第10篇:教师资格技能考试教案

§2.4.1 隐函数的导数

本节课内容是由赵利彬主编的经管类《高等数学》(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第一课时隐函数导数。这部分内容在课本第82页至85页。

一、教材分析、教学目的的确定:

本节是在导数的概念及求导法则的基础上,继续探讨隐函数的求导法则,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深化,综合性强,方法灵活,又下面学习微分概念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会求隐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会求幂指函数的导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明晰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1.隐函数的定义;2.隐函数的求导;3.幂指函数化隐函数求导

二、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通过举例、练习加深理解知识,突破难点,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交叉使用启发式、讨论式、自学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三、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循序渐进原则”,我把这次课分为四个阶段:问题提出----方法及例题讲解---课堂练习---归纳总结。

问题提出--思维从疑问开始,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启动,符合教学论中的激发性原则;什么是隐函数?概念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方法及例题的讲解---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在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题目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加深理解,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当堂纠正;

归纳总结---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使学生清晰的留下思维的痕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的参与意识。在此过程中,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三、课堂教学手段:

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快捷、生动、形象的辅助作用,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得并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1、隐函数的定义

显函数 形如yf(x)的函数称为显函数 例如ysin x  yln x+e x 

隐函数 由方程F(x y)0所确定的函数称为隐函数

把一个隐函数化成显函数 叫做隐函数的显化

例如 方程xy3 10确定的隐函数为y31x

如果在方程F(x y)0中 当x取某区间内的任一值时 相应地总有满足这方程的唯一的y 值存在 那么就说方程F(x y)0在该区间内确定了一个隐函数

2、隐函数的导数

在实际问题中 有时需要计算隐函数的导数 因此 我们希望有一种方法 不管隐函数能否显化 都能直接由方程算出它所确定的隐函数的导数来

例1.求由方程e yxye0 所确定的隐函数y的导数

解 把方程两边的每一项对x 求导数得 (e y)(xy)(e)(0)

即 e y yyxy0 从而 yy y

(xe0)

xey 练习.求由方程y52yx3x70 所确定的隐函数yf(x)在 x0处的导数y|x0

解 把方程两边分别对x求导数得5yy2y121x 60

x

由此得y1215y426x6|1

因为当x0时 从原方程得y0 所以 y|x01215y42x022y2x 例2 求椭圆1在(2, 33)处的切线方程

1692 解 把椭圆方程的两边分别对x求导 得 x2yy0 从而y9x

8916y 当x2时 y33 代入上式得所求切线的斜率ky|x23

24 所求的切线方程为y333(x2) 即3x4y830

24 练习.求由方程xy1siny0所确定的隐函数y 2的二阶导数

解 方程两边对x求导 得 1dy1dydy2cosy0 于是 

dx2dxdx2cosy2sinydydx4siny

上式两边再对x求导 得 2dx(2cosy)2(2cosy)3d2y

3、幂指函数求导

例5.求yx sin x (x>0)的导数

解法一 利用隐函数求导--化对数式 两边取对数 得ln ysin x  ln x

上式两边对x 求导 得1ycosxlnxsinx1

yx于是yy(cosxlnxsinx1)xsinx(cosxlnxsinx)

xx解法二 这种幂指函数的导数也可按下面的方法求 利用复合函数求导--化指数式

ln x yx sin xe sin x· yesinxlnx(sinxlnx)xsinx(cosxlnxsinx)

x利用复合函数求导--化指数式

对数求导法 这种方法是先在yf(x)的两边取对数 然后再求出y的导数

设yf(x) 两边取对数 得ln y  ln f(x)

两边对x 求导 得 1y[lnf(x)]

y f(x)[ln f(x)]

y对数求导法适用于求幂指函数y[u(x)]v(x)的导数及多因子之积和商的导数

练习 求函数y(x1)(x2)的导数

(x3)(x4) 解 先在两边取对数(假定x>4) 得ln y1[ln(x1)ln(x2)ln(x3)ln(x4)]

2上式两边对x求导 得1y1(1111)

y2x1x2x3x4y于是 y(1111)

2x1x2x3x4当x

(3x)(4x)(3x)(4x)用同样方法可得与上面相同的结果

注 严格来说 本题应分x4 x1 2x3三种情况讨论 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4.归纳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内容?师生共同总结。5.作业:P87,1(1),2(3),4(3)

第11篇:教师资格面试教案写作方法

教师资格面试教案写作方法

教案就是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每次授课做的课前教学准备,每一个教案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教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每位教师都必须掌握优秀教案的写作方法。

教案的编写首先要求教师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大纲是教学的依据,因此教师应配合大纲掌握教材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从而正确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

教案种类繁多,课时教案为基本型。各门学科和不同课型的课时教案,其内容与项目不尽相同,但常规项目却是它们共有的。其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整个教案书写的过程中,教学过程是教案的关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教学步骤入手,研究教案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用什么方法?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梯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哪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教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为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问题。

1.切合对象,坚持“五性”

2.优选教法、设计课型

3.认真备课,不要“背课”

4.既抓“正本”,又抓“附件”

5、教案编写应内容全面、层次清楚

6、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

7、教案可以进行灵活调整和修改

每个教师都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认识到教案的重要意义,加强对教案编写的重视程度。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12篇:教师资格面试教案通用

一、教案主要内容

排。 2)讲授新课:主要是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提什么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听课

者理解新知识,怎么教会听课者掌握重点、难点、以及完成课程内容所需的时间和具体的安

1、课题名称

2、教学目标(要体现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

5、教学方法(可不写)

1)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

6、教学手段/教学用具(有就写,没有就不写)

7、教学过程

1)导入:常用导入方法:序言导入,尝试导入,演示导入,故事导入,提问导入,

范例导入

3)巩固练习:用什么方式练习,练习的设计 4)归纳小结:根据所交内容进行适当的总结

5)布置作业:体现分层教学理念,尽量是开放型作业,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8、板书设计:板书要目的明确,布局合理,达到提示,强化,示范,解析,直观,总

括的作用

第13篇:中学英语教师资格认定教案

The teaching plan for Teaching goals: 1.Enable the Ss to familiar with/get ….knowledge(针对本单元的主题内容) 2.Enable the Ss to learn how to/the way to expre(eg.request&thanks) 3.Let the Ss learn the reading skill of…

4.Let the Ss learn to use…/ Help the Ss identify…(语法方面) 5.

(写作方面) Key and difficult teaching points (according to teaching goals) How to …

Teaching methods 1.Skimming & scanning methods to make the Ss get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2.Discuion methods t make the Ss undertand what they’ve learnt in cla.3.Pair work of group to get every student to take part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4.Competition & role-play method to arouse the Ss’ interest.eg.Role play a conversation…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Warming up Warming up by defining/describing/presenting/discuion/quiz Meanwhile, teach them some new words Step II Pre-reading Sample(1) Do you know….

Let’s get to know Sample(2) Show the Ss the pictures of Pre-reading on P.and ask them the following questions.a.Give them several minutes to discu the questions; b.Collect answers from the cla; c.Check answers while discuing.Step III Reading 1.Fast reading (Skimming for general idea) Get the Ss to read the paage quickly and meanwhile help them to form a good habit of reading.Before reading, look throug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In what order is the text written? ……

2.Text structure analysis

Have the students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s of each paragraph

1st paragraph: ….

Ask the students to divide the paage into ( )parts and write down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Part1 (para1-) ……

3.Detailed Reading (listening and scanning for detail information ) 1) Listen to the reading material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new words and expreions.2) Give them several minutes to locate particular information and complete Ex or answer questions.(教材上的或自己设计的) 5.Difficult words and sentences 1) Analyze some difficult words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2)Underline all the useful expreions or collocations in the paage, copy them to your notebook after cla as homework.6.Reading and information transferring Step IV Discuion Work in groups of four and discu: What do you learn about… from…? (When we are guiding Ss to read sth, besides hoping that they can learn some basic knowledge the material show, we still hope they can learn sth that can reflect eg.the spirit of human being) 附加: Role-play Work in pairs to act out how to…

Interviewing(suggested for narrative writing) Ask the Ss to do an interview in pairs.A is interviewing B wit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Step V Retelling

Retell the story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clues.Step VI Summary This paage doesn’t contain enough information for you to… Please learn more after cla.Do remember(情感目标)

Learn about language Teaching goals 1.Master important words and phrases.2.a kind of skill(eg.enlarge vocabulary by learning word- formation) 3.grammar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Teaching methods Let Ss do the exercises, and then collect their answers.Ask then to conclude the rules and then give them some explanation.Teaching procedures Part one Step one: Revision Review the text by checking the answers for Ex , , … on Page These exercises are about the useful words that appear in the text.Step two: skill or rule The teacher brings the Ss’ attention to…, help them discover the difference…

a.give Ss as many words as poible; b.gue the meaning, conclude, exercises; c.Ss will be interested in (the skill), and begin to use….to guide their word study in their daily life. Part two Step one: Reading, finding& thinking Read the text and tick out all the…

Step two: Learning about the making and uses of (eg.past participle) a.Show typical examples of how to (eg.make a subject clause) b.Guide the Ss to find out what changes we have to make when (eg.making or combining two sentences using subject clause ) c.Teacher shows the example and Ss write the sentences Step three: Explanation Step four: Pair work You may follow these steps: ……

Change role so that each student gets the chance to… follow the points in Ex Step five: Sum up

Listening part Teaching goals 1.Enable Ss to know sth about… and realize…

2.Help Ss learn(听力技巧eg.how to get required information by listening)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Eg.train to get the key words by reading the questions before listening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one: listening and taking notes The first listening: try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material, then ask Ss to try to retell what they have heard.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they are some details…

Step two: Listening and doing exercises Step three: Listening and checking This is a good chance for Ss to check their answers.After listening twice, most students can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material, and can write down the answers mostly.So this time is for their checking and adding their answers.

Guided writing Step one: making a introduction 每一种新的文体写作以介绍切入,并设计几个questions来了解这种文体。

Further applying 1.Finding information Go to the library to read or get online t search in order to find ….Take notes of your findings and tell the cla.2 Writing

Closing down Summing up We have learnt the whole unit.Let’s look at the chart on page.., try to fill in it.

第14篇:海南教师资格面试初中美术教案:《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海南教师资格面试|初中美术教案:《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导语】海南教师资格考试:http://hi.zgjsks.com/。 在海南教师资格教师资格面试考试中,面试知识点的复习向来是考生复习备考阶段的一大重点,其中中公教师考试网为面试知识点的复习为考生提供知识点梳理,帮助考生备考!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并学会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表现民间艺术;

【过程和方法】

通过利用网络收集和处理信息,提高对民间艺术色彩搭配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二、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

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及规律;

【教学难点】

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民间艺术实物、计算机、相关绘图软件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欣赏东北秧歌,使学生对生动绚烂的民间艺术有个强烈的感知印象,学生针对着衣者的色彩搭配谈感受,引起他们对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关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环节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说一说民间美术的在种类

设疑: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尝试说一说民间美术种类有哪些?

学生翻阅教材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二)了解民间艺术形式及其色彩

在了解民间艺术的种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分析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派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环节三: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一)组织学生自主进行资料搜集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相关信息(民间艺术)的调查,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民间艺术的色彩魅力和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二)教师明确自主学习具体步骤

1.学生登陆指定网址收集和处理资料,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做以汇报。

2.代表性民间艺术作品赏析:组织学生以色彩为导向,分析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特点。

3.总结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特点:纯度较高的颜色、采用强对比的手法、地域性强。

4.回顾色彩知识: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

5.通过再次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作品图片,进一步感受民间艺术的色彩魅力和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环节四:放飞想象,实践创新

根据学生自己对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特点的理解,利用画图软件来完成民间玩具涂色练习,可以自主或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以此来解决学生在绘画方面的不足之处。

环节五: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展示作品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评价作品,选出自己比较喜欢的作品,并从色彩搭配的规律方面进行品评,教师做最后总述。

环节六:总结提高,情感升华

师生共同总结,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加强民族自豪感,并把发扬传播民族文化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课后学生之间可进行彼此间的交流。进行后续的学习。

五、板书设计

以上是中公教师考试网为考生备考教师资格面试提供知识点集锦,供大家参考借鉴!

第15篇:湖南教师资格美术指导:明清绘画面面观

湖南教师资格美术指导:明清绘画面面观

明代和清代(公元1366—1911年)长达五百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在这个时期,各项艺术文化都上承宋、元,继往开来,不断提高,在绘画领域更是名家辈出,名作迭出。明代,涌现了“浙派”,“吴派”,“华亭派”,“白阳青藤”,“南陈北崔”等这些影响广泛、个性鲜明的流派名家;清代,“四王”“四僧”“扬州八怪”占据画坛主流,引领画风潮流。下面就让中公讲师谢学海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明代——“浙派”,“吴派”,“华亭派”,“白阳青藤”,“南陈北崔”。 1.“浙派”

明早期山水代表,师承南宋院体。浙派三大家:戴进,吴伟,蓝瑛。

戴进:浙派开山鼻祖。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以地别命名的绘画流派。擅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宋元,用笔劲挺方硬,水墨淋漓酣畅,发展了马远、夏圭传统;人物画师法唐宋传统,兼长二笔、写意。作品有《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三顾茅庐图》《达摩至惠能六代像》等。

吴伟:戴进之后的浙派名将,早年笔法工细,中年之后变为藏进豪放,泼墨淋漓。《踏雪寻梅图》《长江万里图》《雪景山水图》《灞桥风雪图》等。

蓝瑛: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晚年笔力蓊苍劲,气象峻,与文征明、沈周并重。《秋壑霜林图》《溪山曳杖图》。

2.“吴派”

明中期,吴派兴起,始创于沈周,成于文徵明,另有唐寅、仇英等,又称“吴门四家”。 沈周:早期谨细,师法王蒙,后期粗简,师法吴镇。《吴门十二景》《庐山高图》。 文徵明:也分粗细风格,以细见长。《绿荫清话图》《真赏斋图》等。

唐寅:字伯虎,题材处理方面更重思想性。《骑驴归思图》《春山伴侣图》《秋风纨扇图》等。

仇英:青绿水墨均有,《桃源仙境图》《停琴听阮图》。 3.“华亭派”

明代后期,上海松江一代。代表人物为董其昌,扭转了吴浙两派的颓风。他提倡摹古,师法董源、米芾等。董其昌:追求以书法入画所导致的笔墨联系变幻的表现力。强调布局中的势,笔墨中的虚实,追求画面的含蓄性。画风有两种格调:一是枯笔水墨,一是没骨或浅绛。《仿米氏水墨山水图》《仿唐代扬升没骨山水图》《秋兴八景图》。

4.“白阳青藤”

明代中期大写意花鸟画的两位代表画家徐渭和陈淳,因二者的号分别为青藤与白阳,加之他们同为大写意花鸟画的开创者,所以画史上将二者并称。开创了明清大写意花鸟画的先河。

陈淳:花鸟山水均能,中年以后形成笔墨放纵的个人风格,山水学米、高,能以淋漓的水墨,画出氤氲的云气效果,《竹石菊花图》。徐渭:绘画不拘泥于形似,重在神韵,表现出了艺术家无拘无束的艺术性格,这正是大写意花卉的精髓所在。《墨葡萄图》、《榴石图》等。

5.“南陈北崔”

晚明时代的画家陈洪绶与崔子忠在中国绘画史上并称为“南陈北崔”。两人不仅均以画、尤其是人物画名世,为人、处世、遭际、性情乃至画风也各有相通之处,故画史常将两人相提并论。

陈洪绶:在人物画、版画、书法方面造诣深厚。代表作有《归去来辞图》。

崔子忠:人物画故事布景奇伟,经常以窄长的直幅巧妙安排人物器具,代表作有《云中玉女图》。

清代——“四王”,“四僧”,“扬州八怪”。 1.“四王”

成员为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人。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以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与“虞山”两派,影响了后代三百余年。

王时敏:师法董其昌,“画不在形似,而在笔墨之妙”。早期淡雅温润,工整精细,晚年作品较为粗疏,荒率苍莽之气。《云山图》。

王鉴: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间作青绿重色,亦能妍丽融洽。《秋山图轴》。

王翚:对古人技法涉及面最广。作品虽多仿古,却具清丽深秀风致,功力深厚,但有时过于圆熟或刻露。晚年脱落,转有苍茫之致。《西山红树图》。

王原祁:王时敏孙子,自称笔端“金刚杵”。擅长枯笔焦墨,层层皴擦,不厌其烦,韵味厚重,“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厚,实而清”。《山中早春图》。

2.“四僧”

画派成员石涛、朱耷、髡残和弘仁皆为僧侣,故名“四僧”。 石涛:轻视泥古不化之风,是明末清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搜尽奇峰打草稿”。《松鹤图》等。

朱耷:号八大山人,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

髡残字石溪,艺术上与石涛并称二石。善画山水,亦工人物、花卉。

弘仁:擅画山水,初学宋人,晚法萧云从、倪瓒,笔法清刚简逸,意趣高洁俊雅。尤好绘黄山松石。

3.“扬州八怪”

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远播,其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在中国画史上主要是指汪士慎、黄慎、金农、李鳝、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

郑燮:以画竹来表现它的思想情感,提出艺术应心摹手追以气韵为先,代表作有《丛竹图》。

李鳝:用笔奔放自如,在题材、笔墨上,大胆地创新。代表作:《芭蕉睡鹅图》《松石牡丹图》。

金农:构图别有意境,形象古拙,笔墨凝重,风格高古,擅画竹。 黄慎:人物为主,山水花鸟为次。

汪士慎:以画梅著名,密蕊繁枝,清淡秀雅。 高翔:也以画梅著名,还能山水及肖像。

李方膺:画梅兰竹菊,落笔磊落飞动,晚年专工画梅,以瘦硬见长。 罗聘:金农弟子,八怪中唯一能画壁画,见多识广。

第16篇:江苏教师资格初中美术学科难题搜集

2017江苏教师资格初中美术学科难题搜集

2017年下半年江苏教师资格笔试备考正在进行中,中公教师为广大考生精选全国统考教师资格笔试练习题。

简答题

1.一节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要点有哪些? 2.简述美术合作学生的分级原则。

3.在《青花瓷》一课中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列举三个美术教学导入方法并列举。4.简述亨利·摩尔雕塑的艺术风格。 5.简述明代“波臣派”的基本艺术特征。

教师资格初中美术学科难题搜集答案

1.【参考答案】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学会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培养人文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使欣赏与评述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2.【参考答案】

美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为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1)同组异质是指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不同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考虑因素包括:学生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别、走读与否、性别及学生干部分配率。

(2)异组同质是指保持不同组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

3.【参考答案】

①音乐导入法:教师播放音乐《青花瓷》,引导学生闭眼聆听,并提问:这首熟悉的歌曲是主要描绘的工艺品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小结:歌词中素胚、青花、窑烧和汉隶等词语的精妙处蕴含着青花瓷的清郁典雅,如一曲悠扬古调徐徐清唱。

②实物演示导入:教师课前将青花瓷罐在讲桌摆好,并盖上黑布,激发学生好奇心,上课引导一位学生上台通过摸一摸、敲一敲等方式,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揭晓谜底,自然引出本课课题:《青花瓷》。

③游戏导入法:教师课前将青花瓷拼图顺序打乱,上课引导两位同学合作拼图,激发学生兴趣,简要讲述青花瓷发展背景,引出课题。

4.【参考答案】

亨利·摩尔创作最重要的特色是每件作品有它本身内在蕴含的能量。他不追求作品愉悦人的感官,而是表现一种感人的精神力量。他迷恋骨形,力图在骨形中表现一种雄健、强大的生命力。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感觉到有现代感的原始性和野性。他对现代环境中解决雕像与周围空间关系的课题做了很多探索,在雕塑形体上采用线、孔洞来探索新的空间表现也给我们以启发。代表作品《斜倚的人体》、《国王与王后》等。

5.【参考答案】

“波臣派”的创始人曾鲸是明代最具有影响力的肖像画家。“波臣派”绘画受西方油画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将中国画的线条水墨和西方绘画的光影明暗相结合,代表样式是在人物肖像画中以淡墨勾定轮廓五官,然后施墨色染出结构凹凸,再赋色彩;这种画法既吸收了民间写真的传统技巧,又融合文人画的审美取向,故而文质相兼,独具特色,“精勾细写”与“结构方圆”相融合,既有中国画的意境又兼具西方绘画的体积与质感,是西方油画与中国绘画最早的完美结合。

第17篇:广东教师资格美术学科面试有样儿

广东教师资格美术学科面试有样儿 2014年新一轮的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招聘考试已经拉开了帷幕。许多考生对于教师资格美术学科面试中的试讲仍保有恐惧心理,不能达到生动自然的课堂效果。怎样在试讲中“有样儿”。教师面试中获得高分的法宝则是有内容、有新意的试讲。

一、教师样儿

(一)授课有条理

中公资深讲师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如何达到良好教授效果,就需要教师在试讲当中逻辑清晰、思路明了。讲课的条理性是能够保证课堂的流畅性的前提,所以考生在试讲时一定要注意授课的条理。

一般的授课思路都包括了导入、新知识讲解、知识巩固、总结和作业。

(二)授课依据课标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关于师生角色转变的要求,也就说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也就意味着,老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这彻底的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这就需要考生在面试时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中公资深讲师为大家列举几项在考试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1.启发法

启发教学主要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所以说,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的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

2.问答法

问答法亦称提问法或谈话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其见解和认识,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原有知识的方法。

3.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组进行。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三)符合教师的语言表达

1.普通话

在面试中要想成为“黑马”,就要保证考官能够听懂你的授课内容和思路。出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清晰的授课思路,还需要“语言”这一媒介传递出来,这就需要考生采用普通话进行授课。

2.生动幽默

教师在授课中时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了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还需要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面试过程中可以采用生动幽默的语调去吸引考官。

3.严谨

教师的言行直接可以影响学生,在考试当中也会影响到考官。所以我们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表达的严谨性。保证不出现专业错误、表达错误的情况。

二、考生样儿

(一)着装

穿着正式,能够体现教师的端庄、大方。颜色以深色为主能够显示教师的稳重。也可以穿职业装。

(二)行为

在面试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考生身份,对考官要谦虚、有礼。并且也要保有自信。万不可出现进出场时不打招呼、说话无礼貌的情况。也不可以向考官询问与考试无关的事情。

第18篇: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萝卜

萝卜

1、教学目标

2、

(一)能用中国画的形式描绘蔬果中的萝卜与荸荠。(了解)

二)能较熟练地运用墨色,处理好浓、淡、枯、湿的不同笔法。(练习)

3、课时安排

一课时

4、课前准备

5、

不同构图的萝卜范画。

四、教学步骤

(一)可用猜迷的方法引入课题。

圆圆身子细尾巴,

半截藏在地底下,

别看皮辣心里甜,

你们猜猜这里啥。

(二)画萝卜

侧笔淡墨画出萝卜身。

中锋浓墨画出萝卜根。

边画边捻笔,尾巴有精神。

点上小青叶,位置要看准。

(三)画荸荠

先蘸紫色,笔尖再蘸点墨。画成椭圆形。

用笔尖蘸红点在中空白处。

(6) 蔬果搭配和位讲究巧和美。

萝卜大,荸荠小,大小一起有变化。

三颗荸荠画出聚和散,

有藏有露不呆板。

(7) 重视示范作画

中国画经历无数画家艰辛创作劳动,已形成独特而极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通过演示,让学生直接看清章法、用笔、用墨、用色的表现手法,从一笔一势开始至全幅一气呵成,让学生看清全过程,提高学生的描绘技能。

(8) 临摹和写生是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方法。

临是对着他人之作,照着写或画。

摹是以薄纸(透明纸)覆在他人作品上,拓下来。

通过临摹能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作品的特点,学习其章法、用笔、用墨、用色以及表达意境,表现对象的规律,间接提高认识大自然的能力,为能更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表现技巧打下基础。动笔前先认真“读画”,切忌心中无数,依样画葫芦,得貌遗神。

写生是自然形象全面认识的过程,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手段,是加强记忆及培养想象力的最有效方法。经过前几节课的表现方法的学习,萝卜、荸荠又是最容易取得的自然形象,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写生。

临摹和写生两种方法要结合进行,才会有新的提高。

(课后录:要注意学生的情感)

第19篇:美术教案

1\\教师出示范画,激发宝宝的兴趣.

师:宝宝看,这是什么(很多很多的花)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引导宝宝说:五颜六色的.)真漂亮,你知道这些画是怎么作成的吗?

2\\介绍印花材料.

(1) 出示纸团.

师:这是宝宝昨天和老师一起做游戏的时候做的,今天,我们来请她帮忙来印花.

(2) 出示贴有花瓶的作业纸.

这是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花瓶,我还准备了好看的颜料,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一一出示三种颜料,引导说出颜料的颜色.)

3\\教师示范纸团印花的方法.

(1) 用纸团在颜料盘里轻轻沾一下,然后印在枝条上,印一下,拎起来,一朵小花

就出来了.然后换个地方再印一下,拎起来又一朵小花长出来了.

(2) 请宝宝徒手和老师一起做印一下\\拎起来的动作,一边做一边说.

4\\宝宝操作,教师指导宝宝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印画.

5\\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宝宝大胆的印画.设计思路:

生日,是孩子最难忘、也是最开心的事情。根据“娃娃家”主题的内容与要求“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怎样把“过生日”与“亲近父母”有机地结合,让孩子在过生日中激发爱父母的情感?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希望在为妈妈过生日的情境中,鼓励孩子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借助于生活化、情景化、游戏化的内容,让孩子学习美术活动中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更好的服务于孩子的活动。

预设目标:

1、在为妈妈过生日的过程中,亲近妈妈,激发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2、尝试画线条,并鼓励孩子能有选择的进行粘贴。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纸碗。

2、配料(菜叶、辣椒、蘑菇、虾米、肉、荷包蛋)。固体胶。彩笔。

3、蛋糕。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为妈妈过生日

1)经验讲述:你是怎么过生日的?

2)经验迁移:为妈妈过生日。

2、帮妈妈做面条

1)演示:画面条、粘贴配料。

2)鼓励孩子动手帮妈妈做面条。

·妈妈肚子饿,面条满又满。

·妈妈喜欢在面条里放什么呢?(粘贴一些配料,鼓励孩子自言自语。)

3、妈妈夸夸我

“我做的面条香吗?”鼓励孩子亲近老师,在老师的表扬中体验快乐和成功

仓市实验幼教中心娄东中心幼儿园 钱志琴

教师思考:什么样的美术活动能吸引托班的孩子,托班孩子喜欢“玩”,只有将活动和游戏结合,才能有有效的收获。

幼儿发展:托班宝宝的小手肌肉发展还不完善,握笔等技能比较欠缺,往往没画几笔手就酸了,从而没有耐心完成绘画活动,针对这个现象,让幼儿用整只手来“玩画”,幼儿肯定喜欢。

理论借鉴:玩是孩子的天性。

借着孩子自由活动的时候,我开始调制颜料,昌昌:“老师,这是什么啊?”马上很多宝贝围了上来,好奇的看着我。“这个是颜料,有很多颜色呢,我们来玩颜料好吗?”“怎么玩啊?”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吊起来了。

一切准备就绪,当我示范印手印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今天要来用小手变魔术,小手小手变、变、变,变成红手!”孩子们开心的欢呼起来,有的宝宝在喊:“老师,给我印吧!”“我也想要!”当孩子们的手上涂好颜料时,他们迫不及待的按到白纸上——“看,我的手很大!”“我的是红手,你的是绿手,好漂亮啊!”等孩子们印好手印,我们一起欣赏的时候,不要老师引导,孩子们自己已经开口了,在欣赏中,孩子们说出了“大小”、“红绿”的不同,同时也体会到了玩颜料的乐趣。我还没收拾完毕,小杰就问:“老师,什么时候再印手印啊?”好可爱的孩子。

我们设计活动主要是围绕孩子的。托班幼儿年龄小,如果我们单纯地用小班方式来做,收获甚小,但以魔术的形式来教,效果会更加明显。游戏是托班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感受集体作画的乐趣。

2.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3.体验用手指作画的不同感受。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水粉颜料、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去池塘边观察小蝌蚪,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提问:小蝌蚪的脑袋是什么样子的?尾巴是是么样子的?小蝌蚪是怎样游泳的?

2.个别幼儿示范手指作画的方法和步骤。

指导幼儿用食指沾颜料在纸上作画。

3.幼儿分组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地用手指作画,引导幼儿使用多种颜色,使画面更生动、漂亮。

(2)指导幼儿添画小蝌蚪的尾巴时,手指用力轻一些。

(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

4.教师小结,表扬在活动中大胆作画的幼儿。

5.洗手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我们平时吃的小菜名称,巩固练习撕贴的技能。

2、初步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请”。

3、进一步学习正确用小勺的方法。

重点:撕贴一种菜。

难点:两种菜的撕贴

环境创设:

1、物质:场地布置成菜场 玩具有天线宝宝 天线宝宝歌曲磁带

各种小菜图片固体胶 一次性盘子

2、心理:与天线宝宝做朋友,为天线宝宝过生日。

活动流程:天线宝宝来做客——我为宝宝炒小菜——我喂宝宝吃饭饭

活动过程:

一、天线宝宝来做客:

1、(放天线宝宝的主题曲)听听是谁来了?(天线宝宝)

2、今天天线宝宝来做客,我们一起来请他们吃饭好吗?

二、我为宝宝炒小菜:

1、买小菜:

(1)你想请天线宝宝吃什么?

(2)哎呀!可是这里没有菜怎么办?(买菜)

(3)幼儿去超市买菜,每人买一样。

2、炒小菜:

(1) 讲讲自己买了什么菜? (2) 学炒菜:①先把菜切成小块。(撕碎)

②炒菜前先放油。(涂浆糊)

③快点把菜放下去。(粘贴)

④在倒点酱油。(涂浆糊)

⑤放点葱(粘贴)

(3) 幼儿炒小菜,教师巡回指导。

三、我喂宝宝吃饭饭:

1、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天线宝宝。

2、幼儿喂天线宝宝吃饭,要求用“请吃XX”,并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小勺

第20篇:美术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学科:

美术

2、课时: 2

3、学生课前准备:

查资料,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城堡的建筑风格 准备手工材料

二、教学课题

1、学习纸盒组拼,剪挖,粘贴等方法制作城堡。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3、了解一些建筑文化,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组拼,剪挖,粘贴,装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工合作,讲故事。

四、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课件,

2、纸盒“城堡”实物,

3、泡沐板展台,

4、剪刀,双面胶,纸盒。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废旧的纸盒有什么用?猜一猜。生答。

2、出示范例“城堡”。这是一个小朋友用废弃的纸盒制作的城堡。城堡名字叫做“王者之城”,它的里面住着一个国王。国王是个威武的君主,他曾经亲自率领千军万马打败了外国侵略者。所以,小朋友很喜欢他,给他建立了这座王者之城。国王在这里住的真舒服阿!这里还有很多可爱的小人,有花仙子、米老鼠、王子、猪八戒等,他们也想拥有自己的城堡,你能不能利用手中的纸盒来给他做一个城堡呢?

3、揭示课题:纸盒城堡

二、欣赏评述,开拓眼界。

1、欣赏各种城堡,感受,城堡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全世界都很有名的城堡。一边看,一边想,这些城堡的外形和普通房子有什么区别?生答。(城堡更大,更威风。房顶有尖的,也有圆的,还有方的。城堡由好多高低不同的房子组成,有的城堡还有围墙)

三、尝试创造,学习做法。

1、分析制作方法。

a、课件出示城堡(1),这个城堡两边有两个大圆柱,旁边还有围墙。中间是房子。想想看,围墙适合用什么样的盒子来制作?(薄薄的盒子)房子适合用什么来做呢?(又高又厚的纸盒)我们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课件出示纸盒城堡。

b、分析有有4根柱子的城堡(课件出示),学习用细长的纸盒搭城堡柱子的方法。

c、分析有楼梯的城堡(课件出示),学习用小纸盒搭楼梯的方法。

2、这里有一些纸盒,你能尝试搭出来城堡吗? 两个学生比赛。

3、反馈与评价:拼摆要有高低层次变化才好看。

同样是一些纸盒,我们可以拼摆成不同的样子。(课件:)

4、小人住在没有门和窗户的房间里,会感觉舒服吗?那怎样做门窗呢?生答,剪挖、或者画(教师示范)

5、怎样使城堡牢固?——粘贴(学生上台粘贴)

6、最后可以进行装饰——装饰。(课件图片)

四、制作表现,堆砌成型。

1、欣赏其他学生作业(课件图片)

2、作业要求:

四人合作作,一边做,一边想,你们想要给哪个可爱的小人做城堡呢?你们给城堡取个什么名字?里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五、作业展示,自我评价。

1、自评:将城堡放在泡沫展示台上。说说,你是给谁做的城堡?为什么适合这个人物呢?说说城堡的故事。

2、他评:你最喜欢哪个城堡?为什么?

六、想象拓展,课堂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么样用纸盒来制作城堡,让废旧的纸盒变成了美的东西。这说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的双眼能发现美,双手能创造美!

六、教学反思

儿童的“城堡”世界正是如此,打开学生想像之门,走进创造活动的 “城堡”世界。孩子们设计出的有的是神秘的“城堡”,有的是快乐的“城堡”,有的是科幻的“城堡”,学生个体制作和集体组拼得到了很好的交流与合作。

生活中商品包装盒的形状、色彩、材料多种多样,学生运用纸盒组拼创造,自己动手,发挥想像,实现自己接近生活、创造生活、敢于创新的美好愿望。巧用、巧堆、巧饰、巧玩纸盒,发展了学生的健康情趣,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及设计意识。学习以纸盒组拼活动为想像创造载体,组拼想像空间广阔的童话中的“城堡”,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童趣;

个体创造的成功感与集体合作的成就感均得到了直接的体验和感受,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创造愿望。 (安丘市兴安街道城北小学

凌百灵)

教师资格美术教案模板
《教师资格美术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