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劝学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24 08:33:41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一语文教案————《劝学》

宿羊山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教学案————《劝学》

高一语文组刘进喜2008.09.10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步骤】

一、导语

二、解题

劝,劝勉,鼓励。学,学习。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

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

答: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

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答:

2.那么通过学习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

答: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3.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

答:。

(三)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

1.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2.概括本段的内容:

(四)读第四段。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四、略析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五、分析语言特色

六、总结、作业

【我的思考与问题】

推荐第2篇:高二语文《劝学》教案(5)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高考资源网

《劝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二)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登高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l.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 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七)诵读第l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 ***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 “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学生练习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①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②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③“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最后板书此段文理示意图,帮助学生记诵。 4.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学生参照上面的示意图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诵读第2段。 (八)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后解释词语:

“终日而思”和“***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用现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跃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从“彡”,从“章”,“章”亦声,光彩夺目之意。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或以为同“至”,非是。“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词,指游泳而言。 2.学生练习背诵。方式同前。 3.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揖”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高”一语,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与此相同。) 再追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语句说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揖”“舆马”)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揖”,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 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

主导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请归纳本段大意:能学习才能善假于物(板书)。 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方式同前。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顺风”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揖”二喻,才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记诵。 (九)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后解释下列词语: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2.划分层次,然后练习背诵。

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提示学生: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层地练习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 3.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学习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

(十)总结全文。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 (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意义(分论点之二)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即“锲而不舍”——态度(分论点之三) 教师点拨: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设喻的运用。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教师说明: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绝江河”。 3.对举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讨论对举的作用。教师要说明一下:上述对举句组又都是设喻,那是就其目的(说明事理)来说的,而讨论对举的作用则应从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有什么好处。(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一面的认识。)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推荐第3篇:高二语文劝学教案4

www.daodoc.com

执教者:姜广平

执教班级:宁波神舟学校中学部高一(5)

[说明]:

我的好友魏智渊先生几度催我写一篇课堂实录,我都没有时间。现在绿色课堂开通了,我想,得写上一篇了。

这次开课我是没有准备的,前一天晚上休息前接到学部电话说明天是家长开放日,要向家长开放一节课,请姜老师准备上一节课。

只有在上课时,我的心才是宁静而舒展的。只要到了讲台前,我的心便全在文本、学生那里了。当然,这一次开课还有另一种听课对象:家长。这样,三方与文本形成互动就有了难度。

(文中另起一行的括号里的文字是我的自评,或者说是夫子自道地介绍自己的上课特点。)

师:上课!

生(1):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齐)姜老师好!

(我所执教的高一[5]班只是在上语文课时才将老师的姓齐声喊出来,其他学科没有这样做。我这样做的理由是,对教学过程而言,从来都是具体的老师在与一群有血有肉的具体的孩子进行生命的互动。所以,我安排学生每节课的师生互答礼仪要指向于具体的人。我还想说明一句的是,我的这种做法是我在张家港高级中学教教书时受语文特级教师高万祥的影响而形成的。我觉得这一个简单的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见出一个教师对学生的人文情怀,这说明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你的眼中有学生。学生在这个时候,都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个体。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同样,永远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教师。)

师:(鞠躬)请坐下。[对家长微笑颔首] 师: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可以对诸子百家的时代进行一次归纳了。我们学习了儒家代表人物„„

生:(齐)孔子、孟子的文章。

师:不错,我们说过的,这两个代表人物,和他们相关的著作是„„

(我是一个非常讲究课堂用语准确到位的老师,下面要提到的两本书,并不是两位代表人物亲自撰写的,所以,我用了“相关”这样的字眼,这样会使学生明白治学需严谨,而不致今后再说出孔子和孟子的文章)

生:(齐)《论语》和《孟子》。

师:对,这两本书,我们说过,这两本书,风格是很不相同的,从阅读方法上也可以判断得出来。我们曾谈过,这两本书,应该„„

生:(齐)冷读《论语》,热读《孟子》。

师:很好。我们接触的诸子人物还有„„

生1:道家的庄子。

师:不错。那时候,儒与道,可以说是诸子中最具代表性的学派。道家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老子与庄子。儒家的情况其实比较复杂,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儒家体系,譬如孔子提出仁的概念,在孟子则提出了„„

生2:仁政。

师:对,孟子发展了仁的学说。这两个老祖宗都以天下为念。孔子不用说了,他怎么说?他主张„„

生:(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师:还有„„

www.daodoc.com

生:(齐)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而为之。

师:很好。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充分了解了孟子关于国家的学说和民本的思想。可以说,儒家情怀之所以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理想,统治阶级之所以能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维护政权的工具,主要是依据了这样的思想基础,从而引发了一代代的知识分子甘愿放弃个人的思想而以天下为念。

(这里本想引发大家思考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很少具有个性是因为儒家那里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影响,但考虑到学习内容,我把话岔开了。)

师:今天,我们学习《荀子》里的文章,我们看一看,这位战国最后一个大儒,又有着怎样的思想。

师: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在孔子那里,他是如何认识天与命运的?

生3: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师:不错。在孔子那里,天是一个不可挑战的神圣的东西。而现在到了荀子这里,天的概念与内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天,是指自然。荀子说,人定胜天。又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板书这八个字,并请同学作解释。)

师:我请***来解释一下这八个字的意义。

4、

5、6:(三人合作翻译出来)自然的变化有它自己固有的规律,不因为此时是贤明的尧当家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此时是暴虐的桀主政就不存在。

师:翻译得太好了。

师:看来,荀子与孔子倒有点意见相左了。可是,同学们,荀子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啊。可见,我国儒家的思想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一直在演绎着变化着。现在,我们简单地将儒家在不同时期的几个代表人物分别作一些介绍,请同学们用心记下来。孔子、孟子之后有荀子。汉代是董仲舒,再接着,唐代是韩愈。董仲舒与秦始皇有点相似,赋予了儒家以集权的色彩,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了学术垄断。韩愈这个人不错,文起八代之衰,抗颜而为人师,恢复古道,主张学习六艺经传。再后来,儒家的发展情况就更其复杂了,它有了理学的成份,南宋的代表人物朱熹,他将儒家经典著作统统作了一次注解,也就是集传。(边说边板书上述大儒的名字在黑板的右侧。)我们说过,传是什么意思的?

生:(齐)解释经书的著作。

师:我们今天研究《荀子•劝学》。首先,我想问,“劝学”之“学”是什么意思?

生:(齐)学习。

师:学习什么?是不是像我们今天一样学习数理化啊语数外啊什么的?

生:(齐笑)不是的。(家长们也在笑)

师:那学习什么呢?我们只有了解到学习的内容才能最终确定荀子他老人家为什么要劝勉大家学习的。

7、8:(思考讨论)刚才老师讲到的六艺。

师:不错。六艺。但这个六艺除了六本典籍之外,还有一解,也是学习的内容,那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是很讲求这些东西的。他觉得这些做人方面的内容尤其需要学习,他甚至割不正不食。也就是肉没切成方方正正 的,他老人家都不吃了。

生9:孔子对学生要求太严格了。

师:你这话既对也不对。其实,这是仅就人的习惯养成来谈的。但《侍坐》里我们看到了,孔子是非常人性化的。只不过,他对学生要求高。孔子的学生吗,应该做大事,否则谁做大事呢?

(学生笑,家长笑)

师:好了,我们得转入到我们今天的正题上来了。刚才我们说到孔子关于学习的话题,那么,我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

www.daodoc.com

生10:荀子讲了,学不可以已。

师:如果“已”了,又怎么样呢?

生11:学习一旦停止了,可能就出问题了。

师:出什么问题?

生11:成绩要落后。

师:还有呢?

生11:做人就不好了。

师:有这么严重?那大家的父母还有老师,都是参加工作的人,学习的时间肯定很少很少,那做人就不好了?

(全班笑)

生11:那不是。老师你跟我们讲过,孔子讲过的,吾日三省吾身。你们肯定每天在“省”自己。

师:你说得太好了。你太了不起了。

(是不是觉得我这样夸奖学生太夸张了?其实不然。我们的学生基础很差,适时夸奖是对的。更何况这个学生引发出了教学高潮。)

师:看来,你所说的“省”,其实也是一种学习。那么为什么要每天省察自己呢?

生:12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人是要渐渐地变坏的。

师:噢,是吗?那么,我想问一问同学们,既然大家认为人是渐渐地变坏的,那么看来,人一生下来就是非常善良的了?

生:(大部分齐)那当然。人一生下来本来就是善良的嘛。总不至于人一生下来就非常坏啊!

师:人一生下来就非常善良?真的吗?想想!

师:***,你的意见如何?

生13:我觉得人一生下来是善良的。人后来变坏了,是有各种原因的,譬如说,交了坏朋友,看了坏书,人就会开始变坏。

师:***,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生14:我大体同意***(生13)的意见。

师:很好。是不是所有同学都同意这样的观点的呢?

(在我的理解中,语文课有时候一如相声,需要抖包袱。特别是在学生对一些问题判断得不是很准确时,更要用点心眼。语文教学上的术语就是启发。但启发要在适当时候,所谓不愤不悱,不启不发。)

生15:对呀!这样的看法有什么不对的呢?人一生来,不可能就很坏吧?老师,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问的。

(我这个班的学生,思想状态比较舒展,课堂上随意发言的情况屡有发生。但我从来没有加以批评过。我觉得应该让他们讲话。)

师:说得好,这里,我很想表扬一下大家。因为,大家的观点与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是一致的。孟子就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这是孟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他有着重要的民本思想。今天,我们还要了解他的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圣贤之人,是因为他能坚持他的本我之心,不让他心灵中的善的力量流失,因而这样的人便是圣人。我们一般的人都会持这样的观点,人一生下来,赤条条地,充满了善良与纯真。但是,假如我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很坏的,是恶的,有谁不同意呢?

生:(大多数议论纷纷)这怎么可能,人一生下来本来就是善的嘛。

(部分家长开始用眼睛相互探讨,有的则回过头来悄悄地议论)

师:你们可以认为是善的,为什么不允许我认为是恶的呢?刚才我们用了个词,人是会变的,变坏了,是说人原来是善;我说有人变好了,不是说人本性是恶的吗?

www.daodoc.com

生:(讨论)应该说有一部分人坏,有一部分人好。

师:我刚才说的也不是我的观点,另一个儒家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荀子,他的学说,就是建立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之下的。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强调后天学习的原因。他认为,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人就要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去除掉恶的部分。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这篇文章的第二小节。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段文字:青,取之于蓝„„

生:(齐读)„„

师:同学们有几处读音需要仔细辨正一下。好,下面跟着我读一遍。

师:(领读课文,生跟读)

师:现在,我们再齐读一遍。相信会比刚才读得好。

生:(齐读)

(我一直强调文言文的教学应该重于诵读,有一次,我在课堂领学生读书,我读一句,学生读一句。这种做法,在我小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常常这样做。我后来也经常这样做。我相信,教师的感情处理会在读的过程中传达给学生。可是,就在那一次,听我课的教师非常惊讶,他们说,哇,你是这样教学生读啊?有创新!我真的没有想到,很多教师其实不这样教学生读书。我也很惊讶。)

师:还有几个字要注意一下,一是于字,这个字怎么解?

生:可以解释为“从”,还可以解释为“比”。

师:很好。我们这里不妨作一次小归纳。以前我们知道这个字解为:在,到,向,对。现在,我们又接触了它的新义。(在黑板右侧板书于的几个义项,并要求同学们也在书边上将例句也写上)

师:还有,这里有一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有人认为,这个“参省”是“叁省”之误。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也非常好,这说明荀子对孔子思想是有着继承的。我们讲过吾日三省吾身的话,今天老师为大家把这句话补全了。所谓三省吾身,主要是指: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好,同学们记下来。这些东西很管用的。做人用得着,作文也用得着。(在黑板右侧写下三省内容,同学们在书边上记下来。)

师:本段中还有一些词,需要大家能够熟练把握,“就”、“中”、“以”、“为”、“而”、“有”,这些字是经常用到的,要认真把握。另有一些词,我们要明白他们的含意,如:“金”、“就”“槁暴”、“复”、“乎”。请同学们来谈谈这些字词的具体意义。

生:(讨论回答,教师在这期间于行间巡视,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的研究情况很好。特别是“乎”字,这里相当于“于”字。这一点,同学们也都提出来了。很好。这个字,在很多情况下与“于”有通解。以后我们还会碰到。现在,我们再将第一段诵读一遍。

生:(齐读。因为在加深理解了的基础上进行的诵读,所以,朗读效果非常好。有家长和孩子一起细声朗读。师、生、家长形成了良性互动。)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荀子为什么强调学习吗?

生16:这一段里交代了,学习能改变人。

师:怎么样改变?

生17:像金就砺则利,木受绳则直那样得到改变。

师:这是一句比喻了,这用来说明人的话,表明了人原初的状态其实与《三字经》中的并不一样。《三字经》里怎么说的?

生:(齐)人之初,性本善。

师:现在看来,这句话大有考究。在荀子这里,就受到了挑战。但我想问一句,孔子及孟子的观点固然有错,但荀子的说法是不是就对呢?人之初,真的性恶吗?

www.daodoc.com

生18:(思考后举手)老师,我觉得,人一生下来,其实是一张白纸,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对人性来说,他一无所知。之所以善或恶,完全是后天决定了的。

师:后天如何决定呢?

生18:后天如何影响他,他就会往哪一个方向上走。这就使我想到,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塑造人。父母将我们送到学校来,就是因为我们一开始一无所知,所以我们要来学习,使原本一张白纸的本性变得优秀起来,从而接受人类的文明,并进而在这种文明的熏陶下成长起来。

师:你说得太好了。我提议大家为***鼓掌。

生、家长:(鼓掌)

师:***同学的分析实在太精彩了,我觉得这样的演讲再经过精心组织一番,完全可以参加国际大专辩论。我没有想到我们的同学这么精彩。你们今天让老师看到了你们的精彩纷呈的一面。

人一生下来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或者说是无所谓善恶,我们课后还可以进行讨论。但是,我认为,即使荀子人性本恶的观点是错的,他的“学不可以已”的观点有没有错?

生:(齐)这是不错的。

师:学习能改变一个人这一点是对是错呢?

生:(齐)也不错啊!

师:是啊。什么样的出发点不重要。撇开他的哲学、伦理思想基础,他的这一论证仍然是极有价值的。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小节,是在谈学习的重要性,在谈学习能够让人向好的方向发展。(板书:第二小节 谈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再将这一小节重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将这两段文字背诵一下。不会背的地方,到时候可以偷偷地看一看。

生:(非常兴奋,将书反扣桌面上,开始背书。家长们脸上露出微笑,欣喜地看着学生背书,部分家长也在尝试背诵。课堂到结束阶段再度出现一个小小的高潮。)

师:我看我们的同学真的不简单。深入地研究了这两段文字,还又能初步地背诵下来。看来,荀子的“学不可以已”这样的看法,确实已经为大家所接受了。

刚才,我们通过研究,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学习具体有什么作用以及应该如何学习,我们还没有涉及。这是文章后一部分所要讲述的内容。课后请同学们认真预习。明天上课的时候,我检查全文背诵,如何?

生:(齐)好!

师: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姜老师再见!

师:(向学生鞠躬,示意学生下课)

教后感:

我是一个喜欢讲的人。我的表达欲望特别强。面对一篇篇课文,我很愿意将我所理解的独到而入微的地方告诉我的学生。但我的这些我自认为具有独到的见解,我却不急于告诉学生,我要让它们在高潮之时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上课时,高潮感非常强。我觉得人在这种时候能够更容易接受知识与观点。而对我来说,我也更容易记住这些课堂细节。我教了十八年语文,很多我上的课,我到现在都还能记得。

我的课堂,我一直认为如同一篇小说或者散文,像水一样漫开,又像花儿一样开放。在常态化之中,自有它的形态结构与亮丽所在。当学生或者听课的教师在经过了我的一节课后,不

www.daodoc.com

经意间,他们会发现,刚才,他们确实置身于一道风景之中。譬如,《劝学》一文,我抓取了人性本恶这样的思想来进行展开,巧设机关,引领学生带着好奇与探究的心态进行学习,听课者始终被一样东西吸引着激发着。

我的课可能经不住评。我从某一个时间开始,也不再让一些自以为是的评论者在立场上干扰了我的课堂设计。评是他人的事,上课是我和我的对话体之间的事。只要有生命意识、文本意识、课堂意义意识与课堂结构意识,我就觉得我已经完成了一节课的任务。上述几种意识,可能只是我的杜撰,但未尝不是我的创新。我一直相信,一堂课有一堂课的意义。我觉得有时候,我们一节课,不应该只讲求信息量,更要注意解决问题,哪怕一个问题。我现在面对的学生,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多时候我只能将一个问题讲得很细才成。我所教过的学生都认为,上我的课,最有感觉的是,他们被我调动起了情感。

我的课也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始再无法看出具体的段落痕迹的。这些都被我有意地掩埋了。我怎么能让人觉得这一节课不是浑然一体而是分成了各个阶段的呢?在我,可以目无全牛,意识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但牛若非全牛,又岂能有生命?有人说,对时间的专注,意识到时间是被钟表表面的圆形刻度划分出来的,只能是心智有问题。那么一节课,被割成几段,是不是同样出了什么问题呢?

推荐第4篇:语文教案孙权劝学教学教案

一、谋篇立意

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再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全文抓住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来写,即先写出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怎样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怎样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表现孙权的善劝,而完全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长进之快之大,至于鲁肃与吕蒙“结友”,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并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韵。

二、以对话表现人物的写法

课文着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说,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目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现自己的才略长避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两人的话则有调侃意味,二者的情调不同。

三、侧面烘托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课文除正面记言外,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四、精当的详略安排

文章材料取舍精当,详略安排得当。课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一带而过,或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

五、精炼的语言与紧凑的情节

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六、引导学生自读的教学建议

本文是课内自读课文。篇幅短小,含意深刻。要让学生借助注释阅读理解,有些生字生词,由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

要引导学生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课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并当堂背熟全文。鲁肃、吕蒙的对话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可抓住关键词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来理解二人对话的内容,并细心体会这段对话的情味。教学本课,可采用一些灵活的方式,如让学生讨论本文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进行快速背诵竞赛,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等等。

教学设计示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二、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三、阅读分析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朗读)

2请学生翻译。(一人译一句)

3.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但:只不过。多务:事情多。孰若:与„„相比如何。遂:于是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完成目标1)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5.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7.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10.当场背诵全文。

四、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

一、

二、三。

2.背诵全文。

3.写写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推荐第5篇:高一语文《劝学》教案人教版

陕西省澄城王庄中学高一语文《劝学》教案 人教版

第二课时

一、出示目标

1、能积累并识记文章中的重点实词“劝 ” “已” “中” “绝” “假” 等词的意义,虚词“而” 于”“焉”的用法及意义,文言语法:定语后置。

2、能翻译并背诵4自然段。

3、能深刻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二、学案导教(练习册习题)

1、知识清单

2、学案检测

三、学生成果展示

叫两个学生将学案检测题出示在后黑板上,其他同学由小组长带领讨论,并最终明确答案。

四、教案导教

(一)、学生齐读课文并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重点内容。

(二)、重点研习第4自然段

1、叫一名学生读4段。(小组加分以鼓励)

2、学生在预习基础上,由小组长带领讨论4段翻译,并最终明确答案。

3、小组代表发言。分别由两个小组代表,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纠正。(小组加分制)教师点拨:指出重点并让同学做好笔记。

4、同学发言完毕后,由老师总结知识点并加以补充。(多媒体出示)

5、处理知识清单及学案检测题

知识清单部分由6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并分析答案。

教师重点讲解学案检测题。

五、练案拓展

1.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2.背诵4自然段

六、整理反思

知识体系:1.实词:“劝”、“已”、“中”、“绝”等 2.虚词: 而 于 焉 3.文言语法现象:定语后置 方法能力体系:议论文结构:总——分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结束语:

唐代颜真卿《劝学》 古乐府诗《长歌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 百川东到海, 正是男儿读书时。 何时复西归? 黑发不知勤学早, 少壮不努力, 白发方悔读书迟。 老大徒伤悲。 以上这两首诗也在强调学习。那么我们要学习什么呢?有人说当然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学习书本知识了,没错。但是,我们再来回顾这篇文章。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好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看来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会做人。还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也是着眼于品德的养成。比如: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

1 我们要充满爱心,要努力进取,要勤俭节约等。因此我们要学会做人,求真、求善、求美,立德而立人。

推荐第6篇:劝学教案

9、劝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内容解析: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一、作者简介:荀子,性恶论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是荀子教学思想的专论,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教育和学习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本文是节选原文前四节。 解题:劝学 “劝”为何意?

劝,勉励。这个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提出中心论点 段解(略)

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作游水讲。能愿动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教学反思: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这些比喻的运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论证更有力。从学习的态度、方法、意义等多个角度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0、过秦论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六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一、作者简介

二、课文题解 《过秦论》,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载于《新书》第一卷,《文选》卷五十一,另见于《史记·秦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及《汉书》。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指责、批评秦的过失)。 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过秦论》被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

三、写作背景简介

四、内容解析 秦王朝势力的崛起

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政治雄心——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人和——君臣固守

政通————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商鞅变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等的优势。

首战告捷——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王朝势力的发展

地盘扩大——南、西、东、北

人才云集

叩关攻秦 合纵之盟(约纵离横) 十倍之地

百万之师

争割地而赂秦

对比、

反衬

开关延敌

无亡矢遗镞之费

天下诸侯已困矣

对比

请服、请朝 秦王朝的极盛

前期:

奋余烈、履至尊、吞二周、亡诸侯、(攻天下)

取百越、却匈奴

后期:

焚百家、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守天下) 弱人民、守要害

设想:

据高城;临深渊;守要害;传万世

写秦始皇统一天下,阐明秦的强盛达到极点,秦的骄横暴虐也达到极点。 秦王朝的灭亡 始皇:余威震于殊俗

陈涉: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迁徙之徒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疲弊之卒,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二、作者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为政论文,其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证明其观点的?

秦亡的原因是:不施仁政

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证明观点的方法 摆事实

(事例论证) 作比较

(对比论证)

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 1.九国联盟与秦国实力的对比;

2.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的对比;

3.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4.陈涉与始皇的对比;

5.秦国前后兴亡的对比。

总结:《过秦论》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这个观点也贯穿在其余两篇之中。

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教学反思: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国家的衰落和灭亡非一日之功。如果坚持暴虐,虽然强大如秦王朝,也能被区区一介贱民毁于一旦。作者善用对比揭示这个道理。九国联盟与秦国实力的对比; 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的对比;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陈涉与始皇的对比; .秦国前后兴亡的对比。六国联军何其强大,秦王朝又何其强盛,陈涉何其弱小,但是,百姓的力量是强大的。

推荐第7篇:劝学教案

课题

《荀子·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等多义词,积累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明确认识学习重要性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

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

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环节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一、检查预习

1、劝学中的“劝”未何意

2、荀子“人性恶”主张,明确:

二、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

1.学生齐读第4段。

2.请学生列出本段的词语提纲,并用图示法展示本段的推理过程。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背诵第4段;归纳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探究性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小结全文。

教学环节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3.借助词语提纲、思路推理图示,学生按图索骥,尝试背诵。

4.学生齐背第4段。

三、分析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生从文中选择相关句子作答。

要求学生在朗读中反复体会。

四、探究性阅读训练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跬②镂③一④焉⑤至。

对“至”作重点分析:下面两个句子中的“至”和“致”有何区别?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至”在《说文解字》中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达到”,①句强调指出自身积累“跬步”达到的结果,用“至”突出了第4段的中心。“致”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送诣也,送而必至其处也。”含有“使„„达到”的意思,②句强调“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用“致”恰当地表达了语意。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①比喻说理,形象透彻;

②正反对比论证,灵活而富于变化;

③气势充沛,说理流畅,多用对偶、排比句式。

1.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教师否定,点拨并引申: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习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

当然,荀子讲学习要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2. 提问:有人说,《劝学》是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从开篇到结尾始终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论述,“人”

教学环节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五、活动与探究

实质上是本文反复咏唱的主旋律,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写了哪些人呢?

学生明确:“君子”“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跂而望”,知道“不如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知道“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的效果,是“知假物”的人。但“吾”比“君子”低一个境界。

教师适当引申: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抑“恶”扬“善”,避“恶”就“善”,所以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境界的人,突出学习的重要性。

3.请把“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两句插到本文各自最适合的段落中去,并简要说明理由。

教师略作解释:冥冥:精诚专一,埋头苦干。昭昭:明显的样子。惛惛:同“冥冥”。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蓬生麻中”点出外部环境,与“善假于物”的“物”是合拍的,而且《劝学》第3段论述“善假于物”的作用,故应放在第3段末尾。第4段中的“积”“锲而不舍”“用心一也”同“惛惛”相呼应,故第2句应放在第4段段尾。

应从词语的照应关系来着手解答问题。

这样分析,把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升到哲理美的层次,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1、以“我的求学故事”为题演讲

学习课文之后,要求同学们畅谈自己对学习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求学经历,交流学习的方法、经验及感受。通过彼此交流,相互借鉴,同学们逐步树立应对困难、超越自我的坚定信念。如有的同学力主“学海无涯乐作舟”一字之变,对学习的主动需求已充分展现;有的同学针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谈身处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较好的学习环境,应学会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专心学习,发展自我。当然,也有个别同学倾吐求学的苦衷,如“学习,想说爱你不容易”,只要发诸真情,就应该肯定,并作正确引导。

教师也可积极参预该项活动,针对“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谈其时代意义,提倡终身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现身说法,学生所受教益颇多。

2、挑战荀子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与孔子主张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是否矛盾?

同学的看法是:我们追求完美,但我们更渴求真实。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否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相同,都强调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同学的看法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

教学环节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的是向他人请教,善假于物,句意应为“我曾经整天地苦思冥想,比不上短时间向他人请教的收获大。”

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强调坚持的重要性,但是否有些绝对?

④《劝学》中有这样的文字:“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强调环境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真的那么重要吗?

⑤荀子主张学习的态度,一言以蔽之,即“勤奋”“刻苦”,难道仅有此学习路径就畅通无阻了吗?学习方法岂可轻视?

本文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一篇名作,连用20个比喻,反复论证学习的意义、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春秋战国五霸七雄迭起,诸子百家活跃于政坛、文坛,不但留下了他们光耀千古的思想理论,也同时留下了他们语言艺术的名篇精萃。同学们要发扬好学不倦的精神,把视野投向古今中外,从大千世界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滋润自己。

在学生的背诵声中结束全文。

1.结合荀子的《劝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学贵有恒——读《荀子·劝学》有感。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

推荐第8篇:《劝学》教案

公开课《劝学》教案 执教者:夫子

上课时间: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十四日星期二上午第二节 地点:荔浦县修仁中学高一061班

课时:全文分两课时,公开课为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同学们,下面我们上《劝学》。

《劝学》是我们这个学期要上的最后一课文言文,这一课是我们特意留下来的,对于我,是早有预谋的,对于大家,不知是否是有备而来?-----(回答可能是:是或不是) (回答是):既然大家是有备而来,那么我们就给众多的领导教师检阅我们的成果! (回答不是):既然大家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好,那就让我们使出浑身数解,希望我们能不让各位领导老师失望!

1、诵读课文

下面我们先大家先将课文下面的注音及通假字移到正文上,然后读一下课文,注意停顿: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3分钟)

2、解题:

①下面我们看题目《劝学》是什么意思? 勉励学习,劝是勉励、鼓励的意思。 我们以前学过这个意思吗?——学过,“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课本P90,注解第22)

为什么要勉励学习呢?

——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时尚口号: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可以弥补先天不足; ——学不可以已 ②作品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

《荀子》是部什么样的著作?(——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及学法指导之课文导读)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BC.313-BC.238)所著,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本文节选部分出自文章开始几个段落。 荀况是诸子百家的哪个流派?其思想如何?

儒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另两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西汉董仲舒,南宋朱圣人朱熹)

他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称之为荀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洵之讳,写作孙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有人曾评价,庄子、荀子瓜分了中国文化:

荀子在其两大弟子手上赢得了庙堂中国——韩非成了中华帝国的教父,李斯成了秦帝国的宰相;

庄子赢得了江湖中国,成为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华艺术的宗师。 荀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呢?(——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

1)认为人定胜天。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认识掌握它,利用它。 《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 2)他主张与时俱进。“与时迁徙,与世偃仰”,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法后王\"、\"王道\"\"霸道\"并用,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3)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此与孟子的“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相对。

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主张“明礼义而化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3、课文讲析

正因为后天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所以要“劝学”。 下面我们来看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请同学们再齐读一下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

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下面请一个代表上来板书一下练习一,把提示的比喻句也一并写上,并标上序号,中间的字可用省略号表示。

再请一个同学上来给

二、

三、四段的比喻按练习一提示的分论点进行分类。组内就练习一及两位同学的板书进行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师:请同学们根据填写好的练习一背诵本文

(生集体背诵)

师:自读全文,然后合上书背诵全文

师:下面分析第二段,本段一共用了5个比喻,论述了什么内容?

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两个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 ①作者以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板书:青青于蓝,冰寒于水)

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句式特点:a.+于=比较,可译为:比„„a.成语溯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板书:直木为轮) 通假字: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头之间的“有”,常通“又”。 如碑文上常有的“享阳某十有几”《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生: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

生: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一个人如果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推理方法:类比推理,以类比排列的方式,引物连类,取譬设喻,从而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知识能力

类比例证:蝴蝶花开蝴蝶飞,鹧鸪草长鹧鸪啼。门前种得相思树,落尽想思人未归。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第一课时结束前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练习二三,下节课抽查

第二课时

1、抽查两人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2、请不点名由五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完成练习二五组加点词的辨析

3、请7位同学自觉得上黑板完成练习三的通假字

4、分析课文三至四段

1)、分析第三自然段

先请一名学生背诵第三自然段。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 生: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第

2、3句为第二层,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 第4句为第三层。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

师: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分总关系。

师: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外物,各种客观条件,这里指学习,学到的知识。

师: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类比: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可以成就自己 善假于学,可以弥补己之不足)

师:第

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类比,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词语分析:而:①表修饰:终日而思,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②表并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表转折:而青于蓝,而见者远,而闻者彰,而至千里,而绝江河。 ④表假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恂恂而起,而吾蛇尚在。 2)分析第四段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四段。

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 生: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

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无以成江海”,阐述学习要善于积累; 第二层,从“骐骥一跃”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 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

(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第一层的前面两个比喻句与“积善成德”一句是什么关系? 类比关系。 第

二、三层主要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对比论证。

师:为什么要专心?一心不能两用,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办好。

作者在课文节选之后作了明确回答: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特殊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特点:n.+之+a.(句末)=a.+n.,又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词类活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活用为状语) 3)小结:

师: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故曰:学不可以已。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我们需要学习。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口不能吃成胖子,一眼不能看遍九州。一心不能两用。 所以,学习需要积累,需要坚持,需要专心。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希望我们的同学好好珍惜现在,以学广才,立志成学,争取做一个于国于家于己都有用之人。 4)作业布置

①课外收集一些古代有关劝学的名言名句; 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劝学文字

③有条件去阅读荀子的《劝学》全文。

推荐第9篇:《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3、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解题: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劝,劝勉鼓励。学,学习。劝学即勉励学习。 《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 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学生齐读,老师纠正读音)。1.我们已经粗略地了解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答: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

2.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古代的老学究,穿着灰色长袍,正襟危坐,拖着长腔,讲着一堆枯燥、乏味、单调的大道理时的情形。这篇文章是这样吗? 2.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 (学生回答:五个)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成的,却比水温度低得多)经过提取的过程,靛青不再是蓼蓝的颜色,经过凝结的过程,冰的寒冷也不同于水,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第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学生回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是说明事物可以有所提高。我们还记得孟子用了“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吗?(答: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那么就此看来,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答:因为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

3.那么通过学习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答: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为然也。并翻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4.略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同样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 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5.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答: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二)朗读第二段。(老师正音) 1.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答:学习。)后半部分,用了哪个比喻句?(答: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2.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使?..快;致,达到。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浅显的,易懂的,好似信手拈来的,但它却是作者细心安排的,是为了说明一定道理的。我们思考:“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变化吗?(答:不是。)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这种效果呢?(答:是善于借助外物“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凭借外界条件,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条件,都能帮助我们弥补不足。)自然导出本段最后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罢了。 请一位同学概括本段的内容: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三)导入下一段:学习能够改变、提高自己,能够弥补不足,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段。大家齐读第四段。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1.先分析前四个比喻句。(学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由土到山,是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这是哲学上的一个量变过程,堆积成高山,那里的气候条件就发生了变化,请大家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答:迎风坡降雨等),是哲学上讲的质变,是一个飞跃。(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相反“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不积累就将一事无成。找一位同学概括这四句话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生答:学习要善于积累。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积累的好处,学生说及:我们的读书笔记,成语,名言警句等的积累是一种量变过程,伴着积累,伴着成长,气质就发生了变化,是质变过程。) 2.要想做到长期积累,我们该如何做呢?让我们分析下两组比喻句。第一组比喻: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为了活跃气氛,更易于理解,举龟兔赛跑的故事。)第二组比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生举铁杵磨针的故事,滴水石穿的事实,说明做事要坚持不懈。)

3.做到坚持不懈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做什么呢,请看最后一组比喻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学生译出两个定语后置的句子,说出“上”与“下”的用法以及实词“强”的用法)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学生说出“寄托”的古今异义)通过蚓与蟹对比,说明学习要专心。

四、略析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五、分析语言特色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并不是开始我们所想象的老学究那枯燥、乏味的说教。

六、总结

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好文章,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推想荀子写此文的初衷,是针对自己提出的“性恶论”中的“恶”采取的一种措施,要加强后天的

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修养,去除恶的本性,改变自己不良的天性,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应该超越古人,上升到我们这个时代的高度: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学习能开阔人的视野,学习能增长人的学识,学习能改善人的生活,学习能提高人的品位,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请学生举例子(张海迪、海伦•凯勒??)

七、作业

1.写一篇一二百字劝学文字。2.背诵课文。 劝 学

推荐第10篇:劝学教案

劝学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

能力目标 分析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情感目标 认识懂得学习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导入: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一个人的前途、成就、幸福,归根到底取决于他身上所展现出的才能,这是他赢得一切的真正资本。每个人手里都握着使自己拥有资本工具,要使自己拥有资本主要在于改变能力,改变能力就在于学习。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

导入本课

展示课题:劝学

一、题解

1、走进作者

学生简介,教师适当点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解题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朗读课文,明确字词读音,初步理解课文大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

3、学生分析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学生试着翻译文中的重要语句,教师加以点拨明确

三、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学生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四、分析课文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观点

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3、“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4、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5、学生总结运用比喻论证的效果(结合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五、穿越时空的访谈:

学生分组扮演主持人和荀子自己组织稿子做一期访谈节目,内容主要是涉及对本篇文章的理解,体现出自己对于学习的一些独特观点。

六、小结 根据教学目标 回顾教学内容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说学无止境。《三字经》劝说人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强调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指出,人类的未来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开发。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命运。,学习是人生的终生课题,宇宙浩渺无穷,生命生生不息,作为人生生命的全部本身就是循着生命运动的规律,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学以致用,人,作为人生舞台上的一名演员,怎样书写自己的人生历史,又怎样扮演一个好的人生戏剧角色呢?学习当先,终生不辍,人生将尽显风采。

七、作业

作为一名幼师班的学生,相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自己学习的重要性,日后踏上讲台的你如何让自己那些天真稚嫩的小朋友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准备一堂10分钟的课,目的是通过你的讲解让孩子们明确学习的重要。

第11篇:劝学教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必修三) 第三单元 9劝学

《劝学》教案

一、教学对象:全日制高级中学二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以及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文知识,积累文言文词汇,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2.理解重点词句含义及培养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提问法、讲解法等。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是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学习?我怎么样才能学习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荀子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三、学习新课

(一)作家作品介绍

荀子(约前298—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

1 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于用喻。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除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20卷,收文章32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二)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在“劝学”中,“劝”字不再是通常理解的“劝告”之意,而是“劝勉”的意思。“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翻译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2.讲解第一自然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参考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3.讲解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翻译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2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④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⑤规:测圆之器。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判断句。直接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表示判断。 第一个“于”表示动作“取”的处所,第二个“于”表示比较,“于”相当于“比”。状语后置。

虽①有②槁暴③,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晒。

④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

④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①参②省③乎④己,则知⑤明而行无过⑥矣。

①日:名词作状语,“日”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 ②参:验,检查

③省:省察

④乎:相当于“于” ⑤知:通“智”,智慧

⑥过:过错

参考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

3 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4.讲解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翻译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

①须臾:片刻

②跂:提起脚后跟

③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④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彰:明显,显著

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假:借助,利用

②舆:车

③利足:脚步快

④致:达到

⑤水:名词作动词,指游水

⑥绝:横渡

⑦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参考译文: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

4 助外物罢了。

5.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讲解:“兴焉”“生焉”“备焉”的“焉”都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 “无以”,这里是“没有用来„„的办法”的意思。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和“下”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名词作状语。

参考译文: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的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6.本文的中心论题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文的中心论题是“学不可以已”。下面的部分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中心论题与各部分之间有总领和分述的关系。

(四)讲解课后联系三

课后联系

三、结合上下文,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释义。

1.虽有槁暴

2.以为轮

3.其曲中规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吾尝跂而望矣

7.君子生非异也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掌握一些容易读错音的字,其中包括通假字。 参考答案:

1.有,读音yòu,通“又”。 2.读音róu,通“煣”,使弯曲。 3.中,读音zhòng,合乎。 4.参,读音cān,验、检查。 5.知,读音zhì,通“智”,智慧。 6.跂,读音qì,提起脚后跟。

7.生,读音xìng,通“性”,资质、禀赋。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归纳总结重要词法、句法,并会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

二、回顾课文

(一)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二)教师提问重点实词、虚词的意思。学生口头回答词义,教师讲释小结。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于,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知明而行无过矣。(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6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通假字)

三、学习新内容

(一)分析第一段: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答: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

2.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古代的老学究,穿着灰色长袍,正襟危坐,拖着长腔,讲着一堆枯燥、乏味、单调的大道理时的情形。这篇文章是这样吗?

(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

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 学生回答:五个。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第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 学生回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为然也。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4.略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同样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5.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

明确:本段论述学习的意义。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三)找一名同学背诵第三自然段。1.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3.我们思考:“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变化吗?是什么原因才有这种效果呢?

明确:不是。是善于借助外物“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凭借外界条件,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条件,都能帮助我们弥补不足。自然导出本段最后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罢了。 4.第三段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 明确:学习。

后半部分,用了哪个比喻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5.请一位同学概括本段的内容。明确: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四)导入下一段:学习能够改变、提高自己,能够弥补不足,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段。大家齐读第四段。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1.先分析前四个比喻句,概括这四句话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

8 明确: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由土到山,是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相反“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不积累就将一事无成。强调学习要善于积累。

2.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积累的好处。

参考:我们的读书笔记,成语,名言警句等的积累是一种量变过程,伴着积累,伴着成长,气质就发生了变化,是质变过程。

3.要想做到长期积累,我们该如何做呢?让我们分析下两组比喻句。第一组比喻: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为了活跃气氛,更易于理解,举龟兔赛跑的故事。)

第二组比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 生举铁杵磨针的故事,滴水石穿的事实,说明做事要坚持不懈。) 4.做到坚持不懈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做什么呢,请看最后一组比喻句:通过蚓与蟹对比,说明学习要专心。 5.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

明确: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五)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明确: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十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9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

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

四、讲解课后练习

一 背诵全文,说说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以便更快地背诵全文。

参考答案:本文的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作者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等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二 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分析这些比喻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说明了几层意思。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本文的比喻句,本文运用比喻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只要把这些比喻之间的关系理清了,课文的内容也就能理解得比较透彻。 参考答案:本文共有20个比喻句。

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4 木受绳则直。

5 金就砺则利。

6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7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8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9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0 1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16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20个比喻句中的1至5句是用来阐明学习的意义的,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禀性,能够使人获取知识、增长才干;6至10句是用来阐明学习的作用的,利用外物,效果明显,学习能够弥补不足;11至20句是用来阐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的;11至14句从正反两方面阐明学的方法,强调逐步积累;15至18句从正反两面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强调坚持;19和20句也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专心致志。

四 在知识激增的现代社会,我们对于学习的看法有了很大变化。你认为荀子的观点是否过时?有哪些观点需要补充发展?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参考答案:

从一般意义来说,荀子关于学习的观点没有过时,无论是学习的意义和作用,还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荀子的思想都值得继承和借鉴。当然,时代发展了,他的观点需要补充和发展,如“终身学习”“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等等,可让学生畅所欲言。

五、布置作业

1.写一篇1二百字劝学的小文章,注意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2.预习下一课。

七、板书设计

劝学

荀子

提高自己 学习的意义(2) 改变自己

学不可以已 (中心论点) (1)

学习的作用(3)学习的方法(4)12完善自己

注重积累

贵在坚持 用心专一

-拓展自己

第12篇:《劝学》教案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要讲课的题目《劝学》。下面是我的说课环节。《劝学》选自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二课。是一篇议论性的文言文。《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课本中节选了文中的四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因为这篇课文是针对高二的学生,高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理解学习能力。所以,这篇课文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此我做了以下的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以便更快的背诵全文。掌握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

2.了解荀子对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应持的态度的论述。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对学习的感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

4.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及“以喻代议”的论证方法。

2.难点:理解文章中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掌握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1.朗读背诵法。通过朗读背诵理解文章。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 .

2.讲解指导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

1.导入新课。

2.学习正文。

3.知识点小结。

4.文章思路回顾。

我的说课完毕,现在是我的授课环节。

一.导入新课。

在正式进入课题之前,我先带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两个小故事。

1.三国时,东吴君王孙权手下有位名将叫吕蒙,英勇善战,但就是没读过什么书,没什么学问,为此,士族出身的名将鲁肃很看不起他。吕蒙自认低人一等,也不爱读书,不思进取。孙权就经常劝导吕蒙应该多读书,才能不断进步。孙权的开导使吕蒙很受教育。从此他抓紧时间大量读书,能力也不断提高。日后,有一次鲁肃和吕蒙谈论政事,吕蒙给鲁肃献上五条计策,见解独到精妙。从此,鲁肃便对吕蒙刮目相看。这才便有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美谈。

2.而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五岁便能指物作诗。却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拜访,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

这两则小故事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与学习有关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荀子的《劝学》,它将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我们学习应持有的态度。

二.学习正文。

1.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又因当时“荀”和“孙”读音相近,所以写作孙卿。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 ,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晚年的作品。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让同学们朗读课文,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

(1).让同学们齐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学生读错的字词音,标出不正确读音,明确注音,在学生读罢后,纠正学生读错的字词,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引导他们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注意下列字音:

有yîu

槁 gǎo

砺lì

跂qì

舆yú

蛟jiāo

跬kuǐ

骐 qí

骥jì

驽nú

锲qiè

镂lîu 鳝shàn

生 xìng

臾yú

3.探究精讲课文,逐句翻译。

(1).解读题目。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劝学》,“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劝”:劝勉、鼓励。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要不停地坚持学习,发展才能,成为博学智明的人。

(2).文体结构分析,预设问题。通过朗读感知,这是一篇议论文,那作为一篇议论文,它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论点的?下面我们来解读课文,找出答案。

(3).翻译解读每一自然段,探究各段之间的联系。

文章第一段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统领全文,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不可以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也是不能停止。然后在下面三段中从不同角度来论证这个观点。

论断: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作者用了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砺,木受绳则直)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能够提醒自己,改变自己。劝勉人们只有“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才能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

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通“曝”,日晒)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五组比喻: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輮木为轮

金就砺则利

木受绳则直

同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论断: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三段又用了五个比喻(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论证学习能够弥补人的不足。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不是他的天赋本性超乎常人,而是他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劝勉人们努力向学。

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五组比喻:

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假于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河

同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论断: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第四段论述学习的方法态度。用了十个比喻分三层进行论证。首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然后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层。接着作者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层。最后,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

十个比喻: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对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论断:用了十个比喻,从正反两面论证了学习要逐渐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三.知识点小结。

1.艺术特色。

(1)文体结构:全文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然后设分三个论点论证中心论点。

(2).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相结合。

2.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通“曝”,日晒)

3.古今异义 :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A

黄泉

古义:地下水例:下饮黄泉

今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

古义:墨线 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4.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状,变直)

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5.一词多义

于:寒于水 (比)

善假于物也 (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取之于蓝 (从)

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关系,并且)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并列关系)

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

而见者远 (表转折)

锲而舍之 (表假设)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原因)

者:假舟楫者 (代词,指„„的人)

不复挺者 („„的原因)

焉:风雨兴焉 (兼词,意为在这里)

圣心备焉 (语气词)

利: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名作动,游泳)

6.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

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

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

四.文章思路回顾。

1.结构图解

2.中心主旨:

本文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有的态度。作者反复论证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积累取得的。及时是圣人的思想,也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具备。所以,任何人都应当持之以恒,脚踏实地不断学习。

第13篇:劝学教案

《劝学》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对比论证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难点:根据事例能灵活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

二、

三、四。

二、朗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

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论据:

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作用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四、学习对比论证的方法

1、齐读第三段,找出文中的正反对比论证

正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反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用心躁也

2、正反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即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它对于议论的深入,论点的突出,说服力的增强,都是有莫大的裨益的。

3、写作方法 论点:勤能补拙 事例:

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和普通人一样了。 分析论证: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26岁就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不能做到勤学苦练,因此,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和普通人一样了。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小结:正面事例+反面事例+分析正面事例原因+分析反面事例原因+总结

五、写作练习:

论点:凡事在于“为”

彭端淑在《为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四川边远地区有贫富悬殊的两个和尚,都想到南海朝圣。富和尚几年间一直打算雇船顺江而下直到南海,而最终没有去成;穷和尚却凭着一只盛水的瓶和一只讨饭的钵,步行到达了南海,并且胜利返回。 示例:

富和尚未到达南海,而穷和尚却最终到达了,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就是穷和尚不达目的不罢休,朝着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去做,一步一个脚印地奔向了目标。而富和尚只有美好的愿望,却不能付之于实际行动,所以,他最终没有去成南海。看来“为”与“不为”大相径庭,因此,凡事在于“为”。

六、作业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2、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对下列事例进行分析。论点:良好的意志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000年奥运会上。面对枪靶,44岁“高龄”的王义夫老枪新传,一枪失准,下枪再来,最后关头的二次举枪显示出过人的老练,终于用金牌雪洗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遗憾。而英国网球运动员亨曼虽然一直保持在一流选手的行列之中,但从未拿过一项大满贯赛事冠军。 在2005年的澳网赛场上,比他小7岁的俄罗斯选手达维登科都能教训他一把。

同样是一流高手,结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个人的品质和心理起了关键的作用。王义夫因为有了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镇定,所以在一枪失准的情况下,能快速调整心态,重振旗鼓,在下面的几次射击中打出最好的成绩,赢得了金牌。而英国网球运动员亨曼却因为丧失了意志力,惨败连连,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可见,良好的意志力是多么重要啊!

第14篇:《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的论述。

二、掌握和体会本文的论证方法:用二十个比喻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教学步骤

一、作者作品

1、荀况(约前313—前238),战国后期赵国(今山西南部安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后人尊称荀子,著有《荀子》一书。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他是儒家思想家,教出了两个法家弟子韩非与李斯。前者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写了本《韩非子》;后者成了秦国的宰相,是一个阴险的政治家。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劝学》是一篇论述学习与修身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努力学习向上的议论文。

文章总结了治学经验,提出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见解,强调了“学不可以已”。 全文用了约二十个比喻论证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着重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二、解题导入 课题“劝学”,即勉励人们学习的意思。劝,劝勉,勉励、鼓励。学,学习。

三、疏通文字

1、读字正音 (1)有(又),yîu (2)暴(曝),pù (3)生(性),xìng (4)知(智),zhì (5)輮,rïu (6)臾,yú (7)跂,qì (8)楫,jí (9)跬,kuǐ (10)绝,juã (11)骐骥,qí jì (12)锲,qiâ (13)舍,shě (14)镂,lîu (15)螯,áo (16)躁,zào

2、古今异义

(1)子曰:学不可以已:古:可以让(它);今:应该 (2)蚓无爪牙之利:古:瓜子、牙齿;今:帮凶,走狗 (3)木直中绳:古:木工用以拉直的墨线;今:绳索 (4)金就砺则利:古: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黄金

3、通假字 (1)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2)輮以为轮:“輮”通“煣”,用火烤,使„„变曲 (3)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4、一词多义 (1)于

青,取之于蓝:从,介词 而青于蓝:比,介词 善假于物也:向,介词 (2)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但是,连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连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地,连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顺接,就、于是,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连词 (3)利

非利足也:使„„走得快,使动 蚓无爪牙之利:锐利,形容词 (4)一

骐骥一跃:一,数词 用心一也:专一,形容词

5、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非能水也(名词“水”用作动词,游水) (2)名词用作状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日”用作状语,每天)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上”、“下”用作状语,向上、向下) (3)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其曲中规(形容词“曲”用作名词,弯度) ②登高而招(形容词“高”用作名词,高处) ③积善成德(形容词“善”用作名词,善事) ④积水成渊(形容词“渊”用作名词,深渊) (4)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不复挺者(形容词“挺”用作动词,挺直) ②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直”用作动词,变直) (5)使动用法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 ②非利足也(利,使„„走得快)

四、阅读分析(边分析边朗读)

1、阅读分析第一段 (1)读第一段 (2)分析第一段

本文开门见山首段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

讲授: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再读第一段

2、阅读分析第二段 读第二段 分析第二段

提问: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 拟答:五个。 提问:哪五个? 拟答:

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三、“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四、“木受绳则直”,

五、“金就砺则利”。共五个比喻。 提问:哪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说出这句成语? 拟答:第一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讲授:“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通过外因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从而得到提高。 提问:本文根据同样的道理怎样推论人的?

拟答:既然客观事物通过改变、改造,可以得到变化、提高,那么,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人只有经过“博学”(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文章由物推及人,用物的道理比喻人的道理。

讲授: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因此,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提问:请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 拟答: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改变自己,增长知识,培养品德) 学习的青,青于蓝提高博学 意义冰,寒于水参省 ↓木,輮以为轮知明 提高木受绳直改变无过 改变金就砺利 知识 品德

(3)再读第二段

3、阅读分析第三段 (1)读第三段 (2)分析第三段

提问: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后半部分“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比喻说明什么?

拟答:强调的是学习。用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提问:本段还有哪几组比喻句? 拟答:

一、“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二、“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三、“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四、“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一共四个比喻句。

讲授:这段共有五个比喻句。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浅显的,易懂的,好似信手拈来的,但它却是作者细心安排的,是为了说明一定道理的。 提问:“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变化吗? 拟答:不是。

提问: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这种效果呢?

拟答:是善于借助外物“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凭借外界条件,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条件,都能帮助我们弥补不足。

讲授:这就自然导出本段最后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增强自己的能力罢了。 提问:请概括本段的内容。 拟答: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学习的登高博见 作用登高而招见者远

↓顺风而呼闻者彰善假于物 弥补假舆马致千里 不足假舟楫绝江河 增强 能力

(3)再读第三段

4、阅读分析第四段 (1)读第四段 (2)分析第四段

提问:学习能够改变、提高自己,能够弥补不足,增强能力。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请先找出本段的比喻句。 拟答:

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四、“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六、“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八、“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九、“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十、“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共十个。

提问:先看前四个比喻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它们构成了什么论证方法? 拟答: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讲授:这里从正反两方面设喻,以地理现象讲了通过量变达到质变的哲学道理。 提问:“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人“积善”会怎样呢?

拟答:同样,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 提问:人不“积善”会怎样呢?作者为何没讲? 拟答:结果相反,不言自明。

提问:既然谈学习,那么这四句话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 拟答:学习要善于积累。

讲授:要想做到长期积累,我们该如何做呢?让我们分析下两组比喻句。 提问:骐骥与驽马对比说的是什么道理?

拟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 提问: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什么? 拟答:关键在于“舍”与“不舍”。

讲授:客观条件同样的情况下,要成功也必须坚持。 提问:这两组比喻讲的是什么道理?

拟答: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讲授:人们学习,如果一暴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荀子认为“积”必须是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坚持不懈。

提问:最后用蚯蚓和螃蟹对比,讲的什么道理?

拟答: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才有成效。 提问:作者用这么些比喻要讲合起来讲了些什么学习道理?

拟答: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积土─→山─→风雨兴

逐步积累积水─→湖─→蛟龙生 学习的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方法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态度不断坚持骐骥驽马 朽木不折金石可镂 用心专一蚓用心一也 蟹用心躁也 再读第四段

3、分析语言特色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并不是开始我们所想象的老学究那枯燥、乏味的说教。 读整篇课文

4、略析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四、讨论问题

1、论说文容易写得枯燥乏味,但本文运用各种各样的比喻,使文章读来饶有趣味。本文运用的比喻有哪些类型?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正反对比设喻。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蚓和蟹等,通过正反对照的手法,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多个不同的比喻,说明一个共同的道理,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

④有的运用借喻,单说喻体,而把道理隐含其中,留给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等。

⑤有的先说道理,再用比喻证明,如“吾尝终日而思焉,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焉,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或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⑥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作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课文用设喻论证的,对我们今天写好论说文,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我们能否以这种形式写现代文章?

本文运用比喻代替议论、寓议于喻的方式进行论证,以这种形式写现代议论文显然不行。古人写文章特别简练,今人如此作文,人们就看不懂了。今人写文章也常用比喻形象说理,但运用比喻后要有具体分析的文字,否则别人就莫名其妙。

五、课文小结

1、本文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好的文章随着社会发展,解读者都会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推想荀子写此文的初衷,是针对自己提出的“性恶论”中的“恶”采取的一种措施,要加强后天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修养,去除恶的本性,改变自己不良的天性,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

2、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旁征博引、娓娓说理的艺术风格。

3、课文结构 荀况《劝学》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一自然段)

2—4分论点

比喻句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先喻后理)

学习的重要性

2、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提高、改变自己,增长知识,培养品德。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輮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增强能力。

登高博见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先理后喻)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先喻后理)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假舆马者

假舟楫者

4、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逐步积累,不断坚持,用心专一就会取得成绩。

积土成山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先喻后理再喻)

积水成渊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蚓用心一也

蟹用心躁也

六、作业布置

1、思考与练习

一、

二、

三、

四、

五、六。

2、背诵课文。

3、写“《劝学》读后感”一篇,500字。

4、分段默写与全文默写。

5、完成表格。(见下列表格)。 荀况《劝学》

第一自然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二、

三、四自然段——分论点

比喻句

第二自然段——学习的意义:提高改变自己 增长知识 培养品德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第三自然段——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增强能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第四自然段——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逐步积累 不断坚持 用心专一 取得成绩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七、原文与译文 1.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梃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木料笔直得合乎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把它弯曲成轮子,它的曲度合乎圆规。即使又经风吹日晒干枯了,也不会再恢复挺直的原状,这是因为用人力把它弯曲成这样的。所以,木料经墨线量过加工过就能挺直,金属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能使其锋利,君子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复省察,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也没有过失。

我曾经整日苦思冥想,但不如片刻学到的东西多;我曾经踮起脚尖向远处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地看得广远。登上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加长,却使远处的人也能看到;顺着风向呼喊,声音虽没有加强,但听的人却清晰。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更快,却可以到达千里之遥的地方;借助船只的人,并非能够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与常人没有什么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泥土成为山陵,风雨从这里兴起;汇聚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半步一步,就不能达到千里之远;不汇聚涓涓细流,就不能成为江海。骏马跳跃一下,不能超过十步;劣马拉车走上十天,就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刻几下就放手,连烂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止,就是金属、石头也可雕刻出花纹。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但是向上能吃泥土,向下可饮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蟹有六条腿,并且有两只钳,然而没有蛇和黄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寄身的地方,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第15篇:劝学教案

教 案

劝学(第二课时)

姓名

《劝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重点实虚词,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

情感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方法:

提问、思考、讨论、练习等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劝学》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开篇1句话让我们有了一个总体印象,接着第二段论述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发展人的能力,那么接下来本文怎样进一步展开论述呢,就让我们继续研读课文的余下部分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齐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三、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分析第3段

实词 :

须臾之所学:

片刻

跂而望:

提起脚后跟

博见:

广

闻者彰:

清楚

假舆马者:

借助;凭借

致千里:

到达

绝江河:

横渡

虚词

跂而望:

表修饰

而致千里:

表转折

词类活用

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

登高而招:形作名,高处

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性

古今异义(古/今)

声非加疾也:

强,洪亮;疾病;快

假舆马者: 借助、利用;不真

绝江河: 横渡;断绝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分析第4段:

实词:

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

用心躁也 :浮躁,不专心

虚词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圣心备焉:语气助词

词类活用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

善行

古今异义(古/今)

1、用心一也:因为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2、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3、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特殊句式

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式

本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四、总结:

1.[引导] 整篇文章最大的论证特色是什么?

大量的使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2.[引导] 运用大量的比喻论证有和优点?

举例:孟子劝说梁惠王。

比喻论证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比起单纯地讲道理,这种论证方式让我们更易接受和理解。对比论证的优点:使观点更加鲜明

我们在以后的议论文写作中,也当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方法,这样能使我们文章的语言生动不枯燥,论理形象透彻。

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4.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十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

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五、拓展研究

荀子的这篇文章离我们已经有几千年之久了,他的哪些观点对我们有启示借鉴的?而哪些在现代学习中是需要改进的?

[启发引导]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否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相同,都强调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强调坚持的重要性,但是否有些绝对? 3.学习的方法贵在积累和坚持。

六、课堂小结

[讲述] 《劝学》是荀子的名作,连用20个比喻,反复论证学习的意义、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荀子不但给我们留下了光耀千古的思想,也同时留下了他的语言艺术的名篇精粹。同学们要发扬好学不倦的精神,把视野投向古今中外,从大千世界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滋润自己。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摘录或创作有关劝学的格言。 3.完成课后习题三。 板书设计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正面设喻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对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反面设喻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习方法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坚对比

度 和态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持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对比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心对比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积累

第16篇:劝学教案

劝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以诵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认识“学不可以已”的深刻道理。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诵读课文、探究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刚才,很偶然的想到一个很实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遍地都是正确的答案。我很想听听同学们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1、从小学到现在,也算是十年寒窗了,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2、第二个问题:这些年来,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方法?

这几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深刻, 相信大家也很想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篇散文的指引,穿越时光隧道去聆听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大师荀况关于学习的谆谆教诲。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劝学》(课件板书)

“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

生:勉励之意。

师:那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它虽然是文言文,但其内容浅易,行文思路清晰。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第一环节:诵读课文

(一)齐读课文(学生读后,教师指导正音、停顿)

注意下列字音:

有yîu槁 gǎo

砺lì

跂qì

舆yú

蛟jiāo

跬kuǐ

骐qí

骥jì

驽nú

锲qiâ

镂lîu 鳝shàn 生xìng

臾yú

注意一些句子的停顿处理:

1、学/不可以已

2、輮/使之然也

3、故 /木/ 受绳 / 则直,金/ 就砺/ 则利

4、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明/ 而行无过矣。

5、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三)自由诵读,品味语言(教师下去指导,邀请学生个人诵读)

三、第二环节:探究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也一样,对课文都有了各自得体会或感悟。下

面我们就来简单的探究一下。首先,大家在字词句这个层面上有没有困难?

(一)课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师生交流讨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1、文言实词

2、文言虚词

(1)“于”的三种用法:

①相当于“从”,如“取之于蓝”的“于”;

②表示比较,如“青于蓝”的“于”;

③表示动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

(2) “者”的两种用法:

①相当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

②指代结果,以示将有所解释,如“不复挺者”的“者”。

(3) “而”的四种作用:

①并列(“知明而行无过”);②表修饰(“终日而思”);

③表转折(“而致千里”);④表顺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二)课文行文思路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疑点,请大家讨论。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那么

1、

就议论这点而言,文章的论点是什么?(第一段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

2、

这个论点是两千多年前的看法,就今天看来是否还有生命力?(学习改变命运、终身学习)

3、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4、

荀子看来,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学习有什么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善于积累)

学习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坚持、专一)

5、

就散文这点而言,它的文学性体现在哪里?(作者通过二十个比喻来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6、

谁来总结一下本文的行文思路?

从学习的意义上论证(5个比喻)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从学习的作用上论证(5个比喻)

从学习的态度上论证(10个比喻)

四、第三环节:背诵课文

好的,我们已经扫清了字词句方面的障碍,也理清了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课文的背诵很有帮助,下面我们就进入这节课的第三个环节:背诵课文

1、先齐读课文。

2、哪位同学现在就能够背诵出来的?自荐一下。

(你背下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特殊的感受?)

3、沿着文章的行文思路去背诵课文,也是一种快速成诵的方法。

A、第二段的行文:(5个比喻)

青取之于蓝

学习的意义

冰 寒 于 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輮 以 为 轮

提高自己

木受绳则直

改变自己

金就砺则利

B、第三段的行文:(5个比喻)

跂 而 望

不如登高

学习的作用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善假于物

弥补不足

假舆马

致千里

假舟楫

绝江河

C、第四段的行文:(5对比喻,10个)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学习方法

积累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对比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坚持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学习态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一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4、小测验:邀请你来尝试背诵(抽查男女生各一名)

5、大家一起来大声背诵全文

六、小结(可请学生来小结)

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呢?

1、模仿名家诵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的字词句和行文思路;

3、尝试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二《劝学》课堂练习

(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加粗词意义、用法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项(

A.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学不可以已 2.下列每组句子中全都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与徐公孰美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C.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主人乃寤而请之

D.君子生非异也

既陈而后击之

3.选出对下面句中“十”“一”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骐骥一跃②用心一也③不能十步④驽马十驾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4.下列关于“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然抚尺一下,君响毕绝:终止

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C.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非常。

5.下面“者”字用法与“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陈胜者,阳城人也

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6.选出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妻之美我者②非能水也③晋军函陵④填然鼓之⑤树之以桑⑥既来之,则安之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⑧登泰山而小天下⑨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A.①⑧/②③④⑤/⑦/⑥⑨

B.①②/③④⑤/⑦⑧/⑥⑨

C.①③/②④⑤/⑥⑧/⑦⑨

D.①⑧/②③④/⑤⑥⑦/⑨

(二)、阅读部分(3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问题。(8分,每空2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课文标题是“劝学”,文章开篇即揭示出了中心论点

a.它是:_________________。

b.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的特色是运用一系列比喻(即喻证)来证明作者的主张。

a.本文段所用的比喻共有四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b.由喻证所形成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6分,每空2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9.为了“劝学”,作者在本文段中采用了直接论证,接着又甩开笔墨,作了一系列喻证。

a.本段的直接论证是(限16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喻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由直接论证和喻证推出了著名的结论,这个结论是(限12字)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18分,每小题3分)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⑩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1.下边注音、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不积跬(ɡuǐ 半步)步;蟹六跪而二螯(áo 蟹钳)B.骐骥(qí jì 骏马)一跃(yào 跳) C.驽(nú 劣马)马十驾,功在不舍(shâ 停)D.锲(qiâ 刻)而不舍,金石可镂(lîu 雕空)

12.下面各组中同一个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A.无可寄托者寄寓于表

女寄言于母

临崩寄臣以大事

B.风雨兴焉

忧劳可以兴国

以兴利除弊

夙兴夜寐

C.不能十步

五步一楼

乃自强步

步余马兮山皋

D.下饮黄泉

中军置酒饮归客

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 日食饮得无衰乎

13.下面复句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①锲而舍之②朽木不折③锲而不舍④金石可镂

A.① ‖ ② | ③ ‖ ④

B.① | ② ‖ ③ ||| ④

因果 递进 因果

假设 并列

假设

C.① ||| ② | ③ ‖ ④

D.① ‖ ② |③ ‖④

假设 因果 假设

假设 并列 假设

14.下列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风雨兴焉

译:风雨就会兴起。

B.积善成德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

C.而神明自得 译:于是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

D.圣心备焉

译:孔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15.本段用了10个比喻,对其所论证的道理及论证的角度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16.用三个成语总结本段段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下面是一个作文题,想想该怎么做。

谈“善假于物”

——荀子《劝学》读后

第17篇:《劝学》教案

鼓励课程计划

教学目标

1.了解un子和相关知识,掌握和积累重要的古典和实用词和功能词,通过词,词类和特殊的古典句子掌握这篇文章的出现。

2.学习本文的隐喻论,比较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理性地围绕中心论证的能力。

明确理解学习和学习的重要性必须积累坚持具体的真理。

教学重点:理解隐喻和隐喻的含义和隐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时间2小时

教学过程

第一类

一。导入新课程

绿色蓝色,比蓝色更好坚持不懈是学生已经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意义?与学习的关系是什么?我们一起学习,un子建议学习,一个文字,一个品味un子如何说服。 1.引言un子

学生阅读文字注①,教师补充。 un子(约313?238年),战国时期赵民的名字。着名思想家,作家,被称为清Qing,汉代作品避开汉帝玄Liu禁忌,写孙清。有三次为祁州政府官员 葡萄酒,按照楚兰岭的顺序。韩飞和李思是他的学生。他是前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代表,继承了孔子学说,也放弃了其负面元素,批评吸收思想思想,成为前秦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他的散文是彻底的,强调,语言简单,简洁和简洁的语法,多行,好的隐喻。 un子共有32本书,其中26本为un子六月末或门徒的门徒记录。 2.回答

鼓励是un子第一,说服是劝诫的手段。说服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功能,方法和态度,反映了秦始儒教在教育中的一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un子文章作为秦先哲哲学家思想主体的艺术风格。

二。阅读文本

老师阅读文本。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写作和错误的句子。 2.学生可以自由阅读文本 3.检查学生词以了解情况

4.2?3名学生朗读文字(阅读部分)

教师朗读: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要重新读,有时需要读一点暂停。例子,第一段:学习不能有,应该读学习没有,并且学习后暂停,也就是:学习/不能有,下面根据文本确定自己重读,暂停。在第四段中,应该注意一组对比,二不同的方法和态度应该被读出 - 严格按照标点符号来暂停阅读。

5.组读取文本(通过读,收听,强化内存)

三。文本分析

1.讨论,分析意识形态结构的全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在这里阐述了这一点?

指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辅导:中心论点是学习不能有。也就是说,学习不能停止,不能放松,不能中途放弃。这个中心论据是根据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来讨论的。

在课程开始时,人们认为学习是不可能的,然后从三个角度: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们知道并且什么也不做,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证明研究不能有论据是正确的。在第三段中,学会使人的本性和无差别成为一个绅士,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第四段中,研究应注重积累,毅力,周到的方式和态度,半途停止不是学习,只有学会无止境的成功,从而证明学校不能一直是正确的论点。

(2)引导学生阐明思维结构的全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老师总结了黑板。

四。家庭作业 1.全文。

2.完成,总结多义词在文本,使用的话,特殊句子。

第2课

一。检查背诵

二。组织和总结重要的中国古典知识(与多媒体显示) A.词语解释

(1)通过假的话

輮这一轮,虽然这首歌在调节暴力,不再相当那些人

那么知道和没有绅士也是不同的

(2)词类使用

①动用用法:木直绳,輮圆

(2)名词作为副词:a。绅士在土地上学习了吃,在春天下喝

名词用作动词。假船人,非水也b。假公马,非营利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false gui Ma,非营利也

(3)多义词

B.特殊句(学生口译,教师专注于拨号翻译 小心)

(L)判决句

①蓝色,取自蓝色

②冰,水为谁

③虽然暴君不超过那些人,所以也使它也

④爬升移动,手臂不再长

⑤绅士也不同,擅长的材料也

(2)固定格式

没有到数千英里(没有......表示没有办法使用。下面没有给江海在这个)

(3)归属职位

蚯蚓没有爪子的好处,强大的骨骼和肌肉

三。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讲者,小组提出问题,交流)

(1)文本中心的论点与绅士说导致什么好处?什么是中心观点?

点:与绅士说,领导的中心论点不能是使视图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意义的两个方面,首先,因为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学习态度和方法,也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讨论学习的意义时,用绿色冰类比来说明什么问题?轮子和木头和金子的隐喻的问题是什么?

方言:绿冰比喻说明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 木和金的比喻表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性格,这五个隐喻谈论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人类智力,改变人的品格,使人明智,不犯错误。

(3)在讨论学习的作用时,我的品味和希望继续下去,更好的爬上博也看到这个比喻是讨论什么观点? (引导学生回答原句)

这是一个隐喻的讨论,我尝试一整天,认为,作为一个学习这一点,强调学习的作用的一个时刻。

(4)攀登和划风和叫假马假Yi这四个隐喻为什么要强调手臂不加长的声音非加性疾病非营利

这不是因为人有自己的具体功能,而是因为外在的条件,凭借外在的世界。这是与推理绅士的文章也不同,擅长在材料上也丝毫互锁,强有力的示范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缺乏的人。

(5)研究方法和态度的文本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这个论证的正面和负面论点是怎样的?

指点: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研究要积累 ,是第一次积极后消极的隐喻讨论。第二层研究坚持,无论如何,无论如何,讨论的话语。第三层研究具体,是第一次积极后消极隐喻的讨论。

四。欣赏本文中的论证艺术

指导学生记得初中学习知识的隐喻,一个明确的隐喻的表达效果。引入了最具特色的论证艺术,通过使用大量的隐喻来进行推理的艺术特征的欣赏。

点击次数:

(1)本文使用了大量常见的隐喻在生活中,抽象理性去理解,具体,生动,易于理解,使读者易于接受。隐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具有类似的事物隐喻,从同一观点重复解释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攀登和移动,风和电话,假马,假船吉,土进入山,水进入元。有时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了解真相。如齐吉和若虫控制,腐木和石控。思维方式有时反向积极,有时候积极和消极,每个内容都有重点,句子也更多变化,看不到没有延迟的感觉。一些隐喻,一个隐喻和真理的含义,让读者思考,如绿色出蓝寒 在水里。一些第一隐喻,然后导致理性,如攀爬和移动,手臂不再长。然后看看真相,然后使用其他隐喻进一步争辩。如果第一次使用情节土壤进山,水,水,水,水,水,水,水,进入元隐喻,导致情节良好进入德国,神的自我,神圣的心准备了真理,然后没有绘图步骤没有小的流进一步争论。

(2)参数方法是灵活的,是本文的另一个特点,第一个参数的全文,然后分段参数。每个部分解释一个问题。第二和第三段是第一个参数,最后是最后一个点;第四段是整个论证中的论点。有时,论证是积极和消极的,有时反对积极。灵活多变,使论证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途双,文件夹具有比例,也是一个特点。词语行使文章充满动力,推理顺利。在本文中,使用一个大句子和大量的双句贯穿使用文章整齐地在战斗上,和谐的节奏,混合错位,流畅的流畅,反映了文文的讨论通过提供强特性。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此功能的经验)

引导学生回归文字,进一步欣赏本文和示范艺术的语言特色。 Fives。概要

这篇文章作为un子的开场,是学习的重要性的学习,说服人们纠正目的,态度和方法学习散文。在简单的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文章反映了秦先生在教育中的正确观点,在今天的学习理论中,这个研究的真相也是非常有启发性的。与此同时,这篇文章也体现了秦先生哲学家思想成为un子文学艺术风格的主人。

鼓励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文字,但形象的新鲜,众所周知,数千年的人们背诵结束。

关键是,这是深奥的真理在大量简单和适当的隐喻,使用隐喻时,方法是非常灵活和自然,生动和无聊的研究气体。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到精心制作不可能是真理,称为奇才的雄辩,雄辩,无尽的,在隐喻中使用的文字几乎都是常见的,容易理解,这些似乎来得心应手的隐喻,会使人自然地想到一些直观,浅薄的事物形象,然后甚至类比,启蒙思维,接受作者说的深刻的原因。所有这些也值得我们参考 和学习。 六。课后作业

要说服学校作为主题,结合当前的现实,学习写这篇文章,写一篇文章,600字以上。

第18篇: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2.掌握“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法

1.提纲式教学法。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 2.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分解比喻句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示范分析第二段,用图示法教会学生方法,然后以三人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提高他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3.探究拓展法。设计一些探究性思考题目,如:“《劝学》到底劝人们学什么?”“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始终把‘人’放在重要位置上进行论述。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等等,训练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我们不仅现在要学习,将来走向社会还要不断地学习,正如荀子所说:“学不可以已”,那么荀子是如何“劝学”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

二、解题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诸子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风格。

三、简介《荀子》及作者

《荀子》共32篇,是汉人刘向编订的,前26篇基本上是荀况所著,后 6篇,语录体文,是其门人写的。荀子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他在文中批评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反对天命﹑鬼神等迷信之说,肯定了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他的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词汇丰富,又多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是先秦时代学术性较强的文章。 荀况(约前311——前238),又称荀子,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汉代因避汉宣帝的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荀子15岁时到齐国游学,在齐国曾居列大夫之职,并三次担任稷下学长——祭酒。后遇谗又去了楚国,楚国春申君以之为兰陵令。后又遇谗去赵国任职。曾为秦所聘,见到昭王和范睢。有人劝春申君召回荀子,他到楚后仍作兰陵令。春申君为李园杀死,荀子亦被废,老于楚居家著书。荀子平身到处讲学,形成一大学派。他针对儒家“法先王”提出“法后王”,主张实行法治。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由坏变好是教育的结果,写出《劝学》。

四、整体把握

1、听录音,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找出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輮以为轮 (6)、虽有槁暴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君子生非异也 明确:(1)kuǐ (2)、qì (3)、qiè lòu (4)、zhòng (5)、róu通“煣” (6)、yòu通“又” pù通“曝”(7)、zhì通“智”(8)、xìng通“性”

3、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要重读,有时还需要读后稍作停顿。例如,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们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4、指定三名学生朗读课文

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明确:“学不可以已”。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五、局部探究

(一)、研习第二段。

1、诵读第二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翻译下列句子。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每天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4、归纳“于”的用法。

5、讨论。

①、这一节作者是怎么阐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的? 比喻: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②、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明确:“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 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6、学生齐读第二段。

(二)、研习第三段。

1、诵读第三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解释下列词语。

跂:提起脚后跟。 致:达到。 绝:横渡。 假:凭借。

4、归纳“而”的用法。

5、请同学们找出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作者选用了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 明确: 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弥补不足 假舆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湖

7、学生齐读第三段

(三)、小结

这两节共运用了十个比喻,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六、课堂小结

1、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什么学习什么呢? 明确: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善、求美。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仿照文中比喻句,再写出3句比喻句。板书:

第19篇:《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重庆师范大学 09级汉语言文学3班 罗依 20090510364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文言文字词的用法和翻译

能力目标:了解议论文这种文体,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的设喻方法。 情感目标:理解《荀子》关于学习的思想

二、学习重点

疏通文言文大义,学习课文比喻论证方法

三、学习难点

课文的逻辑性以及比喻论证的方法

四、教材分析

《劝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是个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的单元,内容非常丰富。有讨论治国之道的,有总结军事经验的,有讨论如何学习和如何进行人才培养的。《劝学》这篇课文与这个单元其它相比比较短,也比较容易疏通文意。学习这篇课文除了掌握文言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理论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

五、学情分析

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所以要理解这篇课文的含义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但“议论文”是一种同学们不常接触的文体,逻辑性很强,学生学起来可能会觉得很枯燥。老师上课时可以举一些同学比较熟悉的例子来分析,这样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帮助他们学习。

六、教学方法:自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七、教学工具:板书、多媒体、课文范读音频文件

八、课时安排:2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开始上课,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48页,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劝学》。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来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

a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e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看来大家平时都很注意知识的积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劝学》里面,也有很多关于学习的有名的句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作品作者背景

《荀子》是由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况(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所作,现存三十二篇,是由后人编辑起来的。荀况曾到齐国稷下讲学,去过秦国进行考察,后到楚国任兰陵令。晚年居兰陵从事著述,被人尊称为荀卿或孙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荀子》针对老子的性善说,提出了人性本恶的思想,这种说法当然没有摆脱唯心主义,但他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则是由进步意义的。

《荀子》的文章善于分析问题,也善于用比喻说明道理,多用排比的句法,句式整齐。

2.诵读

上节课下课的时候老师已经布置了任务,让同学们课后预习这篇课文,现在老师就要检查同学们的预习结果了。

(1)抽取三个同学分别阅读

12、

3、

4、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指出他们读得不够好的地方。老师再指出需要注意的字音:中、砺、参、省、跂、臾、螯

(2)请全体同学齐读,老师指出断句不合适和字音不准的地方。 (3)跟着范读轻声读,纠正自己的读音。 (4)自由朗读5分钟

3.疏通文意

(1)老师逐字逐句讲解翻译,同学们边听边做笔记。 (2)重点讲解

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 虚词:于、者、而 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古今异义:爪牙、黄泉

(三)问题探究

复习: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分类,议论文三要素,议论文论证方法 讨论以下问题:

(1)说说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分析这些比喻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说明了几层意思。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光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 (4)本文的设喻特点

a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b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c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四)文化探究

请同学们提出来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的疑问,师生一起讨论解答。如果没有,老师提出以下问题请同学讨论: (1)“蟹六跪而二螯”这句话有没有错

李治的《敬斋古今黈》。“蟹八足而二螯。天下人无不识者。而荀卿子谓蟹六跪而二螯。杨倞云。跪、足也。韩子以刖足为刖跪。螯蟹首上如钺者。许慎说文亦云。蟹六足而二螯。荀卿赵人。仕齐三为祭酒。后适楚为兰陵令。赵、齐皆有蟹。而楚又蟹之乡也。荀子大儒而谓蟹六跪。何耶。许叔重尝撰五经异义。当时号为博物。而亦以蟹为六足者。非不识蟹。 循荀子之说而忘其所以为误耳。蟹之为物。至贱而甚广者也。荀说之误。至损八足而六之。乃知移符坊州索杜若者。未足多诮也。”

根据、等药物学文献,说明古代确有一种被称为\"蛫\"或\"鼠负\"的蟹类动物,\"蟹六跪\"在荀子时代抑或是实有其事.(这句话可能是数错了,也可能说的是另外的一种蟹。)

(2)在知识激增的现代社会,我们对于学习的看法有了很大变化,你认为荀子的观点是否过时,有哪些观点需要补充发展。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

2.完成配套练习本课的相应作业。

第20篇:《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预习提纲:

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熟读课文尝试背诵。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提高修养的途径又是什么呢?答案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1、请一名同学读注释①。关于诸子百家我们还了解哪些?(补充资料)

师生回忆初中所学

2、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诸子百家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国、秦国、楚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主张“性本恶”, 关于“性本恶”: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性中的“恶”,因此,他特别重视人的学习,重视教育的作用。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三、解题。

《劝学》诗

《劝 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2009年5月6日,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任职培训班上建议各位干部重读《荀子·劝学篇》,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那么荀子的《劝学》一文到底讲了些什么呢? (一)、第一遍朗读: 1、请大家自由朗读全文,标出不确定的字词,明确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2、学习提出阅读疑难,师生交流解答。

3、三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点拨,纠正字音,明确句读。PPT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4、录音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听准字音和节奏。

(二)、第二遍朗读:齐读,读得流畅,读出气势

五、再读课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解决疑难:

1、学生根据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把握一些文言现象。文言现象:重点实词,虚词

通假字

一词多义

1 / 12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2、同桌前后桌交流难点

3、师生合作,答疑解惑:

每组可由一名代表提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或让其它小组同学给予解答,教师在学生解答时要注意是否需要补充、拓展或强调。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让学生交流,并明确其语法特点,文中意义。学生试译难句,。(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六、作业:

1、尝试背诵课文,力争背过前三段。

2、将文中的重点文言现象分类整理到笔记本上。

3、翻译五个句子,写在作业本上。(选择你认为有价值,文言现象典型的句子,以句号为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检查课文朗读和个别句子的翻译。PPT

二、质疑答疑:文言现象,翻译句子

大家已经自学了文章,结合注释初步疏通了文意,请学生分段朗读,分段质疑答疑,教师适当点拨补充。

三、教师检查:PPT 【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通“曝”,日晒)

(2)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疾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黄泉 古义:地下水。例:下饮黄泉。

今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

绳 古义:墨线。 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3)词类活用

2 / 12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状,变直)

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4)一词多义

于:寒于水 (比)

善假于物也 (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取之于蓝 (从)

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关系,并且)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并列关系)

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

而见者远 (表转折)

锲而舍之 (表假设)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原因)

者:假舟楫者 (代词,指„„的人)

不复挺者 („„的原因)

焉:风雨兴焉 (兼词,意为在这里)

圣心备焉 (语气词)

利: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名作动,游泳)

(5)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

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

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

二、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师:荀子散文的特点, 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就像写给我们中学生的一封信,在那个战乱年代被人敬称为一代宗师的荀子他穿越千年的时空告诉了我们哪些学习的经验呢?阐发了怎样的观点和态度呢? 你最欣赏哪一句,请写下来并翻译。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明确: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一)、研习一二段:

探究一:读了文章之后,也许你会纳闷:题为“劝学”,文中直接写到学习的却似乎只有简单的几句(三句),生找并读。

3 / 12

问:其他的语句是否可删,以求简洁?(明确:采用了比喻论证)

学生找到具体的语句,师生分析,落实字词,落实具体的语段内容读读议议: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作用、方法:学习能借助外物提高自己)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也。(学习的作用:学习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C、学习要积累、坚持、专一(态度、方法)

探究

二、荀子的散文,不像孟子、庄子等诸子,孟、庄文章的说理都喜用寓言,而荀子则没采用这种方法,在告诉我们道理的时候也没有板起面面孔说教,而以辅之以比喻、排偶等手法的抽象说理为主。那么,文中具体的比喻论证体现在哪些语句里?分别论证什么内容?(重点)

(生讨论交流,师点拨)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这正如梁启超所说,意思是“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

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结论: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喻义:人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注※:

1、在分析所论事物的关系和特点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用文本中的词句加以表述。

2、“结论”和“喻义”由学生去总结、揭示,老师只作适当点拨。

师总结: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那么,如何学呢?

(二)、研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问题:找出本段中五组对应关系,用文中的语句概括其共同特点,其中喻义是什么?

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假于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河

共性:“善假于物”。

结论:善假于物,可以弥补不足,达到目标。

喻义:人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师点拨: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

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于是水到渠

4 / 12

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

3、教师引申:联系自己学习的实际同学们有没有受到一些启发呢?

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具备一些有利条件又面临许多不利条件 ,每个学生都应该利用和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

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研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问题:荀子在本段中强调了哪些优秀学习品质,除了运用比喻论证外还采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

明确:学生不难得出本段中强调的三种优秀品质——积累、恒心、专注,以及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师点拨: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

(从可能性来看,荀子认为圣人之性与众人之性是一样的,在天赋的人性上本无区别。但人性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可以改造的。而圣贤之所以能够区别于众人,就在于他们发明“礼义法度”来“化性起伪”,而他们又是通过“注错习俗”来发明“礼义法度”,进而“化性起伪”的,因此荀子十分强调“注错习俗”在“化性起伪”过程中的作用。)

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斲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 ,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 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

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3、拓展延伸:积累、恒心、专注,是一个人学有所成的三种关键品质,我们在 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不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这种品质。在此老师设置两个栏目: “缺点曝光台”和“优点展示厅”:针对这三种学习品质,勇敢说出自己的不足,也大方说出自己做的比较好的方面,进而激励学生不断增强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修养。

探究

三、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

1、大量运用贴近生活的比喻阐明事理。(释理通俗,形象鲜明)

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脱化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 / 12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习的格言来称引。

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

2、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观点突出,说理深刻)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

3、《劝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 探究四:

师提问:先秦诸子,个个都是饱学之士,除了道家走了极端,主张“绝圣弃智”之外,提倡学习的人不少,为什么只有荀子的《劝学》留下了深深的历史足迹?、

这就要从这篇文章的哲学背景去理解了。荀子论及学习的重要性,是基于他“人性恶,其善者伪也”的主张。本来“性善论”和“性恶论”一样,都是片面的,但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性恶论”更接近唯物主义。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必须要靠“学”才能去恶成善;而且“学不可以已”,必须“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才能“知明而行无过矣”,这正表明了荀子的重“智”精神与为学目的。和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而知之”,无须学习,只需要“内省“”求放心”一比较,就可看出荀子的主张确实更有积极意义,更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正是因为荀子的哲学思想走在了那个时代的前列,所以他的为学主张才有了深刻的内涵,而不是泛泛地劝大家都来学习。在《劝学》篇中,他提出了许多今天仍然有劝勉和指导意义的观点。学习要坚持不懈(学不可以已);要广泛地学习,又要每天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检验与反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思与学比,学更重要(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学习要日积月累,用心专一,才能取得成就;等等。而荀子这些观点,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提出来的,而是通过大量讲解自然界和生活现象,并加以比喻、引申而来的,因此浅显易懂,对于其教育思想的传播也有相当大的帮助。

荀子实在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的《劝学》篇,对学习的目的、重要性、态度、步骤、內容等,都有完整的阐述,我们从中可以获得许多教益。

四、这样字字珠玑的文章我们不把它据为己有岂不可惜,齐背课文。五|、作业:

1、默写全文。

2、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写到周记本上并加以评论。(至少评1条,可结合自身经历,积累至少5条)

虚词“于”用法例析

“于”这个词词性比较固定,一般只作介词,可带宾语。因语境不同,有多种含义和作用。

6 / 12

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一)“于”常和名词构成“于XX”式的介宾短语,而这种“于XX”式的短语又常作状语。一般可译为“对于”。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4、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逍遥游》)

(二)“于XX”式的介宾短语经常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这也是“于”在文言中的常见用法。根据其意义和作用不同,又分几种情况:

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等,可译为“在”“到”“从”等。例如:

(1)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在”)

(2)皆朝于齐。(同上,译为“到”)

(3)虎兕出于柙。(《季氏将伐颛臾》译为“从”)

2、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译为“向”“对”“跟”“与”等。例如:

7 / 12

(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为“向”)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对”)

(3)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跟”)

(4)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陈情表》译为“为”)

3、引进比较对象。译为“比”。这种情况中,“于”的前面往往是形容词。例如:

(1)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它往往跟在动词后面,译为“被”。例如:

(1)不拘于时。(《师说》)

(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3)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8 / 12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有时,它还与“见”“受”合在一起表被动,构成一种固定结构的句式。例如:

(1)遂见用于小邑。(《归去来兮辞》)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二、与名词组成“于XX”式的介宾短语作补语 有时,“于XX”式的介宾短语放在句末作补语。例如: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3、海运则将徒于南冥。(《逍遥游》)

4、吾每念常痛于骨髓。(《荆轲刺秦王》)

这种情况与“于XX”做后置状语的情况很容易混淆,在判断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看见“于XX”式的介宾短语出现在句末,就认为这个句子一定是状语后置。换言之,并不是所有的“于XX”式介宾短语出现在句末的句子都是状语后置。从这里我们可以看

9 / 12

出,有人把“状语后置”和“介宾短语后置”等同起来是不严密的。

三、有时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1、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鸿门宴》)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3、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4、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同上)

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例如:

1、于是,项伯复夜去。(《鸿门宴》)

2、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3、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4、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例如:

10 / 12

1、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崤之战》译为“从这时”作状语)

2、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译为“在这职业上”作补语)

五、复音虚词“至于”,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

现代汉语中的“至于”一般表示引进议论的对象,如“至于说到国际法,那就不是我们能管的事了”;或者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否定,如“你这样做至于吗?”“不至于这样吧?”等。而文言中较多有“到”的意思。例如:

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译为“直到”)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译为“等到”)

3、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译为“以至于”)

4、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氓》译为“到”)

11 / 12

备课资料: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什么? 文化 ,各自的思想 秦始皇也很重视文化呢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ˇ庶人不议ˇ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ˇ处士横议ˇ的活跃风气。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ˇ天道ˇ,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ˇ诸子ˇ,ˇ百家ˇ则指这些学派。最有影响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 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学术和文学派别。诸子散文大都观点鲜明,言辞犀利,感情充沛,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诸子百家散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诸子百家之中最为流传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纵横家。

利用假期时间拜读了易中天先生的著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从而对我国的古典哲学也有了一些了解。走进先秦时期,孔丘、墨翟、孟轲、庄周、荀况和韩非子等思想家辈出不鲜,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学说层出不穷,那个时期绝对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也应该是中华民族思想的源头。当然这其中对后人影响最大的还是儒、墨、道、法四家,不管他们的争论有多么大的分歧,思想见地有多么深的矛盾,但他们所关注核心却始终只有两个,即如何治国,如何做人。但正是因为他们在共同的问题上所激发的出的强烈分歧和矛盾,才拥现出那么多的学说和思想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独有的奇观,成功造就了那个迄今为止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对儒、墨、道、法四家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可以说,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同时,我也受到了一些启发,青少年时代正是我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面形成的时期,所以我们要努力汲取先秦圣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先秦诸子的思想,是可以求同存异的,我们可以各取所需:在做人方面,我们要学习道家的清静无为;在做事方面,要学习法家的公平公正;同时还要学习儒家的正义与自强,墨家的互利和博爱,这样我们才能集百家之所长于一身,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适应时代潮流的人。

12 / 12

小学语文劝学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劝学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