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劝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3:49: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的论述。

二、掌握和体会本文的论证方法:用二十个比喻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教学步骤

一、作者作品

1、荀况(约前313—前238),战国后期赵国(今山西南部安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后人尊称荀子,著有《荀子》一书。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他是儒家思想家,教出了两个法家弟子韩非与李斯。前者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写了本《韩非子》;后者成了秦国的宰相,是一个阴险的政治家。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劝学》是一篇论述学习与修身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努力学习向上的议论文。

文章总结了治学经验,提出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见解,强调了“学不可以已”。 全文用了约二十个比喻论证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着重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二、解题导入 课题“劝学”,即勉励人们学习的意思。劝,劝勉,勉励、鼓励。学,学习。

三、疏通文字

1、读字正音 (1)有(又),yîu (2)暴(曝),pù (3)生(性),xìng (4)知(智),zhì (5)輮,rïu (6)臾,yú (7)跂,qì (8)楫,jí (9)跬,kuǐ (10)绝,juã (11)骐骥,qí jì (12)锲,qiâ (13)舍,shě (14)镂,lîu (15)螯,áo (16)躁,zào

2、古今异义

(1)子曰:学不可以已:古:可以让(它);今:应该 (2)蚓无爪牙之利:古:瓜子、牙齿;今:帮凶,走狗 (3)木直中绳:古:木工用以拉直的墨线;今:绳索 (4)金就砺则利:古: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黄金

3、通假字 (1)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2)輮以为轮:“輮”通“煣”,用火烤,使„„变曲 (3)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4、一词多义 (1)于

青,取之于蓝:从,介词 而青于蓝:比,介词 善假于物也:向,介词 (2)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但是,连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连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地,连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顺接,就、于是,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连词 (3)利

非利足也:使„„走得快,使动 蚓无爪牙之利:锐利,形容词 (4)一

骐骥一跃:一,数词 用心一也:专一,形容词

5、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非能水也(名词“水”用作动词,游水) (2)名词用作状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日”用作状语,每天)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上”、“下”用作状语,向上、向下) (3)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其曲中规(形容词“曲”用作名词,弯度) ②登高而招(形容词“高”用作名词,高处) ③积善成德(形容词“善”用作名词,善事) ④积水成渊(形容词“渊”用作名词,深渊) (4)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不复挺者(形容词“挺”用作动词,挺直) ②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直”用作动词,变直) (5)使动用法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 ②非利足也(利,使„„走得快)

四、阅读分析(边分析边朗读)

1、阅读分析第一段 (1)读第一段 (2)分析第一段

本文开门见山首段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

讲授: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再读第一段

2、阅读分析第二段 读第二段 分析第二段

提问: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 拟答:五个。 提问:哪五个? 拟答:

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三、“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四、“木受绳则直”,

五、“金就砺则利”。共五个比喻。 提问:哪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说出这句成语? 拟答:第一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讲授:“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通过外因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从而得到提高。 提问:本文根据同样的道理怎样推论人的?

拟答:既然客观事物通过改变、改造,可以得到变化、提高,那么,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人只有经过“博学”(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文章由物推及人,用物的道理比喻人的道理。

讲授: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因此,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提问:请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 拟答: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改变自己,增长知识,培养品德) 学习的青,青于蓝提高博学 意义冰,寒于水参省 ↓木,輮以为轮知明 提高木受绳直改变无过 改变金就砺利 知识 品德

(3)再读第二段

3、阅读分析第三段 (1)读第三段 (2)分析第三段

提问: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后半部分“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比喻说明什么?

拟答:强调的是学习。用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提问:本段还有哪几组比喻句? 拟答:

一、“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二、“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三、“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四、“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一共四个比喻句。

讲授:这段共有五个比喻句。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浅显的,易懂的,好似信手拈来的,但它却是作者细心安排的,是为了说明一定道理的。 提问:“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变化吗? 拟答:不是。

提问: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这种效果呢?

拟答:是善于借助外物“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凭借外界条件,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条件,都能帮助我们弥补不足。

讲授:这就自然导出本段最后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增强自己的能力罢了。 提问:请概括本段的内容。 拟答: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学习的登高博见 作用登高而招见者远

↓顺风而呼闻者彰善假于物 弥补假舆马致千里 不足假舟楫绝江河 增强 能力

(3)再读第三段

4、阅读分析第四段 (1)读第四段 (2)分析第四段

提问:学习能够改变、提高自己,能够弥补不足,增强能力。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请先找出本段的比喻句。 拟答:

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四、“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六、“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八、“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九、“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十、“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共十个。

提问:先看前四个比喻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它们构成了什么论证方法? 拟答: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讲授:这里从正反两方面设喻,以地理现象讲了通过量变达到质变的哲学道理。 提问:“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人“积善”会怎样呢?

拟答:同样,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 提问:人不“积善”会怎样呢?作者为何没讲? 拟答:结果相反,不言自明。

提问:既然谈学习,那么这四句话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 拟答:学习要善于积累。

讲授:要想做到长期积累,我们该如何做呢?让我们分析下两组比喻句。 提问:骐骥与驽马对比说的是什么道理?

拟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 提问: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什么? 拟答:关键在于“舍”与“不舍”。

讲授:客观条件同样的情况下,要成功也必须坚持。 提问:这两组比喻讲的是什么道理?

拟答: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讲授:人们学习,如果一暴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荀子认为“积”必须是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坚持不懈。

提问:最后用蚯蚓和螃蟹对比,讲的什么道理?

拟答: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才有成效。 提问:作者用这么些比喻要讲合起来讲了些什么学习道理?

拟答: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积土─→山─→风雨兴

逐步积累积水─→湖─→蛟龙生 学习的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方法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态度不断坚持骐骥驽马 朽木不折金石可镂 用心专一蚓用心一也 蟹用心躁也 再读第四段

3、分析语言特色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并不是开始我们所想象的老学究那枯燥、乏味的说教。 读整篇课文

4、略析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四、讨论问题

1、论说文容易写得枯燥乏味,但本文运用各种各样的比喻,使文章读来饶有趣味。本文运用的比喻有哪些类型?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正反对比设喻。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蚓和蟹等,通过正反对照的手法,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多个不同的比喻,说明一个共同的道理,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

④有的运用借喻,单说喻体,而把道理隐含其中,留给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等。

⑤有的先说道理,再用比喻证明,如“吾尝终日而思焉,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焉,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或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⑥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作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课文用设喻论证的,对我们今天写好论说文,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我们能否以这种形式写现代文章?

本文运用比喻代替议论、寓议于喻的方式进行论证,以这种形式写现代议论文显然不行。古人写文章特别简练,今人如此作文,人们就看不懂了。今人写文章也常用比喻形象说理,但运用比喻后要有具体分析的文字,否则别人就莫名其妙。

五、课文小结

1、本文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好的文章随着社会发展,解读者都会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推想荀子写此文的初衷,是针对自己提出的“性恶论”中的“恶”采取的一种措施,要加强后天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修养,去除恶的本性,改变自己不良的天性,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

2、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旁征博引、娓娓说理的艺术风格。

3、课文结构 荀况《劝学》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一自然段)

2—4分论点

比喻句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先喻后理)

学习的重要性

2、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提高、改变自己,增长知识,培养品德。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輮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增强能力。

登高博见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先理后喻)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先喻后理)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假舆马者

假舟楫者

4、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逐步积累,不断坚持,用心专一就会取得成绩。

积土成山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先喻后理再喻)

积水成渊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蚓用心一也

蟹用心躁也

六、作业布置

1、思考与练习

一、

二、

三、

四、

五、六。

2、背诵课文。

3、写“《劝学》读后感”一篇,500字。

4、分段默写与全文默写。

5、完成表格。(见下列表格)。 荀况《劝学》

第一自然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二、

三、四自然段——分论点

比喻句

第二自然段——学习的意义:提高改变自己 增长知识 培养品德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第三自然段——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增强能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第四自然段——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逐步积累 不断坚持 用心专一 取得成绩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七、原文与译文 1.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梃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木料笔直得合乎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把它弯曲成轮子,它的曲度合乎圆规。即使又经风吹日晒干枯了,也不会再恢复挺直的原状,这是因为用人力把它弯曲成这样的。所以,木料经墨线量过加工过就能挺直,金属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能使其锋利,君子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复省察,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也没有过失。

我曾经整日苦思冥想,但不如片刻学到的东西多;我曾经踮起脚尖向远处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地看得广远。登上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加长,却使远处的人也能看到;顺着风向呼喊,声音虽没有加强,但听的人却清晰。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更快,却可以到达千里之遥的地方;借助船只的人,并非能够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与常人没有什么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泥土成为山陵,风雨从这里兴起;汇聚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半步一步,就不能达到千里之远;不汇聚涓涓细流,就不能成为江海。骏马跳跃一下,不能超过十步;劣马拉车走上十天,就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刻几下就放手,连烂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止,就是金属、石头也可雕刻出花纹。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但是向上能吃泥土,向下可饮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蟹有六条腿,并且有两只钳,然而没有蛇和黄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寄身的地方,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劝学教案用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