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设计素描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08 08:40:43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设计素描教案

设计素描1 教案

一、课程概述

(一) 课程学时与学分

开课专业:适用艺术设计专科专业;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开课;

课程总学时:40学时(理论讲授15学时,课堂实践25学时) 学分:2学分

(二)课程性质

这是专科学生在入学以后所接触的第一门基础课,同时也是有着自己学科特点和审美情节的一门专业课程。《设计素描1》课程是艺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造型基础课的主干课之一。通过对本课程的系列课题训练,使学生的造型能力、形态的感知能力、画面布置能力、尤其是对形体结构的认识和把握以及总体的表现能力均有所提高。通过系统化的课题训练,真正做到从实践中学习,从实践中感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的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该课程通过系列化的课题训练。使学生不仅在实践中获得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而且具备良好造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造型语言表现能力,还注重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塑造形体和掌握形体结构的基本能力,着重在技能方面对学生加强训练,一切均在实践中学习,一切也在实践当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因为教学的对象是专科的学生,所以应该着重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做为教学的重点,这样使学生逐渐形成很好的社会生存能力。务必使学生在这个课题的训练过程中,切实的使学生深入了解形体的构成规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设计素描2中能动的拆解形体的结构,和重新组织形体结构。

有效的把握素描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充分认识素描的本质及其在设计中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尤其是从事设计专业的学习尤为重要。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全球性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设计专业领域越来越细化,作为设计专业必修课程的素描也必然顺应这一趋势,以服务于各种专业设计发展的需要。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专科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在训练基本的表现因素的同时,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的引导,将有利于专业设计学科的良性发展。变换传统的训练方式和内容,将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培养,为专业设计课题的开展建立良好的艺术语言的平台。

在专科的三年学习生活中,培养他们良好的专业基础素质,在造型和掌握空间塑造,尤其是能动的认识物体结构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下个学期的设计素描课程,即明暗和创意部分的展开做好铺垫。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概念:

设计素描—现代设计艺术前沿基础课程,是造型表现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方法。

设计素描—现代设计的绘画表现能力,是表达设计创意、收集设计素材、交流设计方案的手段和语言,是设计师必备的专业设计表现技能。

素描,绘画术语,主要以单色线条和明暗来塑造物体形象,是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它以锻练观察和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质感、量感、明暗关系为目的,由此研究和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

设计素描,是指以设计艺术活动为目的,根据素描造型规律和设计艺术需要所描绘的单色绘画。是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

作为设计专业的素描应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突出其设计素描的特性,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注重特性的培养与提高。

一、设计素描的特性(1)专业性根据设计专业的需要,素描可以分为“工业设计素描”、“平面设计素描”、“建筑设计素描”、“环境设计素描”、“装饰设计素描”、“形象设计素描”及“服装设计素描”等,尽管可细划为以上素描形式,但归根到底,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所以在训练上,在重点解决学生素描基本功的前提下,突出专业特色,围绕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素描训练计划,改革传统的素描训练模式,删去与专业学习联系不紧密的内容,适当扩充与专业紧密联系的内容,突出设计专业方向,使基础一般的学生得到提高,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开阔视野,更上一层楼。

设计素描除了作为造型能力训练的一种方式,一般不是作为独立的艺术作品出现的,设计素描是设计活动的一部分,是艺术设计的再现,起者设计“中介”和产品“效果图”的作用。其造型功能第一位是物质性、适应性;第二位是审美性、精神性。设计素描是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人们审美需要。而作为绘画性素描,一件具有感染力的绘画作品具有审美认识的作用、审美教育的作用、审美娱乐的作用。

绘画素描的审美形式靠真诚的情感来发挥其精神产品的造型功能。(2)实用性设计素描能够在设计领域中成为设计师进行思维创造和表现的视觉语言,为现代化建设和人民服务。而大多数学生面对物象写生时,想的较多的往往是表面问题,如:形体、空间、质感、量感等。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物象,如何进行表现,用什么方法表现,用什么材料等则缺乏想象力。所以,对于设计素描的教学,应加强表现力及想象力的训练。

设计素描的前提是为设计服务的,而设计的目的最终是产品。因此,作为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设计素描带有一定的实用性,而设计素描同样要求画者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激情,为设计服务的素描可以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表现性、解析性和超写实性,并应根据不同专业进行有侧重的训练,如环境艺术专业的素描应以结构,解析性为主,强调的是对空间造型能力的认识和把握;而服装设计专业应突出平面性、装饰性,多一些线性素描,减弱明暗调子的作用,以强调其装饰性。(3)实践性素描的练习不仅仅只是重复一个简单的写生过程,更不是孤立于专业以外的技能、技法训练,通过实践性训练及培养,让素描练习成为从基础练习顺利的过渡到专业课程的训练,对于每一个绘画者来说,学习素描是从简单到复杂,从生疏到熟练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而每一个画家无一不经过这。

在素描表现当中,对形体的认识能力、把握能力和表现能力,对工具的熟悉程度,掌握能力,都是完成一张成功作品的基础,所以,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不断提高素描水平,设计素描吸收了传统绘画素描的科学因素和现代素描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更强调突破造型的自然约束,从自然物中发现,寻找可以产生“新型”的元素,所以,加强实践性的训练,需要对客观物象进行间接、概括和综合性的反映,需要做好美观、效能、工艺的平衡,设计素描更多地依靠理性及逻辑思维。(4)审美性创造形体的美感,是从事设计所必须具备的修养和素质,作为实用设计的美感,当然是指在充分满足实用前提下的审美性,无论那种设计素描,客观上它都是为专业方向服务的,都必须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艺术所表现的是创作者的个人思想精神,其设计作品表现的观念和思想同样具有某种审美意义,具有某种创造力和想象力,素描不是被动的描绘物象,而是积极地、主动地、深入地观察和体会所描绘的物象,培养学生个体的艺术潜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快速领悟所学知识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如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平面设计,所以,在素描这一基本课程中应当突出对于视觉基本能力的训练,这些能力包括:发现具有“语言”的物体的能力,运用多种表现方法的能力和画面重新组织的能力。绘画领域的素描造型更多体现人们的精神追求,传统素描强调的是表象性,客观性,直接性,简单性和广义性特征,但随着新方法、新科学、新思潮、新美学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巨变,素描的教学不断发生变化。

在目前多种造型体系和多元审美判断共存的情况下,艺术设计领域的素描造型更多地体现人们的物质追求,在学生有一定造型能力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与专业课题训练结合起来,营造一种专业与课题意识,摆脱传统素描冷漠,沉闷、单一的训练模式和机械的操作状态,又可在学习中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艺术感受能力,独立的视觉观察能力和归纳、分解、转化、强化等视觉艺术的处理能力。 所以,必须进一步强化设计素描的专业性、实用性、实践性及审美性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为将来的设计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素描的技能训练方法(1)掌握绘画的材料和表现技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统素描离不开制作工具的限制,而设计素描注重培养的是创造性思维,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画面的理解,选择不同的绘画材料和表现技法,可利用铅笔、钢笔、毛笔、马克笔、油画棒等工具,结合不同的纸张,如宣纸、白报纸、毛边纸、水彩纸等进行练习,在表现技巧和方法上,可借鉴传统素描技巧方法,也可采用揉纸、水印、拓印、剪刻等特殊的表现技法,表现自己对设计语言的认识和领悟。 (2)掌握设计素描描绘的对象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上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要根据设计的需要来追求画面强烈视觉效果,尽可能运用一切科学的原理与手段,把造型的基本元素与形体结构加以理性化的把握与发挥,摆脱常规的室内静物(石膏几何体)写生训练的模式和方法。注重锻练和培养学生的形象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对象形体结构的认识,综合明暗,光线等视觉元素,着力提高对形象的透视,结构,形体的结构规律的把握,可多找画面中的结构线、辅助线等。 (3)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设计素描强调由被动观察变为主动观察,更加强调由传统素描的模仿对象变为设计素描的表现对象,而形象思维能力的丰富和成熟必将带动技能语言的自由伸展,促成新的艺术形态的产生。

现代设计素描教学应与时代的内涵和特征相吻合,在训练素描基本功的前提下,强化素描自身语言的研究和造型的感受力,创造力的挖掘,加强审美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表现方法,通过对形象的感悟、认识,对自然形态的重组、变形,从中孕育出新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新的造型实体,使设计素描成为创造素描,为今后的设计奠定基础。(4)培养创新意识,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绘画中的思维定式是指业已牢固的存在于画者的大脑中,并且时刻影响着画者的绘画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就要处理好传统审美观念和现代审美观念在素描教学中的关系,更新和丰富课程的内容,加强设计理念的培养,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开展情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对素描创作过程的研究及对工具、材料的尝试体验,运用有效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形式独具新意的艺术图式,摆脱原有意义的束缚,把对客观物象的视觉记录,转化成新的视觉语言符号,以创造性思维,作为艺术发展的文体,使设计素描成为艺术创造的素描,通过设计素描的训练,认真观察,感受对象、领悟对象,在传统素描和结构素描的基础上加以取舍,融入现代设计意识,去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素描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利用素描的表现语言与方法来提高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

总之,设计类专业的素描教学作为一门设计的基础课,要自始至终贯穿以设计观念为指导的思想,与专业和时代步伐相结合,进行改革和大胆的创新,明确设计素描训练的专业特征,对待物象理解深层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本着科学的、认真的态度进行探索,使学生通过设计素描的学习,更新观念,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加强造型思维能力的训练,充分发掘自身的个性潜能,因为学生的个性潜能决定着未来设计师的知识结构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决定着以能否满足成为高素质、创新型的设计类人才。 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采用课题式教学的形式,将素描描绘的对象分成两个部分。

1、

人造物的写生训练(结构素描)

在这个环节的写生训练当中首先要对规则的人造物进行深入的详细的结构分析,然后是不规则物体的结构分析。 复杂的几何形体写生

将物象归纳为几何形体来认识一直以来是绘画教学的基础,而相对我们的设计教学也并不例外,在将自然物象归纳为几何形体的过程中,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抽象思维的成分,是理性和逻辑思维的雏形,我们的设计教学强调学生的感受,和对周围美的事物的很敏锐的体验和表现能力,当然对规则的几何形体的描绘就是比较契合实际教学的了。学生在几何形体的写生过程中,可以舍弃许多不必要的形象学生逻辑思维的细枝末节,同时也可以达到对学生技能的训练目的。 机械金属构件写生

无疑这同样也是比较传统的结构素描的绘画题材,在学生进行完几何形体的写生训练之后,带领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物象的第一步,这些规则的人造金属机械构件,正好使学生能够将刚刚接触过的几何形体写生中所学习到的东西应用的实际当中,这些金属构件一般都是纯粹几何形,认识起来也比较容易,在描画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培养严谨的研究态度,还要在写生的过程中,懂得怎样组织线条,因为线的本身也是抽象思维的一部分,学生了解结构,明确线在组建物体结构的过程和构建空间的原理,这样就为下一步更好的进行课题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活用人造器物的写生

在这个课题分支当中,学生了解了形体构建的原理之后,还应该懂得怎样添加细节,只有单纯的几何原形是不够的,丰富的画面细节是使作品耐人寻味的重要环节。怎样理解这些器物的细节构造,这些构成和整体的器物几何形体是如何组合的,除了这些以外,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怎样处理这些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富有韵律和美感是学生们在这个课题当中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2、

自然物的写生训练(结构素描)

这里的绘画素材,我们在教学当中提倡选取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而且不很规则的东西作为学生深入学习的题材。

例如蔬菜类的许多物体都可以进入选择的范围,学生在习惯了过去几周的规则人造物体的结构研究之后,面对许多不规则且质地也不是很坚韧的物体,必然在开始的时候变得手足无措。但是一定要强调学生对这些纷繁复杂的自然物象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无比要使学生在课业结束的时候养成爱研究和主动学习的习惯,这对下个学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

根据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上采用以“课题训练”为基本教学形式、老师启发和与学生探讨为主,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之后和学生们一起解决问题,避免长篇累牍的“催眠”式教学,教学方法上以图文和影音资料赏析为主,尽可能的利用可以利用的所有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多增加课程讲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期使课程的讲授更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针对所设计的教学课题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多维式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课题训练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完善的能力框架。

四、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本课程为校管考试课,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平时成绩(平时表现、学习态度等)占总成绩40%,课堂作业占总成绩60%。要求课堂作业体现作品的“设计”意味,要求课堂作业必须严格按照客观物象的形体作为描绘依据,严谨的进行结构的研究和描绘,充分利用线条体现画面的结构和空间关系、形体关系,画面构图完整,富有美感。

推荐第2篇:《设计素描》教案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设计素描》教案

一、课程目标:

通过理论的讲授和系列课题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对“形态”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的造型能力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机的结合造型基础训练和理论知识的讲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应用性能力的训练,以及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 根据传统的观念,素描作为研究和再现物象的一种方式,是绘画,设计及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训练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有效的把握素描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充分认识素描的本质及其在设计中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尤其是从事设计专业的学习尤为重要。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全球性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设计专业领域越来越细化,作为设计专业必修课程的素描也必然顺应这一趋势,以服务于各种专业设计发展的需要。作为设计专业的素描应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突出其设计素描的特性,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注重特性的培养与提高。所以在上课之初就理所应当的要使学生认清素描在整个三年的学习生涯当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

二、授课意图:

我经常在思考什么样的作品是最好的作品呢?怎样才能够使学生明确教师的意图呢?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一名高校的授课教师必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须有自己的思想,在我看来,我并不希望学生们把设计素描这项搞得过分正经,弄得神经质一般的紧张,我们权且把它当成一种涂鸦的游戏。涂鸦是有目的吗?但我却看到这些无目的行为给人的感觉是有一定目的的,至少那些作品给人的感觉绝对不是无目的的,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作品,思想是要展示给别人的,更何况是你独特的新鲜的想法,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是教师们上课最渴求的事情了,我们可以让学生们从无目的行为开始使自己的行为成为一种和目的性的过程。在这里我鼓励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素材,好的作品往往都是不期而遇的,当然我们画画不是为了单纯的玩耍,但要有玩的意趣在,毕竟画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三、授课内容:

1、精微素描 计划学时48学时

这个部分是这个学期整体授课的基础,根据上次授课的经验,学生往往不是很重视这个部分,往往表现得比较随便,所以这部分的教学选材是重点。包括以后的教学选材我们都提倡新、奇、并且是最好是生活之常见,而总不为人知的东西。

课题训练的方式是采取距离、扩大化,精微表现客观物体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广泛的筛选写生题材,强调多样化、新奇化、特性化,把一些生活中不易被人发现的普通物件,当作写生的对象,发现其中的趣味。重点刻画其细节、质感、肌理所带来的不同凡响的视觉感受,使之具体化、生动化。可以让学生对物件局部进行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扩大化描绘,从中发现形式因素的趣味点,体会其节奏。训练如实的刻画客观物体的能力。

作业的要求,在2K的素描纸上,同时进行半整体和局部的刻画

2、平面意象 计划学时54学时

如果说精微素描解决的是全方位的问题,那么我认为平面主要侧重的则就是明暗的层次问题了,书法也极其具有平面欣赏价值。这部分我认为是整个设计素描教学的难点,学生们往往在这个阶段还无法完全适应从三维向二维的空间转变,如何客观直接的能够使学生明了这个部分教学要求是我在授课过程中面临的最严峻的课题!

采取平面化处理的手段,整合视觉形象利用视觉形式语言,创造符合心理意象的平面化的具有装饰性的画面,注重画面平面化的视觉空间的设计,完成意象传达的形态,即抽象化因素的表达。 在这个课题里要解决的问题有,平面意象的概念、平面意象的形式法则、平面意象的构成法则和平面意象的变化形式等。教学过程当中,我准备大量采用课件和范画的形式,直观展示平面处理过程当中的一些经典的范例。但是,在授课过程中,我也必须要使学生明白,这些东西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如果形成了所谓的某种金科玉律,那也就脱离了我们授课之初确立的宗旨。

3、抽象及表现 计划授课学时36学时

抽象是什么?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抽象表现的关键问题在哪里呢?如何完成,或者说我的抽象作品最后应该是个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什么样的呢?图形、形体在抽象表现过程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什么是有形的抽象,什么是无形的抽象呢?有形的抽象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东西,引发的抽象思维过程,而无形的抽象则是对物体或是事件本身,甚至是声音、光、空气等,凡我们感官所能够接触到的一切物像,带给我们感官的综合感受,并用一定的艺术形式生发出来。下面是音乐的感受,请听一段音乐。。不同乐感之间的对比

这个部分,在承接平面的基础之上将会变得顺理成章,但是前提必须是使学生完全明了平面的处理手法,我认为平面是从现实的客观的向主观的抽象的过渡的一道门槛。

抽象的表现手法是要求学生根据客观物象母题的启示引发灵感,建立符合感觉性有表现力的抽象形式画面,触及形式因素本身探讨形式法则。在这个课题中要使学生明确的是,抽象设计素描的概念、抽象设计素描的符号性、抽象设计素描的构成原理,以及抽象设计素描的表现法则。

再就是母题问题,离开了母题就会使学生们陷入到一种无能为力和毫无边际的困惑之中。我们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做这些转变的方法和制作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结果,结果非常重要,但制作的过程更是授课整体重点所在。

作业:2K纸,一张A4的图片做母题,一幅抽象作品,母题可以是具体的物,也可以是各种可供参考的图片。 (形象联想)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4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我的基本计划是采取石膏几何形体的图形联想方式,因为几何形体是没有固定的客观生活物像所指的,但客观的一切物像都可以用几何形体来归纳,这样产生了呼应的效果,我认为这种授课手法值得推荐和研究,以往的授课往往是布置完了课业,却使学生们掉进了云雾里面,不着边际,教师也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我愿意在本学期和学生们一同尝试这个方面的探索。

强化发散性思维训练,由母题引发创意联想是设计思维能力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提倡合理性、实发性联想,使之巧妙结合,并使其不相关的相关,不相连的相连。

在这个课题中使学生要明确的是联想的概念、如何引发联想、联想的合理性、联想的多边性和不同物质的转换。

4、空间构筑、材质媒介综合表现 计划授课学时18学时

我很喜欢领着学生进行这个部分的课程训练。尝试几张连续的节奏练习广泛利用不同材料和媒介,达到综合性表现力强的目的,拓展学生的视野,可采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材料,通过描绘、泼洒、拼贴、对印等多种手段,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这个课题中要使学生明确材质媒介综合设计的概念、材质特征的感受与体验、素描媒介和技法的体验与发展。

5、总结和回顾

我总喜欢在教师正式集体判分之前,让学生们坐在一起给每个人都自己打个分数,我发现这些分数往往也都很客观。并且通过这些回顾,也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总结自己,擅长总结是能够保证自己经常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回顾自己走过的奋斗历程,那是一种非常有意味的行为,毕竟我们也希望学生的作品也应该是比较有意味的,人当然应该首先有意味的。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以课题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导,实施系列课题训练,增强造型能力、设计联想能力、创意思维能力,综合教材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把欣赏观摩、理论讲授、示范表演相结合,更加直观化的实施教学环节。采取作品研讨、作业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明晰化的接触设计素描训练的精髓,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教师应在课前做好三个课题的相关课件、幻灯片等视觉性资料的制作和准备,学生也应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画册资料,并根据不同的画面效果尝试不同的媒介与材料。

五、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本课程为系管考试课,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平时成绩(平时表现、学习态度等)占总成绩40%,课堂作业占总成绩60%。要求课堂作业必须以母题的形体和空间关系作为描绘依据,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的意象联想空间,真正体现作品的“设计”意味,画面构图完整,富有美感,富有意味。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六、课程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

《设计素描》主编冯蜂 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二)参考资料

1.《从素描走向设计》王中义 许江主编 2 .《观察与思考》 唐鼎华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其他参考资料

1、《体验设计,素描》周刚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设计素描》 黄作林,李育,邓旭编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设计素描

( 第一章 )

目的要求:

通过对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概念的对比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造型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分析的观念,理解设计素描的学习目的和方法,并结合课题式的分组练习,通过比例、透视、光影、结构等知识点的学习,掌握三围立体物象在平面二围中的塑造要素,以及不同观察方法给造型带来的变化,从而提高认识和审美,锻炼技能技巧,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教学重点: 设计素描的概念 形体结构 形体空间

教学难点: 微观、近距离观察方法的建立,空间形体的塑造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7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 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写实造型的技能技巧,培养空间造型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范画 第一部份

一、素描的基本定义、目的

1、素描是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是以线条或块面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以煅炼观察和用单色表达形体透视、结构关系、体块关系、动态关系、明暗关系为目的的造型训练方式。同时素描又是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能够生动的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联想、创意或构想。由此可见素描的概念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2、素描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概念的更新可以扩大视野,全因素素描并非是提高素描能力惟一有效有训练方式。我们可以在速写中锻炼线条,在结构素描中培养透视形体结构的眼力,在单因素的线条训练中把握情绪的表现。总之,素描的训练应根据具体的目的来选择有效的方式。

那么,素描的目的是什么呢?由素描的定义可知,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是进入造型艺术之门和不断进取的必由之途。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然而造型艺术又细分为许多种,正像纯艺术领域里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素描训练各有不同的追求,设计专业也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一样,视觉传达专业不同于工业设计专业,服装专业有别于环境艺术专业,这种 专业差别 ,远胜于纯艺术领域内各专业的差别,因为各个设计专业的研究对象大不相同。所以,入门后的素描学习,是为了专业上的进取。明确地把握专业方向,根据专业要求,提高自己的素描表现能力,是素描学习关键。

二、素描的本质

1、素描是一种能力训练,是眼与手的协同训练,认知与表现的同步训练。

2、素描是一种 视觉语言 ,它表现生理的眼睛所见所感的 事象与印象 ,也表现心理的“视觉”所视所思的 意象与想像 。 3、由单纯的线条造型到丰富的明暗塑造、光影规律、透视法则、构图原理,同时还巧妙地演绎着素描表现的所有可能性 ―― 在二维的平面上营造三维立体,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延展的运动关系。 4、视觉表现的欲望其实与生俱来,它潜藏于人的意识里,而素描能使人获得视觉表现的自由。就人类思维平衡发展的理想而论,素描一如语言文字,本该是人所皆能的最基本的“视觉语言”。

5、所谓视觉思维,正是对非语言的,直接的视觉形象的认知与把握。素描的训练,便是培养这种认知方式。以设计专业所要求的人才素质来讲,应是能够在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灵活切换的,因为设计不仅考虑艺术性,更要考虑功能的合理性。因此,必须重视两种思维模式的平衡运用与发展。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三、不同概念的素描

素描即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从素描的定义来讲,素描既是一门造型基础学科,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便是两种不同定位的素描。前者为研究性素描,后者为表现性素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作与创作。

在素描学习中,明确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重要的。

研究性素描的目的:

在于造型基础能力的训练,通常有明确的课题对象和作业要求,通过对于课题对象细致的观察、描写,提高认知与表现能力。因此,朴素地、如实地描写对象的本质形态特征是作业的基本原则。

表现性素描:

通常是在性素描基础之上的训练,相对侧得于表现方面的探索,目的不同自然要求不同。 素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从内容类别来讲可分为两类:生理视觉所捕捉的信息与心理视觉所捕捉的信息。对于这两类信息的命名,有称其为 客观素描 与 主观素描 的,然而这种划分很难应用在具体的作品分析上。可以说所有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主观意识与情感的介入。倘若在承认主观意识、情感介入的前提下来命名,或许将其称为印象素描与意象素描比较确切。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印象素描:

包含所有生理视觉所能捕捉的可视形象描写,包括从朦胧的印象到鲜明的印象。这种素描训练不仅可以包括从研究性素描到表现性素描保个阶段的训练,还可以包括默写训练 , 速写训练。

意象素描:

则包含所有心理视觉所能洞察的信息以及主观世界里自动生成的意象。

第二部份

四、构成素描造型的基本因素 ( 透视、比例、结构、线条、明暗、空间、体积 )

1、对形体透视比例、体积的准确理解与表现

首先我们看到的形象都是从某一角度所见的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是经过透视增减、变形之后的形象,并非原来的本形。我们认识和描绘形象是以视觉形象为依据,为出发点的。认识和描绘视觉形象离不开对透视现象的认识的表现。。这是因为,透视现象及规律虽然不是形体本身的特点,但形体特征的视觉形象却受透视规律的制约和支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为了更明确透视的意义,不防列一个简单公式:

客观形象+透视现象=视觉形象

画家对视觉形象的认识+素描表现技法=素描形象

在素描写生过程中,认识和表现透视现象是一个不可避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从根本上说,透视现象的规律受以下两点的制约: (1) 人们的视线从视点 ( 眼睛 ) 起,呈直线放射状。被视物被物体遮挡的部分则无法看到。因此,对某一形象而言,视点位置不同 ( 如正面观、侧面观、背面观以及仰视、平视、俯视等 ) ,其视觉形象各有不同。

(2) 以视点 ( 眼睛 ) 为准,物体由近及远呈现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由宽到窄的视觉变化,从而产生一素列不同形体的不同透视现象。 在视觉形象中,比例与透视是密切相关的,视觉比例包含着透视现象,透视现象作用于视觉比例关系。

如果掌握了透视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绘在某一角度观察下的形体的视觉特征,从而正确地反映形体本身的特点,使形象具有体积感、空间感、纵深感和距离感。 (平行、成角、倾斜、光影等 )

2、对形体结构特征准确的理解与表达

准确是造型的基础,在素描训练中,加强学生对形体内部结构的正确理解与准确到位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造型基础训练的基本要求。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形体剖析结构素描训练,是以比例尺度概念、形态的组合及过渡规律、三维空间概念、形态的分析与认识等方面为重点,由物体的表象到本质,重视体会由形体结构的分析理解到理性认识的思考过程,在对形体结构进行具体剖析时,为了便于观察,将形态“透明化”,运用物体比例关系,透视原理,来增强理解物体的外在与内在结构特点。 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 .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所以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主要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与视觉概念紧密相关的。结构素描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方法的训练,是获取视觉信息的良好手段.因此, 重过程轻结果,重分析轻描绘

3、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与分析

客观形体是处于三度空间的立体状态,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和获得其总体的、复杂多变的形体构造是很难的。为了对客观形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以便形成对该形体明晰而稳固的视觉概念,也为了发掘对象内在的本质和潜在的因素,有必要对形体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分析性的、研究性的描绘。很多物体的内部结构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更具特征、更富本质,只有透彻地理解内部的构造,才能更准确、更明晰肯定地体现外部形态。在结构描绘中强调深入对象内部,进行剖析描绘和拆卸描绘 。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形体和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将培养我们对物体内在的生长机制的自觉关注,使我们从某一种确定的描绘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在结构的世界。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五、设计素描造型对光影明暗的关注

作为设计基础的素描,光影研究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对物体形态的把握,对体积感、空间感的理解,对表现质感的表现。其黑白调子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色调的韵律感、节奏感、情绪感的表现,藉此培养学生掌握在画面中黑、白、灰布局变化的技能。 重点: 理解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 1、对形体结构分析、理解和表现

2、分析物体外表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剖析描绘

第三部份

一、作业内容

1、自然物素描写生(蔬菜、水果、生姜、大蒜、核桃、树根等)。2、人造物写生(自行车、汽车模型、空压机、电话机、陶罐、玻璃器皿等).

3、自然物、人造物组合写生

4、作业四张(短期——学时三张、长期——学时一张,规格不限)

二、作业要求

构图严谨、造型准确,能充分地表达物体的透视结构、空间、形、态质、感量感以及掌握形体的比例、姿势与动态,并能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及特征.画面整体、刻画深入,在技法方面要有一定的表现力。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 第二章 )

一、精细,超精微局部刻画练习( 材质、肌理、空间、变形、夸张、象征) 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对物体的描绘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本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强物体的精细,超精微局部的刻画练习。同时理解空间概念,物体材质肌理的描绘与掌握。各类材质大致可分为 1.反光不透光的、2.透光且反光的材料、3.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材料。并且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抚摸,与材料的真切接触,并通过练习体验物体的部分材质肌理特征,柔、软、坚硬、精细、粗糙、光滑、钝涩等等。

在设计素描中,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通过对现实中物体的物质形态内在结构与构造,材料,空间等特征,深入分析理解之后,由理性分析转向感性的思考,创造性的方向过渡,拓展引发学生在形态造型上新探索:通过变形,夸张,象征手法打破空间、物理,时间、容积、肌理、运动规律。再将打破的事物作为元素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可以不按常规逻辑,而是按逆向思维方式组合。使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充满幻想欲的事物,从而提高设计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物体空间、画面空间和物体的材质肌理表现是难点。2.物体的材质肌理和精微细部的刻画是教学重点。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3.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1、物体的空间体积,画面的空间和物体材质肌理的描绘,需要学生在作业练习中多动脑、多画、多问。老师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出现的问题,并个别指导。

2、局部刻画时让学生认真观察,用手触摸感受物体的质地,通过放大的手法加以描绘,老师引导,提问等的手段,让学生有所感悟。3、创新意识要善于思考推敲,让学生多看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或图形创意等作品,从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教学用具:

画具(画板、画架、纸、笔)各种书籍,各种物件,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物体的材质肌理:

介绍物体的材质肌理大致可分为 1.反光不透光的、2.透光且反光的材料、3.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材料,通过对材料的认识,要让同学们对各种材质的物体有所了解和感悟。

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运用,不仅能表现作品一定的思想内涵,而且有时更能体现材质本身的魅力。凡 .高绘画的独特风格,在于他将颜料的肌理质感进行夸张强化,突破古典模式,给人以急强的视觉冲击力。而毕加索和杜尚运用现成物进行的创造,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和观念。材料在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应用上具有广泛的空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审美价值,并展示了材料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这就是材料的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感悟。认识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作用,用材料来表达思想,并改变设计素描中单一的表述方式,在视觉中充分发挥材质的美,这是现代设计新的思路和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与设计中的材料不在是直觉的感受和简单的运用,加强对材料原属性,新的功能和价值的深层次的掌握,改变艺术与设计的含义,在观念上为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1、纹理组织构成

在设计中,人们通常运用通感的形式,通过视觉感受触觉的印象,视觉和触觉的互相对换使人们内心形成一种反应。纹理组织具有视觉的强烈效果,并以一定的语言形式,传达出设计者心中意象的表现系统,能够左右欣赏者的思维。研究各类物体形状的不同纹理,使设计者认识纹理,组织视觉性质,培养对自然媒介物的情感,广泛地收集和体验各种纹理组织的直观效果,引导设计者产生意象,表现意象。 2、搜集纹理,构成深度空间画面

纹理能够传情达意,有助于形体和空间的意象表现。收集纹理制成不同纹理组织的画片,通过媒介物体的表层面,形成视觉和触觉的同步效应,完成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体验。纹理画面获得的方法较多,有拓印、烧灼、编织、拼焊、剪贴、塑造、拼排、转印等,通过一定的形式,认识纹理的点、线、面、色调的构成元素,以及规则、紊乱、粗糙、细腻的组织规律,掌握明暗值的对比关系,培养领悟深度的能力,构成纹理空间形式。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3、运用纹理,构成情绪意象

纹理组织能够反映物质表面状态,通过明暗值的对比关系,可以表达一定的空间状态,同时,纹理组织也具有传达情感的意向。运用纹理进行定向的有意味的组织,传达某一特定情绪或意境的表现,构成情绪意象。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如**的城门门页上,包上一层马口铁以加固木结构,并钉上了一排排的木钉,形成纹理效果,加固作用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重在传达一种神圣、威严的感觉,使人望而生畏。纹理组织依附建筑传情达意形成建筑的表面形象,影响人们的情绪表现。 质感的转换

改变视觉观察常规,打破物体原有质感的概念,使一物体用不同的材料质感进行转换,建立新的质感概念,通过多种手法,使新的材料质感有机地和物体协调统一起来,完整地成为一体,训练自由表现物体质感的能力,体验物体质感的转换过程。 作业练习:

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材质肌理了解,描绘一张表现材质肌理的精细素描。 作业要求:

运用写实的手法,深入刻画作到精细入微,并有创造意识。 评分标准:

构图 10 分、观察能力 30 分、表现能力 30 分、创意 30 分。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二、形态空间的结构认识:

形态空间的结构认识是指形态本身的结构、形态所占空间的结构,以及构成形态的物质形式。在三个结构关系中,紧密相连构成形态的基本结构。 1、外部结构

是指形态外部的形状或轮廓,是视觉感受形态最基本,最直观的特征之一。外部结构影响着形态(或造型)的整体形象,体现着边界线的造型特点,边界线运动的三维造型特点以及比例关系等。 2、内部结构

是形态内部各部分之间界线的总称,包括具体的装饰线,表现色域的边界线,体面结合的棱线和线角,是形态内部各部分结构的表现化的认识。 3、物质结构

是构成形态的物质形象,指材料所构成的形态实体,以及材料所体现的质感视觉效果和视觉量感。 形体和空间概念的认识:

造型的过程是设计者对自然物象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对于形态结构富有想象的理解。自然物象的形式是由其内部性质决定由外部发展而成,通过观察,对自然物象由表象深入到内在结构的理解,从而达到对物象结构性质的完整认识和整体把握。通过对结构的分析和表现,结合结构启示的潜想,为进一步的结构和设计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形”是二维平面的概念,是形态某一角度投影形态,沿着投影的边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缘描画下来,便是这一形态的轮廓。 “体”是三维的,立体的,是存在于空间之中形和体的组合。 “形”和“体”不能分离的,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形可以脱离体的概念单独在(平面的),但体不可以没有形,体的存在必须以形为前提。

空间概念沿于建筑,渐渐的延伸扩展到音乐,文学,电影,诗歌。建筑与电影的空间概念是实际存在的空间,而音乐,文学,诗歌的空间概念是意念空间,我们这里的空间概念是专指视觉空间——绘画空间。

形体与空间的虚构:

常规的素描是描绘我们所看到的东西,而意象性素描是试图描绘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我们需要运用内在的想象来设计不存在的现实。虚构情节造型、场景是造型设计必须经历的一种思维过程。形体和空间的虚构,是在客观事物外在的形式特征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改变性质的描绘,主观的处理物象的概念和特征。

形体与空间的虚构,把客观物象的空间感、质感、量感、明暗度等素描要素超客观地再现出来,反映不同于自然造物法规律,使之变异,形成意想性虚构物象,具有真实和荒诞的双重性质的视觉效果。

形体和空间的虚构改变常规的视觉感受,以虚构的情节表现形态重新组合、配置客观物象的实际存在方式,使之具有原来概念之外的新的概念,比例关系、可见组合秩序。追求逼真的质变效果,新颖的造型效果。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虚构的空间

空间的虚构,是在理性空间的基础上臆想出来的,在完成设计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人与物。实空间和虚空间的臆想表现使合理的设计思想在虚构的空间里得以表现,说明未实现的事物有具体形象表现。综合所有构成要上要素,如造型,光影布置,质感表现,色彩等,进行真实的描绘,解决设计构想的表象问题,获得表现臆想空间的能力,在体现设计和表现设计中把思想和手段发挥到极限。

作业练习:

通过对物体空间的学习理解,完成一张表现物体空间的精细素描。 作业要求:

运用写实的手法,深入刻画作到精细入微,并有创造意识,空间表现。 评分标准:

构图 10 分、观察能力 30 分、刻画能力 30 分、创意 30 分。

三、运用视觉信息,进行变形、夸张、象征设计构成新的图形:

阿恩海姆在谈论某一事物的抽象形式时提出两个过程:一是把握某事物的主要性质。二是构造出它的动态形态,以达到对其总体结构状态的把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测,构想出新的视觉图形,发现潜在的审美形式。并展开一系列想象,转变为富于图形意义的平面意想。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21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毕加索的《小提琴与葡萄》,作品同时向观者展示了乐器的正面和侧面,以及其它物体的诸面。把形体剖析分解,重新构成超越物象的外在形式,对物象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创造出新的意想。正如毕加索说“ „„ 他们已不在是两个人,不过是形体和色彩而已,形体和色彩保留两个人的这个概念,也保存了她们生命的旋律”毕加索的言语结实了新的图形是源于对自然的重新观察的结果,新的结构因脱离了原来的物质外形而形成深刻的审美表现,产生了新的意象图形。

形体的演变

通过幻想的手法,把一个物象原有的造型转变为另一个物象的造型,并且进行明暗,质感,组合变形、夸张、象征等方面的描绘,在视觉上追求合理,统一,在表现上追求幻觉的效果。形体的演变为我们在造型的延展性和造型的异创性上进行了有趣的训练,打破思维的纵向性,把横向间的物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最大可能的完成造型上的创造性设计与表现。

在设计素描的训练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把对自然的认识、感受、发现、构想通过设计的创造理念表达出来,是具体造型融会形态之间的关系、构成形式等因素,来训练设计者的审美知觉和审美取向,从而设计出新的造型。

作为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设计素描内容,我们必须从思维的角度去认识和训练设计者,在心理学中,思维按凭借对象分为动作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按思维结果的创新性分为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22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维,按思维探索方向分为聚合思维和扩散思维。扩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他能使设计者在观察某一事物时,通过分散方式把事物分解为具有本质特性的可变因素,从中确定新的内容,探索新的发现,创造新的形式。在对客观刺激物的各种性质的观察分析中,引发不同性质的创造活动,发展想象和造型的动态思维,创造出一种超越自然实体、具有审美新意象的设计来。 作业练习:

通过变形、夸张、象征的手法,完成一张创意素描。 作业要求:

运用各种想象和思维,超越自然实体,深入精细刻画,并有新意图形。 评分标准:

构图 10 分、观察想象 30 分、刻画能力 30 分、创意 30 分。

(第三章)

一:设计素描中的概念性和抽象性 目的要求:

通过对设计素描概念性和抽象性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抽象造型的观念,并经过课题式的分组练习,更进一步明确抽象因素与设计的关系,体认由三围立体到二围平面转换的思维过程和造型意趣,以及概念的建立在设计和造型中的作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23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用,从而提高认识和审美,锻炼技能技巧,培养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以后的设计专业课打基础。 教学重点: 设计中的概念 抽象性 解构 重构

教学难点: 抽象概念的思维建立。三围立体造型与二围平面造型的转换方法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 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抽象造型的技能技巧,培养抽象造型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范画 教学内容分析:

一、什么是设计概念:

设计素描中的概念,是指在设计的语境之下的概念。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概念不同,它不解释归纳,而是直接完整带入。从某种角度讲,更多的是指设计意识本身。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圆,其实是一个“方”的联想,为什么?当它飞速旋转。这就是一个新的概念,从运动的角度去确认“方”的概念。关于“十”字,红绿灯就会让人们想到十字路口,我们拨打电话号码 258456 的行为,按了一个十字,九点六十分也是十点。

在实际的设计当中,设计概念往往决定设计的好坏成败。下面是索爱首席设计师谈索爱产品设计的概念:“就如北欧的白天和黑夜,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24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白天,冰雪覆盖了整个田野,有阳光穿破冰雪而映射到窗户上;而当白天过去,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炉火,四处青烟缭绕,世界是一股薄雾色的黑 „„ 我们要表现的就是这个,白天与黑夜的色彩对比。我想我们应该设法去打动用户的第六感。当他们看到我们的产品时,就会马上产生想抓、想拿、想用的欲望 „„„ ”

二、设计概念的来源:

在设计素描中,设计概念的获得可以具体的从点线面开始。我们都知道,点是线的相交,点的运行轨迹形成线,线的拉伸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在此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思维途径,运用解构、重构、渐变、重叠、透叠、错位、变异、矛盾等诸多手法,再融入技法材料,可以探索出由概念牵引的抽象造型的最大可能性。

三、什么是抽象:

所谓抽象,一般指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其他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 1、抽象艺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抽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可称为非具象艺术。他的特征是缺乏描绘,用情绪的方法去表现概念和作画。而这种方法基本上是表现主义的。最早见于康定斯基的作品。它是由各种反传统的艺术影响融合而来,特别是由野兽派立体派演变而来。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25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抽象艺术在毕加索看来并不存在,他认为不过有人强调风格,有人强调生活罢了。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包豪斯的许多设计产品的灵感就来源于抽象绘画,比如康定斯基的绘画风格就被广泛运用于产品设计当中。

2、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设计素描中,我们也只能从“具象”开始,它既是我们的前提,也是我们的基础。从“具象”中寻找“抽象”的规律,从“具象”中发现“抽象”,通过“具象”去认识大自然的造物法则。并让我们在其中心领神会。

例如,当我们观察对象时,透过物质的表面我们会发现。任何物质的整体形状都是由一些相同或类似的微小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严谨地重复而成的。这些最小的结构单位本身包含着“抽象”形态的暗示,深深地启发着我们的想象,它具有被其他性质的结构单位替代的可能性,同时,还有按照其他组合模式重新构建的潜在因素,它可以被我们的视觉所把握,也有被解体之后重构的可能性。假如我们将熟悉的物体的陌生因素挖掘出来加以强化,使我们面对一个新的前所未见的陌生物体时,我们会发现,其实,在视觉上,“抽象”与“具象”之间仅一步之遥。

四、抽象构成所应把握的原则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26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设计素描教案

在设计素描的抽象构成训练中,虽然我们所做的练习是脱离具体的设计要求而进行的纯形式的探讨,但我们仍然按照完整的设计过程来进行。作为一个设计的过程一般来讲,开始会有一个设计的概念,但在执行与设计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很多新的想法,那么如何判断这些想法的优秀与否,关键是你制定的目标,你的灵感是加强了还是削弱了这个目标,成为判定的标准。我们每做一个产品设计,总要经历很长时间来完成一个设计任务,如果说你的想法不断地在改变,实际上最终能不能做一定的深度,或者说能不能达到你既定的目标成为一个问题。

画面形的大小对比、疏密关系,黑白运用,均衡、稳定等审美原则仍然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传媒系—周德伍 27

推荐第3篇:设计素描教案

设计素描课程教案

周数: 6

学时:80

设计素描课程是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等各类设计专业必开的一门重点基础训练课程。按照我院设计素描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素描主要包括五种课题形态,即摹写再现形态——训练感觉能力;结构分析形态——训练分析能力;形式构成形态——训练组织能力;联想变化形态——训练想象能力;目标设计形态——训练综合能力。此五种形态按照思维能力由浅及深,由片面至全面,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渐进推衍,在课程实施上亦分为五个教学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摹写再现形态,训练感觉能力及其延伸能力——鉴赏能力和观察能力

㈠、课堂讲授 (学时:2学时)

⑴、1 设计素描的概念:

设计素描有别于传统的绘画性素描,主要研究客观对象的内在构成关系与外观形式的整合感,满足设计艺术表现和创意的基础性需要。设计素描的形态、方法、和训练手段始终贯穿着设计思维、设计理念、设计元素的导入。它把模仿、分析、想象与实用目的相融合,以理性分析取代感性摹写,以专业诉求取代个人偏好,以功能目标取代主观美感,从多种角度开启设计性造型意识(如图

1、图2)

1.

图1

图2

⑴、2设计素描与传统绘画素描的区别:

设计素描与传统绘画性素描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秉承了绘画性素描的精华,在研究方式和训练目标上各有侧重。绘画性素描是为纯艺术服务的,是绘画造型语言的基础,又是一种独立的绘画样式(如图3)。设计素描是为实用艺术服务的,其造型与表现必须注重实用与审美的有机结合(如图4)。

图3

图4

⑴、3 设计素描教学目的:

⊕ 培养眼、手、脑的观察、操作、思辨三位一体的协调配合能力; ⊕ 培养对形体敏锐的观察和准确的描绘能力;

2. ⊕ 培养对形体结构的研究分析能力; ⊕ 培养对形体的解构与重构的安排组织能力; ⊕ 培养对形体作联想变化的想象能力;

⊕ 培养综合艺术素质和对美感的有效把握和表现能力。

⑵、1 设计素描摹写再现形态及特点

摹写再现形态是对感觉能力的训练,是以现实形态为依据进行的一种研究、分析、表现的素描造型手段。其特点为真实的再现客观物象,并且将视觉常态中难以观察和发现的形象,以写实的方式集中强调的表现和对其质感肌理等作精微刻画。 ⑵、2 设计素描摹写再现形态的表现形式 ① 摹写再现 ② 构成再现

㈡、课题训练

(学时:8学时)

1、人物石膏摹写。以经典人物石膏为摹写对象,客观准确地把握经典人物的形貌、神态,以及比例、结构、透视关系等。训练正确的观察方法:整体观察法、比较观察法、本体结构与光影明暗的区别。

2、同时布置几个不同的人物石膏像(形象、年龄、性别、神态各不同,影调不同)

3、表现技法:体面光影法,线条结构法或混合法

4、作业要求:1——2幅,构图严谨,造型准确,能够较好的表现石膏人物的神态、质感。

注:(课堂实验作业及个别辅导7学时 / 作业点评1学时)

第二阶段:结构分析形态,训练分析能力及其延伸能力——探索能力和理解能力

3. ]㈠、课堂讲授 (学时:2学时)

⑴ 设计素描结构分析形态及特点

结构分析形态主要研究物体内部的构造关系,研究内部构造与外部特征之间的整合规律,研究形体结构与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结构分析形态的特点是将物体的结构和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角度、透视、比例、物体空间变化,将物象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部分进行逻辑分析,并有选择地表现。(如图

5、图6)

图5

图6

⑵ 结构的理解与分析

① 将多种复杂的形体归纳在立方体之中进行剖析和理解。 ② 不仅要观察物象的外在形式,更要对物象的内在进行分析,了解形体的内部构成关系如何影响到外在形式。 ③ 点、线、面的分析与理解 ④ 结构的类型 ⑤ 透视与结构线的分析

⑶ 设计素描结构分析形态的表现形式

① 重线条弃光影 ② 重构造弃色彩

③ 全方位“透视”的表现形式

4. ㈡、课题训练

(学时:18学时)

1、对各种类型的物体结构进行理解性的分析,运用几何、

透视知识,透过物体表面,分析其三维状态中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比例关系、空间关系。重结构轻光影,将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部分有选择的表现,着重训练对形态结构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强烈的探索意识。

2、布置多组石膏几何模型、各类工业制品、机械部件以及

木制品和玻璃瓶罐等。

3、表现技法:运用各种几何立体框架线,透视线,辅助线,透明线,实体线和虚拟线等,表现物体的内部结构关系与外观特征的整合感。

4、作业要求:3——5幅,构图完整,,对物体结构既有理性的逻辑分析与交代,又具感性的描绘。画面具有形式感。

注:(课堂实验作业及个别辅导14学时 / 多次作业点评共4学时)

第三阶段:形式构成形态,训练组织能力及其延伸能力——抽象能力

㈠、课堂讲授 (学时:2学时)

⑴ 设计素描形式构成形态及特点

形式构成形态对应教材的是“抽象设计素描”和“装饰设计素描”。“抽象”原是哲学术语,即没有形象伴随的逻辑思维过程。在造型艺术中,“抽象”可理解为“从自然里抽象出来的什么东西”。——抽象就是“形的绝对再创造”。

抽象设计素描源于抽象艺术的出现,它与具象素描是相对的,是非客观性的描绘对象,是从自然形象中抽离出来既符合人的心理感受又有规律的抽象图象。(如图7)

5.

图7

抽象设计素描的特点表现为: ① 无具象形象的结构形式特征;

② 无主题的形式构成特点,或主题存在于形式之外的联想中;

③ 二维空间的平面性,以及矛盾空间和几何形共存的形式特征。

抽象设计素描的构成的符号性:

① 点的语汇与构成符号。

② 线的语汇与构成符合。

③ 面的语汇与构成符号。

抽象设计素描的构成的原理:

⊕平衡原理

⊕节奏原理

⊕明暗原理

⊕对比原理

⊕力动原理

⊕空间原理

⊕变异原理

⑵ 装饰性的形式法则与构成法则及变化形式

装饰设计素描就是以素描的表现形式对被装饰物象着重于形式美感方面的思考和加工处理。是在把握物象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追求形式上的装饰性,是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段。

装饰设计素描的特点:

① 二维平面的构成与形式美感表现形式的结合。

② 在客观物象的基础上进行装饰性的变化表现。

装饰设计素描的构成法则:

① 二维空间构成。 ② 多元化组合构成。 ③ 秩序化构成。 ④ 打散与重组。

㈡、课题训练

(学时:18学时)

1、从具象向抽象概括的演进,了解掌握和运用各种形式元素,形式符号及构成规律,进行形体、比例、结构、空间、明暗、图式等方面的整合组织练习。对形体结构有目的性的的变形夸张。改变观察方法,在物体原形的局部采取截取法和多重角度法构图,在微观处和特殊角度探索和发现形式构成的多样性。着重训练对客观物象的打散重组与再造,对形式构成法则的掌握。

2、布置各种机械零件。

3、表现技法:平面的、立体的、抽象的、装饰的、符号的各种表现方法,可尝试运用多种工具材料。

4、作业要求:3——4幅,画面要有一定的表现力,有相当程度的想象性、创造性和组织构成性。因本形态的训练是重要的转折性环节,要求作业附文字说明。

注:(课堂实验作业及个别辅导16学时 / 点评、总结2学时)

第五阶段:目标设计形态,训练综合能力及其延伸能力——权衡能力和统筹能力

㈠、课堂讲授 (学时:2学时)

设计素描的目标设计形态 目标设计就是具体的设计项目,就是设计项目的素描草图。一个广告图形,一个家具造型,一个产品外形,一个空间景观等等。目标设计的规范,是对功能、材料、文化、形式的全面统筹。这种形态的设计素描作为草图,需要作者综合性的深思熟虑。(图

9、图10)

图9 图10

㈡、课题训练

(学时:6学时)

设置若干预习式的设计素描草图训练,使学生的经验、常识、观察、记忆、知识框架等综合素质得以被考验,可促进学生明确如何学习后续课程。

课程总结2学时

作业平分标准:

抽象能力20 表达能力20

构想能力30

综合能力30

选用教材:

《设计素描》(第2版)

《基础素描》

《联想素描与设计向导》

推荐第4篇:设计素描教案

设计素描教案 设计素描—现代设计艺术前沿基础课程,是造型表现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方法。现代设计的绘画表现能力,是表达设计创意、收集设计素材、交流设计方案的手段和语言,是设计师必备的专业设计表现技能。

一、教学目的:

1、设计素描教学要强调学生的主观理念和感情,要求学生超越视觉对象的表象信息传递,通过具像性、意想性、形变性和抽象性的重构,反映一种视觉心理的、精神的现代化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领悟所学知识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形成自己的个体艺术潜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视觉审美能力。

2、在学生有一定造型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素描实践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素描绘画的思维定势,提高造型基础教学专业的针对性,让学生在专业造型的学习中养成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和完善的艺术人格和独特的艺术生命体验。

二、培养目的 •培养严谨的视觉感受与反应能力(眼) •培养科学的理性分析与理解能力(脑)

•培养丰富的形象思维与创新能力(心) •培养熟练的视觉传达与表现能力(手)

一、设计素描概述(2课时)

(一)、设计素描的概念素描,绘画术语,主要以单色线条和明暗来塑造物体形象,是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它以锻练观察和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质感、量感、明暗关系为目的,由此研究和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设计素描,是指以设计艺术活动为目的,根据素描造型规律和设计艺术需要所描绘的单色绘画。是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

(二) 设计素描的形成与发展 素描,是人类最早从事造型艺术活动的方式之一。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祖先就已经开始用鹿脂的灯烟做原料,在他们居住的洞窟岩壁上创作反映他们当时真实生活的造型艺术活动。 俄罗斯历史考古学家普列汉诺夫认为:“这些带有记号和文字性质的绘画,是由于生活中的功利目的而进行描绘的,因而在原始人身上便发展了一种再现自然的渴望和摹绘的能力。”

从人类这些最早的以实用为目的的艺术创作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创造艺术的意义和艺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艺术产生于劳动同时艺术又推动了劳动生产。 “Design”(设计)原形来源于意大利语,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表示为素描的概念。它主要指艺术家在创作构思过程中,运用素描来探讨、研究作品的规模、内容与造型的草稿和草图。以现代设计的奠基人莫里斯为代表倡导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对设计的改革发展确定了概念:“美应与技术结合”,主张美术家应倾注于设计,专门设计图样、造型、分工协作。设计与制作的专业分工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包豪斯(Bauhaus)是德文(Bau)和建筑(Haus)房屋组成,意为“建筑之家”,借以指“新的设计体系”。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新型的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与工艺的统一。” 澳大利亚工业设计协会调查结果表明: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生应俱备的十项技能第一位“应有优秀的草图和徒手作画的能力,作为设计者应具备快而不拘谨的效果图形表达能力,绘画是设计的源泉,设计草图是思想的纸面形式。

(三) 设计素描与绘画的关系及异同

1、造型功能

绘画性素描—追求的是富有感染力的生动的艺术造型,是以陶冶情操的纯艺术作品发挥其造型功能。 设计素描—在符合结构、工艺、材料、技术等设计要素前提下,运用草图、效果图、爆炸分解图来传达设计师的理念和构想,以设计适合人们生活需要的实用产品为目的,发挥其造型功能。

2、造型思维绘画性素描—以感性为基础,与直觉性、形象性紧密结合,表现艺术形象。设计素描—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将形象思维统一在逻辑思维之中,拓宽设计作品的表现力。

3、造型方法 绘画性素描—以训练扎实的形象再现能力为宗旨,强调认识与表现的辩证关系。设计素描—研究立体造型的形态表现规律,启发并掌握对心理物象的视觉表达能力。

4、造型特点 绘画性素描—以写实为重点,注重强烈的感性认识,形象的深入研究和准确的表现。材料以铅笔、炭笔、毛笔为主。 设计素描—不仅掌握物象的造型表现,更注重创造性物象构造的表现,造型形式多样,材料应用广泛。

(四)、设计素描注重立体的全方位意识培养,因为,产品设计、展示空间设计,都是以立体的360°环视的立体形态或纯实的空间形式展示。因此,设计素描造型是多维度的空间造型。设计素

描,除基础造型技能训练之外,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意识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具体课程创意形态造型训练,使学生从各种创造性的思维规律中演化出具有可操作的创新方法,提高创造能力。

二、分析式结构形态造型素描训练(40课时)  教学目的: 物体各个部分,以特定的方式相互结合,构成整体的内在构造关系,称为结构。它是决定物体外观形态的基本因素 。 自然界中,凡是有形的物体都有其特定的内在与外在的结构关系,不论是天然或人工制造的物品,都具有不同大小、不同方向、不同形状的形态特征,或者是不同的单体按照物态生长的自然规律或是人为制造使用的目的,按照特定的方式和特定的程序组织结合而成的。其自身的结构方式,决定了它的外观形状,从而展现出大千世界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物象特征。 例如建筑,这些外形各异的建筑都是由各自的内在框架结构方式所决定的。物体的内在结构决定着物体的外部形状,也就是说,一切物体的外部形状都是它在内在结构的反映。所以,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了物体是怎样结合的、是怎样构成的,才会对其外在形态有清晰的和深刻的感受,才能够正确地将它表现出来。

(二)结构的类型 : 物体的结构类型大体上可分为二种:一种是框架型(或称骨架型的);另一种是体量型(或称积量型的)

1、框架型结构(或称骨架型结构) •框架结构是由主杆部分和支杆部分连接而成,支干通过关节系统与主杆连接构成一个整体。我们人体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证。 •框架结构是支撑形体体量的骨架,它可以是自然生长的,也要以是人为建造的。如生活在水中的鱼是脊椎动物,再如框架结构的楼房建筑。

2、体量型结构(也称积量型结构) •体量型结构,就是物体自身体积所呈现出来的结构形式。比如,我们表现一个瓶子,以往我们凭感觉画,一般是先确定中心线,根据高度比例定各部分的点,然后连线,最后再找一下透视关系。用积量型结构的观念来画同一个瓶子就不同了,我们要在把握整体比例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它是由哪几种有体量的几何体构成的。 •积量结构的剖析将使我们在把握整体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各部分组织的几何构造及其特征,通过物象构造的起伏变化关系来达到形体积量的表现 。 •运用这种“结构线”的方法来认识千变万化的物象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把握形体的结构。同时,由于“结构线”表现了特定的空间和透视关系,因而具有“深度”的性质。当我们注意

到这种空间变化时,就能感受到物体的实在积量。

(三) 结构形态造型的表现要素 结构形态造型是排除光影的因素,用单色线条来表现物象的,因此,线就是造型的语言和表现的基本要素。 线是点的延长,面是点的扩大,是线的组合,体是面的围合。点移动的轨道即为线,面与面的转折是线,与视平线相齐的面是线。 从研究线的造型表面意义上来说,线的表现技巧对发挥线的艺术表现力起着直接的作用。 当我们用铅笔或炭笔在纸上开始勾勒线条时,这看似简单的线条,随着落笔的力度、用笔的方向、笔锋的角度、行笔快慢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 从线条的造型功能上来看: 以线造型能直取物象的结构本质特征,从而能够肯定、明确、清晰地表现出物象的比例和结构关系。以线造型还能表现出物象的明暗关系、虚实关系,使物象产生立体感。 •以线造型同样能表现出物体的不同质感及量感,如柔软、坚硬、轻飘、厚重、粗糙、细腻等感觉;再如一块石头、和一团棉花、一块钢铁和一块木板等的不同的重量感。

1、外结构线与内结构线 •外结构线称为实结构线,内结构线称为虚结构线。外结构线是指表现物象外部的构造结构、空间结构的线条,即实的线条。内结构线是指表现物象内部结构及其关系的线条,即虚的线条。在线条

的轻、重关系的处理上,要充分考虑到外、内结构线的不同、外结构用线重一些、实一些,内结构线则要轻一些、虚一些 。

2、主结构线与次结构线 •主、次结构线相对于内、外结构线关系要复杂一些。如果我们仅画一个物象,主结构线就是外结构线,次结构线即是内结构线。如果我们画一组物体,这时主、次结构的关系就不会这样简单了。因为这种情况下的主、次结构线,既包含了内、外结构线的关系,又包括了画面的整体组合情况。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的主、次结构线是围绕画面的主题或画面的主次展开的。总之,主、次结构线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四) 透视

1、透视类别: 透视 色彩透视 形体透视 放大透视 缩小透视 焦点透视 散点透视

直线透视 曲线透视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规则透视 成角透视(二点透视) 不规则透视 倾斜透视(三点透视)

2、透视规律的运用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为“透而视之”。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形产生的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使三维景物的立体空间形状落实在二维平面上。 由于人的眼睛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视觉功能,任何一个客观事物在人的视野中都具有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的变化规律,同时人与物之间由于空气对光线的阻隔,物体的远、近在明暗、色彩等方面面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因此,透视分为二类:即形体透视和空间透视。 形体透视亦称几何透视,如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圆形透视等。 色彩透视亦称空气透视,是指形体近实远虚的变化规律,如明暗、色彩等。

3、透视常用名词:

1、画面:假设的透视图形产生的透明平面。

2、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

3、视距:眼睛与假设透明平面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4、视高:画者眼睛的高低程度。

5、视线:画者眼睛视线达到景物的连线。

6、视域:或称视野、视圈,画者看到景物时的空间范围。

7、视锥:视域近小远大的圆锥体形状。

8、视平线:与画者眼睛所处高度平行的水平线。

9、原线:与透明画面平行的线段,没有纵深角度变化,只有近长远短、近粗远细的变化。

10、变线:与透明画面成纵深角度的线段、透视方向有了变化,本来相互平行的线段出现近宽远窄直至消失到一点的现象。

11、灭点:即消失点,是变线的消失灭点。①主点:中心视点,是视平线正对视点的中心点,是直角度变线的灭点。 ②距点:由视点到主点的距离称为视距,如果将视距分别标在主点两侧的视平线上,所得两点,就称距点。 ③余点:视平线上除主点和距点外,其余的消失点,即各成角变线的灭点。 ④灭点:在视平线上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低远高线的灭点。

⑤地点:在视平线下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高远低的灭点。

4、直线透视: 平行透视(也称一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透视线消失于心点的作图方法,称为平行透视(图示)。  成角透视(二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平线。它的透视变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称为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图示)。  倾斜透视(三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都倾斜于画面(即人眼在俯视或仰视立体时)除了画面上存在左右两个消失点外,上或下还产生一个消失点,因此作出的立方体为三点透视。  直线形体透视规律 ① 长度相等的线段,距离画面愈远,长度愈短,近长远短。 ② 空间间隔相等的线段,距离画面空间愈远愈小,近大远小。 ③高度相等的线段,视平线以上的愈远愈低,视平线以下的愈远愈高。两种情况到最远处均消失于消失点。

④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⑤与画面不平行的倾斜线段,一定消失于垂直于视平线上的消失点的直灭线的天点或地点上。向上倾斜的消失于天点,向下倾斜的消失于地点。成角透视的直立灭线垂直于二个视平线上的消失点,平行透视的直立灭线垂直于心点。 ⑥画面平行的线段永不消失。 ⑦与画面不平行而相互平行的线段消失点必须严格统一。 ● 曲线形体透视 凡是非直线形体的透视变化均为曲线形体透视。

1、规则曲线形体透视(以圆形为例) 圆形的透视表现,应依据正方形的透视方法来进行,不管在哪一种透视正方形中表现圆形,都应依据平面上的正方形与圆形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决定。因为圆形在正方形中与四条边线的中点和十交叉线的末端相交。并且在正方形两条对角线至4个角处相交形成正方形与圆形的关系。所以,不管是怎样的透视圆形,都应该在相应的透视正方形中米字线的相关点上通过才是合理的透视圆形(图示)。 ●曲线形体透视定律 ①正圆透视形是呈椭圆形状,在视平线以下时,上半圆小,下半圆大,不能上、下画的一样大小。 ②用弧线画透视圆时要均匀自然,两端不能画的太尖也不能方。

③平面圆中上、下、左、右四方是与正方形相接的,透视中的圆形不是这样,它的最宽点是根据与视点的位置而定。 ④距视平线越近,圆形透视弧度越小,反之越大。 ⑤任何曲线形体需画透视图时,都应纳入透视方形或透视立方体中完成。

(五)结构形态造型的基本画法

一、面对物象,从整体出发,观察并找准物象的透视状况、基本比例,用点在画面中标出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在反复比较的基础上确定基本形。用线要轻,注意画面构图。•

二、运用透视原理,用轻一些的长、直线画出物象整体与各局部的形体结构、形体透视,并进行反复检查调整,切忌违背透视原理的现象出现。

三、采用推导造型的方法,分析结构,用线条准确、深入地画出物象的整体构造结构和空间结构关系,以及局部之间结构的组合空间关系。

四、进一步肯定物象结构关系及细节塑造,要注意内外、主次结构,特别要注意线条轻、重、缓、急的变化处理。反复调整与修改,使画面主次关系明确,画面效果整、完整。

三、精细特写造型  教学目的:在材质表现训练中,通过对物体的深入观察和研究,细心地体会物体的内在形体联系,

感受物象的情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调动各种表现技巧,将物体充分得表现出来,完成认知的全过程,注重研究各种工具材料及表现技法,着重培养学生造型能力以及各种材质表面肌理的表现技巧。  教学重难点: 精细特写造型是明暗造型训练的深入,侧重并加强对于各种材质的认识和对质感进行精细特写表现能力的训练。在设计实践中,任何产品的设计都离不开材料,善于发现、充分利用各种材质不同的美,并且能够运用于设计之中,是设计艺术家应必备的能力。

(一) 形体的外部材料任何物体的外部形态,除了自身的外部结构以外,都是通过组成外部形体材料的表面结构关系,来表达自己的。无论人们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它。每个物象都有构成其外部形态所特有的材料质感。这里我们不必要研究它的物理与化学特性,而是针对构成形体的各种材料所具有各种的可视感与可触感的肌理形态关系来进行分析。我们日常所接触的物品,及所要进行描绘研究的对象,大都会通过视觉、触觉而产生一些共同的感受,如:柔软、坚硬、精细、粗糙、结实、

松懈、沉重、轻浮、光滑、钝涩等等。对它们的认真观察与体会,是画好精细特写课题的第一要点,要认真对待。

(二)肌理与质感 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其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也就各不相同。因而便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视觉和心理的感觉。例如:粗糙感、精细感、柔软感、坚硬感、结实感、膨松感、轻浮感、沉重感等等。 材料肌理的产生与物体的外部结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有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结构特点,便会有什么样的肌理形态特征。比如:一颗花生,它表面的凹凸变化是它的肌,脉络交错所形成的网络便是它的理。肌与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花生表面富有深浅变化的材料质地的肌理特征,给我们的视觉、心理感觉粗糙,有粗糙感。 一片树叶,叶体是肌,叶脉便是理;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也都有其材料的特有纹理。一般来说,突出的是肌,纹路是理。以水为例,水面是肌,波纹便是理。材质不同,肌理不同,便会给我们的视觉产生不同的、硬的、软的、重的、轻的感觉。一块丝绸、一块麻织物,纤维粗细不同,肌理不同,给人的质地感觉一样吗?纺织物的经,我们可以理解为肌,纺织物的纬我们可以理解为理。竹编、草编、绳编,主杆为肌,支杆为理。物体材料有各自的肌理形态,通过光照,我们看到它,就会产生视觉现象,因此,肌理又称质感。 人们对于肌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触觉为基础的。摸一摸,感受一下,这叫做触觉肌理。由于人们长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对于物体材

质的体验、感受和认识很熟悉,以至不用去摸,也会在视觉上、心理上感觉到质地的不一样,软的、硬的、粗的、细的、轻的、重的,这就叫视觉肌理。 物体材料表面由于有了肌理形态,通过光线的作用,投映在人的眼睛里,便会产生感知,即会有一种感性的认识,这是对材质表面肌理的感受与印象,在经过视觉的处理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这就是人们常提及的质感。这也可以说是对材料的一种感觉联想,它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是坚硬的还是柔软的等等。这种感性认识可以通过我们对材料肌理形态的描绘,以精细特写的手段表达出来。

(三) 质感写真与明暗 要对形体的材料进行写真表达,首先要从形体的各个角度,对其构造、纹理详加研究,以找到最能表达其肌理效果的部位,然后将物象的形体注入更深层次的视觉要素进行表现。这种表现常常通过明暗在物象上分布的现象与规律来完成对形体外部材料质感的写实效果的,明暗是物体表面材质写真的关键。通过课题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光与影之间的关系,了解光影与形体之间产生相互变化的规律,提高对明暗关系的敏锐反应和分辨色差、质差、量差的变化的能力。当光射到物体之后,反射回来便会进入人的眼内,使人可以辨认物体。物体既可以反射光同时也可以吸收光,这与物体表面

的质地肌理有着必然的联系,光滑的表面就比粗糙的表面反光强,反之,粗糙的表面比细致的表面吸光强。 我们所研究的明暗关系不是简单的、概念化的黑、白、灰的关系,诚然黑、白、灰是素描表达语言的主旋律,但最终还是要看在具体的形体表现上如何去贴切地运用这些调子的。 光照射到形体上,会使形体产生各种各样明暗不同层次的调子变化。由于其外材质结构不同,它们的也肌理不尽相同。另外,光线的强弱变化同样也影响着同一个物体表面的明暗关系,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如何把握形体的内在与外在的结构,因为物体本身的起伏关系决定了物体的明暗关系,只有把握住形体的整体凹凸起伏关系与局部表面质地的肌理关系,对反映在形体上的明暗关系描绘才具有实际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完成人们对质地的描绘,完成富有空间深度的外部结构材料的表现。

(四) 质感写真的其它因素 我们采用精细特写的方法来表现材料质地的写真,在笔触的运用上要认真注意。描绘时,不要漫无目的没有变化地进行。如果画什么材质的物象都用一种笔法,形成一种单调的表现语言,这是不可取的。笔触的运用应根据材料本身的不同肌理及质地所引发的某种感受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运笔,强弱、轻重、缓急等技巧。形体上产生的明暗关系,反映在画面上运笔时应随着肌理的表面构造顺序、走向、起伏关系,保持一致,真正做到笔随形走,尽量做

到不露笔锋的痕迹,达到笔触与材料质地的高度统一性。最终完成对材质的写真性。 这里还要顺便提及一下画好质感写真表现,除了加深对形体材料肌理形态的观察、分析等方面外,还要好好地把握所描绘中所使用的工具。 一枝铅笔的黑、白、灰色阶变化是有限的,需要有H硬度系列到B软度系列的全套的铅笔,再加上用笔的强弱、疏密、方向,来达到对形体材质的写真描绘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采用炭笔、钢笔等表现工具来描绘材质。而每种工具都有其独特的表现语言,另外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的用笔形式,来进行新的表现语言、新的表现形式的尝试,来增强学生的表现力。 此外,作画所用的纸张表面改变色彩,也会影响作画的效果,如选用墨纸或深色纸,用白色笔从高光处开始表现形体的质感,这就是充分利用了纸的特点。选用适合自己表现用的纸可以收到一种运用自如、事半功倍的功效,可使材质写真达到高度完整性与完美性

(五) 质感写真的分类表现 材质的分类: 1.反光不透光的物体 2.透光且反光的物体 3.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物体

4.相对既不反光透光的物体 1 反光不透光的物体 以金属类最为代表,自商、周时期人类发现并利用金属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便随处可见,尤其是在现今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我们要认真研究它的特性来为我们的设计服务。 要表现金属的肌理、质感,就需要先去分析它。由于其自身的材质属性,经过加工抛光后它的表面多为光滑面,具有极强的反光性,可以将周围环境中的物体投映在本身表面上,这是金属素描表现中最大的特点,以不锈钢的特点最为显著。也有个别的锈蚀金属,没有光泽,但其却保留金属所特有的重量感。同时金属本身具有固有色, 除此之外,还有陶瓷用具也可以列为此类。陶瓷用具是经高温作用炼制而成的。直接用陶土烧成的为陶器,表面比较粗糙无高光;在素坯上加上釉色,炼制成的轻、薄器物为瓷器,其具有明显的反光性,质地细腻光滑,且脆宜碎,有的瓷器表面釉色极其丰富,对其要认真观察体会,才能有助于进行质感表现。 2 透光且反光的物体 这类物体以玻璃等晶体为例,对光的反射性极强,它可以使物体周围的环境反射到这些物体上,同时上述物体的透光性使我们可以看到物体后面的东西。 既反光又产生透光使上述物体在表现上具有了很多的层次,使其材质效果显得非常的丰富与晶莹剔透。这是表现中关系较为复杂

的一类材质,也是最具深度、最出效果的材质。 作为液体状态下的晶体——水,其同样可以既反光又透光,由于其特殊状态与属性,使其具有千变万化的形态,将其列为晶体物质范畴,需要我们去认真分析认真研究。 3 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物体 其种类很多,如石、木、纸、皮革等等,最大的特点是不产生透光,光大部分都被此类材料所特有的表面肌理所吸收,只有少许的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根据反射光的多少来辨别是何材料。这所说的不反光准确一点来说是不产生高光,是相对前两类物质材料而言的。由于此类材质物体种类较多,而每个材料都有其各自的肌理形态特征。石质 自然的石材,大都给人一种原始、质朴、沉重、坚硬的感觉。在原始社会人类把它制成最初所使用的工具。它的色泽种类很多,有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等等。它的形状有被刚劈出的棱角分明的石材,有经过天然外力的作用而形成的团团的鹅卵石,也有经过人为琢磨加工出的大理石、玉石等。 木质 木质是一种具有明显肌理现象的天然材料。木材的种类很多,由于其特殊的生长过程,树干每年长粗一圈,形成年轮,也就是说形成了木质环绕轴心的内在生长结构。在使用木材时,采用不同的角度进行切截用料时,如横断切面与侧断切面,会形成不同的纹理

现象,在进行描绘时,要仔细观察其肌理特征,表现出其有机的生命感于体量感来。 布质 是由线绳经过纺织手段,将其有秩序地交织在一起,产生一个柔软的片面物,可分为棉、麻、毛、化学纤维等五个种类。由于加工的技术与所用线的材料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质地,软的、粗涩的„„对于纤维交织在一起所表现出的肌理与质感,可以用放大镜去观察它的肌理有态的细节同时还要把握其整体感,表现时要使纤维的交织、穿插关系,产生一种主次感与节奏感。 纸材 自东汉造纸技术发明以来,它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文化生活,无论是在绘画上还是在设计中,它都与我们形影不离。同样是因为加工技术与材料的不同,而产生不同质感的纸材,如:柔软的宣纸、光滑略坚挺的铜版纸、白卡纸等。 在描绘纸质时,抓住纸的薄的特性与强度特性,并借助纸的皱折肌理形态来整体地描绘纸的微妙变化关系。 皮毛 皮革有天然与人造之分,天然皮革由于动物大多数生长毛发,经过后天加工制成皮革,其表面保留着毛孔,形成天然的纹理特点。仔细观察较天然皮革显得过于生硬与机械一些。皮革经过处理后具有一定光泽感。 毛皮由于其辅生在各种动物皮肤上,形成特殊的生理生长规律,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肌理形态。 这些都可以在细心观察和耐心描绘中慢慢体会到的。人的皮肤表现可以在此项中得到训练。

推荐第5篇:《设计素描》教案

2015-2016 学年第 一 学期

授 课 教 案

系(部): 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 15图像1班

课程名称: 设计素描

授课学时: 80 授课教师:

第一部分 设计素描概述(2课时)

教学内容(2课时)

设计素描课程系统教学模式: 培养目的 •培养严谨的视觉感受与反应能力(眼) •培养科学的理性分析与理解能力(脑) •培养丰富的形象思维与创新能力(心) •培养熟练的视觉传达与表现能力(手)

一、引导性讲解设计素描的理念

通过图片资料交流一下对的素描认识;以及对素描本身的规律认识;并引入设计素描基础。

(1)设计素描与传统绘画性素描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但研究方式、训练的目的各有侧重。

二者对比如下: a.造型功能 绘画性素描—追求的是富有感染力的生动的艺术造型,是以陶冶情操的纯艺术作品发挥其造型功能。 设计素描—在符合结构、工艺、材料、技术等设计要素前提下,运用草图、效果图、爆炸分解图来传达设计师的理念和构想,以设计适合人们生活需要的实用产品为目的,发挥其造型功能。 b.造型思维 绘画性素描—以感性为基础,与直觉性、形象性紧密结合,表现艺术形象。 设计素描—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将形象思维统一在逻辑思维之中,拓宽设计作品的表现力。 c.造型方法 绘画性素描—以训练扎实的形象再现能力为宗旨,强调认识与表现的辩证关系。 设计素描—研究立体造型的形态表现规律,启发并掌握对心理物象的视觉表达能力。 d.造型特点 绘画性素描—以写实为重点,注重强烈的感性认识,形象的深入研究和准确的表现。材料以铅笔、炭笔、毛笔为主。 设计素描—不仅掌握物象的造型表现,更注重创造性物象构造的表现,造型形式多样,材料应用广泛。

设计素描注重立体的全方位意识培养,因为,产品设计、展示空间设计,都是以立体的360°环视的立体形态或纯实的空间形式展示。因此,设计素描造型是多维度的空间造型。设计素描,除基础造型技能训练之外,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意识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具体课程创意形态造型训练,使学生从各种创造性的思维规律中演化出具有可操作的创新方法,提高创造能力。 (2)造型艺术通常被划分为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两大体系。

纯艺术是纯粹精神性、欣赏性的,是艺术家以纯粹的感受和心理上的满足为条件,对客观现实进行再现和表现,并通过对现存事物描绘来反映思想感情,立足于内在的心理欲求,是一种个人行为;实用美术则是将实用功能与审美意识相结合的艺术。如果将传统绘画素描规定为纯艺术的基础,设计素描就是实用艺术的基础。由干设计是在充分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生产、技术、材料、消费、使用等因素的前提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因此,它的造型特点反映为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不能成为独立的艺术品,其审美功能必须以实用功能为前提。据此,设计师的造型观念应该注重实用与审美的有机结合。

二、设计素描的概念

设计素描有别于传统的造型基础素描,主要研究客观对象的内在构成关系与外观形式的整体感,从而超越摹仿,达到主动性的认识与创造。设计素描,是指以设计艺术活动为目的,根据素描造型规律和设计艺术需要所描绘的单色绘画。是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 设计素描—现代设计艺术前沿基础课程,是造型表现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方法。现代设计的绘画表现能力,是表达设计创意、收集设计素材、交流设计方案的手段和语言,是设计师必备的专业设计表现技能。

三、设计素描应用范围

设计素描应用极为广泛,包括工业产品造型、平面设计、环境艺术以及服装设计、染织设计、书籍装帧、商业广告、包装装潢、装饰工艺、电脑动画、

摄影、雕塑和建筑等领域。

四、设计素描的特点

设计素描作为设计艺术基础造型的一种训练手段和方式,必然有自身的特 点。在表现形式上,设计素描不以真实地再现自然为日的,而是从研究自然形态入手,获取客体的本质特征,然后超越客体的外在表现形式,达到主动性的认识与创造。由于设计素描的性质有别干其他素描,因此,它有如下一些特征:客观性、本质性、逻辑性、多样性、创造性。

五、设计素描的学习意义

①培养敏锐的视觉观察能力,增强接受税凭信房、能力,即敏锐的视觉感 受能力。

②培养分析、观察、理解、判断的形象与抽象思维能力,形成透过事物的 表团探索事物内部的整体特征的思维习惯。

③培养想象力和创意能力,养成不断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与研究的创作精 神。

④掌握多样传递视觉信息的表现方式及手段,并熟练地运用它们贴切、充 分、巧妙地表达作者设计意图。

⑤培养综合艺术素质和对美感的有效把握和表现

六、设计素描的形成与发展

素描,是人类最早从事造型艺术活动的方式之一。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祖先就已经开始用鹿脂的灯烟做原料,在他们居住的洞窟岩壁上创作反映他们当时真实生活的造型艺术活动。从人类这些最早的以实用为目的的艺术创作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创造艺术的意义和艺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艺术产生于劳动同时艺术又推动了劳动生产。 “Design”(设计)原形来源于意大利语,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表示为素描的概念。它主要指艺术家在创作构思过程中,运用素描来探讨、研究

作品的规模、内容与造型的草稿和草图。以现代设计的奠基人莫里斯为代表倡导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对设计的改革发展确定了概念:“美应与技术结合”,主张美术家应倾注于设计,专门设计图样、造型、分工协作。设计与制作的专业分工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包豪斯(Bauhaus)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新型的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与工艺的统一。”澳大利亚工业设计协会调查结果表明: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生应俱备的十项技能第一位“应有优秀的草图和徒手作画的能力,作为设计者应具备快而不拘谨的效果图形表达能力,绘画是设计的源泉,设计草图是思想的纸面形式。 思考题:

1、设计素描的概念

2、如何理解设计素描的形成与发展

实践训练:(4课时)

用线条表现简单的几何形体(临摹1张) 课后作业:

1、熟悉作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2、以速写形式,用线条表现日常用品(5个)

第二部分 结构设计素描(32课时)

一、结构设计素描的概念与特点( 2 课时)

结构设计素描的主要特点是将物体的结构和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角度、透视、比例、物体空间变化,将物象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部分进行逻辑分析, 并有选择地表现。其次是将多种复杂的形体归纳在单纯的立方作之中进行剖析和理解。

结构的性质是物象形式的内在规定性。物质的形式是由内部性质决定的。研究与审视自然物象是为了超越物象的表象进而达到对其内在结构的理解。

构成素描造型的基本因素: 透视、比例、结构、线条、明暗、空间、体积

1、对形体透视比例、体积的准确理解与表现

首先我们看到的形象都是从某一角度所见的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是经过透视增减、变形之后的形象,并非原来的本形。我们认识和描绘形象是以视觉形象为依据,为出发点的。认识和描绘视觉形象离不开对透视现象的认识的表现。从根本上说,透视现象的规律受以下两点的制约:

(1) 人们的视线从视点( 眼睛 )起,呈直线放射状。被视物被物体遮挡的部分则无法看到。因此,对某一形象而言,视点位置不同 (如正面观、侧面观、背面观以及仰视、平视、俯视等 ),其视觉形象各有不同。

(2) 以视点( 眼睛 )为准,物体由近及远呈现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由宽到窄的视觉变化,从而产生一系列不同形体的不同透视现象。

透视规律的运用 透视意为“透而视之”。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形产生的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使三维景物的立体空间形状落实在二维平面上。 透视分为两类:即形体透视和空间透视。 在视觉形象中,比例与透视是密切相关的,视觉比例包含着透视现象,透视现象作用于视觉比例关系。

如果掌握了透视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绘在某一角度观察下的形体的视觉特征,从而正确地反映形体本身的特点,使形象具有体积感、空间感、纵深感和距离感。(平行、成角、倾斜、光影等 ) ●直线透视: (1)、平行透视(也称一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透视线消失于心点的作图方法,称为平行透视(图示)。

2、成角透视(二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平线。它的透视变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称为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图示)。

3、倾斜透视(三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都倾斜于画面(即人眼在俯视或仰视立体时)除了画面上存在左右两个消失点外,上或下还产生一个消失点,因此作出的立方体为三点透视。 ●直线形体透视规律: ①长度相等的线段,距离画面愈远,长度愈短,近长远短。 空间间隔相等的线段,距离画面空间愈远愈小,近大远小。 ③高度相等的线段,视平线以上的愈远愈低,视平线以下的愈远愈高。两种情况到最远处均消失于消失点。 ④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⑤与画面不平行的倾斜线段,一定消失于垂直于视平线上的消失点的直灭线的天点或地点上。向上倾斜的消失于天点,向下倾斜的消失于地点。成角透视的直立灭线垂直于二个视平线上的消失点,平行透视的直立灭线垂直于心点。

⑥画面平行的线段永不消失。 ⑦与画面不平行而相互平行的线段消失点必须严格统一。 ●曲线形体透视 凡是非直线形体的透视变化均为曲线形体透视。

1、规则曲线形体透视(以圆形为例) 圆形的透视表现,应依据正方形的透视方法来进行,不管在哪一种透视正方形中表现圆形,都应依据平面上的正方形与圆形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决定。因为圆形在正方形中与四条边线的中点和十交叉线的末端相交。并且在正方形两条对角线至4个角处相交形成正方形与圆形的关系。所以,不管是怎样的透视圆形,都应该在相应的透视正方形中米字线的相关点上通过才是合理的透视圆形(图示)。 ●曲线形体透视定律: ①正圆透视形是呈椭圆形状,在视平线以下时,上半圆小,下半圆大,不能上、下画的一样大小。 ②用弧线画透视圆时要均匀自然,两端不能画的太尖也不能方。 ③平面圆中上、下、左、右四方是与正方形相接的,透视中的圆形不是这样,它的最宽点是根据与视点的位置而定。 ④距视平线越近,圆形透视弧度越小,反之越大。 ⑤任何曲线形体需画透视图时,都应纳入透视方形或透视立方体中完成。 2、对形体结构特征准确的理解与表达

形体剖析结构素描训练,是以比例尺度概念、形态的组合及过渡规律、三维空间概念、形态的分析与认识等方面为重点,由物体的表象到本质,重视体会由形体结构的分析理解到理性认识的思考过程,在对形体结构进行具体剖析时,为了便于观察,将形态“透明化”,运用物体比例关系,透视原理,来增强理解物体的外在与内在结构特点。 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特定的结构

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所以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主要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与视觉概念紧密相关的。结构素描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方法的训练,是获取视觉信息的良好手段.因此,重过程轻结果,重分析轻描绘。

3、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与分析

很多物体的内部结构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更具特征、更富本质,只有透彻地理解内部的构造,才能更准确、更明晰肯定地体现外部形态。在结构描绘中强调深入对象内部,进行剖析描绘和拆卸描绘。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形体和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将培养我们对物体内在的生长机制的自觉关注,使我们从某一种确定的描绘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在结构的世界。

二、结构形态造型的表现要素(4课时) 结构形态造型是排除光影的因素,用单色线条来表现物象的,因此,线就是造型的语言和表现的基本要素。 线是点的延长,面是点的扩大,是线的组合,体是面的围合。点移动的轨道即为线,面与面的转折是线,与视平线相齐的面是线。 从研究线的造型表面意义上来说,线的表现技巧对发挥线的艺术表现力起着直接的作用。 当我们用铅笔在纸上开始勾勒线条时,随着落笔的力度、用笔的方向、笔锋的角度、行笔快慢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 从线条的造型功能上来看: 以线造型能直取物象的结构本质特征,从而能够肯定、明确、清晰地表现出物象的比例和结构关系。以线造型还能表现出物象的明暗关系、虚实关系,使物象产生立体感。 以线造型同样能表现出物体的不同质感及量感,如柔软、坚硬、轻飘、厚重、粗糙、细腻等感觉;再如一块石头、和一团棉花、一块钢铁和一块木板等的不同的重量感。

1、外结构线与内结构线

外结构线称为实结构线,内结构线称为虚结构线。外结构线是指表现物象外部的构造结构、空间结构的线条,即实的线条。内结构线是指表现物象内部结构及其关系的线条,即虚的线条。在线条的轻、重关系的处理上,要充分考虑到外、内结构线的不同、外结构用线重一些、实一些,内结构线则要轻一些、虚一些 。

2、主结构线与次结构线 主、次结构线相对于内、外结构线关系要复杂一些。如果我们仅画一个物象,主结构线就是外结构线,次结构线即是内结构线。如果我们画一组物体,这时主、次结构的关系就不会这样简单了。因为这种情况下的主、次结构线,既包含了内、外结构线的关系,又包括了画面的整体组合情况。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的主、次结构线是围绕画面的主题或画面的主次展开的。总之,主、次结构线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三、构图的处理(2课时) 构图是根据表现目的的需要,恰当地处理所画形态在画面中的整体组织形式。在中国画论中称为“经营位置”。 理想的构图应该是使人看后感到舒服的、赏心悦目。在运用画面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等形式法则的同时,正确地处理物体的形状大小、角度距离、空间变化等因素引起的画面构图的变化。

(一)、画面的幅式 画面的幅式有三种基本形式:横长方形、竖长方形、正方形。

1、横向幅式,给人以伸展、舒畅、动感,适合表现具有横长造型的物象形态。

2、竖向幅式,给人以上升、挺拔、亲切的感觉到,适宜表现具有纵高特征的造型。

3、正方形幅式,给人以严谨、集中、庄重的感觉,较适合表现圆、三角

形、方形等形态的造型 。

(二)、形态的位置 所画形态在画面上的位置对人的视觉与心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位置偏上、偏下、偏左、偏右,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根据以往的经验,有一种构图形态经营位置线,可供大家参考。方法是:将横式或竖式画面,长、宽各分三等分画线形井字形,将主体形态安排在左或右边的井字交叉线上。另外,形态朝向的空间要比背对的空间略大一点,面朝光线的一面空间要比背光的空间略大一点。形态下方空间要适当比上方空间稍大一点。

(三)、形态与方向 在二维的画面中,形态不同,运动方向的安排,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四)、形态与空间 在画面中安排所画形态,多大为合适?太大,画面显得肿胀;太小,画面空旷;太左、太右都显得失去均衡,更不行。 确定形态在画面中的大小,既要凭感觉、凭经验,又要借助于一般可行的方法。 可将画面四个边的中点连线成菱形,再将菱形四个斜边的中点连线做成四边形,可将形态大体安排在这个四边形中,或向外适当膨胀一点。当然,这个方法只供同学们在画面中安排形态时参考使用。总之,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不左不右,做到合适,多在练习中体会。

1、三角形金字塔式,给人以稳定、雄伟、崇高的感觉。

2、倒金字塔式,给人以摇摆不定、不稳定的感觉。

3、左低右高的三角形构图,给人以向前、运动的感觉。

4、菱形式,给人以集中、坚实的感觉。

5、水平带状式构图,给人以安定、伸展的感觉。

6、圆形构图,给人以饱满、和谐的感觉。课后作业:

要求:根据本周所讲构图的法则,到生活中收集素材(写生),题材、主体(人物、动物、景物、风景等)不限,不准临摹,完成10张不同的构图作业,并在每一副作业上表明其构图的抽象符号或说明是什么形式的构图,如“S”构图、中心构图等等。作业要装裱或装订成册。 作业规格:32开。工具材料:不限。

四、结构设计素描的表现方式(4课时)

这个阶段的素描的训练,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训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观察能力,准确地进行徒手描绘的能力,认识、分析与表达形体的能力。当然线性的描绘不是完全不因明暗,而且只相对与绘画造型素描,其对明暗的理解与表现不同,线性描绘运用明暗主要是为了增强对象的形体与空间感受,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另外把线的理解也可以简单化,线有原光线,背光线,有中锋线有侧锋线,有原线有线也有类似面合的线,对线的感觉也是相对而言的。要以多维开放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线。准确地塑造对象是造型训练的基础也是本教学单元的主要任务,在对要描绘的对象进行准确塑造的基础上,线性描绘逐个要通过对形体的外部结构的观察与分析,理解物体内部结构及相互关系。

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三维形体造型的构想能力和灵活的组织,运用形体的能力。原因在于,作为设计师,作为设计师三维的构想能力是其造事物构想的基础。因此,在设计素描训练中,加强对学生在不同透视角度不同空间中形体结构相应变化规律的认识,提高他们分析,推理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摆脱和削减表面明暗等的素描表现习惯,而更注重构建三维形体并在画面中组织,表现出形体关系。

在具体的绘画表现中,要求学生清晰明确地把握物体的结构,准确地掌握事物组合与形态,比例关系,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绘制物体的结构与形

态的空间组合关系,在训练过成中可着意将物体在空间中的动势线,或是作画时为了寻找对象在空间中的形体与占位时用的辅助线,有选择地留下来。其目的是在强调对形体及空间关系控制能力的基础上,增强作品的表现能力,在对画面的明暗,主次虚实的处理上,更多地通过线条的轻重,虚实,明暗来获得。

在观察方法和构图表现上,设计素描更注重对一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的观察。从而获得一个多维的综合性的形象概念,可对一组事物中某一单独的细部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注重灵活地构成画面物象。逐步培养学生根据对全面的感受进行构图,组织能力。

结构形态造型的基本步骤:

一、面对物象,从整体出发,观察并找准物象的透视状况、基本比例,用点在画面中标出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在反复比较的基础上确定基本形。用线要轻,注意画面构图。

二、运用透视原理,用轻一些的长、直线画出物象整体与各局部的形体结构、形体透视,并进行反复检查调整,切忌违背透视原理的现象出现。

三、采用推导造型的方法,分析结构,用线条准确、深入地画出物象的整体构造结构和空间结构关系,以及局部之间结构的组合空间关系。

四、进一步肯定物象结构关系及细节塑造,要注意内外、主次结构,特别要注意线条轻、重、缓、急的变化处理。反复调整与修改,使画面主次关系明确,画面效果整、完整。 五、实践训练及讲评(20课时) 实践训练:

1、由教师安排静物写生

2、由学生自由组合多组场景课题静物 课题内容:

1、石膏几何静物的结构素描表现。(2张,4开纸/张)

2、静物(陶器、玻璃、布、纸类、塑料制品、树枝叶等一切可用东西)石

膏或真人等均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调整。(2张,4开纸/张) 学生实践步骤:

1、面对物象,从整体出发,观察并找准物象的透视状况、基本比例,用点在画面中标出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在反复比较的基础上确定基本形。用线要轻,确定画面构图

2、运用透视原理,用轻一些的长、直线画出物象整体与各局部的形体结构、形体透视,并进行反复检查调整。

3、运用推导造型的方法,分析结构,用线条准确、深入地画出物象的整体构造结构和空间结构关系,以及局部之间结构的组合空间关系。

4、进一步肯定物象结构关系及细节塑造,要注意内外、主次结构,特别要注意线条轻、重、缓、急的变化处理。反复调整与修改,使画面主次关系明确,画面效果整、完整。 作业讲评:

1、集中学生这一阶段的作业,先由学生自己谈这阶段的学习感受及收获与困惑。

2、组织学生对作业进行互评,充分展示各自观点。

3、教师对作业逐一进行分析,总结每位学生的优缺点,并指出今后学习的方法。

4、师生针对作业进行互动大讨论。

第三部分 明暗造型训练(24课时)

明暗形态造型是设计师表达设计构想、方案的造型语言之一,也是设计素描重要的课题训练内容。所谓明暗形态造型,是指按照客观物体明暗形成规律,运用明暗(调子塑造)的造型方法,对所描绘或设计对象的形体、结构、质量感及空间关系等诸方面予以准确、生动而富有创造性的表现。 本章就设计素描中明暗形态造型训练的目的,着重从物体的立体感、明暗、色彩、质量感及其空间感等几个方面进行学习。

一、物体的立体感(1课时) “体积感”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任何物体在空间中均具有一定的高度、宽度和深度等可测量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根据透视的规律反映在视觉上,便形成物体的立体效果,我们称之为物体的“体积感”,或称“立体感”。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形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特点之一,在设计素描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培养掌握立体地认识对象和立体地去表现对象的能力。 它包括以下三个知识点; 1.物体的“三大面”是构成立体感的首要条件。 2.深度空间是表现立体感的关键。 3.明暗调子的描绘是增强立体感的重要因素。 1.“三大面”是构成立体感的首要条件: 立方体是由六个正平方面组成,由于视域的局限,我们观察立方体时,在典型的角度上可以看到反映三度空间的三个基本面,所以,“三大面”成为我们观察和表现立体感的视觉习惯。也就是说要在平面的画幅上表现物体的立体效果,最少要具有三个大面。 事实上自然界许多物体,是由无数转折复杂的体面所组成的,并不都是三大面,例如圆球体、圆柱体、多面体,或更复杂的物体。 由于“三大面”是构成立体感的首要条件,所以分析体面,首先要抓住对象整体关系的三大面,由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回到整体的方法

进行观察,保持“三大面”的整体感,以求得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这利于自觉地、主次分明地去分析和把握对象的体面关系,达到正确表现对象立体感的目的。 2.深度空间是表现立体感的关键:任何物体的体积,都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方向转折不同,且有透视变化的体面组成。分析、理解、表现物体的体面转折以及它的透视变化关系,并且正确地表现出物体起伏转折的深度,对塑造物体的立体感,有关键性意义。 3.明暗调子的描绘是增强立体感的重要因素:在表现物体时,如果只用线描的形式把物体的高、宽、深三度空间的结构、体面、透视关系画出来,不涂明暗也能呈现出物体的体积感,使人们能够在视觉上认识它的形象。但是,这个物体的立体效果还很不充分。如果同时描绘出它体面变化的明暗色调关系,就能更充分地表现出它的立体空间。

二、物体的明暗(1课时) 物体的明暗是指物体在光的照射下所呈现的黑白灰的色调关系。 物体在光线照射作用下,根据其自身结构转折关系将会呈现出来的不同黑白灰关系,而这种黑白灰关系是由物体各个面与主光源的角度不同所导致的。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明暗,同样,光源角度及强度的变化也会使同一个物体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层次。所以设计素描的造型训练,除了把形体、结构画准外,明暗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主要是借助描绘物体的明暗关系,来充分表现物象的固有色调、质量感、立体空间效果等。 其中包括以下三个知识点; 1.体面与明暗变化的关系 2.明暗五个基本调子 3.高光与投影 1.体面与明暗变化的关系

物体的明暗,是因物体自身各个不同方向的面,受光照角度和远近不同而形成的。 由于物体的体面是多方面的,体面朝光源的方向不同,接受光线的强弱程度就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千变万化的明暗层次。在写生作业中,要正确地运用明暗方法充分地表现物象的立体感,就要理解光源方向和体面角度变化所形成的明暗规律,这将有助于我们自觉地描绘明暗,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和空间效果。 2.明暗五个基本调子 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均会呈现出规则的色调分布,根据其形态及其与光源的角度不同,我们依次概括为亮部、灰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及反光等五大色调区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五大基本调子。 复杂的形体其色调的分布更加微妙而丰富,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明暗五个调子的规律予以概括总结。但无论物体的色调多么丰富,我们运用色调进行表现时,均应从五个基本色调入手进行理解和分析。 3.高光与投影 (1)高光:有一些物体,由于质地的光泽,如金属、玻璃、陶瓷器皿等,在受光部分出现对光线直接反射的小面,称做“高光”。 (2)投影:“影”是光的遮断,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这个物体的影子投在另一物体上,遮去了部分光线,因此在另一物体上留下主物体的影子,所以把影称为“投影”。

三、物体的色彩与明暗关系(2课时) 自然界的物体在光源照射下所呈现出相对的独立且稳定的色彩倾向,我们称之为物体的色彩。 素描写生则是通过黑、白、灰的单色层次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物体色彩,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物体色彩的基本属性。

应当承认物体均具有相对稳定的色彩倾向,这是物体之间相互区分的重要依据;但另一方面,这种色彩倾向也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会随光源或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纯粹的、绝对的物体“固有色”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不能孤立的理解物体的色彩。 包括以下三个知识点; 1.认识和掌握色彩的明度 2.色彩的明度不同,明暗对比的效果也不同 3.明暗色调和物体色彩明度变化的关系 1.认识和掌握色彩的明度 我们在自然界所见到的颜色,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由光谱仪分析出来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基础的有彩色系;一是光谱中不存在的黑、白、灰组成的无彩色系。两者之间共同的特征是都具有明度,而它们区别的最大特征是,有彩色系除了明度以外,仍具有色相和纯度的变化,而无彩色系不存在色相和纯度的变化,只讨论黑、白、灰等明度问题。 2.色彩的明度不同,明暗对比的效果也不同 在同一光源下,白色物体的明暗对比最强,黑色物体的明暗对比最弱。物体本身的色彩越浅,即明度越高,其明暗对比就越强,反之物体本身的色彩越深,即明度越弱,其明暗对比就越弱。素描写生练习,注意色彩明度不同的明暗变化,对色彩课的色彩学习也具有实际意义。看不出物体的明暗变化,也就不容易掌握色彩的层次变化,所以说素描也是色彩课的基础。 3.明暗色调和物体色彩明度变化的关系 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反映出来的明暗色调,是由两个因素形成的综合效果。一是由于光线照射在物体上,因物体体面转折的角度不同,所接受光线多少的程度不同而产生明暗差别。二是物体本身色彩的明度深浅不同,吸收光线多少的程度就会有所差异,而在色彩明度上产生黑、白、灰层次的差别。

在素描中所表现出的明暗色调,是物体的明暗变化和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固有色明度的综合效果。两者之间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当我们表现物体的明暗色调时,既要看到体面转折的明暗变化关系,又要兼顾物体固有色明度不同的关系,综合形成统一的明暗色调的整体关系。

四、物体的质感与量感(2课时) 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由不同的组织结构所构成,其质地呈现出不同的表面特征,在视觉上形成不同的物体质感。 物体的重量感是人们视觉上的一种感受,由于物体的质感不同,反映在人们的视觉方面就会产生轻或重的感觉,这种感觉称为物体的“量”感。 自然界的物质,由于组织成分不同,其质地便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比如软与硬,光滑细腻与粗糙、疏松,湿润与干涩,透明与不透明等,在光线照射下,反映出不同的感觉效果,简称为“质感”。例如金属与塑料器皿表面的光滑感、陶器粗糙感、织物的柔软与浑厚等。 设计素描练习,除了表现对象的结构、体积、明暗、色调之外,还要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它是表现设计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求锻炼我们掌握深入刻划物体质感的技能。 1.注意物体组织结构的特征: 不同物体间质感的不同归根到底是由于其不同的组织结构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在通过明暗色调绘制物体的质感时,就必须注意观察物体的组织结构特征。 画松、柏树干,抓住树皮纹理特征,就容易把树干的质感表现出来。描绘干枯的树叶,除了表现它的明暗变化,还要刻划出树叶的纹理,便有助于其质感的表现。画竹、草编织器物,把竹、草编织的结构特征刻划出来,便加强了质感效果。 2.分析物体质地对光线反射的特点,借助明暗色调表现质感

从物体质地的软硬进行分析:质地坚硬的物体,一般形体起伏比较明确有力,对光线反射强,所以明暗对比较强。质地松软的物体,形体一般比较不规则,往往是随着依附物的变化,它对光线的反射弱,所以明暗对比较弱。 从物体质地光泽感进行分析:越是细密光滑的物体,表面就越光泽,光线照射下有高光,体面转折处的高光反射强,物体边缘整齐清晰、明确肯定。表面粗糙无光泽的物体,对光线的反射能力弱,一般没有高光,明暗对比较弱较柔和。 从物体质地的透明程度进行分析:玻璃器皿的明暗交界线不显著,高光的地方很多,盛水后由于光线的折射,迎光的地方反而不亮,背光部分反而显得光亮异常,写生时要具体分析,不能用一般明暗规律硬套。不透明物体的明暗关系稳定,符合一般明暗规律。 3.运用不同的笔法加强物体的质感效果: 对不同质地的物体,应注意不同的笔法来表现。如平直坚硬的物体,可多用刚硬的直线,如透明的玻璃、规则的钢铁;而柔和曲折的线更优于表现起伏变化的质感,如柔软的织品和丝绸、细腻丰富的皮肤等。 物体的重量感: 物体的重量感是人们视觉上的一种感受,由于物体的质感不同,反映在人们的视觉方面就会产生轻或重的感觉,这种感觉称为物体的“量”感。 这里指的“量”,不是数学中某种数字概念,而是一定物象的形态所呈现出来的某种“量”的感觉。素描写生练习中,不仅要求同学们表现物体的质感,也要表现物体的量感。 任何物体之间不但在质地上明显区别,重量上有时也差异悬殊,只要把它们之间的质地差别充分表现出来,“重量感”的区别也就相对体现出来了。

五、物体的空间感(2课时)

物体的空间感是指,物体在人们的视觉中反映出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视觉感受,使人们能够获得立体的、深远的空间感觉,我们称之为物体的空间感。 1.正确描绘物体的透视关系:一切物体都具有高、宽、深三度空间,表现物体的深度空间,是描绘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关键。物体深度形体的变化,主要反映在透视原理之中,发生透视错误,就会失去景物前后空间的距离感。 2.认识空气对“空间感”的作用 自然界的物体都处在大气之中,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及灰尘微粒等杂质,物体与画者之间的空间距离越远,空气杂质的遮挡作用越大,好象景物前面笼罩着一层薄纱,使远景形象模糊、色彩灰淡。在同一光源下,近处的物体明显对比较明显,形象清晰,立体感较强;远处物体明暗对比较弱,形象相对模糊,立体感减弱,如黑色物体离我们越近越黑,越远而越灰,白色物体离我们越近越白,渐远则渐灰。这种空间距离上的空气作用叫做“空间气氛感”。 根据空气对“空间感”的作用,我们作画时便可根据需要,利用这种规律来加强画面物体的主次、强弱、远近、虚实等空间效果的表现。画近处的主体形象,注意明暗对比的效果较强,形象较清晰,体面转折关系交代清楚。画远处的景物,明暗对比较弱,立体感减弱,形体模糊,使之呈现广阔、深远的“空间感”。

六、明暗造型的表现步骤: 1.观察对象,意在笔先 要表现好对象,就必须先研究对象,观察认识是表现的基础,不对对象进行认真的观察认识、分析研究,就不可能表现好对象。所以在动笔之前,我们要对所描绘的对象集中精力作全面的观察、了解和分析。

中国画论中提出“作画必先立意”、“意在笔先”,“意”是什么?“意”是表现对象的意图。“意”来自我们对客观形象的观察、认识和感受。 “意在笔先”,就是在作画之前,对所要描绘的客观形象,经过观察分析有一个明确的表现意图,有一个预想的画面效果。如果没有这些,只凭直观无动于衷地看一眼画一笔,不知突出什么舍弃什么,抓不住对象的精神实质,平铺直叙地模绘对象,就会使画面缺乏艺术感染力。 2.设计画面,经营构图 有关构图的内容在上一章结构形态造型第三节中我们已讲述。根据对象主题内容和形态特征的要求,经过思考和选择,把对象组织安排在画面的适当位置上,称为“构图”。中国画论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就是设计画面、确定构图的意思。 设计构图的目的是为了使画面中的物体主次得当、前后相继,而画面整体富有节奏与韵律,从而产生美感。 3.描绘对象轮廓 在确定了构图位置的基础上,我们应根据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有比较地将画面中物体的各个部分有机的联系起来,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绘制。 具体的讲,就是我们应当先确定画面中大的形体、比例和结构关系,后画小的形体、比例、结构关系。通过相互比较的方式将物体的轮廓结构明确下来。 4.通过明暗色调,深入刻画对象 明暗色调是随着物象的结构、体面角度,色彩的深浅,质地等的差别,以及物体的远近、光线的强弱等而在视觉上产生的明暗对比和色调变化。 画明暗色调的目的,是通过对明暗层次和色调的对比描绘,表现物体结构、体面、明暗、色彩感、质量感、空间感等物体所具有的属性,从而表现

出特定环境中的具体形象的艺术真实感。在通过明暗色调深入刻画对象阶段,我们应当明确下面两个基本问题; (1)绘画明暗色调时,应首先确定对象明暗交界线的区域,进而确定物体的暗部,反光及投影区域。 (2) 绘画明暗色调时,应首先从物体的暗部开始,依次向灰部及亮部过渡,因为确定画面中物体色调的不同深浅层次同样也是一个比较的过程。 5.整理画面,最后完成 一幅素描习作结束之前,要从整体效果出发进行一次全在的检查调整,从而使画面效果更加完整,更具艺术感染力。 整理画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造型诸因素是否正确鲜明;形态造型特征是否明确;明暗调子是否协调统一;空间感以及物体质量感表达是否充分等等。 调整的原则是为了保持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效果,因此我们应对画面的每个部分进行概括综合,突出重点,减弱某些影响主体表达的局部。 此外,我们对每一幅写生作业的画面整理均应看成是对设计素描学习的阶段性总结,明确自己还有哪些不足,提出努力计划,这样就会不断地得到进步。

七、实践训练及讲评:(16课时)

实践训练内容:四开素描纸临摹或写生多组静物(陶器、玻璃、布、纸类、塑料制品、树枝叶等)作品。要求:构图合理、透视准确、体积和空间感表现充分。

学生实践步骤:

1.观察所要描绘对象,经过观察分析有一个明确的表现意图。2.根据对象主题内容和形态特征的要求,经过思考和选择,把对象组织安排在画面的适当位置上,确定构图。

3.根据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有比较地将画面中物体的各个部分有机的联系起来,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绘制。确定形体、比例和结构关系。 4.通过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结构、体面、明暗、色彩感、质量感、空间感等物体所具有的属性,深入刻画对象。 5.整理画面,最后完成 讲评:

1、集中学生这一阶段的作业,先由学生自己谈这阶段的学习感受及收获与困惑。

2、组织学生对作业进行互评,充分展示各自观点。

3、教师对作业逐一进行分析,总结每位学生的优缺点,并指出今后学习的方法。

4、师生针对作业进行互动大讨论。

第四部分 创意形态设计素描(28课时)

一、创新素质的培养(2课时) 在设计领域,作为现代设计的先行者,早在20世纪的

二、三十年代,包豪斯设计学院就已经开始突破以“模拟说”为理论核心的传统素描,分流出设计与创意素描。创意形态素描=形+光、色、质+创意可以应用的造型语言:构图语言(位置、切割、构图与被画图像、错觉与心理、构图与明暗关系等)。 形——形态语言与线的语言(重心、外部轮廓与内外结构线、线的质感与组织、线的处理、对象结构的表现、线与情感、造型与形式)。 光、色——明暗语言(光、调子与物象、明暗与心理等)。 质——材质语言(不同材质与肌理的生理和与心理感受、材质对比与基调组织等)。主要解决两个直接的问题:创意形态素描,不再拘泥于现实形态,而是从更多方面进行突破创新,特别是表现性方面与表意方面。通过创意造型素描的训练,我们将主要解决两个直接的问题:

一、在培养造型能力的同时,培养灵敏、灵活的意识,避免死板无思想地“死画”或“画死”。

二、在素描与设计之间建立起更紧密和直接的联系。创新素质的培养:“从身边做起”、“从眼前做起”。“六多”为了方便、好记,我们把创新素质的培养总结成“六多”。借助“六多”,将让你从自我开始,进行积累,并从已有的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从而由一个“自然人”的思考模式逐步转换到“设计人”的思考模式。 1)多观察 2)多体验 3)多表情

4)多想像 5)多尝试 6)多与设计相结合 1) 多观察 生活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形象语言的源泉,画面是形象具体反映的场所。观察既是捕捉形象的行为,又是判断画面是否符合画意的行为。 实际上,生活中许多形态,特别是细节,以及跨时空的可动观察,都会勾引、触发你的许多意想不到的基本灵感和形态变化。 2) 多体验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生活中的物象是一个由里及外的东西,仅仅通过视觉获取外表显然是不够的。作为造型艺术不仅是把握物象的外在,还要挖掘物象的内在、内涵。假借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进行综合性、通感性的声音、气味、味道、温度、重量、材质的形态表现,相信也会使你自己大为惊喜的。 3) 多表情 “自作多情”可能是一个贬义词,但多我们来说,如果情感不丰富,就会却失去多创意。 创意形态素描与“模仿”形态的素描,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会通过特定的视觉形态试图表达作者一定的情感与信息,而这一点在产品设计的功能性传达、展示设计的展区信息传达、视觉传达设计的图形传达、建筑设计的“符号”传达等中都具有实际的意义。 通过典型的形态及不同的材料与艺术处理手法,我们可以表达丰富的喜、怒、哀、乐等特定信息,如白鸽代表和平,红丝带代表爱护艾滋病患者等。 4)多想象

爱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相比较而言,想像是更主观、更自我,也是更主动的一种造型方式。他可以扩展我们的思维方式,并适当增强我们的逆向思维的意识。 联想 联想是由一人、一物或一概念想到别的人、事物或概念的心理过程。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把具有类似特征的现象,或时空上接近的实物,或相对立的现象联系在一起,会产生许多新奇的形态。如接近联想(如水库——水力发电机)、类似联想(如鲁迅——高尔基)、对比联想(如光明——黑暗)、因果联想(如火——热)、等。 自由想象 又称意志幻想,即意象,是指人的主观情意,是通过对客观自然物象的观察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现象;也就是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用自由、新的方法提炼、组合,使这些记忆和印象“重生”,创造出新的形态的心理过程。 逆向思维想象 逆向蜂拥而入法 (意为在考虑某一设想的构成中,若努力朝着与目的相反的方向思考,反而会茅塞顿开) 更上一层楼法 (意为目前认为的理所当然的方法未必最好,予以否定) 顺势反击法 (对于在理论上被认为正确的,也应敢于反过来进行思考) 形式逆向法(意为在考虑设想时, 应设法在形式上颠倒过来考虑以下) 掉头法(调转方向进行思考) 翻里作面法(意为推翻对某一设计的评价,可轻易找到新设想的新线索) 5)多尝试

创意形态素描主要在两方面着手:

(一)形态创意

(二)表现性 其目的主要是在于开发同学的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使眼、脑、心、手的协调统一。在形态创造过程中,无论是观察,还是思维、表现,既是训练过程中不同性质、不同阶段的活动,又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活动,可以通过创意稿多形式、多思路、多表现方法的立体式、多方位的尝试,从而与设计创意的原理一样,升化出多种创意形态。 6)多与设计相结合 通过与如产品设计、图形设计等设计的多多结合,也可以更具目的性地增强我们的创新素质与习惯。

二、抽象造型训练(2课时) 抽象,就是透过事物的现象,深入事物的里层,排除事物的偶然的、次要的、个别的因素,把事物的本质抽取出来的过程和方法。

1、抽象的基本过程

抽象的基本过程,大体是从考察的问题出发,通过对各种经验事实(或已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观察、分析、综合和比较,排除那些事物现象的、外部的、偶然的等无关紧要的因素,抽出事物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重要特征,从而揭示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进行抽象创造包含有以下三个环节:即分离、提炼和简化。

(1)分离,就是暂时不考虑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其他各个对象之间各式各样的总体联系,把研究对象分离出来。它的实质就是从学科的研究领域出发,从探索某一规律性出发,撇开研究对象同客观现象的整体联系。

(2)提炼,就是在思想上排除那些模糊的基本过程、掩盖普遍规律的干扰因素,从而使我们能在纯粹的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

(3)简化,就是对纯粹的状态研究的结果所必须进行的一种处理,或者说是对研究结果的表述形式。不论是对于考察结果的定性描述还是定量描述,都只能简略地反映客观现实,而它必然要撇开那些非本质的因素,才能把握事物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2.抽象的分类

根据对象的不同,有多种抽象的方法,常见的有理想化抽象、等价抽象、强抽象与弱抽象、存在性抽象和可能性抽象等。

(1)理想化抽象

理想化抽象是建立概念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在纯粹的理想形态下,对事物进行简单化、完善化的加工处理,撇开事物的具体内容,排除事物的次要的、偶然的因素,聚合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抽象出相应的概念。 由理想化抽象得出的概念,与其现实原型未必相符。理想化抽象是主观的抽象形式与客观的具体内容的辩证统一,它不是远离了客观事物,而是要接近于事物,并且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是对客观事物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的反映。

(2)等价抽象

等价抽象是从一类对象(具体的或抽象的个体)中,抽出其中的某种共同属性。从本质上来分析,等价抽象是把所考察的一类对象分割为若干等价集合,使属于同一集合的任何两个个体都具有某种共同属性,属于不同集合的个体之间不具有这种属性。这样,把这些等价集合看成新的要素,它们所代表的便是集合中所有个体的共同属性。

(3)强抽象与弱抽象

强抽象,是指在已知概念中,加强对某一属性的限制,抽象出原概念特例的新概念。换句话说,强抽象是通过扩大原概念的内涵,来建立新概念的抽象方法。

弱抽象,是指在已知概念中,减弱对某一属性的限制,抽象出比原概念更

为广泛的新概念,使原概念成为新概念的特例。换句话说,弱抽象是通过缩小原概念的内涵,来建立新概念的抽象方法。

强抽象与弱抽象是互相联系的,它们的思维方式正好完全相反,常用于概念的内在联系,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抽象出新概念。

(4)存在性抽象

存在性抽象,是指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有时抽象出来的概念,原先往往被认为是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先用假设的方法肯定其存在性,并由此发展出一定的新理论,而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释新理论的合理性。

(5)可能性抽象

可能性抽象,是指在研究问题的对象中,有一种潜在可能性概念。例如自然数列的无限延伸,从实践的观点看,能实现的过程的步骤必须是有限的。但是,人们的认识如果把自然数列延伸到N,那么必然能写出后面的N+1,这就是潜在的实现可能性。无限大、无限小、极限等概念就是由这种抽象得到的。 3.抽象与其他思维方法的关系

抽象不是某种单纯的、基本的研究方法,它与其他比较单纯的和基本的方法存在着不可分离的联系。

(1)抽象与分析比较。

从事实到理论的抽象,必须建立在对经验材料的分析、比较之上。科学抽象借助分析,首先将研究对象加以分解,然后对通过分解后的部分、方面的分析、比较的研究,力图把握事物的深刻本质。这时,研究者便建立起了概念和理论。

(2)抽象与演绎。

演绎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抽象过程的第二阶段中。科学思维从最一般的理论原理出发,力图建立起适合于该原理适用范围的系统化理论,这就必须以演绎为基本手段。在从具体到抽象的阶段上,如果要求从更一般的原理推导出抽象

所要达到的理论原理,则演绎在这一阶段中亦起到重要作用。

(3)抽象与归纳。

抽象依赖于分析,在考察了分散的事实材料之后,便以归纳逻辑的手段,概括出理论原理,这便是抽象法的经典(形式逻辑下的)含义。从初级抽象一直到最高层次的抽象,都必须以归纳为逻辑手段,都走着理论概括上升为思维的道路。 抽象形态 是在自然形态的模仿造型之上,再度提炼和简化,是具象形态的升华,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心理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属于造型的进一步阶段。它是以点、线、面、体的基本元素组成。抽象形态可以是点、线、面自由构成抽象造型,也可以是规则的造型形态。 1.点的元素

点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具有求心性和醒目性,在视觉艺术信息的传达中总是先取得心理的表象。点的体积有大有小,形状多样,排列成线,放射成面,堆积成体。点的空间表现:空为虚,实为体,两点含线,三点含面,四点含体。 2.线的元素

立体构成中线的语言是非常丰富的。就线的形态而言有粗细、长短、曲直、弧折之分;断面又有圆、扁、方、棱之别;线的材质感觉上有软硬、刚柔,光滑、粗糙的不同;从构成的方法看有垂直构成、交叉构成、框架构成、转体构成、扇形构成、曲线构成、弧线构成、乱线构成、回旋构成、扭结构成、缠绕构成、波状构成、抛向构成、绳套构成等。 3.面的元素

面的形态元素,在几何学中是线的移动的形态,也是由块体切割后而形成。面的感觉虽薄,但它可以在平面的基础上形成半立体浮雕感的空间层次,如果通过卷曲伸延,还可以成为空间的立体造型。

抽象形态处理方法:(2课时)

1、变形---将自然物体的形象破坏,并做夸张处理,常见的变形手法是夸张式变形和逐渐变形(渐变)包括:形态的变化,大小的变化,粗细的变化,造型结构的变化等。

2、添加---添加的内容,添加的形式,添加的大小,添加的次数,添加的长短,添加的厚薄,添加的疏密等。

3、简化——将自然物象简化,从主观态度舍去非本质的细节,从而达到造型的单纯化,意匠化,以致升华到半抽象形。

简化是对自然物象删繁就简,高度集中,除去自然中非重要的,非本质和偶然的元素,抓住物象的本质特征和具有装饰特征的造型元素,使自然物象的形象更集中、简洁、典型、清晰和生动。

简化是自然生命作中最基本的存在形式。由于人们视觉的局限,不能看到自然物象的本质,只能看到它的局部的琐碎形象。因此,只有在视觉的基础上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透过自然物象的表象,超越视觉的限度,才能从纷乱和琐碎的形象中发现简化的存在形式,找到简洁的形式元素。简化性的效果因作品丰富意义与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在一个统一的结构中,体现单纯与秩序美。

4、打散重排(解构与重构)——对自然物象以简化为基础,将物体的构造及体积进行解体,并按新的秩序进行另一次元素的组合。(包括:结构打散重排,色彩打散重排,线条打散重排,形象打散重排,材料打散重排等)。

5、颠倒——位置颠倒,组合颠倒,材料颠倒,主次颠倒,内外颠倒,形态颠倒,步骤颠倒等。各种因素的类比方法:

①综合类比——排除事物之间复杂的表面现象,找出他们相似的特征进行综合的类比。

②直接类比一一二队自然界和人造物中直接寻找与创作对象相类似的因素作出

类比。

③拟人类比——将创作的对象进行“拟人化”处理,赋予其感情色彩。 ④象征类比——借助事物形象或符号进行抽象化、立体化的形式类比。 ⑤因果类比——在两种事物、两种形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中进行类比。

根据这些有意识的提示以及具体的思维途径,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对此加以分析、探讨,不要忽略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和相关的因素,从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选择那些具有挑战性的、最赋美感的思路进行进一步的创作。

三、构想能力训练(形的联想和想象)(2课时)

在设计素描中,设计概念的获得可以具体的从点、线、面开始。我们都知道,点是线的相交,点的运行轨迹形成线,线的拉伸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在此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思维途径,运用解构、重构、渐变、重叠、透叠、错位、变异、矛盾等诸多手法,再融入技法材料,可以探索出由概念牵引的抽象造型的最大可能性。

(一) 构想:构思和想象,带有创造的意味。

逆向思维:“反逻辑性思维”——空间方面“异想天开”

1、形的联想(以手为表现对象)

想象、幻想,不断延伸发展,两者之间物质属性,因果关系,逻辑关系向差越远

越好。

2、超越现实想象

1.不合理比例的创造 2.不同物质属性的转变

艺术创造中改变事物的基本属性。

1)改变事物的属性(液、气、固、金属、木材) 2)抽取物质的重量(引力消失,增加气体重量等) 3)改变物体正常的数量、体量 4)事物的非逻辑性发展 3.时空混淆

(二) 阶段训练

1、图形联想训练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质的事物进行转换、变形或融合,形成新的形态。

要求:构思新颖独特,即在情理之中,有出乎意料之外。

2、现实联想训练

平面意象——从物体平面、剖面或素描形式的实际关系中发现具有画面性质的新意象,意象发现。

意象构成——分析组合的基础上展开,是关于意象构成的课题。

超现实想象——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的逼真的蚀变,充满着超现实主义寓言般的荒诞空间。 课题:

写实表现手法创造一个超现实的虚拟世界,发散思维想象的“荒诞加工”。

(三)人物风景的写实与特殊表现转化

分组实践教学,抓住对象的特征和本质进行发散思维的构想,开拓视野,结合实际共性中求个性。

四、具象到抽象的异变表现(2课时) 造型,可以分为具象的造型与抽象的造型。之前的素描训练,我们过多地关注了外在的具象形态,而抽象能力却又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具体的自然形态隐含了抽象的形态原理,意象构成正是通过主体对客观自然的认知,将这些隐含的抽象因素挖掘并表现出来,其手段大致有四种:

1、局部的夸张描绘 ①局部夸张:是以改变自然物象的结构来突破自然物象的比例关系的表现手法,重点刻画、突出自然物象中最典型、最鲜明、最具本质特征和代表性的部分夸张。 ②整体夸张:是从自然物象的整体出发,对自然物象的结构和比例不作大的改变和突破,仅对其具有的突出特征进行适当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

2、质感的转换(嫁接) 改变视觉观察常规,打破物体原有质感的概念,使一物体用不同的材料质感进行转换,建立新的质感概念,通过多种手法,使新的材料质感有机地和物体协调统一起来,完整地成为一体,训练自由表现物体质感的能力,体验物体

质感的转换过程。

3、形体的演变

通过幻想的手法,把一个物象原有的造型转变为另一个物象的造型,并且进行明暗,质感,组合变形、夸张、象征等方面的描绘,在视觉上追求合理,统一,在表现上追求幻觉的效果。形体的演变为我们在造型的延展性和造型的异创性上进行了有趣的训练,打破思维的纵向性,把横向间的物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最大可能的完成造型上的创造性设计与表现。

在设计素描的训练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把对自然的认识、感受、发现、构想通过设计的创造理念表达出来,是具体造型融会形态之间的关系、构成形式等因素,来训练设计者的审美知觉和审美取向,从而设计出新的造型。

4、虚构的空间 空间的虚构,是在理性空间的基础上臆想出来的,在完成设计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人与物。实空间和虚空间的臆想表现使合理的设计思想在虚构的空间里得以表现,说明未实现的事物有具体形象表现。综合所有构成要上要素,如造型,光影布置,质感表现,色彩等,进行真实的描绘,解决设计构想的表象问题,获得表现臆想空间的能力,在体现设计和表现设计中把思想和手段发挥到极限。

形体与空间的虚构,把客观物象的空间感、质感、量感、明暗度等素描要素超客观地再现出来,反映不同于自然造物法规律,使之变异,形成意想性虚构物象,具有真实和荒诞的双重性质的视觉效果。

形体和空间的虚构改变常规的视觉感受,以虚构的情节表现形态重新组合、配置客观物象的实际存在方式,使之具有原来概念之外的新的概念,比例关系、可见组合秩序。追求逼真的质变效果,新颖的造型效果。 抽象构成所应把握的原则:

在设计素描的抽象构成训练中,虽然我们所做的练习是脱离具体的设计要求而进行的纯形式的探讨,但我们仍然按照完整的设计过程来进行。作为一个设计的过程一般来讲,开始会有一个设计的概念,但在执行与设计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很多新的想法,那么如何判断这些想法的优秀与否,关键是你制定的目标,你的灵感是加强了还是削弱了这个目标,成为判定的标准。我们每做一个产品设计,总要经历很长时间来完成一个设计任务,如果说你的想法不断地在改变,实际上最终能不能做一定的深度,或者说能不能达到你既定的目标成为一个问题。

画面形的大小对比、疏密关系,黑白运用,均衡、稳定等审美原则仍然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 课题1:从具象到抽象

1)自然形态的研究——元素(单位形)

贝壳、海螺——悉尼歌剧院 2)自然形态的研究——解构与重构

具象(前提基础)——抽象

青椒、蒜头、贝壳

具象到抽象——解构 课题2: 概念的转换与形象的联想

1)质感与表面的练习(手套,绳子,木箱,玻璃等)创造力 2)元素与单元形的练习(玉米,花瓣等) 3)平面与布局的练习(弹簧,蔬菜等)

4)虚形、实形与边缘形的练习(牛头,可乐瓶,蒜头,鞋,枯木,纸张等)《牛的变形》

五、实践训练及讲评: (20课时)

通过变形、夸张、象征的手法,完成静物抽象形态创作2幅。

学生实践步骤: 1.观察所要描绘对象,经过分析、创意有一个明确的表现意图。 2.根据对象主题内容和形态特征的要求,把对象组织安排在画面的适当位置上。 3.根据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绘制。确定形体、比例及组合关系。 4.通过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结构、体面、明暗、质量感、空间感等物体所具有的属性,深入刻画对象。 5.整理画面,最后完成 评分标准:

构图 10 分、观察想象 30 分、表现能力 30 分、创意 30 分。

推荐第6篇:设计素描教案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设计素描》教案

一、课程目标:

通过理论的讲授和系列课题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对“形态”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的造型能力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机的结合造型基础训练和理论知识的讲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应用性能力的训练,以及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 根据传统的观念,素描作为研究和再现物象的一种方式,是绘画,设计及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训练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有效的把握素描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充分认识素描的本质及其在设计中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尤其是从事设计专业的学习尤为重要。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全球性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设计专业领域越来越细化,作为设计专业必修课程的素描也必然顺应这一趋势,以服务于各种专业设计发展的需要。作为设计专业的素描应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突出其设计素描的特性,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注重特性的培养与提高。所以在上课之初就理所应当的要使学生认清素描在整个三年的学习生涯当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

二、授课意图:

我经常在思考什么样的作品是最好的作品呢?怎样才能够使学生明确教师的意图呢?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一名高校的授课教师必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须有自己的思想,在我看来,我并不希望学生们把设计素描这项搞得过分正经,弄得神经质一般的紧张,我们权且把它当成一种涂鸦的游戏。涂鸦是有目的吗?但我却看到这些无目的行为给人的感觉是有一定目的的,至少那些作品给人的感觉绝对不是无目的的,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作品,思想是要展示给别人的,更何况是你独特的新鲜的想法,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是教师们上课最渴求的事情了,我们可以让学生们从无目的行为开始使自己的行为成为一种和目的性的过程。在这里我鼓励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素材,好的作品往往都是不期而遇的,当然我们画画不是为了单纯的玩耍,但要有玩的意趣在,毕竟画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三、授课内容:

1、精微素描 计划学时48学时

这个部分是这个学期整体授课的基础,根据上次授课的经验,学生往往不是很重视这个部分,往往表现得比较随便,所以这部分的教学选材是重点。包括以后的教学选材我们都提倡新、奇、并且是最好是生活之常见,而总不为人知的东西。

课题训练的方式是采取距离、扩大化,精微表现客观物体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广泛的筛选写生题材,强调多样化、新奇化、特性化,把一些生活中不易被人发现的普通物件,当作写生的对象,发现其中的趣味。重点刻画其细节、质感、肌理所带来的不同凡响的视觉感受,使之具体化、生动化。可以让学生对物件局部进行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扩大化描绘,从中发现形式因素的趣味点,体会其节奏。训练如实的刻画客观物体的能力。

作业的要求,在2K的素描纸上,同时进行半整体和局部的刻画

2、平面意象 计划学时54学时

如果说精微素描解决的是全方位的问题,那么我认为平面主要侧重的则就是明暗的层次问题了,书法也极其具有平面欣赏价值。这部分我认为是整个设计素描教学的难点,学生们往往在这个阶段还无法完全适应从三维向二维的空间转变,如何客观直接的能够使学生明了这个部分教学要求是我在授课过程中面临的最严峻的课题!

采取平面化处理的手段,整合视觉形象利用视觉形式语言,创造符合心理意象的平面化的具有装饰性的画面,注重画面平面化的视觉空间的设计,完成意象传达的形态,即抽象化因素的表达。 在这个课题里要解决的问题有,平面意象的概念、平面意象的形式法则、平面意象的构成法则和平面意象的变化形式等。教学过程当中,我准备大量采用课件和范画的形式,直观展示平面处理过程当中的一些经典的范例。但是,在授课过程中,我也必须要使学生明白,这些东西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如果形成了所谓的某种金科玉律,那也就脱离了我们授课之初确立的宗旨。

3、抽象及表现 计划授课学时36学时

抽象是什么?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抽象表现的关键问题在哪里呢?如何完成,或者说我的抽象作品最后应该是个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什么样的呢?图形、形体在抽象表现过程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什么是有形的抽象,什么是无形的抽象呢?有形的抽象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东西,引发的抽象思维过程,而无形的抽象则是对物体或是事件本身,甚至是声音、光、空气等,凡我们感官所能够接触到的一切物像,带给我们感官的综合感受,并用一定的艺术形式生发出来。下面是音乐的感受,请听一段音乐。。不同乐感之间的对比

这个部分,在承接平面的基础之上将会变得顺理成章,但是前提必须是使学生完全明了平面的处理手法,我认为平面是从现实的客观的向主观的抽象的过渡的一道门槛。

抽象的表现手法是要求学生根据客观物象母题的启示引发灵感,建立符合感觉性有表现力的抽象形式画面,触及形式因素本身探讨形式法则。在这个课题中要使学生明确的是,抽象设计素描的概念、抽象设计素描的符号性、抽象设计素描的构成原理,以及抽象设计素描的表现法则。

再就是母题问题,离开了母题就会使学生们陷入到一种无能为力和毫无边际的困惑之中。我们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做这些转变的方法和制作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结果,结果非常重要,但制作的过程更是授课整体重点所在。

作业:2K纸,一张A4的图片做母题,一幅抽象作品,母题可以是具体的物,也可以是各种可供参考的图片。 (形象联想)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4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我的基本计划是采取石膏几何形体的图形联想方式,因为几何形体是没有固定的客观生活物像所指的,但客观的一切物像都可以用几何形体来归纳,这样产生了呼应的效果,我认为这种授课手法值得推荐和研究,以往的授课往往是布置完了课业,却使学生们掉进了云雾里面,不着边际,教师也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我愿意在本学期和学生们一同尝试这个方面的探索。

强化发散性思维训练,由母题引发创意联想是设计思维能力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提倡合理性、实发性联想,使之巧妙结合,并使其不相关的相关,不相连的相连。

在这个课题中使学生要明确的是联想的概念、如何引发联想、联想的合理性、联想的多边性和不同物质的转换。

4、空间构筑、材质媒介综合表现 计划授课学时18学时

我很喜欢领着学生进行这个部分的课程训练。尝试几张连续的节奏练习广泛利用不同材料和媒介,达到综合性表现力强的目的,拓展学生的视野,可采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材料,通过描绘、泼洒、拼贴、对印等多种手段,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这个课题中要使学生明确材质媒介综合设计的概念、材质特征的感受与体验、素描媒介和技法的体验与发展。

5、总结和回顾

我总喜欢在教师正式集体判分之前,让学生们坐在一起给每个人都自己打个分数,我发现这些分数往往也都很客观。并且通过这些回顾,也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总结自己,擅长总结是能够保证自己经常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回顾自己走过的奋斗历程,那是一种非常有意味的行为,毕竟我们也希望学生的作品也应该是比较有意味的,人当然应该首先有意味的。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以课题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导,实施系列课题训练,增强造型能力、设计联想能力、创意思维能力,综合教材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把欣赏观摩、理论讲授、示范表演相结合,更加直观化的实施教学环节。采取作品研讨、作业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明晰化的接触设计素描训练的精髓,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教师应在课前做好三个课题的相关课件、幻灯片等视觉性资料的制作和准备,学生也应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画册资料,并根据不同的画面效果尝试不同的媒介与材料。

五、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本课程为系管考试课,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平时成绩(平时表现、学习态度等)占总成绩40%,课堂作业占总成绩60%。要求课堂作业必须以母题的形体和空间关系作为描绘依据,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的意象联想空间,真正体现作品的“设计”意味,画面构图完整,富有美感,富有意味。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六、课程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

《设计素描》主编冯蜂 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二)参考资料

1.《从素描走向设计》王中义 许江主编 2 .《观察与思考》 唐鼎华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其他参考资料

1、《体验设计,素描》周刚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设计素描》 黄作林,李育,邓旭编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设计素描

( 第一章 )

目的要求:

通过对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概念的对比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造型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分析的观念,理解设计素描的学习目的和方法,并结合课题式的分组练习,通过比例、透视、光影、结构等知识点的学习,掌握三围立体物象在平面二围中的塑造要素,以及不同观察方法给造型带来的变化,从而提高认识和审美,锻炼技能技巧,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教学重点: 设计素描的概念 形体结构 形体空间

教学难点: 微观、近距离观察方法的建立,空间形体的塑造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7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 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写实造型的技能技巧,培养空间造型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范画 第一部份

一、素描的基本定义、目的

1、素描是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是以线条或块面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以煅炼观察和用单色表达形体透视、结构关系、体块关系、动态关系、明暗关系为目的的造型训练方式。同时素描又是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能够生动的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联想、创意或构想。由此可见素描的概念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2、素描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概念的更新可以扩大视野,全因素素描并非是提高素描能力惟一有效有训练方式。我们可以在速写中锻炼线条,在结构素描中培养透视形体结构的眼力,在单因素的线条训练中把握情绪的表现。总之,素描的训练应根据具体的目的来选择有效的方式。

那么,素描的目的是什么呢?由素描的定义可知,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是进入造型艺术之门和不断进取的必由之途。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然而造型艺术又细分为许多种,正像纯艺术领域里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素描训练各有不同的追求,设计专业也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一样,视觉传达专业不同于工业设计专业,服装专业有别于环境艺术专业,这种 专业差别 ,远胜于纯艺术领域内各专业的差别,因为各个设计专业的研究对象大不相同。所以,入门后的素描学习,是为了专业上的进取。明确地把握专业方向,根据专业要求,提高自己的素描表现能力,是素描学习关键。

二、素描的本质

1、素描是一种能力训练,是眼与手的协同训练,认知与表现的同步训练。

2、素描是一种 视觉语言 ,它表现生理的眼睛所见所感的 事象与印象 ,也表现心理的“视觉”所视所思的 意象与想像 。 3、由单纯的线条造型到丰富的明暗塑造、光影规律、透视法则、构图原理,同时还巧妙地演绎着素描表现的所有可能性 ―― 在二维的平面上营造三维立体,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延展的运动关系。 4、视觉表现的欲望其实与生俱来,它潜藏于人的意识里,而素描能使人获得视觉表现的自由。就人类思维平衡发展的理想而论,素描一如语言文字,本该是人所皆能的最基本的“视觉语言”。

5、所谓视觉思维,正是对非语言的,直接的视觉形象的认知与把握。素描的训练,便是培养这种认知方式。以设计专业所要求的人才素质来讲,应是能够在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灵活切换的,因为设计不仅考虑艺术性,更要考虑功能的合理性。因此,必须重视两种思维模式的平衡运用与发展。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三、不同概念的素描

素描即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从素描的定义来讲,素描既是一门造型基础学科,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便是两种不同定位的素描。前者为研究性素描,后者为表现性素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作与创作。

在素描学习中,明确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重要的。

研究性素描的目的:

在于造型基础能力的训练,通常有明确的课题对象和作业要求,通过对于课题对象细致的观察、描写,提高认知与表现能力。因此,朴素地、如实地描写对象的本质形态特征是作业的基本原则。

表现性素描:

通常是在性素描基础之上的训练,相对侧得于表现方面的探索,目的不同自然要求不同。 素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从内容类别来讲可分为两类:生理视觉所捕捉的信息与心理视觉所捕捉的信息。对于这两类信息的命名,有称其为 客观素描 与 主观素描 的,然而这种划分很难应用在具体的作品分析上。可以说所有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主观意识与情感的介入。倘若在承认主观意识、情感介入的前提下来命名,或许将其称为印象素描与意象素描比较确切。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印象素描:

包含所有生理视觉所能捕捉的可视形象描写,包括从朦胧的印象到鲜明的印象。这种素描训练不仅可以包括从研究性素描到表现性素描保个阶段的训练,还可以包括默写训练 , 速写训练。

意象素描:

则包含所有心理视觉所能洞察的信息以及主观世界里自动生成的意象。

第二部份

四、构成素描造型的基本因素 ( 透视、比例、结构、线条、明暗、空间、体积 )

1、对形体透视比例、体积的准确理解与表现

首先我们看到的形象都是从某一角度所见的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是经过透视增减、变形之后的形象,并非原来的本形。我们认识和描绘形象是以视觉形象为依据,为出发点的。认识和描绘视觉形象离不开对透视现象的认识的表现。。这是因为,透视现象及规律虽然不是形体本身的特点,但形体特征的视觉形象却受透视规律的制约和支配。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为了更明确透视的意义,不防列一个简单公式:

客观形象+透视现象=视觉形象

画家对视觉形象的认识+素描表现技法=素描形象

在素描写生过程中,认识和表现透视现象是一个不可避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从根本上说,透视现象的规律受以下两点的制约: (1) 人们的视线从视点 ( 眼睛 ) 起,呈直线放射状。被视物被物体遮挡的部分则无法看到。因此,对某一形象而言,视点位置不同 ( 如正面观、侧面观、背面观以及仰视、平视、俯视等 ) ,其视觉形象各有不同。

(2) 以视点 ( 眼睛 ) 为准,物体由近及远呈现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由宽到窄的视觉变化,从而产生一素列不同形体的不同透视现象。 在视觉形象中,比例与透视是密切相关的,视觉比例包含着透视现象,透视现象作用于视觉比例关系。

如果掌握了透视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绘在某一角度观察下的形体的视觉特征,从而正确地反映形体本身的特点,使形象具有体积感、空间感、纵深感和距离感。 (平行、成角、倾斜、光影等 )

2、对形体结构特征准确的理解与表达

准确是造型的基础,在素描训练中,加强学生对形体内部结构的正确理解与准确到位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造型基础训练的基本要求。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形体剖析结构素描训练,是以比例尺度概念、形态的组合及过渡规律、三维空间概念、形态的分析与认识等方面为重点,由物体的表象到本质,重视体会由形体结构的分析理解到理性认识的思考过程,在对形体结构进行具体剖析时,为了便于观察,将形态“透明化”,运用物体比例关系,透视原理,来增强理解物体的外在与内在结构特点。 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 .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所以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主要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与视觉概念紧密相关的。结构素描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方法的训练,是获取视觉信息的良好手段.因此, 重过程轻结果,重分析轻描绘

3、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与分析

客观形体是处于三度空间的立体状态,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和获得其总体的、复杂多变的形体构造是很难的。为了对客观形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以便形成对该形体明晰而稳固的视觉概念,也为了发掘对象内在的本质和潜在的因素,有必要对形体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分析性的、研究性的描绘。很多物体的内部结构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更具特征、更富本质,只有透彻地理解内部的构造,才能更准确、更明晰肯定地体现外部形态。在结构描绘中强调深入对象内部,进行剖析描绘和拆卸描绘 。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形体和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将培养我们对物体内在的生长机制的自觉关注,使我们从某一种确定的描绘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在结构的世界。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五、设计素描造型对光影明暗的关注

作为设计基础的素描,光光影研究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对物体形态的把握,对体积感、空间感的理解,对表现质感的表现。其黑白调子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色调的韵律感、节奏感、情绪感的表现,藉此培养学生掌握在画面中黑、白、灰布局变化的技能。 重点: 理解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 1、对形体结构分析、理解和表现

2、分析物体外表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剖析描绘

第三部份

一、作业内容

1、自然物素描写生(蔬菜、水果、生姜、大蒜、核桃、树根等)。2、人造物写生(自行车、汽车模型、空压机、电话机、陶罐、玻璃器皿等).

3、自然物、人造物组合写生

4、作业四张(短期——学时三张、长期——学时一张,规格不限)

二、作业要求

构图严谨、造型准确,能充分地表达物体的透视结构、空间、形、态质、感量感以及掌握形体的比例、姿势与动态,并能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及特征.画面整体、刻画深入,在技法方面要有一定的表现力。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 第二章 )

一、精细,超精微局部刻画练习( 材质、肌理、空间、变形、夸张、象征) 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对物体的描绘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本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强物体的精细,超精微局部的刻画练习。同时理解空间概念,物体材质肌理的描绘与掌握。各类材质大致可分为 1.反光不透光的、2.透光且反光的材料、3.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材料。并且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抚摸,与材料的真切接触,并通过练习体验物体的部分材质肌理特征,柔、软、坚硬、精细、粗糙、光滑、钝涩等等。

在设计素描中,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通过对现实中物体的物质形态内在结构与构造,材料,空间等特征,深入分析理解之后,由理性分析转向感性的思考,创造性的方向过渡,拓展引发学生在形态造型上新探索:通过变形,夸张,象征手法打破空间、物理,时间、容积、肌理、运动规律。再将打破的事物作为元素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可以不按常规逻辑,而是按逆向思维方式组合。使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充满幻想欲的事物,从而提高设计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物体空间、画面空间和物体的材质肌理表现是难点。2.物体的材质肌理和精微细部的刻画是教学重点。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3.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1、物体的空间体积,画面的空间和物体材质肌理的描绘,需要学生在作业练习中多动脑、多画、多问。老师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出现的问题,并个别指导。

2、局部刻画时让学生认真观察,用手触摸感受物体的质地,通过放大的手法加以描绘,老师引导,提问等的手段,让学生有所感悟。3、创新意识要善于思考推敲,让学生多看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或图形创意等作品,从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教学用具:

画具(画板、画架、纸、笔)各种书籍,各种物件,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物体的材质肌理:

介绍物体的材质肌理大致可分为 1.反光不透光的、2.透光且反光的材料、3.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材料,通过对材料的认识,要让同学们对各种材质的物体有所了解和感悟。

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运用,不仅能表现作品一定的思想内涵,而且有时更能体现材质本身的魅力。凡 .高绘画的独特风格,在于他将颜料的肌理质感进行夸张强化,突破古典模式,给人以急强的视觉冲击力。而毕加索和杜尚运用现成物进行的创造,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和观念。材料在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应用上具有广泛的空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审美价值,并展示了材料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这就是材料的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感悟。认识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作用,用材料来表达思想,并改变设计素描中单一的表述方式,在视觉中充分发挥材质的美,这是现代设计新的思路和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与设计中的材料不在是直觉的感受和简单的运用,加强对材料原属性,新的功能和价值的深层次的掌握,改变艺术与设计的含义,在观念上为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1、纹理组织构成

在设计中,人们通常运用通感的形式,通过视觉感受触觉的印象,视觉和触觉的互相对换使人们内心形成一种反应。纹理组织具有视觉的强烈效果,并以一定的语言形式,传达出设计者心中意象的表现系统,能够左右欣赏者的思维。研究各类物体形状的不同纹理,使设计者认识纹理,组织视觉性质,培养对自然媒介物的情感,广泛地收集和体验各种纹理组织的直观效果,引导设计者产生意象,表现意象。 2、搜集纹理,构成深度空间画面

纹理能够传情达意,有助于形体和空间的意象表现。收集纹理制成不同纹理组织的画片,通过媒介物体的表层面,形成视觉和触觉的同步效应,完成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体验。纹理画面获得的方法较多,有拓印、烧灼、编织、拼焊、剪贴、塑造、拼排、转印等,通过一定的形式,认识纹理的点、线、面、色调的构成元素,以及规则、紊乱、粗糙、细腻的组织规律,掌握明暗值的对比关系,培养领悟深度的能力,构成纹理空间形式。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3、运用纹理,构成情绪意象

纹理组织能够反映物质表面状态,通过明暗值的对比关系,可以表达一定的空间状态,同时,纹理组织也具有传达情感的意向。运用纹理进行定向的有意味的组织,传达某一特定情绪或意境的表现,构成情绪意象。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如**的城门门页上,包上一层马口铁以加固木结构,并钉上了一排排的木钉,形成纹理效果,加固作用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重在传达一种神圣、威严的感觉,使人望而生畏。纹理组织依附建筑传情达意形成建筑的表面形象,影响人们的情绪表现。 质感的转换

改变视觉观察常规,打破物体原有质感的概念,使一物体用不同的材料质感进行转换,建立新的质感概念,通过多种手法,使新的材料质感有机地和物体协调统一起来,完整地成为一体,训练自由表现物体质感的能力,体验物体质感的转换过程。 作业练习:

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材质肌理了解,描绘一张表现材质肌理的精细素描。 作业要求:

运用写实的手法,深入刻画作到精细入微,并有创造意识。 评分标准:

构图 10 分、观察能力 30 分、表现能力 30 分、创意 30 分。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二、形态空间的结构认识:

形态空间的结构认识是指形态本身的结构、形态所占空间的结构,以及构成形态的物质形式。在三个结构关系中,紧密相连构成形态的基本结构。 1、外部结构

是指形态外部的形状或轮廓,是视觉感受形态最基本,最直观的特征之一。外部结构影响着形态(或造型)的整体形象,体现着边界线的造型特点,边界线运动的三维造型特点以及比例关系等。 2、内部结构

是形态内部各部分之间界线的总称,包括具体的装饰线,表现色域的边界线,体面结合的棱线和线角,是形态内部各部分结构的表现化的认识。 3、物质结构

是构成形态的物质形象,指材料所构成的形态实体,以及材料所体现的质感视觉效果和视觉量感。 形体和空间概念的认识:

造型的过程是设计者对自然物象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对于形态结构富有想象的理解。自然物象的形式是由其内部性质决定由外部发展而成,通过观察,对自然物象由表象深入到内在结构的理解,从而达到对物象结构性质的完整认识和整体把握。通过对结构的分析和表现,结合结构启示的潜想,为进一步的结构和设计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形”是二维平面的概念,是形态某一角度投影形态,沿着投影的边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缘描画下来,便是这一形态的轮廓。 “体”是三维的,立体的,是存在于空间之中形和体的组合。 “形”和“体”不能分离的,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形可以脱离体的概念单独在(平面的),但体不可以没有形,体的存在必须以形为前提。

空间概念沿于建筑,渐渐的延伸扩展到音乐,文学,电影,诗歌。建筑与电影的空间概念是实际存在的空间,而音乐,文学,诗歌的空间概念是意念空间,我们这里的空间概念是专指视觉空间——绘画空间。

形体与空间的虚构:

常规的素描是描绘我们所看到的东西,而意象性素描是试图描绘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我们需要运用内在的想象来设计不存在的现实。虚构情节造型、场景是造型设计必须经历的一种思维过程。形体和空间的虚构,是在客观事物外在的形式特征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改变性质的描绘,主观的处理物象的概念和特征。

形体与空间的虚构,把客观物象的空间感、质感、量感、明暗度等素描要素超客观地再现出来,反映不同于自然造物法规律,使之变异,形成意想性虚构物象,具有真实和荒诞的双重性质的视觉效果。

形体和空间的虚构改变常规的视觉感受,以虚构的情节表现形态重新组合、配置客观物象的实际存在方式,使之具有原来概念之外的新的概念,比例关系、可见组合秩序。追求逼真的质变效果,新颖的造型效果。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虚构的空间

空间的虚构,是在理性空间的基础上臆想出来的,在完成设计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人与物。实空间和虚空间的臆想表现使合理的设计思想在虚构的空间里得以表现,说明未实现的事物有具体形象表现。综合所有构成要上要素,如造型,光影布置,质感表现,色彩等,进行真实的描绘,解决设计构想的表象问题,获得表现臆想空间的能力,在体现设计和表现设计中把思想和手段发挥到极限。

作业练习:

通过对物体空间的学习理解,完成一张表现物体空间的精细素描。 作业要求:

运用写实的手法,深入刻画作到精细入微,并有创造意识,空间表现。 评分标准:

构图 10 分、观察能力 30 分、刻画能力 30 分、创意 30 分。

三、运用视觉信息,进行变形、夸张、象征设计构成新的图形:

阿恩海姆在谈论某一事物的抽象形式时提出两个过程:一是把握某事物的主要性质。二是构造出它的动态形态,以达到对其总体结构状态的把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测,构想出新的视觉图形,发现潜在的审美形式。并展开一系列想象,转变为富于图形意义的平面意想。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21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毕加索的《小提琴与葡萄》,作品同时向观者展示了乐器的正面和侧面,以及其它物体的诸面。把形体剖析分解,重新构成超越物象的外在形式,对物象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创造出新的意想。正如毕加索说“ „„ 他们已不在是两个人,不过是形体和色彩而已,形体和色彩保留两个人的这个概念,也保存了她们生命的旋律”毕加索的言语结实了新的图形是源于对自然的重新观察的结果,新的结构因脱离了原来的物质外形而形成深刻的审美表现,产生了新的意象图形。

形体的演变

通过幻想的手法,把一个物象原有的造型转变为另一个物象的造型,并且进行明暗,质感,组合变形、夸张、象征等方面的描绘,在视觉上追求合理,统一,在表现上追求幻觉的效果。形体的演变为我们在造型的延展性和造型的异创性上进行了有趣的训练,打破思维的纵向性,把横向间的物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最大可能的完成造型上的创造性设计与表现。

在设计素描的训练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把对自然的认识、感受、发现、构想通过设计的创造理念表达出来,是具体造型融会形态之间的关系、构成形式等因素,来训练设计者的审美知觉和审美取向,从而设计出新的造型。

作为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设计素描内容,我们必须从思维的角度去认识和训练设计者,在心理学中,思维按凭借对象分为动作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按思维结果的创新性分为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22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维,按思维探索方向分为聚合思维和扩散思维。扩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他能使设计者在观察某一事物时,通过分散方式把事物分解为具有本质特性的可变因素,从中确定新的内容,探索新的发现,创造新的形式。在对客观刺激物的各种性质的观察分析中,引发不同性质的创造活动,发展想象和造型的动态思维,创造出一种超越自然实体、具有审美新意象的设计来。 作业练习:

通过变形、夸张、象征的手法,完成一张创意素描。 作业要求:

运用各种想象和思维,超越自然实体,深入精细刻画,并有新意图形。 评分标准:

构图 10 分、观察想象 30 分、刻画能力 30 分、创意 30 分。

(第三章)

一:设计素描中的概念性和抽象性 目的要求:

通过对设计素描概念性和抽象性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抽象造型的观念,并经过课题式的分组练习,更进一步明确抽象因素与设计的关系,体认由三围立体到二围平面转换的思维过程和造型意趣,以及概念的建立在设计和造型中的作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23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用,从而提高认识和审美,锻炼技能技巧,培养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以后的设计专业课打基础。 教学重点: 设计中的概念 抽象性 解构 重构

教学难点: 抽象概念的思维建立。三围立体造型与二围平面造型的转换方法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 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抽象造型的技能技巧,培养抽象造型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范画 教学内容分析:

一、什么是设计概念:

设计素描中的概念,是指在设计的语境之下的概念。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概念不同,它不解释归纳,而是直接完整带入。从某种角度讲,更多的是指设计意识本身。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圆,其实是一个“方”的联想,为什么?当它飞速旋转。这就是一个新的概念,从运动的角度去确认“方”的概念。关于“十”字,红绿灯就会让人们想到十字路口,我们拨打电话号码 258456 的行为,按了一个十字,九点六十分也是十点。

在实际的设计当中,设计概念往往决定设计的好坏成败。下面是索爱首席设计师谈索爱产品设计的概念:“就如北欧的白天和黑夜,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24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白天,冰雪覆盖了整个田野,有阳光穿破冰雪而映射到窗户上;而当白天过去,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炉火,四处青烟缭绕,世界是一股薄雾色的黑 „„ 我们要表现的就是这个,白天与黑夜的色彩对比。我想我们应该设法去打动用户的第六感。当他们看到我们的产品时,就会马上产生想抓、想拿、想用的欲望 „„„ ”

二、设计概念的来源:

在设计素描中,设计概念的获得可以具体的从点线面开始。我们都知道,点是线的相交,点的运行轨迹形成线,线的拉伸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在此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思维途径,运用解构、重构、渐变、重叠、透叠、错位、变异、矛盾等诸多手法,再融入技法材料,可以探索出由概念牵引的抽象造型的最大可能性。

三、什么是抽象:

所谓抽象,一般指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其他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 1、抽象艺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抽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可称为非具象艺术。他的特征是缺乏描绘,用情绪的方法去表现概念和作画。而这种方法基本上是表现主义的。最早见于康定斯基的作品。它是由各种反传统的艺术影响融合而来,特别是由野兽派立体派演变而来。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25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抽象艺术在毕加索看来并不存在,他认为不过有人强调风格,有人强调生活罢了。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包豪斯的许多设计产品的灵感就来源于抽象绘画,比如康定斯基的绘画风格就被广泛运用于产品设计当中。

2、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设计素描中,我们也只能从“具象”开始,它既是我们的前提,也是我们的基础。从“具象”中寻找“抽象”的规律,从“具象”中发现“抽象”,通过“具象”去认识大自然的造物法则。并让我们在其中心领神会。

例如,当我们观察对象时,透过物质的表面我们会发现。任何物质的整体形状都是由一些相同或类似的微小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严谨地重复而成的。这些最小的结构单位本身包含着“抽象”形态的暗示,深深地启发着我们的想象,它具有被其他性质的结构单位替代的可能性,同时,还有按照其他组合模式重新构建的潜在因素,它可以被我们的视觉所把握,也有被解体之后重构的可能性。假如我们将熟悉的物体的陌生因素挖掘出来加以强化,使我们面对一个新的前所未见的陌生物体时,我们会发现,其实,在视觉上,“抽象”与“具象”之间仅一步之遥。

四、抽象构成所应把握的原则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26

河套大学艺术系设计素描教案

在设计素描的抽象构成训练中,虽然我们所做的练习是脱离具体的设计要求而进行的纯形式的探讨,但我们仍然按照完整的设计过程来进行。作为一个设计的过程一般来讲,开始会有一个设计的概念,但在执行与设计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很多新的想法,那么如何判断这些想法的优秀与否,关键是你制定的目标,你的灵感是加强了还是削弱了这个目标,成为判定的标准。我们每做一个产品设计,总要经历很长时间来完成一个设计任务,如果说你的想法不断地在改变,实际上最终能不能做一定的深度,或者说能不能达到你既定的目标成为一个问题。

画面形的大小对比、疏密关系,黑白运用,均衡、稳定等审美原则仍然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

河套大学艺术系石鑫 27

推荐第7篇:设计素描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线性素描

第1节

物体结构分析

1、教学目的:通过讲授和训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观察能力,准备徒手描绘物体的能力,认识、分析与表达形体的能力。

2、教学主要内容:特体结构分析、石膏与静物组合学生。

3、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只对物体结构的分析,了解、分析物体的内在结构规律,并且通过线性素描的方式表达清楚。

4、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课堂示范相结合,在讲授过程中积极与学生沟通讨论,讲授完毕后,学生开始实践练习、教师指导。

5、授课程序:

导入,以学生接触过的传统静物素描举例,引学生是考其特点及思维方式—再现,然后举出设计素描的范例,让学生思考两者的差别,指出学生今后学习的方向—由自然的人转变为“设计人”。而设计素描的学习方向为将传统来描对实物的再现转变为设计的再现。 讲授新课

一、概述

(一)设计素描的开端

1、定义:设计素描,是以设计概念为先导的素描造型形式,是以艺术设计为教学目的而进行的各种素描学生和素描创作的实践活动。

2、设计来描的训练目的的:为了养成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模仿能力、对空间的认识能力,创造构想的发生,发展与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并进而养成设计思维模式。

3、设计素描训练的定义:通过素描训练,使学生用绘画语言自由表达设计构想,并通过素描及相关训练将设计提升到的屋面,同时将素描手段作为吸收设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线性描绘

(一)线性描绘的要求:要求学生主要以明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给准确地塑造所描绘的对象。

(二)目的:通过训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观察能力、准确地进行徒手描绘的能力,认识分析与表达形体的能力。

(三)物体形体结构的分析:

1、六面体(立方体)

1)主要结构内容:面与面对称平行,内切圆对称平行,焦点与焦点形成轴线,轴线与轴线相交形成轴心。

2)方法:以正方形内切圆的概念,在六个面描绘出透视圆;用线将每个面的角相连接,用十字线将面均等分割,就找到面的焦点,将六个面的焦点相连接,即找到了面与面平行的轴线,六个面形成的三轴线相交的焦点(相连接)正是立方体的构造轴心。

3)要点:对基本形应树立正确的几何概念,并使之符合焦点透视规则。每个透视面(缩形面)的内切圆都较难画,初学者往往摆脱不了概念中心的“圆”、“椭圆”的观念。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很少有完全一样的透视圆形,画为透视面的内切圆点学习结构素描的关键。

2、圆柱体与圆锥体

1)主要结构内容:圆柱体与立方体、棱柱体的结构形式有直接关系。正方形的内切圆也是自身结构的一部分,也就是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方与圆互为表里。画出正确的立方柱,圆柱体的概念和形态已基本形成了。 圆锥体的尖端正是圆柱体垂直裁面的中心点。

3、柱椎组合体:

1)主要结构内容:柱椎组合体是很有概括性的结构典型,它有两个相互垂直交插的中心轴。

2)要点:先画出锥底面、柱体的水平面的透视投影及正确的比例和透视关系。建立所有与地面垂直的轴线,确定另一组合物体中心轴与前者的交叉关系。通过对结构面、结构线、辅助线的检验和推理,画出物体镶嵌的结构和形态关系。

4、实用物

1)单一形体、同心圆分析刻画

工业品如瓶、锅、酒具等的基本构造就是圆的状态,或同心圆的叠置形态。描绘对象构造变化应先画出正确高度、宽度(最大直径)的立方体,然后再画出不同直径的同心圆。

四、摆放静物组合分析:

带领学生观察静物组合,分析其中包括了刚才老师所讲的哪些形体; 摆放静物组合为:对称性静物组合—石膏与同心圆形物体组合。

五、实践:

分两组开始学生实践,教师从旁指导。

9、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空间建构

1、教学目的:通过训练学习,让学生能在众多复杂的对象摆置在较大的空间环境中,能有秩序地组织对象并逻辑地建构画面的空间关系。

2、教学主要内容:

1)分析对象的空间角色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2)秩序地组织与建构画面的空间关系。

3、重、难点分析

1)理解对象在不同空间关系与形态组织中的不同形质变化。 2)正确分析和理解众多形象在空间中相互关系。

4、授课程序:

点名、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导入:

前一个单元,我们学习了线性描绘,它重视的是对象布置,画面取形与空间对象的内在结构逻辑分析。任何物体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而设计素描中空间不仅需要去被动的表达,更需要主观地去构建和创造,这单元的新课中,主要学习的就是空间的建构。 讲授新课:

一、不同空间关系与形态组织中,物体的不同形质变化。

一个物象,当它在不同的对象组合与不同的空间环境中时,它所充当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对象的理解及表现也应不同。

例如:如果将前一个单元的一组物象摆在相对更大的空间环境中,这组物象的空间占位,空间结构、主次关系,甚至形态本身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对形象的塑造和对画面的组织,都不可孤立地理解。 根据范画讲解对象的空间角色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举例:水果放在盘中与水果放大更大空间中,画面表达的变化。

二、秩序地组织、建构画面的空间关系。

1、面对大空间中一组无次序的物象,逻辑地组构并建立画面中的新秩序。(根据范画摆组静物,然后让学生接合范画体验怎样建立的新秩序。这样训练的目的:使学生通过素描手段计划、认识,理解空间限定与空间构成的关系。

2、空间限定:在两维的纸面上,秩序地建立三个维空间关系并能具体、生动、准确地表现物象在空间中的具体占位。

3、画面骨格:画面除了具有显性的布局与构图之外,还具有隐性的画面骨格。

4、空间构成:指物象与物象之间在空间中的组合与搭配即画面的构成关系。

三、摆放静物组合

扩大大静物组合的摆放范围,教师不再故意的构图,让物体多而杂地摆放在一个较大的空间内。

四、实践;

讲授完毕后实践,由于学生过去没有接解过这样的素描,故这6课时实践、物体不太复杂,空间关系相对明了。

要求:学生面对自己的画,自我建构空间、确定画面空间秩序及中心、教师从旁辅导。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第二章空间建构 第2节

空间的分割与画面秩序

教学目的:从空间的角度观察,理解、认识对象,还要求从空间的角度来表现对象,从空间的角度重新组织建立画面的主次关系与画面秩序。 教学主要内容:怎样在画面上以空间的角度建构画面秩序。

重、难点分析:逻辑的分析与研究空间的分割与画面秩序重构之间的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东范相结合。 授课过程:

一、空间的分割:

从空间的角度观察、理解、认识对象。在前一节内容学习之后,我们了解了空间限定,画面骨格等知识。现在就利用这些知识在画面上、分割空间,重新分解与组合各种形态。

二、画面秩序

1、从完全空间的角度理解、分析、重构画面秩序,打破二维的低面限制、拓展、创造出无限的三维形态。

在此阶段,设计素描训练,除了作为训练造型能力的手段时,还要分解,组合看见的形态,认识和扩展形态在空间中的元素组合与构建并通过对形象的塑造与研究,创造出无限的三维形态。也就是说这时候的造型主义还在于分割出新的空间秩序——三维形态,从而达到绘画出新的画面秩序的目的。

2、弱化形态的观察及画面作用,通过认真的逻辑的分析与研究,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

三、实践:1课时讲授完毕后开始实践

四、摆放静物 运用日常物品,堆砌出复杂的倾家荡产间错落状态。

要求:从大空间的角度分析画面的秩序。不限于画面,争取分割出无限的三维空间、强调画面自己的秩序。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第三章空间悬体

第一节

基本形的构成、分割与施转

教学目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主要内容:怎样分割、施转画面基本形,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重、难点分析:对象在称位和旋转后,它在空间中的占位、形态、比例、形态间的相互关系等发生了变化,怎样处理和表现这种变化。 授课程序:

导入:因为学生从没接触过,所以导入主要为观看范画。

一、定义分析:

1、什么是空间具体训练,要求在绘画中、假设将对象从某个角度剖开并在空间中进行移位与旋转。

二、空间悬体训练的目的:

1、思考的过程呈现:在移位和旋转后,对象在空间中的占位、形态、比例、形态间的相互关系等都发生了变化,作为这种训练结果的画面中就必然留下同学思考的痕迹及其表现的过程与途径。

2、从透视的角度来探讨空间的知觉。物象通过“切割”与空间移位,首先是其透视发生了变化。在描绘这种透视变化中,可使同学认识到透视是画法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透视角度来研究空间更符合现实生活中我们对空间的直接感受。

三、悬体(空间)训练与学习设计之间的关系。

过去学生们学习的造型学科素描的研习方法,过多地依赖对象,使得我们在离开对象之后的再造型非常困难。在传统绘画中可以加强默写训练解决此问题。

但设计中,仅靠默写还不能解决问题。设计的过程是个十分注重思辩与逻辑的推理判断能力的创造过程,它通过造型手段来重新分解,组构、创造,从而顺利表达其设计构想的过程。在离开对象之后,逻辑地思辩出对象所有的本质要素,以此作为其重新组构和再创造的其本要素。

所以说设计的过程是个充满了思辩与逻辑推理的过程,而过去学生们的绘画还是感性成份偏多,悬体的想象切割、施转来训练他们的能力,同时提出在这个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与理性分析的结合。

四、训练过程

1、空间物体基本形态的分割。根据范画、示范分割的过程。

2、空间物体基本形态的施转。同样根据范画、示范施转的过程

3、空间悬体训练中对透视的研究 1)对透视现象的直接感受及知觉认识。 2)对透视的分析、理解及其原理的理性认识。

3)对运用透视原理成比例缩放和把握透视变形的训练。

五、静物摆放。

因为是初次接触,所以静物结构以简单的石膏为主,辅以对称形体的其它静物。

六、实践:

讲叙环节多,课堂完成的作业为6课时 要求:

1)准确的造型、分割、施转

2)以自由的理解角度,充分发挥创造性,自由安排分割、施转的尺度。 3)接合前几节的学习内容,合理建构画面秩序。

第三单元

第三章空间悬体

第2节

形体的分割与空间的想象创造

教学目的:悬体分割与空间创造相结合,在理性分析的同时强调学生自己的创造能力,创作新的画面秩序与意象。 教学主要内容:形体的分割和空间的创造。

重、难点分析:怎样形形体分割的方法,形体分割的透视,新的空间的创造。 授课程序:点名、组织教学。

一、简略复习一下形体分割的方法,施转的方法 1)怎样分割、施转形体

2)空间悬体的透视关系、透视想象。

二、悬体的分割与空间秩序的创造

1)物体的原本空间秩序,基本形体组合的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动势关系。 2)切割形体与施转物体形态的空间位置关系。

切割出来的新的形体与原物体基本形位置的空间关系及秩序。现在的形体切割不仅是单纯的在形体上切割出一块体积、分析、推理透视这些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些被切割、施转的形体怎样与母体形成新的空间关系。 3)切割、施转形体与所处空间的位置关系。

①切割、施转形体与原空间相对应,处用这种空间关系处理形体透视。 ②切割、施转形体与原空间产生特异性的空间关系位置,用另一空间层次的关系处理物体透视。

③新的形体构成的新的空间关系,重构了画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处理,创造画面新的焦点和空间秩序,鼓励学生自由创造。

三、实践:

此节的重点在实践环节、因此安排7课时实践 要求:

(1)准确的造型、分割、施转

(2)合理安排切割形与画面的空间重构 (3)鼓励创新,突出画面重构的效果。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从旁指导。

第四章

从具象到抽象 第一节

形态的演变

教学目的:以前所学习的素描其思维方式可纳入垂直思考法,它是遵循逻辑的循序渐进的推理判断的形式来完成。与三相对应的是横向思考法,其思考引发的是创意。这两者在思考过程中相辅相成,不能相互取代。为了强调这两种思维相对完整的训练以及通过这种思维训练使学生打通或体验从具象到抽象的路径,在这一单元中开投从具象、意象到抽象的素描表现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构想的能力,并通过从具象到抽象的训练,通过从具象图像逐步地演变到抽象图形的路径,使同学初步涉及设计思维的模式。 重、难点分析:学生一时难以习惯由方向性极为明确的从一点另一点的理性思维模式转向方向性极不明确的从一点到多点的感性思维模式。

导入:让学生观察几幅形态演变的范画,让学生自己说出与原来学习的素描有什么感官上的不同点。(感性引导)然后由我来总结学生的发言,并指导出这些不同点形式的原因。(理性分析)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思维的理性转为感性的发挥创造。

二、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是实践设计思维的过程:

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设计基础的根本出发点。创造性构想是设计的起源,设计的行为以及其过程都是通过人的思维来实现的,这一过程一般而言又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的过程。

从总体而言,设计素描教学的全过程就是实践设计思维的过程,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训练过程,主要通过直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思考等模式来达到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

三、实践:

此节教学主要以实践为主,用2课时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在学生写出之前,教师完成一次简略的演变过程。

第四章

第1节

从具象到抽象——形态的演变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散式思维,感性的思维模式。 教学主要内容:以实践为主,体验由具象到抽象形态的演变。

重、难点分析:此节重点即是难点,如何将一组物象,合理地、逻辑地、次序地分别用图像的形式,从具象演化为抽象。 授课程序:

一、摆放静物(或学生收集风景图片、人物图片)

二、实践: 要求:

①6幅8开画幅,描绘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

②鼓励独创性,不做硬性限制演变方向,教师起技术指导和创作意图引导作用。

推荐第8篇:设计素描教案

设计素描 教案 第一章 设计素描概论

目的要求:

通过艺术设计专业领域越来越细化,作为设计专业必修课程的素描也必然顺应这一趋势,以服务于各种专业设计发展的需要。作为设计专业的素描应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突出其设计素描的特性,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注重特性的培养与提高。所以在上课之初就理所应当的要使学生认清素描在整个三年的学习生涯当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同时也是训练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有效的把握素描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充分认识素描的本质及其在设计中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尤其是从事设计专业的学习尤为重要。

教学重点: 设计素描的概念 形体结构 形体空间

教学难点: 微观、近距离观察方法的建立,空间形体的塑造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 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写实造型的技能技巧,培养空间造型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范画

第一部份

一、设计素描概述

1、素描是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是以线条或块面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以煅炼观察和用单色表达形体透视、结构关系、体块关系、动态关系、明暗关系为目的的造型训练方式。同时素描又是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能够生动的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联想、创意或构想。由此可见素描的概念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2、素描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概念的更新可以扩大视野,全因素素描并非是提高素描能力惟一有效有训练方式。我们可以在速写中锻炼线条,在结构素描中培养透视形体结构的眼力,在单因素的线条训练中把握情绪的表现。总之,素描的训练应根据具体的目的来选择有效的方式。

那么,素描的目的是什么呢?由素描的定义可知,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是进入造型艺术之门和不断进取的必由之途。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然而造型艺术又细分为许多种,正像纯艺术领域里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素描训练各有不同的追求,设计专业也一样,视觉传达专业不同于工业设计专业,服装专业有别于环境艺术专业,这种专业差别 ,远胜于纯艺术领域内各专业的差别,因为各个设计专业的研究对象大不相同。所以,入门后的素描学习,是为了专业上的进取。明确地把握专业方向,根据专业要求,提高自己的素描表现能力,是素描学习关键。

二、设计素描的历史及发展

1、素描是一种能力训练,是眼与手的协同训练,认知与表现的同步训练。

2、素描是一种 视觉语言 ,它表现生理的眼睛所见所感的 事象与印象 ,也表现心理的“视觉”所视所思的 意象与想像 。 3、由单纯的线条造型到丰富的明暗塑造、光影规律、透视法则、构图原理,同时还巧妙地演绎着素描表现的所有可能性 ―― 在二维的平面上营造三维立体,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延展的运动关系。 4、视觉表现的欲望其实与生俱来,它潜藏于人的意识里,而素描能使人获得视觉表现的自由。就人类思维平衡发展的理想而论,素描一如语言文字,本该是人所皆能的最基本的“视觉语言”。

5、所谓视觉思维,正是对非语言的,直接的视觉形象的认知与把握。素描的训练,便是培养这种认知方式。以设计专业所要求的人才素质来讲,应是能够在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灵活切换的,因为设计不仅考虑艺术性,更要考虑功能的合理性。因此,必须重视两种思维模式的平衡运用与发展。

三、设计素描的基本分类

素描即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从素描的定义来讲,素描既是一门造型基础学科,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便是两种不同定位的素描。前者为研究性素描,后者为表现性素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作与创作。

在素描学习中,明确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重要的。

研究性素描的目的:在于造型基础能力的训练,通常有明确的课题对象和作业要求,通过对于课题对象细致的观察、描写,提高认知与表现能力。因此,朴素地、如实地描写对象的本质形态特征是作业的基本原则。

表现性素描:

通常是在性素描基础之上的训练,相对侧得于表现方面的探索,目的不同自然要求不同。 素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从内容类别来讲可分为两类:生理视觉所捕捉的信息与心理视觉所捕捉的信息。对于这两类信息的命名,有称其为 客观素描 与 主观素描 的,然而这种划分很难应用在具体的作品分析上。可以说所有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主观意识与情感的介入。倘若在承认主观意识、情感介入的前提下来命名,或许将其称为印象素描与意象素描比较确切。

印象素描:

包含所有生理视觉所能捕捉的可视形象描写,包括从朦胧的印象到鲜明的印象。这种素描训练不仅可以包括从研究性素描到表现性素描保个阶段的训练,还可以包括默写训练 , 速写训练。

意象素描:

则包含所有心理视觉所能洞察的信息以及主观世界里自动生成的意象。

第二部份

四、构成素描造型的基本因素 ( 透视、比例、结构、线条、明暗、空间、体积 )

1、对形体透视比例、体积的准确理解与表现

首先我们看到的形象都是从某一角度所见的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是经过透视增减、变形之后的形象,并非原来的本形。我们认识和描绘形象是以视觉形象为依据,为出发点的。认识和描绘视觉形象离不开对透视现象的认识的表现。。这是因为,透视现象及规律虽然不是形体本身的特点,但形体特征的视觉形象却受透视规律的制约和支配。

为了更明确透视的意义,不防列一个简单公式:

客观形象+透视现象=视觉形象

画家对视觉形象的认识+素描表现技法=素描形象

在素描写生过程中,认识和表现透视现象是一个不可避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从根本上说,透视现象的规律受以下两点的制约: (1) 人们的视线从视点 ( 眼睛 ) 起,呈直线放射状。被视物被物体遮挡的部分则无法看到。因此,对某一形象而言,视点位置不同

( 如正面观、侧面观、背面观以及仰视、平视、俯视等 ) ,其视觉形象各有不同。

(2) 以视点 ( 眼睛 ) 为准,物体由近及远呈现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由宽到窄的视觉变化,从而产生一素列不同形体的不同透视现象。 在视觉形象中,比例与透视是密切相关的,视觉比例包含着透视现象,透视现象作用于视觉比例关系。

如果掌握了透视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绘在某一角度观察下的形体的视觉特征,从而正确地反映形体本身的特点,使形象具有体积感、空间感、纵深感和距离感。 (平行、成角、倾斜、光影等 )

2、对形体结构特征准确的理解与表达

准确是造型的基础,在素描训练中,加强学生对形体内部结构的正确理解与准确到位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造型基础训练的基本要求。

形体剖析结构素描训练,是以比例尺度概念、形态的组合及过渡规律、三维空间概念、形态的分析与认识等方面为重点,由物体的表象到本质,重视体会由形体结构的分析理解到理性认识的思考过程,在对形体结构进行具体剖析时,为了便于观察,将形态“透明化”,运用物体比例关系,透视原理,来增强理解物体的外在与内在结构特点。 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 .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所以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主要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与视觉

概念紧密相关的。结构素描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方法的训练,是获取视觉信息的良好手段.因此, 重过程轻结果,重分析轻描绘

3、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与分析

客观形体是处于三度空间的立体状态,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和获得其总体的、复杂多变的形体构造是很难的。为了对客观形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以便形成对该形体明晰而稳固的视觉概念,也为了发掘对象内在的本质和潜在的因素,有必要对形体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分析性的、研究性的描绘。很多物体的内部结构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更具特征、更富本质,只有透彻地理解内部的构造,才能更准确、更明晰肯定地体现外部形态。在结构描绘中强调深入对象内部,进行剖析描绘和拆卸描绘 。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形体和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将培养我们对物体内在的生长机制的自觉关注,使我们从某一种确定的描绘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在结构的世界。

五、设计素描造型对光影明暗的关注

作为设计基础的素描,光光影研究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对物体形态的把握,对体积感、空间感的理解,对表现质感的表现。其黑白调子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色调的韵律感、节奏感、情绪感的表现,藉此培养学生掌握在画面中黑、白、灰布局变化的技能。 重点: 理解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 1、对形体结构分析、理解和表现

2、分析物体外表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剖析描绘

第三部份

一、作业内容

1、自然物素描写生(蔬菜、水果、生姜、大蒜、核桃、树根等)。2、人造物写生(自行车、汽车模型、空压机、电话机、陶罐、玻璃器皿等).

3、自然物、人造物组合写生

4、作业四张(短期——学时三张、长期——学时一张,规格不限)

二、作业要求

构图严谨、造型准确,能充分地表达物体的透视结构、空间、形、态质、感量感以及掌握形体的比例、姿势与动态,并能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及特征.画面整体、刻画深入,在技法方面要有一定的表现力。

第二章

结构设计素描、具象设计素描

一、结构设计素描和具象设计素描的概念特点 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对物体的描绘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本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强物体的精细,超精微局部的刻画练

习。同时理解空间概念,物体材质肌理的描绘与掌握。各类材质大致可分为 1.反光不透光的、2.透光且反光的材料、3.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材料。并且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抚摸,与材料的真切接触,并通过练习体验物体的部分材质肌理特征,柔、软、坚硬、精细、粗糙、光滑、钝涩等等。

在设计素描中,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通过对现实中物体的物质形态内在结构与构造,材料,空间等特征,深入分析理解之后,由理性分析转向感性的思考,创造性的方向过渡,拓展引发学生在形态造型上新探索:通过变形,夸张,象征手法打破空间、物理,时间、容积、肌理、运动规律。再将打破的事物作为元素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可以不按常规逻辑,而是按逆向思维方式组合。使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充满幻想欲的事物,从而提高设计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物体空间、画面空间和物体的材质肌理表现是难点。2.物体的材质肌理和精微细部的刻画是教学重点。 3.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1、物体的空间体积,画面的空间和物体材质肌理的描绘,需要学生在作业练习中多动脑、多画、多问。老师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出现的问题,并个别指导。

2、局部刻画时让学生认真观察,用手触摸感受物体的质地,通过放大的手法加以描绘,老师引导,提问等的手段,让学生有所感悟。3、创新意识要善于思考推敲,让学生多看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或图形创意等作品,从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教学用具:

画具(画板、画架、纸、笔)各种书籍,各种物件,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物体的材质肌理:

介绍物体的材质肌理大致可分为 1.反光不透光的、2.透光且反光的材料、3.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材料,通过对材料的认识,要让同学们对各种材质的物体有所了解和感悟。

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运用,不仅能表现作品一定的思想内涵,而且有时更能体现材质本身的魅力。凡 .高绘画的独特风格,在于他将颜料的肌理质感进行夸张强化,突破古典模式,给人以急强的视觉冲击力。而毕加索和杜尚运用现成物进行的创造,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和观念。材料在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应用上具有广泛的空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审美价值,并展示了材料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这就是材料的感悟。认识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作用,用材料来表达思想,并改变设计素描中单一的表述方式,在视觉中充分发挥材质的美,这是现代设计新的思路和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与设计中的材料不在是直觉的感受和简单的运用,加强对材料原属性,新的功能和价值的深层 10

次的掌握,改变艺术与设计的含义,在观念上为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1、纹理组织构成

在设计中,人们通常运用通感的形式,通过视觉感受触觉的印象,视觉和触觉的互相对换使人们内心形成一种反应。纹理组织具有视觉的强烈效果,并以一定的语言形式,传达出设计者心中意象的表现系统,能够左右欣赏者的思维。研究各类物体形状的不同纹理,使设计者认识纹理,组织视觉性质,培养对自然媒介物的情感,广泛地收集和体验各种纹理组织的直观效果,引导设计者产生意象,表现意象。 2、搜集纹理,构成深度空间画面

纹理能够传情达意,有助于形体和空间的意象表现。收集纹理制成不同纹理组织的画片,通过媒介物体的表层面,形成视觉和触觉的同步效应,完成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体验。纹理画面获得的方法较多,有拓印、烧灼、编织、拼焊、剪贴、塑造、拼排、转印等,通过一定的形式,认识纹理的点、线、面、色调的构成元素,以及规则、紊乱、粗糙、细腻的组织规律,掌握明暗值的对比关系,培养领悟深度的能力,构成纹理空间形式。

3、运用纹理,构成情绪意象

纹理组织能够反映物质表面状态,通过明暗值的对比关系,可以表达一定的空间状态,同时,纹理组织也具有传达情感的意向。运用纹理进行定向的有意味的组织,传达某一特定情绪或意境的表现,构

成情绪意象。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如**的城门门页上,包上一层马口铁以加固木结构,并钉上了一排排的木钉,形成纹理效果,加固作用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重在传达一种神圣、威严的感觉,使人望而生畏。纹理组织依附建筑传情达意形成建筑的表面形象,影响人们的情绪表现。 质感的转换

改变视觉观察常规,打破物体原有质感的概念,使一物体用不同的材料质感进行转换,建立新的质感概念,通过多种手法,使新的材料质感有机地和物体协调统一起来,完整地成为一体,训练自由表现物体质感的能力,体验物体质感的转换过程。 作业练习:

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材质肌理了解,描绘一张表现材质肌理的精细素描。 作业要求:

运用写实的手法,深入刻画作到精细入微,并有创造意识。 评分标准:

构图 20 分、观察能力 30 分、表现能力 20 分、创意 30 分。

二、关于结构的理解与分析

形态空间的结构认识是指形态本身的结构、形态所占空间的结构,以及构成形态的物质形式。在三个结构关系中,紧密相连构成形态的基本结构。

1、外部结构

是指形态外部的形状或轮廓,是视觉感受形态最基本,最直观的特征之一。外部结构影响着形态(或造型)的整体形象,体现着边界线的造型特点,边界线运动的三维造型特点以及比例关系等。 2、内部结构

是形态内部各部分之间界线的总称,包括具体的装饰线,表现色域的边界线,体面结合的棱线和线角,是形态内部各部分结构的表现化的认识。 3、物质结构

是构成形态的物质形象,指材料所构成的形态实体,以及材料所体现的质感视觉效果和视觉量感。 形体和空间概念的认识:

造型的过程是设计者对自然物象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对于形态结构富有想象的理解。自然物象的形式是由其内部性质决定由外部发展而成,通过观察,对自然物象由表象深入到内在结构的理解,从而达到对物象结构性质的完整认识和整体把握。通过对结构的分析和表现,结合结构启示的潜想,为进一步的结构和设计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形”是二维平面的概念,是形态某一角度投影形态,沿着投影的边缘描画下来,便是这一形态的轮廓。 “体”是三维的,立体的,是存在于空间之中形和体的组合。 “形”和“体”不能分离的,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形可以脱离体的概念单独在(平面的),但体不可以没有形,体的存在必须以形为前提。

空间概念沿于建筑,渐渐的延伸扩展到音乐,文学,电影,诗歌。建筑与电影的空间概念是实际存在的空间,而音乐,文学,诗歌的空间概念是意念空间,我们这里的空间概念是专指视觉空间——绘画空间。

形体与空间的虚构:

常规的素描是描绘我们所看到的东西,而意象性素描是试图描绘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我们需要运用内在的想象来设计不存在的现实。虚构情节造型、场景是造型设计必须经历的一种思维过程。形体和空间的虚构,是在客观事物外在的形式特征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改变性质的描绘,主观的处理物象的概念和特征。

形体与空间的虚构,把客观物象的空间感、质感、量感、明暗度等素描要素超客观地再现出来,反映不同于自然造物法规律,使之变异,形成意想性虚构物象,具有真实和荒诞的双重性质的视觉效果。

形体和空间的虚构改变常规的视觉感受,以虚构的情节表现形态重新组合、配置客观物象的实际存在方式,使之具有原来概念之外的新的概念,比例关系、可见组合秩序。追求逼真的质变效果,新颖的造型效果。

虚构的空间

空间的虚构,是在理性空间的基础上臆想出来的,在完成设计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人与物。实空间和虚空间的臆想表现使合理的设计思想在虚构的空间里得以表现,说明未

实现的事物有具体形象表现。综合所有构成要上要素,如造型,光影布置,质感表现,色彩等,进行真实的描绘,解决设计构想的表象问题,获得表现臆想空间的能力,在体现设计和表现设计中把思想和手段发挥到极限。 作业练习:

通过对物体空间的学习理解,完成一张表现物体空间的精细素描。 作业要求:

运用写实的手法,深入刻画作到精细入微,并有创造意识,空间表现。 评分标准:

构图 10 分、观察能力 30 分、刻画能力 30 分、创意 30 分。

三、设计素描表现实践

阿恩海姆在谈论某一事物的抽象形式时提出两个过程:一是把握某事物的主要性质。二是构造出它的动态形态,以达到对其总体结构状态的把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测,构想出新的视觉图形,发现潜在的审美形式。并展开一系列想象,转变为富于图形意义的平面意想。毕加索的《小提琴与葡萄》,作品同时向观者展示了乐器的正面和侧面,以及其它物体的诸面。把形体剖析分解,重新构成超越物象的外在形式,对物象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创造出新的意想。正如毕加索说“ …… 他们已不在是两个人,不过是形体和色彩而已,形体和色彩

保留两个人的这个概念,也保存了她们生命的旋律”毕加索的言语结实了新的图形是源于对自然的重新观察的结果,新的结构因脱离了原来的物质外形而形成深刻的审美表现,产生了新的意象图形。

形体的演变

通过幻想的手法,把一个物象原有的造型转变为另一个物象的造型,并且进行明暗,质感,组合变形、夸张、象征等方面的描绘,在视觉上追求合理,统一,在表现上追求幻觉的效果。形体的演变为我们在造型的延展性和造型的异创性上进行了有趣的训练,打破思维的纵向性,把横向间的物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最大可能的完成造型上的创造性设计与表现。

在设计素描的训练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把对自然的认识、感受、发现、构想通过设计的创造理念表达出来,是具体造型融会形态之间的关系、构成形式等因素,来训练设计者的审美知觉和审美取向,从而设计出新的造型。

作为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设计素描内容,我们必须从思维的角度去认识和训练设计者,在心理学中,思维按凭借对象分为动作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按思维结果的创新性分为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按思维探索方向分为聚合思维和扩散思维。扩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他能使设计者在观察某一事物时,通过分散方式把事物分解为具有本质特性的可变因素,从中确定新的内容,探索新的发现,创造新的形式。在对客观刺激物的各种性质的观察分析中,引

发不同性质的创造活动,发展想象和造型的动态思维,创造出一种超越自然实体、具有审美新意象的设计来。 作业练习:

通过变形、夸张、象征的手法,完成一张创意素描。 作业要求:

运用各种想象和思维,超越自然实体,深入精细刻画,并有新意图形。 评分标准:

构图 10 分、观察想象 30 分、刻画能力 30 分、创意 30 分。

第三章 装饰设计素描、表现设计素描

一:装饰与表现设计素描的概念及特点 目的要求:

通过对设计素描概念性和抽象性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抽象造型的观念,并经过课题式的分组练习,更进一步明确抽象因素与设计的关系,体认由三围立体到二围平面转换的思维过程和造型意趣,以及概念的建立在设计和造型中的作用,从而提高认识和审美,锻炼技能技巧,培养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以后的设计专业课打基础。 教学重点: 设计中的概念 抽象性 解构 重构

教学难点: 抽象概念的思维建立。三围立体造型与二围平面造型的转换方法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 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抽象造型的技能技巧,培养抽象造型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范画 教学内容分析:

一、装饰与表现设计素描的概念:

设计素描中的概念,是指在设计的语境之下的概念。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概念不同,它不解释归纳,而是直接完整带入。从某种角度讲,更多的是指设计意识本身。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圆,其实是一个“方”的联想,为什么?当它飞速旋转。这就是一个新的概念,从运动的角度去确认“方”的概念。

在实际的设计当中,设计概念往往决定设计的好坏成败。下面是索爱首席设计师谈索爱产品设计的概念:“就如北欧的白天和黑夜,白天,冰雪覆盖了整个田野,有阳光穿破冰雪而映射到窗户上;而当白天过去,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炉火,四处青烟缭绕,世界是一股薄雾色的黑 …… 我们要表现的就是这个,白天与黑夜的色彩对比。我想我们应该设法去打动用户的第六感。当他们看到我们的产品时,就会马上产生想抓、想拿、想用的欲望 ……… ”

二、装饰与表现设计素描的来源:

在设计素描中,设计概念的获得可以具体的从点线面开始。我们都知道,点是线的相交,点的运行轨迹形成线,线的拉伸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在此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思维途径,运用解构、重构、渐变、重叠、透叠、错位、变异、矛盾等诸多手法,再融入技法材料,可以探索出由概念牵引的抽象造型的最大可能性。

三、

抽象设计素描 意象设计素描 1、抽象与意象素描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抽象,一般指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其他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

抽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可称为非具象艺术。他的特征是缺乏描绘,用情绪的方法去表现概念和作画。而这种方法基本上是表现主义的。最早见于康定斯基的作品。它是由各种反传统的艺术影响融合而来,特别是由野兽派立体派演变而来。

抽象艺术在毕加索看来并不存在,他认为不过有人强调风格,有人强调生活罢了。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包豪斯的许多设计产品的灵感就来源于抽象绘画,比如康定斯基的绘画风格就被广泛运用于产品设计当中。

2、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创作表现

在设计素描中,我们也只能从“具象”开始,它既是我们的前提,也是我们的基础。从“具象”中寻找“抽象”的规律,从“具象”中

发现“抽象”,通过“具象”去认识大自然的造物法则。并让我们在其中心领神会。

例如,当我们观察对象时,透过物质的表面我们会发现。任何物质的整体形状都是由一些相同或类似的微小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严谨地重复而成的。这些最小的结构单位本身包含着“抽象”形态的暗示,深深地启发着我们的想象,它具有被其他性质的结构单位替代的可能性,同时,还有按照其他组合模式重新构建的潜在因素,它可以被我们的视觉所把握,也有被解体之后重构的可能性。假如我们将熟悉的物体的陌生因素挖掘出来加以强化,使我们面对一个新的前所未见的陌生物体时,我们会发现,其实,在视觉上,“抽象”与“具象”之间仅一步之遥。

四、实验设计素描的应用及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设计素描的抽象构成训练中,虽然我们所做的练习是脱离具体的设计要求而进行的纯形式的探讨,但我们仍然按照完整的设计过程来进行。作为一个设计的过程一般来讲,开始会有一个设计的概念,但在执行与设计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很多新的想法,那么如何判断这些想法的优秀与否,关键是你制定的目标,你的灵感是加强了还是削弱了这个目标,成为判定的标准。我们每做一个产品设计,总要经历很长时间来完成一个设计任务,如果说你的想法不断地在改变,实际上最终能不能做一定的深度,或者说能不能达到你既定的目标成为一个问题。

画面形的大小对比、疏密关系,黑白运用,均衡、稳定等审美原则仍然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

21

推荐第9篇:设计素描教案

设计素描讲稿

一、素描简介

(一)素描的概念

“素描”一词的英文是“Drawing”,它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并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定义,试图对其内涵、特征以及各自的理解进行最有效的表达。《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解释为:Drawing, The art of reprecenting objects,scenes, ect by lines,with a pencil, chalk, ec.将英文解释译成中文为:素描,是一种用铅笔、粉笔等媒介,以线条来表现物体或景象的艺术。在中文的《辞海》中解释是:“素描”(Drawing)单以黑色描写,不加色彩之画也。如墨笔画、钢笔画、木炭画等,统称素描。可见,中文的解释以“素”为主,强调了“黑色,不加色彩”,英文的解释重于“描”,但未指明必须用黑色,事实上无论是铅笔还是粉笔都有添加其他色彩的品种。可见中文的解释有些狭隘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素描呢?我们可以把素描理解为:凡以简单的色彩、简单的工具对客观形物作朴素描绘的画种样式都算素描,素描是造型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以锻炼观察和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及明暗关系为目的的素描,又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本功;它可以是客观写实的,也可以采用象征、夸张甚至抽象的形式。

素描是西方最早独立的一种绘画形式,在十四世纪末素描就已完全独立,但随着新方法、新学科、新思潮、新美学的发展,素描这一学科在知识结构、认知观念和学习方法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科技和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结构和市场结构巨变,素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直至现在,它已有了更广泛的表现范畴。为此素描又以传统素描和现代素描相区分。 传统素描一般是指由传统工具以线条或面(块)来忠实地描绘对象物体的形象,主要是对对象的形体空间、块面结构、质感与量感、调子与色彩、明暗与虚实、动态与静止等因素的表现。传统素描主要是在绘画艺术领域内的素描,其主要强调的是素描的表象性、客观性、直接性和简单性的特征。(图1)现代素描是指在传统素描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法,富有创造性地描绘、表现物体的形象。它以其精神的、主观的因素大大超出以客观表现为基础的素描表现,成为现代素描的基础,具有创造性、实用性、专业性和审美性等特点。(图2)

1

(图1)丢勒作品 (图2) 弗洛依德作品

2

(二) 素描发展简史

世界素描的历史演变,总体来说是随着整个美术史的演进而发展的。从素描的原始形态看,原始艺术创造无论是壁画、陶器的纹样还是石刻等,皆是用有限的颜色进行的,都属于素描的范畴。古代绘画与素描没什么概念的区别。它包含着不同的类型,适合不同的需要,具有多样化的功能。素描作为最简单的造型手段,是人类文化发展和心路历程的见证,是画家意图最直率的流露与记录,是我们认识外部事物的初步探索。据考察,世界上最早的素描是距今约两万年的法国拉斯科岩洞壁画和约在一万年以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窟壁画,二者均为旧石器时代的绘画遗迹。(图3)原始人常用极简单的天然材料,如木炭、泥土、骨、石等,直接在洞壁上刻画,反复表现野牛、野猪、野鹿等形象。其中以西班牙阿塔米拉洞窟壁画的野牛尤为精彩,形象生动,线条奔放,线面结合谐调,其动感、力感、体感及野性威力,无不显示了原始人对动物的敏锐的观察力。

此后,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绘画语言及手段日益精致化、复杂化,表现由单色走向多彩,素描由原始阶段逐步得到发展。

继史前绘画之后,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壁画为世界上最富特色的绘画艺术。古埃及壁画主要以线造型,富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和浓厚的东方色彩。同时从描绘普通人和自然物的造型中,可以看出古埃及画家已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才能。 古希腊的素描,初期很重视轮廓线的表现力,有独特的质朴之美。而后逐渐摆脱东方影响,人物比例真实,但用线却比较生硬。直到公元前五到四世纪时,写实风才达到成熟发展到古典期的高峰。其面貌可以从古希腊瓶画中得到展现。尤其是后期瓶画造型严谨,情态生动,线条简练,写实风与装饰风有机结合,并重视人物内心的刻画。中世纪时,素描一反古希腊传统,抛弃立体空间而采用平面化空间。这是出于早期基督教思想的需要,是体现和创造神秘主义气氛的需要。这也使中世纪的素描缺乏创造性,不能作为独立的创作形态而存在。

十四世纪末的素描开始摆脱拜占廷几何化作风,向古典主义回归。素描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素描代表着欧洲素描的主要倾向。作为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欧洲最先进的国家意大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与建立,意识形态也随之转变。人文主义的反封建世界观冲击了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要求文艺面向人生、研究自然。同时崇拜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的怀古幽情,导致了古典艺术观的复兴。素描也随之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趋于成熟,进而确立了欧洲素描风格的主调。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西方素描走向成熟。

随着思想的解放、科学的进步,艺术家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透视、解剖、构图等方

3 面,作出了验证和解释,使之成为独立的学科,为现实主义造型艺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学在美术领域的引用,使形体呈现于三度幻觉空间之中。这使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大师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在造型的精确、对解剖的精通方面达到后人很难超越的水平。另外,制作素描的材料和工具的新发展,也使文艺复兴盛期出现多种材料并施的丰富效果。(图

4、图

5、图

6、图7)

文艺复兴初期以前的美术教育,是以工场授徒的教学手段进行的。达·芬奇时代的画家通过两种方式来锻炼造型技巧,一是临摹和默写师傅素描作品的方式,一是对照模特儿写生的方式。在文艺复兴盛期,一些艺术大师相继去世之后,意大利流行着因袭大师风格的所谓风格主义。卡拉齐兄弟为了恢复文艺复兴盛期的传统,于1585年在波仑亚城创办了最早的美术学院,并确定以素描、透视学、解剖学和构图等为基础训练的课程,拟定了一套素描教学的程式:第一阶段,临摹老师或大师的素描;第二阶段,画石膏几何形体和古典雕塑的石膏像;第三阶段,对人体和着衣模特儿进行写生。这种以素描基础训练作为主要教学手段的美术学院,很快普及到欧洲各国,并影响到世界各地。美术学院制度取代了作坊制素描教育,建立了以客观主义为基础的素描体系,形成了现代美术教育的雏形。

文艺复兴的春风,吹醒了德国艺术,促成了不少素描大师,其中以丢勒和贺尔拜因最为出色。画家丢勒的素描技巧出色,造型精致典雅,在他的版画中也可以见到他运用清晰的线描方式作画的特点。十六世纪德国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的素描肖像手法洗练,用线准确有力,形象生动传神,并具有装饰味,其严谨、扎实的素描风格影响了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画家。(图

8、图9)

十六世纪末,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艺术出现了衰退现象。波仑亚美术学院为了恢复文艺复兴盛期的传统而崇尚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艺术,后来发展成绝对化、规范化,以至完全抛弃了文艺复兴时期尊重自然、研究自然、极其重视写生的传统,形成一种僵死的、概念的、公式化的“学院派”素描体系。如提出比以前更严格的程式、方法和要求(写生要求按古典审美标准,追求古典规范的理想形体),甚至指定工具和用线方法。艺术教育的没落,导致了艺术的倒退。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艺术中心逐渐转向法国。法国绘画艺术追求一切自然的美——肉体美,生活情趣美,树木、山峦与河流诗意美。这种艺术称为“巴洛克”艺术,这个时代称为巴洛克时代。这时代的素描大师有:普桑、华托、夏尔丹、大卫、安格尔、普鲁东、席里柯等。这一时期的素描特点是多以明暗来造型,偏爱形象的逼真和强有力的造型效果。 (图

10、图11)

欧洲的素描到十九世纪已演变为一种高度教条化、学院化的艺术种类和绘画基本训练的手段。同时,由于 19 世纪以后照相技术的发展,使逼真模仿的表现形式处境艰难,素描被排除在艺术创作活动之外。但观念的变化和东方艺术对西方艺术的影响,使法国艺术各派挺起,素描出现大放灿烂之花的繁荣局面。这时期的各画派的素描大师有: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库尔贝;印象主义代表人物莫奈、马奈;新印象主义代表人物修拉;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塞尚、高更、凡高

4 等等。他们对素描重新予以重视,更加强调自我感受的抒发,使画面表现意识增强,重新巩固了素描在造型艺术王国中的权力与独立性。另外,十九世纪德国的门采尔、俄国的列宾等画家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杰出的素描大师,并对中国素描影响深远。(图

12、图

13、图

14、图15)

这一时期学院派教学受到浪漫主义画派、现实主义画派以及印象画派的先后冲击,由此出现了艺术的丰富创造性,同时对各国的美术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有的派别却否定写实的传统,只注意视觉印象和主观表现,存在片面的一面。然而,也有不少画家坚持写实的传统,在素描教学上不断探索并创建新的学派和体系。如法国画家、艺术教育家布瓦德博得兰,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动态造型能力、个性特点等,在美术教育方面有很高的建树。另外 ,俄国契斯恰柯夫的素描教学,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训练程序、方法和要求,主张以实物写生为基础,强调整体画法,将解剖透视融贯于素描全过程,发展了自文艺复兴以来所提倡的写实传统。但过分强调以静止的直接写生和长期作业,忽视了动态造型和视觉记忆的提高。尽管如此,契氏体系仍为当时俄国现实主义画家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础,造就了象列宾、苏里柯夫、谢罗夫、伏鲁贝尔等一批卓越的素描大师。这一体系至今仍对我国的美术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又迅速瓦解了学院派素描一统天下的局面,现代派画家们从现实的表现逐渐深入至思想的表现,点、线、面在现代派艺术家手中已脱离了记录自然形态的作用,素描重新显示出它的多样化功能。如马蒂斯、毕加索、康定斯基、克利等大师的素描已成为他们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手段。整体上看,二十世纪的西方素描流派与其它绘画形式一样纷呈而交替迅速。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建立在反传统观念的基础之上。不同点却是各自显示出了建立在反传统基础上的新观念。我们将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素描通称为现代素描。(图

16、图17)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世纪以来实用美术得到了蓬勃兴起与不断发展。随着全球的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和经济革命的变化发展,设计变得非常时兴和重要。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装饰设计、形象设计及服装设计标志着时代文化发展的趋势,将绘画与设计结合起来的设计构想和超越时空的作品已经产生。作为设计艺术(即实用美术)造型基础之一的实用性的素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被打上了专业的烙印。近年来,众多专业院校和设计人士纷纷为寻找符合设计教育特点,能最为有效培养设计综合素质和提高设计表现能力的素描教学和应用体系,作了不懈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总之,二十世纪以来,艺术运动变化频繁,绘画从来不曾象今天这样活跃,素描也从来没有这样丰富多彩。从现代素描的发展趋势来看,绘画性素描与设计性素描(即实用性素描)都以“造型基础”的支柱态势作用于各自的专业领域,而且相互作用地辉映着素描史乃至整个造型艺术史。

(图3)法国拉斯科岩洞壁画

(图4)达·芬奇作品 (图5)达·芬奇作品

6 (图6) 米开朗基罗作品 (图7) 拉斐尔作品

(图8)丢勒作品

(图9)霍尔拜因作品

7 (图10) 安格尔作品 (图11) 安格尔作品

(图12)凡高作品 (图13) 门采尔作品

8 (图14)列宾作品 (图15)列宾作品

(图16)马蒂斯作品

(图17) 毕加索作品

推荐第10篇:设计素描教案

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系孙贝贝素描2教案

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系教案

课程名称: 素描2 学 时: 36 授课专业: 12级环艺3班 任课老师: 孙贝贝

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系孙贝贝素描2教案

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素描2》

二、学 时:36学时

三、授课班级:2012环艺3班

四、教学目的:设计素描是为了之后的设计专业课: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中的平面构成做准备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启发心智,用脑画画,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

五、教法方法:讲授、练习、讨论、演示、范例等,注意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原则。

六、教学参考书:周至禹《设计素描》

七、

周次

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系孙贝贝素描2教案

教法教具

1、使用多媒体图片课件讲解(每周2课时);

2、静物写生、默写、变体写生;

3、个别指导修改、演示;

4、评讲(每周最后一节)、讨论 学习方法

写生法、背默法、讨论法、比较法

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系孙贝贝素描2教案

文本、摄影、拼贴、色彩、综合材料制作、指定阅读、图式资料收集、图像采集等均有使用。

设计素描的概念以及它的形成和发展。约5万年前至1.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代的绘画起源,是原始时期设计意识的萌芽阶段。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古埃及、古希腊到两河流域,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素描体系。

素描与设计紧密联系自古有之,在文艺复兴时期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创立,首度将设计素描的理论、形式和功能从传统素描中划分出来。20世纪80年代初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拟定的《设计素描基础教学大纲》。

设计素描的学习意义:

设计素描的工具材料:炭笔、纸材料:灰卡纸、白粉笔、铅笔,钢笔、墨、纸,圆珠笔等。

单元1:形态表象研究

题 材:铁桶,废弃物,破碎的石膏,手套,揉皱的纸张等。

要 求:多焦点多角度近距离的观察和触摸对象,深入地体验自然物象的生命状态和表情,本作业的研究对象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按照兴趣寻找选择物品,并通过跟老师的讨论决定形态的造型与构图处理。

目 的:学生由主动的选择与综合处理,来确立发现周围曾经忽略的形态美感的认识,提高对现实物象的敏锐感受力,以及选择与构图的审美原则,由此也提高着学生富于想象力的\"创新\"表现

思考与启示: 1 形态的概念:

一个物象本身有自己的外形体积、内部结构、色彩、材质以及肌理等要素,这些要素在同类事物中基本统一与相似。

2 形态之间的关系:

存在于空间中的形态可以以分裂、接触、覆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的方式形成组合关系。

3 关于写实概念

写实通常被理解为真实,也就是运用体积感和三维空间表现技巧再现现实形象,形式和比例。

4对形态的新视觉经验:

借助先进的现代科技积累视觉经验。如显微摄影、红外线摄像等等。

单元2:肌理与形态研究

题 材:各种物象材料的肌理,包括所描绘过的物体表面的肌理。

要 求:收集各种材料,利用拓印、复印、拼贴、素描来练习,要求在每一幅作品中体现一种由肌理形成的情调或风采,创造一种表达感情的力度,所采用的肌理个性以及组合方式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肌理审美表达。

目 的:围绕肌理组织的视觉特质,培养对于形体与空间意象的反映,以此体现媒介的特质。强调材料的肌理与形态表现的主动结合,肌理的置换创造新的视觉形态。

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系孙贝贝素描2教案

思考与启示

1 提取轮廓和剪影

如果将客观物象的外轮廓提取出来,它就脱离客观物象的三维性而呈现为一个平面图形。

2 拍照、拓印

通过一些方法就可以将这些自然图形提取出来:如拍照、复印、拓印、撕裂、烧纸、滴洒等方式。

3 任何现实形态都有自己的外表肌理,这种肌理还有可能被自然、被人工加以改造。

4 现实的肌理本身具有很强的视觉表现力,有助于形态的表达。

5 肌理当然可以运用于抽象的形态里,甚至,肌理可以摆脱形态的束缚而存在。

6 肌理可以暗示着现实形态肌理可以被利用、被创造。

单元3:形态结构研究

骨骼结构研究--人、动物、植物的结构写生;团块结构研究--瓶罐写生;榫接结构研究--三通等机械物写生

要 求:了解不同的自然形态结构,从结构入手达到对形态的掌握与再造。体会造型结构的合理性,结构的美感。

目 的:从自然形态的外表研究与描绘,向主动的结构认识发展。从而为形态的创造和主动的表现打下基础。

思考与启示

1 形态分析是结构素描的基础:

是认识事物外在与内部结构的基本方式,显然,对形态基本特征的探索,需要通过省略烦琐细节并且理解形态功能来实现,在视觉上,通常采用线性的结构素描。

2 根据形体的形状结构,以线为主,准确的表现出物体的内部结构和透视变化。

3 结构素描写生步骤

观察,最初的感性认识,塑造大型,用辅助线长线条定比例,透视。描绘细节,从关键部位开始,明确结构,深入刻画细节特征,强调明暗交界线,丰富线条,用粗细不同的线加强效果。

4 各种不同的结构认识: 植物的枝状结构:以相同的分支形式产生相同的功能――用于生命体液的传输与分配来维持生物的生命

自然中生长的螺旋结构:一种自然科学的结构认知。

动物的解剖结构和骨架结构:是对动物由表及里的一种解剖认识方式。 概括的体量结构:几何结构。把事物概括成简单的几何体,忽略线性轮廓的细微变化,有助于概括整体的认识事物的体量。

物体搭结的方式:榫接结构。骨骼关节的连接方式,特定物体形态不同部件的组合方式

容积体量的认识:团块结构。为了表现人的外表体积形态,利用团块结构加以认识。

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系孙贝贝素描2教案

5 画面的结构和构图关系

构图是根据表现目的的需要,恰当地处理所画形态在画面中的整体组织形式。在中国画论中称为“经营位置”。

6 画面的幅式

1)横向长方形幅式。2)竖向长方向幅式。3)正方形幅式。 7形态的位置

所画形态在画面上的位置对人的视觉与心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8 构图的基本规律与常用法则

对称的规则。均衡原则。静态与动势的规则。 作

业:

自然形态的写生解析:瓶、罐、盘等

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系孙贝贝素描2教案

以线造型能直取物象

4外结构线与内结构线:

1)外结构线称为实结构线,内结构线称为虚结构线。2 )主、次结构线相对于内、外结构线关系要复杂一些。

4 透 视

透 视:将三度空间的景物描绘到二度空间的平面的过程就是透视过程。 透视图:用透视的方法在平面上得到立体的形象。

学习透视学的意义:学好透视学,有利于我们正确的表现物体的确空间感和立体感.

二种基本的透视:

平行透视:正方体无论在什么位置,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保持平行,就称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正方体没有一个面平行于画面,并且仅有一条垂直边距画面最近。成角透视的消失点称为距点。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平线。它的透视变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称为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 。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都倾斜于画面(即人眼在俯视或仰视立体时)除了画面上存在左右两个消失点外,上或下还产生一个消失点,因此作出的立方体为三点透视。

5 重要的永远是: 眼,脑;心。

课 题2 现实形态的解析

要 求:在写生稿的基础上以网格为基础进行数理的理性界定。

目 的: 一方面分析写生中直觉的造型美感的数理性因素,和形式构成的严密的数理关系。另一方面开始摆脱现实造型的约束。

思考与启示:

1 形态的分解与重构: 分解与重构:在造型中把完整的物象整体作为分解处理,形成互相分离的形体或形状,然后再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形式和结构。

2 画面秩序的再造:

靠近,渐变,连续是处理画面秩序的方法。装饰形式的因素:重复和对称。 3 形态的形式秩序:

点线面的处理源于对象的提示,相互的关系遵从整体的构架。 课 题3 现实形态的变体

要 求:利用从解析推导出来的抽象形态要素,采用素描的手段,完成一张抽象创作。

目 的: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体验全新形态的产生,在过程中发展形态创造的想象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发现好奇心和实验的兴趣,锻炼我们的审美判断。

思考与启示

1 形态的抽象问题:

抽象意味着对物像的基本特征进行概括,抽取,删减,夸张,最主要的手段和目的则是简化。

2 形态的平衡与和谐:

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系孙贝贝素描2教案

把画面中许多对立的因素通过赋予他们共有的成分,明暗,质感等加以实现。3形态的运动与节奏: 全面的看待写生的物像,把他们看做是一个有节奏的整体,通过明显的节奏秩序来控制画面。

4 具象到抽象的异变表现:静物抽象形态

作 业:形态内部造型

(橘子,水果等的剖析)写生

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系孙贝贝素描2教案

不同的光线是营造气氛的重要手段,是设计的重要内容(例如灯光设计)。 3形态与材料

人工的材质,自然的材质。

4不同材质感的条件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材料的表面组织结构。一个是受光的性质(吸收光与反射光的关系)。 5透明与不透明的质感:

不同的材质,透明度也不一样。 6材质感的形态意味:

不同的材质都有不同的形态意味。

作 业

以圆形、正方形、圆球、正方体、圆锥等图形为主,任选其一,尝试通过抽象形态的形式使用来表达一个想法或者感情。

第11篇:设计素描教案

设计素描

课程要求:

通过对自然形态的观察分析,力求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的出发,达到主动的认识和创造。着重解决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对视觉艺术的表达方式有更深层的了解。课程的重点不在技巧的掌握,而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的信心。

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是视觉艺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训练课程之一,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主要从自然形态基础和抽象形态基础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从感性到理性,从主观到客观,全方位地启发学生逐渐进入艺术设计的领域。自然形态基础着重在视觉领域内对客观对象和艺术语言的基本规律认识和掌握,抽象形态基础则关注从自然形态中发展抽象的形式与造型,关注内心世界的分析和抽象语言的表达。

课程简介:

第一阶段:自然形态的写实表现(铁桶/一周) 侧重于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以往的观察方式和扬弃习惯性的视觉经验。从而使学生由“洗手”提高到“洗脑”,从观察上升到思考,对客观对象的表象进行入微又富联想性的观察,完成由表(表面形式/形态)及里(情绪情感)的再认识过程。从自然形态的表面特征中寻求表现形式,摆脱完全的客观描摹,结合一定的超写实意义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充斥于画面中,以此增强自主的造型能力和训练初步的设计意识。

第二阶段:自然形态写生解析变体阶段(瓶罐/二周) 重点是要学生用“眼”将形态各异、自由放置的瓶罐拎出组合,用“脑”寻找全新造型的切入点,用“手”实践画面的任何可能性,完成由直觉到知觉进而主动分析的过程。从取到舍,由具象原形变化为抽象要素的确立,将物象的自然组合关系转化成画面自主的空间关系。

第三阶段:自然形态内部结构及单元形态分析阶段(自由选择动植物样本/一周) 把功能与构造、构造与形式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发现这种关联的内在规律做为主要内容。用见微之著、由内向外的观察方式将同一对象做多角度剖析,归纳外部特征、内在结构、功能效应三者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了解掌握复杂外在形式特征与内部单元型及生长规律的必然联系的目的。

第四阶段:人工形态写生解析变体阶段(自行车/三周) 主要着眼于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学生是否能主动地由对工学结构的认识过渡到对画面结构的关注。运用由繁入简的原则,完成从具象造型到抽象形态的过程;完成由工业零件的组合秩序进入到抽象画面的架构秩序;完成从动力学上的机械力能转变为抽象画面的结构张力。

作业标准:

第一部分:自然形态的写实表现

一张写生(4开)

第二部分:自然形态写生分析

一张写生,一张解析,一张变体作业(各4 开),二十张小图训练

第三部分:自然形态内部形态分析

数张单元形态分析写生及解析过程小稿,一张变体作业

第四部分:人工形态的写生分析

一张写生,一张解析,一张变体作业(各4 开),二十张小图训练

造型基础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注:一般以五分间隔做为分数段; 60分以下为不及格。

1.观察能力的提高程度;2.思维方式的改善程度;

3.在写生阶段,对造型的基本规律的再认识程度;

4.在分析、抽象阶段是否保持抽象要素及结构完整地转化为画面结构的程度;5.技巧语言的表现程度; 6.最终的画面效果。

因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课题,所以一个阶段的课题结束时打一个阶段的分数,一个学生共有四个阶段分数,最终提交的成绩为四个阶段分数的平均值。

6项显著提高者

95分以上 5项显著提高者

90分—95分 5项提高者

90分—85分 5项较有提高者

85分—80分 4项提高者

80分—75分 4项较有提高者

75分—70分 3项提高者

70分—65分 3项无提高者

65分—60分

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造型基础》

周至禹 编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形态与分析》

周至禹 编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设计素描》

周至禹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过渡》

周至禹 编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设计基础》

谭平编

山东友谊出版社编 1998年版

参考书目:《艺术与视知觉》

[美] A·阿恩海姆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论艺术的精神》

[俄] 康定斯基著

《造型与形式构成》 约翰·伊顿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情感与符号》

[美] 苏珊·朗格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2篇:设计素描教案

造型基础

(一)

课程介绍 : 《造型基础

(一)》是美术学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宗旨,着力于研究和学习结构形态造型、明暗形态造型、精细特写造型,创意形态造型和快速表现(速写)技能训练。通过学习该课程在培养造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理解分析能力、熟练的视觉传达与表现能力、丰富的形象思维与创作、创新能力,为进一步研究形体的造型规律和提高造型表现技能,丰富个人造型语言,为专业学习奠定扎实的造型基础。

教学的主要任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宗旨,学习结构形态造型、明暗形态造型、精细特写造型,创意形态造型和快速表现(速写)技能训练,为专业学习奠定较为扎实的造型基础。要求学生了解并熟悉素描的基本原理,掌握素描写生的正确观察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指导学生的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严谨、整体地感受与审美能力,科学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熟练得视觉传达与表现能力。丰富的形象思维与创新能力,为专业学习奠定扎实的造型基础。

总学时数:56(理论8 实践48) 学 分:3 适用专业:美术学

教学手段:

以课题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导,实施系列课题训练,增强造型能力、设计联想能力、创意思

维能力,综合教材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把欣赏观摩、理论讲授、示范表演相结合,更加直观化的实施教学环节。采取作品研讨、作业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明晰化的接触设计素描训练的精髓,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在课前做好三个课题的相关课件、幻灯片等视觉性资料的制作和准备,学生也应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画册资料,并根据不同的画面效果尝试不同的媒介与材料。

课程特点:

本课程课题结合课件与教学视频,让学生充分体会从理论的到实践操作的全过程。并通过课程组现有的优秀作品资源库中的资源,让学生从欣赏优秀的作品中获得真知,得到启发。从课堂示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程内容基本体系:

课题一:设计素描概论 课题二:结构形态造型

项目一:结构形态造型知识讲解 项目二:结构形态造型的画法 课题三:明暗形态造型

项目一:明暗形态造型知识讲解 项目二:明暗形态造型的画法 课题四:明暗形态造型

项目一:创意形态造型知识讲解 项目二:创意形态造型的画法

课题一:设计素描概论 课题阐述及要求:

设计素描是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建筑设计等各类设计专业必开的一门重点基础课程。它秉承了传统绘画性素描的艺术精华,将造型基础训练有机地同专业设计联系起来,并成为相对独立的基础课。如果说传统绘画性素描是为纯艺术服务的,那么设计素描就是为实用美术服务的。设计素描包括:形态的分析和对结构的理解、立体研究、材料分析、空间分析、形式练习等。本课题主要论述设计素描的概念、形成、发展、特征、作用,工具、材料

与方法以及基本的技术。着重分析设计素描与纯绘画性素描的差异以及美学价值与实用功能价值等方面。使学生对设计素描具有整体的认识,树立较强的专业意识。

学时:14学时 课题重点:

1.设计素描与纯绘画性素描的差异以及美学价值与实用功能价值。

2.基础造型观念的转变。

教学内容:

一、不同概念的素描

素描即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从素描的定义来讲,素描既是一门造型基础学科,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便是两种不同定位的素描。前者为研究性素描,后者为表现性素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作与创作。

在素描学习中,明确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重要的。 研究性素描

在于造型基础能力的训练,通常有明确的课题对象和作业要求,通过对于课题对象细致的观察、描写,提高认知与表现能力。因此,朴素地、如实地描写对象的本质形态特征是作业的基本原则。 表现性素描

通常是在性素描基础之上的训练,相对侧得于表现方面的探索,目的不同自然要求不同。 素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从内容类别来讲可分为两类:生理视觉所捕捉的信息与心理视觉所捕捉的信息。对于这两类信息的命名,有称其为 客观素描 与 主观素描 的,然而这种划分很难应用在具体的作品分析上。可以说所有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主观意识与情感的介入。倘若在承认主观意识、情感介入的前提下来命名,或许将其称为印象素描与意象素描比较确切。 印象素描

包含所有生理视觉所能捕捉的可视形象描写,包括从朦胧的印象到鲜明的印象。这种素描训练不仅可以包括从研究性素描到表现性素描保个阶段的训练,还可以包括默写训练 , 速写训练。 意象素描

则包含所有心理视觉所能洞察的信息以及主观世界里自动生成的意象。

二、构成素描造型的基本因素 ( 透视、比例、结构、线条、明暗、空间、体积 ) 1、对形体透视比例、体积的准确理解与表现

首先我们看到的形象都是从某一角度所见的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是经过透视增减、变形之后的形象,并非原来的本形。我们认识和描绘形象是以视觉形象为依据,为出发点的。认识和描绘视觉形象离不开对透视现象的认识的表现。。这是因为,透视现象及规律虽然不是形体本身的特点,但形体特征的视觉形象却受透视规律的制约和支配。 为了更明确透视的意义,不防列一个简单公式: 客观形象+透视现象=视觉形象

画家对视觉形象的认识+素描表现技法=素描形象

在素描写生过程中,认识和表现透视现象是一个不可避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从根本上说,透视现象的规律受以下两点的制约:

(1) 人们的视线从视点 ( 眼睛 ) 起,呈直线放射状。被视物被物体遮挡的部分则无法看到。因此,对某一形象而言,视点位置不同 ( 如正面观、侧面观、背面观以及仰视、平视、俯视等 ) ,其视觉形象各有不同。

(2) 以视点 ( 眼睛 ) 为准,物体由近及远呈现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由宽到窄的视觉变化,从而产生一素列不同形体的不同透视现象。

在视觉形象中,比例与透视是密切相关的,视觉比例包含着透视现象,透视现象作用于视觉比例关系。

如果掌握了透视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绘在某一角度观察下的形体的视觉特征,从而正确地反映形体本身的特点,使形象具有体积感、空间感、纵深感和距离感。 (平行、成角、倾斜、光影等 ) 2、对形体结构特征准确的理解与表达

准确是造型的基础,在素描训练中,加强学生对形体内部结构的正确理解与准确到位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造型基础训练的基本要求。

形体剖析结构素描训练,是以比例尺度概念、形态的组合及过渡规律、三维空间概念、形态的分析与认识等方面为重点,由物体的表象到本质,重视体会由形体结构的分析理解到理性认识的思考过程,在对形体结构进行具体剖析时,为了便于观察,将形态“透明化”,运用物体比例关系,透视原理,来增强理解物体的外在与内在结构特点。 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

造 .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所以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主要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与视觉概念紧密相关的。结构素描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方法的训练,是获取视觉信息的良好手段.因此, 重过程轻结果,重分析轻描绘 。 3、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与分析

客观形体是处于三度空间的立体状态,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和获得其总体的、复杂多变的形体构造是很难的。为了对客观形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以便形成对该形体明晰而稳固的视觉概念,也为了发掘对象内在的本质和潜在的因素,有必要对形体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分析性的、研究性的描绘。很多物体的内部结构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更具特征、更富本质,只有透彻地理解内部的构造,才能更准确、更明晰肯定地体现外部形态。在结构描绘中强调深入对象内部,进行剖析描绘和拆卸描绘 。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形体和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将培养我们对物体内在的生长机制的自觉关注,使我们从某一种确定的描绘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在结构的世界。 设计素描造型对光影明暗的关注

作为设计基础的素描,光光影研究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对物体形态的把握,对体积感、空间感的理解,对表现质感的表现。其黑白调子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色调的韵律感、节奏感、情绪感的表现,藉此培养学生掌握在画面中黑、白、灰布局变化的技能。

学生作业:

1、设计素描作品临摹

2、设计素描作品写生

课题二:结构形态造型 项目一:结构形态造型知识要点课题阐述及要求:结构素描是设计第一个课题,物体的内部结构决定外对客观物体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变和研究,有助于视觉对客观事物整体确把握,结构素描的重点在于训练我

讲解

素描所研究的部形态特征,化的理性分析结构形态的正们在二维平面

上表现表现三维物体在空间中所具结构与形体之间的关系。这包含点、线、面所形成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比例关系、空间关系等。

学时:2学时

课题重点:结构基本类型的认知与理解。 讲授内容:

一、结与构的认识

在自然界里,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围观的,所有的结构的形式都包含在物象内部的结构中,只要我们从中寻早其中的变化规律,就不难发现和掌握结构的形成关系。 结------是众多结构的交汇点,一个有着矛盾冲突的焦点、。 构------是形成结的起因和由来。形成结的董动势和构成关系。

二、结构素描的基本语汇

1水平线--------表示空间位置关系和形体转折关系,用来检测伍物体的水平状态。 2垂直线-------表示空间位置关系和竖型转折关系,用来检测物体的的比例关系和垂直状态 3中轴线-------表示物体的重新关系和对称关系,检测物体在空间中的和谐感和稳定感。,用来检测物体的透视变化和动态。

5切线———表示物体的内部构造关系,用来检测物体的稳定状态和空间分割关系。 6剖析线-----表示物体的深度和厚度关系,用于分析形体结构的构造和表面形成的复杂造型关系。

三、结构素描的表现方式 1注重结构舍弃色调的表现方式。 2全方位的透视效果表现式。 3理性与感性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 4结构素描的观察与表现基本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即从客观整体出发,通过理性分析,调整,在回到主观艺术处理后的整体。这是一个正确的观察过程也是一个正确的表现过程。

四、形态空间的结构认识:

形态空间的结构认识是指形态本身的结构、形态所占空间的结构,以及构成形态的物质形式。

在三个结构关系中,紧密相连构成形态的基本结构。

1、外部结构

是指形态外部的形状或轮廓,是视觉感受形态最基本,最直观的特征之一。外部结构影响着形态(或造型)的整体形象,体现着边界线的造型特点,边界线运动的三维造型特点以及比例关系等。

2、内部结构

是形态内部各部分之间界线的总称,包括具体的装饰线,表现色域的边界线,体面结合的棱线和线角,是形态内部各部分结构的表现化的认识。

3、物质结构

是构成形态的物质形象,指材料所构成的形态实体,以及材料所体现的质感视觉效果和视觉量感。

五、形体和空间概念的认识

造型的过程是设计者对自然物象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对于形态结构富有想象的理解。自然物象的形式是由其内部性质决定由外部发展而成,通过观察,对自然物象由表象深入到内在结构的理解,从而达到对物象结构性质的完整认识和整体把握。通过对结构的分析和表现,结合结构启示的潜想,为进一步的结构和设计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形”是二维平面的概念,是形态某一角度投影形态,沿着投影的边缘描画下来,便是这一形态的轮廓。 “体”是三维的,立体的,是存在于空间之中形和体的组合。 “形”和“体”不能分离的,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形可以脱离体的概念单独在(平面的),但体不可以没有形,体的存在必须以形为前提。

空间概念沿于建筑,渐渐的延伸扩展到音乐,文学,电影,诗歌。建筑与电影的空间概念是实际存在的空间,而音乐,文学,诗歌的空间概念是意念空间,我们这里的空间概念是专指视觉空间——绘画空间。

六、形体与空间的虚构

常规的素描是描绘我们所看到的东西,而意象性素描是试图描绘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我们需要运用内在的想象来设计不存在的现实。虚构情节造型、场景是造型设计必须经历的一种思维过程。形体和空间的虚构,是在客观事物外在的形式特征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改变性质的描绘,主观的处理物象的概念和特征。

形体与空间的虚构,把客观物象的空间感、质感、量感、明暗度等素描要素超客观地再现出来,反映不同于自然造物法规律,使之变异,形成意想性虚构物象,具有真实和荒诞的双重性质的

视觉效果。

形体和空间的虚构改变常规的视觉感受,以虚构的情节表现形态重新组合、配置客观物象的实际存在方式,使之具有原来概念之外的新的概念,比例关系、可见组合秩序。追求逼真的质变效果,新颖的造型效果。

虚构的空间

空间的虚构,是在理性空间的基础上臆想出来的,在完成设计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人与物。实空间和虚空间的臆想表现使合理的设计思想在虚构的空间里得以表现,说明未实现的事物有具体形象表现。综合所有构成要上要素,如造型,光影布置,质感表现,色彩等,进行真实的描绘,解决设计构想的表象问题,获得表现臆想空间的能力,在体现设计和表现设计中把思想和手段发挥到极限。

项目二:结构素描的具体画法

课题阐述及要求:在掌握基本形体结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形体穿插,复合构成的整体结构特征。提高对形体的结构的分析能力和感知学时:12学时

能力。

教学课题重难点:结构素描的表现技法与基本教学内容:静物组合结构写生练习

学生作业:(4k素描纸)简单静物组合结构写生

(4k素描纸)复杂静物组合结构写生

语汇的运用。

课题三:明暗形态造型

项目一:明暗形态造型基本常识讲解 课题阐述及要求:

这个部分是这个学期整体授课的基础,课题训练的

方式是采取距离、扩大化,精微表现客观物体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广泛的筛选写生题材,强调多样化、新奇化、特性化,把一些生活中不易被人发现的普通物件,当作写生的对象,发现其中的趣味。重点刻画其细节、质感、肌理所带来的不同凡响的视觉感受,使之具体化、生动化。可以让学生对物件局部进行扩大化描绘,从中发现形式因素的趣味点,体会其节奏。训练如实的刻画客观物体的能力。

学时:2学时

课题重点:

1、空间容积的体量感的体验和理解。

2、自然中的空间语言的观察与体验。

3、物体的材质肌理和精微细部的刻画是教学重点。

讲授内容:

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对物体的描绘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本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强物体的精细,超精微局部的刻画练习。同时理解空间概念,物体材质肌理的描绘与掌握。各类材质大致可分为 1.反光不透光的、2.透光且反光的材料、3.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材料。并且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抚摸,与材料的真切接触,并通过练习体验物体的部分材质肌理特征,柔、软、坚硬、精细、粗糙、光滑、钝涩等等。

在设计素描中,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通过对现实中物体的物质形态内在结构与构造,材料,空间等特征,深入分析理解之后,由理性分析转向感性的思考,创造性的方向过渡,拓展引发学生在形态造型上新探索:通过变形,夸张,象征手法打破空间、物理,时间、容积、肌理、运动规律。再将打破的事物作为元素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可以不按常规逻辑,而是按逆向思维方式组合。使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充满幻想欲的事物,从而提高设计和创新能力。

一、物体的材质肌理:

介绍物体的材质肌可分为 1.反光不透光透光且反光的材料、3.不反光也不透光的材对材料的认识,要让同各种材质的物体有所了

理大致的、2.相对既料,通过学们对解和感

悟。

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运用,不仅能表现作品一定的思想内涵,而且有时更能体现材质本身的魅力。凡 .高绘画的独特风格,在于他将颜料的肌理质感进行夸张强化,突破古典模式,给人以急强的视觉冲击力。而毕加索和杜尚运用现成物进行的创造,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和观念。材料在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应用上具有广泛的空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审美价值,并展示了材料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这就是材料的感悟。认识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作用,用材料来表达思想,并改变设计素描中单一的表述方式,在视觉中充分发挥材质的美,这是现代设计新的思路和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与设计中的材料不在是直觉的感受和简单的运用,加强对材料原属性,新的功能和价值的深层次的掌握,改变艺术与设计的含义,在观念上为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1、纹理组织构成

在设计中,人们通常运用通感的形式,通过视觉感受触觉的印象,视觉和触觉的互相对换使人们内心形成一种反应。纹理组织具有视觉的强烈效果,并以一定的语言形式,传达出设计者心中意象的表现系统,能够左右欣赏者的思维。研究各类物体形状的不同纹理,使设计者认识纹理,组织视觉性质,培养对自然媒介物的情感,广泛地收集和体验各种纹理组织的直观效果,引导设计者产生意象,表现意象。

2、搜集纹理,构成深度空间画面

纹理能够传情达意,有助于形体和空间的意象表现。收集纹理制成不同纹理组织的画片,通过媒介物体的表层面,形成视觉和触觉的同步效应,完成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体验。纹理画面获得的方法较多,有拓印、烧灼、编织、拼焊、剪贴、塑造、拼排、转印等,通过一定的形式,认识纹理的点、线、面、色调的构成元素,以及规则、紊乱、粗糙、细腻的组织规律,掌握明暗值的对比关系,培养领悟深度的能力,构成纹理空间形式。

3、运用纹理,构成情绪意象

纹理组织能够反映物质表面状态,通过明暗值的对比关系,可以表达一定的空间状态,同时,纹理组织也具有传达情感的意向。运用纹理进行定向的有意味的组织,传达某一特定情绪或意境的表现,构成情绪意象。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如**的城门门页上,包上一层马口铁以加固木结构,并钉上了一排排的木钉,形成纹理效果,加固作用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重在传达一种神圣、威严的感觉,使人望而生畏。纹理组织依附建筑传情达意形成建筑的表面形象,影响人们的情绪表现。

质感的转换

改变视觉观察常规,打破物体原有质感的概念,使一物体用不同的材料质感进行转换,建立新的质感概念,通过多种手法,使新的材料质感有机地和物体协调统一起来,完整地成为一体,训练自由表现物体质感的能力,体验物体质感的转换过程。

项目二:明暗形态的练习课题阐述及要求:课题训练是采取距离、扩大化,精微表现体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广泛的筛选写生题材,强调多样化、特性化,把一些生活中不易现的普通物件,当作写生的对其中的趣味。重点刻画其细节、理所带来的不同凡响的视觉感具体化、生动化。可以让学生对部进行扩大化描绘,从中发现形的趣味点,体会其节奏。训练如实的刻画客观物体的能力。

的方式客观物能动性,化、新奇被人发象,发现质感、肌受,使之物件局式因素 学时:12学时

教学课题重难点:物体空间、画面空间和物体的材质肌理表现是难点

教学内容:精细特写造型练习、材质与肌理造型练习

学生作业:(4k素描纸)精细局部特写写生

(4k素描纸)肌理与材质的表现

课题四:创意形态造型

项目一:创意形态造型知识讲解 课题阐述及要求:通过对设计素描概念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建立抽象造型的观念,并经过课题式的分一步明确抽象因素与设计的关系,体认由二围平面转换的思维过程和造型意趣,以立在设计和造型中的作用,从而提高认识技能技巧,培养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设计专业课打基础。

性和抽象性础上进一步组练习,更进三围立体到及概念的建和审美,锻炼力,为以后的学时:2学时

课题重点:从具象到抽象的转换 讲授内容:

一、什么是抽象:

所谓抽象,一般指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其他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

1、抽象艺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抽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可称为非具象艺术。他的特征是缺乏描绘,用情绪的方法去表现概念和作画。而这种方法基本上是表现主义的。最早见于康定斯基的作品。它是由各种反传统的艺术影响融合而来,特别是由野兽派立体派演变而来。

抽象艺术在毕加索看来并不存在,他认为不过有人强调风格,有人强调生活罢了。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包豪斯的许多设计产品的灵感就来源于抽象绘画,比如康定斯基的绘画风格就被广泛运用于产品设计当中。 2、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设计素描中,我们也只能从“具象”开始,它既是我们的前提,也是我们的基础。从“具象”中寻找“抽象”的规律,从“具象”中发现“抽象”,通过“具象”去认识大自然的造物法则。

并让我们在其中心领神会。

例如,当我们观察对象时,透过物质的表面我们会发现。任何物质的整体形状都是由一些相同或类似的微小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严谨地重复而成的。这些最小的结构单位本身包含着“抽象”形态的暗示,深深地启发着我们的想象,它具有被其他性质的结构单位替代的可能性,同时,还有按照其他组合模式重新构建的潜在因素,它可以被我们的视觉所把握,也有被解体之后重构的可能性。假如我们将熟悉的物体的陌生因素挖掘出来加以强化,使我们面对一个新的前所未见的陌生物体时,我们会发现,其实,在视觉上,“抽象”与“具象”之间仅一步之遥。

抽象构成所应把握的原则

在设计素描的抽象构成训练中,虽然我们所做的练习是脱离具体的设计要求而进行的纯形式的探讨,但我们仍然按照完整的设计过程来进行。作为一个设计的过程一般来讲,开始会有一个设计的概念,但在执行与设计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很多新的想法,那么如何判断这些想法的优秀与否,关键是你制定的目标,你的灵感是加强了还是削弱了这个目标,成为判定的标准。我们每做一个产品设计,总要经历很长时间来完成一个设计任务,如果说你的想法不断地在改变,实际上最终能不能做一定的深度,或者说能不能达到你既定的目标成为一个问题。 画面形的大小对比、疏密关系,黑白运用,均衡、稳定等审美原则仍然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

二、形态同构的异变表现:

一、相似性形态变异(统一性) 1)

拼置形态 2)

仿生形态 3)

共生形态 4)

交像形态 5)

迭视形态 6)

填充形态

二、相异性形态变异(排斥性) 1)

换置形态 2)

异面形态 3)

延异形态

三、空间的异变表现

• 单体空间的异变 1)

添加与抠挖形态 2)

轴线变化形态 • 整体画面空间的异变 1)

空间重构 2)

空间悬浮 3)

空间虚幻 4)

空间矛盾

四、从具象到抽象的异变表现 造型,可以分为具象的造造型。之前的素描训练,我们了外在的具象形态,而抽象能不可少的技能。大家都知道很律、原理都是从单独个体中总来的;对于形态的创造来说亦自然物象本身,具有某些

型与抽象的过多地关注力却又是必多新的规结、抽象出是如此。 潜在的图形意境,当人们在观察这些物象时,便会产生某些视觉上的艺术感受,通过联想便会在心理形成某种艺术的形象。这个形象是人们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是“审美意象”的物态化表现。这个形象的某些因素是从自然物象的图形意象中拔离,通过人的情感想像凸显、抽象出来的。经过艺术加工,注入新的思维意识,这种形象就可能会完全脱离它的原形,形成一个新的造型。 • 通过从具象到抽象练,通过从具象图像变到抽象图形的路使同学们初步涉及的模式及方向性,即的从一点到另一点维模式与方向性及从一点到多点的感

的的训逐步地演径,可以设计思维极为明确的理性思不明确的性思维模

式。

• 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设计基础的根本出发点。创造性构想是设计的起源,设计的行为以及其过程都是通过人的思维来实现的,这已构成一般而言又经常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的构成,从总体而言,设计素描教学的全过程本身就是实践设计思维的过程,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训练过程,他主要通过直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思考、想象等模式来达到具体的演变的。

项目二:创意形态造型画法

课题阐述及要求:在这个课题中要使学生明确材质媒介综合设计的概念、材质特征的感受与体验、素描媒介和技法的体验与发展。采取平面化处理的手段,整合视觉形象利用视觉形式语言,创造符合心理意象的平面化的具有装饰性的画面,注重画面平面化的视觉空间的设计,完成意象传达的形态,即抽象化因素的表达。设计素描的实际训练和表达是一个全方面的、综合的、系统的实践过程,是我们敏锐的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过程,也是熟悉、运用和掌握不同材质媒介设计性能的过程。应根据艺术设计不同专业方向,确定训练的重点和主题,通过切实有效的设计训练,为今后的专业设计转变思维方式、开阔创新眼界、丰富设计语汇起到总要作用。

学时:12学时

课题重点:

1、形象的合理嫁接

2、具象到抽象的合理转化

讲授内容:创意形态造型写生

作业: (4k素描纸)运用写实表现手法,做一张解构与重构的练习,题材不限

(4k素描纸)联想与转换的训练

第13篇:设计素描教案[推荐]

《设计素描》课程

教学讲稿

设 计 素 描 教 案

一、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结构与线,平行透视)

教学目的: 训练学生用结构的观念认识石膏几何体,运用基本的透视知识准确的表现石膏几何体 教学重点难点: 石膏几何体的构成关系及其特性,平行透视的基本原理

教学步骤和顺序:

一、组织教学,摆好教具,讲授新课。

1、了解新生的基本情况,根据状况适当讲解素描的基础知识。a、构图的基本原理。b、工具纸张的运用

2、几何石膏体的构成关系与自然形体的联系

a、方体与园球体b、方体与三角体c、方体与其它形体的关系

3、关于透视的基本原理

a、什么是透视b平行透视的规律及其应用

4、绘制的方法步骤

a、构图:b、打大形、c、深入刻画、d、调整完成

二、教学示范(边讲边画)

学生完成写生作业一张(2)结合范画和图片、几何体实物等方法向学生讲授。 对于设计素描,作为未来的设计家,是需要通过意象素描来学会记录自己灵感一现时的“印象”,即学会捕捉自己的创意闪念。 作业:4开纸作业一张。

三、使用工具:HB、B2铅笔。教具:几何体------石膏静物、衬布等。

要求:

1、形体比较准确。

2、有一定的表现力。

3、理解比较到位。

3、结构线比较有虚有实。

四、个别辅导和纠正。

1、个别辅导和纠正。

2、指出改正的方法和问题。

五、评画

二、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结构与线,成角透视)

教学目的: 训练学生用结构的观念认识较复杂石膏几何体,运用基本的透视知识准确的表现石膏几何体 教学重点难点: 石膏几何体的构成关系及其特性,成角透视的基本原理

教学步骤和顺序:

一、组织教学,摆好教具,讲授新课。

1、评讲上张作业的优缺点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2、素描基础知识——关于线的魅力

a、线的轻重刚直b、线的虚实d、线与面的关系

3、关于透视的基本原理

a、什么是成角透视b、成角透视的规律及其应用

二、强化透视的理解,这一点对初学者更重要。

平行透视;在60度视域中,只要有╴个面与画面平行,就和视点画面构成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60度视域中,当平视的正立方体,没有一个面平行画面,仅有一条垂直边距画面最近.倾斜透视;当视点通过画面观察物体远近成倾斜角度的边线时,产生倾斜变化。 结合范画和图片、几何体实物等方法向学生讲授本课。 作业:4开纸作业一张。

三、教具:几何体------石膏、衬布等。要求:

1、形体比较准确。

2、有表现力。

3、理解到位。

4、结构线有虚有实。

四、个别辅导和纠正。

指出改正的问题和针对解决的方法。

五、评画

教学目的;

训练学生的正确作画的步骤及正确的观察方法。应用透视检查画面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的观察方法与作画的步骤紧密联系,整体的观察方法是初学画者的一个难点和重点须经过长期的训练。 教学步骤及顺序:

一、组织教学,摆好教具,讲授新课。

1、普通人认识物体的方法;概念、属性、颜色等。

2、画家认识物体的方法:具体形及明暗色彩、气氛、节奏等。

3、什么是整体观察:即把所写生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由大到

小由整体到局部的比较联系的找出它们的形体结构等绘画语言的各种特性。

二、教学示范:(边讲边画)

1、构图。

2、画大形(找各物体的基本位置大体形状)

3、深入刻画。

4、调整完成

三、学生完成写生作业一张:再次分析构图:1,结合范画。2,结合实物。 作业开始:八开纸作业一张。 教具:水果静物、几何体石膏。 要求:

1、准确性较高

2、有一定的表现。

3、主观的因素要偏重。

三、写生的方法步骤与透视(观察方法与作画的步骤)

写生开始:

1、个别纠正。

2、个别改正。

3、指出优缺点和改正的方法。

个别辅导、个别改正。提示学生应用透视完成画面

方砖的写生

(利用方砖的结构和透视方向)(构图)

教学目的;

训练学生的构图能力及利用结构画法检查严瑾科学的形体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构图的基本原理及视觉规律。难点是将砖的堆砌方法及规律应用科学的透视规律进行检验,

进一步树立学习本专业应所持的态度。 教学步骤及顺序:

一、组织教学,摆好教具,讲授新课。

1、视觉中心的基本规律

2、对称与匀衡:(天平称的基本原理)

(1)、动与静、(2)、大与小、(3)、深与浅、(4)、黑与白。

3、黑板演示错误的构图形式

4、常见的构图形式:横式、竖式。

二、学生完成写生作业:四张 作业开始: (1) (2) (3) 八开纸作业四张。 教具:方砖静物。

要求:

1、结构准确性较高。

5、有一定的明暗调子表现性。

写生开始:

6.个别纠正、个别改正、指出优缺点和改正的方法。 7.评画

教学目的:

利用方体和园球园柱切割形体训练。使学生利用以前所学的透祝视知识、构图知识等检验自己的空间创造规划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空间的切割及表现是本课的重点及难点 教学步骤及顺序:

一、组织教学,摆好教具,讲授新课。

1、方、园、柱、锥体的内在联系及构成关系。

2、方体的透视在空间面上的划分办法。

二、教学示范(边讲边画)

1、方体的切割

2、房屋空间的切割

五、创造空间练习(结构组合分析)

不同的注意点:

方法:

1、全方位观察从各个角度去审视。

2、尽可能多视距观察:近距离 远距离 也可以用显微和放大的观察尝试方法。

3、层面剖析 拆卸分解 透视想象置换推想。 写生开始:

作业:一张4开纸作业(大一点也可以)

教具:

1、各种器皿静物。

2、水果静物,3,衬布等。

要求:

1、有一定准确性能

2、掌握结构和虚实关系。

3、透视较准确。个别辅导、个别改正。提示学生应用透视完成画面 4.评画

空间表现手法明暗的画法

(方圆的明暗表现)

教学目的:

了解光影与明暗的关系。掌握光影素描的基本画法、基本关系及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光影明暗的表现技法是本课的难点。重点学会观察。 教学步骤及顺序:

一、组织教学,摆好教具,讲授新课。

1、光影与明暗的基本关系:有光有色、有色才有明暗。

2、明暗光影的特性:

a、光线强弱与物体光影明暗的关系。 b、光影明暗的调性关系。 c、四周深中间淡。

3、什么是三大面五大调?

二、教学示范(边讲边画)

1、示范画圆画法:

2、示范画方画法:

三、学生完成临摹作业二张:

个别辅导、个别改正。提示学生注意过渡渐变 教具:优秀素描范画二张。

要求:

1、有一定准确性能

2、结构和虚实关系到位。

3、透视较准确。

4、有一定的质感。

个别辅导、个别改正。提示学生应用透视完成画面。评画。

七、自然物的静物写生

自然物的静物(草、花、根等)(质感表现)

教学目的:

1、理解自然物的质感。

2、表现能力的训练,发挥想象----------材质的特点与不同肌理美。善于发现利用材质的美。因为设计创意表达,多数都是近距离描写形态的,表现技巧应是一个重要课题。

教学重点:尝试以较写实手法确切地描写自然物的物象,引导学生重视发现各种材质事物的美感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用写实表现的手法理解一个现实的自然物象。 教学循序和步骤

一、以“自然物“为主题,用写实表现手法表现一个现实的物象。经过对自然事物的思考发现,经过推散思维想象:

1、表现质感。

2、质感分析。

3、发现质感美。

二、推断的描写事物形态属性等变化的物象。

二、发现利用材质的美。因为设计创意表达,多数都是近距离描写形态的,表现技巧应是一个重要课题。

三、结合范画向学生讲授“自然物“的源泉在于身边和大千世界,发掘想象力、表现寻常的、不起眼的物象。启发学生重视发现自身对于事物的确切表达能力。超乎寻常的想象来自于寻常所见,不过是寻常所见作不同寻常的联想而已。

A、区别材质的特性,分析肌理。 B、发现不同材质的美感。

C、尝试着表现材质的特性和美感。设计素描除了形体结构的准确表达之外,表现技巧应是一个重要课题。 作业:4开纸素描一张,

以自然物为对象,草、花、根等 均可。 要求:

1、构图简练

2、形象明确

3、表现技法力求“真实”

4、充分体现材质的肌理。

评画

八、玻璃器皿和塑料器皿的写生

(质感的表现)

教学目的:理解不同质感。对不同料质的物象能充分表现。 教学重点:以写实的手法与自己的想象力对话。

重视物的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二个物象的特性具有一定相同点,表现有一定难度。 教学循序和步骤:

一、组织教学:发现材质美,表现材质美,设计运用材质美。

A、发现材质的美: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质感:如木的朴实、竹的幽雅、大理石的坚硬、玻璃的华贵、不锈钢的炫目等等都是在用一种无声的语言,向大家表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语言。作为一个设计人,不能不了解和掌握。个中的语言中只有充分了解了,在设计上才能运用自如。

B、认知材质:不同的材质肌理:光滑的、粗糙的、轻盈的、润泽的、透明的、坚韧的等等只有认知了,才能大胆运用到你的设计之中,所以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结合范画向学生讲授新课,结合实物让学生体会质感。

三、塑料和玻璃的材质共性;

1、透明、

2、表面光滑、

3、颜色相似。

不同点:

1、透明度不同、

2、轻重不同、

3、软硬度不同。

五、作业:一张4开纸的素描。(质感的表现) 要求:

1、有一定水平的准确性。

2、画出学生自己的观点。

3、表现二者的质感,大胆表现,大胆创新。

九、室内一角写生

(透视、结构)

教学目的:

1、理解室内与物体的透视关系。

2、表现各种高、低面和块的结构空间。

3、用线的表现物与物、面与面、物与面之间的穿插、虚实技巧等关系,这是一个重要课题。

教学重点:尝试以较结构手法确切地描写室内、物体的透视,引导学生重视发现各种材质、事物的透视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用结构、线条表现的手法理解一个现实的室内与物象的透视。 教学循序和步骤

以“教室或寝室一角”为主题,用写实表现手法表现一个现实的物象。经过对自然事物的思考发现,经过推散思维想象:

1、表现空间感。

2、透视分析。

3、发现物体穿插。

推断的描写事物形态属性等变化的物象。

二、发现利用材质的美。因为设计创意表达,多数都是近距离描写形态的,表现技巧应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结合范画向学生讲授“教室或寝室一角”的源泉在于身边,发掘想象力以写实的手法确切表现寻常的、不起眼的物象。启发学生重视发现自身对于事物的确切表达能力。超乎寻常的想象来自于寻常所见,不过是寻常所见作不同寻常的联想而已。

二、A、区别各种透视的特性,分析不同空间与物体的关系。

B、发现不同结构的美感。

C、尝试着表现材结构、透视的关系。

作业:4开纸素描一张,

三、以教室或寝室一角为主表现。

要求:

1、构图简练、虚实到位。

2、透视准确、形象明确

3、表现技法力求“结构”

4、充分体现各种透视关系。

对学生作业:

1、认真个别辅导、

2、及时纠正错误。3。评画。

十、室外建筑写生

(校园建筑物写生、平行透视的运用)

教学目的:

1、理解结构。

2、要求透视关系准确。

3、空间关系准确。教学重点:

1、强调结构、用线虚实。

2、要求把握重点、透视关系完成。教学难点:

空间关系、透视关系能够在画纸上与观者自己的认知鲜明地“对话”。 教学顺序和步骤:

一、评介上一周作业,指出不同的问题及改正方法。

合二,

二、结合范画,讲授新课。(1) 认知重点转移。“看”对象的形体结构,把握结构中各局部形体之间的组合关系,研究形体与形体之间的结合方式。

(2) 理解形体的构架,学会从形体构架中去寻找美,发现“构成”之美。 (3) 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建筑物的虚实、结构,这是工业设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眼力”。

从观察角度和表现方法上,都有一定的难度。

要求能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准确刻画,生动表现。 (4)再次分析构图:1,结合范画。2,结合实物。

作业开始:八开纸作业一张。(校园建筑物写生、平行透视的运用)。 要求:

1、透视关系准确性较高

2、空间关系有一定的表现性。

3、主观的因素要服从透视结构。写生开始:

1、个别纠正。

2、个别改正。

3、指出优缺点和改正的方法。4.评画。

一、室外建筑写生

(校院建筑物写生,成角透视的运用)

教学目的:

1、理解不同的形体结构。

2、不同的表现透视关系能力的训练。

3、善于发现建筑物的美感。

教学重点:

设计离不开结构、透视关系。

教学难点:

1、构图处理。

2、对象形结构空间的处理。

3、环境表现等方面的技法。

教学循序和步骤:

一、结合结构空间、透视关系,向学生分析和理解。

二、讲授新课:

1、结合范画。

2、实物组织教学:

A、认知和表现结构空间:善于发现结构美,使其能在设计中发挥专长,并能扬长避短充分体现结构的美感。

B、寻找不同的透视关系的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表现。通过学生自己描写对象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通过选择和比较获得透视关系的感知能力。

C、相关思考内容

1、不同透视关系比较

2、结构空间的关系

3、构图与环境表现

三、作为一个设计者,不能只在设计时对结构空间、透视关系有一定的认知,要充分理解不同透视关系下,建筑环境和块面之间结构的变化,所以一定要重视对透视关系的认识。

作业:一张4开纸的素描:(校院建筑物写生,成角透视的运用) 要求:

1、充分体现透视关系。

2、发现透视关系和结构空间的变化。

3、结构准确。

对学生作业个别辅导、个别纠正。

十二、室外风景写生

(校园建筑物写生、带环境的写生)(结构十质感)

教学目的:同上

要求;着重理解结构,认知透视关系,增强表现意识。 教学重点:

a、强调结构因素用线。

b、增强对透视关系的理解力。

c、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的不同表现、认识。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顺序和步骤:

一、对于上一周作业评介,指出不同的问题及改正方法。

二、结合范画、实物讲授新课。

对各种物象的形体结构的把握,及结构中各局部形体之间的组合关系,研究形体与形体之间的结合方式。

1、表现形体的构架,从形体构架中发现“构成”的关系。

2、表现出空间的虚实、结构,培养设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眼力”。

3、和以前有所不同,是明暗十结构,从观察角度和表现方法上,有一定的难度,要求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比较准确刻画,比较生动表现出物体和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4、分析结构空间和建筑物的不同质感认识和表现方法。如树和草,建筑物等等。

作业开始:

八开纸作业一张。校园建筑物写生、带环境的写生。 要求:

1、透视和结构准确性较高。

2、有一定的表现性。

写生开始:个别纠正、指出优缺点和改正的方法

十三、各种蔬菜静物

(结构十质感)

教学目的:理解不同的形体结构。不同的表现能力的训练。

通过大量的积累经验来掌握技术上的成熟技巧。

教学重点:

产品的思考离不开材质。产品的设计离不开材质。 教学难点:

包含构图处理。对象形态的处理。环境表现等方面的技法。

教学循序和步骤:

四、结合形状各异的蔬菜静物不同的质感,向学生分析理解。

五、讲授新课:

1、结合范画。

2、实物组织教学:

1、认知和表现材质的美感:善于发现和用材质的美,使其能在设计中发挥专长,并能扬长避短充分体现设计中不同材质的美感:(如水果、或蔬菜静物、布料等的不同的材质的肌理效果)

2、思考离不开材质:通过学生自己描写对象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通过选择和比较获得材质美的感知能力。

相关思考内容

1、不同质感比较。

2、材质形态。

3、构图与环境表现

六、要充分理解不同材质的美感,使产品更具个性和完美,所以一定要重视对材质一一材料的认识。

七、作为一个设计者,不能只在设计时对设计材料的材质有一定的认知,通过大量的材料和不同材质的认知,充分认知材质的美感。作业:一张4开纸的素描:校园建筑物写生、带环境的写生。 教具:不同质感蔬菜静物、衬布。

要求: 充分体现质感发现质感美,结构准确。

对学生作业:

1、个别辅导、

2、个别纠正。3。评画。

十四、不同质感的器皿静物

(结构十明暗)

教学目的:

通过静物写生,表现不同物象的结构。将设计思考和素描贯通。 教学难点:

在复杂的形体中,找出简单的几何体,并表现一定的明暗。 教学顺序和步骤:

一、评价上一张作业,指出优缺点。

二、在此结合实物和各种范画,讲授新课:工业设计专业不同于美术专业,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确认素描训练的重点是十分必要的。设计者的源泉是精学和博采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 对物象的观察:

设计专业对客观对象的观察研究是为了创造另外一个对象。因此,在观察对象时,侧重不同方法也不同

从知觉上把握物象。把握具体对象美的形体结构,是在于更深入地认识、理解存在于种种形体对象中捕捉美的结构法则与规律。

具体表现在形体与形体的:

形体与形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形体与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三、写生开始:

作业:一张4开纸作业(结构十明暗) 教具:

1、各种材质器皿静物。

2、衬布等。

要求:

1、结构准确性

2、掌握结构和虚实关系。

3、各种透视和角度的准确。对学生作业个别辅导、个别纠正。

十五、考试-------建筑风景写生

目的:了解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要求;

1、能够巩固所学、了解所学、强化所学。

2、能把握重点。

3、能突出技法,能充分表现不同透视关系

4、对结构和透视的掌握。一张4开纸作业。

教具: 较复杂建筑风景一组。

要求:

1、要求有一定的技法语言。

2、表现透视准确,结构准确

3、肌理质感准确,构图合理。

4、能够充分体现出材质美。

时间:4课时。

第14篇:设计素描教案9

教学目的:正确认识设计素描基本概念,以及设计素描的技能训练方法,学习的主要内容,全面了解设计素描作为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提高艺术修养、拓宽艺术视野, 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及美学观,学会多角度的形象思维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段。

教学重点: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设计素描的概念、形体结构、形体空间、抽象性、解构、重构、联想、意象、物体的物质肌理的精微细部刻画有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难点: 观察方法的建立,空间形体的塑造、抽象概念的思维的建立、三围立体造型与二围立体造型的转换方法、物体空间、画面空间和物体的物质肌理表现。教学课时:

48课时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情境一

基础练习

第一节 素描基本功练习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和理解素描的语言特征与表现。

2、理解素描基础框架:构图、透视、比例、观察、光影、体积、结构。

3、进一步掌握素描的表现规律。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素描概述、素描工具材料、初学画面弊病

以造型意识为核心,调整传统的绘画素描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在尊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前提下,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理解、认识事物并赋予联想。通过素描的线条、肌理、明暗、空间结构的表现,不仅塑造了对象,而且通过形象的联想、夸张、变形和构图,选择画面主导形象和自由驾驭画面的能力,使画面形成一种具有节奏、韵律、秩序、构成的效果。 工具材料:笔类:铅笔\木炭÷钢笔等。其他。 初学画面弊病:花\脏\乱\腻等。 (2)、形体观察以及观察的新方法(整体性)、理解形体、素描语言表现。

A:形体观察——整体性观察方法:判断形体的整体性特征,由外轮廓向内结构的延伸,掌握形体的动态特征和形体之间、形体内部结构之间的比例。观察的训练是脑和手的协调性练习,在观察中把握的原则:整体与局部、分析与综合、比例与结构,特征与轮廓,对比观察的原则。

B:形体结构——形体乃是有“形”——物体之外形,轮廓,形态."体"——体积,体量,结构,形可以离开体而存在,而体不能脱离形而显现.形不回因光线变化而变,体则受光影影响.

C:形体比例:结构的准确依赖于比例的准确,比列的准确依赖于对比的运用。 D:形体明暗:光影变化影响形体明暗变化,光影调子十表现形体体积的重要手段:三大面\五调子。 E:质感\量感\空间感 F:形体透视:

a:透视基本知识点:视域,视平线,画面,心点,余点,天点,地点。平视,仰视,俯视。

b: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G:素描语言:表现素描或者表达素描的独特方法系统(技法系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素描的语言特征;传统素描的基础框架:构图、透视、比例、观察、光影、体积、结构;形体。

素描的语言特征单纯,简单明了,直指形体表达.素描的表达也是个体对形体的体验,沿袭西方传统素描造型,力求把握:构图、透视、比例、观察、光影、体积、结构;形体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学会整体的观察方法并养成素描的整体性思习惯。对素描的造型语言能够掌握并利用。

重点:科学观察方法的养成对素描的表达尤为重要,看_即观察,是在大脑控制分析下的对形体的看.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掌握形体的相关概念和定义,理解并能画出形体的透视情况。2.完成明暗调子素描4开纸1—2幅。

3.学会认识和观察简单几何体,并作结构素描练习完成4开纸作业1—2幅。加强线的表现能力,利用线的变化突出形体的变化和节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课堂实践,教师示范法。 第二节石膏形体写生素描练习

(一)、目的与要求

几何形体是组成所有复杂形体的基本元素,学会观察和认识几何形体,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形体的观察分析表现能力,并逐步从几何形体的表现中学习形体的明暗\光影\体积等的变化。激发学生造型意识.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上对形体结构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能指导写生;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以简单几何形体为训练单元,进行结构÷光影÷透视等方面的训练,侧重于对形体的观察,着重分析性,分析形体的结构和关系。

形态形体结构的分析要求学生对形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观察,用几何形体研究方法分析复杂形体结构,观察与理性分析并重,在形体之间寻找其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几何形体;结构;形体结构;关系。 几何形体:立方体\圆球\圆柱体\连贯体\柱头\几何形体的组合等.柱头形式:多利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

结构:形体的内部框架,包括个部分的组合与穿插、衔接、次序关系等. 结构分类:自然结构(物的生长),工业造型结构,运动结构,静态结构等. 结构的理解: (1)、从解剖学的角度理解。

(2)、从视觉触摸的角度理解。 (3)、从眼睛观察到的客观结果理解。 结构的表现: (1)、抓物象突出的点留心与周围突出点的距离并找到表现这种距离的结构关系,最终表现在画面上即“堆起”一个部分和“掏空”一个部分的大起大落的表现 (2)、正确理解结构间——形体的组合\复杂形体的结构(突出点之间)的关系: A、运用解剖和透视知识。

B、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的客观结果。

关系:形体内部、形体与形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即它们在画面上的前后、主次、虚实、轻重、交错、重叠等.__在对比中求均衡,在统一中找对比.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感性观察、理性分析,能分析由几何形体组成的物体的形体内在结构和关系以及形体之间的关系。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完成明暗调子素描(单个结合形体\几何形体的组合)4开纸1—3幅。

2.结构性素描练习(自然结构,工业造型结构,运动结构,静态结构)完成4开纸作业1—2幅。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课堂实践,教师示范法。

情境二

形体演化(静物写生)练习

第一节、形体多样化的认识与练习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形体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现代艺术的新认识,从而理解和分析形体的内在结构,学会由繁到简的表现形体。运用明暗表现手法表现形体的结构和体积。 在现在绘画与设计创作中,我们发现大量的创作手法与表现形态与传统的绘画形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着主要是因为当用绘画表达我们的主观感受时,不同的意识形态存在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将自然形态简化,将原由的次序打破,将创作者的主观认识和表现情感代替,将会带来全新的画面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被释放出来了.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从物体的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结构的认识。

将所观察三维客观形体客观地再现于画面:空间\体积感\光感\等的表现手法。 对物体进行归纳、剖析、置换、创造性地经营画面。从设计画面到注入全新的创作理念,对物体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安排画面,拓展视觉经验的过程,脱离写生对象来组织画面,还可以对物体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独立的设计能力。 (1)、西方现代绘画大师作品赏析: 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分析,

布拉克作品<在艾斯塔克的房子>分析. 格利斯作品<静物>分析 (2)、形体多样化的认识与练习:

运用发散性思维,由一母体形体进行的多样化演化练习(毕加索作品<公牛演变>

的启示:

类似手法多样化练习、替代手法多样化练习、平面化手法多样化练习、几何装饰手法多样化练习、黑白灰构成手法多样化练习、打散重构手法多样化练习、夸张想象手法多样化练习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形体多样化、发散思维。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发散性思维、对形体展开想象与造型能力。 辅助学习:语言学、符号学.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利用明暗手法表现形体的空间\体积感\光感\等,并能较好地处理好画面的各种关系。 (2)、试分析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公牛》

从多角度展开对作品的分析,并能从中利用其有利于自己画面的成分.展开相关讨论,激发思维. (3)、完成形体多样化练习4开纸作业4-6张(形体结构分析与表现)

运用类似手法练习、替代手法练习、平面化手法练习、几何装饰手法练习、黑白灰构成手法练习、打散重构手法练习、夸张想象手法练习等.展开对静物的形体多样化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讨论法,作品赏析法,课堂绘画实践法,教师示范法。

有条件的可利用多媒体进行作品赏析方面的授课,教学效果会更佳.

情境三

图形关系(静物组合写生)练习

(一)、目的与要求

现代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在与,前者注重重构成画面的新关系,建立画面的新秩序,而后者相对比较在乎感性层面的认识和表达.在现代素描里,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几是关于“图”与“底”的关系问题,在现代素描画面里,"图"与"底"都成为了构成画面的重要因素,相对与传统素描,这种关系显得更重要.通过对“图”与“底”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能在画面中安排好形体与形体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画面的主次虚实关系,能将画面的要素作新的构成安排,并很好地利用这种关系于今后的作品练习中。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与“底”

1、主要内容 (1)、中国传统绘画画面中"黑"与"白"的经营. (2)、西方现代绘画和设计作品的构成关系分析. (3)、“图”与“底”的分析和视觉错觉:

图形的封闭与非封闭(完整性)影响“图”与“底”的关系; 图形面积的大小影响“图”与“底”的关系; 图形颜色的深浅影响“图”与“底”的关系; 图形安排上疏密变化影响“图”与“底”的关系; 个体心理情绪变化影响“图”与“底”关系的转换. (4)、"鲁宾之杯"分析:“图”与“底”互易. (5)、阅读贡布里奇<艺术与错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图”与“底”, “图”与“底”关系的转换,互易.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画面“图”与“底”关系原理,并运用于设计素描作业中。

第二节、几种基本的图形关系练习:

1、主要内容

图形组合与分割。 同一图形不同组合。 分割图形重新组合。 图形结合的结构关系。 (1)、重复关系:图形在保持各自的完整性与独立性的情况下反复在画面上出现.包括:图形、文字、符号、线条、点形状等的重复. (2)、重叠关系:一个单元部分遮盖了它后面的其他单元.“图”与“底”关系就是一种重叠关系,重叠关系的运用体现画面形体之间的前后穿插关系、主次关系、虚实关系.可以在大师作品分析中得到启示:佛洛伊德<少女>,米开朗基罗<亚当的诞生>,米勒<拾穗者>,扬.滋拉维<朋友>等. (3)、透叠关系:透明又重叠,故名.透叠既使物体之间建立联系,有能保持各自的独立与完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重复关系,重叠关系,透叠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重复关系,重叠关系,透叠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图形关系原理于设计素描作业中。

第三节、打散、重构的练习

1、主要内容

打破形体正常的空间结构关系、图形图底关系、疏密关系、主次关系、节奏关系等.用不同的新的视点和图形元素构成画面,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1)几何图形训练(2)边缘图形训练(3)图形的感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打散、重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对形体进行相应的打散、重构能力。第四节、张力问题的探讨。

1、主要内容 (1)、形体表现中的技巧产生张力; (2)、线条的张力_弧形线和圆形线的张力感; (3)、由形体对比所产生的张力__运动与静止、方与圆对比、刚柔对比、强弱对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图”与“底”,关系,打散,重构,张力。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打破形体正常的空间结构关系、图形图底关系、疏密关系、主次关系、节奏关系等.用不同的新的视点和图形元素构成画面,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图与底作品分析,作此类图底互易练习4开或2开1-2张。

2、完成:重复关系、重叠关系、透叠关系(复杂器物形体)作业4开纸4—6张。

3、完成:打散、重构的练习作业4开纸2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作品赏析,课堂讨论,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情境四

图形语言(静物写生与创作结合)练习

(一)、目的与要求

传播学、语言学的研究,为造型艺术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在造型基础教育中适当地引入传播学、语言学的知识,可为艺术、园林设计专业提供帮助.图形作为视觉传达的最重要的信号,在设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设计的基本元素是图形,以图形来表达设计理念。将图形作为一个单独的章节进行教学旨在让学生在素描的练习中不断体会和领悟到图形的实践意义,并逐步提高对图形的观看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形语言符号:

1、主要内容:

图形语言的直观性为受众提供形象性的符号,在设计专业教学里,图形语言也是一种表达的符号系统.在设计作品中,图形与文字语言还是存在差别的,图形语言符号要求具有明识性\典型性等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图形语言,语言,典型性,符号系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图形语言,语言,典型性,符号系统. 第二节:图形命题练习

1、主要内容:

文字语言偏向于抽象,图形语言偏向于直观和形象,利用他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做相应练习,可以强化学生的图形想象能力.如:用图形表达心理感受:高兴、悲伤等.用图形表达梦境,用图形表达春夏秋冬等.强调符号的象征意义,是因为这对我们的设计素描练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在有明确目的性或明确命题的设计创造中,我们不仅要用元素来构成画面,而且要从众多的元素中提炼,筛选出最合适的图形来进行组合.这种组合的过程不仅要考虑形式的问题,还要考虑画面符号之间的关系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图形,直观和形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从众多的画面元素中提炼,筛选出最合适的图形来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画面. 第三节:画面语义练习

1、主要内容:

假设把画面存在的各种符号看作是文章中的字词句的话,文章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语境,所谓语境是指:语言赖于生存、运用和发展的环境,它制约着语言,决定着语言的命运.这种环境在设计的画面里同样存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传播学,语言学,画面语义,语境,图形命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把握画面语境,并对文字语言进行图形语言的转换。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课堂完成:图形语言符号相关作品分析与理解。 (2)、课堂完成:图形命题练习(表现性素描写生)4开作业3—4张。 (3)、课堂完成:画面语义练习(图形图像结构性素描)4开作业2--3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情境五 形体具象描绘(写实练习)

(一)、目的与要求

将现代素描的的平面化、符号化的素描练习与传统具像写实素描结合起来,能够从多角度增加学生对素描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素描造型表达能力,丰富画面的造型语言,增加设计视觉要素.写实与具像素描的练习与结构性素描练习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单纯的结构性素描联系容易让学生走向肤浅和浮躁,不能很扎实地进行一定深入性的刻画锻炼,于造型能力的提高不利,为此,在素描课程中可适当开展此类练习.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静物素描的写实训练1 (1)、局部写真__细部比较丰富,具有表达的可能,并能深入. (2)、物体外部肌理的描写__选择表面肌理感强的形体作为练习对象,如树跟\树皮\毛发等. (3)、具象物体的画面位置__着重表达形体的空间位置感. 设计素描的写实训练2

(1)质感的表达.__如:玻璃\不锈钢等。

(2)综合材料的素描表达.__拼贴\塑造等手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具象,写实,写真,肌理,质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锻炼比较扎实的形体刻画能力,比较强的写实表达能力。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局部写真作业4开或2开1-2张。 (2)、外部肌理的描写4开或2开1-2张。 (3)、具象物体的画面位置4开或2开1-2张。 (4)、质感的表达与综合材料的素描表达.1开纸或2开纸作业1-2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讨论法,作品赏析法,课堂绘画实践法,教师示范法。

情境六 选择性创作素描练习.

(一)、目的与要求

在素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技法的训练,达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这种激发应该在课堂中给学生更多的主观能动性.选择性创作素描练习的目的就在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关注上,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主观因素的选择。

为自己的画面需要而进行的有选择性的素描练习,带有研究性. (2)、简化物体的组合与选择。 对复杂的景物进行简化选择. (3)、从艺术创作角度去选择物体。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主观选择,研究型素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对复杂形体的主观选择能力,主观处理画面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主观因素的选择练习4开或2开1-2张。 (2)、简化物体的组合与选择4开或2开1-2张。 (3)、从艺术创作角度去选择物体4开或2开1-2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讨论法,作品赏析法,课堂绘画实践法,教师示范法。

教学实施建议

(1)以教学为主,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学做结合(2)教学工作室采用课题式教学。每课题设有主题,师生互动,共同研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完成课题任务。(3)每个教学工作室均有一个实习基地作支撑。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接受社会实践任务,拓展教学第二渠道。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课题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有主题性的课题。师生在课题的展开研究,解决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课题可以是抽象的理论,也可以是具体的项目;可以是启发性的主题,也可以是现成的结论。课题的形成可由教师设计,也可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课题根据教学章节点内容设计出母课题与子课题。课题的设计使教学内容形成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素描教学不再是简单的对景对物写生,而是一种研究表现,使教学的内容丰富,含量加大。

问题萃取法:当课题设计成一个概念和一个事物时,可由此引发问题,延伸问题,直至穷尽。然而将问题分类合并,除去幼稚,荒谬的问题,直至剩下一个问题。这种由少至多,再由多至少的互逆过程,是学生提纯思维最好训练过程,学生学会了提问,学会了思考。如一个“椅子”的课题。如果只是写生,就缺乏创意与设计能力的培养。我们让学生就椅子的概念提出100个问题,不加限制,相关即可,然后萃取一个问题,进行解决。学生在表现时,不是简单画一个椅子,而是在解决一个问题。

互动讨论法: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设置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在讨论中,角色平等,消除心理障碍,教学相长。讨论的问题由教师设置,引导、启发,不断将课题研究引向深入。讨论的结果常常是结论明确,清晰,但也可以是悬而不决,也可以是多种答案并存,为学生继续研究留下了空间。

直观演示法:在技法教学中,教师亲自示范,有的技法即使不用讲解,可以演示一目了然,而且增强了学生悟性,结合范画与作品赏析,直观演示法效果更加鲜明。

实验教学法:在课题教学过程中,设计素描显得如鱼得水。很多教学课题结果不是唯一。学生似乎是在实验。譬如在精微素描训练中,当教师启发学生理解精微的含义之后,学生不再在细微上做文章时,便探索与研究素描因素达到极至之后的境界,便由形式形成不同的素描风格。进而会理解素描大师作品形成的意味儿。

媒体教学法:在媒体演播室,教师利用课件赏析名人名画。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利用课件教学。同时对学生阶段性作业和完成的作业拍摄下来之后制成幻灯片,进行讲评,效果更佳。

草图观摩法:由于运用课题教学法,学生的作业不再是简单的写生,而是问题的研究,因而,正式作业之前都要勾出草图。草图是由思维到现实的过渡环节,是教学的关键。所以,要组织学生观摩草图,提出改进的意见,同时也是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养成。

分组作业法: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作业组,组员接受教学任务书之后,共同策划,共同设计方案。这样,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设计品质要求。

三段六步训练法:这是设计素描基础训练过程中的一般训练法,即: 第一阶段:概括形阶段:第一步直线立体基本形。第二步:直线立体具体形。第二阶段:理解形阶段:第三步:曲线具体形。第四步,变线具体形,第三阶段:实现形阶段:第五步:归纳具体形阶段,第六步,神韵具体形。这种模式化的训练,可以古板一些,熟练之后,则可增可减灵活多样,可形成多种风格,且可理解诸多画风流派形成的原因。

多边形造型法:是通过直线,根据物象内外轮廓画出物象从三角形到八边形的变化。这是快速,整体把握物象形准的一种方法。

对教师要求包括六个方面:

1、示范课。教师讲授完一理论知识模块后,首先就此理论知识模块所讲述的内容进行示范演示,使学生对要实训的专业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2、专题讲座课。教师收集大量的教学图片和教学范画,利用多媒体课件加以归纳,上升为系统理论,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对训练的深入认识。或邀请省内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设计素描》课程的认识和学习观念的转变。

3、讨论课。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办法。通过师生互动,辩明事理,达成共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意识的提高。

4、参观学习课。组织学生到兄弟院校和艺术展览馆去参观学习,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习兴趣。

5、加强日常专业教育活动。日常专业教育活动是把《设计素描》贯穿到学生整个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重要途径。我们把《设计素描》的教学与学生日常的专业

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座谈、讨论、作品展示、参观学习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使学生进校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良好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认识总结课。在专业实训之前,要求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示范、专题讲座等和自己对课程学习的认识,发表意见和讨论,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识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及补充教学内容。

第15篇:设计素描

第一章

对设计素描的把握 第一节

何谓设计素描

一、丰富的素描语言

比较是认识事物、判断对象特性的一种方式。

会有几种不同的感觉和感受:1)不同的表现对应不同的情感表现:描绘的对象有人物、景物、有人造物它们之间相比较,那些被表现的人物、景物、动物,显露着作者的激情或隐含着作者的情感,而那些描绘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象,表现出的则是作者的智慧。2)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完整度:画面完整丰富的程度不同,有些细腻有些粗略,那些潦草不完整的可谓草图或草稿。3)不同的内容对应不同的视觉传达:内容不同,有的是最为熟悉的内容,有素描石膏像、静物、头像写生等。形象写实却很少有个性,似乎千篇1律,让人视觉上感到疲劳,心理上会十分厌倦。有的是充满新鲜感的素描内容,有创意的一路,也有观察思考的一路,再有分析实验的一路等。那些画面横溢着人的想象力,表现手段又多样化,造成视觉上的奇特刺激,也反映了一股探索的精神。

二、设计素描的类型

1)设计预想图结构素描:在这些画中,有一类是为设计服务的素描,其中描绘器具、建筑等功能最明确。这些画面中的形象,不是参照自然物象的描摹,而是从设计师头脑中想象出来的,是用素描的手段表现出来的新生事物的构想形象。它的目的是通过把将要变为客观实体的创造物事先展示出来进行推敲,为创造物达到理想的境界服务。它属事前的一种准备,是设计的范畴。

2)创意素描:画面中的内容反生活规律,充满荒诞的臆想,制作上吸收了现代绘画技巧,它们为平面设计服务。一般围绕宣传某一商品而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商品广告的前期准备或前期训练。

3)设计造型训练:设计院校设计素描课程中的作业,它与纯绘画专业所训练的石膏、静物、头像等相比,训练、研究的方向大多围绕形象语言构成原理,有着明确的为设计服务的目的。 4)设计速写:那些潦草、不完整的草图,是大脑构思的外在反映样式,其不追求技术上的深奥,只是快速地把头脑中的构想记录下来。它不仅用于纯绘画的前期准备,更适应于造型设计构思过程中的反复推敲。当头脑中的构想像火花一样不断闪现之时,需要快速的用笔转化为形象。因而受时间限制笔下形象只能是粗略的。那些潦草不完整的形象因其数量多、内容又各异,因而为比较创造了条件,成为反复推敲的外在表现。又因其不完善成为不断激发新的构想的内在机制。草图就是构想,又是展示构想过程的样式,并成为设计素描中的一种样式。

三、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区别

1)情感表达的程度不同:设计素描脱胎于素描,属素描的一个分支。设计素描与素描相同,都是用单色表现对象为特征的。设计素描与素描之间的不同点:那些纯绘画类的素描画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到外在线条笔触,都反映出画家对生活的感受,对具体对象的感受及画家个人感情色彩的渗透。所谓艺术是一种情感的样式、是画家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样式。相比较,设计素描中表现创造物一类的画面情感色彩就不明显,仅能从形状的刚柔紧松的节奏变化中感受设计师的投射。而在为商品宣传服务的平面设计类设计素描中,同样可以看到设计师对生活的感受及情感色彩的渗透。因为设计是为人的设计,平面设计的各种样式都是商品与人连接的桥梁,只是在情感交流的背后有着明确的推销目的。

2)创作的动机不同:把素描作品放到纯绘画的创作过程与设计创作的过程来进行比较,纯绘画是画家从生活中感受到生动、感人的事情,从内心有感而发,是一种自发的创作行为,是“我”要画,而设计是有厂家、商家委托设计师为产品宣传进行设计,是“他人”要我设计。由此造成要求不相同、创作思路不相同、表现方法不相同,因而也影响了为他们服务的素描,那些为设计服务的素描从素描中自然而然的分离出来,形成了素描的分支—设计素描。通过比较分析,目的在于看清设计素描与纯绘画素描的不同,更好地把握住设计服务的本质。 第二节 设计素描的形成与发展

一、设计素描的源起

为设计服务的素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代人类创造活动中留存下来的产品预想图、建筑的蓝本、平面设计的草图都可以证实。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为代表的许多画家都曾参与过产品研发活动,那些产品的构想草图成为他们素描作品中的一部分,也反映了素描为设计服务的历史。从这些画家的产品预想图中可以明确地看到他们是在构想一件有用的东西,他们的心智是集中在创造物的合理性、可用性、机能关系及美观上。其与他们描绘的生活中的人物、景物,那些充满情感色彩的素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类在创造活动中逐步懂得需要把头脑中的构想转化为视觉形象,然后对构想进行反复推敲或征求他人意见,使之走向成熟、走向完善、直至创造物的成功。这种形象化的构想工作,也成为创造物产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起初纯属构思阶段,要求记录构思的速度要快,一般用简便的工具、单一的线条形式,可称为草图。

到了后期构想确定后,才进入细致的描绘阶段,一般采用线条描绘加适度的明暗渲染,要求透视正确、结构明确,可为产品预想图。

由此相应的设计素描也就有了简单的草图与复杂的预想图之分。

二、设计素描的发展

人类的产品创造史中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科技含量、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的发展过程。早期的造物者以匠人为主,他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造型能力,能够把构想形象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物质文明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创造物不仅能用还要有美的外观,对创造物的要求不断提高,构想越来越丰富复杂。因构想的表现难度增强,需要造型能力强的画家加入创造活动,使达芬奇那样的即是画家又是设计师成为可能。

到了欧洲产业革命阶段,工业产品大规模生产,促使了社会对产品设计的重视,对造型设计人才的需求的增强。

随之而来的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建表明了设计学院的开始,专门的设计人才有专门设计学院培养。相关的设计理论,具体的设计教学内容逐渐形成,其中包括设计素描教育、设计素描训练。虽然当时的素描前并没有“设计”两个字,但其确实与纯美术学院中的素描教学内容截然不同,其完全是围绕设计而展开的。设计学科跟随着科技、经济的告诉发展而发展,相应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

三、中国的设计素描教育

中国的设计教育历史并不长,设计素描教学的历史更短。以往是借用纯绘画素描教学模式,似“磨铅笔”般的长期作业内容,僵化了师生的思维,又磨灭了个性,造成了与设计发展趋势和设计学科不相适应的局面。改革开放后,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了西方设计素描的一部分内容,当时称为“结构素描”,那种强调结构以线为主的素描终于取代明暗写实素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外来创新理念的影响,教学一线的基础课教师勇于探索,打破了条条框框去尝试素描教学的新内容,把素描教学与设计教学相融合,课堂教学气氛热烈,尤其是在倡导创新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通过共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素描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在探索素描与设计相融合,为设计服务的过程中,设计素描的名称有各种各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很自然的统一到“设计素描”这一称谓中。 第三节平面、立体设计与素描

我们可以把传统的设计分类为:立体设计与平面设计。

一、平面设计与素描 平面设计的范围有: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样本设计、书籍设计等。

平面设计以纸为媒材,所设计的面很广泛。其大都是为产品做包装、为商品做宣传,目的是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因此,强调设计是与人交流。因宣传的对象层次不同、产品商品的内容不同及数量、层次的繁多,因而无比丰富的内容要求交流的语言正确、生动。另外,因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成为竞争的力量同时也成为设计的要素。由此,平面设计围绕形象成为正确、生动的、有新意的语言而展开。为平面设计服务的设计素描必然也是不同。

二、立体设计与素描

立体设计,是指设计的对象是立体的样式。平面设计,是指设计的对象是平面的样式。

立体设计的范围有: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

立体设计要求素描能够把头脑中的构想在平面的纸上产生正确的、立体的效果,需要借助透视知识来强调立体性。因立体设计最终要跃出画面化为真正的东西,所以要求纸面上的构想表现必须严谨,结构关系、机能关系要准确。为了强调结构,要求采用线条表现,并利用线条表现的“透明性”来展示内部结构。 第四节 设计素描的功能与要求

设计素描的功能是把头脑中的构想表现出来。

一、将构想变为形象

构想是大脑的行为,是运动性的。开始怎么想,中途怎么想,最后怎么想,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一般头脑中起初的想象是朦胧的,所记录下来的形象也是大略的,随时会被新的想象来补充、修正或推翻。通过前思后想,大脑中的构想逐渐成熟,笔下所记录的构想形象趋向完善。从这个过程来看,起初的构想或记录似乎是无用的,但仔细分析哪些粗略的构想的形象是激发下一个构想和修正上一个构想的条件和基础。由此可见,设计素描不仅有把构想变成形象的功能,还有激发想象的功能。

二、激发想象

创造物的构想不可能凭空而来,它有一个观察学习积累的准备过程。

三、培养创造力

设计素描与传统绘画素描相比强调了想象,由此具有增强创力的功能。人如果没有了想象又怎么能有创造力,设计是一门创造性的工作,培养创造力从素描开始是设计素描的特点,也是其功能。

设计素描为设计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它是构想的载体,并用记录的手段来表现。

设计素描除了线造型手段外,还有明暗造型手段,再有一些特殊造型手段。一般线造型用于构思阶段和产品预想图的表现;明暗造型、特殊造型则多用于为平面设计服务的素描作业。 第五节 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一、设计素描教学为设计服务 设计素描与设计素描课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为设计服务的素描,后者是指培养设计人才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围绕设计素描而展开的课程设计。人们常说素描是造型的基础,这个基础可以说是后继课程的基础。

设计素描是围绕设计而展开的、集观察、思考、表现、创造为一体的造型训练,它的教学目的绝不是单一的训练能画的手,而是培养、提高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为真正成为设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就是设计素描训练的目的。

二、训练形象思维与表达能力

学会形象思维是设计素描的任务。形象思维有两个层面,一是语言层面,二是美感层面。首先,造型设计就是应用形象设计语言与人际交流。用形象语言说出准确、生动、感人的话,才能与人有效交流、有效沟通,设计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形象语言的传达与接受的畅通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的,生活是设计语言的源泉。其次,造型设计就是用形象组织出美感。生活中人们需要美,美给人愉快。生活中自然美的形象是感受美,研究美的对象,美还包含着趣味,有趣味的形象能激发人的兴味,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形象、有趣的内容,同样是研究的对象。想象思维,从设计素描训练开始,是符合设计对素描的要求或素描为设计服务的目的。

第二章 设计素描造型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对造型的认识 设计素描是造型活动,是在平面的纸上用单色工具制造一种物象的感觉,是表面画者的一种情感宣泄和审美趣味,是用形象说话,是把头脑中的创造物构想形象化的活动。

设计素描在造型过程中围绕两个任务展开,一是形象,二是完成塑造形象的目的,即形象的传达功能。

一、造型的特点

1)塑造虚幻的真实:素描的塑造是用单色工具及相应的技法在纸上塑造物象的幻觉,并不是塑造一个真实的实体,也不可能成为真实的实体。平面造型具有特殊性,造型的技术层面应围绕视觉展开。就透视来说,就是用一种感觉规律来制造立体感、空间感,从而产生“真实感”。只有按照透视的规律在纸上描绘才能产生空间感觉。

2)借助联想,概括地表达:素描因工具材料自身的局限性或短期素描、速写时间上的限制,不可能把对象的全部内容表现出来,而人的眼睛是非常敏感的,一点一画都有反映。画面形象通过眼睛在映入大脑进行分辨或依据生活积累进行联想,一个不完整的形象会渐渐完整起来,因此,造型的一部分是由观众完成的。把人的联想作为造型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的智慧表现。不仅造型的局限性需要联想,造型的叙述性、玩味性同样需要联想。联想是由某个形象的激发诱导产生的。那么,能产生联想必定是精心设计与精心塑造的。

二、造型的目的(造型有三大目的)

1)传达:造型的传达目的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确立,形象成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明确了造型的目的是传达,造型就成为形象语言组织行为。一幅画就是一句亲切的问候,或是一段生动的描述,一个有趣故事。

2)创造:在纸面创造的各种形象虽然只能产生构想、建筑预想等等,但最终将成为真正的创造物。创造新的事物,构想生活中没有的事情,异想天开,人的精神世界中充满着创意,这就是造型的创造目的。造型有模仿的功能,记录一次重大的事件,保留一个永恒的瞬间等,用绘画模仿的手段来实现。现今模仿仍然是造型的功能之一,但并不是目的。

3)审美:造型的目的不仅是传达、创造,美感也成为造型目的之一。造型是个体的行为,必然受个人的情感因素与审美趣味的影响。造型不是机械铸造器物,造型是有情感的行为。个人的审美情趣有一个形成过程,其中还有个人爱好、环境、性格等因素。个人的审美情趣也会左右造型的变化,包括造型的内容、造型的形式。强调个人的审美趣味就是强调造型的个性,不同的个性会造成造型的千姿百态。

三、造型的实现

1)工具、材料:造型是用工具在材料上进行的,素描范围内的工具、材料相对简单,但也有数种功能各异的工具,其中包括橡皮、擦笔、擦布、小刀等等。材料有专门的素描纸及各种其他各种纸质材料,也可用非纸质材料。不同的工具、材料会产生不同性质的笔触、线条、效果,所表现的形象感觉会不一样。由此,工具材料对造型的变化、形象语言的变化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2)绘画方式:造型是按各种画种的具体画法操作的,素描一般分明暗、线描两种画法,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性,如线描以表现现象的结构为主,线条的疏密、快慢可以表现出装饰味、情绪感,但却无法表现光感等;而明暗素描贴近生活,更加具有真实感。认识画法的特殊性与局限性的目的在于扬长避短。造型是从动脑开始,这种“造型”也就是所谓的构造。

第二节 眼睛与造型的关系

一、视线的移动

眼睛有一个视平线关系(与眼睛高度相水平称为视平线),一般分为:视平线以下、视平线以上、视平线上。

二、透视

透视是眼睛的构造特殊性造成的,透视使眼睛的对象产生了种种变化,前人通过总结、研究形成了透视知识。透视造成物象形象变化的最大特征是近大远小,透视基本内容是眼睛怎样看,物象怎样变化。形象产生变化不仅是形状的不同,同时会产生感觉的不同。俯视看其形象会缩短,变得矮小;相反,仰视看会拉长,变得高大。二点透视营造的形象会向画面外凸出。拉近物象的视距,会产生强烈的空间感等等。中国传统的观察方法叫做“步步移,面面观”,就是围绕一个立体的物象,进行运动性地观察。

一点透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其以一个消失点为特征。另外,被画水平状物体的边缘线与画面水平边缘相平行。

视平线:视平线是指与人眼成水平状的一条视线,视平线随人的眼睛的升高而升高,随人的眼睛的降低而降低。

二点透视:二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其以二个消失点为特征。另外被画物体与画面水平边缘不平行成角状。

天点与地点:天点是指视平线以上倾斜物体的消失点,或高大物体由仰视造成的消失点。地点是指视平线以下倾斜物体的消失点,或高大物体由俯视造成的消失点。 第三节 线造型与人对线的感受关系

一、线造型的形成

1)用线造型是人类的天性:线是由手使用工具自然流露出来的。那些用线框起来的形象,来自头脑中的记忆,没有具体对象的约束。当用线模仿对象时,才开始寻找对象的“线”。 2)物象的线:“线”与生活中的线是同一个字,只是同意不同质。生活中物象上的“线”除了使用线材产生的物体上有线外,其物体上只有“似线的形象”。似线的形象是指由光线造成的折光线,由线脚造成的阴影线或相似的阴影线及物象的纹理线,而所谓的轮廓线是看不见的。轮廓是物体的边缘,用线刻画轮廓成为轮廓线。我们看到的物象身上所谓的“线形象”,只能帮助找到线的位置而不是线的范本。

3)线的产生:线是由手的动作变化、不同的工具、不同的纸张共同作用形成的。线不是简单的圈画轮廓,线要表现对象的感受,要抒发作者的情感。

4)线的形式:线是造型的材料,为了更好地塑造形象,在中国传统线描中,古人创造了十八描,即是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马蝗描、钉头鼠尾描、曹衣描、柴笔描、混描、橛头丁描、折芦描、橄榄描、柳叶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枣核描、蚯蚓描。从这些线描的名称中,会感受古人把生活中一些物象的形态、动态、感受融合到线条中,丰富了线材料。再从哪些用十八描绘制的线描图画来看,这些有了特定性质的线条,无论从表现作者的情感色彩,还是表现物象的感受都能恰到好处。

从线的运笔过程来说,一条线有起笔、运笔、收笔三部分,其中还有提按、顿挫、转折的变化。

二、线的情感表达

人对线条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一个线描绘制的形象,笔轻一些重一点、按的慢一些、提的快一点,这些纸上留下的痕迹都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对象内容的表达。尤其是线的快慢、轻重、紧松造成的节奏变化,与人的情感情绪的节奏变化相互之间能够有谋而合融会贯通,使人情感的留露有了另一条通道。因此,线描作品被描绘的对象会隐退,画面中线条成了主角,奔腾、旋转、跳跃,宣泄着情感,也拨打了观众的心弦。

三、线造型的特殊性

一个用线描绘的形象,仅仅是由轮廓结构的塑造成型,其与生活中相对应的物象相比,距离外表的“像”甚远,没有物象的光影、没有物象的色彩、没有物象的肌理等。这是线形象的局限性,但其并没有因为缺少那些内容而显得苍白,在轮廓结构上行走的线千变万化,产生着种种丰富的感觉。线的表现能力使其能贴近物象内在的“像”,更接近作者真实的感受,来达到“丰满”,以及所谓的“神似”。线形象外表的距离性与内在的贴近性,并没有拉开其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反而吸引了观众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距离成为了欣赏的需要。在欣赏的过程中,观众乐意观看另一个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同之处,去猜测、想象,从中咀嚼线的奥妙。

四、线的组织:线的表现能力要通过线的组织来达到。

1)线的疏密组织:疏密是线的密度在某一形象上的反映,疏密不同的程度能产生深浅明暗的变化。依据对象的明度关系进行疏密的深浅变化会产生色彩的感觉,甚至光线的感觉。疏密对于画面是黑白灰、轻重布局进行形式构成,是视觉上感受形式美的重要内容。

2)线的对比组织:首先是通过线的粗细、枯润、硬软、滑涩等等对比产生质感;其次通过曲直、长短、深浅等等对比产生形式趣味。

3)线的基调组织:所谓基调就是塑造的线或画面中的线大部分统一在一种线条之中,产生某种倾向—情感的倾向或形式趣味的倾向。单纯的线承载了如此丰富的内含,这就是线的特殊性。

附: 线造型材料与技术

一、材料

1)铅笔:可分为硬铅(H)与软铅(B)。硬铅画出的线紧实,软铅画出的线松虚。铅笔的笔尖分笔腹笔尖两部分,笔尖画出的线实,笔腹画出的线虚。与铅笔相配合的纸有铅笔纸、打印纸、卡纸等。

2)毛笔:现在常作素描的工具,用毛笔作线条联系容易加深对线的认识。毛笔笔锋由毛质材料制成,有吸水性能,又分羊毫狼毫,羊毫软,狼毫硬,还分笔尖笔腹。

3)炭笔:也分硬软,色泽乌黑,其他内容相似。炭精棒分方圆两种样式,有黑色与棕色两种。木炭条质地松,容易擦,因没有保护层,可以拉出宽大的线条。

4)钢笔、水笔、圆珠笔:是常用工具,一种弯头钢笔也叫美工笔,转动笔尖可以产生粗细的线,其他笔相对变化少。

二、技法(线描塑造主要是以线勾勒轮廓来表现对象,在构勒中有各种变化)

1)平面化装饰塑造,不追求立体感。2)立体塑造,追求立体变化。3)明暗分面,疏密塑造。4)横竖重叠,空间处理。5)强弱对比,疏密处理。6)光感色觉,疏密处理。7)变化线条与线组织,在对比中组织质感。 第四节 明暗造型与生活中的明暗关系

一、明暗造型的基本内容

明暗造型是依据生活中受光物体一般的明暗变化规律,及表现工具纸张的性能、操作方法的尝试等,逐步在塑造实践过程中形成。从单一的塑造技术角度来说,明暗造型仅是围绕表达立体感、空间感、光感而展开的。

1)明暗的基本规律:生活中一般的明暗规律,是指光源由上而下照射立体物象产生的明暗变化。具体为:受光部变化、暗部变化。明暗的深浅是立体物象不同面得转折,它们是形成明暗造型的要素。

2)物象的转折:立体物象的转折分圆转折、方转折。 3)光源的距离:明部的深浅、强弱和暗部的深浅强弱还与物体的部分与光源的距离有关,靠近的部分相对亮、深而强,远离的部分相对暗、浅而弱。

4)明暗造型的层次:明暗中还有投影、明暗交界线、轮廓线,它们是形成明暗造型的要素。投影属暗部的范围,但与暗部有别。暗部是代表立体物的转折,投影是受光物体的影子。外轮廓线是物象外轮廓的边缘,也不是一条似线的形象,但同样有线的意识。这些内容与表现的工具内容、表现的具体手法相融合,形成明暗造型的基本内容即明暗素描的基本内容。 小知识:明暗交界线是明暗交界处的暗部边缘,不是一条似线的形象,而有线的意识。明暗交界线除了是代表转折外,在形体的变化上,因前后空间关系有虚实的表现,因方圆转折关系有强弱的表现。

二、生活中的明暗现象

生活中的明暗现象是指生活中一切由光线造成的物象变化及与其相关的内容。这些无比丰富的变化形成了种种感觉,是明暗造型语言的源泉。形成丰富的变化的原因首先是生活中光源的丰富性,其次是受光物体的丰富性。

1)光源的类型:光源有各种各样,按光源的性质可分为:阳光、月光、星光、灯光、火光等等。按光源的位置可分为: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房顶的吊灯、电线杆上的路灯、写字桌上的台灯、建筑物下的脚灯等等。另外,光线发射的方向有:向四面八方的发散型、朝上型、朝下型、朝左型、朝右型。

2)物象的类型:被照射的物象更是各种各样,从结构来分有复杂类、简单类;从形体来分有圆形类、方形类、方圆型组合类;从明度来分有深色调形、浅色调形、中间色调形。 3)光源与物象的组合:生活中还会发现光源自身的明暗形象产生着各种感觉。

4)投影:投影又是明暗现象中不可少的内容,投影是光的照射形成的,是物的影子。投影由光源与受光物体的角度、距离及光源聚光或散光,或光的强弱的因素会产生各种变化。

三、明暗素描的特殊性

明暗素描与线描相比,用明暗色调表现物象,与现实生活很接近。它虽然没有色彩但有明暗关系,物象的形象显得丰满。明暗素描是参照生活中的明暗物象及明暗规律进行的,亮部、暗部、亮部灰层次、暗部反光、交界线强强弱弱,通过一个一个面得塑造,由无数面构造出一个形象,达到丰富细腻,使明暗素描具有仿真性。尤其以生活中的原形为基础的写生,真实细腻的感觉显得尤为强烈。

1)明暗素描是对真实物象的模拟:明暗素描以生活为蓝本,从内容可以判断,一般以白天物象的变化为依据达到仿真效果。而生活中物象在黑夜的变化,却演示着相反的一面。大自然通过暗淡的光线把万物重新装扮,同样给我们启发。

2)明暗素描以明暗色调为外在形式:明暗色调依附于物象本身,又听从于光的安排。因而物象自身的轮廓形状、凹凸起伏的形体、物象固有色的不同,加上光线高低、左右方位的变动、明暗色调的变化,形成的明暗形象是无比丰富而多变的。以暗部为主或以深色固有色为主,色调就变深;以亮部为主,或以浅色固有色为主,色调就变浅。建筑在物象基础上的明暗色调是有内容的。小块的暗部似点,大块的暗部似面。转折圆的面,形状软;转折方的面,形状硬;转折方圆相结合的面,形状软硬相间。形状又分有规律和无规律,规律强显得有秩序,规律弱显得松散。这些变化似乎受对象的限制,但人是能动的。可以通过变换观察的角度或巧妙的设计光线,让明暗变化规律听从安排,为形象的画面的形式趣味服务。在造型过程中那些只有按明暗变化规律才能做到的,就是明暗造型的特殊性。 附: 明暗素描的材料与技术介绍

一、材料:明暗素描工具大致与线描工具相近,有铅笔、炭笔、炭精条、木炭条等。1)工具:①擦笔:一般用于质感的表现,也用于局部反光。擦得过程中可轻可重,重擦、轻擦笔触的颜色会略有变化,重擦会产生透明感。②擦布:一般用于减弱笔触,统一色调,或用于反光的表现,或用于空间表现的“推”。在布擦得过程中,因把笔触之间的空隙擦没和笔触痕迹的减弱,形成了与没擦的笔触肌理上的对比,并成为一种表现语言。③橡皮:(专用的绘图橡皮和橡皮泥等)一般用于修改,也有表现对象的功能,其主要用于提高局部的高光、人物亮部的头发、局部的反光等。④小刀:一般用来刮出高光。⑤白色粉笔:一般在有色纸上表现物象亮部。

2)纸张:在纸张中,铅画纸属专门的素描纸,有很多品牌,其中纸质紧的适合画中长期作业。①水粉、水彩纸表现纹理似网格一般,能处理处特殊的肌理效果。②新闻纸、宣纸、毛边纸,适用于炭笔、炭精条、木炭条和短期的明暗作业。③彩色卡纸适合于炭笔与白色粉笔制作。④还有些非专业用纸也能用于明暗素描,如包装纸、牛皮纸等等。

二、塑造

明暗素描是通过影调的不同、体面的转折塑造立体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具体是通过铅笔线条的排列组成不同深浅色调的面,表现立体的物象。 1)笔触:铅笔排线称为笔触,有“光”、“毛”两个部分。“光”是笔触线“身”的一边,“毛”是笔触线“头”的一边。光的部分实而强,毛的部分虚而弱。“光”一般与方的转折相结合,“毛”一般与圆的转折相结合。

2)推拉:塑造技术是围绕立体感、空间感展开的,在此,简单称为“推拉术”。推拉就是强化立体物的前后关系与转折关系,把立体的幻觉从平面的纸上凸现出来。在推拉的过程中要把握“方”强“圆”弱,有意处理好“方”在前“圆”在后的特殊的视觉关系。用这种方法进一步强化了视觉上的空间深度,也避免了视觉上的前后次序的“错乱”。

3)质感:质感的表现是素描塑造的另一个内容,画面上产生材质的感觉仍然是由素描技术制造的幻觉。质感的产生一般是用笔触的对比、物象光泽的处理、外轮廓的提示。外轮廓是物象的主要信息外,能点明对象是什么。光泽是物象质感的表现,不同的物象光泽的表现会不一样,尤其是生命物体,光泽的表现反映了质的变化。笔触是通过模拟对象的表面肌理,再由笔触线条的紧松、深浅、编织变化相互对比并结合轮廓信号产生质感。 第五节 画面与造型的关系

一、构图的基本内容

1)画面设定:画面不是简单的长方形纸的横竖变化,画面是形象。画面形象的概念:一是作画纸面的形状。二是用线框出形状。三是由画中形象的边缘形成形状。用线在纸上框出形状,不受限制可以制造各种形状。除长方形、正方形外,还可以勾画圆形、椭圆形和各种异形。用图形成自然形状与前两种有区别,它是画完后自然形成,似乎事先没有行为,其实头脑中关于构图样式的思考早于动手。

2)轮廓与结构:各种各样的形状仅是画面形象的外轮廓。轮廓中的内结构是画面形象的布局,其称为构图。中国传统艺术把构图换言为经营位置,就是在轮廓中思考各个东西位置的摆放。构图规律按西洋英文字母的:S型、T型、X型、Z型,另有三角型、横向型、竖向型、旋转型。按传统汉字有:上下结构型、左右结构型、左中右结构型、上中下结构型、包围结构型。

3)内在语言组织:画面形象的营造,不仅是外在形式的架构,又是内在语言的组织。①方向内容:物象有自身的朝向,朝上、朝下、朝前、朝后、朝左、朝右。中国画中的“开合”、“呼应”也是方向内容,所谓开是方向朝画面外,所谓合是方向朝画面内。呼应指物与物之间,上下、左右、前后相互顾盼造成结构上的联系。②形状与色调内容:形状的大小会产生视觉上的轻重,因而是画面均衡构架的重要要素。点、线、面是画面产生形式美感的基本材料,因而进入画面的具体形象应巧妙地迎合点、线、面得形状,才能营造出有美感的形象。③简与繁:简单与复杂的内容首先指画面中摆放对象的数量、体量少、小为简单,大、多为复杂;其次是对象的结构、轮廓变化多为复杂,变化少为简单;对象统一为“简单”,零乱为“复杂”。再次简单与复杂的调节,简单要化为简洁,复杂要化为丰富,这种质的变化一般通过反复地推敲、精心地组织会达到。④空间内容:分平面空间布局、立体空间布局。平面空间布局,主要是空间占有的比例。立体空间布局,主要是指进入画面物象的空间样式即不同的透视样式组织。⑤紧松内容:画面布局中物象与物象之间空隙的大小形成的紧松感觉。⑥动静:画面布局中物象内容的意向有动感,物象视觉上重心不稳,或者呈波浪曲线状;或由方向、形状的不一致而具有跳跃的动感,与此相反则具有静感。

二、画面的造型作用

画面的边缘在四周形成了一个无形的框,或用线画出了一个明确的画面框。这个框不仅框了一个画面形状,又圈了一个画的范围。在框中描绘着各种各样的物象又似打开了生活的窗,他无法把比窗大的物象全部展示,更无法把窗外所有的物象展示在眼前。 在构图过程中,一要竖立画面整体形象意识,即画面外部形状与内部的构架形成的整体的又有个性的形象。二要把握构图语言与构图的造型能为表达的内容与意图服务。 第三章 设计素描与平面设计接轨 第一节平面设计中的形象语言

一、用生动的形象语言进行交流 用形象语言进行交流历史悠久,从原始人用红土涂抹的粗糙形象语言发展到现代用电脑绘制的精细形象语言,从简单地传达信息,到丰富地传达信息,再到融情感、美感、趣味于一身的发展,形象语言已经成为人类交流活动中不可替代的工具。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的确是形象的直接性、具体性、空间性、物地域性等方面优于文字的传达。在商品流通渠道,商品之间竞争越演越烈。商品包装、广告、宣传手册等仅用形象语言单一地传达信息,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商业竞争的需要。用形象语言说生动的话并非易事,必须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长期的语言训练才能达到。平面设计专业就是学习形象语言的专业,设计素描是平面设计的基础课程,必须围绕形象语言展开训练,与后继专业课程接轨,而不是单一的形象塑造能力训练。由此,从设计素描开始,就是学习研究用形象语言说话,说生动的话。

二、形象语言的构成要素

形象语言与文字语言相比,它是用具体可视的形象进行编排组织,来形成语言的。生活中能用形象说话的形态很多,泛泛的讲,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共鸣的具体形状或姿态都能成为形象语言。

1)形象成为语言需要的材料:①内容材料:即各种形象内容和各种形象的变化内容。构架形象内容材料的“数量”、“品种”决定语言的长短及丰富的程度,具体可分单一形象型与组合形象型。单一形象型或相对简单,一般以个体的局部形象组成说话的内容。组合形象可以进行无限制的个体组合,从中可以细分为角色、道具、服饰、环境或主体形象与背景。②形式内容材料:即各种表现手法的外在形式和处理形式。以设计素描为范围的形式内容是指线描与明暗素描中的具体的形式材料包含构图形式材料。

2)形象语言构成的方式方法:①以生活为蓝本:以生活中各种形象及形象变化为依据,进行形象语言组织。把生活视作形象语言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因观众是凭借生活经验来接受形象语言,然后产生交流。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所涉及的生活范围不一样,由此要依据对象的不同,摄取相应的想象。②典型形象的组合:典型形象是指具有代表性的形象,能说明内容的形象。典型的形象包含典型的组合,情节性的形象,一般要求选择情节变化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某一瞬间形象,或传达意图相一致的形象。③以情感人:画有情感色彩的形象,或把感情融入被画的物象,把对象拟人化,或笔触情绪化。④间接诱导:通过想象的关联性产生联想,还有可以通过因果关系、近似关系、接近关系产生联想。生活中有许多内容使我们能感受得到但看不到其具体的形象,无法直接的去表现他们。只能通过间接地形象来诱导。⑤留有余地:在组织形象时把观众联想到的、猜想到的省略不画,留出空间让观众去想象。还可以通过物与物之间的遮挡,或画框的“裁剪”来省略,由此产生画面中的虚实及画的内外关系。造成虚实相生,内外联系。⑥画中有趣:形象语言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要传达准确,还要生动有趣,再要“有腔有调”,去感染观众,使之回味无穷。在内容上依据设计意图作适度地夸张变形,用反生活规律的手段进行幽默造型易见结果。在处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与生活的联系,做到不合理却合情,这样才能让观众接受。形式上尝试新的表现方法,使用新的工具材料、新的制作工艺来产生有趣的形象。⑦让形式说话:从表面上看形象的内容组织对观者表达,人们不会去注意外在的形式也在说话。有感觉就有语言,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或一种形式不同的变化,形式就会说话。⑧创新抢眼:首先注重创新意识,求新好奇是人的本性。在充满商业竞争的今天,创新是竞争的力量。为商业服务的形象肩负着竞争、创新的重任。抢眼是视觉上吸引人的眼球,它与传达无关,目的是提醒他人,引起注意。一个没被人注意、没被人观看的形象,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节 形象思维从观察开始

一、事物的变化必然引起思考

1)形象源于生活:用形象语言说话必然与形象思维相联系。形象思维对于造型艺术范围内的形象语言而言,就是思考如何巧妙地组织设计形象,让形象说话,说生动的话。生动的形象语言不是凭空去想象,大脑中必然要有生活的积累,生活中无数的形象储存在头脑中供形象思维所用。

2)观察积累形象:形象来源于生活,但必须通过观察才能获得。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摄取形象,眼睛与大脑相连,观察的过程必然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事物自身的变化及受四周各种因素的影响,它们在叙述着各种各样的内容,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形象。“观察”不是一般的看,“观察”是思维的一种表现。

3)形象思维习惯与非功用性观察:物象的变化、物象的成因会促使大脑去思考。但生活中面对丰富变化物象的眼睛往往视而不见,更谈不上引起思考。生活中的物象不引起注意,就不会看到变化,就不会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用形象语言说话的设计师必须具备的思维方法,学会形象思维首先要观察生活开始。生活中许许多多物象在我们眼前变化,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事物的变化因素与规律:①事物的变化由内外两种因素造成,即事物自身要变和外在各种因素促成它变。②事物的变化不是孤立的,与周围其他事物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③事物的变化是有时间性的。④事物的变化是有因果关系的。另外,可以发现事物的变化有常态变化和非常态变化,生命形态的变化和非生命形态的变化等不同形式。

二、在比较中思索

1)观察产生感觉:生活中的种种变化由眼睛进入大脑必然生成各种感觉,感觉是思维活动的材料,对于用形象语言说话的人会习惯地思维形象的感觉与形象的关系,去寻找眼前的形象说话的原因,观察与形象思维成为一种相互联系的行为。形象语言是用眼睛读出来的,是靠形象所传到的信息让人感知的。在观察物象变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感觉,激发形象思维就开始启动。形象思维在观察过程中是大脑的思索与眼睛的观察交替进行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捕捉会说话的形象。

2)比较使观察全面、细致、敏锐:在观察过程中,对一些变化缓慢的物象,或者非常熟悉的物象变化,大脑感觉会迟钝,反应会缓慢。原因是可比性太少或者无可比性,而感觉确实在比较中产生的。 比较需要可比的条件:①比较一般是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或几个对象相比。②个体物象自身的比较一定是自身变化前后的比较。变化周期长的对象,需要时间条件,需要耐心等待。③可以与可见或者平常的对象相比较,也可以与自己头脑中储存的对象相比较。

从观察的角度来说,比较可以是:①事物自身变化比较。②同类事物的比较。③异类事物的比较。比较的方向依据自身的内容可以各种各样。比较不仅寻找相异还能寻找“相似”,尤其是与异类事物相比,寻找到相“似”点就会产生对对象的感觉或对象的局部感觉。

3)多感觉综合比较:养成用比较的方法去观察事物的习惯,在观察的过程中感觉的敏感度就会增强,同时会提高捕捉会说话形象的能力。为了获得更丰富的感觉,仅靠眼睛去比较还不够,还需要其他的感觉器官来协助比较。眼睛在进行比较时,耳朵、鼻子对对象的声音、气味同时会有反应,唯有触觉系统的手要在大脑的指挥下才会去协助眼睛进行比较。眼睛是通过事物的外表形象来感觉的,因而眼睛与对象的距离往往会对部分内容产生错觉,所以需要手的触摸去接近对象,去比较、去感觉对象由材质、温度等不同,所带来的正确信息。

三、观察中的联想

在观察的过程中时常会由观察的对象激发出某一联想,这种联想因近似关系,或因果关系,或接近关系会与眼前的对象接近,也会远离,成为形象思维的诱因。产生联想,首先与平时生活的积累、头脑中想象活动的活跃、各种形象的储存相关,就是一丝的牵连也能相互有联系。

当眼前的对象牵动了头脑中储存的内容就会展开联想,范围可大可小,方向也各异。另外,个体物象自身也有一个整体,其有各个面,又有不同的局部,还有不同的阶段。眼前对象的形象仅是对象的某个局部、某个面、某个片段,而通过联想可以连接对象的各个部分。 产生联想的对象:①有相似的关系,具体为形象相似、功能相似、行为动作相似、气息本质相似等等。②有因果关系,具体有生理的、物理的、心理的等等。③有接近关系,具体有时间上的、空间上的等等。④有对比关系,观察中产生联想是自然而然的,而产生联想的想象还需要经过头脑的加工,朝联想的方向靠近。 第三节 形象语言的组织

用形象语言说话,不是一般的图解这是什么,更不是把对象搬进画面。语言是带着明确的交流目的的,要明确交流的对象及把握用怎样的形式与人沟通,由此要通过有针对性地精心地组织,语言才能达到交流的作用。另外,语言还要悦耳动听,听者才会容易接受。

一、形象语言组织的基本类型

1)长短组织:语言是生活的反映。生活的范围依据人的生活内容可大可小,语言就有长有短,形象语言也可同样。形象语言是在纸面上用形象来叙述生活,它不是以纸的大小分长短,而是以摄入画面形象量的多少来反映。一般是用形象局部来表现的,短的称为特写;是用完整形象加适量背景来表现的,较长的称为中景;以用场景形象来表现的,称为远景。2)组合组织:生活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体内容相互组合在一起形成丰富的内容,这种组合内容可以概括为:角色、道具、场景。角色在组合中是主角,一般以人物、动物或其他对象为内容,他们是语言的中心。而道具、场景是配角,是围绕主角而展开内容。3)人物组织:是指以人为专门内容的语言组织,一般用于书籍插图、广告招贴、包装、宣传手册等。人物是生活的主角,也是形象语言描述的主要对象。人物的变化是最为复杂的,有外表的又有内在的。内在的变化是无具体可视的形象,一般通过外在的变化间接地表现出来。人物形象的各种变化是描述人物的语言之源,也是语言组织的参考。人物的变化可分脸部变化、服装变化、小道具变化、表情变化、动态变化、人物的组合变化等。4)静物组织:所谓静物组织泛指以无生命的物象为主在此还包括植物在内的语言组织,一般用于商业广告、包装等。在现实生活中以静物为主的形象语言天天与人交流,尤其在商品流通渠道以商品为内容的形象语言到处在说话,为商品推销服务。为此,设计素描中的静物类语言组织具有商品宣传属性。其具体方法有简洁化、拟人化,及色质形的强化组织。5)场景组织:所谓场景组织是指以场景为专门内容的语言组织,一般用于书籍插图、旅游招贴等。场景与人物、静物相比范围广、面积大,还分室内与室外部分相对复杂。常利用气候变化、时间变化、光线变化、材质变化及物象的动势变化组织内容。

二、语言的幽默组织 幽默是生活中滋生出来的人生态度。人们在生活中乐意接受幽默的各种形式,尤其是幽默的形象语言表达形式,使他们在有趣可笑的氛围中接受信息、进行交流。

幽默的形象语言方法:1)夸张变形:生活中幽默总是与生活中的常态不一样,给人的感受很强烈。要用形象语言来表达感受,必须通过夸张变形才能到位。所谓夸张变形就是夸大和强调事物幽默性质的某一点,并通过变形手段来实施。2)反生活规律:生活中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规律,绝大多数的事物又都有其外表形象变化的规律。所谓反生活规律从视觉的角度就是逆向改变生活中的常态形象,来达到幽默感。具体可分为反比例规律、反时间规律、反空间规律、反行为规律、反秩序规律、反透视规律等。3)加减法:生活中事物的形象都有数量的多少与形体大小的内容。所谓加减法就是通过添加与减少物象的数量与体量来改变物象,从而体现幽默感。4)嫁接法:生活中事物的个体形象到集体形象,自身都有一个由各个局部组合的自然规律。所谓嫁接法就是另一个对象,或另一个对象的局部移植到不相干的某个体形象上,或一个组合的集体形象上,从而来表达到幽默感。5)拟人化:生活中物象的种种变化往往会使人触景生情,或看到人的影子,物性与人性是相通的。而所谓拟人化就是人们把人的色彩投射到物象上来改造物象,让物象具有人的“意和形”,从而体现幽默感。6)对比法:生活中的事物各自的不同特点形成了相互的对比。所谓对比法就是通过强烈的不同性质的形象对比体现幽默感。7)冲突法:生活中的冲突是矛盾的激化。而所谓冲突法就是有意设计形象内容的对抗性来达到喜剧效果,制造幽默感。 第四节 形象语言中的创新意识

形象语言在交流过程中,语言的新意起着重要作用。“新”对于形象语言而言是指与众不同、与以往不同的新颖,具体为外在表现形式的新、组织形式的新。新事人的需要,新容易激发人的兴趣,抓人的眼球注意力。作为语言一定要与人产生交流,它的价值才能产生。新是实现交流的保证,而新不是想来就来,要靠长期的探索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创新能力才能逐步提高。由此,从设计素描开始培养创新意识成为必然。

一、设计素描对创新的把握

设计素描是广义的打基础的一种训练模式,而不是单一狭隘的素描技术训练。培养创新意识是设计素描的任务,并融于具体的形式创新训练之中。 新的产生必然要突破原有的框框,试想把原有的素描作为一种被改变的语言形象,可以从形成各要素来分析。首先是制作的工具,一般有铅笔、炭笔、炭精条、木炭条、钢笔,它们拉出来的线条虽然各具个性,但由于历史及其局限性很难有新意。其次是制作的材料,一般用铅画纸、新闻纸、打印纸、有色卡纸等也是常见的。再次是表现力很强,但外在的总体面貌受表现模式的制约无法真正改变。这三大要素形成了一个框,只有突破才能出新。

改变工具:现实生活中可以产生线条的工具很多,还有许多潜在的器物可作为工具,由此改变工具的功能性是存在的。 改变材料: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材料可以用来作画,因它们质地不同对相同工具会有不同的反映,有些材料反映敏感还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由此改变材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改变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本是由人去创造,只是形成了一种模式。以往教学中常见的模式被称为苏式素描。线描为速写,因教学封闭,学而不化,逐渐形成了千人一面的状况,时下改变表现手法、张扬个性成为一种趋向,由此改变表现手法也成为一种可能。

二、创新中的思维方法与积累

突破框框首先在于有创意的意念,然后在于勇于尝试。在造型艺术的天地里,创新的空间是无限的。由此,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想是第一位的。

前人通过思维实践总结出了各种思维方法,其中发散性思维方法对形象语言的创新最见效果。所谓发散性思维方法就是从某一点出发,即无一定的方向也无一定的范围地任意辐射到各点进行联系和想象的一种思维方法。其结合形象语言创新有八个基本发散点,也可以说是创新思维的发散方向。

创新思维的发散方向有:1)以载体功能为发散方向:比如改变一般的平面性载体,尝试各种实物作载体并利用其功能创造出新形象语言。2)以表现方法为发散方向:比如改变固有表现方法,借用生活中其他非绘画性的造型方法来创造新的视觉样式。3)以表现形式的组合为发散方向:比如打破原有形式的框框,组合另一种形式或几种形式的表现手段,尝试各种不同的组合去产生新的形式。4)以形象语言交流过程中的各种买“起因”到“结果”为发散方向:比如尝试各种内容重新组合,探索各种形式材料的重新组合,并试想展开的效果包括接受对象的反应。5)以造型的形态为发散方向:比如尝试各种形态的组合产生不同的效果,或打破平面形态的单一性,结合立体形态来产生丰富的效果。6)以材料、工具为发散的方向:比如尝试各种非专业性材料或非绘画材料,尝试各种非专业性工具或非绘画性工具,去发现由新工具新材料带来的新的感觉—新的形势内容、从而为创新服务。7)以形成形象语言相关的辅助性对象的关系为发散方向:比如通过变化展示的场地及配备灯光、装饰的框、衬托的纸、展示的媒体等等给人新的视觉感受。

有了思维方法不等于有了思维的源泉,思维的源泉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多实践、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等等。其中学习前人的创新经验,是重要的积累。传统木版年画《四喜》、《六六顺》创造了共用形的组织形式,造成了轮回动态,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埃舍尔的《瀑布》创造了矛盾空间的组织形式,造成了另一种循环往复,表达了生命不息的意境。学习不是模仿,目的是化为自己的东西。有了丰富的积累,发散性思维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第四章 设计素描为立体设计服务 第一节 立体设计对设计素描的要求

一、以准确表达创造物的构想为目的 以产品设计、环艺设计为主的立体设计与平面设计相比有所不同,它不是仅停留在纸面上的设计,它的目的是要跃出纸面成为一个立体的有用的东西,是事先把未来创造的物象展示出来。所以,从造型的角度强调被塑造对象的形象结构的正确、透视的正确,强调材质的表现。另外,产品设计构想的内容集中在产品本身,不涉及其他,显得单纯特别。 设计素描为设计服务是其本身的职责,作为设计素描训练也必须要围绕设计的要求展开。立体设计对设计素描训练的要求是:把设计意识融入设计素描训练,学会用素描的方法把创造物的构想快速地、正确地变现出来,为后续预想图设计与表现打好基础。 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创造物达到理想的程度,事先进行构思并把构思化为一个一个准确具体的形象,即草图,然后进行反复推敲直至预想图的确定。草图是构思的一种外在表现或是构思的记录,因构思的快速,草图相对小而粗糙。预想图是构思成熟后绘制的正稿,因而相对完整细致、表现充分。草图有构思的职能,预想图有表现的职能。

二、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

立体设计要求有专门的空间想象力,为快速地在头脑中创意构架出一个立体的图像,为快速转换可视的形象做好准备。

所谓的专门的空间想象是指创造物象的形象占有空间的不同体量及不同位置的想象,它以产品、建筑为载体,又以透视知识为基础,具有逻辑思维式的想象练习。它是以物象的结构规律、视觉的透视规律进行的想象。它还是用线描手段结合透视规律达到规律化得快速表现构想的一种方法。

1)添加与抠挖:空间想象训练从立方体的添加与抠挖开始。

2)轴线“生长”法:轴线“生长”法也是一种快速徒手描绘对象表达想象的方法。

3)室内外空间的想象:室内外空间想象又是一种快速徒手描绘对象表达想象的方法。①室内快速画法:又谓“由内向外延伸法”,具体为:首先在画面内确定空间环境中“迎面墙”的大小,及天顶、地面、左右墙的空间占画面空间的大小。然后确定视平线的位置再按展示内容的主次、多少的要求确定一点透视的消失点。迎面墙的高度、宽度是后续摆放物件尺寸的依据,迎面墙的尺寸可延伸至墙外,用视平线一端得余点引出线条与墙外的每一米相交,在与侧面墙角线相交求出透视中的侧面墙的一米一米的大小透视变化。还可以在每一米引出水平线至另一侧面,求出这一面的每一米的透视变化。这样就可以正确地、快速地在空间环境摆放有透视变化的物件。②室外快速画法:又谓“由下往上生长法”,具体为:首先在画面下端画出成角透视式的方形并设定好空间尺寸。然后似画平面图一般圈画好建筑物和相关的环境内容。再用垂直线按对象的内容、高度“生长”。对象如果是有曲面的,同样可以用垂直线的高低来求出。然后再逐步画出建筑物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关心事物的机能关系

一、事物的机能关系

以产品设计为主的立体设计,是要设计真正有用的东西,因此设计到机能关系。

所谓机能关系是指材质、结构、成形因素、运动及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再与人体、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

为设计服务的设计素描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去设计产品,其在构想和表现的过程中主要解决的是造型问题,但因造型内容是产品必然与机能关系相联系,因而注意机能关系对造型的影响也是设计素描训练中的内容。 机能关系又可谓产品的机能要素。具体为:①材质的基本特性是由材料的原子结构形式所决定,反应为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及理学特性,这些特性将构成产品的基本功能。②加工特性是指构成形态的材料对于形成特定状态的手段和方法的适应情况。③关联特性是指构成形态的材料、部件间的组合特性,这是产品机能展开的关键点。

二、不同的材料对造型的影响

不同的材料因不同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表面肌理、色彩会对造型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材料的不同不仅对造型起作用,还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因人们在生活中已形成了对材质的价值取向,高档的就有豪华富贵之感,低档的就有清淡朴素之感。材料的内容丰富,虽然设计素描不可能涉及这方面太深,但其必然成为观察、研究、表现的内容。

三、对自然形态与人为形态的观察

进行造型设计需要一个观察、学习的过程,在设计素描训练中,观察、学习自然形态、人为形态就是此过程的一个内容。大自然中万物的构造隐藏着无穷的奥妙,无数的人造器具同样展示着前辈设计师的精美构想,也是观察、研究、学习的对象。

1)观察自然形态:人类原始的器物是在生活实践中从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开始的,逐渐地又受大自然的启发尝试着去创造。在我们的生活中偶尔还会看到利用自然物制造的器物,倍感亲切。这类东西看似简单也蕴涵着机能关系,是复杂的基础。向自然学习,去观察、去研究必定会带来启发。现代仿生学就是对生物的研究,对造型设计而言还要对生物的形态模拟、转化进行研究。对于设计素描而言,就是把自然物象作为观察的、表现的对象同时又是研究的对象,就会发现许许多多奇妙的构造及有趣的形态。

2)观察人为形态:人类已有数千年的创造史,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造器具反映着人类的聪明才智、创造能力及审美趣味,是我们观察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前人在创造的过程中积累许多器具机能与美感相统一的经验并保留在器具上,为此,在观察的过程中要仔细分析,在通过触摸、使用去加深体会。 第三节 立体造型中的形式美

一、变化统一

人类在创造各种用具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创造物不仅手中能用,用的舒服,还要眼中有美感,让心灵愉悦。立体造型强调形式美感,反映了人的审美需求。人在探求美的过程中懂得了美感的核心原理在于变化统一。

1)对比:是指造型中利用形状、材质、数量、体量、方向、空间位置、重心垂线的差异进行变化统一。①形状对比可分简单与复杂、圆滑与棱角,直线与弧线、曲线,几何形与有机形、偶然形等对比。②材质对比可分为粗糙与细腻、光亮与灰暗、硬与软、透明与不透明等的对比。③数量对比可分单项元素数量对比与多项元素数量对比。④体量对比可分大小对比与轻重对比。⑤方向对比以物象朝向对比与运动的走向对比为内容。⑥空间位置对比以左右、上下、里外远近对比为内容。⑦重心垂线对比以垂直水平的平稳与倾斜的动感为对比内容。对比起着强调的作用,可以使造型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突出。

2)调和与对比: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调和是指变化中的统一关系,是一种和谐的状态。调和中仍然存在着变化,存在着对比,只是通过艺术地处理达到一种理想的、让人赏心悦目的—调和。在变化中运用平衡、节奏、比例、对比原理的同时寻求各种形态要素、机能要素间的关联、整体关系中的和谐统一。

3)平衡:原是指物理上支点两边的重量的均衡,就形态而言,则指其大小、质地、色彩、方向等因素的均衡关系。平衡在造型上分对称性平衡和非对称性平衡。对称平衡又可细分左右、上下、前后对称、重复对称、非绝对对称,生活中这些对称性在自然物象、人为物象中都有反映;非对称性平衡是由整体“力学”的安定,通过视觉达到心理的平衡。

4)比列:是指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体量、数量关系。比列反差大,对比强烈;比列反差小,对比柔弱。

5)节奏:是一种条例性、重复性、连续性的律动形式,原指音律、音乐、舞蹈的基本概念,对造型设计而言,是指形态要素的有规律地反复、有秩序地变化等。还有点、线、面的节奏变化,点、线、面与产品、建筑的机能关系融合形成的节奏变化组织。

二、对称性结构与非对称性结构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造物象的对称性结构除了给人以美感外,与其自身的机能关系有着密切联系。我们研究美与机能关系的对象,也是设计素描观察、描绘的对象。首先是对称与人的关系,其次是对称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再次是加工制造的关系。

1物是给人用的,必须与人的使用器官相对应:那些对称性结构的器具中有一部分是与人的对称性构造相对应的。2生活中许多物象的对称性结构与“力学”的性能相关。3器物的对称性结构与其加工装配相关:其是构造上的链接关系,便于加工装配过程中链接成型。 非对称性结构达到均衡同样能产生美感,非对称结构对于器物而言同样是其机能关系的反映。非对称性结构与对称性结构并非相互独立,其在生活中无论是自然物象还是人为物象相互结合的现象比比皆是,是我们观察研究的对象。

对非对称性结构、对称性结构的观察,对于立体造型而言,机能关系一般是第一位的,美感则是第二位。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物质日益丰富,人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把自然物象,人为物象的机能关系与美感结合在一起观察,从中体会机能与美的关系。

三、对点、线、面的观察

点、线、面是造型美的材料,以器物为主的立体造型自身的各个部件,有近似点、线、面的内容,对器物的美感起着重要作用。把生活中器物的变化看作点、线、面的变化,从中感悟美的形式关系并作为观察研究的一个方向。

一般对器物而言,面积小的部件似点,线状的部件似线,体积大的部件似面。单一的点显得集中,集体的点显得活跃。外露的螺帽或一个小装饰件等,形成不同的点。点的数量、位置形成轻重、多少、紧松、聚散、均称、有序等等形式的组织。

线具有动感,一般强调流畅。线型结构具有“透明性”显得灵动。线有曲直粗细各种样式,能产生各种感觉。

面因大而相对显得稳重,面有各种形状感觉,也会有多样性。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点、线、面组织,前人的创造留下许多产生美的经验。

四、光线与形体变化美

万物都在光线的照耀下呈现着自己,并形成明暗的形象。光似化妆师一般变化着物象的深浅色调,添加了投影,又使物象明实暗虚。尤其是那些单色物象,在光的作用下,轮廓结构显得特别的强烈。物象产生明暗是由立体的转折关系造成的,而不是对象固有的。

1物象的转折:物象的转折分圆的转折和方的转折两种,方的转折明暗形象强硬,圆的转折柔弱。面的转折还有距离的深浅、面积的大小、形状的变化等等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明暗形象,形成近似点、线、面的明暗形象。2光与形体的关系:把光与形体的关系作为观察研究的方向,我们会发现前人在立体造型中利用立体形状与光线的巧妙结合产生美感。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案例,无论是在建筑还是在交通工具或家具、家用电器中都有表现。 第四节 关心生活与设计素质

一、用笔追求美好的生活

把生活变得一天比一天美好,是人生的追求。造型设计就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具体行为,也就是设计美好的生活。美好生活的形成是从点滴做起的,关心生活就是起步。 对于设计教学而言,设计的理念不仅是在专业课中开始形成,而更应该从基础课—设计素描开始养成。虽然设计素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它更重于造型训练。但设计素描与专业设计本质上是相通的,它们都是造型的设计活动。设计中的构思式的草图及单色的预选图就是设计素描的一种,只是它们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而已。

设计素描从观察、描绘的内容开始与设计相关联。从浅层看,只是把产品作为写生的对象、想象的对象,训练造型能力。从深层看,已进入设计的领域,开始关系设计,关心产品机能与美的统一,关心产品的改良与创造。

设计素描就是要把设计意识渗透到造型训练中去,通过潜移默化来培养设计素质。当我们把握了这一点,手中的铅笔就不是简单地去再现对象,而是去关心生活、去追求美好的生活。无论是画速写,还是画素描,再是画构想图,作画的目的就很明确。 二美好的生活与想象力的培养

追求美好生活需要人的想象力,美好的想象又是创造的动力。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想象,但想象的方向不一样,想象的层次不一样,想象的方法也不一样,从而反映了想象能力的高低。 设计素描把想象力的训练作为一个内容,并把生活中的用具作为想象的方向,目的就是提高想象能力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心生活中的立体设计。这种想象的训练与设计有区别,因为其没有相应的设计专业知识来支撑。这种想象就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无条条框框地进行想象,不管可能与不可能,按自己的理想、凭自己的意志去想象。

想象不能仅停留在头脑中,还要把想象化为具体的形象,因此想象又是造型活动。设计素描中的想象与写生有区别,写生是对着对象造型;而想象是凭头脑中的构想造型。 设计素描中的产品写生训练是一种研究、积累与造型相结合的形式,而产品想象训练是关心生活、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想象力与造型相结合的形式。作为立体设计是一种创造活动,想象式的造型训练是直接为其服务的,它与设计中的产品预想图的创作相通,可谓素描与设计接轨。

第16篇:邓杰设计素描教案

设计素描 教案

邓杰 授课班级:电脑艺术设计111班

设计素描的概念

教学目的:了解什么是设计素描 重点: 学习设计素描的内容

难点: 设计素描(结构素描)涉及的范围 课时: 9课时 授课方法: 理论课 授课内容:

一、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

简单的关于设计的定义、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

然而设计也是一种职业。例如在电影业中有场景设计一职,在印刷业中,有包装设计一职。与英文使用不同的是、英文的Designer一词、在中文使用时、设计与设计师两个词都能共同称呼。而由设计这个字沿伸出来有相当多的理论和议题,以设计为职业的社会环境通常就叫做设计界。

设计界因欧美国家发展理论历史悠久,故设计史和相关理论,常以欧美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为两大主流。

由于设计行为一般都解释为有明确目标的,因此在近代将与设计意涵相反的创作,称为乱数、随机等等。

在西方,大型的设计系统,往往以Architecture建筑来称呼。这边指的建筑并非具体的建筑学、而是一种抽象的形容。

二、素描的概念

广义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

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美术是表现事物的一种手段。美术的基础是造型,艺术造型是人按照自然方式进行的复杂劳动,是一项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艺术造型不只是塑造孤立静止的物体形态,更重要的是表现物体中各种形式的有机关系。掌握艺术造型的方法,需要恢复人的自然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需要研究自然物体的形式特点和认识它的变化规律及条件。素描是解决这些造型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在艺术造型的实践中得到了完全证明,因此,素描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 素描是一种用线与面的表现方式来表达的.每一个物体在光照下都有亮灰暗三部分.从最深到最亮依次是: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灰部,亮部.在作画时,亮部要尽量避免脏,暗部要尽量避免闷(即由于线条太多而没有空隙与反光)。

三、设计素描的概念

根据传统的观念,素描作为研究和再现物象的一种方式,是绘画,设计及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训练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有效的把握素描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充分认识素描的本质及其在设计中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尤其是从事设计专业的学习尤为重要。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全球性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设计专业领域越来越细化,作为设计专业必修课程的素描也必然顺应这一趋势,以服务于各种专业设计发展的需要。作为设计专业的素描应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突出其设计素描的特性,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注重特性的培养与提高。所以在上课之初就理所应当的要使学生认清素描在整个三年的学习生涯当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

设计素描又称做为结构素描。那么,素描的目的是什么呢?由素描的定义可知,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是进入造型艺术之门和不断进取的必由之途。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然而造型艺术又细分为许多种,正像纯艺术领域里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素描训练各有不同的追求,设计专业也一样,视觉传达专业不同于工业设计专业,服装专业有别于环境艺术专业,这种 专业差别 ,远胜于纯艺术领域内各专业的差别,因为各个设计专业的研究对象大不相同。所以,入门后的素描学习,是为了专业上的进取。明确地把握专业方向,根据专业要求,提高自己的素描表现能力,是素描学习关键。

四、学习设计素描的要求:

1、素描是一种 视觉语言 ,它表现生理的眼睛所见所感的 事象与印象 ,也表现心理的“视觉”所视所思的 意象与想像 。 由单纯的线条造型到丰富的明暗塑造、光影规律、透视法则、构图原理,同时还巧妙地演绎着素描表现的所有可能性 ―― 在二维的平面上营造三维立体,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延展的运动关系。

2、表现视觉的欲望其实与生俱来,它潜藏于人的意识里,而素描能使人获得视觉表现的自由。就人类思维平衡发展的理想而论,素描一如语言文字,本该是人所皆能的最基本的“视觉语言”。

3、素描的训练,便是培养这种认知方式。以设计专业所要求的人才素质来讲,应是能够在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灵活切换的,因为设计不仅考虑艺术性,更要考虑功能的合理性。因此,必须重视两种思维模式的平衡运用与发展

五、小结:

通过研究学习设计素描的概念,我们基本懂得了什么是设计素描。在设计素描的抽象构成训练中,虽然我们所做的练习是脱离具体的设计要求而进行的纯形式的探讨,但我们仍然按照完整的设计过程来进行。

六、作业: 1.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设计素描。 2.要求学生完成一幅创意结构素描。

画面形式感的构成

教学目的:本章作业主要研究物体组合中每件物体的固有色及质感的差异。通过画面黑白灰比例的不同,展现在观者眼前的效果大不一样。通过对此的研究,掌握画面的节奏感,做到有的放矢,并在此过程中,运用和掌握画面情绪的表达。要求完成一幅构图及黑白灰构成完整,富有节奏的写生作业。

教学重点难点:画面黑白灰的层次把握。较易出现问题:一般的分类处理学生还能够把握,但因为是长期作业,所以要求画面层次丰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黑白灰,需要表现出画面中丰富的层次变化及物体之间的质感差异,从中发现新的感受。 课时: 4课时 授课方法: 理论课 讲授内容: 第一部分:

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丰富的层次变化对画面节奏感所起的作用。 第二部分: 在写生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情况单独进行辅导 采用教学方式方法:

观摩画册、幻灯等,组织讨论、阐述自己对黑白灰层次的理解。

作业要求:思考并完成一幅画面层次丰富、并具有节奏感的素描写生作业 思考题:通过本章的训练,对画面层次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思考。

注:因本课程是技法科,所以上课中将根据每个学生的绘画水平、理解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因每幅学生作品存在的问题不禁相同,所以不可能在此一一讲出,只能在课堂上面对不同的画幅进行评讲。

素描深入过程中的要点

教学目的:素描深入过程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线.形 .空间.体积绘画时要注意的事项 课时: 9课时 授课方法: 理论课 讲授内容:

• 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按几何定义,线是点的延伸。其定向延伸是直线 变向延伸称曲线。直线和曲线是线构成的两大系列。线作为几何含义不具有宽度和厚度,它是绘画借以标志形在空间中位置和长度的手段。

人们用线画出物体的形状和态势。在二维空间中,线是面的边界线。在三维空间中,线是形体的外轮廓线和标明内构造的结构线。轮廓线是形体在纵深空间中侧面的压缩,结构线是形体正面构造面之间的交界。线亦称线条,线条是绘画中人们认识和反映自然形态时最概括最简明的表现形式。在写实的绘画中,线条体现为画家对物态质感、量感、重力与动速的客观感应,线条依附于物态性质,反映出曲直、粗细、润涩、软硬等不同特征。中国历代画家以线条为造型最基本的手段,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如各种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等。一方面体现为对造物自然生态的认识,一方面又表现为画家气质情趣的个性流露。20世纪的西方的表现主义、抽象主义以及光效应艺术,则从力学、精神力学和心理学等角度出发,对线条的纯粹语意进行了多方面的表现尝试,运用线的各种不同变化,借线条产生的动力、弹性、重力效果来表现物象的各种情绪或质感,把线造型的观念拓展为视觉经验的宽泛领域。 形

•物态空间的外部映像。即除了物体空间位置和方向等性质之外的外部形象。在一维空间中,形是单纯的线;在二维空间中,形是线围绕的面;在三维空间中,形是面构成的体。线附于形体的边界而变化,色依于形体表面而显示,由此确立了形在美术作品诸要素中的中心地位。在美术术语中,形指有形状大小的边界内容特征,形态指形状质量与空间的因素、动与静态势的表现特征,形体指形态的空间体积特征,构造指形体内容的有机联结关系,形象指含有精神内容和表情的形体。在造型观念中,形又分为抽象形态和具象形态。以点、线、面、立体等几何因素构成的非具象形态,叫抽象形态,又称理念形象。具象形态又称现实形态,是指视觉可感知的一切自然形态。在美术中,为了加强形态的表情和力度而把自然形象进行改变的手法或风格,称做夸张变形。中国画论中,形似一词指再现自然形态的表象因素;神似,则指形象精神因素的表现;形神兼备的艺术主张是关乎形与神、精神与物质的辩证统一认识。几千年来,美术围绕着对形、形与神的关系、形体结构的认识,形成了包含有透视、解剖、形体、比例、光影、具象、抽象、设计构成等学说和艺术理论。东方和西方艺术传统的差异、古今各种流派的纷争,从形式表现而言,都无不集中地体现在形神关系和形态处理的造型观念上。 空间

即是画面立体与平面的关系。15世纪意大利建筑家、雕塑家菲力普·布鲁内莱斯基发现了线透视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些原则调节物象尺度、线的焦聚和扩散,在两维空间的画布上创造出具有立体深度感的三维空间。线透视及

后来空气透视的发现,在西方绘画技法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艺术思想的影响下,艺术家要肯定现实的人的价值,透视法则为在画面上创造出一个真实的现实环境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在后来几个世纪的发展中,透视法则已成为画家构图造

型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作品水平高下的学院派标准之一。这种要求真实地表现自然物象科学手段,以一种完全理性的态度来从事绘画创作,到19世纪下半叶越来越被青年艺术家认为是束缚了艺术家个性与感情的发挥。因此,要使绘画形式成为独立的欣赏对象,当然也要摆脱透视作为模仿现实的重要手段的束缚。但是,透视法则本身在西方美术发展史中已形成历史的“积淀”,西方新艺术运动的画家的矛盾之处就是在真正认识并理解东方艺术、非洲艺术的平面构成和散点透视之前,他们仍然认为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空间是绘画的重要任务,而新艺术就是要摆脱这种技术性的科学透视手段,用纯绘画的形式创造新的三维空间关系。 体积

物体的空间形态,亦指物质的立体空间。按几何定义,体积是面移动的轨迹,亦称面的三次元的移动。在物质世界中一切物态都存在一定体积之间。体积具有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多侧面

可视性,同时又具有多侧面的触觉可感性,所以体积又称立体。立体有方、圆、圆锥、圆柱、多面体、多面锥体、椭圆体等几何形态的概念。在自然界中,各种形体以大小、厚薄、长短、曲直等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态组合。如人体,头部为圆形,颈部为圆柱形,胸部为立体扁方形,四肢为圆柱、圆锥体等是有节奏、有规律的有机结合。山川、河流、动物、植物、飞鸟、走兽都呈现为丰富多姿的空间形体。运动的形体向视觉传递着速度和重力的量变感应。绘画中,画家运用透视法则、光影明暗的规律和虚实对比的技巧,在二维的平面空间中描绘出可视的物象立体形态,造成空间映象的真实效果称体积感,又称立体感或形体感。在雕塑中,形体感是最基本的材料语言。体积和体积感是造型艺术重要的表现因素之一。20世纪立体主义把对象的自然形态解析为几何形的组合,构成主义则把纯粹的几何形体人为地合成一种主观意象的设计。他们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在造型艺术中对传统体积观念的离异。 小结:

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按几何定义,线是点的延伸。其定向延伸是直线 变向延伸称曲线。直线和曲线是线构成的两大系列。线作为几何含义不具有宽度和厚度,它是绘画借以标志形在空间中位置和长度的手段。从形、体积、空间等三方面绘制

作业:

深入绘制素描作品,讲究专业性的设计素描标准,完成完整的素描作品。 研究画面构图

教学内容:静物明暗素描写生 教学课时:5课时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素描造型的认识能力、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物体的明暗变化规律(三大面、五调子) 教学难点:体积感、质感、整体感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示范、练习、讲评等 教具准备:静物、铅笔、素描纸、衬布、橡皮等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设计专业的素描作为设计造型的基础课,了解了什么是设计素描。从而要先了解学习素描的要注意什么内容。

本次课的内容:

一、如何提高素描写生的准确性

比较是素描写生时唯一正确有效的方法,素描写生过程中认识和标准的模糊性,只有不断地、反复地进步比较,找出问题,改正错误,不断完善,这个工作做得认真细致、越深入,那么画面就会越完美,越准确。绝以的准确是不可以的,只要达到一种共识的准确程度就算可以了。

1、一个中间“点”

谁都知道,一根线条由两个端点组成,而用视觉手段对一要红条进行准备分割时,最容易的是找出它的中间点的位置,这是由人的形象思维的特点所决定的。在素描写生过程当中,有许多关系需要我们仔细地加以辨别和判断,不妨可以利用“先找出中间点的方法”来确定最基本的比例关系,

2、两个基本“线”

两条基本“线”是指水平线和垂直线的运作,具体地说,我们可以把在写生当中所要处理的各类线条归纳为“接近垂直”和“接近水平”两种情况,就是以“水平线”或者“垂直线”作为衡量的标尺,去测量和比较各种接近于它们的线条的性质,从而来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

3、多种几何“块面”

“三块面”是指多种组合的单位几何形比较法。单位几何形比较法是说观察对象的亮面所呈现出的类似平面几何形。

提高素描写生准确的程度,必须整体观察比例把握,结合“一点”、“两线”、“三块面”的方法并灵活运用。这样将对迅速有效地提高造型控制能力。

二、静物写生

1、起稿开始:

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画面的构图,物体的形体结构、比例及透视等问题。 先在纸上画出大体的构图意向,定出各物体大致的位置。在构图基本确定后,从分析与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着手,画出物体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空间透视关系。

2、深入刻画:

进入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形体、明暗、空间、质感等问题。

先着手物体形体的塑造,并随机带出它们的明暗关系。从主体的关键部位开始,逐步深入细致地对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质感、明暗等进行充分的刻画与表现。

3、调整结束:

在这一阶段,画面已基本完成,此时应从整体出发对画面作—次总体的调整,以期取得完整的画面效果。

在不脱离客观对象的前提下,可以对画面作一些主观的调整,有意识地对主体进行一些强调,削弱一些琐碎的局部细节,使画面更加和谐统

一、生动感人。

三、作业练习:

1、静物明暗素描写生

2、规格:四开素描纸

3、要求:构图适当、合理;有一定的质量感;画面整体、响亮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设计专业的素描作为设计造型的基础课,了解了什么是设计素描。从而要先了解学习素描的要注意什么内容。

本次课的内容:

一、如何提高结构素描写生的准确性

由于结构素描是以理解、剖析结构为最终目的,因此简洁明了的线条是它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结构素描画面上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所以结构描要求画者具备很强的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而关于三维空间的想象和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推理。结构素描要求把客观对象想象成透明体,把物体自身的前与后、外与里的结构表达出来,这实际上就是在训练我们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力和把握能力。在形象的细节表现方面,结构素描所要表现的是对象的结构关系,要说明形体是什么构成形态,它的局部或部件是通过什么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为了在画面上说明这个基本问题,就要排除某些细节的表现。结构素描关心的是对象最本质的特征,这些本质特征要从具体的现实的形体中提炼和概括出来。 结构素描的表现方法

结构素描以线为主,准确、有力、优美的线条,可以让画面充满生命力,丰富人们的视觉效果,那么线条是如何处理的呢?

1、用长直线,抓大的感觉

我们大多数是画几何体和静物,这些物体较为简单,外轮廓大多以长直线为主。抓住物体的整体感觉,再用长直线去体现物体的长宽比例,大小比例和前后关系等,使画面整体。

2、找点

我们通常叫做“抓两头、带中间”,因为点一般都处在始端与末端,点如果找的准确,形体也就抓住了,再这里,点包含的因素是:形体转折开始的地方与形体转折结束的地方。如:球体,球体当中,有无数个转折,也有无数的点,那么如何找到点呢?我们只能根据物体最高的转折点与最低的转折点来找,这样画球体就简单了,如果我们能准确理解点的位置,再复杂的物体都变的简单了。

3、线条的穿插

在基本点找到之后,便是用线条连接各点,使形体明确起来,我们所说的线条不是死板的线条。而是相互穿插,有出来的地方,也有回去的地方。也就是我们长说的“来龙去脉”,线条的穿插,必须符合其形体结构的规律,否则就容易产生该后面去的翻到前面来了,该前面去的却翻到后面去了。形成这种透视关系的原因,不是因为前面的没强调,后面的没虚,而是线条穿插不对,所以要分清线条的前后关系、虚实关系和空间关系。

4、线条的表现

线条是结构素描中最主要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无论在塑造形体、表现体积和空间方面,还是表达情感方面,都显得十分明确。富有表现力和概括力。在开始学习时,首先要加强线条的熟练程度,要做大量的线条练习。提高线条质量,也就是说达到熟能生巧,“巧”线条才有质量,线条的质量是肯定有力轻松自如有松有紧,有虚有实有粗有细有深有浅,随着形体的变化而变化。作到变化中整体,整体中变化。这样我们的线条才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二、静物写生

1、起稿开始:

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画面的构图,物体的形体结构、比例及透视等问题。 先在纸上画出大体的构图意向,定出各物体大致的位置。在构图基本确定后,从分析与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着手,画出物体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空间透视关系。

2、深入刻画:

进入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形体、空间、结构等问题。

从主体的关键部位开始,逐步深入细致地对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结构等进行充分的刻画与表现。

3、调整结束:

在这一阶段,画面已基本完成,此时应从整体出发对画面作—次总体的调整,以期取得完整的画面效果。

在不脱离客观对象的前提下,可以对画面作一些主观的调整,有意识地对主体进行一些强调,削弱一些琐碎的局部细节,使画面更加和谐统

一、生动感人。

三、作业练习:

1、静物结构素描写生

2、规格:四开素描纸

3、要求:构图适当、合理;有一定的质量感;画面整体、响亮

最后要求学生进行全面创作,可以从结构入手,也可以从明暗入手,题材,表现等方法不限,目的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计划15课时完成。

第17篇:环艺设计素描教案

设计结构素描

环艺11本单号 课题一:第一章 :设计结构素描概论与基础知识 第三章:设计结构素描的绘画要素( 第一节、准确得描绘能力 第二节.结构分析能力能力)

课时安排:32 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28课时(两部分14+14))

第一部份 (4学时 )设计结构素描概论与基础知识

目的要求: 通过对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概念的对比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造型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分析的观念,理解设计素描的学习目的和方法,并结合课题式的分组练习,通过比例、透视、光影、结构等知识点的学习,掌握三围立体物象在平面二围中的塑造要素,以及不同观察方法给造型带来的变化,从而提高认识和审美,锻炼技能技巧,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教学重点: 设计结构素描与应试素描的差异性认识、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思维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 设计结构素描与应试素描的差异性认识,正确的观察物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范画

一、素描的基本定义、目的

1、素描是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是以线条或块面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以煅炼观察和用单色表达形体透视、结构关系、体块关系、动态关系、明暗关系为目的的造型训练方式。同时素描又是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能够生动的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联想、创意或构想。由此可见素描的概念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2、素描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概念的更新可以扩大视野,全因素素描并非是提高素描能力惟一有效有训练方式。我们可以在速写中锻炼线条,在结构素描中培养透视形体结构的眼力,在单因素的线条训练中把握情绪的表现。总之,素描的训练应根据具体的目的来选择有效的方式。

那么,素描的目的是什么呢?由素描的定义可知,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是进入造型艺术之门和不断进取的必由之途。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然而造型艺术又细分为许多种,正像纯艺术领域里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素描训练各有不同的追求,设计专业也一样,视觉传达专业不同于工业设计专业,服装专业有别于环境艺术专业,这种 专业差别 ,远胜于纯艺术领域内各专业的差别,因为各个设计专业的研究对象大不相同。所以,入门后的素描学习,是为了专业上的进取。明确地把握专业方向,根据专业要求,提高自己的素描表现能力,是素描学习关键。

二、素描的本质

1、素描是一种能力训练,是眼与手的协同训练,认知与表现的同步训练。

2、素描是一种 视觉语言 ,它表现生理的眼睛所见所感的 事象与印象 ,也表现心理的“视觉”所视所思的 意象与想像 。

3、由单纯的线条造型到丰富的明暗塑造、光影规律、透视法则、构图原理,同时还巧妙地演绎着素描表现的所有可能性 ―― 在二维的平面上营造三维立体,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延展的运动关系。

4、视觉表现的欲望其实与生俱来,它潜藏于人的意识里,而素描能使人获得视觉表现的自由。就人类思维平衡发展的理想而论,素描一如语言文字,本该是人所皆能的最基本的“视觉语言”。

5、所谓视觉思维,正是对非语言的,直接的视觉形象的认知与把握。素描的训练,便是培养这种认知方式。以设计专业所要求的人才素质来讲,应是能够在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灵活切换的,因为设计不仅考虑艺术性,更要考虑功能的合理性。因此,必须重视两种思维模式的平衡运用与发展。

三、不同概念的素描

素描即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从素描的定义来讲,素描既是一门造型基础学科,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便是两种不同定位的素描。前者为研究性素描,后者为表现性素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作与创作。

在素描学习中,明确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重要的。

研究性素描 的目的在于造型基础能力的训练,通常有明确的课题对象和作业要求,通过对于课题对象细致的观察、描写,提高认知与表现能力。因此,朴素地、如实地描写对象的本质形态特征是作业的基本原则。

表现性素描 通常是在性素描基础之上的训练,相对侧得于表现方面的探索,目的不同自然要求不同。

素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从内容类别来讲可分为两类:生理视觉所捕捉的信息与心理视觉所捕捉的信息。对于这两类信息的命名,有称其为 客观素描 与 主观素描 的,然而这种划分很难应用在具体的作品分析上。可以说所有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主观意识与情感的介入。倘若在承认主观意识、情感介入的前提下来命名,或许将其称为印象素描与意象素描比较确切。 印象素描 包含所有生理视觉所能捕捉的可视形象描写,包括从朦胧的印象到鲜明的印象。这种素描训练不仅可以包括从研究性素描到表现性素描保个阶段的训练,还可以包括默写训练 , 速写训练。

意象素描 则包含所有心理视觉所能洞察的信息以及主观世界里自动生成的意象。

第二部份 (14学时 )设计结构素描的绘画要素( 第一节准确得描绘能力 )

目的要求: 通过对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概念的对比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造型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分析的观念,理解设计素描的学习目的和方法,并结合课题式的分组练习,通过比例、透视、光影、结构等知识点的学习,掌握三围立体物象在平面二围中的塑造要素,以及不同观察方法给造型带来的变化,从而提高认识和审美,锻炼技能技巧,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教学重点: 准确、观察方法与角度 教学难点: 手眼配合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 设计结构素描与应试素描的差异性认识,正确的观察物象 教具准备:

范画

1、首先我们看到的形象都是从某一角度所见的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是经过透视增减、变形之后的形象,并非原来的本形。我们认识和描绘形象是以视觉形象为依据,为出发点的。认识和描绘视觉形象离不开对透视现象的认识的表现。。这是因为,透视现象及规律虽然不是形体本身的特点,但形体特征的视觉形象却受透视规律的制约和支配。

为了更明确透视的意义,不防列一个简单公式:

客观形象+透视现象=视觉形象

画家对视觉形象的认识+素描表现技法=素描形象

在素描写生过程中,认识和表现透视现象是一个不可避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对形体结构特征准确的理解与表达

准确是造型的基础,在素描训练中,加强学生对形体内部结构的正确理解与准确到位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造型基础训练的基本要求。 形体剖析结构素描训练,是以比例尺度概念、形态的组合及过渡规律、三维空间概念、形态的分析与认识等方面为重点,由物体的表象到本质,重视体会由形体结构的分析理解到理性认识的思考过程,在对形体结构进行具体剖析时,为了便于观察,将形态“透明化”,运用物体比例关系,透视原理,来增强理解物体的外在与内在结构特点。 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 .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所以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主要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与视觉概念紧密相关的。结构素描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方法的训练,是获取视觉信息的良好手段.因此, 重过程轻结果,重分析轻描绘

3、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与分析

客观形体是处于三度空间的立体状态,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和获得其总体的、复杂多变的形体构造是很难的。为了对客观形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以便形成对该形体明晰而稳固的视觉概念,也为了发掘对象内在的本质和潜在的因素,有必要对形体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分析性的、研究性的描绘。

很多物体的内部结构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更具特征、更富本质,只有透彻地理解内部的构造,才能更准确、更明晰肯定地体现外部形态。在结构描绘中强调深入对象内部,进行剖析描绘和拆卸 描绘 。

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形体和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将培养我们对物体内在的生长机制的自觉关注,使我们从某一种确定的描绘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在结构的世界。

第三部份 (14学时 )设计结构素描的绘画要素( 第二节.结构分析能力能力)

目的要求: 通过对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概念的对比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造型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分析的观念,理解设计素描的学习目的和方法,并结合课题式的分组练习,通过比例、透视、光影、结构等知识点的学习,掌握三围立体物象在平面二围中的塑造要素,以及不同观察方法给造型带来的变化,从而提高认识和审美,锻炼技能技巧,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教学重点: 结构的把握、分析、拆解能力 教学难点: 1、对形体结构分析、理解和表现

2、分析物体外表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剖析描绘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 设计结构素描的形体结构分析解构能力 教具准备:

范画

习作:完成多角度素描两组,每组不少于四张

静物写生注意:静物的结构特点及透视的变化 课题二:第三章:设计结构素描的绘画要素(第三节:空间概念的认识)

第四章 :综合训练( 第一节:线性描绘 第二节:空间建构 第四节: 设计结构素描拓展练习与总结)

课时安排:28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24课时)

第一部份 (4学时 )设计结构素描的绘画要素(第三节:空间概念的认识) 目的要求: 通过对设计结构素描绘画要素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结构分析和理性认识结合的观念,并结合课题式的分组练习,用不同观察方法给造型带来变化。 教学重点: 线的概括。二维空间准确表达三维空间 教学难点: 空间的自我建构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 设计结构素描绘画元素,空间感觉的建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范画 教学过程:

静生写生中,如何把握确立空间感,是一个难题。那么怎样理解掌握画面的空间感呢?不管任何物体放置在平(台)面上,其与平(台)面的接触点都在平面上,也就是说物体与台面接触点(面)不会超越立面与平面的交界线。我们在作画初(构图时)先确定上下两个面的交界线,也就确定了一个空间。然后把物体放置在平面上,根据焦点透视原理,确定每一个物体与平(台)面的接触点(面),分清前后左右的关系。这样空间感就出来了。然后,再注意用线的虚实、面的转折虚实及“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加强空间感,又物体投影的前后左右的虚实变化对空间感的体现很重要。 立体感

一、三大面、五大调子

物体立体感也是个难题。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产体感。那么,在作画时,就要去找出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先确立明暗两在面(块)。再画出投影,物体的立体感就已经很强了。接下去把“三大面”、“五大调子”都找出来,物体的立体感也就塑造完毕。那么在结构素描中如何体现“三大面”、“五大调子”为体现空间感的重点。

二、质感、量感

质感简单说就是物体给人感觉是什么质地。量感就是物体的份量、重量感。质感与量感一般情况都是混合在一起的。质感表现出来了、量感也就容易出来。

如何表现质感,一般说细腻、柔和、光滑的物体用细一点的线条去表现,如瓷器、丝绸等;表面粗糙的物体宜用粗放的线条去表现,如陶器、粗布等,还可根据物体固有色的深浅,使用B数大一点或小一点的铅笔来表现质感量感,如浅色瓷器可用B-3B来表现,深色陶器可用4B、5B先铺大关系,再结合2B、3B来刻划一下细节。但在设计结构素描中只要考线的粗、细、硬、软来表现。难度更加大些,需要作画者运笔自如。

第二部份 (24学时 )综合训练( 第一节:线性描绘 第二节:空间建构 第四节: 设计结构素描拓展练习与总结) 目的要求:通过对设计结构素描绘画要素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结构分析和理性认识结合的观念,并结合课题式的分组练习,用不同观察方法给造型带来变化。 教学重点: 空间的把握、分析、拆解能力 教学难点: 1、对形体空间结构分析、理解和表现

2、分析物体外表空间结构和内部空间结构的剖析描绘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 设计结构素描空间结构分析解构能力 教具准备:

范画

习作:多角度空间素描两组,每组不少于四张 静物写生注意:静物的空间结构特点及透视的变化

教学后记:

第18篇:很好的—设计素描教案

《设计素描》教案

一、课程目标:

通过理论的讲授和系列课题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对“形态”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的造型能力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机的结合造型基础训练和理论知识的讲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应用性能力的训练,以及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

根据传统的观念,素描作为研究和再现物象的一种方式,是绘画,设计及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训练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有效的把握素描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充分认识素描的本质及其在设计中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尤其是从事设计专业的学习尤为重要。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全球性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设计专业领域越来越细化,作为设计专业必修课程的素描也必然顺应这一趋势,以服务于各种专业设计发展的需要。作为设计专业的素描应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突出其设计素描的特性,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注重特性的培养与提高。所以在上课之初就理所应当的要使学生认清素描在整个三年的学习生涯当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

二、授课意图: 我经常在思考什么样的作品是最好的作品呢?怎样才能够使学生明确教师的意图呢?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一名高校的授课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思想,在我看来,我并不希望学生们把设计素描这项搞得过分正经,弄得神经质一般的紧张,我们权且把它当成一种涂鸦的游戏。涂鸦是有目的吗?但我却看到这些无目的行为给人的感觉是有一定目的的,至少那些作品给人的感觉绝对不是无目的的,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作品,思想是要展示给别人的,更何况是你独特的新鲜的想法,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是教师们上课最渴求的事情了,我们可以让学生们从无目的行为开始使自己的行为成为一种和目的性的过程。在这里我鼓励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素材,好的作品往往都是不期而遇的,当然我们画画不是为了单纯的玩耍,但要有玩的意趣在,毕竟画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三、授课内容:

1、精微素描计划学时48学时

这个部分是这个学期整体授课的基础,根据上次授课的经验,学生往往不是很重视这个部分,往往表现得比较随便,所以这部分的教学选材是重点。包括以后的教学选材我们都提倡新、奇、并且是最好是生活之常见,而总不为人知的东西。

课题训练的方式是采取距离、扩大化,精微表现客观物体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广泛的筛选写生题材,强调多样化、新奇化、特性化,把一些生活中不易被人发现的普通物件,当作写生的对象,发现其中的趣味。重点刻画其细节、质感、肌理所带来的不同凡响的视觉感受,使之具体化、生动化。可以让学生对物件局部进行扩大化描绘,从中发现形式因素的趣味点,体会其节奏。训练如实的刻画客观物体的能力。 作业的要求,在2K的素描纸上,同时进行半整体和局部的刻画

2、平面意象计划学时54学时

如果说精微素描解决的是全方位的问题,那么我认为平面主要侧重的则就是明暗的层次问题了,书法也极其具有平面欣赏价值。这部分我认为是整个设计素描教学的难点,学生们往往在这个阶段还无法完全适应从三维向二维的空间转变,如何客观直接的能够使学生明了这个部分教学要求是我在授课过程中面临的最严峻的课题! 采取平面化处理的手段,整合视觉形象利用视觉形式语言,创造符合心理意象的平面化的具有装饰性的画面,注重画面平面化的视觉空间的设计,完成意象传达的形态,即抽象化因素的表达。

在这个课题里要解决的问题有,平面意象的概念、平面意象的形式法则、平面意象的构成法则和平面意象的变化形式等。教学过程当中,我准备大量采用课件和范画的形式,直观展示平面处理过程当中的一些经典的范例。但是,在授课过程中,我也必须要使学生明白,这些东西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如果形成了所谓的某种金科玉律,那也就脱离了我们授课之初确立的宗旨。

3、抽象及表现计划授课学时36学时

抽象是什么?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抽象表现的关键问题在哪里呢?如何完成,或者说我的抽象作品最后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呢?图形、形体在抽象表现过程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什么是有形的抽象,什么是无形的抽象呢?有形的抽象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东西,引发的抽象思维过程,而无形的抽象则是对物体或是事件本身,甚至是声音、光、空气等,凡我们感官所能够接触到的一切物像,带给我们感官的综合感受,并用一定的艺术形式生发出来。下面是音乐的感受,请听一段音乐。。不同乐感之间的对比 这个部分,在承接平面的基础之上将会变得顺理成章,但是前提必须是使学生完全明了平面的处理手法,我认为平面是从现实的客观的向主观的抽象的过渡的一道门槛。 抽象的表现手法是要求学生根据客观物象母题的启示引发灵感,建立符合感觉性有表现力的抽象形式画面,触及形式因素本身探讨形式法则。在这个课题中要使学生明确的是,抽象设计素描的概念、抽象设计素描的符号性、抽象设计素描的构成原理,以及抽象设计素描的表现法则。

再就是母题问题,离开了母题就会使学生们陷入到一种无能为力和毫无边际的困惑之中。我们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做这些转变的方法和制作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结果,结果非常重要,但制作的过程更是授课整体重点所在。

作业:2K纸,一张A4的图片做母题,一幅抽象作品,母题可以是具体的物,也可以是各种可供参考的图片。 (形象联想) 我的基本计划是采取石膏几何形体的图形联想方式,因为几何形体是没有固定的客观生活物像所指的,但客观的一切物像都可以用几何形体来归纳,这样产生了呼应的效果,我认为这种授课手法值得推荐和研究,以往的授课往往是布置完了课业,却使学生们掉进了云雾里面,不着边际,教师也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我愿意在本学期和学生们一同尝试这个方面的探索。 强化发散性思维训练,由母题引发创意联想是设计思维能力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提倡合理性、实发性联想,使之巧妙结合,并使其不相关的相关,不相连的相连。

在这个课题中使学生要明确的是联想的概念、如何引发联想、联想的合理性、联想的多边性和不同物质的转换。

4、空间构筑、材质媒介综合表现计划授课学时18学时 我很喜欢领着学生进行这个部分的课程训练。尝试几张连续的节奏练习广泛利用不同材料和媒介,达到综合性表现力强的目的,拓展学生的视野,可采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材料,通过描绘、泼洒、拼贴、对印等多种手段,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这个课题中要使学生明确材质媒介综合设计的概念、材质特征的感受与体验、素描媒介和技法的体验与发展。

5、总结和回顾

我总喜欢在教师正式集体判分之前,让学生们坐在一起给每个人都自己打个分数,我发现这些分数往往也都很客观。并且通过这些回顾,也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总结自己,擅长总结是能够保证自己经常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回顾自己走过的奋斗历程,那是一种非常有意味的行为,毕竟我们也希望学生的作品也应该是比较有意味的,人当然应该首先有意味的。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以课题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导,实施系列课题训练,增强造型能力、设计联想能力、创意思维能力,综合教材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把欣赏观摩、理论讲授、示范表演相结合,更加直观化的实施教学环节。采取作品研讨、作业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明晰化的接触设计素描训练的精髓,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教师应在课前做好三个课题的相关课件、幻灯片等视觉性资料的制作和准备,学生也应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画册资料,并根据不同的画面效果尝试不同的媒介与材料。

五、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本课程为系管考试课,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平时成绩(平时表现、学习态度等)占总成绩40%,课堂作业占总成绩60%。要求课堂作业必须以母题的形体和空间关系作为描绘依据,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的意象联想空间,真正体现作品的“设计”意味,画面构图完整,富有美感,富有意味。

六、课程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

《设计素描》主编冯蜂 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二)参考资料

1.《从素描走向设计》王中义许江主编

2.《观察与思考》唐鼎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其他参考资料

1.《体验设计,素描》周刚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设计素描》黄作林,李育,邓旭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设计素描 ( 第一章 ) 目的要求:

通过对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概念的对比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造型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分析的观念,理解设计素描的学习目的和方法,并结合课题式的分组练习,通过比例、透视、光影、结构等知识点的学习,掌握三围立体物象在平面二围中的塑造要素,以及不同观察方法给造型带来的变化,从而提高认识和审美,锻炼技能技巧,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教学重点:设计素描的概念形体结构形体空间

教学难点:微观、近距离观察方法的建立,空间形体的塑造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写实造型的技能技巧,培养空间造型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范画第一部分

一、素描的基本定义、目的

1、素描是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是以线条或块面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以煅炼观察和用单色表达形体透视、结构关系、体块关系、动态关系、明暗关系为目的的造型训练方式。同时素描又是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能够生动的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联想、创意或构想。由此可见素描的概念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2、素描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概念的更新可以扩大视野,全因素素描并非是提高素描能力惟一有效有训练方式。我们可以在速写中锻炼线条,在结构素描中培养透视形体结构的眼力,在单因素的线条训练中把握情绪的表现。总之,素描的训练应根据具体的目的来选择有效的方式。 那么,素描的目的是什么呢?由素描的定义可知,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是进入造型艺术之门和不断进取的必由之途。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然而造型艺术又细分为许多种,正像纯艺术领域里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素描训练各有不同的追求,设计专业也一样,视觉传达专业不同于工业设计专业,服装专业有别于环境艺术专业,这种专业差别,远胜于纯艺术领域内各专业的差别,因为各个设计专业的研究对象大不相同。所以,入门后的素描学习,是为了专业上的进取。明确地把握专业方向,根据专业要求,提高自己的素描表现能力,是素描学习关键。

二、素描的本质

1、素描是一种能力训练,是眼与手的协同训练,认知与表现的同步训练。

2、素描是一种视觉语言,它表现生理的眼睛所见所感的事象与印象,也表现心理的“视觉”所视所思的意象与想像

3、由单纯的线条造型到丰富的明暗塑造、光影规律、透视法则、构图原理,同时还巧妙地演绎着素描表现的所有可能性――在二维的平面上营造三维立体,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延展的运动关系。

4、视觉表现的欲望其实与生俱来,它潜藏于人的意识里,而素描能使人获得视觉表现的自由。就人类思维平衡发展的理想而论,素描一如语言文字,本该是人所皆能的最基本的“视觉语言”。

5、所谓视觉思维,正是对非语言的,直接的视觉形象的认知与把握。素描的训练,便是培养这种认知方式。以设计专业所要求的人才素质来讲,应是能够在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灵活切换的,因为设计不仅考虑艺术性,更要考虑功能的合理性。因此,必须重视两种思维模式的平衡运用与发展。

三、不同概念的素描

素描即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从素描的定义来讲,素描既是一门造型基础学科,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便是两种不同定位的素描。前者为研究性素描,后者为表现性素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作与创作。在素描学习中,明确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重要的。 研究性素描的目的:

在于造型基础能力的训练,通常有明确的课题对象和作业要求,通过对于课题对象细致的观察、描写,提高认知与表现能力。因此,朴素地、如实地描写对象的本质形态特征是作业的基本原则。

表现性素描:通常是在素描基础之上的训练,相对侧得于表现方面的探索,目的不同自然要求不同。素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从内容类别来讲可分为两类:生理视觉所捕捉的信息与心理视觉所捕捉的信息。对于这两类信息的命名,有称其为4客观素描与主观素描的,然而这种划分很难应用在具体的作品分析上。可以说所有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主观意识与情感的介入。倘若在承认主观意识、情感介入的前提下来命名,或将其称为印象素描与意象素描比较确切。

印象素描:包含所有生理视觉所能捕捉的可视形象描写,包括从朦胧的印象到鲜明的印象。这种素描训练不仅可以包括从研究性素描到表现性素描保个阶段的训练,还可以包括默写训练,速写训练。 意象素描:则包含所有心理视觉所能洞察的信息以及主观世界里自动生成的意象。第二部分

四、构成素描造型的基本因素(透视、比例、结构、线条、明暗、空间、体积)

1、对形体透视比例、体积的准确理解与表现

首先我们看到的形象都是从某一角度所见的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是经过透视增减、变形之后的形象,并非原来的本形。我们认识和描绘形象是以视觉形象为依据,为出发点的。认识和描绘视觉形象离不开对透视现象的认识的表现。这是因为,透视现象及规律虽然不是形体本身的特点,但形体特征的视觉形象却受透视规律的制约和支配。 为了更明确透视的意义,不防列一个简单公式: 客观形象+透视现象=视觉形象

画家对视觉形象的认识+素描表现技法=素描形象

在素描写生过程中,认识和表现透视现象是一个不可避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从根本上说,透视现象的规律受以下两点的制约: (1)人们的视线从视点(眼睛)起,呈直线放射状。被视物被物体遮挡的部分则无法看到。因此,对某一形象而言,视点位置不同(如正面观、侧面观、背面观以及仰视、平视、俯视等),其视觉形象各有不同。

(2)以视点(眼睛)为准,物体由近及远呈现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由宽到窄的视觉变化,从而产生一素列不同形体的不同透视现象。

在视觉形象中,比例与透视是密切相关的,视觉比例包含着透视现象,透视现象作用于视觉比例关系。

如果掌握了透视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绘在某一角度观察下的形体的视觉特征,从而正确地反映形体本身的特点,使形象具有体积感、空间感、纵深感和距离感。(平行、成角、倾斜、光影等)

2、对形体结构特征准确的理解与表达 准确是造型的基础,在素描训练中,加强学生对形体内部结构的正确理解与准确到位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造型基础训练的基本要求。

形体剖析结构素描训练,是以比例尺度概念、形态的组合及过渡规律、三维空间概念、形态的分析与认识等方面为重点,由物体的表象到本质,重视体会由形体结构的分析理解到理性认识的思考过程,在对形体结构进行具体剖析时,为了便于观察,将形态“透明化”,运用物体比例关系,透视原理,来增强理解物体的外在与内在结构特点。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所以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主要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与视觉概念紧密相关的。结构素描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方法的训练,是获取视觉信息的良好手段.因此,重过程轻结果,重分析轻描绘

3、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与分析

客观形体是处于三度空间的立体状态,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和获得其总体的、复杂多变的形体构造是很难的。为了对客观形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以便形成对该形体明晰而稳固的视觉概念,也为了发掘对象内在的本质和潜在的因素,有必要对形体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分析性的、研究性的描绘。很多物体的内部结构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更具特征、更富本质,只有透彻地理解内部的构造,才能更准确、更明晰肯定地体现外部形态。在结构描绘中强调深入对象内部,进行剖析描绘和拆卸描绘。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形体和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将培养我们对物体内在的生长机制的自觉关注,使我们从某一种确定的描绘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在结构的世界。

五、设计素描造型对光影明暗的关注

作为设计基础的素描,光光影研究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对物体形态的把握,对体积感、空间感的理解,对表现质感的表现。其黑白调子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色调的韵律感、节奏感、情绪感的表现,藉此培养学生掌握在画面中黑、白、灰布局变化的技能。 重点:理解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

1、对形体结构分析、理解和表现

2、分析物体外表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剖析描绘 第三部分

一、作业内容

1、自然物素描写生(蔬菜、水果、生姜、大蒜、核桃、树根等);2、人造物写生(自行车、汽车模型、空压机、电话机、陶罐、玻璃器皿等); 3、自然物、人造物组合写生;

4、作业四张(短期——学时三张、长期——学时一张,规格不限)

二、作业要求构图严谨、造型准确,能充分地表达物体的透视结构、空间、形、态质、感量感以及掌握形体的比例、姿势与动态,并能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及特征.画面整体、刻画深入,在技法方面要有一定的表现力。第二章

一、精细,超精微局部刻画练习(材质、肌理、空间、变形、夸张、象征)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对物体的描绘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本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强物体的精细,超精微局部的刻画练习。同时理解空间概念,物体材质肌理的描绘与掌握。

各类材质大致可分为1.反光不透光的、2.透光且反光的材料、3.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材料。并且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抚摸,与材料的真切接触,并通过练习体验物体的部分材质肌理特征,柔、软、坚硬、精细、粗糙、光滑、钝涩等等。 在设计素描中,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通过对现实中物体的物质形态内在结构与构造,材料,空间等特征,深入分析理解之后,由理性分析转向感性的思考,创造性的方向过渡,拓展引发学生在形态造型上新探索:通过变形,夸张,象征手法打破空间、物理,时间、容积、肌理、运动规律。再将打破的事物作为元素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可以不按常规逻辑,而是按逆向思维方式组合。使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充满幻想欲的事物,从而提高设计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1.物体空间、画面空间和物体的材质肌理表现是难点。2.物体的材质肌理和精微细部的刻画是教学重点。

3.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1、物体的空间体积,画面的空间和物体材质肌理的描绘,需要学生在作业练习中多动脑、多画、多问。老师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出现的问题,并个别指导。

2、局部刻画时让学生认真观察,用手触摸感受物体的质地,通过放大的手法加以描绘,老师引导,提问等的手段,让学生有所感悟。

3、创新意识要善于思考推敲,让学生多看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或图形创意等作品,从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教学用具:画具(画板、画架、纸、笔)各种书籍,各种物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物体的材质肌理:介绍物体的材质肌理大致可分为1.反光不透光的、2.透光且反光的材料、3.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材料,通过对材料的认识,要让同学们对各种材质的物体有所了解和感悟。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运用,不仅能表现作品一定的思想内涵,而且有时更能体现材质本身的魅力。凡.高绘画的独特风格,在于他将颜料的肌理质感进行夸张强化,突破古典模式,给人以急强的视觉冲击力。而毕加索和杜尚运用现成物进行的创造,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和观念。材料在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应用上具有广泛的空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审美价值,并展示了材料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这就是材料的感悟。认识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作用,用材料来表达思想,并改变设计素描中单一的表述方式,在视觉中充分发挥材质的美,这是现代设计新的思路和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与设计中的材料不在是直觉的感受和简单的运用,加强对材料原属性,新的功能和价值的深层次的掌握,改变艺术与设计的含义,在观念上为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1、纹理组织构成在设计中,人们通常运用通感的形式,通过视觉感受触觉的印象,视觉和触觉的互相对换使人们内心形成一种反应。纹理组织具有视觉的强烈效果,并以一定的语言形式,传达出设计者心中意象的表现系统,能够左右欣赏者的思维。研究各类物体形状的不同纹理,使设计者认识纹理,组织视觉性质,培养对自然媒介物的情感,广泛地收集和体验各种纹理组织的直观效果,引导设计者产生意象,表现意象。

2、搜集纹理,构成深度空间画面纹理能够传情达意,有助于形体和空间的意象表现。收集纹理制成不同纹理组织的画片,通过媒介物体的表层面,形成视觉和触觉的同步效应,完成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体验。纹理画面获得的方法较多,有拓印、烧灼、编织、拼焊、剪贴、塑造、拼排、转印等,通过一定的形式,认识纹理的点、线、面、色调的构成元素,以及规则、紊乱、粗糙、细腻的组织规律,掌握明暗值的对比关系,培养领悟深度的能力,构成纹理空间形式。

3、运用纹理,构成情绪意象纹理组织能够反映物质表面状态,通过明暗值的对比关系,可以表达一定的空间状态,同时,纹理组织也具有传达情感的意向。运用纹理进行定向的有意味的组织,传达某一特定情绪或意境的表现,构成情绪意象。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如**的城门门页上,包上一层马口铁以加固木结构,并钉上了一排排的木钉,形成纹理效果,加固作用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重在传达一种神圣、威严的感觉,使人望而生畏。纹理组织依附建筑传情达意形成建筑的表面形象,影响人们的情绪表现。 质感的转换改变视觉观察常规,打破物体原有质感的概念,使一物体用不同的材料质感进行转换,建立新的质感概念,通过多种手法,使新的材料质感有机地和物体协调统一起来,完整地成为一体,训练自由表现物体质感的能力,体验物体质感的转换过程。

作业练习: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材质肌理了解,描绘一张表现材质肌理的精细素描。 作业要求:运用写实的手法,深入刻画作到精细入微,并有创造意识; 评分标准:构图10分、观察能力30分、表现能力30分、创意 30 分

二、形态空间的结构认识:是指形态本身的结构、形态所占空间的结构,以及构成形态的物质形式。在三个结构关系中,紧密相连构成形态的基本结构。

1、外部结构是指形态外部的形状或轮廓,是视觉感受形态最基本,最直观的特征之一。外部结构影响着形态(或造型)的整体形象,体现着边界线的造型特点,边界线运动的三维造型特点以及比例关系等。

2、内部结构是形态内部各部分之间界线的总称,包括具体的装饰线,表现色域的边界线,体面结合的棱线和线角,是形态内部各部分结构的表现化的认识。

3、物质结构是构成形态的物质形象,指材料所构成的形态实体,以及材料所体现的质感视觉效果和视觉量感。形体和空间概念的认识:造型的过程是设计者对自然物象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对于形态结构富有想象的理解。自然物象的形式是由其内部性质决定由外部发展而成,通过观察,对自然物象由表象深入到内在结构的理解,从而达到对物象结构性质的完整认识和整体把握。通过对结构的分析和表现,结合结构启示的潜想,为进一步的结构和设计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形”是二维平面的概念,是形态某一角度投影形态,沿着投影的边缘描画下来,便是这一形态的轮廓。“体”是三维的,立体的,是存在于空间之中形和体的组合。“形”和“体”不能分离的,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形可以脱离体的概念单独在(平面的),但体不可以没有形,体的存在必须以形为前提。

空间概念沿于建筑,渐渐的延伸扩展到音乐,文学,电影,诗歌。建筑与电影的空间概念是实际存在的空间,而音乐,文学,诗歌的空间概念是意念空间,我们这里的空间概念是专指视觉空间——绘画空间。 形体与空间的虚构:常规的素描是描绘我们所看到的东西,而意象性素描是试图描绘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我们需要运用内在的想象来设计不存在的现实。虚构情节造型、场景是造型设计必须经历的一种思维过程。形体和空间的虚构,是在客观事物外在的形式特征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改变性质的描绘,主观的处理物象的概念和特征。

形体与空间的虚构,把客观物象的空间感、质感、量感、明暗度等素描要素超客观地再现出来,反映不同于自然造物法规律,使之变异,形成意想性虚构物象,具有真实和荒诞的双重性质的视觉效果。

形体和空间的虚构改变常规的视觉感受,以虚构的情节表现形态重新组合、配置客观物象的实际存在方式,使之具有原来概念之外的新的概念,比例关系、可见组合秩序。追求逼真的质变效果,新颖的造型效果。

虚构的空间空间的虚构,是在理性空间的基础上臆想出来的,在完成设计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人与物。实空间和虚空间的臆想表现使合理的设计思想在虚构的空间里得以表现,说明未实现的事物有具体形象表现。综合所有构成要上要素,如造型,光影布置,质感表现,色彩等,进行真实的描绘,解决设计构想的表象问题,获得表现臆想空间的能力,在体现设计和表现设计中把思想和手段发挥到极限。

作业练习:通过对物体空间的学习理解,完成一张表现物体空间的精细素描。 作业要求:运用写实的手法,深入刻画作到精细入微,并有创造意识,空间表现。 评分标准:构图10分、观察能力30分、刻画能力30分、创意30分。

三、运用视觉信息,进行变形、夸张、象征设计构成新的图形: 阿恩海姆在谈论某一事物的抽象形式时提出两个过程:一是把握某事物的主要性质。二是构造出它的动态形态,以达到对其总体结构状态的把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测,构想出新的视觉图形,发现潜在的审美形式。并展开一系列想象,转变为富于图形意义的平面意想。毕加索的《小提琴与葡萄》,作品同时向观者展示了乐器的正面和侧面,以及其它物体的诸面。把形体剖析分解,重新构成超越物象的外在形式,对物象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创造出新的意想。正如毕加索说“„„他们已不在是两个人,不过是形体和色彩而已,形体和色彩保留两个人的这个概念,也保存了她们生命的旋律”毕加索的言语结实了新的图形是源于对自然的重新观察的结果,新的结构因脱离了原来的物质外形而形成深刻的审美表现,产生了新的意象图形。

形体的演变通过幻想的手法,把一个物象原有的造型转变为另一个物象的造型,并且进行明暗,质感,组合变形、夸张、象征等方面的描绘,在视觉上追求合理,统一,在表现上追求幻觉的效果。形体的演变为我们在造型的延展性和造型的异创性上进行了有趣的训练,打破思维的纵向性,把横向间的物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最大可能的完成造型上的创造性设计与表现。

在设计素描的训练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把对自然的认识、感受、发现、构想通过设计的创造理念表达出来,是具体造型融会形态之间的关系、构成形式等因素,来训练设计者的审美知觉和审美取向,从而设计出新的造型。 作为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设计素描内容,我们必须从思维的角度去认识和训练设计者,在心理学中,思维按凭借对象分为动作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按思维结果的创新性分为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按思维探索方向分为聚合思维和扩散思维。扩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他能使设计者在观察某一事物时,通过分散方式把事物分解为具有本质特性的可变因素,从中确定新的内容,探索新的发现,创造新的形式。在对客观刺激物的各种性质的观察分析中,引发不同性质的创造活动,发展想象和造型的动态思维,创造出一种超越自然实体、具有审美新意象的设计来。

作业练习:通过变形、夸张、象征的手法,完成一张创意素描。

作业要求:运用各种想象和思维,超越自然实体,深入精细刻画,并有新意图形。 评分标准:构图10分、观察想象30分、刻画能力30分、创意30分。 第三章

一:设计素描中的概念性和抽象性

目的要求:通过对设计素描概念性和抽象性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抽象造型的观念,并经过课题式的分组练习,更进一步明确抽象因素与设计的关系,体认由三围立体到二围平面转换的思维过程和造型意趣,以及概念的建立在设计和造型中的作用,从而提高认识和审美,锻炼技能技巧,培养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以后的设计专业课打基础。

教学重点:设计中的概念抽象性解构重构教学难点:抽象概念的思维建立。三围立体造型与二围平面造型的转换方法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抽象造型的技能技巧,培养抽象造型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范画教学内容分析:

一、什么是设计概念:设计素描中的概念,是指在设计的语境之下的概念。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概念不同,它不解释归纳,而是直接完整带入。从某种角度讲,更多的是指设计意识本身。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圆,其实是一个“方”的联想,为什么?当它飞速旋转。这就是一个新的概念,从运动的角度去确认“方”的概念。关于“十”字,红绿灯就会让人们想到十字路口,我们拨打电话号码258456的行为,按了一个十字,九点六十分也是十点。 在实际的设计当中,设计概念往往决定设计的好坏成败。下面是索爱首席设计师谈索爱产品设计的概念:“就如北欧的白天和黑夜,白天,冰雪覆盖了整个田野,有阳光穿破冰雪而映射到窗户上;而当白天过去,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炉火,四处青烟缭绕,世界是一股薄雾色的黑„„我们要表现的就是这个,白天与黑夜的色彩对比。我想我们应该设法去打动用户的第六感。当他们看到我们的产品时,就会马上产生想抓、想拿、想用的欲望„„„”

二、设计概念的来源:在设计素描中,设计概念的获得可以具体的从点线面开始。我们都知道,点是线的相交,点的运行轨迹形成线,线的拉伸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在此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思维途径,运用解构、重构、渐变、重叠、透叠、错位、变异、矛盾等诸多手法,再融入技法材料,可以探索出由概念牵引的抽象造型的最大可能性。

三、什么是抽象:所谓抽象,一般指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其他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

1、抽象艺术在设计中的应用抽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可称为非具象艺术。他的特征是缺乏描绘,用情绪的方法去表现概念和作画。而这种方法基本上是表现主义的。最早见于康定斯基的作品。它是由各种反传统的艺术影响融合而来,特别是由野兽派立体派演变而来。

抽象艺术在毕加索看来并不存在,他认为不过有人强调风格,有人强调生活罢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包豪斯的许多设计产品的灵感就来源于抽象绘画,比如康定斯基的绘画风格就被广泛运用于产品设计当中。

2、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在设计素描中,我们也只能从“具象”开始,它既是我们的前提,也是我们的基础。从“具象”中寻找“抽象”的规律,从“具象”中发现“抽象”,通过“具象”去认识大自然的造物法则。并让我们在其中心领神会。

例如,当我们观察对象时,透过物质的表面我们会发现。任何物质的整体形状都是由一些相同或类似的微小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严谨地重复而成的。这些最小的结构单位本身包含着“抽象”形态的暗示,深深地启发着我们的想象,它具有被其他性质的结构单位替代的可能性,同时,还有按照其他组合模式重新构建的潜在因素,它可以被我们的视觉所把握,也有被解体之后重构的可能性。假如我们将熟悉的物体的陌生因素挖掘出来加以强化,使我们面对一个新的前所未见的陌生物体时,我们会发现,其实,在视觉上,“抽象”与“具象”之间仅一步之遥。

四、抽象构成所应把握的原则在设计素描的抽象构成训练中,虽然我们所做的练习是脱离具体的设计要求而进行的纯形式的探讨,但我们仍然按照完整的设计过程来进行。作为一个设计的过程一般来讲,开始会有一个设计的概念,但在执行与设计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很多新的想法,那么如何判断这些想法的优秀与否,关键是你制定的目标,你的灵感是加强了还是削弱了这个目标,成为判定的标准。我们每做一个产品设计,总要经历很长时间来完成一个设计任务,如果说你的想法不断地在改变,实际上最终能不能做一定的深度,或者说能不能达到你既定的目标成为一个问题。

第19篇:素描教案

素描教案

素描静物概述:

素描静物是学习绘画的基础,它主要是训练我们的构图能力和造型能力。学习构图的基础知识,要领会物体之间均衡与变化、对比与调和、比例和节奏、静与动的关系。提高造型能力,首先要了解静物的形体结构是由哪些不同的几何体组成的,这样在素描静物写生中,我们要着重研究形体的组合关系和结构关系。在素描静物写生中,各种物体都是由于不同材质构成的,软硬、粗细、轻重、薄厚等等的质感是不一样的。质感的表现首先应对不同材质的物体进行认真观察分析,找出其特点,采用色调和排线的轻重、粗细对比的手法,对物体的质感准确地描绘。在素描静物写生中,为了把握空间关系,还应该重视透视规律的应用。

铅笔分两种类型,以HB为中界线,向软性与深色变化的是B至12B,向硬性与浅色发展的有H至7H(这类笔多用于精密、局部的刻画使用)。

炭笔:其芯为炭粉与粘合剂制成,分软、硬、中性三种,炭笔质地较铅笔松软,颜色深重,使用时画面效果强烈、表现力和着色能力强,缺点是笔芯易断、画面修改难度大、笔尖粗、不易于精细部位的刻画。

木炭条:柳条烧制而成。制作方法:先将柳条剥皮,截至15厘米长,再装在金属罐里。用黄泥将罐口密封,然后放入火炉烧红为止(约半小时),冷却后取出制成。

木炭笔最优在于质地松软,使用方便,黑白对比效果强,浓淡皆宜,表现力较强;缺点是附着力差,炭粉极易脱落,画好后必须喷上定画液,喷画时将画放平,均匀喷洒。

橡皮:橡皮一般分软、硬两种,较软的橡皮在调整大的形体明暗时比较方便。另外,市面上还有一种作画橡皮泥,吸附力较强,可结合起来使用。较硬的橡皮一般用刀子切成三角形,在最后深入,局部提亮或改动时,较为方便,初学者不要过分依赖橡皮,一笔画不准,再画第二笔,下笔不要过重,用色由浅及深,尽量减少橡皮改动的次数。

基本的专业术语:

在素描基础训练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一些基本的概念,如形体、结构、比例、质感、量感、空间、透视、整体观察、整体感、线条、调子等。对于这些基本概念要弄懂弄通,要搞清楚这些专业术语在素描造型中的意义和作用,只要正确地认识与理解才能做到准确、生动、概括、艺术地表现客观对象。

什么是形体:

“形“即客观对象的形状特征。自然界所有的物种都是有自己特定的形体,从造型的角度看来,如”球“是圆的,是大圆还是小圆或是椭圆?这个球是篮球还是足球或是其他球?是新的还是旧的?等等。在素描基础训练中,若要画出物体的形体特征,还是要加强”形“的概念的认识,发现,理解,捕捉它那些属于对象本身的特征。 “体“是指对象的体积。物体存在的空间,在素描训练中,要有体积,立体概念,要画出对象的体积空间来,而不是画成平面,如何去表现它的体积,这是我们后面要研究的问题。

形与体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的,“形“是立体的形,”体“是有形的体。 什么是结构:

结构指物体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和构造,物体实际上都有自己内部和外部的构成因素和结构本质,任何情况下,结构是不变的,而明暗是可变的,随着光线的变化,物体的光阴,虚实也会发生变化,而对结构是没有影响的,结构在素描造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绘画的角度来理解结构,如头像结构:一是解剖结构,对骨骼、肌肉造型特征的分析,包括它的生长规律与运动规律:二是形体结构,是对象外部的形体特征及相互关系。任何对象都具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两者是紧密相互共存的。内部结构决定外部形体,在素描基础训练中,常说抓住结构或说结构画不准,就是上面所谈的“结构“。 什么是线条:

线条是点运动的连续或重复。素描的表现离不来线条,线条是素描造型中的关键。按形状特征分有直线、曲线、粗细线、深浅线、软硬线、长短线等,按用途和作用分有辅助线、轮廓线、结构线、排线等。

1、

辅助线,辅助线在构图打形和画物体结构用得比较多,辅助线用于检查画面中各物体的形体、位置、比例是否正确。构图中常用的三种辅助线是垂直线(表示平稳)、水平线(表示平滑)、斜线(代表运动)。在画素描时,确定物体中心需要垂直线,检查物体是否稳定;画物体对称需要画中轴线,检查形状两边是否对称;用水平线检测物体之间的联系;哪个高些哪个低些;而用斜线可以检验物体与物体之间或物体本身的倾斜程度。

2、

轮廓线,①外轮廓线;初学者在画一面红旗时,会画成三角形或长方形,画气球时,先画出一个圆形,这些线表示了一个基本“形”的观念,这些线就叫做外轮廓线。②内轮廓线:即物体本身的结构线。对物体的理解与分析的辅助线。

3、

排线,线条相对平行、轻重均匀的并列叫排线。素描的调子借助于排线,掌握各种不同的排线方法,可以丰富地表现出调子的层次、物体的质感、块面的形状。常用的排线方法是由上向下往返排列,运笔方向要求一致、两头轻、疏密均匀,轻重浓淡变化自如。手、腕。肘的运动协调、轻松。

什么是体积结构:

体积结构是根据物体的结构特征,概括、简化而来的各部分几何体的组合,包括体积结构、切挖结构、轴心结构和复杂结构等,研究物体的形体结构,对其进行分析、组织、概括是初学者素描的重要内容。

什么是比例:

比例是素描造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是指物体与物体或物体本身各部分的大小、长短、高低、宽窄、多少、厚薄、深浅等各方面的比较,借助这些比例画准物体。在作画时,首先目测或笔测它的整个高度与整个宽度的比例,并恰当地安排在图中;二是从中找出大的体块部分与总体基本形的比例,大的体块部分与另一些大的体块比例,然后逐渐从这些大的体块中找出一些有关的小体块。 物体的基本形体和组合形体:

什么是透视:

“透视”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物体的透视主要有方形物体透视和圆形物体的透视。方形物体的透视有平面透视和成角透视及倾斜透视。圆形物体的透视主要体现在物体圆面的透视上。

简单的理解透视就是物体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实远虚的现象,如果我们站在公路中间向前方望去,发现公路越来越窄,路边的树木越远越小,最后逐渐消失为一点。

结构素描与明暗素描的关系:

有了光源照射,物体就有了明暗,就有了明暗规律。

明暗素描就是指画面中物体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变化以及对这种变化的表现方法研究。 1.三大面

即亮面,灰面,暗面。

2.七调子

① 高光②亮面③灰面④明暗交界线⑤暗面⑥反光⑦投影 在表现时我们只要先解决物体的基本结构,再去刻画物体的明暗就容易得多了,即先解决形体结构,结构透视、结构的形成与穿插、物体的大小比例、前后等,这都是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我们再从明暗关系去分析、表现其层次关系,画明暗的时候不要忘了第一步的结构准确性,不对的就及时修正,明暗的考虑特别是黑白灰的比例与控制、层次的丰富程度,取决于你对明度的感觉力,捕捉对象的灵敏度。 素描静物写生注意事项:

画面不要画得太空洞或太拥挤。由于构图不当,物体太小太集中,就会造成画 面的空洞;而物体太大太散,画面就会太满,甚至会有画面装不下的物体。所以在一开始就要把握整个物体的组合外形找准,按照构图的要求做好定位辅助线,在进一步深入的时候,不要轻易改动构图的定位线,否则,就会破坏构图的初衷。

第20篇:素描教案

《素描》教学指导书

教学目的 课程学时

本课程共计50课时 课程目的

素描静物课为本专业的基础训练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素描原理有教系统的了解并对素描的表现力有直观生动的体验。在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的基础上,整体地表现素描关系。教师在布置静物作业时,通过变换静物的组织方式,使学生对多种不同色调的素描关系(对比、和谐、调节、平衡等因素)有直观生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对形体的敏锐感受及表现形体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前提课程

学习本课的前提条件是:

1、学生必须热爱艺术。

2、在学习此课之前必须经过几何形体素描的基础训练。授课内容提要

本课在理论课教授部分向同学讲授以下内容。

1、几何形体(附几何形体结构解析及素描的观察方法)

2、法国画家塞尚静物作品构图分析

3、素描原理

4、素描写生方法 教学步骤 导入

本课共 学时分为四个单元 学生需要了解并实践体验如下内容

一、素描概说

二、形体的产生

三、结构素描

(一)构图的方式——布局

(二)利用线条概括形体——性格线

(三)整体对比找关系——深入

(四)强调形式关系——调整

(五)加强形式美感——完善

四、全面因素素描

(一)起稿

(二)垫底与拍面

(三)大关系中找关系——深入

(四)控制亮面调子

(五)画面服从于构成关系

课后评价

1、

2、

3、评估标准:学生必须在课程时间内完成作业 按作品的质量等级

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4、评估方法:根据学生作业的质量给予适当的鼓励分。召开画面艺术效果的讲评会并接受系教学专家组的验收。 教学方式手段 学生准备条件:

学生完成此门课程应准备以下学习材料、工具。

素描纸、擦笔、铅笔、橡皮、画板、、画架、教学条件应用

教室:理论课与绘画课均在本班教室

教具:衬布、静物用具、水果、静物台、遮光窗帘 教学过程描述

1、在讲解素描原理时以板书配合素描图表

2、在分析范画素描静物

3、在学生作业过程中进行应机辅导并结合名画画册临摹

4、对典型问题对全体同学讲解示范 参考书目

学生所需参考的书目如下

1、《静物素描教程》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作者:孙铁、孙越

2、《设计素描》作者:孙铁,北京机械出版社 2005年 教学评估成果

一、教学成果 学生在三周必须完成两张作业

二、评估标准

1、要求学生画出较具整体性、生动性、体积感的画面

2、具有素描关系美感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对所学的素描理论有相当程度的消化了解。

3、构图较完整,画面黑白灰对比生动、整体性强。

三、评估方法

1、课中讲评课中选择有代表性,有启发性的学生进行批评,启发学生的悟性。

课后讲评

课后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总体情况进行讲评,学习中所遇到的重点问题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出今后学习中注意的方法与目标。

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和作业情况给予打分。

学生自述学习体会

目录

一、素描概说

二、形体的产生

三、结构素描

(一)构图的方式——布局

(二)利用线条概括形体——性格线

(三)整体对比找关系——深入

(四)强调形式关系——调整

(五)加强形式美感——完善

四、全面因素素描

(一)起稿

(二)垫底与拍面

(三)大关系中找关系——深入

(四)控制亮面调子

(五)画面服从于构成关系

一、素描概说

学习造型艺术,首先要学习素描,因为素描是造型的基础.是这个学科的基本功。基本功怎样,直接影响到将来的艺术造型和艺术创作。可以说: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又是造型艺术的尖端。

素描要解决的问题是形体塑造。众所周知, 在自然空间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而且能触摸到实际物体,这些物体是具有高度、宽度和深度的物理形体,他们存在于三度空间之中,这个空间是触觉空间。在平面的纸上,只有两度空间,就是高度和宽度,而没有深度。在画面中,我们不仅能看到物体的形状,还能看到它的体积,这就是艺术形体。这是根据视觉的要求描绘的物体厚度和空间感,这个空间是视觉空间。从这个意义上看,画面中描绘的物体,看上去无论多么真实,与自然空间中的物体多么相似,它也只是创造了的真实,只是物理形体的艺术再现。

那么素描要在两度空间的纸面上反映出三度空间的感觉,除了要解决形状(高和宽)的问题,还要解决体积(深度)的问题。这就需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实质性的理解和感受、整体的观察方法和充实的表现手段。

二、形体的产生

掌握形体的构成方式和变化规律,对我们今后的素描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首先确定两个点,然后用线将两个点连接起来,一条直线就出现了。如果我们手里拿一条线,然后从线的一点折一下,那么这条直线就变成了两个方向的线段了。如把线再折一下,与这条线的第一个点连接起来,面就产生了。同样,把直线构成的面换成一张平面的纸,然后把纸折一下,我们会发现,一张平面的纸变成了两个平面,厚度就出现了。从而我们可以说:点与点的连接产生了线,线与线(三条以上)的连接产生了面,面的转折产生了体积

我们已经确认,素描训练中要培养的就是描绘形体的能力。而自然空间中,物体的表现形貌,体态是纷繁复杂的。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概括、提炼,从中找到一种媒介,去认识把握物体基本形的一般规律,这个媒介就是几何形体。

不同形状的形体,由不同的几何形体组成;复杂形状的形体,由各种复杂的几何形体组成。这样来认识,我们才能提高主动把握大形的能力,运用这个媒介,无论观察,描绘多么复杂的形体,我们都能通过几何形体概括表现出来。

初学素描,利用几何形体模型和静物作为素描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这些简单形体的了解,我们对几何形体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形成一种职业习惯,观察任何形体,都会从几何形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

几何形体模型主要由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以及由这些形体的组合而构成的复杂几何形体。

静物除了在形体上是由几何形体所构成外,在性质上又分为人造物体和自然物体两种。人造物体大都具有明显的几何形体意味,而且大多数瓶罐等物体都是对称的,这就为初学者提供了造型上的方便;自然物体是指自然形成的物体,比如绘画中常用来摆静物的水果蔬菜,这些物体的几何性和对称性不强,它们在形体上差别很大,描绘时应注意对物体个性的的准确传达。

理解了形体的构成方式之后,我们还应了解物体的透视规律,因为在不同的视点上,因透视的变化,物体的形状就会有所改变。初学者有必要认真阅读有关绘画透视的理论著作

三、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的训练主要是解决画面上的布局关系以及形体的塑造问题。利用线条来描绘形体,是基础素描中非常重要的课题,通过大量结构素描的训练,来培养初学者的造型能力,加强队对物体体积的认识。

(一)构图的方式——布局

构图理论在绘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布局是构图的重要一环。要整体地描绘物体,首先要将物体在画面中上下左右的位置安排得体。这里,我们提出一个观念性的口号:利用具象物体,借用点、线、面来画它们之间种种构成关系。这就是说,不要为了表现具象而画具体物体,一开始要在具象物体身上提炼出点、线、面来构成物体之间的一系列关系。“具象”是在画关系的时候,不知不觉慢慢形成的。

首先(用2B铅笔)根据整组物体所构成的大形,在画面的左右、最高和最低各确定一个点,把体现形状特征的主要点的位置在画面中确定下来,然后通过这些点做几条主要的辅助线,通过线与线的连接,就构成了一组景物的大形。我们把这个大形看作是一个大的面,是一个从背景(包括没有画出的背景和桌面)脱离开来的一个整体。在画面上有两大关系,一个是刚刚画出来的整组静物大形,一个是整组静物大形之外的背景关系。

我们提出了素描要整体描绘的方式——找大关系。其实,找大关系又意味着把刚才的大形分割成不同的单位,这些被分割出来的较大单位,又逐步分离为较小的单位。

找大关系时,可以将整组静物中相近的物体视为一个大关系,这样可以同时找出几组大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找关系,直到整组静物各个物体的位置被准确地确定下来为止。

利用辅助线按比例分割大关系的同时,可以凭感觉,也可以利用机械测量,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结合,用直线确定每个物体的大小、高矮、宽窄。大小相近相同的物体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就是同类相比法则。

(二)利用线条概括形体——性格线

在物体位置布局完成后,各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都明确了,我们就要观察各物体外形的特征,捕捉物体最突出的特点,利用大线画走势,用尽量少的线条画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少数几个点和线条的组合就可以体现物体的特色。每个物体自身特征不同,一个物体外形线条走势的方向也不同,这样,线的直、曲、斜度也就各在其角度,形成各自有性格线条。我们仔细观察区分不同形体所形成的性格线,准确的将它们表现出来。性格线与性格面组合就构成了物体的面和体积。

通过线和面的对比,反复校形,不要急于把它们具象话、局部化,而要利用性格线和性格面在大关系中找大关系。在这个步骤中应力求造型准确,位置适宜,而不是等到把物体画“圆”了画“细”了才准确。这时候要多用些时间,利用形体之间的关系,反复检查大关系是否正确。方法之一,物体同类相比,也许是大小同类、高矮同类、宽窄同类、方圆同类等进行对比;方法之二,眼睛在物体之间找辅助线,可以任意地上下、左右、前后用辅助线使之连接起来,检查静物之间的角度与画面的物体之间角度是否一致;方法之三,利用物体之间的大形大线、面与面之间大关系进行形体比较,也可以利用物体的正形与物体之间的空隙形成的负形进行对比找关系。

(三)整体对比找关系——深入

加强主要的大性格线(外形较多),带次之的性格线(大的之中再找大的),增强画面的力度关系。大的性格线加强了,画面主线就形成了,而后出现的小性格线才不致杂乱,线条有主有次,有长有短,有疏有密。在外形得到强调的同时,注意组织物体本身内部的结构关系,也就是体面转折产生体积的内结构线。主观上要这样认识,没有往细了画的感觉,只是在不断地找物体与物体、形体的关系,画面在找关系过程中又不知不觉地深入了。

每两条大性格线和大性格面中又出现了过渡线和过渡面,我们要准确地画出这第三条性格线。画面上不断地建立起深入的关系,在深入过程中,一般有两种方式的线段,一种是在两条大的交叉线上画出第三条线。也可以说两条线中间增加了第三条线(两条大线加一条短线):另一种是在一条大线中,再找一个点,是一条大线变成两条短线。

线条与线条趋于圆线时,最初的大性格线依然深藏在圆形之中,保留着他们的大趋势,这才是一条好的曲线。不论物体深入到什么程度,大的性格线都依然可见,这个物体的体面才能有它自己的特征。注意物体与物体之间、物体本身体面之间线条的粗细、深浅、虚实关系,因为结构素描的体积和空间的表达主要是靠线的走势、穿插以及各种对比关系形成的。

随着画面大的性格线准确强调出来之后,小的性格线也不断地完善了,物体与物体间的关系也明确了。

(四)强调形式关系——调整

整个画面的物体除了要有在实际三度空间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关系,要主要的是考虑画面本身物体与物体的构成关系,以使用二度空间反映出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的任务是将物理形体转变为艺术形体,将触觉空间转变为视觉空间,在视觉空间的画面上真实(看上去真实)地反映出物体在触觉空间的感觉。这就要有系统地调整画面中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构成关系。在一组静物中,往往高大的物体在后面,而前面是中小物体。

我们既要画出大的主要的物体在画面中的地位又要保持中小物体在前面的空间关系,所以必须用种种构成的手法来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后面大物体的结构边线画的很粗,但不一定很黑,这样即可以保持主要大物体在画面上的主导地位,又可以使它处在画面后面位置上。靠近画面视觉空间中前部的物体,我们可以将它的外形结构线很粗且有深度,在被前面小物体所遮挡的边缘线条色调可以变得很浅,以便于突出小物体在前的效果。

(五)加强形式美感——完善

随着画面不断完善,要特别注意物体本身的体面关系。一般来说,物体(特别是圆形物体)的顶面与各个侧面都有连接关系,所以应把顶面与侧面转折的结构线作为重点强调的对象。而侧面与侧面的转折要找出主要大侧面转折来描绘,描绘时要注意他们的前后主次关系。另外就是物体的穿插关系,往往是前面的线条遮挡后面的线条,可以说明被遮挡的线条所代表的面是处在后面。一般陶瓷罐口和罐的肩部向后转过去,相交叉的地方就是这种情况,罐子的背部向后转时被灌口两边的短线遮挡,说明灌口在前,而罐的肩部转到灌口的后面去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线条的穿插关系可以说明前后关系和形体体积关系。

一个人造物体的形状,背面是眼睛看不见的,然而,我们要将这个隐蔽在背面的半面理解为与前半部同属于一个整体的一部分,有时也包括看不见的内部等,这多种概念与眼前物体的可见部分相结合,构成了物体的完整形象。

桌面上衬布的皱纹处理要讲求疏密关系,疏等于是留出大空间,相当于形体的“负形”,密与大空间相当于形体中的“正形”。皱纹除了在画面中有疏密之外,线条要有轻,有深有浅,要强调大的起伏转折线条,转折小的线条要画的浅一些,转折更小的,几乎没有起伏的小线条要处理的更淡一点。这样画面就出现了虚实空间、轻重缓急的构成效果。

桌面的平面向下面转折的构成线(平面与立面),有时因为上面平面和下面立面都同时受光源照射的影响(特别桌面铺上了衬布),两个面深浅程度基本一致,中间的结构线不明现了,但是这条线所代表的两个面确实是形成了90°的角度,转折非常明显,比起一般桌面上大的线条更有进深,所以,我们一样要加以强调,而且要画得更粗一些。这样,不但表明了它的转折之大更重要的是使画面主线更稳固。通常从视觉上来说,一幅画面或一个物体的底部应“重”一些,这有两个意义,一是底部有足够的重力,可以使整个构图达到平衡;二是使底部达到“超重”的程度,以使底部看上去比顶部离我们更近或更重要一些。从转折的意义上说,我们不能被光影说欺骗,而忽视了转折所形成的体面关系。

我们不仅要注意线的穿插关系,而且还要注意线的粗细、深浅变化。从一个物体的外形来看,一条线向另一条线转折就说明了一个面向另一个面转折,是加强形体体积感的一个有意义的方法。

在一个大的物体中往往包含着小的物体(例如笔筒插着的几支笔),我们往往要在画面上有意识地减弱小物体在实际三度空间中与大物体所具有的同等真切程度,而服从大物体的整体需要。同样的道理,处理物体表面的花纹图案,要根据画面物体的需要,减弱或加强图案的清晰度。同时也要注意整理琐碎的图案,将点和线的纹样尽量与成组面积的图案联系起来,形成面的感觉。图案随体面的转折而有深浅、虚实等变化,以便加强整体感。

在深入过程中,物体上的小变化要服从它所在的体面的总体需要,当这个大体面与另外大体面的转折关系没有明确时,这个大体面中小部分的变化不应过早画出来,只有邻近体面关系明确时,在不影响大体面之间关系的情况下,我们才能一步步地把各个大体面上的小体面分层次画出来。画小体面变化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大体面的变化关系,而不是为了画细节而描绘细节。

另外,在从物体进深比较大的角度进行写生时,也就是座位基本侧对静物时,如果完全遵循三度空间近实远虚的原则,如果一味按着理论中的框框去设计画面,那么势必会使画面一半较实而一半较虚,画面又会显得一头太轻太弱,而另一头太重太强,而且也不利于在平面上表达空间进深感。这时,如果利用虚实相间的方式进行有机的画面空间处理,让物体之间虚实参半,也就是物体前后之间,大约一个实一个虚,一个又实一个又虚,或是两个实一个虚,一个又实两个又虚的有机组合,就可以造成画面阶梯的进深效果,也加强了空间感,又使画面的到了虚实关系的平衡,最终是把物理形体在触觉空间中的关系转变为视觉空间中艺术形式的关系。这种处理可以根据画面中物体的角度自行安排,有系统地设计组合。

四、全面因素素描

全面因素素描就是应用所有构成素描的因素进行素描训练,利用各种灰化手段,在一幅素描上将构成画面的多种因素全面体现出来。静物的全面因素主要包括:静物在画面上的布局关系;物体形状与体积的关系;物体本身面与面的转折关系;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虚实关系和空间关系;光影影响下物体的明暗关系;物体表面机理对质感的影响及调子处理的关系。

其实,人的心理活动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推理中又包含着直觉,而观测中又包含着创造,所以,我们画写生时对上面提到的全面因素是整体的应用和对画面有机的把握。 全面写生步骤如下:

(一)起稿

静物的起稿,首先就是构图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将静物的构图规律加以灵活运用。我们先选择角度,看看怎样将这组静物安排在画面中。同时注意各种物体的黑白灰以及光影在画面上是否构成一种协调与平衡的关系。初学者可以利用小纸做一下小构图的布局练习,做到心中有数,才开始正式起稿。

画面布局可以利用结构素描起稿的方法进行(用2B—4B铅笔),先利用辅助线找出整组静物在画面上的位置,然后利用性格线画出物体的大关系,反复地检查物体的比例关系,同时也找出物体大的转折关系,不断完善形体的准确性。这里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这种状态,就是稳、准、狠。稳,就是要多方面对比,多种观察手段并用;准,就是通过比较,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描绘。狠,就是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下笔果断,造型利落。其实,这三个方面是在极短的时间里连续不断地在头脑中反映出来,而应用于写生过程中。

(二)垫底与拍面

确认了物体布局完美,形体准确之后,我们开始借用调子(用5B—6B铅笔)来布置画面中大的黑白关系。垫底的目的,一是找出大关系可以整体把握画面的调子关系;二是为将来画面的一步步深入做基础性的准备工作。这个时候主要画黑和深灰的部分,多看物体的暗面,慢慢带动中灰及淡色物体的暗面。画面中白的部分、亮灰的部分基本不动。在这个阶段,注意力要放在大的黑白灰整体上,不要总去看具体的东西,更没有必要去考虑物体的质感,只是利用具象物体画它们的结构关系。

当画面垫底的调子基本形成之后,我们就要注意物体与物体及物体本身的体面转折关系,因为面的转折是形成体积(厚度)的因素。最初起稿时,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是靠物体的外轮廓线分开的,物体自身的结构转折面也是借助于结构现分开的。随着画面垫底调子的布置,面与面之间也就需要用调子分开,这时主要是借用调子的明暗关系拍面,面与面的转折,产生了体积。块面的动向是处理形体的基础,造型过程是从最近的形体朝着深处画过去,而且最初概括的面与面处理是塑造形体整体感的好方法。面与面的关系,从线条变成了调子,那么,原来用来分割体面的线条就归到相对暗的一面去了,形成了线归面。此一面与彼一面靠不同的调子渐渐分开了,两个邻居之间的明暗面不一定对比反差特别大,也许是明暗的微差,这要看实际物体的转折所造成的光影关系而定。这个阶段画面中不是所有的线条都归面了,浅调子的物体或亮面还不能全部上调子拍面,依然靠线来区别体面的关系。在区别中性灰的体面关系时,铅笔从6B往下减,视需要而定。

随着大的体面关系不断明确,我们一步步的慢慢找出大体面关系中的其他体面。这时,垫底没有完全停止,因为有些东西要进行有计划的预留,调子垫底过头,画面太灰暗,调子垫得不够,画面又会过亮,物体的反光部位,如果预留得太早,再加深暗部的调子时,反光处就会显得过亮。实际上,在一幅素描描绘过程中,始终有为下一步垫底的过程,叫有垫有画,画是是转折,垫得是大面

垫底和拍面的过程,实际也是画面物体逐渐从整体中分离的过程。从理论上说,那些被分离出来的单位,本身的形状具有简化性时,分离才成功。在某些情况下,整个的构图中,物体与物体之间有着分明的层次,形成几个物体为一组,几个物体围绕自己的一组封闭的单位,建立起独立性较强的关系。有的小组物体个体成分之强,足以使它们与周围背景和物体的关系过分脱离,使它们不受其他部分的形象而独立开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对这些独立单位和个体的简化性程度或清晰加以限制或消弱,以使这些物体依赖于周围大的物体或画面总体结合成一个整体。

(三) 大关系中找关系——深入

在大的体面关系中再继续找大的关系,就是在每一个已画出来的大画面中,再找没出来的较大的体面。接着找关系时,不能因为新出现了的体面,影响和破坏这个大的体面之间的关系。各邻居之间此一面与彼一面继续分开。这其间需要大量的时间,观察较多,画得较慢,铅笔从B系列一直往下减至H系列。画体面关系是同时,要进一步检查形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同类相比,特别是在调子的处理上,注意深调子与深调子相比,浅调子与浅调子相比。亮的淡地方要少动笔。

在深入的过程中,主观上不应该有往细了画的概念,画面是在对比找体面的黑白灰关系的时候不知不觉深入的,必须摒弃那种为了画细而深入的观念。画细节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大的体面,每深入细节一步,都要回过头来看是否能与上一步的体面关系相协调,是否能进一步丰富体面。如果画碎了,破坏了上一步体面关系,就说明这个细节画早了,或是这个关系没有附着在大的体面上

(四)控制亮面调子

在版面中,我们往往会发现,黑白木刻特别醒目,没有“灰了”的感觉。在素描中,我们谈到画面灰了,大多是是指物体亮面或较淡的地方调子画过头了,灰调子多了。根据黑白版画的原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将亮面的调子尽量少画一些。在两度空间中,借助调子来塑造体面,必须要在亮面调子中减去一定“灰”的成分,画面在能达到三度空间中物体的亮度效果。我们总结出一条规律叫“亮面减半度”,就是画面中,一般黑的暗的部分,可以用调子的实差进行描绘,而亮的淡的部分,要将时差度数的调子减去一半,剩下半度与半度之差;以半度和半度之差当成1度与1度之差,来区别亮面调子关系,这样整个亮面的实际灰度,就向更亮的方向转化了。亮面中0、

1、

2、

3、

4、

5、

6、7的1度之间实差,被0、

1、

2、

3、4中又分出的(0、

1、

2、

3、

4、

5、

6、7)半度之差所代替。另外,物体本身的肌理有些在亮面,颜色显得很深,我们也要采取主动进攻的态度,肌理照画,但调子减弱,将表面肌理减去半度,使之符合于亮面转折的需要。

(五)画面服从于构成关系

在静物素描中也存在着不似之似的问题,它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似”——真实表现对象的技能,另一方面要研究“不似”——形式美规律,将真实的物体形象提炼成符合于画面形式美的艺术形象。这种“不似”是人们主观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分析和见解,有目的的提炼加工,取舍夸张。马蒂斯说;“一种是原本原样地去表现它们;另一种则是艺术地把它们传写出来。”人们的视觉形象塑造,已经含有了人们丰富的敏锐性、想象性和创造性。

在这个体面与调子都丰富起来的画面上,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检查,看看全面因素是各因素是否体现的完美,是否构成了最佳和谐关系。这里包括,物体与物体之间相近的邻居之间组织状况,物体在光影的影响下谐调与否、光影是否破坏了物体的整体性。是否因物体调子差别过大,与邻近关系脱节。在大面积重调物体和暗影中,有些亮点是否留得过钱,大面的亮调物体中,暗影是否画的过暗。为了亮面整体感统一,物体亮面的小转折,深灰部分和暗影以及深色肌理是否需要减弱色调关系。为了空间关系的需要,物体的边线和体面有时需要进行虚实的有意识处理。桌面上正面对着的衬布皱纹因透视的缩减,有必要进行虚实的处理,这个虚实不一定是前实后虚,也可也是两头实中间虚。

整个静物的画面一般由三个最大的面所组成;一是立面的墙壁,二是摆静物的桌面,三是桌面下转的立面。两个立面夹着的桌面是画面中进行最大的空间。如果使用衬布,那么墙壁立面的衬布皱纹与桌面前立面衬布皱纹相比,墙壁立面衬布皱纹就相对虚一点,特别是靠近画面上纸边部分更要有意识处理的虚一些。

物体的转折面可以造成体面变化,这是形成体积的因素,而体面转折除了靠结构线体现外,还可以借助于明暗的变化来体现。明暗和光影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特别是光造成的物体投影,光可以造成明暗,而投影是光线照射到物体后,物体产生的影子反射到其自身或其他物体上的浮着影。影子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绘画中必须处理得当,在画面上,利用好了,可以加强画面物体的体面关系,或加强画面的明暗调子整体布局关系;利用不好,它会影响物体的体面转折,破坏物体体积感。 在长时间的体面分析中,往往因为过于局部地找关系,有些局部难免有脱离大关系的现象,这就需要在画面即将完成的时候,进行整体调整。其实在绘画过程中,我们常常要将画板放在远处,检查画面关系,及时调整琐碎的地方,使之服从于整体关系。

最初起稿、垫底、拍面的第一感受往往是很整体的,最后画面完成的时候,也应该从分期分批的体面塑造中回到整体,与第一感受相一致。我们常常说;画素描两头靠感觉,中间靠埋头苦干。或者说;两头靠感性,中间靠理性。靠大量的时间去苦干,画面关系才能建立起来,而后再回到总体的感觉中来,因为我们要画的正是感受到的形体,要表达的正是一组静物的整体感受。

设计素描教案模板
《设计素描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