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定**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21 15:00:43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案定

Book7 Module 3 Literature Reading and vocabulary教学设计

高二英语第四组汇报

组员:

1.双流棠湖中学 刘 鲜 2.双流棠湖中学 张燕君 3.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 李凌霄 4.大邑县实验中学 王香蓉 5.四川省蒲江县寿安中学 陈文霞 6.大邑县安仁中学 郑州宇 7.邛崃市平乐中学 熊锦莉 8.新津华润高级中学 毛 灵 9.新津华润高级中学 李 琼 10.大邑中学 苟新云

I.About the teaching materials: 本模块以Literature为话题,介绍了著名英国古典文学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生平和他的作品《雾都孤儿》(Oliver Twist)、《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的片段,旨在通过这样的话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论小说中的人物及其情节,更多地了解作家的作品及其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学习能将小说中的精彩片段表演出来,让学生了解如何对人物和事件进行描写。通过本模块学习,学生要能对小说与文学有辩证的认识及学会鉴赏文学。

Reading and Vocabulary (1) 部分通过阅读《雾都孤儿》中的一段标题为“Oliver Asks for More”片段,设计了以下的任务:1.学会对素材片段 进行概括,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对文章中心的把握能力;2.学习相关的词汇和短语,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扫清障碍,培养学生学习生词的能力,解决了方法问题,同时设计一定的练习,巩固所学习的词汇;3.在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为了让他们进一步理解该故事,更充分地参与到课堂,设计了角色扮演,和穿越到Oliver Twist 生活的时代,去体会和对比自己的幸福生活,从而达到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并为明天的更美好而努力奋斗。

II.About the students:本教学设计为英语学科成绩在80---100左右的学生(基本就是我们几位组员所教学生的水平)而设计,他们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但学习兴趣和动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待进一步训练和提高。 III.Teaching Goals: 1.To let Ss read the text for summarizing the plot and getting general information.2.To let Ss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important words :warden, appetite, pick out, nudge, misery, hang someone.3.To get Ss to find the important words used to describe the poor and the rich .4.To help Ss learn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and figures of speech of the text.IV.Teaching difficulties and Key teaching points: 1.To get Ss to find the important words used to describe the poor and the rich .2.To help Ss learn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and figures of speech of the text.V.Teaching Aids: PPT.& Computer VI.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Revision: word consolidation 1.Ask Ss to finish Activity 3 on page 32 to learn the new words.If they don’t know the meanings, they can refer to the dictionary.2.Ask Ss to fill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words just learnt.John has just got out of prison.Now he is ___ (1) ____ to hunt for a job to ___ (2) _____ his big family, but he has not been ___ (3) ______ for three months yet.Yesterday he was walking on the street when he was __nudged ______ by somebody, and the man ____ (4) ____ him by his arm.To his great ___ (5) _____, it was one of his ____ (6) ______.They were so excited to meet each other at first, but a ___ (7) _____ look appeared on John’s face at once when John heard that the man has been ___ (8) ____ by the government and is going to work abroad. Suggested Answers: (1) eager

(2) support

(3) employed (4) seized (5) astonishment (6) companions (7) desperate (8) rewarded 【Purpose of teaching design】: To consolidate some new words out of NS which may cause some trouble while the students are reading the story.Step 2.Leading-in: play a video about Oliver Twist to enjoy and then discu what happened in the film or show Ss several film posters of Oliver Twist and then ask them to expre their opinions about it.

【Purpose of teaching design】: To arouse Ss’ interest in what they will learn, and help them understand it better.Step 3.Fast Reading

1.Scanning Ask Ss to look through the whole paage quickly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story and choose the best summary in Activity 1 on page 30.

【Purpose of teaching design】: To train Ss’ability to use reading skills to get the main idea and grasp the paage/story as a whole, and at the same time develop Ss’ ability to make a conclusion/summary.2.Get Ss to divide the whole paage into three parts and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Part I (para.____) Part II(para.____--- para.____). Part III (para.____--- para.____) 【Purpose of teaching design】: To lead the to grasp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and at the same time develop Ss’ ability to make a conclusion/summary.Step 4.Careful Reading

1.Ask Ss to read the paage carefully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in Activity2 on page 32.

【Purpose of teaching design】: To train Ss’ ability to gue the meaning of word in the context.

2.After reading the paage, ask Ss to say what they know about the following things or characters.(1) The poor and hungry boys (2) the warden (3) the managers

For reference: (1) The poor boys each were allowed a bowl of soup no more.The bowls never needed washing.They sit staring at the pot with eager eyes.They became wild with hunger.The soup was served and disappeared down the boy’s throats…

(2) The warden was a fat, healthy man.He hit the boy on the head with the soup spoon.Then he seized Oliver’s arms and held him…

(3) When Mr Bumble told the managers…, the faces of everyone in the room showed great complete astonishment because Oliver asked for more.【Purpose of teaching design】: To teach the students to grasp the different features of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a story.

3.Ask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1) 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little boy Oliver Twist?

【Purpose of teaching design】: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judge the author’s purpose or feelings or attitude in his/her works, which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2) what’s the end of the story?

【Purpose of teaching design】: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make a prediction in the special background of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Step 5.Role-playing.

Ask the students to act out the story.【Purpose of teaching design】: To let the students get a better and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novel by acting out it.Meanwhile, to practice the students’ spoken English and to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us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cla.To help Ss learn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and figures of speech of the text.Step 6.Suppose you have a chance to go back to the era of Oliver Twist, and become a Oliver Twist, what’s your feeling in comparison with your happy life today? 【Purpose of teaching design】:to lead the students to make a contrast between their happy life and Oliver Twist’s hard life to cherish what they have today and say thanks to their parents and our society and then work hard to make their future better and better.

Step 7.Homework Ask Ss to read the paage again after cla and analyze some difficult sentences by themselves first.If you have any points that you can’t understand, please underline them.【Purpose of teaching design】:to understand the story further and prepar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points next period!

Design of blackboad: Book7 Module 3 Literature Reading and vocabulary Plot: Charactors:

the warden: Oliver Twist:

the managers: Figures of speech: Inversion

推荐第2篇:定**教案

《定**》教案

【教学设想】:

苏轼的《定**》通过描写在路上遇雨这件小事,表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全词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在学习中应从鉴赏和感悟词的语言入手,进而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哲理。

第一步重在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悟;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诵读,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初步感受作者的形象。

第二步重在探究和讨论,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和讨论交流,将学生对词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第三步重在引导学生进入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自己个性化的评价。最后鉴赏其深沉博大的思想是以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来的。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其创作,立体全面认识苏轼。

2、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词的方法,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体会词人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豁达超脱的胸襟。

3、体悟词人“也无风雨也无晴”豁达豪迈的人生哲理。反观自我,塑造健全人格,正视人生旅途上的“风雨”。 【教学重点】:

探究苏轼面对风雨的态度,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坦然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苏轼儒、佛、道糅为一体的思想在本词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提问法、讲解法、鉴赏指导法 学法:

1、师生合作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和录音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分钟)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三月是春季中最美的一个月,我们习惯上叫“阳春三月”。但是“天有不测风雨”,即使在如此美好的三月,在路上偶尔也会碰到潇潇春雨,却没有伞,而且迎面还会吹来阵阵料峭春风。那么,你们面对春天突如其来的大雨时,你会怎么做呢?

是的,我们一般人几乎都会选择躲啊,跑啊这类的,近千年前的大文豪苏轼也遇到了这样的场合,那他又是什么态度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苏轼的定**吧!

一读(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4分钟)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齐读(注意读准字音):我们常说学诗词“七分朗诵,三分鉴赏”,所以我们先来读文,接下来请同学们集体朗诵一遍这首词。读准字音

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料峭liào qiào 萧瑟sè (直接在词中中标注)

(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接下来)

2.师配乐范读:同学们听读过程中注意划分节奏和标出重音

(除了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抽个别同学朗读:(只要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即可,学完本课再读出感情和韵味)(男生,女生,第一个学生读完后,第二个学生评价后,第二个学生再读。)

读出情感

词语的抑扬顿挫

文句的舒缓轻重

4.具体分析文本句子是再读,如: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5.学完后全班再次齐读,要求读出感情

二.析(30--32分钟)

初读感知,梳理词意遇雨.小序

问题1:粗读,结合注释,找出小序的有效信息?作用?

粗通大意:齐读小序和词,看看这首词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以及苏轼在这件事情中是什么态度。(引导学生在小序、正文以及注释中寻找答案,学会梳理内容和概括大意。)

点拨要点:遇雨——独不觉 ,故——交代写作缘由,因事感怀

★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地点:沙湖道中。

★天气:雨,晴。 ★人物:(拿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感觉(态度):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故:交代写作缘由。

(由故字点出艺术手法,因事感怀)

问题2:细读(精读):(莫听,何妨,谁怕,任)

小序说到东坡遇雨态度是“独不觉”,那他是怎样体现他的“独不觉”的呢?给请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再读这首词找出面对风雨时,直接体现抒情主人公态度的词语并分析?

(30秒后提示同学们,注意用红笔圈出找到的词语,注意是直接体现的词语)

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响。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一定很狼狈,会急于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个避雨场所。 品:“莫听”——置之不理,表现出无所畏惧 “穿林打叶声”——“穿”“打”可见雨大,疾风骤雨 “何妨”——挑战风雨 “吟啸”,是指吟诗长啸。“徐行”,是慢慢地走。

面对突如其来的雨,不但没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态,而且显示了少有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

明确: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 读:生带入这种感情读

找: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品:“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之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了。”

“谁怕”——蔑视风雨, “任”———镇定自若,

“一蓑烟雨”-----从“穿林打叶的大雨”到“一蓑烟雨” 总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赏析:点拨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关键词是“任”,含放任自由之意。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面对风雨,不惊不避,不哀不伤,显示了词人的人格光辉。此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然洒脱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

读:生带入这种感情读,之后全班读出这种感情

间接体现:

竹杖/芒鞋/轻胜马

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 结合背景,分析“竹杖芒鞋”和“马”这些意象的深刻寓意? 插入背景(1分钟)

苏轼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法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弊端反对变法;变法失败,一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可取之处支持变法,受到了双方的排挤和打击,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乌台诗案”历经生死考验被贬黄州三年后苏轼写下了这首《定**》 (出示苏轼被贬前后的地图,直观体现苏轼被贬之远)

“竹杖、芒鞋”代指隐居、闲适的江湖生活。 “马”隐喻奔波的官场生活。 “轻”轻松,轻易。 “胜”胜过

“轻胜马”表明苏轼向往一种隐居闲适的生活,厌恶官场的险恶的争斗。

过渡语:领略完雨中苏轼的态度,那么风雨过后,苏轼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问题3:细读(精读):找出风雨过后,直接体现抒情主人公态度的词语并分析?雨后(风雨过后的态度)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从“吹酒醒”三字中,可以看出,苏轼是在带有醉意的情况下出游的。在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处境艰险、内心苦闷,因此借酒浇愁就成了常事。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是说经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地感到有些寒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它写出了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刚刚自己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 “迎”——积极主动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萧瑟处”,是指作者刚才遇雨的地方。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现在又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呢。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意思是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对我说来都是无所谓的。 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心胸、志向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从而作者的个性也就表现得更鲜明了。

“归”——豁达洒脱,超然释怀 “风雨”“晴”——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名利的失和得,官职的降和升

(以小见大,一语双关) 读:齐读

这首《定**》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挥,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相类比。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表明了作者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豁然旷达人生态度。

讨论:苏轼到底想归向何方?

1.归朝庭? 2.归田园? 3.归佛门?

明确:回归自我,归向内心 苏轼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如“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引导学生探究拓展,从更深层次理解词之意蕴及词人之精神。)

点拨归结:“归”字贯串于词中,是词人精神世界的缩影。“莫听”“徐行”,拒风雨于身外,这种心安是归;“竹杖”“蓑衣”,这种退隐之思是归;“也无”,这种超凡拔俗也是一种归。

总结:心有东坡词,世上无难事。人生再大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了一片晴空。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开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三.造境总结?:(音乐,图片,雨声,想象,讲诉文字......)(3分钟)

布置作业:(1分钟)

推荐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

余秋雨散文《苏东坡突围》。

现在,很多同学面对高考的压力而无所适从,请你运用苏轼对待风雨的人生观,以《东坡对你说》为题,为这些同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鼓励一下他们。 (思辨性,以小见大,一语双关,因事感怀)

推荐第3篇:定**教案

《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作者感情色彩;

2、理解作品表现手法及艺术技巧,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3、学会鉴赏古诗词。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词中陌生词(料峭、萧瑟)的词义,作者的艺术处理技巧。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1、上节课的知识点回顾;

2、本课导入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见一见我们的老朋友——苏轼。以前我们就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领略到了苏轼的思辨智慧,在“老夫聊发少年狂”中见识到了东坡的功业情结,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感受到了苏轼的兄弟情谊,在“大江东去”中领略到了苏轼的豪放胸襟,同样也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了解到了苏轼的壮志难酬。今天,让我们看看,在《定**》里,苏轼将带给我们怎样的人生感悟。

3、苏轼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学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能天才。22岁第一次随父亲苏洵走出四川进京赶考,不仅中进士第二,而且还因欧阳修的奖掖而一举成为轰动京师的名人。欧阳修曾感慨“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宋仁宗看了苏轼的文章后叹道“朕为子孙得二贤相矣。”少年得志的苏轼,踌躇满志,一心想施展他兼济天下的抱负。恰遇王安石改革,苏轼洞察出了其中的弊病,曾上书反对新政。后来,苏轼的诗词被别有用心者歪曲,苏轼也因诽谤新政而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所幸,苏轼死里逃生,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类似于民兵护卫队副队长。《定**》就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第三年所作的一首词。 在此之前,从苏轼到黄州上任,还陆续的写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水调歌头·赤壁怀古》三首词,加上《定**》这四首词,是苏轼从怨恨到释怀的心路历程的转变的见证。

4、学生朗读,注意字音:

同行(xíng)

吟(yín)

啸(xiào)

一蓑(suō)

料峭(qiào)

5、朗读感悟

鼓励学生说出,朗读作品的初步感受。

6、讲解全文 (1)词牌名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名。不同的词牌其音乐哀乐不同,音色也迥异。现在词乐已经失传,所以只能凭不同词牌的文字形式,各调的句数、字数,以及用韵的位置、字声的平仄,来大体推测其音乐性。《满江红》就是悲壮型的,《念奴娇》就是豪放型的。《定**》,一作《定**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唐教坊曲。 (2)小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点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及写作缘由,重点突出了作者的心情,情由景生。

(3)正文

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与古诗、近体诗相比,词的显著特点就是句子长短不齐,而且为了配合音乐反复吟唱,一般分上下两阙,或称上片、下片。也有不分阙的单调和多于两阙的三片、四片的长调。

让学生翻译词片,提示:

莫听,不要听,不管、不在乎的意思; 吟啸,唱歌的意思;

任平生,任凭一生,就让一生这样。 问:上片写了什么?

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不怕(这里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不怕自然的风雨,同时也暗含能顶得住人生风雨,说明他自然、旷达。

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料峭:

1、形容微寒;亦形容风力寒冷、尖利。

2、来回摆动的状貌。如“料峭采莲船,纵横簸天浪。” “料”可做量词,如“一料药”,这里引申为稍微;“峭”形容严峻。“料”和“峭”都是常用字,这里组合一起,用来形容春风,古诗词里常有这种活用字词的现象,表情达意的效果非常明显。如熟悉的“绿肥红瘦”;《水浒传》里鲁智深请铁匠铸刀,铁匠问多重,鲁智深说七十二斤,铁匠说“肥了”人物性格两字边衬托出了;再入“笑从双脸生”几字就描绘出一幅伊人对面莞尔一笑的画面。在写作时,我们也应该像这些成功的作品学习,有时候,往往几个字,就会使整篇文章格调不同。尤其是现代文,一般是怎么说就怎么写,虽然这样意思明了,但有时也不免显得语言苍白。所以,我们在写作练习中要有意识的向古典作品借鉴,美化我们自己作品的意境。

萧瑟:

1、拟声词。

2、形容词,形容景色凄凉。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3、形容词,稀疏。如“萧瑟两鬓”。

下片写三月的春风吹醒了醉酒,让我觉得丝丝微冷。这时雨过天晴,正要落下山去的夕阳还送来了一缕阳光,倒还有点温暖。一身都湿透了,回去吧,看看刚才还是稀里哗啦的树林,此时早已是风止雨停,而太阳呢,似乎也没看到。

7、问题设计

(1)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作者是怎样体现出他自己的不狼狈的? (2) 整首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写雨的是哪些?是怎样写雨的? (3) 找出词中能表达作者心态的关键字词,试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回首向来萧瑟处”作者是站在那里回头看看刚才走过来的那片树林吗?

(5) “归去”,是回家吗?请仔细揣摩。

(6) “一蓑烟雨任平生”与“也无风雨也无晴”哪句更深刻?

8、问题解答

(1) 作者在雨中依然悠闲自在,吟啸而徐行,一个“轻”字更是表明了,作者发自内心的一身轻松。

(2) 除了“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是实写。“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写雨,作者不是从视觉上正面的写雨,而是通过听觉,写雨点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来写雨。雨点打在树叶上都能听到声音,说明了雨之大、之急。

(3) “吟啸”“徐行”“轻”“任”“归去”作者在雨中悠然自得,轻松从容,潇洒随意,就算经历了一路的风风雨雨,回首来时路,也能淡然一笑,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挫折的看淡,对洒脱人生的领悟。

(4) “回首向来萧瑟处”是一语双关的写法,即是看刚才的那片树林,更是回看那人生路,潇潇暮雨,正象征着乌台诗案那段挫折。

(5) “归去”,是回家,只不过是回心灵之家。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便是执着,很多人执着向前,以至于“我们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回首是一种智慧,它能让我们知道,我们离最初的梦想究竟有多远;回首需要勇气,尤其是回首那段深埋在心中辛酸史。有多少人感叹“往事不堪回首”!然而,苏轼回首了,回首了几要丢掉了性命的打击,没有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埋怨哭诉,也没有锤足顿胸的自暴自弃,更没有盲然无措的心灰意冷。苏轼有的只是从痛苦中抽拔了的、从苦难中升华了的潇洒。这是我们需要向苏轼学习的。其实,我们更应该从苏轼身上领悟到,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的正是心中的坚守。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也能选择“归去”。“归去”不是原路返回,而是摒除了障碍之后的以原始的目标出发。苏轼的原始目标是什么?在儒,那是“兼济天下”;在道,那是随遇而安;在佛,那是随缘。苏轼要的不是功名利禄,要的不是高官显位,既然是这样,那贬官了又能怎么样呢?那就回去吧。

(6) “一蓑烟雨任平生”与“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是使用一语双关的手法,两句中都以“雨”来比作人生中的挫折、逆境。前一句的心态是,任凭你人生中有多少挫折苦难,都不能把我怎么样,表现出了一种豁达大气的气魄;后一句是,人生中无所谓逆境、顺境,如“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的超脱。

9、小结 作者路中遇雨,因事感怀,用比喻及以小见大的手法,抒发了泰然从容、乐观旷达,坦然面对人生中的逆境的超拔的人生观。纵观全词,一种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我们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难道不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10、作业

(1)分别用“料峭”“萧瑟”“回首”三个词语造句; (2)背诵本词; (3)

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赏析上面诗作中的任意一首。

(4)自己查阅苏轼的相关资料,背诵苏轼的代表作品。

推荐第4篇:定**教案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词作的意境。

(2)、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感知苏轼豪放的艺术风格,体味其语言的艺术魅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鉴赏词作,体会苏轼虽身处逆境,但仍能泰然处之、乐观洒脱的胸怀。 (2)、从苏轼对待挫折的方式中得到启示,正确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 教学重点:

1、此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教学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纵深思考,横向比较。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

这是一个人与一座小镇的故事:900多年前的一天,一个文人从死刑牢狱中被押出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带着满心侥幸和满心绝望,来到一个很荒凉的小镇。他在这里完成了一次精神的突围——由失意孤独、困惑烦恼到超脱旷达、从容淡定,他在这里留下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而这座小镇也因为他而名扬海内外。“苏轼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轼”。

这个文人是——苏轼,这座小镇是——黄州。

苏轼性情爽直、好发议论,因此频遭贬谪,终身漂泊、历尽磨难,走过无数穷山恶水,他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是他政治仕途上的第一个重大打击,一个正处在人生事业巅峰的人忽地被打下低谷,他还有出路么?这样的厄运人生,苏东坡如何面对呢?所谓“言为心声”,让我们学习他写在黄州的一首词——《定**》。

二、认读感知鉴赏《定**》

1、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听老师读,解决疑难字句,了解词的大意,听出画面、听出情感。析:本词上下片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上片写风雨中的情景和心境。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下片写风雨后的情景和心境。蓦然回首,云淡风清。

3、学生一起朗诵,争取背诵,进一步体会词作的思想感情。

4、讨论交流,解读全词,畅所欲言,展现个性

(1)、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代表性问题,讨论解决。

(2)、谈谈你最喜欢词中哪一句?请说明理由。你觉得苏轼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讨论重点:品味语言,鉴赏形象,分析手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 概括人生哲理: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四、探究、解析苏轼的思想体系

词人写道“归去”,苏轼现存词作中,“归”字出现了一百余次,但词人从未有真正意义上的退隐。支撑他的是什么力量? (1)儒家入世思想

(2)为民请命的道义担当

问题:是不是苏轼的思想里只有儒家的经世济用呢?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人。苏轼的思想体系中,儒道佛兼容并蓄,基本思想还是在儒家的用世观念内。

五、归纳

作品主题: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藐视祸难、旷达超脱的智者襟怀。

苏词题材上的一大特色:用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以小见大,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波澜。

六、拓展阅读《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提示解读诗词的方法,探讨苏词的多种风格。——既有豪迈雄健、慷慨奔放的豪放词风,又有缠绵哀怨、伤感低沉的婉约词风。

总结:豪放派的苏轼也有缠绵柔婉的一面。品读苏轼一篇篇蕴含着生活气息、生活意义、阳光般透明的诗文,如同畅饮沁人心脾的甘泉,可以使人内心澄清而明亮。用心去读苏轼,我们读出了他的愤懑痛苦,读出了他的无奈失意,更读出了他的超脱达观、坦荡豪迈。让我们学习苏轼,让我们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七、布置作业:

从苏轼的诗词文赋可看其人生思想,让我们走进苏轼与其对话。阅读苏轼其他作品,以《东坡先生,我对您说„„》或《从苏词看人生》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附:

板书设计:

《定**》

苏轼

上片

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镇定心态 藐视祸难 下片

风雨后蓦然回首,云淡风清。欣慰心态 超脱旷达

眼前景——

心中事 ——

人生理

以小见大

推荐第5篇:定**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教学重点

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教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鉴赏唐诗宋词是一个用心灵去探寻美的历程,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贴近它,去感受它艺术境界的美妙。好,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描述(出示多媒体画面):

他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少年得志,22岁一举高中,名动京华;他仕途波宕,曾为帝王之师,也曾为阶下之囚;他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直臣,也是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处世天真,眼中所见无一坏人;他淡泊名利,居庙堂之高时,念念于归隐渔樵,处野域蛮荒时,恬然自适于陋室粗食;他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也成为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他赢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喜爱,他的魅力似乎是无穷的。他,就是苏轼,中国老百姓更喜欢称他为苏东坡。

苏轼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他的旷达胸怀影响了无数后人的人生模式,他的“自成一家”的诗词也开辟了诗歌创作的新天地。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东坡词新人耳目的魅力。苏轼创作词的时候,面对的正是有井水处皆歌柳永词的局面,苏轼以雄健之笔,使豪放词异军突起。苏轼的豪放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学过他的一首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我们来齐读这首词,再来感受一下这震铄千古的豪放名篇的恢弘气势。 (生齐诵。)

师:在诵读中,同学们感受到东坡词的豪放气势了吧。下面请同学结合着《念奴娇•赤壁怀古》来归结一下豪放词在写景、抒情上都有什么特点? 一开头,词人便以千钧之力,大笔挥洒,只用“大江东去”四个字,便绘画出万里长江波澜壮阔、浩浩东去的雄伟气魄,然后用“乱”、“拍”、“卷”等字,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一幅雄壮奇美的江山画卷。

苏轼描写周瑜的建功立业,发出功业难成、花发早生的喟叹,但这不是哀婉细腻的抒情,而是壮怀激烈的感慨。

(生总结:写景:博大壮阔、气象恢弘。抒情:豪迈奔放。) 正所谓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这首词的出现,对于盛行着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

但是,同学们,豪放派的词是不是就仅仅只有在写景上:博大壮阔、气象恢弘。在抒情上:豪迈奔放这一类呢?还有一种豪放,豪放在词人豁达的精神和情怀。下面我们来鉴赏一首并没有博大壮阔的写景,也没有豪迈奔放的抒情,但却充满着词人豪放情怀的词——《定**》。

二、了解作者,知晓背景(点击投影)

《定**》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愤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而这首《定**》的小序则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事实上,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抒胸襟,借“道中遇雨”一事,来抒写作者当时“余独不觉”的心境。这“余独不觉”不就是“泰然处之”吗?

三、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齐读。看课件中的视频,感受。 2,鉴赏分析

3.层次结构

①上片写雨中的情景和心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莫听”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见俏皮的挑战色彩。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两句似乎是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胜过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的呢?实际上是以“竹杖芒鞋”喻指闲散江湖,以“马”喻指奔波官场,通过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身轻松。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是不可能轻松的,故而它的实质用意只能是“无官一身轻”。“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不是写眼前景,而是想心中事,因为“雨具先去”,当时并无蓑衣,而“烟雨”则是江湖上烟波浩渺、斜风细雨的景象,故而这一句是表达了苏轼想退隐江湖、自在地度过一生的心愿。“任”字含放任自由之意。

②下片写雨后的情景和心境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三句写雨过天晴、寒风吹拂、斜阳晚照的眼前景象,但也隐隐地透露出作者在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余悸尚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更加清醒、晚境或尚有望等既达观又复杂的心情。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表面上似乎是说,回到住处,再看路经之地,既不是风雨交加,也不是朗朗晴空;实际上,“萧瑟处”隐喻宦途风雨,“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而“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说,有了归隐之心也就无所谓什么宦海的风雨或晴天了。显然,这里的主要心态是旷达,主要意向是隐逸。

全词上片写雨中,下片写雨后;上片落笔镇定心态,意归闲散江湖,下片落笔欣慰心态,意归飘然世外。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景物层次、意绪走向都十分清晰。

5.内容述评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谪黄州时的基本心境:一是泰然自若、旷达处之;二是意存归隐、宽慰自解。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就是身处危难之中仍泰然自若的鲜明写照。他曾在给李之仪的书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遭迫害,受贬谪,被人推搡谩骂,无人识其是官,竟觉得这是可喜之事;由此种奇异心态可以体味到,苏轼当时的心胸旷达到何种程度。

意存归隐是这首词的主要情感倾向。上片情怀,指向“一蓑烟雨任平生”,下片情怀,收在陶渊明的“归去”,上下一致,心意之所归都是隐逸江湖。上片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下片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意理相承,都表现出对官场险恶的厌弃,这无疑是作者意欲归隐的动因。而过片中的“醒”字,则隐含着诗人历经政治磨难而终于醒悟的意味。其《临江仙》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一名句,就产生在这首《定**》之前不久,可见在被贬黄州这段时期内,归隐的意向确实在苏轼的思想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苏轼的思想体系中,儒、佛、道是兼容并蓄的。他祟尚老庄哲学,深受禅学影响,颂扬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因而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后产生隐逸思想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苏轼一生始终没有真的归隐过,这说明,即使严遭挫折,他的基本思想还是在儒家的用世观念界内。因此,对苏轼的归隐意向,只能看作是一种自我心理调节,自我心理宽慰,这充分体现出苏轼淡薄功名的宽阔胸襟和旷达通脱的人生态度。

四、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讨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点击投影)

明确:这几句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莫听”、“何妨”、“谁怕”是关键词,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其“独不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

2.思考:“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点击投影)

明确: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

五、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1.讨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点击投影)

明确: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2.讨论:即景生情、以小寓大的写法。

明确:《定**》以道中遇雨隐喻仕途风雨,并进而借雨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象,寄托隐逸江湖后就无挂累于风雨阴晴的超然心境,这都是即景生情、以小见大。而且这个“大”是难以穷尽的:不仅有遇雨、吟啸、竹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晚照这一系列历历在目的自然真景,还有苏轼仕途坎坷、遭贬黄州、渔樵杂处、放浪山水,乃至隐居山林、啸傲江湖、一蓑烟雨、超然物外等一系列在想像中展开的社会人生景象,不仅表现出苏轼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在醒悟中心仪归隐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微的情致,而且渗滤出放开眼量、洞达事理、自我调节、旷达通脱等一系列人生哲理。写眼前景有限,想心中事无限,这就是隐喻寄托所追求的艺术效果,也最终体现了这首《定**》的成功之处。

六、布置作业(点击投影)

背诵、默写《定**》。

推荐第6篇:定**详细教案

定**

一、本词导入。

站在这儿,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

类推一下:

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

一场雨,躲一场雨。 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板书:雨

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

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词,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

苏轼会怎么看?请翻开教材 71页,我们一起来看《定**》。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同行(xíng)

吟(yín)

啸(xiào)

一蓑(suō)

2、教师范读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朗读指导

有点苏子行吟的味道。“何妨„„平生”,还应该读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但要随意、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

3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以及小序,了解〈定**〉的写作背景。

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而且。。。。。。。。。。。 ——他没躲雨。(小序中,词中。小序作用?“故”:写作缘由,一件小事寄予深刻哲理。)

——他说风雨皆无。

——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

附高考题: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4分)

答案可在最后公布,以留下悬念。(答案: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有几分禅意了)„„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案: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三、背景穿插。

1、苏轼出世了吗?

——没。

·你怎么知道?

——这位同学用苏轼的生平经历证明了,他一生都在仕途上。被贬到黄州还挂着个团练副使,被贬到惠州儋州也还有个节度副使、别驾什么的。预习很扎实,看得很细。( 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职位团练副使(自卫队副队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节度使副使,别驾。)

3、那大家知道他这首词写在什么时候吗?

.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

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哪位同学来谈谈苏轼去黄州的背景。

——他这一说大家都明白了,原来和历史还有关,和政治有关。苏轼是在朝廷新旧党之争中倒的霉。(有意思的是新法当政,他发现新法弊端,故反对;旧法当政时,他又觉新法仍有可取之处,所以他不见容于两端。在新法倒霉后者苏目睹新法一些弊端,故很不同意王安石的新法。神宗即位支持变法,旧雨凋零。苏轼自求外放。就是前面说的出知杭扬等。这样持续了大概有十年,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说他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具体情况是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 坐牢 103天,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这位同学说东坡获罪?独以名太高。那是他弟弟苏辙说的。你从哪里得知?余《苏东坡突围》。很是篇很值得一读的文章,他从社会的文化心理角度来阐述东坡怎么倒的霉。

四、重点探究、拓展

再自由读一遍。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一):上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雨骤风狂。

2. “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闲适、坦然的心态。

“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竹杖芒鞋轻胜马”,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走路,比起骑马,何难何易,这是不言自明的,更何况又是在雨天的泥泞地上走。可是作者说“竹杖芒鞋”比骑马轻快得多!这种自嘲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毛泽东《游泳》超旷达观之状可掬。

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4苏轼靠什么来抵抗人生的狂风暴雨?用从某个词语中,我看到了苏轼的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或者精神的句式说出你的理解。 莫听―――>超然物外 何妨―――>镇定自若

谁怕―――>向风雨挑战的倔强 吟啸且徐行 ——>潇洒闲适

“竹杖芒鞋轻胜马”,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走路,比起骑马,何难何易,这是不言自明的,更何况又是在雨天的泥泞地上走。可是作者说“竹杖芒鞋”比骑马轻快得多!这种自嘲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毛泽东《游泳》超旷达观之状可掬。 一蓑烟雨任平生”,点明了词中所说的风雨,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界的风雨,而兼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作者申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有气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政治风雨的考验。现在所面临的政治祸难又算得了什么?一个“任”字,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见出自若、自信的胸襟。 板书:任(“徐行”)

5总结人物形象1:风雨中的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板书) 2:写作技巧:双关

(二):——下片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2, 苏轼为何喝酒?

在苏轼以前的作品中苏轼为什么喝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孤独)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忧愁)

:写此文时苏轼忧愁什么?注意序中日期,结合注释思考。

乌台诗案: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铛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命悬一线

九死一生)

沙湖买田: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开荒种地

生活艰难)

明确:沙湖道中风雨——人生的风雨

3雨停了,苏轼人生中最大的一场雨也结束了,那么在这场大雨过后,苏轼对人生有了怎样一种新的认识呢?抓住哪些字词?(抓住“斜阳”“迎”)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风雨过后,必将迎来人生的希望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往事,人生顺逆心中已无分别,犹如菩提本无树,明月非镜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抓住“萧瑟处”“风雨”“晴”)注意这里的晴与词序中的遂而已晴和山头斜照是否矛盾?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物外;“不以物伤性”;“得失随缘,心无增减。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都是无所谓的。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颓丧沉沦。

总结人物形象

4:雨过酒醒后的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雨后东坡——堪破人生晴雨的智者(板书)

5, 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然后完成导入时试题。)

7 关键:“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板书:无(“回首”)

这让我想到五祖的两个弟子的话:“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禅意很浓了。

三总结:激凝思辨 体悟人生

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归。

回首人生的风风雨雨,苏轼悟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真谛,他决心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去抵抗纷扰的世界。苏轼的“归去”是归向何处? 预设学生回答:

1。归朝廷 因为在苏轼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浣溪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江城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2.归田园。喜好庄子,纵情山水,每到一个贬谪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进 深山,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如《记承天诗夜游》:何处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归佛门。如《菩提》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 4.、“归去”——回归自我

面对风雨,谢灵运归去了工丽的山水诗中消磨个体生命,陶渊明归去了世外桃源独善其身归隐田园,苏轼的归去遵循心灵的指引,积极实现人生的关照和超越,在生命的左岸和右岸之间,独守那份朴拙、持重、超然、旷达的自我。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处处是家)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安是家)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心如海天——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 :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 一心渴望退隐 ,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他不同庄子、陶潜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苏 360首词中,归字出现 100多次。他要往哪归?

我们来看他另外几首词。

——《定**》:“„„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吾乡何在?在心安处)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像什么?飞鸿踏雪。一切皆为偶然、虚幻,无论功名利禄,还是痛苦灾难,所以还有什么可以悲喜的呢。(故欢乐不必过于欣喜,痛苦可以在内心化解,世事沧桑实属过眼烟云,求得本心清静便是解脱。和悲喜不形于色还不同,不形于色,心里有,他是化了悲与喜。(这就直接导向了对社会共认的价值系统的否定,和对苦难现实漠然处之的态度。)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 hu2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个笑话,以为他逃跑,派人去追,回头却发现他在呼呼大睡。)他的江海是什么?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100年):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参: shē n)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九死而不恨,心里装着什么,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是何等的跨越或超越!)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是他和李白的不同。李白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是谪仙人。苏轼呢,春来春去,盛与衰,他将人生看得几清明,因为看透,所以通透。

他想归哪儿?归于心。(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

这位同学提到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六、温故知新

我们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不是。举点例子。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壮志难酬)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但愿,千里〉(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赤壁赋》呢?还是有点归的味道。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任”也好,“无”也好,有风雨才有归意。我突然又想到了苏轼另一首词: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天涯处处芳草处处可归。心里有就有。墙里墙外,多情无情,面对一切悲剧,都能笑而归了。范仲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芳草是故乡。

七、个性阅读

1、是不是在座的都喜欢苏轼?不是。那请联系本词来说说。

——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

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

——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我在网上也看到一篇文章,和你的观点很像。推荐给你:

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在人格的坚硬性上,苏轼不足以和中国历史上那些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的人比肩而立!把这种“纯正的窝囊”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完美”,因而,他就“罪莫大焉”。

2、我们很多同学想跟你商榷了。那你们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

——你说

——你说

听大家这么说,我突然感觉到人生的复杂和多元了。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这一场雨的工分,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

八、学习评价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王水照复旦教授,唐宋文学权威)

—— “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王灼云(《碧鸡漫志》)(课本单元标题语)

带着我们对风雨的理解、对东坡的理解我们再读一遍。

九、出题训练

我们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隐喻义,双关。很好,如果考试,这儿很可能成为考点。最后我们来做一件入世之事:给这首词拟几道赏析题。

——“一蓑„„”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抓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常是重点)

——“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聪明,把上课内容变成题了)

——“轻”怎么理解?竹杖芒鞋行于泥地真比马轻?

——“迎”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抓字词来解读,很符合出题常规)

——

十.结语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推荐第7篇:苏轼`定**教案

苏轼《定**》教学实录

一、本词导入。

站在这儿,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 类推一下:

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 一场雨,躲一场雨。 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板书:雨

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

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词,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

苏轼会怎么看?请翻开教材 71页,我们一起来看《定**》。

二、整体感知

1、我先读一遍,大家看看,就我刚刚那题,东坡会怎么回答。(注解 10,萧洒、萧瑟,版本不同。标记一下)

——他没躲雨。(小序中,词中。小序作用?“故”:写作缘由,一件小事寄予深刻哲理。) ——他说风雨皆无。

——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

2、听这首词,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齐读一遍,然后从词中找一下答案。——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有几分禅意了)„„

三、背景穿插。

1、苏轼出世了吗? ——没。 ·你怎么知道?

——这位同学用苏轼的生平经历证明了,他一生都在仕途上。被贬到黄州还挂着个团练副使,被贬到惠州儋州也还有个节度副使、别驾什么的。预习很扎实,看得很细。( 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职位团练副使(自卫队副队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节度使副使,别驾。)

3、那大家知道他这首词写在什么时候吗?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哪位同学来谈谈苏轼去黄州的背景。 ——他这一说大家都明白了,原来和历史还有关,和政治有关。苏轼是在朝廷新旧党之争中倒的霉。(有意思的是新法当政,他发现新法弊端,故反对;旧法当政时,他又觉新法仍有可取之处,所以他不见容于两端。在新法倒霉后者苏目睹新法一些弊端,故很不同意王安石的新法。神宗即位支持变法,旧雨凋零。苏轼自求外放。就是前面说的出知杭扬等。这样持续了大概有十年,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说他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坐牢 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这位同学说东坡获罪?独以名太高。那是他弟弟苏辙说的。你从哪里得知?余《苏东坡突围》。很是篇很值得一读的文章,他从社会的文化心理角度来阐述东坡怎么倒的霉

四、朗读指导

1、了解这么细,我猜你一定是爱上东坡了。那么,我们请你再来朗读一遍这首词。

——有点苏子行吟的味道了。“何妨„„平生”,还应该读得怎么点?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不对,有同学说“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还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有人说“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五、重点探究、拓展

1、太复杂了,不好读。那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上片重点:“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板书:任(“徐行”)

——下片关键:“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板书:无(“回首”)

这让我想到五祖的两个弟子的话:“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禅意很浓了。

2、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归。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 :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 一心渴望退隐 ,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让你想到谁?

——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一死生,齐彭殇, ——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他和庄子、陶潜能划等号吗?——不能,我特别赞赏这位同学联系背景生平来谈的做法。前面同学也已经说了。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苏 360首词中,归字出现 100多次。他要往哪归? 我们来看他另外几首词。

——《定**》:“„„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吾乡何在?在心安处)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像什么?飞鸿踏雪。一切皆为偶然、虚幻,无论功名利禄,还是痛苦灾难,所以还有什么可以悲喜的呢。(故欢乐不必过于欣喜,痛苦可以在内心化解,世事沧桑实属过眼烟云,求得本心清静便是解脱。和悲喜不形于色还不同,不形于色,心里有,他是化了悲与喜。(这就直接导向了对社会共认的价值系统的否定,和对苦难现实漠然处之的态度。)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 hu2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个笑话,以为他逃跑,派人去追,回头却发现他在呼呼大睡。)他的江海是什么?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100年):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参: shē n)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九死而不恨,心里装着什么,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是何等的跨越或超越!)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是他和李白的不同。李白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是谪仙人。苏轼呢,春来春去,盛与衰,他将人生看得几清明,因为看透,所以通透。 他想归哪儿?归于心。(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 这位同学提到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推荐第8篇:石榴教案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重点学会“抽”、“仿”、“佛”三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本课的两个多音字“间”“剥”,体会本课出现的一个比喻句。

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读准生字、新词,会写三个生字。2.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 3.掌握本课的比喻句,能够有感情的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词句,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直接出示图片,提问:这是?学生(石榴)。你看成熟的石榴有的笑得裂开了嘴,有的笑破了肚皮,多可爱啊!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要和它做朋友可得先把课题读好,讲解“榴”的读音:单独成字读第二声,在课题中读轻声。指读课前板书的课题,学生跟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2.挑战词语:仿佛、甚至、喜讯、抽出、扒开、肚皮、甜津津、石榴、成熟、玛瑙、驰名中外、郁郁葱葱、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咧开了嘴

先带拼音读:自由读、开火车读(正确就跟读,不正确的举手帮帮他)、齐读。

过渡:去掉拼音你还认识他吗?去拼音小组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把词语读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大家来玩一个游戏。出示课件。

3.“闯关游戏”,挑战句子。图片上的三个石榴啊,石榴越大,背后的句子就越难,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挑战。

第一句: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lù)出了满满的子儿。重点强调露字的读音。(2加齐)

第二句: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请同学起来读(1),老师有个方法,能让你们读的和她一样好,断句(1加齐)。

这句话也很长,你能用刚才的断句方法试试吗?第三句: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bāo)开外皮,只见玛(mǎ)瑙(nǎo)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wēi)在一起,红白相间(jiàn),晶莹透亮。学生边度边出示断句,提示剥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度bao,再讲解多音字间。利用斑马的图片理解红白相间。

(三)再读课文

再读课文,把刚才学的词语、句子带入课文中,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做适当的点评。)

过渡:枣庄石榴可真诱人,看!他们把广告都打到新闻上啦!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读新闻:枣庄石榴园有石榴树五百三十余万株,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是我国最大的石榴园,被誉为中国第一,世界少有。(驰名中外)如果你是枣庄人,你此时有什么感受?(骄傲、自豪、喜爱)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读出骄傲、自豪、喜爱之情。过渡:夏天到了,石榴花开了。(板书:夏天 开花)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图片,一张石榴花远景的,一张近景的。让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石榴花。(2至3个同学)

2.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出你最喜欢的或者你认为描写最生动的句子。学生可能会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讲解这个比喻句:先出示小喇叭和石榴花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图,他们很像,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你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仿佛),你能给仿佛换个词吗?(宛如、好像等),此时小喇叭在干吗呢?(鼓着劲儿在吹呢),你能比一比这个动作嘛吗?讲解鼓着劲儿——鼓着腮帮子,用力吹。这里体现出石榴花充满着生命力,充满着力量!指导学生感情朗读(2加齐)。

4.这是在“近”处看石榴花,那远处看石榴花又是什么样的呢?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枝头。

谁能解释郁郁葱葱?(多、绿、密、亮)出示图片,石榴花又是怎样的呢?(火红、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满)说明石榴花很多、很红。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石榴花的红和多。

过渡:这么美的石榴花也给古代大诗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拓展似火山榴映小山,火齐满枝烧夜月。

6.石榴花确实很惹人喜爱,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段课文给我们带来的三个生字吧!

(六)教学生字

1.教学生字“抽”,“仿”“佛”你怎么记住它?观察特点,怎么占格,教师范写佛字、扩词、描红,在生字本上写两个。

(七)总结

这篇课文作者通过由远及近的方法写出了石榴花的红、多,还通过春天、夏天,秋天的石榴树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八)作业布置 1.写一写今天学的三个生字,各一行。

2.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从你的语言里感受石榴的美。

(六)板书设计

16 石榴

春天

抽枝 长叶

夏天

开花

挂果

远——近

推荐第9篇:故宫博物院教案(定)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秦秀丽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

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

1 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幻灯出示图片)其中故宫,大家都不陌生。那是皇帝和他的嫔妃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严禁老百姓进入,因此又叫紫禁城。面对这组充满神秘感的建筑群,大家想不想了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板书课题)

投影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并积累应用。

2.熟读课文,弄清参观路线,理清文章结构。 3.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

二、检查预习,解决字词: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教师检查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鎏(liú)金 蟠龙(pán) 中轴线(zhóu) 攒(cuán) 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玉玺(xǐ) 檀木(tán)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诏(zhào)书 肃穆(mù) 上谕(yù) 额枋(fāng) 矫健(jiǎo) 妃嫔(pín) 翊坤宫(yì)

修缮(shàn) 迥然不同(jiǒng)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 快速阅读课文,边勾画边思考:

1、故宫总特点是什么?

2、按照游览路线, 理清文章说明顺序,填写课后练习一图。

小结:根据故宫的布局和游览路线,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按照事物空间分布位置来介绍和说明的,这样的说明顺序叫做空间顺序。

3、本文怎样进行空间顺序说明的?找出文中的相关词语。

明确:从…往里走,沿着…穿过… 走进午门… 进了太和门… 向南…往北…

小结:这些方位词的使用可以看出作者立足点的不断变化,这种写法叫移步换景。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本节课学习收获。

2、作业:查找有关图片和资料,更详细地了解故宫的建筑及布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详有略说明事物的方法。

2、了解故宫主要建筑的特征用途等,理解故宫在

3 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3、通过了解古代建筑,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同教学目标

1、2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

2、回忆上节课内容。

二、合作探究,研读重点

1、思考: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默读5—8段写太和殿部分,讨论:

(1) 每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

(3)读第六段,找出表示方位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什么?“后三宫”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3、比较全文,想想为什么要以介绍太和殿为重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当堂训练,掌握方法:

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4 ⑴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⑵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⑶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⑷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

明确:⑴打比方 ⑵作比较 ⑶列数字 ⑷举例子

四、总结收获,课堂小结

1、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2、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结构为总分总。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法,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四、作业设计,拓展延伸

以“我们的校园”为题,写一篇说明文。要求:

1、按空间顺序来写,选定立足点

2、要求重点突出,总说分说结合。

推荐第10篇:定《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1、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2、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3、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曾经,我们学习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种感动依旧萦绕在我们心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荷塘月色》,体会不一样的情感。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二、自读感知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2、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

体会修辞手法对语言文采的表现力。

1.比喻:

2.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叫博喻,又叫连比。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例如:①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杨朔《画山绣水》)

②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王蒙《春之声》)

3.通感(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4.拟人: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什么?

提示: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三、讨论交流

首先讨论第一类问题,即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

(一)投影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投影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社会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1、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2、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其次讨论局部细节问题。

1、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2、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3、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4、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人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5、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6、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7、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8、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9、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最后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处。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这个问题不言自明了。

小结: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四、作业

学生背诵第

四、第

五、第六段。

提示: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荷塘月色》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

高中与初中相比,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如本单元——现当代散文单元学习重点就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二、说重难点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由于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因此,这篇文章事实上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现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独具魅力,被称为写景的好手。并且在景物描写中,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壮年时期的作品,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现代白话文的典范。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位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重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课借景抒情的手法。

2通过品读语言,尤其是精彩语段4—5段的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复杂的感情 。 2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三、说教学方法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1朗读法

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

2讨论法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答案。 3质疑法

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查阅资料法

四、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

四、五自然段深入分析。第二课时深入理解感情,赏析第六自然段,理解《采莲赋》作用。 现在我着重讲讲第一课时。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以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被毛泽东称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凸显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第二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这一部分大约需十五六分钟的时间。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之所以安排这么多时间,是因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巴金说过:“写吧,只有写,才会写。”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说:放手让学生读吧,只有读,才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

(1)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2)第二步,抽学生起来朗读读。教师予以适当的评点、指导。让学生听一部分范读。

(3)再次自读 听完范读后还是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3仔细品读,把握感情

经过几次诵读之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再次请学生起来朗读课文,这次是请学生挑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段来读。在我设想中,学生选

四、五自然段及《采莲赋》这一段的比较多。若有学生提到自己比较喜欢《采莲赋》这一段,我想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感情基调。设计几个问题:“为什么喜欢这一段文字?”它与全文的中心是否协调?引导学生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当然,课堂是生成的。这只是事先的一种设想。如若学生未提及《采莲赋》这一段,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抓住学生发言的闪光点,或切入对精彩语段的品位,或是对写作手法的揣摩。

4、赏析语段,品位语言

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教师继续请同学找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精彩语段

四、

五、六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请`喜欢第四自然段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启发指点,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处,以下仅举几例: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用裙来比喻叶子?(引导学生用比较法揣摩语言)

(2)如果把“曲曲折折”换成“曲折”好不好?(引导学生用替换法揣摩语言) (3)这里写的是月下的荷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月亮的影子?(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结合) (4)作者对月光下的荷塘仅仅是做静态的描绘么?(理解作者动静结合的写法) (5)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领会通感手法的运用)

(6)一个人在这月夜,能够如此细致地欣赏这样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体会借景抒情)

(以上所启发引导的地方,在备课之时皆已储存,到了课上就要随机使用。这些问题的设置,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叠字叠句的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这三方面赏析文章。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角度发问。既是揣摩语言,提问就必须紧紧扣住语言,切忌架空) 品读赏析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之后,引导学生用刚才所学的赏析方法试着对第五自然段从语言、情感、描写角度这几个方面进行赏析。特别对于这一段中几个动词的使用如学生在论述中未触及,教师可结合课后习题二予以适当点拨。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希望语文教学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掌握一些赏析散文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小结本课必不可少因此,在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做一个小结,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并告诉学生作者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 第一课时结束,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

四、五自然段

2、完成课后习题二

第二课时继续品位语言,深入领会作者思想感情,争取当堂背诵

1、请学生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重点赏析第六自然段

3、讲解《采莲赋》在全文作用

4、背诵

四、

五、六段

5、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荷塘月色》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 2.了解文章特点

3.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4.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难点】

1.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学习方法】

1.通过听录音、默读,走进作者的文章环境 2.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3.通过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过程】

1.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4.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5.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6.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7.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8.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9.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10.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11.《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第11篇:教案封面(定)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教 案

(200 —— 200 学年第 学期)

课程名称 系 任课专业 任课班级 教师姓名

第12篇:珍珠鸟教案定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只美丽的鸟,请大家欣赏。(图片放映,生观看) 2看同学们欣喜的样子就知道大家都很喜欢鸟,谁能说说生活中你了解或知道的鸟。(生发言)同学们知道的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 3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种可爱的鸟。(出示图片),谁来介绍介绍它的样子?(生观察并介绍,师及时表扬,你观察的可真仔细)细心地同学观察到了鸟的后背还生着珍珠似的白点,所以人们呢把它取名叫“.珍珠鸟”(板书题目) 二教学

(一)检查生词预习

1师:如果有人送给你这么一只珍珠鸟,你的心情会怎样?(高兴,兴奋)是啊,本文的作者“我” (板书:“我”)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朋友送他一对珍珠鸟,他也很高兴,谁能读出作者这种高兴的心情?(指名读“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你读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生齐读)

2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课前预习情况。咱们来开火车领读生词。(表扬,大家都认真做了预习,)

3.生词大家都认识了,那词的意思你知道吗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生用自己的话说词语的意思,师归纳,总结,及时表扬,

斑斑驳驳:文中指吊兰叶子在阳光下明明暗暗,颜色不一,相互交错。 生意葱茏:文中形容草木生长旺盛,充满生命活力。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眸子:本指瞳仁,泛指眼睛

流泻:迅速流出,本文指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受从笔端一下子流淌出来 过渡: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老师很高兴,因为大家都做了充分的预习。

(二)学习鸟的变化

1文中提到珍珠鸟最大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珍珠鸟虽然可爱,但是据说这是一种极为怕人的鸟。(板书:怕人) 怕人的珍珠鸟与“我”相处得怎么样?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2指明读自学提示一

珍珠鸟在在与“我”的相处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自学尝试回答 板书:亲近,信赖。

3看来咱班同学都认真读文,仔细思考了,现在请同学们发挥集体的力量,凝结集体的智慧,小组合作学习,谁能来读一下自学提示二?(指名读出示自学提示二)

珍珠鸟对作者从害怕,亲近,到信赖,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呢?

重点 (1)大珍珠鸟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2)孵出了一只小珍珠鸟

(3)小珍珠鸟在房间里愉快地到处飞

(4)小珍珠鸟飞到书桌上喝茶,啄笔尖,啄手指

(三)学习小珍珠鸟的外貌的段落

1师:看来一对大珍珠鸟在作者家里生活得很快乐,还送给了作者一个大惊喜,生了一只小珍珠鸟,老师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只小珍珠鸟长什么样?谁来为我们描述一下?(指明读 7段)出示图片及文字, 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小家伙,(出示图片)师提示:“小珍珠鸟好像一个?(蓬松的球)”

3作者见到新生儿肯定比咱们更激动,哪句话能体察到他的心情? (呦,雏儿!正是这小家伙!)你读得真好,谁能在试着读一下?咱班同学一起来试着读一下(齐读。及时表扬)

过渡: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小珍珠鸟还很淘气呢!钻出笼子的小珍珠鸟在房间里到处飞谁能给大家读一读吗?指名读8段

(四)学习珍珠鸟在屋里活动的段落

1小珍珠鸟都飞去了哪些地方?指名回答(笼子四周,柜顶,书架,灯绳,画框) 2小珍珠鸟飞去了这么多地方,这一片小天地带给它多大的欢乐啊!请同学们跟着屏幕中的小珍珠鸟一起玩耍吧.(红色的词重读)生齐读8段。 聪明的你梦,想像一下,珍珠还会去哪?做些什么?

过度:在主人的宽容,娇惯,纵容下,小珍珠鸟的胆子渐渐大了,竟然落到我的书桌上,(指名读10段11段表扬)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2作者把珍珠鸟当做人来写,同学们就把自己想像成珍珠鸟。假如你是这只小珍珠鸟,你为什么会一点一点的接近我呢?你会想写什么?说些什么?(幻灯片,师生合作完成填空。师读课文内容,生扮演珍珠鸟说说自己心里怎么想的,以此来体验人和鸟事怎样一点一点亲近的)师及时表扬。

3你们说的太好了,真的变成了一只只小珍珠鸟了呢,同学们请看屏幕,老师把第三人称“它”,都改成了第一人称“我”,各位小珍珠鸟,让我们与主人互动起来吧!读幻灯片

(四)学习珍珠鸟在作者肩上睡着的段落 过度:

就这样,小珍珠鸟每天淘气地陪伴着作者,而作者也默默地享受着小家伙亲近的情意,有一天,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谁来为我们读一下13段?指名读 1.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在作者的肩上睡着了)

2.让我们来尽情的欣赏一下这动人的场景,生欣赏图片。问:你觉得现在的珍珠鸟还怕人吗??从哪看出来的? 不怕人了,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在我肩头睡着了

3小家伙美美地睡着了,它做起了甜甜的梦,它会梦见什么呢?生回答,师评价,表扬。

4我们再来看看图片中的作者,你能从他的表情或眼神中读出他的心声吗?他会对在他肩头熟睡的小珍珠鸟说什么?(生想象)说得真好,老师想你们能对珍珠鸟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你们心中有爱

下面就让我们满载着这种浓浓的情,深深地爱,来读一下这段文字吧。

(五)学习珍珠鸟信赖作者的原因

1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已经从你们的朗读中感觉到了爱? 师指示板书,提问

珍珠鸟由“怕人”到“亲近”人,作者从与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 你能从文中找到原句画下来吗?(生画一画并汇报,师板书:信赖,美好的境界) 谁信赖谁?(鸟信赖作者)

2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珍珠鸟会从害怕作者到亲近作者,到最后甚至对作者产生了信赖?

(因为作者爱他们)板书:有爱 示二

作者为照顾一对怕人的珍珠鸟做了哪些事?重点 (1)作者为一对珍珠鸟为鸟儿布置更好的环境; (2)按时添食加水

(3)按捺自己的好奇心决不轻易打扰它们的生活。

老师有个疑问“决不轻易打扰它们的生活”怎么能算是爱呢?(真诚,细腻,默默无闻的爱)

3问:你还从哪里体会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这种默默无闻、细腻的爱?(在文中画一画)

很少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我不管它

我不去伤害它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我不动声色地写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

4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温暖的抚摸是爱,静静地注视是爱,逗它玩是爱,让它独自玩耍也是爱,为它做这做那是爱,啥也不做,也是爱,给它舒适的家是爱,放它飞,让它自由地飞翔也是爱,所以,我们不仅要心中有爱,还要学会如何去爱(板书:会爱)

现在谁再试着回答:作者为什么能获得珍珠鸟的信赖?指名回答,师引导,归纳(因为作者爱珍珠鸟,而且会爱)

正因为作者有爱,会爱,所以这个小家伙才会完全信赖我,是不是?

四、扩展阅读 感情升华

1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 。在本文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与鸟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画面,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人类与其他动物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真情。播放幻灯片,生欣赏。

2不仅陆地上的动物信赖人类,海洋里的动物也是如此,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播放视频,潜水员救助魔鬼鱼。

3、相信看过这些影像资料后,大家一定想到了很多,也一定有好多想说的话,快说一说吧!(鼓励孩子围绕信赖为主题,列举生活中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创造美好境界的实例) 如:1与动物和睦相处

2同学之间

3向作者学习,有爱 会爱

五、总结全文归主题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冯骥才那样,那么我们也将会融入到那美好的境界之中。让我们带着诚挚的、真诚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师:最后请让我用冰心的一句话结束本节课:“其实,人和人,社会和社会,国家和国家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世界和平的日子,只有从彼此的信赖中才能得到”。 六作业 课后拓展:请在课下收集一些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因为相互信赖而发生的感人故事。

板书:

有爱,会爱

16 珍珠鸟

“我”

怕人,亲近,信赖

第13篇:国际儿童节教案(定)

国际儿童节教案

李志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类:在他们懂得六月一日是国际儿童节的同时,能在欢乐的游戏中会读、会说、会写,懂得感恩教育,回馈社会。

B类:能感受六一儿童节愉快的气氛,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跟读课文内容。

C类:力求能在游戏教学中,能模仿老师读法或者用手指指出相应教学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法、游戏法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并且通过朗读和书写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在感受六一儿童节快乐的同时能够懂得珍惜现在生活,懂得回馈亲人

教学重点:学生能记得六月一日是国际儿童节,是属于自己的节日,并能读出本节内容的生词和句子,能认读“这”字。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感受六一儿童节快乐的同时能够懂得珍惜现在生活,懂得回馈亲人。

教学道具:词语卡片若干 小手偶 手工摩天轮 水瓶若干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 游戏法

二、复习导入:

1.以学过的节日作为引入,再次强化小朋友对节日的记忆。教学过程:复习下学过的节日。屏幕出示: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学生把节日名称和日期用线连起来。

2.以自己生日为线索,引出国际儿童节。

教学过程:让小朋友回答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告知他们国际儿童节的日期也要牢牢地记住,创设情景后引出新的学习内容。

三、新授

1.学习新知之读词语

教学过程:以夹娃娃机为情景,用老师制作的小手偶来激发学生学习生词的兴趣,能大声跟读卡片上的词语就能获得奖励。

2.学习新知之读句子

教学过程:运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学生能够读出词语拼成的句子,就能让属于自己的小纸片人坐上131班的摩天轮。

3.学习新知之教生字

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生认识“这”字,更跟读“这”字,并能书空部首走之底

四、课外拓展 1.感恩教育,回馈亲人

教学过程:让小朋友们知道当今幸福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珍惜现在生活,懂得以自己的力量去回馈亲人和社会。

2.抽奖大礼包

教学过程:给小朋友提前发六一礼物,让他们开心度过六一国际儿童节。

五、板书设计

国际儿童节

六月一日是国际儿童节 这是我们自己的节日

第14篇:苏轼《定**》教案

《定**》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

1、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2、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PPT演示)

处于政治夹缝中的苏轼总是被打击的对象,一贬再贬,但从他的诗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性格中旷达刚毅、乐观潇洒的一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定**》正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精神特质,《定**》是作者被贬官到黄州的第三年写的。

余秋雨曾说过:“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苏轼是在朝廷新旧党之争中倒的霉。有意思的是新法当政,他发现新法弊端,故反对;旧法当政时,他又觉新法仍有可取之处,所以他不见容于两端。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差一点被处死,坐牢 103天,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当时的恐悸、苦闷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他曾决心“不复作文字”,不仅对时政噤若寒蝉,而且在与朋友的书信往来中也不敢畅所欲言;他经常出入佛寺道观,俨然以佛子道士自居,一修炼就是七七四十九天;他经常一个人策杖江边,踽踽独行,品尝着这生活的苦果。

但这仅仅是苏轼人品修养、性格情怀中的一小半,而能在困难中卓然特立,能在逆境中掉臂独行,能从悲哀中排遣超脱,能从苦难中品尝人生,才是苏轼人品性格中的另一大半。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 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 读出节奏

3、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1)齐读小序

2)思考:交代了哪些信息? 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 3)具体分析。

(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2)地点:沙湖道中 (3)天气:雨,晴。 (4)人物:雨具,同行,余

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 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

(5)故,交代写作缘由。

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而且他没躲雨。(一件小事寄予深刻哲理。)

三、解读文本、初步鉴赏 (上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雨骤风狂。

2.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闲适、轻松、自如

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3、作者手持竹杖、脚穿草鞋在泥泞中行走,怎么能比“骑马”还“轻”呢? “轻”,并不是他“身轻”,而是他的“心轻”,是他乐观精神的一种体现。 “竹杖芒鞋”代指隐居、闲适的江湖生活,是苏轼向往的。 “骑马”,隐喻奔波的官场生活。

4、“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蓑”本指蓑衣,这里是说以一件蓑衣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途的凄风苦雨。 “任”有任凭、无所畏惧、顺其自然的意思。句义: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

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5、总结人物形象1:风雨中的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板书) (下片)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1、苏轼为何喝酒?

在苏轼以前的作品中苏轼为什么喝酒?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孤独)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忧愁)

写此文时苏轼忧愁什么?注意序中日期,结合注释思考。 乌台诗案:(命悬一线 九死一生) 沙湖买田:(开荒种地 生活艰难)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无风雨”和“无晴”表面上说的是对天气的变化毫不在意,实际上是指人生的沉浮变幻、喜乐哀愁全不放在心上。可谓一语双关。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四、合作探究、重点鉴赏

1、回首人生的风风雨雨,苏轼悟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真谛,他决心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去抵抗纷扰的世界。苏轼 360首词中,归字出现 100多次。他要“归去”到哪里?为什么?

1)归朝廷 因为在苏轼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浣溪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江城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2)归田园。喜好庄子,纵情山水,每到一个贬谪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进 深山,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如《记承天诗夜游》:何处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归佛门。如《菩提》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 4)“归去”——回归自我

面对风雨,谢灵运归去了工丽的山水诗中消磨个体生命,陶渊明归去了世外桃源独善其身归隐田园,苏轼的归去遵循心灵的指引,积极实现人生的关照和超越,在生命的左岸和右岸之间,独守那份朴拙、持重、超然、旷达的自我。

他不同庄子、陶潜,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2、总结人物形象2:雨过酒醒后的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雨后东坡——堪破人生晴雨的智者(板书)

3、探讨这首词的表现手法

1) 以小见大(以一场自然风雨实写人生风雨、人生态度,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2)一语双关(自然风雨/人生风雨。“风雨”和“晴”既是指自然现象,也是指人生中的风雨和晴天,即:人生中艰难苦难的逆境和人生中春风得意的顺境。)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汪国真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环境可以影响心境,心境也同样也可以影响环境。可以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偕忘境界的能有几人?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到洒脱,且行且歌。

2、布置作业:背诵本词

第15篇:定**讲课教案

《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词作内容。

2.体会本词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诵读,分析字词含义鉴赏词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苏轼旷达、坦荡,无惧困难的胸怀和达观的处世态度 。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诵读,分析字词含义鉴赏词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苏轼旷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当年,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问自己的幕僚说:“我的词跟柳永的词这么样?”对方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执红牙板,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要找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绰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女孩才能把那种韵味唱出来,而苏轼“大江东去”就必须找关西大汉唱呢?

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诵读时就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趟关西大汉,通过诵读来学习苏轼的另一佳作《定**》。

二、展示目标

三、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看教材p37注释

1、2以及诗的小序,了解〈定**〉的写作背景。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地点:沙湖道中。

★天气:雨,晴。

★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故,交代写作缘由。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招致改革派的不满,当时有人故意曲解他的诗句,大做文章,说他做诗讽刺新法。最终,苏轼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坐牢103天,濒临被杀的境地,史称“乌台诗案”。 师:说得简洁准确。这首《定**》就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被贬黄州时期是苏轼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就说:“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苏轼这个人真是„„大家带者省略号,放声朗读〈定**〉

(二)、诵读、理解课文内容情感

1、提要求,找同学朗读课文

2、点评:同学们在字音和节奏上读的都没有问题了,就是感情方面,还不是很到位,可能是对于课文的内容还不是很清楚,我们先看看课文大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在进行诵读。

3、让学生说说这首词作的大意。

明确:不要去听雨点子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不妨一边舒适地吟诗、长啸,一边慢慢地走去。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乘马还要来得轻便。这雨有甚么可怕?虽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

带着寒气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 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 好似在招手欢迎我。回头望望刚才遇雨的地方,真是晴雨无常!回去吧,不管风吹雨打也好,阳光四照也好(却可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4、简单概括诗的内容。

明确:上片描写苏轼面对风雨的心理感受,表现了词人面对苦难的旷达超脱精神。

下片描写雨过天晴后的景象表达了词人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

5、自读上片并思考:你认为上阕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它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请找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品味,对于这些词我们应该怎样读?

6、自读下片并思考:雨停了,苏轼人生中最大的一场雨也结束了,那么在这场大雨过后,苏轼对人生有了怎样一种新的认识呢?抓住哪些字词?如何读?(抓住“斜阳”“迎“)

7、“苏轼这个人真是„„”请你用一两个词概括。

8、让我们带着感情再读课文。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名家的朗诵,看自己的理解与名家是否相符。(欣赏朗诵视频)

(三)拓展延伸;思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苏轼旷达词的代表作之一。词中哪些诗句体现词人旷达情怀?请加以赏析。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几句诗借月之圆缺的"物理"排解人之离合的情理,最后以由衷的美好祝愿收结全篇,表达了作者超逸旷达的情怀。

(四)作业:

请利用书籍或网络搜集苏轼其他旷达风格的词作,并把它作为本周的摘抄作业抄于摘抄本上。

四、小结:

本词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途中遇雨写起,表现了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吟啸自乐的豁达心境,也暗喻词人在人生逆境中泰然自若、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的情怀。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启迪,只要我们活得明亮,豁达,乐观,人生就会是一片晴空。

第16篇:《定**》 公开课教案

必修四 第二单元 第六课 《定**》 涡阳二中 语文组 张素萍

[课程分析]:

鉴赏唐诗宋词是一个用心灵去探寻美的历程,需要用心灵去贴近它,去感受它艺术境界的美妙。苏轼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直臣,也是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也成为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他赢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喜爱,他的魅力似乎是无穷的。他的这首词是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并表达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苏轼,如果诱导得当学生应该是参与积极的。以前也学过许多苏轼的诗、词、文,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把握他豪放的词风。相信通过平时的诗词鉴赏训练,学生能抓住关键句进行理解的。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把握诗歌鉴赏的角度,试出鉴赏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教学重点]:

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 [教学难点]:

1、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2、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苏轼。[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

根据忧思探究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通过老师的诱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实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首次的意境应通过学生反复读来体会,老师设置一系列的诱导性的问题,实现对词人的理解及词的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激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一生融儒道释于一体,诗书画俱佳,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他甚至是才华的代名词,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救药的文人,他就是

苏轼 请翻开教材44页,我们一起来看《定**》。

二、学习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3、把握诗歌鉴赏的角度,试出鉴赏题。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定**》

放录音

三、朗读指导

1、诵读要求:

读准字音

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烟雨 读出情感:

词语的抑扬顿挫

文句的舒缓轻重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跟着录音读一遍。男女同学分别朗读

四、整体感知

1、找同学朗读,大家感受一下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五、重点探究、拓展

1、那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根据情况来确定是否介绍写作背景,也可以让学生找出比较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上片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板书:任(“徐行”) ——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板书:无(“回首”)

***

2、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板书):归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一心渴望退隐,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背景)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 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

3、大家再考虑:东坡为何不躲雨?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六、温故知新

我们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

(同学可以齐背)

不是。同学举点例子。如: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壮志难酬)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但愿,千里〉(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七、个性阅读

是不是大家都喜欢苏轼?

是或不是。

那请联系本词来说说。

——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

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

——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

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八、学习评价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带着我们对风雨的理解、对东坡的理解我们再齐读一遍。

九、反馈达标

我们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隐喻义,双关。很好,如果考试,这儿很可能成为考点。最后我们来做一件入世之事:给这首词拟几道赏析题。

——“一蓑„„”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抓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常是重点) ——“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 ——“轻”怎么理解?竹杖芒鞋行于泥地真比马轻?

——“迎”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抓字词来解读,很符合出题常规) ——本单元标题语说东坡词“新天下耳目”,怎么理解,请举例说明。

十、小结: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十

一、布置作业:

那你们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写一篇文章《我眼中的风雨人生》 十

二、板书设计

定**

上片写雨后的情景和心境: 潇洒闲适、豪迈超然

下片写雨中的情景和心境: 洞达事理、旷达通脱

十三、教学反思

苏轼的《定**》向人们展示的是自己面对人生逆境时的那种旷达自如的胸怀,这一富有哲理意味的宋词,如果只让学生停留在对文本的翻译上,那么领会哲理思想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于是我对这堂课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首先“看”,开场以视频吸引学生,结合原先对苏轼的人物了解,我又向学生补充了作者的生平介绍和创作背景,看得出来,这样的感官刺激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读”,运用录音范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了解文本、熟知文本。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学生们找到了重要词语,读出了内容,更读出了内涵。再次“品”,抓住关键词语“莫听”、“谁怕”、“何妨”、“任平生”,帮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领会这些词语的深层含义,从而使学生逐步领悟到作者面对人生风雨时的那份豁达心态与不凡气度。

总之一堂课下来,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感觉到他们是有所得的,我想:这主要得益于自己对这堂课准备得较充分,也或许是因为多媒体的运用一下子给他们带来了新鲜感的缘故吧!课虽上完了,但教学的延伸与拓展还有待于我的进一步思考:如何帮助这些成长中的孩子们正确看待挫折、怎样战胜困难,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17篇:定教案交

《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

江西省丰城二小 王丽琴

1教材分析:

对称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称的现象并不太熟悉,为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呈现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蝴蝶、蜻蜓、树叶和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引出“对称”的概念。

2教材处理:

为了帮助学生胜利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找准并画对称轴。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把原教材进行了灵活的调整,力求体现新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将主题图中的蝴蝶、树叶、脸谱柔和贯穿于每个环节中,将蝴蝶设计成奖品发送给学生,也作为学生认识对称轴的学具。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儿童的心理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为: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出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并能找准、画对称轴。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培养 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和乐于探索的态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3学生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够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未能很好地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新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本课中我指导学生的学法是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议一议、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对称的特征。

4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进行了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

一观图激趣

二、自主探究。

三、强化练习。

四、拓展提升。

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最后将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对称的美,掀起本节课的高潮。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体会“对称”的科学与美学价值。

五、全课小结。

《对称图形》

一、教学内容: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判断出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并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学会画对称轴。

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 培养 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乐于探索的态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4、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难点: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尺子及各种对称的实物和图形。

学 具:彩纸、剪刀、尺子、铅笔。

课前准备:很高兴认识小朋友们,作个自我介绍吧!我是王老师,你呢?……老师一来到同学们的学校就深深被吸引了,学校很美,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引来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蝴蝶,也吸引老师来这里上课。进你们教学楼门口,我发现门口是相称的,很规则,很美观!

五、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

1、师: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画画吗? 生:喜欢

师:我想同学们都有过画画的经历,请看(点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这样认为?仔细观察你能找到什么区别? 师:你真善于观察!老师奖你一只美丽的蝴蝶。

师:第三幅图眼睛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耳朵也是一样的,同学们的发现很有价值,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师:那我们在画画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啊?

2.课件:出示几幅半个图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朋友,他们很害羞,只露出了一半,猜猜她是谁(猜出一个,课件显示一个)

师:仔细观察,比比看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的两边是一样的。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师:像这样两边是一样的的现象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的(板书对称)。

(二)、自主探知

1、认识对称。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对称的现象有很多,小朋友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找一找,我们周围的对称现象。 生:黑板、课桌桌面、衣服、人„„

师:你真了不起!老师奖你一只美丽的蝴蝶作为奖励。在我们生活中,许多美丽的事物往往与图形的对称联系在一起,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剪纸就是我国民族文化瑰宝中灿烂的一颗明珠。像用纸剪的“喜”字、窗花、松树、蝴蝶等等。 师:这些是老师剪的,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动手剪一剪?

师:那小组合作,先商量要剪什么,再交流说一说怎样剪就能剪出一个两边一样的图形,开始! (巡视指导,学生在商量怎样剪)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的想法都向同桌说了说,也有的小朋友感到困惑,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剪法。(请看点课件) 这就是老师所剪的对称图形,教师讲解过程。 师:现在请小朋友动手剪一剪吧!(点音乐)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会剪了,而且剪的还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听听他们的声音。 剪好后汇报、交流、展示、归纳板书

2、认识对称轴

师:同学们,你们剪的对称图形形状可能都不一样,但有一个相同的点,你们发现了吗?(都有一条折痕)对,画出来就是一条直直的虚线。(教师画对称轴)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板书:对称轴)

师:沿着这条对称轴对折,对称图形的两边就能完全重合,可见这条对称轴很重要。请同桌交换作品检查,并用笔和直尺画出对称轴

3、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刚才同学们自己动手创造了美丽的对称图形,现在再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用你们的智慧的双眼找一找我们生活中见过的轴对称图形,在小组内大声说一说。生:红领巾……

2、实物出示,辩一辩

3、做一做 师:老师做动作问:这是对称的吗?怎样才能变得对称?请你们摆一个对称的姿势。

(三)、巩固练习。

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对称的现象,请细心的你去留心,去发现,去感受。

1、辨一辨。(说明理由)

2、找一找。(深入研究)

3、猜一猜。(和开始前后呼应)

4、画一画。(同学们课后有兴趣的话,可能去研究一下26个字母,数字或我们学过的文字当中有哪些是对称的)。

5、认一认。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私家汽车也越来越多,看清楚交通图标很重要啊,找找看,有你认识的吗?我们出行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哦!

(四)、拓展练习。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师:小朋友既认识了这么多对称图形,又能利用对称的特点来判断,看来对称的知识真有用。有人说是因为美,所以大自然选择了对称,而人类又利用对称的科学去创造美的生活,那让我们一起走进对称图形的世界去感觉它的奇妙和美丽!

结束语:欣赏巍峨耸立的建筑,经典的戏曲脸谱,巧夺天工的剪纸,他们看起来是那么赏心悦目,美轮美奂,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五彩斑谰,生活的丰富多彩,愿同学们用你们的双手,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事物,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加美好!

(五)、全课总结

桂林之旅(欣赏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年老师和两个同事结伴去了一趟广西桂林,自然也有了一次难忘的桂林之旅,当我置身于那清静的漓江上看桂林的山水时,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这哪里是桂林的山,桂林的水,这分明是大自然为我们创造的最完美的一幕……,同学们有没有从中感觉到对称图形的味道?

第18篇:定**优秀教案

定**

写作背景:

《定**》是苏轼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所作。被贬官在黄州的第三年。

苏轼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曾热切期望能继承和发扬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在他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不久,就向朝廷提出了改革政治的主张。由于他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认识没有王安石深刻,所以当王安石提出比他激进的变法主张并雷厉风行加以推行的时候,他就接受不了了。终于站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变法的旧党中去了。但是苏轼的反对新法与旧党司马光等人是有区别的。对新法,苏轼并没有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为此,他遭到了旧党的排斥。激烈的新旧党争,使他遭致了一连串的打击。可贵的是,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他总是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这首《定**》词就表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小序:交代了

时间:3月7日

地点:沙湖道中

天气:雨 晴

人物:带雨伞的仆人

同行者: 我 写作缘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响。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一定很狼狈,会急于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个避雨场所。 1.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雨,苏轼是如何做的呢?

“莫听”——置之不理,表现出无所畏惧 “吟啸”,是指吟诗长啸。“徐行”,是慢慢地走。

面对突如其来的雨,不但没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态,而且显示了少有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

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

竹杖/芒鞋/轻胜马

2、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两句似乎是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胜过骑马。

“竹杖、芒鞋”代指隐居、闲适的江湖生活。 “马”隐喻奔波的官场生活。

“轻胜马”表明苏轼向往一种隐居闲适的生活,厌恶官场的险恶的争斗。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之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了。” 3.思考:“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烟雨?“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更重要的是指政治上的风雨。双关 任:

镇定

洒脱

从容

旷达

确实如此,苏轼一生长期被贬在外,尝尽了人世的艰辛。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他已经学会在挫折面前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坦然处之。总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从“吹酒醒”三字中,可以看出,苏轼是在带有醉意的情况下出游的。在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处境艰险、内心苦闷,因此借酒浇愁就成了常事。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是说经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地感到有些寒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它写出了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刚刚自己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的内涵和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料峭春风:人生的逆境 政治的风雨 ,社会上政局犹如自然界的气候一样,变幻莫测。

山头斜照:人生的希望 人生启示:

A阳光总在风雨后。 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萧瑟处”,是指作者刚才遇雨的地方。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现在又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呢。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意思是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对我说来都是无所谓的。

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心胸、志向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从而作者的个性也就表现得更鲜明了。

这首《定**》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挥,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相类比。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表明了作者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豁然旷达人生态度。

第19篇:定从教案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1: Greetings Step 2: Definition An attributive clause modifies a noun in the same way that an adjective or prepositional phrase does.The noun it modifies is called an antecedent.Now, look at the three phrases in page 8.pay attention to the position of the adjective, prepositional phrase and the attributive clause.T: From the above three phrases, can you tell me the antecedent? S: The team.Step3: Relative pronouns: which, that, who, whom and whose.They usually function as subject, object, predicative and attribute.Relative adverbs: where, why, and when.They usually function as adverbial.Examples are in page 8.Ask students to read every sentence and find out the antecedent, relative pronouns and relative adverbs, the attributive clauses.Step 4: Exercise.Read the article in page 9 quickly to underline the attributive clauses you find.There are 5 sentences in all.Then, teacher explains some language points in this article.1.David was one of the most helpful students that we ever had.Compare: ---She is one of the few girls who have paed the examination.---Mr.Herre is the only one of the foreign experts who is in our works.2.Upon finishing his studies, he started traveling China.---Upon finishing = as soon as he finished ---“Upon” can also be changed for “on “

Example: On reaching the city, he called up Lester.3.The paintings that David donated to the school are being displayed in the aembly hall.“Are being displayed” is the paive voice of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Example: The meeting is being held in the hall and you can go to attend it.Display: v.& n.(1) vt.展示或陈列某事物

It‟s the first time the painting has been displayed to the public.(2) 显示;显露

Her writing displays natural talent.(3) 展示:陈列;显示;显露 Put on a firework display (4) 陈列的货物,艺术品等

The displays in Harrods are one of the sights in London.3.In China he developed an interest in teaching English to Chinese students.Develop v.(1) 养成:培养: 产生

He has developed the habit of making notes while reading.(2) 发展:发扬

We should develop our good points and overcome our shortcomings.(3) 开发:培育

China is developing the west.(4) 冲洗(胶卷)

I „d like to have these films developed here.Phrase: on display 被展示;被陈列

4.He will make a speech about his experiences in China.Phrase: make a speech (countable noun) Step 5 Relative pronouns (1) that & which In attributive clause, they are used to refer to things Examples: this is the story that / which we wrote for our storytelling contest, (2) who & whom ---In attributive clause, they are used to refer to people.Example: I am going to see a friend who has just come back from the UK.---When who functions as the object, it can be replaced by whom.Example: The student who/whom we saw at the school gate is from America.(3) that, which, who, whom can be left out when they are the objects.Example: The girl (that/who / whom ) you have just seen is very good at English.(4) Whose: mean poeion.It usually relates to a person, but it can also relate to things.Example: --- I sat next to a girl whose name was Diane.---The club whose members are music fans meet in the school garden every Saturday afternoon.Step 6 Conclusions Review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this leon generally.Step 7 Homework Page 11, page 68 C1, C2

第20篇:《乡愁》定 教案

《乡愁》教案

石嘴山市第六中学

方永超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朗诵并背诵这首诗,掌握朗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2、理解诗歌四个意象的情感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感悟诗歌情感。

2、通过联想、想象来理解诗歌意境。

3、通过练笔,拓展对乡愁主题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亲人、爱故乡,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学习朗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和爱国之情。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假设有一天你要离开家乡、亲人、甚至祖国到异地去学习、工作,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请用语言表述出来。

生:会想家。

师:怎么想?你能试着用语言表述出来吗?

生1:会在夜里望着星星,想着家人。

生2:会在独自闲逛时感到孤独无依,那就是想家。

生3:会在遇到困难时想到爸爸、妈妈,要有他们就没事了。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都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的,那么,今天我们来和诗人余光中比较一下,看一看诗人的思乡之情的抒发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板书:《乡愁》 余光中

1

师:谁来说说乡愁的字面意思? 生1:思念家乡的愁绪

师:余光中先生和我们的经历有什么不同呢?请看作者简介。

★教师点击幻灯片:作者简介

(二)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结合作者简介,自读课文,说说你体会到了那些感情?

生1:课文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之情。

生2:课文表现了作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生3:课文还有爱国之情。

师:以上同学说的准不准确,全不全面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听一下这首诗的朗读。听的时候注意朗读的停顿、重音、以及情感。

★教师点击幻灯片:幻灯片展示正确的停顿和重音

师:录音朗读的好不好?大家肯定也不逊色吧!学着录音自己再读一读。 师:谁来为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诵? 师: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师: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诗歌。

师:大家现在是不是对这篇诗歌的感情有了更准确更全面的认识了。而且我还发现,有的同学已经能把这首诗背下来了,对不对?

生:是

师:谁来说说你背诵这首诗发现的技巧? 生:按时间顺序 生:有重复的词语 生:每节字数相同而且押韵

★教师的板书要跟上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说明同学们对这首诗已有了新的发现,大家知道自己发现了诗歌的什么美了吗?(韵律美 结构美 语言美),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大家了不起啊!

(三)局部感知:

师:当然,这首诗歌的美,不仅仅只有这些。下面,请大家带着我们刚才的

2

新理解新感悟,再读《乡愁》,并思考下面这两个问题:(要求通过想象和联想)

★教师点击幻灯片

问题一:结合一二节的内容,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乡愁是“小小的邮票”“窄窄船票”的具体内容的?

问题二:结合三四节的内容,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乡愁是“矮矮的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的具体内容的?

★教师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独立思考的时间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师:在以上同学们的发言中,其实大家对这首诗的美又有了新发现,想知道发现了什么了吗?(意韵美

或者叫做意象美)

(四)全面感知:(含教学总结)

师:请同学们带着你对《乡愁》新理解,再读课文。

师:其实,《乡愁》中还有可发现美的地方。请大家看黑板,看“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对乡愁的理解是越来越什么?

师:大家知道这叫做诗歌的什么美吗?(情感美)

▲(师:有没有同学发现作者在一个词的运用上犯了个常识性的错误?)补充

师:一篇短短的小诗,竟包含了如此多的美,我们不得不被余光中先生的才情所折服,我们不得不被《乡愁》这浓重的情感所感染。同学们是不是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呢?请大家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根据图片内容,谁来为大家总结下全文?

(五)拓展延伸:

师:通过学习《乡愁》这篇诗歌,我们除了对余光中先生的佩服之外,是否也有一种创作的冲动?虽然我们没有他那坎坷的经历和天纵的才华,但我们对家的温馨深有感触。请以“家的味道”为题,模仿《乡愁》的手法写一首小诗。可以是一节,也可以是多节。

(六)布置作业:

师:

1、课上诗歌创作没完成的同学,下去完善。

2、收集表达思乡感情的诗句。

3

(七)板书设计:

黑板板书:

乡 愁

多媒体板书:

余光中小时候 邮票 母子离愁 长大后 船票 夫妻别愁 后来啊 坟墓 丧母哀愁 而现在 海峡 思归深愁

定**教案
《定**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