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灯光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34:50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灯光教学设计

《灯光》教学设计

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中心学校

刘迟侠

教材分析

《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该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伟大祖国。 学情分析

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读中引出课文的重点词语“憧憬、千钧一发、点燃”等词语,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抓住文中三个“多好啊!”让学生懂得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美好品质。

3、读写结合,提升学生对“灯光”的认识。教学重点

1、抓住三个“多好啊”,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你可曾知道,这幸福的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

1 的?时值清明,让我们跟随作家王愿坚同志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去经受那血与火的洗礼,去感受英雄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

1.通过课前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如果你来教这一课,你会让学生弄懂哪些问题?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

a 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习第二次“多好啊!”

1、指名读

2、师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郝副营长自言自语地说出了 ‘多好啊!’?”

生: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1、指名说、读。

2、是啊,郝副营长注视着这幅插图,看到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而他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读书呢?(微弱的灯光下)读读句子

3、男女分角色朗读。

2 师“是啊!郝副营长借着微弱的灯光,注视着那幅图,自言自语地说,多好啊!此时,郝副营长想到了什么?”

(也许看到了一按电钮就亮的电灯,也许看到一个个孩子在电灯下认真学习,也许看到了人们在电灯下谈笑风生,过着美好的生活。)

过渡:正是插图上的电灯点燃了郝副营长心中的希望之灯,此时,在他的心中就有这样一个愿望。读

学习第三次“多好啊!”

生: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1、师“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心中美好愿望,读读这句话,‘多好啊’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 对,郝副营长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

2、边讲边读。

(1)指名A

师评:我听出了郝副营长一颗迫切胜利的心。读 (2)指名B

师评:郝副营长不仅想到自己,更为了下一代美好的生活。读

(3)指名C

师评:这真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战士。读

3、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读,读出郝副营长一颗憧憬未来的心。舍身取义

3 师:“半个小时后,战斗打响了,郝副营长为了心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投入了这场激烈的战斗中,请你认真地读读课文的9-10,想想什么样的举动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板书:战场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

师小结:就是这战场上的一星火光,决定了战斗的胜利。板书:战场

火光

师 “那当时情况是怎样的?”

(读第8 自然段) 师“在黑暗里,后续部队与突击连失去联系,意味着什么? 师“情况十分紧急,让我们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出示:守敌的围墙„„失去联系。)

这真是“千钧一发”啊! 突然(引读)出示:突然,黑暗„„已经够亮了。

3、出示图片,看,在这漆黑的夜晚,那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望着微弱的火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战士们靠着„„(出示齐读)

师“这火光分明是一盏指明胜利方向的明灯阿!”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火光,这分明是郝副营长心中的希望之光,更是他的生命之光啊!”让我们再来读读那一刻英雄的壮举吧!

4、出示第十自然段(配乐读) (1)、指名读,你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情

4 (2)、再指名读,看来,郝副营长高大的形象已经印在了你的心中。

(3)、让我们再来读读,你能否从他点燃那本书的举动中看到他的内心呢?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他心中美好的愿望。”

师“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实现他美好的愿望,为了让更多的人用上电灯,过上幸福的生活,点燃了他的生命之光。”让我们再来读读,让那一瞬间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

(4)、齐读第十自然段(配乐读)

师“郝副营牺牲了,他壮举是那样的义无返顾。这种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值得敬佩”读

5、齐读“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6、再让我们来看看**前璀璨的华灯,此时,你不由得想到了些什么呢?„„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4.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写结合,深化“多好啊”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

5 2.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照亮黑夜的灯,可是仅仅是照亮黑暗的灯吗?(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段随想,可以是心灵的独白„„

推荐第2篇:《灯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灯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理解郝副营长这一人物形象。

3.把自己在灯光下学习时所想到的写下来。【教学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2.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教学策略】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本文作者去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围绕着灯光,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在教授本课时我们主要要让学生认真体会课文中几次出现的“多好啊!”明确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是,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从而体会郝副营长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灯光”之题目:

提问: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初步学习了《灯光》这篇课文,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灯光》。

二、细读课文,理解“灯光”之内容: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画出了课文的思维导图,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传阅思维导图,挑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班级的展示。

生:小组范围内传阅思维导图,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参加班级的展示。

师:请一名学生展讲思维导图。

(生展讲,老师记分,其余学生评价,质疑和补充。) 生1:我想评价一下他画的思维导图:思路清晰,线条流畅,我很喜欢他写的心得体会,把本课的中心都罗列出来了。

师:你的评价很精准,说明你看得仔细,听得认真。 生2:我要质疑:请问,课文开头和结尾描写天安门前的灯光是为了什么?

师:你真是一个大胆质疑的孩子,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3:我觉得是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路人才会说“多好啊”,才会引起作者的回忆。

生4:现在我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了,而且还有这么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的愿望实现了。

师:这种写法就是首尾呼应,其实我在平时的习作也经常用到这种方法。

生5:我还有一个问题:文章几次写了“多好啊”作用是什么?谁能帮我解答?

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

生5:“多好啊”出现了3次。第一次: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看到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引起“我”的回忆。第二次:“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郝副营长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憧憬着自己也能用上电灯。第三次:课文第七自然段。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师:你真是我们班同学学习的榜样,回答问题具体全面。 师小结:刚才老师听到了你们精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看到了你们思维的碰撞,你们太厉害了。

三、品读体会,感悟“灯光”之内涵: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灯光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接下来我们继续研读。

教师质疑:结合课文体会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学法指导:

1、学生自己读课文,把想法写在学习单上;

2、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讨论;

3、班级展示。

(1)用有感情的朗诵展示画出的句子。 (2)谈谈自己的体会。 交流过程:

1.展示的小组学生朗读:

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夹着自制的烟卷,拿着火柴盒,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

师: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组的学生一个个都是朗读高手,读得如此投入。通过读你还能了解什么?(我们知道了这是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他热爱读书)(板书:热爱读书)

带着感受集体读一读这段话。(重点理解郝副营长对读书的热爱)

2.出示,学生齐读。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再来读读这句话,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孩子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热爱孩子)

3、生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生1:这句话是动作描写,可以看出郝副营长不怕牺牲的精神。(板书:不怕牺牲)

师:你真了不起,不仅说出了描写方法,而且说出了人物的品质。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展示我们知道了一位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热爱孩子,不怕牺牲的郝副营长。正是因为有像郝副营长这样的英雄,我们才有了今天如此美好的生活。

四.抒写内心,提升“灯光” 之境界:

教师激趣:为了胜利,为了新中国,为了无数的同胞,为了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一位又一位英雄前赴后继英勇就义。

无论过去多少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不要忘记那些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如今,我们每天晚上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看到这灯光,你会想到什么呢?请你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吧。

1、学生构思,动笔,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指名展示。

3、学生评价。

五.作业超市,延伸“灯光” 之外延: 1.讲一讲:把本课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演一演: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表演本篇课文;3.写一写: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灯光的故事写下来。

(任选一题完成)

六、板书设计:

灯光

热爱读书

郝副营长

热爱生活

热爱孩子

英勇善战

不怕牺牲

推荐第3篇:灯光教学设计

灯光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战地、围歼、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想象画面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灯光》。请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一边读课题,一边想象画面,读出来的感觉会更好。请再读课题。

3、读着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说)

4、灯光,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事物了,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却有着一段感人的经历。

二、理清脉络,感悟方法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以“灯光” 为题写了一件什么事?开始吧。(自由读文)

2、交流读后的收获:

①读了课文,你从课文的结构上有什么发现?(开头、结 尾写现实,中间写回忆部分。首尾呼应、倒叙) ②课文以这样的表达方式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味“多好啊”,体会美好憧憬

1、课文讲述了一位革命战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感人故事。那么,是什么勾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呢?(板书:多好啊)

2、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快速浏览,找找“多好啊”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都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什么?心里又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浏览要求)

3、汇报交流:(注意说清楚每一次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说的时候看到了 什么?) 第一次

①(出示**广场灯光图片)请看,这就是**广场上的灯光。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名说)

②看到这璀璨的华灯,难怪游人会发自内心地赞叹道:多好啊!此刻,游人可能想到了什么?(指名说) ③作者由这一声赞叹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起他? 第二次

①当时郝副营长看到了什么?一幅怎样的插图?(课件出示 句子)齐读。

②郝副营长当时是怎样看的?“注视”是什么意思?还有哪

个词也是这个意思?你从“注视”和“沉思”两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是啊,等革命胜利后,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电灯底下读书,那该多好啊! 第三次

①出示句子,齐读。

②“憧憬”是什么意思?郝副营长在憧憬什么?除了电灯, 他还憧憬什么?

③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郝副营长的美好憧憬读出来。

引读:郝副营长是在憧憬明亮的灯光,于是,他深情地说:(生读郝副营长的话) 郝副营长是在憧憬幸福与光明,于是,他深情地说:(生读郝副营长的话) ④如今,他的美好心愿实现了吗?是的,此时的灯光已不再

是“灯光”了,还是指幸福与光明。请再读课题,这是幸福与光明的象征。

四、走近人物,体会献身精神

1、为了这句深情的“多好啊”,为了人民的幸福与光明,郝副营 长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课件出示课文第10自然段)

2、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一刻(一起读课文第10自然段),读了这 段文字,哪个词语涌现在你脑海里?

3、说说你对“千钧一发”的理解,它在文中指什么时刻?

4、课件出示老师改动后的句子: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 是您划着了火柴, 点燃了那本书, 举得高高的,

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可是,

火光暴露了您自己, 您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师引读:让我们一起把目光定格在那一刻,记住他的英勇壮举吧。)

5、出示第11自然段

引读:是啊,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明亮的电灯下学习,这位年轻的战友(生读);为了后人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位年轻的战友(生读)。

6、孩子们,学到这,你想对这位伟大的战士说些什么

7、让我们再次读课题,记住这位英雄!

五、说先烈故事,拓展升华

1、(音乐起,播放温馨幸福的画面)当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时,当我们和爸爸妈妈手牵手在广场上漫步时,谁又会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来的呢?我们又怎能忘记那些曾为今天的幸福而献身的先烈们呢?你还知道哪些先烈的英雄事迹呢?(生说)

2、补充:董荐瑞、黄继光的故事(课件出示图文资料)

3、今天的幸福是无数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为此,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呢?

4、是的,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是对先烈们最好的慰藉。对我们来说,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祖国真的需要我们时,我们能否抛开个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能勇敢地站出来呢?就像郝副营长、董荐瑞一样呢?(留给学生深深的思考)

六、作业超市

1、电影广角:观看一部爱国影片,如《闪闪的红星》、《狼牙山五壮士》等。

2、课外书屋:阅读《我的战友邱少云》、《刘胡兰》等革命英雄故事,也可以找来王愿坚的其它作品,如《七根火柴》、《党费》等读读。附:板书设计:

11、灯光

郝副营长 英勇献身

(幸福与光明)教学要求: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热情。

2、结合课文理解“泰山”、“鸿毛”、“兴旺”等双音词和成语“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子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4、根据课文联系的具体事例,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背诵其中的某个章节。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句,能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难点:

对文体(论述文)的了解,学会写作时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进行预习。

2、出有思考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二、学生自学字词。

1、查字典,读准“鸿、鼎、铭、悼”的字音,掌握字义。

2、查工具书,理解“鸿毛、哀思、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精兵简政”等词语的意思。

三、学生质疑,教师析疑,释疑。

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加以解决。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层次。(带着思考题读课文)

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用小黑板挂出来,因为没幻灯)

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1、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重於泰山

2、死的意义:

第一课时

为人民服务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明确学习目的。

同学们,上个课时我们预习了课文,初步明确了毛泽东同志这篇讲话的时代背景以及课文内容。本节课我们着重理解这篇讲话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写的,是怎样围绕中心一层一层论述的,以及我们应该向张思德学习些什么。

二、整体入手,明确中心

学生带着思考题自读全文

1、本文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来写的?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来写的。一是《为人民服务》提示了讲话的中心;二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阐述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宗旨,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论点。)

三、分层详读,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层

(1)朗读第一层

(2)学生思考:这一层中的第

1、2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3)学生练习:用因果关系读第

1、2句话。

(4)学生思考:哪些词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

(完全、彻底)

(5)板书:(宗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3、讲读第二层: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固”(本来)、“于”(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

(3)思考:为什么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启发学生从看过的电影、电视中的正、反两面的人物来理解:为人民利益死死得光荣、有价值;替敌人卖命,损害人民利益,死得不值,为人民所痛恨。)

(4)小结:

这一层中讲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重于泰山

(5)板书(死的意义)

轻于鸿毛

3、讲读第三层

(1)第一大组读课文

第二课时

(2)思考:为什么说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用词素分解理解“精兵简政”的意思。

(4)这段话句与句之间在逻辑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先指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别人批评;再举例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强调我们务必这样做。)

(5)板书(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讲读第四层

(1)第二大组读课文

(2)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的意思

(3)给这段课文划分层次

(学生动手,教师巡视,然后师生讨论订为4层)

(4)思考:第1层与

2、

3、4层是什么关系?(因果)

(5)思考: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必须怎样做?

(6)利用学生对(5)的回答板书: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讲读第五层

(1)第三大组读课文。

(2)理解:“哀思、寄托”的意思。

(3)思考:为什么要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团结才有力量,才能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

(4)板书:(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写作特点:

(1)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五、课堂练习。

1、划去下列词语中错误的读音。

困难(nàn nán) 还(huán hái) 要兴(xīng xìng)旺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精( )兵( )简( )政( )

(2)死得其所( )

3、填空。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先总述___________________;再从(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分述,最后指出开追悼会的目的是。

六、课外练习。

1、背诵课文中自己喜爱的章节。

2、完成练习册。

七、附板书设计

1、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重於泰山

2、死的意义:

为人民服务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推荐第4篇:灯光教学设计

《灯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围歼战、突击连、憧憬、千钧一发、璀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难点: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读题质疑。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灯,灯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纲导路,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文中你印象深刻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思考: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

3.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快速浏览课文,并说一说: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三、抓住线索,深入理解。

(一)同学们,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回忆?

(二)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多好啊”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浏览课文,边读边划)

(三)学生汇报。

1.第一次: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呀!”

出示一组**广场图片,学生看后用一句话说感受。 指导朗读。 2.第二次:“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观察。 (2)课件出示句子:

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郝副营长第一次说“多好啊!”正是因为他看了这幅画,当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4)学生自由说。 (5)指导朗读。

3.第三次: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谈感受。 (2)师示范朗读。

(3)指名朗读,引读,齐读 (5)理解“憧憬”的意思。

师:此时此刻,郝副营长会憧憬些什么呢? (6)个性演读。

(四)为了这份憧憬的实现,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8-10自然段,画一画读一读有关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把体会写下来。

1、课件出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

(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同学们,再来读这段话,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的感受。

(3)指导朗读。

2、课件出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你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你自己,你,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指名读,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2)生齐读。

(五)师小结:你们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体会,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这就是郝副营长憧憬的生活,这就是郝副营长崇高的理想。这崇高的精神化作了巨大的勇气,化作了强大的力量,使郝副营长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四、体会写法,总结全文。

1.师:课文学到这里,我总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就是: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前的灯光,这是为什么?去掉行不行? 2.学生交流。

3.读课题,理解“灯光”的深刻含义。

4.课件出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1)交流理解这句话。

(2)此时,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播放歌曲《为了谁》) 5.总结全文。

课件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全体起立,敬礼,齐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五、读写结合,升华拓展。(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董存瑞》、《黄继光》、《我的战友邱少云》。

2.请你以“多好啊”为题写一写,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随想,也可以是心灵的独白。 板书设计:

11、灯光

赞叹

多好啊! 羡慕 憧憬

推荐第5篇:《灯光》教学设计

《灯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该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 生命创建的伟大祖国。 学情分析

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读中引出课文的重点词语“憧憬、千钧一发、点燃”等词语,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抓住文中三个“多好啊!”让学生懂得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美好品质。

3、读写结合,提升学生对“灯光”的认识。教学重点

1、抓住三个“多好啊”,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感受“灯光”

1、指着板书出来的课题“灯光”请同学们读齐课题,出示**广场上的灯光,说说看了这些灯光,你想说些什么?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由学生回答中的不同处引出本文的叙述顺序——倒叙。

三、抓“多好啊”,谈感悟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多好啊”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生汇报,围绕“多好啊!”品读句子。

第一处: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第二处:“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第三处: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3、品读描写第一处“多好啊”的句子,出示学习提示:(1)这句话是谁说的?(2)他在说——多好啊?(3)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

4、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品悟句子。

5、全班交流汇报。

6、小结学习第一处“多好啊”学习方法。

7、学习第二处“多好啊”,引导学生读出“羡慕”之情。

8、看郝副营长看书插图,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引导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郝副营长的爱学习精神。

9、学习第三处“多好啊”,引导学生读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拓展:郝副营长还憧憬什么?出示人民痛苦的生活、背井离乡的情景,让学生体会现在幸福的生活,再次朗读“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10、同桌、分角色读“我”和郝副营长的对话。(5-7自然段)

四、走进营长,体会献身精神

1、默读8-11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2、全班交流汇报,谈感受。理解“千钧一发”的意思,找出“千钧一发”的时刻指那个时刻,找出相关的语句。

3、补充句子拓展,感受生死攸关、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

4、再次朗诵第10自然段,感受郝副营长的不怕牺牲。

5、的确,对于一个打过血多胜仗的战斗英雄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用书中的句子回答。

6、这样意味伟大的战斗英雄,他的战友怎么会忘记!齐读11自然段。

五、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1、同学们,像郝副营长这样,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壮烈牺牲的英雄还有很多。你还知道谁,把他的名字填进去,再读一读。谁来读?(出示补充的句子)

2、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的灯光是对先烈最好的怀念。

3、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说说你对“灯光”有什么新的认识,再次读课题。

4、拓展: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灯光”为话题写一写,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板书设计: 灯光

赞叹

勾起回忆 羡慕

在灯光下学习

憧憬

幸福生活 怀念

伟大战友

——多好啊!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围绕“灯光”记叙了战争年代,郝副营长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上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学,边读边做批注,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我在课堂上抓住了“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先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分析理解,然后在小组讨论时结合重点词语,通过品词析句,谈郝副营长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在理解“多好啊”三个字时,引导学生想象:在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借着微弱的亮光,在注视着书上的插图,他沉思什么,憧憬什么?检查阅读效果时,就重点部分加以指导,帮助学生从中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在学完课文后,我又运用董存瑞、赵一曼的影视片段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像郝副营长一样,具有献身精神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但是,看完影视片段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谈观看片段的感受,而是直接进入对本课的延伸,错过了更好的教育时机。对于本文出现的三个“多好啊”,进行了分析,但是没有指导学生分层次朗读。另外,教师上课时的小结一定要顺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推荐第6篇:灯光 教学设计

11* 灯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战地、围歼、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提覆盖全文的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课文中的一些细节。作适当点拨引导,加深学生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等描写的分析,帮助学生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幸福的明天,宁愿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及课文中心之间的联系。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揭题,练说

1、板书课题。

2、练说。教师提问:

① 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② 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

(学生联系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已经对“我”漫步天安门广场感到“光明”和“温暖”有了具体的认识。)

二、理文,练说

1、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

(“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即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2、读课文,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这里教师可设计几个填空,辅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

⑴ 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借着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_____。

⑵ 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突击连马上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⑶ 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____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______。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研究完成上述填空后,可引导他们深入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营长对灯光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用点燃那本书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刻。)

3、读课文,弄清文中三个“多好啊”间的关系:

(课文三次出现“多好啊!”这句话,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来,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上下文,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然后通过小组交流、集体汇报的形式,帮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第一次说这话是对天安门广场“灯光”的赞叹,是引起我回忆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他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第三次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激情,练读

1、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

(郝副营长的话要读出沉思、询问、回忆、憧憬的语气:激战部分要读出“猛烈”、“着急”;战斗结束部分,语速放慢,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可采取指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

2、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

(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

3、自由感情朗读全文:

(学生在感情朗读当中自然感受到当前生活的幸福,联想到先

烈的献身精神,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四、延伸拓展

1、简介作者,鼓励课外阅读。

2、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

2、练笔:仿照课文的叙述形式写篇作文,内容自选。

教学反思:

《灯光》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快速度阅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内容。

再引导学生从“多好啊”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在学生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快速找出“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的次数,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发自内心的由衷赞美。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下学习。”我通过让学生读、画、注、谈等自主学习的活动,引导学生从三次出现的“多好啊” !深刻理解郝副营长的高尚品德,教育学生不忘过去,要把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推荐第7篇:《灯光》教学设计

11《灯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3.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中,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灯光,为黑夜增添色彩,为人们带来光亮。灯光,不仅是人们夜晚的明珠,更是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的朋友。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个人民战士内心当中对灯光的向往。

生读题,再读学习提示:看看学习这篇课文,要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

一、二 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本文采取的是倒叙的手法)

2.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

1.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交流

学习第一处“多好啊!”

由一句赞叹引发回忆,他在赞叹什么?板书:多好啊!就让我们去欣赏一下天安门前的灯光。(出示天安门灯火辉煌的图片)看了这一幅天安门广场的灯光,请你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看到这璀璨的华灯,谁能不发自内心的喜欢呢?你来赞美赞美。抽读。(评价:我听出了你的赞美)想象刚才看到的画面,谁再来试试。(读得真投入)全班读。一句“多好啊!”,却让作者沉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板书:沉入回忆。让我们把时光拉回到1947年初秋,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学习第二处“多好啊!”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11自然段,用几句简短的话说说在1947年的秋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抽2——3个学生说。(提示:孩子,说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提示:说清楚战斗前、战斗中、战斗后的情况。)(在1947年的秋天,我军部队挺进豫皖苏平原,要进行一场围歼战。战斗前郝副营长在借着火光看书,并陷入深深的憧憬。战斗打响后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他毅然点燃了书,结果暴露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战斗取得了胜利,郝副营长却英勇献身) 板书:战前 战中 战后

(2)再过半个小时,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多好啊!”这句话在这部分出现了两次,这句话是谁说的?郝副营长说这句话时看到什么?可能会想些什么?请自由朗读4——7自然段,用笔勾画有关的语句,并做思考。郝副营长第一次说“多好啊!”这句话时看到了什么。学生汇报,屏幕出示“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这那副插图,默默地沉思着。”齐读。是啊,郝副营长注视着这幅插图,看到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而他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读书呢?(划着火柴,在微弱的亮光下)郝副营长会想到了什么?

生1(那个孩子多么幸福呀,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电灯,如果自己也能见一见电灯该多好啊。)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郝副营长此时的心情,那就是羡慕。请你带着羡慕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生2 汇报,请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不就是一盏普通的电灯吗?郝副营长为什么会如此羡慕呢?请孩子们结合当时的旧中国的情况谈谈原因。正因为如此郝副营长才会这样的羡慕电灯,你再来读读这个多好啊,一定有更深的体会。谁再来交流交流?你来读读这个多好啊!用心读出来的就是最棒的,全班一起读。 学习第三处“多好啊!”

正是插图上的电灯点燃了郝副营长心中的希望之灯,第二处“多好啊”,他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抽读。

(出示多媒体: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此时的多好啊,不仅仅是羡慕,而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板书:憧憬。憧憬的本意是什么?他会憧憬些怎样的美好情景? (学生可能会说战斗胜利了,孩子们在灯光下学习,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学生谈憧憬什么后,马上让学生读这段话。(不仅说出了自己的体会,还带着自己的体会非常有感情进行朗读。)郝副营长还会憧憬些什么?抽2——3个学生。

此时孩子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不用交流,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齐读。

通过战前这部分的学习,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副板书:英勇善战 热爱学习关心下一代 )

3、学习战斗中的部分。过渡:多么美好的憧憬啊,最后实现了吗?郝副营长见着电灯了吗?那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呢?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8~11段。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多读几次,为什么令你感动,在旁边做上批注。 学生汇报:

出示多媒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段话告诉咱们,郝副营长在战斗中?板书:牺牲。你来谈谈为什么这句话让你感动?你体会到郝副营长怎样的精神品质?英勇无畏

你认为那个动作最能看出他的英勇无畏?“高高的”为什么?你来读读这个词,学生跟老师读。把这个词放进句子当中读读这段话。

刚才同学们关注了人物的动作,那是在怎样的时刻才让他做出这样的举动。“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比喻情况万分危急)你从哪里体会出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 请你快速默读第8自然段找找原因。 屏幕出示

“如果找不到突破口,突击连的战士就会(

),如果找不到突破口精心部署的计划就会(

),如果找不到突破口这场战役就会(

)”不出示答案。 这真是命悬一线,生死攸关的时刻。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突然黑暗里出现了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仅仅是一星火光吗?这简直就是(胜利之光,希望之光,生命之光。) 郝副营长毅然决然地举起了书,可他这样做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牺牲,是的他很清楚这一点。仅仅是牺牲吗?联系他生前所说的话思考思考。他曾经那样的渴望见到电灯,渴望在灯光下学习生活,这意味着?

对于一个打过许多胜仗的战斗英雄来说,他怎会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来问问郝副营长。

明知自己会牺牲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是啊,我们的作者王愿坚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出示句子,齐读“我们今天走着的这条幸福的路,正是这些革命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给铺成的;他们身上的那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就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实不只郝副营长一个人,还有许许多多的战士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他们也有这美好的憧憬,也渴望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在关键的时刻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牺牲自己。为的就是有更多的人过上就像我们今天这样平常的日子。你想对这些革命先辈说点什么?请你拿出笔写在纸上。

4、学习战斗后的部分。

因为有了郝副营长的舍己为人,英勇献身。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取得全面胜利。板书:胜利

然而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 ?郝副营长的光辉形象已经定格在我们每个人心里,也让作者刻骨铭心。所以事情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但那感人的一幕仍时时出现在他的脑海,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5、感受首尾呼应的写法及其中的深意。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结尾和开头有都写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这种写作方法叫:首尾呼应。课文学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郝副营长所憧憬的灯光仅仅指的是本意上的灯光吗?它还指的是什么?板书:幸福生活 课文的开头以灯光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这样写有什么深意?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样温暖的灯光、这样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板书:来之不易 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五、小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当好好珍惜。

六、作业布置:革命先烈用生命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点灯下学习。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灯光

多好啊

沉入回忆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战前

憧憬

战中

牺牲

战后

胜利

推荐第8篇: 灯光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校对于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还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为了进行好知识的教授,就必须要提前备课做好教学设计。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到底该如何写教学设计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具体讲讲灯光教学设计,以供参考学习。《灯光》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具:生字新词卡片、电视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

《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请几个学生装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四)、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万盏灯”——这么多得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五)、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一部分内容

(六)、板书设计:

5、灯光

广场灯光一声赞叹(多好啊)幸福生活

阵地火光憧憬未来(多好啊)生命换取

《灯光》教学设计二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抓住两个词进行:“多好啊!”与“灯光”。由“多好啊!”进入课文的学习,悟郝副营长那种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走出回忆,悟作者对先烈的怀念;写由“灯光”所想到的,在读文中融入深深的怀念。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读中引出课文的重点词语“憧憬、千钧一发、歼灭、焦急、璀璨、黑魆魆”等词语,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以“多好啊!”让学生懂得为理想而献身的美好;读写结合,提升学生对“灯光”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你的感受,你会怎样说?

是啊!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愿坚的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去再一次感受革命烈士为换取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英勇献身的感人场面,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之间交流作者资料

作者王愿坚是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他的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电影《闪闪的红星》就是他的编剧。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动笔画一画有关语句,可在相关地方做简单批注。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4.汇报:出示课件,谁能将这些词语读正确、读流利。

三、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

1通过读课文,你能说说课文中写了一件关于什么的故事吗?

2、课文中的每个人赞美他看到的灯光的时候都是怎样说的?(生补充“多好啊”)板书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用笔勾画下来。

(2)生汇报:

第一处: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现实)

第二处:“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回忆)

第三处:“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回忆)

(3)先给同桌说一说,从这三次赞叹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赞叹、憧憬、)哪一次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指名汇报。

(4)找出描写郝副营长的句子。

师:出示课件:请观察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神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专注、聚精会神、羡慕)

(5)文章中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郝副营长这一英雄形象的?(神态、语言)

小结: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文章中也能试着去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方法去刻画人物形象。

3、串读首尾两个自然段,说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前后照应)

师:前后照应,让读者听出了“天安门广场的灯光”给作者王愿坚带来的那种无法忘却的记忆。正是那一闪又一闪的火光,那微弱的火光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幸福、安宁的生活。

四、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1)在这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你们还能想到像郝副营长一样的哪些革命先烈?

生畅所欲言

(2)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灯光”为话题写一写,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五、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相信现在每个人的心中对灯光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感受,就让我们把这份深深地感动化作无穷的动力,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我们的革命先烈,回报我们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布置作业

六、推荐课外书籍:《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

七、板书设计:

11灯光

“多好啊!”

现实回忆现实

赞叹美景憧憬未来怀念先烈

推荐第9篇:灯光教学设计

灯光教学设计 东田一小李德乔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关心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读文。教学重难点:

1、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2、理解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二、生读题,再读学习提示:看看学习这篇课文,要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出示课件,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对以下词语的理解:挺进、豫皖苏、围歼战、突击连、

憧憬、千钧一发、璀璨、交通沟、胸墙。

2、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抽生说。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

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引导学生悟文章写作方面的特色。(倒叙、前后照应)

2.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3.交流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

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下学习。”)

3.在学生理解第

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再次深入理解课文

五、1.找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2.自由交流

(第一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第二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第三句: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第四句: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第五句: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

六、读写结合

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相信现在可以擦去“灯光”后的问号了,那么就把这点点“火光”与“灯光”一起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吧,再次读课题。

灯光

看到:千万盏灯

一、引起回忆 听到:多好啊

看书、憧憬未来 关心下一代

灯光

二、回忆往事 点燃书本

三、怀念战友 献出宝贵生命无私奉献

推荐第10篇:灯光教学设计

11、灯光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充分感受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2、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由具体事物而引发联想的写法,深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郝副营长舍身引路的状举,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应该倍加珍惜。

二、教学重点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三、教学难点

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四、教学准备

本课朗读录音,作者简介,天门广场迷人的夜景图,教学ppt。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灯光 王愿坚

2、《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ppt播放作者简介,**广场夜景图。

(让学生通过看图片产生丰富联想,感受**广场夜景迷人。) 老师过度:同学们,灯光是我们和平年代的普通物品,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灯光是黑夜的眼睛。可你们知道吗?在战争年代许多人都没有感受过灯光带来的光明,甚至连电灯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他们多么渴望能享受灯光带来的快乐啊!你没看,我们**广场在灯光的映衬下是不是更加宏伟迷人了呢?本文讲的就是作者漫步在**广场,由广场的千万盏灯会一起的随军记者生涯中的一桩关于灯光的往事。下面我们走进课文,听听作者给我们讲述感人的故事。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ppt呈现问题) 老师: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想:课文“我”是怎样想起郝副营长这位亲爱的战友的?

生:一是见到**广场璀璨的华灯,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憧憬过这美丽的华灯;二是听见游人发出“多好啊”的赞叹,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这样赞叹过。

老师:突击连的任务是什么?

生:是突破守军的围墙,为大部队打开前进的道路。 老师:围歼战开始前,“我”见到郝副营长正在干什么? 生:他倚着胸墙,借着微弱的亮光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吸引了他,画的是一个孩子聚精会神在电灯下读书的情景。

师:围歼战开始后,出现了怎样的情况? 生:后续部队遭到阻击,在黑暗中找不突破口。 师:在这种情况下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

生: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照亮前进的道路。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因为火光暴露了自己而光荣的牺牲了。

老师过度: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在文中轻松的找到答案。下面谁来用简单的话概述一下全文的内容?

生: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新中国。

老师小结: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围歼战前夕,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再写战斗打响后,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突破口,郝副营长依然点燃了书,结果暴露了自己,英勇牺牲;最后写这场围歼战获得了彻底的胜利,二那位为了让孩子能在电灯下学习而献身的郝副营长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师: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生: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

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师: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小组内交流,并派代表分享组内的讨论结果)

(四)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2。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3、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4、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5、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6、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暧?

谁能帮忙解决这个质疑?

生:“万盏灯”一一这么多的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 “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暧。

(2)文中郝副营长说的“多好啊”“该多好啊”是指什么? 生:郝副营长的话道了他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这句话贯穿全文,是连接全文的纽带,令人回味无穷。真正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郝副营长做的舍身引路的壮举就更容易理解了。他就是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能使千千万万的人用上电灯,才置生死于度外,用年轻的生命照亮了革命前进的路。(3)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生: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生: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五、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一部分内容

老师小结:同学们郝副营长为了心中美好的憧憬,为了人民能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不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却连电灯都没有来得及看一眼。大家想想,每当夜幕降临我们能坐在电灯下学习,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这是用无数革命先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怎么能忘记这些舍生忘死的英雄们呢?我们努力学习,发愤图强,加倍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灯光》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朴实,通俗易懂。教学的难点是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理解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中我抓住了文章中现的“灯光”展开了教学。以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领悟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文章中灯光现的第一次是课文的

一、二自然段写了**广场的灯光,我先让学生找有关的句子,然后说说此时“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指导学生的朗读。学生都很积极,有的读了惊叹的语气,有的读了赞美的语气,有的读了陶醉的语气„„最有趣的是那个读了陶醉的语气的,似乎把我们全班师生都带入了**广场。 这堂课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如行云流水,教学过程非常流畅。孩子们的表现尚佳,特别是孩子们的朗读入情入境。

最后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灯光”,要求学生由一处灯光产生联想,写一个片段。孩子们的联想很丰富,写的片段都很有特色,我想主要原因是孩子们有感而发。

但是我觉得这堂课还有很多缺憾,比如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有点类似讲读课文,另外教学时间把握不太好,一课时没能完成教学任务。

第11篇:《灯光》教学设计

《灯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3、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上,直接导入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灯光》。题目叫灯光,提起灯光你会联想到哪个词语?(光明 温暖 明亮) 那么灯光将为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文的作者——著名作家王愿坚。老师这里有一段关于作者的资料,请你来为大家读一读。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

二、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来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

(课件出示连接语——革命先辈心怀崇高的理想,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下面的这篇课文也讲述了一位革命战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感人故事。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2、谁先来读连接语的第一句?提到革命先辈时,你的脑海里闪现的是谁的形象?(李大钊)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下李大钊同志那高尚的革命情怀吧!

(课件出示——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总结:看,在敌人面前,李大钊同志(生接读)——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变红)

3、谁接着来读连接语?本课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学生照着连接语说完整后再出示,课件的学习要求。)

4、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第18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的?

(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师:看来上节课大家是认真学习课文了。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课件出示学习要求,与学法放一起。)

三、依据要求,自读课文。

1、了解大意。

首先我们来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这个学习要求要运用那个学习方法?(课件变红)

(1)谁来读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2、完成第二个学习要求。

现在我们已经理清了文章的大意,谁来读读第二个学习要求?完成这个学习要求又要运用哪几个学习方法?(课件变红)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抓住郝副营长的言行,做简单的批注,再带着自己的理解入情入境地读一读。

(1)生自读,作批注。 (2)学生汇报,交流感受。

①“多好啊!”第一次出现在哪里?起来汇报的时候先读读你画的句子,再谈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让我们一起到**广场看一看。(课件出示**夜景和文字) 指导朗读:

1、谁能把这美丽的景象读出来?(生读)

2、这璀璨、夺目的景象使每一个漫步在**广场上的人感到温暖、明亮!你再来读,把我们每个人带进这光彩夺目的景象里。

3、读得多美啊!你有什么窍门,能把这景象读得这么美?(一边想象一边读,想象自己正在**广场观赏美丽的灯。

4、这就叫入情入境啊,就用这样的方法,我们一起来读。(生读) ②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回忆里,继续交流.“多好啊!”第二次出现在哪里?(这里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来谈体会,谈想到的。)

(课件出示: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1、郝副营长看着这幅图,默默地沉思着,你知道他在想什么?

2、是呀,郝副营长自己也向往能在明亮的电灯下读书!所以书中的这幅插图深深地吸引着他,谁能把郝副营长心中所想读出来?谁再来试试?请同学们把郝副营长美好的希望带人文字,一起读一读!

③我们置身于战斗前的情境,理解了郝副营长的所见所想,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接着交流“多好啊!”第三次出现在哪里?

(课件出示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

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小结:想象得多好啊!这是郝副营长心中最最美好的憧憬!(板书:一点灯光 一段憧憬)

让我们真正地走进他的内心,深深地体会这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请同学来读郝副营长和记者当时的对话。(课件出示对话)

教师相机指导。 再请两个同学读。

听了他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郝副营长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教师指着引读: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学生齐读。

四、感悟理解,升华情感

1、带着这样美好的憧憬,郝副营长投入了战斗。战斗中,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的后续部队焦急万分,怎么办,怎么办呢?这是一个怎样的时刻?(千钧一发。)是呀,这真是一个千钧一发的时刻。谁能通过朗读,读出当时的万分危急?请你来。

课件出示读:(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们的郝副营长——(指生读)

2、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让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你找到了哪几个描写动作的词语?(划着、点燃、举、照亮)读好这些动词,就能再现郝副营长的英雄壮举,谁来试一试?

是啊,为了这次围歼战的胜利,郝副营长毅然——(生齐读)

课件出示(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3.文章没有写郝副营长说了什么,让我们设想当时的情景。 (课件出示:

突击队队员知道郝副营长要烧书为部队指路,对他说:“郝副营长,烧书的亮光被敌人发现,你就暴露了,太危险啦!”郝副营长说 )。

师:也许郝副营长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想,他只是觉得为了孩子,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应该这样做——他壮烈牺牲了自己。(板书:一星火光 一个壮举)

4、郝副营长,永远地走了,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指名读)

这位年轻的战斗英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一直带着这份憧憬——(指名

读)

其实有无数像郝副营长一样的年轻战士也走了,带着如此美好的憧憬——齐读

课件出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5、拓展写话。

如今,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温暖的灯光下读书、学习。这是千千万万的郝副营长用生命换来的。此时此刻,大家静坐在温暖明亮的灯光下(课件出示)可能你是亲眼目睹郝副营长牺牲的那位战地记者,或许你是你是郝副营长的一位战友,又或者你是一个正在电灯下读书学习的孩子,请任选一个角色,把你想对郝副营长说的话写下来。

课件出示: 我会写:

我是那位目睹郝副营长牺牲的战地记者,我想对他说:“——————————————

我是郝副营长的一位战友,我想对他说:“—————————————— 我是一个正在电灯下读书学习的孩子,我想对他说:“——————————

指名交流。

6、郝副营长为了心中的革命理想英勇现身,让我们再来回顾这篇感人的文章,记住这灯光、这憧憬、这火光、这位英雄的壮举。

配乐课件出示:

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看**广场无数的灯光,: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有一个人赞叹道:“多好啊!”(指名读) 在作者记忆中闪亮的是,交通沟的胸墙下一点亮光:

郝副营长借着微弱的亮光看一本破旧书上的插图: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郝副营长说:“多好啊!”(指名读) 还是在交通沟的胸墙下,还是一点亮光:

郝副营长又望了一眼图画,“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指名读)

让我们共同铭记郝副营长的英雄壮举,铭记黑暗里一星火光 大家一起读:

一闪,又一闪。这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照亮了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可是他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齐读。)

五、学习写法,拓展总结。

1、和老师一起学习了课文,你发现本文在写法上与18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倒叙:吸引读者。

前后照应:自己读读

1、2自然段和最后一段,看看本文前后照应,有什么作用?

小结:前后照应在不同的文章中起的作用不一样,在本文中表达了作者对郝副营长永远的怀念。板书:一位英雄 一生怀念

2、读板书结束上课:

一点灯光,一段憧憬。一星火光,一个壮举。一位英雄,一生怀念!让我们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发奋学习,健康成长吧!

3、布置作业。课件出示推荐阅读:《小游击队员》

板书:

19、灯光

一点灯光 一段憧憬 倒叙 一星火光 一个壮举 前后照应 一位英雄 一生怀念

第12篇:灯光教学设计

《灯光》教学设计

小关小学:陈晓艳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无私的奉献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

《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

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

(四)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万盏灯”——这么多得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五)、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一部分内容

(六)、板书设计:

11、灯光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多好啊)

幸福生活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多好啊)

生命换取

第13篇:灯光教学设计

灯光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习并积累“围歼、憧憬”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快速阅读,初知大意。

2.抓住重点加以指点,理清课文条理 3.要加强朗读、默读,体会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二、重点、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2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法与学法

1.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思想感情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建筑物吗?它纪念的是谁?今天,老师将带你们走进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学习11课《灯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检查生词、新词 3.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怎么的事?

(2)“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动笔画一画有关语句,可在相关地方做简单批注。

三、同学交流,读中感悟

1.第一次“多好啊”出现在作者在**广场散步 明确:看到灯光(美)听到话语(多好啊)

2.划出课文哪些自然段是描写现在,哪些是描写往事 3.默读第四自然段,感知英雄形象 明确:英勇善战、热爱学习4品读第二次、第三次“多好啊!” (1)分角色朗读第5---7自然段

(2)PPT出示句式,学生口头造句“多好啊------”

(3)用PPT出示句子,闭眼想象郝副营长在想什么,说一说 5思考:郝副营长为什么没有看到电灯?他为什么这样做?(从文中找出原话)

明确:PPT出示: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为了后代美好幸福的生活) 6思考:灯光的含义 7.情感升华,我手写我心

(1)清明刚过,假如你来到郝副营长的墓前,你会说些什么?写一写

(2)请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延伸课外,提升情感

推荐好书:《七根火柴》《我的战友邱少云》

板书设计

11 看

灯光

灯光 话语

往事

战友

李莉

(多好啊)

第14篇:教学设计灯光

一、教材分析 《灯光》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部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却是战争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词。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郝副营长和很多革命志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平静的口吻写出了自己的回忆,蕴涵着深沉动人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引导学生搜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三、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战地、围歼、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憬、阻击、千钧一发、自言自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深入探究重点词句,感悟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憧憬的便是灯光。你们在灯光下悠闲地散步、看书写字、快乐歌唱~~~~~是的,你们知道吗?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却是战争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板书课题)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指名读字词及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动笔画一

“多好啊!画有关语句,可在相关地方做简单批注。

4、师生共同梳理。

三、寻找“灯光”,感受光明

1、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四、精读“往事”,读写结合

(1)“我”为什么看到**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千万盏灯”——这么多的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图,在默默地沉思什么?

(3)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这是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向往光明和幸福的前景的神态。从这种神态里,我们完全能理解他英勇战斗的崇高理想和伟大动力,完全能感到他那颗为解放中国人民,为造福于中国人民而跳动的心。“漆黑的夜空”,是实在的景象,在这里正好衬托郝副营长对光明的向往。

(4)“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这句话感情深沉,含义深刻。话中称“年轻的战友”,是对年仅22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痛惜。可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后代的幸福和安乐,“孩子们在电灯底下学习”成了“幸福与安乐生活”的一种象征,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最后一句话既是对前面的情节的呼应,也是作者在由衷地赞叹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5)课文的题目是“灯光”,你觉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

歌颂了郝副营长革命的献身精神和无私高尚品德,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五、拓展话题,读说结合

1、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画一画读一读有关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同学间交流自己读文章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郝副营长为了心目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不惜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却没来得及看到一眼他一直深情憧憬的灯光,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可他为革命胜利,不惜壮烈牺牲而又感到毫无遗憾,表现他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3、好书推荐:我们课下可阅读王愿坚短篇小说《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

第15篇:《灯光》教学设计

《灯光》-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3、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体会作者由具体事物引发联想的写作方法,学习并掌握抓住主要线索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课件,创设氛围,导入新课。

读课题,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

2、交流作者的相关资料: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引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思考: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学生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

一、二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4、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a.小组合作探究解疑。(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解疑。)

b.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次感悟人物形象及精神。(出示课件) c.再读课题,说说这一次你看到的仅仅是明亮的灯光吗?

三、精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感悟精神。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出示课件)

(1)“我”为什么看到**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和温暖?

(2)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图,在默默地沉思着什么?

(3)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4、小组合作探究:“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四、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内容,感悟文章表达特点。

五、拓展:

1、用上“多好啊”这句话,说说自己的理想,并试着写下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查找身边类似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灯光

幸福生活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多好啊)

生命换取

阵地

灯(火)光

憧憬未来 (多好啊(多好啊)

怀念战友

为理想而英勇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第16篇:灯光教学设计

第11课《灯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黑魆魆、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围歼、震天动地、郝副营长、千钧一发、璀璨、牺牲”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版块: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憧憬的是灯光,灯光下,人们在,休闲散步,灯光下,人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在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在欢乐的歌唱.在本文作者的心中,灯光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王愿坚去追忆那逝去的但却记忆犹新的往事。

这节课我们学习王愿坚的>。老师板书课题,(教师板书)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请你再读一读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读课题。我仿佛看到一盏盏明亮的灯光在照耀着我。 生2: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霓虹灯。

师:一边读课题,一边想象画面,读出来感觉就更好了。那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 什么?

生1:我想知道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 生2:我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3: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生4:我想知道课文仅仅是写灯光吗?还有没有更深的含义?

师:要解决同学们的这些疑问,就要好好地读一读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及时指导学生不认识的字并出示课件检验.师:课文读完了,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天安门前灯光非常美丽

生2:我感觉到课文写灯光是为了怀念郝副营长。 生3:我觉得郝副营长非常伟大,他为了能让孩子们用上电灯,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我想考验考验同学们,谁能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连成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1:我们要围歼敌人,在震天动地的炮火声中,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书, 战斗胜利了,自己却牺牲了。

生2:每当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我就想起郝副营长英勇牺牲的故事。

生3:郝副营长为了孩子们能在温暖的灯光底下聚精会神学习,而自己却没有见一见璀璨的 灯光。

师:说得好极了,让我们再一次读课题,这一次你看到的还仅仅是明亮的灯光吗? 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伟大的战士

生2:再读课题,我感到很伤心,很为郝副营长觉得遗憾。

师:是啊,从你们的声音中,我听出了你们的感受,你们已经走进了课文,但只知道课文的 这些内容还不够,我们还要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你感受深的句子,可以在句子的旁边把自己的体会,感受或者疑问记下来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做批注,教师巡视。 第二板块:走近郝副营长

师:教师提要求 注意:首先把你感受深的句子读出来,然后再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感受。 生1: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 来得及见一见电灯。我感到很伤心,很可惜.师:好,既读出句子来了,又谈了自己的感受,就这样谈。

生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我很感动,我们要学习郝副营长那种英勇,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投影出示这段话) 生1:比喻情况十分危急

生2:就好像有千斤的重量拴在一根头发上,形容十分危急。 师:说得好,那么课文中的千钧一发指的是什么时刻呢?

生: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

师: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同学们,再来读这段话,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的感受。 生1:伤心

师:请你来读,把这种伤心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声音低沉 生2:感动

师:为什么感动? 生:我想象到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后续部队找不到缺口,可就在这时候,出现了一点亮光,虽然很小很小,但却比任何灯光都亮,那是郝副营长啊!很让我感动啊! 师:是啊!就把你这种感动地感觉读出来吧 生读,(充满感情的) 生3:敬佩 师:不管是什么感受,只要是你用心体会出来的就是最有感情的,让我们一起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生读

师:我把这段话稍微改动了几个地方,投影出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你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你自己,你,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了不同,您把“他”改成了“你”,感觉好像不一样了。 生2:我感到这样感情更强烈了。

生3:我感到这样就像在对郝副营长面对面地说话一样,很感动,也很亲切。 师:体会得真好,就让我们一起向这位可敬的战士倾诉吧! 生齐读。

师:我们继续交流,还有那些句子让你感受很深?

生: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生: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该多好啊”这句话,他那么希望孩子们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可自己却没有见一见电灯,我很难过。

师:你能联系整篇课文去体会,这很好。谁还想读读这段话,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我感受到郝副营长特别想见到电灯。 师:老师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百感交集,我想用我的朗读来表达我读完这段话的感受。(师朗读)

师:谁还想读一读这段话?(指名2名学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接读这段话。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生:齐读“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师: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憧憬”是什么意思? 生:希望 生:愿望 生:梦想

师:此时此刻,郝副营长会憧憬些什么呢?

生1:他会想:我们一定要把这次战斗打胜利了!

生2:他会想我们一定会胜利的,也一定会有电灯的,我也一定能够看到。 师:好,就让我们一起把郝副营长美好的憧憬读出来吧。 生齐读。

第三版块:小组合作找线索

师:我想问同学们,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回忆?(板书引起回忆→) 生1:是灯光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2:是“多好啊”

师:出现不同意见了,怎么办?其实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就会明白了。

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是什么呢? 生:是“多好啊”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多好啊”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生浏览课文,边读边划。

师:我请第一个举手的同学来回答,机会就是这样争取来的。

生: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看到天安门前的灯光后,一个游人说的。

师:我请同学们看一组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图片,看后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生1:好美啊!

生2:真是璀璨的灯光啊!

生3:这不就是课文所说的“多好啊”吗?

生4:简直太漂亮了,我好想好想到天安门去看一看啊!

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机会的,我们继续交流。生:第二处是出现在郝副营长看到书上的图片后说的。他感觉到电灯非常好。

生:第三处是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这是郝副营长的心愿。

师:正是因为郝副营长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当”我”突然听到“多好啊”这句话时,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郝副营长,想起了他的故事。(板书回忆往事→怀念战友) 第四版块:升华拓展

师:课文学到这里,我总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就是:课文的开头第

1、2自然段和结尾那个自然段都写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这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往事还是写现在?去掉行不行? 生:写的是现在。去掉不行,因为只有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路人才会说“多好啊”,才会引起作者的回忆。

生:我倒觉得可行,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回忆郝副营长的英雄事迹,去掉开头和结尾还是一篇完整的课文。

师:我们还是回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段话。(投影出示: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师:郝副营长憧憬的是什么?

生:憧憬将来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 师:是啊,现在呢?

生:明白了,现在我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了,而且还有这么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 的愿望实现了。

生:天安门前明亮的灯光似乎在告诉郝副营长,他的梦想实现了,他可以安息了。所以不能去掉。

师:说得多好啊!本文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首尾(照应)。(板书倒叙联想照应)

师:我还想问同学们:郝副营长憧憬的仅仅是有电灯吗? 生:不是

师:他还憧憬什么呢? 生:他还憧憬未来 生:他憧憬美好的生活

生:他憧憬他的后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说得真好!此时的灯光已不再仅仅是“灯光”了,而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啊!同学们,再读一读课题,你的感受一定会更深刻的。 生深情地读课题

生:我感到“灯光”是对郝副营长的一种安慰。 生: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师:课文中还有一句让我们刻骨铭心的话,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投影出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师;此时你想说什么?

生1:伤心,每次读这句话我就感到伤心。 生2:我想哭,特别是读到“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这句话时,我就忍不住想流泪。 生3:这次再读,我的感觉不同了,我不再仅仅是伤心,还有自豪,因为郝副营长的愿望实现了,我们生活得很幸福。师: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呢?(投影出示:郝副营长,我想对你说 生1:郝副营长,你太伟大了,没有你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生2:郝副营长,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用您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其实,不仅仅是郝副营长,为了新中国,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还有无数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我郑重的向同学们推荐(投影出示:推荐阅读:《黄继光》、《董存瑞》、《英雄儿女》、《我的战友邱少云》)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在阅读这些作品时,我们是否应该永远的沉浸在一种伤心、痛苦或者是感动中呢? 生:不!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但更应该努力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

师:说得好。就像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可以见证,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我们的校园,书声朗朗.这就是对英烈们最好的慰藉啊!而对我们来说,当有一天,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真的需要我们时我们能否抛开个人的利益而勇敢地站出来呢?就像郝副营长,像董存瑞,像黄继光......

板书设计:

灯光

联想照应

引起回忆 → 回忆往事 → 怀念战友

第17篇:灯光 教学设计

灯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就请你们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听课的老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是《灯》 生齐读课题。

师: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都预习了哪些内容,谁愿意来和大家共享? 生:(可以交流作者、写作背景、清明节等资料)

王愿坚是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1954年3月发表了报告文学《东山岛》,不久又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和《灯光》。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

师:这位同学介绍的非常全面,介绍的很全面,看来大家都认真预习了。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连接语。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下? (出示) 连接语:

革命先辈心怀崇高的理想,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下面这篇课文也讲述了一位革命战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感人故事。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指生朗读。

师:连接语的内容主要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回顾了上一篇课文的内容,《十六年前的回忆》展现了革命先辈心怀崇高的理想,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在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生:我们主要是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领会;通过反复诵读,体验、感悟作者的情感。 师:这就是我们上节课运用的学习方法。齐读一遍 (出示 学习方法: 抓住重点 理解领会 反复诵读 体验感悟) 师:(指板书)

今天,我们还用这种方法,来学习19课《灯光》。 (出示连接语)

《灯光》这篇课文,也讲述了一位革命战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感人故事。读读后面几句话,看看连接语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学生自己读) 生:(字体变色,说问题。)自己读,然后找一个学生读。

1、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2、“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愿意来读课文 (可以依次找学生读课文,或者我们开火车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

二、理清条理: 师:(随机评价学生的朗读)

谁能概括地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生:《灯光》主要写了作者回忆了1947年,在一次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点燃了书,为后继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牺牲了自己的事情。 师:总结《灯光》主要写了作者回忆了1947年,在一次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点燃了书,为后继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牺牲了自己的事情。

(可以结合连接语——课文主要讲了1947年,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心中的理想,而英勇献身的感人故事。——板书 郝副营长 战斗) 师:课文哪些部分是作者回忆的这件事 生:是课文3——11自然段。

师:看看

1、2自然段是写什么?(学生可以默读)

生:课文

1、2自然段写作者在天安门广场散步时,听到一句赞叹——多好啊!从而引起了作者的回忆。(板书:灯光) 师:课文最后还有一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生:课文第12自然段写事情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但作者在璀璨的灯光下,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

(板书:灯光)

师: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天安门广场的灯光,这种写作方法叫做——首尾照应

三、精读感悟——三次“多好啊”

师:看来大家对课文的条理已经很清楚了。

接下来,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指屏幕)看看“多好啊”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划出相关的语句。

生:读课文划句子。

师:多好啊,出现了几次? 生:出现了三次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句子? 生:(生说,师出示。)

(第二自然段)清明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又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 “多好啊!(这是谁说的) (第五自然段)“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这是谁说的)

(第七自然段)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这是谁说的)

师:第一次是散步的人说的,后面两次是郝副营长说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第一次“多好啊!”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次“多好啊!”(语气),朗读课文

1、2自然段,散步的人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散步的人看到美丽的夜景时发出的一声赞叹。 师:(评价: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你就读懂了文章„„) 他在说“多好啊!”这句话的时候,他看到了什么呢? 生: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出示语句)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师:老师课前搜集了一组天安门广场灯光的图片,一起欣赏一下?(点出图片) 生:(看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宏伟的建筑、明亮的灯光。

师: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感觉? 生:说感受——真是太美了!太壮观了!„„

师:你能用赞美的语气读一下这句话吗?(你能读出这种美吗?)

生读: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赞美的语气 生:齐读

师:正当作者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忽然了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这只是一声赞叹,并没有把心中的感受完全表达出来,想一想,是“什么多好啊?”生:看到广场上这么多明亮的灯光,多好啊! 看到天安门广场这么美丽的夜景,多好啊!

天安门广场上宏伟的建筑在灯光的照耀下太美了,多好啊!

看着广场上人们悠闲的散步,一切都显得这样平静、祥和,生活在和平年代多好啊!„„ 师: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悠闲地欣赏美丽的夜景,多好啊!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和平美好的生活,多好啊! 第二次“多好啊!”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次——“多好啊!” 郝副营长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郝副营长在战斗前休息时,看到书中的孩子在灯下看书,默默沉思之后说的 。 师:学生说不到沉思后说的,就提示他是看到书之后就说的吗? 师:(出示插图)文中这幅插图画的是郝副营长在看书。 师:请大家找出课文中描写这幅图的句子。

生读:(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他注视着那副图,默默地沉思着。) 师:他看到了什么?(谁能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文中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在插图上一点,出来小孩读书的图——需要画出来) 师:大家看郝副营长是借着火柴微弱的光在看书,孩子在电灯下看书,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孩子能在这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多好啊! 孩子可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安静地学习,多好啊! 电灯这么亮,多好啊!„„

师:郝副营长多么向往这灯光啊。灯光——我们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可是对于战争年代的郝副营长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第三次“多好啊!”

师:再看第三次,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郝副营长,和记者对话的时候说的。

(如果学生说不上来,师引——郝副营长在说第一次多好啊时,是在自言自语,这一次在和谁说?生:作者。

郝副营长是在和作者的对话时说的。 师:我们来读读他们的对话。 生:(分角色朗读) 师:他看到了什么? 生:还是书上的那副图

师:郝副营长第一次说“多好啊”,没把心中的想法说清楚,我们进行了补充;这一次他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谁来读?

师(出示他又划着一根火柴„„„多好啊!) 生:(读郝副营长深情说的那一部分) 师:郝副营长说这句话时是怎么说的? 生:(深情地说——充满深深的感情) 师:你能深情的读一读这句话吗? 生 读深情的说的这段话。

(评读,也可以让学生评,评完再读,最后齐读。) 师:从郝副营长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他很向往孩子们在灯下学习他很向往美好的生活„„

(学生说不到美好的生活 师:提问他只是对灯光充满了向往吗?) 生:他很向往美好的生活„„

师:(承接学生的回答,进行朗读感悟。)

他向往怎样的生活?赶明儿胜利了,读 (回答的学生读或齐读) 师:这也是他心中的一个美好的愿望。胜利了,他的愿望是什么?赶明儿胜利了。读(齐读) 师:老师也被你们感染了,我也想读。让我们一起充满深情的读一下这段话,我读前面,大家读后面。

第18篇:灯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正确读写“围歼、歼灭、漆黑、陷入、憧憬、点燃、焦急”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的神情和语言中,感受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在战斗中的壮举,感受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

从郝副营长的神情和语言中,感受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战斗中的壮举,感受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灯光的故事、作者简介、重点生字词、思考题等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欣赏。

晋代有个叫车胤的人家里很穷,晚上点不起油灯,他就捉些萤火虫放在布 袋中,用萤火虫的尾部荧光来照明;和他同一时代的一个名为孙康的人,冬天借着学反射的光看书,这就是“囊萤映雪”的故事。西汉的匡衡也是家里穷点不起油灯,在自己家的墙壁上造个小洞,让隔壁的灯光透过来一些,晚上读书,这个典故叫“凿壁偷光”。

2、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这两个故事讲得都是灯光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其实灯光何止在学习上发挥巨大作用呢?在和平年代电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可是在战争年代 它却具有特殊的含义,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王愿坚写的有关灯光的故事吧!

3、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多媒体显示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1991),山东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报社编辑、记者。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195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党费》《普通劳动者》《七根火柴》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一)读课文自学生字,完成下列任务

1、标出本课自然段的序号,画出文中生字词。

2、借助工具书给字注音。

3、给生字找一个形近字然后分别组词。

4、借助工具书给本课生字释义。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给下列生字注音

皖( )

歼( ) 倚( ) 膝( ) 吊( ) 钮( ) 憧( ) 憬( ) 2.给下列生字和形近字组词。

皖( )——烷( )歼( )——纤( ) 倚( )——骑( )膝( )——漆( ) 吊( )——呆( )钮( )——扭( ) 憧( )——幢( )憬( )——璟( )

3、解释下列词语

宏伟 倚着 憧憬 璀璨

(三)教师小结,学生整理笔记。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再次通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通过关于对灯光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 活英勇献身的精神,证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已牺牲战友的深切怀念。)

(2)文章开头和结尾有怎样的关系? ( 文章以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开头,又以天安门广场的灯光结束,首尾呼应。)

(3)文章主体部分写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主要是由“多好啊”这一句引起的。)

五、细读课文梳理结构。

(一)学生细读课文,思考文章结构,列出结构提纲。

(二)指名说,教师总结

1.(1-2):由一声“多好啊”,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2.(3-11):我由景生情回忆往事。 3.(12): 我对战友的怀念。

写作思路 引子:看到----千万盏灯 珍

听到-----多好啊

回忆往事:来到战友身边 惜

憧憬美好未来

点燃破书照明 幸

献出宝贵生命

怀念:又想起战友 福

(三)学生结合提纲再读课文,仔细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梳理文章结构,了解作者写作思路,明确写作方法。)

六、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 学生大声有感情的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学生自由讨论交流,交换看法。

1、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说看到天安门广场上被千万盏灯照耀着的宏伟建筑时,心头感到无限光明、温暖?

( 是因为在他的心里有一个关于灯光的不平凡的故事,战友为了追求今天光明的生活英勇献身,如今战友的憧憬变成现实,感觉无比幸福。)

2、“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些画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 三次。第一次是作者在天安门广场,听游人说的。游人在夜里看到广场的灯光,可能想到了今天的太阳 幸福生活。第二次是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本书,看到书中的插图时的自言自语。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憧憬未来时说的。说这句话时看到的还是那本书上的插图。他可能想到了:如果革命胜利了,我们也要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过上幸福的日子,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

3、文中说:“他(郝副营长)拔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请简要叙述他憧憬的内容。

(孩子们坐在明亮的灯光下,看书学习做作业,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然然后建设我们的国家。)

4、请你对郝副营长的做法做个简单评价。

(可敬可爱,有崇高的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用微弱的光换来了战斗的胜利。)

(二)教师巡视,个别点拨

(三)指名回答,教师点评

(四)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深入体会。

七、课堂训练,书写感受。

读完这篇课文后,你一定有很深的感受,请联系今天的幸福生活,把你感受最深的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八、课堂小结,激发感情

今天,我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知道了现在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像郝副营长这样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不要有愧于革命先烈。

九、布置作业

文章中的生字、新词写在方格本上。

十、板书设计

引子:看到----千万盏灯 珍

听到-----多好啊

回忆往事:来到战友身边 惜

憧憬美好未来

点燃破书照明 幸

献出宝贵生命

怀念:又想起战友 福

第19篇:《灯光》教学设计

《灯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探究,体会郝副营长的无私奉献精神。

2.学习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几个“多好啊!体会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画灯光

2、用“灯光”练习说话

3、让我们一起走进王愿坚的《灯光》

二、检查预习

1、读词语

2、理解词语

3、把词语带入课文初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

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抽生说

四、再读学习提示:看看学习这篇课文,要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五、细读课文

1.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交流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

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是在欣赏**广场美丽景色时发出的由衷赞美。正是这一声赞叹,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从没有看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有看见过,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他相信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能在灯光底下学习,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3.在学生理解第

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

“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六、再次深入理解课文

1.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2、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

3、抓住重点词“千钧一发”,感受郝副营长的英雄壮举。

4、读悟“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写一写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小结本课

八、推荐阅读《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

九、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十、板书:

灯光 憧憬未来

郝副营长

幸福生活 (多好啊)

献身革命

(多好啊)

第20篇:《灯光》教学设计

第十一课《灯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战地、围歼、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灯,灯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 (板书:灯光)

生1:晚上,我们要在灯光下写字、看书。

生2:夜晚,灯光可以为行人照亮道路。

1

师小结:是啊,每当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给人们带来光明的便是灯光。灯光下,人们在散步休闲;灯光下,人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在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在快乐歌唱——但是在这个人的心中,灯光更是一段回忆,一个情结,他就是王愿坚。(课件出示)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愿坚笔下的《灯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你发现在写作顺序上它与我们所学的哪一课一样?

明确:第

一、二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也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由**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这种写法就是首尾呼应,其实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也经常用到这种方法。它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

三、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表达方面

师:课文以灯光为题,哪些地方都描写灯光了?请大家找出描写灯光的地方,画出来。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用“

”画下来。

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2

过渡语:课文不仅以灯光为题,而且文中多次写到灯光,看来这灯光确实凝结着作者深深地情结。

四、深入朗读,理解感受

1、老师还发现课文在描写灯光时有句话频繁出现,你找见了吗?(多好啊)看来这个“多好啊”值得我们好好研读。就让我们一起循着“多好啊!”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岁月。快速默读课文,围绕阅读提示,找出描写“多好啊”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生汇报,围线“多好啊”品读句子。(课件出示)

第一处: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师:什么多好啊?(**广场的灯多好啊!)其实他也在赞美什么呢?(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好啊!)

板书: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多好啊 )

第二处:“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师;郝副营长是说什么多好啊!” (能在电灯下看书多好啊!) 师:请观察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神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专注、聚精会神、羡慕)

师:同学们,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从没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见过,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第三处: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师:此时,郝副营长又是说什么多好啊!

3

生:能让孩子们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师:是呀,从这话中我们听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相信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板书: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多好啊 )

课件出示: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憧憬”是什么意思?他向往、憧憬着什么?(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生活,那该多好啊!)

(4)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三句话,进一步感受郝副营长对未来的憧憬吧!

3、就在郝副营长憧憬美好未来时,战斗却出现了万分危急的情况,课文哪个词语告诉我们情况的危急?(千钧一发)

(1)让我们通过朗读再现这危急的场景,把你的感受送入文中吧! (2)指明朗读第8-9节

导语:如果找不到突破口。突击连的战友就会(牺牲);如果再找不到突破口,我军精心部署的计划就会(落空);如果还找不到突破口,这场战役就会(失败)。

(3)这真是千钧一发、命悬一线啊!就在大家焦急而束手无策的时候——突然,黑暗里出现了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但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了。此时此刻,这燃烧的书还仅仅是一星火光吗?那它是什么?(这就是胜利之光,这就是希望之光。)

4

(4)同学们,郝副营长高高举起了燃烧的书,这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打过许多胜仗的战斗英雄的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课件出示句子: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学生读后回答)

教师小结:为了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为了挽救更多战友的生命,郝副营长高高举起了燃烧的书,但他却永远离开了我们;为了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郝副营长高高举起了燃烧的书,但是他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为了更多的人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郝副营长高高举起了燃烧的书,用他的生命换取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再朗读这句子) 板书:生命换取

(5)郝副营长就这样放弃了幸福的生活,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再读句子: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读后回答)

(“年轻的战友”,年仅22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令人痛惜。可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后代的幸福和安乐。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4、虽然事情过去很久了,但一见到那华灯,我又想起郝副营长。

5

(1)课件出示:“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齐读句子)“我”怎么又想起郝副营长这位亲爱的战友?正是因为郝副营长的“多好啊”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当我突然听到“多好啊”这句话时,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郝副营长,想起了他的故事。

(2)现在我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了,而且还有这么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的愿望实现了。这与文章开头的**广场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明亮的灯光似乎在告诉郝副营长,您的梦想实现了,您可以安息了。

7、是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却没来得及见一见渴望的电灯。同学们试想一下,郝副营长憧憬的仅仅是电灯吗?那是什么?(是美好的未来、让后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板书:幸福生活

此时的灯光已不再仅仅是“灯光”了,而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啊!现在,让我们深情地朗读课题,相信你的感受一定会更加深刻!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过渡:郝副营长为了心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不惜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贯的生命,却没来得及看到一眼他一直深情憧憬的灯光,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可他为了革命胜利,不惜壮烈牺牲而又感到毫无遗憾。

2、其实,不仅仅是郝副营长,为了新中国,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还有无数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此时此刻,面对无数的革命先烈,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讨论交流后汇报)

6

3、总结语:每当夜幕降临,我们都能在灯下学习生活,又怎能忘记那些如同郝副营长的英雄们呢?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五、作业

以“郝副营长,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11*

灯光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多好啊)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多好啊)

幸福生活 生命换取

灯光教学设计
《灯光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