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找质数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18 08:33:07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找质数 教学设计

找质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分别说出

8、11的全部因数。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

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按照教材第39页的要求完成表格。

2、汇报。

3、思考:

观察所填表格上的数,有什么特点?

(有的能拼一种,有的能拼两种,还有能拼三种的;能拼一种的对应的因数是1和它本身,能拼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对应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

4、根据分类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根据2~12各数的因数特点进行分类,可以怎么分?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2、

3、

5、

7、11这些数分为一类,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叫做质数;

4、

6、

8、

9、

10、12这些数分为一类,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数字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讨论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1、尝试判断:

13、

14、

15、16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交流判断方法。

15是3的倍数,所以它们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3,所以是合数;

14,16是偶数,它的因数还有2,也是合数;

13这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找不到第三的因数,所以是质数。

3、归纳总结方法。

只要找到除了1和它本身外的一个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它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四、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

3、

4、5题。

五、小结。

板书设计:

找质数

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叫做质数; 将

4、

6、

8、

9、

10、12这些数分为一类,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推荐第2篇:找质数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设计

《找质数》教学设计

灵璧县向阳乡王集小学

陈方

[教学内容] 找质数 (第39-40页) [教学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知道100以内的质数。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小正方形若干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找因数”,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找因数的方法有哪几种? 拼长方形和想乘法算式。

今天我们一起来形容找质数的方法。

二、讲授新知

1、用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边拼边填写书上的表格。

2、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小正方形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为什么?”

3、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发现特征,并把几个自然数分类,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有的数的因数就只有两个,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因数是1和它本身,而有的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

总结概念: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从概念出发理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应用概念,讨论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1、尝试判断:

2、

8、

9、

13、

51、

37、9

1、52 是质数还是合数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组织交流“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归纳方法: 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四、巩固应用: 第1题: 用“筛法”找100以内的质数。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操作、观察和交流,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介绍这种方法是两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提出的研究质数的方法,称为“筛法”。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种操作方法可以编成程序让计算机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兴趣。第2题: 本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规律。

第(1)、(2)题,学生会发现这些质数都分布在第1列和第5列,为什么?

引导观察:因为2,4,6列除2外,其他数都是2的倍数,这些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2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列的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3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题理由:用6 除一个大于6的自然数,如果余数是0、

2、4,这个数肯定是2的倍数;如果余数是3,这个数肯定是3的倍数。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找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 一个数只有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推荐第3篇:找质数教学设计

《找质数》教学设计

营小刘惠娣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想一想,关于因数你有什么想说的?(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利用拼长方形找到12的全部因数是:1,12,2,6,3,4。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

请大家继续利用拼长方形方法,拼一拼,找一找这些正方形的因数按照教材第10页的要求完成表格。(要求:同桌合作拼一拼,说一说。)师巡视

2、汇报表格,全班订正。

3、思考: 观察所填表格上的数,你有什么发现?(组内讨论)

1)(预设:有的能拼一种,有的能拼两种,还有能拼三种的;能拼一种的对应的因数是1和它本身,能拼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对应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

2)如果我们根据这些自然数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你想怎样分?(2类,1类把含有1和本身2个因数放在一类,另一类是把有2个以上因数放在一类)

4、根据分类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2、

3、

5、

7、11这些数分为一类,师: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叫做质数,(板书)

4、

6、

8、

9、

10、12这些数分为一类,师: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1)尝试说2)57是什么数?为什么?3)同桌举例4)还有另一个特别的数字是1,它是什么数?(理由) 数字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板书)

三、讨论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1、尝试判断:

2、

13、

51、

37、

52、93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交流判断方法。

93是3的倍数,所以它们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3,所以是合数; 52是偶数,它的因数还有2,也是合数;

2、

13、37这几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找不到第三的因数,所以是质数。

3、归纳总结方法。

只要找到除了1和它本身外的一个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至少3个)

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它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只有2个)

四、巩固练习。

1.用13,14,15,16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完成下表。

2.分一分,并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27,23,29,11,9,3,14,25,99

3、判断

①最小的质数是1。

②一个合数的因数至少有2个。 ③非零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④ 所有奇数都是质数,所有偶数都是合数。 ⑤下面的三句话( )是错误的。 A、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B、最小的合数是4。 C、是3的倍数都是合数。

4、填一填

①非零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

②两个连续的质数是( )和( )。

5、猜猜我是谁。

1)我俩的和是10,我俩都是质数,我俩的积是21.(大家猜) 2)大家自由出题互猜。

6、你说我讲。

7、了解你知道吗?

五、全课小结

板书: 找质数

质数:一个数,只有1 和他两个因数(只有2个)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他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3个)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推荐第4篇:《找质数》教学设计

《找质数》教学设计

G623.5 A 2095-3089(2018)20-0141-0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5节“找质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3,5的倍数特征以及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奠定基础。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结合具体活动,认识、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并能运用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二、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微课视频,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并利用课余时间小组交流,互相答疑,并向老师提出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结合预习及学习视频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发现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并能运用其特征判别质数和合数。

(2)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初步体会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3)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发展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关键发现质数和合数的因数特点。

四、课前任务设计

提供自主学习的微课视频和学习任务单。学生观看视频,并根据教师的视频讲解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

五、课前学习资料

1.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找质数》

2.学习微课《找质数》

3.自主尝试、完成学习任务单

六、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检查课前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谈话之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你们也完成了相应的练习题。昨天,老师特别用了一节课多的时间让大家学习微课视频,微课中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吗?

请组长检查本组成员的完成情况并汇报。

2.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谈话同学们在学习时一定有很多收获,可能也有一些困惑。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讨论。

可以交流自己的收获,也可以交流自己的困惑。

3.汇报学习收获,提出不懂的问题,答疑。

汇报方式各小组自由回答,为本组加“笑脸”。

加“笑脸”标准①小组成员积极汇报的,一人次加1颗。②有不懂的问题,主动提出来,虚心向大家请教的,一人次加2颗。③积极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一人次加1颗。

(1)汇报学习任务一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与什么有关?

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汇报学习任务二

什么是“质数”吗?能举几个质数吗?

什么是“合数”吗?能举几个合数吗?

“1”,这个调皮可爱的数字,你认为它是质数?还是合数?

(3)汇报学习任务三通过此次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懂的,请大胆提出来。

(二)小组合作,共同闯关。

闯关规则

本次闯关,以小组为单位记“笑脸” 。(要诚信记哦。)

第一关单兵作战。

1.2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

2.①质数有( )个因数,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②在非0的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③两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都是质数,这两个数是( )和 ( )。

a.闯关方式个人独立完成。

b.评“笑脸”标准

以小组为单位计“笑脸”,2分钟内完成并全对,每人加1颗“笑脸”。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进行答疑。

第二关兵团作战。

1.猜猜我是谁。我俩的和是10。 我俩都是质数,我俩的积是21。

2.在( )填上合适的质数

10 =( )+( ) 15 =( )+( )+( )

40 =( )+( )

a.闯关方式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流,保证同桌两人都会。

b.评“笑脸”标准

以小组为单位计“笑脸”, 3分钟内完成并学会,每人加1颗“笑脸”。

第三关再战再捷。

1.思考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除了用概念判断外,还有其它方法吗?

248 807 755 217 341 169 412 103 157 311 409

(1)老师能一眼判断是合数的有248 412

请学生说明理由。(这两个数都是2的倍数或者只有偶数2是质数,其它的偶数都是合数)

(2)老师能一眼判断是合数的有807 755

请学生说明原因。(807是3的倍数,755是5的倍数)

(3)老师能一眼判断是合数的有217,341,169

学生解释217是7的倍数,341是11的倍数,169是13的倍数

(4)学生概括判断质数的方法

先用我们学过的2,3,5的倍数判断是否有这几个因数,如果无法判断再用7,11,13等数去除。

(5)书上P43探索活动中呈现了笑笑的一个有趣的结论用6去除比6大的其它质数,余数一定是1或5,这个结论是对或错?

请同学们验证一下这四个数字103 157 311 409

(6)小结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有3种方法

用概念判断;用比较小的质数2,3,5,7等去除,除尽了说明含有这些因数;用6去除,余数一定是1或5。

第四关终极挑战――猜数游戏

这是某老师家的电话号码,顺序如下

(1)第一位最大的一位偶数。

(2)第二位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最小数。

(3)第三位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的数。

(4)第四位最大的一位质数。

(5)第五位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

(6)第六位最大的一位合数。

(7)第七位最小的合数。

(8)第八位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

号码是83571942

a.闯关方式小组合作完成,让组员都学会。

b.评“笑脸”标准2分钟内完成,组员都会了,每组加3颗“笑脸”。

(三)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善于观察、肯于动脑、敢于提问,会学习,有方法,你们的表现都很优秀。

其实,关于质数与合数的学问多着呢!

课件出示P40 你知道吗?

(四)教师评价

师我们有第一个环节的汇报任务,第二个环节的小组合作,共同闯关,请各组小组长利用下课时间统计“笑脸”颗数,前四名的找我兑换奖品。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谁主动来分享一下?

2.动脑筋听口令出教室。口令请“座号”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同学出教室;请“座号”是质数的同学出教室;请“座号”是偶数又是合数的同学出教室。

推荐第5篇:找质数教学设计

《找质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5节“找质数”。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活动,认识、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按照数的本质特征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会产生不同概念的数。如果按是否是2的倍数这个标准去分类,自然数被分为奇数和偶数,这个特征是数外在显示出来的,我们只需要通过个位上的数字去判断就可以了,是显性特征,学生比较容易发现和接受。而质数、合数则是根据因数个数的特征去分类,一个数因数的个数完全是他内在的属性,不能通过外在的形式去判断,这个特征是隐性特征。所以我想正因为如此,怎样引导学生找到这个隐性特征,想到因数的个数,并把它作为分类的标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根据前面“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继续按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质数与合数。教材“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作为示范,引导学生继续拼长方形,找出2—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并填入表中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拼图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小正方形个数、拼成的长方形的种数与小正方形个数的因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这样的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再将这些数分为两类,并揭示质数、合数的概念,指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整节课比较关注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质数与合数的特征,通过开展有思维层次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属于数论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课堂中创设了让学生拼长方形的操作活动,将抽象的找质数活动换成有操作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会质数与合数的特点,逐步发现规律,促进学生从具体操作中抽象出概念,丰富了对质数特征认识的直观经验。同时在活动中,使学生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分类中认识质数与合数,关注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

这节课是概念教学,初步的教学设计的想法是想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重点放在让学生自主探究概念的本质属性上,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等活动,自己去发现,去揭示概念,在设计上基本遵循教材的安排,通过动手拼摆长方形,研究什么情况下只能拼一个长方形,什么情况下不只拼一个长方形,就将质数与合数的固有的内在特征巧妙的隐含在学生所需探究的问题中,把隐性的标准,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显现出来。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资源】 1.动画课件、多媒体。

2.小正方形卡片、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初次拼摆,体会设计方案的多少受一些因素的限制

(每个组一个数,

4、

5、

7、

9、

11、

12、24)

师:我们每组都有一些小正方形卡片,能不能用上所有的卡片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案最多,并把方案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开始活动之后汇报展示。)

师:24块的这组同学,他们的设计方案最多,它们组就是今天的冠军吧

行不行?(引发学生争议,讨论方案设计多少可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二、再次操作,探究因数个数与设计方案多少的关系

老师为学生提供另一些数,比刚才要大,请同学们自己来选,然后开始设计。(

25、

32、

36、

46、

51、59)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探究影响设计方案多少的因素关键受一个数因数个数的多少的影响。

三、在分类中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数的因数是什么情况?

(师生共同找因数)

师:如果这次我们重新选,看谁设计方案最多,你一定不选哪些数?说说为什么?

在黑板上的数中挑出哪些和他们具有一样的特点? 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有这样特点的数,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质数。

剩下的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黑板上还有哪些数是合数?怎么看出来的?

(指导学生判断的方法: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他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运用

2、

5、3倍数的特征去判断就可以)

师小结:我们又新认识了两种数,质数和合数。谁来说几个黑板上没有的质数?还能说几个?为什么?

【学生如果说道1的问题,就在这里解决,如果不提。一起做个游戏:站起来做个小游戏后,后,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请坐,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请坐,1号同学为什么没坐下?师生共同研究1的问题:1这个数和其他数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四、拓展与应用

师:你对质数还有什么想法,如果请你去研究,你想思考一些什么问题?

(教师介绍质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与质数相关的数学史)

推荐第6篇:《找质数》教学设计

《找质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找因数,观察它们的特点,初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

2、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教学重点:

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的观察,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小正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找因数。

师: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找到因数的呢?

生:拼长方形。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用拼长方形的方法去看看在找一个数的因数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什么秘密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质数。(板书课题:找质数。)

二、探索新知。

1、操作、探索

(1)回忆用12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 师:我们上节课用12个小正方形拼出了几个长方形? 生:3个

师(课件出示拼成的3个长方形):根据拼出来的长方形,我们找到了12的所有因数有哪些? 生:1,2,3,4,6,12 (2)师引导:用2,3,4„„11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拼一拼或画一画,并完成教材39页的表格。

学生在小组内拼一拼,合作交流同时完成填表。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填写表格。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前面学过的动手操作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各种长方形的拼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观察、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表格里的因数,并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后发现:

(1)5个小正方形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5的因数只有1和5两个。 (2)有的数的因数只有2个,如2,3,5,„„有的数的因数不止两个„„

追问:如果把2—12这几个数按因数来分,你们会怎么分? 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

学生汇报: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数分成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因数的数。

3、认识质数、合数

师:同学们分的真好,大家看教材第39页的“认一认,填一填”,看一看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让学生看书并说说自己的认识。

再次归纳概念: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师板书)

师:同学们把书中的“填一填”完成,看谁能又快又准地把2—12这几个数分一分是质数还是合数。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填一填,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学生汇报:2—12中质数有

2、

3、

5、

7、11,合数有:

4、

6、

8、

9、

10、12。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小组内交流,说一说。 学生自主讨论,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因数的个数分类,再让学生自学教材,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先在小组内画一画、摆一摆。再填一填,最后集体汇报。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自主完成。

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质数:

23、

29、11,;合数:

27、

9、

33、

14、

25、99。{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对质数和合数的理解,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以下内容:

1、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2、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板书设计

找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推荐第7篇:《找质数》教学设计

《找质数》教学设计

寿县实验小学西城校区

江大为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质数》。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寻找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难点】 能正确判断质数与合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与本课时内容有关的素材。 【学生准备】 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找出下列各数的全部因数。

16的全部因数:( )。 11的全部因数:( )。 32的全部因数:( )。 1的全部因数:( )。 100的全部因数:( )。

二、新课导入

推荐第8篇:《找质数》教学设计

《找质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5节“找质数”。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活动,认识、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按照数的本质特征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会产生不同概念的数。如果按是否是2的倍数这个标准去分类,自然数被分为奇数和偶数,这个特征是数外在显示出来的,我们只需要通过个位上的数字去判断就可以了,是显性特征,学生比较容易发现和接受。而质数、合数则是根据因数个数的特征去分类,一个数因数的个数完全是他内在的属性,不能通过外在的形式去判断,这个特征是隐性特征。所以我想正因为如此,怎样引导学生找到这个隐性特征,想到因数的个数,并把它作为分类的标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根据前面“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继续按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质数与合数。教材“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作为示范,引导学生继续拼长方形,找出2—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并填入表中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拼图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小正方形个数、拼成的长方形的种数与小正方形个数的因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这样的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再将这些数分为两类,并揭示质数、合数的概念,指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在探索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中探索与创造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教学资源】

1.动画课件、多媒体。

2.小正方形学具、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找因数。

师: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找到因数的呢? 生:拼长方形。

师:那么,在找一个数的因数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什么秘密呢? 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学习新的内容——找质数。 板书课题:找质数。

活动二:探索新知,出示教学目标

师:大家有信心完成目标吗?(有)很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成功。下面请看自学指导。 (出示自学指导) 活动三:出示自学指导

完成39页的表格,观察并思考:

1.用2,3……11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

2.观察表格中的因数,找出哪些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哪些数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置目的是为了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初步抽象思维能力,直接让学生找因数。利用学生在已知找因数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倒、归纳出找质数的方法。 活动四:先学

(一)生自学

1.小组合作交流,补充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

师:我们每组都有一些小正方形卡片,能不能用上所有的卡片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案最多,并把方案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开始活动之后汇报展示: 数字 n的因数 1

1 2

1、2

3 4 5 6 7

1、3

1、

2、4

1、5

1、

2、

3、6

1、7 8

1、

2、

4、8 9

1、

3、9 10

1、

2、

5、10 11

1、11 12

1、

2、

3、

4、

6、12)

师生共同探究“影响设计方案多少的因素关键受一个数因数个数的多少的影响”。

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找因数)

2.分析、概括

师:在黑板上的数中挑出哪些和他们具有一样的特点?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这些因数都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师:有这样特点的数,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质数。

师:剩下的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黑板上还有哪些数是合数?怎么看出来的?

师指导学生判断的方法:一个数,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

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他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运用

2、

5、3倍数的特征去判断就可以。师小结:我们又新认识了两种数,质数和合数。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利用分类法处理问题。

3.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请坐,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请坐。学生发现1号同学没坐下,引出问题,师生共同研究:1这个数和其他数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从而发现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多少的区别,为后面揭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做好铺垫,同时在实践和操作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思想。

通过学号游戏使学生从自身角度考虑到“1”的特殊性,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思想。

(二)检测 出示练习题,生答。

1.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22 29 35 37 87 1 2.填空。

①质数有( )个因数,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②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③(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下面的说法对吗?

①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

②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③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 )

(三)游戏1:师随意点名学生,点到名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并解释原因。

游戏2:找10名同学每人抽取一张卡片,在不看的情况下两名同学之间随意组合,再按照2,2,3,3名同学随意组合,其他同学说出新组合的数字是质数还是合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经过演绎、推理,进一步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

活动五:后教

1.师生总结: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2.课堂思考:(1)在自然数1—20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2) 生独立完成并思考“你知道我们每天花多少分钟来跳绳吗?”习题:

①我每天跳绳的时间是比3大,比7小的奇数。 ____ ②我每天跳绳的时间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 ____ ③我每天跳绳的时间是个比15小的数,这个数有6个因数。___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判断质数、合数,通过学生提前说方法,既让学生熟悉了

2、

3、5的倍数的特征,也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对自然数1—20的分类,调

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明确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区别。利用幽默的语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从心里有一种成功感和对数学的进一步热爱。 活动六 :生谈本课收获。 活动七:板书设计

找 质 数

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

2个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个

推荐第9篇:找质数

《找质数》教学设计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现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三、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 )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让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四、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①多种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几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涂:涂出四分之

一、四分之

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 总之,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

推荐第10篇:找质数

《找质数》教学设计

王秋芳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与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教给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中探索与创造的魅力。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教学难点:

1.教给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找因数。

师: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找到找因数的方法呢? 生:拼长方形。

师:那么,在找一个数的因数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什么秘密呢? 板书:找因数-----(

?)

二、探索新知 1.操作,探索

师:提出活动要求:

(1)写出老师给出的表格中所有数的因数,同时教师巡视检查;

(2)如果有困难,可以 向老师、同桌求助,也可以用画、摆长方形的方法来解决。

(3)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3.全班交流,教师展示学生结果 数字

n的因数 1 :

1 2 :

1、2 3 :

1、3 4 :

1、

2、4 5 :

1、5 6 :

1、

2、

3、6 7 :

1、7 8 :

1、

2、

4、8 9 :

1、

3、9 10 :

1、

2、

5、10 11:

1、11 12:

1、

2、

3、

4、

6、12 13 :

1、13 14 :

1、

2、

7、14

、、、、、、

、、、、、、

三、分析、概括 1.分类

师:观察这张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1) 除了1以外,所有的数都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2) 有的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

(3) 因数的个数不同,有的有2个因数,有的有2个以上因数。 师:你们能不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呢? 第一类:1 第二类:

2、

3、

5、

7、

11、13 第三类:4 第四类:6 第五类:8 ……

师:那我如果给你60、100„„,你也将分别把它们分做一类吗?

生:恩,下面好多学生都笑了。

师:你们能把她的分类在修改一下吗?

生:我把后面的

二、

三、

四、五类都归为一类。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的因数都在两个以上。

师:同意吗?

生: 同意。

2.归纳概念

师:那你们能根据因数个数的不同给这些数起个名字吗?

生: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2个因数,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合数。

(板书:质数、合数)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看书。

师:真不错。那1怎么办呢? 生: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为什么?

生:因为1只有1这个因数。

[师在课题《找因数》的后面补上《找质数》] 3.完善概念

师:读书上有关质数、合数的概念。 学生看书。

师:根据一个数因数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类? 生:

1、质数、合数 [板书:

1、质数、合数] 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学生互相说概念。)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判断下面这些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1、

4、

49、7

7、8

4、

19、

15、

33、7

9、27)

2.完成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师:你打算怎样迅速找到100以内的质数?

生:(1)1除外。

(2)去掉除

2、

3、

5、7以外

2、

3、

5、7的倍数。

师:看书,看数学家想的和你们想的是否一样?

生:学生读题目提示,然后独立完成作业,最后全班交流。

五、归纳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感受。)

六、拓展、延伸

自我介绍:课后小组内根据自己的学号,相互说说这个数的特性,利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教师示范,后小组说说)

板书设计:

找质数

质数:只有两个因数

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找质数》说课稿

王秋芳

我要说的课题是《找质数》,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叙述。 第一:说教材。

“质数和合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

2、

5、3倍数的特征之后的重要知识,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判断能力;

3、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二:说教法。

(一)、第一课时:

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强调: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数学知识、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问题。本课我主要采用“探究性学习指导法”,把“有意义的思考方法和习惯思维”放在教学首位,构建探索型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应当建立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已有数学知识经验之上。本着此理念,本节课我主要设计四个教学环节

1、谈话引探,导入新课。如:(1)、用哥德巴赫猜想引出课题。 (2)、结合自然数1—20的因数具体说说。(这样直奔主题的教学,为学生探究知识和巩固知识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件很快找出1~20各数的因数,铺垫探底。然后讨论怎样给这些数进行分类,怎样分比较合理?(把学生的思维导向于有意义的思考。)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有按偶数、奇数分的,有按

2、

3、5的倍数分的、也有按10以内、10以外的数分的等等,对于学生的分法,教师给于了鼓励,引导学生看书上怎么分的,观察因数的个数,以 “因数个数”的多少来分,学生很快以“只有一个约数的、只有两个约数的、有两个以上因数”分为三类。教师及时出示课件,然后让学生列举出相应的数。这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像

2、

3、

5、

7、11这样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就叫质数。让学生通过观察每个质数的因数特点概括出质数的意义,并且要求学生按照质数的意义自己找出一些质数,找准确了说说找质数的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同样道理,合数的意义就迎刃而解了。紧接着让学生看一个因数的数是谁?书上是怎么给它下定义的?然后出示一些数,让学生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判断正确了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判断方法,为什么又对又快?(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第二课时)应用知识、巩固知识。

1、让学生根据学习资料,把1~20这20个数按照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进行分类,分类完成之后互相交流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2既是质数又是偶数;

9、15既是奇数又是合数。(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加强了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2、出示闯关题,有填空、选择、判断、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闯关成功给予奖励。(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小组合作学习制作100以内质数表,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制作方法 (2)、小组交流方法 (3)、动手制作 (4)、汇报展示。)

4、课件出示100以内质数表,学生熟记。(便于今后的应用。)

5、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师生共同回忆这节课所学知识之后听一则数学信息。歌德巴赫猜想之一: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奇数(或素数)之和。并让学生了解到这个猜想目前证明得最好的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可惜离成功只差一步便离开了人世。听完后谈感想。(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感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三:说学法。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整理的方法。 第四:说计划。

针对上述情况,准备再加一节练习课,帮助学生对奇数、偶数与质数、合数加以区分,对分解质因数加以补充教学。

《找质数》评课稿

冯治聪

这次听王老师执教的《找质数》,是我第一次听他的课,感受到的是他的爽直和沉着,对课堂生成问题处理的从容不迫,学生在课堂上的轻松和自信。站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角度,我也有很多感慨。

有 专家指出,一个优秀教师除了有良好的师德和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外,还必须得有比较完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效教学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战略性问题,特别 是有效教学的不断尝试和实践,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有效教学的质量。

1、不能完全接受小学数学教育新观念。我认为这班学生基础还是不错,思考也很积极,回答问题也很大胆。可是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其实提供了探索的素材,但是由于老师对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不准,导致探究变成了老师独角戏。如1——13这13个数字的因数,但是后面引导不到位,导致学生得不出最终结论。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去找一找哪一些数的因数有特色,这样就可以把1和质数分类出来。

2、对新课改的教材理解不够透彻。本人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了有的教师对一些新的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教学时往往靠自己阅读小学数学教材,现买 现卖,比较吃力。要清晰了解数学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至少要对小学六年所有的数学知识以及每一年级学生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有清晰的了 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只有对所教的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设身处地地 用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在本节课中,王老师关注到了“1”的讨论和分类,还有一个细节上需要老师去突破,质数的因数应该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跟“有”1和它本身两个需要区分清楚。另外,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应该是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对

57、8

7、91等学生判断不准的自然数,老师要予以指导、整理并强调。

3、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一是老师语言功夫。王老师语言很干脆、清晰,但是有点生硬,特别是对待小学生来说,感染力不够。另外,老师的语言一定要准确到位,不然就会误导学生。如,王老师在学生口答出1——13的 因数后,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因数的个数都是几个?”很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二是老师的写字功夫。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工整书写习惯,首先就必须做到自 己书写不会让学生挑刺,不然的话何谈以身示范,老师说服力、魅力何以体现?三是老师的教学设计。知识的呈现不能牵强,流程的衔接不能突然,一节流畅的课才 回引人入胜。四是对学生的尊重。老师要倾听、尊重学生的陈述,数学知识重在体验和理解,老师不能要求学生一步到位,也不能在一个知识点上纠缠不休。 以上仅是本人所感所想所思,仅供交流。

第11篇:五年级数学《找质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找质数》教学设计

红沙河小学 李珍

一、教学目标:

1.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二、教学设计:

(一)游戏引入新课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图游戏,你们愿意吗?

要求:每个小组都有一袋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但是每个小组小正方形的个数都不一样,请你用上袋中所有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稍微大一点的正方形。比比哪个组设计的方案最多,请把你们的设计方案记录在张纸上。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汇报:

师:那这个组就是咱们今天拼图比赛的设计冠军。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有11块小正方形的小组不同意,因为只有一种设计方案)

板书: 1 × 11 11

师:还是这11块小正方形,大家帮助他们想想还有其他设计方

案吗?

师:哪个组也遇到了和他们组同样的困难?

板书:

29、

7、

13、17。

师:为什么它们只有一种设计方案呀?(它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板书:

29、

7、

13、17的约数。

师:指合数说,为什么它们不是一种设计方案?(它们都有两个以上约数)

师:如果重新比赛,让你们自己选择小正方形的个数,你们肯定不会选择哪些数?为什么不选择

11、

29、

7、

13、17呢?(因为它们只有两个约数)

师:看来你们选择的标准是数的约数,我这还有几袋小正方形,(出示信封1-12),请你马上写下它们的约数。

师:请你仔细观察约数的特点,并把这些数分类。(小组讨论)

汇报可能的情况:

①按数自身奇偶性分类 ②按约数个数的奇偶性分类 ③按约数的个数分类

逐一分析每一类约数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无数个数按照这种分法要分多少类啊?能不能再概括分一分?

你能给这两类数取个名字吗?(学生起名,师提出质数与合数并板书)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质数、合数?

师:你们按约数的个数可以把这些数分成质数与合数,“1”怎么办呢?

板书:“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你现在能迅速判断出一个数师质数还是合数了吗?

课件上的数:质数:

2、

3、

23、

31、

37、

41、47

合数:

25、

33、

49、

51、6

3、7

4、

36、70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1

(出示课件)组内商量商量,你们组喜欢挑质数就把质数挑出来,喜欢挑合数就把合数挑出来。看哪个组挑的又快又准。汇报

师:你们为什么都不挑1呀?

师:(拿着1)1放在这边行吗?(指质数)放在这边行吗?(指合数)怎么办?为什么?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组在选择合数时判断得非常快,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

生: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再找到第三个约数就可以判断出这个数是合数。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质数和合数,接下来利用刚学过的知识做一个游戏,高兴吗?

(二)游戏活动

1、猜电话号码

要求:

(1)每个同学每次要听清楚老师说什么。

(2)认真做好记录。活动开始:

10以内最大的既是偶数又是合数。

10以内最小的既是质数又是奇数。

10以内最小的质数。

10以内最大的质数。

10以内最小的合数。

这个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0以内最大的偶数。

10以内最大的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2、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根据自己的编号,情说说这个数的特性,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先示范,后小组说说)

如:我是1号,1是奇数,它既不是奇数又不是合数;

我是9号,它是自然数,整数,是奇数,又是合数;

我是20号。它是偶数,也是合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三)小结与质疑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第12篇:《找质数》教学反思

《找质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中的一课。教学时,我先组织学生开展拼小正方形的活动,边拼边写,写出拼成的长方形数和小正方形个数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正方形的个数,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可以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这是什么原因呢?”随后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发现特征,并把这几个自然数分类,揭示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接着我组织学生交流“怎样来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当学生总结出方法后,我让他们判断1是质数还是合数。

学生独立尝试后发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本节课我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操作、讨论、归纳,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从中也收获了解决问题的喜悦。

第13篇:找质数教学反思

《找质数》教学反思

宝塔中心小学

王亚妮

在新教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

一、在学号中辩质数和合数。

质数和合数是本单元的重难点。教学中我先请同学们用卡片编好自己的学号,根据每个数中因数个数的多少,判断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中不仅仅是使学生感知和学会质数、合数的意义,还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又通过观察1—20的学号中让学生提出有关数学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特色。这些例子都以学生亲身实践为基础,因而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实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

二、在小品中找质数和合数。

方法是人创造的、积累的,能不能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关键在教师。本节课我设计了在小品中找质数和合数,小品中的人物质数叔叔和合数阿姨把1号错看作自己要找的人的表演,从中加深了质数、合数意义和理解,变由“课堂教学”走进了“舞台表演”,既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从而把“活”教材真的“活”起来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走进生活”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它有利于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三、在游戏中玩质数和合数。

在我站的“正”的游戏中,让学生有动手、动口、人人参与教学的机会,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质数和合数意义的理解和运用。用学生身边的“情境”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使学生不仅认识到数学课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把生活带进数学,又把数学带进生活,而且培养了同学们喜欢数学的情感,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游戏中老师在发令时,没有投入在游戏中的设计,学生能勇敢地指出老师的错误,培养了学生勇敢的精神,虚心的态度,嘲笑别人是不对的思想教育。

的确,照本宣科,教师轻车熟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不只是知识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诸多方面,这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够实现。我们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就要加工改造教材,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

《三角形面积》教学反思

宝塔中心小学

王亚妮

我班学生总体来说思维活跃、个性较强,我针对这一实际,对教学进行了这样的安排:在揭示课题后,我让学生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两次操作:第一次,把三角形拼成以前学过的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并从拼摆中使学生明白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第二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拼好的图形,自己推导出三角形和所拼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最后让学生把得出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应用到练习中。本节课中,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渗透“转化”的思想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在课的开始,学生把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平均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借助长方形的面积算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初步感到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有一定的联系。课中,通过两次的实践操作,学生更加明白了其实三角形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在课的结尾,我再适时进行了总结: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就可以动脑筋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就知识。这样,“转化”思想贯穿于课的始终。

二、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三角形进行拼摆,再让他们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对黑板上的图形做及时的补充;在小组合作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也尽量让学生对其他各组的推导过程进行补充或提出异议,让学生在交流中学到了知识,在交流中看到了可以用许多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但许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必须靠大家的力量,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同时深切地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三、重视数学的应用性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课的开始,我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西湖的同时,解决园林工人遇到的问题:把一块长方形花坛平均分成两半,你认为应该怎样分开呢?如果平均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那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课中,我又让学生求红领巾的面积、算出标志牌的大小。这些都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性。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一、推导三角形面积的方式太过单一

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只让学生进行了拼摆,其实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他完全有可能想出如割补、折叠的方法。我考虑到课堂时间的有限,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也不强,就没有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二、课堂设计不够开放

整节课下来,学生的回答、操作都在我的预想中进行。仔细想想,这节课其实是有很多地方能够让学生冒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有创造性的发现的,而我却把学生框在了自己设计的教案中。因此,这节课完全可以设计得更开放些,让学生课前先寻找需要实验的素材,自行确定其研究方案,真正实现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宝塔中心小学

王亚妮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用“猜想——验证——反思”的方式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大问题背景下的一种研究性学习。这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挑战,而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挑战。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采用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最后运用知识,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教学设计突出的特点是学法的设计。从大胆猜想、实验感知、观察讨论到概括总结,完全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设计的。具体表现在:

1、学生在操作中大胆猜想。

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设计者只是提供了一个材料,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讨论、交流,而不是填鸭式地讲解,使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注重联系旧知,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科学验证。

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揭示猜想内容,并对学生的猜想提出质疑,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验证性质时,通过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自行选择用以探究的学习材料和参与研究的学习伙伴,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思维特性。在较为宽泛的时空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猜想结论的正确性,凸显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特性。整个教学过程以“猜想——验证——完善”为主线,每一步教学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让学生在分层练习中巩固深化。

练习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有坡度,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折纸》教学反思

宝塔中心小学

王亚妮

《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第一课时《折纸》的重点是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也是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个难点。这节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组织学生借助图形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法,在探索与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学习,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1、注重操作的实效性。学生动手折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现加法算式,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借助图形直观地理解算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动手,在提出数学问题后,计算1/2+1/4 ,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的正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借助直观图形理解算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直观操作,学生就会很容易的理解到:分数加减法,分母不相同时,要通过通分,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加或是相减,既注重了过程与方法,又重视了知识与技能。

2、注重培养转化的思想,学会把新知转化成旧知来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把不同分母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然后按着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教学是为了解决教学难点,在此组织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为什么要通分,通分目的是什么,进而让学生认识到通分后就是把不同的分数单位转化成相同的分数单位。进而达到解决难题的目的。

3、体现数学的实用性。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应该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做到数学为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在学生做完基础练习后,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 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哪里有分数知识,有的学生调查了家里收入的支出情况,有的同学调查了自己的零用钱的消费情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进行相应的计算,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但是由于课堂中的时间的限制,没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做,显的有些过于形式化了。

4、不足。由于刚学完最小公倍数,学生掌握的还不够熟练,在转化的过程中部份学困生感到吃力,进而课堂练习相对少些,知识巩固的不够扎实。另在数形结合上还要进一步强调,加深理解。今后还要继续努力提高课堂实效。

第14篇:找质数说课稿

《找质数》说课稿

我要说的课题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找质数》,主要从七个方面来展开叙述。 第一:说教材。

“质数和合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的内容,在教材第39~40页;是学生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

2、

5、3倍数的特征之后的重要知识,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第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为: 1)找因数填表格

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发展的文化魅力; 第三:说学法。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整理的方法。 第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五:说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充分尊重教材编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在此,我主要采用的是趣味教学法。

学生的认知活动将受课堂情绪因素的影响,宽松,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成为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所以本节课我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一个字—趣。

首先、导入课前互动部分。知道自然数可分为偶数与奇数。其次,在新课教学中,我以填写因数表引入,在学生完成表格后,在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思考:

1、观察上表格各因数,你会有什么发现;

2、结合你的发现将1—12各数按因数进行分类并说说这三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自学书本,看看数学上把具有这类特点的数分别叫什么数。从而达到理解这一概念的目的。

其次,在练习部分,老师先出示一些质数与合数,(课件出示)让学生说说他是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会用概念去判断。在教知识的同时也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生兴致勃勃的对这些数进行判断时,是迅速抛出:“1,是质数吗?”这一问题引出学生的争论,将课堂用一次推向高潮。

接着让学生根据标准的不同对自然数进行分类,从而能使学生很自然的把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加以区分。同时我有设计了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以适应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最后进行课后小节,让学生畅谈收获与体会。 第六:说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介明了,能突出重点。

《找质数》说课稿

第15篇:找质数说课稿

《找质数》说课稿

我要说的课题是《找质数》,主要从七个方面来展开叙述。 第一:说教材。

“质数和合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的内容,在教材第39~40页;是学生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

2、

5、3倍数的特征之后的重要知识,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第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为: 1)找因数填表格

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 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发展的文化魅力; 4)、在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过程中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学习的方法。 第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

四、说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充分尊重教材编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力求体现新的教

学理念与思想。在此,我主要采用的是趣味教学法。

学生的认知活动将受课堂情绪因素的影响,宽松,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成为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所以本节课我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一个字—趣。

首先、导入课前互动部分。知道自然数可分为偶数与奇数。

其次,在新课教学中,我以填写因数表引入,在学生完成表格后,在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思考:

1、观察上表格各因数,你会有什么发现;

2、结合你的发现将1—12各数按因数进行分类并说说这三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自学书本,看看数学上把具有这类特点的数分别叫什么数。从而达到理解这一概念的目的。

(这一环节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对质数、合数的概念达到理解的目的。)

其次,在练习部分,老师先出示一些质数与合数,(课件出示)让学生说说他 是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会用概念去判断。在教知识的同时也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生兴致勃勃的对这些数进行判断时,是迅速抛出:“1,是质数吗?”这一问题引出学生的争论,将课堂用一次推向高潮。

接着让学生根据标准的不同对自然数进行分类,从而能使学生很自然的把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加以区分。

(这也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其乐趣溢于言表。)接着我有设计了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以适应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总之,整堂课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通过引导学生“猜想—验证— 概括—理解”的学习过程,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积累了数学学习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今后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

最后进行课后小节,让学生畅谈收获与体会。 第五:说学法。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整理的方法。 第六:说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介明了,能突出重点。 第七:说计划。

针对上述情况,准备再加一节练习课,帮助学生对奇数、偶数与质数、合数加以区分,对分解质因数加以补充教学。

《找质数》说课稿

学校:骊山中心小学教师:

任园

第16篇:找质数说课稿

《找质数》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在座的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因数与倍数》中的第五节《找质数》。

我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五大方面进行说课的。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知识属于“数论”的范畴,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后面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对于“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按前一节“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编写本课,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质数与合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为: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发展的文化魅力;4)、在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学习的方法。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特确定本课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有了利用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找因数的经历,为本节课再次通过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找质数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只是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快慢之分。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因此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引导发和趣味法进行教学,以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则主要采用动手操作法、观察分析法和讨论法进行学习掌握新知的。

四、说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充分尊重教材编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在此,我主要采用的是趣味教学法。

学生的认知活动将受课堂情绪因素的影响,宽松,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成为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所以本节可,我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一个字—趣。

首先、导入课前互动部分。我与学生做了个猜年龄的游戏。老师今年30岁,有个学生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因数,问这个学生可能有多大?通过这个游戏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并且在学生猜年龄的过程中通过找30的因数,需要调动头脑中

关于因数的知识,也为今天的学习做了很好的知识铺垫。

其次,在新课教学中,我以做拼图游戏引入,先让学生分别用2个,4个和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看看可以分别拼成几个长方形。在学生说出结果后提出质疑“是不是小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成的长方形个数就越多呢?”在学生给出否定的回答后,再让学生通过举反例加以论证。然后再抛出一个问题:“那与什么有关呢?”让学生进行猜想,当学生说出与因数个数有关时,接着让小组合作,分别摆出由2—12个小正方形组成长方形并填写书上表格(课件出示)在学生完成表格后,在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思考:

1、观察上表格各因数,你会有什么发现;

2、结合你的发现将2—12各数按因数进行分类并说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这点可以不说,直接出示),

然后让学生自学书本,看看数学上把具有这类特点的数分别叫什么数。从而达到理解这一概念的目的。(这一环节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对质数、合数的概念达到理解的目的。)

其次,在练习部分,老师先出示1—100的表格,(课件出示)让学生说说他是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会用概念去判断。在教知识的同时也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生兴致勃勃的对这些数进行判断时,是迅速抛出:“1,是质数吗?”这一问题引出学生的争论,将课堂用一次推向高潮。接着让学生根据标准的不同对自然数进行分类,从而能使学生很自然的把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加以区分。(这也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 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其乐趣溢于言表。)接着我有设计了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以适应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总之,整堂课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通过引导学生“’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学习过程,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积累了数学学习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今后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

最后进行课后小节,让学生畅谈收获与体会。

五、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介明了,能突出重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如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五年组

第17篇:找质数说课稿(推荐)

《找质数》说课稿

山丹县东乐中心小学 张世锟

课的题目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因数与倍数》中的第五节《找质数》。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五大方面进行说课的。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对于“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按前一节“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编写本课,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质数与合数。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目标为: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发展的文化魅力;

(4)、在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有了利用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找因数的经历,为本节课再次通过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找质数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只是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快慢之分。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因此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引导发和趣味法进行教学,以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则主要采用动手操作法、观察分析法和讨论法进行学习掌握新知的。

四、说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充分尊重教材编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与思想。

在新课教学中,我以做拼图游戏引入,先让学生分别用2个,4个和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看看可以分别拼成几个长方形。在学生说出结果后提出质疑“是不是小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成的长方形个数就越多呢?”在学生给出否定的回答后,再让学生通过举反例加以论证。然后再抛出一个问题:“那与什么有关呢?”让学生进行猜想,当学生说出与因数个数有关时,接着让小组合作,分别摆出由2—12个小正方形组成长方形并填写书上表格(课件出示)在学生完成表格后,在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思考:(ppt出示)

1、观察上表格各因数,你会有什么发现;

2、结合你的发现将2—12各数按因数进行分类并说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这点可以不说,直接出示),

然后让学生自学书本,看看数学上把具有这类特点的数分别叫什么数。从而达到理解这一概念的目的。(这一环节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对质数、合数的概念达到理解的目的。)

整堂课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通过引导学生“’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学习过程,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积累了数学学习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今后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

最后进行课后小节,让学生畅谈收获与体会。

五、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介明了,能突出重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如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18篇:质数合数教学设计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三友小学

张全艳

课前准备板书(0、

1、

2、

3、

4、

5、

6、

7、

8、

9、、、、、、) 师:这节是数学课,请同学们看黑板,这些数字统称为什么数?哪些是偶数(师板书)?哪些是奇数?(板书 )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没有最大的偶数也没有最大的奇数。

师: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你们的根据是什么? (生:是不是2的倍数)

师:对这样把自然数分成了两大类(

)和(

可见分类的方法很重要,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给自然数重新分类。大家有兴趣吗?想自己探究吗?

师:我们知道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包不包括“0”

请看合作探究一:师读要求。

课前老师给你们每人一张卡片,先拿出笔写出1---20各数的因数;然后结合自学提示自学。最后同桌之间交流下。

师:看课件第一名同学请汇报1—5各数的因数,其他同学判断。依次3名同学汇报。

师:看来同学们找因数的本领很强,那么按照因数的个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几种情况?学生汇报。 师:在数学中,像(

2、

3、

5、

7、11板书)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我们叫它们为质数或素数。(板书生读一遍)

要想给质数或素数下个定义,该怎样说呢?(师贴定义,)这句话你认为哪个词最重要?为什么?超过两个行吗?一个呢?(齐读概念)

师:那么质数除了我们大屏幕出现的,你还能找到其他的质数吗?这样的例子太多,不一一列举, 师:板书:那像

4、

6、

8、

9、10这样的数的因数的个数都是两个以上的,数学中我们叫它们为合数(板书)什么样的数是合数,谁来准确的下个定义,(师贴)。这句话哪个词最关键?合数至少有几个因数? 师:那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看什么?(因数的个数)老师这有几个数,你们能快速判断出来是质数还是合数吗?(

17、

22、

29、

35、

37、87) 师:1呢、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贴) 所以做这部分判断题就要先考虑1.师:由此可见,我们可以把自然数根据因数的个数分成哪几类?(质数、合数、1)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板书课题)。

师:我们可以用集合形式表示出来。最小的质数是2,有最大的质数吗?质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同样最小的合数是()有没有最大的合数?合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所有质数中有一个质数最特别,你们找到了吗?为什么?(所以质数中只有2是偶数,其余都是奇数,红颜色标注,)反过来说所有偶数中只有谁是质数?做判断题时要注意它。

师:再看看合数,是不是合数都是偶数呢?()有奇数

9、15等。反过来说是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呢?(0、2)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00以内都谁是质数吗?100以内有多少个质数吗?想不想做一个质数表。(出示学习探究二)师读:数学中我们把这种思考的方法叫筛法。学会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帮助我们做题。打开书14页例1,开始学习吧同桌之间再一起交流下。 师:谁来汇报一下100以内质数有哪些?大家认真听有没有说错的。多少个?

老师用电脑演示一下到底谁找的准? 读歌诀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分为()按因数的个数又可以分为() 再次读质数合数概念。同学们学会了吗?老师可要考考你,看书16页

1、

2、同学们喜欢表演吗?16页3题。

师:课本上的题同学们都学会了,你们 敢挑战更难一点的题吗?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愉快的一节数学课结束了,回顾下本节课的知识点,你有哪些收获呢?

第19篇:合数 质数教学设计

质数 合数 教学设计

数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会用质数表判断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熟记20以内的全部质数。

3.知道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知道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类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1.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2.找出1~20奇数,偶数。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3.分类: 师:自然数可以分为哪两类?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2的倍数分的) 二.探究新知。 A:1.导入课题: 师:自然数可以按照能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两类。

那么自然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今天这节课,我

们就一起来研究“质数与合数”(板书课题) 2.提问: 师:看了这一课题后,你们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些什么内容呢? 归纳问题(板书) 1) 怎样的数叫质数,怎样的数叫合数? 2) 自然数除了质数、合数外还有哪一类? 3) 用什么 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B.学习质数,合数。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课件出示,学生完成表格) 1的因数1 6 1,2,3,6, 11 1,11, 16 1,2,4,8,16, 2 1,2, 7 1,7, 12 1,2,3,4,6,12, 17, 1,17, 3 1,3, 8 1,2,4,8, 13 1,13, 18 1,2,3,6,9,18, 4 1,2,4, 9, 1,3,9, 14 1,2,7,14, 19 1,19 5 1,5, 10, 1,2,5,10, 15 1,3,5,10 20 1,2,4,5,10,20 引导学生看因数(边回答,边看) 2.观察思考

师:这些书的因数的个数一样多吗?(生:不一样) 师:你能把这些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吗? 学生讨论,分类 (分为哪几类) 3.学生12报结果(表格,学生完成) 只有一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有两个以上因数的 1 2,3,5,7,11,13 4.,6,8,10,12 17,19 14,15,16,18,20 4.观察比较,发现特点。归纳概念

质(1)师:观察2.,3,5,7,11,13,17,19 这几个数的因数有什么

特点?(每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二个)像这样数叫做质数? 生: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板书) (课件出示) 合(2)师:观察4,6,8,9,10,12,14,15,16,18,20的因数,它们

有什么特点?都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吗?(生: 都有)这点和质数是一样的,但它们和质数有

哪些不同呢?(生:除了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外,还

有其他因数)像这样数叫它?(生:合数) 师:谁来试着给合数下个定义。

生: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

的数叫做合数。(板书)(课件) 5.探究1是质数

师:刚才大家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分类时,还有一类,就只有

一个因数的,(1)。想一想:只有一个因数的数除了1还

有其他的数吗?(没有了)1是质数吗?为什么?是合

数吗?为什么?(不是,因为它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也不符合

合数的特点。) C.给自然数分类. (1) 师: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 (课件 奇 偶)。如果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

分为哪几类? (课件 1 奇 偶) (2)判断(课件出示) 1)理解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我们一起来判断一下27是

质数还是合数?说出理由? 29呢? 2)。做一做。《书》P23.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提问:你是怎么判断的,又正确又快?是不是要把这个数的所有因数都查完? 生:只有看这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没有别的因数,就可以了。 D教学例1(课件出示) 1.找质数方法。(20以内质数) 师:应用刚才的方法说说20以内自然书中有哪些质数?其余的呢?为什么? 师:先把20以内数分为奇数和偶数。

出示:奇:1 3 5 7 9 11 13 17 19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找质数

(2)熟记2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 师:其余的呢? (1不是质数,也不是和合数,其余都是和数) (3)找最小数的概念? 师:从中你知道哪些是小数的概念? 出示: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最小的质数师2,最小的合数是4 (4)发现: 师:还发现什么特点?哪类的质数多?(生:奇数中质数多, 偶数中只有一个质数2) 提问:为什么偶数中只有一个质数2呢?(生:因为偶数都是 2的倍数,除2外,其他偶数都有因数2,都是合数)。那 3的倍数呢?5的倍数呢? 7的倍数呢? 。。。。 2.探究例1(出示1~100表格) 1) 讨论方法:师:用什么方法来找,可以做到又快又准确? 2) 学生讨论 3) 交流 4) 汇报

5) 出示质数表

先去掉1——除2外所有偶数——除3外3的倍数——除5外5的倍数——除7外7的倍数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9, 83, 89, 91, 97, 三.巩固练习。(P25.1.2.) 1.下面的说法还正确吗?说说你叫的理由。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 ) (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2+3=5) ( ) 2.(选择,看时间安排) 四.小知识(歌德巴赫猜想) 板书

质数和合数

只有1和它本身的两个因数质数(或素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合数

自然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 质数 合数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对因数的复习,让学生找准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潜在合适性,为新知识的学习建立认知平台,同时用分类活动,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同学们还有新的分法吗?”的提问,创设探究环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在新课的教学中,首先告诉学生本课是按“一个数的因数的多少”来分类,在学生明确分类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让学生自觉地去认识和理解所学的自然数有的只有1个因数,有的有两个因数,有的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在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有的数只有两个因数,而有的数有两个以上因数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并通过对质数和合数的约数特点的观察比较,让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相同的地方是都有1和这个数本身两个因数;不同点是质数只有这两个因数,而合数除了这两个因数,还有其它因数.抓住“只有……”、“除了……还有……”这些关键词,让学生深刻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本质特征,深化学生对质数和合数概念的认识.在学生掌握了质数和合数这两个概念后,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这两个概念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并在判断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到两种基本的判断方法,这就是查表法和因数列举法,寓方法的掌握于知识的教学过程 ,这也是本课的一个特色.接着通过让学生做100以内的质数表,在奇数和偶数中找质数和合数等方式,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整个教学过程 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第20篇:五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找质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找质数

教学目标:

1.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新课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图游戏,你们愿意吗?

要求:每个小组都有一袋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但是每个小组小正方形的个数都不一样,请你用上袋中所有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稍微大一点的正方形。比比哪个组设计的方案最多,请把你们的设计方案记录在张纸上。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汇报:

板书可能的情况:

1 × 9 9 3 ×

31 × 24

2 × 1

23 × 8 2

44 × 6

师:那这个组就是咱们今天拼图比赛的设计冠军。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有11块小正方形的小组不同意,因为只有一种设计方案) 板书: 1 × 11 11 师:还是这11块小正方形,大家帮助他们想想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 师:哪个组也遇到了和他们组同样的困难?

板书:2

9、

7、

13、17。

师:为什么它们只有一种设计方案呀?(它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板书:

29、

7、

13、17的约数。

师:指合数说,为什么它们不是一种设计方案?(它们都有两个以上约数)

师:如果重新比赛,让你们自己选择小正方形的个数,你们肯定不会选择哪些数?为什么不选择

11、

29、

7、

13、17呢?(因为它们只有两个约数)

师:看来你们选择的标准是数的约数,我这还有几袋小正方形,(出示信封1-12),请你马上写下它们的约数。 板书可能的情况:1:1 2:1,2 3:1,3 ??? 12:1,2;2,6;3,4;

师:请你仔细观察约数的特点,并把这些数分类。(小组讨论) 汇报可能的情况:

①按数自身奇偶性分类 ②按约数个数的奇偶性分类 ③按约数的个数分类 师根据③移动1—12这些数分类。

1 2 4 12 3 6 5 8 7 9 11 10 逐一分析每一类约数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无数个数按照这种分法要分多少类啊?能不能再概括分一分? 板书: 1 2 4 3 6 5 8 7 9 11 10

12 你能给这两类数取个名字吗?(学生起名,师提出质数与合数并板书)

质数 合数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质数、合数?

师:你们按约数的个数可以把这些数分成质数与合数,“1”怎么办呢? 板书:“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你现在能迅速判断出一个数师质数还是合数了吗? 课件上的数:质数:

2、

3、

23、

31、

37、

41、47 合数:

25、

33、

49、

51、6

3、7

4、

36、70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1 (出示课件)组内商量商量,你们组喜欢挑质数就把质数挑出来,喜欢挑合数就把合数挑出来。看哪个组挑的又快又准。汇报 师:你们为什么都不挑1呀?

师:(拿着1)1放在这边行吗?(指质数)放在这边行吗?(指合数)怎么办?为什么?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组在选择合数时判断得非常快,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 生: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再找到第三个约数就可以判断出这个数是合数。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质数和合数,接下来利用刚学过的知识做一个游戏,高兴吗?

(二)游戏活动

1、猜电话号码 要求:

(1)每个同学每次要听清楚老师说什么。 (2)认真做好记录。 活动开始:

( 1)10以内最大的既是偶数又是合数。

(2)10以内最小的既是质数又是奇数。

( 3)10以内最小的质数。

(4)10以内最大的质数。

( 5)10以内最小的合数。

( 6)这个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7)10以内最大的偶数。

( 8)10以内最大的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回报:电话号码是83274189

2、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根据自己的编号,情说说这个数的特性,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先示范,后小组说说)

如:我是1号,1是奇数,它既不是奇数又不是合数; 我是9号,它是自然数,整数,是奇数,又是合数;

我是20号。它是偶数,也是合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三)小结与质疑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四)动脑筋出教室

请最特殊的数出教室(1号)请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出教室;请质数出教室;请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出教室。

板书设计:

质数 合数

找质数教学设计
《找质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