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简单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29 08:36:18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第3课《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简单电路》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教材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利用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发现了电路连接上的不方便,激发学生制作简单的电路;二是在第一个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设计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在使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建立电路的经验。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通过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制作简单、方便的电路,探索用不同的方法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三、教学设计思路:

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电路的,本课的学习主要就是让学生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所需要的材料,并动手制作简单电路,仔细观实验现象,并能用简单的符号来描绘,通过学习了解家用电路的简单结构,对电的探究产生更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

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2.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2.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六、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单一张。

七、教学用时: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比赛导入,引出课题(每组1根导线,1个电池,1个小灯泡)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比赛的方式,首先可以让同学们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另外可以激发学生对电路改进的兴趣,让他们保持这种热情,完成本课的探究学习。)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合作,让小灯泡亮起来,真厉害,你们记得用什

么材料,怎样连接的?( 1根导线、1个电池。)

师:我这里有个闯关游戏,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小灯泡亮起来,想挑战吗?(想。)

师:比赛开始。

师:恭喜获胜小组,我们是不是应该鼓励一下呢?(掌声)通过刚才的比赛,我发现一个小问题,你有没有发现呢?看看我们有没有默契。

生:一松手就不亮了。

师:说得非常准确,那我们怎么办呢?(改装、加零件……) 师: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并制作简单电路。(板书课题) (二)探究过程: 1.活动一: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上一个环节,学生初步了解了形成电路的条件,教师补发相应的工具,学生先讨论每个材料的作用,然后动手操作,完全通过小组的力量完成这个制作,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教师在这个环节上渗透如何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师:课件展示材料,猜猜这些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小组讨论并回答。(小灯座的作用是放小灯泡的,电池盒用来放电池,零散的铁片可以用来导电……)

教师补发材料。(每组1根导线,1个小灯座,一个电池座,1张记录纸。)

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找一名同学大声诵读。 师:你们都听清楚了吗?(听清楚了。) 生以小组形式开始制作比赛,教师巡视。

学生依次完成制作任务,教师请完成的最快、最好的小组上讲台前为大家

介绍制作过程,教师及时纠正语言失误,并在渗透如何绘制简单的电路图。组长在记录纸上绘制电路图,其他人在书上绘制。(在黑板上绘制简单电路图)

3.活动二:

(设计意图:通过上一个环节,学生的求知欲望已经被激起,就想一道数学题有很多解法一样,他们会自主的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连接电路,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师:同学们真的很厉害,可是你们满足了吗?有没有兴趣接受更高难度的挑战?(有。)

师:那谁能试着说一说如果想让两个小灯泡亮起来,你都需要什么材料?(2个小灯座;3根导线;4根导线;)

师:真厉害,说的可真好,那谁又能说说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学生略)

小组长领取材料。学生动手制作。

(因为这个活动里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所以教师需要适当引导。)

实验结束,请成功的小组上台交流经验(用几种方法连接?哪种方法更好?指出电路中的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并在黑板上画出相对的电路图。其他小组在记录纸上绘制电路图。

师:没有完成的小组说说失败的原因。(学生略) (三)活动延伸:

师:这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好,在实验中能自主的用不同的方法点亮了两个小灯泡,这种精神我们应该保持。那你们还想不想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呢?(想)

师:真是认真的好孩子,我们就利用课余时间大家一起试着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你们知道是哪一点吗?

生:注意安全。

师:说的非常棒,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电路的相关内容。

九、板书设计:

3、简单电路

推荐第2篇: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与磁第一课简单电路,是用电池与基本元件连接成简单电路进行电学的初始研究。本课教学活动有四个部分。

1、提供一个问题情境:装扮夜景的彩灯是怎么一个亮起来的?

2、使用电池、导线、灯泡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让学生在了解一些电路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形成电流的闭合回路,灯泡才会发亮。

3、学生探究制作出开关并连接入电路中

4、师生总结收获,布置作业,强调用电安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

2.知道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闭合的回路 3.知道开关的功能 过程技能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闭合的回路 教学难点:能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准备:

1.导线、电池、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盒、2.多媒体课件 3.实物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沿河红军广场,好多同学都去过吧?那里的夜景是一个亮点,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图片)红军广场的夜景美吗?是什么把红军广场的夜装扮的如此美丽呢?

生:许多盏彩灯

二、探索新知

1、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这些彩灯是怎样亮起来的?要让这些彩灯亮起来都需要那些材料呢?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试验计划,需要哪些实验材料?派代表来领取你们需要的材料,在小组中合作让灯泡亮起来。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请连接亮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出用了哪些材料,并把连接方法用模型连接起来。 师:用粉笔来当导线,把你们组的电路连接在黑板上。

师:老师在下面看有组同学是这样连接的他们的灯泡没有亮,你们能不能帮助他们检查检查(出示错误链接方法),

和这组连接亮的对比对比你能发现什么? 生:。。。。。。

师:他们的小灯泡连接方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连接才能亮呢?我们来看看灯泡内部的结构(课件出示灯泡内部)。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师:灯泡内部灯丝的两端分别连着一根导线,一端与灯泡的金属外壳相连,另一端与灯泡底部的金属接触点相连,必须把这两点接通才能把灯泡连通,灯泡才能亮起来。

师:你们刚在做实验的时候,老师也在做,我是这样连的也没亮,我也画出来。有没有同学也和我一样?

生:不能

师:这是为什么呢?

师:电池的两端是不一样的,是有正负极之分的。在电池的一端有一个突起,上面标着一个“+”符号,表示电池的正极;电池的另一端是平的,上面标着一个“一”符号,表示电池的负极。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很多种电池,有最常用的干电池、手表里装的纽扣电池、电动车上的蓄电池、手机电池等等,他们的形状不同,用途也不一样,仔细观察他们都有正负极之分。

师:电池中的电是怎样传送到灯泡中去的? 生:。。。。。。

师:(flash)其实储存在电池中的电是会流动的,它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导线流入到小灯泡的灯丝,再通过导线流出,流回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灯泡才能亮起来。(板书:闭合回路)我们用这些元件就像是在给“电”铺路,给“电”铺出一条通畅的路,就连接出了一条“电路”(板书:电路)刚才同学们用一些基本的元件连接出了一条简单的电路就叫做“简单电路”(板书:简单电路)

师:知道了这些,请同学们再来连接一次,并把你们连接成功的方法记录下来,希望这次每组都能成功。

请学生把连接方法画在黑板上。

师:看来同学们个个都是小科学家,自己就研究出了今天的课题。

2、制作开关连入电路

师:解决了点亮小灯泡的问题,想让灯泡熄灭,有哪些方法呢? 生:。。。。。。

师:有没有什么装置可以很好的控制灯泡的亮与灭呢? 生:开关

师:在电路中加入开关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小灯泡了,开关也是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

实物投影展示自己开关,断开开关灯泡熄灭,闭合开关灯泡点亮。

师: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些材料,大家用这些材料来制作开关并加入到电路中,请同学们先设计出电路图在按照电路图来连接电路。另外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小灯座和电池盒,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固定小灯泡和电池,聪明的孩子们你们会使用它吗?那现在就开始吧。

师:大家的开关都连接好了吗?老师要检验检验了,看看你们的开关是不是能很好的控制你们的电路。老师说那组亮那组就开亮小灯泡,说那组灭那组就关灭小灯泡。

师加快速度

师:看来有些小组的开关做的很好,但有些小组的开关还是有些小毛病的不太听话哦,还需要你们在调试调试。

学生展示自己组的电路图和连有自制开关的电路

四、总结收获

1、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并评价自己和自己的小组。

2、教师总结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动手探索用导线、电池、小灯泡连接出了简单电路,并且还给电路中加入了开关来控制整个电路,今天我们给电路中连接的用电器是小灯泡,如果把小灯泡换成电喇叭,小马达,你们能让它也响起来、转起来吗?相信聪明的同学们只要开动脑筋思考,动手去做,就一定能成功!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尽的,老师也给大家留一个小作业,研究红绿灯的电路,连接出一个红绿灯的电路。还要请大家注意,在做科学研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用家中的照明电来做电源,我们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是36伏以下,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伏,而家庭电路中的电压是220伏,如果不小心触电会造成非常大的危险,轻则会伤害到我们身体,重则在瞬间致死,非常危险,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在一个电路中是必须连有用电器的,在电路中禁止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直接相连,这样会形成短路现象,会烧坏电源的。

板书设计

简单电路

小灯泡 导线 电池

推荐第3篇:简单推理教学设计

《简单推理》教学设计 戌街小学

孟学雄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2简单推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互相认识、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再玩中学、玩中思,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很好地掌握了简单推理的思维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能力。 教学设计理念:

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探究知识,培养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思路: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采用了“玩中学、玩中思”、新授与练习相互交叉的模式进行。整节课组织学生在一个完整的故事情境中,通过“小侦探培训班”活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那学会了简单推理的思考方法。在练习的设计上,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面,设计了闯关环节,由浅入深的4个层次的情景练习题,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中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情况,教学中,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既能独立、又能相互合作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观察法,发现法,归纳法等。

教学手段:自制教学课件,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教学步骤:

(一)谈话,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到数学乐园去玩,但是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吗?(出示课件及条件,生猜) 解决困难,进入第一关。

(二)自主学习,探究体验:

1、探究“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

a:(课件出示)4猜一猜(1)他们两人分别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 小红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小明拿什么书?

师:从这个线索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师:你能根据小红说的话,在他们分别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的前提下,用上“因为„所以„”吗?

(师媒体演示,与学生表述同步,以简化学生推理过程描述) 生1:因为小红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小明拿的是数学书。 师:有谁跟他是不同的?

生2:因为小红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师:说的真棒。那你能用上“因为„所以„那么„”来判断他们分别拿着什么书吗?(教师边根据学生的表述边贴相应的句子)。

生1:因为小红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么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课件出示)5 生2:因为小红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小刚拿的是数学书,那么小红拿的就是语文书。(课件出示)6 师:你真了不起。老师奖你个智慧果。还有谁再来试一试? 同桌之间说一说。 (小结)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能根据一条线索,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从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看来,我们小侦探越来越近了。 b:(课件出示)

7、8猜一猜(2) c: 猜一猜老师的一些事。(课件出示)9 师:其实根据“不是”来判断两种情景,在生活中经常遇见,你们想猜猜老师的一些事吗?

老师有个孩子,不是女的,就是?

老师的电动车轮胎漏气了,不是后轮,就是? 老师写字不用左手,就是用?

2、探究“含有三个条件的推理” 师:通过了“小侦探初级培训班”,黑猫警长要提高难度了,进入“小侦探高级培训班”吧! (课件出示)10 (课件出示)11出示:他们分别拿着语文书、数学和社会书,小丽拿着什么书? 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 小刚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师:在他们分别拿着语文书、数学书和社会书的前提下,从题目中你找到了哪些线索? 师:你能根据三个人的位置,将事先准备的三本书也按这样的顺序来放一放吗?边放边思考你先确定哪本书?为什么?

生:因为小红说她拿的是语文书,所以小红拿的就是语文书。 师:接着呢?

生1:因为小刚说他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小刚拿的是社会书,那么小丽拿的是数学书。

生2:因为小刚说他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小丽拿的是数学书,那么小刚拿的是社会书。

师:真棒。谁能连起来把他们刚才的完整说一说呢?

生1:因为小红说她拿的是语文书,所以小红拿的就是语文书。又因为小刚说他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小刚拿的是社会书,那么小丽拿的是数学书。(课件出示)11演示

生2:因为小红说她拿的是语文书,所以小红拿的就是语文书。又因为小刚说他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小丽拿的是数学书,那么小刚拿的是社会书。(课件出示)12演示 师: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你现在能再边摆书边说吗?

3、对比两类推理过程

师:对比刚才我们进行的两个推理,你发现了什么不同?

生:人数不同;书本数目不同;线索数目不同。

师:当小丽把数学作业本拿走之后,你发现了这两个的哪些相同之处?

生:人数、书本数、线索数目都一样了。

师:当我们碰到一些复杂的推理时,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线索排除一些情况,从而使我们的问题更加简单。

(三)合作探究,反馈交流:

1,、师课件出示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所给材料进行小组内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3、师根据合作情况进行讲解和订正。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第109页做一做第一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进行组间交流。

2、课件出示课件游戏,进行抢答。

3、完成课本第111页的第一和第二题,师集体订正。

(五)课题小结:

孩子们:我们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参与配合!说说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请学生小组内说一说,然后进行总结:进行推理判断的时候要先确定

再排除)

推荐第4篇:《简单推理》 教学设计

简单推理

【教学目标】

1.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的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方法(直接得出结论、连线、列表)。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认识他吗? 他是干什么的?(柯南是一名擅长推理的大名鼎鼎的侦探。) 你们想做小侦探吗?可是柯南说了:要想跟我学推理做侦探,你们得通过一个小小的考核才行呢。

有信心通过考核吗?

入学考核:

1.教师出示一个袋子。 (1)“随意”猜:

师:柯南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礼物,猜猜是什么礼物? (2)“犹豫”猜:

师:大家猜什么的都有,到底是什么呢?柯南给大家一个提示:这种礼物是饼干和糖果中的一种。请大家猜猜是什么礼物?有不同想法吗?

师:这两种情况到底是哪一种呢?你们能确定吗?(不能) (3)“确定”猜:

师:请看第二个提示:柯南说:我带的礼物不是饼干。根据提示二,现在你能猜出是什么礼物吗?为什么一定是糖果呢?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不是饼干,就一定是糖果。

师:听明白了吗?也就是两个里排除了一个,只剩下另一个了。

答案揭晓。

师:这些礼物会送给表现好的小侦探。有信心得到礼物吗?

2.引出课题

师:我们刚才在入学考核中通过随意猜、根据提示猜,顺利地猜出了柯南带给大家的礼物,那对于刚才的考核,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是啊,在猜测的时候,不能随便乱猜,而是要根据所给的信息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叫做推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跟着柯南一起学习简单的推理,让我们一起走进推理大讲堂。(板书课题: 信息

结论

推理)

二、自主探究,领悟新知

推理大讲堂:

1.呈现问题

课件呈现例题。先出示:小明、小立和小刚三个人中,有一人属牛,一人属虎,还有一人属兔。再分别出示小明和小立的话(小立:我的属相是肉食动物。小明:我不属牛。),最后出示问题(你能推断他们的属相吗?)。

2.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明、小立和小刚三个人中,有一人属牛,一人属虎,还有一人属兔)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三人属相分别是什么?) 师:“小立说:我的属相是肉食动物” 这句话什么意思?

师:他们三人分别属什么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现在开始吧。生活动,师巡视指导。

3.学生活动 汇报

师:他们三人分别属什么呢?谁先来汇报。 预设方法1:直接得出结论 ,语言描述法。(小立属虎,那小明和小刚的属相就是牛和兔中的其一,小明又说他不属牛,那他肯定属兔,剩下的小刚就属牛。) (边读信息边思考是一种好的推理方法。)

师:最先确定谁?根据哪个信息确定的?/你的依据是?(能确定的先确定)

再确定谁?为什么?(能排除的先排除)

最后确定谁?

预设方法2:连线法。(把人名和属相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信息分别连线,小立属虎,就直接把小立和虎连上线,剩下的小明和小刚就只能连牛和兔了,小明又说他不属牛,那他就属兔,再连上线,最后把小刚和牛连线。)

连线法(你的方法很清晰,看来你认真思考了。)

预设方法3:列表法(你的记录方式很简洁)

4.总结方法,求同引思: 师:为什么刚才我们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都是从“小立的话”开始呢?

师:看来小立的话是推理的关键,推理时首先要抓住关键信息,层层分析,最终推导出结论。(板书:关键信息 )

师:从“小立说:我的属相是肉食动物”,这句话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推理时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把推理问题转化为最简单的推理,经过有序全面的思考分析,我们才能最终推出结论。 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也很多,边读边思考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法和列表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简洁、直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推理方法。

师:看到大家表现都很好,柯南给出了推理小窍门,一起来看看吧!

“我是一名小侦探,抓住线索认真想,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先排除,剩下越少越好猜,越好猜!”

师:哪句是推理的重要方法呢?

三、闯关游戏, 应用提升 侦探训练营: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有方法的猜测和推理,离一名合格的小侦探越来越近了,相信通过接下来的训练,你们一定会成为合格的小侦探的。 1.第一关:

师:自己思考,写方法。全班交流。

(三个图形分别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黄色的说:我不是三角形。) 2.第二关:

(做一做第1题:欢欢、乐乐和笑笑是三只可爱的小狗。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是最轻的。你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吗?) 3.第三关:

(保险柜的密码是

2、

6、8这三个数组成的三位数,数字不重复,左:我不是最大的数,也不是最小的数。右:我不是最大的数。这个密码是多少呢?)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4.第四关:创作关

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小侦探啊。下面请你们分组创造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规则:3人一小组,每组拿出3件物品,小组内设计“猜一猜”的游戏。 先组内玩,然后全班表演,请同学们猜一猜。

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哪组的三位小侦探愿意上来帮帮忙。 参考模板:

1.每组拿出3件不同的物品(比如:铅笔、橡皮、尺子)。

2.组内ABC三人各拿一件物品。

3.汇报:我们组拿的物品分别是铅笔、橡皮、尺子。

学生A说:我拿的是…

学生B说:我拿的不是…

请大家猜一猜我们分别拿得是什么。

四、全课总结,说说收获 训练结束,你们学会了什么?

师总结:今天我们进行了好多推理的学习和训练,这些都是最简单的推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稍微复杂的推理。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善于观察,用心思考,就一定能解决更多的问题,像柯南一样成为大名鼎鼎的侦探家。

【板书设计】

推理

能确定的先确定

信息

结论

能排除的先排除

推荐第5篇: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古柏中心小学

孔国华

教材分析:

《简单电路》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的第一课,既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电学的开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尝试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吗,并画出电路图,同时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并运用理性思维比较、概括,提高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运用简单电路原理的小用电器,并对简单电路中的基本材料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对其工作原理并不知晓。因此本节课应该让学生在连接电路的活动中由浅入深地认识电路的工作原理,经历从模糊了解到简单明白的过程。 设计意图:

从学生兴趣出发,探索学习。本节课一共有五个板块的活动。第一个板块“导入”:出示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灯光上,讨论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然后激发学生点亮小灯泡的兴趣。第二个板块“点亮小灯泡”:让学生先结合生活经验思考“需要什么材料”,然后通过观察了解这些材料的特点,小组设计并尝试连接,最后引导分析、总结原理。第三板块“在电路中加入开关”:让学生知道在电路中加入开关,可以灯泡的控制灯泡的亮灭,同时意识到电路是否工作取决于电流是否通畅,开关就可以人为控制电路的通畅。第四部分“试一试”:这个部分认识其他的用电器,知道可以将其他的用电器接入到电路中,让学生明白电不仅仅会让灯泡发亮,还能做很多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发散思维。第五板块“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把课本问题引入生活,同时强调用电安全。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的第一课《简单电路》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简单电路的组成元素,认识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

2、能够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电路图。

3、认识开关的作用,能够把它加入到简单电路中,控制灯泡的亮灭。

4、知道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5、愿意与同学一起动手连接电路,学会合作、交流、分享。

6、能够利用智慧校园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辅助教学,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成效。教学重点:

学会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准备:

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电池盒,灯泡底座,手电筒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

谈话:同学们,这张图片漂亮吗?哪里漂亮?

2、提问:这些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呢? 学生说:小灯泡通了电就能亮起来。

教师介绍: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让小灯泡亮起来,相机板书:让小灯泡亮起来

二、点亮小灯泡

1、谈话:如果给你一个小灯泡,你能想办法让它亮起来吗?你认为需要哪些材料?

学生说:小灯泡、电、电线、

教师出示材料,介绍:看,老师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材料,这是干电池,我们用它来给小灯泡供电,安全、方便。这是你们所说的电线,在科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导线,用来把电池的电送到小灯泡上。这是小灯泡,今天它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角。

2、提问:大家见过这些材料吗?了解它们吗? 指名来介绍认识、了解的材料。

3、让我们来仔细观察这三样材料。

提问:观察干电池,你发现了什么?

师:干电池是圆柱体的,大部分被塑料和纸包裹着,上面和下面是金属的,上面凸起的金属部分是电池的正极(+),下面平的金属部分是电池的负极(-)。电池里面的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负极流入。

观察导线,你有什么发现?

师:导线的外面是一层橡胶皮,里面是一根铜丝,我们要把外面的橡胶皮撕掉一部分,露出里面的铜丝,把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才能把电池里面的电送到小灯泡上。

提问:观察小灯泡,你有什么发现?

师:小灯泡的上面是一个圆形的玻璃罩,下面是一个黄色的铜柱。在玻璃罩内有一根灯丝,它是一种金属做成的,叫做钨丝,有电通过时,钨丝就会发光。

师:灯泡的中间有什么呢?灯泡中间有一部分看不到,它里面隐藏着什么呢?我们来一起看看(出示灯泡剖面图)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连接灯丝的两根金属线分别接在了灯泡铜柱的侧面灰色凸起和下面的灰色小尾巴上。

4、尝试让小灯泡亮起来。

提问:怎样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学生思考,讨论。确定后领取材料。

小组活动:用导线连接电池和小灯泡,让小灯泡亮起来。

5、教师了解完成情况。表扬成功的小组,安慰没有成功的小组。 师:为什么有些小组的小灯泡亮起来了,有些小组的小灯泡没有亮呢?让我们来找一找原因吧!

成功的小组实物展台展示连接方法。叙述自己是怎么连接的。 观察正确的连接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小灯泡亮起来的关键。

总结:我们发现用导线把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接在电池的正级和负极,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学生活动:没有连接成功的小组修改连接方法,让小灯泡亮起来。

6、提问:现在我们都让小灯泡亮起来了,你能说一说怎样才能让小灯泡亮 3

起来吗?

学生说一说。

师出示: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灯泡才能亮起来。

提问:为什么用导线把灯泡和电池连接起来,灯泡就亮了?电在哪里?电虽然看不到,但是它像水一样会流动,谁来模拟一下电的流动?(教师叙述电从哪里流出,全体学生手指电流路径,说出流到哪里)

总结: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电就会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灯泡,又从电池的负极进入,源源不断地给灯泡供电,形成电流的通路,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教师相机:形成电流的通路

7、你们能把刚才的连接方法画出来吗? 学生画图,师强调导线连接的位置要画清楚。

展示学生不同的电路图。相机介绍电池、灯泡的简易图示的画法。 教师示范画出电路图。

8、揭示课题。

师介绍:我们用导线连接灯泡和电池,让灯泡亮起来,就是连通了一个简单的电路。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简单电路》。

板书课题:简单电路

提问:一个简单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学生说,师板书:电池 导线 灯泡

师介绍:我们画出的这个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就是电路图。板书:电路图

三、在电路中加入开关

1、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不仅学会了连接简单的电路,还会画电路图了。只是我们连接的电路还有不足:一松手小灯泡就会熄灭。怎么办呢?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好工具。 出示:电池盒、灯泡座

小组活动:把电池盒,灯泡底座接入电路中。 汇报小组成果,展示学生连接作品。

2、师:现在我们的电路连接更快捷了,展示交流也更方便了。我们能让灯泡一直亮着吗?

学生说:灯泡一直亮着会把电池里面的电全部用完的。 提问:怎样才能控制灯泡的亮灭呢? 引导学生回答:接入开关 师出示开关,板书:开关

学生活动:在电路连接中加入开关。

展示正确的连接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开关怎样加到电路里去才能控制灯泡的亮灭?

没有成功的小组修改连接方法。

提问:开关有什么作用?它是怎么控制灯泡亮灭的?

师介绍:开关靠开合来控制灯泡的亮灭,开关合上,电流就通畅,灯泡就亮,开关开着,电路就断开了,灯泡就灭了。

3、画一画加入开关的电路图。学生画出有开关的电路图。 展示,教师板书带有开关的电路图。

四、试一试其他的用电器

1、引导学生总结:一个简单电路由灯泡、电池、导线、开关构成。

2、师:在这个简单电路中,小灯泡是一个用电器,电池是一种电源。用导线将电源和用电器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用电器就能工作。灯泡是这样,,其他的用电器也是这么工作的。

3、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电器?

学生举例:电视、电脑、电风扇、收音机、广播、闹钟、电动车等

4、出示音乐贺卡

老师打开贺卡,音乐响起来、灯光亮起来。

这里面有哪些用电器?电路是什么样子的?开关在哪里? 学生观察,指名说一说,鼓励学生课后研究。

五、拓展

1、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一说。

2、提问:今天,我们学会了连接电路,回家后能去连接家里的电路吗?

师:不能,我们实验室连接电路的电源是干电池,它的电量不大,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安全使用。但是家里的电路,我们小学生不能去碰。它使用的电源是供电站提供的电,电量很大。如果触电的话,会有生命危险。我们要安全用电,课后想继续研究电路的同学只能用干电池来做电源。

3、提问:你知道哪些安全用电的知识。

学生说一说。

教师补充介绍,出示安全用电小知识。

推荐第6篇: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教案

新城区通济坊小学 郑小丽

教学目标: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会使用新的装置一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建立电路的经验。

教学方法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某一个学生上讲台点亮一个小灯泡。

2、教师提问:为什么小灯泡被点亮了?(电是怎么流动的?)

3、你觉得这样用手按着小灯泡,方便吗?那你有什么好建议?

4、引入新课,用灯座等电器元件连接简单电路。

二、连接一个电池和一个灯座的电路

1、教师给每一个小组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以及两根导线。

2、教师:我们一起来点亮一个带灯座的小灯泡,你们可以跟我一起来安装。记录员请你在记录纸上把你们小组的电路实物图画起来。

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

3、指导不能点亮小灯泡的小组点亮小灯泡。

4、教师介绍简单电路上的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让其他记录员再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快速地画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第二步的操作是为了强化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理解。 学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对更复杂的电路的认识。

串联和并联相对来说串联较容易,学生容易想到。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提问:如果现在我再给你一个小灯泡和一些导线你能也一起把它点亮吗?

2、给每个小组一个小灯泡、一个灯座和几根导线,学生试使两个小灯泡都被点亮。记录员画出他们小组的电路图。

3、让一个小组上来演示他们的连接方法和电路图。

4、提问:是不是只有这一种方法呢?有没有不同的?提示:刚才是两个小灯泡是在同一条电路上的,我们能不能试着把它们连接在不同的电路上。

5、再请一个小组上来演示他们的并联连接方法和电路图,说明电是怎么流动的。

6、不会连接的小组再尝试。并做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

提示学生,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如果都不会的情况出现就由教师演示和说明。各小组可以与教师同时进行连接。

四、结课

1、今天我们成功地用一节电池点亮了两个小灯泡,同学们真的是很了不起。

2、我们下节课好好来找下这个没有亮的原因。

推荐第7篇: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背景和目标:

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建立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单电路。在这一课中,他们将学会使用新的装置一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建立电路的经验。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对于如何点亮小灯泡,学生已获得了一定的经验。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学生在活动中更多的建立电路的经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环节

一、复习前课,引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某一个学生上讲台点亮一个小灯泡。

2、教师提问:谁能说说为什么小灯泡被点亮了?(电是怎么流动的?)

3、故意问用手拿着小灯泡的同学:你觉得这样用手按着小灯泡,方便吗?那你有什么好建议?

4、引入新课,用灯座等电器元件连接简单电路。

设计意图:学生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并顺利地引入本课的知识点,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探究简单电路兴趣。

二、连接一个电池和一个灯座的电路

1、教师给每一个小组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以及两根导线。

2、教师:我们一起来点亮一个带灯座的小灯泡,你们可以跟我一起来安装。记录员请你在记录纸上把你们小组的电路实物图画起来。

①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②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③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

3、指导不能点亮小灯泡的小组点亮小灯泡。

4、教师投影出示两份从学生那里得到的电路图,一份是实物图,一份是符号图(事先安排),介绍简单电路上的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让其他记录员再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快速地画一个简单的电路图。设计意图:

学生跟着教师示范的安装方法进行安装保证了安装的成功率。 第二步的操作是为了强化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理解。

学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对更复杂的电路的认识。 逐步提高难度,也是教学的一种策略和教育的规律。 先动手后画符合小学生认知的认知特点。

串联和并联相对来说串联较容易,学生容易想到。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提问:如果现在我再给你一个小灯泡和一些导线你能也一起把它点亮吗?

2、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个小灯泡、一个灯座和几根导线,让学生尝试使两个小灯泡都被点亮。并要求记录员画出他们小组的电路图。

3、请一个小组上来演示他们的连接方法和电路图,说明电是怎么流动的。(串联的方法比较简单,学生一般都会先用这种方法连接。)

4、提问:是不是只有这一种方法呢?有没有不同的?提示:刚才是两个小灯泡是在同一条电路上的,我们能不能试着把它们连接在不同的电路上。

5、再请一个小组上来演示他们的并联连接方法和电路图,说明电是怎么流动的。

6、不会连接的小组再尝试。并做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

提示学生,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如果都不会的情况出现就由教师演示和说明。各小组可以与教师同时进行连接。

四、结束

1、教师:今天我们成功地用一节电池点亮了两个小灯泡,同学们真的是很了不起。

2、教师:我们下节课好好来找下这个没有亮的原因。

设计意图:

经历了一节课的学习后,学生对电路的知识必然有了更好的认识,最后教师出示这个“坏”掉的电路既是本课的延伸,更是下节课的铺垫!

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科学课,让学生了解有关电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做,亲身去感受,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想:“电是什么?电器工作的原理是怎样的?”,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学科课程中某些知识与技能、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是通过“告诉”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但是在探究实践活动中,它必须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历体验,生成新的知识及技能。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学生在了解电路的连接时,我并没有细讲,而是让学生用开始掌握的知识,在自己的操作与观察中去发现新的问题,并自己找出原因。如果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找资料,找到答案,这样学生的知识就能得到不断的积累、更新与提高。

推荐第8篇: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简单电路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

2.知道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闭合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过程与方法

3.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4.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5.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图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

教学准备:

导线、电池、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盒、开关、小喇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小灯泡)这是什么? 生:小灯泡。(师板书)

师:仔细观察小组中的小灯泡,它有哪些部分组成?

生1:小灯泡的上部是玻璃泡,下部是金属螺纹,最底下还有个金属小点。 生2:我发现金属螺纹的侧面也有个小圆点。 师:这位同学说得不错,里面呢? 生3:玻璃泡里面有灯丝。

生4:灯丝的两端还有两个竖着的金属小棒。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小灯泡的剖面图,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一下小灯泡的构造好不好?(ppt出示) 生:好。

师:看一看,两个金属杆分别又连接到什么地方的? 生:一个金属杆连接到底下的金属点上,另一个金属杆连接到侧面的金属点上。 师:所以小灯泡的连接点有几个? 生:两个。一个在底下,一个在侧面。

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灯泡可以亮?

生活中的点很危险,不可以用,但是我们可以用电池来做电源。 师:电池有凸起金属帽的一端,我们把它叫做电池的正极,平平的一端叫做电池的负极。(ppt出示) 师:除了这种电池,生活中还有这些电池。(ppt出示)

师:这是什么电池?(1号、5号、7号、纽扣电池、锂电池、蓄电池) 师:电池有什么作用? 生:供电。

师:对,提供电源,所以电池是电源的一种。(板书:电源)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能超过36伏,而插座上的电源电压远远高于36伏,所以千万不要用插座上的电源做实验。 师:有了电池灯泡就能亮了吗,还需要什么材料? 生:电线。(师板书)

师:是的,点亮小灯泡可能需要电池、电线等材料。 师:谁来说说这个材料?(ppt出示导线) 生:里面是铜丝、外面是塑料(橡胶),两端还有像叉叉一样的金属片 师:铜丝起什么作用? 生:起导电作用。

师:塑料(橡胶)起什么作用? 生:塑料可以绝缘,起到防护作用。 师:叉叉一样的金属片呢? 生:起导电作用。

师:所以电线在科学上又称导线。(师板书)这两个金属片就是这根导线的两个连接点。

二、探究活动: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师:认识了小灯泡、导线、电池,你现在最想干什么? 生:把小灯泡点亮。

师:好的,你觉得我们怎样连就可以使灯泡亮起来,把它画下来。②为了方便,这儿有画好的电池和剪好的小灯泡(出示实验记录单和剪好的小灯泡),只要把小灯泡贴上去,用笔画出你们是怎么连接的。听明白了吗?

按照你的设计图小灯泡能不能亮起来,下面我们要检验一下。听清老师的要求:(1)请按照你设计的电路安装小灯泡,不要改动,需要帮助时可以让同学帮助。请他同学监督他是否按照设计的电路安装的,每组每个同学依次进行。 (2)接亮的同学请把你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将电池、小灯泡和导线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电路,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生:把小灯泡的侧面一个金属点与电池的一极用导线连接,下面一个金属点和电池的另一个极相连接。

师:说得非常好!不管是用一根导线还是两根导线,只要把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两个极分别相连。为什么这样连接小灯泡才会发光,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生:想。 师:(ppt出示)是因为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传到灯丝,再通过另一个连接点和导线传到电池的负极,如此循环形成了电流的通路。所有用电器要工作电路连接方式都是这样的。

跟着老师用手模仿电流走一走。

看一看,没亮的同学设计上有什么问题。小组同学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导线不通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叫做短路。生活中如果出现短路,会造成用电器损坏甚至引起火灾。所以千万不能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两端直接连起来。 齐心协力帮他的设计图修正一下。

三、用上开关在电路上

师:看着这个装置你觉得有什么缺点吗? 师:我们可以加上开关,它有什么作用? 生:控制电的。 师:对,这是一个开关,控制灯泡的亮与灭。利用这些材料我们就可以来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出示ppt)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个简单电路需要哪些东西? 生:灯泡、开关、电池、导线。

师:对,用电器、导线、电源、开关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看一下。此时这个简单电路,灯泡亮吗? 生:不亮。 师:为什么? 生:开关打开的。

师:开关闭合,小电珠亮,此时电路称为通路。开关打开,小电珠不亮,此时电路称为断路。 为了操作方便,老师给大家介绍两样东西.。(出示电池盒)这叫电池盒,有什么作用? 生:放电池的。

师:对,电池盒用来固定电池的。有弹簧的一端放负极。(出示灯具座)这个呢? 生:放灯泡的。

师:这是灯具座用来固定灯泡。放灯泡时,手要请拿金属部分按顺时针方向轻拧。.现在我们就把开关加进去看它能不能很好的控制电流,注意在连接之前一定要把开关断开。 四.小结

推荐第9篇: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 教学设计

宣化第一寄宿制双语学校 温秀娥

教学目的:

1、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结构特点;

2、学会用电池盒、小灯座使小灯泡发亮;

3、学会用简单的电路图记录自己的连接;

4、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并且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重点:能使用灯座让小电灯亮起来,学画简单电路图。 教学难点: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小灯座、电池盒、开关;

活动材料:每个组: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开关、电池盒和干电池各一个、电线5根。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师:上节课我们用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就能点亮一个小灯泡。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看哪组最先点亮小灯泡。师:我们所有的小灯泡都已经点亮了,请同学们松开手,灯泡还亮吗? 生:不亮。

师:这样方便吗? 生:不方便。

师:有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手解放出来? 生:有。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继续探究的内容:简单电路。(板书课题)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师:要连接成一个简单电路除了我们刚才用到的材料,还需要增加两个电器元件:小灯座、电池盒。教师介绍(出示电池盒、小灯座、开关)。师:这是小灯座,是用来放小灯泡的。师:电池盒,是放电池的。

师:小灯座、电池盒怎样来使用?

在连接电路之前有几点老师要提醒大家:(出示课件) 使用小灯座、电池盒的注意事项:

(1)电池装入电池盒中,注意电池正负极与电池盒正负极对应;(2)小灯泡旋转拧到灯座上,灯泡底部与灯座下底片接触;

(3)导线连接紧密。 活动一: 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

师:下面就进行我们今天的第一个活动:

任务1: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在实验记录单上画出实物电路图。有没有信心?(学生分组活动,师指导)

师:真了不起!第一个点亮小灯泡的小组已经产生了。经过努力,我们的小灯泡都亮了,同学们真棒!

展示: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让小灯泡亮的实物电路图。(出示课件) 生:(展示电路图)任务2:我们发现实物电路图如果不事先把小灯泡和电池画好,画起来会比较费时。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有一种更简单的画法。想学吗? 生:(想)(课件) 记录:学生使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来进行记录,并展示简单电路图。

展示:学生实物投影指出自己电路中电流线路情况。

任务3:现在请同学们看着你们的电路想一想,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哪几部分?生:(交流汇报) 师:说得非常准确!这些内容很重要,请记录在你的科学实验记录单上。完整电路: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活动二:让两个小灯泡亮起来师:(指电路图)刚才我们组装的这个电路是让几个小灯泡亮起来的?生:一个。师:如果我再给你一个小灯泡,你能不能让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生:能。

师:下面进行我们的第二个活动(出示课件)任务1:先用实物图设计你们组准备怎样连接呢?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好。(画出连接图) 生:(讨论)师:同学们刚才讨论的很热烈,看来你们已经研究出方法了,谁来说说你们组的连接方法?上前来用图片演示你们组的连接方法。生:(交流,用图片演示讨论的结果)师:你们小组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看他们连接的和老师的连接一样吗?(出示相同的电路连接的课件,并说出相应的电路连接名称)还有别的方法吗?生:(交流)(同上)师:你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和老师的连接一样吗? (出示相同的连接课件,并说出相应的电路连接名称)师:那你们的方法到底能不能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呢? 任务2:连接电路

(教师发灯泡,学生分组活动,师指导) 师:同学们就象一个个的小科学家,所有组的小灯泡都亮了。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不一样的连接方法需要的导线数目一样吗? 生:不一样.师:亮度一样吗? 生:不一样。

任务3:师:哪一小组说说你们组连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发现了什么规律?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生:串联需要三根导线,并联需要四根导线。 生:串联灯光很弱,并联灯光强。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不但点亮了小灯泡,还总结出这么多规律。如果老师再给你一个灯泡,你能不能让三只小灯泡都亮起来呢?给四个、五个,更多呢?生:能。师: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研究,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请同学们整理好实验材料,下课!

推荐第10篇:《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牛滩小学

肖祥聪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实验材料:

师准备:电池盒1个/组+1个,小灯座2个/组+2,干电池1节,小灯泡2只。 生准备:1号干电池1节/组,小灯泡2只/组,导线3根/组。

二、教学环节

(一)复习前课,引入新课

1.提问回顾前课。师:在上节课《点亮小灯泡》中,我们用到的实验材料有哪些?(预测生:干电池、小灯泡、导线。)出示材料图片。

2.兴趣激发。师:同学们能用这些材料给老师展示下,看谁点亮的最快。(生动手操作)很棒,大家都能点亮小灯泡了。 3.故意刁难,引出问题。师:大家拿起来让老师看看谁的最亮!最亮的举手。(预测:在学生举手同时,小灯泡熄灭。)怎么回事?小灯泡怎么不亮了?(预测生:我刚才手松了!)这样点亮小灯泡方便吗?

4、出示电池盒、小灯座,引入新课。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实验装置,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和我一起了解下它们吧!

设计意图:学生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并顺利地引入本课的知识点,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探究简单电路兴趣。

(二)介绍装置,再点亮小灯泡

1、教师给每一个小组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以及两根导线。

2、教师:我们一起来点亮一个带灯座的小灯泡,你们可以跟我一起来安装。记录员请你在记录纸上把你们小组的电路实物图画起来。 ①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②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③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

3、指导不能点亮小灯泡的小组点亮小灯泡。

4、教师投影出示两份从学生那里得到的电路图,一份是实物图,一份是符号图(事先安排),介绍简单电路上的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让其他记录员再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快速地画一个简单的电路图。设计意图:

学生跟着教师示范的安装方法进行安装保证了安装的成功率。 第二步的操作是为了强化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理解。

学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对更复杂的电路的认识。 逐步提高难度,也是教学的一种策略和教育的规律。 先动手后画符合小学生认知的认知特点。

串联和并联相对来说串联较容易,学生容易想到。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提问:如果现在我再给你一个小灯泡和一些导线你能也一起把它点亮吗?

2、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个小灯泡、一个灯座和几根导线,让学生尝试使两个小灯泡都被点亮。并要求记录员画出他们小组的电路图。

3、请一个小组上来演示他们的连接方法和电路图,说明电是怎么流动的。(串联的方法比较简单,学生一般都会先用这种方法连接。)

4、提问:是不是只有这一种方法呢?有没有不同的?提示:刚才是两个小灯泡是在同一条电路上的,我们能不能试着把它们连接在不同的电路上。

5、再请一个小组上来演示他们的并联连接方法和电路图,说明电是怎么流动的。

6、不会连接的小组再尝试。并做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

提示学生,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如果都不会的情况出现就由教师演示和说明。各小组可以与教师同时进行连接。

四、结束

1、教师:今天我们成功地用一节电池点亮了两个小灯泡,同学们真的是很了不起。

2、教师:我们下节课好好来找下这个没有亮的原因。设计意图:

经历了一节课的学习后,学生对电路的知识必然有了更好的认识,最后教师出示这个“坏”掉的电路既是本课的延伸,更是下节课的铺垫!

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科学课,让学生了解有关电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做,亲身去感受,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想:“电是什么?电器工作的原理是怎样的?”,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学科课程中某些知识与技能、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是通过“告诉”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但是在探究实践活动中,它必须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历体验,生成新的知识及技能。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学生在了解电路的连接时,我并没有细讲,而是让学生用开始掌握的知识,在自己的操作与观察中去发现新的问题,并自己找出原因。如果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找资料,找到答案,这样学生的知识就能得到不断的积累、更新与提高。

第11篇:《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新圩中心小学 颜丽平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与磁第一课简单电路,是用电池与基本元件连接成简单电路进行电学的初始研究。本课教学活动有四个部分。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猜谜语直接导入新课。

2、使用电池、导线、灯泡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让学生在了解一些电路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形成电流的闭合回路,灯泡才会发亮。

3、学生探究制作出开关并连接入电路中。

4、师生总结收获,布置作业,强调用电安全。【学情分析】:

进人五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尤其本节课的内容虽然学生不陌生,但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出于安全考虑,平时几乎很少让孩子接触到类似的实验,尤其女孩子有些对电有些惧怕。因此本节课应尽量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动起手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2.知道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闭合的回路。 3.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用开关控制电流。 4.知道不能用插座电源做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学习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难点】: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准备】:

课件、每小组小灯座1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1个、记录纸1张等。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唱反调”。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老师给大家设计了五关智力闯关题,希望同学们积极动脑,踊跃闯关。马上开始我们的第一关——猜谜语。

(有秧无叶结白瓜,白天休息夜开花,只因它是亮光瓜,每天都要用到它。猜一日常用品) 学生:灯泡。(师板书)

师:真厉害!(张开手)看,要点亮它,还需要什么材料?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它们各自起到了什么作用?

引导并板书:灯泡:用电器

电池:提供电 导线:传输电 开关:控制电

师:由这些材料组成的电路是最简单的,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简单电路。(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1、生小组讨论如何连接,设计方案,汇报。

师:如果给你们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和两根导线,你们打算怎么连接呢?现在让我们过第二关——设计方案。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连接,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你们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方案?边讨论边画出连接方案图,灯泡和电池直接用卡片代替贴在记录单上,用彩笔画线代替导线。现在就请小组长从抽屉里拿出材料袋1,取出灯泡和电池卡片及记录单来设计方案,等会儿老师会请先设计好的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方案。

2、学生上台展示不同的连接方法。(还有谁设计出了与他们都不同的连接方法?)

3、全班预测。

师:请大家看黑板,你们认为这些方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呢?先看第一种。

4、小组按图连接实物,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

师:我们保留大家的意见,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就让我们过第三关——实验验证。请小组长拿出材料袋2用实验来检验,看哪几种连接方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并把实验结果填在记录单上,不能接亮的方法请改正过来。

5、小组汇报交流、小结。

师:(请大家看黑板,哪些方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呢?)(为什么这些方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呢?奥秘到底在哪里?请先让我们看一幅灯泡的剖面图。)(知道了灯泡里的秘密,再来观察这些能使小灯泡发亮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电池的正负极要和灯泡的两个连接点

连接灯泡才会亮。】这样连接为什么就能亮呢?让我们再来看一下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动的。仔细观察电流从哪里出发,经过哪里,回到哪里。【电流都是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小灯泡的灯丝,再流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通路,所以小灯泡就亮了。】(课件电流流动路径图)(板书:通路)

6、分析不亮的原因。(相机引导电路的短路、断路。)

7、学生再次实验。

师:请没接亮的小组再次尝试接亮小灯泡,已经接亮的小组再尝试其他种连接方式。

8、学会用开关控制简单电路。

师:同学们很棒,把小灯泡都接亮了,但是不能让它总是亮着吧,现在我们提倡低碳生活,不用灯的时候要及时关掉,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请你说。

生:往电路中加入开关。

师:真会动脑筋!刚才我们用手按着才能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很不方便!所以在安装开关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位好朋友—电池盒用来装电池、灯座用来放灯泡。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及开关的闭合(开)与断开(关)。下面就请大家过第四关——开关控制。请各组长取出材料袋3,把开关加入你们的电路中。并思考:为什么开关能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呢?

师:接亮了吗?能用开关控制了吗? 生:亮了!能!

师:为什么开关能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呢?(指名回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增加开关以后的电流流动路径。【当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开关和灯泡的灯丝,最后流回到电池的负极,电池和灯泡之间形成了电流的通路,灯泡就亮了。当开关断开时,电流流到开关处就断开了,不能流回到电池的负极,电池和灯泡之间没有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就不亮了。】这就是开关工作的原理。

(三)课堂总结

师:好,很快,到了最后一关第五关——总结收获: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外拓展

师开灯,你们发现了什么?很多灯同时亮起来了。

师: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经历,那你认真观察过这样的现象吗?产生过什么疑问吗?时间关系,我们就把“怎样能让更多的小灯泡同时亮起来”作为今天的课外探究活动!记住哦,只能用电池做实验,不能用插座电源做实验!老师衷心的希望大家能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相信大家会有一番收获的!好,今天的课就先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简单电路》这一课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电学的第一课。虽然学生第一次接触关于电的知识,但学生关于电还是有一点了解的,如学生肯定玩过不少电动玩具,有这样的基础,只不过,以前只是玩,没有真正去研究过。尤其现在的家长出于安全考虑,很少让学生接触到电,尤其个别女生对带有点惧怕。因此,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精心设计

了闯关活动,安排了让学生来点亮小灯泡连接实验的小组比赛,通过精心预设,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通过自行探索,明白正确的连接方法,了解电路的意义;并在探究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首先我安排了任务一: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电池有正负两极、小灯泡的结构等,再让学生利用基本的电路元件组装简单的电路并画出实物电路图,再通过寻找几个小组不同连接方法的共同点,即导线接在哪里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形成电流的通路,小灯泡才会发亮。

在初步了解基本电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把电路里的小灯泡换成其它用电器,引导学生认识只要电流接通形成电流循环流动的通路,用电器就能正常工作,让学生知道电的功能很多。

开关作为简单电路的控制器件,在电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首先让我学生认识开关,接着引出任务三:连接一个能用开关灵活控制小灯泡亮、灭的简单电路。通过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电路是否工作取决于电路是否连通,而开关则是一个由人为控制电路电流的器件。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一个最简单的完整闭合电路中,电池、开关、用电器、导线是缺一不可的。

最后,我通过让学生谈收获和拓展本堂课所学知识。对学生提出电路继续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究的欲望,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铺垫。

纵观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是以阶梯状分布,逐步递进,使学生在由浅到深的活动中逐渐认识简单电路,了解简单电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合作的快乐,使学生的共同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样的设计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

整堂课的探究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素养,充分体现科学课的学习不单单是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还有更重要的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

第12篇: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沙县三官堂小学 陈元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1个、电池盒2个、电池2节、导线4根、小灯泡1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讨论:如书上的图,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四、活动延伸: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板书设计:

3.简单电路

电池 导线 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第13篇: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9

5、96页例

3、例4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文具店购物情境,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方面的经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历,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有比较直接的帮助。 “做一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后面学习复杂小数加减法的基础。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学过整数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整数加减法。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位小数的含义,对元、角、分也比较熟悉。且三年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些生活经验和认知经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⑴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⑵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情感与态度: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自主建构,互动生成,以学定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 1元4)角=( )元 1.5元=( )元( )角

2. 列竖式计算

239+41746-18

师:你能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数位对齐,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设计意图: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既涉及到“元,角,分”的知识,也和整数加减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新课前复习这两个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棒!很快就是同学们的节日了,“佳佳文具店”赶着“6.1”前夕开业,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文具店图)瞧,还真热闹呢!看着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商品信息?

生:我了解到一个卷笔刀要6角??

师:这位女同学说要买一个卷笔刀和一枝铅笔,要多少钱呢?怎么列式呢?

生:6+8=14(角)

师:这是用角作单位来计算的,如果用元做单位要怎么列式呢?

生:0.6+0.8(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就引导学生说出6角=0.6元,8角=0.8元)

师:这和我们刚才做过的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小数加小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小数加法,老师边说边板书课题:简单的小数加法。这可有点难度哦,同学们敢不敢试一试?

【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设置常见的购物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获得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学习内容——小数加法。利用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感觉到研究小数加减法的必要性,再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2.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师:如果要列竖式该怎么列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 小数的整数部分表示什么?小数部分表示什么?

(2) 想想列竖式时,什么和什么要对齐?

(3) 列竖式计算0.6+0.8

老师板书“元,角”后指定一个小组板演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老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角数的和表示角的数要对齐,表示元的数和表示元的数对齐。

师指着学生的汇报板书提问:这个式子中小数点的位置有点意思,你发现了什么?

0.6

+0.8

1.

4生:3个小数点都是对齐的。

师:也就是说加数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点也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是吗?

师:为什么要对齐呢?

生:只有小数点对齐了,才能表示角数的和表示角的数要对齐,表示元的数和表示元的数对齐。

师:如果我们擦掉元、角,你还能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吗?小组内同学互相讨论。

讨论后生汇报,学生的说法可能不一定完善,有的可能会说如果小数点没有对齐,个位就不是和个位相加了等等。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只有小数点对齐了,数位才会对齐。

师:接下来你是怎么算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法比有没有改变?

生:没有。

师:如果老师要把笔算小数加法的方法记录下来,你建议我写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在0.6有0.6元的实际意义的背景下列出竖式,因为有了实际意义的支撑,学生比较容易列出算式。再让学生通过观察算式找到小数点对齐的规律,并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如果擦掉元、角,你还能说一说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吗?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从表面的现象深入到数学的本质,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3.游戏激趣,巩固算法。

师:我们一起来玩开车的游戏,你们当指挥官,你们说出发就出发,你们说停就停。

(1)老师课件出示8.1,在8.1的下面开过来一辆卡车,卡车的上面写着+ 5.6。老师根据学生的提示出发、停下,并问一问为什么要在这里停,学生会说,这样小数点才会对齐。卡车停下形成一个竖式,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演练,集体评议时重点让学生说说得数的小数点应该点在那里。

(2)老师课件出示5.7,卡车上写着+ 6.4,学生说出发后,卡车开动,当7和6对齐时突然停下,要学生说说停在这里可以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继续前进,当学生喊停时,故意不停,当5和4对齐时,再停下,让学生说一说这样为什么不可以,当全体学生都达成共识后,卡车退回来,让两个小数点对齐,形成一个竖式,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演练,集体评议时重点让学生说说得数的小数点应该点在那里。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的形式,用轻松幽默地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学生在老师刻意准备的两次小数点没对齐的情况下感受没对齐的感觉,有破才有立,体验过没有对齐,才能更深刻体会对齐,相信通过这样的对比以及有趣的形式,小数点对齐这一方法已经深入学生的内心。】

三、自主迁移,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师:我想知道带橡皮的铅笔比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你能帮帮我吗?怎样列式?

生:1.2-0.6,师板书。

师:两个小数相减应又该怎么计算呢?

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计算,老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错例上台板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评议。在评议后老师可以说:“原来这几位同学是故意做错,用来考考我们大家,看大家能不能看出来。”以免打击这些学生的积极性。

3.师:同学们觉得刚才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除了小数点要对齐以外,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让学生尽情地说,如果没有说道整数部分是0的不能省略。则老师提出问题:整数部分是0的能省略吗?为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小数减法的算法,老师补充完整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和板书“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整数部分是0的不能省略”。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探究,学生已经能掌握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再把加法的知识迁移到减法上并不困难,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老师利用课堂生成做教学资源,全班共同探究小数减法要注意的事项。这样的指导更有针对性,真正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也让学生体会了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四、练习巩固。

1、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如果算式的得数大于1,就请男生举手,女生认为对的话就鼓掌。

如果小于一就请女生举手,男生认为对的话就鼓掌。如果等于1就都举手。

2.完成书本96页做一做

观察上页商店图。

1)买2个练习本多少钱?

2)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计算课中,如果单纯的计算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也不利于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来巩固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开放的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课后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关于小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概括。“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换一个角度提问,给学生一种使命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欲望。】

六、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二十三第3题(书本第97面)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拓展练习,是两位小数的减法,属于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桃子”,这样适当地对本节课进行一定的拓展,让学生在体会迁移运用知识的乐趣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也加强了和后面知识的联系。】

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来来计算,整数部分是0的不能省略。

元 角 1.2-0.6=0.6(元)

6角 0.6 元 1.2

第14篇:分数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9-101页例

1、例

2、例3和做一做,以及练习二十三的

1、2题。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简单计算》。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分数,并能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为他们探究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及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奠定了基础。但受整数加减法的影响,学生很可能认为 + 等于 ,鉴于这一点,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感知,形成正确表象;在操作中体会,得出正确结论;在交流中明理,认识到分数计算中分数单位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教学方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旧知,夯实基础

⑴、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扳书这些分数:、、„„)

⑵、根据板书,用“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的话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知,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2、巧设情境,生成问题

分吃生日蛋糕的情景:

⑴、小明今天过生日,全家为他准备了生日蛋糕,妈妈将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小明吃了1块,妈妈吃了2块。

⑵、(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小明吃了蛋糕的 ,妈妈吃了蛋糕的 ) ⑶、情景存疑:“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

①小明和妈妈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比妈妈少吃了多少?

③蛋糕还剩下多少?

„„

⑷、选择第一个问题来解答

师:谁能说说怎样列式?(要求回答的学生把自己说的算式写在黑板上) (在创设的分吃生日蛋糕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是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良好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㈠、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1、教学分数加法

⑴生猜一猜: + 等于多少?

⑵操作验证“ + =?”

①先在小组内交流,选取一种自己小组喜欢的方法进行操作验证。

验证一:

把圆形纸片(课前发到学生手中)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 。

验证二:

是2个 ,2个 加1个 是3个 ,也就是 ;

②各组进行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 = 。)

(注意:如果学生只能想出第一种思路,可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分数知识来表达“涂了2份”、“涂了1份”的意义,引出第二种思路;如果学生想出了两种思路,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对两种想法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两者是统一。)

③选取好的方法计算。

(设计说明: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显然,我们不能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这时,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二是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借鉴。)

④引导辨析: + 的结果为什么不是 ?

围绕问题:“蛋糕分的总份数有没有改变?”来讨论。(蛋糕分的总份数没有变,只是所占的份数增多,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设计说明:在此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可帮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2、教学分数减法,解决问题2:

⑴观察:小明比妈妈少吃了多少?

⑵生猜一猜: - 等于多少?

⑶生小组讨论: - 等于多少?

⑷汇报算法,思路可能有:

a、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比1份多1份,也就是 ;

b、2个 减掉1个 还剩1个 ,也就是 。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纸片演示吃掉的过程。

3、讨论:(爸爸吃了 。同学们想想,他们一家人共吃了多少蛋糕?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表示?(1, )

(通过“他们一家人共吃了多少蛋糕?”这一问题的讨论,既巩固练习了前面的分数加法,又为后面学生自学1减几分之几这一环节中对于“1”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4、教学第3个问题:1减几分之几

有了前面的基础,这道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⑴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

⑵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把1看作多少来减的?

⑶巩固练习1-

1-

1- (指名让学生板演) 计算并思考,这几道题中的1分别应该看作多少来计算?

(设计说明: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1在不同的算式中表示的分数不同,意义亦不同。)

5、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有问题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第100页做一做的题目。

(建议:第1题学生做题后,让中等生或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对于说对的同学给予鼓励。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评,最后选加减法题各1--2道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看图计算

3、小测所学,反馈成效

练习二十三第2题

4、在下列空格内填上合适的数字

(设计说明: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

小明和妈妈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小明比妈妈少吃了多少? 蛋糕还剩下多少?

相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第15篇:《诗两首》简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意境美。

2、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步骤。

3、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

教学过程:

与学生交流,导入

新课:

有没有较长时间离开父母的经历?为什么离开?离开后想些什么?想家时怎么办?

思念亲人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感情。作家冰心在远离亲人、思念父母的时候,就把这种感情融化在一篇篇优美动人的诗歌、散文中。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篇:《纸船寄母亲》。

投影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师有感情的朗读,渲染气氛。

附投影: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笔名出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心、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纸船》选自《繁星》,是作者赴美留学途中所做。这是作者第一次远离祖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当她孤零零的随着航船在海上漂泊时,对亲人、对母亲倍感思念,于是作者把自己复活的一颗童心寄托在小小的纸船上,写成了感人至深的不朽诗篇。

学生朗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注意把握节奏和重音。(放悠扬而略带忧伤的背景音乐)

请一位同学朗读,学生互评,再读。听录音,比较一下哪些地方读的比我们好。我们读得还不够好,是因为的诗歌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请同学们默读,品味揣摩语言,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及最精彩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注意精彩语句的朗读指导。

学生自己品读,便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读完后给同学们描绘一下。

师总结欣赏诗歌的方法步骤(投影:诗歌欣赏的步骤:

1、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

2、品味揣摩,感受诗歌语言美

感悟诗歌意境美)

3、联想想象,感受诗歌图画美

学生进行背诵比赛。

过渡: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是永恒的主题。父母无私的爱不仅会使子女无限思恋,而且也会赢得子女纯真的回报。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感情。请同学们用学到的方法赏析这首诗,注意同学间的交流与帮助。

小结:今天我们所学的两首诗都是描写、歌颂亲情的,它使我们更加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亲情的无私。在生活中,我们更要珍惜这份感情,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回报亲人,回报社会。如果同学们还想进一步了解泰戈尔及其作品,请在课下阅读:(投影:推荐阅读: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其人其作》)

作业:模仿《金色花》

4、5段的写法,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回报母亲的话。

第16篇:《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3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2、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师: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过渡语:你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首先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等待2秒,出示要求)[生先猜一猜]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猜测就一定正确吗?还得验证?还得有理由?能把你的解决过程画在或写在纸上吗?[出示要求。] ①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 ②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教师注意每个小组交流情况,发现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调整。]

3、全班交流。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站在位置上口头说,教师适时展示、写算式、追问]

[不打断]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生适当板书:画图

推想 计算] (1)画图的策略:○●○●○●○●○●○●○●○ (○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列举的策略:左起,第

1、

3、5„„盆都是蓝花,第

2、

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 (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学生说,师板书: 15÷2=7(组)„„1(盆)答:第15盆是蓝花。] 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2是从哪里来的?7什么意思?1呢?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点击演示 ○●

○●

○●

○●

○●

○●

○ 师述:像这样,每2盆花看作一组,把15÷2=7,那就有这样的7组。

注意7的单位是“组”,而不是“盆”?余下的1盆指得是哪一盆?为什么? 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三、欣赏、感受规律之美。

1、大自然中有着许多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现象。(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

2、生活中规律。(红绿灯、霓虹灯、室内布置、服饰刺绣等)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规律呢,也是这样的呀。课后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更多的有规律的现象,并且用我们的所学到数学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吧。

四、引导反思,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事物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的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有规律现象,等待着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五、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

第17篇:《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9

5、96页例

3、例4及“做一做”。【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把数学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购物素材,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操作、交流中充分感知、体验一位小数加、减法,主动建构新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探求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材分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能结合具体内容(情境)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与之衔接的有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生在没有学习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小数的性质就开始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这决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只能限定在学会“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也就是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教材呈现的范例也只能仅限于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文具商店一角)。 【学情分析】

1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感到容易,大多数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计算的方法。但对算理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对于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后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需求出发,找准教学的起点,从生活入手,把学生的思维由潜在状态变为活跃状态,进而围绕数学的本质展开教学活动,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目标定位】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2)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三)情感与态度: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新课程倡

2 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处理,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及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通过讨论活动,使学生小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究,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我会填:

3.65元=( )元( )角( )分 6.78米=( )米( )分米( )厘米 7元6分=( )元 9角2分=( )元 2米18厘米=( )米 8厘米=( )元

2、列竖式计算。

326+58 862-26 师:你能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数位对齐,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设计意图: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既涉及到“元,角,分”的知识,也和整数加减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新课前复习这两个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棒!很快就是同学们的节日了,“文具店”赶着“6.1”前夕开业,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文具店图)瞧,还真热闹呢!看着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商品信息?

生:(回答) 师:你会选择两样商品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简单小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设置常见的购物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获得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学习内容——简单小数加减法。利用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感觉到研究小数加减法的必要性,再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2.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允许学生算法的多样性:可以把“元”转化为“角”来算,可以列竖式,也可以口算等等。

生讨论后汇报结果。 小结算法。

三、练习巩固

1、课本习题。

2、拓展延仲。

四、课后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关于小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概括。“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换一个角度提问,给学生一种使命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欲望。】

【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如:

相同数位对齐 元 角

小数点对齐 1 .2 1 2角 + 方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 0 .6 6角 + 1 .8 1 8角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清晰明了,既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又突出了重点。还注意把老师的板书和学生的板书相结合,把黑板交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18篇:写简单说明文教学设计

写简单的说明文

训练目标

1.练习准确、通俗的说明语言。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学写简单的说明文。 课时安排:二课时 训练过程

第一课时 (写作指导课)

一、导入新课

事理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是阐述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类说明文。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作者抓住那些奇怪现象的光、声现象的本质,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解释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作者为了说明花红的原因及其色彩变化规律,使用了“设疑、解释、总结”的顺序,条理非常清晰;同时作者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从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等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推理的严密性使文章的说明真实可信。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以人类对声音和乐音的知识愈益增多而又愈感无知的情况为据,说明了人类和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 《活板》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将有更灿烂的未来。 《叫三声夸克》以人们对物质结构探索研究的过程为序,说明了人们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结构的不同认识,在说明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寄寓着科学精神。

写事理说明文,先要把所要说明的事理弄清楚。如果要说的事理连自己都没有明白,就没有办法给别人讲清楚。这就要下一番功夫,除深入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外,还必须进一步调查、请教别人、查阅文献资料,从多方面搜集材料,透彻了解事理。

其次,把所要说明的事理弄清楚之后,就要注意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理解问题的顺序,抓住事理的特点,把抽象的事理说得有条有理、清楚明白,解说的概念要准确,判断要正确。为了解说得通俗易懂,就要尽量利用人们熟悉、承认、能够明白或接受的东西来说明。可以用分类、举例、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二、知识引路

学生自学知识短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说明文主要是说事物的特征;

(2)对事物特征的要求主要是“说清楚”;

(3)说清楚的标准有两点:一是准确,二是通俗; (4)准确、通俗的主要凭借是语言。 2.怎样做到说明准确?

一要用词准确;二要判断恰当;三要分类合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正确揭示事物的特征。 3.怎样做到说明通俗?

(1)什么是“通俗”?语言浅显易懂。 (2)怎样才能做到说明的通俗易懂? ①三个“化为”:

化生疏为熟悉,是指用熟悉的事物去说明生疏的东西;

化抽象为形象,是指用形象的语言去阐发抽象的道理。 ②四个“善于”:也就是四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一是举例说明,“联系人们日常生活和平时见闻中的实例”。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为了说明沙漠里的“鸣沙”现象,举了作者自己和五六个同志“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的事例。

二是比喻说明,“使用新鲜贴切的比喻”说明事理。如《宇宙里有些什么》,将银河系比作“铁饼”“美丽的环”和“天河”。

三是比较说明,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异同。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将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作比较,说明人工选择在培育新的花色品种方面所显示的优越性。

四是数字说明。如《宇宙里有些什么》,介绍星球体积、星球表面温度和星球之间的距离都用了数字加以说明。

4.阐述准确通俗说明的价值。

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为例,进而突出准确通俗的说清楚事物特征的价值:准确通俗的解答,使绝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课文提出的问题。

三、写作技能讲解:

写简单的说明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要写好简单的说明文,需要:

1.熟悉说明的事物。动笔之前要花大功夫搞调查研究,多渠道阅读有关资料,详细了解事物的特点,如有条件,进图书室,上互联网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鼠标一点,海量信息滚滚而来。对这些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加工、思考,熟悉说明事物的机理、功能、特点、性质,以己昭昭,才能示人昭昭。同时要力求内容写出新意。我们不能把笔触局限在一些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陈年旧事上,而应该主动地去挖掘探索那些人们尚未知道或知之甚少的领域,让人读后有收获、受启迪、感兴趣。试想《克隆羊的诞生》与《羊》这两篇说明文,哪一篇读者更喜欢?

2.选用通俗的语言。说明文的目的在于把事物、事理说明白,让读者以最省力的方式理解有关知识,因而,说明文要求语言浅显、简明、平实。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对人物、事件或环境的形象描绘、渲染,感情的细腻抒发;也不像议论文那样对事物作深入的剖析和“复杂”的逻辑推理,而是越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干净利落、质朴无华越好。当然为吸引读者,说明文在语言上也要注意生动形象,注意表达上的趣味性,甚至也要讲些“艺术技巧”。 3.注意说明的条理。为把事物、事理说明白,让读者易于接受,说明文也最注意条理性。一般不应像记叙文那样讲究技巧,在结构上搞些“花样”,也不应像议论文那样征引发挥,或在论证上搞些什么“手法”,说明也有不少方法,但一般都较简单。说明文更应注意的是按事物固有的条理和读者便于接受的方式,清清楚楚地将事物说明白,结构越简单越好,手法越简化越好,尽量避免人为的复杂化。

4.选择恰当的方法。说明方法服务于说明内容,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化生疏为熟悉,化复杂为简易,化抽象为形象。你可以穿插生动的实例,你可以打比方,你可以用启发性的设疑,你可以引用诗句或典故,以做到行文有起有伏,以实现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四、思路点拨

题目1:你认识下面这个标志吗?它是绿色食品的标志图。它的上方是太阳,下方是叶子,中心是蓓蕾。这是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作物生长图。以“谈谈绿色食品”为题,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以“谈谈绿色食品”为题,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点拨:

谈得具体些、深入些。可以对绿色食品这一概念作阐释,也可以专门介绍绿色食品的特征;可以介绍绿色食品必须具备的条件,也可以介绍绿色食品的发展历程;可以介绍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包括绿色食品上市情况,以及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态度,也可以介绍绿色食品发展的趋势;等等。

题目2:以“××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点拨:

题目是“××的自述”,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我”,介绍某一对象,一般要求文笔比较活泼,富有情趣。但还必须遵照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内容要讲究科学性,语言要讲究准确性,思路要讲究条理性。

“自述”介绍的一般是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非人类,所以要用拟人的方法。运用拟人化方法,既要注意自述物的特点,又要兼顾人类的特点。 写作思路:

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如空气、土地、水果、生活用品等等,按照自述式作文的一般思路去写,即通过自报家门、自述遭遇、“家”史、变化、愿望等,告诉读者有关知识。其一般思路或写作步骤如下:

①首先是自报家门,告诉读者是什么,归属及名称的判断或由来。

②接着介绍“自己”的“家属”或同类,一般采用分类说明和诠释说明,要求简洁明确。 ③再接着是介绍“自己”的特征,包括形状、色彩、大小、本质特点及与众不同之处。 ④然后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或说明介绍功能价值;或介绍发展史变化;或介绍生存利用的条件与方法;或介绍“自己”受到的遭遇与将形成的后果;或向人类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愿望。

⑤最后也要对上述事物的自我介绍作总结,或点明自我介绍的动机。

以上这些方面,具体说明介绍时,应当根据说明的对象和主旨、动机,突出重点,详略结合;或者有所增减。介绍说明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这一思想与感情要尽量体现在自述的过程中,也可在首尾有所点明。 具体写作要求:

①选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②阅读有关资料,详细了解事物的特点。③恰当运用说明方法,说明要通俗易懂。④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文章结构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安排好结构;安排结构必须在写作前编好作文提纲);⑤字数在550字以上,不得抄袭。

题目3;在你的家乡,有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作物、果木、水产、禽畜或食品?试选定一种,以“××(作物名)的种植”“××(果木名)的栽培”“××(水产品)的养殖”“××(禽畜名)的饲养”或“××(食品名)的制作”为题,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点拨:

此题的选择面较广,家乡的作物、果木、水产、禽畜或食品,可任选其中一种来写。选取的原则是应写自己感兴趣的、相对来说比较熟悉的。选定之后,还要向当地的农民、果农、食品制作工人、家中老一辈的人作了解,充分掌握有关写作对象的知识,这样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五、中考真题链接

(2006·浙江莆田)如今,在社会上或家庭生活中,带“电”的东西可真不少:电灯、电视、电话、电脑„„

请你凭借自己的有关生活经验和思考认识,任选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写一篇文章:或记叙,或夹叙夹议,或说明,或抒情„„

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

本题文体不限,可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说明文。在大家在潜意识里拒绝说明文时,它其实就成了一个可以出奇制胜的“奇兵”。 建议采用“自述”体说明文的写法,注意: 1.审清题目。准确把握要求。“×××”,要求“选自己熟悉的事物”明确了说明对象。“自述”,即“现身说法”,必须使用第一人称,采用拟人说明法,否则就是走题。 2.抓住特点。介绍某一事物,要抓住它的主要特点详加说明,次要性状简略说明。如写青蛙,对它是两栖动物应略写,对它善于捕捉害虫的特点应说写。

六、例文展示 电脑的自述 浙江一考生

嗨!朋友们,大家好!对于我,大家一定并不感到陌生。对了,我叫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

我,诞生于20世纪这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能为您服务,我感到万分荣幸。你瞧,我长着一个大大的脑袋——显示器,一个长方形的身子——主机,一只大脚丫——键盘,还有一线牵的手掌——鼠标。这模样虽不怎么漂亮,可是我的用途可大了。不是我自吹,要是没有我,人类将无法进入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呢!

记得,我刚出生的时候,可真是\'胖\'得叫人吃惊:高达30多吨的庞然大物,要150平方米才装得下我。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的我可不同啦,运算速度也比刚出生时提高了几千几万倍。近年来,我又有了新的“减肥”纪录,我们家族的成员有的\'苗条\'得只有一本普通笔记本的大小了。现在的我,你可要刮目相看喽! 我们电脑家族的成员奋斗在社会的各条战线上,兢兢业业地为人类作出贡献。人们又把我们安装在卫星上、飞机上„„让我们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坐在我们面前,你只要通过国际王联网络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和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交友谈天。在过去的时代里,这是人类做梦也无法想到的。利用我们,人类可以在互联网上购物交易,轻松而又快捷。只需轻松一按,你就能随心所欲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们电脑的优点还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亲爱的朋友们,在信息时代即将腾飞之际,我们更期待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用你们的双手把我们改造得更先进更完备,使我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吧!

这,就是我——电脑的自述。 技法点评:

作者的构思十分新颖,他采用拟人的方式,用第一人称向读者介绍了电脑发展的过程,语言轻松生动,饶有趣味。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多种多样。用打比方的方法把电脑的构造形象地介绍出来,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把电脑的发展经历、发展速度准确形象地摆在读者面前。作者对电脑深入的了解,是本文成功的关键。

七、创新作文训练

1.创新方略:说明文活泼语言小技巧 ①恰当引用谜语、谚语或诗歌、故事。

“南阳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是课文《蜘蛛》中首段引用的谜语。这样的开篇新颖别致,不仅把蜘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生动地描述出来,而且使全文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看云识天气》一文引用了“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风趣生动地说明了云与天气的密切关系,这些谚语的恰当引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再如科学小品文《时间的脚印》,开篇引刚了高士其的一首小诗:“时间

贯穿全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

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日本平家蟹》、《死海不死》分别引用了传奇故事和神话传说,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②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 说明文顾名思议,它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但是否因此而拒绝其他表达方式呢?很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要不然说明文真变成干瘪的“木乃伊”了。事实上课本早已为我们提供丁很多范例。

如《苏州园林》,作者用了许多描述性的句子,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主要特征。

再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作者不仅大量地运用了描写,而且文中运用了叙述,文末还运用了议论和抒情,这样一来,说明文就变得有血有肉,丰满异常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像《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文字》、《气候的威力》、《时间的脚印》等课文那样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有趣。 2.创新佳作示例

2010年的新型图书使用说明 天津一考生

2010型图书经过多年研制,成功问世。它体积小,容量大,能自由调节字体、使用方便等。它的所有功能均可通过按键选择来完成。

(A键)用于选择图书涉及的领域,如文学、美学、科技、建筑等。每按A键一次屏幕上会更换一个领域,选定后按确定键即可。

(B键)用于图书的详细情况索引,可用B键选择作者或作品名称。选定后按确定键即可。 (C键)用于查找书目,可按作者姓名首个字母或图书名称首个字母按确定键,然后从书目列表中选择您想读的图书。

(D键)用于调节字体及语种,如英语,汉语;字体包括宋体,黑体,楷书等二十多种;选定后按确定键即可。

(E键)用于控制文字大小,有20种大小模式供您选择,选定后按确定键即可。 (F键)用于翻页。

(G键)用于记忆,如果您在关掉书本前需要记忆您的阅读篇目与速度,只要按下此键及确定键那么下次再读书时,屏幕会自动显示您读了一半的内容,省去查找的过程。 本产品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即自动接收新作,每天新出的作品都会自动传输到本书中,供您在第一时间阅读。

此外,随书附赠播音器一个,它可以为您朗读您想要阅读的书籍。您既可在屏幕上阅读,又可以轻轻松松地享用精神食粮。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富兰克林

本公司所有员工衷心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带给您全新的阅读感受。

作者附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相信,不久以后,书籍也会有新的发展,轻便多用途的书籍会走进我们的生活。或许,到了2010年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本文中介绍的图书。 技法点评:

文无定法,尤其是对宽泛的话题作文更是如此,本文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读起来却令人饶有兴趣。课外的广泛涉猎,是作者丰富想象的来源。其次,本文的文体特色也颇为鲜明,充分显示出小作者对于说明文体的驾驭能力。

八、写作素材积累 1.绿色蔬菜

绿色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

1、B2,还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及多种微量元素。绿色蔬菜给人的感觉是明媚、鲜嫩、味美。这些蔬菜对高血压及失眠者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并有益肝脏。拿芹菜来说,它富于营养,据营养学家测定:每一百克芹菜中含蛋白质2.2克,钙160毫克,磷6毫克,铁8.5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等,其中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瓜果蔬菜高一倍,钙和铁含量比西红柿高20倍,芹菜由于富含纤维素,同时还含有一种发挥发性芳香油,可增进人们食欲,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因此,具有降血液中粘稠度,降低血压,保护血管以及增强免疫的功能。可辅助治疗血压,动肪硬化,神经衰弱,失眠,便秘等多种疾患,堪称老少皆宜的时令佳蔬。芹菜不仅可食还可药用,自古就有“药片”之誉。芹菜性味寒凉甘苦有清热止血,平肝祛风清利湿浊等功效。绿色蔬菜还含有酒石黄酸,能阻止糖类变成脂肪,所以肥胖者应多吃绿色蔬菜。 2.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通常都冠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九、单元原创题目:我来秀一把

阅读材料,以\'跑步\'为题写一篇文章,说明跑步锻炼的益处、要领、方法等。 ☆二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山岩上就刻下了这样的名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跑步的益处主要有:跑步可以保护心脏,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跑步是一项全身性运动,能够加速周身血液循环,调整全身血液分布,消除淤血现象;改善脑功能;跑步可清除杂念;跑步不仅锻炼身体,更锻炼人的意志和毅力。 ☆跑步的要领:准备活动,缓慢地伸展肢体;在开始跑的时候先慢慢走一段;两手应该放松,不要握拳;呼吸要自然;跑完后,不要突然停下来,做短时间的轻松散步和一些在跑步之前做的那种伸展运动;选择棉线织品或毛织品的袜子。

十、课内写作:实战演练

学生根据作文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以“××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第二课时

(学生修改文章、誊写作文)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19篇:掌声教学设计简单[定稿]

《掌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麻”、“症”、“疾”等10个生字,会写“吞”、这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明确主题。

1.今天咱们学习第八组的课文,请把书翻到116页。找个同学先来读一读单元导读。本组课文都是围绕什么写的?

2.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掌声》。伸出手,和王老师一起写课题 。掌声(“掌”,高高在上小字头,秃宝盖下是扁口,大手在下最舒展;“声”是个熟字,上半部分是士兵的“士”,上横长下横短。)齐读课题。

3.《掌声》这篇课文讲的是同学们之间的故事,事情虽小,但读起来却让我非常感动。因为这掌声,它改变了一个小女孩一生的命运。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神奇的掌声。

(二)整体感知,解决字词

1.认识“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姿势”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吗?(英子) (2)这个小女孩从小就患上了—— 小儿麻痹症 【屏幕出示】 小儿麻痹症 。对小儿麻痹症你了解吗?那我们一起看看吧!(【屏幕出示】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脊髓引起,患者多为1岁到6岁的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头痛,严重时导致终生瘫痪。)

(3)文中的英子也是因为得了这种病,所以腿脚—— 落下了残疾 【屏幕出示】 落下残疾

(4)这里面哪个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你能给大家读读这个词吗? 这里的“落”(lao),还读什么音呢? 能组个词吗? 秋天来了,地上到处是—— (5)好,“落叶”又出了一个新词,还读什么音? “我和这个小女孩一起跑步,她的速度特别快,我就被——”

(6)luo lao la,一共三个读音,但在这里面读什么? 再读一遍这个词 :落下残疾 姿势

(7)回到句子里了,谁敢试一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屏幕出示】: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2.认识“骤然间 热烈 持久”等词 【屏幕出示】 骤然间 热烈 持久

(1)再来看这组词,从你开始,每人读一个 。又回到句子中,再请一个学生读

【屏幕出示】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2)【屏幕出示】情况 情绪 咱们来做个词语对对碰的游戏,你能把这两个词填到合适的句子里去吗?

①王老师刚到咱们班的时候,还不了解全班同学的具体( )。 ②当爸爸妈妈批评你时,请你不要有任何的( )。 【屏幕出示】镇定 讲述 鼓励 慢吞吞

再来读这组词,一起来读。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很多同学把“吞” 写成了这样,哪里写错了?

(3)和老师一起写一写,教师范写。(天字上横莫写撇,撇捺舒展口来藏。) (4)还有一句话。【屏幕出示】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在这个句子里,有一个多音字特别容易读错,谁能把它读准。你给大家读一遍这个句子 。齐读

(三)走近人物,感受“情感”变化 1.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

(1)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以前的英子是什么样的吗?你看看,多会抓词啊!【板书:忧郁】

(2)课文有一个自然段,重点写出了英子的忧郁,快打开书找找,看看是哪个自然段?

(3)你们从哪些词语或句子当中感受到英子内心的忧郁呢?“默默的”,什么意思? 小结:英子每天都是这样,不说话,不出声,一天到晚总是安安静静的坐在那! (4)还有哪些词让你们感受到了英子的忧郁? (早早地

最后) 小结:同学们能够抓住关键词去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5)跟王老师想象一下: 【屏幕出示】师引:

同学们,当你们在操场上游戏时,英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同学们,当你们又唱又跳的时候,英子却 同学们,当你们在体育课上跑步时,英子却 同学们,当你们背着书包上学时,英子却(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 同学们,当下课铃声响起时,英子却要(最后一个离开)

是啊,这一切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小结:是啊,身体的残疾使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她总是感觉自己很差,不如别人,瞧不起自己,这说明她的心里还非常的自——

(6)是的(转身板书:自卑)这是我们刚才读书共同的体会。

(7)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自然段,读出英子的忧郁和自卑。【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好,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读出你自己的感受 。让我们再走进这个自卑忧郁的小英子轻轻地读,“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读!

2.感受英子的开朗、自信

(1)后来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有什么变化?快读书,看谁先找到?

引:原来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现在——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

原来的英子不想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现在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这一切,说明他已经开朗起来,他对自己也充满了—— 信心

小结:看到这种变化,你高兴不高兴?端好书,我们把这种感受带进我们的朗读中。

3.抓英子的情感变化,通过关键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是啊,是什么让英子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现在你能用黑板上这些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谁来试试

小结: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住孩子们,抓住关键词句,我们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品析段落,体会“情感”变化原因 1.理解英子为什么犹豫

(1)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送给英子掌声这件事呢?

(2)下面请同学们默读二三自然段,同时拿起笔划出描写英子动作的句子

预设:【屏幕出示】“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刚才没有注意到这个句子的同学,马上把它划下来

(3)同学们,轮到英子上台的时候,她却立刻把头—— 低了下去 。 同学们,那一刻,英子是怎样的心情呢?

(4)把你的体会送到句子里再读一下 。【屏幕出示】“【投影这个句子:轮到……立刻( )地把头低了下去】

(5)那一刻,英子一定特别——

小结:是啊,从低头的动作中,我们体会到了英子的自卑和紧张。 (6)还划了哪个句子?

预设:“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7)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谁能告诉大家,英子为什么犹豫呢? ◆她想上去吗?为什么不想上去?

◆害怕同学们看不起他,笑话她,还可以说怕同学们“歧视”她。 可是面对老师的命令,她又不得不上去

◆她害怕,她紧张,所以“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自己试一试。 ◆谁愿意来试试?你从慢吞吞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慢吞吞”的背后隐藏着英子多么复杂的心里啊!英子那一刻该有多难受、多痛苦啊,我们一起读。 指导朗读

(8)英子一摇一晃走上讲台的时候,她心充满了?她觉得这一摇一晃特别的? (9)同学们看,我们抓住人物这些动作的描写,就体会到了英子内心的紧张、自卑和痛苦。以后在写作时,大家可以借助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五)体会两次掌声的含义

1.同学们,假如英子就在我们的旁边,你想对她说什么呢?她是那样的紧张害怕,不敢走出自己的座位,你想对她说什么?

师:英子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鼓励,谢谢你!

师:你们的支持是英子最大的鼓励!感谢你!还想对她说什么? 小结:是啊,你们的鼓励,你们的话语,都化成了一种无声的语言哪!【屏幕出示】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再读),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生又读)。所有的鼓励都汇聚在这掌声中,所以这掌声—— 热烈而持久 。这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热情的—— 鼓励

2.在同学们的鼓励下,英子成功地讲述了自己的小故事,她的普通话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师:从来都没人这样夸奖我,谢谢你还想对我说什么?

师:这是你对我的夸奖,原来我也有优点啊!

师:谢谢你,我一定好好跳舞。

小结:这一次同学们的掌声,给英子送去了赞赏。就像同学们说的,英子只是身体上的残疾,其实她也有自己的优点。

3.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此时英子的一摇一晃和上台时的一摇一晃有什么不同?

4.同学们送给英子的,仅仅是掌声吗?

小结:是啊,如果把这一切,化成一个字(师走近黑板,手指课前所写的“爱”字),那就是—— 爱

(六)体会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

1.就是这份爱,医治了英子内心的疾病,使她(指板书)从忧郁变得开朗,从自卑走向了自信。所以她才能够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正如她在给我的来信中所说的——【屏幕出示】最后一段。读!

(七)拓展延伸,内化“情感”变化

1.课文里的同学们用掌声送去了关爱, 我也想把掌声送给你们,因为你们这节课中出色的表现还有对爱的领悟,那么此时此刻,你又想把掌声送给谁呢? 2.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当别人忧愁的时候,我们给他唱一首歌;当别人痛苦的时候,我们为他送去一句安慰的话;每一个行动,每一句话语,都是一份浓浓的情,一份深深的爱。

所以我想请同学们牢牢记住“导读”当中所说的那句话:【屏幕出示】“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3.请同学们在课外时间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用心去感受人世间那种最伟大的爱,那爱虽不是惊天动地,但却感人肺腑。下课。

第20篇:《简单的电路》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简单的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通过连接电路,知道一个连通的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并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3、能够根据简单电路的原理,连接其它的小电器。并理解电路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装置。

4、意识到在做实验时只能使用电池,不能从插座接电。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东西只有靠电才能工作。你能举出身边的例子吗?

2、对,比如这个教室的灯,等。

(二)新授 A\\模型电路

1、(贴灯的图片)它能亮起来必须有谁的参与?还有什么?(边说边贴电池、电线、开关)

2、今天我们将利用这四个基本原件,了解简单电路。(板书)

3、为了安全和美观,很多线路都是藏在墙里的,我们没法清楚的看见。

4、你们想看看里面的线路吗?

5、(出示连好的电路)我这有个电路模型,谁想来试用一下?

6、实际上这个电路是这么连的。(边讲边贴模型图)

7、你们每组也有这样的一个装置,拿出来用用看。

8、像这个整体,可以叫简单电路。B\\了解简单电路的特征

1、你能使这个电路变得更简单吗?也就是使用尽可能少的部件,使小灯泡亮起来。

2、学生活动

3、(根据学生的回答,贴模型图)比最开始的零件少一到两个的有吗?还有更简单的吗?

4、这几种看似不同的连法,灯泡都能亮起来,它们肯定有相同之处,一个一个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5、(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灯泡的两个连接点都必须用上。)打比方,假如我左手拇指和小指代表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右手的拇指和小指代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应该怎么连灯泡才亮?这四个点必须依次连接。

6、再观察连起来的导线有什么特点。(教师可领学生一个一个观察,通过手势暗示)

(形成环状也可以说形成一个圈,)

我们把这样形成一个圈或者说形成一个环状的电路叫做闭合回路,你看这些电路是不是每个地方都没有断开的地方?

7、(略讲)从导线的连接看感觉在灯泡这个位置是断开的,如果我们把灯泡解剖开,观察它的内部,金属架一端连着灯丝,另外两端连着外面的两个连接点。所以形成一个闭合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8、刚才我们成功的探究了灯泡亮起来的秘诀

当然为了解放我们的双手还是得使用电池盒、灯座等工具。

9、这些材料在简单电路中分别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说出电池有提供能量、导线传输能量、开关有控制能量、灯泡有转换能量相近的作用即可)

(三)总结

通过刚才的试验我们知道了点亮小灯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1、必须要有小灯泡、导线、电池、开关

2、必须是闭合的回路)

四、拓展

1、要是我把用电器换成小风扇,小喇叭你会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让它们也工作起来吗?(出示小喇叭和风扇的图片)就象这个这样工作。(出示小风扇)

2、(出示音乐卡并打开)你不看它的内部,知道它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吗?

简单教学设计
《简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