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11 08:38:39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课外阅读分享课教学设计

走进奇妙的《中国神话故事》 ──三年级课外阅读分享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2.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神话故事,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母语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掌握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感受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课前准备】

1.学生阅读《中国神话故事》。

2.要求同学带一本神话故事书,交流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指导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播放动画《哪吒闹海》。

1.刚才你们看了什么故事?对,《哪吒闹海》。

2.它属于什么故事呢?(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指名说)(知道的可真多)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与神话有关的成语,请看大屏幕。(自己先读一读,开始吧!)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大家一齐读。(声音真响亮)

4.这段时间,老师布置大家去读《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 (手指着书)都读了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奇妙的中国神话故事,分享你们读书的成果吧。(板书课题)

二、快乐闯关,感受神话的魅力

1.前段时间同学们都读了这本书,收获也不少。今天,我们就以闯关的形式来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组的收获最大。

2.老师先来讲讲闯关的规则:共闯四关,分“必答题”、“挑战题”和“抢答题”,每答对一题得10分,用这个磁钉表示。老师把同学们分为六组,分别为ABCDEF,哪个小组的得分最高,哪个小组就是本次的阅读冠军,还能得到老师的奖品哟,

3.我们闯关的口号是:( 学生喊出)快乐闯关,快乐无限!ye!

(一)第一关

师:请看第一关:必答题,猜成语,这关由老师来指定的同学,请每组的四号同学来回答。请四号同学做好准备。闯关开始,A组四号,“牵牛星与织女星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请回答要。生:……,回答正确加10分,掌声送给他,旗开得胜。B组,“仙女麻姑曾经三次看到汪洋的东海变成了桑田。”生:……,回答也正确加10分,掌声送给他,C组四号,“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生:……,回答也正确加10分,掌声送给他,D组,“跟着太阳奔跑想留住太阳。”生:……,回答也正确加10分,掌声送给他,E组,“带领子子孙孙搬走挡在家门口的两座大山。”生:……,回答也正确加10分,掌声送给他,F组,“被炼丹炉的仙火练就的眼睛能一下子看出谁是妖魔鬼怪。”生:……,回答也正确加10分,同样也把掌声送给他。

师小结:第一关必答题,六个小组打成了平手,你们真会读书,我要把掌声送给你们,你们也为自己鼓一下掌。

(二)第二关

师:嗯,准备好了吗?第二关马上开始了,第二关有点难度,是“挑战题”,“说神话中的人物”。请每个小组商量一下,推荐一位代表来回答,请被推荐的代表迅速站起来。

师:A组,选几?请看题“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请问他是谁? 生:……,回答完全正确加10分。B组,选几?请看题“他带领百姓战胜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请问他是谁?生:……,回答完全正确加10分。C组,选几?请看题“他习武练功、翻山越岭,劈开华山救出了母亲。”请问他是谁?生:……,回答完全正确加10分。D组,选几?请看题“她怀抱玉兔,在月宫遥望亲人。”请问他是谁?生:……,回答完全正确加10分。E组,选几?请看题“她化做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请问他是谁?生:……,回答完全正确加10分。F组,选几?请看题“她创造人类,使百姓获得新生。”请问他是谁?生:……,回答完全正确加10分。

师小结:第二关成绩,哦,第*小组还有点落后了,没关系,继续加油。

(三)第三关

师:第三关依然是“挑战题”,这关的难度更大了,聊一聊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特点?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来回答。组长们做好准备。哪个小组先来说。

(1)神话人物的本领大,能呼风唤雨。

(2)他们都是神仙,女的美丽善良,男的英勇威武。 (3)神话人物都乐于助人,与自然作斗争。

他们身上有一种无私无畏、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第三关比赛结束,*小组得分最多,由*小组暂时领先,把掌声送给他们。领先的小组不要骄傲,再接再厉,落后的小组也不要气馁。

(四)第四关

师:同学们,通过这本书的学习,除了了解神话中的人物,你们还了解哪些神话中的哪些知识?现在马上进入第四关。这一关是“抢答题”,每个人都有机会回答,谁最快举手,坐得最端正,就请谁来回答。请看第一题。回答也正确加10分。

1.《精卫填海》的主人公是( ),她是( )的女儿,后来变成( ),从陆地拾起石子扔到海里。

2.“他在田野山岭之间奔走,采集种子,教人们播种……辨认哪种是有用的药物……他还亲口去尝药,试试有毒还是无毒。结果有一天中毒十二次。”这个人是( )

3.在黄帝打不过蚩尤时,是( )来帮助黄帝。 4.中国的汉字是( )创造的? 5.长寿之王指的是( )?

6.中国神话中的火神是( ),水神是( )。

咱们接着比, 还有一些歇后语也来自神话故事, 比如:愚公居处--开门见山; 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参------食而不知其味;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五)小结闯关结果,颁发奖品。

师:同学们,闯关到此结束,大家来看一看,今天比赛的结果是---冠军是——老师准备了一些读书卡送给他们。恭喜你们拿到冠军。大家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三、读书展示交流

1.刚才通过闯关,老师看出了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把书读得很透,收获也不少。那你们有哪些收获?把你们的收获展示出来吧。(指名生说)

2.生:这是我做的(阅读卡),我喜欢——因为——

生:我从《

》故事中读懂了——,我也要向他学习——

生:这是我们小组做的手抄报,我们——

生:我做了读书笔记。

3.师小结学法。

四、总结延伸

1.同学们,那你们知道我们读的神话故事有什么特点呢?(指名生说) 师小结 :(板书:情节、人物、想象)

2.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神奇的想像力”,情节神奇,人物具有超强的力量,想象丰富。其实“心有多高,天地就有多大”,只要敢于想像,古代人民心中的美好向往如“嫦娥奔月”“神仙飞天”,如今也都成为了现实。

3.其实神话故事太多了,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比如:《希腊神话故事》《外国神话故事》等,请大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本再读一读。好吗?

4.同学们,“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从现在起,就让我们拿起书,与书为伴,畅游在多姿多彩的课外阅读中,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不断地汲取,不断地进步,最后老师送几句话给你们: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谈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板书:

走进奇妙的神话故事

情节

人物

想象

推荐第2篇:四年级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

邹清华

一、指导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指导的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概括文章大意以及如何选择积累好词妙句。

三、课前准备:矛盾的作品《我的油布伞》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哪个同学看过课外书的请举手。 看来你们班同学都是爱看书的好孩子。老师也很喜欢看课外书呢,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怎样看课外书。

(二) 认识看课外书的作用

师: 哪个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书?你真厉害,还没识字就开始看书了,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生回答)

师:当你们看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以后,通常会怎么做呢?(生谈自己的做法)

师:是啊,当我们看了有趣的故事以后,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也起到了看书的作用。板书:分享 有趣的故事内容

师:你们上小学以后,语 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对,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你们知道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生答)

师根据回答总结: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板书:摘好词妙句 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板书:写感受

(三)概括读书的方法

师: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方法?(精读、速读)

师:当你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时,你会怎么做?(问爸爸妈妈、问同学老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语文书18页、34页、77页的小泡泡有相关的提示,生不会回答时可以指导理解)

(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1、师:原来我们班同学啊,都那么会读书,现在老师向你们推荐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有一个孩子,他家里很穷,下雨的时候没有伞打,他想让妈妈给他买一把,妈妈会答应吗?这个故事叫《我的油布伞》,想知道结果就自己去看吧。请你们用速读的方法看完这个故事以后,再来跟大家分享这个感人的故事。

2、生进行阅读(快速默读)

3、生分享故事内容(概括内容大意)。师对如何概括大意作适当的指导: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发生什么事?

4、师: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次阅读,你们说这次要用什么方法去读呢?那就拿起铅笔,用你喜欢的方法去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伴一起品味,边读边把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画出来。

5、生进行第二次阅读。(精读)

6、阅读反馈:

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生动?为什么? 师对说得中肯的答案给以肯定,鼓励学生如何去品词品句。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五)总结:今天同学们通过平时学会的阅读方法,自己学习了《我的油布伞》这个感人的故事,懂得了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颗崇高的爱心。其实有关这个题材的文章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回去找找,看看你能找到几篇这类型的文章,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六)作业:完成阅读卡

推荐第3篇:第五册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

第五册课外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团旺中学)

《观刈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整体理解诗歌思想含义,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感悟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

1、新课导入。

梁衡的《夏》一文中引用了诗句“田家少闲日,五月人倍忙”,这句诗出自何处?白居易,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经常描写老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观刈麦》(板书)“刈”是“割”的意思。白居易看割麦子都看到了什么呢?又想到了什么呢?

2、多媒体出示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唐代诗人。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领导人之一。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方面。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写讽喻诗的目的:呕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3、解题。

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二、诗欣赏。

1、欣赏课文内容的动画演示。

2、请一名学生说说看过动画后的感受。

三、读诗句。

1、点名朗读诗歌《观刈麦》。注意一下字词的读音:

童稚

秉穗

邽 2、学生齐读、概括内容。

农忙季节-----送水送粮-----南冈刈麦------贫妇诉苦------惭愧不已

四、明诗意。

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注释理解诗文含义。

五、悟诗情。

1、诗文欣赏。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2、领悟诗情

①、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个场景? 明确:农人挥汗如雨割麦, 贫妇抱子挎篮拾麦。 ②、诗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景物描写:夜来„„黄 ;场面描写:足蒸„„光 ;语言描写:家田„„肠 ;心理描写:力尽„„长 。

③、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关心和同情?

明确:诗中景物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对农家同情、关心的句子是:“闻者为悲伤”“今我何功德”‘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④从文中找出叙事与抒情的部分,将农民与自己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惭愧、谴责自己,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⑤、用一字概括百姓生活,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明确:一个字:苦;原因:输税尽。

⑥、面对这一切,作者的感情怎样,说说作者对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

明确:愧————同情————关心百姓疾苦。

六、练习一下。多媒体提示: 背诵《观刈麦》,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①、你了解白居易多少? ②、《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天气十分炎热的是:

。 ③、《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句子是:

。 ④、《观刈麦》中有一句与白居易的另外一篇文章《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都表达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这一句是:

。 ⑤、《观刈麦》中有一句“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请问听者“悲”从何来?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七、扩展延伸。

1、欣赏《大林寺桃花》。

2、体味白居易的诗歌特点。

《月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整体理解诗歌思想含义,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意向,领会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开元、天宝年间在世。他一生没有出仕做官,过隐居的生活。他的诗多咏物写景,尤以绝句见长。

二、读诗句。注意节奏、音准、韵律。

三、理解诗句 1.《月夜》:一作《夜月》。 2.更深:指夜深。

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深当在三更子夜前后。 3.半人家:指地面上的景物,一半浸浴在月色里,一半沉睡在暗影中,若明若暗。 4.北斗阑干南斗斜:表示夜深的景象。

四、赏析诗句 走进诗歌

这首吟咏月夜景物的小诗,诗人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笔细腻,体物入微。 夜已深,一轮明月渐渐西沉,斜斜照 地面上的屋舍,景物或明或暗。这时,北斗星已横挂在天上,南斗星也斜在西方。今天晚上竟感到有些温暖,大概是春天临近了,这是万物复苏的讯息,绿窗纱外的虫鸣声不是也开始清晰的传进屋里来么。 诗的前两句通过星月移位这一静穆而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象来点题,而诗人留恋月色、夜深不寐之情亦由此可见。「更深」说明了时间;一个「半」字写出地面景物若明若暗,半实半虚。这种明暗、虚实的对比、映衬,突出了月夜的静谧。「阑干」、「斜」呼应上句的「半」字,月偏则星斜,使人感觉到整个宇宙都浸沉在一片寂静之中。

后两句写诗人春夜里的感受。春天刚刚来临时,气温些微的变化只有敏锐的人才能捕捉到。在这个深夜里,诗人不仅因气温变暖而感到春天的临近,那一阵阵虫鸣声更让他感受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机。诗人用一个「透」字来刻画虫声,仿佛这声音如春天一般向他走近,具有一种动态之美。虫声愈清晰,愈能反衬出夜的宁静。万籁俱寂,唯有虫鸣。

上半首诗因见月色而及星象,下半首诗因闻虫声而知春暖,都是互为因果的句法。这首抒写冬春之交物候变化的诗歌,塑造出一种静穆清幽的氛围,把静境写得优美动人。

2、拓展延伸

1)假若诗人明晚仍不能入睡,你建议他做些甚么好帮助他入睡?

2)夜深不能入睡时,你会做甚么?会不会欣赏月色?会不会细听周围的声音? 3)你觉得自己哪种触觉是最敏锐的?试用生活实例加以说明。

刘方平在唐代诗人中并不出名,留存的几首诗也少引人注目,但《月夜》这一首还是能带给我们不少启示的。

3、抓住技巧:“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到今天我才知道春天已经来了,因为昆虫几声鸣叫向我传来了春的消息。你看,此诗就妙在这里。大家一般写春天来临的选材选什么?选的无非是春山、春水、春树、春草等,哪有什么人选虫呢?在写作上看,这就是“选材巧妙”。再说,听到虫声,是不是暗暗地传达出一种生命萌发涌动的景象。

更深夜半的时刻我爬了起来仰望天空,发现斗转星移了,啊!时光过得真快!没想到耳畔传来几声虫叫,哦,春天来了!

五、作业设计

1、背诵全诗

2、唐诗的阅读就是去寻找一种感觉,从作者的词句里去发现一幅画面,一种心境,走进诗歌,用自己的话把作者所写的内容写出来!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2、领会作者羁旅思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感受景物描写的层次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半方法。

2 品味意象,理解作者是怎样状“目前之景”以见“言外之意”的。

三、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12-870年),本名歧,字飞卿,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世居太原。才思敏捷,下笔万言,为人放荡不羁,性倨傲,好讥刺权贵,为执政者所恶,当时士大夫亦诋其“有才无行”。由兹屡举进士不第。后竟流落而终。是晚唐著名的诗人、词家。

在晚唐的诗人中,温庭筠声名鹊起,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 ,都是唯美诗风的代表作家。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和著名的韦庄齐名 ,人称“温韦”。他的词,在构思的精巧,语言的含蓄,声律的和谐等方面,都有自己艺术风格上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词在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有着突出的贡献,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四、背景介绍

诗人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颇有江南风光的“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五、整体感知

1、

同学自由诵读,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征铎

槲叶

枳花

凫雁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意。

六、文本研习1 、“早”字在诗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2 、作者早行看到那些景?这些景构成怎样的画面?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发挥想象,在你的脑海中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语言描述。

七、名句品读(小组讨论)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如何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八、拓展提升

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九、背诵并默写本文

陆游《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体会词中的寓意、作者的感情。

3、了解作者,背诵本词。

一、导入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你能背诵几首和梅花有关的诗词吗? 答:北宋王安石《梅花》: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二、鉴赏

1.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翻译一下这首词吗?

答:远离驿站,那偏僻的残破的小桥边,梅花寂寞冷清的开放,无人观赏。黄昏时光已令你忧愁悲伤,更何况加上狂风骤雨。

从不在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下工夫,也不理睬百花的嫉妒不满。凋零的花瓣在地上,被车碾碎,但你仍旧和以前一样,散发着淡淡的缕缕清香。

2.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答: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

3.梅花生长在险恶的环境中,在风雨中,在断桥边,梅花有什么心态呢?

解析:寂寞孤苦,不愿同流合污。自己保持冰清玉洁、忠贞不渝的品性。她独自开放、独自愁苦、独自坚贞、独自骄傲。

4.词的下片托梅寄志,陆游寄托的是什么呢?

解析:陆游的志是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孤独奋斗。

5.请你说说这个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形象。低沉孤傲,消沉无奈。

三、小结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四、比较阅读 (回顾背诵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1.本词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 答: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2.两首咏梅词相同点在哪里? 答:(1)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3.两首词的不同点在哪里? 答:(1)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毛泽东词里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

(2)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低沉孤高。

五、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此词的大意。

2、赏析此词的艺术特点。

3、背诵默写此词。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①导入语:以辛弃疾同题《破阵子》导入,认识到两种风格的不同。

②作者简介:

晏殊:字同叔,死谥元献。江西临川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三朝元老,当时的名臣范仲淹、欧阳修等多出其门下。其幼子晏几道亦是著名词人,并称“二晏”。其词风承袭五代,受冯延巳影响较深。作品闲雅清幽,语言婉丽,音韵和谐。但因没有多少生活基础,所作内容多单调贫乏,抒情状物不痛不痒。此词是他难得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2、预习

学生自由读一至二遍,尔后齐读,师生纠正读音、节奏。

3、内容理解

①此词写的是什么时节?从哪里可以看出?

仲春时节。从“新社”、“清时”可以看出。

②上片写了些什么?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

上片主要写了:燕子、梨花、碧苔、黄鹂、柳絮等。一句一景,典型地刻画了仲春时节的景物,透露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上片以写景为主。

③下片写了些什么?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

下片写人,生动地刻画了“东邻女伴”斗草游戏的欢乐场景,点缀着一派春光更加绚烂多彩,充满了活力。

下片以叙事为主。

4、艺术赏析

①上片写景,美在何处?

教师提示:诗词之美,美在画面、情感、语言、哲理等。

分析:此词上片美在画面和语言。

起句由写燕子、梨花捎带出春社、清明节日,莺飞燕舞,落英缤纷,展现出一派美妙春光,用笔显新巧。

三、四句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写碧苔、黄鹂,充满了画面感,富有意境;运用似实实虚的数词“三四”、“一两”,恰如国画的“点染”技艺,使整个显得浓淡相宜,动静有致,充满意趣。

②下片写人,具有怎样的生动效果?

下片写人,生动地刻画了东邻少女的笑声。词中两处出现“笑”字,让我们感受到少女们的兴高采烈,一路有说有笑,清脆如银铃般的笑声撒在春野,更添春光的美好。特别是“笑从双脸生”一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少女美丽如花的笑靥,再联系昨夜“春梦”,更让我们体味到一种微妙而不可言说的少女情怀。

三、作业

背诵并默写此词。如时间有多,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当堂背诵此词。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词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古诗词,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教学过程】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⑴徐门:即徐州。⑵谢雨:雨后谢神。⑶簌簌:花落貌。⑷缫车:纺车。⑸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⑹漫思茶:想随便去找点茶喝。漫,随意。

【译文】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文章鉴赏】这首《浣溪沙》词是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当时,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中所写的景,不是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赏: “簌簌衣巾落枣花”,“簌簌[sù]”,是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衣巾”,是衣服和头巾。作者行经枣树下,或伫立枣树下,这样枣花才能落到衣巾上。“村南村北响缫车”。村子里从南到北缫丝的声音响成一片,原来蚕农们在紧张地劳动。这里,有枣花散落,有缫车歌唱,在路边古老的柳树下,还有一个身披牛衣的农民在卖黄瓜。

上片三句,每一句都写出了景色的一个方面。这一次苏轼偶然来到农村,很敏感地抓住了这些特点,特别是抓住了枣花、缫丝、黄瓜这些富有时令特色的事物,把它们勾画出来。简单几笔,就点染出了一幅初夏时节农村的风俗画。

这首词,不仅是写景,还记了事。在下片,就转入了写作者自己的活动。这时他已是“酒困路长惟欲睡”。“惟”,只。这句词写出他旅途的困倦。“日高人渴漫思茶”。“漫”,这里是情不自禁的意思。“敲门试问野人家”。“野人家”,乡野的人家,即乡下老百姓。苏轼当时是一州的行政长官。但是“试问”两字表明他并没有什么官气。他没有命令随从差役去索要,而是自己亲自去敲一家老百姓的门,客气地同人家商量:老乡,能不能给一点茶解解渴呀?

就这样,用简单几句,既画出了一幅很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画图;又记下了一段向老乡敲门讨茶的经历,这是他平常深居官衙中接触不到,因而感到新鲜有趣的。作者为何要“敲门试问”呢?他是一个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的好父母官,谦和有礼,不会贸然闯入农家。

《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作者简介】苏轼,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词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品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古人喜欢用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但宋代有位女词人却以憔悴的“黄花”自指,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李清照)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工于诗词,长于文赋,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不少作品,大家能不能背出一两首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写作背景: 宋徽宗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赏析词文: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 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 3.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4.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重阳佳节,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总结:上片写秋凉,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情景交融。是下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5.下片写赏菊饮酒,并抒发感受,中间作者本人的形象在内,说说词中作者是怎样的形象。 多愁善感、孤寂无聊、相思情苦、弱不禁风的思妇形象。 6.烘云托月的手法。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7.赏析“人比黄花瘦”的“瘦”字。

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四、作业

1.背诵《醉花阴》

2.运用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醉花阴》的画面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有关文学常识,积累名句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之志 3.理解本词借古讽今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全首即景抒情,借古讽今。作者之所以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无疑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二、细细品味

1.通篇3问三答,互相呼应。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词的开头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神州”,指中国,这里专指中原即黄河中下游一带的金兵占领区。这两句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是长远的样子。作者以永流不息的滚滚江水来比拟千古兴亡的绵延不断。“不尽”句,出自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但杜诗是写个人流离潦倒之悲,而辛词却是写国家兴亡之感,意境不同。

3.上片,作者对景抒怀,凭吊千古兴亡,更加引起对沦陷区国土的怀念。下片,通过对三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孙权的赞扬和肯定,表现出辛弃疾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4.“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年少”,是指三国时吴主孙权。“兜鍪”,原是头盔,这里指士兵。“万兜鍪”,是说他统率强大军队的意思。“坐断”,作占据讲。这两句是说,孙权统治吴国,充分显示出孙权的英勇和才能。作者之所以把孙权当作英雄人物来肯定,目的在于借古讽今,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不求进取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

5.“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孙权当时占据江东,开疆拓土,使吴国由小到大,与魏、蜀形成鼎足之势,天下英雄若曹操、刘备者,也无奈他何。这两句实际上是对三国时代的孙权进行了热情的歌颂。历史上的孙权、曹操、刘备三人中,论智勇才略,孙权不一定能居首位,而作者这样歌颂他,只把曹操、刘备作为他的敌手,可见这里辛弃疾已把孙权作为杰出的英雄来歌颂了。所以最后又补上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有了这一句,孙权的形象就更为突出、鲜明了。这一句是借用曹操夸奖孙权的成语。

三、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

四、思考与练习

1.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赞扬了哪位古代英雄人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你怎样理解词中的借古讽今? 3.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推荐第4篇:《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夜上受降城闻笛》

主备人:涟水县方渡中学 张建军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2017年语文中考复习指南》指出:对于诗歌,尤其是古代诗词,常常将三个方面作为考查重点:①诗歌名句积累与运用;②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③具备初步欣赏诗歌的能力。

3.因为是课外诵读,所以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注重方法的点拨和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课前完成,当堂检查),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默写(当堂完成);

2.结合文旁注释和文下解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3.了解诗歌考察的形式(具体可查看《2017年语文中考复习指南》中“诗歌阅读指导”内容),结合试题,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默写。

教学难点:结合问题赏析诗歌,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学习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一)检查学生熟读、背诵情况;(齐读、点名背诵:建议中等生)

(二)根据文旁注释和文下解读,结合课前预习情况,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

(三)围绕文旁注释和文下解读,回答问题。

1.试分析诗中所写的作者离乡的时间、地点以及描写的景物。明确:秋天的夜晚,峨眉山,主要描写了山、月、江水。 2.诗中五个地名连用,试找出来,并说说其作用。 明确: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青衣江)、清溪、三峡、渝州;作用: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文下解读中说“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再读全诗,试分析作者的复杂情感。 明确:对未来的憧憬、对家乡的依恋、对友人的思念等。

(四)背诵、默写《峨眉山月歌》

1.齐背;2.独立默写;3.对照文本订正(用不同色笔自己订正或互批)

二、按以上流程分别学习《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

建议:

(一)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注重方法的点拨和目标的达成;

(二)尽量围绕“文旁注释和文下解读”设计问题;1.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可适当拓宽;

2.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提出问题。

(三)默写内容,下课收齐,教师再批阅。(了解默写情况)

三、完成《巩固练习》。

推荐第5篇:四年级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学会交流读书的方法和感悟人物的精神世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兴趣与阅读感悟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指导的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概括文章大意以及如何选择积累好词妙句。

三、课前准备:矛盾的作品《我的油布伞》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导入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公式:W(成功)=X(刻苦努力)+Y(方法正确)+Z(不说空话)。读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做到成功的读书呢?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非常关键,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看书。

(二) 认识看课外书的作用

师: 哪个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书?你真厉害,还没识字就开始看书了,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生回答)

师:当你们看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以后,通常会怎么做呢?(生谈自己的做法)

师:是啊,当我们看了有趣的故事以后,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也起到了看书的作用。板书:分享 有趣的故事内容

师:你们上小学以后,语 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对,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在我们整个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有十分重要作用。抓好阅读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感悟生活,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你们知道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生答)

师根据回答总结:读课外书籍要养成习惯。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是好习惯。把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日读完,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 。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朋友,是好习惯。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其实说不好的习惯,半途而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子开小差,都非常不好。

————叶圣陶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板书:摘好词妙句

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板书:写感受

(三)概括读书的方法 师: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方法?(选读法、粗读法、精读法、摘读法)

师:当你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时,你会怎么做?(问爸爸妈妈、问同学老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1、师:原来我们班同学啊,都那么会读书,现在老师向你们推荐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有一个孩子,他家里很穷,下雨的时候没有伞打,他想让妈妈给他买一把,妈妈会答应吗?这个故事叫《我的油布伞》,想知道结果就自己去看吧。请你们用速读的方法看完这个故事以后,再来跟大家分享这个感人的故事。

2、生进行阅读(快速默读)

3、生分享故事内容(概括内容大意)。师对如何概括大意作适当的指导: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发生什么事?

4、师: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次阅读,你们说这次要用什么方法去读呢?那就拿起铅笔,用你喜欢的方法去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伴一起品味,边读边把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画出来。

5、生进行第二次阅读。(精读)

6、阅读反馈:

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生动?为什么? 师对说得中肯的答案给以肯定,鼓励学生如何去品词品句。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五)总结:今天同学们通过平时学会的阅读方法,自己学习了《我的油布伞》这个感人的故事,懂得了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颗崇高的爱心。其实有关这个题材的文章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回去找找,看看你能找到几篇这类型的文章,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六)作业:完成阅读卡

推荐第6篇:课外阅读课《西游记》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课

---走进《西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3)、能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4)、能说出阅读名著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三分钟。

学生展示:1.谈谈对《西游记》的看法。 2.读了《西游记》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3.考考大家阅读情况出示“抢答题”。

1、《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

2、《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____、真假______、三借_______、三打_______

3、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_,又唤_____________。

4、白骨精三次变化,一是________,一是________,一是______。

二、出示学习单一谈西游

师:据老师课前调查,我们班有不少同学已经读完了原著《西游记》,真不简单

啊!这本书有80万字呢!我们对读完整本书的同学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1.能说出《西游记》的作者、朝代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师:通过了解作者经历、背景对理解作品有一定帮助,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相信同学们对《西游记》都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大家有没有信心?好,请看题。

2.同位合作完成填空题。

一、填空题

1、《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代人。

2、石猴一出世惊动了_______,派_____________去南天门观看。

3、陈家庄______变作男孩陈官宝,__________变作女孩秤金,被抬到灵感庙里, 把妖怪打跑了。

4、《西游记》是长篇_______小说,全书共________回。

1

5、沙僧也叫___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_______。

6、猪八戒又叫______,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_______。

7、白龙马原是_________之三太子________。

8、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共经历了多少灾难?________。

9、唐僧一路西行,先后收了三个徒弟。在收了孙悟空,在收了白龙马,在收了猪八戒,在

收了沙和尚。

师: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啊!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

三、出示学习单二 议西游

能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专家评论:《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奇书,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会黯然失色。通过这段时间阅读,你认为《西游记》它奇在哪儿呢?为什么这么说?

生:奇在作者的想象力,因为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的九九八十一难中没有一个神仙和魔鬼是重复的。 生:《西游记》奇在故事情节。必须过八十一难。 师:《西游记》的奇就在于它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它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西游记》中的人物你最先想到的是谁?请大家结合故事情节来说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生:代表发言。

师:孙悟空在我们的心目中他是个神,大家不要忘记最开始孙悟空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是个什么? 生:是个猴。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是个猴,提醒大家,在二郎神追赶孙悟空时变成了一座庙宇,被发现是为什么? 生:变身旗杆。

师:同学们,我们在读名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关注细节描写。与孙悟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猪八戒。老猪。请大家谈谈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 生:好色、贪吃、贪财、笨拙等。

师:出示波月洞,黄袍怪那个情节分析猪八戒这个人物特点:

缺点:好吃懒做,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打退堂鼓,有时爱撒个谎,又自私、贪图小利;一事当先,先顾自身。

优点:憨厚老实,既勤劳、朴实、善良、有本领,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是取经路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师:根据故事情节抓住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这样才能边读边悟,课

后的时候利用这些方法分析其他人物,比如唐僧、沙僧和各类妖怪及天上 的各类神仙。

2

四、出示学习单三品西游

小组合作:1.能根据故事情节抓住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能用欣赏的眼光品味书中的优美语句,读出你积累的优美句子并谈谈你为什么喜欢它。

师:读小说还要学会欣赏,用欣赏的眼光品味书中的优美语句,我相信大

家一定积累了许多优美的语句,请大家拿出来读一读,谈谈为什么喜欢?

原著中像这样优美的语言还有许多,老师今天也找了些,请大家读一读。 指导朗读原著片段。出示三打白骨精的景色描写,唐僧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hè)湾环,虎狼成阵走,麂(jǐ)鹿作群行。无数獐豝(bā)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莽,万丈大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葳(wēi)列日光寒! 指导朗读方法: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有节奏、抑扬顿挫! 却说常言有云:

“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这样的环境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生:反衬出白骨精、反衬出唐僧四徒

师:在文学写法上就叫做伏笔。出示描写白骨精的片段,学生读出她的漂亮。

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 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是金莲。 汗流粉面花含露,尘佛峨眉柳带烟。 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

书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都有诗一般的语言,

出示原著白骨精在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眼中的形象片段,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的看法出现了分歧,假设孙悟空看出了白骨精,猪八戒也认同,唐僧也想到“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这个故事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

五、领悟阅读名著的方法

小说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情节的曲折,这正是它能成为中国四大名著的原因,那在读书的时候同学们遇到哪些困难?读书有哪些阅读方法呢?

1.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2.品味积累一些优美的语言。

3.选择典型故事进行精读,关注细节描写。4.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5.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6.遇到不懂的要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也可以请教别人。

六:结束语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人人口耳相传,老师希望同学们不妨再多读几遍,或许每一次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正

3

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有关通读整本原著,细读经典片段的方法,走进名著!

课外阅读课

---走进《西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3)、能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4)、能说出阅读名著的方法。

学习单: 学习单一谈西游

1.能说出《西游记》的作者、朝代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2.同位合作完成填空题。

学习单二议西游

能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学习单三 品西游

小组合作: 1.能根据故事情节抓住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能用欣赏的眼光品味书中的优美语句,读出你积累的优美句子并谈谈你为什么喜欢它。

推荐第7篇:小学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

小学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 小学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 新安实验小学 倪燕伟

一、教学目标:

掌握古诗词自学理解的六步法,融会贯通自学古诗词;用四步法引领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感受诗之韵。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意境,感受诗韵。

三、教学过程:

一、)初探古诗词学习步骤。

古诗词的学习是可以总结方法和步骤的,这样更有利学生自学理解。上课伊始,教者和学生一起归纳小结。 读诗题。看到古诗题目先读一读。

知作者。然后了解一下作者是谁,并说一说。 读古诗。从整体入手,读通古诗。

解诗词、释诗意。结合阅读书下的注释,扣住对关键字词的理解,达到对诗句的理解,再相互交流,达成共识。

悟感情。在理解古诗达意的基础上,再去剖析诗人作诗的目的,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步是难点,下面作重点指导。 再读古诗。感受韵味,深化认识,并达到记忆背诵的目的。 (点评:板书这六个步骤,并在四五两步下加着重号,使学生明确这两步分别是古诗词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入境悟情,感受诗韵。

谈话:我们进行古诗词学习,并不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感悟意境,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想象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自己的一生服务。

1、学会想象,体味诗情。(板书)

(1)谈话:古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作者有时会故意留有空白,而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积累去填补这些空白。我们要善于借助这些“空白”,去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2)举例:[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 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引导学生想象,这对老年夫妇在聊些什么?

(点评: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再现了一个丰富生动的生活画面,体会两位老人安适恬淡的心境,感悟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的热爱。) (3)再举例:[《咏柳》] 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启发学生想象,“春风看不见,摸不着,作者为什么把它比作剪刀呢?是谁在握着这把剪刀呢?”

(学生的想象激活了,诗的情韵徐徐展开,让人思接千载。)

2、推敲诗眼,感悟诗魂。(板书)

(1)谈话:古诗词中“诗眼”是通向古诗词意境的桥梁。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诗眼”,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这样,其他一般的词语就迎刃而解了。

(2)举例[《泊船瓜洲》] 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

教师引导:诗人反复斟酌,舍弃了“来”、“过”、“到”、“入”、“满”,而用“绿”字。通过这个“绿”,你感受到了什么?

(点评: 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玩这个字,使学生感受一片绿色锦绣激起诗人重返政坛的美好愿望。) (3)再举例[《早发白帝城》] 出示:“轻舟已过万重山”,

教师引导:诗人李白是在流放至白帝城被赦召回时写的,轻舟顺水而下,一日千里,一个“轻”字,可以表现出他当时什么心情? (点评:一个字把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关键的字词,表面看学生似乎懂了,其实不然,正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和学生一道驻足欣赏,发现文字背后的东西——诗魂。)

3、了解诗人,走近诗心。(板书)

(1)谈话:古诗的意境,反映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更好地体会诗境。

(2)举例[柳宗元的《江雪》]:

出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教师:短短的二十个字,营造了一个独特的极品意境,引人深思。如果我们深入地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就会受到不小的启迪。 教师补充:通篇表现了柳宗元被贬后的孤独心情。白雪皑皑,鸟雀无影,阒无人迹,烘托了孤舟寒江、孑孓独钓的意境。诗人生活在“安史之乱”的中唐,此时他被贬为永州司马,远离朝纲。苛政猛于虎,重赋比蛇毒,连大地都剥削光了,还能“钓”什么?江中本无积雪,也不可能“钓”,“无”中生“有”,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这样就揭示出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谪后的不屈精神和悲愤心情。

(点评:当然,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教学要把握好“度”,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4、音画合壁,再现诗境。(板书)

(1)谈话:音乐与古诗词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诗配乐也能帮我们走进诗歌的意境。

(2)举例[学习《静夜思》] (3)多媒体出示月夜清冷的画面,同时播放古筝或琵琶演奏的曲子,教师吟颂古诗。

(4)教师:这时你们的眼前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点评:很快把学生带进一个明月当空,诗人倚窗思家的环境中在古诗词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手段,音画合璧,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有着很大的帮助。)

(5)教师: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书上的插图,来入情入境。 (6)举例[〈〈望洞庭〉〉]请学生观察画面。

(7)在这张月夜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点评:这样,使诗与画统一,既是吟诗,又是读画,同样可以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感悟诗之“韵”。)

(三)总结学习。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古诗学习的基本步骤,更重要的是知道了感悟诗境,可以通过展开想象,扣住诗眼,了解诗人,入情入境等方法进行。收获真大!

推荐第8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刘陈小学

叶小军

一、名言导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你还知道哪些激励我们读书的名言警句吗?这些名言都激励我们多读好书。

是的,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除了学好课本外,还要多读课外书。那么,拿到一本课外书,我们怎样来读呢?

二、推荐书名

1、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这也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大家肯定知道他的书名——《鲁滨逊漂流记》,这是课文向我们推荐的一本课外书,它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一本小说,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在一次海难中流落孤岛,克服重重困难,生活了28年,最终重返英国的故事。

板书:《鲁滨逊漂流记》

2、看了这个书名你猜测文中可能写了什么?

三、整体认识这本书

(一)走近内容提要

1、轻声读。你从内容提要中知道了什么?你对书有了哪些了解?

2、交流。

(二)整体认识书

1、刚才大家很会读书,从内容提要中了解了这本书的主人公及他的主要历险经历。但对书还缺乏整体了解。现在让我们去看看这本书由几部分组成的。

2、认识目录。

(1)了解全书共写了几个章节。从每个章节的题目中你大概了解了什么?

(2)看了每个章节的题目后是不是有什么疑问在头脑中出现?那就必须去细细阅读每个章节的内容,解决这些问题。

(3)那么这么大一本书,你准备怎样去读呢?

(可以用顺读法、跳读法、尾读法选读法等许多方法来读)

四、以顺读法为例,指导读书

A、读书方法引导:你在读书时准备怎样做(渗透读书的方法,如边读边想,产生了问题,做小记号;有自己的感受时可在旁边批注;读到精彩的语段或词句可以做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B、引读第一章节。

1、出示第一章题目《初次航海》,读题目时你产生了哪些问题?

2、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并急切想从书中去寻找答案,给大家6分钟时间,快速默读并寻找答案。

(教给学生浏览的方法)

3、有些问题浏览一下还不能解决,就要精读、细读。再次细细阅读第一部分,说说鲁滨逊这个人的举动给你留下了什么初步印象?请用笔画出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并写出你的读书心得。

(1) 鲁滨逊本来可以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可是他都选择了航海,你喜欢他的选择吗?

(2) 初次航海失利,他仍然不放弃自己最初的打算,想继续航海,你觉得他怎么样?

(3)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书心得。

(4) 师总结

我们在读课外书时,不仅要学会浏览,了解大概内容,而切对于一些精彩的片断或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还要精读,做到浏览和精读相结合。

1、同学们,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鲁滨逊出海远航遇险了,而且只有他一个人存活下来,并漂流到了非洲的一个荒芜人烟的小岛上,而且他一住就是28个年头,读到这里,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鲁滨逊28年来在海岛上是怎样活下来的?他吃的是什么?住在哪里?一个人安全吗?一个人孤独吗?)

五、读重点章节,欣赏情节

1、快速跳读第

四、

五、

六、七章,把书中写鲁滨逊在岛上的惊险经历的部分找出来。

2、解决自己刚才的疑问,并在相应的地方作批注,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3、读后交流,鲁滨逊在海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住、吃、安全、孤独等)

4、这些困难都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都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这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啊!这简直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让我们一起来跟随鲁滨逊历险吧!

5、交流。刚才你读写时把自己读了鲁滨逊是怎样克服困难的感受也作了批注,交流你的感受。

六、围绕重点,欣赏人物

1、鲁滨逊在岛上的经历艰难惊险,而且快乐,他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难”中处处透着险,而鲁滨逊面对困难毫不害怕,想尽办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勇敢地坦然地活着,对于这样的鲁滨逊,你佩服吗?请再读书中的

三、四章节,把你感兴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赏读体现鲁滨逊智慧的重点段落。

3、人物赏析,你最佩服鲁滨逊的什么?为什么佩服?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4、通过交流,我们对鲁滨逊的了解更深入,想一想用自己的话夸一夸他?

5、鲁滨逊从遇到危险到在岛上生活了28年,他想尽办法,积极改善生活环境,全靠的是自己生存的勇气。那么这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对于我们这些处于生存竞争中的现代人来说,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6、师总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一个英雄人物鲁滨逊,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知识,不向恶劣的环境低头,不轻言放弃,我们也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生存的本领。希望鲁滨逊的精神时刻激励着你。

推荐第9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阅读与探究新语文读本》

(2012-05-11 13:47:12)转载杂谈 ▼

标签: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阅读与探究新语文读本》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阅读与探究新语文读本》封面、目录、内容等的介绍学习,使学生产生阅读此书的兴趣。

2、通过对《阅读与探究新语文读本》的教学,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有自主选择阅读的欲望。

3、通过这节课,以点带面,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语文学习对一个人的素质培养和精神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美质和韵味,而且能够汲取我们祖国以及全人类文明的精华和丰美的养分。而课外阅读是一个可以任你自由设计的精神天地。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阅读书籍对我们太重要了。

今天我们一起阅读交流一本《阅读与探究新语文读本》,让我们一起探索、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二、封面介绍

1、一本好书,首先吸引人的是它的封面。现在请大家仔细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从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学生发言)

2、这样的一本书你愿意阅读吗?那就一起来读吧。

三、目录介绍

1、打开书本翻到目录,看看整本书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些?(学生发言)

2、统计后,老师:喜欢这一内容的同学特别多,那我们就选其中一篇文章一起读一读吧。(在这一部分找一篇文章)

3、选择所读内容。《狗》

四、重点引导一篇文章的阅读方面,并以点带面,运用阅读方法

1、齐读题目。

2、读了题目,你会想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

“能根据题目提出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板书:根据题目提出问题。请学生自己快速浏览文章寻找自己问题的答案。

3、还想读的仔细些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文章。提出细读要求: A、通过阅读,我不理解的是 B、通过多次阅读,我还不理解的是 C、我还想多读读的句子是

小结:阅读应该保持一种清醒和谨慎的态度,有疑问就要提出来。

4、交流阅读过程

(1)通过细读你已经解决掉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你是怎么解决它们的?(学生回答,鼓励学生读的认真)

小结:碰到不理解的词或句时给它标上“?”。并要自己反复阅读思考,再查阅资料、求助同学、求助老师,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问题解决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入了。我们应该知道:一切发展和进步都缘于思考,而思考总得有个目的,问题是什么得先想清楚。会提问,才懂得思考,所以要重视提出问题——板书。

(2)问题解决了,让我们来看看你想多读几遍的句子是哪些?(学生回答)要求: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划出来,作个记号。

小结阅读方法:作记号

(3)再齐读,自由读,分组读。思考:通过多读,你还读懂了什么? 小结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考 多读、多联想

5、小结: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我们知道了在阅读一篇有价值的文章时,应注意看题目提问题、看文章提问题、作记号;请教、边读边思考、多读多联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想想还有哪些?下面就请大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等会儿一起来交流一下阅读方法和阅读感受。

五、阅读方法和阅读感受的交流(针对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六、总结:

1、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浏览了这本书,你有收获吗?有什么收获?(学生讲)

对,只要有收获,哪怕是一点点也算没白费时间,所以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书籍,最好问问自己到底有什么收获。

2、好了,这节课也要结束了。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阅读不同的文章阅读方法是不同的,当然,阅读不同的书籍阅读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阅读中用上合适自己的好方法,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推荐第10篇:建筑机械课外教学

建筑机械课外教学

一、某年某月一天的20:25分在某地郊区的一处建筑施工工地上发生了一起由施工升降机下行过程伤人致死的生产安全事故。

事故过程:事故发生当天的18:00时,劳务队通知施工升降机司机业某夜间加班,业某说有事不能加班。劳务队在晚上加班时便采取了谁使用施工升降机谁开的方式。20:25时王某开施工升降机上二层送料后下行时将推一小车砂浆不慎跌入升降机底部的李某脑部砸伤致死。经过事故调查了解到有下列因素和该起事故有着联系:

1、开施工升降机的王某是劳务队的一名普通杂工;

2、施工升降机的运行关门、开门断电停运的联锁安全保险装置不起作用;

3、死亡的李某51岁才上班7天;

4、施工升降机进、出料口防护棚内照明灯不亮(损坏)。要求:

(一)对整个安全事故进行事故原因分析:

1、施工升降机司机必须经专门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施工升降机每班首次运行时,必须检查制动器灵敏性和安全防护门、上限位、前、后门限位,确认正常方可投入运行(施工升降机的运行关门、开门断电停运的联锁安全保险装置不起作用)。

3、当吊笼及重体运行通道上有障碍物,或护栏内、导轨架上、附墙架上有人工作时,禁止开动升降机。

4、施工升降机启动前必须先鸣笛示警,夜间操作应有足够照明。

5、李某本身年纪偏大,动作不敏捷,视力及听力都不好;

(二)分析事故责任:

1、施工方:(1)不应该让非专业人员开升降机;

(2)当吊笼及重物运行通道上有人工作时,应禁止开动升降机;

(3)当进行夜间作业时,应保证工地的充足照明;

(4)应定期对升降机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

2、王某:(1)自身非专业操作人员,不应开动升降机;

(2)操作时应该参照相关操作规范,保证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3、李某:(1)本身的年纪稍大,在工地工作时没有特别注意自身的安全,自己跌入施工升降机底部;

(2)在夜间工作时,应特别注意是否有其他机械工作,留意工作场地的安全;

(三)根据法律法规提出事故处理建议:

1、施工方(劳务队)应承担主要责任。

(1)不应让王某(非专业操作人员)开动升降机,应派持证的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2)应该向工地的各种工种的工人普及安全知识; (3)应监督相关人员进行机械的检查、保养和维修;

2、王某应承担次要责任。

(1)自身非升降机司机,不应随意操作;

(2)在进行操作作业时,应按照相关操作守则、规定进行操作,保护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四)总结本事故教训和整改措施:

1、王某应由司法机关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2、业某应由司法机关追究相关的刑事责任;

3、应对施工方(劳务队)和王某处以相应的罚款(20万元);

4、对主要责任者业者的租赁公司处以相应的罚款(15万元);

5、对施工总承包方处以相应的罚款(15万元)。

二、2012年5月8日,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搅拌机机械伤人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事故经过:2012年5月8日,在某中建局总包、广东某建筑公司分包的动力中心及主厂房工程工地上,动力中心厂房正在进行抹灰施工,现场使用一台JGZ350型混凝土搅拌机用来拌制抹灰砂浆。上午9时30分左右,由于从搅拌机出料口到动力中心厂房西北侧现场抹灰施工点约有200米左右的距离,两台翻斗车进行水平运输,加上抹灰工人较多,造成砂浆供应不上,工人在现场停工待料。身为抹灰工长的文某非常着急,到砂浆搅拌机边督促拌料。因文某本人安全意识不强,趁搅拌机操作工去备料而不在搅拌机旁的情况下,私自违章开启搅拌机,且在搅拌机运行过程中,将头伸进料口边查看搅拌机内的情况,被正在爬升的料斗夹到其头部后,人跌落在料斗下,料斗下落后又压在文某的胸部,造成头部大量出血。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立即将文某急送医院,经抢救无效,于当日上午10时左右死亡。要求:

(一)、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1、文某:文某的违章作业(在搅拌机操作工不在现场的情况下,私自违章开启搅拌机,且在搅拌机运行过程中,将头伸进料口边人跌落在料斗下,导致料斗压在胸部,造成头部大量出血而死)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间接原因

(1)施工方:未对各种工种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的普及; (2)总承包方: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不够;

(3)文某(工人本身):自己的安全意识不够强,且未按规范进行作业;

(二)、作出事故责任认定:

1、文某:因自身的违章作业导致自身的死亡,应承担主要责任;

2、施工单位及总承包方的监督及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应予以追究相关的责任(只追究管理、监督不力的责任,不承担相关的刑事责任)。

(三)事故的预防对策:

1、总承包方:(1)应加强对施工方的相关监督;

(2)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等的监督;

2、施工方:(1)应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

(2)制定或颁布相关的规范、规定,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范,不允许违章操作的行为存在;

3、工人:(1)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2)按照规范进行作业,不进行违章操作;

三、在一建筑工地,操作工王某发现潜水泵开动后漏电开关动作,便要求电工把潜水泵电源线不经漏电开关接上电源。起初电工不肯,但在王某的多次要求下照办了。潜水泵再次启动后,王某拿一条钢筋欲挑起潜水泵检查是否沉入泥里,当王某挑起潜水泵时,即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要求:

(一)分析事故原因:

1、王某:自身不懂电气安全知识,但在电工的劝说下仍然坚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电工身为电气专业人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属于明知故犯,是间接原因;

(二)总结,通过该事故,主要有哪些教训?

1、王某身上的教训:

(1)对于自己所涉及的工作范围,一定要事先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然后才能进行作业; (2)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应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

2、电工身上的教训:

不能明知故犯,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工作,不能违章操作。

(三)通过本事故,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1)不进行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作业; (2)严格按照规定、规范作业; (3)应普及生活中涉及的相关安全教育;

四、某大酒店工程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事故概况〕某大酒店工程地下1层、地上20层,为现浇框筒结构,建筑面积3.6万m2,事故发生时已完成9层结构施工。2003年11月20日6时05分,该工程发生1起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死亡3人,这是一起典型的人为责任事故。

事故经过:因施工需要,该大酒店工程项目部向某建筑总公司建筑机械租赁公司租赁了1台SCD200/200A型双笼施工升降机,由具有安装资质的租赁公司(下称安装单位)自行安装。2003年9月20日,租赁公司、设备生产厂家派出技术人员、安装工人到场安装。至11月15日,该施工升降机导轨架安装到28.8m(19节标准节)高度,并在建筑结构2层、5层楼板面分别设置两道附着装置,但上行程开关曲臂未固定,上极限限位撞块、天轮架、天轮、对重均未安装,安装单位未对施工升降机进行全面检查,亦未办理验收手续,即于11月16日向工程项目部出具了工作联系单,申明“安装验收完毕,交付贵项目使用,并于即日起开始收取租赁费”。11月20日6时,由无证上岗操作的女司机开动该施工升降机的一个吊笼载2名工人驶向6楼,吊笼运行超出导轨架顶后从高空倾翻坠落,吊笼内3人当场死亡。要求:

(一)、分析事故发生的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上行程开关曲臂未固定,上极限限位撞块、天轮架、天轮、对重均未安装,安装单位未对施工升降机进行全面检查。

2、间接原因:

(1)施工方的管理不当即 a、升降机未进行全面检查,亦未办理验收手续就交付使用;

b、由无证上岗操作的女司机开动该施工升降机; (2)租赁单位未履行交接验收手续就允许非专业司机操作、工人搭乘; (3)设备生产厂家派出技术人员、安装工人未将升降机完全安装好; (4)总承包方未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监督;

(二)事故的教训:

1、总承包方: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全面监督;

2、租赁方:应对升降机进行全面的检测并履行交接验收手续;

3、设备生产厂家:应派技术人员、安装工人进行升降机的安装;

4、施工方:应让有相关的特殊执照的人员进行相关机械的操作;

五、

1、某基坑下底长60m,宽40m,深6m,四边放坡,坡度为1:0.5。

问:(1)挖土方工程量为多少(实土)?

解:V(F上F下4F中)H/6

坡度为1:0.5,则F下=40×60=2400m²

F上 =(60+6)×(40+6)=3036m²

F中=(60+3)×(40+3)=2709m²

V=6/6×(2400+3036+4×2709)=16272m3

(2)若浇砼基础的体积为5000m3,则回填土为多少?(实土) 解:V回填=V3=V

-5000=16272—5000=11272m3(实土)

(3)多余土方外运,问外运土方多少?(松土)

解:Ks=1.14

Ks′=1.05

V回填=11272×1.05=10735m3(松土)

V外运=16272×1.14—10735=1815.08m3(松土)

(4)如果用容量为3m3的汽车,需多少车?(已知:Ks=1.14,Ks′=1.05)

解:n=1815.08/3=2605

第11篇:《中考课外现代文阅读技巧》教学设计

《中考课外现代文阅读技巧》教学设计

天津市河头学校 王春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考课外现代文阅读考试题型

2、掌握课外现代文答题技巧,并能熟练运用。

二、教学重点:掌握答题技巧。

三、教学难点:熟练运用。

四、教学方法: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

在这春暖花开的四月,同学们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如果把中考比作一场战役的话,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无疑是我们这场战役最大的劲敌,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克敌制胜的方法,可以让同学们决胜千里之外。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师: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如果想要打赢战役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知己知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中考现代文的考试题型。

(一) 准确定位,做到“知己” 目前自己阅读理解所处水平:

1、知所云,答所问。

2、知所云,答非所问。

3、一知半解,答点是点。

4、不知所云,无从答起。

如果你处于第四种,那这节课就要更加认真。

(二) 步步为营,做到“知彼” 1.中考阅读考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

(筛选、概括、理解、赏析) 中考阅读基本题型:

1、概括内容、行文思路题

16.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结合第4段概括(4分)(2014天津中考)

17.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黑槐树的经历。(3分)(2013天津中考)

2、修辞作用题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2014天津中考)

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4分)(2013天津中考)

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

3、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情感题

19.“我”推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的原因有哪些?(4分)(2013天津中考)

4、理解文章词语、句子含义题

20.文章使用什么写法来凸显“一棵树的智慧”?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智慧”的内涵(4分)(2013天津中考)

5、段落作用题 19.文章第⑥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4分)(2014天津中考)

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一)、概括内容、行文思路题

1.分析题目

2.读透文章,把握线索

圈点勾画法:一画时间和地点

二画人物和事件

三画景物加特点

四画情感加观点(由物及人)

3.归纳总结,形成答案

(二)、

2、修辞作用题

一般答题思路:

①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 ②写出了„(什么) 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给读者(怎样)的感受

(三)、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情感题 • 研读题干 • 分析文章 • 画出情感 • 定位答案

(四)段落作用题

(1)结构:

开头段:开门见山、开篇点题、引起下文 中间段:承上启下

结尾段: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2)内容:

开头段:渲染气氛、揭示主题、设置悬念、引起兴趣

中间段:如何承上,怎样启下。

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旨题、升华情感、总结全文。

三、沙场点兵,亮剑杀敌。

1、我们已经知己知彼,也掌握了相应的答题技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亮剑杀敌,熟练运用刚刚我们所掌握的知识。

• ④去年7月,那是 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约 好了似的憋满了槐米,串串篷篷。喜气洋洋。

⑤有一天,暮色四合时,我踱过去,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抬头望,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

• ⑧三年过去了,任我怎样浇水施肥,它也只是长些绿叶,不见开花。移了它的魂,切了它的骨,它变成了冷美人,不给花貌,不给笑容。它静默着抗议,用不开花的方式。

• ⑨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

• ⑩又是暑假,清晨,我去黑槐林做瑜伽,看到一锥锥,一蓬蓬槐米!我惊呼。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都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整个黑槐林黄绿绿地静默着。 •

1、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黑槐树的经历。(3分)

②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然后,会结荚子,名日槐角,字连墩。清清爽爽开花,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

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4分)(2013天津中考) ⑨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

19.“我”推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的原因有哪些?(4分) 20.文章使用什么方法来凸显“一棵树的智慧”?请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智慧”的内涵。(4分)

四、作业布置

近三年中考课外现代文阅读

最后想对同学们说的是,十年磨一剑,相信同学们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对阅读方法的反复训练,必能在中考的考场上亮剑杀敌,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12篇:八年级课外文言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讲授课外文言文做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迁移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1、讲授课外文言文做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迁移阅读能力。

2、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使课内和课外知识有机结合。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考题探究:

(一)2008年中考案例回放。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称: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2分)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4分)

(二)中考考点:

(1)考查常见文言虚词、重点实词、通假字。 (2)重点语句的断句。 (3)重点语句的翻译。

(4)能根据试题要求,从文段中筛选并提取所要回答的内容。能分析概括文段的要点或中心。能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和态度,能对文中人物的品格、思想等进行简单的评价。

三、例题演练: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能解狙之意 意: (2)充狙之欲 欲:

2、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

3、翻译: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4、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一)第一步:读懂文章大意。阅读方法和思路提点:

1、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2、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3、抓住重点词语。

4、先从读懂的句子入手。

A、学生翻译短文: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人们叫他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担心那些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B、播放动画解决疑难。

(二)第二步:做题。

1、考查常见文言虚词、重点实词、通假字。

(1)套用课内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2)加字、换字的办法,如“昂(抬)首(头)观之;“皆叹(感叹)惋(惋惜)”(3)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推测。(4)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特殊现象。

师:“意”“欲”曾在哪些课文中遇到过?如何解释? 生:(1)能解狙之意 意:意思

链接课内:意暇甚(神情)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想) 《狼》; 宾客意少舒(心情) 《口技》 (2)充狙之欲 欲:要求

链接课内:夕日欲颓(快)《答谢中书书》 解衣欲睡 (想)《记承天寺夜游》 欲穷其林(想) 《桃花源记》

2、重点语句的断句。(1)断句的口诀: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2)重点讲解利用虚词来断句。

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

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

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练习: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答案: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

3、重点语句的翻译。

(1)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A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B补。即补出原文的省略成分。 C删。即删除不需要翻译的虚词。

D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汉语词汇。 E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2)抓住关键字词。

(3)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

(4)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可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

链接课内: 恐前后受其敌(担心) 答案:但又担心那些猴子不顺从自己。

4、能根据试题要求,从文段中筛选并提取所要回答的内容。

能分析概括文段的要点或中心。能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和态度,能对文中人物的品格、思想等进行简单的评价。

(1)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联系生活中相类似的例子。 (3)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

(4)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

答案:(1)同样的原料,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去做,不同的手段去处理,往往能获得不一样的效果。(由故事引出)

(2)看事情要看整体,不能只看局部

补充知识:“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和原来有些不同,常用来批评反复无常的行为。

四、巩固练习:

(一)小组合作探究: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②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

注释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纲纪:

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

译文:有背盐的和背柴的两个人,他们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要走的时候,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经常使用的东西。李惠把他们打发出去,回过头对主簿说:“敲打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见到有一些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背柴的人这才伏在地上承认了罪过。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顾州纪纲曰 顾:回头看 (2)群下咸无答者 咸:都

链接课内:(1)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狼》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 成语:三顾茅庐(拜访)

(2)全、都:咸来问讯 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 皆叹惋 《桃花源记》

2、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

答案: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荫。

答案:有背盐的和背柴的两个人,他们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

下休息。

链接课内: 场主积薪其中《狼》 成语: 卧薪尝胆

4、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语句能体会出来? 答案:李惠是一个仔细、认真、聪明、机智的人,他善于观察、有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语句:“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

(二)学生质疑。

(三)学生、教师答疑。

五、思想升华:

中学生多读文言文大有裨益

文言文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集中荟萃,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典范。它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昭示着传统文化的底蕴,散发着人文精神的芳香。中学生多读文言文,不仅可以增加语言储备,提高作文布局谋篇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具体来说:

1、学习古文语言,增强运用能力。

2、学习古文构思,提升作文水平。

3、学习历史文化,增加人文积淀。

4、学习古人操行,提高道德素养。

六、布置作业。

第13篇:秋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

《浣溪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晏殊及词牌,理解词句含意,背诵全词。

1、理解晏殊的思想情感,体会婉约派的艺术风格特点。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是词牌名。《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阕 (也叫上下两片),各有三个七字句。

2、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3、词的上片写由眼前景物触发的怀旧之感、伤今之情、惜时之意。词的下片抒写了消逝中的再现、重现中的变化,以及词人对这种现象的感受与思索。

三、细读品味: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由景触情,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2、“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以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同时也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是全词中的绝妙之笔,传诵千古,被誉为“天然奇偶”。“无可奈何”表现出对落花怀着的深深叹惜;“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带着的迷离思绪。惜时之情、怀旧之感融合在一起。

4、“小园香径独徘徊”——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独”字突出了凄清寂寞之感。“徘徊”一词表达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

四、合作探究:

问题一:“一曲新词酒一杯”到“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词人怀着喜悦、轻松的心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对酒听歌,但在边听边饮时,不期而然地触发了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于是产生一种岁月流逝、时光不再的感慨。

问题二: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仔细体会思考“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话的含义。

“去年”二字把今昔两幅相同的画面重叠在一起了,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但人事却和去年大不相同了。“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

问题三:如何理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千古名句? 明确:“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被誉为“天然奇偶”,对仗工整而不露痕迹,词人对此也颇为得意。“无可奈何”,表现出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带着迷离的思绪,词人似乎失去了什么,又似乎拥有了什么,似虚似实,意味深长。“燕归来”与“花落去”为实笔,但一经与“似曾相识”“无可奈何”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无限扩展,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义,就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深蕴着生活的哲理。

问题四:怎样体会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从“花落去”到“燕归来”,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感情?

“花落去”、“燕归来”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有机组合,普通的“花”和“燕”就不普通了,而变为某种美好、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 问题五:“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所以成为名句,不仅在于自然天成地表现了眼前之景,而且给人一种哲理性的启迪,你能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吗?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问题六:“小园香径独徘徊”句中一个“独”字表达出诗人内心什么样的情感?

“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徘徊”将词人对美丽的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表现了主人公孤独惆怅的心情。

问题七:这首词中多处用到了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思。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五、教师小结:

《浣溪沙》首句歌咏自己富贵闲适的生活情趣。二句引发出怀念昔日之感。三句,就眼前景抒怀,有落日余晖之迟暮情感。下片融情人景,写其旧情难忘,好景不长的叹惋。

《浣溪沙》这首小令,通过惜春表达了作者感伤年华飞逝,好景不长的惆怅思绪。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七、板书设计:浣溪沙上片:怀旧之感、惜时之意;下片:无法挽回、有意自慰。

————年华流逝、好景不常。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与置身于社会底层,潦倒不得志的柳永截然不同,晏殊身为宰相,生活是安逸的。不同的主人公,同样是面对春色,同样是登高饮酒,晏殊抒发的情怀会与柳永有什么不同呢?

二、品读语言理解内容

1、朗读这首词,说一说这首词上下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疏通这首词的大意

2、圈划这首词中作者所见的景物,说说随着所见景物的不同,诗人的心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3、体会这首词中的“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落花”“归燕”分别象征什么? “去年天气”,“旧亭台”——生命之中看似不变的事物、“夕阳”——时光的一去不回“落花”——生活中消逝的美好 “归燕”——似曾相识的新的美好

4、品读下片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无可奈何”、“似曾相识”两个词包含了怎样的情感?诗人面对“花落去”“燕归来”的眼前之景,悟到了什么哲理?

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间会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会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现,虽然花开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

三、比较迁移、深入把握

1、从思想内容上看,晏殊的这首《浣溪沙》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有哪些异同?

相同之处:都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对失去时光的不舍与怀念,且两者对生活都充满热爱,以平静乐观的心态看待生命之中的得失。

不同之处:晏殊体认到了生命之中的美好会以不同方式再次出现;崔护以审美的生命态度,将逝去的美好化作浪漫的记忆珍藏心间。

2、从语言风格上看,晏殊的这首《浣溪沙》与柳永的《蝶恋花》有哪些异同? 相同之处:婉约含蓄

不同之处:《浣溪沙》更为清丽自然,圆通晓畅

二、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这首词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各有三个七字句,

一、

二、

三、

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三、译文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四、赏析

1.本文的体裁属于

,浣溪沙是

。 全诗思绪都围绕“_____”字来抒写。“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含着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叹。 答案:词 词牌名

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

物是人非,时光不再

2、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答案:夕阳

落花

归燕

3、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抒写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做到了

结合,浑然一体。 答案:情景或景情。

4、这首词中多处用到了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思;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5、作者在词中主要表现了自己的哪些感受?这些感受又是借助什么来表现的?

答案:表现了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等感受。这些感受是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等事物,并通过自己的观察表现出来的。

6、你知道作者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变故吗?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仔细体会思考“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但人事却和去年大不相同了。“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

7、《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是:

,简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①这两句词,前一句写伤春,表现了词人见景伤情的形象,后一句是伤别,用“似曾相识”的燕子,反衬了词人对春光逝去的惋惜心情。②这两句融合全篇,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在一起,景中寓情,更加委婉含蓄地抒写了这种伤别怀旧之情。③在这两句中,词人用“来”与“去”对比,以燕子的“来”反衬时光与往事的“去”,增加了词人对春光易逝的惋惜心情。④这两句词通过景物描写,把词人的感情表现得很细腻、很生动,是非常工整的对偶句,却又那样自然。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案: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9、仔细品味这首脸炙人口的小令,回答问题。

(l)“一曲新词酒一杯”到“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词人怀着喜悦、轻松的心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对酒听歌,但在边听边饮时,不期而然地触发了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于是产生一种岁月流逝、时光不再的感慨。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所以成为名句,不仅在于自然天成地表现了眼前之景,而且给人一种哲理性的启迪,你能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吗?

答: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3)“小园香径独徘徊”句中一个“独”字表达出诗人内心什么样的情感?

答:“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徘徊”将词人对美丽

的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情。

表现了主人公孤独惆怅的心

第14篇:课外学分设计报告

电子工程学院课外学分设计报告

题目:抢答器

名:庄付胜

业:通信工程

级:

设计时间:

评定成绩:

号:14

实 验 室:开放实验室 A0912

2010年 12月8日

——

2011年 1月 8日

审阅教师:陈朝峰 1

目 录

第一章:抢答器设计方案·······························3

1.1基本要求设计方案

································3

1.2设计电路图

································3

1.3电路工作原理

·······························3

第二章:实验调试与分析 ··································4

第三章:结论 ············································4

第一章 抢答器设计方案

1.1:基本要求设计方案

设计一个抢答器实现多人抢答,该抢答器具有电路简洁、制作容易、优先抢答、可扩展等特点,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1.2:设计电路图

基本原理设计电路图如下所示:

1.3: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中,抢答控制电路由晶闸管VT1~VTn、发光二极管VL1~VLn、电阻器R4~Rn、电容器C2~Cn、抢答按钮S1~Sn和稳压二极管VS组成;音频振荡器电路由晶体管V

1、V

2、电阻器R1~R

3、电容器C1和扬声器BL组成。

在未按动抢答按钮S1~Sn时,晶闸管VT1~VTn均处于截止状态,发光二极管VT1~VTn均不亮,音频振荡器不工作(V1和V2均截止),BL不发声。

当某驱动按钮被抢先按下时,该路晶闸管受触发而导通,是使该路法官二极管点亮的同时,使音频振荡器工作,BL发出声音。例如按下S2后,VT2导通,VL2点亮,BL发声,松下S2后,VT2维持导通状态,VL2仍发光。主持人确认抢答号后,按下复位按钮S0,使电路复位,才能进入下一轮抢答。

调节R3的电阻或C1的容量,可以改变音频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从而使BL发出不同的音调。

第二章 实验调试与分析

完成电路设计,焊接好实物图后,进行实验结果检测,具体步骤下:

1:检查电路原图及导线的连接,检查电路连接方法是否与电路原理图上一致。 2:用数字万用表打到合适的档位,测试各对应的接点是否连接好并导通。

完成上述步骤后接上电源,按下S1~Sn中的任意一个,看能否发光发声。按下S0后能否复位。

第三章

本人经过不断的检查、调试和分析,成功的完成了抢答器的基本要求,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现象。实现了预定的功能。

实验的检查测试阶段,达不到预想的实验现象时,不要过分的紧张与焦虑,我们应该冷静的检查分析原因。查导线的连接,原件是否已损坏,一定要仔细的检查,切不可中途放弃。只要坚持做,一定会得到预想的实验现象。

经过此次课题,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使自己的动手能力有了进一部的提高。

第15篇:《悲惨世界》课外导读设计

《悲惨世界》课外导读指南

一、导读语:

《悲惨世界》通过主人公冉阿让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贫苦阶层

的悲惨命运,对不幸的人们深表同情,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并且谴责了法律的不

公正。同学们读完这本书后,你们一定能从冉阿让的身上学到什么。还等什么呢?

赶快拿起书静静地阅读吧!

二、边读边思考: 1.主人公是谁?是怎样的一个人?

2.刑满释放的冉阿让为什么后来又再度入狱?结果怎样?3.除了主人公,还有哪些受压迫的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三、填空题:

1.是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大文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长篇小说《》、《》、

《》、《》、《》。

2.探讨社会问题的《悲惨世界》动笔于年,直至才在

布鲁塞尔出版。

3.《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是,他由于不忍心7个外甥挨饿,

偷了一块面包,成了犯,做了年的牢。 4.小说真实地描绘了1851年惨败滑铁卢到王朝初期的法国

社会生活。

5.冉阿让来到蒙特伊,改名,革新了生产工艺,开办工

厂,成了富翁。他关心穷人,为他们做好事,被推选为。

四、思考题:

1.《悲惨世界》共分五部分,每部的篇名是什么?

2.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要写出“本世纪的三个问题”是指什么?

3.简述《悲惨世界》中沙威这一角色。

4.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突出塑造了哪三位参加巴黎街垒战的英雄人物?

5.《悲惨世界》简述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亲爱的同学:当你努力做完上面的问题后,你会发现:原来,阅读这么有味,

收获这么大。你可以自信地与别人交流你的阅读感悟了。

答案:

二、边读边思考:

1.主人公是冉阿让,他勤劳正直、胸怀坦荡、乐于助人、以德报怨、品格高尚,是受苦难、遭迫害、被歧视的受压迫人民的形象。

2.有个轻罪犯被误认是冉阿让,冉阿让不愿别人代己受罪,在法庭上自首,再度入狱,被判无期徒刑。他在土伦港趁救一名水手的机会,跳入海中逃走。

3.除了冉阿让,还有因贫困堕落为娼妓的芳汀,童年受苦的柯赛特,老年生活无计的马伯夫,巴黎流浪儿枷佛洛什等。

三、填空题:

1.维克多·雨果、法、《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2.18

45、1862

3.冉阿让、苦役犯、19

4.拿破仑、七月

5.马德兰、宝石、市长

四、思考题:

1.第一部《芳汀》、第二部《珂赛特》、第三部《马利尤斯》、第四部《普吕梅路的情歌与圣德尼路的史诗》、第五部《冉阿让》。

2.本世纪的三大问题:赤贫使男人丧失尊严,饥饿使妇女堕落,无知使儿童畸形。

3.沙威在《悲惨世界》中一直是主人公冉·阿让的死对头,始终以一种鹰犬样令人胆寒的形象示人。他坚持自己对“正义”的信仰,立志要惩恶扬善,但他分辨善恶的标准却是法律和制度,是不参杂任何个人情感的条款。他从来不认为犯人也会悔改,只是依据法律逮捕犯罪的人,根本不去关注他们犯罪的缘由。在我们看来,这确实有点儿不讲人情,毫无人道主义关怀。但这正是沙威毫不动摇的信念体现——违法就要追究,这样的“公平”才能维护故有的社会秩序。

4.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突出塑造了安灼拉、马白夫与伽弗洛什这三个参加巴黎街垒战的英雄人物?

5.这部小说集中地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认为,世界上存在合两种法律:高级的法律是仁慈和爱,它可以杜绝罪恶,唤起良知,进而改革社会拯救人类,低级法律是刑罚,它依靠惩治只能加深犯罪。前者的体现者为米里哀主教,他用道德感化和博爱唤醒了冉阿让的良知,使他成了真正的人;而后者的代表警官沙威,则如鹰犬一般跟踪冉阿让,迫害孤女寡母,如同冷血的动物,他最后的精神崩溃投河自尽,表现了现存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虚弱及它的破产。作者企图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作为消除社会痼疾的武器,有其局限的一面。

第16篇:三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1、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一、导入。

我读的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通过第一遍读,知道了文章写得作者一人出去散步,观赏了月光下的荷塘,一个普通的荷塘,然而经过作者的渲染、着色,却非常美,富有诗意。

我非常喜欢这篇文章,我又接着读,划出了我喜欢的段落——第四段。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我感受到了作者写了荷塘月色、荷叶、荷花和荷花的形、色、香十分巧密;还运用了许多比喻句、拟人句。我都快背过了,我想给大家读一读,请老师给我配上音乐。

学生配乐读《荷塘月色》中的一段。内容如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朱自清的《绿》《春》 3.老舍的《济南的春天》 4.杨全武的散文《星夜》 5.何其芳《秋天》

三、赏读,并用语言描绘听到的画面。

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真是太美了,耗时也被其中的美景所感染,所陶醉,也想为大家读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读,把你眼前浮现的画面给大家用语言描绘出来。 学生交流听后眼前所浮现的画面。

(这一环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读与说相结合,注重了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并通过配乐读,使学生真正地感悟到了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并且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总结拓展。

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吗?我们要想写出好文章应该怎么办呢?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谈一谈。 总结:

五、作业:

1、请同学们把你感触最深的优美片段抄在积累本上。

2、搜集其他名家作品,用同样的方法试着读一读。

2、中国传统节日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中秋、重阳节的了解,激发学生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

2、通过向学生推荐《中国传统节日》,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中秋、重阳节,激发阅读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2、你们平时都读过哪些课外书呢?能不能给我们报报书名?(学生自由讲)

3、你一般都是利用什么时间读书的呢?

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1)只要你是一位热爱课外阅读的同学,就总会有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2)同桌交流。

(3)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听了刚刚的介绍,老师发现两个问题,首先同学们的口才是越来越棒了,我想这一定是得益于你们平时大量的阅读好书。

三、走进中国节

1、所以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中国传统节日》。(出

3 示《中国传统节日》这本书)里面说的都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节日吗?(学生自由讲)

总结:历史传承下来的、代代相传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

2、有谁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

3、《中国传统节日》这本书,就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八个节日(课件出示8个节日)

四、感受中秋节

1、同学们,我们上个月就刚刚过的其中一个--(中秋节)

2、那同学们都是怎么庆祝的?(学生自由讲

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

3、现在的中秋节也就是团圆节,吃月饼、赏圆月,更期盼家人团圆。即使再忙,这一天也要回家,图的就是一个团圆!

4、其实中秋吃月饼这一习俗很早就流传了,自读你们手中的资料《吃月饼》

想一想:吃月饼这一习俗是怎么由来的?

这段资料中有许多生字,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我们应该怎么办?对了,读书莫放拦路虎,遇到“拦路虎“,我们要及时扫除。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反馈(吃月饼这一习俗是怎么由来的?)

同学们读书的效率很高,老师把你们刚刚说的答案结合这本书的内容归纳了一下。(出示课件)

四、总结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话: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 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3、《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读前热身

1.

由经典故事引入:教师深情并茂地讲述《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学生认真听,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2.

总结设悬念:的确,三国里最精彩的是战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有的不动一兵一卒,却可以化险为夷,有的以弱胜强,真乃出乎意料。火攻,水淹,刀光剑影,扣人心弦,三国时代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也充满着计谋的较量,你想了解这些么?那就去读读老师为你推荐的《三国演义》吧! 3.

猜谜语说“三国人物”

(1)教师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皇上点头——王允;孔雀收屏——关羽;展翅翱翔——张飞;

一日一曲训练——曹操;凿壁偷光——孔明。

(2)小结:三国人物特点鲜明,栩栩如生,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雄才大略的曹操„„自古至今,人们对他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你想了解他们么?你想知道他们身上发生了哪些惊人的事么?快快走进三国故事吧!

二、提出建议,读前指导

师教给学生一些课外阅读常用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如: 1.

鸟瞰读书法

学生拿到《三国演义》一书后,可以先对“内容提要”“引言”“目录”

6 等做大致的浏览,了解全书梗概,以便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要详读和略读的部分。

2.“意群”注视法和“板块”默读法。

由于阅读内容较多,对于略读部分,可以用“意群”注视法和“板块默读法”既不要一字一字地读,要指导学生将相关的词联成较大的单位,一组一组地读,边读边理解,扩大视觉范围,迅速移动视点,力求练就一目十字,一目十行的本领。

二、培养习惯,读中关注

学生读《三国演义》,时间控制在2~3周,在此过程中,老师多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态,尤其关注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如是否坚持写读书笔记,是否边读边思考,是否善于利用工具书等。

三、提供展示平台,读后回味

学生读完名著后,教师要组织“三国情”读书汇报会。

1、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推选优秀成果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阅读成果。

(老师要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汇报): 展示优秀读书笔记 B表演故事情节

4、《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爱的教育》,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读书方法。

2、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受到爱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主要内容。

1、导入,揭示课题。

2、交流作者与主要内容。揭示读书方法:了解主要内容

二、走进人物角色。

1、你们读了这本书,认识了哪些人?

2、我来看看谁认识的人物多。(课件出示思考题)

(1) 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2) 为了救一年级的学生,脚被马车轧断了。

(3) 家里来了小偷,他为了救外婆,被小偷莫佐尼杀死了。(4)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 (5)半夜起来帮助爸爸抄写封条的是

3、书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同桌交流。

4、指名交流。

揭示读书方法:走进人物角色

三、交流精彩片段。

1、老师讲述最感动自己的故事。

2、课件出示感人的片段,师生交流。

3、书中还有哪个故事打动了你,四人小组交流。

4、小组汇报。

揭示读书方法:交流精彩片段。

四、读出自己感受。

揭示读书方法:读出自己感受。

五、小结:

1、交流其他读书方法。

2、推荐阅读书目:《虚掩的门》、《上帝的笑》、《鞋里的沙》、《心里的锁》。

5、《昆虫记》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阅读内容:法布尔《昆虫记》 学习目标:

1、通过指导,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情趣,培养细致观察,细腻表达的习惯。

2、通过对节选片段的感悟理解,感受《昆虫记》观察细致、表达细腻的写作风格、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3、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开展课外阅读,以期最佳的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过程:

一、猜谜引入,感受阅读乐趣。

二、片段比较,感受写作风格。

1、《昆虫记》描写了几十种昆虫的外形以及生活习性,光蜜蜂就有11种之多,其实这些蜜蜂都是大同小异的,如果让我们来区分肯定会一头雾水,想看看法布尔是怎样区分他们,描写它们的吗?

2、出示几个蜜蜂描写的片段,让学生对比区分它们的不同。舍腰蜂:它的身体很有意思,中间部分非常瘦小,但后部却是非常肥大的,而这两个部分之间是由一根长线连接起来的。

矿蜂:这是一种细长型的蜜蜂,腹底有一条明显的沟,沟里藏有一根刺,这根刺可以沿着沟来回地移动,它的身上有红色的斑纹。 赤条蜂:它身材小巧,身段玲珑,细细的腰,腹部分成两节,上面小,下面大,黑色的肚皮上围着一条漂亮的红色腰带。

10 无翅黄蜂:它身上长着红、白、黑相间的条纹,它没有翅膀,形状就像一只难看而又多毛的大蚂蚁。

樵叶蜂:樵叶蜂是白色的,身上带着条纹,通常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 金蜂:它全身闪耀着金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的光芒。

3、读了这些片段,你知道怎样区分这些蜜蜂了吗?谁能来说说,怎样一眼就区分出这几种蜜蜂呢?

4、几乎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各种蜜蜂,法布尔怎么会区分得这么清楚的呢?而我们为什么一读他的描写,也能区分清楚了呢?

5、小结:正是因为法布尔观察细致,所以可以区分各种蜜蜂,正是因为他描写细腻,我们才可以身临其境。各类昆虫在他的笔下都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这就是法布尔的写作风格:观察细致、描写细腻。如果你打开这本书,那么你能感受到这一个个小昆虫仿佛就在你的眼前快乐地舞蹈,快乐地歌唱,快乐地生活。

6、今天我是升旗手

一、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二、指导重点:

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及小说,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课前准备:

1、小说《今天我是升旗手》

2、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1、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好!很高兴又和大家在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你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分享!今天我们要进行的阅读活动是——好书推荐会

12 (教师板书课题:好书推荐会)

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

(1)这学期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午间阅读,相信你们一定读了不少书。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准备一本自己看过的最喜欢的课外书,你们都准备了吗?请把书拿出来与小组同学分享一下吧!

(2)幻灯出示小组活动要求:要说清书名、作者及内容简介等。 (3)学生向小组同学推荐好书,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健康的书籍。

(4)刚才老师听见同学们侃侃而谈,看来大家的确读了一本好书。有人说:“获得是一种满足,分享是一种快乐。”下面咱们一起分享各小组最受欢迎的书。(指名小组代表介绍,老师相机把书名写在黑板上。)

3、老师推荐《今天我是升旗手》。

过渡:瞧!同学们推荐了这么多的好书,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最近读过的一本好书推荐给大家,书中的情节一次又一次地打动了我。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脑海中产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今天,老师把这本书带来了。(出示作品)

(1)认识作者。

师:这本书的作者是——(幻灯出示:黄蓓佳)学生读:黄蓓佳。 师:对,这就是黄蓓佳阿姨写的作品。她写过很多适合同学们看的好书,她的作品还获过不少大奖呢!今天,老师不仅要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老师还想与同学们交流一下,怎样去读一本好书。(幻灯出示:

13 怎样读一本好书) (2)激发读书欲望。

师:知道吗?黄蓓佳阿姨在这本书的封底留下了这么一句话,让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吧。(幻灯:封底留言)

结合这段文字,我们再来看看封面。(幻灯出示封面)展开想象,同学们试着猜一猜书中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同学们是不是特别想从作品中得到证实?让我们打开目录看一看吧。(幻灯出示目录表) 师:从目录中证实了你的哪些猜测? (3)走进故事。

看来从目录中得到的证实实在太少了,我们还是一起读读内容提要吧。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留言,看封面,看目录,读提要,初步感知了故事内容。

幻灯出示:读留言——看封面——看目录——读提要

(感知内容)

(4)读片断,感受故事。

师:我们大致了解了故事的内容,现在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比如:肖晓的愿望是什么?为了当好升旗手,他会怎样做准备?肖晓最终当上升旗手了吗?要想知道这些,就要细细地去品读。平时你是怎么细细品味精彩片段的呢?复习阅读方法: (幻灯出示:读文字——想画面——提问题——悟感受)

14 用这种方法读《今天我是升旗手》片断,交流读书收获。

(5)小结:我们读一本好书的精彩片断就要这样,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画面,带着产生的疑问,用心去感受故事中的人和事。(幻灯出示:细细品味)其实,《今天我是升旗手》这本书中有很多情节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同学们有时间去读读这本书,一定会有收获。

4、推荐系列书籍。

今天我们读的《今天我是升旗手》是黄蓓佳的作品中的一本,她的其它作品同样深受小读者们的喜爱。今天,老师也把她的其它作品推荐给大家。(幻灯出示作品:《小船,小船》、《忧伤的五月》、《黄蓓佳文集》、《亲亲我的妈妈》、《飘来的狗儿》、《我要做好孩子》)

5、总结延伸。

7、《四季风光》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景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多看书,扩大阅读面,从中受到启迪,

活动过程:

一、激趣入境: 迷人的春天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夏日的晴空是灿烂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大地生育的时节;而冬天,大地仿佛处于沉眠状态。冬去春来,夏去秋来,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地变幻着日月星辰,风云雨雷,变幻着温度、湿度、色彩、光线„„今天的阅读课,让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领略四季风光。

二、活动①:积累词汇

1、人们根据每一季节气温的变化分别赋与它们不同的名称,

2、除此之外,代表季节的词还有很多,比如说,抓住季节的主要特征来描绘。谁能在1分钟内写出5个这样的词。注意:这五个词语中不能带有“春夏秋冬”这4个字,同队同学可提示。

3、看来,这几位同学平时比较注意积累词语,其他同学呢?下面,我们来进行开火车比赛,每人说一句代表季节特征的句子,不能重复,看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4、描写季节的词语还有很多,同学们在日常阅读中,要做有心人,及时地把词语分类并摘抄下来,为自己的“语言仓库”增加财富。

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积累词汇,赏析片断,练写片断等一系列活动,初步掌握了描写四季风光的写作方法。其实,写景并不难,大自然千变万化的景象是呈现在每个人面前的,只要你迈出脚步,睁大双眼,做个细心观察的有心人,就能描绘出种种瑰丽多彩的风景画。

8、《西游记》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故事的述说,引发儿童的阅读动机。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相融合。

3、引领学生交流的读后认识,通过点评故事中的人物,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辨思能力。

4、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

教学重点:

点评人物,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

1、收集各种版本的《西游记》。

2、4个书友队分组团坐。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知道是哪几部吗?你已经读过哪些了?觉得怎么样?

2、看来名著让人读完之后感觉还真不错!今天这堂班级读书会,我们要交流的是其中一部名著.别急,老师想让大家先欣赏一段音乐,并且猜猜歌名。

3、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曲。

二、聚焦人物

1、作品简介。

2、知道作者是谁吗?(作者简介。)

3、在这本书中,有很多的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可以简单的说说原因吗?

4、说得真好!我这里有几幅图片,你可以将他们的特点一一对应起来吗?

5、真准!嘿!准备好了,现在,故事里的人物走出来了,他们听到你们在评论他们,也有话跟你们说了,听听吧?(王帆、赵直擎、胡雨霏、王智国、陈忠玮)

6、听了他们的话,你有话想对他们说吗?找准你最喜欢的人物,赶快和他对话吧!

(),我想对你说:()

制作书签,留下收获

1、精彩!同学们,上完了这节课,我们就要暂时和这本书说再见了。相信这本书一定给你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和莫大的收获!那么,我们一起来做张书签吧!留下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收获!

2、学生制作。

3、介绍书签。

4、同学们做的真不错,现在把你们的书签送给你们身后的老师吧!把你们的收获也和他们一起来分享分享,好吗?

好书推荐拓展延伸

《西游记》这本书对大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奇妙绚丽的神话天地,它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美的艺术境界里,它的每一处神奇的幻境,每一个奇幻、富有魅力的人物,每一件显着灵异的宝物,都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9、《草房子》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走进桑桑的内心世界,为整本书的阅读打开一扇窗。

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能力。

3、引导学生阅读时学会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关注人物内心。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走近《草房子》

1、大家已经读完了《草房子》,那你对《草房子》有了哪些了解?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2、你还查阅了哪些相关的资料? 学生交流,出示:

三、走进《草房子》,聚焦主人公

四、总结延伸

21

1、总结:在大家读这本书之前中国已有大约15多万儿童在阅读《草房子》,除此还有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很多儿童都在读这本书,之所以大家都爱看这本书是因为这是本好书。所以大家好好品读它的话,一定可以受益非浅。

2、教师深情诵读小诗: 等你 带着渴望 带着梦想 带着追寻 走到书里来

这里有世间最迷人的景致 这里有人间最动人的情感 这里有最好的朋友

22

10、《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带领学生阅读《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一书,使学生读懂书本内容,了解乔治因为帮助了别人而觉得很快乐。激励学生向乔治学习,愿意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打下基础。

一、激趣导入

二、介绍作者

作者朱莉娅.唐纳森,译者任溶溶,插画作者阿克塞尔.舍夫勒。

三、认识封面、封底

观察封面、封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让你来写这本书,你准备写巨人和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四、走进故事

1、带领学生观察图画,给学生讲故事,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能明白乔治一次一次是怎样帮助小动物的。(书1——29页)

2、猜一猜小动物们会给乔治送来什么礼物呢?(书30页)

23

3、请学生读一读卡片上写了些什么。

4、说说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送一顶美丽的金冠给乔治?

5、比较乔治前后不同的表情。

五、小结介绍

1、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想法?

2、介绍同系列的书。

24

11、《荷花》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l、学习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观察画面,创设情境,深人感知课文(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欣赏荷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

理解"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以待导题,萌发情感。

导语:古诗《小池》描写了初夏荷塘的美丽景色。其中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刚刚露出水面的形态,那么当荷花开的时候,荷塘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一块儿去公园的荷花池边看看吧!

l、整体感知"一池荷花"。

〔课件演示:荷花欣赏录像片断〕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5 2.导题。

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感知,熏陶情感。

l、自由读课文。

要求:(l)读准字音,遇到生率多读几遍。(2)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演示〕

1. 生字

2. 新词(检查生字读音)。

3.激趣展示:指名分段读课文。(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边读边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这一地荷花?

三、读议结合,体会情感。

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二)巧读

四、五段。

l、说感受,听录音,体会情感。

站在这如画的荷花池边,你们有什么感受?(小作者也有同感,他浮想联翩--〔课件演示:一朵隐藏着小孩脸蛋的荷花,并伴有课文四五段的朗读录音。〕)

2、质疑探究。听了这段话,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3、合作解疑,讨论交流。

26

4、表演引读。(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大美了,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在四五段中陶醉吧!)

过渡语:大家读得真美,还想读吗?那我们齐读全文,领着全场老师再去荷花地闻一闻荷花的香,看一看荷花的美。

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l、小结写作方法。

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作者从荷花的香昧、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其实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定想看!) 2.想象说话。

看到这幅画面,你能仿照作者写荷花的方法,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一段话吗?可以用上"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作为开头。

六、品读诗句,回味情感。

同学们刚才纷纷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荷花,你们看,老师的板书也恰好是一副赞美荷花的对联。上联„„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它的清新,它的淡雅,相信大家久久不能忘记,请同学们回味一下所知道的描写荷花的小诗,回味荷花无穷的勉力。

27

12、《春的消息》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教会初步的阅读方法,让孩子自主个性阅读。

3、扩展延伸阅读面,让孩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引入:

二、诗情画意——古诗《泊船瓜洲》

过渡:现代诗人金波怀着一颗童心,因为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而写下了一首描写春天的儿童诗《春的消息》。在几百年前的大诗人王安石,当春天来临时,他又在想什么,做什么呢?让我们进入诗情画意的世界,来聆听大诗人的心声。

1、播放诗歌

2、这首诗是我们上周朴华一诵的诗歌,小朋友都会读会背了,谁来响亮,有感情地读一读呢?

3、借助字词解释和译文,同桌互相读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4、学生交流。由浅入深,师:字面上的意思小朋友们都读懂了,那你读懂了诗人的内心在想什么吗?

5、借此交流你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静夜思》李白、《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7、师:听了这个故事,你对王安石有了新的了解吗?拓展阅读王安石的另外两首诗《元日》、《梅花》

三、过渡:春天的江南格外秀美,勾起了诗人王安石的思乡之情,春

28 天的夜晚也特别的宁静,美丽。夜幕降临,树儿,草儿,花儿,慢慢合上眼睛,进入甜甜的梦乡。夜多么安详!小朋友,让我们走到月光下,走进含英咀华栏目,去感受一下夜的宁静,享受一下夜的美丽吧!

1、出示图片,配乐师范读成语

2、说说这八个成语都是和描写什么有关的?师述:有月亮的美丽夜晚我们称之为:月夜

3、看着美丽的月夜图片,听着优美的乐曲,说说这八个成语让你感受到什么?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一读:横着读,竖着读,找好朋友合作读,同桌交替读,小组读,个人读等

5、交流读。

6、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成语,生评价读得好吗?好在哪里。

7、试着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一背,交流背。

四、总结。

师:今天的阅读赏析课,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美美地读了现代儿童诗《春的消息》;走入了诗人王安石的内心世界,通过他写的一首《泊船瓜洲》,体会到他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感情;又走到了的月光下,感受了月夜的宁静与美丽。今天回家可以把自己的喜欢的诗歌、成语读给爸爸妈妈听,

同学们善于思考,善于朗读,一定能成为东旭书香娃,东旭书香班。让我们用含英咀华中的一句名言来结束今天的阅读课。 出示名言,齐读。

29

13、《多彩的秋天》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阅读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品味优美的语句。

2、在阅读中感受快乐的秋天,欣赏并积累优美的词句。

3、学习读书的方法,逐渐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中积累好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大自然在每个季节里都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和色彩,但是最吸引人的要属秋天。今天的阅读课就让我们走近秋天,在书中感悟秋天的美! 出示(多彩的秋天)

二、指导阅读的方法

三、交流阅读感受

指导阅读方法

四、按照读书方法

继续读《秋天》、师:你们喜欢这多彩的秋天吗?(喜欢) 出示:老师引读—我喜欢秋天

学生读:我喜欢秋天,秋天的叶子金灿灿

秋天的果子红艳艳,

秋天的谷仓溜溜尖

金色的谷粒满场满院,一只金到天边,啊!天边,天边,就连高飞的大雁,也迎着金色的阳光,飞得金满蓝天

30 师:你也能按照老师的方法读一读这首小诗吗? 请你划一划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学生划) 师:你喜欢哪个词语? 学生:我喜欢金灿灿

师:老师和你一样,你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像金子一样黄,很黄很黄)

出示图:金灿灿的树叶

师:看!金灿灿的落叶,多美啊!

师:你能带着自己的想象读读这个词语吗?(学生读) 师:你喜欢那个词语? 我喜欢红艳艳

师:老师也喜欢这个词语,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很红很红) 师:你知道秋天哪些水果是红艳艳的吗?(苹果,石榴,柿子。。。。) 师:对呀!看到这些水果,我们小朋友就很想吃对吗? 请你带着想象再读一读这个词语 老师还喜欢溜溜尖这个词语!

出示图: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看!稻子堆满谷仓,把谷仓堆的满满的,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看到了粮食大丰收,他们会怎么想? 师:你能带着想象读一读这个词语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学生读)

师:金色的稻谷和金色的叶子都让我们陶醉,就连秋天的阳光也是那样金灿灿的,连蓝天和

高飞的大雁和都被这阳光镀上了金色,瞧!

31 它们正迎着太阳飞向蓝天,

(出示老师边读边划!啊!天边天边,就连高飞的大雁,也迎着金色的阳光,飞得金满蓝天)

师:老师已经划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也带着想象的读了这些词语和句子,你也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师:读了这首诗,你知道文中的“我”为什么喜欢秋天吗? (指名学生说:因为秋天有金灿灿的树叶

有红艳艳的果子

有溜溜尖的谷仓 有金色的谷粒

还有高飞的大雁,金色的阳光。。。。。) 师:真是一个多彩的秋天啊!有金灿灿的,有红艳艳的,其实秋天还有许多的颜色,看!

(出示秋天的天空,秋天的小河,秋天的菊花,秋天的棉花) 老师引读:天空是蓝湛湛,小河是碧澄澄,菊花是五颜六色的,棉花是白花花的

五、读《秋天的水》

师:秋天的水也同样迷人,我们快来读一读《秋天的水》,把你自己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划一划,也可以同座位相互读一读。 学生读《秋天的水》

师:读了诗歌,你知道了秋天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指名说:很凉很凉

划波浪线) 出示第一段 谁来读?(指名读)

鸭子在干什么?(指名说

并出示图)

32 喜欢小鸭的小朋友读一读

青蛙在干什么?(小青蛙在鹅卵石上晒太阳)

师:因为秋天到了,冬天也不远了,小青蛙在冬天就要准备冬眠了,所以他变的 —(划出:懒洋洋)

师: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指名读懒洋洋) 师:喜欢小青蛙的小朋友读这句,带着想象读 (学生读)

师:秋天的水除了很凉很凉,还怎么样呢?(指名说:很长很长

划波浪线) 出示第二段学生读

师:在这一段里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者是哪个句子? (学生说)

(一张张悠闲的落叶,像金灿灿的小船

飘向遥远的港湾) 老师也喜欢这一句

老师边读边划波浪线(出示图)

看!落叶多想金灿灿的小船,慢悠悠的飘向远方! 学生配乐朗读

师:秋天的水不但很凉很长还很香! 出示第三段

你喜欢第三段吗?读一读(学生读)

师:为什么说秋天的水很香呢?(因为秋天许多果子熟了,所以飘出

33 香味)

师:老师最喜欢这句!(划句子:我们唱起美丽的童谣,看着炊烟考红了夕阳)

师:袅袅的炊烟把快要落山的夕阳烤成了红色,瞧!这夕阳多美啊!(学生读一读)

师:你知道秋天的水还会是什么样的吗?它还会和谁交朋友?小朋友想象看!我们可以下节阅读课再来交流!

六、总结

师:同学们!书是一个陪伴我们一生的朋友,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就要做一个爱看书的人,但也要做一个会看书的人!

34

第17篇:《白雪公主》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白雪公主》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白雪公主长得很美丽。新王后非常妒忌,派猎人去杀害她。白雪公主被好心的猎人放走了,逃到了七个小矮人家,留下来帮助他们做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抓住主要情节复述故事内容。

2、训练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3、感悟继母的狠毒、七个小矮人的善良。教学重点:

本课是略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阅读课文中识字是重点。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通过故事让孩子们认识真善美、假恶丑是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布置、卡通图片、人物的头饰、镜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走进神秘的大森林,认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

(教师在黑板上贴上美丽的白雪公主的卡通图片)

2、小朋友们知道她是谁,叫什么名字?

3、知道她为什么叫“白雪公主”吗?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知道多少说多少。)

4、课件出示:

“白雪公主”名字的由来:从前有一位王后,生了一个女儿,她的皮肤像雪一样白,王后就给她取了个漂亮的名字叫白雪公主。

(学生边看课件,边听配乐朗读介绍。)

5、喜欢白雪公主吗?想更多的了解她吗?有什么好办法?(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自读自悟

1、小朋友们,快快打开课本第 145 页,读读这个故事吧!读的时候要把故事读正确,读通顺。

2、读过一遍的小朋友举手。真好!现在,请大家再用心地读一读,这一次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谁愿意把你读懂的告诉大家?

⑴ 四人小组交流。

⑵ 全班交流。

4、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全班交流,答疑解难。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白雪公主的美丽与善良;猎人的好心肠;七个小矮人的善良;王后的狠毒„„。)

5、读了两遍,还想读吗?那就再读读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的,你觉得最美的,或是你最想推荐给大家的句子,过会儿读给大家听。

6、分角色朗读。

(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引导学生互读互评,将自己的感悟读出来。)

三、读演相映,张扬个性

1、大家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呢?想不想演一演?那就分小组选择其中的一段演演吧,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漂亮的头饰(展示白学公主、猎人、王子、七个小矮人、王后、镜子等各个人物的头饰),过会儿演给大家看!

2、表演课文(小小课本剧)

四、观看动画,再次激趣

读了《白雪公主》,演了《白雪公主》,让我们再来看看《白雪公主》的动画片吧!

五、以本为例,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其实童话王国里的朋友可多啦!

在有趣的《格林童话》中(课件出示《格林童话》封面及部分目录),还有更多的朋友在等着我们呢!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和爸爸妈妈,朋友们一起读吧,你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18篇:高中生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高中生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课外阅读

一、指导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指导学生读审相连,化读为写,提高鉴赏能力

二、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来提高鉴别能力,让学生抒发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受,在交流中才会擦出思想的火花,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读促写,结合“读后感”结构特点,让学生更有条理的表达出自己阅读感悟,最终提高鉴赏写作能力。

三、课前准备:

学生从自己课外阅读的书籍中,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读物,仔细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四、指导课时:

两课时

五、指导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读书可进入别人的精神世界,伴随着主人公体验另外一种生活。 “读书的事情根本不能交付他人,这是一种思想活动,独立思考的权利不能交予他人。”

读书是个人化的事件,只能分享无法强加。

切不要借口太忙而忘记读书!

(二)什么是阅读 1.消遣型阅读

为调节高度紧张的身心,消除工作疲劳。 2.获得型阅读

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启迪心智。

(三)阅读有什么好处

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消除寂寞,净化心灵、修身养性、休闲娱乐。 阅读是丰富人生阅历的良好伴侣,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生活经历来使自己的人生变长,变宽。 关于阅读的名言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考尔德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别林斯基

(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5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高中生新课标课外阅读篇目:

《论语》、《孟子》、《庄子》、《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巴金)、《雷雨》、《围成》、《谈美书简》、《哈姆雷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传》、《复活》、《普希金诗选》、《老人与海》。

(五)怎样进行阅读

下面我们介绍两种最基本的阅读方法。

1.一种是速读与精读。速读不仅可以快速获取知识,扩大知识视野,而且可以使学生从浩瀚的资料中筛选出相关的篇目或章节,有信息检索的作用。具体做法是运用直读、跳读等方法,快速阅读,筛选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对一些重要资料一般是先速读后精读。精读就是细致读,圈点读,吟诵读,研究读。不仅了解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应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深刻哲理。“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中要做好以下两种常见方法: (1)圈点勾画法:

A描写的精彩或论述的好:波浪线

B.表示作者的观点看法:直线

C.打算摘录的内容:波浪线下面两条直线

D.表示要着重理解的字词句:„„„ E.表示有疑问或暂时不理解之处:?

F.表示有疑惑需要认真思考的:??? G.表示应熟记和背诵:★★

H.表示需要疏通的生字词:○○○

(2)批注法 是指对一些生词难字加以注释;在段落层次前写大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手法加简评等。

位置:a.“眉批”:批在书头上。 b.“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 c.“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分类:a.注释

b.提要 c.批语 d.警语。

方法:a.语言特色

b.评点人物

c.生发联想

d.剖析写法

e.批判文本

f.质疑问难。 注意事项:

a.用语简洁精炼,语言通顺,用自己的话概括,做到言简意赅。

b.写真实感受,不拘一格。

c.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

d.符号固定,不随意更改,不要过多。

2.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

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 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一是摘录式,把自己认为重要、有实用价值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新鲜的词语或生动精彩的片断等分类抄录下来。摘录时要做到少而精,还要尊重原文,不能断章取义,并在末尾注明出处。

二是心得体会式,也就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仔细地回味一下。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两个字,一个是“读”,就是要把文章读懂,另一个就是“感”,可就阅读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感想。

1.摘录式读书笔记

题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主要内容: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酿酒厂的季节工,母亲在大户人家当厨娘,家境十分贫寒。因此,他只念了三年的书,十岁左右就开始干活谋生。

奥斯特洛夫斯基干过各种职业,如帮人家牧马,在车站食堂当小伙计,在发电厂当助理司炉等,贫困屈辱的生活培养了他对旧世界的仇恨和反抗性格。

好词:声色俱厉

凶神恶煞

心惊胆战

提心吊胆 好句:

1、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

2.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3.所谓友谊,首先是诚恳,是批评同志的错误。

4.对时间的慷慨,就等于慢性自杀。

感想: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感触颇深。读书的心情是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细细品味这本书,品味着保尔的精神。越发觉得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记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六)练一练

以学案上的文章为读本,试着用以上方法做读书笔记。

1、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并做出赏析。

2、学生汇报阅读体会。

学案读本:

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

时光就像一个美少女,在低眉浅笑中,就将有些人一些事隔到了光阴的对面。其实光阴从不曾厚过谁也不曾薄过谁,生活就是一种积累,你若储存的温暖多,你的生活就会阳光明媚,你若储存太多寒凉,你的生活就会阴云密布。放下烦恼与忧愁,带着最美的微笑出发,脚下路在,前方希望在,回眸处爱与温暖一直都在。

牵一片光阴行走在流年里,看年华似水,缘聚缘散。曾经执着过的感情,慢慢的就淡了;曾经牵过手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流年的光阴里,温习着一场场错过;岁月的转角处,上演着悲欢离合。尘世间有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忘于江湖。永远到底有多远?是天涯咫尺,亦或是咫尺天涯?被你牵过的手,揽不住永久,一句对不起辜负了多少我爱你。转身,你不再是我风花雪月的主角,我也不再是你心头的那颗朱砂。缘起,你在人群中;缘灭,你已在天涯。往事是一道风景,就算再美也只适合欣赏,或许,学会放开双手,心,才会自由。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柴米油盐的平淡;是行色匆匆早出晚归的奔波;生活是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的遗憾;是爱的付出与回报;生活是看不同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是行至水穷尽,坐看云起时的峰回路转;生活是灵魂经历伤痛后的微笑怒放;是挫折坎坷被晾晒后的坚强;生活是酸甜苦辣被岁月沉淀后的馨香;是经历风霜雪雨洗礼后的懂得;生活是走遍千山万水后,回眸一笑的洒脱。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总会有高潮和低谷,掬一捧光阴,握一份懂得,穿越一场又一场的生命迷雾。不是没有忧伤,是我们学会了坚强,不是没有挫折,是我们学会了面对。每一场经历都是生活的积累,每一次坎坷都是生命的历练。春暖花开,打开心灵之窗,走过阴霾,只要明天的太阳还会升起,生命就会在阳光中怒放。

倘佯在流年里,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伤痛。累的时候记得停下来歇歇,难过的时候蹲下来抱抱自己,寒冷的日子给自己些温暖,孤独的时候为自己寻一片晴空。我们都是红尘过客,缘来时你在我心里,缘去时让往事随风,学会好好爱自己,因为你不爱自己,没有人会更爱你,你若不坚强,没有人会替你坚强。

流年无恙,谁许过谁岁月静好?时光不居,谁许过谁天长地久?烟花不堪剪。你说,莫失莫忘,后来,梦里花凉;你说,生死相依,后来,转身擦肩;你说,天涯咫尺,后来,咫尺天涯。花开时节正逢君,花落时节已陌路。落红尽处,尘缘暗殇。谁懂离人泪?谁为雨花赋?原来,不是所有的执子之手,都能够与子偕老,失去的风景,走散的人都住在缘分的尽头。山盟海誓空对月,海枯石烂终成空,你的红尘,我也只是路过的幸福。曾经,你若安好,我便是晴天;从此,你若不好,再和我无关。或许,邂逅,缘于情;转身,缘于爱。就让那些曾经身手相牵的过往,在隔岸的年华里低吟浅唱,在回忆与遗忘中继续着我们的人生。

有一种遇见,一眼凝眸,便是永恒;有一种心动,一生一次,只为一人;有一种相知,一声懂得,便是花开;有一种相守,默然相爱,寂然欢喜;有一种牵念,远在天涯,近在咫尺;有一种相思,一眼回眸,已然入骨;有一种情话,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有一种约定,风雨同舟不离不弃;有一种誓言,时光尽头我在等你。

回眸过往,谁曾在谁的青春里走过,留下了浅浅的笑魇;谁曾在谁的花季里停留,温暖了想念;谁曾在谁的故事里驻足,忘了归期。心与心的距离很远又很近,爱恨转身之间,聚散一念之间,那么如若遇见,别问是缘是劫,若爱请惜,若错过便护他安好,学会活在当下,相信真正属于你的东西,你永远都不会错过。

人生一切皆有因果,境由心转,万物随心,心宽路就广。佛说:柔和着,自然善良;大度着,自然超越;深远者,自然开阔;有容者;自然喜悦,爱茶者,自得其乐,那么心胸宽一点,计较少一点;生活简单点,烦恼少一点;付出多一点,欲望少一点;放下多一点,痛苦少一点;感恩多一点,抱怨少一点;珍惜多一点,遗憾少一点;真诚多一点,虚伪少一点;善良多一点,冷漠少一点;微笑多一点,忧伤少一点;懂得多一点,挫折少一点,自信多一点,迷茫少一点,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善待生活,就是善待自己。

家不在于大小,在于温馨;心灵不在于距离,在于相通;感情不在于拥有,在于长久;祝福不在于多少,在于真诚;朋友不在于远近,在于永远;牵挂不在于深浅,在于真心;知己不在于相处,在于懂得;人生不在于顺逆,在于追求;梦想不在于伟大,在于坚持;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精彩。

雪舞流年寒梅盛放冬梦已深。我坐拥着季节深处的暖,在冬的眉眼间预约春的明媚。倘佯在流年里,谁的心能永不疲惫?谁的梦没有过期待?谁的故事里能没有伤痛?掬一片雪花荡涤心灵,撷一瓣寒梅芬芳岁月。在寒冷的日子里用温暖点亮一盏心灯,莹润生命中的每一天。回眸处惟愿笑容暖暖。只要心中有爱就是春天。

人生就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生命就是一趟旅程,沿途的风景再美,也要学会边走边忘。能让你强大的不是坚持而是放下;能让你淡泊的不是得到而是失去;能让你懂得的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挫折坎坷;能让你重生的不是等待往事结束,而是勇敢的和它说再见。人生浮沉是一种历练,岁月沧桑是一种积累。悲过了,才知道喜的可贵;哭过了,才知道笑的芬芳。苦难是一把双刃剑,带给我们伤痛的同时,也会让我们瞬间成长。生活有酸有甜;友谊有浓有淡;生命有长有短;学会接受百味人生,时光深处,轻握一份懂得;生命的路口,静待花开。

剪一段流年的时光,握着一路相随的暖。把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诗意的风景。人生谁不曾伤过痛过执着过感怀过。岁月因为经历而懂得,生命因为懂得过而精彩。走过了才明白,往事是用来回忆的,幸福是用来感受的,伤痛是用来成长的。让心在繁华过尽依然温润如初。带上最美的笑容且行且珍惜。

人生,总有一些挫折坎坷需要面对;生命,总有一些迷雾需要穿越;岁月,总有一些伤痛需要领悟。当心倦了累了,记得停下来给心灵寻一份安暖,给自己寻一方晴空。品一盏茶茗,听一曲琴音,就是一段光阴;吟一首小诗,念一段过往,就是一抹情怀。生活就是给自己微笑,给身边的人温暖。挽一缕清风的洒脱,约一场细雨的浪漫,让相惜的暖意,在风和日丽中滋长;让心情染上花香,芬芳这一季的流年。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

第二课时

读书笔记的第二种:心得体会式,如读后感、随感等。

(七)读后感:顾名思义,先来读,再有感受和想法。读后感就是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收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八)读后感的基本结构

概述原文。“叙”并不是把原文照抄一遍,而是在读懂的基础上,把原文的基本内容或精神实质概括的写出来。

例如《拔苗助长》的“叙”:古代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就把禾苗拔高了一些,结果,他的禾苗不仅没有长高,反而全部枯死了。

在叙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议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议”可分为两步:

第一步可对原文告诉人们的东西分析一下。例如《拔苗助长》的故事,读后就可以提出问题:苗拔高了,为什么都死了呢?因为根扎在土里,才能吸收养料和水分。现在拔起来了,破坏了它的生长规律,自然就死了。

第二步就将从这个故事得到的启示引申到其他事物中去,找到事物发展中的某些道理,从而提出全文论点:事物发生发展都有它的自然规律,顺应了它,事物就能发达兴旺,违背了它,就会事与愿违、受到惩罚。

这样的议论就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了内在的事理,通过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议论,原文的主题被揭示,读后感受就深化了。

联系实际

《拔苗助长》为例:

像拔苗助长这样好心办坏事,违背规律遭惩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少吗?有的家长望子成龙,一天到晚,逼着孩子读书,孩子玩一会儿也成了大逆不道,结果孩子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学习效果很差。个别家长催孩子学习,甚至把孩子打昏了,这些事情不都和拔苗助长的人犯了同样的错误了吗? 注意: 首先要“联”得正确,即合情又合理。其次,要有针对性。

“情真才能打动人,感实才有说服力”

“结” 就是得出正确的结论。读后感在议论和联系实际时,实际上也得到了结论,但在文章结尾时,还要归纳一下,重申一下正确的结论。这样既使文章完整,又可以使主题突出

《拔苗助长》的结尾: 总之,“拔苗助长”违反了事物运动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愿天下父母切莫拔苗助长!

(九)课堂练笔

1.分组讨论:结合自己选择的读本自主阅读后,交流阅读心得体会,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来进行汇报阅读体会。

2.结合“读后感”结构,以你正在读的书为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第19篇:《稻草人》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稻草人》课外阅读指导

一.教材简介:

本文是一篇童话,通过稻草人前后的心理活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a.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b.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a.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b.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c.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

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a.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B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b.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C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b.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

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

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

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

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

b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

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七.总结全文

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九.语段仿写: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

b.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

第20篇:白洋淀课外教学有感

白洋淀课外教学有感

在我们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上,老师告诉了我们,学校为了令学生更好地学习,利用周末进行了课外教学活动,地点就是白洋淀。

白洋淀水域辽阔,春季青芦吐翠;夏季红莲出水;秋天芦苇泛金黄色;冬季泊似碧玉。白洋淀物产丰富,盛产大米、鱼虾、菱藕和“安州苇席”,被誉为美丽的鱼米之乡。但白洋淀不仅仅有这些,白洋淀的出名更因为它是著名的革命圣地。

白洋淀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作家徐光耀撰写的《小兵张嘎》就取材于“雁翎队”。著名作家孙犁的《荷花淀》,孙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均以淀区为题材。白洋淀儿女那飒爽英姿,今日仍被全国人民传扬歌颂。

早上七点半,我们坐上了通往白洋淀的校车,虽然路程可能有些枯燥,但是一想到很快就能见到著名的白洋淀,见到小兵张嘎生长的地方,我们都有些兴奋。

到了安新县,我们先去雁翎纪念馆,在路上,我们一行人搭乘了快艇,行进在湖中,船在荡漾,我们的心也在荡漾,湖风轻轻吹、芦苇悠悠荡,想象着当年雁翎队的英雄们划着小船,扛着枪,和鬼子们打游击战,那该是怎么样的一幅情景。想象着当年白洋淀人民利用特殊地形和芦苇掩护的天然优势,机智地一次一次地痛击日军的生动场景。在任自己的思绪随湖风飘荡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文化苑的码头,首先去的就是雁翎纪念馆。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有一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队伍。他们时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岗楼;时而出没在敌人运送物资的航线上,截获敌人的军火物资;时而深入敌人的心脏,为民除掉通敌的汉奸;时而头顶荷叶,嘴衔苇管,隐蔽在芦苇丛中,伏击敌人保运船。这支令敌人闻风丧胆、令百姓欢欣鼓舞的队伍,就是活跃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装——人称“水上飞将军”的雁翎队。雁翎队的纪念馆,让我们了解到当年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雁翎队如何与日本侵略者斗争,取得了一个个的胜利,纪念馆通过图片、场景再现,实物展等各种形式介绍雁翎队的历史,对我们进行了一次很好的革命历史教育。同时,我们的老师也结合了历史知识向我们讲解了雁翎队的革命抗争的艰难,通过老师的教学讲解,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一致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将这种精神继承与发扬。

随后我们又去了嘎子村,来到嘎子村,嘎子当年和日本鬼子斗争的场面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整个村子模拟成了当时的生活状态,但是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标有胖墩家的院落也已经成了游客住宿的好地方。看到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嘎子当年生活的模样。

白洋淀不仅是革命圣地,有雁翎纪念馆,同时也有优美的风景,在荷花大观园,有各种品种的荷花,虽然我们去的时候已经不是荷花盛开的季节,但我仍能想象它们怒放时的模样。

回程的路上,我在想,匆匆的我们还没有全部欣赏到白洋淀的每一处景色,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到白洋淀的革命文化,等有机会我还会来这里,停留在芦苇荡中、荷花丛中,细细品味,同时,还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了解白洋淀,了解雁翎队的传奇。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