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周期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08 08:34:04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周期问题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如:人的十二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有七天等。像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重复出现同一现象的问题,我们称为周期问题。这类问题一般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决。

在研究简单周期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仔细审题,寻找其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规律,也就是找出周期,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周期的个数和余数,最后利用除法算式中的余数,求得题目的解。

那么,在实际运用中,我们是如何利用余数巧妙地解决周期问题的呢?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走进有趣的余数世界吧! 二.新知分析

例1 明明问方方:“今天是星期五,再过8天是星期几?” 分析;一星期是7天,再过7天还是星期五,再过8天就是“星期五+(8-7)=星期六” 答;再过8天是星期六。

2014年的1月1日是星期三,这一年的2月1日是星期几? 例2看右图找规律 ●○○○○●○○○○●○○○○ 问:第16个圆片是什么颜色?第100个圆片是什么颜色? 分析;想一想:第16个圆片应在第几位? 5个5个时一组所16÷5=3„„1再想想;第100个圆片应在第几组第几位?100÷5=20 正好除完,所以没有余数,应该在第20周期最后一位。应该是白色的圆片。

答:第16个圆片是黑色,第100个圆片是白色。

例3 国庆节挂彩灯,按“红黄蓝白绿紫”的顺序挂,一共43只灯,其中红、黄、蓝、白、、绿、紫灯各有多少只? 例4 53个数字按下面的方法排成五列,最后一个数字排在第几列? 一 二 三 四

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分析;仔细观察,一排有5列,共有53个数字,所以53÷5=10···3 所以排下来就是第10 行, 第3列 。

三、练习反馈

1.今天是星期四,再过90天是星期几?

2.2014年10月1日是星期三,2015年10月1日是星期几? 3.校园里有40面彩旗、按3面红色、2面黄色、1面绿色的顺序排列着,最后一面是什么颜色?在 这40面彩旗中,红色的有几面? 4.我国农历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12种动物顺序轮流代表各年的年号。如果1985年是牛年,那么2015年是什么年? 5.1~100号的卡片依次发给小青、小红、小明、小华四人,已知1号给小青,29号给谁?54 号给谁?100号给谁?

6.一列数按“294736294736294„„”排列,那么前40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7.42个7连乘的积的个位数是几?

推荐第2篇:《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3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2、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师: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过渡语:你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首先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等待2秒,出示要求)[生先猜一猜]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猜测就一定正确吗?还得验证?还得有理由?能把你的解决过程画在或写在纸上吗?[出示要求。] ①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 ②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教师注意每个小组交流情况,发现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调整。]

3、全班交流。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站在位置上口头说,教师适时展示、写算式、追问]

[不打断]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生适当板书:画图

推想 计算] (1)画图的策略:○●○●○●○●○●○●○●○ (○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列举的策略:左起,第

1、

3、5„„盆都是蓝花,第

2、

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 (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学生说,师板书: 15÷2=7(组)„„1(盆)答:第15盆是蓝花。] 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2是从哪里来的?7什么意思?1呢?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点击演示 ○●

○●

○●

○●

○●

○●

○ 师述:像这样,每2盆花看作一组,把15÷2=7,那就有这样的7组。

注意7的单位是“组”,而不是“盆”?余下的1盆指得是哪一盆?为什么? 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三、欣赏、感受规律之美。

1、大自然中有着许多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现象。(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

2、生活中规律。(红绿灯、霓虹灯、室内布置、服饰刺绣等)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规律呢,也是这样的呀。课后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更多的有规律的现象,并且用我们的所学到数学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吧。

四、引导反思,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事物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的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有规律现象,等待着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五、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

推荐第3篇:《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0—31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探索规律的活动课,主要把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通过观察若干个物体,发现其排列规律。教材首先呈现一幅情境图,由近到远依次是盆花、彩灯、彩旗,让学生寻找这些物体排列的共同点,引导学生初步观察周期排列现象。然后探究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指导学生深入研究,发现可以把几盆花、几盏灯、几面旗看作一个周期。再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中物体的周期规律作出简单判断。最后让学生回顾探索周期规律的过程,加强对周期现象的认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探究规律的能力,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简单的周期现象,只是他们还不能完整清晰地表述其规律,借助具体的现象去观察,能够从部分推断出整体情况。在有规律的分组中,学生能够与已掌握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经验联系起来。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需求,启发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结构特点,创造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寻求解决周期问题的策略,并体会除法计算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会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周期性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

能掌握物体排列的周期,会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

形。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记忆力PK赛: 女生组:123451234512345 男生组:135692047853749

2、引入新知

师:当数字排列有规律时,利用规律能很快的记住,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有规律的事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场景图)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公园里张灯结彩,彩旗招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

2、师:这些物体是随意摆放的吗?(不是)那图中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点?(这些物体的排列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有规律摆放的;每种物体都是几个一组地排列的。)

3、追问:盆花的第6组的第1盆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彩灯的第9组的第4盏灯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4、师:这些物体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那我们先来仔细观察一下,盆花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师引导:每几盆为一组?第一盆什么颜色?第二盆、第三盆呢?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盆花的排列规律?

5、师:按盆花的排列规律,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请在练习纸上表示出来。

学生练习,师巡视。完成后,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 排一排:蓝黄红 蓝黄红 „„,排到第19个就是蓝花。

(2)画一画:用笔画Δ表示蓝花,□表示黄花,○表示红花,画到第19个。

(3)算一算: 19÷3=6(组)„„1(盆),第19盆是蓝花。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3是从哪里来的?6什么意思?1呢?

师:像这样,每3盆花看作一组, 19÷3=6(组)„„1(盆),那就有这样的6组。 注意6的单位是“组”。余下的1盆指的是哪一盆?为什么? 强调:第19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师:刚才我们用了三种方法,哪种最简单?(计算的方法)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一定要先找到规律,看清排列顺序。

6、师:彩灯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第2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第23盏呢?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质疑思考:为什么除以4?(每4盏彩灯可以看作一组)20÷4=5(组),得数没有余数,该怎样得到答案?第2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师:我发现你们都是列算式的,看来这类问题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非常简便。

7、出示问题: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第26面是什么颜色?第28面呢?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追问: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旗?

师:在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弄清余数与每组里事物的对应关系,就能很快地做出判断了。

三、拓展应用

1、小结:

像上面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板书课题)

2、拓展应用 (1)你能用△、和○□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吗?(2)你同桌设计的是周期图形吗?照这样设计下去,第32个图形是什么?

四、全课总结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简单的周期现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组织欣赏

师:自然界和生活中也有许多周期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

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积极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 板书设计:

简单的周期

排一排:蓝黄红 蓝黄红 „„

画一画:△□○ △□○ △□○ △□○ △□○ △□○ △

算一算:19÷3=6(组)„„1(盆) 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做周期现象。

教学后记:

推荐第4篇: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物体的有序

1、初步感知规律 游戏:比比谁的记忆好

出示两组数据:A: 162536496481 B:123412341234 男生记A组,女生记B组,结果女生获胜,让学生感知比赛的不公平。

让男生小结:其实,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女生获胜是因为她们记忆的内容有规律,记起来非常容易。

2、进一步感知规律

谈话: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出示图片,学生欣赏。(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儿童乐园重新布置了环境。

1、出示场景图

(1)问: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盆花、彩灯、彩旗都是有规律排列的。

(2)问:仔细观察比较,这些物体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 生说发现的规律,师板贴。 盆花: 彩灯: 彩旗: 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的描述:盆花每2盆为一组,每组依次是蓝花、红花;彩灯每3盏为一组,每组依次为红灯、紫灯、绿灯;彩旗每4面为一组,每组依次为红、红、黄、黄。

(3)问:这些规律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都是一组一组的,并且每组都相同。

(4)小结:像这样一些事物按一定的顺序依次重复的规律,也称做周期排列的规律。 (三)自主探索,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A:研究盆花摆放的规律: 谈话:刚才我们发现盆花是2盆为一组,每组依次是蓝花、红花,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请同学们想办法解决并与同学交流。

1、出示讨论要求: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1)理解题意

(2)独立尝试,把想出的方法写下来。 (3)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

2、交流展示解题策略: 反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1)列举的策略:单数、双数/奇数、偶数

(2)画图的策略:○●○●○●○●○●○●○●○(○表示蓝花,●表示红花) (3)计算的策略:板书 15÷2=7(组)……1(盆)

3、深化理解计算的方法: 问:你能说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生:15表示一共有15盆花,2表示把每2盆看作一组,7表示有这样的7组,余数1表示还剩1盆。

结合直观图思考讨论: (1)“2”是哪来的?为什么把2盆作为一组? (2)“7”的单位为什么是“组”而不是“盆”?

(3)余下的“1盆”指的是哪一盆?是第几组第几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交流方法:根据余数可以以第一组为参照来确定第15盆花的颜色。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学生探索解决生活情境中的问题。相信学生的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互相交流、学习,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化解难点。】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策略

1、尝试优化:彩灯的规律 (1)有余数的情况

师:照上面那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自己所用的方法。

通过交流比较明确:画图比较麻烦,奇数偶数的方法不适用,用计算的方法比较方便。 学生说师板书:17÷3=5(组)……2(盏) 师:为什么除以3,余数2盏是第几组的第几盏? (2)没有余数的情况

师:第18盏彩灯呢?谁能说说算式? 学生边说师边板书:18÷3=6(组) 追问:没有余数怎么判断呢?左起第18盏彩灯是第几组的第几盏?应是什么颜色? 生组内交流后集体反馈:左起第18盏彩灯是第6组的第3盏,应是绿色。

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明确,当没有余数时只要参照第一组的最后一盏彩灯就可以了。 师:那左起第24盏彩灯是第几组的第几盏?应是什么颜色? 让学生根据规律快速回答。 (3)比较,实现策略的优化

师:通过解决彩灯中的数学问题,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而且准确?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再提出第100盏、第16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老师不做硬性规定(哪种方法最简便),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体验,使学生切实认识到“画图法”和“列举法”的局限性以及计算的简便性。这样学生从实际出发,从内心体验出发,从一种优化的需求出发逐步实现了策略的最优化,实现自主建构。】

2、巩固强化:彩旗的规律

师:下面我们就用计算的方法解决彩旗中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起第21面、第23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 学生任选一个问题独立思考计算。 集体反馈交流,师板书:21÷4=5(组)……1(面) 23÷4=5(组)……3(面) 反问:为什么商相同,余数不同,结果也不同呢? 明确:余数与每组里事物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小结

在解决周期排列的问题时,首先要仔细观察,找到其中的规律,确定除数,然后用除法算一算,再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为了方便一般参照与第一组的对应关系作出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组几道算式的计算与观察,对三种不同排列规律方案的对比与讨论,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五)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练一练”第1题 (1)、先出示3枚棋子:○○●

问:现在你能确定第21枚是白子为什么还是黑子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没有依次重复的规律。 再接着出示:○○●○○●

师:现在你能找到依次重复的规律吗?什么规律? 让学生说一说规律,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问:至少要找到几组完全一样的才能确定出依次重复的规律?(生:两组)让学生根据规律说一说第21枚是白子还是黑子。

(2)、“练一练”第3题

师:每组的图形排列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说一说。 问:第32个各是什么图形?学生口算结果。

追问:问什么同样是求第32个图形,而每道题的列式不同,结果也不同呢? (3)、拓展练习:创造规律 A、板贴出示:□○△□□□○△ 师:摆放有规律吗?为什么? 师:你能移动其中的一个图形使它们有规律吗? 学生演示移动后再说说其中的规律。 B、用笑脸和哭脸创造规律

学生说自己喜欢的排列规律,电脑随机演示排列的规律,并指出要求第()个,生说算式,电脑相机演示算式,学生判断是笑脸还是哭脸。

(4)、练习十第1题(属相的问题) A、出示12生肖属相图, 指名问:你今年几岁了?属什么? 思考:比你大或小几岁的人属相和你相同? 进一步思考:除了比你大或小12岁的人与你属相相同外,与你属相相同的还有可能比你大多少岁? B、猜年龄:兵兵、爸爸和爷爷都属猪,爷爷今年60岁,爸爸今年()岁,兵兵今年()岁。 【设计意图:在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进一步整合了书上的习题,挖掘习题内在的智力价值,通过基本练习、创造规律、猜年龄,再次让学生体验了周期现象的规律,培养了他们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愉快地交流活动中运用规律。】 (六)总结回顾,反思学习过程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怎样? 让学生结合板书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回顾。

师: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有规律、有规则的世界里。还记得课前的那场比赛吗?……其实呀!男同学记的那个数也是有规律的,只是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瞧!两位两位地看,

16、

25、36……大家发现规律了吗?今天的所学、所得,只是数学知识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未知世界等待着我们,需要一路前行,一路求索。

体育课报数123

21456456456456 比谁先数到20

推荐第5篇:《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3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序数到基数的2个转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复习导入

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

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迷人。

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 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一串串挂满了整个商场。 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像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学生观看并讨论说说规律。

二、探索发现

一、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出示教材的场景图。引导:这些物体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的。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

二、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引导学生发现:每种物体都是几个一组地排列的。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9盆花。这9盆花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注意每一个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学生采取的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 学生小组可能做如下的归纳。 将花盆分组

把每3盆花看作一组,每组按“蓝花、黄花、红花”的顺序排列 教师提问: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 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

学生讨论列式: 19÷3=6(组)…1(盆) 18盆正好是6组,第19盆是第7组第一盆,是蓝色。 追问:第19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学生观看场景图独立探索,并逐步通过比较优化方法。

三、巩固练习独立尝试

师:彩灯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第20盏是什么颜色? (1)展示学生不同的思想

(2)引导学生计算思考:每几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 没有余数说明什么? 20÷4=5(组)

正好分了五组,最后一个是第五组的最后。 师:第23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师:余下的三个是什么颜色的?和每组的第几个颜色相同? 指名说,学生列式解答。 23÷4=5(组)……3(个)

这三个和每组的第

1、

2、3个相同。2.动手练一练

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第26面旗帜是什么颜色?28呢? 强调余数与红旗黄旗的对应关系。 问:余数是几时是红旗?黄旗呢?

总结:像上面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做周期现象。 独立完成,交流思考过程和解答过程。

四、本课总结

按周期排列的物体总是一组一组出现的,至少观察两组物体才能发现规律。 用排一排、画一画的方法可以很快发现规律。 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 交流,总结结论

板书设计 简单的周期

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 19÷3=6(组)······1(盆) 20÷4=5(组) 23÷4=5(组)······3(盏)

推荐第6篇: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课题:简单的周期

教学准备:课件、学案学具准备:水彩笔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描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对后续排列作出判断。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经历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探索规律的热情,提高发现规律的能力,培养遵循和利用规律的态度。

教学重点:在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多种方法发现规律,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我们先来进行一场男女快速记忆pk赛?规则:男生记上面的数字,女生记下面的数字,不能用笔,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师:女生以绝对的优势赢了。

师:男生有什么想说的吗?为什么?是的,女生的数字很有规律,是4个数为一组,每组都按

1、

2、

3、4的顺序排列。

师:看来,规律帮女生赢得了比赛,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现象。

二、整体观察、初步感知过渡:国庆节节快到了,校园里一片节日的氛围,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点击) 生:盆花、彩灯、彩旗(还有同学会说树、小草)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盆花、彩旗、彩灯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是一组一组排列的。每种物体都是几个一组的排列。而且每组都是相同的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那么每种事物的排列,都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进一步研究。

三、探索规律、运用规律

1.发现规律: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仔细观察,盆花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可以在纸上写写画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规律表示出来。 预设:

1.语言:3盆为一组,每组第1盆是蓝花,第2盆是黄花,第3盆是红花。

2.文字: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

3.符号、数字:123123123……(注意:圈一圈、省略号。至少要写两组才能表示盆花的排列规律;)

师:虽然大家的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清晰的表示出了盆花的排列顺序。那就是(点击):板书:()为一组,每组按()的排列顺序。 2.深入探究。提问: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猜一猜,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师: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把你的思考过程写在作业纸上。汇报交流,方法优化。

1)用汉字表示: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 2)用字母表示:ABCABCABCABCABCABCA 3)用数字表示:1231231231231231231 4)用图形表示:嗯,通过用文字、数字、图形列举的方法可以得到第19盆是蓝花。

5)计算:19÷3=6(组)……1(盆)你是怎么想的?一起来看,一共是19盆花,每组有3盆。1组、2组……。分了6组。还余1盆。这里的1你是怎么理解的?是第7组的第一盆,和每组的第一盆相同。听懂了吗?

同桌互相说说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刚才我通过列举,计算的方法,验证了第19盆是蓝花,我们再来看彩灯。 3.变式巩固

1)师:彩灯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点击)学生回答:每4盏灯一组,每组按照红灯、紫灯、绿灯、紫灯的顺序排列。

2)提问:照这样的规律排列,左起第20盏是什么颜色?第23盏呢?学生列式计算,请学生板书

3)交流汇报:20÷4=5(组)23÷4=5(组)……3(盏)讨论:①算式的含义。②余数3盏,是第几组第几盏?没余数,怎么判断最后一盏灯的颜色? 4.触类旁通 师:彩旗照这样的规律排列,左起第26面是什么颜色?第28面呢?学生列式计算,请学生板书

交流汇报:26÷4=6(组)……2(面)28÷4=7(组)重点说说算式的含义。

三、対比提升、总结提炼

1.对比提升刚刚我们都用除法来解决了问题,对比一下黑板上的算式,再结合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你有什么发现? 1)每组几个,除数就是几。

2)根据余数判断结果。余数是几,就看每组的第几个;没有余数,看每组的最后一个。 2.总结提炼

揭示课题:像盆花、彩灯、彩旗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做周期现象。(边说边板书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就是:简单的周期)

四、回顾过程、活学活用

1.请找找下面序列中哪个是周期现象?☆☆……121221222……ABCCBABCA……123321123321……

2.简单的设计:你能用这三个图形设计出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吗?在作业纸上画一画。按这样画下去,第28个图形应该是什么?2.现在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吗?(星期、春夏秋冬、……)

3.生肖中的周期规律:十二生肖的轮回往复也是一种周期现象,里面也蕴含着规律。规律在哪儿呢?(12个生肖为一组……)我们班的同学大都是9周岁吧,属狗。还有几岁也是属狗? 4.回顾探索周期规律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5.还记得上课开始时的那场记忆pk赛吗?其实,男生的记忆数字也是有规律的,看……师:看似杂乱无章的数字换个角度思考研究,规律竟如此清晰可见。正如数学家坦普.倍儿说的: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愿同学们人人成为善于发现、敢于探究的小小数学家。

推荐第7篇:《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简单的周期找规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的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定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画图、分类、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接受美感教育,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找规律),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问题。

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发现规律

1.游戏:看谁记得快 说出游戏规则:男生女生比赛记忆……出示两组数据,分别给学生5秒钟时间记忆。

两组数据:

女生数据:1234123412341234 男生数据:1635437856346968 分别请一位男生和女生起来报数据。 2.引发思考,讨论总结

想一想:为什么女生可以一下子把数据报出来,而男生却非常困难?

导入:有规律的排列不仅让人感觉到整齐美观,而且还隐藏着很多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它。

二、自主探索,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观察情境,感知规律

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出示教材场景图)

师:你都看到些什么?你能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盆花、彩灯、彩旗的摆放规律吗?

(1)小组讨论:图中的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有说明共同特点?

(2)学生汇报:

(3)课件演示、归纳总结: 像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的现象数学上叫做周期现象。 完成板书:简单的周期 齐读两遍

2.教学教材第31页例题

(1)按盆花的排列规律,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 (2)出示要求,学生尝试讨论。

①理解题意,独立尝试,并将方法记录在练习本上。 ②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3)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叙述: 方法1:画图法 方法2:列举法

方法3:除法计算法:19÷3=6(组)……1(盆)

重点理解计算方法:19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3?商6代表什么?余1呢?(按依次重复的规律,第七组第1盆花是什么颜色?每组第一盆花是什么颜色?)

三、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策略

1.课件出示彩灯图:照上面那样排下去,每4盏为一组,分别是红、紫、绿、紫。那么从左边起第2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第23盏彩灯呢?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解答。 (2)学生汇报。

(3)结合学生回答逐步优化:画图法较繁杂,计算法简便。 2.按照彩旗的排列,第26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第28面呢? (1)学生独立用计算的方法解答。 (2)集体校对。

(3)比较两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有余数,余数是几,这个物体和每组中的第几个物体相同;没有余数,这个物体就和每组中的最后一个物体相同。

3.小结:刚才我们解决盆花、彩灯、彩旗中的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干什么?(找规律)这些物品的摆放都是什么样的规律?(依次重复)找到规律,我们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那种方法比较简便?

4、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吗?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你能用△、□和○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吗?

2、十二生肖

五、回顾反思,总结学习方法

推荐第8篇: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30页~31页实践活动。

教材简析:周期现象是有规律的现象,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这种确定的结构是现象的周期。周期现象的教学价值在于培养学生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探寻规律、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3.使学生在探索与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周期,体会它的确定性。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计算策略时,能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能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设计思路:

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班级汇报分享成果;利用学生对问题的讨论结果,进行例题学习,以问促思,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采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讲解,在加强对学生在体会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同时,逐步对方法进行优化,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最后,对生活中周期现象的收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深厚的兴趣,对知识强烈的渴求。

教学流程:

一、课前自学

1.自学并完成学习单。

(自学是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教师之前要设计一份预习提纲,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

2.课始3分钟进行预习作业交流。

(由于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完成预习作业纸,每个学生都有所发现。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同时也为后续学习提供素材。)⑴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学所学到的内容,有一点说一点,同时也让学生说出新的发现、新的解法和一些创新的想法,还要让学生谈谈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⑵集中讨论《学习单》中第一项活动的内容。适时板书:规律。

过渡:生活中像这样物体有规律排列的现象还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研究。

二、课堂导学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有很多误解和遗漏的内容,这一步要求教师能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针对性问题检查学生哪些知识已经搞懂,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再回过去看看书,或小组合作探讨。)

(一)发现规律

1.出示主题图,注意提醒观察的顺序:从左边看起

问:你觉得图中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排列有规律) 2.那么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先自己说说,再和同桌说一说 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时,让学生一边指图一边说。

那么它们接下去的分别会是什么颜色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其中的奥秘。

(二)研究规律

1.按盆花的排列规律,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样想的?

⑴展示学习单上的方法,注意各种不同想法的展示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生适当板书:画图列举 计算] ①画图的策略:

△□○ △□○ △□○ △□○ △□○ △□○ △ (△表示蓝花,□表示黄花,○表示红花)

第19盆是蓝花。

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图形?(提醒:在画图时一定要数清个数)

②列举的策略:

从左起,分别为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所以第19盆是蓝花。

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

③计算的策略:

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板书:一组)19÷3=6(组)„„1(盆),第19盆是蓝花。

学生说,师板书:19÷3=6(组)„„1(盆)答:第19盆是蓝花。

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3是什么意思吗?6呢?1呢?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点击演示

△□○

△□○

△□○

△□○

△□○

△□○

师述:

像这样,每3盆花看作一组,19÷3=6(组)„„1(盆),那就有这样的6组。注意6的单位是“组”,而不是“盆”。

余下的1盆指得是哪一盆?(就是第19盆,它是第7组的第1盆)根据余数是1盆为什么就可以确定第19盆是蓝花呢?(再一次结合图讲解,它们是“蓝、黄、红、蓝、黄、„„这样不断重复出现的,每组的第1盆都是蓝花。)

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⑵比较反思:对于这几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的方法,知道了左起第19盆花的颜色,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一定要先找到规律,看清排列顺序。

2.按彩灯排列的规律,第20盏灯是什么颜色的?第23盏呢?

(1)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

(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

每几盏彩灯可以看作一组?20÷4=5(组)没有余数,该怎样找答案呢?(看一组中最后一个)

第23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23÷4=5(组)„„3(盏),第23盏是第6组的第3盏。 (3)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盏、第10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结:看来在解决这类问题时,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但一定要弄清每几个一组,以及每组里的排列顺序。

3.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彩旗是怎么排列的。

想一想,每几面彩旗可以看做一组?(每4面可以看作一组 那么第26面旗是(

)色的,第28面旗是(

)色的。

那么第20面旗是(

)色的,第23面旗是(

)色的。

讨论: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旗?为什么?

(余数是

1、2是红旗,余数是3及没有余数是黄旗,强调余数与彩旗的对应关系)

小结:在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弄清余数与每组里事物的对应关系,就能很快地作出判断了。

(三)总结全课

1.像上面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板书:简单的周期)

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吗?

欣赏:

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按一定的周期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还很多,你还能说出一些吗?(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

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2.你觉得要解决这样有关周期现象的问题有什么好办法?

小结:我们发现做这样的题一定要仔细观察,找到其中的规律,然后用除法算一算,再根据余数就能作出判断了。

三、提升练习

1. 北京欢迎您北京欢迎您„„

第20个汉字是什么?

2. HYNHYNHYNHYN„„(颜色不一样)

第20个字母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

3.你能用△、□、○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吗?

当然,不仅是这样的图形,我们熟悉的汉字、字母、数字等等都可以作为设计的素材。

四、板书:

推荐第9篇:四年级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参加国家“一师一优课”活动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2016年9月 活动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的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规律,并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逐步优化的过程,理解和掌握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活动重点:

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掌握用除法的方法解决问题。 活动难点:

能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在有余数或没有余数的情况下正确判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中年级学生对探索实践活动有兴趣,而且也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但观察、发现隐含的规律,抽象概括发现的规律,并运用规律去推理存在困难,所以教学活动时要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教师引导点拨相结合,在活动中体验、回顾总结,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活动设计说明 “简单的周期”是新教材编入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单独安排“探索规律”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隐含的规律,体验探索和发现简单规律的一般过程,感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力求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新思想,教学设计注重以学定教,注重活动性,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线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推理等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国庆节马上就到了,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出示教材场景图)

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 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 灯、彩旗) ,说一说图中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彩灯、彩旗、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都是几个一组地排列着)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由近及远,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

师提问:仔细观察,你能说说盆花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吗? 生交流

师小结:每3盆花为一组,每组都是按“蓝花、黄花、红花”的顺序排列。 追问: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的排列规律摆下去,从左起第 10 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 你是怎样想的?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同桌同学交流

[教师注意每个小组交流情况,发现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教师适时展示、写算式、追问]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生适当板书:画图列举,计算] (1)画图的策略。

(2) 计算的策略: 把每 3 盆花看作一组, 19÷ 3=6 (组) „„ 1(盆) ,第 19 盆是蓝花。

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 3 是从哪里来的?6 什么意 思?1 呢?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师述:像这样,每 3 盆花看作一组,把 19÷ 3=6„„1,那 就有这样的 6 组。注意 6 的单位是“组”,而不是“盆”?余下的 1 盆指得是哪一盆?为什么?

强调:第 19 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要确定左起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只要看什么就可以了?

三、独立尝试,优化方法

谈话:下面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彩灯中的数学问题。 1.尝试优化。 (1)课件出示:彩灯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第2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2)提问:谁来汇报一下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做的?怎么想的? (3)抢答:第23盏彩灯呢?学生抢答,提问: 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口述,师板书:23÷4=5(组) „„ 3(盏) 提问:没有余数怎么判断左起第20盏灯是什么颜色呢?

(4)比较:通过解决彩灯中的数学问题,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2、学生探索彩旗的排列规律。(1)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从左边起第26面旗是什么颜色?第28面呢? 分组活动。 组织反馈与交流。

3、比较发现

(1)比较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规律,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解决盆花、彩灯、彩旗的问题时,哪种方法比较适用?

用除法计算时根据什么来确定除数?(分组)如何分组呢?(几个几个依次重复,就把几个分为一组)

也就是说,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首先需要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找到依次重复的规律,再分组确定除数,列出算式。计算后,要确定某一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应看什么?怎么看余数?没有余数呢?(看余数,余数是几,这个物体就和每组中的第几个物体相同;没有余数,这个物体就和每组中的最后一个物体相同)

(2) 归纳周期排列的事物的特点。

像上面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 (3)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找出下面图形排列的规律, 根据规律算出第40个图形是什么? (1)□△△□△△□△△□△△„„ (2)☆○○△☆○○△☆○○△„„

2、用△、□和○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

3、四(2)班同学参加学校跳绳比赛,他们比赛的队伍按“三男二女”依次排成一队,第28位同学是男生还是女生?

五、回顾反思,交流收获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发现了数学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即周期现象,也就是规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找到了许多规律,也用规律解决了许多问题。其实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有规律的现象,正是这些规律的呈现,才创造了我们有序而多彩的世界。数学家坦普倍尔说过:“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秩序就是规律。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规律的现象,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

六、布置作业,动手创作

请同学们用水彩笔自己设计一条有个性、漂亮的项链,再算一算,按你的设计规

律,第100颗是什么颜色的珠子?

板书设计:

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

画图 计算:盆花:19 ÷

6(组)„„1(盆)

蓝色

彩灯:20 ÷

5(组)

紫色

23 ÷

5(组)„„3(盏)

绿色

推荐第10篇:时间的周期问题的教学设计

篇1:《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与意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周期的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体会列举、推理、计算等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3.通过数学活动,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经历探究的过程,发现解决时间周期问题的规律,并会运用这个规律来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微课、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示周期现象的概念

谈话: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今天是什么日子?对,今天是3月31日星期二,再过一天是星期几?再过2天呢?再过3天呢???再过7天呢?再过7天还是星期二,让我们继续数下去(课件呈现翻日历情境),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在数学上叫周期现象。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时间的周期问题(板书课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的日历翻到了4月16日星期四,请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信息?(课件出示情境图)

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1)4月16日到5月2日一共有多少天?

(2)5月2日这天是星期几?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并课件出示问题:5月2日这天是星期几?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中的时间改为现在的时间,而且运用翻动日历的动态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解决问题,探究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小华的生日是星期几呢?请同学们先静静地想一想,在1号作业纸上试一试,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又多又好!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预设:

(1)查年历卡的方法。

(2)列举法:

第一种:把从4月16日到5月2日所有的日期以及对应的星期几都一一写出来。

提问:还有不同的列举方法吗?

第二种:只写一组星期一至星期日。

追问:为什么你只写了一组星期几呢?

谈话:是啊,7天为一个周期不断重复出现,所以只写一组就可以了,你可真聪明!我们把不断重复的这一组就叫做一个周期。

谈话:对于这两种列举方法,你想说点什么?

(3)推算法:

重点提问:“为什么要加7呢?”

(4)根据周期进行计算

追问:谁听到他总天数16天是怎样求出来的?为什么要用16÷7?余数是2天,你为什么就能断定答案是星期六呢?

预设:16天里有2个周,还余下2天,4月16日是星期四,两周后还是星期四,余下2天,就要从星期四往后推算2天,所以是星期六。

2.借助课件,进一步梳理解题方法。

谈话:刚才交流的几位同学方法都很好,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请看大屏幕:

第一种查一查:

第二种列举法:

第三种推算法:

第四种计算法,并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16天里

有2个周,还余下2天,所以答案是星期六。

【设计意图】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畅所

欲言,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然后借助课件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形象直观的课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时间的周期问题的解答方法,充分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比较总结,提升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这些方法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梳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小结: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根据周期是7天的规律进行解答的。做题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

2.借助微课,梳理方法。

谈话:同学们,其实我们今天学习的周期问题并不陌生,二年级我们已经接触过了,下面通过一段微视频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微课看完了,请同学们思考:在解决这两个周期问题的时候都用到了算一算的方法,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相同点都是利用周期的规律进行解答,解答方法基本一致,就是先找周期,再列算式,最后看余数确定问题的答案。不同点:今天学习的需要先算出经过的天数。

小结:看,刚才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出了周期问题的基本解题步骤:一找周期,二列算式,三看余数。(板书3个步骤)

【设计意图】在学生得到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后,适时进行比较总结,沟通了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会了图形的周期问题的解答方法,今天又学习了时

间的周期问题的解答方法,它是周期问题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所以在这里借助微课,将这些方法进行有效梳理,给学生形成一个知识串,帮助学生有效建模,从而使学生对周期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巩固算法,形成技能

1.20xx年5月2日是星期六,6月1日是星期几?

重点交流: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2.李老师要把写着

小丽、小军、小青四个人。已知13号发给小红,28号发给谁?131号发给谁呢?学生独立完成后,重点交流:这也是周期问题,周期是4。

【设计意图】顺延主题情境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承载练习,构成一个完整的情境串,不仅便于学生理解题意,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过程的轻松和快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觉、熟练地运用周期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内化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课堂延伸

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用刚学到的本领解决了生活中的周期问题,你们太厉害了!其实周期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还能想到哪些周期现象呢?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周期现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课堂总结,深化体验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赶紧和老师同学分享一下吧!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方面谈收获。

预设:生1:这节课我认识了周期现象。

生2:我学会了周期问题的解答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的周期问题。

生3:这节课我又掌握新本领了,我真高兴!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谈收获,进行知识整理与自我评价,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篇2:周期问题教学设计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

厦门大学“阳光春蕾”文安小学志愿者 刘庆龙

教学对象:4年级。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具: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课型:讲授为主,小组讨论为辅,配上课堂互动和训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周期现象、周期、元素的概念、周期问题的形式,学会用所教方法解决一些基本的周期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脑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中周期、循环的奇妙,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周期、元素等概念;余数法的解题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找到周期和周期中元素个数;用余数法时余数为0的情况;需要自主安排元素时如何安排。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今天刘老师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请仔细观察噢。

(电脑演示:一排红色和绿色相间排列的气球,既“红绿红绿红绿?”) 问:请问大家看出这些气球的排布规律了吗? (① 有两种颜色②颜色相间排列)

2嗯!大家都很聪明,那现在老师问你们,如果这儿一共有20个气球,那么排在最后的那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大家抢答,请一些同学说出自己的判断理由)

小结:大家都很不错!其实这个问题呢,正是老师今天想要和你们一起探讨的“周期问题”!不知道什么是周期先不要紧,让我们再看一张图片! 二 新授

(一) 关于不重复元素的周期问题

请大家看看这张图片,仔细观察,这其中的规律又是什么?

(电脑演示:一排三种颜色相间排列的气球,即“红黄绿红黄绿..”) (① 有三种颜色的气球②三种颜色按一定的顺序相间排列)

问:如果一共有20个气球,那么最后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呢? (分组讨论,然后请各组代表说出本组的解答方法 ①按规律画出20个气球,观察最后一个的颜色(此称为逐个数数法)②观察规律,

1、

4、

7、

10、

13、

16、19号颜色相同,

2、

5、

8、

11、

14、

17、20号颜色相同)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很不错的,那现在老师加大一点难度,如果是第30个气球那是什么颜色呢?谁能最快告诉我?

(生讨论,请第一位得出答案的同学讲述思路过程)

小结:不知不觉我们又解决了一道周期难题!那到底什么是周期呢?(指向黑板或大屏幕,详述,此为教学重点)知道了周期的概念之后,我们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上面的难题啦! 例如刚刚这道题,气球是按照“红黄绿”三种颜色顺序排列的,我们就说是三个颜色为一个

周期,也就是周期数是3,每个周期里都有3个气球 (教学重点,详细讲述)。

问:那么20个气球里一共有多少个周期呢?是6个还是7个?怎么算出来的?我们可以用周期来判断最后一个气球的颜色吗?(教学难点,重在引导出余数法求周期问题的过程) 用余数法引导求最后气球的颜色: 可用周期来判断最后气球的颜色,20个气球里含6个周期还多2个气球,用20÷3=6??2(个) 20是气球的总数,3是每一个周期中气球的个数(此称为元素,为教学重点,在讲解时可具化成实物更容易理解),得到的余数2对应的就是每个周期里的第2个气球,也就是黄色。 问:如果是一共40个气球呢?50个呢?(生自由讨论,发言,总结)

(40÷3=13??1对应的是周期中的第1个气球,所以是红色;50÷3=16??2对应的是周期中的第2个气球,所以是黄色)

思考:红色和黄色的气球都有了,绿色的气球很不服气,那什么情况下可以轮到它呢?余数有可能是3吗?(此为教学难点,请同学自由发言,后总结并强调,力求每个同学都听懂) (余数只能是0、1或2,余数是0时即对应着第三个颜色的气球!) 拓展:如果是一共有100个气球,但想要找第8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谁能最快告诉我?(举手发言,请同学陈述方法)

(方法:可以不管第80个以后的气球颜色,把80号当成最后一个气球,方法同上) 训练:演示一张4种颜色气球相间排列的图片“即红蓝黄绿红蓝黄绿?”,请大家找某个数字的气球颜色(电脑演示,师生一起解答,同时兼顾前面并未听懂的同学答疑解惑)

小结:我们认识了周期,学会了怎样找周期,看周期里气球的个数,解决周期问题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余数法,用余数法的步骤有这些:

A观察找出排列中的周期和一个周期里含有的元素个数;

B确定所要找的元素在第多少个位置,用这个数除以每个周期里的元素个数; C将上式得到的余数对应到一个周期里的某一个元素(尤为关键); D找出这个元素,表示出来,得到答案。

(这一步请同学们自己讨论总结,看哪个小组概括得最好最准确)

(二) 关于含有重复元素的周期问题

师:解决完刚刚的周期问题之后,老师脑子里又蹦出了新的疑问,如果气球不听话不是这样排列呢?请大家看看这张图片。

(电脑演示,气球排列为“红红绿红红绿?”)

这张图片上和上一张相比有了一些变化,黄色变成了红色,如果同样是一共20个气球,那最后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学生抢答,并引导说出这种情况下的周期数和每个周期里含有的元素个数,并和上一种情况进行对比)

拓展

师:如果是这种情况呢?第2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电脑演示:气球的排列为“红黄红绿红黄红绿??”)

(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找出周期数和每个周期里的元素个数)

小结:通过刚刚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当一个周期里的元素有重复时,我们依然可以用上面的逐个数数法或者余数法来解答对不对?重点是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找准正确的周期是什么,不要被重复的元素迷惑啦!(再次指出上两题的例子中周期重复元素进行强调) 周期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可绝不仅仅是数气球噢!这不,老师又发现了两道新题,不过相信我们学过上面的知识之后一定能把它攻破的! (电脑演示两道训练题) 训练:

1根据图形的排布规律算出第25个图形是什么;

??

2十二生肖的顺序是这样的: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如果公元一年是鸡年,那么请问你们知道公元2012年是什么动物的年份吗?(挑战题:上面的题中龙年一共出现了多少次?)

(难点:学会从鸡年开始排起,把鸡年当作第一年即第一个元素)

(请同学独立完成,然后和同桌交换自己的答案,看两人是否得到相同答案,同时会解答的同学可为不懂的同桌提供提示或解答分析)

(三) 关于周期问题的其他应用 师:周期问题是一个很奇妙的问题,我们通过周期的规律不仅可以找出第某个元素是什么样的,还能巧妙地解决一些看起来很难的问题,这不小明在纸上随意写下了这样一个式子:1+2+7+1+2+7+1+2+7??+1+2+7,他数了数一共是60个数,他想知道这个式子的结果究竟是多少,你们可以帮帮他吗?(电脑演示题目)

(同学分组讨论,请每一组分别讲出排布特点、周期数、每个周期里的元素数等解题要点) 小结:通过开始学的余数法,得出周期数后,用周期数与每个周期里数字的和相乘,得到的结果即式子的总和;如果最后的几个元素不够一个周期,则再加上这些“残余”的元素(这一点如时间充裕可适当拓展)。 师:同学们,通过上面的题目,我们知道,掌握了周期的特点,就可以计算一些很大很复杂的式子,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下面还有今天最后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如果你能想出来就太棒啦,请看大屏幕:

小明在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参加“全国华罗庚杯数学奥赛”取得了初赛第一名的好成绩,他将在某一天参加复赛,现在假设你是小明,老师把那个参加复赛的日子发到你们的手上,请你们待会儿告诉我,你们都是星期几参加复赛呢?(电脑演示题目)

(如果时间充裕,则请学生们一个个说出自己的结果,有疑惑或错误的再在全班的帮助下进行诱导纠正得出正确结果,最后比较相同结果的同学日期之间有什么规律;如果时间不够充裕,则作为课后作业,在第二天返校时收集答案并进行分析讲解)

总结:

1如果回到家里爸妈问你今天在数学课上学到了什么,你会怎么回答他们呢?你可以自己出一道周期问题考考他们吗?越难越好噢!

2在生活中也有非常多的周期问题的例子,比如红绿灯总是按顺序和规律亮着,钟表的秒针走一圈一分钟后又回到原点,大家说说你见过的周期问题还有那些呢? 3(大家都说得很不错,)今天我们学到的周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当然它也只是数学的知识大海洋里一朵小小的浪花,还有更多的有趣神奇的东西等着我们驾着知识的船舰去采撷,让我们下一次再继续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吧!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一 数学兴趣课上,王老师写了一组有规律的数:

2,0,1,0,2,0,1,0,2,0,1,0,?? 王老师笑眯眯地问:你们能找到他们的规律吗?能不能算出第21个数是几?这21个数的和又是多少呢?

二 下面是按照一定规律书写的表格:

那么,第2012组中对应的数字、文字、字母是怎样的? 数字: _ 文字:_字母:_

篇3: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

2、使学生能掌握周期问题中的基本概念,对于较复杂的周期问题, 可以通过画图,计算等方法分析,找出周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理解周期问题意义,掌握正确需寻找周期数的方法与解决周期问题的公式,如何使用总量除以周期,并区分是否有余数。

情景导入:由几个简单的故事导入:如:《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从而揭示周期问题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一:简单的口述游戏抢答:

问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像?

提示:如一周有七天,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的十二生肖,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每转一圈

都会重复继续等等,都是周期问题。

设置悬念:刚才同学们举的这些现象中,一年当中的12个月的12,12生肖中 的12,一个星期7天中的7在我们的周期问题当中是什么意思呢?

归纳定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而重复出现一次的个数叫做周期。 通过归纳的定义让同学们找出刚刚举例的周期。 如:一周七天:123456712345671234······ 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

再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 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

判断是否属于周期现象后怎样快速寻找周期?

说明:周期问题中我们首先去找重复体,重复体中有几个数,那说明周期就是几。

(一) 图形的周期问题

例一: 小红把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按先2个红的,后1个白的,再3个黑的规律排列(如上 图),请你算一算,第32个珠子是什么颜色?第36个珠子又是什么颜色? 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珠子是按“两红一白三黑”的规律重复排列,即6个珠子为一周期,32÷6=5(组)······2(个),32个珠子中含5个周期多2个,所以第32个珠子

就是重复5个周期后的第2个珠子。 2+1+3=6(个)32÷6=5(组)······2(个) 答:第32个珠子应为红色。

36÷6=6(组) 答:第36个珠子是黑色。

【诀窍】这类问题一般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答。在研究这些简单周期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仔细审题,判断其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也就是要找出重复的固定数,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最后根据余数得出正确的结果,比如余数为3,就找循环节里面的第3个状态。

小结:

1、按照规律 重复出现的问题就是周期问题

2、总数÷周期数=组数总数÷周期数=组数??余数

3、整除时,是周期中最后一个有余数时,余几就在周期中数几

4、解决周期问题的关键是知道总数与周期数

练习题

(一)

按下面的方法摆80个三角形,最后一个三角形是白色还是黑色?

(二) 生活事物周期问题

例二: 公园大门口,挂着同样大小的红,绿,黄气球共150只,按先5只红的,

再4只绿的,再3只黄的顺序排列着,第125只气球是什么颜色?

问生:公园里面的气球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我们能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什

么问题?

它的周期数是多少?这里的总数是150还是125?解:125÷(5+4+3)=10(个周期)??5(只) 结合公式余几则数几,第125只是红色

小结:在解决排列事物类周期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图形中找到周期数,总数等条件,从而利用公式解决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余数和没有余数这两种情况的区分! 练习题P67我来做

(一)

挂着同样大小的红,绿,黄气球共150只,按先5只红的, 再4只绿的,再3只黄的顺序排列着,第125只气球是什么颜色?

问生:公园里面的气球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我们能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什

么问题?

它的周期数是多少?这里的总数是150还是125?解:125÷(5+4+3)=10(个周期)??5(只) 结合公式余几则数几,第125只是红色

小结:在解决排列事物类周期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图形中找到周期数,总数等条件,从而利用公式解决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余数和没有余数这两种情况的区分!

练习题P67我来做

(一)

知识提升

(一)

例三:渔民李大爷总是从元旦之日起,按照打鱼的老规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请问2004年的最后一天他是打鱼还是晒网? 分析:审题,首先让生自己思考。

(提示)我们为了便于表达,用“○”来表示李大爷打鱼的日子,用“●” 来表示李大爷晒网的日子。那么李大爷打鱼,晒网的情况如下 ○○○●●○○○●●○○○●●?? 提示到这一步之后又让学生自己思考,找准题中的总数,周期数,再利用公式此题就解决了。

从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大爷打鱼、晒网的情况总是以 ○○○●●这样5天一个周期而不断重复出现的。周期数找到了,那么总数怎么找了?

问题是求2004年的最后一天,说明这里的天数是总数,另外2004年是闰年,全年有366天,366天可以分为多少个周期呢?

利用公式:366÷5=73(组)······1(天)

说明有73个这样的周期,还余一天,余下的这一天也就是下一个星期的第3一天,是打鱼的日子。

小朋友们,这个问题你们明白了吗?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

第11篇:《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推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简单的周期》教案及反思

陶红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30页~31页实践活动。

教材简析:周期现象是有规律的现象,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这种确定的结构是现象的周期。周期现象的教学价值在于培养学生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探寻规律、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数学意识。 设计思路:

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班级汇报分享成果;利用学生对问题的讨论结果,进行例题学习,以问促思,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采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讲解,在加强对学生在体会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同时,逐步对方法进行优化,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最后,对生活中周期现象的收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深厚的兴趣,对知识强烈的渴求。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探究规律的能力,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简单的周期规律现象,只是他们还不能完整清晰地表述其规律,借助具体的现象去观察,能够从部分推断出整体情况。在有规律的分组中,学生能够与已掌握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经验联系起来。教师只要调动学生的学习需求,启发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结构特点,创造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寻求解决周期问题的策略,并体会除法计算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的情境,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规律,并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优化,理解和掌握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分类、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用除法的逐步优化过程。 教学难点: 能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在有余数或没有余数的情况下正确判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游戏“男生女生数字记忆大PK”。引出课题:探索规律 周期现象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国庆期间,咱们学校准备摆放许多彩旗、彩灯、盆花,(出示教材场景图)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设计图,从图中,你都看到(盆花、彩灯、彩旗),是随意摆放的吗?说一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彩灯、彩旗、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都是几个一组。 )

1、初步提问(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喷画是怎样排列的?(蓝花,黄花,红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先猜一猜)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猜测就一定正确吗?还得验证?还得有理由?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被盆花排列的规律表示出来。①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②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注意每个小组交流情况,发现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调整。)

3、全班交流。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站在位置上口头说,教师适时展示、写算式、追问)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生适当板书:画图、推想、计算)

(1)画图的策略。 (2) 计算的策略: 把每 3 盆花看作一组, 19÷ 3=6(组) „„ 1(盆),第 19 盆是蓝花。

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 3 是从哪里来的?6 什么意思?1 呢?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师述:像这样,每 3 盆花看作一组,把 19÷ 3=6„„1,那就有这样的 6 组。注意 6 的单位是“组”。余下的 1 盆是哪一盆?为什么?

强调:第 19 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要确定左起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只要看什么就可以了?

三、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策略

谈话:下面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彩灯中的数学问题。 1.尝试优化。 (1)课件出示:照上面那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2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2)提问:谁来汇报一下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做的?怎么想的?(有没有用画图或分成奇偶数的方法做呢?为什么你们不用这种方法呢?)学生回答得出: 画图法太繁、分类方法不适用。

(3)抢答:第23盏彩灯呢?学生抢答,提问: 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口述,师板书:23÷4=5(组) „„ 3(盏) 提问:没有余数怎么判断左起第20盏灯是什么颜色呢? (4)比较:通过解决彩灯中的数学问题,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2、学生探索彩旗的排列规律。(1)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从左边起第26面旗是什么颜色?第28面呢? 分组活动。组织反馈与交流。

3、比较发现

(1)比较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规律,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几个几个依次重复)。在解决盆花、彩灯、彩旗的问题时,哪种方法比较适用?(用除法计算,几个一组就除以几)

小结:根据周期求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可用除法计算,如果正好除完,那么这个物体就是周期排列的最后一个;如果有余数,按余数,从周期排列的第一个开始数,余几就数到几。

(2) 归纳周期排列的事物的特点。

像上面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

(3)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星期,一年四季,十二生肖、昼夜交替、月圆月缺„„)

四、拓展应用,回顾反思

用△、□和○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序列。 反馈、交流。

五、回顾反思

1、学生谈体会:

(1)按周期排列的物体,总是一组一组的出现,至少要观察两组物体才能发现规律。

(2)用排一排,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能很快的发现规律。 (3)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比较方便。

2、师概括提升

今天,我们找到了许多规律,也用规律解决了许多问题。其实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有规律的现象,正是这些规律的呈现,才创造了我们有序而多彩的世界。数学家坦普倍尔说过:“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秩序就是规律。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规律的现象,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吧。

板书设计:

探索规律

周期现象

画图 △□○ △□○ △□○ △□○ △□○ △□○ △ 列举 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

计算:盆花:19 ÷

6(组)„„1(盆)

蓝色

彩灯:20 ÷

5(组)

紫色

23 ÷

5(组)„„3(盏)

绿色

教案设计说明与教学反思:

“找规律”是新教材编入的内容,安排的是周期问题。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的结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的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周期问题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周期现象,通过对简单的周期性问题的探究,理解周期性问题的结构特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周期问题。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力求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新思想,教学设计注重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策略。

一、设置悬念,激趣设疑引发学习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游戏:男生女生数字记忆大PK”为本课的学习开起了学生兴趣的大门,激发学生的猜疑和想要学习新本领的心理需求。学生带着想要学习老师一样一猜就准的好奇心,热情的投入学习。

二、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线,探索新知。

以国庆校园主题图引入新课,通过观察,感知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猜测接下去的颜色是什么?首先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因为主题图的规律并不难,学生易于发现,所以在这里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的自由表达,思维碰撞,完全可以对周期的结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通过感知周期的规律,理解周期的秩序相同两个环节的学习,沟通了周期与有余数除法的联系。正因为学生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所以作为个体的每一个孩子都进行了充分的观察、思考、发现,并且敢于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从而使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

根据周期定位置,找颜色。根据周期算个数。是本节课解决难点的关键环节。首先,本环节教学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是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以 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练一练等环节的学习,体会画图、排列、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我注意了加强合作交往,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其次,在已有学习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议一议,集体反馈交流,再次配合利用多媒体手段,考虑周期数和不完整周期中的个数,理解乘加的方法计算某一图形或颜色的总个数。

三、首尾呼应,联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课前和课尾游戏相呼应,相联系,学生学到了新本领并能及时的利用本领解决问题。使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同时,体验到周期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为生活所服务。

第12篇:《生命的周期》教学设计(推荐)

一、备课设想:

1、课程标准要求:

(1)通过活动进行探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2)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2、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通过活动、探究、交流,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让学生通过活动、分析、总结,来了解生物成长过程。

3、学生分析:由于生物成长过程比较抽象,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理解不了的,只有让学生亲自验证才行。

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

活动、分析、总结。

二、重难点:知道任何有生命个体的成长与变化,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求知精神。

三、教法:观察、活动

学法:整理、验证

四、教具:将生物成长过程图片制成的扑克牌。

学具:自制(将生物成长过程图片制成的扑克牌)。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生物的成长过程吗?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名字叫——空当接龙

活动:空当接龙

(1)教师出示活动规则。

(2)学生看完后,开始游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游戏时间)

通过游戏,有什么发现?

全班进行交流。

二、模型与解释

人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回忆上一节学过的《我们在成长》各种动物、植物的一生与人的一生是一样的吗?小组内进行比较,交流。

教学反思:

第13篇:《简单的周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简单的周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咱们班男生、女生,谁的记忆力更好呢?敢不敢pk一下?

规则:男生记上面的数字,女生记下面的数字,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记得又快又准。不能用笔。

(出示第一轮课件出示数字,很快消失)

师:看来男生和女生记忆力都不错,第二轮比赛增加难度,开始:

(出示第二轮数字,学生数秒时间观察,然后消失)

师:女生以绝对的优势赢了。

师:这次比赛公平吗?为什么? ( 生:不公平,因为女生的数字排列有规律,好记,而男生的数字没有规律。)

师:看来,规律帮女生赢得了比赛,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现象。

二、整体观察、初步感知

过渡:国庆节快到了,校园里一片节日的氛围,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点击)

生:盆花、彩灯、彩旗(还有同学会说树、小草)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预设:盆花、彩旗、彩灯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是一组一组排列的。

每种物体都是几个一组的排列。

而且每组都是相同的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那么每种事物的排列,都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进一步研究。

三、探索规律、运用规律

1.发现规律:

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

初步提问:仔细观察,盆花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你可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在纸上写写画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规律表示出来。

预设:1.语言:3盆为一组,每组第1盆是蓝花,第2盆是黄花,第3盆是红花。

2.文字: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

3.符号、数字:12

3123

123

……

(注意:圈一圈、分一分更能清楚地表示盆花的排列规律;省略号表示继续摆下去,后面的每组中,是依次重复出现,表示的更加科学;至少要写两组才能表示盆花的排列规律;)

师:虽然大家的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清晰的表示出了盆花的排列顺序。那就是(点击):

板书:(

)为一组,每组按(

)的排列顺序。

2.深入探究。 提问:(点击)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知道的?(每一组的第1盆都是蓝花,第10盆是第4组第1盆,所以也是蓝花。)

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学生猜测)

师: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把你的思考过程写在作业纸上。

汇报交流,方法优化。

1)用汉字表示: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蓝

2)用字母表示: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 3)用数字表示: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

4)用图形表示:

5)计算:19÷3=6(组)……1(盆)

注意让学生讨论:①算式是什么意思?(19盆花,每3盆为一组,可以分成6组,还余1盆。)

②为什么是蓝花?(余下1盆,是第7组第1盆,每一组第1盆都是蓝花。)

③重点比较: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可争论)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盆花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教师小结:当数目比较大时,用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3.变式巩固

1)师:彩灯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点击)

学生回答:每4盏灯一组,每组按照红灯、紫灯、绿灯、紫灯的顺序排列。

2)提问:照这样的规律排列,左起第20盏是什么颜色?第23盏呢?

学生列式计算,请学生板书

3)交流汇报:

20÷4=5(组)

23÷4=5(组)……3(盏)

讨论:①算式的含义。②余数3盏,是第几组第几盏?没余数,怎么判断最后一盏灯的颜色?

4.触类旁通

1)师: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预设:如果有学生说2面一组,请观察第一组是两面红旗,第二组是两面黄旗,两组数量虽然相等,但是什么不一样?颜色。

小结:按周期排列的事物,不仅数量,颜色,排列顺序都完全相同。

2)提问:照这样的规律排列,左起第26面是什么颜色?第28面呢?

学生列式计算,请学生板书 3)交流汇报:

26÷4=6(组)……2(面) 28÷4=7(组)

重点说说算式的含义。

三、対比提升、总结提炼

1.对比提升

刚刚我们都用除法来解决了问题,对比一下黑板上的算式,再结合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你有什么发现?

1)每组几个,除数就是几。

2)根据余数判断结果。余数是几,就看每组的第几个;没有余数,看每组的最后一个。

2.总结提炼

1)揭示课题:像盆花、彩灯、彩旗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做周期现象。

(边说边板书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就是:简单的周期)

一组事物就是一个周期,像盆花里第一组就是第一个周期,第二组就是第二个周期,接着是第三个周期......”

四、回顾过程、活学活用

1、小试牛刀:小红正在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串珠。第38颗珠子是什么颜色?(指名板演,说说算式的含义)

2、活学活用:国庆节挂彩灯,按“红、黄、蓝、白、绿、紫”的顺序挂,一共挂了50只彩灯,

(1)第50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2)红色的彩灯一共有多少只?

3、小小设计师:你能用△、□和○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吗?

4.回顾探索周期规律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5.还记得上课开始时的那场记忆pk赛吗?其实,男生的记忆数字也是有规律的,看……

师:看似杂乱无章的数字换个角度思考研究,规律竟如此清晰可见。正如数学家坦普.倍儿

说的: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愿同学们人人成为善于发现、敢于探究的小小

数学家。

板书:

简单的周期

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

)为一组,每组按(

)的顺序排列。

算式:………………

教学反思: 《简单的周期》是新版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个专题实践活动。本课找规律不难,重点是发现规律之后用除法来解决问题。本课例题选择的是学生身边的熟悉事物,如“盆花、彩旗、彩灯”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不同物体排列规律的观察上,激发了学习的极大热情和兴趣。

本节课教学我采用的是课前自主探究学习,课中交流的形式。

首先,我先用记忆记忆数字的快慢引入课题(有些数字排列有规律,有些数字排列没有规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所隐藏的数学因素,感知“规律”。

接着出现场景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充裕的空间。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按怎样的顺序摆放的。在解决盆花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再上台展示汇报,使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拓宽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在解决彩灯问题时,我则让学生同组说说自己的想法,再用自己认为比较简单的方法修正课前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归纳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比较简单。接着引导学生小结,余数是几就是每组的第几个物体或图形,如果没有余数就是每个组里的最后一个物体或图形。经历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这时,我将彩旗问题放手交给学生处理,由学生自己解决,我则用“余数是几,是红旗?余数是几,是黄旗?”这一问题将这堂课的关键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提高认识。 学生探索完这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后,再来欣赏,就使欣赏有了更加深广的内涵,大家回忆着日出日落、寒来暑往、春夏秋冬的季节更迭,深切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验数学规律的价值。

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课中,有些地方我还比较急噪,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还不够,没有为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广泛的可能等。有遗憾,就意味着反省,意味着认识的升华,意味着进步与提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不求最好,只为更好。

第14篇:数学广场——周期问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理解周期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周期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周期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周期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周而复始的循环现象呢? 生1:太阳的升起和落下。 生2:春夏秋冬。 生:…… (教师出示课件)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ppt中图片,找一找它们的特点?

小结: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出示周期现象的概念)而重复出现的一节个数叫做周期。(出示周期的概念) 出示课题:数学广场——周期问题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

1、

师: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个圆是什么颜色? 生:15÷2=7(组)······1(个) 师让学生说说思路。

2、

师:照这样写下去,第27个字是什么? 生:27÷4=6(组)······3(个)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每4个一组,第27个是第7组的第3个,是秋。

3、

师:照这样排下去,左起第38面彩旗是什么颜色? 生:38÷5=7(组)······3(个)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每5面一组,第38面是第8组的第3面,是蓝色的。 师小结:口诀

周期问题并不难,除法算式来帮忙。

列式之前别忙算,先找每组有几个。

每组有几就除几,算出余数就知晓。

余几就是第几个,没有余数找末了。

三、及时练习课内练习

1、

先独立完成,再互相交流。

1)、生:一周7天,(20-3+1)÷7 = 2.......4 师: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生:从星期四开始数第4天是星期日,所以5月20日是星期日。 2)、生:(28-1+1)÷7 = 4.......0 8月28日是星期二。 课内练习2(1)

生:一周7天,(18-3+1)÷7 = 2.......2

课堂小结 本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师:其实周期问题来源于生活中,请你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生活中找一找有关周期的现象并用数学知识来解答!

课后习题 课后作业:

⑴ 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

⑵ 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

第15篇:研究单摆的振动周期(教学设计案例)

研究单摆的振动周期(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设计案例)研究单摆的振动周期 (旧人教版必修+选修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讨论、操作、记录或总结发言。

2、学生能了解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理解此时的周期公式。

3、小组成员能相互配合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有计划的探究。

4、小组成员能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顺利完成操作——如按教师的示范正确地组装单摆、控制单摆在竖直面内做简谐运动、进行摆长和周期的相应测量。

5、学生能够通过交流讨论对自己的实验方案有一个初步的评价或有改进的措施。

〖实验材料〗

教师提供的材料有:铁架台、夹子、五号电池、二号电池、一号电池各若干、鱼网线一卷。

学生自备的材料有:学生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如文具、手表等) 〖实验设计与实施〗 ※教师在讲桌上用铁架台、鱼网线和一节电池动手组装一个单摆,介绍单摆模型和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并观察单摆的简谐运动。

※对学生进行分组:相邻的六人组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 ※分三个阶段对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理论预测和实验设计阶段(约8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

1、猜测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如何设计实验去证实你的猜测?

3、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 经验交流和总结:

1、猜测与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有关的因素可能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摆线——如摆长、摆线质量等;二是来自摆球——如摆球的体积、质量、形状等;三是来自运动状况——如振幅(或最大摆角)。

教师提示:根据单摆的模型,可以排除“摆线质量”这一条,且摆线足够长时,一般的小重物也可当作摆球,如本实验中使用的电池,这样,就又可以排除“摆球形状”、“摆球体积”这两条。 这时,有学生提出:据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可以直接排除“单摆的振幅”这一条;将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代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有同学从参考书上了解到的),可以直接推出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

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本节课我们使用实验的方法来探讨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从理论上已经得出结论的同学,可以用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

2、设计的实验方案——用单摆进行多次对比实验,得出定性的结论。摆动中,摆角不要超过5°;对比实验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和探究阶段(约17分钟)

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周期用什么办法测?摆长怎么测?摆角怎么控制? 学生边思考边动手探索。

第三阶段:交流总结、得出成果阶段(约10分钟)

1、实验结论:

单摆在摆角小于5°的情况下做简谐运动,其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也与振幅无关。

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随摆长的增大而增大,但周期与摆长之间不是正比关系(有两组学生补充说明:周期的平方与摆长成正比)。 (教师肯定学生的实验成果,并补充:科学家通过大量事实得出——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为

,其中,l为单摆的摆长,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另外,对于刚才已经从理论上推导出正确结论的小组给予肯定。)

2、实验方法总结:

⑴如何测量周期?各组提供的方法有: ①用手表测量一个周期的时间;

②用手表测量多个周期的总时间再求平均值;

③两组配合,同时从单摆运动的最高点释放摆球,对比周期的长短。 ⑵如何测量摆长?各组提供的方法有: ①用课桌边长进行测量; ②用手作尺进行测量; ③用学生用尺进行测量; ④用对折法确定长度关系。

⑶如何控制摆角?各组都使用量角器来控制。(教师补充:在已知摆长时也可以通过估算振幅来控制。) ⑷实验误差分析(学生分析,教师补充):

①因为周期太小,用手表直接测量一个周期时误差较大。(教师补充:因为摆球的运动速率不同,所以计时起点的选择也会影响到测量的精度。) ②测量长度误差较大或者只能进行定性对比。(教师补充:摆长的值应是在单摆自然悬挂时从悬点到摆球重心的距离。) ⑸实验可能的改进措施: 学生归纳:

①用累积法测周期,且应在摆球通过最低点时计时和计数。

②测量摆长时,使用更合适的仪器(如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并从悬点测到摆球中心。

③可以在多次测量后用计算结果说明问题;也可以根据所测数据用作图法找寻规律。

④可以尝试课后到兰山的山顶(约海拔2050m)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周期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教师小结:

第一:这次实验中,我们尝试了物理学中最常见的研究方法: 观察、实验→理论预测、提出假设→实验验证→修改假设→实验验证„„→形成理论。

第二:实验的改进措施是我们总结实验的经验和教训得来的,在这次小实验中,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各种各样的遗憾,不过,这些遗憾可以通过后面的一个定量化的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来弥补。

※最后,由同学们根据各组的表现,颁发各种口头奖励:如“最具创意奖”、“最默契小组奖”、“最佳组间合作奖”、“最佳周期测法奖”、“最佳摆长控制奖”、“最节约材料奖”等等。

〖学生反馈〗

学生在实验中兴趣高涨,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小组实验活动。在实验设计阶段,学生在组内的活动较多;第一次交流过后,有的小组已经受到其他小组的启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策略;在实际操作阶段,各组除了在实验中摸索和调整方案外,组与组之间也有相互影响;第二次交流阶段,各小组对本组的研究方案和实验结论都能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并能对其他组的方案给出比较合理的评价。

通常,在做学生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之前,教师都要花半节课到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授如何进行摆长和周期的测量,但还是会有许多学生在实验中出错。在进行了上述课堂小实验后,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已有所了解,并由他们自己总结了实验的改进措施,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预习实验的基础上,没有详细讲解实验的细节,只是着重介绍了秒表的读数规则,就放手让学生去做,结果很多学生都按时完成了实验,并得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总结与反思〗

⑴侧重于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堂小实验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应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

分层次是指对学生的要求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如,在测量周期的过程中,大多数小组都用手表直接测一次摆动周期,但有几个小组在教师给出累积法测时间前就自行提出了这一方法。这时,对后几个小组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应肯定前一种方法,但可以指出它在本实验中的误差较大。 有步骤是指探究过程中,教师控制着实验进行的节奏,按照“提出问题、制订方案→交流心得、修改方案→动手实验、探索规律→交流总结、得出结论→进行评价”的程序进行的小实验中,教师引导着学生的研究进程。尽管这样的探究似乎还不完整,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依然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探索带来的乐趣、学到探索知识的方法。 ⑵在以学生设计和动手实验为主的小实验中,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适时给学生以具有启发性的提示、在巡视中关注各小组的进程、帮助学生总结方法和结论,并尽可能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⑶课堂探究性小实验应以定性和半定量实验为主

首先是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将一个过于复杂的问题展开来进行研究,对于测量和计算方法也不能要求过高,所以课堂小实验多采用定性和半定量实验。

另外,定性和半定量的研究方法实际上也是物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赵凯华教授在他的专著《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中指出:“当一位成熟的物理学家进行探索性的科学研究时,常常从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入手。他们通过定性思考,半定量的试验,力求先对问题的性质、面貌取得一个总体的估计和理解,否则,一下子陷入细微末节的探讨,往往会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树林。”[1] ⑷建立4~6人组成的学习小组,一方面是使学生能与实验材料近距离接触,更有利于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实验中,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学会和他人在学习过程中团结协作、交流并分享信息;还有,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尤其是物理学习水平中等偏下的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更容易获得自信。 说明:这是本人学位论文中的一部分,略有修改。

[1] 转引自叶瑞英,等.物理演示实验开放教学的探讨.物理实验,2003,22(3),24~26.

第16篇:简单的周期教学反思

《简单的周期》教学反思

《简单的周期》是新版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个专题实践活动。本课找规律不难,重点是发现规律之后用除法来解决问题。本课例题选择的是学生身边的熟悉事物,如“盆花、彩旗、彩灯”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不同物体排列规律的观察上,激发了学习的极大热情和趣。

本节课教学我采用的是课前自主探究学习,课中交流的形式。

首先,我先用记忆记忆数字的快慢引入课题(有些数字排列有规律,有些数字排列没有规律),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所隐藏的数学因素,感知”规律”。

接着出现场景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充裕的空间。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按怎样的顺序摆放的。在解决盆花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再上台展示汇报,使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拓宽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在解决彩灯问题时,我则让学生同组说说自己的想法,再用自己认为比较简单的方法修正课前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归纳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比较简单。接着引导学生小结,余数1是每个组里的第一个物体或图形;余数2是每个组里的第二个物体或图形;余数3是每个组里的第三个物体或图形;……如果没有余数就是每个组里的最后一个物体或图形。经历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这时,我将彩旗问题放手交给学生处理,由学生自己解决,我则用“余数是几,是红旗?余数是几,是黄旗?”这一问题将这堂课的关键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提高认识。

学生探索完这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后,再来欣赏,就使欣赏有了更加深广的内涵,大家回忆着日出日落、月圆月缺的昼夜交替、寒来暑往、春夏秋冬的季节更迭,深切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验数学规律的价值。

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课中,有些地方我还比较急噪,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还不够,没有为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广泛的可能等。有遗憾,就意味着反省,意味着认识的升华,意味着进步与提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不求最好,只为更好。

第17篇:《简单的周期》教学反思

《简单的周期》是新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个专题实践活动。本课找规律不难,重点是发现规律之后优化出用除法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较简单实用。

一、尊重教材,联系生活实际

第一板块,我先设计了“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状态高昂。接下来我让男生记女生记不同数,让学生在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中再次体验简单的周期现象。这两个小活动固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都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周期规律”,因此可以考虑删掉一个导入活动,让下面的探究活动展开得更早充分。

第二板块是学生自主探究周期规律。我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改变,把“盆花、彩灯、彩旗”改成了海底的“海星、鱼、乌龟”,本意是让学生有更高的探究积极性,其实,“盆花、彩灯、彩旗”跟我们的生活更贴近,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这次的改编无疑是没有必要的。

二、把握重点,及时优化方法

在探究海星的排列规律时,我抛出一个评价任务:“第16个海星是什么颜色的?”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充裕的空间,让他们在纸上用自己的方法来找出答案,我选取“用文字写下去、用不同符号画下去、用除法计算”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上台展示汇报,让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拓宽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其实在这里我就应该把几种不同的方法一起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哪种方法最简单,小结得到用除法计算来解决这类问题比较简便。及时优化出用除法计算这类问题,那后面的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也会更高效。

三、回顾总结

回顾和总结,是一节课最后也是必不可少重要部分,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导入不够简洁,解决问题时学生的方法没有及时优化,导致本节课没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对解决周期规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这是这节课一大遗憾之处。最后,“1625364964”这串原本学生没找到规律的数字也可以提一下,其实这中间也有规律,与导入引出的“规律”相呼应,课堂也会显得更有层次一些。

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课中,有些地方我还比较急噪,处理得不够“机智”。有遗憾,就意味着反省,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不求最好,只为更好。

第18篇:简单的周期教学反思

《简单的周期》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时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通过练习反馈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运用归纳出的方法正确进行判断。

通过“男女生记忆力Pk赛”增加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同学们能够先找到他们的排列规律,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在解题过程中,先让同学们独立思考,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然后比较这些方法,找到最优的方式——列除法算式。随后的彩旗和彩灯就能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在遇到有余数时,要让同学们说清楚这是第几组的第几个,并根据每组的规律,找到所求问题的答案。

最后,学生探索完这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后,再来做一组练习巩固方法。姓名、儿歌、十二生肖的练习,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年龄和属相探索蕴含其中的规律,在有趣情境中,学生积极运用刚才建立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发展他们的应用意识。

在这教学中,在研究算式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时,学生理解得不够充分,使部分学生只会模仿练习,换个情境就不会了,不能达到去掉情境真正掌握方法。学生的表达不够充分,要让学生在主要问题上充分表达,教师要适时引导。

第19篇:简单的周期 教学反思

《 简单的周期》教学反思

陈海霞

我将教材上的例题做了一定的改变,把盆花,彩旗,彩灯的情境换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笑脸,五角星,苹果。授课之前,我还翻查了旧版的周期规律的教学,发现新版比旧版的要求降低,主要使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的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旧版还要求学生解决许多周期问题。所以设计的时候我主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索发现排列规律。原本以为学生对这种周期问题理解起来很是晦涩苦难。可是,教学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还挺快。有些学生还没等老师教授简便的方法,就已经跃跃欲试了。这让我感到高兴,说明学生善于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在教学笑脸、五角星、苹果的规律时,我组织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每几个为一组,分别以什么规律排列的,发现每组的规律是一样的,我在这一环节花的时候过多,学生已经发现了规律,还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说,其实学生已经掌握了。根据周期定位置,找颜色。根据周期算个数。是本节课解决难点的关键环节。首先,本环节教学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是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以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练一练等环节的学习,体会画图、排列、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我注意了加强合作交往,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其次,在已有学习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议一议,集体反馈交流,再次配合利用多媒体手段,考虑周期数和不完整周期中的个数,理解乘加的方法计算某一图形或颜色的总个数。在用除法解决规律的问题时,以笑脸为例,照这样摆下去,第19个笑脸是什么颜色?用喜欢的方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学生有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索,其实用除法计算是本节课的难点,我没有花很多时间,是我忽略的问题,我应该将19个笑脸呈现出来,每三个为一组,圈一圈,发现第19个是蓝色,用除法计算,说说每个数的含义,并且提问第19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在教授五角星这题时,第24个五角星是什么颜色?没有余数的时候是难点,我没有让学生画一画,或者圈一圈,这样能看出第24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接着我应该提问第65盆是什么颜色?发现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比较简便。在巩固练习时,十二生肖的问题,今年你几岁?属什么?多少岁的人与你的属相相同?这道题比较难,前面发现规律花了时间够长,导致这道难题没来得及处理,比较遗憾。

这节课,我基本把探究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完善、修正自己的认知想法。每当学生因为自己的理性认识、经验技能有所欠缺而发生疑惑时,我还是给了及时的引导,让他们不光会按照模式解决问题,更重要是知其所以然。 周期问题,生活常见,但是让学生进行抽象规律的确存在困难。哪怕就是在身边的很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周期问题的探究学习,也是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直观而深入、感性而理性的逐渐深化的过程。周期问题中,也存在一个验算证明的过程。当他们自己得出的抽象认识,这时我没有及时的直观论证,这本节课我忽略的。

第20篇:周期排列规律教学反思

《周期排列规律》教学反思

李婷婷

从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再到现在踏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行列,一路走来,收获着,也感慨着。关于数学教学、关于小学课堂,我想我再也不会报以轻松的态度,所以也越来越多地明白,一堂好课组织起来的不易,和展示出一堂精彩数学课的重要意义。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而总结反思我自己的这堂课,我发现在这一点上我做的非常不到位。首先,在40分钟的课堂中,作为老师,自身讲授的时间过多,学生自我表达、自我展示的时间太少,这样不仅加重了自己的工作量,还不利于引起学生兴趣,整堂课便显得枯燥,没有生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减少老师讲的时间,增加学生表达的时间;第二,独立探索环节,由于是智慧广场,题目相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比较难,学生苦思悯想的时间太多,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第三,组织教学。反思这堂课,我发现这一点我做的太差了。没能够做到眼中有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都是以自己为中心,争取把讲授的内容讲完,对学生掌握程度疏忽大意。学生做完题的时候,不能只顾着在上面交流的学生,忽略了大部分同学。组织教学不容易,建立必要的课堂教学常规,平时看一些有关课堂组织艺术的书。锻炼教学语言,掌握语言艺术,说话清楚,语言准确、精炼、鲜明、生动,具有内在的逻辑力量,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这些都是我以后的教学的过程必须努力追求的。第四,重难点讲解不清楚。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周期排列问题不是太理解,我没有正确的引导,在这里必须让学生知道利用算一算方法解决周期排列问题的步骤:几个一组;一组当中按照什么规律排列;列算式;看余数。通过清晰明了的步骤学生做到解决问题心中有数。

听优秀教师的数学课,往往是教师语言流畅,课堂组织有序,学生掌握得十分轻松。而在我的这堂课上,数学语言的组织就存在许多不恰当的地方,课堂的评价语言也相对匮乏,只会简单的表扬,这样的表扬亦显得空洞,得不到孩子的共鸣,相对而言:观察的真仔细,回答声音很响亮,字写得真漂亮,听的最认真……这些具体到点上的表扬需要加一些,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老师的表扬,使表扬达到应有的效果。

通过这堂课,我充分感受到对二年级孩子学生而言,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提起学生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无论在课的结构组织还是课堂语言组织上都要狠下功夫,积极向学校老师请教,及时反思,争取快速融入数学教师队伍,做合格的数学教师。

周期教学设计
《周期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