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角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07 07:35:35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 韩乔

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找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数学意义上的角;学生通过摸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设置从现实中找角、制作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制作角,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掌握角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角。 难点:画角。

教学准备:圆形纸 钟表 三角尺 剪刀 纸条 暗扣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学校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1.师:孩子们,刚才从屏幕上欣赏了咱们的校园,它美吗?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了吗?(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2.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出示园丁在剪草的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是角。(板书:角)孩子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二、探究新知: 1.在主题图中找角。

(1)师(指图):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学生说)学生说到一个,课件演示一个,教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 2.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

看,老师带来了三件物品,它们身上有角吗?(出示例1的图画) 等学生观察后,把剪刀、钟表、三角尺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问: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的:(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①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

②师(再指课件上第

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抽出两名学生)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3)判断角。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客人,孩子们,想看看吗?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课件出示课本第43页的第1题) 学生先判断再说理由。

(4)再回到主题图中讲评学生前面判断角出现的错误。

(5)师:你们看,下面几个图形里也有角,快跟你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吧。(出示课本第43页第3题,同桌互相指着看看,再指名学生说一说) (6)找生活中的角。

①师:孩子们,其实,不光在这些图形中有角,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教师的要求,两个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②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顶点和两条边。

师:小小的教室里有这么多的角,那我们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3.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①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学生轻轻地打开课本P39,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

②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

③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师(让生拿上来):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请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2)做活动角。

①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的活动角?用老师发给你们的长纸条和暗扣,试试吧!(生做) ②展示两学生做成的角(大小明显的):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重叠在一起。 师:你来试试。

生(把两个角放在展示台上比):把它们叠在一起,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之间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③认识角的小大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看一段动画片吧。角的王国有一个红角和蓝角,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请看(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从动画片中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吗?最后又怎样了?

生:它们是为了谁大谁小而吵的,后来通过比较,它们都是一样大的,它们又成了好朋友。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分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师:这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谁能像他这样说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4.教学例3:画角。 (1)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呀,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抽一生说) (2)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 师:这是第一步,接着看第二步,角画好了。 (3)师:应该怎样画角呢?

指名生说说。同时教师再演示一遍,并小结: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师:你们会画角了吗?试试看。 学生画,教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巩固应用:教材练习八第2题。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学习的。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1.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角的画法

先选择一个点,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

推荐第2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台实小 张碧英

教学内容:教科书38——39页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景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在操作体验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有大小,感悟到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3、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交流能力。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红旗上的五角星的名称缘由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的精神面貌真不错,老师准备把这几颗五角星奖励给表现 最好的同学。(课件出示五角星)这几颗星星为什么叫五角星呢? 师: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 友”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通过学生熟悉的“五角星”,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角是什么样的图形,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又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找角

师: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角的家,在画面中,哪儿有角?

师:不仅这里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然后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生生互动)

2、摸角

师:谁愿意说说你们找到的角?

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的角原来是这样的一个图形(点)。想想怎样才能把你们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呢?(点、边、边)

老师发现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这个点,还指了这两条直直的线。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吗?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指角吗?试试看。

师生一起指三角形的角、课本封面上的角。

3、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同桌合作指一指课件中的角。

师:角到底是什么模样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课件演示)

师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并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后板书(1个顶点、2条边) 生再次指认实物角的各部分名称。

4、判断角

(学生用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如五角的角与几何中的角的区别)

5、创造角

师提供学具:一条绳子、两根塑料条、圆或不规则纸片。 讲故事:“蓝角、红角比大小”(课件出示图)。

(在创造角的教学中,通过学生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及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探索,使学生感受角有大小,更好的认识角的特征,建立角的表象。在学生介绍角的时候选择一个角来比一比两个角谁大谁小,这样可以更自然的引到活动角的比较大小。)

6、画角

a、请学生想想说说,应该怎样画角。

b、教师规范画角的步骤。教师边画边说:先点一个点,从这个点起,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教师板演)。c、学生练习画角,教师给予鼓励。

d、学生反馈后,再画一个跟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练习反馈,实际应用

1、师:请同学们数一数三角形有几个角,再数一数每个小组桌面上其他图形的角。

2、给你一个长方形,只能剪一刀,你能把它变成几个角 学生操作后交流:不同的剪法,得到角的个数不一样。(电脑演示几种情况)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1、谈收获

2、学唱《角的歌》:我的名字叫做角

我有边儿是两条

一个顶点两条边

所以我叫角角角 (课中安排学唱《角的歌》,旋律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加上简明扼要的歌词和动作,是对“角”的一个特写,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五、课外延伸

老师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请你回去后仔细地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然后把它们写下来,题目就叫做:我所知道的角。

反思:《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和线段的基础上教学的。在这里,不给角下定义,也不讲角的度数,而是从观察事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制作学具等,加深其对所学几何图形的认识。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并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更重要千万倍。学生的思维应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在尝试操作、讨论的过程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

纵观整节课, 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部分又分为找出生活中的角、根据自己对角的感受制作角、结合课本和实践小结角的特征、画角等几个部分。这里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知识,自主学习,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也是整堂课最重要的部分,最能考验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和对所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因为教师很难预料到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学中,我对于自己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及时做出了灵活处理,没有生硬地把学生拉回到自己教案中所设计的思路。如在让学生自己制作角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用两条硬纸条做出三种不同情况的“角”,一种是常见的只有一个角,另一种是十字形的“角”,还有的是T字形的“角”。这里学生做的时候有的并不知道自己做出了几个角,只认为其中的一角是自己所做的,有的则是自己知道发现并创造出来。教师此时应因势利导,先让学生说出他说的角是指哪个,再问仅此一个角吗,还有吗,能比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既能鼓励其积极性,又能巩固对角的认识,一举两得。

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老师意在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尖、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老师也无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老师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讨我觉得自己定位的知识目标对初次接触角的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大,特别是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而新课标中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角,直观建立角的表象即可。

通过这次校内公开课,我感觉自己受益非浅,并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

推荐第3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在认一认、说一说、指一指、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等活动,初步认识角,会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明白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3、在折一折、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会做角;通过画一画,掌握角的画法,能够正确地画角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准确地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

请同学们看上的画面:校园的一角。谁来说说校园里有什么?

操场上的活动可真丰富,这里边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图形——角。老师手上拿着的三角板(抽象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形状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做角,这节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评析]

情境导入抓住了二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引导探究 学习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

师:在这幅校园图里有好多这样的角,你能找一找吗?让我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请学生自己指出来: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剪刀上张开形成的角、红旗上的角等等)

[评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图片中找出角,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让学生在堂上畅所欲言,给学生均等的参与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从现实个发现角、认识角。

2.初步感知,正确指角。

(1)出示剪刀、吸管和水管的图片。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指?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

(2)从实物中剥离出角的几何图形。如何把水管上的角画下来,会是怎么样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也可以用手比划比划,看看角什么样子的。然后老师在黑板上把这些角画出来。

并让同学说说它们的形状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讨论并汇报)。整理并板书: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并感受。

(4)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哪些图形不是角。(题略)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探究去接触知识,理解掌握知识。

3.做角。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请同学们拿出这张纸,用折一折的办法,折出一个角来。

学生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并四个学生上讲台展示,并说出所折的角的两条边和顶点在哪里。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定义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与角两条边张开有程度有关,把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把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师生一起,边操作边说)

.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老师拿出两个相差比较大纸折的角,怎么样比较?(学生回答)

(2)重叠法。老师拿出差不多大的角,这两个角谁大谁小?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角,谁的大一些?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6、画角。

、学生尝试画角,在小组内讨论画角的方法。

2、展示画角:先画一点,然后从这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画出了一个角。

[评析]观察、叙述、操作,使学生尽快掌握画角的技能。

三、巩固拓展

.数一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里各有几个角。

四、欣赏生活中的角

[总评]

本节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感觉到了数学于生活,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的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在:

1.教师在堂上敢于放手。在堂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充足了时间与空间。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找角、指角、做角、定义角的大小以及比较角的大小,都是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完成的,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

2.注意了知识的拓展。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增设了一个拓展训练,别具匠心,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内延伸到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推荐第4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先和你们做个猜图形游戏,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出示信封

师:谁来猜一猜这个信封里装着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预设 生:圆形。

师:再看这个信封呢? 预设

生1:长方形;生2:正方形;生3:三角形。

师: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是圆形呢?你们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预设

生:露出了一个角。

师:恩,真细心,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朋友——角。 板书:认识角。

师:角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图片,它就藏在这些幅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师:你找到图片中的角了吗,谁愿意到前面指出它呢? 教师引导。 新授:

师:我们刚刚欣赏的图片中有角,那你的周围,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指名回答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让老师知道了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角呢。

师:刚刚……说三角板上有角,老师这里有一个三角板,也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找到其中一个角,用手摸一摸,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

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师:你有什么发现,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发现。 预设:

生1:尖尖的;生2:痛痛的,痒痒的。生3……

师:同学们,请你们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 师:我们把这个摸起来觉得尖尖的、痛痛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师:你还摸到了什么? 生:边

师:你有什么感觉? 生:滑滑的,平平的

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那么你知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来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件物品,分别是剪刀、闹钟和扇子,你们能从这些物品中找到角吗?

师:真不错,我们还要把这些角搬下来,同学们看,它们就变成了下面的图形角。(学生一个一个指,幻灯片演示)

师:我们刚刚知道了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谁能到黑板上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呢? 指名学生到台上指出顶点和边,幻灯片演示。 画角

师:我们现在认识了角,你会用我们刚刚学到的本领来画几个不同的角吗?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教师让学生说说角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师:下面老师再来画一个角,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教师画角:先画一点,这是它的……(点出一点),再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这是它的……,再从顶点起往不同和方向再画一条边。

师:这两个角,你更喜欢谁呢?

师:为了便于区别这两个角,我们还可以给它取个名字,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一个小括号把两条边连起来,(这叫做角的标记),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个数字1,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跟着我一起读一遍:角1。板书

师:那么剩下的这个有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起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 练一练: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有信心吗? 生:有 第一关

辨角: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第二关

数角: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为什么?

师:一天,红角和蓝角因为比大小吵了起来,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师:你认为是红角大还是蓝角大,指名回答。

师:到底两个角是怎么样呢,请看大屏幕,老师把红角和蓝角重合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样大。

师:通过对比,我们知道了这两个角的大小是一样大的,现在老师这个角的边擦掉一些,角的大小发生变化了吗? 生:没有。 师:那谁来说说,角的大小和什么没有关系? 指名回答。

师:老师刚刚擦掉的是什么呀? 生:边。

师:那么角的大小与角的什么没有关系?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通过红角和蓝角的故事知道了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师:大家看,老师这有一个活动角,谁能把老师手中的角变大呢。 指名同学到前面变大,同学们看,她是怎样把角变大的(指名回答);谁可以把角变小呢,同学们,她又是怎样把角变小的呢?(指名回答)

师:刚刚……是怎样变大变小的?师:把两边拉的越开,我们就说张口变大,相反,两边拉的越小,张口变小。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大,什么样的角小吗? 指名回答。

师:现在呀,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拿出课前准备的角,把角的两条边向外拉,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这个角就……,再把两条边向里面合拢一些,再合拢一些,两条边张开的越小,这个角就越……

师:说的真好,老师帮你们总结了一下,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也就是说角的大小跟它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板书(角的大小跟它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请同学们把角放在桌子上,比一比看谁做的最端正。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知道了角的大小跟它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钟面,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什么呀? 生:角。

师:我们也把它搬下来,你能告诉老师,这3个角,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不错,下面老师带来了一道思考题来考考你们?

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请大家认真思考。 如果我是角

师: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指名回答。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介绍的真精彩,这些可爱的角,用处可大呢?

生活中角都有哪些应用,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图片) 结束:

同学们,角的用处很大,角的秘密很多,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找到更多的角,发现角更多的秘密。

推荐第5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很多图形,今天老师就考考你们(在黑板逐一贴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学生说出是什么图形) 师:(出示五角星形)那这个呢?生:五角星。

师:哦,真厉害,谁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生:因为有五个角。) 师:真聪明!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一起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揭示课题并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发现五角星上面有角,那三角板有角吗?谁能给大家指一指哪里有角?(学生指出的角都是一个点)

师:老师明白了,原来角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啊(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角吗?

生:不是,只是一个点。

师:对,摸一摸这个点,有什么感觉?(生:尖尖的。)

师:这个尖尖的点只是角的一部分,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师:那角除了有个顶点,还有什么?(两条线)这两条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摸一摸这两条边,有什么感觉?(生:直直的。)

小结:所以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我们在指角的时候,不仅要指出角的这个点,还要指出这两条直直的边。(示范指角)同桌互相指一指角。 师:太棒了,接下来我们来玩个寻宝游戏好吗?(好)

师:(出示主题图)在这美丽的校园里藏有许多角,我们把它们找出来。谁来说一说哪里有角?

2、师:在我们的教室里,也有很多的角陪伴着我们,同学们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指名说说在教室里找到的角。

师:生活中处处都藏有角,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有很多发现。

(三)认识角

过渡:这么多物品有角,那下面这三个物品有角吗?如果有,它们的角又分别在哪里呢?

师:谁记得刚才老师说这尖尖的点叫什么?两条直直的线叫什么?小结板书: (2)请一名学生指出其它两个角的顶点和边。

师:我们认识了角,想不想用自己的小手动手制作角呢?利用学具袋材料,小组合作制作角。(伴音乐)

师:我们来看看大家都创造了哪些角?(有绳子拉成的角,有圆形纸片叠的角,有纸条和图钉做的活动角。) 师: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角的边吗?

2、游戏“变变变”,体验角的大小。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变变变”的游戏,利用你手上的吸管,按要求变出一个角来,看谁反映最快。

师:你有什么发现?(角怎样使角变大呢?变小呢?)

小结:要想角变大,就把两条边打开;想角变小,就把两条边缩回来。

3、蓝角和红角的故事

师:蓝角和红角吵架了,我们听听它们吵什么?(播放动画) 师:大家认为,谁说得对?为什么?(课件演示:两角重合)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两条边张得越开,角就越大。

(四)画角。

过渡:我们会认角、会做角,相信同学们也会画角,用你的方法画出一个角。

1、学生自由画角

2、展示学生画出的角。(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3、教师师范画角

小结:画角时要先画顶点,再用尺子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

4、请你用老师介绍的方法画一个规范的角,好吗?(欣赏学生作品) 师:我们今天不仅认识了角,还会自己做角、画角,你们真是太棒了,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们。(出示大屏幕)

张开你理想的翅膀,想一想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看谁的剪法多。(学生动手剪)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推荐第6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圆形纸,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师:(出示三角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它为什么叫三角形呢?(因为它有三个角) 让学生指出三角形的三个角 角究竟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角。(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图形——三角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探究

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同学们,你们想去参观聪聪和明明的校园吗?

(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师:在这美丽的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角吗?

生:我发现了门上有一些角,操场上也有角,老师拿着的东西三角板上也有 角……

(根据学生的回答标出角) 1.

1.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能找出这些物品的角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请学生找出各种物体的角。指出的在物品上显出角)

(3)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表面也藏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小组成员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师: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看?(集体交流)

师: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大家用数学的眼光多去观察,你就能发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设计意图:通过找角,让学生体验角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 1.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师:请同学们一起拿出三角板,一起指一指三角板上的角并摸一摸角是怎样的?

生:角的前面尖尖的,旁边直直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多媒体演示) 角是由几个顶点和几条边组成的? (2)师:这就是数学王国中的“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标出)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说出角的特点,在学生富有想象力地探索的同时,通过老师现实有趣的谈话,将学生的学习激情推到“探个究竟”的境地) 1.动手操作

(1)师:你能用这张圆形纸折出一个角吗?(学生折角) 老师随意拿出学生折的两个角,这两个角哪个角大呢?说一说应该怎么比较?(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跟你的同桌比一比,谁折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

小结:小朋友心灵手巧!用自己的双手折出这么多角,真是了不起。 (设计意图:折角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合作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生生互力,师生互动,在交流过程中,生生互补,集思广益,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拓宽了知识面,发展了数学思维。)

1.师: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活动角,看清活动要求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你能使手中的活动角慢慢变大吗?又能使它慢慢变小吗?说说你是怎样操作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演示) 从而得出结论:角两边的张口越大,角越大 角两边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教师拿出活动角操作:角的张口不变,把角两边拉长。这样角变大了吗?

角的张口不变,把角两边缩短。这样角变小了吗? 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有关吗?

(课件再次演示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折角比角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角的特征,认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1.体验感悟,画角。

我们不仅认识了角,还学会了比较角的大小,应该怎样画角呢?请大家准备好尺子跟老师一起画一画。

先画一点,从这个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角,学生在草稿本上跟着画一画) 你能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吗? 1.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课本

38、39页的内容,请大家自由看书,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 巩固深化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师:想好了没有,老师想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1.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1.下面的两面个角,哪个角大? (课件演示比的过程) 1.用肢体语言表示角。

师:你能用自己的身体表示出一个角来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肢体创造出角,实际上就是对本节课内容进行

简单小结,不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 归纳总结

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有什么收获呢?

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是老师在生活中找到的一些角。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角)

推荐第7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8-3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找角、摸角、判断角、比角、画角等活动,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跟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认识角,判断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有角,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活动角每人一个、硬纸板做的角、黑白电视机天线 做的角。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猜这白色的可能是个

什么图形?

(预设:生:圆形或半圆。学生猜测之后,取出这个圆形)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或正方形或长方形或菱形)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猜圆形呢?

(预设: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说:“这里有角,刚才的图形没角。”)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

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认识角)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指角

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小朋友,请看,在这些物

体中,你能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 (注意要让学生说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

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指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闪烁物体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 2.观察角

师:老师给这些角脱去美丽的外衣,这些就是数学中的角。请小朋友仔

细观察这三个角,思考一下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地方。和同桌说说 生汇报:都有一个点 两条直直的线

2 3.摸角

师:请小朋友拿出一块三角板,用手摸一摸三角尺上的一个角,看看有

什么感觉?

(学生摸角,集体汇报。)

(预设:生:尖尖的,碰上去有的痛。 生:滑滑的,直直的。) 4.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刚才小朋友摸到尖尖的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摸到两条直直的,滑滑的线叫做角的边。 (教师边摸边说,示范正确的指角方法。)

学生模仿老师边摸边说正确的指角方法。 师:小朋友,我们轻轻地读一次,再热情地读一次。 5.找一找角的顶点和边

A.师指,全班说 B.一生指,其余生说 C.师说,一生指,其余生判断

师:观察这些角,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边。 小结:不管角的位置怎么放,只要符合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就是角。 6.想像角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角的样子画在你的脑海里。 7.判断角

师:老师从图形王国里带来几个图形,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

3 些不是角?并说明为什么? 8.找生活中的角

师:看来小朋友已经很熟悉角了,那你能找出身边哪里有角吗?谁能上

来指一指?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预设:生:黑板)

A.学生上去摸(可能摸那个角的顶点说是角) B.这是角吗?

C.再次指明角如何摸,先摸摸角的顶点,再摸摸它的两条边。 D.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到边指边说,说出顶点和边。

(二)感悟角的大小 1.搭一搭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那你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角呢?

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你一双灵巧的手做一个角,做好后并摸摸

角的顶点和边。 2.变一变

师:你接下来我们要玩角了,但老师有一个要求,玩角的时候要用心玩,

一边观察,一边玩。好,先把角慢慢变大,用心观察,角变大了吗?

再把角慢慢变小,再玩一次,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全体学生操作后,把学具放在左上角)

你有什么发现?我们刚才是怎么把角变大,变小的?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越大,角越大,叉

开越小,角越小。

4 3.比一比

师:老师请一个小朋友A上来,你能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做好

后就不许变了,想想有什么办法能知道我们的角谁大,谁小呢?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比较角的方法:重叠法——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看另外一条边来比较大小。)

师:好,请注意观察老师手中的角,现在你觉得谁的角大呢?

(师利用黑白电视机的天线做成的角,演示把角的两条边拉长。)

(生说出A生大,老师再次用重叠法比较一下。)

再次把边拉长,让学生说出谁的角大,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以确

认A生的角大。

师:请小朋友继续想象,如果老师的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不变,就拉长 边的长短,你们说,老师的角有没变大?

看来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有没关系?

小结: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 4.画角

师:今天小朋友认识角,那你们想画角吗?如果让你画角,除了用到纸,笔,你认为还可能需要什么? (教师演示画角,并说明画角的方法。)

师:你们想试试吗?在练习本上试试,画完后跟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选取几幅有针对性的画进行展示、评价、总结)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5 师:现在用我们学到的新知识来解决数学王国给我们出的难题。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角?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结合板书回顾全课)

2.老师准备请每个小朋友都当一回小老师,你们愿意吗?回家后,用 今天学到的知识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找一找“家中的一些角”,你们当老师看看他们找的对不对。

推荐第8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郭 志 锋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和“说说做做”,练习八第1~3题。 学习目标

目标一: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依据: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在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前,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 目标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依据: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依据:

目标三: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依据: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经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依据:因为角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我把此项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依据: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角的特征掌握不是很难,而是对教的大小怎样判断,学生不知道怎样判断,因此我把此项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学具:

三角尺、多媒体课件、尺子、学具盒、一张不规则白纸,一张长方形纸、三根小棒、图钉和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屏幕上哪些图形我们已经学过了,它们分别叫什么?(出示课件) 生1:这些图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师:这是什么图形呢? 生回答:这个图形是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它叫角,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2、(出示课件)

师:上面有角吗?他们的角都在哪呢?谁来指一指?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引入课题自然流畅,学生易接

受。]

二、实物操作,探索新知

(一)找角

1、师拿出一条红领巾,让学生找角,问:红领巾是什么形状?(三角形),红领巾上有角吗?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爱护国旗,爱护红领巾。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看到的角。(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交流,最后展示)

师: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

生1:黑板的周围有角。生2:数学书的封面上有角。生3:教室的墙角边上有角。„„„„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角,丰富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

(二)折角

1.请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一张圆形纸,折出一个角

2.请孩子们摸一摸自己折出的角,(同时师示范,先摸角的顶点,再摸两条边);问:你发现什么了吗?指名回答,得出:有一个尖尖的地方,有点刺手,两边平平的,直直的。

3.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更小的角,怎么办呢?(再对折一下)、(指名一人到讲台折给大家看)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人人有事可做,手、脑并用,培养了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

(三)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多媒体:从屏幕中的闹钟、折扇、剪刀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问: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屏幕上的角,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学生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电脑逐步闪现:每个角的顶点,再让学生说出角还有两条直线。得出:角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角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2.师边讲角的概念,(出示课件)指着尖尖的地方(写上“顶点”),指着两条直线(写上边)就构成了一个角。

3.看书P43的图,数一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并让学生在书上勾出这一句话。

[设计意图: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学生容易接受,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突破本节课难点。]

(四)画角(出示课件)

师:你们真厉害,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那你能不能把角画出来呢?先看老师是怎么画角的。

① 先画一个顶点,②从点起画一条直直的线,③再从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直直的线。

学生活动:画角,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是怎样画角的?

生:先画„„,再画„„。

三、练一练

1.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让学生辩论。)(出示课件) 由如何确定一个角的大小,出示活动角,打开形成角。

让学生比比,看看,从而说明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做角变大变小的过程,边做边说:(两边张开的口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张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出示课件)

思考:想一想,要让角大一点,应该怎么办?学生思考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角试一试,再指名学生到展示台演示。

问:如果要让角小一些,又该怎么办?(把角的边收拢一些),刚才的学生又演示把角变小,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的过程。得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口的大小有关;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让学生从认识静态的角过渡到动态的角,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纸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纸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由此渗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本质特征,这也就达到了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的目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做数学”中学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本节课难点。)

2.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3.指出下边每个角的顶点和边(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形式多样,灵活,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

四、拓展练习

1.说出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同桌互相指一指,然后在展示台上指出。(出示课件)

2.图形里面共有几个角?(出示课件) 3.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更加深入的想去探索角]

四、教师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出示课件)

1.师: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有关角的哪些知识,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和谁有关,你是怎样画角的。

[设计意图:这既是本节课的一个总结回顾与整理,又是一个很好的放松活动,希望学生能从本节课中受益。]

五、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使学生一目了然的明白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重点]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经历──体验──探索”这一过程目标。现代数学教学应致力于注意学生的探究过程,注意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感体验,使学生投入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

在此片段中,当学生对实物成功地进行分类后,一般的教师都会抓住这一机会,从实物中抽取出角来,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转化的最好时机。而在本片段中教师却没有这样做,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构建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并不简单的是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知识的获得也不是靠传递完成的,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是一种学习者实实在在的“体验”与“积淀”。从构建主义来看,直接从实物中抽取出角,这样的体验是肤浅的。因此,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安排了多次让学生体验的机会,先引导学生“摸一摸”,从中让学生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边,为以后从本质上认识角作了很好的孕伏和铺垫;再叫学生“折一折”,通过对圆纸片多次的对折,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最后创造角(画、剪),在学生初步对角有所感知的情况下通过别具匠心的创造,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感知角的形成的具体、动态的过程,从而对角有较直观的体验。

学生亲自操作,创造出了不同的角,通过展示交流,体验到创造出来的各种角虽然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实质是相同的,即都有“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用任何一种方法创造出来的角,反映

的都是一般特征,体现了探索的普遍规律,因为每一个学生所创造出来的角的形状都不会完全相同,从不同形状的角中概括角的共性,保障了教学的严谨性和知识的可靠性。

体验学习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合作中交流,在创造中发展。

推荐第9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重庆石柱南宾小学 刘成琼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38-3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找角、摸角、判断角、比角、画角等活动,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认识角,判断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有角,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活动角每人一个、硬纸板做的角、黑白电视机天线 做的角。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猜这白色的可能是个

什么图形?

(预设:生:圆形或半圆。学生猜测之后,取出这个圆形)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或正方形或长方形或菱形)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猜圆形呢?

(预设: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说:“这里有角,刚才的图形没角。”)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

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认识角)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指角

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小朋友,请看,在这些物 体中,你能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 (注意要让学生说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指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闪烁物体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 2.观察角

师:老师给这些角脱去美丽的外衣,这些就是数学中的角。请小朋友仔

细观察这三个角,思考一下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地方。和同桌说说 生汇报:都有一个点 两条直直的线

2 3.摸角

师:请小朋友拿出一块三角板,用手摸一摸三角尺上的一个角,看看有

什么感觉?

(学生摸角,集体汇报。)

(预设:生:尖尖的,碰上去有的痛。 生:滑滑的,直直的。) 4.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刚才小朋友摸到尖尖的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摸到两条直直的,滑滑的线叫做角的边。 (教师边摸边说,示范正确的指角方法。)

学生模仿老师边摸边说正确的指角方法。 师:小朋友,我们轻轻地读一次,再热情地读一次。 5.找一找角的顶点和边

A.师指,全班说 B.一生指,其余生说 C.师说,一生指,其余生判断

师:观察这些角,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边。 小结:不管角的位置怎么放,只要符合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就是角。 6.想像角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角的样子画在你的脑海里。 7.判断角

师:老师从图形王国里带来几个图形,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

3 些不是角?并说明为什么? 8.找生活中的角

师:看来小朋友已经很熟悉角了,那你能找出身边哪里有角吗?谁能上

来指一指?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预设:生:黑板)

A.学生上去摸(可能摸那个角的顶点说是角) B.这是角吗?

C.再次指明角如何摸,先摸摸角的顶点,再摸摸它的两条边。 D.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到边指边说,说出顶点和边。

(二)感悟角的大小 1.搭一搭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那你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角呢?

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你一双灵巧的手做一个角,做好后并摸摸

角的顶点和边。 2.变一变

师:接下来我们要玩角了,但老师有一个要求,玩角的时候要用心玩,

一边观察,一边玩。好,先把角慢慢变大,用心观察,角变大了吗?

再把角慢慢变小,再玩一次,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全体学生操作后,把学具放在左上角)

你有什么发现?我们刚才是怎么把角变大,变小的?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越大,角越大,叉

开越小,角越小。

4 3.比一比

师:老师请一个小朋友A上来,你能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做好

后就不许变了,想想有什么办法能知道我们的角谁大,谁小呢?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比较角的方法:重叠法——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看另外一条边来比较大小。)

师:好,请注意观察老师手中的角,现在你觉得谁的角大呢?

(师利用黑白电视机的天线做成的角,演示把角的两条边拉长。)

(生说出A生大,老师再次用重叠法比较一下。)

再次把边拉长,让学生说出谁的角大,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以确

认A生的角大。

师:请小朋友继续想象,如果老师的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不变,就拉长 边的长短,你们说,老师的角有没有变大?

看来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小结: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 4.画角

师: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角,那你们想画角吗?如果让你画角,除了用到纸,笔,你认为还可能需要什么? (教师演示画角,并说明画角的方法。)

师:你们想试试吗?在练习本上试试,画完后跟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选取几幅有针对性的画进行展示、评价、总结)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师:现在用我们学到的新知识来解决数学王国给我们出的难题。

5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角?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结合板书回顾全课)

2.老师准备请每个小朋友都当一回小老师,你们愿意吗?回家后,用 今天学到的知识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找一找“家中的一些角”,你们当老师看看他们找的对不对。

推荐第10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詹菊梅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2页《角的初步认识》例

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感受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体验数学的价值,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会辨认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具准备:

课件、活动角、三角板、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

1、出示三个整时的钟面,复习时间的认识。

2、课件隐去钟面,只留三组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

导入:时针和分针除了能表示时间外,还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图形,用小手跟着老师来画一画吧。

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三、引导探究

课件出示主题图(钟面、剪刀、折扇)

1、找一找

师:这些物体上有角吗?哪个地方有角呢?

引导学生找主题图中的角,课件适时展示实物抽象出来的角。

2、摸一摸 出示三角板,指名让学生找出三角板上的一个角,摸一摸构成这个角的两条线,再摸一摸这两条线相交的地方。

大家也跟着摸一摸自己三角板上构成这个角的两条线,说说感受。 教师小结:你们的这些感受都是因为角的这两个地方是由两条直直的线构成的。

学生跟着老师说:“直直的线”。 引导学生摸一摸这两条直直的线相交的地方,说说感受。 教师小结:因为角的这里是一个尖尖的点。 学生跟着老师说:“尖尖的点”。

3、说一说

师:角都有两条直直的线和一个尖尖的点,在我们的教室里,我们的生活当中的许多物体上都有这样的图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哪里有角呢?

(学生先和同桌一起找教室里、生活中的角,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让学生在空中画一画同学所说的角,再次巩固角都有两条直直的线和一个尖尖的点。)

4、折一折

师:看来生活中的角可真是很多很多,老师还能用纸折出一个角呢。(师演示用一张纸折出一个角,让学生用手在空中画一画老师折出的角。)你们能折出一个和老师不一样的角吗?

学生动手折角,完成后摸一摸自己折的角的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线。

5、认一认 师:同学们都折得真不错,老师找到了两个不一样的角,为了方便大家看呢,老师准备把它们印在黑板上。请大家看清楚老师是怎样印的!首先画这个尖尖的点,再从这一点出发画这条直直的线,最后还从这个点出发再画一条直直的线。现在画好一个啦!准备第二个,可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大家用小手在空中跟着老师一起画吧!

学生在空中跟着老师画角。

师:我们在画这两个不一样的角时,都画了一个什么?(尖尖的点)还画了两条什么?(直直的线)

小结:在数学上,把这个尖尖的点叫做顶点(点出课件),把两条直直的线都叫做边。(课件出示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跟着读一读。)

让学生一起说出黑板上的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板书。 指名学生边指边说黑板上剩下的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 (点出课件,说说角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一起说说课件上的三个角各部分的名称。 师:你们认为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练一练

 辨一辨哪些是角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先自己辨一辨,在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

教师小结: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课件出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六边形,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角,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数角。

7、画一画

师:你们想画画角吗?怎样画角呢?请看大屏幕。(课件点出角的画法)

再让学生在空中画角,巩固画角的步骤。

师;清楚怎样画角了吗?那就动手画一个角吧!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全班交流。

8、做一做 师:同学们,我们除了可以用纸折角,用笔画角,还可以用图钉和纸条来做角呢!那你们认为拿这个图钉来做角的什么呢?(顶点)拿用纸条来角的做什么呢?(边)我们做一个角,要几个图钉几根纸条呢?(一个图钉两根纸条)那老师就拿一个图钉两根纸条来做一个角吧。(教师展示做活动角的步骤,并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别让图钉扎到手。)

学生做活动角。

师:同学们,我们还能拿这个活动角来玩游戏呢!(教师让活动角张开一点)看,角变大了。(教师让活动角合拢一点)看,角变小啦!同学们,你们想玩吗?(想)那就请听老师口令。

师:大。(学生张开一点角)边变长了吗?(没有)可角变„„(大了)

小。(学生合拢一点角)边变短了吗?(没有)可角变„„(小了)

„„

师:从刚才的游戏中,你能说说怎样能把角变大吗?(把两根小棒分开一点)怎样能把角变小呢?(把两根小棒合拢一点)

小结:也就是说,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所以说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板书: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刚才,我们的角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角的边长变长或变短没有?(没有)那么,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有关系吗?(没有)

师板书: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

师:同学们,几何王国里有一对好朋友,一个角红角,一个叫蓝角,有一天,他们吵起来啦,想知道为什么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动画,学生观看动画)

师:这个故事里的红角边要长一点,他就认为自己要比蓝角大,通过比较之后发现原来自己和蓝角一样大,这说明角的大小和两边长短有关系吗?(没有)

比较两组角的大小。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呀?指名学生回答。

2、读关于角的儿歌,帮助记忆本节课的内容。

四、拓展练习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共有几个角?(课件出示练习题)

2、如果再添一条线,又有几个角那呢?请同学们课后完成吧!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顶点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边 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

第11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理解角的大小。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3、能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懂得如何描述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2、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能辨认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理解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从一开学,我们同学们就像奥运健儿学习,投入了阳光体育的强身健体的活动中.每天一清早,校园里就热闹起来,你们看“校园的早晨”(出示情境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会形成这样的图形,足球场的一角也有这样的图形。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引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在这幅图里还有许多这样的角,你能找一找吗?

出示例1:这几个物体上有角吗?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下美丽的外衣就变成这样。仔细观察,能说说角是什么样的?认识顶点、边。

找三角板上的角。

3、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做角,允许独立做,也可同桌合作。

小组汇报

4、画角

想不想把角的样子画下来?想想看,角可以怎样画?要注意什么? 小精灵说画法,学生试画。出示总结的关于画角的儿歌,学生再次画角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找周围物体的角

2、判断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3、指角

4、比大小(角一样大,边的长度不一样)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第12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 38 页、39 页《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设计主要理论依据:

“ 角 ” 是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只是还不认识它罢了。本课教学的设计,我们针对二年级学生 “ 好奇、好问、好动、好表现 ” 的特点,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数学问题,并在动手实践之时,认识角、掌握角的特点、学会判断角、并能分辨的大小,使原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伴随着这求知的过程,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学会广汲博纳,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学会合作,以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主要教学环节:

游戏导入、初步感知;观察实践、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加深认识;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体会角是有大小的,感悟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具准备:

教师:一把三角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硬纸板;画有图形的卡片;四根长度相同的硬纸条(能粘在黑板上的);活动角(一个两边长的、还有与学生数相同的两边短的);与学生数相同的圆形纸片。

学生:一把尺子、一张白纸、一个三角板、四根长度相同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摆,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生摆,教师巡视)

2、你们摆出什么图形?(正方形)

3、现在拿走一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生摆,交流是三角形。

4、你们真能干!接着再拿走一根,这是什么图形呢?(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联系生活找身边的角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角的足迹,谁能来说说,你在那些物体的表面见过角?(学生观察,交流)

2、触摸感知角的特点

这角可真多呀!可见,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瞧,就连我们学习用的三角板里也藏着不少角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三角板,观察上面的角,找出其中的一个角,像这样(教师示范摸角的顶点)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生交流)再摸摸这两条线(教师示范摸角的两条边),感觉怎么样?(生交流)

同学们做的可真带劲!可见,每个角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和两条直直的线。数学家们给角的每部分都起了名字,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边说边板书)所以我们说,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找校园中的角进一步明确对角的认知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认真!不仅如此,在龙龙美丽的校园里也有许多角。现在就请同学们看书38页,在小组内说一说都哪里有角。 ( 学生小组交流,要求:一人说的时候,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负责当小法官,来判断他说的对吗。 ) 4、动手折加深对角的认识

在你们的努力中,老师看到了你们的成绩。所以,老师奖励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小小的礼物。(发圆形纸片)看看老师送给你的礼物里面有角吗?(生摇头)那现在就请你们给老师折出一个角,好吗?如果不会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生折角,教师巡视。)

愿意把你折好的角给同学们看看吗?现在就请你们到小组里展示一下你的杰作吧!(小组交流自己折的角)

5、动手画掌握画角的方法

同学们的小手可真巧!那你愿不愿意用你那双巧手把这美丽的角画下来呢?请同学们先同桌互相商量一下该怎么画角,然后再动手画。(生尝试画角,教师巡视。)

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生交流)

教师小结:先画一个点,然后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作为角的两条边,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

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老师的方法画一个角,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学生同桌监督画角)

6、游戏互动发现角的大小

同学们可真聪明! 连 老师的学生都羡慕你们了,所以,他们把自己做的角托我带给你们。(教师发活动角)你们喜欢吗?那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听老师的要求:你能用活动角摆出一个较大的角吗?怎么使它变小呢?(生随教师要求活动变换角的大小)

同桌游戏:偷偷摆出一个角,然后拿出来比较,谁大谁就赢。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角,它的边很长,你们谁敢来和我比? ( 师生互动游戏 ) 教师小结(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说):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发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叉开的口大,角就大,叉开的口小,角就小。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判断角。(数学书 42 页 1 题)

2、找图形中有几个角。(简单的——书中 42 页 2 题;较难的——教师卡片中的图形。)

3、拓展练习。

三角形有三个角,剪去其中的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后,指名动手操作。)

四边形有四个角,剪去其中的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后,指名动手操作。)

五边形有五个角,剪去其中的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后,指名动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学生谈收获,教师及时予以肯定。

2、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今天就请同学们回家也考考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找一找家里的角,你来当小法官,好不好?

《角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摆,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

生:(摆小棒)

教师巡视

师:你们摆出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现在拿走一根小棒,再摆一摆,看看又是什么图形?

生:(摆小棒),是三角形。

师:你们真能干!接着再拿走一根,这是什么图形呢?

生:不知道。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这位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生:齐读课题。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联系生活找身边的角

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角的足迹,谁能来说说,你在那些物体的表面见过角?

生:(观察然后交流)墙角、书桌上的角、镜框的角、数学书上的角、黑板上的角、窗户上的角„„

2、触摸感知角的特点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认真!可见,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瞧,就连我们学习用的三角板里也藏着不少角呢!(教师出示三角尺)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三角板,观察上面的角,找出其中的一个角,像这样(教师示范摸角的顶点)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拿出三角尺,摸一摸角的顶点,然后交流)很扎手。

师:扎手说明它是尖尖的。再摸摸这两条线(教师示范摸角的两条边),感觉怎么样?

生:(摸一摸然后交流)很直、很光滑、平平的。

师:同学们做的可真带劲!可见,每个角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和两条直直的线。数学家们给角的每部分都起了名字,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边说边板书)所以我们说,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跟着教师念)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找校园中的角进一步明确对角的认知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不仅如此,在龙龙美丽的校园里也有许多角。现在就请同学们看书 38 页,在小组内说一说都哪里有角。要求:一人说的时候,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负责当小法官,来判断他说的对吗。

生:看书,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随机给与指导。)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找到的角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剪刀上有角、红旗上有角、球门上有角、大楼上有角„„

4、动手折加深对角的认识

师:同学们可真棒,发现了这么多的角。在你们的努力中,老师看到了你们的成绩。所以,老师奖励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小小的礼物。快看看你的书桌堂里吧!

生:(看书桌堂,拿出圆形纸片。)

师:喜欢吗?

生:喜欢。

师:看看老师送给你的礼物里面有角吗?

生:(摇头)

师:那现在就请你们给老师折出一个角,好吗?如果不会,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

生:(折角)

(教师巡视)

师:愿意把你折好的角给同学们看看吗?(指折出的不是角的到前面来展示作品)这是角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不是角?

生:因为它有一条边是弯的。

师:真聪明!对了,角的两条边必须是直直的。你能把它变成角吗?

生:(折)

师:这回是角了吗?

生:是。

师:看样,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谁有不一样的折法?

生:(到前面来展示)

(教师引导其余学生判断,同时予以适当的评价。)

5、动手画掌握画角的方法

师:同学们的小手可真巧!那你愿不愿意用你那双巧手把这美丽的角画下来呢?

生:愿意。

师:请同学们先同桌互相商量一下该怎么画角,然后再动手画。生:(尝试画角)

(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用三角板画的。

师:怎么画的?

生:把三角板放在纸上,用笔一描就出来了。

师:这个办法不错。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生:可以用尺子画两条线交上。

师:这个办法也很棒!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边说边演示)先画一个点,然后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作为角的两条边,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老师的方法画一个角,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

生:(同桌监督画角:一人画时,另一个人负责看着他是怎么画的,如果出现了错误,及时帮助他改正。)

(教师巡视指导)

6、游戏互动发现角的大小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 连 老师的学生都羡慕你们了,所以,他们把自己做的角托我带给你们。 生:(找出书桌堂里的活动角)

师: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听老师的要求:你能用活动角摆出一个角吗?

生:(摆角)

师:怎么使它变小呢?

生:(活动角,使它变小)

师: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同桌游戏——偷偷摆出一个角,然后拿出来比较,谁大谁就赢。玩三次。比较时,要先把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重合,另外一条边在外边的角就大。

生:(同桌游戏)

师:看样你们玩的很高兴,分出输赢了吗?老师这里也有一个角,它的边很长,你们谁敢来和我比?

生:我来很你比。

师:谁的角大?

生:同学的。

师:为什么?我的边这么长,怎么是他的角大呢?

生:因为他的开口大。

师:你们简直太聪明了。谁还敢和我比?

生:(与教师互动游戏比较大小,体会角的大小)

师:(拿着活动角,一边演示一边说)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发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叉开的口大,角就大,叉开的口小,角就小。

生:(跟着教师说)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师:认识了角,同学们想不想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呢?

生:想。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42 页,看第一题。

生:(翻书到 42 页)

师:读一读题目要求。

生:读要求。

师:谁来说一说。

生:第一个和第三个图形是角。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为什么第二个和第四个不是?

生:第二个图形中的顶点是圆的,第四个图形中的一条边是弯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第二道题,找一找角。

生:同桌交流每个图形中都有几个角,一边指,一边说。

师:同学们可真是火眼金睛。现在我就要考考你,你知道我的图形中有几个角吗?(教师出示卡片)

生:(边查边说)有十个角。

师:那这个图形呢?(出示卡片)

生:(边查边说)有十四个角。

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三角形有三个角,剪去其中的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生: 2 个、3 个、4 个。

师:到底是几个,谁愿意到前面来剪一剪?

生:剪角。 4 个。

师:四边形有四个角,剪去其中的一个角,还剩几个?

生: 3 个、5 个。

师:到底是几个,谁愿意到前面来剪一剪?

生:剪角。 5 个。

师:五边形有五个角,剪去其中的一个角,还剩几个角?能不能先不剪?

生: 6 个。

师:(动手剪)对了,是 6 个。你们可真聪明!你发现了什么?

生:减去一个角之后,就比原来多了一个角。

师:你们的小脑袋可真好使!你看,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细心发现,我们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奥秘!

【点评:这道开放性的练习题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与探索,使学生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也巩固了学生对角的认识。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生:认识了角;知道角的大小与开口有关„„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今天就请同学们回家也考考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找一找家里的角,你来当小法官,好不好?

生:好!

第13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吴云/2015.09.2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页~40页的内容。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运用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动手中思维、观察中分析”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直尺画角。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三角板(师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这个你们认识吗?(出示三角板) 生:三角板。 师: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三角板吗? 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你可真聪明,那你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生:指角 师:不错,这就是它的角,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图形中的角。1找角

师:小朋友们刚才能够指出三角板中的角,一看大家就很聪明,老师忍不住想考考大家,

我这里有一张美丽的校园情景图,大家能找出这幅图中隐藏着的角吗?我要看看谁的眼力最好。 生:找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看来大家个个都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找出了这里面的角,我们看到剪刀里有角、钟表里有角、三角板里有角,这些物品中都有角,我们把角取出来,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呢?

师:对,孩子们说的很好,它们都有两条直直的线,我们一起到数学王国里来认识角。

师:请你拿出三角板,摸一摸这个角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这个尖尖的点只是角的一部分,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师:那角除了有个顶点,还有什么?(两条线)摸一摸这两条边,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滑滑的。

师:这两条我们叫做边,请跟老师读

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生:一个顶点、两条边 小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3、寻找身旁物体表面的角

师:很好,同学们都认识了角,在我们的教室里,也有很多的角陪伴着我们,同学们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5、游戏“变角”,体验角的大小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教室里的有很多的角,老师这里也做了一个活动角,请出你们的活动角!

复习各部分名称:我们一起看到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师:老师看见你的角的边比老师的角的边更长,你的角的边比老师的角的边更短,我们做的活动角的边有长有短,是不一样的。

师:老师张开两边形成了一个角,再张开,又是一个更大的角。 师:你能像老师这样变出一个角吗?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变角”的游戏 师:你能变一个比老师这个角大的角吗?

比较角的大小:他的角的边更短,但是张开的口更大,谁变的角大啊?

虽然边更短,但是角张开的口大,角就大。

你能变一个比老师这个角小的角吗?

比较角的大小:他的角的边更长,但是张开的口更小,谁变的角小啊? 虽然边更长,但是角张开的口小,角就小。

思考: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角?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角?

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口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口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小结:要想角变大,就把两条边打开,口张大一些;想角变小,就把两条边缩回来,口变小一些。

小结:我们看角大角小是不是看它长得多长啊?对了,不是,而是看它张开的有多大,张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得越小,角就越小。

(四)画角。

过渡:既然我们知道什么是角,你想知道怎样画角吗?你认为怎样画角呢? 观看课件演示画角,师再请孩子说师范画一个角

小结:画角时要先画顶点,再用尺子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请你打开书第39页,看到例题2,照着例题2 完成做一做第2题。在边上画一个角。

请两位同学板演,同学们都画好了,请看黑板上上同学画的,画对了吗?画得好看吗?好,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三、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师:今天二(1)班小朋友表现真厉害,老师要奖励你们,不过要得到老师的礼物,你们得接受挑战,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我会认(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师:不错,挑战1成功了,挑战2可有难度了,开始吧!

2、我会填

3、我会数(数数下面的图形有多少个角?)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用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挑战成功了,一起来欣赏角。

4、欣赏角

四、课堂小结,知识升华

有了角,我们的建筑物更加的漂亮了,角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送一首口令给你们,让你们能更好的记住今天这节课的知识。

教后反思:

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创设美丽校园的情境图,导出生活中的角,用实物来演示,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触摸,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营造生动的课堂气氛。本节课教学后,我应该让学生更多去动手指出生活中的角,画角时让基础偏弱的学生板演,从而指出画角时存在的问题,课的尾声可留给学生一定的拓展学习。

第14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乘法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低年级儿童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直观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选用他们熟悉的素材、喜欢的素材、容易理解的素材,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学情分析】

经课前调查,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并不陌生,甚至好多孩子背诵过乘法口诀甚至背得比较熟练,但对于乘法的读法并不准确,对乘法的意义了解的也不深入,再有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乘法?乘法是怎么产生的?学乘法有什么好处等等是不清楚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来了解乘法的含义和学习乘法的意义。另外丰富乘法的素材,引导孩子了解生活中处处有乘法,了解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语技能:在数学情景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口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扩大学生参加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哪里去玩?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游乐场去玩,你们高兴吗?

2、课件出示游乐场情景图: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3、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解决:

板书: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设计意图】在“玩”的谈话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发现的信息,根据了解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呈现问题,揭示课题

1、观察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得出:都是几个相同的数相加。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相同数相加的加法算式,为学习乘法做好铺垫。

3、你能帮老师写出100个3相加吗?

【设计意图】通过巧设书写障碍,使学生在说与写的活动中,亲身感受到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述确实很麻烦,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更为简便的表示方法。

4、揭示乘法: 100个3相加写成加法算式很麻烦。因此伟大的数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好方法:像这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除了可以用加法计算以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那就是----“乘法”。

三、合作探究

1、揭示乘法的含义:想这样用来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

2、改写成乘法算式,学会读乘法算式,明确各数的来历与算式的意义。⑴例如3+3+3+3+3=15 可以用一种简便的方法来写。写作3×5=15或者是5×3=15 ⑵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算式?会读乘法算式吗?这是“×”什么符号?乘号像什么?怎么书写?跟教师一起书空。

⑶3是怎么来的?5呢?

⑷这3×5=15或者是5×3=15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形象地记忆乘号,体会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⑸注意在写乘法算式时把乘号写得比数字小些。 ⑹指明改写黑板上的两道加法算式。

(7)你能写出刚才的100个3相加的乘法算式吗?

四、拓展应用

1.进入智慧吧:欢乐谷大门上的哪些加法算式能改成乘法算式,把能改成乘法算式的写在草稿本上。(课件出示)

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进入儿童乐园(课件):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逛逛吧,这里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请各小组同学先自己找一找,看图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再把算式写下来,然后小组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找的又对

又多。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通过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提问题,列式;观察,交流等教学组织形式,搭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

3.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有很多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小朋友找一找、想 一想,你能列出乘法算式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此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活中只要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你就会看到生活中还有好多乘法问题,回家收集吧!

第15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

38、39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折扇。 教学过程:

一、从常见的平面图形引入“角”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数学的图形王国走走(板书:图形),看看在那里有什么新知识,能够学到什么新本领,好不好啊? 生:好。 课件出示:

(只露出3个角的三角形,露出5个角的五角星,4个角的长方形,遮住一部分的圆)„„师:老师从图形王国里带来了4个图形,每个图形中间用一个小纸片给遮住了,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一猜老师带来的分别是什么图形吗?请你来! 生一一说出(注意引导学生用第几个来说明)。 师:我们揭晓答案好不好?第一个是三角形,第二个是五角星„„你们猜的和这位小朋友一样吗?猜的一样的小朋友举手。哎呦,真不错,手放下。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猜的吗?第一个,为什么猜是三角形啊? 生阐述理由。

师:你看到了三角形的什么?(3个尖角)噢,看到了漏在外面的3个角,所以你就猜它是三角形。真会观察!第二个图形呢?你是凭什么猜它是五角星的?(外面有5个角)露出了5个角。(长方形有4个角)露出了外面的4个角。同学们是不是这么猜的?(是)请坐,真的善于观察!

师:同学们根据老师露在外面的角,猜出了它们是什么图形。

师:三角形露了3个,五角星露了5个,长方形露了4个。大家有没有从第4个图形——圆中发现角啊?(没有)大家都认为第4个图形圆上没有角。老师注意到,刚才同学们在猜图形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角”这样的概念(板书:角),圆上大家都一致认为找不到角,对吗? 生:对。

师:那么角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图形呢?我们接下来就重点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角的认识)我们一起把课题念一下。

师:为了我们观察和研究的方便,我们把这些长在图形上的角都剪下来怎么样? 生:好!

【课件演示: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

师:老师拿了一把剪刀,从三角形上剪下了几个角? (3个角)你猜这样剪的话五角星会下来几个角?长方形呢?

师:同学们都认为这里剪下来的这12个图形都是„„ 生:角

二、认识“角”的基本特征

1、认识角

师:既然这些图形都被我们称作是角,它们肯定有相同的地方,对不对?聪明的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这些被我们称作角的图形,到底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听清老师的要求:先独立思考、自己观察,你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开始!(师板书:角的共同特征:) 如果你有想法了,可以在4人小组交流一下。 生:这些角能再凑回去,又变成原来的图形。 师:这可不一定,我只是剪下其中的一部分。(师引导:这些一个一个的角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这个角是这样的„„) 生:这些角都是尖尖的。 师:大家同意吗?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吗?是吗?每一个角都有吗?这个尖尖的地方,这个点,在数学上称为角的顶点。(然后在课件上标出,并找出其他几个角的顶点。)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啊?(1个)老师让这些角的顶点都出来。每个角有一个顶点(板书:都有一个顶点)。除了一个顶点以外,角没有其他东西了吗?

生:一个角有两个边。 师引导观察:有两条边,大家看看是不是?我们来看这个角,这是其中的一条边,这是第2条边。这个角也是如此吗?每个角都这样吗?(都这样。)

师: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被我们称作角的这种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个顶点两条边。(师板书:两条边) 师:通过小朋友的仔细观察,被我们称作角的这种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我们一起来念一下。

生齐读。

2、判断角

师:找到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特征啊,我们判断起角来就方便。接下来,老师准备了一些角,请同学们判断。师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都非常棒,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物品,用你们的智慧之眼看能不能找到它们身上的“角”,好吗?

课件出示:钟面、三角板、剪刀、折扇

师:这些物体中都隐含着我们今天认识的角,你们找到了吗? 生:踊跃发言

师:你们觉得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生1:角尖尖的

生2:角两边直直的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老师准备了一些图形,同学们观察看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回答,看看哪个小朋友把我们刚刚学过的本领用上去,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生踊跃举手。

三、创造:学用尺子画角,通过画角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师:看来,大家对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已经有了比较明晰的判断,那么我们光会判断还不行。数学上,我们经常要画角。那么老师现在如果要大家画角,会画吗?(会)慢!请同学们想想,如果老师要大家画角,除了要纸、铅笔,你觉得还需要什么?你来! 生:还要尺子。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为什么大家不用手这样去画?(用手画,角的边就不直了。)两条直的边。大家都带了尺子吗?把尺子拿出来。

师:老师还想问第二个问题:你觉得画角的话,要把几个东西画出来?(要把3个东西画出来)哪三个?(两条直的边,一个顶点)一般情况下,画角有个步骤,老师已经把它做到电脑博士那边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有一个要求:请同学们看电脑博士画角的时候,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画的?

师:观察,按什么顺序画?

引导说出: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师:你也能画一个角吗?

师:是按照什么顺序画的?你来! 生:先画顶点,再画两条边。

师:同意吗?大家能不能按照这样的顺序来画?(能)好,请大家准备好,我们比比看谁画的又对又快,开始! 刚才老师发现小朋友画的这个角啊,基本上和老师是一样的,基本上都是朝这个方向的。你能不能换一个方向,定义一个大小,再画一个角,在右边的方框里画出第二个角。开始!(师巡视,提示:跟第一个角不一样的)

四、探索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了什么是角,又都画了角,那老师要问了,这角有大有小没有啊? 生:有 师:那跟什么有关系呢?那我们来做个试验好不好?老师这里有两根小棒组成的角,大家看一看,老师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或者老师固定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又变大了。 师: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师: 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不是,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不是,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五、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角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更加复杂的、更加深奥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去学习、去掌握,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表现都不错,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小朋友会表现的更加出色。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16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圆形的手工纸、一根毛线

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

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导入

谈话: 在数学王国里也住着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可开心啦!其中就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几个角娃娃,你们想不想见见它们呢?(出示三角板)你们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物体中把它找出来吗?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角”娃娃,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二、操作时间感知,自主建构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 从实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娃娃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

(2)抽象角

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直直的)

(2)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

(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 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两根小棒、两根硬纸条、一段毛线、一张圆形的纸),请你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者身边的物体创造一个角,比一比哪一组想出的方法的多。(小组合作,教师巡视)(2)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3)感知角有大小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老师也做了一个角,老师的这个角还会变呢?你能使这个角变大些或者变小些吗?(同桌用自己做的角互相演示一下)怎样使角变大些?变小些?

(4)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只要怎样?因此,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学设想:“听过了,便忘记了,看过了,便记住了,做过了,真正掌握了”,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做角、展示角,让学生参与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初步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5、比较角的大小

问:现在你能比较角的大小了吗?

(1) 直接比较,引导观察

这里有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2)自主探究,诱发思考

问:剩下的这两个角谁大呢?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

(4)你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角的大小吗?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设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学生上台交流自己的办法,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使自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综合应用 巩固深化

师: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有躲到小朋友的课本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

(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

(2)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

[教学设想: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表象的积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想想做做”3题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引导思考,根据你看到的图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推想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2、“想想做做”

2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出示智多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角朋友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请你回家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

[设计意图]

1、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学开始,用低年级儿童感兴趣的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也充满了活力。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本节课中,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首先,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在各种感官协调合作下初步认识角。其次,注重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保护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对角的认识。

第17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李玉群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认识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出示学校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孩子们,刚才从屏幕上欣赏了咱们的校园,它美吗?那你们平时喜欢到操场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出示园丁在剪草的图)。你们看,园丁老师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角。(板书:角)孩子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课

(一)在主题图中找角。

1、师指图:操场的篮球架上有很多角,快找找吧!

2、(抽生说)学生说到一个,课件演示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

[分析: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

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儿的:(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儿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1)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一个角。

(2)师再指课件上第

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抽两生)反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分析: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使学生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图形,并了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称。此课之前,学生对角的认识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是模糊的、非数学意义的。教师在学生找主题图的角的基础上设计了闭眼想、用手比划,观看课件动态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通过比较,实现了对角的正确认识。]

3、判断角。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客人,孩子们,想看看吗?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学生判断再抽生说理由。(课件出示书第42页的第1题。)

4、再回到主题图中讲评学生前面判断角出现的错。

5、师:你们看,下面两个图形里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又有哪几个角?(书第42页第2题,指给同桌看看,再抽生上来指。

6、找教室中的角

(1)师:孩子们,其实,不光在这些图形中有角,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教师的要求,两个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活动,师参与。)

(2)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顶点和两条边。

师:小小的教室里有这么多的角,那我们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

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分析: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感知角——认识数学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学过的知识更理性地找角,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所谓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与能力]

(二)学画角

(二)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1)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孩子轻轻地打开书P39,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

(2)学生折角,师巡视指导

(3)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让生拿上来)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分析:皮亚杰曾经指出:“动作性的活动对于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外化他们刚刚建立的对角的数学层面的认识,以多样表现单一,巩固了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认识。]

2、做活动角。

(1)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儿的活动角?用上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生做)

(2)展示两生做成的角(大小明显的):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重在一起。 师:你来试试。

生把两个角放到展示台上比:把它们叠在一起,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的孩子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

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分析:角的大小比较,顺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所认识之后安排,以学生组装的活动角为学具,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群体互动与教师引导有效整合,并相机指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强化了对角的认识。] (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师:咱们再做一个“变变变”的游戏,把你们的活动角拿在手上,(师也拿在手上)请变出一个比你们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变大点?你是怎么做的?(请一生示范,把边叉开一点,角就可以变大点)再请全班做。咱们继续变,把你们手上的角变小点,再变小点,又是怎么做的?(把边合拢一点。)

(4)那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跟边的什么有关系?分四人小组讨论。 (5)抽一组生说。

(6)师小结: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分析: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的认识,初步感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四)拓展与延伸

(出示一个角)师:如果在这个角里添上一条线,这时变成几个角了?再添上一条线呢?

三、全课总结

孩子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获呢?其实,我们就生活在角的世界里,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发现,我们就会发现许多角的奥秘!

第18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沈鹿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具准备:

三角板、红领巾、一条线、活动角、尺。 学具准备:

不规则纸片、白纸(画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校园里可真热闹……(让学生说说)

2、我们的好朋友“多多”,他们的学校也很热闹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件)

3、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看到些什么?

4、(学生汇报)谁来说?

5、做操的小朋友伸开双臂会形成这样的图形,足球场的一角也有这样的图形,你们认识它吗?

6、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A、找角

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把你看到的,找到的角说给小组同学听。 B、汇报

哪个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们找到了哪些角? 你可以摸一摸,角在哪里,边又在哪里?(出示课件)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A、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给他们这些角脱下漂亮的外衣,就变成了这样。仔细观察,能说说角是什么样的吗?(出示课件) 提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B、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 赶来参加宴会。小朋友,快帮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出示课件)

C、看下面各图都有角,你知道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中间的图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有哪几个角?

3、做一做 A、做角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做出一个角吗?可以利用自己的学具做,允许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桌合作。 (学生活动) B、汇报

师:哪个小组还折出了角?把你们折出的角贴在黑板上让大家看看。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折得怎么样?(互评) 师:同学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出了这么多的角,还发现折出的角有大有小,真了不起。 ( 展示活动角)老师做的这个角有什么特点?

师:看来角有大有小,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C、师:老师也做了两个角。(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你们觉得老师做得怎么样?

师:猜一猜哪个角大?谁有好办法上来讲一讲? 小结: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出示课件)

4、学会用尺子画角

师:刚才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角,你们能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吗?自己试一试。 师: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再画一次,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 (出示课件)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闯关游戏(出示课件)

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出示课件) 画一画角:(出示课件)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出示课件)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关于角,我们今天只是进行初步认识,下节课还要继续学习它。

第19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角的初步认识

授课教师:宽宏 授课时间:一课时

授课年级:二年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角,用尺画角。

难点:了解角的大小是否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有关系。

三、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示法,举例法,比较法

(二)、教学用具:PPT课件 前置作业 纸 尺 三角板 折扇

四、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1、寻找生活中的角。PPT出示课本插图。

2、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认识角及各部分名称。

1、观看剪刀、钟、三角板这些物品,发现这些物品中都有角。

2、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边怎么样?两条

边都是直直的。

1、指一指哪里有角。(前置)

2|、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前置)

(三)、比较角的大小。

3、打开折扇,看看角有什么变化。(PPT展示和实物展)

4、在两个三角尺上各选一个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动手比较)

(四)、画角。

要点: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引出两条直线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第20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教务长解决问题的方式,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的不同,常常会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独特性的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尝试各种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设计以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为理念。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出示叻一幅街景图。在繁华的十字街口,交通警察正在繁忙地工作着,指挥车辆有序地穿行。竖在路口的信号灯和标志牌,建在路旁的小房子,路面上整齐的斑马线,街口方方正正的花坛,甚至交通警察规范的手势┄生活化的情境紧扣“认识角”这一主题,清晰的显示出“生活中处处有角”这一信息。 学生在过去学习中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角”的人士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同时也是极抽象的。根据地年级学生认识事物时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必须通过直观帮助逐步的、循序渐进的从事物和其他平面图心中抽象出“角”这一过程,只有这样,才符合儿童的认知使学生对角有更好的把握 教学要求:



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准备:自制课件、钟面、三角板、扇子、红领巾、两根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小棒。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画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角逐步抽象出几何角。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生排者队伍从走廊行进入教室,边走边跟者节奏唱,到座位后边拍掌边唱至歌曲停。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刚才播放的这首歌是什么歌曲吗? 生:《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师:谁来告诉大家少先队员的标志是什么? 生:红领巾。

师: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染成的。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它。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那什么是角呢?红领巾上面有几个角?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角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从实物中找角。

师:请看老师这里的红领巾,这是红领巾的一个角(师示范指出一个角),请小朋友拿出红领巾,看看红领巾上面还有角吗?在哪里?谁来指出其它的角?(指名指出另外两个角) 师:同意吗?红领巾上面有几个角? 生:3个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同桌的同学互相说说三角板上面哪里有角?有几个角?(学生同桌互说后,师指名回答)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周围或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哪些实物上面有角?比比看,谁找得又快又多又准确?(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出示有代表性的实物,多媒体也同时出示实物图:红领巾、三角板、闹钟、折扇)

师:电脑老师也给我们带来了几种实物,请大家看屏幕实物图上面的角。(多媒体演示从实物图中抽象出角) 

2、用纸折出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没有)怎样才能折成一个角?你能折出形状不同的角吗?折折看。

(学生小组活动折角,然后师选出钝角、直角、锐角各1个贴在黑板上。)

师:这是同学们折的三个形状不同的角,谁能够来说说这三个角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生回答) 师:可见角有大小之分。



3、摸一摸,说一说,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

师:这是三角板上的一个角,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像老师这样做(师示范用角的"顶点"刺刺手心),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很扎手。刺刺的。很疼。 师:你发现什么? 生:角有一个尖尖的顶部。

师:很好!我们摸角的这个部位时,感觉到这里有一个尖尖的顶部(多媒体闪烁角的"顶点"),这叫做角的顶点。

师:请同学们再摸摸、看看这边和这边(师示范摸边),发现了什么?

生:平平的。滑滑的。直直的。

师:这两条直直的叫做角的边(多媒体闪烁"边")。 师:大家看,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

4、辨一辨。多媒体出示:

师:电脑老师要考考同学们,请大家辨一辨,哪些图形是角,哪些不是?认为是的用手势"O"表示,认为不是的用手势"X"表示。



5、操作活动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用两个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做。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活动角两边先重合,然后张开再张开) 生:我跟老师这样做。 „„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角的两边叉得越开,角就越来越怎样? 生:越来越大。

师:好,接下来再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请你跟我这样做(活动角由大变小)。 生:我跟老师这样做。 „„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生:角越来越小了。 师:你真聪明!大家表扬他。

师:角的大小跟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师边说边演示活动角由大变小)



6、比较角的大小。多媒体出示题目: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

师:这是书本第58页练习十七第2题。请同学们翻开书第58页,拿出像老师这样的三角板(直角三角板),跟着电脑老师这样比(多媒体演示用三角板上的30度角去比书上左边的角),大家认真观察,三角板的两边刚好跟这个角的两边怎么样? 生:紧靠。

师:这样就说明左边这个角跟三角板的这个角(30度)一样大。我们把三角板的这个角移过去像刚才这样比右边这个角,大家比比看,发现了什么?

生:三角板这个角的两边也跟右边这个角的两边紧靠。 师:那说明右边这个角也跟三角板的这个角怎样呢? 生:一样大。

师:两个角都跟三角板的这个角一样大,那说明左右这两个角怎样呢?

生:一样大。

师:我们把左边的角移过去跟右边的角比比看,是不是一样大?(多媒体演示左边的角移动,跟右边的角重合) 师:是不是一样大呢? 生:是。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能不能想出其它的办法来比出它们是一样大的?(生小组讨论后发言)

生1:我们同组的同学用纸折相同大小的角1和角2,然后分别去比书上的两个角,发现角的顶点与边分别重合,说明这两个角同样大。

生2:用活动角转出一个角,然后去比另一个角,发现它们一样大。

生3:把左边这个角剪下来,拿过去比右边那个角,发现它们一样大。 „„

师:我们已经知道这两个角一样大了,那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角的两边长短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说明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 生:没有。 

7、自学角的画法。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角各部分的名称,那怎样画角呢?请同学们翻到书第57页,自学怎样画角?

学生自学后,师指名说画法:先画一点,然后从这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的线,就画出了一个角。(师根据学生说的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在书上画角,选其中一两个展示。 

三、综合训练,拓展延伸 

1、数角。

师:数一数下面每图中各有几个角?



2、剪角。

师:如果只用一刀截去长方形纸的一个角,剩下几个角,动手剪剪看。

(学生动手剪角后,指名发言并让他拿到展示台展示) 生1:剩下4个角。 生2:剩下5个角。 生3:剩下3个角。 

3、摆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两根小棒摆角,并说说你摆出了哪几个角? 学生摆完后,让摆法不同的学生到展示台展示,并指出摆出哪几个角?



四、教学反馈。

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都应该给于肯定,不能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的交流,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多样化。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愉悦,而且还能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角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