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试卷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试卷题(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02 08:33:25 来源:教学试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一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 B )

A、《雄辩术原理》

B、《礼记 ,学论》 C、《礼记,内则》

D、《礼记,王制》

2、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C

A、《普通教育学》

B、《教学与发展》

C、《大教学论》

D、《民主主义与教育》

3、美国学者( C )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A 杜威 B 布鲁纳 C 博比特 D泰勒

14、( A )年学制标志着现代课程的开始

A 1912 B 1896 C 1914 D1922

4、西方古代主导的课程—“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 音乐、天文和( D )

A 代数 B 比喻 C 会意 D 几何

5、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编制方法,一般分前言、(B

)、实施建议、附录等四部分组成。

A、课程内容

B、课程目标

C、教学功能

D、教学模式

6、制约教学手段现代化最现实的社会因素是( D )

A、技术的发展

B、政治因素 C、文化因素

D、经济因素

7、各科学要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的关系,这一原则体现了选择小学课程内容应具有的(B )原则。

A、基础性

B、实用性

C、时代性

D、综合性

8、( A)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9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B )

A.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C自评价与他评价

D.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

10、.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 A)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11、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这是课程实施的(D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主体取向

D.课程创生取向

12、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D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13、程序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著名心理学家(B

A布鲁纳

B斯金纳

C沙塔洛夫

D仲衡

14、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15、课程评价的功能有哪些(B

A、定向规范功能、诊断鉴定功能、激励改进功能

B、导向规范功能、诊断鉴定功能、激励改进功能 C、导向规范功能、诊断鉴定功能、分析改进功能 D、导向规范功能、诊断筛选功能、分析改进功能

16、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区别是(A

A、指导作用和灵活性不同

B、指导作用和性质不同 C、方向和性质不同

D、方向和灵活性不同

17、下面哪一项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关键(D ) A、备课

B、课外辅导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上课

18、下列哪些不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D)

A整体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 灵活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9、以“儿童中心”和“从做中学”为基础构建了他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的是(A) A杜威 B 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苏格拉底

20、就教学模式构建的重心而言,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B)

A由单一的多样 B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 C由刻板到灵活 D有被动性到主动性

21、教学方法的分类不包括(C)

A直观性教学方法 B实践性教学方法 C引导性教学方法 D研究性教学方法

22、运用研究法的关键是教师要( D )

A善于提问 B做好谈话后总结工作C运用启发性谈话 D 设计好问题

23、(A)原则是选择教学手段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A 教学最优原则B健康和安全原则 C经济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

24、当前渗透到教学领域并影响到教学方式变革的新技术主要有(C) A多媒体技术、网络通用技术、虚拟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 B 多媒体设计技术、虚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C多媒体技术、网络通用技术、虚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D 多媒体设计技术、虚拟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

25、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研究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变革的程度和影响变革的因素。这种观点是美国学者(D)课程论专家的观点 A菲吕马克B麦克米伦

C夸美纽斯D富兰

26、美国课程专家(A)总结了三种课程实施策略,即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

A麦克尼尔

B泰勒C 杜威 D博比特

27、下面那个教育家认为迅速愉快和彻底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和基本要求。(A) A夸美纽斯B泰勒C杜威D斯宾塞

28、优化教育的一般标准不包括(D)

A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B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C高效率标准,即合理投入下的效益最优化 D教学模式的优化

29、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A)

A、现象、问题、规律

B、过程、方法、手段

C、现象、方法、手段

D、过程、规律、问题 30、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A)

A、知识、学生、社会

B、学科、内容、科目

C、教师、学生、内容

D、方法、目的、内容

31、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A)

A、忠实、适应、得过且过、创生

B、混合、创生、灵活

C、适应、混合、得过且过

D、忠实、灵活、创生

32、被认为是最早使用“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人是(C)

A、杜威 泰勒

B、斯宾塞 舒伯特

C、菲吕马克 麦克米伦

D、菲吕马克 泰勒

33、教学目标的功能不包括(D)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标准功能

D、认知功能

34、实践性课程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是(B)

A、决策

B、审议

C、理解

D、建构

35、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的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是(D)

A、博比特

B、查特斯

C、哈里斯

D、泰勒

36、“非指导教学”模式的创立者是(C)

A、斯金纳

B、赞可夫

C、罗杰斯

D、布鲁纳

37、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中(C)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练习法

38、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不包括(C)

A、学习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C、学生的知识经验

D、学科的发展

39、课程评价的功能具体表现在(D)

A、导向规范功能

B、诊断鉴定功能

C、激励改进功能

D、以上三者

4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制约教学手段选择和使用的因素的是(B)

A、教学任务和目标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学习者因素

15、制约教学手段选择和使用的各种因素中(A)以有效发挥教学手段为目的

A、教学任务和目标

B、学习者因素

C、教师因素

D、其他因素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判断说明题

1、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目的。

答:错,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指导作用不同,灵活性不同。

2、现代课程与古代课程没有什么区别 答:错。

现代课程区别于古代课程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第二,在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第三,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征。第四,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上的活动丰富了,课外拓展活动也受到重视,教科书的编写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3、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是一样的 答:错。

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方式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具体动作。因此,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的上位概念,任何一种方法都可分解为各种教学方式。

4、课堂教学是各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正确)

5、课程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错误,把课程改为课程内容)

三、简答题

1、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有:(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2)儿童对课程发展的影响;(3)知识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有:(1)学制;(2)课程传统;(3)课程理论;(4)课程自身发展的否定规律。

2、优化教学大纲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答:(1)遵循教学规律;(2)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3)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

3、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 答: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4、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教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练习法 实习法 实验法 演示法 参观法 研究法

5、什么是课程目标?有何价值取向及形式取向?

答: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有: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类型有: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四、论述题。

1、班级授课组织有哪些不足?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改进?

答:不足:容易走向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容易导致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养成。 如何改进:(略)

6、课程与教学目标有哪些基本来源?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答:来源一:学习者的需要。确定当代社会生活需要时刻注意不要漠视学习者需要的个性差异,不能把成人认为的学习者需要等同于学习者自己的需要。

来源二:当代社会生活用品需要。确定当代社会生活需要时刻注意三条原则:(1)民主性;(2)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3)教育先行。

来源三:学科的发展。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需要理清以下问题:(1)知识的价值是什么?(2)什么知识最有价值?(3)谁也没有想到知识最有价值? 五.材料分析题。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多次提到综合课程问题。如“改变课程结构地于强调学科本、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门类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请结合实际分析要我国为什么要倡导综合课程?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应怎样落实综合课程。

答:为什么倡导综合课程: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而我国长期以来具有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情况;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为的学生往往与社会生活相脱节;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而我国的学生整合知识经验的能力不够强。

怎样落实综合课程:确定作为综合课程组织核心的主题、问题和概念的选择标准;教师与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开发综合课程评估形式;建立单一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师培训计划。

推荐第2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电气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以 电气学科教学课程 为主要研究对象。

2、《电气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和处理电气学科 教材 的基本方法,并具备一定选择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 教学方法 的能力。

3、电气学科教学的构成视为一个系统,这个教学系统由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材(客体)三个要素组成。

4、从教学相长的观点看.教师既是知识信息的 传播者 ,又是知识信息的 接收者 。

5、要使教学系统功能最佳,必须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材(客体)这三者组合最佳。

6、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最佳结合,即让学生通过电气学科教学过程,能借已已有的知识

去获取新知.并使学习成为一种 思考活动 。

7、所谓"两全一化",即面向 全体 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 全面发展 ,使学生具有健康活泼的个性化。

8、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不加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观察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在课程与教学论中称为 科学观察 。

9、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方式向熟悉研究对象的当事人甚至第三者了解情况,从而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问题,这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称为 科学调查 。

10、科学调查一般要经历准备、

实施、整理、总结 这四个步骤。

11、运用人工控制某些变量,建立实验条件,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 科学实验 。

12、在运用 科学思维 方式研究教学过程时,应注意:学科理论、观察和实验自身的性质不随教师、教材编写者、时间及地点的不同而改变,而教师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育与教学经验则可能因人而异。

13、电气学科研究所强调的能力有:观察与实验、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有自学

与 创新 能力。

14、科学实验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 纯化 研究对象,还可以 强化 研究对象。 15.如果某物理现象在第一个场合出现.在第二个场合不出现,这两个场合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这条件就是该现象发生的原因,这在因果联系归纳法中称为 求异法 。

16、在不同场合下考察相同的物理现象,若这些场合里只有一个共同的条件,这条件就是该现象发生的原因,这在因果联系归纳法中称为

求同法 。

17、若所研究的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都存在一个共同条件,而所研究的现象不出现在另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条件,这条件就是所研究现象出现的原因,这在因果联系归纳法中称为 求同求异法 。

18、为了使科学研究的成果尽可能符合客观事实,最大限度地包含客观真理,科学家们总体现出一种高尚的 情感、对科学执着的 态度 ,创造出的学科在许多方面体现出很高的 价值 。

19、电气学科的学习与研究,要求参与者具备的 求真务实 科学态度。

20、若把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等归为图式,则外部刺激(新经验)能被学习者纳入已有的图式时,就称为 同化 。

21、若把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等归为图式,则外部刺激(新经验)不能被学习者纳入已有的图式时,学习者从而改变、调整甚至排除原有的旧图式而建立新图式,这称为 顺应 。

22、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有清醒的意识,能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脱离教师独立思考,能从书本所呈现的内容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分析出意义,这种学习称为

自主 学习。

23、学者王坦认为 合作 学习就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奖励的教学策略体系”。

24、学生在接受新的电气学科教育之前.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思考,对各种电气物理现象与过程的理解和认识称之为 前概念 。

25、学生在学习电气学科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会在情境、思维习惯、处理方法等方面产生影响,称之为 迁移 。

26、人们推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思考问题.使自己的思考具有某种倾向性和专注性称之为 思维定势 。

27、人们把从事某项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注意力归结为认识与该项活动有关的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8、人的智力因素可以归结为观察、记忆、想像、思维和 注意 。

29、人的非智力可以归结为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 和性格。

30、电气物理学习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学生个体在与 电气物理环境 相互作用中认识电气物理世界的过程。

31、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指: 教学过程 中教学思想、内容、方法的正确、准确与先进。

32、教学原则中的实践性指:由 物理学科 特点和学生决定的教学实践;由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紧密联系所决定的教学实践。

33、教学原则中的趣味性指: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而且共同创设愉快的 学习情境 。

34、教学原则中的全面性指:电气学科教学中.师生在认识和 做法 上要考虑周全。

35、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是: 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和实现条件。

36、认知发现学习模式的教学过程是: 操作或阅读 ---诱导---再操作与练习操作或阅读

---发现---理解。

37、学习者表现出一种把新学的内容与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

的倾向;且新学习的内容能够与学生己有的 知识 结构 联系起来,称之为意义学习。

38、根据学生学习形式的不同,奥苏贝尔将学习划分为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比接受学习多一个阶段,即发现活动。

39、根据知识学习的性质的不同,奥苏贝尔将学习划分为意义学习和 机械学习。

40、若把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等归为图式,则外部刺激(新经验)能被学习者纳入已有的图式时,就称为 同化 。

41、若把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等归为图式,则外部刺激(新经验)不能被学习者纳入已有的图式时,学习者从而改变、调整甚至排除原有的旧图式而建立新图式,这称为 顺应 。

二、判断题

1、学习者已有的各式图式不适应新的外部刺激,他能动地"调节"、"改变"旧的图式,构建新的图式称同化。

2、外部刺激被学习者纳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过程称顺应。

3、所谓的“自主”,就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自我调节,就是自始自终积极参与,并保持认知灵活性。

4、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智能之间的不同表现出个体间的智能差异。

5、知识与技能只有通过正迁移才能转化为能力。

6、经验概括的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知识的负迁移。

7、“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建构主义学习观。

8、学习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意义。

9、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它场合的教学计划或类型。

10、科学探索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1、提问为一种惩罚,或让学生尴尬的一种教学手段。

12、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生生间、人与物、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的最佳效果是教学的有序和发挥整体功能。错

13、导入、讲解、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三环节。

14、可使客观题题目覆盖面广、取样大,能全面地考察所学习的内容。

15、客观题能有效地测量到学生选择、组织观点的技能和某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6、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选择明显正确的答案作为选择题的干扰项。

17、主观题给学生提供了下一个充分发挥自己阐明问题及选择解法的能力的空间,使其创造力得以表现。

18、主观题在评分中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信度通常较高。

19、当学习者对外部刺激不能纳入原有图式时产生不平衡惑,并经历自己的思考去完成对原有图式的改变、调整甚至排除,这是一种自我调节过程。

20、以自身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称为元认知。

21、通过分析、对比,分清一类电气物理现象和过程主要的、本质的因素,从而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的东西,为定义(描述)概念打下基础,这是概念的巩固和深化。

22、在形成概念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弄清概念的内涵(实质)和外延(适用范围)。

23、电气学科规律的教学大体经过提出问题、探索规律、讨论规律和运用规律四个阶段。

24、任何口头的说法或者手势,只要能引起学生回应或回答就是有效问题。

25、无固定答案、存在结构缺陷,无明确解题途径的问题称为封闭性问题。

26、对前面问题的回答进行重新说明或组织的问题是复杂性问题。

27、在提问中更多地注意抽象概念的使用,以检查学生的答案能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不同场合的问题是简单问题。

28、由于人和工具以及环境或理论所引起实验测量的误差称绝对误差。

29、相对误差常将小数写成分子是1的分数,称精密度等级。

30.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均小则.其精确度高,且二者的算术和反映测量的可信度或精确度

三、多项选择题

1、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其行为表现为 ABD A : 注重引导学生 B : 尊重学生

C : 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D : 注重对学生的指导 E : 重视与同行的合作

2、电气学科教学论与以下哪些学科有直接的关系 ABE A : 教育学 B : 心理学 C : 逻辑学 D : 哲学 E : 物理学

3、电气学科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BCE A : 课堂气氛 B : 教师 C : 学生 D : 教学媒体 E : 电气物理世界

4、电气学科教学过程中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是 AC A :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动性 B :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 C : 面向全体和重视个体差异 D : 学生智力水平与知识难易 E : 学生实践经验与理解知识

5、电气学科教学中要体现的基本理念是 ABCD A : 面向全体学生 B : 面向生活 C : 联系实际 D : 突出探究 E : 倡导课堂教学民主化

6、教学方法的特点有 ABCDE A : 科学性 B : 多样性 C : 综合性 D : 发展性 E : 实践性

7、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教学模式有 ABC A : 成功教育教学模式 B : 创新教学模式 C : 合作教学模式 D : 反思性教学模式 E : 丰富教学模式

8、电气学科教学过程的中心是 CDE

A : 观察 B : 实验 C : 形成概念 D : 掌握规律 E : 建立电气物理知识结构

9、开设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 BCD A : 学生中心 B : 教师中心 C : 课本中心 D : 课堂中心 E : 知识中心

10、实验课教学目的在于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 ABE

A : 实验知识 B : 实验操作

C : 电气物理观念 D : 电气物理思维 E : 实验能力

11、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特征有 ABCDE A : 好奇心 B : 质疑的习惯 C : 探索的习惯 D : 求异的习惯 E : 有恒心

四、单项选择题

1、电气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是 D A : 交往过程 B : 操作过程 C : 活动过程 D : 认识过程

2、属于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B A : 演示法 B : 讨论法 C : 实验法 D : 发现法

3、在加工信息时倾向于对事物独立作出判断,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C

A : 内向 B : 外向 C : 场独立 D : 场依存

4、电气学科教学过程的主要目的是 D

A : 明确物理现象 B : 形成物理概念 C : 掌握物理规律 D : 解决物理问题

5、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C A : 赫尔巴特 B : 布鲁纳 C : 杜威 D : 施瓦布

6、人本主义理论提倡的有效学习方法是 C A : 研究性学习B : 探究性学习C : 有意义学习D : 合作学习

9、建构主义的早期代表是 A A : 皮亚杰 B : 苛勒 C : 罗杰斯 D : 杰根

10、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 : 皮亚杰 B : 杜威 C : 罗杰斯 D : 杰根

五、简答题

1、简述STS思想的内涵。答: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研究简称为STS研究,科学提供知识、解决理论问题;技术提供应用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则要求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作指导,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何谓难度?通常用哪种两种来计算试题难度?

答:难度即难易程度,它主要反映试题是否符合受测者的实际水平。表示题目难度的指标称难度指数P,通常用两种方法来计算试题难度。 (1).用试题的答对率(通过率)计算难度。

(2).用某题测试的平均分x与该题的满分W之比计算难度。

3、何谓区分度?试题的区分度一般在什么范围为宜?

答:区分度指试题能否很好地将受测者的水平区分开来的重要指标,亦称鉴别指数D。一般认为0.4以上的区分度就已经很好了,而0.2一下的区分度的试题就必须改进或淘汰。

4、何谓假说?假说在建立学科理论之前起到什么作用?

答: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规律所做出的一种假定性说明,简称假说。 作用:(1)使研究工作有目的,有计划。

(2)可以把科学研究工作引向深入,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5、何谓“心理换位”? 过“换位”,谈谈你对“构成学习动机最直接、最活跃成分是学习兴趣”的理解,即从学生角度谈谈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答:在教学过程中,心理换位是指教师要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学生学习的内容,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择取有针对的最佳方案来处理问题,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人作为一种生物,所有的行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按照自己意志去行动的,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动机——可能外界的压迫或者一时的发愤可以暂时充当这种动机,但是任何纯被动的行为是无法持续太久的。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兴趣,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久下去。

6、为什么说“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

答:首先,从思想认识上来说,做事情要注定过程更重要。有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即为过程,成事即为结果。通过过程,获取经验,方法,教训,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其次,从客观事实上分析,做事情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为什么同样是失败的结果,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后人评说呢?正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不看结果只看过程。最后,做事情必然有过程,但未必都有结果。过程的不可替代性和结果对其的依赖性可以证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7、为什么说“比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

答:学会只是一个基本要求,但不是学习的目的,而会学,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就比如老师教导学生,他不会每道题都教你,但是他会教你解题的方法,掌握了某种规律,学会了方法,那碰到同类型的题目也会举一反三,也就说只有你会学了,那你也就学会了!

8、为什么说“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

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好的方法,才能学习到更多知识,会了捕鱼的方法,才能捕到更多的鱼。学习如果不能以恰当的方式学习,即使是那些经过选择的知识,也将无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谓知识的智力价值是不会自动实现的。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诉求。知识不是智慧,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智慧,有效实用的东西才更具有价值 。

9、为什么说教师在教学系统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要素?

答:作为知识信息的传递者,教师可视为学习的媒体;作为教育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需要获得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信息反馈,依反馈的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时还存在教中有学、教学相长的问题,因此,教师又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所以,在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

10、什么叫标准化测验?编制标准化测验电气学科试卷有哪些步骤?

答:标准化测验是按系统的科学程序、具有统一的比较标准,即命题、施测、评分、分数的解释等过程都有严格的标准,从而能对误差做严格控制的考试。 一般由七个步骤:(1)明确测验的目的和目标

(2)明确试题的形式

(3)制定命题计划

(4)编选题目

(5)组合试卷

(6)编制标准答案,确定评分标准

(7)规定施测指导语

六、论述题

1、试就电气学科所强调的能力,谈谈你对电气技术教育能力的思考。

2、为什么说“电气学科教学方法的讨论既涉及到教师的教法,又涉及到学生的学法”?

3、如何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4、试述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这个论述题就靠大家自己发挥了!!!!)

推荐第3篇:《课程与教学论》写作题

《课程与教学论》学习心得体会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究教学策略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新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 的基础上,探讨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提出新的 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策略。无论是新的课程,还是新的教学观念,都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获得体现。这就需要我们建构一个新课程下的新课堂。

任何教学策略都应有坚实的理论作支持。我在读《课程与教学论》中‚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一节时,使我获益匪浅。

一、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语文课堂中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 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 展的主体。‚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一节中‚活动性教学策略‛部分有这样两段话,让我感受颇深。‚自主学习活动性的策略 理念,首先强调的是教师要对学生放手,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增 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成效。‛在加强学生之 间的对话中讲到‚活动教育不仅注重以活动激发兴趣和动机, 还以群体间思想与经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表现他们的个性和 才能,使他们互相启发,产生更多的探索欲望,形成自信、自 强的精神。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有助于破除以自我为中心 的态度,养成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从而使谦虚与自信相结合, 真正促使教学相长。‛回顾我们正在践行的‚4+4N‛教学模式中学生自学文本环节,我给学生指明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还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的小组合作,在组长这个小老师的引导下交流自学中的收获。互相解决自学中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他们会根据自己独特的感受去体验和理 解。问题便在小组交流研讨中解决了。如在讲《詹天佑》一课,对‚人‛字形线路的理解是教学难点。我先布臵给学生预习任 务,让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填写有关‚人‛字形线路的地势特 点、方法、简图、作用等。学生认真预习后在小组交流中自我 演示遇到了困难,小组便自发探讨解决方法。有的组把作业本铺成‚人‛字形,不同颜色的笔作车身和两个车头。还有几个 组演示的方法可新颖了。我们的课桌是按圆桌式摆放的,他们 把两张对着的桌子一边拉开,并把开口的一面支高。看,陡坡有了,‚人‛字形线路也有了,多好的创意啊!可是在演示时 又出现了问题。(演示的学生是这组的帮扶对象。)‚火车‛行驶到岔路口时,车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组内有的 同学连连摇头,演示的同学就是不服气,组长马上指导其读书 寻找答案。一句重要的话解开了迷津,‚火车行驶到岔路口就 折向西北方向,原来拉的火车头推,原来推的火车头拉。‛组长解释了‚折‛字,演示的同学发自内心地表示了歉意。在全班交流研讨时这一组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同时在班级文化动态 展台上又多了一颗源于小组合作而获得的灿烂的小星。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把课堂的40分钟完全交给学生,而是教师要把握时机精讲。‚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中说:讲在学生‚对话‛对文本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含义,精妙的语言 理解不透时;讲在学生‚体验‛难以获得时;讲在学生‚探究‛遇到困难时。

理论证明‚4+4N‛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班 化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又突显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合作精神,小 班化教学为‚4+4N‛教学模式插上了有益的翅膀,是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把班级文化建设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张扬个性,发展自我。

‚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中‚民主性策略‛部分有这样一句话:‚教学活动中,学生感到自己被别人承认与接纳,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就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好感,这样学 生就能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在教学活动中学到知识,张扬个性,发展自我。‛

在近两年的班级文化建设中,我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动态展 台中的奖励制度,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看到动态展台 中丰硕的成果,学习的热情更高了。王洪伟同学以前语文成绩是我班最低的,从没超过30分。我挖掘它的闪光点不断给予奖励,现在他的成绩跃到了70 分以上。去年暑假前统考,我班语文成绩占学区第一,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三、在教学中给学生设定目标,促进发展。

‚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中‚多元互动策略‛部分有这样 一句话:‚在具体目标的研制上,要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出发,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研究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每次月考后都要给学生设定分数目标。每个组设定奋斗目标。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又多了几分竞争。 学生学习的劲头更浓了。

‚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用理论证明了我们践行的‚4+4N‛教学模式是毫无质疑的,使我们走好这条路的信心更坚定。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本课程设臵的总目标是广大中小学教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比较系统地理解、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提升教学理论水平,增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自觉性;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高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能力。

浅论中小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但现行教学改革时至今日,仍存在很多弊端,如教学目标‚知识化‛、教学方法机械化、教学内容保守化、教学形式单极化等等。

导致这种教学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来说,现行教学模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无奈选择,是教师两难选择的结果,家庭高期待值也为现行教学推波助澜,现行教学又是个人价值发展被动选择的唯一出路,是社会传统文化沉淀的产物。可见,现行的教学过程基本上只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知情意活动和发展过程,忽视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学的全面育人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鉴于此,本文尝试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几方面来探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

一、确立并落实好教学目标

中小学生素质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传授学生知识,使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发展学生智力、能力;促使学生身体、体力发展和培养学生品德形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在素质教育的教学中落实能力目标和品德目标起着关键作用。

教学中落实能力发展目标方面,首先要创造思维活动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有记忆水平的教学、理解水平的教学和思维水平的教等三种水平的教学。记忆水平的教学主要表现在将精力集中在如何使学生记住课本知识上,一切教学活动围绕一记住所教内容这一轴心转。思维水平的教学最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最后要以非智力因素为基础来促进教学。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思想、气质、性格等等,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心身发展,尤其对于能力发展和品德培养,提供着基础和保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教学中要体现知(智)、情、意的统一,充分掌握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成分,使教学在和谐的轨道上运行。

在教学中落实品德培养目标方面,首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内容的丰富性,是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也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基础。学生的知识越多,智力生活越充实,兴趣越广泛,学习越主动自觉,就越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展开。反之,愚昧无知往往容易成为道德堕落的开始,而精神空虚是道德贫乏的根源。其次要恰当利用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对于那些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如语文、历史、外语等等,要注意发挥其形象性优势,注意从个别概括为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对于那些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要注意发挥其精确性、严谨性、辩证运动性的特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还要防止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两张皮现象。

二、改革教学内容,提高素质教育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方向和终极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媒介。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而确定,为教学目标服务,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知识来源,是教师设计具体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向上,要从过分偏重文化知识内容转向知识内容与公民道德教育并重;从大一统的英才教育的内容模式转向重视内容的基础性教学模式;加强内容体系间的联系,推行教学内容的综合化;从标准化的一般性教学内容模式转向与区域性乡土教材并重的新内容体系;课程设臵形式从单一的学科课程转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的模式上。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法上,要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和一些新的课程;加强课外活动;改善管理,建立协调高效的指挥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改善运行管理和质量管理;开发多样化的教育软件,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比如开发探索性软件、专家系统、过程性诊断软件、创造性软件、联网检索软件、个性化教学软件和电子课本等多种软件系统,势必给未来教育和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三、促使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与手段。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方法应具备双边性、突出启发性、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注重情感化、技术化等特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借鉴的体验学习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个案研究法、紧急情况分析法和主题法等等国外教学方法,以促使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好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引起学生注意,提示教学目标,唤起旧有经验,提供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学习,展现学习行为,适时给予回馈,评定学习结果,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恰当运用会有利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学机制的完善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而这几个方面正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教学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四、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以适应素质教育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的结构特征,素质教育背景下要充分发挥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首先要充分重视个体作用。其次要适当变革课堂形式。第三,不要过于受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限制;第四,必要时对传统的秧田式教室排列作适当调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减少班级学生人数;班级编制要多样化和科学化,采用能力分组、同质编班、采用双向选择的编班方式、设臵快慢班等等多种形式进行班级编制;最后要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活学生思维。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在社会系统和教育系统中对教学进行改革。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调整,不断完善。通过素质教育的教学途径使教师和学生双方得到发展,尤其是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健康的、实质性的发展。

推荐第4篇: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

1、课程的定义: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分析。A理想课程。B正式课程。C感知课程。D运作课程。E体验课程。课程有两层基本含义: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种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是学校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制度化的学习进程。

2、课程表现形式:A课程改革方案。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教学材料。E课程表。

3、1632年《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1806年《普通教育学》是科学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诞生(或发展成熟)的标志。

4、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是课程论学科诞生的标志。

5、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

6、教学的定义:从广义上教学就是教的人引导学的人学习一定文化的的专门活动,从狭义上,教学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专门环境里以特定的文化为内容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教学三要素说: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7、教学的基本规律:A教和学统一辩证的规律。B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规律。C传播知识、发展智能的规律。D知识能力教学和思想教育的规律。

第二章小学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1、关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P25)

2、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A知识本位。B社会本位。C学生本位。

3、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区别:A课程内容规定的是学科某一阶段共同的统一的标准或要求;教学内容则是教师应对具体教学情境的,是具体的、个别的,并存在差异的。B课程内容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不能作为学生直接掌握的对象,教学内容是具体、生动并动态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直接操作的对象;C课程内容是以书面的文字材料进行表述;教学内容则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字和非文字手段进行表征,不仅包括形式各异的素材内容,也包括一些活动、方法、观念、实践操作等。

4、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微观角度,A连续性原则。B顺序性原则。C整合性原则。D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原则。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课程内容的特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教育。A强调课程内容的德育功能。B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C课程内容在稳定中求发展。D讲究课程美容的系统性。E关注课程内容的统一性。

第三章小学课程类型与课程结构

1、几种主要的课程类型(P52-P58):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C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D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P52-P58

2、我国小学课程结构:A在课程类别结构上: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以综合课程为主,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辅;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B在课程科类结构:以语文、数学为主,其它课程为辅。C在课程内部结构:以课文系统为主,课文辅助系统为辅。

3、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课程结构的特征: 1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确立了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以分科课为主、综合课为辅,以文化教育为主,适当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并确保了活动课程(如班会、科技、艺术等)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地位。A可选性加强(a本土化课程开始受到重视。B选修课比重增加。C九年一贯制整体安排课程。)B课程综合化(a加强学科课程的综合性。B开设系列综合课程。C综合实践活动课。)P65-68

第五章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1、校本课程的开发包括两层含义:A校本课程的开发。B校本的课程开发(区别P104)

2、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A发掘学生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B促进教师专业发展。C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D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3、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方式:A课程选择。B课程改编。C课程整合。D课程补充。E课程拓展。F课程新编。

第六章小学教学目标

1、以布鲁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A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B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C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

2、新课改下的三维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价值观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的愿望,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4、小学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A需求分析(a社会对人才的要求。B学生的个性需求)。B需求类别化。C目标筛选(a结合学科筛选。B结合环境套件筛选)。D目标分解。E目标表述。

第七章小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

1、国内教学模式:A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B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C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D自学—指导式教学模式。E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a理论基础。b教学目标。c基本操作程序。d实现条件。)P192-P195

第八章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小学教学原则: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E量力性原则。F科学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G理论联系实际原则。F因材施教原则。

2、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A以语言表达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B以直接观察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C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

3、小学教学方法的选用依据:A学科特点。B教学目标。C教学内容。D教学对象。E教学条件。F方法利弊。G教学风格。

第九章小学教学组织形式

1、小学教学工作基本环节: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上课则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2、课程类型的划分:一是以课内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为依据,可分为观察课、讲授课、讨论课、实验课、阅读指导课等。二是以一堂课完成任务多少为依据,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3、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A以班为教学单位。B以课为活动单位。C以课时为教学时间单位。D以课堂为固定教学场所。班级授课制的优点:A极大提高教学效率。B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发挥集体的良好教育作用。D确保系统知识的传授和学习。E便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A难以因材施教。B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大受限制。C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辅助教学组织形式:A个别辅导。B现场教学。3复式教学。(P233—P235)

5、课堂教学遵循的基本要求:A目标明确。B内容正确。C方法恰当。D组织严密。E教学效果好。P245

推荐第5篇: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比较教学论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比较教育学重建以来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为我国课程和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学知识基础。比较教学论也是世纪之交在国际比较教育学界兴起的一个新兴的重点研究领域。国际比较教育学界重新关注和重视“学校内部的事情”,并由此形成比较教学论这一新的重点研究领域,这是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重视教育质量这一现实需要的反映。

近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学被一些学者批评为一个“边界过于模糊”的研究领域,“甚至产生了对比较教育存在的必要性的质疑”①。但比较教育学界内部也有学者认为,“比较教育学是教育研究的高级形态”,甚至说“比较教育学就是教育学本身,是教育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表现形式”。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一样,无论是其研究方法还是其研究主题都不能不受到时代的制约与影响,都不可能置身于整个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之外。像教育学一样,比较教育学也不断变换自己的研究主题、学科身份和知识形态,以迎接各个时代对教育变革提出的挑战。那么,21世纪上半叶比较教育学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当今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又给比较教育学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呢?笔者将通过探讨国内与国际比较教育学者对比较教学论的关注与探索来尝试回答这两个核心问题。

此外比较教学论研究也体现在众多比较教育学者对外国教学论(以及教学理论)、课程论、学习论和评价论的研究上。与英美等国家的比较教育研究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教育学者对外国教学论(以及教学理论)、课程论、学习论和评价论的研究热情颇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外国教育》、《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外国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五份学术期刊共发表教学与课程方面的论文855篇,占总数的24%;从90年代中期至今,课程和教学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这方面的论文达1909篇,占总论文数的28%

而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重建比较教育学科以来,由于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一直是国外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经验。如80年代对苏联赞可夫、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和合作教育学派的研究,对美国布鲁姆、布鲁纳、奥苏伯尔和加纳德等人教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德国当代教学论特别是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范例教学论和范畴教学论的研究,等等。在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多年来尤其侧重于课程与教学论的比较研究。[6]但是,所有这些关于教学论(或教学理论)的研究,都是比较教学论研究的可贵发端。它们对国外的教学论与教学改革经验本身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当关注从跨文化比较的视角对不同国家、不同教育文化中的教学论(或教学理论)进行直接的、深度的比较研究,对不同国家或不同教育文化的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直接的、深度的比较考察,这样才能促进比较教学论研究获得长足发展。 进入新千年以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将朝什么方向继续前行?我们将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我们继续前行的方向?比较教育学作为我国教育学的一门独立学科不能也不应该漫无边际地进行研究,而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值得深思!

目标: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根据调查,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用人数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黑龙江省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每个乡镇只有两三所小学,基本上没有村小,对小学教师的需求是很有限的。随着小学生的减少、拆校并校的进行,小学教师已经饱和,新教师进入已经很难了。但在就我们对农村小学现状及发展需求看,黑龙江省农村小学教育还是对小学教育专业还是有一定需求的。

1.对个别学科的小学教师有一定量的需求,如: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小科教师,还是缺乏的。

2.新毕业生可承担农村小学学前教育教学工作。

目前农村很多村镇缺少幼儿园,为补充学前教育的不足,小学大多设置学前班,而现有的小学教师队伍中,学前教育的专业老师几乎没有,很多小学和幼儿园都招聘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来解决学前教育人员不足的问题。

所以作为未来的一名乡村教师,我们可以做到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来适应市场需求。

比2007年黑河学院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完善程设置,在小学教育专业中开设学前教育选修课程模块,使得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既学习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和技能,同时辅修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设计

(一)“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我校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对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英才奠定坚定宽厚的基础。为了全面实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工作,经学校行政研究决定编制本方案。开展“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本方案试行一年(20xx年9月——20xx年8月),可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进行修改。

一、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二、总体目标

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中,前八个字是基础,这个“点”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从而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达成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建个性化的小学校;学生——育有智慧的实践者;教师——塑反思型的教育者;班子——做有思想的领导者”。并提出了学校的校训:“实践——创新——实践”。这个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校训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一脉相承的,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三、课程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课程,或者新编校本课程。在我们的研究中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园环境等。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又可对乡土资源进行改编、补充或拓展。

四、课程结构与课程门类

根据乡土资源在课程中的占有比例,校本课程分为两大类。 (1)显性课程的研究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此类课程凭借乡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

2、兴趣活动课程。此类课程凭借教师、家长及社会人士的人力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的各种兴趣活动。

(2)隐性课程的研究

1、乡土化的学科课程。此类课程,在原有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融入乡土资源,开展学科教学活动。包括乡土教学、乡土文学教学、乡土美术教学、乡土音乐教学、乡土常识教学、乡土体育教学、乡土思想品德教学、乡土数学教学等。

2、通过课程的研究,形成一种校园文化,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突出事实求是、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这种隐性课程,蕴涵在学科教学、德育教学、学校管理及其师生的言谈举止中,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五、课程开发操作措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计划以及学校的实际通过外部力量的合作、采取选编、改编、新编教学材料的方式,在校内组织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建构起内部评价机制。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措施如下:

(1)、分析情景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以学校为基地,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只有尽可能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资源,发扬学校的传统,结合当地的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才能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情景分析是校本课程设计的前提。不仅要分析校内的情景,更要分析校外的情景。校内的情景主要包括本校师资、环境设施、学生特点等。校外的情景主要包括家庭、社会、自然、历史等。

(2)、确立目标

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办学理念,达成办学目标,从而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确立校本课程的目标,提出做个有智慧的实践者。

(3)、制订方案

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书。完整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包括:需要分析,总体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与课程门类,课程开发的操作措施,保障措施,课时设置等内容。同时要统一校本课程教学案例的编制格式及其要求。案例格式一般包括以下项目: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安排、评价方式、课后反思等。

(4)、组织与实施

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是开发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规范“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程序。我们认为实施的程序可以分为五步,即:环境分析与材料选择、目标的确立、教学的组织、学习的评价、课后的追踪。要严格按程序实施。课程的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要积极构建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5)、评价与改进

根据“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的评价总要求,构建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教师、学生自己、同学、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即评价主体间进行双向的、多向的评价。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和改进,建设有鲜明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乡土化校本课程。

六、课时设置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安排1课时,新课程年级从地方课程中安排,其他年级从现有计划的选修课中安排。各年级根据实际需要可分散在每周,也可将3课时集中在一周(安排半天)。

(2)、兴趣活动课程每周安排2个课时。个别兴趣活动可以放在课余时间进行。

3、学科课程根据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实际安排,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七、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3)、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科研经费的及时划拨,加强学校校园环境改造,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发建设好校本课程网站,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4)、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保障。利用网络大力宣传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的新机制。

(二)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它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整套系统化程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的机械传授,教师是“布道者”,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与培养技能同步进行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将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创设来自生活的教学情境,并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容的课堂氛围。而要使我们的教学设计具有有效性,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

一、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什么样的课就是有效的课? 1.实现了预设目标的课就是有效的课。

2.学生愿意学的课是有效的课。(形式和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 3.有内容学的课是有效的课(有意义的)。

(2)、什么样的课是学生愿意学的课、有内容的课?课标指出: 1.符合学生学习情绪、行为发展规律:兴趣---需要---挑战---探索学习---成功;感受---模仿---学习---应用

2.主题内容以他们熟悉的、想象的、怪异的、神秘的、超自然的、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的和导引的;

3.能促进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所学东西,并能应用在实际生活中;4.能激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产生愿意学的愿望; 5.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产生要学的需要;

6.能让学生产生“我能行”,感受到自身优势和潜力明白了

二、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规范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行为实践活动。它需要教师从系统理论出发、从全局出发、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把握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熟悉和掌握一系列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操作程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1)、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

一般来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自导能力。我们知道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都是由开始的陌生,经过产生兴趣、积极参与等环节到最后的熟悉和掌握;学习能力也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不断提高。这其中要经历四个阶段:学生依赖阶段、学生参与阶段、学生主导阶段和学生自导阶段。这与格罗(G.Grow)提出的依赖、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和自导学习四阶段有相似之处。基于这四个阶段的划分,我们认为当前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学生依赖—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

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上具有很低的自导能力,有较强的依赖性。教师在他们心中是权威的、可信赖的。这种设计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习基本技能,为进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因此,这种设计模式主要适用于没有基础知识或技能以及没有学习经验的学习者。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大多属于这种类型,而且我国传统的教学也大多使用这一设计模式。 2.学生参与—教师引导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

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判断,对所学的内容已经开始感兴趣,能够主动配合教师,乐意接受教师安排的任务。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引导者和指挥者。该设计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中各个环节应当由教师来控制,学生应该主动参与。 3.学生主导—教师促进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

这一阶段的设计模式,其理念是基于“学生主导,教师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的学生心理发展观以及“教会学生学习”的学习观。这种设计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易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弥补集体教学中难以因材施教的问题等。但是,实施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前提是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而且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的参与者。在这种设计模式中,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中心,教师处于中心的中间过渡地带,起帮助和促进的作用。 4.学生自导—教师服务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

学生自导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学活动为主,学生控制着学习的总过程,处于学习的核心地位,而教师的指导和服务则始终贯穿于学生的自学活动中。其理论基础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是一致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所以“情境创设”“协商会话”“信息提供”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行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前提是学生有很强的自导学习能力,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正确分析目前的需求,对学习目标的设定有深刻的理解,对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心理准备并能够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能充分利用来自各方面多渠道的学习资源,并作出筛选,能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自我评价,作出学习步调的调整。因此,这种设计模式主要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如研究生及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学生。不过,在中学临近考试时的复习阶段或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时是可以选择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

推荐第6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二[推荐]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一,选择题

1,学术界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C )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生要标志。

A.《教学论》 B.《大教论》 C.《大教学论》 D.《大教育论》

2.(C )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

A.课程 B.教学 C.课程与教学 D.教育与课程

3.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思维活动的作用,多方面展开( D )等思维活动,从而在有效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下接受知识。

①分析 ②对比 ③归纳 ④概括 ⑤抽象 ⑥质疑 ⑦猜想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4.“现代教学论”是以(D )谁的教学论为代表的。

A.赫尔巴特 B.斯金纳 C.布鲁纳 D.杜威

5.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体系完整,有鲜明的学科建设意图,影响巨大,学术界常把( D )作为教育学和教育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A.《教育学》 B.《大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6.课程就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B )的安排。 A.学科 B.进程 C.科目 D.知识 7.教学内容是课程的( C )组成部分。 A.基本 B.主要 C.重要 D次要

8.制定课程计划时,哪个不属于它一般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C ) A.整体性 B.基础性C.自主性 D.开放性 9.课程标准就是指(A )课程标准。 A.学科 B.科目 C.教学 D.知识 10.学科强调的是( B )。

A.分科的形式 B.知识的内容 C.知识的分类 D.分科的内容 11.世界上最早的课程(D)

A隐性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和能力课程 D.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 12我国古代学校课程(C)

A七艺 B.四经五书 C.三百千千 D.三千千千

13.我国现代课程开始的标志(A) A.1912年的课程计划 B.废除科举 C.创办新式学校 D.举办教会学校 14.按课程组织形式分类的课程类型(C)

A.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 B.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15.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B) A.知识 B.学制 C.儿童 D.社会

16、课程目标是根据------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B ) A教育前景 B教育宗旨 C教学目标 D教育价值

17、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观点,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有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A )

A普遍性目标 B意义性目标 C本质性目标 D工具性目标

18、当前,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主要有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C )

A学校 B教师 C学生 D家长

19、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需求和-----是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 B ) A人的发展 B学科的发展 C教材的编制 D课程标准的要求

20、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是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分析课程目标的-----、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和运用“需求评估模式”。( A ) A基本来源 B基本因素 C基本目的 D基本思路

21、教学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A) A、1)教学内容 2)学生 3)教师 B、1)教学内容 2)媒体 3)方法 C、1)教学内容 2)课程 3)环境 D、1)教学内容 2)目的 3)反馈

22、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包括: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现代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以及什么? (C) A、现代教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教学形态 B、现代教学是以理论为指导的教学体系 C、现代教学是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

D、现代教学是追求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教学体系

23、优化教学的一般标准包括什么? (B)

A、1)社会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2)高效率标准 3)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B、1)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2)高效率标准 3)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C、1)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2)高质量标准 3)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D、1)社会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2)高质量标准 3)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24、优化教学的基本策略是?(A) A、1)遵循教学规律 2)开展教学实验与教学改革 3)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 B、1)遵循教学规律 2)开展教学实验与教学改革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C、1)遵循教学规律 2)开展教学实验与教学改革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D、1)遵循教学规律 2)开展教学实验与教学改革 3)充分发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

25、优化教学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 B ),从实际出发,综合治理。 A、从理论出发 B、从整体出发 C、从人文为主出发 D、从教学目标出发 26以下哪一项不是教学目标所包含的功能:( D ) A 导向功能 B 激励功能 C 标准功能 D 综合功能 27教学目标的设计, 应遵循基本原则除了以下( D)外 A 整体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灵活性原则 D 基础性原则

28布卢姆把意识水平区分为三个领域,以下哪一个不包括在内:(D ) A 认知领域 B 情感领域 C 动作技能领域 D 知识领域 29以下哪个不是教学目标的表现形式(D )

A 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 B 明显目标和隐蔽目标 C 学科教学目标 D 行为性目标 30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D ) A 知识和理解 B 运用和分析 C综合和评价 D收集和整理

31.在教学方法的分类中,以语言传递为 主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但以下(D )不属于该类。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练习法

32.在运用谈话法时,教师应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换言之,教师应(B) A设计好问题 B善于提问 C做好谈话后的总结工作 D注意讲授时的时间

33.发现学习法是(C)在其结构课程论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A夸美纽斯 B沙塔洛夫 C布鲁纳 D斯金纳

34.自学辅导教学方法的操作有五步,它是(B) A讲,读,练,知,结 B启,读,练,知,结 C 启,读,练,演,结 D讲,读,练,演,结

35.以下不属于当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的是教学方法的(D) A 启发性 B现代化 C 函变化 D传统性

36、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 A)、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A.程序 B 思维 C 目标 D 动作

37、纵观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 A)

A.个别教学 班级授课制兴趣与普及 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B.个别教学 集体教学

C.班级授课制的兴趣与普及 综合教学 D.个别教学 教学组织多样化 综合教学

38、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A)

①班级授课制 ②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③复式教学 ④综合教学 ⑤多媒体教学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39、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C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C复式教学 D综合教学 40、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C )

①目的的明确 ②内容正确 ③方法得当 ④组织得好 ⑤教学效果好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 二,判断说明题

1.以启发式作为选择和运用教学手段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当前各种教学方法改革得基本趋势和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答:正确。启发式教学特别强调:第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第二,确立学生为主体得教学观;第三,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创造力等;第四,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得信息交流和反馈;第五,强调实行教学民主。 2.班级授课制是现代教育得基本形式。

答:正确。班级授课制适应了现代社会大规模培养人才得需要,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富有生命力得经济实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3.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是一样的概念。

答:错误。教学目标是教学母的的具体化,与教学目的的方向,性质是一致的,前者具有稳定性,后者具有灵活性。其主要区别是:第一,指导作用不同;第二,灵活性不同。

4.学科等于科目。

答:错误。学科是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类;科目是指教学科目。科目强调的是分科的形式,而学科则更强调只是得内容。 5 课程实施就是教学。

答:错误。课程实施是整个课程改革得一个关键环节,是把新得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操作,执行和开发过程。教学是课程实施得主要途径和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这忠实取向,适应去想和创生取向,得过且过取向等不同方式。 三,简答题

1.课程内容组织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 (2)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的关系;

(3)处理好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 (4)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2.什么是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答: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需求和学科的发展。 3.教学方法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哪些? (1)教学方法的启发性

(2)教学方法的“探究性”和“研究化” (3)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4)教学方法的主题化和个体化 (5)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6)教学方法的函变性 4,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1)发展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经济性原则 (4)教学最优化原则 5健康与安全原则 四,论述题

1、什么是自主性教学,试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性教学方法?运用它有什么积极的作

答:定义:自主性教学方法是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如何运用:

(1)确定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2)准备有助于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手段。(3)分配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4)估计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5)正确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积极作用:

(1)可以提高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2)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3)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有

2、叙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并分析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如何实施课程

三种取向:(1)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2分);(2)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2分);(3)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2分)。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施: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满分为6分。

五,实例分析题

下面是—则关于上海某中学的报道:

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选修课23门,活动课34门,初中活动课35门 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5个讲座。

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牛、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 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枚的课程。

答:正传统课程体系中,全国实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一套统编教材。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也比较单—。学科课程为主,缺少活动课、综合课。 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课程结构的调整,强调课程结构的 1.综合性原则 2.均衡性原则 3.选择性原则

事实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变革模式。

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1.完善课程体系 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上海市这所中学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们提供了一 个很好的学校课程体系范例。这所中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 ,重新构建了学 校课程体系,把学科 课程与活动课结合起来。普通课与职业课结合起来,国家课程与学校的特色课程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 校自身的课程资料,满足不同资质、特长、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要。

推荐第7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首次把课程开发视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进而开启了课程开发科学化历程的是( A )

A.博比特

B.查特斯

C.哈里斯

D.泰勒

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赫尔巴特

B.布鲁纳

C.施瓦布

D.杜威

3.“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C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4.提出“课程教学”概念的教育家是( C )

A.艾斯纳

B.斯宾塞

C.韦迪

D.布劳迪

5.以下属于学术中心课程代表的是( B )

A.罗杰斯

B.布鲁纳

C.杜威

D.克伯屈

6.美国课程论专家博比特所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 C ) A.目标分析

B.工作分析

C.活动分析

D.过程分析

7.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D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8.评价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这是属于( D ) A.主体取向的评价 B.客体取向的评价 C.目标取向的评价

D.过程取向的评价

9.杜威提出实现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具体途径是( D ) A.上课

B.被动作业

C.训练

D.主动作业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审议的主体应该是( C ) A.课程专家 B.教材专家 C.课程集体

D.教师

11.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称为( B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游离性评价

1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课程定义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 A ) A.学科

B.目标

C.计划

D.经验

13.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D ) A.拉特克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 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C.卢梭《爱弥儿》的出版

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

14.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 A )

A.强调学科结构

B.强调学科知识

C.强调学生心理

D.强调学生兴趣

15.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 B )

A.课程解读范式

B.课程理解范式

C.课程评价范式

D.课程实施范式

16.按照斯皮罗等人的观点,随机访问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途径,更适合于( C ) A.初级学习

B.分散学习

C.高级学习

D.集中学习

17.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 C )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

C.轮形课程

D.广域课程

18.“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国家与学校在课程变革中的( B )

A.地位平等问题

B.权利关系问题

C.义务关系问题

D.利益关系问题

19.以下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是( A )

A.情境教学

B.非指导性教学

C.范例教学

D.程序教学

20.我国当下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体现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即追求( C )

A.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 B.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

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统一

D.教师主体与学生主导的内在统一

21.美国的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代,其中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的是( B )

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

C.第三代评价

D.第四代评价

22.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D )

A.包摄性较广的原则与包摄性较弱的原则。 B.说明性组织者原则与比较性组织者原则。 C.上位学习原则与下位学习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与综合贯通原则。

23.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是( C )

A.艺术性与科学性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统一,集体与个别统一。

B.直观原则,兴趣原则,活动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C.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体学生都 得到发展。

D.教学与训育统一,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认知与情感统一。

24.“教育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这三个典型特征是属于( A )

A.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征 B.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的特征

C.斯腾豪斯等人的生成性目标的特征

D.传统的普遍性目标的特征

2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80年代以来提出的“全民教育”口号,实质上就是追求( C ) A.教育平等

B.教育的高质量

C.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

D.多元价值观

26.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称为( B )

A.效果评价

B.内在评价

C.量的评价

D.质的评价

27.“连续性、序列性、整合性”是 ( A )

A.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三个标准

B.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

C.课程评价的三个特点

D.课程内容选择的三个取向

28.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B )

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

C.解放兴趣

D.解放理性

29.教材中介绍了四种典型的评价模式,其中“以泰勒的课程理论为依据、围绕目标达成而建构起来的一种评价模式”,是( B )

A.差别模式

B.目标达成模式

C.外貌模式

D.回应模式

30.“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指的是(

B )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标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1分);课程内容 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32.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创设课堂讨论情境,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有吸引力、有价值的问题与课题;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要绝对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创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讨论习惯与规范

33.为什么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首先,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总会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第三,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影响学生的品德和性格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4.叙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并分析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如何实施课程。

三种取向:(1)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2)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3)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35.按照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的划分,课程与教学评价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每一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特点: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 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特点: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的预 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

第三阶段;1957年到80年代。特点;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既定目标并非评价的固定不变的铁的标准,那么评价就应当走出预定目标的限制,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应当是评价的有机构成。

第四阶段:80年代以后由古巴和林肯提出的。特点: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的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

四、材料分析题(共16分)

36.经验课程的基本特征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教育和课程没有过程以外的目的,只有过程以内的目的,即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培养儿童适应现时社会生活的能力。第二,主张以儿童参与其中的活动及其经验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并且以“从做中学”作为课程组织的原则。第三,打破学科界限,采取作业的形式,分单元进行活动,反对预先规定教材范围和进度。第四,崇尚师生合作,反对教师权威,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1)经验课程有哪些可以借鉴的优点。(2)经验课程存在哪些不足。

优点:强调直接经验的价值,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儿童可以在与文化的与科学知识交 互作用中人格不断获得发展;强调社会生活、社会现实的价值。

不足:容易导致忽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容易导致活动主义,忽视儿童思维能力和其它智力品质的发展;要求教师有相当高的的教育艺术,教师比较难适应。

推荐第8篇: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一)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一) 选择题:

( D

)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_________

A.经济危机

B.八年研究

C.科学测验运动

D.社会效率运动

D )2.美国教育学者_________的著作出版是独立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A.泰勒

B.查特斯

C.布鲁纳

D.博比特

A ) 3.作为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_________ A.《课程》 B.《什么是课程》 C.《怎样编制课程》 D.《课程理论》 (

B )4.博比特在1924年出版_________

A.《课程》

B.《怎样编制课程》

C.《成绩测验的编制》

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 )5.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_________

A.过程分析 动分析

C.目标分析

D.工作分析

A )6.美国著名课程专家__________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A.泰勒

B.查特斯

C.布鲁纳

D.博比特 (

D )7.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价值取向是__________

A.学生兴趣

B.学科兴趣

C.实践兴趣

D.技术兴趣 (

D )8.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是

A.泰勒

B.费尼克斯

C.布鲁纳

D.施瓦布 (

C )9.“教师作为研究者”是________提出的著名观点。

A.泰勒

B.施瓦布

C.斯腾豪斯

D.吉鲁

B )10.在西方,________最早提出了“课程”这个概念。

A.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 A )11.杜威创造性地确立了四个教育哲学命题,下面哪一项的叙述不准确?

A.生活即教育

B.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 C.教育是社会的过程

D.教育即生长

C )12.实践性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

A.实践

B.调查

C.审议

D.实验

( A )13.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对_______的追求。 A.实践理性

B.学术理性

C.技术理性

D经验理性.(

B )14._______是“概念重建主义”的代表。

A.博比特

B.吉鲁

C.施瓦布 D.查特斯

C )15.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对_________的追求。

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

C.解放兴趣

D.都不对 (

C )16.在教育史上,首位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________

A.泰勒

B.斯腾豪斯

C.拉特克

D.夸美纽斯

A )17.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________

A.夸美纽斯

B.拉特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

A )18.1632年,________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普通教育学》

D.《理想国》 (

A )19.现代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是________ 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B.活 ( B )20.______在《爱弥儿》中明确提出了“儿童权利宣言”,确立了儿童在人类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A.赫尔巴特

B.卢梭

C.夸美纽斯

D.孟德斯鸠 填空题:

1.孔子定“六艺”以教学生,“六艺”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分科课程)的雏形。 2.(博比特)和查特斯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 3.(博比特)和查特斯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4.(泰勒)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5.1934年,泰勒出版了《成绩测验的编制》一书,确立了其(“评价原理”)。 6.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7.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确立了其(“课程基本原理”)。 8.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基本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 9.学术中心课程的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和结构性。

10.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价值取向是(实践兴趣)。 11.三种典型的经验课程理论形态包括: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和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五章三节)(难度2) 12.(核心)课程是处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位置并具有生成力。(五章三节)(难度1) 13.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包括:(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 14.第四代评价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 15.课程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整合。(八章一节)(难度1)

三、名词解释:

.1.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动单元的过程与方法。这种方法既是博比特教育本质观与课程本质观的体现,也反映了“泰罗主义”对课程开发领域的影响。 2.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做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3.学术中心课程: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4.教育性教学: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5.课程:1.课程作为学科。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定义:课程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是体验。定义: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可以回答任意一种自己赞同的解释)

四、判断题:

1.查特斯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活动分析”法。(×) 改:查特斯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工作分析”法。(√)

2.贾德和桑代克的研究观点和方法为“泰勒原理”奠定了心理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3.“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

4.杜威倡导的“主动作业”最终目的是使儿童学得快乐。(×)

改:杜威倡导的“主动作业”最终目的是使儿童的经验不断改造与持续生长。(√) 5.“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实践兴趣”。(×) 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解放兴趣”。(√) 6.杜威认为,传统的教学论在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上往往把经验的主体与经验的客体分裂开来、对立起来并片面强调一方,由此陷入“二元论”。(√) 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是同一过程。(×)

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这是同一过程。(√)

8.课程与教学是各自独立的部分。(×) 改:课程与教学具有内在的连续性。(√) 简答题:

1.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教育的本质:第一,教育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第三,教育即生产。 课程的本质: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法。对博比特而言,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工程”,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的。

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3.杜威的反省思维的步骤是什么? .①问题感觉; ②问题的界定; ③问题解决的假设;

④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 ⑤通过行动进行检验假设。

4.简述《大教学论》的基本教学原理。 《大教学论》的基本教学原理为:

⑴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首先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这是一个不变的自然法则;其次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⑵兴趣与自发原理。教学的进行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自发学习。 ⑶活动原理。教学要使学生躬行实践,实际从事认识、探索和改造事物的活动。 ⑷直观原理。教学不应从事物的语言说明开始,应从事物的观察开始。 5.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八章一节)(难度2)

⑴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⑵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 ⑶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⑷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

⑸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6.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八章二节)(难度2)

(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 (2).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六、案例分析:

1.请你结合下列案例,阐述发现性学习的特征。老鼠有决策能力吗?

教科学课的王老师在开学伊始,就给学生布置科学研究的任务,要求他们自选一个课题,用两个半月的时间独立完成全部的研究过程,课题内容不限,但必须有独立见解。 小黄同学选择的课题是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 他从宠物店买回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想出了一个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的方法。他用一块硬纸板把大塑料狗笼一分为二,在硬纸板上一左一右开了两个洞,再把两个一尺长的纸筒接在洞口上。测试时,让小老鼠呆在一边,在另一边放上老鼠最爱吃的奶酪,然后测试老鼠钻过洞取得食物的时间。

他把整个测试过程分成3个阶段,每个阶段5天。第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小老鼠钻洞。那只白色的小老鼠很机灵,每次只需十几秒钟就可以钻过纸洞,吃到食物。而那只小黄老鼠却是只实实在在的小笨蛋。它从来就没能明白,钻过洞就会别有洞天。第二阶段,主要是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此路不通,右边的洞则可以吃到食物。第三阶段是提供结论的阶段。 小黄同学做实验时,手里拿着秒表,一丝不苟地记下小老鼠每次通过右边洞获取食物的时间。别看那只小黄老鼠有时会拉一两个“引体向上”,却还是那么傻乎乎地不会钻洞。而那只小白老鼠则10次之中有8到9次知道从右边的洞钻入。

测试结束,几天后小黄同学完成了他的论文,那完全是一篇正正规规的研究报告,题目是:“老鼠有决策能力吗?”他的结论令人刮目相看。他写道:“研究的结论既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的论点,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的论点。因为,如果老鼠有决策能力,那只白老鼠就不应该走过左边的洞。但是如果老鼠没有一点记忆力的话,那只黄老鼠也不可能多次成功地选择右边的洞。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做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的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做出的决策。”

……

小黄同学的研究成果在学校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获得了动物研究组的一等奖。 答案:

发现学习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 第二,注重直觉思维; 第三,注重内部动机;

第四,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

【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2.下列案例中,父亲的作法对吗?请你谈谈理由。

湖北省公安县13岁的聂愿愿在1998年的高考中,以628分的高分考取华中理工大学。整个公安县考分超过600分的只有11人,聂愿愿只比第一名645分少17分。在该县考取华中理工大学的十几位考生中,聂愿愿成绩名列第二,一入校便获得该校二等奖学金。

聂愿愿受的是他父亲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聂其文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将12年的课程浓缩在4年内完成。他的方法突出一个“背”字,不仅要求儿子将语文、英语等课本背得滚瓜烂熟,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也要求一本一本地背诵。除了公式公理以外,还要背诵大量的例题。 聂愿愿高考成功后,聂其文名声大振,他对记者侃侃而谈,表示:“我想在教学方面实践一下自己的教学思想,从学前班到高中13年,我准备用10年完成。只要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比其它学校成功,因为我节省了3年时间。”聂其文的女儿刚刚12岁,也于4年以前退学回家,聂其文打算在她身上再做一次“神童”试验。他说:“她今年已经学到高中课程,后年让她考大学。愿愿今年考大学时,周围的人百分之百地认为他考不上,考上以后,大家又说这是一个特例。当我的第二个孩子成功以后,我的教育方法才真正有说服力,那时我要把我的教育方法总结推广。”

记者来到华中理工大学,采访了聂愿愿。当问及父亲的教育方法时,孩子毫不迟疑地回答:“爸爸的方法不好。其实他并不想这样做,主要是家里太穷了,他又自认为有学问,就自己教我。他只是拿几本教材让我背,其他什么资料都没有。爸爸每天都让我做功课,我又不想做,他动不动就打我。我对他恨得要死,每天都当家里的那堵墙是爸爸,对着打,打得手上都起了老茧。”聂愿愿接着描述了自己平时的生活情况:“我刚进高中时成绩很差,副科知识知道得很少。长江有多长,从哪里发源,在哪里入海,我都不知道。我每天早上5点40分起床,晚上12点才睡觉,现在想起来都害怕。” 父亲洋洋得意,儿子惊恐不安;父亲打算推广自己的教学方法,儿子却对父亲所谓的“方法”恨之入骨。到底谁对谁错呢?社会上众说纷纭。 答案:

父亲的作法是错误的。 违背义务教育法。

在教育目标上,把升学看着是学习的惟一目标。 在师生关系上,父亲把儿子当成了自己的依附品。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死记硬背和体罚。

【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二)

一、选择题

B )1.在儿童学习“公共汽车”、“出租车”、“火车”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交通工具”的概念,这样的学习属于________(二章)(难度1)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归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B )2.按照加涅的观点,学生的学习真正开始于________(二章)(难度2) 动机

B.习得

C.保持

D.领会

D )3.传统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是______ 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C )4.________确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A.夸美纽斯

B.拉特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

A )5.德国教育家提出的“形式阶段”教学理论的第一个步骤是________

A.明了

B.联合

C.系统

D.方法

C )6.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的最后一步是________

A.系统

B.联合

C.方法

D.明了

A )7.杜威认为,经验就是人作用于环境和环境作用于人的“特殊的联合”,这种联合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A.反省思维

B.行为

C.逻辑推理

D.教与学的过程 (

B )8.杜威提出的五步教学法是以______为中心。

A.活动

B.问题

C.操作

D.经验 (

A )9.杜威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反映的是______ 主动适应论

B.被动适应论

C.超越论

D.社会批判论 (

A )10.杜威以_______作为其教学理论的核心基础。

A.经验主义

B.个人主义 C.民主主义

D.操作主义 (

D )11.杜威毕生倡导并实施的经验课程形态是______

A.木工

B.金工

C.制造

D.主动作业 (

D )12.以下哪一个命题不属于杜威的教学理论?

A.教育即经验改组

B.教育即生活 C.教育即生长

D.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展开

B )13.造成20世纪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是__________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多元论

D.经验论 (

A )14.泰勒认为,为了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首先要对所得的教育目标进行__________

A.甄选

B.分解

C.具体化 D.综合

( B )15.为精确而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的“二维图标”。

A.心理行为

B.行为内容

C.意识行为

D.经验内容

A )16.按照泰勒模式,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_________

A.确定学校应该试图达到的教育目标 B.确定哪些教育经验可以被学生接受

C.确定有效组织教育经验的途径

D.我们实现目标的评价手段

( A )17.在课程研究史上,是______开课程研究重视教师主体性的风气之先河。 A.斯腾豪斯

B.布鲁纳

C.瓦根舍

D.奥苏伯尔

B )18.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________提出的。 泰勒

B.斯腾豪斯

C.普罗沃斯

D.斯太克

( D )19.根据斯腾豪斯的理论,教育的本质应是________

A.“教学” B.“尝试” C.“训练” D.“引导” (

C )20.学科结构运动的最主要代表是________

A.泰勒

B.费尼克斯

C.布鲁纳

D.施瓦布

C )21.不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的是______(四章)(难度2)

A.要素主义

B.永恒主义

C.实用主义

D.结构主义

二、填空题

1.学术中心课程的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和结构性。

2.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价值取向是(实践兴趣)。 3.赫尔巴特的教学论是建立在其(观念心理学)体系之上的。 4.赫尔巴特的观念心理学主要是围绕(“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这几个概念展开的。 5.(“观念”)是赫尔巴特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是指事物呈现于感官,在意识中留下的感觉印象,因而又称为“表象”。

6.赫尔巴特认为新观念为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的过程是(“统觉”)。 7.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多方面兴趣”)。 8.(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论述了“教育性教学”的理念。 9.(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四个基本问题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二章一节)(难度2) 10.(斯腾豪斯)明确提出,教师的身份是“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 11.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建立在其(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

12.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有(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和自主型教学方法。(四章二节)(难度1) 13.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有:(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和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五章二节)(难度2)

三、名词解释:

1、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动。

2、课程开发:指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

3、模式:是理论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实践操作方式的系统,是结构与功能、形式与内容的具体统一。

4、课程开发模式:是关于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操作方式的统一。

5、教学模式:是关于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操作方式的统一。

6.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三章二节)(难度1)

7.螺旋式课程:是将特定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螺旋式上升的一种课程。

8.随机访问教学: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

四、判断题:

1、当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取向定位于“解放兴趣”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就不再只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而是课程开发者与教学设计者。(√)

2、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外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 改: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 3.发现教学就是启发式的有意义教学。(×)

改:发现教学可能是有意义教学,也可能是机械教学。(√)

4、加涅强调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外部过程的影响,强调教师对学习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加涅的理论常被称为“指导教学模式”。(×)

改:加涅强调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的影响,强调教师对学习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加涅的理论常被称为“指导教学模式”。(√) 5.赞科夫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特殊发展”。(×) 改:赞科夫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一般发展”。(√)

6.一般发展是指儿童身心的一般发展,是儿童个性整体的发展,或者说是儿童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二章二节)(难度1)

7.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是依次包含关系。(×)

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分别是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的关系。(√) 8.普遍性目标是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

五、简答题:

1、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2、泰勒提出的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是什么?

(1)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蕴含的内容。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3、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是学习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2)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知识基础;

(3)是要学习的新知识本身具有逻辑意义,而不是随意编造的无意义材料。

4、赞可夫提出的教学论原则包括哪些?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5.简述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目标的内容。(三章二节)(难度2)

⑴知识。包括对特定事物和普遍事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对某一式样、结构或环境的回忆。

⑵领会。包括表明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各种目标、行为或者反应 ⑶应用。指在特殊情境中使用抽象概念。

⑷分析。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 ⑸综合,指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

⑹评价,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等的价值做出判断。

这六类目标是有层次、有顺序的。知识是最低层次,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余依次是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评价为认知领域的最高层次,是前面五种目标的综合并增加了价值标准。 6.分组学习有哪些特点?(五章四节)(难度2) ⑴通过分组学习学生可以发展集体意识,发展作为集体一员共同地、自主地从事活动的能力; ⑵在分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能动的,尤其是成绩居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可以进行主动的、能动的学习,这可以大幅度减少同步学习中常见的学习分化现象; ⑶分组学习是学生共同地、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通过它学生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案例分析

1、.请你阅读下列案例,谈谈你的认识。过程就是目标德国老师眼里的美术教育 市青少年宫美术班的孩子们还从来没有这样上过课:课桌被搬到室外的树荫下、没有黑板、没有规定具体的临摹对象和主题、没有限定材料和工具„„ 来自德国杜伊斯堡的莱茵艺术学校美术老师布曼·布赫洛和坎帕·亚内克是应邀来汉进行美术教育交流的。在20天的教育活动中,她们没有教孩子们任何绘画技巧,而是先和孩子一起在少年宫逛了一圈,然后告诉他们:“所有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画、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都可以用。”孩子们的作品大大出乎家长们的意料:有画太阳的、有画树木的、有画小朋友的、还有画德国老师的„„更有意思的是,随手捡来的树叶、擦手的纸巾都被孩子们利用起来。二十几个小朋友的作品没有一张重复的,再熟悉不过的少年官,在孩子的眼里竟变得如此多姿多彩。

把白纸蒙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来回涂抹,纸上就会留下硬币的形状,这也许只能算“雕虫小技”,但德国老师却鼓励孩子们用“雕虫小技”进行创作。一开始,孩子们纷纷找家长要硬币,布赫洛女士启发孩子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任何一件东西。”很快,钥匙、颜料盒、树叶、环形针、钮扣等等都成了孩子们得心应手的工具。看着孩子们创造出来的“蔬菜大棚”、“龙卷风”、“雪花”、“五线谱”、“麻饼”,两位德国老师连声称赞。

两位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德两国孩子的想象力、对自然、对生活的感知力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中国孩子可能缺乏自由发挥的机会。但中国孩子在技巧方面已达到了—定水平。 亚内克女士告诉记者,德国孩子到12岁才开始系统学习绘画技巧,此前着重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因此德国孩子从入门到表现出技巧的过程可能很长。但他们有一句口号:“过程就是目标”,在兴趣培养阶段这种自由的教学方式,更容易发现个体之间的差别,看出谁更有天赋。

布赫洛女士还认为,中国的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期盼也许太高了,这样反而会抑制孩子天赋的发挥。 答案:

“过程就是目标”的观点是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在著名的过程模式中解放出来的。类似于生成性目标。

目标一般是指结果,强调过程就是目标,这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观。

这个目标是开放的,强调学生创造性,预先不进行精心的设计,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比较自由。

这个观点也可能产生一些片面效果。

【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2.下列材料中,老师的做法违反哪些教学要求?请具体分析。

在小学低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教师正在带领学生学习“小画家”一课。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冬天下雪了,大雪将整个原野都覆盖起来。清晨,小鹿、小鸡等小动物们都出来了,纷纷用自己的足或爪子在雪地上画出了美丽的图画。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后,向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和“蛇”没有出来?不一会儿,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说:“老师,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服,怕冷,所以呆在家里没出来。”老师听了以后很不高兴,用非常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在让这个学生坐下后,老师又问全班同学:“谁知道?谁能够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这时候,教室里静极了,再也没有人起来回答。看到这种情形,老师说:“我告诉你们,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可能出来。这个道理等你们上初中以后就明白了。” 答案:

1.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组织教学是正确的,符合这种讨论式教学的要求;

2.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标准答案不同,老师不能一概否定,其回答有合理的成分;3.老师在无人敢回答时,自己讲出结论的作法与讨论式教学的要求有矛盾。 【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推荐第9篇:课程与教学论历年真题

2003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1.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主自由的活动。这种课程开发的模式为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C.情境模式 D.批判模式 2.杜威所代表的课程论是( )A.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B.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C.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D.永恒主义课程论

3.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的著作是(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过程》C.《怎样编制课程》 D.《课程》

4.选择社会生活经验的根本问题在于澄清( )A.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B.学校课程的价值C.社会生活的价值D.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各自的价值

5.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类型为( )A.共同解决问题型 B.启发型C.提示型 D.自主型

6.从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来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的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 )A.决策研究的整合 B.理解研究的整合C.实施研究的整合 D.评价研究的整合 7.“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C.华虚朋 D.瓦根舍因 8.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卢梭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9.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这种评价是( )A.外部人员评价 B.总结性评价C.效果评价 D.质的评价 10.学生独立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类型称为( ) A.启发型 B.提示型C.自主型 D.共同解决问题型

11.在教师的直接领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称为( ) A.合作学习B.分组学习C.个别学习D.同步学习

12.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 )A.夸美纽斯 B.拉特克C.赫尔巴特 D.康德 13.继《理想国》之后西方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论著是( )

A.《爱弥尔》 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 D.《我们怎样思维》

14.在泰勒看来,评价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 )A.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问题 B.结构的完整性问题C.结构的合理性问题 D.内容的可行性问题

15.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A.斯腾豪斯 B.泰勒C.塔巴 D.奥利沃

16.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A.奥苏贝尔 B.罗杰斯C.布鲁纳 D.赫尔巴特

17.提出教学设计“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教育家是( )A.奥苏贝尔 B.加涅C.杜威 D.布鲁纳 18.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A.小步子原则 B.逐渐分化原则C.高难度原则 D.高速度原则 19.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克拉夫基和( )A.洛扎诺夫 B.瓦根舍因C.施滕策尔 D.博莱 20.下列表述中不是赞科夫关于一般发展的论说的是( ) A.一般发展包括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B.一般发展不等于全面发展 C.一般发展不等同于特殊发展D.一般发展排斥特殊发展

21.下列选项中不是典型的活动课程理论形态的是( )A.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B.永恒主义课程论C.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D.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22.“经验课程”又可称为( )A.生活课程 B.生命课程C.潜在课程 D.综合课程

23.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 )A.精确性 B.普遍性C.规范性 D.模糊性 24.“超越论”认为,学校课程(

A.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B.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C.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D.是使学习者脱离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25.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具体体现教育价值的是( ) 26.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26.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克伯屈 B.杰克逊C.巴罗 D.杜威 27.道尔顿制的创立者是( )A.帕克赫斯特 B.华虚朋C.凯勒 D.杜威 28.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这是课程实施的( )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C.主体取向 D.课程创生取向

29.表现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30.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这是( )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C.第三代评价 D.第四代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利维的教育评价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2.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符合哪些要求? 33.随机访问教学的含义与基本特征是什么?34.简要说明课程与教学目标三个基本来源的含义。

35.简述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发现的课程变革过程的三个阶段。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12分,第37小题13分,共25分) 36.论述教学对话的性质与策略。37.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开发隐性课程。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 )。 A.博比特《课程》的出版 B.博比特《怎样编制课程》C.查特斯《课程编制》的出版 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

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实质是追求()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 C.解放兴趣 D.活动兴趣 3.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实质是()

A.阶段性原则 B.连续性原则C.序列性原则 D.统一性原则

4.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里格斯和( A.斯金纳 B.拉伊C.格拉泽 D.加涅 5.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 )。 A.康德B.赫尔巴特 C.拉特克 D.夸美纽斯 6.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 )。 A.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B.情境、主体、协作和意义建构 C.情境、主体、会话和意义建构 D.情境、主体、协作和会话

7.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克拉夫基和(A.洛扎诺夫B.瓦•根舍因 C.施滕策尔 D.博莱 8.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的是( )。 A.施瓦布B.杜威 C.哈里斯 D.泰勒

9.美国的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代,其中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坚持价值多元性,反对管理主义倾向”的是( )。 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 C.第三代评价D.第四代评价

10.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康德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11.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理念实质上就是追求教育( )。 A.平等与平均的内在统一 B.高质量与高数量的内在统一 C.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 D.平均与高数量的内在统一

12.实践性课程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是( )。 A.决策B.审议C.理解 D.建构 13.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是( )。

A.《民主主义与教育》B.《教育过程》C.《实践:课程的语言》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4.美国学者多尔指出“公认的课程定义,已从学程的内容、科目及学程表,变为在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这一有关课程的定义倾向于认为课程是( )。 A.学科 B.文化 C.目标 D.体验

15.随机访问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 )。

A.认知弹性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结构主义理论 D.认知发展理论

16.“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这类评价称为( )。

A.效果评价 B.内在评价 C.量的评价 D.质的评价

17.认为“教学就是从外部对心灵进行塑造”的教学观可以简称为( )。 A.塑造说 B.展开说 C.预成说 D.内烁说

18.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对课程计划制定的重视,纷纷开始重视课程变革过程中的另一个环节,即( )。

A.课程内容的选择 B.课程内容的组织 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 19.根据施瓦布等人的观点,学科结构指的是( )。

A.实质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 B.学术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 C.学术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 D.实质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

20.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的内容开始由研究课程开发为主转向以研究“如何理解课程”为主。这种研究取向把课程视为( A.动作表征B.心理体验C.符号表征D.生活体验 21.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 )。 A.顺应 B.同化C.联想 D.平衡 22.加涅按照学生的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五类,它们是( )。 A.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研究性学习

B.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概论学习、简单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C.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链索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D.理智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23.“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A.赞科夫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2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创立者是( )。 A.斯金纳B.赞可夫C.罗杰斯D.布鲁纳 25.“指向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这种目标称为(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26.“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一种评价,成为(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游离性评价

27.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质上体现了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即( )。

A.多元主义价值观 B.知识主义价值观C.精英主义价值观D.主体教育观

28.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古典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人是( )。A.施瓦布B.斯滕豪斯 C.泰勒 D.利维

29属于“质的研究”的研究方法是A.行动研究 B.测量研究C.问卷调查研究D.实验研究 30.提倡“自然教育”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柏拉图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2.提示型教学方法具有哪些教育价值? P169 33.如何看待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P244-245 34.如何理解教学对话的性质?

35.什么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开发隐性课程。 P254-255 37.试比较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不同,并谈谈过程模式对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

目标模式的涵义:以目标位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2分)

过程模式的涵义:通过对知识的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2分)

对目标模式的批判:误解了知识的本质,误解了改善课程实践的过程的本质(2分) 过程模式的内容或任务: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2分)

结合实际谈到过程模式强调的是知识的内在价值或者谈到过程模式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的都给分(满分为4分)

四、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取向理论,分析研究性学习评价更注重哪些取向? (2)如何理解研究性学习评价取向的本质?

(3)这些评价的取向对我国目前课程改革有何意义?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提出课程开发的“工作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A.查特斯B.奥利沃C.博比特D.威斯特迈

2.为了明确而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二维图表”形式。构成此“二维图表”的分别是() A.教师和学生B.社会和生活

C.目标和过程D.行为和内容

3.人本主义教育家为之心仪的教育目标是(A.自我实现B.道德完善C.个性发展D.知识获取

4.通过语言而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示范B.呈示C.展示D.口述

5.“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

A.《老师,再见!》B.《爱的教育》

C.《班级生活》D.《隐性课程论》

6.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其中之一是()A.随机性B.活动性 C.连续性D.积极性

7.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

A.进步主义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 C.永恒主义课程D.要素主义课程

8.提出目标游离评价的评价专家是()A.斯克里文B.斯太克

C.普罗沃斯D.莱斯

9.“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A.体验性目标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

10.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

A.独立论B.统一论

C.平行论D.超越论

11.“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

() A.学习准备B.学科结构

C.中间语言D.发现学习

12.“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教育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可称为() A.课程变革B.课程采用

C.课程计划D.课程实施

13.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指的是()

A.经济大萧条B.进步主义运动C.八年研究D.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

14.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A.复习B.实践C.方法D.拓展

15.按照斯皮罗等人的观点,随机访问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途径,更适合于()

A.初级学习B.高级学习

C.分散学习D.集中学习

16.1893年,以埃利奥特为首的美国“中等学校研究十人委员会”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正式倡导在中学开设()A.轮形课程B.STS课程

C.经验课程D.选修课程

17.“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18.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概念是() A.附带学习B.附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

19.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A.轮形课程B.环境教育课程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D.STS课程

20.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是() A.政府、专家、校长、教师B.专家、校长、学生家长、社区人员

C.专家、校长、教师、学生D.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

21.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的教育家是() A.皮特斯B.奥苏伯尔C.布鲁纳D.赞科夫

22.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的价值取向是()A.泰罗主义B.实证主义C.唯科学主义D.普遍主义

23.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A.哲学取向B.心理学取向C.忠实取向D.背离取向

24.“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以上表述揭示的教学原则是()

A.教学的教育性B.教学的直观性C.教学的因材施教D.教学的循序渐进

25.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A.小步子原则B.高速度原则C.高难度原则D.逐渐分化原则

26.经验课程发展的最新理论形态()A.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B.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C.自然经验主义经验课程论D.活动课程论

27.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这是评价的() A.目标取向B.过程取向C.主体取向D.客体取向

28.夸美纽斯创立的“泛智课程”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泛智论B.经验论C.文化论D.兴趣论

29.“我长期地寻找一个所有这些教学手段的共同的心理根源。„„教学的原则,必须从人类心智发展的永恒不变的原始形式得来。”以上表述体现了()A.“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B.“教学适应自然”思想 C.“教学尊重儿童兴趣”思想D.“教学的直观性”思想

30.20世纪末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充分汲取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认识发展和价值探究的精华,它追求的是一种()A.实践理性B.科技理性C.工具理性D.解放理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32.简述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33.泰勒认为,选择学习经验必须遵循五条原则,这五条原则分别是什么?

34.简述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三种张力及其相对应的三种基本价值取向。

35.简述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的主要内容。

三、

36.自主型教学方法的作用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 37.课程实施的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并谈谈其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启示。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38.从这则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设计者采用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哪一种教学模式?并结合材料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被认为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和开创者"的教育家是( ) A.泰罗 B.博比特C.查特斯 D.坦纳

2.维果茨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 ) A.实际发展区 B.潜在发展区C.最近发展区 D.远景发展区 3.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 ) A.主导与依附的关系 B平等与共存的关系C对等与融合的关系 D.独立与对等的关系 4.课程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 )A.连续性 B.顺序性C.阶段性 D.整合性 5.以陷入“价值中立性”误区的科学技术盲目发展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社会生活的异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 A.STS课程 B.轮形课程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环境教育课程 6.支配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的是( )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7.以下"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的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8.德国教育家拉伊和梅伊曼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这种"科学的教育学"被称为( )A.理性教育学 B.思辨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 D.活动教育学 9."有意义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布卢姆 B.麦克尼尔C.马斯洛 D.奥苏伯尔 10.主动适应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校课程( ) A.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B.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C.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D.是使学习者脱离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11."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 ( ) A.学习准备 B.学科结构C.中间语言 D.发现学习

12.教师向学生作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A.示范 B.呈示C.展示 D.口述 13.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的是( ) A.泰罗主义 B.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C.泰勒原理 D.惠勒原理 14.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 ) A.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B.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C.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D.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15.经验课程发展的最新理论形态是( ) A.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B.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C.自然经验主义经验课程论 D.活动课程论 16.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 ) 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C.课堂研究 D.实验研究

17.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 )A.先知者 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18.泰勒认为,"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是

A.学习经验 B.学习环境C.学习条件 D.学习目的

B.19."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 )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20.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概念是( A.STS课程B.隐性课程C.附带学习D.副学习21.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 ) A.主体 B.资源C.脚手架 D.意义建构 22.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 ) 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 D.轮形课程

23.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这种评估方法称为( ) A.总结性评价B.目标游离评价C.场合驱动评价 D.内在评价

2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

A.古德莱德 B.帕里斯C.斯金纳 D.兰德

25.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 ( ) A.课程解读范式B.课程理解范式C.课程实施范式D.课程评价范式 26.杜威提出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 A.上课 B.训练C.主动作业 D.被动作业

27."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 )A.决策 B.审议C.建构 D.协商 28.被称为"暗箱式评价"的评价类型是( )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质的评价 D.效果评价

29.由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提出的旨在"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的课程实施原则是( ) A.目标原则 B.过程原则C.量力性原则 D.思想性原则

30.最早以心理学为科目本位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C. 福禄倍尔 D.哈尔尼希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P49 32.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可以分为哪五类?这五类学习结果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P114 33.简述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P345 34.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应该如何认识这些因素?P289 35.“教育性教学”的提出者是谁?其基本内涵是什么?P40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回应模式?为什么说它是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的模式?P329 答:回应模式是斯太克首先于1974年提出,后被古巴和林肯等人进一步发展而成。(2分)斯太克认为,评价应该向听取评价结果的人提供他们所关心的信息,评价者应该充分了解那些人多关心的问题。(2分)古巴和林肯进一步指出,所谓回应模式,就是以所有与方案有厉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2分)

一些评价专家认为,回应模式是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的模式,其理由有二:首先,„„见书p329 (2分),其次,„„见书p329 (2分)它更适合于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客观世界的现实和处于不同地位、持不同观点的评价听众的需要,它的结果具有相当的弹性和应变性。(2分)

37.综合课程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开发综合课程的有效策略有哪些?P239-241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

38.以下是有关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两种表述:

(1)用15分钟以内的时间,在空白的中国行政区图上,以百分百的正确度,填出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人民政府驻地。

(2)理解《西厢记》中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以上两种表述方式反映了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哪两种取向?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在实际的课程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如何运用不同的目标取向?

答案要点:第一种表述是行为目标取向。(2分)第二种表述是 表现性目标取向。(2分) 判断依据:

第一种表述非常精确、具体、可操作性,既指出了学生的外显行为表现(“填出”),又指出了行为发生的条件(“空白的中国行政区图”、“15分钟内”),同时也指出了行为标准(“百分百的正确度”)。(3分)

第二种表述描述了一种教育中的“际遇”,即指明了学生将要从事的活动任务是什么(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但是,它显然没有预期学生在参加这一教育活动后将获得什么。事实上,它期望的是学生反应的多样些和个体性,期望学生在此教育活动中获得其个人意义。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

) A.进步主义运动B.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C.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D.学科结构运动 2.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并将其界定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

A.洛克B.斯宾塞C.杜威D.克伯屈

3.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

) A.确定教育目标B.选择教育经验C.组织教育经验D.评价教育计划 4.“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体现的是 (

) A.“经验论”思想B.“兴趣论”思想C.“文化论”思想D.“泛智论”思想 5.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是完全相同的,“工作分析”就是“活动分析”,“活动分析”就是“工作分析”

B.“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活动分析”所指的领域要来得空泛

C.“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工作分析”所指的领域要来得空泛

D.“活动分析”和“工作分析”完全不同

6.布拉梅尔德在“未来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这种课程理念被称为(

)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 D.轮形课程

7.“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8.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 (

)

A.哲学取向B.心理学取向C.相互适应取向D.背离取向 9.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A.量的研究B.质的研究C.课堂研究D.实验研究 10.“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 A.活动兴趣B.技术兴趣C.解放兴趣D.实践兴趣

11.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

A.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B.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C.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D.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 12.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昆体良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是“大演说家”。这种目标定位方式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A.普遍性目标取向B.生成性目标取向

C.行为目标取向D.表现性目标取向

13.帕克赫斯特提出道尔顿计划主要包括三种措施,分别是作业安排、实验室和(

) A.及时反馈B.个别指导C.成绩记录D.合作学习

14.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发展性评价

15.“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教育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可称为(

) A.课程变革B.课程采用C.课程计划D.课程实施

16.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

) A.主体 B.资源C.脚手架D.意义建构

17.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

) A.独立论B.统一论C.平行论D.超越论

18.“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

) A.《老师,再见!》B.《爱的教育》C.《班级生活》D.《隐性课程论》

19.“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

A.学习准备B.学科结构C.中间语言D.发现学习

20.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A.《普通教育学》的出版B.《实验教学论》的出版C.《大教学论》的出版

D.《爱弥儿》的出版

21.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课程思想的教育家是(

) A.皮特斯B.麦克尼尔C.斯腾豪斯D.斯皮伯格

22.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其中之一是A.随机性B.活动性C.连续性 D.积极性 23.通过语言而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示范B.呈示C.展示D.口述 24.代表了评价发展方向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达成模式B.过程模式C.差别模式D.回应模式

25.1893年,以埃利奥特为首的美国“中等学校研究十人委员会”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正式倡导在中学开设(

)A.学科课程B.STS课程 C.经验课程 D.选修课程

26.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的教育家是(

) A.布里格斯B.麦克尼尔C.维果茨基 D.裴斯泰洛齐 27.帕克赫斯特为道尔顿计划确立了两条基本原则,这两条原则分别是“自由原则”和

(

)A.个性原则B.合作原则C.自然原则 D.兴趣原则

28.“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认为“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 A.自我完善B.兴趣发展C.德性养成 D.持续生长

29.“课程是一个情境化的社会过程”;“课程是一系列事件”;“课程是学生有机会学习的东西”;“课程是由师生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断生成的建构”。以上观点强调课程是一种(

)A.制度课程B.体验课程C.理想课程D.正式课程

30.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的旷世教育名著是

(

) A.《爱弥儿》B.《爱的教育》

C.《教育漫话》D.《理想国》

1-5CACDD 6-10CBDDA 11-15BCDCA 16-20ACBCA 21-25CDACA 26-30AADBA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课程审议”的基本内涵。P18 32.简述科学、艺术、道德整合的基本内涵。P182 33.列出三种典型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及其代表人物。P325-329 34.简述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P218 35.简述奥苏伯尔关于教学设计的两大原则的基本内涵。P105-106

三、论述题36.班级授课组织有什么样的优势和不足?P259 37.结合实际论述随机访问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P357

四、38.以下是一则“荷花淀”的教学设计:

这则教学设计反映了什么教学思想?并结合材料分析这种教学思想的主要特征以及教师的作用。

(p205 自主型教学方法,反映了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也可以说是非指导性教学,特征P142教师是促进者) 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提出课程开发“活动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 A.查特斯B.奥利沃 C.博比特D.施瓦布 2.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 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 C.解放兴趣 D.知识兴趣 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追求是( )

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 c.解放兴趣 D.知识兴趣

4.倡导教学是一项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教师不是像卢梭所说的那样为自然之助手,而是儿童观念的提供者、多方面兴趣的控制者。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教育家(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5.在西方英语世界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是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其作者是著名教育家( )A.卡斯威尔B.坎贝尔C.坦纳D.斯宾塞 6.20世纪末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充分汲取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认识发展和价值探究的精华,它追求的是一种( )A.科技理性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D.工具理性 7.“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系统确立的,代表人物是( ) A.塔巴B.斯藤豪斯 C.皮斯特D.坦纳

8.布鲁纳用“表征系统”的概念来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它们是行为表征、图象表征和( )A.言语表征 B.形象表征 C.实物表征 D.符号表征

9.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贝尔提出了( A.比较组织者 B.陈述性组织者 C.说明性组织者 D.先行组织者 10.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要具备基础性、范例性和( )

A.基本性 B.预备性 C.要素性 D.启发性

11.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称为( ) A.机器教学 B.程序教学 C.强化教学 D.编程教学

12.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领域”和( ) A.技能领域 B.社会性领域 C.情感领域 D.语言领域

13.当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的时候,这种课程即是( )A.永恒主义课程 B.知识论课程 C.要素主义课程 D.学科中心课程 14.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是( )A.提示型教学方法 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C.自主型教学方法 D.课堂讨论型教学方法 15.夸美纽斯创立的“泛智课程”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 A.泛智论 B.经验论 C.文化论 D.兴趣论

16.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与( )

A.方法 B.过程 C.学生 D.教师

17.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课程组织的标准称为( ) A.连续性 B.顺序性 C.整合性 D.螺旋性

18.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具有这种课程取向的课程类型称为(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学科课程

19.在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可称为( ) A.直线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20.把整个班级分成许多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自主性的共同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称为( )A.分组学习B.个别学习C.同步学习D.交差学习21.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称为( ) A.课程计划 B.课程变革 C.课程实施 D.课程采用

22.真正的课程是老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这是 课程实施的( ) A.拒绝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 C.忠实取向D.课程创生取向 23.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称为( )

A.目标本位评价 B.目标游离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24.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这种评价称为( )A.效果评价B.内在评价C.质的评价D.量的评价 25。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从大量个别情境中归纳出课程开发的规律与程序,这种课程研究的方法称为( )

A.量的研究方法 B.质的研究方法 C.纵向研究方法 D.横向研究方法

26.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所构成的世界,称为( )

A.科学世界 B.儿童世界 C.生活世界 D.成人世界

27.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称为( ) A.校本课程 B.校本课程开发 C.国家课程 D.国家课程开发 28.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这个区域被称为( ) A.实际发展区 B.潜在发展区 C.过渡发展区 D.最近发展区

29.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于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建立建构意义。这种教学模式称为( ) A.情境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灌输教学 D.随机访问教学

30.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经验课程论与以派纳、格鲁梅特、格林、阿普尔等为代表的经验课程论,合起来统称为( )

A.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B.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C.批判经验课程论 D.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泰勒原理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P80 32.简述表现性目标的涵义及价值取向。P167\168 33.简述教学对话的性质。P203 34.简述经验课程的基本特征。P227 35.简述随机访问教学的内涵与特征。P356\357

三、论述题36.试分析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特征及对我国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答:基本特征P142 共4点 对我国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p143 共3点

37.什么是自主性教学,试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性教学方法?运用它有什么积极的作用?P205-207

四、材料分析题(16分)38.下面是《杰斯帕问题解决系列》教学案例介绍: 答案要点:哪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2分)

特征:(1)学习者中心。(2分)结合材料展开酌情给2分

(2)情境中心。(2分)结合材料展开酌情给3分 (3)问题中心。(2分)结合材料展开酌情给3分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 )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2.“中间语言”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加涅 B.布鲁纳 C.施瓦布 D.奥苏伯尔

3.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是( ) A.艺术性与科学性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统一,集体与个别统一

B.直观原则,兴趣原则,活动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C.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D.教学与训育统一,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认知与情感统一

4.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是( )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学术性,科学性,范例性 C.情境性,理解性,范例性 D.创造性,主动性,范例性

5.“指向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这是指(

A.课程与教学目标 B.教育目标 C.教育目的 D.培养目标

6.教育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这三个典型特征是属于( )A.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征 B.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的特征 C.斯腾豪斯等人的生成性目标的特征 D.传统的普遍性目标的特征

7.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 ) A.主导与依附的关系 B.平等与共存的关系 C.对等与融合的关系 D.独立与对等的关系

8.“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持这种观点的是(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9.“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教学设计的这种特征反映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 D.实践取向

10.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所采用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游离性评价

11.美国的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代,其中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的是(

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 C.第三代评价 D.第四代评价

12.“以所有与方案有利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是( ) A.差别模式 B.目标达成模式 C.外貌模式 D.回应模式

13.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选修制”、“经验课程”、“综合课程”,这种重视实际上体现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即追求(

A.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 B.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 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统一 D.教师主体与学生主导的内在统一

14.按照斯皮罗等人的观点,随机访问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途径,更适合于( ) A.初级学习B.中级学习C.高级学习D.以上都适合

15.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许多教育热点问题,如“重点中学”存废问题、择校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经费筹措问题等都反映了人们已开始自觉追求(

A.教育质量 B.教育地位 C.教育公平D.受教育权

16.泰勒认为,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三个标准是( ) A.独立性、序列性和整合性 B.连续性、层次性和整合性 C.连续性、序列性和整合性 D.连续性、序列性和复杂性

17.根据施瓦布等人的观点,学科结构指的是( ) A.学术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 B.学术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 C.实质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 D.实质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

18.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赫尔巴特

19.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 ) A.博比特 B.查特斯 C.哈里斯 D.泰勒

20.“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这句话说明( ) A.教不同于学 B.学不同于教 C.教与学是相互独立的两项活动 D.教与学是相互依赖、对立统一的

21.泰勒模式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 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 C.解放兴趣 D.实践理性

22.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康德 C.斯宾塞 D.杜威

23.杜威提出实现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具体途径是( ) A.经验 B.活动 C.做中学 D.主动作业

24.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A.拉特克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 B.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 C.卢梭出版《爱弥儿》 D.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

25.认为“教学就是从外部对心灵进行塑造”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 D.杜威

26.“将所选出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至繁地组织起来”,这指的是课程组织的( ) A.连续性 B.阶段性 C.整合性 D.顺序性

27.“美德即知识”命题的提出者是(

A.柏拉图 B.孔子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28.以“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为理论基础的课程形态是(

A.“因素课程”说B.“泛智课程”说 C.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D.功利主义课程论

29.“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提出者是( ) A.斯宾塞 B.吉鲁 C.阿普尔 D.威利斯

30.在“未来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布拉梅尔德提出了(

A.STS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轮形课程

1-5CBCAC 6-10ACDCA 11-15BDCCC 16-20CCDAD 21-25ACDDC 26-30DCBA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4个特征P97-100

2.什么是课程与教学目标?P145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P177 33.如何理解教学方法的本质? P194-195

34.支架式教学的含义与基本特征是什么? P358-359

35.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P135-136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叙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并分析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如何实施课程。P274-284

37.比较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三种基本取向,并谈谈对改进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有哪些启示。P321-323

四、怎样落实综合课程?p240

五、2008年7月份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的含义是什么?具有哪些特征?p97-98

3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有哪些方面的教育价值?P198

33.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哪些特征?P304

34.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P54-56

35.学科本位综合课程有哪几种形态,并简述之。P234-237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课程与教学目标有哪些基本来源?在每一来源的确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P170-176

37.论述学科课程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P219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

38.古巴和林肯曾就评价的过程开出了这样一份程序单:

第一步,在评价开始时,各有关方面订立协议,明确各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步,做好深入现场、获得信息的安排;

第三步,确定优先协商的问题;

第四步,协商;

第五步,形成报告。

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古巴和林肯的这份程序单反映了第几代评价的基本思想?并结合材料分析这一代评价的基本内涵和特点。P320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属于“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早期代表的是A.多尔 B.麦克尼尔C.博比特 D.阿普尔 2.泰勒认为,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的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分别是( )A.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 B.学生的甄选和学科专家的甄选C.社会的甄选和学生生活的甄选 D.教师的甄选和学生的甄选

3.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被称为( )A.示范 B.呈示C.展示D.口述

4.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形态是( ) A.活动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科目本位课程 D.隐性课程

5.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 )A.古德莱德B.帕里斯C.斯金纳D.兰德

6.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 )A.课程解读范式 B.课程理解范式C.课程实施范式 D.课程评价范式 7.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C.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D.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8.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9.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指的是( )

A.经济大萧条 B.泰罗主义C.八年研究 D.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

10.“将所选出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至繁地组织起来”,这指的是课程组织的( )A.连续性 B.阶段性 C.整合性 D.顺序性 11.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 )A.课外活动 B.课堂 C.游戏 D.提问

12.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 )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实验研究 13.根据施瓦布等人的观点,学科结构指的是( )A.学术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 B.学术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C.实质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D.实质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 14.代表了评价发展方向的评价模式是A.目标达成模式 B.过程模式C.差别模式D.回应模式 15.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 ) A.情感领域 B.思维领域 C.意志领域 D.思想领域

16.功利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是( )A.巴格莱 B.狄尔泰 C.斯宾塞 D.皮特斯

17.“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教学设计的这种特征反映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创生取向 D.实践取向 18.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 )

A.主导与依附的关系B.平等与共存的关系C.对等与融合的关系D.独立与对等的关系 19.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

A.轮形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STS课程

20.1893年,以埃利奥特为首的美国“中等学校研究十人委员会”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正式倡导在中学开设( )A.轮形课程 B.STS课程 C.经验课程 D.选修课程

21.提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课程评价专家是A.斯克里文B.斯太克C.普罗沃斯D.莱斯 22.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 A.小步子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高难度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

23.杜威对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以及他的整个实用主义认识论所追求的是一种( ) A.科技理性 B.实践理性 C.工具理性 D.解放理性

24.《大学》中曾这样规定教育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这种教育宗旨反应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C.行为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25.目前,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 ) A.圆周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逐步深入课程 D.直线式课程

26.历史上第一次揭示“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并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赫尔巴特

27.“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持这种观点的是( )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28.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称为( )A.总结性评价 B.目标游离评价 C.场合驱动评价 D.内在评价 29.“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是(

A.《大教学论》 B.《教育过程》 C.《班级生活》 D.《普通教育学》

30.帕克赫斯特为道尔顿计划确立了两条基本原则,这两条原则分别是“自由原则”和( )A.个性原则 B.合作原则 C.自然原则 D.兴趣原则

110CACBA, BACCD 1120BBCDA, CCCBD 2130ADBAD, DDCB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活动分析”方法的提出者是谁?并简述其基本内涵。P6 .博比特2分);所谓"活动分析",即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4分

依据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对评价领域的划分,第四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320 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2分)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1分;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2分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1分。

简述生成性目标的特点。P164 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2分)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1分;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2分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1分。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P97-98 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2分);注重直觉思维(2分;注重内部动机2分 阐述“课程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P70-73 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2分;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2分课程作为教学事件2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课程实施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并谈谈其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启示。P303-304 36.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2分。在此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征:1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2分);2教师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并得到实质性体现2分以3学生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教学设计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2分。 启示: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最高分为4分。

37.试比较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之间的异同,并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P207-209 37.不同点:三种教学方法分别对应着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社会性学习、自主性学习。1分而且三种教学方法在功能上也有差异:提示型教学方法适合于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新知识、新信息(2分);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适合于"集体思维过程"的运用,适合于社会态度的养成(2分h自主型教学方法适合于独立探究与发现,适合于自主性人格的发展(2分。 内在联系:三种教学方法彼此之间相互渗透(1分;三种教学方法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连续体1分)。 选用建议: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 1一3 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

38.以下是一则有关“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

从这则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设计者采用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哪一种教学模式?并结合材料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主要特征z学习者中心(2分);情境中心2分;问题中心(2分)。(根据结合材料分析的情况酌情再给1-7分答:p353-355 情境教学(或抛锚式教学)。(3分) 主要特征:学习者中心;(2分)情境中心;(2分)问题中心。(2分)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提出课程开发的“工作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A查特斯B奥利沃C、博比特D、施瓦布

2、1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 ) A、进步主义课程B、要素主义课程C、永恒主义课程D、学术中心课程

3、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A、拉特克B赫尔巴C夸美纽斯D、斯太克

4、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 A、复习B、呈现C、拓展D、方法

5、杜威在其1902年出版的著作中曾针对传统教学割裂儿童与学科而使儿童完整的经验被肢解的问题,提出在经验的基础上真正使儿童与学科统一起来。这本不朽名著是( ) A、《儿童与课程》B、《民主主义与教育》C、《我的教育信条》D、《明日之学校》

6、现代课程之父泰勒在20世纪初所创立的课程开发模式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其课程开发模式被称为( )A、目标模式B、过程模式C、表现模式D、普遍模式

7、斯藤豪斯认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A、目标原则B、过程原则C、评价原则D、组织原则

8、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最根本的特点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提出了(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

9、“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指的是奥苏贝尔所说的( )A、好奇心B、认知驱力C、附属驱力D、自我驱力

10、维果茨基在其“文化-历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假设理论是( ) A、潜在发展区B、实际发展区C、最近发展区D、现有发展区

11、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A、高速度原则B、高难度原则C、小步子原则D、逐渐分化原则

12、“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 )A、行为目标B、生成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体验性目标

13、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三种典型观点,它们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 )A、统一论B、平行论C、超越论D、独立论

14、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课程开始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 )A、课程目标B、课程计划C、学习者的经验D、学习过程的价值

15、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是属于(

A、综合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科目本位课程D、学术中心课程

16、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概念、方法、技能、价值观与( )A、原理B、过程C、学生D、教师

17、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这种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称为( ) A、课程要素B、课程组织C、课程结构D、课程目标

18、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

A、裴斯泰洛齐B、福禄贝尔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19、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可称为( ) A、直线式课程B、螺旋式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

20、学生之间不交换信息,每一个人自主展开问题解决的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称为( ) A、分组学习B、个别学习C、同步学习D、交差学习

21、从课程计划到课程实施之间还有一个过渡环节,这个环节通常称为( ) A、课程计划B、课程变革C、课程实施D、课程采用

22、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或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A、课程与教学的评价B、课程与教学的实施C、课程与教学的目D、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23、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这种评价称为(

A、目标本位评价B、目标游离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24、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这种评价称为( )A、效果评价B、内在评价C、质的评价D、量的评价

25、主要受艺术、人文学科、社会理论的影响而产生,揭示?量的研究“之”客观性“假设的虚假性甚至欺骗性,确立了研究者价值参与的合理性,尊重研究对象之个别性与独特性,摧毁了”多数“对”实在“的专断。这种课程研究的方法称为( ) A、量的研究方法B、质的研究方法C、纵向研究方法D、横向研究方法

26、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称为( )A、科学世界B、儿童世界C、生活世界D、成人世界

27、认为人的心灵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而外部世界则没有任何独立性,那么这种建构主义就是(

A、激进建构主义B、社会建构主义C、信息加工建构主义D、社会文化认知观

28、从研究内容看,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趋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从研究方法看,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趋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这是( )A、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B、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C、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D、社会研究的发展趋势

29、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上。这是( )A、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B、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C、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D、社会研究的发展趋势 30、“泛智课程说”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其创立者为( ) A、赫尔巴特B、斯宾塞C、夸美纽斯D、卢梭

1-5ADADA 6-10ABCBC 11-15DBCCC 16-20ACDDB 21-25DABDB 26-30CACA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卢梭发现教学论的基本内涵。1-30 答卢梭的发现教学论具有如下三个内涵 1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卢梭认为人天性好动在好动这一天性的基础上发展出 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寻求知识、发现知识的动力 2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贯穿卢梭教学论的一个中心思想是“问 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由这个中心思想卢梭得出 了关于良好教学或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 方法 3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既然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 活动中产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在活动中发现了世界也认识了自我所以倡导活动教 学在卢梭看来就是必然的 4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卢梭提倡发现教学其终极目的是 培养儿童自主的、理性的人格。

32、试述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2-142 答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可概括如下 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 和发展的障碍 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要求教学要尽可能 直接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而不是借助理性的方法去干预或重组学生的情感 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 4强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

33、在对评价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四阶段划分时,古巴和林肯认为第

一、

二、三代评价的缺陷是什么?7-317

答在对评价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四阶段划分时古巴和林肯认为第

一、

二、三代评价 的缺陷是 1“管理主义的倾向”古巴和林肯认为在上述三代评价活动和评价理论中教育 管理者与评价者之间的传统关系很少受到挑战 2“忽视价值的多元性”。美国自有史以来其价值观即建立在所谓“文化大熔炉” 的基础之上这个基础的实质事实上就是“基督教伦理”学校强调的“文化遗产” 就是“盎格鲁一撒克逊的基督教”遗产而所谓的“客观评价标准”“科学评价工具” 都植根于这样一种价值标准之中 3“过分依赖科学范式”。对评价者来说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像其他社会科学工 作者那样积极采用和模仿自然科学中的实证探究方法

34、简述学科课程的局限。5-219

答 学科课程具有如下缺陷或限制 (1)由于学科课程是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核心组织起来的这容易导致轻视学 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代表着成人的世界、体现着成人的意志的逻辑知识与 儿童的世界、儿童的需要和经验并非直接同一过于强调逻辑知识势必导致漠 视儿童的现实的需要和经验导致死记硬背。再者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有机 整体这个整体不能人为分解为“数学部分”、“语文部分”、“化学部分”、“历史部分”等等因此过于强调学科课程也有可能导致肢解学生完整的生 活。 (2)每一门学科课程都有其悠久的学术传统、都有其相对独立和稳定的逻辑 系统这容易导致忽略火热的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 (3)学科课程也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和划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学科课程变革起来难度较大学科课程不是价值中立的它体现着不同社会群 体的利益当某些学科纳入课程体系之后既得利益者就会抗拒变革。再者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需要和市场价值的差异不同学科课程之间存在着等级 差别  这也阻碍着课程变革 。

35、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内涵是什么?8-346 答 客观主义认为“客观实在”是外在于人的心灵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 识即是对“客观实在”的摹写或反映知识的真理性是由其与“客观实在”符 合的程度决定的知识因而是客观的。教学过程即是传递客观知识的过程。由“客 观主义”知识观必然派生出决定论的知识观和还原主义知识观。所谓“决定论” 是指知识是由“客观实在”所决定的“客观实在”是第一性的、起决定作用的。 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也具有客观性它也是由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教学结果 完全是可预期的、可重复的。因此教学应遵循客观规律、遵循固定的程序和步 骤。这是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观点。所谓“还原主义”是指复杂的知识 可以被还原为、觯释为一些简单的单项知识而这些简单的单项知识组合起来即 可获得较高层次的知识。这显然是程序教学对知识的基本看法。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试分析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及它的优势与局限。3-166

答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 “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上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 情境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乍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生成 性目标”是过程取向的。 生成性目标的优势 “生成性目标”取向消解了“行为目标”取向所存在的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 之间的二元对立。当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被内在地统一起来之后课程与教 学目标就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中所产生的自己的目 标而不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师所强加的目标。学生有权利也能够决定什么是最值 得学习的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的学习的时候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 探究即已有的知识。 生成性目标的局限 1运用“生成性目标”就意味着教师要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但大 多数教师并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 2即使有许多教师受过对话方面的训练有些人也可能不运用这种互动性教学 方法因为这需要额外的计划和努力。教学对许多教师而言是一种工作 而不是生活的使命 3即使许多教师把教学视为其生活的使命他们也很难同时与一个班级的几 十名儿童展开对话 4学生有时并不知道学习什么对他们是最好的他们需要教师告诉他们应当 做什么 5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与教学太开放了学生可能永远都不会费神去 发现像语法、代数、物理学等必要学科的适切性

37、论述建构主义教学观。8-351 答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既包括结构性 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 2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人、社会、自然、文化的理解 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 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 的过程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  建构主 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四、答这段对话反映了教学方法中的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其基本内涵是通 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晨 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是教师和学生民主参与教学过 程教学过程能够发挥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的积极性。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包括“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两种基本形态。运用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也 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那就是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所要 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洞察的前提下才能对这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地利用。否 则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可能很难开展即使开展起来也有可能非常肤浅、流于形 式。鉴于此在教学实践中常把提示型教学方法与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结合起 来使用通过前者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基础知识通过后者使所学知识不断深化、真正 成为发展资源。 在这个对话里苏格拉底首先姑且承认尤苏戴莫斯关于“正义”问题的见解然后 基于尤苏戴莫斯的见解而引出种种新的问题请他回答最终使尤苏戴莫斯意识到自己最 初的关于“正义”的见解是不完善的、愚蠢的从而愿意“收回已说过的话”。 通过对自己的已有见解的“破”的过程也就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这不仅为 真理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而且本身就是确立真理的过程。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被认为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

) A.博比特B.麦克尼尔 C.查特斯D.波特

2.学术中心课程主张课程的(

)A.相关化B.专门化 C.融合化D.广域化

3.“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 C.解放兴趣 D.建构兴趣

4.维果茨基在其“文化—历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 A.“基础教养论”B.“中间语言” C.“最近发展区”D.“居室教育学”

5.旨在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经典教育著作是(

) A.《教学的艺术》B.《大教学论》 C.《实验教学论》D.《教育学讲授纲要》

6.在赫尔巴特四个教学“形式阶段”中,“把业已形成的知识系统通过应用于各种情境而使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属于(

A.明了阶段 B.联合阶段 C.系统阶段 D.方法阶段

7.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

) A.福禄贝尔 B.奥苏贝尔 C.裴斯泰洛齐 D.拉特克 8.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的是(

)A.赞科夫B.皮亚杰 C.瓦根舍因 D.布鲁纳

9.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是(

)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具体性、学术性、范例性

C.具体性、精确性、范例性D.基本性、专门性、范例性

10.“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这个教学目标的取向属于(

A.生成性目标取向B.普遍性目标取向 C.表现性目标取向D.行为目标取向

11.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教育为社会生活作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这种观点是(

) A.主动适应论 B.被动适应论 C.相互作用论 D.超越论

1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对应的学习方式是(

) A.探究性学习B.自主性学习C.社会性学习D.接受性学习

13.罗杰斯关于学习的分类,是将学习分为(

A.无意义联结的学习、有意义的经验学习B.有意学习、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接受学习D.上位学习、下位学习

14.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变成了(

) A.引领者B.管理者 C.促进者D.指导者

15.教师向学生作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A.呈示 B.示范 C.展示 D.口述

16.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个基本标准,即(

A.学术性和逻辑性B.顺序性与重复性 C.连续性与顺序性D.逻辑性与一致性

17.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使人成为“自然人” B.个体经验和社会整体的持续生长

C.使人之个性完全获得自由与独立,使人获得解放,使社会日臻公正 D.使人获得全面发展

18.“人本主义经验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是(

)A.儿童、自然、知识、社会B.儿童、学科知识、社会 C.自我、自然、知识、社会D.学生经验、历史文化、自然

19.布拉梅尔德在“未来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

) A.微型课程 B.STS课程 C.轮形课程 D.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20.最早在中学开设选修课程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1.“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包含着特殊信息的班级社会关系,这些特殊信息使维持资本主义逻辑和合理性的特殊的价值观、社会规则观、权威观和劳动观得以合法化”。这一观点属于 (

)A.抵制性的隐性课程观 B.结构功能主义的隐性课程观

C.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观 D.经验自然主义的隐性课程观 22.隐性课程的首倡者是(

)A.杜威 B.克伯屈 C.鲍尔斯和金蒂斯D.杰克逊

23.在课程创生取向看来,课程知识是(

A.由课程专家为教师的实施而创造的 B.广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方面

C.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一种人格的建构 D.课程变革计划的内容

24.在下列几种评价类型中,最关注过程的是(

) A.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效果评价 D.内在评价

25.在古巴和林肯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分期中,第四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

) A.描述 B.心理建构 C.测验或测量 D.判断

26.“以所有与方案有利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模式是(

)A.差别模式 B.目标达成模式 C.回应模式 D.外貌模式

27.在课程研究领域,“课程理解范式”把课程视为(

) A.学校材料 B.学校文化 C.师生的经验 D.符号表征

28.在教育公平的问题上,当前我们应该秉持的理念是(

) A.以提高质量为主,以平等为辅 B.以平等为主,以提高质量为辅

C.平等与高质量兼得 D.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29.“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国家与学校课程变革中的 A.利益关系问题 B.权利关系问题 C.文化关系问题 D.法律关系问题

30.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是(

A.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 B.学习者为中心、元认知为中心、意义建构为中心

C.重视社会交互作用和文化在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过程。

D.在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由此获得可广泛而灵活迁移的、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

32.简述教学方法的含义及其本质。

33.简述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

34.简述班级授课组织存在的缺陷。

35.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评价的本质、价值与局限。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请分别谈谈对于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理解,并分析过程模式对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

37.论述我国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方向。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提出“教育主要是为了成人生活,而非为了儿童生活。教育的基本责任是在准备50年的成人生活,而不是为了20年的童年及青年生活。”的教育家是(

) A.博比特

B.泰勒 C.查特斯

D.哈普罗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课程著作是(

)

A.《儿童与课程》

B.《怎样编制课程》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课程》

3.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B.麦克尼尔 C.施瓦布

D.派纳

4.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教育著作是(

)

A.《教学的艺术》

B.《大教学论》

C.《实验教学论》

D.《教育学讲授纲要》

5.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 A.福禄贝尔

B.奥苏贝尔

C.斯金纳

D.裴斯泰洛齐

6.“发展性教学论”、“发现教学论”、“范例教学论”这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共同理论基础是(

) A.认知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情感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

7.学习根据类别对各种事物作出反应,学习对事物分门别类的一种能力,这种学习属于 (

) A.辨别学习

B.问题解决学习

C.规则学习

D.概念学习

8.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和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与面积计算,这种学习类型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9.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普遍性目标”取向的特点是(

) A.普遍性、规范性、模糊性

B.学术性、专门性、规范性

C.学术性、普遍性、基本性

D.基本性、专门性、理解性

10.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取向属于(

)

A.表现性目标取向

B.普遍性目标取向 C.行为目标取向

D.生成性目标取向

11.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这种观点是(

)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调和论

D.超越论

12.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在教学方法类型上属于(

) A.提示型

B.复合型 C.自主型

D.共同解决问题型

13.赫尔巴特提出的关于教学的四个“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 A.复习

B.训练 C.探究

D.方法

14.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相应的学习观是(

)

A.有意义发现学习

B.有意义接受学习C.有意义经验学习

D.有意义机械学习

15.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 A.普遍主义

B.实践理性 C.唯科学主义

D.解放理性

16.课程的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

) A.顺序性

B.整合性 C.连续性

D.逻辑性

17.经验自然主义的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A.使人成为“自然人” B.个人经验与社会整体的持续生长

C.使人之个性完全获得自由与独立,使人获得解放,使社会日臻公正 D.使人获得全面发展

18.克伯屈“设计教学法”中,“设计”的核心是(

) A.个体已有的经验

B.做中学C.自愿的活动

D.交互作用

19.20世纪倡导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课程哲学是(

)

A.实用主义

B.自然主义 C.人本主义

D.改造主义

20.提出“附带学习”概念的学者是(

) A.杜威

B.克伯屈 C.杰克逊

D.阿普尔 21.“隐性课程是学校暗默地、高效地灌输给学生的‘被合法化了的’文化、价值和规范,它是发挥着‘霸权’功能的日常意义体系”。这一观点属于(

) A.经验自然主义的隐性课程观

B.结构功能主义的隐性课程观

C.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观

D.抵制性的隐性课程观

22.人们为了弥补班级授课组织不能充分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对班级授课组织提出了一系列补充措施。其中,比较有效的是(

) A.留级制度 B.降低学力水准 C.能力分组

D.“班级授课组织内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组织

23.从课程计划到课程实施之间有一个过渡环节,这个环节通常称为(

) A.课程评价

B.课程标准 C.教学活动

D.课程采用

24.在下列几种评价类型中,最关注结果的是(

) A.形成性评价

B.质的评价 C.效果评价

D.内在评价

25.在古巴和林肯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分期中,第三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

A.测验或测量

B.判断 C.心理建构

D.描述

26.我们通常所称的“传统评价模式”是指(

) A.差别模式

B.目标达成模式 C.回应模式

D.外貌模式

27.在课程研究领域,“课程开发范式”把课程视为(

) A.师生经验

B.符号表征

C.学校材料

D.学校文化

28.中国当前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教育热点问题(如“重点中学”存废之争、择校问题、民办教育与私立学校问题等)大都反映了(

)

A.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渴望

B.人们对提高教育地位的渴望

C.人们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渴望

D.人们对受教育权利的追求

29.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个要素是(

) A.学习材料、教师与学生、合作、意义

B.文本材料、情境、交往、意义

C.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D.教学主体、情境、合作、意义建构

30.建构主义随机访问教学的基本特征是(

)

A.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

B.学习者为中心、元认知为中心、意义建构为中心

C.重视社会交互作用和文化在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过程

D.在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由此获得可广泛而灵活迁移的、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

31.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32.简述课程选择的含义及其基本取向。

33.在今天的学校教育实践中综合课程的理想范例并不多,为什么?

34.简述课程与教学过程取向评价的本质、价值与局限。

35.“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对教学领域会产生哪些影响?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谈谈你的看法。

37.从课程实施三种取向之关系分析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博比特、查特斯等人于20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课程开发理论被称为(

) A.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B.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C.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

D.泰勒原理

2.下列不属于“学术中心课程”之特征的是(

) A.结构性

B.实践性

C.专门性

D.学术性

3.下述不属于施瓦布提出的三种课程审议艺术的是(

)

A.实践的艺术

B.准实践的艺术

C.折中的艺术

D.整合的艺术

4.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5.下列不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是(

) A.实验教学论

B.发展性教学论

C.发现教学论

D.范例教学论

6.杜威所倡导的教学是(

)

A.教育性教学

B.问题解决教学

C.发现教学

D.情境教学

7.以下关于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初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

B.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与核心

C.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

D.被看作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

8.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这三类表征系统不包括(

)

A.行为表征

B.言语表征

C.符号表征

D.图像表征

9.以下关于学习层级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是以已经习得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

B.学习较为复杂的、抽象的知识技能,是以较为简单、具体的知识技能为基础

C.前一层级的学习为后一层级的学习做好准备

D.教师设计教学时,通过分析后一层级学习的结果确定学生的内部条件,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10.程序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是(

)

A.程序教材的编制和教学机器的使用

B.程序教材的编制和教学范例的使用

C.教学范例的编制和先行概念的使用

D.即时强化的策略和教学机器的使用

11.奥苏伯尔提出的教学策略是(

)

A.发现学习

B.程序教学

C.最近发展区

D.先行组织者

12.“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这一课程目标属于(

)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3.在学科本位综合课程中,“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指的是(

)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相关课程

D.综合课程

14.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属于学科课程中的(

A.科目本位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综合学科课程

D.儿童中心课程

15.持有课程创生取向的学者会认为,教师的角色是(

)

A.课程消费者

B.课程执行者)

C.课程开发者

D.教书匠

16.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施的具体过程称为(

)

A.课程变革

B.课程实施

C.课程计划

D.课程采用

17.课程知识主要是由课程专家在课堂之外,用他们认为是最好的方法为教师的实施而创造的,这一观点属于课程实施的(

)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创生取向

D.实践取向

18.古德莱德所划分的五个课程层次中,“理解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属于课程变革过程中的(

)

A.课程变革阶段

B.课程实施阶段

C.课程计划阶段

D.课程采用阶段

19.搜集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各个局部优缺点的资料,将其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之依据的评价是(

)

A.总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20.只就课程计划所涉及的学生经验的类型、课程内容的性质、组织等来对课程计划作出判断,至于效果则在评价关注的范围之外。这类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

B.质的评价

C.内在评价

D.效果评价

21.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化”,以“自然科学范式”为理论基础的评价是(

) A.目标取向的评价

B.过程取向的评价

C.主体取向的评价

D.效果取向的评价

22.从评价与预定目标的关系来区分,可以将评价分为(

) A.目标本位评价和目标游离评价

B.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

C.效果评价和内在评价

D.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3.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这一基本特点属于(

)

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

C.第三代评价

D.第四代评价

24.被人们称为“传统评价模式”的是(

)

A.差别模式

B.外貌模式

C.目标达成模式

D.回应模式

25.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背景上来理解,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而寻找课程的意义。这种课程研究取向被称为(

) A.程序主义

B.课程开发范式

C.概念重建主义范式

D.课程理解范式

26.“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意味着在课程改革中应确立起(

)

A.多元主义价值观

B.教育民主化的理念

C.主体教育观

D.教育公平的理念

27.强调知识建构的社会性质,强调合作、交往和共享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

)

A.激进建构主义

B.温和建构主义

C.个人建构主义

D.社会建构主义

28.基于“认知弹性理论”而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是(

)

A.情境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随机访问教学

D.协作教学

29.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是

(

)

A.情境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随机访问教学

D.协作教学

30.随机访问教学的基本环节是(

)

A.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B.呈现情境、随机访问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C.进入情境、引导探索、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D.出现情境、引导探索、思维发展训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变化的趋势。

32.简述在按照目标模式进行的课程开发中,如何确定教育目标。

33.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

34.简述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的特征。

35.简述情境教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试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目标的分类为例,说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

37.班级授课组织有哪些基本特征?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改进我国班级授课组织。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泰勒认为,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的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分别是(

) A.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 C.社会的甄选和学生生活的甄选

B.学生的甄选和学科专家的甄选 D.教师的甄选和学生的甄选

2.奥苏伯尔认为,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

) A.顺应 C.联想

3.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

) A.杜威 C.斯腾豪斯

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 A.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 C.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平衡原理

B.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 D.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平衡原理 B.艾斯纳 D.施瓦布 B.同化 D.平衡

5.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所以,罗杰斯不愿意用“教师”一词,代之以(

) A.促进者 C.旁观者

B.监控者 D.主导者

6.《大学》中曾这样规定教育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这种教育宗旨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 A.普遍性目标取向 C.行为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7.“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C.艾斯纳

B.布卢姆 D.斯腾豪斯

8.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被称为(

) A.示范 C.展示

B.呈示 D.口述

9.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

) A.古德莱德 C.斯金纳

B.帕里斯 D.兰德

10.代表了评价发展方向的评价模式是(

) A.目标达成模式

B.过程模式 C.差别模式

11.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称为(

) A.效果评价 C.量的评价

D.回应模式

B.内在评价 D.质的评价

12.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

) A.课程解读范式 C.课程实施范式

13.认知弹性理论的代表是(

) A.斯皮罗 C.皮亚杰

B.维果斯基 D.布鲁纳 B.课程理解范式 D.课程评价范式

14.“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国家(政府)与学校(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变革中的(

) A.地位问题 C.义务关系问题

B.权利关系问题 D.利益关系问题

15.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称为(

) A.总结性评价 C.目标游离评价

B.场合驱动评价 D.效果评价

16.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个构成要素是(

) A.情境、探索、会话和意义建构 C.情境、探索、知识和意义建构

B.知识、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D.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17.以下属于“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早期代表的是(

) A.多尔 C.博比特

B.麦克尼尔 D.阿普尔

18.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形态是(

) A.活动课程 C.要素主义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D.学科课程

19.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 A.康德 C.拉特克

B.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20.认为“教育就是从内部将潜在能力展开”的教学观可简称为(

) A.预成说 C.外烁说

B.塑造说 D.预备说 21.泰勒认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

) A.选择教育经验 C.确定教育目标

22.提倡“自然教育”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C.夸美纽斯

B.卢梭 D.柏拉图 B.组织教育经验 D.评价教育计划

2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兴起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

) A.学科结构运动 B.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 C.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D.进步主义运动

24.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5.施瓦布认为,构成课程的要素有四个。这四个要素分别是(

) A.专家、教师、学生、教材 B.专家、教师、教材、环境 C.专家、师生、教材、环境

D.教师、学生、教材、环境

26.在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中,下列学习类型按从低到高的序列排列正确的是(

A.言语联想学习,概念学习,辨别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 B.言语联想学习,规则学习,概念学习,辨别学习,问题解决 C.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 D.言语联想学习,规则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问题解决

27.从课程论发展史上看,第一次明确提出课程选择问题的是(

) A.杜威 B.斯宾塞 C.施瓦布

D.泰勒

28.美国60年代进行的“全美课程传播网络”所采用的课程实施模式是(

)A.SBCD模式 B.RD&D模式 C.兰德模式

D.情境模式

29.选修制的最初确立是在(

) A.幼儿园 B.小学 C.中学

D.大学 30.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杜威 C.范迪尼 D.夏皮罗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阐述“课程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32.布鲁纳用表征系统概念表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什么?每一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33.如何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

34.依据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对评价领域的划分,第四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5.从教学过程的组织来看,学生的学习分为哪三种基本形式?请分别作出解释。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论述“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及其优缺点。

37.论述斯腾豪斯“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我国课程开发的启示。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6分)

38.以下是一则有关“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教师通过播放关于“绿色革命”的录像,提出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否“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从而创设问题情境。随后,引出课题,用投影片或多媒体将本节课要解决的有关问题打在屏幕上,包括:叶绿体是怎样把CO2和H2O转变为C6H12O6的?又是怎样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C6H12O6中的?

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的看光合作用过程的录像;有的通过课本或互联网,查阅有关资料,尝试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协作学习。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讨论光合作用的部位时,有的说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有的说光反应过程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薄膜上,因为其上有色素;有的补充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因为光合酶在基质中,等等。再如,通过讨论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还不甚明白。这时,教师可播放关于光合作用中H218O放出18O2的标记演示实验录像。学生通过观看录像后再进一步分析讨论,终于认识到C6H12O6中的氧不是来自H2O中的氧,而是来自CO2中的氧,从而对光合作用过程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师生交互,评价矫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释疑,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从而帮助学生矫正学习偏差,树立学习信心。

强化练习,巩固提高。教师出示有关光合作用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从这则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设计者采用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哪一种教学模式?并结合材料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推荐第10篇: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一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一

1、阐述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

答: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在结构上有了重大的变化,呈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结构形态,这三个维度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为了操作上的方便起见,而把一个问题分解成三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犹如鱼水一样,和谐地和合在—起的,落实目标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元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过程中的一种感受和反映,包括感知、理解、审美、体验四个方面。

“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存在于“过程和方法”之中,“过程和方法”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它的对象、要素、结果,都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构成的,无法离开“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独立存在。因此,三维目标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课程目标。三维目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从知识与能力目标来看,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学习过程的实践和体验,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和运用。从过程和方法目标来看,任何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人格的建构过程。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看,它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文涵养,这种素质的养成,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情景中的实践与体验内在地生成和反映。总之,三维目标的相互支持,使课程目标更具完整性及操作性。

三维目标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参与、体验、探究的方法和过程,既要考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又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最终目标。我们教师不能以传统备课的眼光去审视三维目标,将“过程和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是以学习者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为出发点,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从教学设计原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因此,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目标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是否达到了某一目标。

过去,我们过于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忽视了知识获取与能力养成的途径与方法,也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热情的提高、情感和态度的养成,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现在,新课程致力于改变以前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强调知识学习过程、能力培养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过程的统一,并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构建。

在学习中,过程最为重要,因为过程既是学习新知的过程,也是探索新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学生经独立思考后提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获得了自主学习的经验,才是真正的主动学习。如果过分重视知识而忽视思维、学习的方式,忽视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学生的素养将是不全面的。我们习惯认为,“过程”只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或手段,评价教学效果主要看预设的“目标”是否达到,这样“过程”目标在三维目标中就成了多余的东西。这是理解上的错误。其实过程学习,就是方法学习,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掌握和运用方法。一定的“方法”总体现在一定的“过程”之中,“过程”是“方法”的动态展开,“方法”蕴涵在“过程”之中,“过程”与“方法”具有统一性。比如,学习方法是具体的、外显的,能力是抽象的、内在的。判断能力形成与否,要看在具体的情境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相关的方法,而这种运用实际是一个过程。所以,“过程”必然蕴含着“方法”。

总之,三维目标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知识和能力”是教学目的;“过程和方法”是落实“知识和能力”的操作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是对落实“知识和能力”的反映。

2、阐述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 从教师方面讲,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和教参作深入细致的研读,而且需要自觉地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有用的信息,增加一些可以称为“背景”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进行内化,变成对教学有用的东西,这样,文本在学生眼前就不再是孤立出现的一株植物,而是有着深蓝色天空作映衬的一幅图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再次要研究儿童心理和学习心理。教师要全面了解儿童年龄阶段特征和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深刻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特律和基本过程,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这三点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的基础。

第二, 从教材方面讲,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儿童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否则,所谓的个性解读和生成就会失去根基和方向,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诸多生成误区都是源于对文本的忽视和误读。

第三, 从教学方面讲,要强调精心的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如:在教学“(思考题)在1/6和1/7之间可以写一个分数”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等知识,学习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所以在设计这道题时,我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的解法:

①通分扩大法。通分至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分别同时扩大。如将1/6和1/7通分,成7/

42、6/42,再同时扩大2倍,就有了14/8

4、12/84,这中间还有一个分数13/84;要想得到更多的分数,只要将扩大倍数大一些。(分母不变) ②直接扩大法。如将1/6和1/7同时扩大3倍,成3/18和3/21,中间还有3/19和3/20。要想得到更多的分数,只要将扩大倍数大一些。(分子不变) 同时也可能部分学生会想到第三种方法:折中扩大法。如1/6和1/7之间可以写一个分数1/6.5,然后将1/6.5的分母小数扩大变成整数,成2/13。

正因为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我预设了这个环节学生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充分讨论,然后全班交流的方法,同时做好了各种不同解法(尤其是第3种解法)的引导准备。

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对于第

一、二种方法大部分小组能提及,但对于第三种方法,只有个别小组能提出来(原来学生对分母是小数的分数还是不太习惯的)。我就让学生对他们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学生发现这种方法也是可行的。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可以完成这一环节了,没想到精彩的还在后面:一位学生提出了将1/6和1/7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分母6+7=13,分子1+1=2,得到一个新的分数2/13,其大小在1/6和1/7之间!(此法教师在预设时就没有想到)此言一出,全场愕然!有这么简单? “你是怎么想的?”

“我看到第三种方法中的2/13中分母正好是原来两个分数分母的和,分子2正好是原来两个分数分子的和,所以就想到分子分母相加的办法了,也不知道对不对。”

“这种方法可行吗?这还有待于同学进行验证。”

经全班同学验证,屡试不爽。掌声响起„„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来,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真正的“生成”。这种“预设”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越有效果。预设是对生成的丰富、拓展、延伸、超越,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

二、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第一, 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

相对而言,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张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张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教是为学服务的,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从而使预设具有针对性。

如:教师在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事先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不仅熟练地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而且大多数对将要学的“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已经有了相应的了解,全班40名学生中,有35人已能正确算出得数,并能口述算理,其余5人能算出得数,但速度较慢,算理表述不清。

如果把教学的起点定在“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显然不符合实际。为此,这位教师把教学起点调整为“写一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并且算出得数。”这样的设计就有了较强的针对性。

第二, 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为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课堂上的一切都算计在内,把 “意外情况”、“节外生枝”都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除,生成自然也就无了立锥之地。教师要确立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目前许多优秀教师都倡导和实行粗线条的板块或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如: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教《中国的石拱桥》大体分三步:①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在文章标题前加修饰语,促使学生思考)②学生提出问题,讨论;教师提问,讨论。③练习。另一著名特级教师陈军的《死海不死》的教学与宁鸿彬的课有异曲同工之妙。①用15分钟读几遍课文,每个提出5个以上有价值的问题;②师生共同整理并解决其中主要问题;③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这些课在过程中不断有新知火花的迸发,这些火花就是生成。

第三, 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

案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在教学长(正)方体的特征时,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棒和橡皮泥搭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有些小组搭出了“漂亮”的长方体、正方体,可是有的小组搭出的长方体、正方体就是不像样,还有的小组根本就没有搭成。这简直出乎教师的意料,可他还是对学生说:大家搭得很认真,但因为时间有限,有的小组还没搭好,有的小组还没搭出最佳的长(正)方体,相信大家课后一定能搭好。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已搭好的可观察自己的),说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正方体呢? 【反思】:从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教学的进程完全按教师设想的流程进行。当学生搭的结果出乎教师预设时,只被老师的一句“大家搭得很认真,相信大家课后一定能搭得很好”给搪塞了。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征。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习变得机械,缺乏生气和乐趣! 一位听课教师重新对这一新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了设计:

大家搭得都很认真,可是为什么很多小组搭不好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怎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原来,不能搭好长(正)方体的小组,他们课前准备的小棒只有23根;搭得不“漂亮”的小组虽然准备了24根小棒,但是小棒的长短不一样。在新的设计中,对于“搭不好长(正)方体”这一临时生成的问题,教师没有回避,而是通过“为什么”来分析原因,认识特征,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的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形成。(范强:“在生成中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新课程教学案例》2005/5)

正是基于生成的主体性、随机性和动态性,新课程才特别强调教学反思的意义。在教学前进行反思,把以前的生成纳入现有的预设范围,拓宽预设的可能性;在课堂中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改变和充实预设,使预设不断完善;在课后进行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批判,总结和提炼有效的预设和生成,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第11篇: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一)

1、简述课程的涵义。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阐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念。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因此,无论是作为基础教育领域进行教育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未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职前准教师,要使教育教学工作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消除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学生观、知识观、发展观和课程观。①学生观:学生是人不是物。虽然人们口头上都会将学生视为“人”,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将学生当成可以随意摆布的物的现象。学生作为有生命的人,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学生具有“未完成性”,即他们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人,在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和巨大的可塑性,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充分发展。②发展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因为,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全面发展之中的。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内涵,即养成学生健全的个性或人格。③知识观:知识是一种认识过程。以前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可以说成了“课程”的代名词。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认为知识是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客观存在物,所以对于知识而言,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就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及死记硬背的现象。现代教育观念认为:知识是一种认识过程,它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也就是说,无论是新知识的获得还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④课程观。过去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即教学的科目”,而“教学科目”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这是一种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它使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知识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作是额外的负担。而现代的教育观念认为,基础教育课程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可能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因此,我们只有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高墙,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额外的负担。

第12篇: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小学英语教学法

A卷

I. Read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nd decide whether they are true or false.(

)1.I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the purpose of reading is to learn language, namely vocabulary, grammar, etc.(

)2.Claroom management is the way teachers organize what goes on in the claroom.(

)3.If students get enough chance to practise using a foreign language, they do not need to learn grammar.(

)4.It is neceary to establish a claroom routine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5.A good primar school English teacher need to develop competence in at least three areas: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and the good teaching material for teaching English to children.

II.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Why do teachers ask questions in cla?

2.What basic components should a leon plan have?

3.What are the overall objectives for Level 2?

4.What makes a good primary English teacher?

II.

Read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and the teacher’s behaviour.Are the teachers motivating learners or demotivating them? What are the reasons hehind these behaviours? If you do not like any of these, can can you improve them? Situation 1: The teacher is showing a very exciting cartoon and the purpose is to ask children to pick up what is being said in the cartoon.The children get so excited that they stand up and move with the music.The teacher gets very angry and she says: ------再有一个人起来我就关掉了, 不看了。

Situation 2: The teacher is going to start a game.Pupils get very excited and they put up their hands high and start shouting “me, me”.The teacher stops this by saying: ------- 谁叫呢?再叫,5轮不叫你。 OK,开始,大家不许说话,只许做动作。

Situation 3: Some pupils are making a lot of noise and some are playing with each other.The teacher suddenly stops talking and the games she is organizing.She waits silently and says: III. ------我还在等一个人。

Case analysis.A teacher plans to teach the name of six animals today.When she walked into her claroom, she put six animal cards upside down on the board.She told the children that there was one animal on each card and she asked the children to gue what they are.Why does the teacher use teh cards to start her cla and is there a better way to do so?

小学英语教学法

B卷

I.Multiple choices.(

)1.What type of learners can benefit most from listening and drawing activies? A.Kinesthetic learners B.Spatial learners C.Individual learners D.Visual learners (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n’t belong to affect objective? A.Confidence B.Motivation C.Patriotism D.Communicative (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grammar items do the overall objectives for Levels 1 and 2 involve? A.the present participle, the simple past,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he past perfect B.the imperative mood, the simple present, the simple past, the present continuous C.the simple past,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he simple future, the paive voice D.the simple present, the simple past,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he simple future (

)4.What’s the requirement for vocabulary learning at the primary level? A.600-700

B.400-500

C.1000-1100

D.700-800 (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hildren are not good at analyzing language rules.B.The sooner the children begin to learn English, the better they will learn it.C.Children know what they want.D.Children shouldn’t be given too many restrictions.

III.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What are the principles for good leon planning?

2.Explain Howard Gardner’s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3.What should be the overall aim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II.Below are some ways of teaching English to children.Which is the way you favor ? And which is the way you dislike most? And why? A: I ask my child to translate 5 sentences every day.B: I often point to something and tell my child what it is in English and ask him to name it whenever he sees it.C: I play English songs every day at home and let my child watch English cartoons and listen to English stories.I never force her to speak.D: I hope my child can learn English as early as poible so I teach him one hour every day.Usually I ask him to read after me again and again until he can say it correctly.E: I often organise games for my students to do role play in the cla.They learn to use the language to do shopping, order food, ask for direction, etc.

III.Case analysis.Read the following claroom instructions from a novice English teacher to Grade I pupils .What problems are there and what suggestions can you give? T:同学们,我们刚刚讲完句型,现在我们来做一项课堂活动,每组的第一个同学到我这里来,我告诉你们一句话,然后你们回去传给下个同学,第二个同学再往下传,咱们看看哪个组传的速度最快,准确率最高......

第13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开启了“课程的开发的科学化运动”,他们的课程理论也因而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191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在本书中泰罗系统地确立了其管理理论,这就是所谓的泰罗主义。

二,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简答)

1、教学的本质 第一,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博比特在《怎样编制课程》一书中这样写道:“教育主要是为了成人生活,而非为了儿童生活。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第三,教育及生产。

2、课程的本质 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所谓“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5个步骤:第一,人类经验的分析。第二,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第三,课程目标的获得。第四,课程目标的选择。第五,教育计划的制定。

三,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

四,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简答)

贡献: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课程目标与人类生活、儿童发展、学科知识有着内在的联系;课程目标的选择与教育计划的制定是一个科学化的过程,必须遵循科学分析与实验验证的基本规范;有组织的、系统的知识领域和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之关系问题是课程开发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局限性:

1、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过程,者不可避免的导致对儿童价值的忽视,

2、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把教育的科学化视为“效率取向、控制中心”的“泰罗主义”管理模式运用于教育的过程,这一个基于“活动分析”或“工作分析”的课程开发程序把课程开发过程视为机械的“课程工程”,这种课程开发的科学化水平是很低的。

五,泰勒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们公认“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达到了科学化课程发展的新的历史。

六,“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

基于主要是“八年研究”,八年研究的四大成就:

1、学校能够开发出使大多数学生感兴趣、有助于满足一些学生的需要、同时又为学生在学院里获得成功提供必要准备的教育计划。

2、许多学生在学院学业中获得成功。

3、在职研讨班得到发展。

4、以教育评价代替测验 泰勒原理的内容:泰勒原理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泰勒原理的实质:技术兴趣的追求。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技术兴趣。技术兴趣亦称技术理性,是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其核心是“控制”。

七,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

学术中心课程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学科机构包括两个基本涵义:一是一门学科特定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二是一门学科特定的探究方法与探究态度。

八,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

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九,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审议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做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十,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与泰勒原理在价值取向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它在本质上追求的是“实践兴趣”。

第14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课本重点:

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这博比特出版《课程》,标志着课程成为一个独立

研究领域。(P12)

2、“泰勒原理”即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的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 计划

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①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②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③怎样有效的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可以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和“评价教育计划”。(P13)

3、教学理论地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①赫尔巴特与教学理论的独立体系

②独立体系的教学理论发展

③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分水岭(P17) 问题与思考:

1、简述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答: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P4) 教学是为实现教育目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而进行的教和学相统一的共同活动。

2、简要回答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P7) 答: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①前科学时期②系统理论时期③专门学科时期(P11-12) 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①教学研究的早起发展②教学理论形成的基本阶段③当代教学论 的发展轨迹。(P15-P19)

3、了解“泰勒原理”的主要 内容 答:“泰勒原理”即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的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

计划

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①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②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③怎样有效的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可以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和“评价教育计划”。(P13)

3、解读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主要观点

答:①分离说:这种观点认为课程位于一端,教学位于另一端,两者无交集,互相独立。

②关联说:关联说是指课程与教学两者之间互相独立,但彼此关系密切,不可分离。

又包含:连接说,过程交叉说,包容说

③整体说:所谓整体说,是指课程与教学实属一件事,高度连接、关联与融合,具有不 可分割性。又有两个层次:循环整体说,结构整体说 ( P21-25)

4、分析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①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统一于课程与教学实践

②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是并行于教育学体系内的两门下位学科

③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互为存在与研究的理论基础(P28-30)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政策

课本重点:

1、课程与教学政策的类型:①中央集权型②地方集权型③学校自主型(P39-42) 问题与思考:

1、简述课程与教学政策的涵义与特点:

涵义:课程与教学政策是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为调整课程与教学权利的不同需要,并调

控课程与教学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P34)

特点:①行为的准则性②目标的针对性③实施的程序性④载体的规定性⑤内容的法定性

(P34-36)

2、课程与教学政策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中央集权型:课程与教学权利集中统一在最高国家权利机关和教育行政机关,地方教 育行政部门的几乎所有的重要事务均受中央支配。

②地方集权型:课程与教学权利集中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课程与教学事务,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只是一个虚设的机构,对课程与教学问题采取不干预的政策。

③学校自主型:课程与教学权力主要在学校,中央和地方往往只是提供指导或参考性的课程与教学标准或建议。英国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P39-43)

3、谈谈学校自主型课程与教学政策的价值取向。

学校自主型的课程与教学政策往往立足于本校学生实际,以追求特色与个性为价值取向,它的目标在于创建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特色,用颇具个性色彩的课程来培养学生。它追求的主要不是社会的功利目的,而是为了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所谓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它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有助于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实施与改进,有助于课程与教学决策的民主化,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调动各个社区和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会使本来就不平衡的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异更为突出,也会加剧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的不平衡,落后学校的教育质量可能进一步恶化】(P43-44,从目标等,大括号是有点,中括号是缺点)

4、简要叙述我国课程与教学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①1949-20世纪80年代中期,完全中央集权型阶段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以中央集权型为主、中央集权与地方集权并行的阶段

③20世纪90年代,中央集权、地方集权与学校自主型相结合的“新阶段”(P50-52)

5、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政策的认识。

可以根据P52-53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特点进行评析。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课本重点:

1、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环节:①明确教育目的,落实培养目标

②评估需要,确定基点

③确定价值取向,明确目标表征形式

④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形成目标体系(P65-66) 问题与思考:

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时间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体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应达到的程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知道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P56-57)|

2、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①定向功能②选择功能③计划与操作功能④评价功能(P58)

3、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功能是什么?

①对学生的研究②对社会的研究③对学科的研究(P63-64详)

4、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

①明确社会的要求②分析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③明确教育学的要求(P73-75详)

5、简述选择与编排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原则与标准

标准:①系统知识准则②历久尚存原则③生活效用原则④兴趣需要原则⑤社会发展原则

原则:①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②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③直线式和螺旋式(P76-78详)

第四章: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和设计

课本重点:

1、课程开发的概念:是指课程的功能适应文化、社会、科学及人际关系需求的持续不断地

决定课程、改进课程的活动和过程。(p83)

2、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①分析情况②制定目标③确立方案④理解并实施⑤评价及修订(91-92)

3、行为目标的优缺点:

优点:①它们成为课程领域内理性规划中唯一妥善而周详的方法

②鼓励课程工作者把以往隐藏的价值明确地表达出来

③鼓励课程工作者以详细而具体的目标词汇去思考和规划课程教学

④为教学手段的选择提供指引

⑤为课程系统的自我改善奠定基础

⑥把在理论上确立的目的,在课程系统内最终通过课程教学而得以实现

⑦沟通的媒介

⑧为个别化教学提供可能

缺点:①目标都以行为方式来叙写,课程就会趋于强调那些可以识别的要素,而那些很难评测、很难被转化为行为的内容就会遭到忽视。

②只强调行为结果而忽视内在心理过程,违背了学习的真义

③事先明确规定课程目标所依据的原理,本身就可能存在疑问。(P106-107详)

4、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①教学目标设计②教学起点设计③教学内容设计④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⑤教学评价设计⑥教学结构设计(P113-116详) PS:本章节没有问题与思考。

第五章: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最重要)

课本重点:

1、课程组织的概念:课程组织就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各种课程要素合理地进行排列组合,妥善地组织成课程结构,使之在动态运行中产生合力,增进学习效果的累积学习功能,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

2、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它一般包括:

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个部分。

3、教科书的采用或认可制度有:国定制、审定制和自由制三种

4、显性课程的涵义:

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在学校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的学科,以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按照预先编订的课程表实施。

隐性课程的涵义:

是指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P142-143)

5、教学组织的涵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一定目标从事教与学活动,掌握课程教材的形式和结构。(P155)

6、教学组织根据学生组织方式划分为三种类型:班级授课组织、分组教学组织和个别化教学组织。(P155)

第六章:课程与教学的实施

课本重点:

1、课程采用:课程采用是指作出使用某项新课程方案的决定的过程。

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包括四类15个因素。

四类:①变革的特征② 学区的特征③学校的特征④外部环境的特征

15因素P171详

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课本重点: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是指为改进现行课程计划或为正在进行的课程活动提供反馈信息而从事的评价,它是一种过程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或进行以后关于其效果的评价,是一种事后评价

PS:首先别问我第七章的重点在哪里,老师没有说。其次有些东西太多没有打字,是直接写的页数,大家可以去看看,再次祝福大家期末有个好成绩~~~

第15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一、填空:

1.在西方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了一本著名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学著作。 3.席勒以及他的弟子莱茵把赫尔巴特教学四阶段改造为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与运用。

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5.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教书育人的思想。

6.钱梦龙老师的主要贡献,就是创立了“三主”理论,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

2.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性的;二是活动性的;三是关系性的。 3.“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和操作性。 4.“教学论”的基本特点是理论性和指导性。

5.南宋刘克庄编选的《千家诗》最初是作为蒙学诗歌读本,流传很广,和《三字经》等合称为“

三、百、千、千”。

6.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作为文选教材成为“四书”、“五经”的补充读物。 1.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学务纲要》,决定实行分科教学。

2.1923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是我国具有体现各学科教育思想的指导性文件的开始。

3.1936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国文课程标准》。 4.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确定语文学科的名称为语文。

5.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和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是我国建国后第一套较为规范、完备的分科式语文教学大纲。

6.正确阐述了语文教学中的“道”和“文”不可分割的科学辩证关系的文件是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3.教师是语文学习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4.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分为引导、指点和指向三种形式。

5.新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强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 6.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我国古代的识字课本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集中识字与韵文化。

2.古汉语的书面体系与口头语言相脱离的特点,决定了汉字必须集中识字。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识字教学韵文化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朗读和记忆。

4.《千字文》讲了些生活常识,《三字经》讲了些伦理道德,《百家姓》只是押韵并无文理,但它们符儿童识字规律,所以广为流传。

5.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创立的“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最大特点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6.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创立的“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最大特点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1.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研读过程。

2.从阅读的途径上看,阅读可分为:书面阅读、屏幕阅读和网上阅读。 3.阅读方法包括默读、精读、略读、朗读。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核心,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为终极目标。

6. 根据阅读目的,阅读形式可分为:消遣性阅读、学习性阅读、参考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7学习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阅读形式。

1.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认知水平和个性特征的重要表现。 2.作文教学,学生写作积累材料的基本途径是: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3.学生作文的命题要切合学生思想实际,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教育性。 4.作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说到底就是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

5.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联想的方式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三种。 6.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求简明,即语言简洁明快,质朴自然,不刻意雕琢。

7.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求得体,即遣词造句要适应语境。要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场合,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考虑文章体裁的特点等因素。

8.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立意是审题的最高成果,是在审题过程中实现的。

9.作文的材料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亲身经历的生活、周围环境的见闻以及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

10.学生作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11.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记叙文的特点是过程性和真实性,所以首先要“看清楚”和“想清楚”,最后要“写清楚”

12.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计划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可以保证写作训练的系统性和有效性,避免写作训练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13.作文过程中的指导的形式之一是帮助学生解决在行文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以个别为主,采用班级答疑的方法。

14.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批改是指导的继续和深入,是对学生作文的全面调查和研究,是评讲的提前和准备,也是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示范和举例。

15.在作文批改中,属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风格、写作态度等有关局部或全局性的问题,以批为主。

16.在作文批改中,属于字、词、句、标点符号等具体问题,以改为主,有增删换调四法。17.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批改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用幽默的方法批评。

18.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批改的方式包括教师批改、学生批改、师生共同批改。19.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交流讲评的要求是要有重点、发挥多功能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0.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讲评方式包括综合讲评、典型讲评、专题讲评和对比讲评。 21.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讲评的基本原则就是激励,而其基本方法就是“发表”,发表欲是写作的内驱力。

22.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写话训练的基本形式是写语段,有记叙型、说明型、描写型、议论型、抒情型等。

23.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话题作文训练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

不同立场联想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自由选择,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象进行写作。

24.在作文教学中,网络写作教学的主要形式包括主题型作文、研讨型作文、自由写作活动。25.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可分为四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1.口语交际过程是学生情感态度、人格品质个性化体现的过程,也是不断丰富和健 2.1949年课程名称定名为“语文”后,语文课程中必须包括听话说话教学,具有了系统的理论。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要言文一致。

3.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项,不可偏轻偏重。”第一次提出了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思想。

4.《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口语交际”,则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强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的交际活动中学会交际,学会与人沟通。

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第一条提出:“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是贯穿课程标准口语交际教学始终的基本理念,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价值追求。

6.我国古代提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话者必须对自己的表达负责,对听者负责。 【1教案必须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2现代语文教学情境,有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多媒体教学、自主性教学、课外活动教学。 3代表性优秀教师有:于漪、钱梦龙、宁鸿彬(创造性思维)、魏书生(民主化和科学化)。 4语文必修课目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5近代语文代表作——《国文八百课》。 6教师和学生的关系:(1)语文教学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师生关系是互相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2)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4)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分为引导、指点和指向三种形式。】

二、名词解释:

1.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是“教什么”和“怎样教”,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2.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是一般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体现。

3.教学与教学论:(教学+教学论,观后)

4.课程: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5.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1.教学: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2.教学论: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和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3.语文课程现象: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指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4.语文课程规律:语文课程的规律是指在语文课程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5.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的开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实践,可以区分为管理、研制和应用三种类型。

1.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对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课程设计有三个层次:宏观层次的课程设计,中观层次的课程设计和微观的课程设计。

2.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或语文教学大纲,是语文课程的总体设计,从整体上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和确定语文课程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顺序。 3.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的物质体现形式,它以具体的内容和直观的形式体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编订的。 4“三百千千”:有人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合称为“三百千千”。 (南宋刘克庄编选的《千家诗》最初是作为蒙学诗歌读本,流传甚广。)

5.《古文观止》: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之一。由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写,时间跨度2000余年,选文200余篇,编选体系基本上整体按时代分,同一时代按作家分。影响大,流传久。

6.语文课程规律:是指语文课程及其结构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1.语文教学设计:是以教育哲学、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分析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和客观需要,制订语文教学规划。

2.合作学习:是同“个体学习”相对而言的,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4.语文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就是教学价值判断。对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的评价,称为语文教学评价。

1.阅读感受力:对语言文字的认知感受能力。包括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弄懂字义,了解文意,初步感知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等。

2.阅读理解力:在阅读感受力的基础上,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获取其意义的能力。 3.阅读欣赏力: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上升到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审美观,要求驱遣想象,反复涵咏,实现情感体验,获得审美享受。

4.阅读评价力:在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内容、形式的是非、优劣、得失进行理性的鉴别和评判,实现价值判断。

5.阅读迁移力:在理解欣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思辨和批判,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文本向实践的迁移,促进个性完美发展

6.阅读创造力:这是高层次的阅读,指在阅读中有新的发现,提出或解答作品原有内容之外的新问题。

7.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8 .默读:是与朗读相对的一种阅读方法。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视觉接受文字符号后,直接发射给大脑,立即进行译码、理解,不需要朗读那样将文字转化为口语,用扣、耳作媒介,再进行理解。

9.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活动转化为各种感觉的综合活动,

从而加强对书面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深入领会作者思想情感的阅读方法。

10.情境教学法:又称观察法、欣赏法、电化教学法等。其特点是利用生活场景、图片、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实验室、录音、录像、计算机、演课本剧、CAI课件等方法,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体验、思考、练习,从而掌握教学内容,完成训练任务。

1.写作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想象:是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想象程度的不同,可大体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

3.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往往是在审题的过程中实现的。立意的高下决定文章质量的优劣。

4.选材:是指对材料的取舍和详略安排,是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筛选的过程。

5.谋篇布局:是指按照主题的需要,对所选的材料进行恰当的组织安排,使之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6.快速作文能力:是在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感情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熟练的写作技巧。 7. 单项作文训练:也叫片段训练,又称小作文,是为培养写作的某种能力而进行的各种局部的片段的专项练习。

8.写话训练:又称语段训练,是向写段落、写篇章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小学低年级作文训练的主要形式。

9.命题作文:是由教师出题目,学生据题作文的一种方式。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 10.供材料作文:是一种半命题作文,它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作文的一种训练方式。

三、简答:

1.简要介绍《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编写的。《大教学论》不仅谈到狭义的教学问题,还谈到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相互关系和各自的任务,涉及教育制度。因此,确切的说,《大教学论》是最早的一部教育学,里面有教育原理、教育制度、学校组织、课程、教学法等。 2.简述中国封建社会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历时最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最具特色,其基本特点是: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题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3.你对语文的“工具性”是怎样理解的。

语文是工具,但不是物质性的工具,而是负载文化的工具,是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的工具。语文是听说读写、信息输入输出的工具,语文还是思想交流的重要交际工具。 4.你对语文的“人文性”是怎样理解的。

语文的“人文性”是指,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思想和行为的意识表现,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5.简要介绍《学记》。

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它以精炼的语言,较全面的总结了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简明扼要的概括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方式方法等。 1.简介“四书”、“五经”。

四书:是儒家经典的代表性著作《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著作的合称。宋代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之后“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成为封建科举取士的考试用书。 五经:即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自从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学术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五经成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五经”包含了古代政治、教育、文化、哲学、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在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2.简述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

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具体表现为:(1)导向作用(2)推进作用(3)控制作用(4)评价作用(5)管理作用 3.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该书言简意赅,容量丰富,从教学的重要性,谈到封建礼教的基本纲领,进而介绍名物常识、读书次序、历史知识、勤勉好学的范例等。在编制方面,采用三字一句,押韵成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特色。该书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影响很大。 4.简介《百家姓》。

百家姓:相传为北宋人所编。全诗集姓氏500余个,每四字组为四言韵语,文中字与字之间并无联系,但因隔句押韵,读来和谐流畅,易于记诵。 5.简介《千字文》。

千字文:相传为南朝(梁)周兴嗣所著,其内容包括天文、博物、历史、人伦、教育、生活各方面。全书对仗工整,押韵自然,四字一句,共250句,恰为千字,字均拓取王羲之手书。 1.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

性质:我国基础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发的,是规范语文课程的指导性文件。

作用: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制定《语文课程标准》的依据有哪些?

国家制定语文课程标准的依据有:1国家的政策、法规,国情的特点2学科的知识和教学规律3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等。 3.简述语文教材的功能。

语文教材具有(1)德智启迪(2)语文历练(3)语文积累(4)知识扩展等功能。 4.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要素形成了哪几个系统? 现代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

(1)范文系统(2)知识系统(3)实践活动系统(4)助读系统。 5. 古代语文教材有哪些?

我国古代语文没有单独设科,就教育功能来看,识字课本和文选属于语文教材的范畴。 我国古代的识字课本最具代表性的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基本特点就是集中识字和韵文化。后来发展到用诗歌选读兼作识字课本,如南宋刘克庄、明末清初王相选注的《千家诗》,清·孙洙编的《唐诗三百诗》等。 汉以后,文选之风盛行。如南朝梁·萧统的《昭明文选》,宋·真德秀的《文章正宗》,谢枋德的《文章轨范》,吕祖谦的《古文关键》,楼肪的《古文标注》,清·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姚鼐的《古文辞类纂》等。 6.教师灵活运用,适当调整教材的方法有哪些?

(1)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在教材研究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2)自组单元,

显示新意。(3)适当抽换教材,抽掉一些失去生命力的内容,补充一些时代色彩强烈的内容,保持教材的时代感和鲜活性。 1.简述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板书或演示设计、编写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评价等。 2.简述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

(1)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

(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包括语文师资水平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构建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3.简述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

(1)语文内容与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 (4)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 4.简述语文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

(1)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2)依据教学目标与任务(3)依据教学内容 (4)依据教师素质(5)依据学生特点(6)依据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 5.简述语文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

(1)多样性原则(2)综合性原则(3)灵活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5)优化组合原则 6.板书图示的美感要素

(1)简洁美(2)含蓄美(3)缜密美(4)映衬美(5)流动美(6)奇异美(7)形象美 7.简述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

(1)测定学习成绩(2)鉴定学习效果(3)检验管理水平(4)获取反馈信息(5)预测发展方向 1.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有哪些?

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读议讲练法、情境教学法 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需注意什么?

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教材、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3.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哪些?

(1)勤于读书的习惯(2)健康读书的习惯(3)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4. 精读训练要注意哪些问题?

(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2)咬文嚼字,融会贯通(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 (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

5.网络阅读的优势表现在什么地方?

(1)阅读资源的丰富性(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 (4)阅读过程的互动性(5)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6.网络阅读的弊端有哪些?

对象的芜杂性、内容的随意性、技术的依赖性、费用的制约性、注意力的散乱性。 7.网络阅读的形式有哪些?

(1)主题性网络阅读(2)延伸性网络阅读(3)创造性网络阅读 (4)交互性网络阅读(5)随意性网络阅读

8.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知识(2)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9. 朗读训练的常用方式有哪些?

(1)教师范读(2)学生单读(3)学生齐读(4)学生分角色读 10.略读训练应注意哪些问题?

(1)把握大意,抓住重点(2)提高阅读速度 1.简述作文的审题能力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文题,理解、把握文题的含义,明确文题要求的过程。

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准确理解文题含义:包括文题中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2)弄清写作的要求:作文时要弄清对写作方法、角度、题材等要求。 2.简述作文的立意能力。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往往是在审题的过程中实现的。立意的高下决定文章质量的优劣。教师在指导立意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要选择典型的材料,挖掘这些材料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并在文章中充分的表现出来。

立意要做到以下要求:正确、深刻、新颖。 3.想象作文训练的方法有那些?

(1)关联式想象作文。(2)扩展式想象作文(3)延伸式想象作文 (4)假想式想象作文(5)寓意式想象作文(6)科幻式想象作文 4.记叙文训练的要点是什么?

(1) 写清楚(2)写具体(3)恰当运用议论、抒情 5.说明文训练的要点是什么?

(1)抓住事物的特征(2)掌握说明的顺序(3)语言准确平实 6.议论文训练的要点是什么?

(1)指导学生立意(2)选用恰当的论证方法(3)表达准确严密 7.作文批改的几点要求是什么?

(1)有针对性,讲求实效(2)多批少改(3)内容兼顾形式 8.作文讲评方式有哪些?

综合讲评、典型讲评、专题讲评、对比讲评 9.写作技能训练包括哪几个部分? (1)审题能力训练(2)立意能力训练(3)选材能力训练(4)谋篇布局能力训练 (5)运用表达方式能力训练(6)遣词造句能力训练 (7)修改文章能力训练 10.作文和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 作文是写作练习,作文教学是写作训练。 叶圣陶说:“学校里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 即学生的作文是写作练习,而作文教学就是写作训练。

四、论述:

1.论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一:我国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理论。

(1)教学论包含课程论:1949年前后,学习苏联的教育学,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课程论学科才逐步恢复起来,有些人就把课程论纳入教学论之中。这种理论又称“大教学论”。

(2)课程论包含教学论:改革开放以来,吸收西方的课程论思想,又产生了课程论包含教学论的理论。认为教学的根本问题是课程问题,教学问题只是课程论的延伸,应该附属于课程论。这种理论又称作“大课程论”。

(3)相互独立论:另一些学者提出,课程研究是一个独立的领域,课程论是独立于教学论的一门教育学的下位分支学科。在教育学这门应用知识领域中,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同属其下位的平行理论。

(4)课程与教学整合论: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相互独立的主张,在促进课程与教学研究发展的同时,也在教学研究实践中加剧了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互相割裂的倾向。于是,人们冷静分析和探讨后,提出了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整合的新主张。

二:现代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正通过整合,达到统一。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把课程论和教学论统一为“课程与教学论”,是把二者统一起来的标志,在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原理来源于语文教育实践,反过来也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开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实践,可区分为管理,研制和应用三种类型。(1)语文课程与教学管理实践: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行政对语文课程和教学过程的计划、实施和监督的组织行为。(2)语文课程研制实践:是指教育行政官员、课程与教学专家和语文教师,有组织的编制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组织语文课程和教学实施,开展语文课程和教学评价活动等。(3)语文教学应用实践:就是教师和学生根据语文课程和教学计划,使用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这三种实践是密切相关和紧密联系的。

三: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组织教育管理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和语文教师联合开展研究和实践,是实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与语文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随着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师生将逐步成为语文课程的研制者、应用者和评价者,实现管理、研制和应用的一体化。

1.论述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

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具体表现为: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和管理作用。

(1)导向作用:语文课程目标的确定可以使期望明晰,使教育任务明朗化,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引导语文教学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有效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推进作用:对教师来说,认识和明确教育目标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使教师在总体上和教学基本思路保持一致,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对学生来说,认识和明确课程目标,可以激发其强烈的参与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还会增强学习的成功感,对学生的前进有激励作用。

(3)控制作用:语文课程目标控制着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教学过程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调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进行。

(4)评价作用:语文教学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既定的课程目标,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尺度,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尺度之一,也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评价课程目标自身合理性的重要反馈信息。语文教学评价的标准来自于课程目标。

(5)管理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目标,给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可检查、可评定的标准。在教

学管理过程中,明确目标即明确了教学质量管理的方向和指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可以实施较为符合教学实际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较强的管理和指导。 2.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听说读写、信息输入输出的工具,是人类思想交流的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是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思想和行为的意识表现。 (2)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它区别于其它学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他区别于其它工具。工具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一切学科的基本属性。其它学科都是把语言作为教学的工具,语文则是把掌握和运用这种工具作为自己的教学目的。另外,语文是工具,但不是纯物质的工具,而是负载文化的工具,是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的工具,还具有人文性的特点。 (3)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不可分割。

二.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概念,从语文素养的高度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语文素养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经过学习和训练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探究能力与创造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论述为什么“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都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是规范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本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和考虑: (1)课程功能从主要关注怎么教转向主要关注教什么。

传统教育中,教什么和怎么教是两个范畴。现在我们主张教什么和怎么教结合起来,以教什么为主导因素。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是教师教学,而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教学被课程所控制,课程也逐渐孤立、封闭。课程标准认为教师和学生都不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而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和教学方案的设计者。 (2)课程价值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知识面狭窄切艰深,对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做了统一的硬性规定,缺乏弹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基本标准,而不是最高要求,是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教学大纲关注的是优秀学生,而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全体学生。

(3)课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大纲关注的主要是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我国课程改革中各学科对学生素质的要求,都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指导性文件。

2.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使用语文教材?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利用、开发、创造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

(1)统观全套教材,了解编辑意图:了解编者意图,包括整套教材及其各个局部的编辑意图。编辑意图体现在编写体系和整体结构中,任何一项教学内容都要放到编辑体系和整体结构中来确定它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掌握教材的编辑体系和整体结构,是使用教材的科学和艺术的关键,是决定教学成败的第一要素。

(2)熟悉整册课本,明确教学重点:只有熟悉整本书,明确这本书的教学重点和各单元的内容,设计教学才能成竹在胸。主要表现在单元处理艺术和篇章处理艺术上。要特别注意:

1根据教学单元指定学期教学计划。2处理好讲读课文、自读课文与课外自读课文三者之间的关系。3精心设计篇章处理艺术。

(3)钻研教材内容,研究教学策略:语文教材除课文阅读外,还有语文知识、练习题、参考资料等内容,以及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材料,语文教师要全面掌握,统一安排。常用的方法有:1目标导向式2比较式3化繁为简,化难为易4突出特点,加深理解5利用插图增强教学效果。

(4)灵活运用,适当调整:教材是相对稳定的,语文教师要灵活对待教材,适应不同的、变化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主要方法有:1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2自足单元,显示新意。3适当抽换教材。 1.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语文教学设计是以教育哲学、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分析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和客观需要,制定语文教学规划。其指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平等对话的互动过程,是共同的习得、体验和创作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双方真正的平等,促进学生个性的完美发展。 (2)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程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3)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应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成为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语文教学过程的灵魂。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我们同时要注重开发血色很难过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论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将会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取代。

二:(1)自主学习,是同“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相对而言的。自主学习有以下特征: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感情的投入,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是同“个体学习”相对而言的,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方面要素:1积极的互相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助。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3进行有效沟通,小 11

组成员之间互相信任,有效解决组内冲突。4对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找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3)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根本要素是相信学生。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是因为关注和尊重学生以及学生的需要。其次是因为语文教学过程和语文教师职责的变化。 3.论述教学过程的根本特点。

教学过程是在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和训练过程的基础上,运用教学手段所进行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和训练过程。其基本特点是简洁性。教学能够实现这种简洁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美国科学家西蒙曾说过“科学总是把复杂的现象转化为基本的过程”。其中特别是避免了实践过程中的曲折和失误,而且对正确的过程从本质上抽象化,概括化。

(2)教师的指导性:由认识过的“先闻道者”来指导要认识的“后闻道者”,由实践过的“有专攻者”来训练要实践的“术业者”,就能选择最本质的内容和最科学的方法,高度浓缩认识过程和训练过程。

(3)教学手段的艺术化: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和训练过程,都不是社会实践过程,而是青少年一代对社会发展结果的习得过程。要把这些过程艺术化的再现出来,使学生能够通过练习而获得。

社会愈发展,人类文明积累愈丰富,新生一代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愈突出,对教育和教育的科学与艺术要求也愈高。教学过程如果不具备这种简捷性,社会就不可能加速度发展。

4.论述教学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教学必须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1)所谓科学性,包括知识的科学性和教学规律的科学性,主要是教学规律的科学性,它既要反映知识内部的规律,更要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规律

(2)所谓创造性,是指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以及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步骤、选择教学方法。教案不是知识的汇集,也不是参考资料的摘抄,而是适应具体情况的具体设计,任何有价值的教案,都具有创造性。

(3)所谓实用性,就是能够运用于教学实践。可以把具有实用性的教案称作“方法型”教案,把不具有实用性的教案称作“知识型”教案。实用型教案是操作程序,而不是知识序列,也不是文章分析,也不是教学论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这种实践性和操作性,是教案区别于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文章分析和教学论文的主要特征

教案是否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根本标志,是对学生的研究。备课是否研究学生,以及对学生的研究水平,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 1.论述良好的阅读习惯问题。 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 (1)勤于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把阅读生活化,习惯化,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天天阅读,每天必读。像孙中山先生那样:“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存。”有了这种感觉,说明阅读已经生活化了。

(2)健康读书的习惯:现代读物很多,选择健康的读物是一件大事。语文教学就是要选择文质兼美的读物来读。在阅读活动中还要注意阅读与环境,阅读与身心的关系,注意光线明暗,采用正确姿势,选择阅读环境,保持精神集中,获得最佳心理状态。

(3)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边读边思,能够使自己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读得自觉,读得深入,读出自己的心得和体会。阅读中引发的深刻思考,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往往转瞬即逝,这就需要及时动笔,记录自己的思考所得。

(4)质疑问难的习惯: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和起点,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就有发现。能否就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检验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提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敢于并善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应养成查阅字典词典的习惯,不望文生义,不凭想当然,也不依赖别人。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其它工具书,并传授查阅的知识和方法。 2.举例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指的是对阅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爱程度。它是阅读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被称为阅读的“凝聚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需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当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和主动要求时,阅读兴趣也就产生了。所以,要以明确的目标激发阅读兴趣,再用阅读成果强化阅读兴趣。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学习中克服困难的喜悦。语文教师应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慎重选择教科书,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时,范围要大一些,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审美化。把一种事物当做美来追求,才会产生兴趣、热情和意志,才会为之奋斗。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研究教材,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以审美的目光去发现美,欣赏美,品位美,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3.举例论述阅读教学的重点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重点分析。包括特点,要点,难点和疑点。任何一篇文章的教学,都需要突出重点。特别是精讲部分一定要抓住重点。

特点,即一篇文章中使用其具有存在价值的区别于其他文章的本质特征。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以特殊的视角、特写镜头推出父亲帮我买橘子的背影,使其因鲜明的特点,在一堆写父亲的文章中脱颖而出。

要点,即能够显示文章主旨的精华所在。例如《师说》的要点有二:一是教师的作用。二是教师的标准。教学中必须抓住对学生有用的要点。

难点,即有关文章主旨而学生的能力难以达到,需要教师着重加以指导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就是需要精讲的地方。例如《为学》中的难点有两个:一是词语。二是由记叙向议论过渡的范例。难点的确定,要依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对教材体系的把握。

疑点,即文章中有关主旨而又需要加以辨析的地方。例如《马说》中,韩愈强调发现人才的重要是可取的,但其方法带有主观主义色彩。只要提高学生的鉴赏和评价能力,疑点是随处可见的。解析疑点的过程,正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最佳途径。

4、论述阅读能力构成的要素有哪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阅读感受力:对语言文字的认知感受能力。包括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弄懂字义,了解文意,初步感知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等。

(2)阅读理解力:在阅读感受力的基础上,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获取其意义的能力。 (3)阅读欣赏力: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上升到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审美观,要求驱遣想象,反复涵咏,实现情感体验,获得审美享受。

(4)阅读评价力:在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内容、形式的是非、优劣、得失进行理性的鉴别和评判,实现价值判断。

(5)阅读迁移力:在理解欣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思辨和批判,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文本向实践的迁移,促进个性完美发展

(6)阅读创造力:这是高层次的阅读,指在阅读中有新的发现,提出或解答作品原有内容之外的新问题。

1.论述作文教学的育人训练。

一:育人训练师作文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裴炎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个性修养,培养美的文德文风和好的写作习惯等内容。 二:育人方面现状来看,存在问题有:(1)言之无物(2)虚假连篇(3)思想庸俗 三:应把育人训练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从命题、指导到批改、讲评。

四: 1命题要切合学生思想实际,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教育性。2作文指导要全面,既指导作文,亦指导做人。发现学生作文中出现了思想问题,要善于通过批改和讲评,对症下药,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论述作文教学的思维训练。

写作训练,说到底就是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事物,理解生活。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越具体,越全面,越深刻,写出来的文章就越生动,越丰富,越有价值。

(一)善于想象与联想。想象是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大体可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通过想象,可以提高学生选材构思能力,使内容丰富,思路开阔,形象生动。训练想象的方法很多,例如,改写、扩写、续写等;联想是想象的基本形式,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或几个事物的心智活动,是由事物表象到本质的认识活动。联想的方式主要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三种。

(二)深入地思考生活。深入思考生活,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写作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由表及里的思考,揭示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全面、辨证地看问题。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要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训练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周密性。 3.写作教学过程划分为哪些阶段?

写作教学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1)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拟定写作训练目标和设计写作教学计划,是提高写作教学速度和效益的重要措施。在每次写作训练前,教师要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训练目标,引发学生感受和表达的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写作训练的目标明确了,就有了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2)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在这一阶段,教师根据作文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

取材、构思、行文、修改等方面的指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顺利进入作文状态,动笔写作,并自觉地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一阶段包括两个步骤:一写前指导。二作文过程中的指导。指导方式以个别为主。

(3)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最高境界是,每批改一次作文,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情感的交流。1作文批改的方法。批者,评也。改者,正也。2作文批改的要求是: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多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3要写好作文批语。4作文批改的方式有:教师批改,学生批改,师生共同批改。

(4)交流讲评,互相沟通:学生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就是他的创造性学习活动能够得到老师、同学的承认。1交流讲评有以下几点要求:要有重点、发挥多种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作文讲评的方式主要有:综合讲评、典型讲评、专题讲评和对比讲评。作文讲评的基本原则就是激励,激励的基本方法就是“发表”。 4.结合实际论述作文命题的原则。

一命题要注意整体设计。语文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命题作文要密切配合阅读教学,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情况,借语文教材命题,总体上设计把握作文命题。 二命题要有实用价值。在命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加深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发现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写好命题提示语。命题中的提示语要有审判性,能够明确揭示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要让学生能从题目的词语中判断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材范围,适应体裁,基本方法等。 四命题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命题的最高艺术,就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激起写作欲望,开掘写作源泉,把想说的话引出来。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让他们有话写,并知道该怎么写。

1.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知识可以传授,但能力必须训练,而且要训练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成为习惯,成为习惯才能随时运用。具体方法有:

(1)提高自觉性。养成习惯的过程,是意志活动向非意志活动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意志的努力,即自控能力。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在思想和行动方面都具有自控能力,才具有养成良好习惯的内在动力。

(2)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实际上包括发展良好习惯和消除不良习惯这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甚至可以说,不消除不良习惯,就发展不了良好习惯。在这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还要教育学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3)反复训练。习惯所表现出来各种熟练技巧,其实就是自动化过程。这种自动化能力,是在长期的、严格的反复训练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4)典型激发。历史和现实中某些优秀人物的良好习惯,特别是那些具有审美价值的样品,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5)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起着特殊的作用。学生的许多习惯,都是由模仿教师的习惯形成的。 2.论述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业务上精益求精。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是一切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也是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教师的根本素质,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因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和教

学研究中去,用有限的生命去从事无限的事业,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内容。教学中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能力,都是从全心全意的热情中产生出来的。

(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热爱职业的本源。教师热爱职业是因为这种职业能为社会做奉献,而教师对社会的奉献就是给社会输送的学生。教师的社会价值,也是通过学生的社会价值来体现的。热爱学生,也是教学工作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

(3)业务上精益求精。纯熟的业务能力,是热爱职业和热爱学生的一种表现形式。唯有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的掌握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才能真正做到关心学生,做到每一堂课都是一次爱的奉献。 五分析:(10)

1.“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谈谈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答:1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深层次的,隐性的爱国行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是进一步学习语文的要求。

2针对现代语文教育现状,由于语文教学没与规律对接,导致学生不喜欢学语文,对语文失去兴趣,缺乏学习自信心,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3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需要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产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促进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强的意志,让学生有信心且有兴趣学好语文。其次,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自觉性,严格要求自己,反复训练,树立典型激发学习,教师正面的示范作用。只有这样,让学生建立自信心养成良好习惯,才能使语文学习顺利进行,并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标准。

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语文课程标准》)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与认识。

答:1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语文教材的内容,要与时代相结合,体现现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即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例如:人类当前面临的困境是什么,自然需要怎样的呵护,采取什么策略与智慧才利于我们的生存与发展等等,从而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这一标准体现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是时代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反映。语文教材内容的时代气息应洋溢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育要用人类最先进的文化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之,语文教育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科教育资源,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尊重多样文化,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发展需求。

1.《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谈谈中国古代治学的过程与规律。

答:1《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就整个学习过程而言。要始于学,终于行,中间经过问,思,辨。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哲学中光辉的教育思想之一。 2这段话说的是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也不可能了。“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

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此为“慎思”。 “明辩”为第四阶段。,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实践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这段话就是要求我们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后要切实的去实行。

2.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这样论述:“读书使人充实,谈话使人敏捷,动笔使人精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请你谈谈对培根这段论述的感悟与启迪。

答:一.这段话首先分别从阅读,口语交际,写作三个方面强调了语文学习的直观价值。然后从更深层次上说出了读书可以怡养人的性情,可以为口语表达增加材料,可以增长人的才能。

二.培根的这段话,目的是鼓励人们多读书,多动笔。启示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要勤于读书,要把阅读生活化,习惯化。2要养成健康的读书习惯。选择健康的读物,在阅读中注意阅读与环境、阅读与身心的关系。3要养成边读边思考边动笔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要有质疑问难的习惯。创新源于质疑。5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三.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够在独处幽居时,怡养性情;在高谈阔论时,博采众长;在处世判事时,增长才能。

1.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良好习惯。”谈谈你对这一论述的想法。

答:1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养成的一种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一种动力定型,是能力训练到自动化的程度,教育从简单方面来说,就是能力训练的自动化过程,也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2良好的习惯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等等。

3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人,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够有作息规律的生活,才能有强健的体魄。一个人,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天天阅读,勤于思考,不断学习,才能扎实掌握所学的知识,探求自己未知的领域,进而不断的完善自己。所以,良好的习惯对人意义重大,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结合上述论述阐述阅读教学中几个主要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1“教科书编者”为什么要我们读这些文本,是课程设计的任务。

2“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读这些文本,是教学设计的任务。

3“文本”是阅读教学活动的中介,文本作者告诉我们文本中讲了些什么,是怎样讲的。 4“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主要活动是学生的阅读,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对话”是阅读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其实质是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 3.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结合这一论述谈谈阅读兴趣的含义和意义。

答:一:阅读兴趣,指的是阅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爱程度。它是阅读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被称为阅读的“凝聚力”。

二:孔子的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发展的三个阶段。“知之者”可视为兴趣产生的初始阶段,是由需要所产生的兴趣,可以成为“理趣”。“好之者”可视为兴趣产生的中期阶段,是对事物和活动本身的兴趣,可成为“情趣”。“乐知者”可视为兴趣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审美所产生的兴趣,可称为“乐趣”。

三:教师通过明确阅读目标和意义、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可以用审美的目光去发现、欣赏、品位美。使学生的阅读兴趣由“理趣”发展为“情趣”,最后升华为“乐趣”。阅读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并乐在其中。

1.叶圣陶先生《文章例话》中说:“学校里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谈谈学生作文与一般创作的区别。

答: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学校里的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即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作文是写作练习。这是学生作文与应用写作和文学创作的根本区别,是作文的基本性质。

首先,学生的作文区别于应用写作。学生练习各种体裁的文章,并不是要求这些文章具有社会使用价值,而是练习写各种题材文章的规范和能力。因此,教学序列应按照作文能力发展规律来安排,评价学生作文的标准,要视其能力水平而非使用价值。练习这些能力最终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应用的需要,是应用的准备,但还不是应用。

其次,作文区别于文学创作。学生作文是练习一般的书面语言表达的规范和能力,而不是练习文学创作能力。如果学生有兴趣或有天赋可以进行积极引导,但这不是作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和基本任务。所以,也不能用文学创作论来代替作文教学论。

2.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结合孔子的论述谈谈你对作文语言特点的理解。 答:孔子的这句话着重强调语言的文采性。

1语言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准确,准确是语言简明的基础。而生动形象,富于文采是对语言较高的要求,正如孔子所说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一篇文章若仅仅是准确,还不能引人入胜,为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与感染力,语言还要适当运用排比、比喻、设问、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也可以巧妙引用诗词、名言、警句等,加强文采。

3文章不是无情物,要使语言准确生动,还要注意抒写真感情、真体验,假话,大话,空话是大忌。如果作文感情真挚,语言形象生动,有个性,有创新,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3.有人说:“写作教学的唯一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答:一 .“认为写作教学的唯一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一观点是片面的。写作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写作还有智力思维等其它方面的目标。写作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二.写作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实践性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写作训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深化阅读,规范口语表达,并能在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写作训练的任务有以下各项:

育人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技能训练。文体训练。写作速度训练。

第16篇:课程与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斯坦豪斯不否认行为目标的价值,但却认为生成性目标更为根本。

答:错。斯坦豪斯认为课程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一手段人们将教育计划付诸实施,它既包括内容也包括方法。过程模式课程是根据过程原则详细说明教师将做什么,学生将做什么,但不预先规定教学目标,因为许多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预先能够详细规定的。课程的影响力和可能性并不包括在目标中,而是建立在必须探究的知识基础上,教师不是扮演专家的角色,扮演的是一种高级学习者的角色,他要向共同学习的低级学习者提供有用的东西。在过程模式中,评价不是以目标的实现为依据的,而是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过程原则为依据的。因此不仅要重视课程教学的累积性结果,而且更应重视课程教学过程的形成性结果。过程模式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理解力,这一目的有两层含义:其一,发展学生和教师的理解力,其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其二,把理解力作为目的是因为它是不能获得的,只能不断深入下去。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抛弃传统教学大纲中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

答:错。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情意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三者同时构成了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教育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成为失去“家园”的弃儿,“走出城墙但不应放弃城里的家”,教师教育全面拓展必须是建立在自己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师范教育”的“城墙”曾经割断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但也起到了遮风蔽雨的“保护伞”作用,今天可以走出城墙的代价是失去保护伞,“师范”的城墙不应成为今天教师教育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羁绊。教师教育院校的核心战略应当是巩固传统优势,积极拓展生存空间,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答: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具备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定向功能(2)激励功能(3)评价功能(4)聚合功能。

2、课程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1)以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在不同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有区别的。据此,通常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活动课程进入课程计划,使课程增加了一个新的种类,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是课程史上的一大进步。

(2)以知识的性质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知识的存在有分化与综合两种形态,由此形成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强调各科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综合课程将相关学科和内容加以整合,从而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以管理方式为标准的分类。按照课程的管理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选修课的设置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兴趣和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时,如何考虑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

答: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包括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等。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里,内容的重要性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相当大的说服力。但何谓“重要”呢?可以由下面几项判断:(1)他是知识和文化中最基本的成分(2)他是应用性和迁移力最大的成分(3)他属于探究方法和探究精神的成分。

内容的实用性,是指课程内容杂实际生活中有用。在考虑这一依据时,需要注意:(1)日常生活出现多的,不一定是重要的,出现少的,不见得没有用。(2)日常生活不见得是最理想的生活,内容的选择如果以实用性为唯一标准,可能这世上维护这一不太理想的生活,对社会进步没有什么帮助(3)实用的有立即与长期之分,不能仅仅考虑立即的实用性,不顾及长远发展的需要。

内容的正确性可以由三个层面来判断。第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避免错误的事实、概念、原则、方法,这是最基本的。第二,课程内容必须反映尖端知识的发展,陈旧的内容应排除在课程之外。第三,人类的知识,文化、价值、理想,有许多不是截然属于对或者是错的,课程选择就必须采取多元标准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将不同的现象呈现出来。

4、简述研究教学过程的意义。

答:研究教学组织形式有如下意义:

(1)教学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内容的重要保证。 (2)教学组织形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3)教学组织形式影响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教学规模的大小。 (4)教学组织形式影响着学生不同技能技巧的形成。

(5)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情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5、简述根舍因的教学思想。

答: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三个特性,即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在教学要求上达到了四个统一,即教学与训育的统一,问题解决的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在教学程序上遵循四个阶段:一是范例地阐明“个”的阶段,也就是要以典型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二是范例的说明“类”的阶段,主要是进行归类、推断、认识这一事物的普遍特征;三是范例地掌握规律的阶段,要求对事物提高到规律性的认识,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四是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关系的切身体验阶段。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哪些?结合实践谈谈您对其的深层理解。

答: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1)信息技术教育;(2)研究性学习;(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4)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课程的根本依据在于科学的综合和客观世界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人类社会发展是呈现出全球一体化、信息化、国家化的趋势对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带来一系列的冲击,这是综合课程得以复兴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要求课程的整合。其次,人类社会实际问题的整体性要求课程的综合。最后,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要求课程提供整体、综合的内容。 综合课程的种类有: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一体化课程、核心课程。

2、怎样理解新课改的培养目标体现了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 答: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新课程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新课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新课程确定并重视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新课程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倡导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第17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第七章学习报告

第一节教学模式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一) 几种有代表性观点的辨析

1972年,西方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对教学模式这一课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由于研究角度和认识理解不同,人们对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观点: 第一, 教学模式即教学程序。 第二, 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

第三, 教学模式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的混合体。

第四, 教学模式是与教学的“结构一功能”这一范畴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

应该说,把教学模式等同于教学程序或教学方法是不恰当的。固然,教学程序和方法是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要素或重要特征,但教学模式不是单纯的教学程序或教学方法,它是有多种教学要素所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二) 教学模式的定义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上述界定涉及几个要点:第一,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即教学模式已经是一种比较固定的教学范型。第二,教学模式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教学理论的演绎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总结。第三,教学模式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三) 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点

1、教学模式结构

基本构成要素:第一,理论基础。教学模式总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二,教学目标。每种的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指向。

第三,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指具体的教学模式在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和步骤。

第四,运用策略。即在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为了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而规定的教师和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方式和措施的总和。它包括对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

第五,评价体系,即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的方法体系。

2、教学模式的特点

第一, 整体性。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大都强调对教学进行分解式的探讨,如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环境等进行孤立的个别研究。

第二, 中介性。教学模式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都有密切的联系,它处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

第三, 相对性。所谓相对性是指每种 具体教学模式的效能都是相对的。

第四, 可操作性。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由特定的比较稳固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的策略体系所构成的。

第五, 效益性。每一种教学模式相对于特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来讲,是有效果的,甚至是最优化的。

二、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方面,教育模式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三、教学模式的生成

教学模式的生成即教学模式的建构或形成。

第一, 教学模式的来源。第二,教学模式的生成

四、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

(一)制约教学模式选择和运用的因素:教学目标和任务、具体科学性质、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学生学习的特点及风格、教师自身的优势、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

(二)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

第二节教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及趋势

一、近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

(一) 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

(二) 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

(三) 杜威的教学模式

二、国内外教学模式发展的现状

(一)国外教学模式发展的现状

(二) 国内教学模式发展的现状

1、学导类教学模式

2、目标类教学模式

3、技能类教学模式

4、情景类教学模式

5、创造类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由单一到多样

以教学模式类型的多少为依据,可以把教学模式划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 单一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第二, 两大主要教学模式互相对峙和冲突的时期。 第三, 教学模式类型朝多样化方向发展的时期。

(二) 由归纳到演绎再到归纳和演绎并举

(三) 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

(四) 由刻板到灵活

(五) 由被动性到主动性

(六)由传统性到现代技术手段

第三节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

一、自主教学模式

四个基本要义:一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二是以学生的自主、能动和创造为基本特点,三是强调学生自主构建,四是强调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和动态性。

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主题地位;第二,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养成探究的习惯;第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最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在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上,有的研究者划分了探究教学的三种水平,即有结构的探究、指导型探究和自由探究。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具有探究性、主题性、交互性、过程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第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第四,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包括以下阶段和步骤:

第一, 知识背景的准备阶段。 第二, 选题立题阶段 第三, 组织课题小组 第四, 实施阶段

第五, 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阶段。 第六, 展示成果阶段 第七, 总结反思阶段

运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研究性的原则。第二,自主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动态性和生成性原则。

三、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有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形成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一班来讲,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阶段有: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而一般性解决问题的阶段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检验假设。

第18篇:《课程与教学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课程与教学论 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为主,教师的____贯穿予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2.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____、学校以外

的现实生活和学科内容。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____、

手势、-----------、眼神、体态等来表达。

4.综合一---------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它注重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____,体现对 ---------和能力的综合运用。

5.在设计板书时,应该以教材的内容为出发点,围绕-------一目的,结合---------的

态度,考虑各种因素,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板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促进学

生的发展服务。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6.现代教学手段的网络化是指( )。

A.教学媒体可以随时记录和存储信息,以供在需要时再现 B.教学媒体所固定的信息符号是可以随时随地再现出来 C.若干种教学媒体能够任意组合使用

D.国际互联网和卫星电视网络的快速发展

7.( )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 A.非指导性教学 B.自学 C.个别教学 D.程序教学 8.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 )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C.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D.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 9.下面不属于教学语言艺术特点的是:( ) A.科学性 B.教育性C.启发性D.正规性

10.在西方历史上重视教学手段研究的代表性人物,首推:( ) A.裴斯泰洛齐B.福禄贝尔 C.夸美纽斯 D.布鲁纳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2.简述教学艺术的特征。

13.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 14.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5.试分析新中国课程管理演变及改革实验现状。16.请谈一谈自己对隐性课程方面的认识。

五、实例分析题(共30分)

7. 题目:下面是一则关于上海某中学的报道,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

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选修课23门,活动课34门,初中活动课35门。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参加学习。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

试卷代号:115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学生自学 指导 2.学习者

3.副语言 面部表情

4.实践 日常生活 知识 5.教学 学生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6.D 7.A 8.B 9.D 10.C

三、筒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和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获得系统的连贯的知识,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班级授课制的缺点: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固定化、程序化,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不能及时吸纳一些新的必要的科学成果;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12.教学艺术的特征,体现在:

①教学艺术的创造性。 ②教学艺术的形象性。③教学艺术的情感性。 ④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13.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下述趋势:

(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 (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

(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 14.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体现为: (1)双边性(2)认知性(3)实践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5.[题1评分参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课程管理经历了一个中央统一集中管理到中央地方二级管理,再到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过程。(3分)从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统一管理的模式(1分)。80年代中后期,中央、地方二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萌芽(1分)。90年代中后期至今,逐渐提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1分)。该体系的特点是;力图在国家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多样化、灵活化和弹性化,通过统一性保证国家的教育基本质量水平,而通过灵活性和弹性化满足地方和学校的实际需要。(6分)

目前,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开始实验,取得一些初步成果,如新课程实验区可根据本地区特点制订地区课程开发指南,学校可根据本校特点选择、调整教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等。但实践中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3分)

16.[题2评分参考] 在课程类型的讨论中,将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视为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10分)

它涉及的范围广泛,实施过程具有潜在性,而影响持久,且结果不易量化。在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隐性课程体现在三个方面:物质方面,制度方面和文化心理方面。(5分)

五、实例分析题(30分) 17.[评分参考] 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全国实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一套统编教材,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也比较单一。学科课程为主,缺少活动课、综合课。(3分)

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课程结构的调整,强调课程结构的 (1)综合性原则(3分) (2)均衡性原则(3分) (3)选择性原则(3分)

事实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变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3分) (1)完善课程体系(2分)

(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2分)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分) (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2分)

(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2分)

上海市这所中学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校课程体系范例。这所中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结合起来,普通课与职业课结合起来,国家课程与学校的特色课程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满足不同资质、特长、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要。(5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课程与教学论 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____ 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课程设计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为—— 层面上的课程设计,一为具体——层面上的课程设计。 3.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一和一——原则。

4.CIPP模式中的____评价,即要——、解释和——课程方案的成绩,并协助决策者决定课程方案是否应该终止、修正或继续。

5.新课程改革要注重学生发展,贴近---------实际,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一种充满生命力的生活方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2.“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 ) A.人本主义取向

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C.认知发展取向 D.社会重建取向

3.将课程的实施看作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来认识和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调适,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这是:( )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C.课程实施的参与观 D.课程实施的生成观 4.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____——拟定计划——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 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 5.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是:( ) A.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B.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过程 c.教学过程是一个交往过程D.上述三者的统一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2.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3.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 4.简述测验编制与实施中“试测”的含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

2.请谈一谈对于推动新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的认识。

五、实例分析题(30分)

题目: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体会。试运用生成性目标理论对此进行分析。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教学行为,减少无效教学行为,为此我作了些尝试:如教45-30时,生1用摆小棒算,生2拨计算器算,生3想30 +15 - 45,生4想40-30-10,生6上车数一数,生7用妈教的竖式算„„我及时抓住生3的想法,讲清“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抓住生4的算法

来教例题,用板书写清楚,并训练学生说算理,再重点加以训练。我们要学有价值的数学,能促进思维的数学。试想,那些原始的、低价值的、千奇百怪的算法,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吗?

试卷代号:1 15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年级 2.价值 技术

3.连续性 顺序性 整合性4.成果 测量 评判 5.生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 2.B 3.B 4.A 5.D

三、筒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统筹规划,集中管理;转变观念,注重体验;师一师合作,有效指导。2.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包括: (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3.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有:(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2)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4.为保证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测验的编制与实施中需要进行试测,即:将初步

设计出的题目,在与将来受测对象近似的群体中预先使用,取得有关参数,以此了解测验品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题1评分参考] 课堂气氛主要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5分)

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有:多用陈述性语言,少用评价性语言;与学生平等相处;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加强师生互动。(五项各计2分) [题2评分参考] 在简述自己体会到的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现实问题基础上(3分),分析下述策略:调动多方力量参与课程实施;开发与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指导,及时评估,稳步推进实验研究。(四项各计3分)

五、实例分析题(30分)[评分参考] 生成性目标,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运用这个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理论,我们可以体验到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师生双方由内在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10分)

这位数学老师的做法,较好地体现了以生成性目标指导安排教学活动的好处。从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角度,该老师反思了只是简单教会学会各种算法,其实并不是有价值的教学。在他的实践中,有意将知识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训练”、“教学”与“引导”相结合,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来相互借鉴并给予指导,学生在这种教学中能够实现得到教师切实的指导,教师则可以随时发现新的教学问题和实施教学的机遇,对我们教学改革是有启发的。

(15分)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内含于各科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在生成性教学目标的观点下,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发掘教学价值,应该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追求。这方面的探索永无止境。(5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课程与教学论 试题 2010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与评价目的、收集和选择 作品和-----------与评价。

2.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 ,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 息的 ---------- 或设备。

3.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评 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4.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 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 ----------- 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

5.欧洲在19世纪中期就已经有了综合课程的萌芽,到20世纪初,几乎在--------- 课程出现的同时,综合课程得到了发展,并具有明确的指向:克服由于-------------- 所导致的知识零散。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大力倡导课程的综合化。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 )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泰勒 B.艾斯纳C.杜威 D.斯坦豪斯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 ) A.趣味性B.启发性C.直观性D.丰富性

3.教学过程的功能包括探索知识、形成技能、____和 ------- 。( ) A.培养智能、发展思维B.培养智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C.培养技能、发展思维 D.发展技能、培养感情

4.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 )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A.教育学 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D.哲学

5.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 ) A.分组教学制 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D.开放课堂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 2.简述CIPP评价模式。

3.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4.简述教学模式要素与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文化与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 2.请谈一谈自己对于生成性目标的认识。

五、实例分析题(30分)

题目:西方学者威廉斯在其《教师供求规划》一文中指出:“尽管有各种新奇的小装置用来改进教学效率,但我们却认为,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依然是教育过程的支柱,新的技术工具并没有导致教师职责的废除,反而在帮助教师从专制的教的角色变为教学过程的支持者、引导者。因为,在教学手段的组织协调以争取教育的最佳效益方面,教师扮演着一个主角。”

试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并说明选择与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时的一般原则。

试卷代号:115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课程目标 反省

2.教学目的 工具媒体3.学校 实施

4.基础知识 思维能力5.活动 学科细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D 2.D 3.B 4.D 5.B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根据众多研究可以归纳出隐性课程的如下特点:(1)涉及范围的广域性。 (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3)影响的持久性。 (4)结果的难量化性。

2.CIPP是由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是由斯塔弗尔比姆等人提出,他认为,评价不应局限于目标达到的程度,而应该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信息。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课程决策分四类:设计决定——涉及终止、改变或维持某一教学过程;终结性决定——涉及改变课程的活动;实施决策;循环决策——得知变革的效果后,决策者必须决定变革是否纳入课程,抑或再次试验。这四种课程决策分别与CIPP模式的部分,即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及成果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 3.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是:(1)体现教育的服务性。 (2)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3)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

(4)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5)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6)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4.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包含五个要素: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评价。其特点是要具有:操作性、整体性、简约性、开放性和针对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题1参考答案] (1)在宏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制约着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水平。纵观课程与教学的社会学理论,考察课程与教学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任何时期、何种类型的课程、教学都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这四种社会系统要素的影响。(7分)

(2)在微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对课堂教学组织、人际关系产生影响。首先,课堂上教师实施的课程不会完全地、一致地表现社会规定的课程文化,其中必然掺杂教师个人对课程的理解,而或多或少地对课程进行改编。其次,不同的学生对同样教师课程的接受也是不一样的。(8分)[题2参考答案] 教学中的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学习过程而非结果,源于过去又指向未来,体现了师生由内在价值观引导下的经验成长的方向。生成性目标的意义在于教师可以随时利用课堂上意外出现的教育机会,发挥教育智慧的无限创造潜力。(10分)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遇到运用生成性目标指导改进教学工作的情形。[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分析](5分)

五、实例分析题(30分)[评分参考答案]1.这段话说明了教师、教学媒体等教学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关系。(10分) 2.对于现代教师而言,我们要求的不仅是会“使用”教育工具,而是会“运用”,现代教育工具不是新鲜的摆设,不是教师资力的标榜,而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视觉、听觉等方面给学生带来全新感受的教学要素,它同样要体现教师的教育观,并受到教师的教学监控。(8分)3.选择与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1)依据教学目标(3分)(2)依据教学内容(3分)(3)根据学生变量(3分)(4)依据教学媒体自身的特性(3分)

第19篇:课程与教学论

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

课程定义的层: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领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

大百科全书: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课程的定义:课程是按照一定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同时,应将实施的过程看做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情境中发生的事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标志着课堂实际达到的水平。

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研究对象:现象,问题,规律;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博比特:1918年《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泰勒:八年研究结果1949年《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是现代课程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 泰勒 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实施步骤

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确定目标是最关键的,其他步骤都围绕目标展开,又称“目标模式” 课程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布鲁纳;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弗莱雷;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杜威、罗杰斯。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1.大教学论;2.大课程论;3.相对独立 课程论是教育内容,教学论是教育形式 最早课程,原始社会: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最古老、最持久的教育内容,是学校课程的源泉。 学校课程的诞生 :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分离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要素。 我国古代学校课程: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西方古代学校课程:七艺、三科、圣经

现代课程的特征:17~18世纪。1内容上,自然科学进入,并合法2进程安排上,增强了各个连贯性和协调性,教育价值和目标明确3性质上,民族化民主化,科学化4实施上形式多样化。

现代课程的发展:18世纪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19世纪《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0世纪20~30年代,儿童中心与教材中心;20世纪50年代,课程的现代化,学术性。 当代课程形态:知识本位、儿童本位、社会本位。

隐形课程定义:隐形课程又叫潜(在)课程,主要指正式课程以外的任何一种或全部的教育活动。隐形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外部因素:社会、儿童、知识。

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社会的要求和条件决定着课程的方方面面;社会的性质决定着课程的性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项领域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决定着课程发的方方面面。

知识对课程的影响:科学文化实施的急剧增长是当代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课程目标定义: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的反映,每一门课程既有一般性的总体目标,又有具体化的学段目标。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学生本位、社会本位。

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对4种课程目标取向的反思:首先,要不要与吸纳确定课程目标;其次,要什么形式的课程目标。采用什么形式的课程目标,取决于课程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若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和基本技能上,行为目标的形式比较有效;若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性目标的形式比较有效;若要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表现性目标的形式比较为合适。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

1、关于某一特定科目所能起到的广泛功能方面的一系列建议

2、是关于一门科目的独特教育功能)。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1.明确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3.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4.运用“需要评价模式”。

课程内容的含义: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语言、行为、习惯的总和。课程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放映,每一门课程既有一般性的总体目标,又有具体化的学段目标

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1、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

2、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3、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课程内容组织原则:1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2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的关系3处理好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4处理好直线与螺旋式的关系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1、注重基础性

2、贴近社会生活

3、尊重学生经验

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中观:范围、连续、序列、整合

一般将课程内容分为:系统组织出来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没有系统组织和处理的实际知识 教育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1.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2.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的关系;3.处理好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4.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课程实施的含义:是把设计和编制好的课程计划纳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执行、操作、开发,使新的课程计划得以落实的课程。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2.课程实施的适应取向;3.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得过且过取向。 课程评价的含义:是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即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一定的评价技术和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资料,对课程编制过程,课程计划和课程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课程评价的功能:1.导视规范功能;2.诊断鉴定功能;3.激励改进功能。

校本课程:指以校为本,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在我国,它特指在国家基础教育课

程计划中预留出来的,允许学校自主开发的,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占10%~25%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实际情况为了学习哦啊的整体发展,学校自主展开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思想。

课程开发成功有效地基本标志:1.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2.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便捷地获取丰富课程资源的途径;3.尽力能够满足本校学生多种兴趣需要和适应其个性特点的课程体系;4.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教育质量得到了提高。 三个来源:对学习者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两个筛子: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1.确立校本教育宗旨;2.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3.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4.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

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1.它赋予了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利和职责,使得课程决策民主化;2.它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教育素养;3.对学生来说,个人的兴趣需要和个性特点在课程上得到了照顾,在学校教育体制内有了实现自由充分地全面发展的机会;4.它打破政府对课程开发的垄断,使得课程开发走进民间,人人都有机会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促进了课程理论知识和开发的技术,促进了课程理论知识和开发技术的普及。 教学定义:教学是教师教学认识客观世界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教学是教育的基本形式。 教育的基本要素(三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教学本质,特殊认识说:这一观点把教学看作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发展的特殊认识形式。特殊性表现在教育性,间接性和有领导上。

教学本质:一种特殊以认识活动有教师教,具有间接性、发展性。

教学模式的含义: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相关理论的演绎或对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即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

教学方法的含义: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的根本性特征在于它指向特定的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的分类:根据信息传递的方式分,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实习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参观法、实验法、演示法)。 当代教学方法的革新有这样的趋势:以启发式为方向;探究化和研究化;主体化和个性化;新技术作支撑。

教学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一个学年或学期初,一门课程开始教学之前,或者一种实验性的教学方法使用之前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基础学力,诊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倾向,从而为后继的教与学提供信息。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该项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侧重于信息反馈,以便更正。

总结性评价: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做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地证据。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评价的改进、激励、发展功能;2.评价主体单一,忽视了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3.评价内同片面,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4.评价方法单调,忽视多样评价方法的使用。

我国小学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1.实现评价功能转化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2.增加评价主体,实现评价主体的多远与互动;3.调整评价能容,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4.开发新的评价方法,倡导使用多样的评价方法。

第20篇:课程与教学论

泰勒的课程论教育

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他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泰勒被美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他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达到了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泰勒模式属于目标模式,目标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因此它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传统模式、经典模式。目标模式(the objective model)就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 “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的讨论展开的:

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这四个基本问题可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就是“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泰勒的研究,围绕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他对于每个问题分别从教育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主要问题所在,然后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在泰勒看来,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都决定于预定的教育目标,目标是课程的灵魂。 1.目标的三个来源

(1)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教育目标表征着教育机构试图在学生身上所引起变化,因此,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自然是确认这种变化的前提。泰勒认为,对学习者的研究是经由两个步骤实现的:一是了解学生的现状;二是把学生的现状与可接受的常模作比较,从中找出差距。这种差距既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也即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

(2)对当代生活的研究。对当代生活的研究之所以成为教育目标的来源,这是由现代社会的特点决定的。工业革命之后适应数量的迅速增长,使得教育目标已不能再局限于原来的文化遗产。为使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和为成人生活作准备,学校必须把精力放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

怎样通过分析当代生活确定教育目标?总结泰勒的论述,可以得到如下建议:一是通过“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等方法,分析出复杂的当代生活的决定性及其中的重要方面;二是通过分析当代生活,揭示出使学生有机会在其中运用的知识领域;三是致力于使学生理智地理解当代生活问题中的基本原理;四是研究当代生活以确定教育目标的方向时,要考虑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需要与兴趣;五是通过研究当代生活所制定的教育目标,要经过可接受的教育哲学的选择。

(3)学科专家的建议。把学科专家作为教育目标的来源,是一般学校和学院通用的做法,也是被普遍接受的观点。但是许多人批评由学科专家建议的教育目标太过专门化、专业化,在许多方面对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合适的。因此泰勒指出,学科专家在建议目标时必须考虑:你这门学科对哪些不打算成为该学科领域专家的学生的教育能作出什么贡献?你这门学科对外行和一般公民有何价值? 2.两个筛选器

从上述三个所得到的教育目标,其数量必然是极为可观的,而学校教育所指向的目标只能是少数的。为此,泰勒提出“我们必须对已经获得的大量庞杂的目标进行筛选,以便剔除那些不重要的和互相矛盾的目标。”根据什么进行筛选呢?泰勒提出了两个筛选器:一是教育和社会哲学;二是学习心理学。 (1)教育和社会哲学

泰勒认为,每一个社区、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哲学价值观。即关于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什么是良好的社会的界定。这种哲学可以用来检验所建议的每一项教育目标,把那些与所持哲学观相一致的目标确认为重要的目标,而剔除那些相反的或无关的目标。

(2)学习心理学

教育目标即学习的结果,泰勒认为,除非这些目标与学习的内部条件是一致的,否则它们作为教育目标就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学习心理学的筛选,在最低层次上,就是区别那些可能达到的目标与不能达到的目标;在较高层次上,就是把那些在特定年龄阶段可行的目标,与那些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或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区别开来。另外,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对年级安排、获得特定类型目标所需要的条件都是有意义的。 3.目标的陈述

仅仅有合理的目标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目标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1)对已有陈述方式的批判

①“把教育目标当作教师要做的事情来陈述”。如介绍进化论,介绍杜威的教育思想;讲解一元一次议程的概念;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过程,演示推铅球的动作等。而“教育的真正目标不在于要教师从事某些活动,而是要使学生行为方式发生有重大意义的变化”。因此,学校的教育目标,“都应该是陈述要学生发生的变化”。

②“列举一门或几门学程所涉及的课题、概念、概括或其它内容要素”。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应用;或以概括以形式来陈述,“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泰勒指出,这种陈述的问题在于,“它们没有具体指明,面对这些要素,希望学生做些什么”,也无法“确定学生是否发生了所希望的变化”。因此,“陈述教育的目的,是要指明期望学生产生的各种变化”。 ③目标的陈述过于笼统或概括。例如:“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种目标固然指出了希望通过教育在学生身上引起的变化,但由于目标的陈述过于笼统和概括,要有效地达到地不大可能的。“因而,我们必须明确具体地指出这种行为运用的内容或将要应用这类行为的生活领域”。 (2)二维图表陈述法

在分析批评常用的目标表述方式之后,泰勒提出了自己关于目标表述的主张:“最为有效地陈述目标的形式,是以这样的措辞来表达: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的内容。” 二维图表:一元一次方程课程目标

(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取决于学习者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 1.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

(1)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具有实践可能)

(2)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使学生获得满足) (3)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力所能及)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多种经验→同一目标) 这意味着教师在规划具体工作时有广泛的创造的可能性,同时也意味着每一个学校都有可能开发指向同样的教育目标的广泛的教育经验。因此,“不必为了保证达到所期望的目标而在课程中提供有限的、指令性的学习经验”。 (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同一经验→多个目标) 这既是选择学习经验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同时也是泰勒所揭示的一条重要的课程规律。这条规律所产生的效果包括两方面。从积极方面看,能过同样的学习经验达到几种所期望的目标,这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良好的学习经验应当同时达到几种理想的目标。从消极方面看,则意味着为某种目标而设计的学习经验可能会引起其它不良结果,这是课程工作者需要警惕的。

2.有助于达到目标的学习经验所必备的四个特征: (1)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 (2)有助于获得信息; (3)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 (4)有助于培养兴趣。

(三)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1.学习经验组织的两种方式

(1)纵向组织:指不同阶段(或时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2)横向组织:指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2.学习经验组织的主要准则

(1)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

(2)顺序性:或称序列性。是指“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又对有关内容作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

(3)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的横向联系。这些经验的组织应该有助于学生逐渐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要素统一起来”。

除了上述三条主要标准之外,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原则,而确立组织原则的基础是正确认识“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之间的关系。“逻辑组织”反映学科专家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心理组织”体现学习者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学习者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

3.学习经验组织的三个层次

(1)最高层次:①具体的科目(specific subjects)。②广域课程(broad fields)。即将一个广泛的知识领域视为一个整体,并以此来设计课程。如社会学科、语言艺术、普通理科、保健体育。③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即以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课程设计。④未加分化的课程。类似我们现在所讲的经验课程,把整个教学计划视为一个整体,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设计课程。 (2)中间层次:①按序列组织的学程,如社会科学Ⅰ、社会科学Ⅱ、社会科学Ⅲ;②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单位的学程。如四年级的中国历史,五年级的世界历史。它们之间具有互补性,但较少考虑其联系和关系,合起来并不构成一个整体的历史学科。 (3)最低层次:①课;②课题;③单元。 4.学习经验组织的一般步骤

(1)确定课程组织的一般框架。即采用分科课程、广域课程还是核心课程等。 (2)确定每一课程领域的组织原则。即考虑学习经验组织的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 (3)确定低层次组织的方式。即采用课、课题还是单元的方式。 (4)制定灵活的 “资源单元”。供每位教师在与某一组学生打交道时使用。 (5)师生共同设计活动。这是课程的最终实现状态。

(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评价的含义

评价过程实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泰勒认为,评价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它寓意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第二,它寓意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次以上的评估。否则,我们无法了解变化是否发生。 ※泰勒的贡献:用评价代替了测验。 2.评价的一般程序

①界说教育目标;②确认评价情境;③设计评价手段;④利用评价结果。一是了解课程的实际结果,二是提出改进课程的各种假设。 小结: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验以及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环节,构成泰勒关于课程开发的系统观点。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选择学习经验与组织学习经验是课程开发的主体环节,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则是课程开发整个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

(五)泰勒原理的意义

泰勒原理问世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它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泰勒本人也因此获得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美誉。

其次,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这具有极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评价不断搜集有关的各种信息,及时地改进和完善课程。

第三,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泰勒将学生、社会生活、学科专家三个方面共同作为目标来源,使得目标模式获得了合理地基础。将目标贯彻于课程编制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得目标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因此有人将泰勒称为课程编制模式的行为目标之父。

另外,也有许多人对目标模式提出了置疑和批评,认为现实中的课程操作远远复杂于泰勒的直线式课程编制等问题。但无论如何,泰勒对课程的贡献都是无庸置疑的。正如有人所言:“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试卷题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试卷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