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辩证思考(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2-21 08:37:20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企业文化建设几点思考

一个企业有没有发展前途,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能力等优势,企业文化建设也不可或缺。可是一提到企业文化,很多企业家或许会不屑一顾,在他们眼里,只有保持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势头,企业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良性的发展。当然,唯经济论的观点不能说就是错误的,但至少是片面的。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呢?是

经济吗?是市场吗?是科研吗?是人力吗?是团队精神吗?还是其它众多制约因素?

所有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因素肯定都会给企业带来各种影响。但有些影响只会暂时给企业发展带来影响,一旦外界环境发生转变,又可能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譬如,金融危机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给一些企业带来了致命性的影响,却也锻造了这些企业的生命力。能够抵挡住经济危机的影响的企业,自然有着不凡的应变能力,而也正是这种顺应危机所发生的自我改变,让一个企业有了更加不竭的发展动力。

试问:究竟是什么实现了企业良性的发展呢?一个企业的发展终究有起有伏,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在顺境时企业的凝聚力随之蒸蒸日上并不代表在逆境时也会如此。由此可见,一种能够维系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才是真正的根本,才是所有企业要去追求并传承的资本。

企业文化,不知不觉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根本。其实这并不是偶然的结论,而是经过了众多实践得出的结论。虽说简简单单的文化两字未能包括所有的企业精髓,但企业发展归根结底要建立的还是文化的影响力。

以下是本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这也是本人作为一个企业文化工作者积累的一点感官的认识或尚未找到答案的困惑,有待商榷。

一、一家企业如何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

虽说现在各种点子策划公司应运而生,能为不同性质的企业提供各种企业文化咨询服务,甚至可以为其建立企业文化体系代劳,但通过点子公司所做出来的企业文化体系是否真正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生机呢?毋庸置疑,这的确让人不容乐观。

其实真正能够为企业量身定位做好企业文化体系的还是企业领导、员工自身。只要一个企业的领导和员工是真正为了企业发展而制定的各项决策,无疑也会从中获得更多的益处。而在把握企业方向的重大问题上,则不无更为直接地反映出了企业领导的能力和魄力;在创建企业美好未来的伟大实践中,则不无更为真实地反映出了企业员工的理想与激情。

并不是说点子策划公司一无是处。他们至少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决策。但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还是需要企业领导和员工经过深思熟虑做出定论。

一家企业该如何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呢?除了需要经过充分的调研,还应结合近阶段对于未来所要达到某种发展目标做好规划。而每一步计划的设定,最好要有能够与之相匹配的实践平台。否则的话,企业的发展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终有一天会面临坍塌的危险。

比如:一家餐饮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肯定要以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文化理念,向消费者积极推广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产品和至诚至善的服务。而当面临一些市场竞争所造成的误解等公关危机时,餐饮企业也要主动站到台前承认自己的不足。唯有贴心热情、顾客至上的服务态度,才能真正推动餐饮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再比如:我公司作为世界水泥工业建设总承包商的形象已经蜚声全球业界,此时最需要考虑的还是由原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原中材建设有限公司强强联合重组后的真实境况,要将重组后各种显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具体落实到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战略中去,让这些问题在公司重组发展过程中迎刃而解。

二、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然不再只是去简单的考虑员工生存和企业社会地位的问题,更多需要考虑的或许还是企业社会价值与存在的意义。但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是实现人人共同富裕?是无私高尚地履行社会责任?还是在追求百年老店的辉煌中细数过去的奋斗史?

在我所理解的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上述的都不是。但我也无法具体想明白企业的发展终极目标是什么。或许当企业真正发展到那一步的时候,已经不需要更多的条条框框了,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好意义也罢,早已成为了社会的一种认同感和崇敬感。

虽然很多企业目前还在求生存的道路上拼搏不断,他们的眼光也没有高到哪去。但作为企业领导们和企业员工们来说,很有必要去思考一下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难道只是追求企业的兴旺和员工自身的生活的殷实,或是为国家为社会为全人类多做贡献?难道就没有更大的价值与意义?

百年老店肯定是很多企业家所向往的归宿,但真正的百年老店的

推荐第2篇:企业文化建设思考之一

认真搞好“六个结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白银市分行课题组

2006年以来,农发行总行在全系统发起了集中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号召,这是我行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一年多来,全行上下紧紧围绕总分行党委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务实、有序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工作成效。本文针对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认真思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措施和建议。

一、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农发行成立10多年来,在执行国家农业产业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经营方式、管理经验、机构体系、干部队伍均已日趋完善和成熟。不论在业务运营,还是内部管理方面,均已成功探索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经营理念,从这一角度讲,农发行成立至今的10年,也就是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10年。10年来,全行上下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各自实际,举办了大量学习培训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执行政策、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团结创新,爱行爱岗、文明从业,廉洁自律、勤俭办行”已写进全体员工的行为手册,“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核心理念也已深入人心,正在转化为员工的理想信念和自觉行动。2006年以来,全行上下着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集中推进工作,确定了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心。目前,以“五个统一”为主要标志的企业文化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已经基本建立,以

1 抓好制度建设和规范员工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第二阶段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我行企业文化集中推进工作开局良好,形势喜人。

理论界一般把企业文化建设从认知到成熟的整个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一是混乱阶段,仅限于对企业文化基本知识的了解;二是片面阶段,尚未形成个性和统一的核心理念;三是系统阶段,能够正确认识并进行系统建设;四是实践阶段,理念转化为企业的制度、流程、策略以及员工的行动;五是省悟阶段,达到“人企合一”的理想境界。从目前的情况看,农发行应该处于系统阶段,即能够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并全面进行系统建设的时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和农发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看,目前我行企业文化建设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员工认为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承担执行国家农业金融政策的职能,单位的企业性质不够明显,没有必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部分员工未能准确理解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初衷,还未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促进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发展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是实施机构还需进一步健全。目前全行尚没有成立专门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能机构,各级行分担企业文化建设的部门均不统一,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长期、持续、深入地推进;同时,受基层行机构设置、人员数量、业务经营等因素的影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一定忙于应付的现象。

三是配套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各部门、全体员工参与企业文

2 化建设的氛围还没有形成,普遍的想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办公室、工会部门的事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够、参与率不高,整体合力发挥得不够充分;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没有制定各个阶段的考评标准,虽然有利于各地、各行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但也容易造成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良莠不齐。

三、认真搞好“六个结合”,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对以上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的工程,只有与其他各项工作相互结合、共同推进,才能取得预期的、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效。

(一)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应与提高员工思想认识相结合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目前农发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员工认识不到位、行动不合拍的现象。因此,不管是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哪一阶段的工作,都应随时注重统一员工的思想认识,调动大家共谋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一是继续引导员工提高对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形象是一个企业信誉和实力的外在体现。统一的装束,优雅的环境,规整的陈设,总能给来访者和客户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从而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农发行的综合实力和信用保障能力,增强农发行在社会各界中的可信性和知名度。同时,具有人性化的办公环境设计,也总是能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让大家切身体会到单位对于员工个人的重视和关爱程度。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对内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对外便于为客户提供服务为出发点,克服形式主义,力戒一个“虚”字,既突出美观大方,又注重方便适用,扎扎实实开展好此项工作。二是引导大家提

3 高对制度建设的认识。制度出台的过程,也就是集思广益、发扬民主、体现员工利益的过程。要通过思想动员、征求员工意见、全员讨论修改等方式,充分调动大家参与制度建设的积极性,让员工真正以决策者和当事人的身份参与到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完善中来,使制定出来的制度真正反映员工的意愿、体现员工的利益,形成制度与员工之间“面对面”的互动格局而非“背对背”的抵触关系,增强制度本身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减少摩擦,降低制度执行的成本。三是引导员工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作用和意义的认识。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管理手段。要让大家认识到,促进业务健康、持续、有效发展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初衷和目的。这就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一方面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搞好远景蓝图设计;一方面让大家切实享受企业文化建设带来的物质成果,如办公环境的优化、经营效益的提高、员工收入的增加等,缩小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距离感,增强现实感和认同感。

(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应与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相结合 员工队伍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又赋予了员工队伍建设以更多、更新的形式和内容。一是要搞好对员工阶段性职业生涯的设计工作。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操作中,可在深入开展员工谈心活动、了解员工思想状况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位员工的个性特征和专业优势,配套以相应的工作岗位,并根据员工个人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可结合对员工短期职业生涯的设计,在全行范围内征集员工的理想信念和工作格言。进行筛选后,将既符合农发行工作特点,又富于激励作用的格言提炼出来,张贴上墙,

4 加强监督,以此达到鼓舞干劲、改进作风的目的。二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是“一把手”工程,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作风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因此,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国家和上级行有关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规定,一方面可根据各行实际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自行提炼改进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并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开展“作风整顿活动”。如白银市分行在实践中根据领导干部作风不实等问题提出了“八个不准”和“九个更要”,根据新业务拓展的实际在全行干部职工、特别是一线营销人员中提出了“十六个严禁”,对加强全行干部职工作风建设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应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态度。农发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还应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措施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工作实践中,除进一步严格落实我行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可参照目前国际和国内通用的6S管理体系要求,即:通过“整理”,留下有用的,清除没用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整顿”,实现档案、资料、器材、文件的合理布局,以方便即时查找和运用;通过“清扫”,为员工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通过“清洁”,维持“整理、整顿、清扫”后科学、合理、规整的秩序和状态;提升“素养”,通过严格执行制度,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理想和工作习惯;保障“安全”,通过遵守安全经营规则,切实做到令行禁止、防患于未然。6S管理体系最基本的要求是一切从小事做起,再将所有的事情做精。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将每项管理和工作责任精确、细化到每一天、每件事、每个人,不断培养员工“精

5 益取决精细、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和良好的职业习惯,认真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填补制度空缺,提高工作质量。

(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应与加强考核、评价相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最终应体现在促进业务经营和各项工作有效发展上,而衡量业务经营和各项工作发展的标准,就是要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考核手段来实现。一是在对各基层行经营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上,可实施动态、理性的考核措施。即在下达考核指标时,应区别对待,充分考虑行际间存在的实际差异因素;在指标设置和赋分标准上,各行内部可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调整,突出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在激励措施的运用上,除将考核结果与各行的管理费用、绩效工资挂钩外,还应按照有罚有奖、奖罚对等的原则,配套以相应的奖励机制和奖励办法,注重从正面调动各基层行谋求业务发展的积极性。二是在对各基层行进行经营考核的同时,可按照“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原则,通过在各行内部建立“周例会”、“月例会”制度等措施,将各部门易于量化、便于考核的指标赋于分值按期纳入考核,按期兑现奖罚,以此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均衡调动全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具体实践中,白银市分行根据工作需要,结合企业文化建设进展情况,修改完善了《经营绩效考核办法》,制订了《机关部室考评细则》,动态、全面开展业务经营及工作考核,在保证全行业务均衡发展、调动员工共谋发展的积极性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三是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本身的考核与评价。对企业文化建设成效进行考评是目前国内外通行的做法。可尝试在建立相应的考评机构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本单

6 位总结等形式,分客户层、员工层、领导层三个层面,从开展的具体工作和取得的实际成效两个方面获取数据信息,对各个阶段的工作进行评价,以此规范、引导、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

(五)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应与保障安全经营相结合

银行业是经营高风险的行业。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还应体现在促进业务健康发展和保障各项工作安全运营上。关于这一点,可从防范信贷风险和加强安全保卫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是要认真开展以防范贷款风险为核心的信贷文化建设。信贷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筹,它不仅包涵银行内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更为重要的是,信贷文化的形成还需通过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来实现。这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一方面不断加强以尽职评估调查、完善办贷流程、加强贷后监管、合理调解纠纷为主要内容的信贷文化“四大支柱”建设,最大程度降低内部操作风险;另一方面,还要借助项目营销、客户调查等途径,以培植、优化客户群体为落脚点,深入企业宣传农发行信贷政策和管理规定,并通过严格落实贷后监管规定和施以必要的信贷制裁措施,不断规范和培养客户的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意识,为我行信贷文化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二是加强安全保卫工作,为全行安全经营保驾护航。继续牢固树立“安全保卫无小事”的理念,严格加强枪支和寄库管理,进一步落实专、兼职安全保卫人员责任,形成有职、有权、有责、有酬的安全防范体系。此外,白银市分行在推进安全经营的过程中,严格推行重点岗位人员AB角制度和强制轮、休假制度,并将检查基层行安全保卫、库存现金及重要空白凭

7 证、IC卡管理等作为行领导及财会、内审人员下乡的例行工作长期抓好落实,对全行安全经营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促进作用。

(六)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应与银地、银企共同发展相结合 在追求农发行自身效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营效益,实现银地、银企“共赢”,既是由农发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决定的,同时也是由农发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性质决定的。具体工作中,一是严格按照“至诚服务、有效发展”的核心理念要求,不断改善信贷服务,适时创新金融产品,认真开展项目评估,严格进行贷后监管,切实将企业发展与农发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银企共同发展。二是通过向政府部门汇报工作、组织召开银政座谈会、邀请政府部门推介项目等形式,认真做好“两个结合”,即:将农发行信贷制度的落实与当地政府的整体规划结合起来,将农发行经营效益的提高与当地社会效益的增加结合起来,不断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调与沟通,通过发挥政府信用平台作用,切实发挥好农发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三是经常性加强与当地银监部门、人民银行的沟通联系,随时掌握金融信息和相关政策要求,配合做好各类检查和整改规范工作,确保信贷业务和各项工作规范、稳健运营。四是加强与当地农业银行、信用社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同业往来,形成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的良性格局,降低竞争成本,共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 课题组成员:王自斌 王迎春

舒 伟 杨文权 李 钰

执 笔:李 钰

二〇〇七年七月四日

推荐第3篇:企业文化建设思考之二

企业文化建设贵在践行核心理念

白银市分行课题组

经过多年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时至今日,农发行职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进一步清晰,支农成效进一步显著;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员工素质持续提高,全系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结合对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必要性的认识,在深入理解“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核心理念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上作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正确认识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从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轨迹来看,凡是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如海尔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还有我们所熟悉的戴尔公司的“制胜”(winning culture)文化等等,概莫能外地,都对企业本身的发展起着强大的引导、凝聚和支撑作用。关于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是农发行职能调整的需要。2005年以前,农发行业务范围窄小,经营性质单一,基本上只承担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信贷支持业务,行政氛围比较浓厚,事业性单位色彩比较明显,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尚不充分。近两年,随着国家对农发行职能定位的逐步调整,使得农发行开展商业性贷款业务成为可能;系统上下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又更多地赋予了农发行以市场主体的身份。由此,职能定位的调整和商业性贷款业务的开展,客观上要求农发行必须站在一个真正意义的企业的角度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参

1 与市场竞争,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

其次,是农发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概念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文化一经形成,它就具有衡久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因此,农发行要实现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要不断向建设现代银行的方向迈进,就必须从企业文化的构建中寻求一种源源不断的、内在的持久动力,并借助企业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推动业务经营和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同时,文化也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这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农发行人在继承中发扬,在实践中创新,至始不逾地将农发行的事业和文化推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和巅峰。

再次,是农发行管理制度实施的需要。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完美的精神。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约束,它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全体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维护和践行,这就赋予了企业文化以修复和补漏的功能。就如同法律的刚性约束之外还有道德的柔性调和一样,在一个企业内部制度涵盖不到的地方,必然需要有一只“无形的手”为它拾遗补漏,发挥作用。对于农发行来说,这个拾遗补漏的过程,就是全体员工基于单位和个人利益出发,在制度之外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单位利益和企业形象、促进业务经营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过程,就是农发行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过程。

第四,是农发行人才竞争的需要。一切社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体现单位核心价值观念的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单位对待人才的态度和对员工劳动的尊重程度。农发行在经

2 历了多年封闭运行之后,迎来了改革发展的大好时期,随着目前信贷业务的不断拓展,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而且必要。因此,抓住了人才,也就抓住了制胜的“法宝”。农发行构建企业文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全行上下营造一种唯才是举,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用人格局,并通过对员工利益的充分保护和对员工价值尽可能的实现,促使员工对农发行产生一种稳定的归属感,对所从事的事业产生一种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不断增强农发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留住更多更好的人才,为农发行的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最后,是农发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优质、健康的企业文化能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农发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牢牢抓住当前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这一有利的战略契机,花大力气、动真心思,“重拳”打造“建设新农村的银行”这一品牌形象,并通过“内强素质、外权形象”,竭诚为企业提供优质、文明、快捷、高效的信贷服务,不断提升农发行品牌形象的附加值和含金量,逐步扩大农发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份额和影响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能力。

二、认真理解核心理念含义,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一)对企业文化的一般解释

企业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命题。一直以来,人们在对企业文化概念的解释上见仁见智,各种观点不一而足,其中比较权威的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体,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企业内部员工和对外有

3 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社会人群中的反映,其实质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一般包括员工心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内容。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更多地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约束、根植于员工普遍心理、见诸于外在行动的“内在的吸引”,是一种内化的行为习惯,属于企业综合实力中的“软实力”。它发端于企业对内部员工合理化利益需求的满足状态及对员工个人价值的肯定与尊重程度,反映于员工的精神状态,包括员工的工作热情、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对自身工作的成就感与荣誉感,以及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顺畅、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等各个方面。而企业文化的终极意义,则是对内体现于企业经营业绩的高下与“人企合一”的程度,对外体现在企业对社会贡献值的大小及社会对企业本身的认知与接受程度上。从这个角度讲,企业文化的外延不仅包括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企业制度、文化氛围等内容,更重要的,还应当从一个企业的用人环境、薪酬分配、劳动保障以及产品质量、经营效益、市场份额中体现出来。

(二)农发行企业文化的基本含义及实践要求

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农发行的企业文化应当建立在“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核心理念基础之上。

首先,“至诚服务”明确了农发行的工作性质是要为客户提供服务,而且这种服务应当建立在诚信、诚实的基础之上。至诚服务表象反映的是工作态度,其背后隐含更多的则是服务手段的改进、服务效率的提高、服务环境的优化等内容。同时,至诚服务的范围

4 也不仅仅专指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竭诚的信贷服务,还应当包涵农发行系统内部上下之间、行际之间、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相互支持、配合与协作,这就大大拓展了农发行服务的领域和空间。

其次,“有效发展”是对农发行信贷质量从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提出的要求。通俗的理解是农发行既要拓展信贷业务,又要控制贷款风险,既要立足当前经营效益的提高,又要着眼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既要追求利润,又要控制成本,既要提高工作效率,又要尊重员工劳动等等。这就自然涉及到一个对价值冲突的合理裁决问题,即在实践中当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速度与安全等发生抵触和时候,首先应当站到效益、质量与安全的一面去作出判断,决定取舍,而不是单纯地追求规模、数量、速度的急速扩张和提高。

再次,“以人为本”是对“以仁为本”的改造和升华,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核心中的核心。“以仁为本”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在一个企业内部最直接的反映是在承认单位利益、集体利益至上的前提下,强调单位领导要从“仁”的角度出发,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尊重员工,实施温情管理,以求员工个人对单位的“忠”,即忠诚与忠心。这种“以仁为本”的管理思想虽然很有好处,但其消极的一面也表现得十分明显。首先,这种领导对员工的“仁”,很大程度建立在某一时期一些员工的片面表现和领导个人感情好恶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小范围、小层面上的互动,其实质是一种单位内部的人情关系而非正常的劳动契约关系,不利于大程度、大范围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在这种单位利益、集体利益至上的前提下,员工的个性特征往往被单位整体利益的磁场所磁化,员工的个性、潜能往往得

5 不到充分的伸展,个人的利益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员工的付出也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从这一层面讲,农发行总行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意义无疑是具有跨越性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后期,伴随着近现代工业文明不断成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泊来品”,其核心内容是个性的解放和人格的平等。目前农发行提倡“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充分肯定、尊重员工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单位内部多种形态的转变:其一是主体意识的转变,即由传统的“身份意识”向“契约意识”转变;其二是员工理想的转变,即由一般意义上的“官本位”理想向“专业型、技能型”人才理想转变;其三是价值观念的转变,即由传统的“权力本位”向“实力本位”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农发行应最大限度地为员工创造公平、公正、宽松、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平台,最大限度地释放每一位员工的潜力和能量,以求单位效益的最大化和员工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最后,“构建和谐”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其过程反映的是在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对“和谐农发行”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在这个过程中,农发行对外要树立“企业兴则农发行兴、企业衰则农发行衰”的观念,适时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改进服务理念,切实为客户提供至诚、至善、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以求社会效益、企业经营效益、农发行经济效益的和谐与统一;对内则要完善制度,加强内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将农发行经营效益的提高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完整地对接起来,将农发行的整体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降低贷款风险,不断提高信贷资

6 产质量,真正将农发行打造成具有现代意义的、拥有完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银行,切实实现企业与银行、银行与员工之间和谐统

一、“人企合一”的局面,以此达到构建和谐农发行的最终目的。

课题组成员:王自斌执 笔:李

王迎春

舒 伟 杨文权 李

钰 二〇〇七年七月四日7

推荐第4篇: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论文提要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国有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是其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打造,优秀的、富有内涵、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前,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突出问题,如: 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其内涵,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增强企业的自我认知,正确理顺企业文化关系,凝聚企业的精神。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必须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采取引进、吸收、借鉴、自主创新等手段,在内涵发展上狠下工夫。这种内涵发展的核心就是:重视企业精神与创新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与企业精神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企业文化是指支配企业及其员工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管理和社会交往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亦即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与销售以及管理活动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持久的影响因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企业文化建设服从、服务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把员工思想与行为引导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上来,这无疑为企业管理工作打开了一条新思路。企业文化建设是构造强大企业力量和凝聚员工个人力量的制度体系,它把个人

1“脑”凝聚成企业“脑”,把个人创造力凝聚成企业创造力,使广大员工深刻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形成一致的认识与统一的行动。由于认识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利益取向的差异,员工自发的思想与行动可能产生一些矛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按照企业发展目标统一全体员工思想观念与实践行为的主要方式,是将全体员工的奋斗方向引到集约化、信息化、知识化发展目标上来的一项重要举措,用共同目标、共同价值与信念凝聚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使员工思维与行动成为体现企业精神的有机统一整体,从而构建出一个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

企业文化是无形的和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对员工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建立完整实用的规章制度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可以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学者曾经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

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3.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三、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艰苦创业”、“主人翁意识”“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等许多优良的企业文化,但也沉积了“官商”、“老大”等不良的行业作风。国有企业要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必须进一步深入发掘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企业中的文化底蕴,把握时代脉搏,对企业文化的创新途径进行深入的思考。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企业的自我认知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的企业管理形式,是管理科学与现代文化的融和与创新。今天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无法在全球的舞台上竞争。一个企业的文化如何,有没有企业文化,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企业的自我认知,也就是企业对于其使命、优势、定位、愿景、环境等方

面的清晰的认识,企业文化不是面对企业生产、技术、市场、人才、资本等具体实际问题,而是要回答“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和“怎样成为这样一个企业”的问题,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存在”和“我们靠什么存在”的问题。如果企业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就不可能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核心价值观和管理理念,也不可能形成特有的企业精神。因此企业文化是基于战略的哲学思考,可以说是战略的战略。

(二)正确理顺企业文化关系

企业文化所反映的是一个具体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或服务及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体,是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整体、从组织到社会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1.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可能不是最直接的表现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有导向、规范、约束、凝聚、融合等作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换句话说,企业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通过一个文化的引导、规范、约束来激励员工,近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效率。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2.企业文化与产品文化是紧密联系的。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

3.企业精神对企业的运营制度和经营管理实践起着统摄作用。当我们臵身于市场经济变幻莫测的汪洋大海时,利益动机也许可以在某个阶段或某种情形下提供足够的创业动力,但短期的利益动机与企业长期发展之间可能存在

的矛盾,以及人们对物质财富边际满足感的下降,都注定了物质动力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此时,惟有秉持坚定的精神动力,才可以不为短暂的荣辱得失所左右,企业也才可以获得持续的生命力。企业短期成功是因为有产品,企业中短期成功是因为会营销,企业的中长期成功是因为有战略,只有有文化的企业才能长期成功,文化的核心是一种精神,能够世世代代成功的企业一定是有精神的企业。

因此,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与企业精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凝聚企业的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要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属于企业自己的精神动力,而这种精神动力作为一个永动系统是可以带动企业走向未来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具有明显的导向、凝聚、激励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关键是要把各种积极因素凝聚成为文化力这样一种能够驱动企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结合国有企业实际,就是要以培育企业精神为核心,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氛围,激发员工创业报国和建功立业的热情,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行为一致性,形成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

长远来看,经济竞争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凝结在产品上的人类智慧和精华,是渗透到企业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群体风格。强烈而和谐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企业应有鲜明的价值观,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有强烈的经营信念。

综上所述,新时期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是:拥有特色鲜明的、系统的企业文化。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下,职工通过耳闻目睹,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企业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自己将自己融合到企业之中,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是企业经营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依托。因此,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自己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具体的设计定位,探索形成有企业特色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明:《现代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002,(1)

[2]叶少帅:论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建筑经济,2003,(5)

[3]邓泽洪:实践三个代表创建工地文化,建筑,2002,(8)

推荐第5篇: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和哲学理念创新与飞跃的结晶,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本源。要实现东风基业长青、驰骋百年的梦想。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举措,用“文化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战略制胜与文化制胜并举,开创现代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结合的新局面。就我们车身厂来说,在车身厂构建和谐工厂、创建节约型企业的进程中,怎样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打造工厂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下面结合学习贯彻更是《纲要》精神,就基层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它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企业文化是文化概念在企业这一特定领域的延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与企业同时并存的一种客观存在,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是企业宝贵的、潜在的无形资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观念、品牌形象、企业形象、企业声誉等的母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主要集中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附加值上。因此,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不容忽视。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职工的精神粮食,是凝聚全体职工的重要力量。它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离不开文化。企业要发展,必须重视观念形态文化的作用。企业的产品要依靠企业文化来宣传,良好的企业声誉要靠企业文化来传播,优秀的企业形象要依靠企业文化来塑造。企业要面向市场,产品要在复杂的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借助于文化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没有精神支柱的企业,没有凝聚力的企业,没有希望的企业。

二、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价值观为企业职工提供了一种共同意识,以及日常行为的指导方针。企业文化通过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意识观念,说服、感染、诱导、约束企业成员,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把全体职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企业文化是员工追求与理念的集中表现。一

个强大的企业不一定有很深厚的文化,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一种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所共识的观念,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真正做到自觉、自律、自学、自新,企业才能形成鲜明的、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企业文化。自觉是前提,自律是保证,自学是创新的源泉,自新则是创新的集中表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一位员工品格将直接关系企业文化这棵“大树”的成长,培育良好道德品格,树立企业全局观念是企业文化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通用电气公司、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服务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实际上,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一种文化的扩张——收购一个企业,派去一个总经理、一个会计师、一套海尔的文化。

三、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好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对外,可以形成市场的竞争力。就车身厂而言,要保持工厂在商用车行业的“领跑者”地位,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把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举措,用“文化力”提升工厂核心竞争力,开创现代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结合的新局面。

(一)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需要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其本质要求和内涵来讲,与我们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解决的课题是一致的。车身厂以“造中国最好的驾驶室”为使命,将“学习、创新、拼搏、争先”作为工厂的企业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改善、数据、业绩、和谐”作为工厂的核心管理理念,在培育和弘扬中予以升华。以提高工厂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潜能,使工厂的产品和服务符合社会需求,努力实践“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以培育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为核心,着力激发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使员工与工厂同生存、共忧患,为工厂发展竭尽全力。同时,积极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增强工厂凝聚力,推动工厂健康发展,努力实践“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实现工厂发展与员工发展双赢为目标,直面机遇与挑战,积极引导员工为实现工厂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努力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无一不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工厂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当前,汽车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可以树立形象、扩大市场影响,是工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培育

具有车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养成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的文化、团队的文化、崇尚业绩的文化、诚信承诺的文化和执行力文化,并将这些文化的养成落实到工厂管理流程中,体现到员工的行为上。要通过提高认识,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工厂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工厂强筋固体、内树品牌、外树形象、提升竞争力的法宝。

(三)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工厂的必然需要

构建和谐工厂是车身厂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工厂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工厂来说,和谐出生产力,和谐出经营绩效,和谐有利于提高工厂的核心竞争力,和谐有利于工厂和员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和谐工厂,致力营造一种宽松的、每个人都能心情愉快地工作和学习的氛围,它体现为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为友好和整体向上。通过建设具有车身特色的和谐文化,最终努力实现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和谐、员工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因此,构建和谐工厂的过程,也是与时俱进的过程,必须要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车身厂提出“管理管理者”,就是把管理者的作用提高到构建和谐工厂“领头雁”的位置,通过提升管理者素质,为构建和谐工厂打好基础。

(四)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的迫切需要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其目的之一就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思想,注重员工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用先进的文化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通过提炼、升华、灌输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念,创造出一种团结和凝聚员工的文化力量,能够培育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成能干事、干成事的文化氛围。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工厂的“铸基”和“铸魂”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它的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决不能凭空想象一蹴而就,要树立“打持久战”的理念,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五)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工厂生产经营服务,都是以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其方法和载体具有相通性,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与加强和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建设拓展了工厂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和空间,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增强了对广大员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文化管理为纽带,融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于一体,这是工厂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我们要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起来,与学习《员工手册》、落实员工行为规范结合起来,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认真抓好落实,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新形势下工厂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力抓手、重点工作和精品工程。

基于上述认识,车身厂党委下发了《车身厂创建学习型组织纲要》和《车身厂文化建设纲要》(以下简称“两个《纲要》”)。作为我厂企业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两个《纲要》的

出台为维护员工的长远利益和确保工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四、推行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六个方面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首先,要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主要的已不再是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能否不断地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其次,是加强领导。“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我们党多年来在实践中得到的认识。

第二,关于继承与创新。企业文化是一个文化继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辩证地扬弃。只有创新的文化,才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才是体现时代发展方向的文化,才是有生机活力的文化。文化是不能替代的,可以吸收和借鉴,但是不能拿来,必须要经过融合、消化和系统思考之后,形成自己的文化。

第三,关于企业文化与生产管理。企业追求经营绩效的最大化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像汽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企业的兴衰在于管理,管理的活力来自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概括、总结、提炼而成的产物,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因此,要强化企业文化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与专业管理有机结合,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形成内化与固化结合,文化与管理一体,隐性与显性相融,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第四,关于企业领导倡导和员工积极参与。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贯彻执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养成和实践的过程,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领导者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应当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要充分发挥高度的文化自觉,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出思路、出理念,形成科学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需要集中员工的智慧,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需要员工的创造,开展各种活动需要员工的参与,企业文化的深层次渗透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促进企业发展有强大推动力,意义非常重大,领导要重视,要有专门的组织来管理和推动,每一位员工对企业文化都有责任和义务去认真思考和提炼。政工部门的干部要积极思考、传播和推广已经固化下来的文化,使企业文化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对不相适应的文化要不断创新、丰富、发展。

第五,关于博采众长与以我为主。建设企业文化,不能闭门造车,必须不断借鉴先进单

位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进一步丰富创建体系。因此,必须以开放、学习、兼容、整合的态度借鉴吸收外来的优秀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要从工厂的实际出发,充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企业的特点,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取其精华,扬长避短,为我所用,着力抓好企业文化的升华发展。既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也不是复杂到“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企业文化内容具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复制”与“克隆”。

第六,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性问题。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体现出与时俱进。东风与日产合资后,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过程,要体现与时俱进,要有新的文化推动,要符合企业实际,符合企业的本质、内涵,文化一旦形成,必须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企业文化建设要有操作性强的建设规划。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工厂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和规划企业文化的内容。此外,要建立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既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文化角度看,规章制度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管理科学的体现;另一方面又是企业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因此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对塑造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建立各种保障机制时,必须坚持企业文化做指导,要防止保障机制与文化理念不一致的现象。

实践证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工程;只有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保持不竭的发展源泉和旺盛的创新活力。全体员工要充分认识推进东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万众一心、步调一致,全员践行东风文化,并以开放的姿态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学习和融合世界优秀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以神圣的责任感和光荣的使命感,书写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篇章。要把文化真正融入到管理中,用强大的文化力提升企业的经济力,从而把东风文化的强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上的胜势,打造和提升车身厂的核心竞争力,为东风有限中期事业计划和东风公司的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为东风梦想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6篇:学会如何辩证思考

尊敬的党组织:

学会辩证思考,坚持学以致用,在思想观念转变、理论向实践转化方面上新水平是我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后的体会。这种辩证的思考不仅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也训练了我们的思维,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我想处理好“物”与“人”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既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又注重人的素质提高,既见物又见人,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运用。科学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促进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和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摒弃过去的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做法,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用身边先进人物典型作为鲜活的教材,引导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社会新风,促进社会和谐,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促进。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

要着力解决影响全局的主要工作,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推进当前各项工作,既见物又见人,坚持以人为本,把突出实践特色贯穿始终,在解决具体问题上下工夫,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改善民生,打造群众满意工程,共享发展成果,使活动始终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

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有破有立,为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开展提供制度保证,做好科学发展成果的巩固。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不破不立,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做好政策文件的“立”、“改”、“废”,建立起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决策、谋划思路、政策措施、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等,制订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利益导向机制,做好先进典型的巩固。

真理只有一个,科学全面的干部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考察干部,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立足眼前,立竿见影,取得明显成效的“显”绩,也要看有利于长远发展,短期内效益难以显现的“潜”绩,使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做好节能降耗、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要把在实践发展中行之有效、群众欢迎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把所取得的成果用制度巩固下来,坚持下去,从而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支撑,构建起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我学习的道路上得到了来自党组织的帮助和关怀,没有党组织的教育和指导,我不可能进步这么快。我想我一定要再接再厉,争取早日成为正式的党员。

汇报人:xiexiebang

推荐第7篇: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考

深化廉洁文化建设努力做到四个结合运输区党支部书记——郭广平廉洁文化,是廉洁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简言之,就是反腐倡廉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要加强对广大党员的思想信念教育,对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公民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就企业而言,廉洁文化就是要建立“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的廉洁文化观念,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使清正廉洁成为职工行为规范的道德准则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当前,加强和推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应在四个结合上狠下功夫。

一、坚持重点与载体相结合,体现群众性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主体是职工,职工群众是企业各类文化的创造者和执行者,企业的一切文化来源于群众,来源于群众的实践活动。因此,职工是廉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建”中引导职工广泛参与,在“建”

1中培养职工的廉政意识。一是突出廉洁文化的教育重点,紧紧围绕树立廉洁文化价值观深入开展。应该说为民、务实、清廉是廉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其中,“为民”是核心,“务实”是基础,“清廉”是内在要求,企业廉洁文化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职工认同这一核心价值观,并在行动中践行这一价值观。二是丰富廉政文化教育的载体。要使廉洁文化贴近职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就必须不断丰富廉洁文化教育的载体,广泛开展一些职工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文化活动。如廉洁教育党课、举办反腐倡廉文艺晚会、廉政图片、书画展、廉洁文化演讲比赛、有奖征答等活动,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企业廉洁文化教育如果没有重点,则会失去灵魂和方向;如果没有载体,廉洁文化教育则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引人入胜、深入人心。

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把握时代性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既要保持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特色。我们的先辈创造了丰富的廉洁文化,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把反腐倡廉作为坚定的政治追求,这些文化资源,是新形势下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基石。企业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要注意把握时代特点,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努力体现时代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如在廉洁文化建设的内容上,不仅要弘扬传统廉洁文化中的精神营养,把节欲守操、正直爱民作为重要内容,而且要根据时代要求唱响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主旋律。在廉洁文化建设的形式上,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

2现代传媒来传播廉洁文化。如运用广播、电视、板报、专栏、网站等,进行廉洁文化的宣传、灌输。我矿在实施廉洁文化方面,制定了廉洁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原则,实施了廉洁文化建设“八进”和“十个一”活动,形成较大的廉洁文化氛围,有力促进了廉洁文化的开展。只有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使廉洁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断发展,体现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三、坚持内容与对象相结合,增强针对性

就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而言,应立足实际,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增强针对性。如针对领导干部的教育活动,我矿中层领导干部撰写廉洁格言和廉洁承诺书,并把廉洁格言放在办公桌上,以示提醒要坚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职工的廉洁文化教育,可通过宣传廉洁文化观。给职工发放廉洁教育读物,设立廉洁宣传橱窗,将廉洁文化教育作为职工政训、技训的重要内容等,让职工树立“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的思想观念。针对领导干部配偶的教育活动,可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举办贤内助廉政培训班,每逢新年由领导干部给配偶发一封廉洁公开信,签订助廉承诺书等,运用情感交流,时刻提醒和诱导。企业廉洁文化教育,必须坚持内容与对象紧密结合,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四、坚持领导带头与职工参与相结合,注重有效性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成效如何,关键在领导干部的认识是否到

3位、措施是否得力。因此,领导干部要自觉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具体措施,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来抓,进而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职工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廉洁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要注重发挥企业“大宣教”的作用,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宣教格局,整合各方面的宣教资源,调动各方面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上下联动、干群合力和广泛持久的廉政文化建设,让廉政文化进厂区、进机关、进区科、进班组、进办公室、工作岗位、进宿舍、进餐厅、进家庭,在企业形成人人思廉、人人倡廉、人人促廉、人人反贪的良好风尚。

2007年5月10日

5

推荐第8篇:企业文化建设悬空的思考

企业文化建设悬空的思考

在中国,成千上万的企业花巨资请国内外著名的咨询公司,为企业设计企业文化及其建设方案,并轰轰烈烈地实施建设活动。数不清的企业高喊着企业文化的口号,向上级报告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对外宣传自己建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

但是,只要我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稍稍做一点调查研究之后就不难发现,除了看得见的类似企业标识等所谓形象识别系统之外,这些企业以及员工队伍并没有多大变化。企业依然地在习惯了的轨道上运转着,花巨资和精力换来的所谓企业文化,不仅没有帮企业多大忙,反而成了企业的负担。

正如笔者在其他文章中说的,困扰企业多年的“中心”与“核心”两张皮尚未解决,又来了一个“企业文化”,形成了 “三江并流”现象。有人讽刺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是“装点了企业的脸,武装了领导的嘴,花了企业的钱,坏了企业的事,伤了员工的心”。 有其形无其实

调查发现,有的企业领导人通过学习,思想上认识了企业文化,认为企业文化是好东西,并坚信企业文化会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发挥神奇的作用。可一旦进入企业管理实践,面对企业人、财、物以及外部市场所发生的诸多情况的时候,却把企业文化忘到了九霄云外,而习惯地操起传统的管理手段。他们说企业文化是一回事儿,管理企业是一回事儿;说企业文化俨然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管理大师,进入管理角色却变成了过去曾经有过的家属工厂的车间主任。有人讽刺这样的企业领导是扛着激光导弹给人看,真打起仗来只会使弹弓。

在有的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被列入日常工作序列,美其名曰“和业务工作一体化”。成立专业的企业文化主管部门,配备专业的企业文化管理干部,撰写宏篇的建设纲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展开一系列典仪活动,看上去轰轰烈烈好不热闹。他们可以开企业文化建设的专题会议,拨专款组织所谓的企业文化活动。但在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决策各种重大问题时,企业文化却成为另类,往往排不上这样的会议议程。

还有许多企业,哭着喊着建设企业文化,却不知道企业文化归谁管,而且谁也不愿意管。给行管部门行管部门不要,给企划部门企划部门往外推,推来推去最后多半放在党群或宣传部门,说是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差不多,就兼管起来吧。有的干脆让工会来管,说反正都是文化活动,就一并抓起来吧。

自从企业文化来到中国,举国上下轰轰烈烈搞了二十多年。现如今企业文化都成了最时髦、最风行、最时尚的词汇。正是这个伟大的企业文化,在我们这里,参与其研究、咨询的学者、专家的队伍不能算少数;如饥似渴的盼望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企业不计其数;接受和实践企业文化理论,希望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做大做强,进而成为百年基业的企业成千上万。可悲的是,二十多年的企业文化建设历史展示给我们的竟是令人如此忧伤的尴尬的现实。 普遍的思想懒惰浮躁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沦落到令人忧虑的尴尬的境地,根本问题在于企业文化理论认识和理解上的混乱。

计划经济使人们养成的思维习惯和思想作风,阻碍了对企业文化的深入认识,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下仓促接受、导入,才使得企业文化的认识成为一个问题遗留至今。 在计划经济年代,企业就是一个生产车间,只管按上级下达的计划完成产品生产就行了,市场纯粹就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竞争就更谈不上了,其余诸事用不着操心。在那样的体制下,几乎全国用一个脑子想问题,人们对任何问题似乎都不需要费脑筋,上边怎么说,下面就跟着怎么说,思想也就怎么想。久之,人们没有了深入思考、认识新事物、剖析新事物的习惯,取而代之的是思想懒惰浮躁,认识问题知其然而不愿知其所以然,缺乏深入事物内部仔细寻求客观规律的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和新生代的一批文化人在迎接企业文化的时候,也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他们没对企业文化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而是凭着理论工作者和文化人对新理论新事物敏感的特质与热情,意识到企业文化不可估量的光明前景,便仓促上阵,翻译论著,热心推广。理论工作者和文化人过去同样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给他们留下同样的浮躁。

刚刚从计划经济体制被推下海的中国企业,突然面对陌生的市场,激烈的竞争,一时间有点不知所措。冷峻的现实让企业领导人最先、最强烈的意识到,中国企业最缺的不是别的,而是经营管理的理论和经验。恰在此时,企业文化这位天使翩然而至。正在大海的风浪中游得精疲力竭的中国企业,如同遇上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立刻请回家供起来。于是乎,在新发迹的咨询专家们的推动下,编理念,立司训,定规范,建纲要,画LOGO,做旗帜,谱歌曲,外加统一服装,站队集合„„有的甚至别出心裁地弄出了神圣的“宪法”和“宪章”,一时间热闹非凡。弄这些名堂的企业们虽然懵懵懂懂、稀里糊涂,也不知管用不管用,但仅凭那个热闹劲儿,仅凭其他企业投来的羡慕的眼光和爱凑热闹的社会媒体的喝彩,也自我解嘲地说:值!心里不禁得意洋洋。爱跟风爱面子爱虚荣的其他企业们,也把企业文化迎娶回家。就这样,由点到面,所谓的企业文化建设渐渐成了气候,紧接着迅速向内地渗透,最后在全国蔓延开来。

以上种种现象,追根寻源,应当说还是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及认识方法问题。那么,我们应当从何处着手呢?

首先应当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给企业文化一个正确的合理的定位,以避免把企业文化与文化娱乐、思想政治工作区别开来。其次应当从文化入手,阐述文化的性质与功能,特别应当阐述清楚文化与管理、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说清楚文化为什么具有管理功能,文化是怎样发挥管理功能的。第三应当认真区分说的企业文化、考察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文化。尤其是后二者,考察总结出来的企业文化,与企业需要建设的企业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为说明这两个问题,笔者在其他文章中曾经创造了两个概念。考察总结出来的企业文化叫企业的“原生文化”;根据企业的需要必须建设的企业文化叫企业的“愿景文化”。它们产生的背景、产生的原因、规范的对象、作用的阶段等都是不同的。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

正视企业文化的认识问题,对于我们正确地运用文化手段于企业经营和管理是大有裨益的。笔者希望理论界和企业界,摈弃目前的浮躁,静下心来,消除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和咨询上的复杂化、神秘化和商业化倾向,认真梳理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成果,开展企业文化的再认识,明确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根本使命及基本任务,关照中国企业和企业员工队伍的现实,把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引领到健康、科学、有用的轨道。

推荐第9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年企业靠机遇,十年企业靠机制,百年企业靠文化”,可见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成功的关键。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文化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者非常注重和关系的问题。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概念

企业文化建设既包含企业的传统文化建设,又包含企业的现代文化建设。其根本任务就是在以职工为本的前提下,激发员工活力,开发员工动力,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推动企业全面发展,把精神财富变为巨大的物质财富。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企业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最核心财富。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协调统一;以提炼和培养企业核心理念为关键,增强企业凝聚力;以建设“和谐、创新、诚信、发展”企业为重点,改善生产(办公)环境,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行为养成,培养优秀员工队伍为基础,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营造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开展

企业文化的特点不是灌输,而是通过以文载道、以文化心,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去追求一种价值观念,去共行一种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营造公平、公开、民主、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交流、多向沟通的机制,变教育为沟通,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开展行为文化,可以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文化,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改造与自我改造、升华与自我升华,使员工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将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先进行为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思想和行动中。这样,才容易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深、做透,才容易使大家入耳、入脑、入心,才能取得实效。实践证明,缺少文化含量的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工作,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员工的思想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从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保证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保证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的纽带。企业文化内涵意义深刻,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行为准则和共同价值指导着企业运作,规范着职工行为,能够使全体员工得到价值认同和统一,由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倡导的企业精神、构筑的发展目标,使员工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随着企业的发展进步,员工不再把企业看作单纯谋生的劳动场所,而是需要企业具有多功能性。企业不仅要提供舒适的劳动环境,还要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同时还需要培育高质量的职工队伍,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职工能够认同企业文化,深入到工作实践和日常行为中,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的群体意识。就会转化成员工的

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因此,我们要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凝炼和培育,把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变成企业的具体目标和行为规范;通过文化的辐射和渗透作用,把党的理想、信念铭刻在每个员工的头脑里,融化到每个员工的血液里。坚持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塑造企业,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员工,使思想政治工作变“无形”为“有形”。扎实有效、深入人心,为企业经营生产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继承良好的传统文化

传统是历史长期的积淀,是一个民族宝贵经验的结晶,是一笔丰厚的资源,是转型社会进一步发展和创造的基础。任何发展都是在一定基础上的发展,任何创造都是在特定前提下的创造。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文化的中国化。胡平在《企业文化》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中国的企业文化在与国际交流中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那部分。要想发展、繁荣中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不分;另一方面要把我们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的过程中创新,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有物,更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之体现,对此,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去传承与发扬,作为社会一份子的企业也不例外。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就要将传统文化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对企业来讲,在对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当中,能够将其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形成企业独特的软实力。要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将其精华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通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充分吸收

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再学习、融合西方企业先进的管理科学,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富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立足企业实际

建设企业文化要立足于国情、企情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模式的总和,因此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立足企业的实际情况,紧扣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从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这就决定了每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文化蕴含的内容随之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每个阶段的企业文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企业所处时代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打造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之适应企业所处时代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紧扣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战略,引领企业在转轨变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把握企业发展命脉,针对不同时期以及企业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建设方案,防止形式主义、主观主义、急功近利倾向,消除错误观念和片面认识,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文化自觉性,在实际工作中,大力弘扬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在公司员工中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通过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社会的尊重和信赖,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借鉴成功企业案例

“企业文化就是竞争力。”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着多方面因素,但其文化建设的成功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别人成功的作法,吸取成长的经验,始终把自己成长的基点放在别人成功的基础上,与成功者一起进步,我们会成长得更稳健更快。然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搬他人的做法,我们要有选择地拿来主义,通过比较行业上的差异、企业性质上的差异、以及管理模式上的差异,有选择的借鉴,并学会融合贯通,自成体系,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推荐第10篇: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打造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盘活企业无形资产,把企业真正做精、做优、做强的需要。建设企业文化,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精神实质,结合企业实际,全面建设既尊重历史、又面向未来的企业文化。具体来讲,要努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抓好价值观念的导入,用价值观念塑造员工队伍。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的基本思想和信念,是企业最高的内在追求。企业的价值观念来源于员工队伍,来源于企业的客观环境。不同的企业,其价值观念往往不同。企业倡导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的价值观念一旦确立,就应当为全体员工所共同奉行。

二是要抓好企业精神的提炼,用企业精神激励员工队伍。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共同价值观念的灵魂。企业精神的内涵应该丰富而深刻,意义重大而深远,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不同的企业因为不同的历史传统、产品结构、管理风格、员工状况,再加上受社会潮流、民族精神的影响,必然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精神。

三是要抓好企业理念的培育,用企业理念凝聚员工队伍。企业理念,或称为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指针,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企业在创立之初就应该确立企业经营理念,并为之努力。企业的经营理念,就是企业的哲学观念,亦即经营之道。任何企业经营者都会“按照某种哲学观念来经营自己的企业”,而无论自己是否意识到,也无论这一哲学观念正确与否。经营之道并无定规,它是经营管理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思想火花,其真正的精华,都存在于活生生的企业实践中。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经营理念。有远见的企业经营者应自觉地运用正确的哲学观念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四是要抓好企业战略的研究,用企业战略鼓舞员工队伍。企业战略是关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全局性筹划与安排,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强调了战略思考的重要性。企业经营更是如此。企业要想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提前考虑未来的长远性、总体性问题,及时进行企业战略研究。首先要确立企业的总体战略,企业总体战略大致有五种:单一经营战略、纵向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集团化战略、外向化战略。企业确立总体战略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也可以选择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战略并使之结合起来。

五是要抓好管理思想的宣传贯彻,用管理思想武装员工 队伍。管理思想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是解放思想。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确立切合企业实际的管理思想,并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要确立并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在企业中逐步形成“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使用人”的良好氛围;二是要通过不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为员工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岗位成才与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员工的价值,调动员工积极性;三是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完善员工培训体系,培养“四有”员工队伍,在不断强化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努力深化员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引导员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风范,以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甚至社会变革的需要;四是抓住经济发展机遇,创造就业机会,扩大有效就业,切实提高员工收入水平,改善员工生活质量。

六是要抓好行为规范的实施,用行为规范约束员工队伍。企业的员工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起点,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员工行为规范的内容,一般是对员工的不文明行为作一些禁止性约定,如果员工因主观过错违反了这些约定中的一条或几条,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约定一旦成立,就应该积极推行,并在推行中不断完善。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必须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有近期效果。只有一步一步地扎实推进,才能取得实效。【

第11篇: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遂宁市分行 杜易权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文化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当前形势下研究企业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农发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企业管理是农发行企业属性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建设是农发行企业管理的内在范畴。为此,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题,培育农发行企业精神和员工价值观念,塑造农发行外部形象,对于提升农发行系统职工素质,增强农发行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促进农发行蓬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农发行组建以来,农发行系统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探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它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先进文化相比,目前还尚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重视文化建设表面形式,忽视农发行文化建设特殊性。个别地方的农发行机构为塑造自身的“文化”形象,在脱离农发行目前客观实际的情况下,总结了一套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由于这些经营理念或企业精神只有通用性,不具农发行特殊性,很难准确地反映出农发行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不能起到振奋职工精神,团结和凝聚职工的作用,不能得到职工的认可。

二、照搬企业传统文化作法,缺乏现代企业文化创新。个别农发行机构对企业文化建设急于求成,照搬传统作法,习惯于现成模式,一经建立则作为一成不变的教条,无论在那个部门推行都视为经验之谈,其成效如何则不敢肯定。

三、重视企业文体活动,轻视农发行主业工作。农发行是国家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管理是农发行的主业,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农发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个别农发行机构忽视农发行工作重心,偏离主业甚至不务“正业”,大动干戈,大花钱财,以大量精力和人力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狭隘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唱歌、跳舞、打球、下棋等文体活动,甚至不惜巨资兴建球场、娱乐室、歌咏厅,并规定每月文体活动次数,作为主要工作考核奖惩。

四、注重工作眼前政绩,忽略企业长期效益。企业文化的旋风使很多企业醒悟,必须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加之农发行上级行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力度,大力宣传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于是一些农发行机构赶时髦,搞跃进,总想率先干出一翻“政绩”来,不顾农发行客观实际,大搞形象工程:有的行挤出大量业务人员,或高薪聘请地方文艺人才?熏以长达数月时间,大搞文艺排练,总想将毫无文艺细胞的职工培养成文艺天才,甚至成为“明星”,有的行大搞“唱一首歌,读一本书,背一首诗„”等“五个一”片面的形式主义活动;有的行不顾客观条件,大力美化工会活动室,请能人拟草录相解说词,组织职工模拟录相,花巨资拍摄反映政绩的专题片等等。

上述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没有抓住企业文化的主线。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合。它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物质文化主要指工作环境、生产生活设施等,它是形成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条件;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对员工行为和企业行为科学的规范和合理的约束,它是体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员工和企业行为的要求;精神文化主要是指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它是形成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农发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企业管理是农发行企业属性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建设是农发行企业管理的内在范畴。为此,农发行创建企业文化必须体现时代特色、自身特色,必须准确地把握企业文化内涵,遵循农发行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从人本文化、经营文化、形象文化入手,强化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农发行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强化人本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和员工素质。

现代金融管理理论认为,金融企业人、财、物诸因素中,人是重要的因素,人应该成为金融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职工既是金融企业管理的中心,又是金融企业管理的主体,而主体的行为管理主要依靠企业精神的激励和自我行为的约束。为此,农发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抓好人本文化建设,塑造和培育农发行特色的企业精神文化,进一步提高企业和员工素质。一是以现代价值观念,塑造具有农发行特色的企业精神。纵观国际国内现代企业,从领导到员工个个执着追求企业共同理想,个个精神振奋,团结拼搏,奋发向上,充满活力和生机,其重要经验就是塑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并将这种企业精神作为企业和员工振奋精神,激励向上的精神支柱。为此,农发行应在全国系统内统一塑造符合自身实际的企业精神,并在全行发扬光大。农发行的企业精神应当包括企业宗旨,创业方针,进取口号,从业风尚,行为规范等诸多内容,以体现农发行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经营理念,以增强员工职业荣誉感,工作责任感,开拓进取感和群体意识感,激励职工投身农发行建设。二是以领导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观念,引导员工迈向先进文化,营造农发行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农发行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员工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领导者精神境界、价值观念、言行举止必须体现先进的企业文化,即先进的思想,先进的道德职业风尚,并以此来号召、感染、影响、激励和带动员工朝着先进的企业文化方向迈进。三是加强教育,增强员工素质。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业务技术素质,只有两个素质得到优化,这样的员工才能称之为优秀员工。为此,农发行人本文化建设,应抓好共同理想教育,政策形势教育,文化知识教育,金融业务技术教育,以保证员工两个素质的提高。

二、强化经营文化建设,提高农发行管理效益

经营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生产行为科学地统筹、约束、规范和协调,通过经营文化建设,以提升企业和员工效率,实现企业管理效益。企业经营文化的主要内容为经营服务宗旨,经营服务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经营管理制度和经营管理方式。农发行组建以来,各行先后根据农发行经营目标双重性,经营范围特定性,管理垂直性的特点,已初步形成了具备自身特色的企业经营文化,对于加强农发行经营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客观形势的不断变化,农发行经营文化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我们认为当前农发行经营文化应当实现四大创新:一是管理创新,实现管理规范化。实现内部管理规范化,是现代银行的重要标志,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发行有效防范风险,实现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重要保障。农发行管理创新的目标应为制度建设系统化,岗位设置科学化,业务操作程序化,管理手段现代化,数据资料档案化,考核评价标准化。为此,农发行应当借鉴现代金融企业管理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完善内部管理,以科学管理手段和方式提高农发行管理效益。二是制度创新,实现从严治行。规章制度是规范、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准则,是企业实现管理目标的工具。特别是农发行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事激励竞争机制的情况下,必须建立健全配套的员工监督制约机制,以保证激励竞争的有序化和合理化。当前,农发行要从“人管人”转变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以制管人”上来,要大力推行现代企业各种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以实现从严治行之目的。三是服务创新,赢得客户的信赖。虽然农发行是政策性银行,与企业是一种特殊的捆绑式信贷管理关系,但是信贷资金一旦融入企业,银行和企业尤如同坐一条船,生死共存亡。为此,农发行除了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严格的金融政策监管外,必须高瞻远瞩,全心全意为企业提供一流的服务,改进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功能,创新金融产品,实现银企双赢。四是技术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期的到来,技术创新文化建设已摆在了现代企业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突出技术创新文化,将直接决定着农发行未来的命运。为此,农发行要树立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观念,创建吸引、使用和激励人才的管理机制,要以现代科技设备武装人,以现代化科技知识培育人,以多种形式实现科技创新。

三、强化形象文化建设,塑造现代金融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文化建设是指企业外部形象、员工形象、工作生活环境形象、产品及服务形象等形象文化建设的总称,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员工、产品以及服务等内在品质的外部展现。为此国内外现代企业在提高企业、员工及产品内在品质的基础上,总是将企业品质及精神,运用影像、刊物、广告等媒体,通过制作形象雕塑、名称标志、行业徽章、创业歌曲、产品商标等进行刻意包装和展示,以提升内在价值并形成具有一定价值的无形资产。为此,农发行创建企业形象文化,也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提升农发行价值的需要。鉴于农发行与商业企业的差异性,农发行抓好企业形象文化建设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大力推进“十字”行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农发行风气。农发行要围绕金融系统“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十字行风的倡议,认真落实党风建设“八坚持、八反对”决定,公民道德规范以及行员行为守则,大力弘扬“三铁”精神,开展行风教育和行风监督,不断地优化行业风气,树立良好的农发行领导和员工形象。二是美化“窗口”建设,展现农发行工作生活和环境形象。美化“窗口”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发行的一项形象工程。为此,农发行的办公、营业、生活场所及环境要统筹布局,合理美化,干净整洁,和谐舒适。通过窗口的美化和包装,提升农发行品质和精神面貌。三是以文明建设为主线,搞好争先创优活动。农发行要以多种形式开展“文明单位”、“窗口示范单位”、“四好班子”、“青年文明号”等各种争先创优活动,以展现农发行奋发向上的气势。四是丰富农发行娱乐文化活动,展现农发行的群体精神。农发行文体活动要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熏通进举办知识讲座会、报告会、演讲会、智力竞赛会,歌咏比赛会、体育比赛会等多种文体活动,更好地凝聚员工,振作士气,团结协作,以展现农发行的蓬勃生机。■

第12篇: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港口建设公司梁存付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渐增强,企业的竞争早已不局限于经济实力的竞争,还包括人才的竞争、企业文化的竞争。而企业文化的竞争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就成为了摆在我们企业管理面前一个必须面对的最现实的研究课题。

要搞好企业文化,首先必须要弄清企业文化的内涵。它的一种较常见的表述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形象、经营理念、经营行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从定义我们看出,企业文化的作用已经上升到企业灵魂的高度,这也逐渐成为当代优秀企业管理者的共识。笔者作为企业管理者,认为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优势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能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协同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使企业不断提高品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第三,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要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职工形成同一的理念,并且贯彻落实。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职工人人参与在其中,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第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在于它伴随着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要使文化理念化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必须有长期“作战”的准备。企业文化建

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

我们港口建设公司作为服务管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在摸索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经历了从了解到理解,从模糊到明晰,从表层到内涵,从理论到实践,从继承到创新的蜕变过程。所有的企业文化都有其共性,因此成功的企业文化案例我们可以借鉴,但并不意味着照搬照抄,这就要求我们批判地继承,选择地吸收,从而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文化建设方案。港口建设公司作为一家建筑企业,有其特殊属性:首先,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力构成中人的因素占较大比例,因此建筑企业加强企业人的建设是工作的重点。其次,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文化建设的流变性。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临时用工、异地用工较为普遍,工作强度大、文化层次较低,这一现象要求我们的建筑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的文章做到施工现场去,去适应、变化。再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在树立企业形象上要以诚信为本,敢于下苦工,在技术上敢于创建一面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大旗。基于以上建筑企业特性,笔者认为建筑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还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适合自身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求生存、发展而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基础上,经精心培育而逐渐形成的,并为整个职工群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是企业行为

中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企业运作中作为“无形的手”在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渗透到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除了物质、利益的纽带,还需要文化、道德、精神的纽带。通过企业精神,把企业上下各方面统一协调起来,共同行动,才能发挥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港口建设公司确立了“创新务实、团结拼搏、与时俱进、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把员工的工作提升到创省内水运建设行业一流企业,铸港口航道精品工程、绿色工程的高度凝聚员工。员工与企业风雨同舟,相互依赖,互相合作,形成坚强的共同体。

第二、树立有特色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整体感受与评价,是企业文化构成的综合反映,是企业通过各种实践、多种方式在社会上塑造起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吸纳、招收优秀人才;亦可激励员工士气,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在视觉识别上,港口建设公司将企业名称、标识标志在企业日常办公用品、交通工具、施工场所、工装等视觉载体上,并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制作、统一着色、统一标识;在行为识别上,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统一员工行为;在理念识别上,制定了“建一项工程,赢一份信誉,拓一片市场,育一批人才”的经营理念、“质为先,有质才有量”的质量理念、“用心营造满意”的质量理念、“安全至上,平安是福”的安全理念、“建绿色工程,造蓝色港湾”的环保理念和“工程优良,职工清廉”的廉洁理念。

第三、立足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是通过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积聚而成的,它需要植根于企业,人的因素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所以不能离开人的因素去建立企业文化。建筑企业大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劳动条件差,建筑工程机械化程度低,影响工程产品质量因素中的人的因素所占比重很大,这就需要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针对建筑行业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员工收入少的特点,建筑企业要建立“人企合一”的企业文化氛围,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力”协调和引导人的行为,统一共同的价值观,才能形成有力的内聚力和吸引力。

4)工地文化:工地是各类建筑工程施工的场所,是建筑企业的基层,亦是建筑企业的“窗口”。工地文化是一种具有建筑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社会诚信、道德伦理的文化现象,它是构筑行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工地文化建设。开展工地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工地配备电视机,建立娱乐室,设置报栏,在工程中开展“青年突击手”、“技术能手”竞赛,树立学习典型等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工地竞赛活动,按竞赛标准进行月、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实施奖罚手段,做到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安全化,同时将企业精神、宣传口号等具有企业特色的标语图牌悬挂张贴。建筑企业只有将工地文化扎扎实实做好,才能真正使企业文化植入员工心中。

5.结语

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上下团结一致的努力,并以此为基石,树立蓬勃向上的企业精神、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人为本,建设工地文化。唯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积极参与到国内、国际工程承包的市场竞争中,在竞争中取胜。

第13篇: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梅河口市考生 李春平

关键词:企业个性社会责任以人为本人文关怀长效机制企业发展员工成长价值体现

摘要: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是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推动力,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作用越来越明显。不少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凝聚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经营成果显著。所以,企业家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不断发展、创新新型企业文化,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与不败之地。

一个民族能不能长存,一个国家能否长久保持独立,完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基于文化之上的人民。两者缺一不可。企业也如此,一个企业能否不断发展,长久保持生机和竞争力,也完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企业文化。一个是传承企业文化的员工。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逐步营造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也不断创新、沉淀和发展,推动企业向更高的目标和层次迈进。一个优秀的企业以文化的方式存在,企业的发展首先是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直接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现实中,企业在经历了最初的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战略管理后,正日益认识到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再是资金、技术、人员、策略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谁塑造了优秀的文化,谁拥有了最优秀的经营理念并且转化为企业行为,谁就会成为市场竞争的优胜者。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诠释是企业个性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身体力行者,第一宣传者。国内外成功的企业表明,优秀的企业家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是互为因果,并行存在于一个企业。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品质、才华、胆识等综合素质的扩展和放大,没有人能代替企业家进行企业文化的设计。企业文化的最高层次是企业家特质。因此,企业家必须承担起企业文化创新的使命。

企业家对企业决定性作用无可否定,因此,企业家特质、个人魅力、工作风格和经营哲学等方面均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一个能够确保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一个能够积极地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塑造,是目前企业管理层最重要的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它是关系到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的系统工程。管理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主要是管理者的问题,关键在于那些管理“管理者”的人。因此,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文化中,管理者是企业利益的代表者,是群体最终的责任者,是下属发展的培养者,是新观念的开拓者,是规则执行的督导者。总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每一位管理者能否把握好自身的管理角色,实现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实现,乃至自我超越,关系到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同时企业家本身也应该正确地看待建立或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完善新的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只有这样,企业文化的消费才能得以实施。但在现实中,其实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追求最大的工资、福利的回报。有的企业虽然给某些高层管理人员以极其丰厚的工资待遇,但是他们并不满意,反而愿意到工资、福利相对低的单位去,这就是因为后者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企业形象,有思想有魅力的企业老板。

二、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文化。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真正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以对人的价值关怀为目的,确立员工在农行

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把企业的经营理念付诸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行为,体现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企业员工为主体以客户为中心的以人为本。

建立企业文化,必须使每一位与企业相关的人满意,他们包括顾客、员工、股东、社会与环境,以及竞争对手。要真正地让员工消费好企业给予的文化,最重要的是如何确立企业的价值体系或薪酬体系,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问题。首先,企业的决策者要深刻地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的实施、人员的结构、效益的好坏。其次,企业文化的建设应重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提高人,要从企业产品导向向服务导向过渡,要从个人享受向共同快乐转变;再次,是要使员工深切地领会到有形的待遇,比如工资、福利、权利、股份、期权是待遇的一方面,是对以前的终结。无形的文化待遇是对促进员工自身的增值,是面向未来的资本,也就是说价值体系至少包括来自对企业的贡献得到的相对合理的工资福利、来自于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企业员工及社会给予的尊重、荣誉、职务的消费、企业所烘托的个人身份,等等。

如果说优秀的企业文化确实能使员工消费到的话,那么,是否能考虑进行合理地量化分配呢?比如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首先,应鼓励广大的员工感受和体会企业文化给大家带来的益处,树立企业文化是一种待遇的观念;其次,有意识地设立企业文化奖,包括优秀标兵、技术能手、劳模、企业功勋等奖项;再次是明确长短期的学习培训、晋级、度假旅游是一种奖赏;另外,设立奖励某种特别“概念”的机制,等等。诚然,要真正地量化分配无形的价值财富也许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就像把文化要当成是待遇一样,但是,我们一定要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好企业。

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需要的满足既是人的行为的出发点,又是人的行为的最终归宿。激励是强化需要动机的手段,通过激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因此,企业领导者还应当重视激励的作用,努力运用各种激励的方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职工的智慧、创造力和主人翁精神,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企业文化的重要保证是长效机制

企业文化形成非短时之功,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和渗透到心灵深处,才能成为企业员工的共同行为规范和共同意志。即使这个过程有时令人失望地像朝一个在许多人看来很不现实的目标缓慢地、昂贵地前进着。但是,要使一个信念成为现实而不是虔诚的希望,就必须把这个过程看成像释放原子能的过程一样去实现。因此,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成为塑造建设企业企业文化的必然。

企业要经常地将经营观念和使命观灌输、渗透给员工,假如经营观念只是写在纸上的文章,那是一文不值的,它要成为每个人的灵魂,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借助一切机会反反复复地把企业的经营观念和使命观灌输给员工。这并不意味着单纯地讲解观念,而是在实际日常工作中去说那些该说的话,纠正那些应该纠正的事情。所有这些工作的过程可能是繁琐、重复的,但是企业文化建设应是波浪式前进的,螺旋式上升的,不能指望短暂的一时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应是在长时期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这种长效机制扮演过滤器和蓄水池的作用,沉淀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理念、精神、方法、创新等,最终形成企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标准,并不断完善。

四、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氛围,全体员工能够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体现企业的特色、塑造企业的形象,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基业长青。

企业的发展决定于人的因素,包括企业内部的员工和外部的客户。员工认同企业的理念和愿景,客户认同企业的文化和产品。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文化的纽带得以实现。

(一)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确立开拓创新的精神。

国家、企业和个人都需要一种精神,精神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只有开拓创新

的精神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是不怕变革的。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是:如果你停步不前,你就会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无论国家、企业还是个人,开拓创新是不断前进的发动机。

(二)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树立行业典范的自信。

企业品牌是企业整体素质的表现,是企业文化的代言人,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提升企业竞争力就要树立企业品牌意识,实施企业品牌战略。当今世界,品牌时代已经到来,品牌成为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表现。作为高品质、高文化的象征,名牌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是一个企业永恒的竞争力。企业创立名牌要保持独特的个性魅力,名牌富含品质、文化形象与承诺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

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是企业成为行业典范的左膀右臂,二者一刚一柔,刚柔相济。中国品牌的内涵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把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是一个需要发挥全体员工集体智慧的系统工程。

(三)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具有危机风险的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许最好地说明了企业及员工具有危机意识的重要性。比尔·盖茨说:“微软永远离破产倒闭只有18个月。”正是在这种危机意识中微软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微软帝国。龟兔赛跑的故事更是富含管理的哲学。如果把兔子的失误比作企业的风险事件的话,风险的发生对企业是致命的打击。

(四)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形成和谐竞争的状态。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的是文化的竞争,文化竞争的标志是有序的和谐的竞争。对内体现为员工的公平竞争上岗,对外体现为客户的差异化服务市场。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企业文化观念、价值观、企业精神、道德规范、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创新。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行为准则和文化氛围,对内形成企业凝聚力,对外保持企业竞争力,使企业保持持久

的竞争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因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的不竭之源。

(五)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铸造个性特色的产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海尔集团老总张瑞敏以这句话诠释了企业文化之重要性。深厚的文化内涵成就产品的高价位。企业通过产品展示实力、开拓市场、树立品牌、赢得客户、创建形象;客户通过产品了解企业、传递需求、融通思想、认同文化、建立忠诚。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产品是市场的主角,而这个主角供有思想有文化的客户选择。产品和客户永远是市场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甚至是主要手段。文化手段重要性的这种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优秀企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也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得到了初步体现。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着重培养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使其物质资源在精神文化的作用下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才能在今后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企业文化塑造的几点感悟》企业文化2007年第7期

2、《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商场现代化姜瑞云 刘志华 2008年第11期

3、《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商场现代化李恒秋 王奎江2008年第11期。

4、《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党史博采宋三路2008年第3期

第14篇: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的灵魂,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已经为现代企业高度重视。本文结合中核四○四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视外在表现形式而忽视内在精神的落实。部分基层片面追求物质表象、活动形态和外在包装,存在表面化、简单化、形式化,有的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理念众多,没有形成统一的旗帜。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应该有统一的企业文化标识。三是在组织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单打独奏的现象。企业文化成了主管部门或政工部门的事,没有真正落实到质量、安全、生产等管理领域。四是企业文化建设存在消极对待、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现象。

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一是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误区。

首先表现在认识的概念化,由于许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刻,认为企业文化是个筐,不管什么都可以装,把企业文化当作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文体活动。其次是认识片面化,把企业文化等同于规章制度,将制度建设与以人为本相互割裂,造成员工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其三是简单化,将企业文化等同于形象设计,没有把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抓而不实,重视程度不够。企业以生产为中心,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缺乏制度落实,对企业精神、理念等内容仍停留在“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阶段,没有解决“落地”问题。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统筹不力。作为核工业整个行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同样公司与各分公司之间也过分突出了个性化,缺少统一性和标准性。从历史上看,核工业系统也经历了半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四个一切”的核军工文化,同样四○四经过50年发展也已经沉淀出自己的特有传统文化;从现实看,企业经过调整改革,主业公司和辅业公司因为行业生产性质的不同,产生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差异性,忽视了核工业企业的特色。四是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活动缺乏紧密联系,企业理念不能真正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这也是造成企业文化没有活力的根本原因。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企业文化的理念认同。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人本文化,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人,而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是思维模式和观念,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对全体员工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的过程。一是要开展“育人”工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要全方位开展各种培训、教育活动,灌输企业文化理念,发动员工积极参与探讨企业文化,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对文化理念的认同,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主导意识和企业的灵魂。二是开展“自律”教育,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促进领导素质的优化,自觉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示范者和教育者。

(二)营造氛围、宣传贯彻,播撒企业文化的希望种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企业文化传播工作,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企业文化不只应该被本企业的员工所了解和接受,也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到一定程度时为更多的公众所了解并逐渐被接受和认可。一是及时推广运用企业形象标识。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理念、精神等内容,借助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导入将其作用显现在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员工日常行为和企业环境上;二是广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知识。广泛地宣传企业理念,深刻解读企业精神的内涵,使企业文化在员工心中扎下根;三是不断丰富企业文化活动形式。

(三)制定规划,健全制度,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指导力度,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实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管理,建立企业文化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公司企业文化体系,实现管理升级,文化落地。要制定规划。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在执行中落实和提升企业文化。同时,要在运行过程中不断

完善制度。

(四)拓展内涵、有机渗透,增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活力。一是企业文化与思政研究相结合,促进文化创新。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研究会的主课题,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促进核军工企业文化的深入发展;二是企业文化与文明创建相结合,共育文明新风。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建设之中,规范员工文明道德行为,塑造四○四形象;三是企业文化与科学管理相结合,提升管理水平。在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定要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保障。将企业文化融入到质量、安全、保密、5S、廉洁等各项管理之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优化管理体系和多种富有文化理念的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推动管理上台阶;四是企业文化与以人为本相结合,营造和谐环境。要把关心人、尊重人、相信人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在生活上帮助照顾离退休职工及遗孀等弱势群体,以此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极大热情。

第15篇:领导干部选用的辩证思考

“以德为先、真抓实干、亲民廉洁”

——新时期干部选用的辩证思考

在县第二届青年干部论坛上,县委范书记提了“用道德的干部,树高尚之风;用做事的干部,树实干之风;用年轻的干部,树开拓之风;用攻坚的干部,树拼搏之风;用公认的干部,树亲民之风;用自律的干部,树清廉之风”这干部选用的“六用六树”原则。经过深入学习思考,我个人认为,范书记的“六用六树”原则精髓在于领导干部的选用要“以德为先、真抓实干、亲民廉洁”。

一、领导干部选用,道德先行

领导干部的道德关系党和政府的道德形象。党和政府要治国理政、取信于民,离不开良好道德形象的支撑,道德形象是党和政府权威确立的基础。党的道德形象来源于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形象,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养关系党的道德水准高低,党员领导干部道德的先进性彰显和表达党的先进性。

道德是领导干部正确用权的基础。领导干部的道德是既属于社会公德,又高于社会公德的一种政治道德,即官德。官德之所以重要,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手中都握有一定权力,而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有德施权利民,无德施政则害民。

领导干部代表人民行使公共权力,掌握政府公共资源,面对各种诱惑,没有高尚的道德做基础,做事就会出差错、走岔道。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正确认识手中权力的来源和性质,才能公平、公正地分配各种公共资源,自觉抵御各种权力寻租行为,有效维护政府的道德形象。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二、领导干部选用要能够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攻坚克难

实干是党员干部必备的素质,作为党员干部要树立实干之风,就是要在工作中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1、实干之风贵在开拓创新。开拓创新是实干的体现,是求真务实的要求,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党员干部要在思想观念上求创新,努力解决好思想上不愿创新、行动上不敢创新的问题,坚持用创新思维谋划事业的发展,用创新办法破解前进中的难题。要在实际工作中,事事着眼创新,处处体现创新,以创新激发活力,以创新推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实干之风贵在攻坚克难。事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过程,当前社会正处在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改革攻坚时期,还处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党员干部要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坚定信心,知难而进,破解难题,不断打开工作的新局面。

3、实干之风贵在狠抓落实。抓落实要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地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抓落实要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掌握工作的规律性,提高科学办事的能力,实干加巧干,千方百计提速工作过程,提高工作质量。抓落实就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定下来的事情就要抓紧实施,不等不靠;部署了的工作就要一干到底,干出成效。

三、领导干部要亲民爱民,廉洁自律

党员领导干部要保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精神,离开了亲民观,也就无从谈起爱民、为民的积极态度,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也就无从谈起。

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党员领导干部有职责有义务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带头人,也是党员领导干部最起码的党性原则。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从思想上贴近群众、行动上帮助群众、力量上依靠群众,坚决杜绝脱离群众的一切行为。

树亲民之风,党员领导干部要杜绝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群众最痛恨的,它严重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严重破坏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形象。形式主义必然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大兴务实之风,调查研究之风,狠抓落实之风,坚决杜绝一切形式主义。

树亲民之风,党员领导干部要杜绝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格格不入,是党员领导干部亲近民众的大敌。官僚主义盛行的地方,是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个恶性肿瘤,此隐患不除,党的健康肌体会迟早会受到侵袭,甚至演变成为不治之症。领导干部要带头克服官僚主义,走入群众,深入群众,不断缩短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已任,“俯首甘为孺子牛”,做一名真正的人民公仆。

树亲民之风,党员领导干部要务必保持清正廉洁。群众最痛恨腐败,官员的腐败首先是做官者思想的腐化堕落,站在了党和人民立场的对立面,是彻头彻尾的损民行为,是脱离群众的具体体现。当前一些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异邪入灵,抵挡不住金钱、美色、物质的诱惑,在党性考验面前败下阵来,成为背叛党和人民群众的异类分子而钉在了耻辱柱上。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保持清正廉洁之风,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群众才愿意接近你的形象,听从你的安排,服从你的领导,才愿意沟通合作,反映真实情况,才能汇聚天下无敌的人民群众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自警自省自励,时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检点自己的日常行为,不断改进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领导作风,保持清正廉洁之风,做到清已不染尘垢,亲民竭尽所能,做官一身正气。

领导干部选用要“以德为先、真抓实干、亲民廉洁”,这是新时期党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特殊要求,也是培养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根本标准。人民的权力只有授予那些既有德,又有才,既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又能干事、干事的优秀干部,干部队伍才能不断健康发展,党的执政能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第16篇: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辩证思考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辩证思考

摘要:企业文化对职工、企业、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单位。深化对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找准两个结合点,切入点和活动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生产生活各个环节,解决存在问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关健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思考

党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创新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在大力弘扬企业文化的同时,要认清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

1、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和特点。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它贯穿于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之中,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和企业核心竟争力和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深厚的政治色彩的一种工作方法,主要是统一职工思想认识,稳定职工队伍,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生产工作积极性,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都属于意识形态领域范

畴,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在实际工作中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都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出发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展评先树优、谈心走访和竞赛活动来教育和培养职工,树立职业道德观念,最终的目的是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调动积极性,为促进企业发展、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作贡献。

2、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同点与差异。两者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企业发展,手段都是作用于人的思想和行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是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进行组织观念教育的文化体系和群体意识,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归属感。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是指工作方法,它具有鲜明的党性和思想性,是在党委领导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职工灌输、引导和思想教育。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混为一谈,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现代的管理方法,是联系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安全生产的桥梁的纽带,两者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规范、鼓励功能。对实现企业发展目标起推动作用,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感受这种作用的存在。

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两

者齐头并进,企业文化建设着力塑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它反应了企业管理者的意识和行为,再通过安全生产和职工行为表现出来。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如此,企业文化抓的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如鱼得水,反之,思想政治工作就缺乏相应的基础。

1、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企业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措施。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保证企业发展目标上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通过文化活动载体,把思想政治作内容以职工意愿接受的形式融入各项工作之中,河南煤化集团将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放到一个平台上去考虑,做到两个利益最大化,使职工感到企业大家庭温暖,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形式,体现了对职工的尊重和肯定,这些举措既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又涵盖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

2、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促进、兑相生辉。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文化有宏观领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观念、价值、精神表现的形式与载体。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发挥作用。

三、创新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多样化和复杂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传播手段和方式的

多样化,职工的思维方式和动态的、开放的思想方式转变,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出发点,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

1、健全班组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它的内涵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造出凝聚职工、增强企业向心力和竞争力的新形势、新方法。企业文化在培育团队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泛的活动舞台。

2、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党委书记负责的领导机制,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一支以专兼职政工干部为骨干、行政业务技术干部和党团员广泛参与的大政工格局。二是建立综合治理预警与反馈机制。重视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掌握情况,当好领导的参谋,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三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量化考核制度,要把履行思想政治工作职责纳入述职内容,接受职工群众的评议监督,同时完善奖惩机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激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胡主席的十七大报告。

2、裘克人等.新世纪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北京:国

防大学出版社.2002.3、胡炼.论以人为本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2008.3.

第17篇: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考

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考

廉洁是人生品质的闪耀,是思想和行为的升华,是健康企业的基本元素。廉洁文化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矿作为国有企业,必须从战略防腐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廉洁文化这个窗口传播诚信理念,完善廉洁制度,强化廉洁从业监督,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为我矿生产经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如何加强铜坑矿廉洁文化建设,达到促进生产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华锡集团铜坑矿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是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华锡集团铜坑矿是一个以采矿为主的有色金属企业,现有职工二千多人,生产规模大,涉及面广,年产矿量220万吨左右,供矿锡金属近9000吨,年销售收入约6亿元;每年在工程建设、机械设备维修、物资采购等方面需投入的资金量大,特别是涉及采矿、护矿、运矿等特殊的工作成分,对职工会有更强的私欲诱惑力。这样庞大的生产规模及敏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需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造就一支廉洁从业的职工队伍,才能确保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2、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目前华锡集团公司正处于体制、机构改革阶段,廉洁文化建设能够加强华锡集团铜坑矿领导人员、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防止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犯各种错误。

3、是共筑单位和谐发展的需要。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是难以树立外部良好形象、适应企业竞争和挑战的。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广大党员、管理人员倡导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4、廉洁文化建设在生产经营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体现在企业文化的延伸。通过各种渠道,将廉洁文化延伸到车间(工区)、井下作业现场,在很大范围内可以得到传播,从宏观上提高了职工廉洁从业的认知水平;二是实现了情感的融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洁文化活动,使职工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在情感交流中得到进步与升华。

二、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我矿生产经营实际

廉洁文化的发展可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缺乏廉洁理念的企业是难以长久支撑的。当前华锡集团铜坑矿正处于改制、改革时期,难免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单位的实际,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通过苦练内功,以德铸魂,规范行为,提高效益,不断提升华锡集团铜坑矿企业品牌和形象。

1、制定总体规划,明确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根据我矿生产工作实际,制定出思路清晰、任务明确、操作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奖罚分明的廉洁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用三年的时间,通过建设廉洁文化阵地,营造廉洁文化氛围,在广西区属企业中率先构建起具有矿山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思路。

2、把我矿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融入廉洁文化建设之中。在开展廉洁文化建设中,要把华锡集团铜坑矿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融入其中、渗透其中,使廉洁文化更富有生命力、鲜和力、感染力。一是营造良好的廉洁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大宣教格局的舆论导向作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组织严密、职工群众踊跃参加的廉洁文化建设氛围。在实践过程中,坚持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全力支持,纪委负责协调,党支部积极组织,工、团积极参与,形成廉洁文化宣传氛围的合力。二是完善华锡集团铜坑矿有关管理制度,规范廉洁从业行为。在华锡集团铜坑矿的物资采购、工程建设、供矿护矿、设备维修、物料消耗等领域及其它重要权力岗位、经济岗位、关键岗位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廉洁从业行为,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三是强化监督制约机制。要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明确华锡集团铜坑矿在各个经营领域的管理、审批权

限,规范管理、审批程序。

3、构筑与华锡集团铜坑矿生产经营工作相适应的廉洁文化建设平台,抢占视觉空间。如在铜坑矿区主街道建立廉洁文化长廊、利用党支部黑板报建立廉洁文化专栏、在生产区域重点部位、井下显眼位置制作永久性警牌、公布矿纪委监督电话、建立廉洁文化室等宣传、监督渠道,从而培育与单位生产经营相适应的、与创业发展相配套的、具有铜坑矿特色的廉洁从业理念,达到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目的。

三、加强华锡集团铜坑矿廉洁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廉洁文化是多种文化艺术形式承载的文化,是廉洁理论和行为方式以及相互联系的文化总和。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华锡集团铜坑矿廉洁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多种文化艺术形式,把中华民族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和崇廉尚廉的美德承传下来,发扬光大。

1、培育华锡集团铜坑矿党员干部职工的廉洁从业理念,从思想上根植于这一伟大的进程中。廉洁从业理念是廉洁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改革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前人 “学廉、倡廉、崇廉、守廉”的思想理念,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淡薄名利、忠实履职”的自律观念,“真情接受监督,参与阳光工程”的他律理念。通过理念导入,使全矿党员、管理人员、职工清醒的认识到“廉洁是业绩,也是生产力”、“廉洁教育是党员干部最大的福利,也是对国有资产的最好保护”,在创业实践中遵纪守法、廉洁敬业,达到“近墨者不黑”、“近朱者不赤”的最高境界。

2、创新载体,使廉洁文化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一是利用华锡集团铜坑矿丰富的人才资源,厚实的文化底蕴开辟廉洁文化建设新领域。华锡集团铜坑矿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利用我们的优势,外请或自编自导一台具有铜坑矿山特点的廉洁文艺汇演,通过民歌山歌、相声小品等形式突显矿山廉洁文化特色;通过举行书画、摄影专题展览,征集格言警句,举办诗歌楹联征文等,创新华锡集团铜坑矿廉洁文化载体;二是组织进行廉洁文化专题培训、专题辅导讲座,促进全民参与,共同受到教育;三是构筑稳固的廉洁教育阵地。在铜坑网站开设廉洁课堂、廉洁论坛栏目,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深层次的教育并加入到大讨论的行列中。四是将廉洁文化与节日融为一体。以元旦、春节、劳动节、妇女节、青年节、建军节为支点,将节日活动与廉洁文化融为一体。活动内容包括:发廉洁家书、放廉洁电影;组织广大青年开展“我心中廉洁敬业榜样”主题演讲、“廉洁颂”配乐诗朗诵;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廉洁从业宣誓等,实现“读书思廉”、“文艺颂廉”、“教育倡廉”、“以节促廉”的最终目标。

3、全面推进,让廉洁文化在矿山开花结果。创建廉洁文化的目的就是促进生产、推出成效,创出成果,使矿山这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着廉洁的光辉,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探索廉洁文化建设渠道,扎实推进廉洁文化“四进”活动。一是廉洁文化进班子。矿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坚持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廉洁教育内容。通过开展“读书思廉”活动,组织学习古代清廉官吏事迹和当代廉洁从业的先进典型,培养崇廉风尚,提高领导人员的廉洁素养;组织评选勤廉兼优领导干部活动,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利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二是廉洁文化进车间(工区)。利用黑板报、橱窗等阵地或利用班前班后学习时间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组织车间(工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廉洁从业有关规定、制度、法律,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三是廉洁文化进岗位。要结合职业道德、单位有关规章制度及廉洁从业行为规范,把廉洁从业的要求融入岗位职责;要探索适合岗位实践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通过组织学习廉洁从业行为规范,把廉洁从业规范列入岗位培训和应知应会考核内容,促进党员干部岗位保廉;通过在重要岗位设立“廉洁警示牌”、“提示牌”,悬挂、张贴与岗位相关的廉洁从业道德规范、格言警句等,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对岗位的渗透和软化功能。

四是廉洁文化进家庭。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开展以创建廉洁家庭为内容,以陶冶情操为目标,以寓教于乐为形式的领导人员家属亲情助廉活动。如开展“八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领导人员家属助廉报告会、发放一部廉洁治家警示教育片、发出一份“兴廉洁之风,构建和谐家庭”倡议

书、举行一场“家庭助廉从我做起”签名承诺活动、发送一周廉洁短信、开展一场警示教育活动、组织看一场廉洁专题文艺汇演、送一本廉洁教育书籍,使他们充分发挥廉内助的特殊作用。

谭扬勋

第18篇:关于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 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发展速度。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在新时期,企业只有加强企业文化建,拥有了先进的文化,才能满足企业的现实发展需要,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并提出新时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希望能为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3-00-01

引言

企业文化是凝聚企业职工之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它随着企业而生存,随着时代而变化,是企业开拓创新、不断发展的根基与灵魂。新时期企业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反映着时代的精神和风貌。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深刻认识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趋势、新要求,努力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如何继承和创新,更好地与现代文明交融,与社会、市场融入,这是企业经营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一)有助于丰富企业发展理念。考虑到企业发展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企业的发展理念成为了关系企业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及时更新企业发展理念,创新企业发展思路,才能使企业的整体发展形势处于较为乐观的状态。而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属于企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丰富企业发展理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企业文化建设有效满足了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理解,我们应看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并认真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加强文化建设质量。要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和感召广大员工,引导他们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更加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持续发展。

(三)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着明确的阐述,将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高企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加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要加强企业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一个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现了管理的风格,也是一个企业文化的反映。企业的管理制度、行为方式的标准化和程序化,是联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关键。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应当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行为方式,建立起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提倡人性化管理。要注意强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随时关注员工的情感需要,将员工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激发出来,从而发挥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在工作中享受乐趣。根据企业当前实际和对国家负责的使命,利用提炼的企业精神, 对员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进行引导,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共识和深入理解,激发员工超越个人情感,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然后,不断创新激励机制,培养员工归属感和成就感。企业应注重建立薪酬、奖惩、福利、休假等激励制度,合理选配人力资源,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企业应结合不同岗位和不同人员的实际,充分引导和促进员工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方向相统一,使员工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近期的工作目标和远期的发展方向,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要引入劳动力市场价位机制,持续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关系,适当提高特殊人才的待遇,体现企业对人才的厚爱。靠政策吸引人才,靠待遇激励人才,靠实力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潜能,为企业注入不竭动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和落实。企业在加强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则作为保障,并通过统一的操作流程进行实施。从长期来看, 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动态演变的过程,是企业员工共同创造的文化,是企业的魂。这就要求不仅要有专门机构,还要有专人负责,确定目标,有规划、有目标、有经费保证,形成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网络体系,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促其制度化、规范化,使企业走上稳固发展的轨道。

(四)注重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实际上是一种群体凝聚力。在现代管理中,生存和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两大主题,而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凝聚力,能否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将企业员工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团队精神,靠的就是企业文化。企业作为一个大团队,体现出的是作为团队精神粘合剂的企业文化的组织功能,表现形式是使员工在追求自己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的总目标,或实现企业总目标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个人的目标,也就是促使员工的成就感得充分的发挥。以制度管理人,以教育培养人,以待遇激励人,以感情鼓舞人,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运用精神和物质的力量,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引导员工团结向上,同心协力,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形成凝聚力,最终发展成充满活力的企业团队精神,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也是企业在新时期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并使其得到有效的落实,还要注重培养企业员工的团队凝聚力,将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从而用先进、独特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仲伟民.浅析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今日中国论坛.2013.-07.

[2]张兵.浅谈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东方企业文化.2012.

第19篇: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考

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基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关于廉洁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探讨企业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方法途径,并通过廉洁文化建设效果的阐述再次印证廉洁文化建设对于推进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企业 廉洁文化建设 意义 效果

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明确指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教育之中。这是党中央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部署。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健全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优化风清气正、公平正义、上下和谐、锐意进取人文环境的重要课题。总结我公司反腐倡廉工作实践,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必须发挥好宣传教育的基础功能、惩治腐败的警示功能和制度建设的固化功能,使从业清廉的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成为党员干部凝聚力量、带好队伍、勤勉履职、创业奉献的精神动力和行为准则。

1 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廉洁文化建设攸关企业生存发展。当前,企业中的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其中,一些高中级干部严重腐败案件危害尤烈,腐败犯罪“探底”现象值得高度关注,腐败犯罪“黑数”现象日益明显,企业内部管理层腐败持续易发高发,奢侈浪费滋生腐败。因此,企业应强化廉洁政治教育,突出治理腐败的重点,加强监督制约,注重顶层制度设计,推进制度反腐,健全惩防腐败体系,推进廉洁政治建设。

企业廉政建设要求紧密围绕企业经营发展目标,严明党的纪律,把转变作风作为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切实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管理水平。这对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全面推动企业效益目标的实现。此外,廉洁文化体现着文化的独特功能。通过廉洁文化建设,能够提升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效率,净化企业内部工作环境,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廉洁从业环境,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2 关于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考

①要围绕中心,确立创建目标,加强廉洁从业教育,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创新教育方式,结合企业战略规划,通过组织形势教育报告会、廉政教育报告会,邀请相关专家解读中央和中纪委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引导干部职工认清形势,提高党性党风党纪意识,树立与企业一起艰苦创业、共度时艰的信念。企业党委每季度组织管理人员观看一次警示教育片,每年一次到警示教育基地参加相关活动,使干部职工真正从内心深处树立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制腐败。结合企业实际,加强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班子、进科室、进工区、进班组、进岗位、进家庭“六进”活动,开展廉洁书画展、设立廉洁文化建设专刊和专栏,倡导清政廉洁新风。②明确责任主体,发挥好龙头作用。企业领导人员是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责任主体,是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龙头”,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直接影响着本企业廉洁文化的走向和实质内容。因此企业领导人员要自觉做企业廉洁文化的倡导者、组织者、推动者,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探寻反腐倡廉基本规律,积极奉行“从业清廉、创业奉献、立业报国”的廉洁理念,构建“造清廉之氧气,养浩然之正气”的反腐倡廉“生态工程”。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廉洁文化的内涵,增强廉洁文化在本单位体现出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和生命力。③弘扬正气、积极营造廉洁氛围。强化纪律监督检查,推动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严格纪律检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和工作作风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大力弘扬清风正气,坚决打击歪风邪气。认真开展增强“责任、能力、担当”意识教育,切实破除既有观念、既有能力、既有成绩、既有利益的“四个既有”观念,增强全员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强化“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的监督,促进厉行节约。加强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费用报销、铺张浪费、借机敛财等问题进行监督检查。纪委监察等部门不定期、不定时地对相关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既查处违纪违规当事人,又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绝不姑息。④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把案件查办工作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通过突出重点查办、拓宽畅通信访渠道、坚持文明办案等严格问责追究,严格责任处罚,依法惩处,继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鼓励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如果在检查中发现施工过程中有违反廉洁从业有关规定行为的,组织应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定给予严肃查处,以儆效尤,确保工程优质、效益优良、干部优秀。

3 拓展企业的廉洁文化建设效果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是防范廉政风险的必然选择。廉洁文化建设在我国源远流长,但企业廉洁文化是伴随企业文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时间较短。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意见》,对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把上级的文件精神与企业自身发展实际相结合,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廉洁制度、行为准则,以及企业的廉洁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打造廉洁文化在企业能够良好的“生长”的环境,要给足“阳光”、“雨露”和必要的“呵护”,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自觉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从业原则,变他律为自律,把制定的各项廉洁规定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把无形的制度变成全体职工的一种看得见的高度自觉。构建完善勤廉典型人物、事迹,违纪违规人员的奖励和处罚机制,让勤廉者做得更好,违纪者不敢和主动抵制违纪,这必将会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营造整个企业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的良好氛围。经济效益的提升反过来能促进企业良好的廉洁思想、行为、机制的养成。因此,“两手抓”还是根本方法,“两手硬”更是重要保证。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的廉洁文化建设才能基业长青。

总之,要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既要抓好组织的具体活动,又要注意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形成长效机制,使廉洁文化建设常抓常新、持续见效,既要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健全党政齐抓共管的廉政体系、业绩考核机制、效果评估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成本投入机制以及理论研讨创新机制,又要抓好监督考核、经验总结推广再创新等工作,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统揽长远和目前任务目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廉洁文化就能在企业真正落地开花,结出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1]丁向东.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倡廉[J].现代企业, 2010(08).

[2]陶泓宇.坚持“五个注重”,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J].价值工程,2010(23).

[3]张敏.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2).

第20篇: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时效性、娱乐性、丰富性等特征,在坚定员工理想信念、培育员工健康情趣、丰富员工业余生活、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事关企业建设基础,也事关民心的凝聚和生产力的提升。本文从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入手,剖析了具体原因,探寻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加强 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思考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优化员工科学文化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员工团结、娱乐身心健康,保持企业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不断加强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与创新,是新时期新阶段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围绕主题主线,主动迎接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创造性发挥其作用,值得各级认真思考。

一、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五多五少”: 一是硬件多,利用少。从调研情况看,大多数企业文化硬件设施配备还是相对比较齐全,但大部分企业干部对文体器材设施一味强调要“管好”,而不是“用好”,图书室、俱乐部、活动室只有在领导检查时才打开,器材利用率不高。还有一些文体器材由于员工不会用,像架子鼓、电贝司、吉它等乐器和一些健身器材处于闲置,成了摆设。 二是设备多,保养少。许多单位文体活动设备还是比较多,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图书破损无人补缺、健身器材损坏严重无人修理、部分乐器锈渍斑斑和残损无法使用等,现有的设备资源缺乏很好的专人保养,不能有效发挥设备的应有作用。

三是员工多,骨干少。部分单位的企业文化活动氛围不浓,缺乏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文体骨干队伍来引领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形成挖掘、培养文体骨干,再由文体骨干来引领企业文化活动、培养新人的良好循环机制。“吹拉弹唱”成为个别有文艺特长员工的“专利”,大多数员工则游离于文娱圈外,不少员工只是打篮球、看电视、玩电脑等。

四是制度多,落实少。部分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保障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如每周举行一次文艺活动或体育比赛、每月更新一次黑板报、每季度与当地单位进行一次文体交流活动等等,但是由于时间紧张或者别的原因,落实的特别少,规章制度大多成了一纸空文,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比如,部分单位的书评、影评是几年换一次,一劳永逸,纯粹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失去了书评、影评本身的意义。

五是活动多,效果少。一些企业文化活动搞了不少,但活动没有与教育管理及业务工作做到有机结合,纯粹为“娱乐”而活动,不能与时俱进,缺乏新意,没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活动所体现的思想性、时代特征、企业特点不鲜明,直接影响了活动的应有效果。

二、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因剖析 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受以下“五种矛盾”的制约和限制:

一是工作任务繁重与开展文体活动需要时间投入之间的矛盾。近年来,随着企业生产任务、教育活动的不断增加,企业干部在抓政治教育、业务学习的同时还要应对各种检查、考核,工作负荷较大,许多员工也都非常希望开展各种企业文化活动缓解压力,但苦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时间和精力很难保障。

二是员工文化需求多元化与活动形式相对单一之间的矛盾。现在的员工思想活跃,知识面宽,表现出对文化活动多样化的需求,大多数员工希望欣赏到更多更好的艺术形式,得到更高更新的娱乐享受。在调查时发现有一些员工对现在企业文化生活现状不满意,认为活动内容比较浅显、形式相对单

一、缺乏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减弱,导致在组织各项文体活动时,一些员工参与活动热情不高,个别员工甚至是消极对待。

三是文艺骨干队伍培养慢与易流失之间的矛盾。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文体方面有特长的更是凤毛麟角,许多单位花大力气培养的文体骨干,由于目前对文体骨干的保留缺乏相应的政策倾斜,员工调动频繁,致使文体骨干流失严重,“传帮带”未跟上,形成了断层。缺少了文艺骨干的组织和模范带头作用,难以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活动开展的难度加大,造成企业文化活动质量不高,长期在低层次徘徊。 四是员工强烈的求知欲与学习活动开展不足之间的矛盾。随着时代的进步,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但在企业,日常的文化活动仍然停留在打篮球、看电视、玩电脑,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失去了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加大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

五是经费不足与硬件设施耗费高之间的矛盾。按照规定,企业必须设置学习室、图书阅览室、电脑室、棋牌室等,各类器材设施的配备也有相应的标准。但由于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划拨时间长,娱乐场所费用偏低等因素影响,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设施因陋就简、量少质次的现象。

三、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基层员工文化生活,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提高“两个认识”,更新企业文化理念。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而产生的规范行为、促进发展的文化因素,是思想、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概括,是基层员工的一种需求,反映员工的全部精神风貌,表现出一种向上有为,而不缺乏时代感和企业特色的文化氛围。只有正确理解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开展企业文化活动时才能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构建更宽泛的文化平台。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作用。企业文化活动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科学文化知识,也使企业成为凝聚员工的生活乐园和精神家园。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对政治教育的深化作用、对生产工作的激励作用、对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对员工道德情操的陶冶作用,才能更加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加大时间与资金的投入,提高企业文化水平。要打破原有的企业文化思维定势,致力创新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开拓视野,拓宽思路,参考其他单位的文化建设,甚至国外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拓展企业文化的特殊外延,开展更能吸引员工的活动,才能满足员工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二是要落实“三个健全”,保障企业文化建设。要健全文体骨干的培养与保留机制。要善于发现员工文化方面的特长,加强对文艺骨干的培养,充分发挥现有文艺骨干的作用,拉动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面对企业人员流动快、文化骨干难留的现状,应建立健全文体骨干的培养和保留机制。每逢员工调动时,可通过与员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方面采取政策倾斜的办法,达到留住文化骨干的目的。同时鼓励他们发挥传帮带作用,尽可能将技艺传给工友,保证骨干队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要健全配套的企业文化设施。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过硬的文艺骨干队伍就一定要有与之配套的硬件设施,否则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企业文化活动所需的器材、设施应根据员工需要什么、员工喜欢什么来添置和完善,而不是盲目的引进,如图书阅览室书籍可以请书店或图书市场送书进企业,由员工自行挑选;一些乐器可以根据基层文艺骨干的专长购买。要健全完善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基层干部应将企业文化建设切实列入议事的日程,纳入年度计划,制定相对稳定的适合本单位实际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在不断加强硬件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同时,积极组织各类竞赛活动,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个员工都从中摄取足够的精神营养,积极创造全方位开发,全员参与的大文化环境。

三是要加强“三个结合”,提高企业文化活动质量。要结合员工兴趣爱好开展活动。企业文化活动目的是激发员工的情趣,让员工身心得益。活动的开展要结合企业员工的兴趣爱好来开展,才能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结合政治教育开展活动。企业文化建设要结合政治教育一起进行,不仅能增强企业文化活动的思想性,而且能提高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能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要结合企业工作开展活动。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各项正规化管理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可以有意识地结合业务技能开展活动,不仅为企业文化活动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又增强了工作的趣味性、娱乐性。 参考文献 :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06-27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R].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3]李昕,赵春玲.基于和谐企业构建的几点思考.企业活力[J],2007.2 [4]S.P.Robbins, Mary Coulter.管理学: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463,484

企业文化建设辩证思考
《企业文化建设辩证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