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研报告

江苏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49:20 来源:调研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江苏农村税费改革调研报告

百有论文网()

江苏农村税费改革调研报告

百有免费在线资料库() 收集

江苏是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地区,改革历时已有一年,认真回顾总结农村税费改革的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化解矛盾的途径和办法,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巩固和发展改革的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的基本情况和初步效果

1.农民的减负目标已基本实现。农村税费改革的核心和主体目标是减轻农民负担,江苏各地围绕这个主体目标,深入发动群众,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实施,顺利完成了方案制定、上报审批、组织归户、检查验收、夏秋两季征交等各个阶段的工作,保证了税费改革平稳有序的推进。税改后全省共征收农业税25.61亿元;农业税附加5.08亿元,农业特产税0.9亿元,农业特产税附加0.18亿元,一事一议筹资8.8亿元,合计40.59亿元,农民人均负担77元,较改革前税收及合同内、外人均负担154元,减少77元,减幅为50%。“两工”提取1.67亿个,较上年减少 2.6亿个;以资代劳总额3.86亿元,较上年减少6.8亿元。

2.各项配套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1)大部分地区的乡镇村区划调整、人员分流工作已基本完成。全省乡镇数已由改革前的1974个减至1372个,乡镇平均人口由3.1万增至4.5万;行政村由35258个减至20219个,缩减幅度为42.7%;村组干部由43万人减至22.65万人,其中村干部减少8.7万人,仅此一项减少农民负担4.4亿元。(2)推进了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税改中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由编制部门重新核定教师编制,人事部门核准人员和工资,财政部门核拨经费,委托银行代发到人,使部分地区过去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按照适度规模办学的要求,调整了农村教育布局。(3)推进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通过采取综合设置、精简人员编制、建立用人竞争机制、确定事业单位法人地位等措施,对原来的“农村七站八所”,加以辙并改建。全省大部分地区的乡镇事业单位已由原先的20个左右调并为现在的6—8个,精简人员编制达到30%。并从有利稳定、人尽其才的原则出发,对精减人员实施了多渠道分流。

3.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规范了农村税收的征收行为。为了保证税改后的村级组织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的开展,江苏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规定转移支付资金必须优先保障村级基本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江苏去年上述各项到村资金10.03亿元,高于改革前1999年村三项支出9.27亿元的水平,使大多数村的基本开支得到了保障。为了规范征税行为,江苏按照中央要求,将农业“两税”以及附加的征收职能归口为乡(镇)人民政府财政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村级范围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的意见》。与此同时,还针对涉农收费问题采取了一些专门措施。

4.改革使农村长期积累的许多矛盾得到初步化解。其中包括计税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第二轮承包政策落实不到位形成的机动田、黑地、两田制、、宅田合一等问题,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的稳定。农村税费改革还增强了各地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紧迫感。各地采取措施,清理账目,已分类处置了一批历史债务。

二、改革留有难题和大量的后续性工作

1.税改后一部分乡(镇)村的可用财力明显减少,难以维持低水平运转。在苏南如果以每年10万元为基本自给目标,有缺口的村约占10%;在苏中如果以7万元作为基本自给目标,有缺口的村约占30%;在苏北如果以5万元作为基本自给目标,有缺口的村也要达到30%。全省2.1万个村,大致有6000个左右的村存在缺口。税改后出现了一些减支因素,

但总体上要保证这些村的正常运转还相当困难。

2.一部分乡(镇)陈欠债务数额大、清偿难。有的村仅农民手中的各类债务凭证就有十几万元。大部分负债乡村缺少可以盘活的集体资产和可以用于清偿债务的资金来源。因为负债,有的乡村受到了司法诉讼和冻结账户、查封财产的法律处罚,分散了干部精力,也给农业税征收增加了难度。农民以债据抵税成为今后税收中难以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3.经济贫困地区对配套改革的承受能力较弱。一部分经济贫困地区因缺少对改革的成本投入,出现了教育布局调整难、事业单位改革推进难、人员分流落实难等一系列新的矛盾。宿豫县辙并村组以后,精减村组干部 4442人,一次性补偿需要资金617.18万元。灌云县农村教育负债4496.98万元,目前亟待解决的学校危房有10万平方米,需投入6000万元,经费的筹措十分困难。

4.由于筹资筹劳数额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村难以举办公益性事业。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大型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乡村公益事业受制于投资主体受到一定影响;一部分乡(镇)村的道路、桥梁、水渠急待修理;关系到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累性问题更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仅靠筹资筹劳,要上那些使公众受益的社会项目难度很大。

5.农业税收任务因缺少征收保全措施增加了难度。税改后,农业税的征收主体是农税征管机关,乡镇只属于委托代收机关,农税部门限于人力、物力和缺少应对手段,要完成当期的农业税征收任务和清收尾欠税款难度较大。发展下去,势必造成拖欠越来越多,尾欠越来越大。

6.一部分种粮大户和纯农户因税改反而增加了负担。据丹阳市测算,税改后,种粮大户每户增加负担约50元,增负20%左右。

7.水利:工程水费等涉农服务性收费标准提高给农村税费改革造成了负面影响。

8.“一事一议”的规范要求与农村的实际情况不尽吻合。许多地区由于受到议事内容、议事条件、农民民主议事素质等方面的制约,影响了议事效果。议而不决、议而不行或根本就无法议事的事情累累发生,一些地区已经将一事一议“束之高阁”。

改革是权力与经济利益的调整,在农村税费改革的主体任务基本完成之后,由于旧体制的“惯性”作用,以及对解决旧体制遗留问题的思想准备、政策准备和经济准备不足,方法欠妥,仍然存在一些矛盾,这是正常的。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着力化解问题和矛盾,认真做好改革的各项后续性工作才能实现改革的各项预期目标,不断深化和发展改革的成果。

三、积极探索税改难题的解决途径

(一)坚持“治本之策”,用发展的办法化解矛盾

1.坚持“治本之策”,明晰农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目前,江苏农业在增长方式上,还是以粗放经营为主;在生产方式上,还是以家庭式的小规模生产为主;在经营方式上,还是以对计划的依赖性为主,特别是粮食、棉花、蚕茧生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贸、工、农分割。这个“三为主、一分割”是导致一部分地区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慢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道路。一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的市场化。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适应市场化的信息问题、市场体系问题、市场主体的培育问题都做得不够,走向国际化更不够。江苏要发展集约化农业,大踏步进入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二是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水平。不能再满足于家庭式的经营。因为家庭式经营无法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三是用先进的科技来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扩大消费的需求。四是积极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只有产业化才能打破贸、工、农分割的局面,留住加工、流通这两块的利益,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问题。江苏结合农村税费改革的实际,加强对推进农业市场化、专业化、科技化、产业化的研究,即规模农业与效益农业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坚持“治本之策”,积极推进城市化带动战略。江苏结合农村税费改革,推进了行政区

划的重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行政区划与城市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通过发展城市,增强其辐射与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全省共有13个地级市、30个县、28个县级市、50个辖区先后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中心城市的区域范围得到了扩大,为城市的扩容和资源的优势互补创造了条件。

在农村税费改革调研中,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一个农民当他由农村迁入城市以后,其消费水平会增长2—3倍,一次性的消费支出会高达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农民进城以后,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具有经济实力,可以在城市投资办工业、办商业以及其它产业。因此,用“拆除门槛放农民进城”的办法,不仅可以减少农民,有利于推进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使留在农村的农民富裕起来,而且可以有效地刺激需求,拉动消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化解矛盾

1.以创新的思维和办法主动积极地化解农村集体债务矛盾。

农村集体债务过重是诱发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实施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重阻力。解决乡(镇)村的陈欠债务问题是江苏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后续性工作。

如何解决乡村集体债务问题,江苏各地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除已经清偿了一批历史债务外,还创造了一些好的做法,推广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组织财政、审计或中介机构对乡(镇)村债务复审,挤掉债务水份,分清债务性质,鉴定落实还债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于确应由乡镇承担的债务,通过组织收欠还债、核销减债、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以及调减、免利息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又如通过转让、出租、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化解债务矛盾。江苏的乡镇和企业大都有一定数量可以利用的存量资产,有的是闲置厂房、土地和设备;有的是技术、专利和品牌。将各种有形与无形资产加以充分利用,发挥其效益,对于化解债务矛盾是十分有利的。

2.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积极稳妥地搞好农村教育布局的调整。农村税费改革所涉及的教育布局问题和财政负担问题,在江苏大部分地区表现得都比较突出,即使是在比较富裕的苏、锡、常地区,也有一些乡(镇)反映强烈。大家普遍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关心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教育投入已经成为一项大宗投入。大多数农村学校的面貌与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变,进行教育布局调整不能搞成新一轮的达标升级活动,而应该以教育资源的内部调整为主。要防止和纠正少数地区在教育布局调整上的贪大求洋倾向。对于那些原本就存在着生源不足、而要在调整中扩班招生的学校应首先搞好内部挖潜。

教育布局的调整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要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以及农村人口将大量转入城市等现实因素,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搞好调整,并尽可能将学校向城市和农村中心集镇集聚。应允许和鼓励农民选择学校,送子女进入城市求学。这可以作为义务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

3.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解决税改中的其它难题。税改中的其它一些难题,也应该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去加以解决。许多办法和创意在群众之中,关键是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做好调查研究和集思广益的工作。

例如,一年一度的农村筹资筹劳问题,有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就建议采取并年集中使用的办法。用这种积少成多的办法可以办成一两件大事。当然这样做必须征得大多数村民的同意,必须先积攒、后使用,先积攒的资金要专户储存,不准挪作它用,还有的人建议在郊村之间可以开展筹资筹劳等方面的互助互济。今年先办你们村的事,明年再办我们村的事。关键是村与村之间要建立信用,不搞“平调”。

又如,农村的水利建设问题。由于税改以后,资金投入机制发生变化,“两工”和公积金

取消,村内的农田水利工程由村民实行“一事一议”来解决。但占农村水利工程总量70—80%的跨村、跨乡工程谁来负担,谁来投入,谁来组织实施?为了保证农村的水利建设,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国家对农业的补贴,要逐步转到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大型水利工程要继续坚持以政府组织引导为主。跨地区工程要由受益范围内的单位与个人共同出资、统一兴办。

再如,许多地区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建议:税改后农民的税负轻了,一年的税负可以一次交纳,不必再分为夏季与秋季两次征收,这样还可以大大减轻农税部门的征收压力,减少税收成本。对于纯农户和种田大户负担较改革前减幅不大甚至有所加重的问题,也有不少地方的同志提出改进建议。他们认为,改革前农业税是按田亩征收,而“三提五统”是按人征收,费改税后一律按田亩征收,农民负担由人口向土地转移,形成了种田越多负担越重的反常现象。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农业税附加可以考虑改为以村为单位按劳负担。

(三)克服旧体制的惯性作用,坚定农村税费改革的必胜信念

江苏的农村税费改革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局,但由于旧体制的惯性作用,化解各种积累性矛盾的难度很大。因此,当前江苏的农村税费改革一定要在巩固和深化上做好文章。一方面要防止滋生松懈、畏难和厌战情绪,继续发扬知难而进、知难而上、持之以恒、连续作战的作风,把工作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认真地“回头看”,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地、实事求是地调整政策和工作部署。

推荐第2篇:江苏大学毕业论文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会计学G会计06023061206058李 敏

2010年5月

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沃尔玛内部控制调研

调研单位:镇江沃尔玛

调研时间:2010年4月----2010年5月

一、沃尔玛简介 沃尔玛·沃得购物广场位于镇江丁卯片区商业核心位置,商业配套已初具规模,两年内该片区将有10万消费人口入住,项目商业规划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这也是沃尔玛在中国境内开设的第67家卖场。沃尔玛镇江谷阳路分店是沃尔玛在镇江开设的第一家分店,也是沃尔玛在中国开设的第150家商场。该分店位于镇江新区沃得购物广场二层、三层,营业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主营生鲜、食品、服装、家电等近2万种商品。沃尔玛的经营理念是为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一站式购物”体验,镇江店开业之初便推出了一系列的商品促销活动。

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目前,沃尔玛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000家商场,下设53个品牌,员工总数21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2亿人次。

沃尔玛1996年进入中国,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总部于2002年在深圳设立。经过十三年的发展,目前沃尔玛已经目前沃尔玛在中国经营多种业态,包括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商店、社区店,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的90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180家商场。沃尔玛至今在华创造了超过50,000个就业机会。

与在世界其它地方一样,沃尔玛在中国始终坚持公司的优良传统,即专注于开好每一家店,服务好每一位顾客。始终为顾客提供优质廉价、品种齐全的商品和友善的服务。沃尔玛在中国每开设一家商场,均会为当地引入先进的零售技术

及创新的零售观念,帮助提高当地零售业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共同繁荣。

沃尔玛在中国的经营始终坚持本地采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支持当地制造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沃尔玛中国销售的产品中本地产品达到95%以上,与近2万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沃尔玛一贯视供应商为合作伙伴,与供应商共同发展。2009年9月,在由上海商情-供应商满意度测评办公室中心发布的《2009供应商满意度调查报告》中,沃尔玛被评为“2009供应商满意的连锁企业”。这已经是沃尔玛连续六年获此殊荣。

二、沃尔玛采购环节关键点内部控制分析

(一)请购与审批控制

沃尔玛通常每年采购两次,一次在春季,一次在秋季,沃尔玛对于产品有很详细的分类,每类产品都有不同的部门负责,在每一季采购前,沃尔玛的买手会根据上一季的市场销售情况以及未来趋势作一个采购计划,比如未来准备销售什么产品,大致数量等等。沃尔玛会收集产品信息及报价单,通过电子确认系统(EDI),向全世界4000多家供应商发送采购订单及收集产品信息和报价单,并向全球2000多家商场供货。另外,请购过程中还要优先考虑到仓库的库存物料,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采购工作。

(二)订购与签订合同控制

沃尔玛有一个专门的采办会负责采购。经过简单的分类后,该小组会用E-MAIL的方式和沃尔玛全球主要店面的买手们沟通,这个过程比较长。在世界各大区买手来到中国前(一般一年两到三次),采办会的员工会准备好样品,样品上标明价格和规格,但决不会出现厂家的名字,由买手决定货品的购买。它会要求供应商集齐所有的产品文献,包括产品目录、价格清单等,选择好样品提交。买手决定了购买的产品后,买手和采办人员对被看上的产品进行价格方面的内部讨论,定下大致的采购数量和价格,再由采办人员同厂家进行细节和价格的谈判。谈判采取地点统一化和内容标准化的措施。并会在审核后的90天内给予答复。沃尔玛合同文本很规范,除了主合同文本外,还有几份附属的协议,如何填写可以咨询采购经理或助理,按其要求填写后交于采购,采购会将合同报深圳总部审批,审批后会返回采购,其中一份给供应商。一般审批下来的时间是一至两个月

之间,在此期间须追踪采购合同审批下来的进度,否则会出现无合同的现象。签订的附属合同文本中要求供应商提供电子邮箱给沃尔玛,沃尔玛对帐单及相关告之信息会通过此邮箱发送给供应商。另外给供应商一份《沃尔玛供应商货款结算须知》,内有关于订单、开票、送票的相关程序及注意事项。

(三)货物验收控制

在谈判结束后,沃尔玛会随时检查供应商的状况,如果供应商达不到沃尔玛的要求,则根据合同,沃尔玛有理由解除双方的合作。有的供应商善于“蘑菇”,接到定单后因生产旺季或者其他原因,迟迟不给我们的单派上生产线,这时我们要做的是敢怒敢言,直接找供应商负责人,要求按期生产,不然则有必要换供应商。供应商有安排物料生产的过程中,有必要去到供应商生产车间,紧订质量。所以跟单中既要要求供应商时间上能按时,也更要要求供应商质量上一定不要出差错。购买的货物回到仓库后,采购应协同质检进行全部产品的验货工作,并在备料单上做好相关记录,待所有料都验收完毕才算一个订单结束。另外采购还要做的是在每次验收货物完成后做好相关物料卡,以便日后其他货物采购的有序进行。如货未收足,在订单过期之前仍可以拿订单要求供应商再补送缺货的品种,如订单过期之前仍无货,则需要重新采购,协调缺货的产品延期送货。

(四)货款结算与付款控制

当货物验收完成后,沃尔玛就会开信用证给供应商,沃尔玛结帐一般为货到60天,对帐款的规定很清楚,信誉也很好,只要供应商按时开票,结款资料准确,都能按时回款。一般发票应在结帐前一个月寄到,如6月1日至6月20日期间的送货,在6月25日前寄到,6月21日至7月10日的票在7月15日前寄到即可。如果发票开得太迟,则会影响供应商的回款时间。发票的开具,参照《沃尔玛供应商货款结算须知》,内有详细说明。为加快发票的处理速度,以订单为最小结算单位开具发票。即当一份订单有两次或超过两次以上的送货时,须将订单的所有送货金额开在一张发票上结款。一张发票可对应多份订单,但要确保这几份订单的所有送货金额一次开完。《沃尔玛供应商货款结算须知》一般在合作之初,沃尔玛就会给供应商。然后将开好的发票以EMS寄至沃尔玛深圳总部。沃尔玛的付款清单(即对帐单)会在到帐前4-5天,以邮件形式发至供应商在合作

之初设定的邮箱,付款清单详细说明了,几号付款哪张发票,多少金额,哪天付款等。货款到期时,会自动打入供应商在合作之初设定的帐号。

三、沃尔玛中国本土化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缺货现象严重

沃尔玛镇江店持续缺货现象。缺货商品主要包括食品、运动器材及汽车用品三个方面。在缺货最严重的食品区域,缺货商品不下30种,涉及到休闲食品、饮料、大米、食用油、调味料等,涉及外地及镇江本地生产厂家的商品。当有消费者问“这个商品什么时候会有?”时,沃尔玛的工作人员均以“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货”回话,甚至连其经理也表示不清楚。同样是零售业巨头,同样是在镇江,家乐福、欧尚等大卖场却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形,即使“个别商场出现过缺货,但最多也就几种,不会出现几十种的。”

(二)与供应商关系处理不当

与供货商良好的关系是沃尔玛曾经津津乐道的。在中国,沃尔玛与供货商的摩擦却一直没有断过。对于镇江本地采购的商品,沃尔玛都要求供货商直接配货至门店。而且沃尔玛对商品配送的要求极为严格,尤其是时间管理最苛刻。通常情况下,除了生鲜供货商和日配供货商之外,配送中心都需要先预约——中午12点规定送到的,如果13点才去,就要重新排队。大多数本土供货商目前在供应链管理和网络化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上可以说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还很难匹配沃尔玛的这种时间管理。由于交通堵车等非人为因素,供货商延迟了送货,此时沃尔玛方面拒绝收货,就只能再次约定,再次重新配送,实际上增加了供货商的成本。对于一些本土供货商来说,因为没有自己的物流公司,只能聘请其他的专业公司操作,但是面对这样严格要求的客户,有些物流公司也不太情愿去送货。 另外,让供货商们难以接受的是,商品价格很大程度由沃尔玛来确定。沃尔玛采取倒推的办法来确定供货价格。比如某供货商代理了一种饮料,沃尔玛首先会为这种饮料确定最终零售价格,给自己预留出20个点的利润空间后再往后倒推,由此得出的价格便是供货商的供货价格,而降价导致的利润损失很可能由供货商承担。而且,沃尔玛要求供货商保证在沃尔玛销售的商品必须是同城商场中价格最低的,不然将面临撤柜的命运。而一旦沃尔玛降价,别的超市会紧随其后要供货商降价,否则会失去的合作伙伴。

(三)信息系统难显优势

沃尔玛领先高效的信息系统备受业界推崇。借助自己的商用卫星,沃尔玛便捷地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全球联网。通过这个网络,全球 4000多家门店可在一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内外部信息系统的紧密联系使沃尔玛能与供应商每日交换商品销售、运输和订货信息,实现商店的销售、订货与配送保持同步。另外,从1980年末开始,沃尔玛就开始强制供应商与其进行信息系统对接,这也是沃尔玛信息系统能在美国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而现阶段,我国的商业环境束缚了沃尔玛这一优势的发挥。国内大多数供应商信息化水平较低,只能和沃尔玛进行简单的数据交换。同时,由于受政策的限制,沃尔玛的卫星通讯系统在我国无法发挥作用,其全球采购系统、全球物流系统的有效共享在我国市场大打折扣,后台物流系统各环节同样不能做到像在国外那样严密配合,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率。跨地区的连锁配送难以实现,极大地影响了沃尔玛在我国低价政策的实施。

四、结论

在认真研究沃尔玛在镇江的本土化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沃尔玛急需在镇江市场本土化,但目前它已经改变的东西并不是很多。沃尔玛自认为他自己的标准就是全世界通用的标准,实际上,在镇江市场上还是表现出了水土不服。如果沃尔玛想把世界通用的标准引入中国,就应该更好的实施自己的本土化战略,使之成为适应中国市场环境的标准。

沃尔玛作为世界最大的零售巨头,其实力不容忽视。沃尔玛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都是异常的宝贵,尽管目前这些经验和中国本身的情况尚不能很好的融合起来。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是沃尔玛具有的每一项经验都是一个非常优良的零部件,一旦这些零部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并且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再加上本土化的润滑油,它所能够爆发的力量将是无可限量的。

毫无疑问,沃尔玛所代表的正是21世纪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方向以及连锁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场本土化战斗中,谁将会笑到最后,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推荐第3篇:关于江苏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江苏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落实省政府确定的加快乡镇文化站建设、开展“送科普、送戏、送电影下乡”的具体工作任务,根据省财政厅、省文化厅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2006年2月底和3月上旬,两厅组成联合调研小组,深入昆山、涟水县、沭阳县、盐都区、兴化、邗江等地农村,围绕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进行调研。调研组认真听取各级财政、文化部门和县(市、区)、乡镇党委政府、村委会负责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走进农民家中听取群众的呼声,把握农民真实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江苏农村文化的现状

总体上看,我省的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九五”期间,省政府拨出专款3750万元用于解决全省乡镇无房、危房文化站建设。“十五”期间,省政府召开全省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相关政策,设立了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专项经费,从2002年起每年由省财政拨出1000万元,扶持苏中、苏北地区新建和扩建各级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137个,其中新建项目超过80个,各市、县配套资金达31199万元,各项目单位自筹资金11704.38万元,资金总量和建设规模在“十五”期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省政府还拨出2730万元专

1 款,解决了全省30个无房、危房文化馆、图书馆问题。到2005年底,全省已实现了2002年省政府在全省基层文化工作会议上确定的“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在文化部开展的文化馆、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我省一级馆的总数均名列全国第一(一级文化馆31个,一级图书馆47个)。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省文化厅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推进重点基层文化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我省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特色文化乡镇、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文化标兵的评选命名,培育了一批农村文化骨干,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使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受经济基础和地方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程度的制约,我省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落后。在不同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发展很不平衡。如,全省47个国家级一级图书馆中,苏南地区5个市27个,占总数的57%,苏中3个市12个,占26%,而苏北地区的5个市仅有8个,占17%。“十五”期间,全省近1200个乡镇文化站,面积低于300平方米的有493个,其中无房站111个,占全省文化站总数的38%。按区域分析,苏南地区低于500平方米(不含500)的乡镇文化站有107个;苏中地区141个;苏北地

2 区382个。扬州市乡镇文化活动场地的总面积由1999年的11万多平方米减少到现在的7万多平方米;南通市文化站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21843平方米下降到现在的52817平方米,5年减少面积达69026平方米,占原有面积的56.7%;兴化市全市文化站面积由2001年的9730平方米下降到2005年的7314平方米。

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地方尤其是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集镇建设和乡镇合并过程中,变卖、出租、拆除文化站,从而出现了一批无房站;二是少数地区乡镇在文化站与广播电视站合并期间,将文化站房产变卖、文化站人员集中到广电站办公,运行一段时间后,广电站又改为垂直管理,导致一批文化站资产流失;三是“九五”期间全省消灭无房文化站时,乡镇文化站负债建设,建成之后长期负债运行,由于乡镇财政拮据、无力还债,乡镇政府只得将文化站变卖还债;四是乡镇财政困难,乡镇领导为解燃眉之急就卖文化站。如涟水县陈师镇文化站,“九五”期间省财政补助10万元建起了400多平方米的文化站,淮安市还奖励了1万元,2004年由于乡镇财政困难,镇政府就以12万元的价格将文化站出售掉。仅涟水一个县就变卖掉了8所文化站。五是文化站被挤占现象严重。如涟水县朱码镇,“九五”期间省财政扶持10万元建起的文化站,被镇政府划给了公安派出所做办公楼,文化站长就在乡镇大楼里办公。六是瞒报、不报。如沭阳县37个乡镇大多数文化站无站房,出于某种原因,“九

3 五”期间根本就没有上报;2004年文化厅统计无房站时,该县仍然没报。一些乡镇文化站明明无文化活动用房,在统计上报时,将文广站的广电机房、站长的办公室和宿舍也折算成活动用房面积。统计表中50平方米以下的文化站,实际上就是无房站。

二是农村普遍存在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问题。各地普遍反映,目前老百姓的精神空虚,赌博、迷信活动猖獗。沭阳县反映,现在是“教民人数比党员还要多”,睢宁县现有教民7万多人。兴化市反映,目前农民捐资建寺庙、建教堂的积极性很高,文化站不如寺庙建得好、锣鼓声不如麻将声高、文艺骨干变成了和尚去念经。2001年省政府取消了每人每年1元钱的电影费之后,全省农村电影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在走访过程中,老百姓抱怨:想看戏看不到戏,想看电影看不到电影,想看书,文化站的书又太旧,一本书三四十块钱,太贵、买不起。

曾经有同志感到困惑:现在的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去了,农村里就剩下老年人和孩子,农民还究竟看不看书、喜欢不喜欢看戏和看电影?在被称为“泰州一支独秀”的兴化市周庄镇文化站,我们仔细查阅了借书卡,全年借阅人数在3000人次左右。农民读书的类型,青年人当中女同志喜欢看言情类文学书籍,男的喜欢武侠类。在盐都区,调研组在路边随机抽样调查农民家庭。一家农户的八仙桌上放着一本打开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我们问谁看的,正在做作

4 业的学生回答,是他祖父看的。走进隔壁一个姓沙的农户家,我们问围拢过来的群众喜欢不喜欢看戏和看电影,他们异口同声回答喜欢。姓沙的男主人说:现在的农民“很无聊”,喜欢看电影看戏,就是看不到,晚上就只好靠打麻将、打牌来消遣,如果有电影、有戏看,我们肯定结伴去看,就不打牌了。

三是文化站队伍不稳定,人员老化,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陈旧。兴化、沭阳等地文化站人员工资待遇至今未能落实,上访不断。由于待遇差,每月只能拿300元左右的工资,文化站业务骨干严重流失(外出打工),导致农村文化队伍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新人不愿意进文化站,导致文化站人员老化现象,加之思想观念陈旧,工作上老一套,文化站搞的活动对群众没有吸引力。沭阳县37个乡镇,只有

5、6个文化站长是文化业务干部,不少文化站工作人员不懂文化工作,更无文化水平,连美术字都不会写。马厂镇的党委书记抱怨说,现在的文化站是“人员待遇无保障、有编制无阵地、工作有人不会抓”。马厂镇文化站5个编制,1人外出打工,2个转业军人,1人兼职,都不懂文化工作,只好让他们挂职到村,县里开展文化活动时,乡镇党委分管书记只得自己去请人、拉表演队伍。

四是缺少切实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从调研情况看,苏南地区的县(市)对农村文化工作基本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体系,乡镇党委、政府对文化站年初有指标、

5 年终有考核;而在经济欠发达的苏中、苏北地区,农村文化工作只能靠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书记、镇长重视农村文化工作的,即使是年财政收入只有400多万元的乡镇,文化工作也搞得有声有色;乡镇党委书记、镇长不重视的,年财政收入3亿元的乡镇,文化工作也处于无声无息的状态。因此,参与调研座谈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强烈要求并建议,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考核机制,各级政府要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增加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纳入对乡镇党委政府的年度考核指标,要像考核GDP那样量化农村文化建设指标,要像抓计划生育、社会治安那样抓农村文化工作,加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江苏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对策建议

为促进江苏农村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构建和谐江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省委提出的“两个率先”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精神,结合江苏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江苏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大政府投入,调整、整合农村文化资源配臵,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

6 化权益。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至2010年,全省县、乡(镇)、行政村都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基础设施。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农村文化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每个乡镇都配有专职文化干部。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跃,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使得农村文化工作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一)加强乡镇、村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设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十五”期间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基础上,县文化馆要具备综合性功能,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

建立省、市、县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至2010年,实现“乡乡有500平方米以上文化活动中心,(行政村)村村有文化活动室、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

实施江苏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对全省低于300平方米的493个乡镇文化站,省财政按照分地区、分档、分类补助的原则,给予一定的财政扶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给一定的资金补助,市、县财政也给予补助。乡镇文化站建设的要求是,除已有的乡镇影剧院和露天文体活动场地

7 外,文化站综合设施的建筑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到2008年,建成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的乡镇文化站综合设施,实现“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

各县(市)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行政村文化室建设。村文化室建设可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一室多用”,明确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可将闲臵的厂房、在学校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臵校舍,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基地。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在不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前提下,提倡中小学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体育等设施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

(二)创新文化站体制机制。改革现行的文化站管理体制、投入机制、进人与用人机制,增强文化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发展的能力,激发乡镇文化站的生机与活力。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鼓励和吸收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按照确保文化站公益性的基本属性、引入竞争机制和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对文化站实行双重领导。县(市)文化局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文化站新进人员必须通过文化局的业务考试后才能录用;文化局对乡镇文化站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对新进文化站的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三)全面实施“三送工程”。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事业。省政府加大对农村电影放映专项补助资金投入。苏北、

8 苏中地区放映一场16毫米电影,每场成本在100-120元。由省文化厅重点做好配送电影拷贝工作,丰富农村电影片源;省财政厅设立农村电影放映补助资金,由文化厅组织考核、验收后,给予农村电影放映队每场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助。探索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方法、新模式,积极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进程;到2010年,实现全省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彻底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

积极开展“送科普”活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看书难”问题。“九五”开始,在各级财政、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尽管在农村乡镇兴建了一大批乡镇万册图书馆,但由于后续投入未跟上,很少增加新书,乡镇万册图书馆总体运行情况不理想。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从2002年起开始实施“送书下乡”工程,并要求各地参照执行。由于种种原因,我省一直未能实施。省政府决定从2006年起,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开展“送科普”活动。以政府采购形式,每年集中招标采购一批农村适用、农民喜爱的图书,直接配送到全省34个财政困难县的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再由文化站定期将图书流动到村文化活动室,方便农民群众就近读书,真正解决农民看书难的问题。

定期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按照省政府“三送”的要求,由各级财政出资、文化部门组织,利用农闲、节庆、集市,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农村文化活动的内涵,正

9 常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抵制腐朽文化,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真正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

推广盐城市先进文化下基层“三百工程”经验,每年由政府组织,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送到社区、广场和农村,活跃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推出群文新作,做到常办常新,农民参与面更广,活动影响更大。通过培育典型,文化主管部门引导,地方政府扶持,逐步形成农民群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

实施农村特色文化战略。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剪纸、刺绣、风筝、绘画、泥人、陶瓷、雕刻、编织以及戏曲、杂技、花灯、龙舟、会船、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各级文化部门要大力鼓励,促进其发展,积极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农村文化特色村和文艺骨干。

(四)稳定、发展农村文化队伍。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为改变目前一些地方农村文化队伍不稳定的状况,由县(市)财政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在编人员的工资实行财政统一发放,彻底解决文化站人员的生活待遇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也能吸引有文化的年轻人到文化站工作,逐步解决乡镇文化队伍老化的难题,更新农村文化队伍的知识结构,提升服务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农村

10 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员实行从业资格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由省文化厅组织对乡镇文化队伍的轮训。各级文化部门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

(五)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按照中办27号文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各级干部晋升的考核指标,纳入全省扶贫攻坚计划,确保我省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农村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省文化厅建立健全农村文化评估考核机制,将各级政府(文化部门)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工作作为文化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专项监督检查,年终向全社会公布各市、县文化工作的考核业绩,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关于街道文化资源的调研报告

工作组下到**社区后,通过深入调查和实地走访,深刻感受到此地文化资源蕴藏之丰富,意识到保护好此片地区文化资源对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天心的重要意义,于是结合下基层活动,对学院街地区进行深入调查,对街道区

11 域内文化资源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形成简要调研报告如下:

一、原学院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概貌:

学院街地区南接城南路,东靠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北至解放西路,西临湘江风光带。辖四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占地0.45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19000余人,街巷76条。 据街志记载,学院街地区的历史开始于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学院街也因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在此设提督学院而得名。历朝借设官在此征钦。历经七个朝代2000多年风雨沧桑,逐步繁衍成商贾云集、居民集居之所,成为古城长沙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也造就了学院街地区璀璨的历史文明。 原学院街地区文化资源主要有四个特点:

1、庙宇众多。据历史记载,此地区曾为城南风水之地,由于历代封建王朝迷信风水,商贾市民祈求平安富庶,遂大兴土木,建设庙宇。各朝均有增加,至民国初期,此不足0.45平方公里的地区,共建成各种规模庙宇达5处之多,分别有建于秦时的娘娘庙,建于宋朝的西文庙,建于清初的天妃宫,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屈子祠,华光庙等,其中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有3处,当时香火极盛,成为学院街地区一大盛况。目前,这些庙宇或毁于“文夕”大火,或被拆除,或已迁往别处,当年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2、古井密集。学院街紧邻湘江,井水水质甜美如饴。学院街的古井,培育了当地的市井文化,也养育了许多名人。随着历朝人口的增长,古井越来越多。但后来由于自来水的

12 普及,至九十年代初期,街道范围仅保留古井10余口,但在长沙相当面积的地区来说,已非常鲜见了。其中,有遐龄井、白鹤井、古石井、文星井、泉嘶井、金砂井、陈家井、华光庙前古井、娘娘庙内古井等,不少古井都有优美的故事流传,至今仍有3口古井在使用。

3、街巷凝香。旧时作为提督学院所在地的学院街,在这片并不算宽的地方,留下了一串串精典的名称,形成独特的老街文化。街道范围共有街巷76条,60%以上还沿用旧时的名称,如凤栖园巷、墙畔祠巷、**、百花村巷等,这些街道名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反映了古代长沙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社会、文化、民俗等状况,而且表现出使人赏心悦目的文学韵味、高雅的艺术特质,体现了长沙人性格“清慧而文”的一面。

4、住宅古旧。学院街地区属于长沙古城中心之西南,半湘街、南墙湾即为古城墙。旧时此处居民稠密,住房鳞次栉比,而结构大都为秦砖汉瓦、木板平房,也有少数木板二层楼房。这些建筑体现独特的历史人文特征,充分反映出旧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民族习俗等。近年来虽然全市上下大兴土木,但作为老城中心区的学院街,由于历史条件、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原因,还有幸较好的保留了原有风貌,古旧建筑达到街道建筑面积的70%以上。

二、对学院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思考: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21世纪的经济将由文化和产业两部

13 分组成,经济进步的新形象就是文化。而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这个城市不可缺少的历史见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宝贵财富。长沙是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天心区作为长沙的南大门,具有文化名区的美誉,在打造经济强区的同时,充分保护和改造现有的文化资源,塑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用文化的繁荣来促进和引导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 目前,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学院街地区以北正在进行坡子街民俗名食街建设和太平街历史文化街规划,以西已建成园林式湘江风光带,以东已建成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而去年又对该地区内的古潭街进行了改造,恢复了古潭街清朝建筑风格,可以说,这片地区正处在开发建设和文化改造的中心地带。 学院街地区曾是古城长沙的南部区域,也是长沙文明重要的发源地。虽然目前该地区不少历史资源已遭破坏,许多历史遗迹已不复存在,但鉴于它所处的特有位臵和目前尚存的部分资源,对这片地区进行整体改造和开发,重新展示它的历史感和特有的文化魅力,使其成为北部文化组团的一个重要版块,将北部文化资源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大的文化区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学院街地区的文化资源改造和开发,必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形成亮点,才能吸引人气,促进发展。这既可结合本地特色,也可借鉴外地经验。例如,长沙城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历史遗存,城市中心位臵几千年不变的大城市在世界

14 上十分罕见。而学院街曾是老长沙的中心地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而且许多房屋建筑都还保留旧时风貌,街巷呈现清代风格,在开发建设时,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对古旧房屋进行恢复、改造和重建,凸现清朝时期或别的时期的文化特色。又如,南京年年举办和报道纪念“南京大屠杀”的活动,使南京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越来越大,而长沙却没有因“文夕大火”而增大名气。学院街曾是“文夕大火”的重灾区,在开发建设时,可以借助“文夕大火”这一历史事件,建设“文夕大火”纪念馆、石碑、广场等,设立长沙“文夕大火”纪念日,通过开展各类纪念活动,以此教育群众增强防火意识,同时也可大张旗鼓对外宣传,以扩大影响吸引游客,达到带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又如,地名文化与民间传说,也是学院街很具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北京一家全国性报纸在旅游专页用一整版篇幅刊载了《长沙老街》的照片,说明外地人也把长沙老街看作一种旅游资源。北京搞“胡同游”,我们也可以搞“老街游”。学院街现有76条街巷,不少还是老的风貌,而且大都沿用原有的精美名称,在开发时,可以有目的的保护和改造几条老街,做到“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目前虽已对古潭街进行了改造,同样,也可以对西文庙坪巷、登仁桥街等进行改造,如果能开辟一条老街旅游路线,一定能引来不少游客。

三、对学院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15 对学院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既是天心区建设文化名区的需要,也是长沙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需要。对该地区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由市、区相关单位,包括市、区国土、规划、建设、文化、财政等部门和学院街街道,共同组成工作组开展工作。开发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分析和论证,制订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规划的制订要结合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坡子街民俗名食街和湘江风光带的建设,对四片区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从总体上考虑学院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功能和布局,达到突出特色、优势互补的目的。而且,其开发过程必须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没有经济效益的开发是不成功的。开发模式可以进行合作开发,也可以由政府独立开发,而对其中部分经营性项目对外招标,相信此黄金地段会有人愿意参与招标,这样也能减少开发经费。 对具体保护和改造措施,有以下几点建议:

1、保护一批历史建筑。以政府名义颁布保护条例,重点对一批历史建筑进行挂牌保护,并尽快拆除周围破损的房屋,让沉淀多年的历史建筑亮出来,构成学院街历史文化新的亮点。

2、保护一批历史文化老街。老街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和见证。要对该地区老街老巷和“老字号”店铺进行保护性改造,整体规划保护街区内的建筑、建筑风格和特色,严格控制保护街区内的建筑项目、建筑密度和层高,使其与长沙新

16 的建筑景观容为一体。

3、建设一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纪念性场所。建立“文夕大火”纪念馆、纪念广场等,以作为长沙历史的见证。建立学院街提督学院、杨开慧烈士纪念亭,恢复汉长沙太守韩玄墓等,以显示长沙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

4、扩建一批历史文化景点。保护和恢复街道范围内的古井,在部分古井周边建设茶艺馆,让外人品尝到长沙的茶艺文化,感受到古井的神奇。

5、建造一批城市雕塑。结合湘江风光带的扩建,在标志性地段建3-5座反映湖湘文化特色和长沙精神的大型雕塑,以及长沙和平解放和开放的长沙等城市雕塑,以增添长沙城市新的景观,提升长沙城市的文化品位。

关于保护市北区老工业文化遗产的调研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青岛市城市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及我区产业布局的调整,传统的工业产业将逐步在我区消失、退却或转移,这使得原有的工业建筑和大面积厂房等纷纷失去传统工业的作用。同时随着城市的扩容和基础设施的改变及城市规划的需要,其中一部分工业用地已影响或者干扰新的建设,尤其是我区的部分老工业厂房日益残败、生产基地逐步向外迁移的情况下,重新利用和发挥这些

17 旧工业遗产的作用,如何使其能够对市北区发展特色城区做出贡献,怎样处理好旧的工业遗产同市北区大力实施的“商贸兴区、科教兴区、文化兴区、人才强区”四大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等已成为我们急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此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供领导参考。

一、市北区老工业企业建筑现状

市北区是历史上的老工业城区,有许多老工业企业聚集在这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市区传统工业结构调整,老企业退城进乡措施的实施,给市北区遗留下大量的闲臵工业厂房。目前,利用这部分闲臵老厂房已改造建设了12处都市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建成后,取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青岛品牌与城市的共生现象已成为中外城市发展史上独具特色的范例,“海尔、海信、青啤”这些著名的品牌大企业,为青岛赢得了荣誉。特别是我区拥有青岛啤酒厂、青岛卷烟厂、等百年老厂房等大企业工业发源地。同时,我区还有着一大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工业遗产。如:长生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青岛市辽宁路94号)、“金鹿”自行车公司(位于青岛市曹县路29号)、“灯塔”酿造有限公司(位于青岛市辽宁路73号)、青岛卷烟厂(位于青岛市华阳路20号)、“鸡牌”味素有限公司(位于青岛市内蒙古路2号)等。这些品牌企业的厂房大部分位于市北区的中心区域,靠近刚建成的昌乐路文化街,并具有历史永久的传

18 统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等,历史价值比较高。老工业厂房的建筑特点和风格,见证了青岛市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几代人的创业历程在这里沉淀。但近几年,随着“退二进三”的逐步推进和企业发展规模受地域限制的现状,这些老工业都面临着搬迁和拆除的打算。所以,面临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历史工业文化遗产是为我区打造文化城区,保留丰富工业文化,作为我区经济发展和城区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保护和重新利用老工业建筑的意义

老工业建筑是反映了工业化时代的特征,承载着真实和相对完整历史信息的工业遗迹,既是对民族历史完整性的尊重,也是对青岛市传统产业工人历史贡献的纪念和其崇高精神的传承。保护好工业不同发展阶段有价值的工业历史遗存,才能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城市发展轨迹。对于这些有历史价值的老工业建筑,我们应该持有一个尊重、保护、改造、更新、再利用的态度,怀着崇敬和珍惜将它们重新幻化成富于生命的音符。

这些老工业建筑一旦拆毁就再也无法恢复,抢救这些老 工业遗产,已是刻不容缓。保护、利用好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精神财富,重新利用和发挥旧的产业遗存作用、处理好旧的工业遗存同我区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要即时抢救将拆迁的老工业建筑,让工业历史不能空白,不能断代,传承工业历史,开创未来的美好愿望。在

19 青岛,以工业园区建筑为范本,彰显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园区模式,日益成为加速城市文化产业特色化进程的主攻方向。如青岛啤酒厂建设的历史博物馆,打造的啤酒一条街,就是我区利用工业遗产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保护和重新利用这些老工业厂房,并赋予老工业的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和历史轨迹,开展爱国主义和历史知识教育,提供新的并具有宝贵价值内容的教育基地都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我们应该以“保留--再利用--再创造”的思想对待市北区这些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老工业建筑,在保留传统的历史建筑形态和提升空间商业价值的同时,使它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成为更具有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厚度的新城区。同时利用这些老工业建筑创建“老工业文化园区”或注入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相融合创建“创意产业园”、“老工业旅游地”等,让这些园区成为我区打造特色城区的新名片,增加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保留城市记忆,保留原汁原味老工业生产特色,繁荣区域经济等方面具都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

三、保护和重新利用老工业遗产的几点建议

1、增强政府各级领导和居民对工业文物的保护意识,增强保护工业文化遗产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区政府有关有关部门应重视这个问题,把对工业文物的保护、管理、20 开发和利用工作提到日程上来,并尽早确定不可移动和重点保护的工业文物名单。

2、按照原工业建筑的实际功能和建筑特点,对它进行新的规划和设计,对其进行适当的改建和技术处理,使其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录载体,并借助原有的空间形成可为新功能所利用的新空间。如在原自行车厂老厂房保留昔日曾经兴旺的“金鹿”自行车加工制造情形模型的同时,保持现代生产制作现场;保留“灯塔”食品酿造的原工艺流程加现代生产流程等。目前如鲁邦房地产利用原公交集团公司楼房和青岛同泰橡胶厂生产车间的建筑特点,修旧如旧,在恢复历史原貌基础上,再加以创意装饰,形成国宴厨房酒店。

3、利用靠近昌乐路文化街的闲臵厂房,建立一处保护工业文物遗存的展示馆、档案馆,展示我区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于保护下来的工业建筑,设臵史志区,精选档案和临时展出的材料,包括企业发展简史、产品发展史;设臵人物展区,展示历届老模范、优秀职工名单与事迹;设臵重大事件集萃区,各年代所发生的对职工、居民有影响的重大事件;设臵老照片区,展示包括50年代来职工家属的生活照、学习照、工作照、历代厂区照、老干部照等。

4、在符合区域规划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重点保护和开发利用。对于工厂整体搬迁和出售企业,要在合同中加入保护工业文物的条款,无论任何企业接手这些工业文物,都有保护的责任。对于有困难、无力承担自身遗存保护的企业,建

21 议政府责成土地储备中心,用不低于企业调整搬迁成本的价格整体收购,交由政府委托成立的独立开发机构来研究。

5、利用这些有历史价值的老工业建筑的独特风格,开发工业旅游资源。目前,已有“海尔”、“青啤”、“青岛港”形成特色的青岛工业旅游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借助青岛已拥有三家“国字号”工业旅游示范企业,利用这些老工业企业的生产场景、生产设施、厂区环境和企业文化为资源,开发“工业旅游”。

内蒙古山西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考察调研

报告

在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由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民族工作会议上,民族工作又一次摆上了党中央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该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了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社会文化等与东南部沿前地区显得落后许多。而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又大多地区边境地带,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进行得如何以及这里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高低或贫富,都将影响到这些地区的社会安定和党与国家事业的发展和声望。因此,党和国家号召我们,要从大局出发,多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工作,要增强对少数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少

22 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视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务必与少数民族地区走上共同富裕、共同进步、齐齐奔向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基于这一精神和指导思想,2005年6月3日至9日,广州市委统战部和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组织安排了参加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的第八期党外副处级以上干部进修班的其中一组学员,前往内蒙古和山西两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考察活动。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本次外出社会考察的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当地的传统文化、民族宗教与民族经济发展等。而本小组的考察调研内容着重于内蒙古的牧业经济和山西的历史文化发展两大方面。在市委统战部和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的精心组织领导下和在当地有关单位与企业的密切配合下,本次的社会考察调研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圆满的结束。

学员们通过这次考察活动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和感情;并在考察的全过程中较好地体现和发挥了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服从命令、统一行动听指挥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同时,使我们在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并加深了对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拓宽了视野,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一定的提高,收获甚丰。现就考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内蒙古经济社会状况与山西历史文化的发展概况

在我国的北部有一个面积占全国总面积1/8并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第3位的民族自治区,叫内蒙古自治区,人们习

23 惯上将它简称为内蒙古。内蒙古的地理方位处于北纬37°24’-53°20’、东经126°09’-97°10’之间,它东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相壤,西与甘肃、宁夏相连,南与河北、山西、陕西三省相邻,北和东北却与蒙古、俄罗斯相毗邻,国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其战略位臵极为重要。内蒙古境内面积118.5万平方公里,东西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处达1700多公里,成长形地形状。

内蒙古是一个民族自治的省级自治区,全区共有49个民族,内蒙古族和汉族人数为居多。兼有朝鲜、回族、满族、达翰尔族、鄂遇克族等40多个小数民族。其中的内蒙古族,有“马背上的民族”和“吃肉多于吃粮的民族”之称,蒙古人性情豪爽、粗旷、奔放、彪悍,能歌善舞,并以酷爱骑马、射箭、摔跤而称著于世。现全区人口已接近25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文化中心首府,而现代工业城市则设在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城市人口分别是213.9万和230万人。该自治区下设有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这4个省辖市,另还有呼伦贝尔、兴安、锡林郭勒等8个盟和16个县级市、17个县、52个旗。

该自治区的气候基本上属于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少,不及南方广东省的1/6。且降雨期多集中在夏季,冬季的下雨量只占全年雨量的15%左右,春旱现象最为常见,“十年九旱”是该区春季气候的生动写照。该区远离海洋,地势较高,

24 南方的阴雨天气难得一见。但日照时间倒是非常长,是我国日照时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在我们抵达考察的那几天,其傍晚入夜或太阳下山的时间为下午8时15分。白天太阳的紫外线辐射非常强,光能资源特别丰足,故当地所产的瓜果非常可口清甜。

内蒙古境内的马路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完善,在呼和浩特往包头等城市之间已基本开通快速公路。从内地进入内蒙古,可以通过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到达,从西至东流经该区大部分地区长达数百公里的祖**亲河黄河水道,以及区内的多条支河流为内蒙古的人、物交往及经济建设作出了她默默的奉献。

内蒙古自治区疆土辽阔,资源丰富,境域内享有“南粮北牧,东林西铁,通地是煤”之美誉;在靠近或隶属南部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和东南的丘陵所产的粮食,足以供应自治区的粮食需求,还略有多余可向外省区提供供应;地处东部的大兴安岭,虽是我国的寒极所在,但它同时是我国闻名世界的产林区;地处西部的包头白云鄂博的铁矿,霍林河、乌海、包头、伊克昭蒙等几处的煤矿,都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

牧业,自古以来都是内蒙古的主导农业产业。在多个世纪以来,内蒙古就到处呈现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一派景象。据内蒙古奶协提供的材料表明,现今该区所拥有的草原面积达8666.7万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7%,

25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6800万公顷,约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25%,这块辽阔的草原和土地,为牧业发展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据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周文毅的介绍,内蒙古全区2004年度的奶牛存栏总量已达219万头,约占全国总存栏量的20%;鲜奶总产量为490万吨,约占全国鲜奶总产量的18.9%;当地牧民2004年的牛奶总收入约为85亿元之多。奶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又一主要经济收入,同时又是成为当地政府积极扶持和大力发展的一项农业支柱产业。据了解,目前当地的农民养殖奶牛的热情和积极性仍然高涨,全区养殖奶牛超万头的旗县已有50个,牛奶产量超万吨的旗县已达65个。奶牛业发展得较好和较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包头和呼伦贝尔这三个地区。呼和浩特市目前的奶牛存栏已超过50万头,这个存栏数相当于广东省的10倍,牛奶总产量为160万吨,也相当于全广东总量的15倍之多;呼伦贝尔市的奶牛共有46万头,包头市为30万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已把“乳业兴市”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切入点,对乳业企业和奶农给予一系列的如贷款补贴、风险基金、土地及税收等优惠政策,以促奶业大发展,并立志将该市创办成为“中国乳都”。伊利集团亦据此也提出了自已相应的奋斗目标,要争当中国的乳业帝国。据内蒙古伊利集团行政部和市场策划部总经理刘春海介绍,目前在内蒙古境内养奶牛者已接近百万,在他们当中,其中有60%的人在养牛中是有钱可赚的,且他们的生活因养牛而得到了

26 较大的改善;约有30%的养牛者效益稍差一点,钱他们没有能赚到多少,趋于保本或持平状态,充其量只是赚一份人工钱而已;另剩下的约20%养牛者,是因为他们在买回来的牛原本就不是很好的品种牛或缺乏饲养管理技术而终于导致亏本的。不管怎么说,通过养牛赚了钱的农民还是占大多数。也就是说,从某一个角度讲,养牛业已经成为内蒙古农民发家致富门路和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这是他们的一条生财之道。

奶业的创收,的确在当地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占的比重已越来越大。据当地奶协统计所提供的数字表明,光伊利和蒙牛两家乳业企业2004年的产品销售总额就接近160亿元,其中所创税利高达10亿元之多。值得关注的是,伊利集团的营业销售总额自2003年起一直领先于全国同行业的首位,而成为中国乳业的领头羊。预计伊利、蒙牛两企业今年的销售总额将会突破200亿元大关。区内的奶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全是依靠这两家乳品企业的拉动。上述两大乳业企业,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亦有上好的表现与贡献。他们在牛奶宣传方面,已经连续多年投入到宣传广告的费用,累计多达20多亿元,这对培育中国的牛奶消费市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号召中国人多饮牛奶并养成饮奶习惯,他们对此已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与贡献。中国人在近一两年来牛奶消费量有大幅的提升,这与伊利、蒙牛在央视的大密度的巨额牛奶宣传是有一

27 定关联的。我们在考察的过程中还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蒙古人身强力壮结实得很,这是否与他们的世袭爱好饮奶的缘故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在蒙古人的身上,多少已感悟到“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一些哲理。

内蒙古的经济社会,经过了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其经济发展中,奶业是近几年来发展得最为快速的一个产业。除此之外内蒙古的包钢、羊绒制品、肉食品、化工、水泥等产品或行业亦有很大的发展并在国内赢得了较高的盛誉,全区的GDP亦有较大的增长。然而,从总体上来说,它与沿海发达的广东、浙江、上海等省份或直辖市相比较,还是落后了一截。时至今天,该区有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还得依赖于外省区的供应,还有许多的行业均处于空白。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基础与实力的不断积累,方能得到逐步的解决和改善。

地处中原的山西,在远古时期就被称为晋(晋国的所在地),它因地处太行山以西而得名为山西。山西的面积为15.5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占70%,人口为3300万人。山西的财富与资源十分丰富,人们说,在山西有两件宝,一是历史文化,二是煤。山西是我国的能源供应的重要基地,有人说“每一脚踏下去,都是宝”。煤已经成为山西的第一大经济元素,同时它也是山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据山西省社会主义学院李副院长告知,山西去年所挖出的煤就多达35亿多吨。煤对山西来说,被视为“黑色的金子”。

28 中国的文化远古流长,而山西则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在山西到处随地可见名山、名城、名院、名寺等古刹文物,那里的宗教文化、根祖文化、民间文化、晋商文化、人文遗产随处可视、可索、可寻。山西的历史文化,最为突出、集中和体现在古建筑、彩画和雕塑等的艺术精典上。山西的古建筑举世闻名,向来赢得了中外建筑家的青睐、崇尚、向往和借鉴。中外来山西考察学习古建筑的学者专家常年川流不息,故山西赢得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之美称。我们此次抵达山西一行所到的大同、大原的悬空寺、五台山、云岗石窟、九龙壁、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万佛寺、晋祠、平遥古城和乔家大院等名胜古迹,处处可感受或领略到浓烈的历史文化气息,无处不留下历史文化的踪迹。在距大同市约65公里位于山西浑源县境内的悬空寺,始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该寺落址四面环山的一处较为空旷怡静处,在离地50多米高的半壁山雁悬空而建。古代的建筑者和工匠们以其独特的建筑技术、风格、特色与道教法事之人所追求的“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宁静意境,以及其法事落脚者的人身安全等因素融为一体,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从而营造了一个“奇、悬、巧、美”四合一的美景。该寺庙是我国现今仅存的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唯一的独特寺庙。这笔宗教历史遗产是那么珍贵和不可多得的罕世之物。品质超群的建筑艺术,特别是木质与砖型的古建筑物在今山西境内并能被较好保存至今的共有11800多处,其中晋代前的木质结构建筑物有106

29 处。建筑艺术,到了唐代时期,已经进入了高峰的鼎盛时期。

光彩夺目的彩塑、彩雕艺术与作品亦是山西历史文化的杰作之一。我们在五台山寺庙所看到的唐塑与彩雕,都讲得上是唐宋时期雕塑极品。据山西省社会主义学院张教授介绍,目前在山西境内被保存较好且甚具时代特色的明清时期的雕塑作品共有11360多处。仅在平遥的双林寺内就存有2000多尊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佛象,故山西有被称为“东方彩塑的艺术宝库”之说。

大同的云冈石窟,处处、尊尊突显精美绝伦的石雕艺术,所雕形象神态千姿百态,神态栩栩如生。洞内雕塑的形象多达4万多尊,成就非凡,它已被列为中国石窟三圣之一。同时,它又是我国在1961年经国务院最早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其规模为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它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石窟艺术宝库。

座落在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它最能反映出晋商文化的一些内涵和特质。山西的商人,以他们的智商,开创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天下第一家山西票号。而票号、票庄是一种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近代明清时期,山西商人使用票号这种金融手段和形式,几乎在那二三百年的时间里牢牢掌握和控制着中国金融业的霸主地位。山西票号的创始人乔老爷和“日升昌”的总经理雷履泰等人,在当时都是赫赫有名的金融业经营能手,他们被后来的欧洲的旅游社会学家称为“中国的犹太人”。“日升昌”票号,其实就是中国

30 银行的鼻祖,其分店和连锁店开遍全国各大城市,在北京、上海、张家界、沈阳、苏州、夏门、桂林、重庆、长沙、广州、香港等地都留下了它的足迹,生意十分兴隆发达。山西票号和商人的足迹不仅遍布了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甚至在境外的朝鲜、俄罗斯、印度和日本东京、横滨、大板等亦开有分支机构或分号。可以说,当时的山西票号可谓是“生意兴隆四海,财达三江”。在明清时期这二百余年的商业发展史中,山西所辈出的最为著名的商业世家包括有太谷的曹家,祁县的乔家、渠家,平遥的李家,临汾的亢家,万荣的潘家,阳城的杨家,以及常家、聂家、候家和冀家等等,他们的财力与资本都非常雄厚,曾在中国的历史上显赫一时。

现代的山西,仍是一个农业省份,经济生产力水平还较低。为改变目前欠发达地区的落后状况,山西已对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调整,提出了在建立一个新型的能源基地外,还要使山西从煤经济转变到或将其建设成为一个以旅游文化经济为主的大省。据山西社会主义学院李副院长的介绍,山西政府已制定出近期的一个奋斗目标,将用10年的时间使其旅游文化产业的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率从现在的3%左右提升至10%,拟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来重创、重振、强大的山西。

总言而之,山西的历史人文社会文化精辟深远,底蕴深厚,历史悠长。它是中华文化最为崔灿的一朵花蕾。怪不得人们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评议时感慨地说:“百年中国文化要看

31 上海,千年中国文化要看京都,3千年的中国文化要看陕西,而5千年的中国文化须看山西”。

二、内蒙古乳业经济与山西历史文化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的这次社会考察,虽然时间短和调研接触面较窄,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或社会面和经济现象都未曾有机会去触及,在走马观花之下,对当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是多少有些察觉一点。现就内蒙古的奶业发展和山西的历史文化等所存在的一些值得提出的问题加予提出,希望这些意见或问题能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

1、关于内蒙古的奶业发展问题

内蒙古的奶业,近三五年来曾以“航天飞船”的速度运行发展着。当地的政府亦曾当此视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变柱产业来抓,并已立志要把呼和浩特建成中国乳都;作为全国乳品加工规模最大的伊利和蒙牛这两大乳企也曾立志要争当中国的乳业帝国。在如此的背景情形下,我们认为,当地对奶业的发展的态度、精神和热忱是可嘉的,但发展规模和总量要视其条件和市场需求而定。而当地政府的指导思想,有一点儿着重于追求发展速度,而疏忽了其它的制约因素。一个地区的某一产业发展得过快,而与市场需求脱节或距离太大时,风险和危机就将会随时发生。纵观今年全国的奶业发展,已经受到奶品市场的重大压力而有所放缓。从今年入夏的乳品市场来看,今年的市场竞争比去年更为激烈,各自

32 的厂家都在千方百计地搞促销活动,但牛奶的消费指数并未见得有多大的提高。而这一市场动态,将直接影响到乳业的上游即奶农的奶源生产及其销售出路。据我们抵达内蒙古后那几天的了解,近一时期呼和浩特市和内蒙古东部的扎兰屯(如成吉思汗、大河湾、务大哈兰等镇)等地区的奶农,已对今年的牛奶销路及价格感到有点忧虑与担心。我们从扎兰屯市的部分奶农反映得知,该地区由于原设在那儿的大乳品企业收奶站已被撤离,他们的牛奶正愁难寻出路,其奶价已从每公斤1.6元下跌至1.2元。其它地区,亦有少部份奶农正想将牛转卖出去。过快的奶牛业发展,将会导致这个地区局部的奶源过剩,而奶源过剩又将导致奶农大量卖牛或倒奶事件的发生。即使是像伊利、蒙牛这么大型的乳企,在他们年年利润增长的光环下,也无法也不可掩饰这种超速扩张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产能过剩的阴影其负面的影响。而一旦这种阴影或盲目快速发展的累赘越发加大之时,它就有可能造成这个地区行业的风险或危机的发生。在有这种可能性的情形下,而当地的政府或企业仍一味在大喊大促农民大养特养奶牛,把养牛的热点推向另一个更高的温点。这样的后果,无疑将会造成“奶贱伤农”的结果。当地政府在发展饲养奶牛的问题上,头脑已经有点儿不那么冷静了,甚至还有人怀疑,当地的政府部门是否有那么一点儿“政绩工程”的成份在其中?

2、关于山西历史文化问题

33 山西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山西省当地政府想通过利用这笔资源来促进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无可非议的事。但在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开发与利用好古人遗留给我们的这笔无价之宝的历史遗物,这是值得人们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极易引起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在我们考察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物,遭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风化脱落或人为的破坏。例如,在大同的云冈石窟群,人为的损坏退迹随处可见,一些防污染侵蚀风化的措施则未见有所使用,防污防腐意识不强。关于受大气、空气、灰尘污染受侵问题,虽然在早些年时当地的政府已将十分靠近窟群的国道公路改道而行,那汽车驶过所造成的废气和灰尘对石窟的污染度已相对减少了许多。但是,在距该石窟群只有数百米远的正前方及其与周邻的一座座一间间的煤生产加工厂,则依然昂然屹立在那里,浓浓的煤尘与废气随风飘来,这些尘埃,日月长久地对这些石雕进行侵污,这那有不见风化受毁之理?而另一方面,在对石窟群的管理方面,亦有疏于职守之嫌,君不见,文物上常留有一些游客“×××到此一游”的划迹或被糊乱涂写的遗迹存在。还有窟群区内及洞内的供电设施的架设与安装,都显得有欠科学、条理和美观,而趋于杂乱无章,它严重地影响和破坏了最佳的景观。在对平遥古城的管理上,也同样是没能跟得上,古城内的一些企业、工厂或闲杂单位未予搬离,古城内乱摆卖现象时有发生,卫生、秩序状

34 况不尽理想,甚至连公厕也太缺乏,无法向游人提供一个让人感到有依依不舍、流连忘返、令人陶醉和舒适的那种感觉或感受。在五台山的寺庙里,一些法事人员强拉游人看手相或算命,并以此强行索取钱财之事件屡有发生,如此等等。

三、几点建议

1、对内蒙古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地政府首先要思想大解放,观念要更新。应着力于加大对外开放和引资的力度,努力营造好投资和就业的环境与氛围,尽快吸引外来投资以弥补工业品空缺行业的空白,要竭尽全力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适宜投资和双赢的平台及机会。

2、对内蒙古奶业发展过快而有可能造成区域奶源过剩而引发农民卖牛、倒奶风险和危机的预防,当地的政府与乳品企业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客观地评价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市场吞吐量的能力。求发展不能太心急和性燥,也不可能超越自己的承受能力而盲目地乱发展。要注意处理好奶质与速度和量的关系,要想尽一切办法将有可能出现或发生的风险与危机在萌芽状态中将其化解。在大力发展牧业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对草原草场的保护和风沙尘暴对草原破坏的预防。要严格、科学地控制好合理的总牧量和科学安排好放牧的密度,保护草原比发展奶业更为重要。

3、对大同云冈石窟群的保护,建议将其门前距几百米处的这些煤生产加工厂或有可能造成废气灰尘污染的企业关停或迁移,使该文物区周边的大气(空气)、水质及环境得

35 到净化,而尽量减少它们对文物的侵蚀与风化。对负责该文物现场维护的所有工作人员,建议它们要加强对文物保护的责任心,要勤流动巡视,以防游客肆意乱写乱画乱刻文物之现象的发生。

4、对五台山等寺庙法事人员或有关人员强拉游客看相算命、以及平遥古城等文物胜地乱摆卖的混乱现象,要加强整顿和干预,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与氛围还给游人和公众,让他们对这个地方感到很有亲切感而不枉此行。

5、建议在所有文物景点场所,完善或增设足够的公厕和休息亭或吸烟区等公共设施,为游人提供更多的方便与周到。

这一次的社会考察,我们采取了以实地考察为主,兼以拜访一些企业及相关人员和邀请当地的社会主义学院领导、专家、教授作专题介绍等多种形式开展相关的调研活动。在整个考察活动期间,学员们及市委统战部的领导和市社会主义学院的老师们,他们之间能做到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全组一行人员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整个考察调研活动中。正是由于有了大家这种紧密的合作,才使得本次的考察调研任务能顺利地完成。学员们的收获是较大的,并且大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我们这一期即第八期党外副处级以上干部进修班的教学与学习内容。我们对学院的此次安排以及此行感到满意。

36

推荐第4篇:江苏省级特色小镇状况调研报告

江苏省级特色小镇状况调研报告

2017年5月,江苏公布首批25家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力争为江苏转型发展探路。为反映全省特色小镇建设进展情况,省统计局联合13个设区市统计局展开联合调研,通过走访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充分挖掘统计数据,全面反映省级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深挖制约特色小镇创建的深层次问题,探索未来发展路径。调研表明,江苏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基础较好、产业特色鲜明、投资稳步推进、人才逐步集聚,社会效益初现。同时,调研发现,特色小镇建设还存在产城融合不足、建设运营主体不清、扶持政策有待加强、融资手段匮乏等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特色小镇发展壮大。

一、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总体状况良好

产业是小镇的生命力,特色是产业的竞争力。江苏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包含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优势产业,涵盖高端制造小镇(7个)、新一代信息技术小镇(4个)、创意创业小镇(6个)、健康养老小镇(2个)、现代农业小镇(2个)、历史经典小镇(4个)。

(一)区域优势彰显,产业特色鲜明

一是特色产业相关企业集聚效应明显。南京未来网络小镇2016年末已入驻企业256个,其中特色产业企业205个,总部企业8个。苏州东沙湖基金小镇已集聚金融类机构808家,准金融机构671家,44家股权投资机构。无锡鸿山物联网小镇内已汇集了深南电路、亚太科技、和晶科技等50余家物联网企业,4家世界500强企业和9家上市企业。扬州市头桥镇集聚全市医疗器械产业70%的企业,现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26家,经营企业96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企业技术中心28家。连云港东海水晶小镇拥有各类水晶加工企业3000多家,从事水晶及相关产业的人员近25万。二是特色产品集中度较高。镇江丹阳眼镜风尚小镇,年产光学镜片和玻璃镜片3亿多副,占国内总量的80%、世界总量的40%。常州市智能传感小镇,传感器产业规模已突破150亿元,约占全省传感器产业规模的30%。常州市石墨烯小镇,相关产业总规模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70%。连云港东海水晶小镇形成了年产3000万件水晶首饰、500万件水晶工艺品的生产规模,水晶年交易额超过100亿元,硅产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成为“东方石英中心”。 泰州黄桥乐器全镇年产各类提琴产品70万只,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0%和世界总量的30%。三是特色产业产出效应明显。徐州沙集淘宝小镇共有家具品牌1367 个,2016年网店1.6 万个,是2011年的8.4 倍;实体企业1697 家,是2011 年的7 倍;物流企业83家,增长200%;率先实现全镇17 个行政村“淘宝村”全覆盖。2016年,无锡太湖影视小镇核心产业数字电影共产值32亿元,完成税收3.8亿元。

(二)投资强度较高,特色小镇基础设施较好

一是初期投资强度较高。2016年末,南京未来网络小镇已开发建设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投产(使用)面积0.5平方公里;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5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80%;高淳国瓷小镇已建成投产(使用)面积0.292平方公里,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2亿元。2016年南通吕四仙渔小镇,累计投资11.5亿元,使用建设用地1100亩。其中,水域工程投入6.1亿元,陆域工程投入2.4亿元。二是计划投资规模较大。2017年,镇江大路通航小镇重点项目共计9个,总投资14亿元。句容绿色新能源小镇目前入住有中友光伏、东恒空港、东昇光伏、金门能源装备等重点龙头企业和项目,2017年特色小镇的重点项目有4个,总投资48.2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3个,投资额38.2亿元;基础配套设施类1个,投资额10亿元。盐城数梦小镇计划总投资过200亿元。南通海门足球小镇2017年计划投资13.5亿元,使用建设用地699亩。

(三)特色产业人才荟萃,人才聚集效应凸显

一是特色产业从业人员规模较大。2016年末,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期末全部从业人数6137人,入驻个体工商户132个,入驻创业团队45个,大学生创业者46人,大企业高管及其他连续创业者22人,科技创业者32人,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206人。苏州苏绣小镇围绕苏绣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到街道总人口的67%以上。二是高端人才集聚。苏州苏绣小镇现有高级工艺美术师56名(其中: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3名),中初级职称绣娘245名,14名省工艺美术大师, 8名省工艺美术名人。无锡鸿山物联网小镇建成后预计新增中高级人才1200人,吸纳新增就业岗位2500个。常州石墨烯小镇通过“龙城英才计划”招引了24个石墨烯领域的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泰州医药双创小镇已汇聚国内外80多家知名大学和医药研发机构、6家院士工作站、16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落户8家前沿医疗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00多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5人。

(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一是特色产业发展形势良好。2016 年徐州沙集淘宝小镇网销额突破75 亿元,是2011 年的9.4 倍;物流营业额11 亿元,是2011 年的8 倍。无锡鸿山物联网小镇预计建成税收收入将达8亿元,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常州石墨烯小镇园区石墨烯领域申请专利已达到638项,其中发明专利102项,创造了石墨烯领域十个“全球第一”。泰州医药双创小镇开展技术合作的高校、研究院4个,实现专利拥有量109件,新产品产值4000万元,新产品研发经费支出80万元。二是特色产业社会效益凸显。2016 年末徐州沙集淘宝小镇从业人员3.5 万人,吸引外来人口1 万余人到沙集务工。当前,沙集镇农民人均收入明显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从业工人工资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网商平均年收入超过7万元,特色小镇建设溢出效应明显。

二、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挑战较多

目前,江苏各地特色小镇建设稳步推进中,取得了一定成绩。调研中也发现,江苏特色小镇建设存在产城融合不足、建设运营主体不清、扶持政策有待加强和融资手段较为匮乏等问题,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中应格外关注。

(一)产城融合不足

特色小镇是生活、工作在小镇“镇民”聚居、活动的空间,社区功能的开发必须针对小镇原住民以及工作在镇上的创新创业就业人才。调研结果显示,特色小镇中“生产与生活不融合,社区功能配套难”是功能融合中最大的难题,产城分离现象较为严重。江苏部分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由于小镇能级不够、产业集聚不足,造成小镇对人才的吸引能力有限,社区建设与功能开发的基础不牢。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文化展区、居民社区都相对独立地分散在镇区,小镇自身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欠佳,尤其是多数特色小镇的社区功能配套才刚刚起步,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明显滞后于产业打造,缺乏良好的商务、人居、教育环境配套,许多职工每天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往返于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这种“潮汐式”交通往返现象正是孤岛式的产住分离的直观反映,也反映当前部分省级特色小镇建设产城融合明显不足。

(二)建设运营主体不清

根据特色小镇培育建设的要求,特色小镇的运营要求以市场为主体,由一两个实力雄厚的领军企业为核心,围绕其优势产业开展相关产业链招商、公共配套等活动。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特色小镇建设投资额大且成效显现快,对投资主体实力要求很高。一些小镇由于发展定位不当或产业相对特殊,不易在短时间内引进资质较深的市场主体,尽管意识到“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等传统做法不适用特色小镇,但“政府招商”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大的改观。部分特色小镇建设和运营主体不清,导致招商企业领域分散、项目细碎化现象严重、核心产业不突出等现象,造成实质上的运营主体缺失,管理运营受行政化倾向仍然比较大,背离了特色小镇建设初衷。

(三)扶持政策有待加强

目前,扶持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涉及到财政、金融、土地、项目等多个方面,政策主管部门来源于多个上级部门,难以形成政策集聚效应。同时,各地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主要是指导意见中纲领性政策,很多相关扶持政策没有进一步细化,导致扶持政策迟迟不能发挥作用,无法推动小镇建设。调研中部分特色小镇普遍反映,政策出自多门,协调性配套性不够,基层操作很难落地。如省里鼓励利用现有房屋和土地,兴办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健康养老、工业旅游、众创空间、生产性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基层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受到土地用途、消防验收等制度性约束无法落地。同时,基层也反映,面对“四新经济”的兴起,政策支持对象有待转变,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进行政策设计,推进宜居宜业宜游融合的特色小镇建设。

(四)融资手段较为匮乏

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呈现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并且许多难以在短时间内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单纯依靠政府资金或是民间资本难度较大。调研结果显示,受国家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镇级政府融资能力受到明显制约,加之镇级可提供担保的镇级资产少,各镇普遍缺乏融资能力,融资渠道也主要为银行贷款,融资渠道过于单一,融资成本相对较大,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资金压力较大。此外,社会主体参与度不够高,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着难以为继的现象,部分特色小镇缺少有实力的投资主体或没有明确的新增投资,一些规划难以落地,影响了后续项目跟进。此外各地的投融资路数不多,大多数小镇建设的融资方式以“政府投资、招商引资”传统模式为主,缺少产业基金、股权众筹、PPP等融资方式的创新突破。

三、精准施策推进省级特色小镇建设

江苏加快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应深入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在产城融合、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突出深化改革、创新融资体制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打造出特色小镇的江苏样板。

(一)立足产城融合,打造以人为本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生命力在于以产业主导的产城融合,发达的产业是基础,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做到产城融合。一是坚持产业先行,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做到产城融合、平衡发展。立足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二是加快特色小镇社区功能建设,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将特色小镇打造成高端产业的集聚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和居民生活和创业的场所。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人本化三化驱动,把改善群众生活作为打造特色小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但要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局,也要为百姓生活谋利益,基础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均要服从于人性化设计,创造一个人与人、人与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生态小镇。

(二)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协同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特色小镇这一全新经济形态是由政府提出并引导的,但如果仅靠政府力量,缺乏企业的积极性,创建特色小镇也会步履维艰。因此,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在发挥引领角色的同时充分挖掘市场的力量,对政府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一是让企业根据自己的产业优势,建设符合自身发展定位和规划的特色小镇,既能保证前期资金的投入,也能推动健康持久的后续发展。如阿里巴巴云公司和转塘科技经济园区两大平台为基础,打造以云生态为主导的产业小镇云栖小镇;农发集团利用农业优势做出花田小镇,以花海为主题,依托优美的山水资源、绿色生态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主打国际田园度假休闲养生旅游景区,取得很好成效。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的引导、启动和推动作用,设置好投资标准,规模标准,控制住投资的门槛和方向,构建服务型政府;同时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让特色小镇按照市场、产业、城镇发展规律有序成长,发挥出政府和市场的最大合力。

(三)突出深化改革,激发政策集聚效应

江苏特色小镇建设必须依托深化改革,将特色小镇打造成改革的“试验田”。一是深化特色小镇管理体制改革。改革是特色小镇的灵魂,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形成政策合力。破解机制障碍,积极探索建立特色小镇先试先行机制,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将特色小镇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试验区。二是整合梳理现有扶持特色小镇建设的各类政策,重点对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进行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已有政策的集聚效益。三是优化公共服务。持续深化“不见面审批”改革,尽快打破信息孤岛,推动小镇内外数据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要加快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事项办理改革,推广一窗受理、网上办理、代办服务、快递送达办理模式,让特色小镇成为“不见面审批”改革的样板。创新服务运营模式,努力为高端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使特色小镇真正成为集聚海内外创客和投资的乐园。

(四)创新融资体制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资金是特色小镇建设的血液,要加快创新融资体制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一是鼓励特色小镇在股权投资基金、专项基金、民间资本、银行信贷等方面创新,支持设立特色小镇产业投资基金,鼓励特色小镇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专项债券或集合债券等各类债权融资工具用于特色小镇公用设施项目建设。二是支持特色小镇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省PPP融资支持基金等。将通过多元化融资产品及模式对省级特色小镇给予融资支持。省级层面组织特色小镇与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开展战略合作,推进差别化投融资创新,帮助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推进公私合营模式成为重要突破口,地方政府可以对特色小镇的建设内容进行分类,对于成本收益划分比较明确的项目,积极鼓励企业资金的进入;在较高的行政层级上,如省一级或者地级市层面,将一定数目的特色小镇建设集中打包,通过采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些特殊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整体进入,承建和运营特色小镇。

推荐第5篇:江苏常州改革30年民生改善调研报告

1

立足民生之本 实现百姓的中国梦 ----江苏常州改革30年民生改善调研报告

2

目录

摘要、关键词...............................................3 正文:

一、引言…………………………………………………………………4

二、调查内容……………………………………………………………4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4-6

四、结论与启发…………………………………………………………6

五、附录一:调查问卷…………………………………………………7-8

六、附录二:访谈问卷…………………………………………………9

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常州民生改善成果显著。政府立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已经形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已经普及化,每年政府财政足额资金投入保障房建设和医疗保险补助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公园全部免费开放,城区绿化率逐年递增,快速公交的运行深得市民好评。常州民生改善的巨大成果,是常州历届政府在改革中自始至终贯彻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使人民生活富裕起来,也契合了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梦的深刻阐述: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中国梦的构想就能化为美好的现实。

关键词:改革开放、民生改善、成果显著、中国梦

4

立足民生之本 实现百姓的中国梦 ----江苏常州改革30年民生改善调研报告

一、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成果举世震惊。在经济、文化迅速崛起的众多城市中,有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备受瞩目,它就是江南小城--------常州。常州地处长江中 4

5

下游,南濒太湖,北靠长江,与上海、南京两大城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以经济发达而著称的"苏锡常"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金三角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在30多年的改革浪潮中,常州这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正日渐蜕变,人民生活稳步走入小康。本调查报告将以第一手调查资料为依据,向大家展示常州改革开放以来在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及取得的巨大成果。

二、调查内容: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常州改革开放以来在民生建设方面的政策和举措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改革开放对常州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起到的强大推动作用,体会立足民生之本、实现百姓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2、调查对象:调查问卷50人(常州三所学校老师20名、家长30人);访谈10人(市民广场随机访谈50岁以上老年人)

3、调查时间:2014年4月1日〜4月6日

4、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附录一);面对面访谈(附录二);实地考察,深入调研,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依靠互联网、书籍等工具,进行信息的进一步收集、提炼、分析,为报告提供数据和资料的支持。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文化教育:从回收的调查问卷及访谈笔录中可以看出,目前常州市已成功实施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居民 满意率达91%。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是政府, 5

6

常州市2013年财政教育经费的投入69.37亿元,足额的经济投入为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基础,遏制了学校向学生收费办学的冲动。调查中,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学校师资整体水平好,这其中,得益于常州市政府的几个重要的惠民工程:春晖工程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金边工程消除了校际落差,蓝天计划解决了流动儿童就学难的问题。教育的优质均衡政策在常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住房保障:常州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经济的发达给百姓的生活带来实惠。2013年常州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38163.89元,位居全国前15名,常州的住房建设也一样跑在前面,从调查数据看出,50个家庭中有二套房以上的有 18户,居住面积60平米以上的有24户,反映住房困难的2户。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常州目前人均居住面积为34.7平方米。对于住房困难户和无房户来说,常州的住房保障制度也能给他们带来福音,经济发达的常州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已经形成,在2011年政府投入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98万套后,2012年新建保障房23150套,2013年全市再次投入10.3亿元,用以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2015年前,常州公租房有望实现"应保尽保"。

3、医疗保险: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有关医疗保障的问题已是民生工程中的重中之重,人们普遍对医疗状况不很满意。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这几年,常州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障制度已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子女统筹医疗等惠民保障制度减掉了民众的一部分 6

7

负担,各种疾病的治疗费用持续上涨,也使得居民的医疗保险意识明显增强企业,2013年,常州将未成年人居民纳入参保范畴。财政投入23.93亿元,用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目前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90元,新农村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30元,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支付率分别达到87%、70%、75%。

4、城市绿化:调查中发现,民众对常州的居住环境比较满意,调查中83%的人认为常州是个宜居城市源于常州近几年绿化品质提升。2011年,常州就实施了五大特色绿化工程,完成投资8.3亿元新增了绿地578.1公顷。调查中老百姓反响最好的就是常州公园的免费开放,民众普遍认为开放的公园成了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场所。现在常州开放的公园绿地达1704公顷,城区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2.4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42.2%。

5、交通出行:交通出行跟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常州市民对道路交通状况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1.9%。市民在调查中反映近几年常州市区堵车现象有所缓解,快速公交的运行方便快捷且出行成本低。据了解,近几年常州加快了完善路网结构,投资50亿元的城市主动脉常州高架贯通,形成"日"字形快速路体系。常州将打造文明畅通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为政府工程、市长工程和民生工程,常州的快速公交(BRT)因其票价优惠以及个性化、科技化、高效化的设计特点成为了全国城市交通改革的先进典范。

四、结论和启发:

8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常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民生改善的成果也是显著的,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常州历届政府把解决民众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来抓。当然,常州跟许多城市一样,在改革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前行中也出现了不容回避的新的民生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处理问题、就业保障问题等,在今后的改革中需要找到更实效的措施,民生的改革工作才能更深入有效地发展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说: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所以,未来的改革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而提升全民幸福指数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希望政府在改革中更多的立足民生之本,为百姓的"中国梦"增添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附录一

问卷一

您的家庭住址:江苏省常州市(

)区 您的年龄:(

)岁

1、您家有()口人:

A、2〜3人 B、3〜5人 C、5人以上

2、您的家庭月收入:

9

A、1500〜3000元 B、3000〜5000元 C、5000〜8000元 D、8000元以上

3、您家里中、小学在读孩子的学费负担情况: A、学费全免,由国家负担; B、学费自己负担、能够负担得起; C、学费自己负担,负担重、需借款读书;

4、您对家门口的学校满意吗?

A、很满意,学校周边环境好,师资优良; B、基本满意,学校环境较好,对师资也基本满意; C、不满意,没有市中心学校好,所以会选择择校;

5、您家的住房面积:

A、60平米以下,很拥挤;B、60〜150平米之间,比较宽敞;C、多套房,住得很舒服;D、无房;

6、您对目前常州市区的交通发展状况的态度?

A、非常满意;B、较满意;C、没感觉;D、较不满意;

7、您和您的家人是否都享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A、是 B、否

8、你对常州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否满意?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9、您对常州的污染治理满意吗?

A、满意;B、较满意 ;C、没感觉;D、不满意

10、常州公园都免费开放了,您会:

A、每天跟家人一起去散步;B、偶尔节假日会去走一走;C、从来不去;

10

11、您的家庭除了衣食住行的物质开支外,还会在文化娱乐方面有开支: A、看电影;B、买书;C、旅游、D、其他

12、你觉得常州目前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如何? A、很好;B、一般般、有待提高;C、不好;

11

附录二

问卷二(访谈):

1、您觉得常州快速公交(BRT)的运行对您的出行带来方便吗?

2、常州公园全部免费开放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常州动漫产业园、恐龙园、嬉戏谷的建成对常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4、您对常州的环境污染治理有哪些建议?

推荐第6篇:上海、江苏、山东三地商会发展调研报告

上海、江苏、山东三地商会发展调研报告

研究室商会发展课题调研组

2010年3月12日到16日,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商会发展课题调研组赶赴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就商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短短5天时间里,在当地工商联的大力配合下,调研组分别召开了5次商会负责人座谈会,走访了上海市工商联钢铁贸易商会、山东烟台市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烟台市莱阳市服装鞋业协会、烟台市化工企业商会、山东青岛市开发区商会、南通市工商联家纺商会、南京市工商联餐饮商会、航运商会等多个商会,考察了上海德力西集团公司、山东烟台荣顺鞋业、中天科技集团等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商会的有关负责人员面对面交流,认真听取和了解了商会发展的基本状况,并就商会发展模式、有关政策建议等展开了热烈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参与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三地商会发展基本情况

调研组着重就各地商会组织组建、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从调研情况看,三地商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1.商会数量有增长。伴随全国工商联商会组织迅猛发展的态势,加上本地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江苏、山东三地的各类商会组织蓬勃兴起,极为活跃。截止目前,山东的商会组织数量已经达到1800个,江苏的商会组织数量已经达到1550个,上海的商会组织数量已达到216个。

2.商会结构有变化。在三地商会组织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行业商会、同业公会、乡镇商会、街道商会、异地商会、市场商会、开发区商会等各类商会组织共同发展的格局。以山东烟台市工商联为例,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建立街、镇商会152个,行业商会49个,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商会组织网络。在青岛市,市工商联建立街道(乡镇)商会169家,各级各类同(行)业组织共70家。其中,异地商会独树一帜、发展迅猛。比如,江苏省工商联系统已有异地商会133家;上海市则有异地商会24家,最早成立的上海广东商会已经成功运行达15年之久。

3.商会运行有办法。三地商会通常由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担任会长单位,作为企业家会长在商会运行上往往借鉴企业运行管理模式,非常注重制度建设,在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管理下,强调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商会运行充满活力。比如,青岛市温州商会是一家由青岛市工商联主管的法人社会团体,在领导班子问题上采取公开竞争推选会长办法,将会长的施政纲领、会费承诺等与会长竞选挂钩,既保证了会长的商会运作

2 能力,也保证了商会的经费条件。三地多家经费宽松、运行良好、影响力大的商会,在开展服务活动方面均采取了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将商会服务活动与会员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会员企业的业务拓展以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企业经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为商会真正形成“服务立会”提供了良性的、充满活力的运作机制。

4.商会工作有创新。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地方商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商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许多商会将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新的工作内容。如山东省莱阳市工商联从2008年开始,通过开展“民企帮村”、“民企联村”活动,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指导那些具有“创新、创优、创业”精神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培育和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100余家。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地商会纷纷在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做文章。如江苏南通市工商联家纺商会,在纳米比亚设立了作为境外异地行业商会的纳米比亚南通家纺商会,该境外商会还设有健全的党组织。

5.商会作用有发挥。从三地调研情况看,商会并不是会员企业的松散联合,而是对会员企业发展、行业发展、区域和谐等多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团体。比如,上海市工商联钢铁

3 贸易商会,在为会员企业提供商贸信息、增加贸易资源、创造贸易机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还区分会员企业人力资源的不同层次组建设立经理人联谊会和青年会,对企业主阶层以外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青年员工提供服务,帮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还区分服务内容的不同领域,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提升企业经济发展水平,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企业主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提升企业主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各地商会紧紧抓住去年九月份以来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契机,纷纷开展和加强了商会党建工作,在凝聚人心、团结力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各异地商会则在推动原籍地和本地间招商引资等经济合作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6.商会属性有体现。工商联既是人民团体又是商会组织,一直以来,就如何体现工商联自身的商会属性,各地工商联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工商联的商会属性逐步体现。青岛市工商联在会员管理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2009年7月底,青岛市工商联信息处理中心正式成立,会员企业的数量、基本信息等摸底工作逐步展开,会员相关信息交换量不断扩大。南通市工商联把指导、推动行业商会规范运作、开展活动、发挥作用作为工商联工作的重要方面,积极推动行业商会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创建品牌,得到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认可。三地还在促进商会作用发挥最大化、整合商会协会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有效

4 尝试。调研组在江苏南京调研时发现,尽管工商联目前还不拥有行政职能,但与作为业务主管部门的政府机关相比,工商联在主管理念、商会管理、会员服务上方式更灵活、工作更到位,一些原有的协会主动要求加入工商联,接受业务主管。如江苏省工商联玩具行业商会的骨干基本都是从成立较早的玩具业协会中分化出来,并以江苏省工商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南京市工商联下辖的南京市工商联家具业商会与家具业协会采取了“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方式,由经信委和工商联同时作为主管机关,避免了商会和协会的恶性竞争问题。还有的商会则采取了与协会互为团体会员的有效办法。

二、三地商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工商联系统下的商会组织发展无论是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社会影响力方面,都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水平。但受制于商会法制建设的滞后,以及工商联业务主管资格的欠缺,三地商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从本次调研情况看,工商联系统下的商会组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商会的代表性或会员覆盖面问题。各类商会组织是各类企业自愿联合形成的团体,会员企业是商会存在的前提和根本。一个商会的会员企业数量多寡、规模大小决定着该商会在本领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从根本上决定着该商会的健康发展。

5 调研情况反映,三地商会组织的会员企业数量一般占当地同类企业的10—20%之间,但通常包括了当地同类企业的龙头企业。在这一点上,与作为中国民间商会的全国工商联类似,全联有企业会员100万左右,在740多万注册私营企业中也不到15%。但是,与政府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行业协会相比,商会的会员覆盖面仍比较小。

2.地方工商联在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资格问题上发展不平衡。本次调研的上海、江苏、山东都属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当地工商联在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资格问题上情况极为悬殊。据介绍,在全国工商联获得全国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资格授权之前,山东省部分地区的政府就授权工商联作为商会业务主管单位,比如青岛市以及青岛市所辖的各区县,比如江苏无锡市。目前,山东省工商联的社会团体业务主管授权也在积极进展当中。但上海市工商联在这方面的工作基本上进展不大,甚至还面临着相当顽固的阻碍。江苏省工商联下辖工商联组织大多还未取得相关行业组织主管授权。

3.协会商会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调研中发现,当前工商联商会与政府行业协会之间,类似范围、不同层级的商会之间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一是商会在协会的竞争中艰难生存。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协会往往拥有自上而下的组织网络,与政府部门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掌握着部分行政资源,更容

6 易承接政府转移的行政职能,许多企业不敢不加入、也不愿不加入协会。与之相比,自下而上成立、完全民间性的商会“先天软弱”,难以与之平等竞争。二是工商联系统的各类商会之间,比如上下游产业链之间、同一地区的行业商会与异地商会、区域商会间会员、职能既有交叉也有区分,重复入会现象严重。三是商会协会之间各自为政、缺乏交流与合作。面对来自行业协会的强有力竞争,许多商会却闭关自守,与行业协会间“老死不相往来”,没有交流,更谈不上合作,既造成了商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束缚了自身的良性发展。即使在工商联系统内部,相当部分同种类型、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商会也缺乏交流合作。相比之下,一些异地商会则明显更具有开放性,比如青岛市温州商会,与多家外地温州商会都保持了正常联系。

4.异地商会的发展问题。在调研中发现,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异地商会近年来迅猛发展,特别是浙江、福建、广东等民营经济发达省份在外地设立的商会尤为活跃。据反映,全国各地设立的温州商会超过300家,泉州商会也近150家。这些异地商会在推动所在地与原籍地之间经贸交流与协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在异地商会发展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关于异地商会的主管权问题。当前对于异地商会的管理多有不同,有设立地管辖的,也有设立地与原籍地共同管理的;有工商联主管的,也有其他单位主管的,

7 如上海、山东青岛市的异地商会基本上都由发改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二是关于异地商会的划分标准问题。按照地域组织起来的异地商会,划分标准是行政区划标准还是文化标准。如果按照文化来划分,那么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矛盾可能很难协调。如上海市就成立了上海潮汕商会,且作为独立法人活动。地域标准同样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地域化到哪一级是合适的,是省一级、市一级,还是县一级,或者更小一级。尽管国家目前允许省一级异地商会设立,但在实践中已经突破了这个限制。三是有的异地商会面临严重政策约束。去年,山东省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异地商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鲁发改合作[2009]1090号文),明确“山东省发改委市全省性异地商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异地商会的组建原则是登记在省、一省一会。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投资企业在山东省只能成立一个全省性省际商会”;“各市及市以下不得设立异地商会,本省内不得成立带有本省其他各级行政区域名称特征的商会”。上述政策的出台,使异地商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三、调研组的几点思考

1、关于商会主管模式的发展趋势。当前对于商会等社会团体的主管存在诸多模式,有较为通行的民政部门与业务主管机关共同管理的“二元模式”,有登记权与主管权合一的“一元模式”,也有以广东、厦门为代表的无主管模式。工商联要发挥在

8 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研究思考商会主管模式的发展趋势,既要把握商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抓住当前全国工商联获准全国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授权的机遇,正确、积极履行业务主管职能,规范发展商会组织,也要顺应商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跳出业务主管模式的束缚,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商会发展道路。

2、关于商会会员规模的适度化。商会会员规模的大小关系到商会在会员企业中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目前,三地工商联的商会一般覆盖面较小,其会员企业通常只占本类企业的10%左右;但一般也吸收了本类企业中的龙头企业,有一定的代表性。许多商会设置了企业入会的规模条件,也有极个别的商会,比如青岛市塑料机电商会,不限制规模小的企业入会,而且对普通会员不收取会费。对商会会员规模的适度化问题,我们认为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商会适度竞争的政策问题。如果允许适度竞争,则要适当控制规模,既留有适度竞争的余地,也保证商会有足够的服务能力。如果严格“一地一业一会”,则要尽可能做到全覆盖,以保证本类企业有权利获取商会服务。二是商会服务能力的问题。会员数量规模大,对商会服务能力要求就高,要求商会根据大企业与小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要求商会善于协调不同层次会员企业之间的关系。反之,会员数量规模适度,商会在为会员服务上就更能落到实

9 处。因此,各商会应根据自身发展水平控制会员规模,不能盲目贪大求全。三是服务中小企业的问题。中小企业是解决社会就业的主渠道,社会各界都应为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做出应有努力。商会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主体,服务中小企业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此,我们认为,各商会应在中小企业服务上下更大功夫,不要简单地“嫌贫爱富”。

四、调研组的几点建议

1.加强理论研究。尽管目前在实践层面商会已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理论层面对商会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一些事关商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尚未得到明确。比如,商会与协会是否同义?商会的功能、地位、作用是什么?工商联自身的商会属性如何体现?等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2.推动商会立法。目前无论是国家法律法规还是地方法规规章,都没有直接针对商会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会立法是一片空白。在法律层面,《注册会计师法》、《律师法》、《证券法》分别对注册会计师协会、律师协会、证券业协会的设立、运行及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在地方法规层面,广东省、深圳市、无锡市人大出台了关于行业协会的条例,还有相当多的省市出台了关于科学技术协会的条例。在地方政府规章层面,许多省级政府、副省级以及较大市的政府规章,纷纷出台了政府规章。

10 广东条例中还明确规定行业协会的名称也可以是行业商会。可见,推动商会立法也要讲究策略和艺术,不断探索合理路径,既可以从地方立法入手,自下而上推动国家层面的商会立法;也可以从单行立法入手,各个突破,进而推动综合层面上的商会立法。

3.关注商会创新。今年全国工商联将召开行业商会组织建设工作会议。我们认为,应高度关注各地商会创新实践,及时、认真总结地方商会发展经验,推动商会的内涵与外延与时俱进,在推动建立中国特色商会发展体系等方面提出思路和措施。

报告执笔人:

全国工商联 涂文、刘佩华 附:调研组名单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 陈永杰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巡视员 黄文夫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余晖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少强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理论处处长 李飞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调研处处长 涂文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调研处副处长 林蔚然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理论处干部 郭蕾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调研处干部 刘佩华

推荐第7篇:江苏连云港市女大学生村官情况调研报告

江苏连云港市女大学生村官情况调研报告

近两年,随着中央和省市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大批优秀大学生走上了我市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当起了“村官”,其中也包括了一批优秀的女大学生。市妇联为了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关心好、引导好、使用好、发展好这支新生力量,进一步掌握全市到村任职的女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加强妇联组织对女大学生村官的联系、服务,今年对全市女大学生村官情况进行了调研,建立了全市女大学生村官信息库,并对一些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连云港市女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从女大学生数据库显示,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女大学生村干部329人,占连云港市大学生村干部总数的39.8%。总体来看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政治素质较好。329名女大学生村官中,有中共党员207名、预备党员57名、共青团员44名、群众21名。

2、文化层次较高。329名女大学生村官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其中研究生2名、大学280名、大专47名,有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毕业于名牌院校。

3、选聘人数多、时间跨度长。自1999年开始,连云港市部分县区就开始选聘大学生到村工作,至今已有10年,十年间全市共选聘大学生村干部807名,其中女大学生村干部329名,尤以2005年以来省市集中选聘的居多,其中

2007-2009年省级选聘到我市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共673名,女性占40%,占女大学生村官总数的80%。

4、聘任职务较实。目前连云港市329名女大学生村官中,职务为村党支部书记的14名、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的142名、村(社区)主任或主任助理的141名、其它32名,目前已有3人通过公开选聘走上了副科级领导岗位。

二、连云港市女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现状

1、工作优势。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女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有其自身的优势:女大学生村官比男村官性格柔顺,认真细致,亲和力更好,比较容易与老百姓交流沟通,能更有效的化解各种矛盾,据了解,女大学生村官普遍在规范档案、计算机信息处理、远程教育、扶贫助困、计生、妇联等工作方面表现相对出色。

2、工作劣势。当前女大学生村官们刚进村一般都会面临一些困惑:如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情况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等,出现女大学生村官异地环境融入难、岗位作用发挥

难、农村工作安心难的现状。另外,相对于男大学生村官来说,女大学生村官存在着工作思路有时不够开阔,胆量、体力、精力方面也相对较弱,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方面略低于男性。

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后期政策不定性,造成女村官们工作不安心、不稳定。第一,待遇的差别。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各地村官的待遇也不一样。据了解,经济发达地区的村官月平均工资在二千元以上,而苏北地区的工资远远低于他们,使得很多村官在农村工作很难安下心来。第二,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大学生村官工作期满后,对于后期管理的问题、任职期满以后的安置问题,心里都没底。大学生村官对自己期满后的出路表示担心和迷茫,直接加剧了村官不安心、不稳定工作的情绪,使他们难以扎根农村、深入工作,同时也使村干部、村民觉得村官到农村工作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拉开了村民、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距离,使双方不能更加融洽的融合到一起。

2、传统观念的束缚,造成村官工作水平难以提高。这里所讲的传统观念及世俗的眼光主要是指:第一,广大农村在渴望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大学生人才到来的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地方保护主义,部分地方负责人目光短浅,为了自身利益受损而害怕新型人才的进入;第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多以亲情和血缘关系为纽带,村民在选举过程中,带着感性的思维来选择真正能给他们带来发展的人选,所以大多数大学生村官真正去竞选村干部时,会被当作“外姓人”而受到排斥,就连在村委会也会受到其他人的孤立。

3、女村官们自身思想上的不到位。部分到村任职的女大学生村官把到农村任职当作曲线就业的“跳板”,当作一种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无奈选择,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基础,对适应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差,时机一旦成熟,就会自然“流失”。

4、少数基层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关心、支持不够,存在村官截留、村官不在村任职的现象,部分女大学生村官成为乡镇工作的“临时工”、突击队。

三、做好女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鉴于目前女大学生村官们的现状,为了能够使女大学生村官的短期服务产生长远的效益,使农村发展有良性循环,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三项机制,加大五个力度。

建立三项机制:

1、建立女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机制。市妇联将把女大学生村官纳入妇女素质教育工程和女性人才培训的总体计划,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她们学习实用技术、创业技能以及社会工作等知识,掌握基层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一是注重在工作中培养。各乡镇妇联的各项活动和会议要定期邀请

女大学生村官参与,让她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会具体的工作方法,同时,各乡镇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乡镇女性创业带头人要采取传帮带的形式,帮助女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农村经济工作能力和创业热情;二是注重在实践中锻炼。要邀请女大学生村官参与到乡镇妇联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女性素质的培训中,让女大学生村官负责各村对农村妇女的远程教育工作;三是注重在创业中提升。要充分发挥各级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女企业家协会、巾帼创业导师团、女经纪人协会等妇联团体会员和各种女性团体的作用,强化女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导服务。

2、建立女大学生村官的关爱管理机制。多方位打造交流平台,不断完善女大学生村官联谊交流网络,为女大学生村官相互学习交流、拓宽视野,共同提高创造条件。目前市妇联正在筹建全市女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并且要求各县区在明年都要成立女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定期组织联谊活动,进行学习、交流、研讨,实现资源共享,互促互进;探索建立在村期间女大学生村官参与妇女工作的管理机制,建立女大学生村官定期联系制度、工作报告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妇联代表以及常执委联系制度和妇联工作考察制度等。一是为女大学生村官拟定妇女工作目标任务,在年底的述职工作中加入妇女工作相关内容。二是要求女大学生村官认真做好妇女工作的相关记录,如学习笔记、工作日志和村情民意记录,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写心得体会、调研文章,真心关爱儿童、关爱妇女,不定期的向乡镇妇联报告相关工作,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三是根据女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积极搭建活动平台,让女大学生村官担当起校外辅导员、女性素质老师,充分发挥好女大学生的重要作用。

3、建立女大学生村官的宣传机制。积极培育、善于发现优秀女大学生村官典型,广泛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开设女大学生村官信息专栏、网站,加大对女大学生村官典型的宣传力度。通过巡回报告、经验交流、评选表彰等形式,将女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女大学生到村女大学生村官在村上工作的成功经验、工作体会,积极引导女大学生村官为贫困妇女,留守儿童办实事、好事,努力营造女大学生村官“树典型、学先进”的良好工作氛围,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加大五个工作力度指:

1、加大对女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力度。要根据基层工作的实际需求,着力提升女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务操作能力。各地组织、人事、妇联等部门应将女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规划,联系实际,分类指导。鼓励、支持她们在职进行各类培训和学历深造。

2、加大对女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扶持力度。首先要对女大学生村官创业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引导。要从宏观上理解创业的内涵:一方面,要引导她们立足“村官”的岗位和职责,创好事业;另一方面,要引导有条件的女大学生村官创办实业,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对于有创办实体企业意向和能力的女大学生村官,要在资金、项目、场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指导帮扶;要引导她们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科学利用各地的区域经济优势和板

块经济优势,选准项目,借势创业;对于有能力的,可鼓励她们牵头创办“妇”字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3、加大对女大学生村官的培养选拔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对女大学生村官要大胆使用,主动给她们压担子、交任务,将其置于复杂工作、复杂环境中培养锻炼。要加大在女大学生村官中推优荐才的力度,将表现突出、能力较强、能被基层干部群众充分认可的优秀人才,向不同层次、不同战线推荐,引导她们积极参政议政。要充分发挥她们的优势和特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通过适当的考察,因人制宜,对女大学生村官队伍进行合理输送,不断壮大源头活水。

4、加大对女大学生村官参政议政的推动力度。要善于发现优秀女大学生村官典型,并通过巡回报告、经验交流、评选表彰等方式,将女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抓住明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加大宣传,确保女大学生村官的参选率和选中率,推动落实上级有关部门“村‘两委’中至少各有一名女性”的目标要求,并通过女大学生村官带动基层女性更好地参政议政。

5、加大女大学生村官信息交流的力度。组织、人事、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开设各种平台,方便女大学生相互交流;要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开设女大学生村官信息专栏、网站;要建立多种形式的联谊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为女大学生村官搭建多种互通有无、互帮互促的信息交流平台。

推荐第8篇:江苏省政府报告

代省长 李学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在中共江苏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江苏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一五”时期,是积极应对复杂多变形势、全省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的五年。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导向,好字优先、又好又快推进经济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面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迅速出台了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外经贸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呈现出创新引领、增长较快、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903亿元,年均增长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3046美元提高到7700美元。财政总收入1174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82亿元,年均增长18.6%,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拉动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187亿元,年均增长21.5%,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64.2%。进出口总额4658亿美元,其中出口2706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治淮一期工程基本完成,通榆河北延工程全线通水通航,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具备送水出省条件;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4000公里,路网密度居全国前列,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建成通车,长江过江通道达到7个,建成连云港15万吨级深水航道,亿吨港口达到6个,苏南硕放机场改造工程竣工,淮安涟水机场建成通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十一五”时期,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的五年。坚持调高调优调强取向,制定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启动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计划,产业结构明显优化。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24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2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4%提高到33%。新兴产业引领新一轮增长,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万亿元,占工业销售收入的2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比“十五”末提高5.1个百分点。物流、金融、旅游等服务业快速发展,苏南地区出现服务业投资超过制造业投资的新态势,南京形成“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1%。区域创新能力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评价中连续两年保持全国首位。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均完成“十一五”目标。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重要进展。太湖湖体水质持续改善,确保了饮用水供水安全。生态建设深入推进,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20.6%和42%。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护耕地、保障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气象预测预报、地震监测工作和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加强。

“十一五”时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连续七年保持“三农”投入增加、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好形势。2010年粮食总产647亿斤,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三分之一,农业增加值由全国第六位上升为第三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深入实施农村实事工程,解决了127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大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五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27万人,转移比重提高到66%。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加快,城市化率达到57%,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8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步伐加快,苏北五年承接500万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过万个,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四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苏北苏中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五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省整体纳入长三角区域范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海地区发展步入快车道。积极做好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和青海工作,支援四川绵竹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十一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的五年。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国资、民资、外资各展所长,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取得新进展,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129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实施财力下倾的新分税制财政体制,深化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地方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地方金融资产达到1.5万亿元,占全省金融资产总量四分之一以上。直接融资渠道拓展、规模扩大,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加快发展,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39家。价格改革稳步推进,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省市县政府机构和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扩权强县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深化,重大综合改革试点稳步开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省市县三级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实现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全覆盖、所有行政权力事项全覆盖、网上行政监察全覆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基本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绩效挂钩全面实行。77%的县(市、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五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100亿美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新增10家国家级开发区,各类开发园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快速增长,对外工程承包保持全国领先。

“十一五”时期,是民生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坚持民生优先,着力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现实的利益问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4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118元,年均增长10.2%和8.2%。城乡居民就业稳定增加,五年新增城镇就业5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实现城市低保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保障性住房和租赁补贴应保尽保。着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均突破千万,社会保障待遇不断提高,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实施脱贫攻坚工程,362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率先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公共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加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范围不断扩大,有线电视和农家书屋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新成绩。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我省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成功举办第十七届省运会,第二届青奥会落户南京。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扩大基层民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做好信访工作,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和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市场监管,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绩效考核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优抚安置、拥军优属、军民共建活动成绩显著。民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档案、史志、参事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共江苏省委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江苏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不仅在应对挑战中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发展成果,而且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中推动科学发展的宝贵经验。一是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又好又快的鲜明导向,奋发有为、迎难而进,加快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进程。二是坚持改革开放,以深化改革突破体制束缚,以扩大开放增创发展优势,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三是坚持创新引领,以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以自主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四是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切实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五是坚持民生优先,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更加普遍、更加充分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产业结构仍然偏重,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粗放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二是发展的协调性需要继续增强,全面小康建设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城乡二元结构仍是制约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还不相适应,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还比较大。三是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还不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以及不同群体利益诉求等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增多,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四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依法行政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少数政府工作人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功近利、铺张浪费和消极腐败现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省政府制定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已经提请大会审议。纲要(草案)全面提出了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经本次大会审议批准后,省政府将作为施政的依据,认真付诸实施。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快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为我省更好地发挥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拓展了空间,增添了动力。“十二五”时期,也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清醒认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切实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影响,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胡锦涛总书记不久前要求江苏“继往开来,坚持‘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为江苏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十二五”时期,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铸造新的辉煌。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万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8%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0%。科技创新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下降和二氧化碳、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森林覆盖率达到22%。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城市化率达到63%,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苏北地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建设和管理全面加强,人民群众普遍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依法行政能力显著增强,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再上新水平。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主题和主线。坚持把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作为发展的主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确立发展和富民的鲜明导向,努力使社会生产力有更大发展、综合实力有更大提升、人民生活有更大改善。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加快实现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必须深入实施六大发展战略。把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统筹推进科技强省、教育强省与人才强省建设。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三大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必须认真落实重点任务。提交大会讨论的纲要(草案),对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二是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充分挖掘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大力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三是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四是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拓展发展新空间。五是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努力使江苏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居环境更优美。六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从总体上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同时面临的形势也十分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经济运行不稳定因素增多,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节能减排要求更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艰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进一步凸显。我们既要坚定发展信心,把握机遇、用好机遇,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紧扣主题主线,突出创新驱动,着力改善民生,注重统筹兼顾,全力以赴稳增长、转方式、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以上,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节能减排指标完成好国家下达的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4%。左右。

实现今年发展目标,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着力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加大对结构调整、自主创新、“三农”、民生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和融资平台管理。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积极增加有效信贷投放,保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

加强物价调控监管。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和储备。严格控制政府管理的调价项目。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力度,坚决查处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落实低收入群体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力度。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做好运力调度和运输管理工作,加强煤炭、电力、成品油、天然气供应,保障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需要。加强劳动力供需衔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和市场拓展问题。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努力培育消费热点,拓展城乡居民多样化消费,完善促进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改善居民消费条件,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流通业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推进流通领域追溯体系建设,保护消费者权益,着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大力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投资稳定增长,重点保证在建、续建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集中力量组织实施200个重点项目,规划储备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项目。在产业方面,着力推进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在民生方面,加快推进一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在生态环保方面,积极推进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以铁路、机场、港口、能源、水利、信息为重点,加快推进宁杭、宁安城际铁路、京沪高铁江苏段、铁路南京枢纽站、宿淮铁路、泰州大桥、南京四桥、禄口机场二期、苏南硕放机场改扩建、苏中江都机场、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整治、南水北调一期、新一轮治淮治太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升现代化建设的支撑能力。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坚决控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切实提高投资效益。

(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国内消费升级和科技进步新趋势,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推动新兴产业产品规模化市场应用。围绕纲要(草案)提出的发展新兴产业的目标任务,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示范基地和省级开发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的集聚带动作用,推进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做强做大新兴产业。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使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升商贸、旅游、健身、养老、社区和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改造提升制造业。着力优化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让更多的“江苏制造”上升为“江苏创造”。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继续实施“百项千亿”技术改造工程,加大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力度,重点促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改造提升纺织、冶金、轻工、建材等产业,推动主导产业向高端发展。鼓励支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增加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实现政府引导性投入稳定增长、企业主体性投入持续增长、社会多元化投入快速增长,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培育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化产学研合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共性技术研发,突破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创新和研发活动的组织、技术成果推广和产业化机制上取得突破,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增强开放式创新能力,通过合资、购并和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支持南京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推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构筑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快构建新型科技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的作用,积极吸引境内外各类资本支持创新创业,扩大创业投资规模。鼓励金融企业扩大科技贷款规模,设立专营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科技企业债券等金融产品,鼓励科技企业上市融资。

着力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全面实施人才规划纲要。设立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奖励专项资金。深入推进“十大人才工程”建设,加快培养和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用为本、人尽其才,创新体制机制,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优营造良好环境。

(四)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围绕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各项政策,落实好“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00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80万亩。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市场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确保消费安全。加强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六件实事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集中整治。

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着力提升特大城市、大城市功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继续完善道路、供水、燃气、环卫等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管线管理,提高城镇吸纳人口、集聚产业、扩大就业、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加快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积极开展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等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有条件的农村人口落户城镇。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优化村庄布局,有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五)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实现沿海开发新突破。充分发挥沿海城市、港口、岸线、空间资源和政策等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沿海地区开发开放和跨越发展。加快推进沿海港口群建设,开工建设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推进连云港至盐城铁路、南通至上海铁路、临海高等级公路、崇启大桥、盐河航道整治、通榆河东台至长江段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泰州引江河二期、泰东河等水资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沿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有序开发利用滩涂,深化部省合作,加快实施滩涂围垦开发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盐城条子泥匡围一期工程。加快沿海开发投融资平台建设,发行沿海开发企业债券,设立江苏沿海产业投资基金并投入运行,积极争取建立沿海发展银行。

培育区域发展新优势。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结合,加强沿沪宁线、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加快苏北振兴步伐,大力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开发园区,落实好支持宿迁实现更大突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不断增强苏北发展内生动力。大力推动苏中崛起,加快与苏南融合发展,继续实施跨江发展和江海联动,彰显区域特色,构建新优势。全面提升苏南发展水平,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

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完善合作体系,创新合作机制,深化多领域合作。推进高速铁路网、城际轨道交通和机场体系、干线航道网建设,加强沿海、沿江港口间的资源整合和分工协作。推动长三角北翼城市群规划建设,发挥苏锡常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力度,促进南京建设成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继续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六)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坚持源头控制、科技支撑、严格监管“三管齐下”,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扩能项目。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减排,重点做好年综合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的节约型城乡建设。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推进节约用水,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培育低碳产业。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促进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实施“清水蓝天”工程。全面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太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建设南水北调江苏段和通榆河“清水走廊”。加大主要入海河流综合整治力度,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河湖水域保护,继续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整治和备用水源地建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大建筑工地、道路运输扬尘和工业粉尘烟气治理力度,减少大气灰霾污染。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扩大农村环境整治范围,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开展突出环境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和重金属污染专项治理。积极推进绿色江苏建设,新增造林80万亩和森林抚育150万亩,新增城市绿地34万亩。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山体保护复绿、工矿废弃地恢复治理工程。

广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加快实施公益性生态文化工程,开展新一轮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建设环太湖地区生态城市群。积极推行绿色采购制度,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发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激励作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积极引进总部性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创新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鼓励地方金融加快发展,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向县域延伸,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和各类产业基金,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在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方面,重点推行居民阶梯式水价、电价改革,稳步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在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加大国有企业资源优化整合力度,鼓励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企改革,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统筹推进收入分配、社会领域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推进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和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无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宿迁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等项试点。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评价考核体系。

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实施更加积极主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调整出口结构和优化进口结构并重,更高水平“引进来”与更大步伐“走出去”并重,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的领先优势。提高一般贸易、服务贸易、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加快建设苏南服务贸易产业带。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能源原材料进口。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加大招商选资、招才引智力度,吸引外资企业总部、研发、营销、物流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落户我省,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更多地投向苏北苏中和沿海地区。进一步创新利用外资方式,营造更加开放、公平、便利的投资环境。提升开发园区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功能,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走出去”步伐,完善企业对外投资的支持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收购研发机构、营销网络、知名品牌及上市融资,建立资源开发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开拓经济国际化新空间。

(八)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要求,启动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为基本方向,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认真落实最低工资制度,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实施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非义务教育学校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与绩效挂钩。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大力支持自主创业,使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加强政策扶持,增加转移性收入,加快经济薄弱地区富民和困难群体增收进程。规范分配秩序,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城乡并举,保持就业形势稳中向好。认真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继续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促进平等就业,加强劳动关系协调,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稳定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全面开展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稳步提高工伤保险待遇。加快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参加医保,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人员养老保险遗留问题。切实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和被征地农民保障水平。切实维护城镇拆迁居民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城镇拆迁居民的补偿安置工作。加强各种保障制度的衔接,全面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提高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层次,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补充作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扶持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健全教育、医疗、临时生活等救助制度。发展慈善事业。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住房保障专项资金筹集力度,加快住房保障投融资平台建设,优先保证用地供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和政策体系。实行年度目标管理,落实市县政府住房保障主体责任,努力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城镇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继续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提高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宅比重。严格落实差别化的住房税收、信贷等政策,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坚持政府保障与市场供给相结合,逐步形成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九)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加大文化强省建设力度。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素质。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共享工程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创建国家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加强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以出版发行、网络媒体、影视动漫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广泛开展科普活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文学艺术、档案史志事业。做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公共体育事业,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支持南京做好青奥会筹备工作。

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落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规范办学行为,深化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基础教育高水平普及、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内涵提升、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形成。启动实施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建设高校优势学科。大力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大政府对公共医疗卫生发展的投入力度,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所有县(市、区)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积极推进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建立和完善人口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整合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资源,推广“一委一居一站”社区管理模式,积极打造15分钟社区管理服务圈,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社会志愿者积极性。加强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兴媒体的管理。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社会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完善重大政策制定和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制度化,着力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深入开展信访热点难点问题、安全事故隐患、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环节“三项排查”,努力消除各种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深入推进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推进公安等部门信息化建设,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解决好影响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落实特殊人群帮教措施,切实做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下转A3版

上接A2版 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作用。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双拥”共建活动,提高优抚安置水平。

各位代表!民生是为政之本。今年我们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加大就业扶持力度。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以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万人。健全农民就业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创业服务和农村困难家庭就业援助制度,大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购买5000个公益性岗位,开发18000个就业见习岗位,支持经济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二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增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15万套(间),新建经济适用住房6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万户,完成各类棚户区危旧房改造20万户,解决45万户家庭的住房困难。三是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落实低保标准增长机制,苏北地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10元以上。四是实施城乡居民健康工程。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65%。扩大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范围。扶持经济薄弱地区44家县(市)医院和200家中心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解决28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五是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为小学生每生每年750元、初中生1000元,普通高中、高校每生每年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分别提高到1500元、3000元,将中等职业学校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免学费政策范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从2011年春季学期起,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六是推进文化惠民。扩大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范围,进一步做好向经济薄弱地区送书、送戏、送电影工作,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超过77%。七是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30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1000座,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6%以上。八是加强养老服务工作。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健全城市“三无”老人供养服务体系。向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尊老金。新建2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九是加大助残力度。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然困难的重度残疾人实施重残补贴金制度,对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等特殊困难家庭中的残疾人给予特别救助。十是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程。实现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四、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切实增强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把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心放在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上,制定出台强化公共服务的政策措施,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把握大局、促进发展、履行职责、服务人民的能力。

着力提升行政效能。巩固和扩大机构改革成果,加强行政程序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绩效管理制等制度,使政府机构运转更为规范协调、工作更加便民高效。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提升政府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水平,做好政府信息发布工作,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向社会公开,努力实现权力运行规则公开、程序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提高各级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评估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制止和纠正决策程序不合法、政策措施不合理导致群众利益受损的行为。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把严格依法办事贯穿于政府工作各个环节,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重视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集中精力抓落实,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开短会、讲短话,切实改进会风、文风,用更多的时间调查研究、真抓实干。突出重点抓落实,按照确定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一件一件分解责任,一项一项落到实处。深入基层抓落实,体察民情,倾听民声,尽心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深入推进廉政建设。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加大对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的查处力度。切实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用支出,严格按中央规定加强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管理,严格控制各种庆典、节会、论坛活动,严禁公费出国出境旅游。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和“小金库”专项治理。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廉政意识,带头落实廉政准则,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地用在民生改善上。我们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勤勉尽责,清正廉洁,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有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江苏省委的坚强领导,有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坚实基础,有全省上下同心同德、和谐奋进的良好局面,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协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富民强省、“两个率先”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2010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

(2011年2月16日)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显著进展,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得到持续改善,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

经济运行高开稳走、持续向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09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9.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1753.9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16609.8亿元,增长13.1%。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2∶53.2∶40.6。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354.8亿元,增长38.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731.4亿元,增长13.0%,占GDP比重为40.9%,提高1.0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六大新兴产业全年销售收入达20647亿元,比上年增长38.0%。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5.2%,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40.2%,分别比上年提高1.1个和0.8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2∶1,收入差距是全国较小的省份之一。三大区域均呈较快发展态势,苏中、苏北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继续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

图1 “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全年关停化工生产企业403家,累计关停5034家。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的总目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3%和2.2%。太湖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年末林木覆盖率达20.6%。

物价水平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8%,涨幅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7.4%,其中猪肉上涨2.6%、油脂上涨3.3%、鲜蛋上涨7.7%、禽上涨6.3%、鲜菜上涨17.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3%,其中纺织业上涨10.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上涨16.7%、医药制造业上涨5.4%、化学纤维制造业上涨16.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涨14.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涨18.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上涨7.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8%,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19.6%、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10.3%、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8.4%、化工原料类上涨17%、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上涨3.1%、农副产品类上涨10.8%、纺织原料类上涨7.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2%。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图2 “十一五”时期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就业形势稳定。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和困难群体就业。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9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6%。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推进,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4.1万人。

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稳步进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地方金融机构继续发展壮大。有序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年末全省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104.8万户,比上年增长15.0%,注册资本27996.4亿元,增长39.0%;工商部门登记的个体户300.6万户。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约束加剧、环境压力加大;内需持续均衡增长存在较大制约,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世界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较大,对外向度较高的江苏经济影响将更为深刻;城乡二元结构仍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比较明显;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城乡居民增收的基础不够稳固,在就业、医疗、住房、市场物价、劳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尚待有效解决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省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强化科技支撑,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连续七年丰收,全年总产量达3235.1万吨,比上年增加5万吨,增长0.2%。其中夏粮1105.3万吨,增长0.2%;秋粮2129.8万吨,增长0.1%。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粮食面积为528.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万公顷;棉花面积为23.6万公顷,减少1.7万公顷;油料面积57.4万公顷,减少1.9万公顷;蔬菜面积121.3万公顷,增加6.5万公顷。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9.7万公顷,新增高效渔业面积7.7万公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8.6万公顷。

图3 “十一五”时期粮食总产量

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年造林面积11.0万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366.6万吨,比上年增长6.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24.0万吨,增长4.1%;禽肉产量132.7万吨,增长10.2%。禽蛋总产量190.6万吨,增长2.9%。牛奶总产量57.3万吨,增加3.4%。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59.5万吨,增长3.7%,其中淡水产品324.0万吨,海水产品135.5万吨,分别增长3.6%和3.9%。

表2 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全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业生产条件、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81.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4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37.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3.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成员达253万户,入社农户比例达42%,出资额490.4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全面实施新一轮农村六件实事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跃上新台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运行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轻、重工业增加值6019.1亿元、15204.8亿元,分别增长14.6%和16.6%。国有工业增加值1319.4亿元,增长11.1%;集体工业增加值266.9亿元,增长4.2%;股份制工业增加值9709.4亿元,增长15.9%;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8683.9亿元,增长16.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2729.1亿元,增长13.6%;私营工业增加值6971.4亿元,增长17.9%。

图4 “十一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增长速度

企业效益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6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实现利税8897.2亿元,增长34.9%;实现利润5705.9亿元,增长43.6%。企业亏损面8.6%,比上年末下降3.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86.9亿元,下降34.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1.0,提高18.9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业增长较快。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6449.0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医药制造业产值1399.1亿元,增长28.6%;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3218.4亿元,增长32.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8689.6亿元,增长33.1%;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6108.3亿元,增长29.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12951.5亿元,增长25.3%。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实现工业新产品产值7853.8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在列入统计的7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56种,下降的有19种。

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建筑业持续发展。全省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009.8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323.6亿元,增长20.1%;竣工产值9246.0亿元,增长13.2%,竣工率达75.0%;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20.4万元/人,上升7.4%。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8534万平方米,增长18.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5929万平方米,增长6.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0937万平方米,增长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1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418.9亿元,增长22.1%。在全社会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5285.8亿元,增长20%;外商港澳台经济投资3019.6亿元,增长12.5%;民间投资14881.4亿元,增长25.5%,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8433.1亿元,增长22.7%。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64.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图5 “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增长速度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2.5%;第二产业投资8250.8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投资9113.0亿元,增长22.4%。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8196.3亿元,增长22.5%。其中,制造业投资7645.9亿元,增长25.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188.3亿元,增长44.6%,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26.7%。主要工业行业投资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25.9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525.4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67.1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04.4亿元,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54.7亿元,分别增长27.4%、26.5%、48.9%、50.9%和50.4%。第三产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973.1亿元,增长14.2%;房地产开发投资4301.9亿元,增长28.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投资114.3亿元,增长15.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455.5亿元,增长17.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156.5亿元,增长25.7%。

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加大。新开工项目中亿元项目个数、完成投资为2040个和2956.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7.4%和59.7%。200个省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一批重大项目顺利竣工或加快推进。江都至海安、无锡至张家港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2号线东延线建成投入运营,3号线开工建设;淮安涟水机场正式通航,无锡硕放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基本完成;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工程全线贯通;南汽轿车及发动机、无锡海力士三期、镇江恒神碳纤维、张家港道康宁有机硅、徐工机械基地、盐城华锐风电设备等项目顺利竣工;“川气东送”管道建成并实现供气,如东LNG外输管线与冀宁联络线和西气东输一线全面贯通,田湾核电项目建设继续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加快发展。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城乡市场均保持良好增长。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1965.5亿元,增长19.2%;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516.8亿元,增长15.1%。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2207.2亿元,增长18.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75.1亿元,增长20.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销售额20185.8亿元,增长29.4%,其中批发业15321.8亿元,零售业4864.0亿元,分别增长30.2%和26.7%。

热点商品销售旺盛。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的消费品中,金银珠宝零售额140.7亿元,比上年增长40.2%;汽车零售额1630.0亿元,增长38.4%;石油及制品零售额786.8亿元,增长35.2%;通讯器材零售额84.2亿元,增长25.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535.8亿元,增长23.1%;中西药品零售额303.6亿元,增长23.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461.8亿元,增长21.7%;食品、饮料、烟酒零售额662.4亿元,增长19.4%。

图6 “十一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速度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并逐步迈上新台阶。全年进出口总额465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出口2705.5亿美元,增长35.8%;进口1952.4亿美元,增长39.9%。

图7 “十一五”时期进出口总额与增长速度

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增加。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883.4亿美元和1256.9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69.6%和46.5%。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840.1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66.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923.2亿美元,增长31.1%,占出口总额的71.1%。私营企业出口额为483.4亿美元,增长55.0%,占出口总额的17.9%。对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出口额分别为698.1亿美元、583.4亿美元、254.6亿美元和179.5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1.6%、29.2%、30.1%和26.2%;对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省市场出口额分别为210.7亿美元、137.2亿美元和71.9亿美元,分别增长26.3%、36.0%和46.7%;对拉丁美洲、非洲、俄罗斯出口额分别为145.5亿美元、63亿美元和36.5亿美元,分别增长61.4%、32.9%和105.0%。

表4 进出口贸易主要分类情况

吸引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利用外资结构不断改善。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661家,新批协议外资568.3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28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660个。全年服务业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490家,协议外资140.7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81.5亿美元,增长22.8%。开发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开发区完成进出口总额3585.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027.3亿美元,分别增长37.1%和36.2%,占全省总量的77.0%和74.9%;实际到账外资222.3亿美元,增长16.6%,占全省总量的77.9%。

图8 “十一五”时期实际利用外资与增长速度

“走出去”势头迅猛。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408个,比上年增长22.9%,中方协议投资21.8亿美元,增长104.6%。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62.1亿美元,增长23.3%;完成营业额59.7亿美元,增长17.5%。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7%和17%,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增长13.1%和18.6%。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5.9亿吨,增长19.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4亿吨,增长18.2%。港口货物吞吐量中,集装箱吞吐量达1134.6万标准集装箱,增长29.2%。年末全省公路里程15万公里、新增6504公里,年末高速公路里程4059公里。铁路营业里程1907.8公里,铁路正线延展长度2922.2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567.7万辆,净增109.6万辆,分别增长23.9%和29.1%。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434.6万辆,净增96.3万辆,分别增长28.5%和28.6%。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288.6万辆,净增72.1万辆,分别增长33.3%和27.8%。

表5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邮政电信业平稳发展。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2194.6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88.3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006.3亿元,分别增长21.5%和20.9%。邮政电信业务收入798.2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11.1亿元,电信业务收入687.1亿元,分别增长22.7%和7.3%。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4288.2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498.8万户,减少163.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527.8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71万户。住宅电话用户1759万户,减少116.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916.7万户,净增976.4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109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0部/百人。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3.3万公里,新增0.1万公里。年末互联网用户1081.3万户,新增120.4万户。

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年国内旅游人数3551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5%;国内旅游收入4287.9亿元,增长24.3%。全年入境旅游人数65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外国人473.5万人次,增长19.6%;港澳台同胞180.1万人次,增长1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7.8亿美元,增长19.1%。旅行社组织公民自费出境旅游49.7万人次,增长44.5%。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表6 全年财政收入分项情况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原口径财政总收入达11743.2亿元(不含海关代征两税和关税等),比上年增长39.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79.9亿元,增长26.4%,增收851.1亿元;基金收入3564.3亿元,增长100.4%。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预算支出4843.8亿元,同比增长18.6%;基金预算支出3340.4亿元,增长95.3%。全年教育支出854.6亿元,同比增长25.6%;公共安全支出321.0亿元,增长1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5.4亿元,增长18.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05.2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46.8亿元,分别增长27.4%和25.5%。

金融市场稳步运行。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0134.3亿元,比上年少增1670.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增加3253.9亿元,少增105.4亿元;企业存款增加2054.1亿元,少增3636.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824.3亿元,比上年少增2313.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998.3亿元,多增439.1亿元。

表7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图9 “十一五”时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与增长速度

证券市场交易稳定。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由上年末的128家增加到169家,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筹集资金791.8亿元,其中首发融资47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521.0亿元和378.1亿元。全年证券经营机构股票交易额76897.2亿元,比上年增长5.8%;期货经营机构代理交易额2157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4%。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900.0亿股,比上年末增长36.7%;市价总值1386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3%。年末共有证券公司5家,证券营业部306家;期货公司11家,期货营业部74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3家。

保险事业规模扩大。全年保费收入1162.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财产险收入311.9亿元,寿险收入780.4亿元,分别增长36.6%和26.0%,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7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赔付额251.8亿元,比上年下降8.0%。其中财产险赔付134.4亿元,增长5.5%;寿险赔付92.4亿元,比上年下降26.0%;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25亿元,增长17.8%。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全年申请专利23.6万件,比上年增长35.3%,其中发明专利5.0万件,增长58.2%;授权专利13.8万件,增长58.5%,其中发明专利7210件,增长35.5%。企业专利产出大幅提高,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12.5万件,授权专利7.2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57.4%和53.3%。全省有46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41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0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组织实施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58项,总投入12.7亿元。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093家。当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92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01项,自主创新产品516项。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77个,其中当年新建9个。全省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9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科技研发投入比重继续提升。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8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68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R&D)人员38万人。全省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98人。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6300个,其中政府部门属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49个,高等院校属科研机构450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科研机构2350个。已建国家和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大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基础设施2048个,比上年增加987个,经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1个。

质量检验得到加强。全省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77个,国家检测中心31个;监督抽查产品314种,比上年增长19%。共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4个,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8558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59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99.6万台件,下降13%;制定、修订地方标准239项。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24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3.3万人,在校生164.9万人,毕业生47.9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4.3万人,在校研究生12.6万人,毕业生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2%。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102.0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达100.01%,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达98.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6%,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特殊教育招生0.5万人,在校生3.0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5.7万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各级各类学校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不断加大。

表8 各类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情况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艺创作、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新成绩。年末全省共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17个,公共图书馆109个,博物馆182个,档案馆168个,向社会开放档案366万卷(件、册);共有广播电台14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1座,电视台14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99%和99.88%。有线电视用户1885.9万户,比上年增长9.3%。生产故事影剧片13部。全年报纸出版27.1亿份,杂志出版10051万册,图书出版52290万册。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096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47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76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03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7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24.8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2.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2.9万人,注册护士12.3万人,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卫生技术人员0.7万人,妇幼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0.5万人。乡镇卫生院1283个,床位5.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8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5%以上。

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全省运动员在第十六届亚运会等重大国内、国际比赛中,有160人次获金牌,142人次获银牌,105人次获铜牌。成功举办第十七届省运会,南京成功申办2014年青奥会。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能力提高。年末全省设立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6.5万公顷。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重要进展,水资源供给和水环境保护能力明显加强,太湖湖体水质持续改善,实现了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5.2亿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6855.7亿标立方,工业粉尘排放量16.1万吨,空气质量监测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11个。

安全生产事故下降。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全年发生各类事故19712起,死亡5729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2.46%,死亡人数下降2.4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40人,下降16.67%。

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根据对城镇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944元,比上年增长11.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8%;人均消费性支出14357元,增长9.2%,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6.5%。根据对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9118元,比上年增长13.9%,增幅自1997年以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543元,增长12.7%,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8.1%。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6.3平方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实现城市低保家庭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应保尽保、低收入家庭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补贴应保尽保。

图10 “十一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长速度

图11 “十一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增长速度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921.4万人(含参保离退休人员)、1843.3万人(含参保退休人员)和1153.8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49.7万人、142.2万人和74.6万人。年末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418.0万人,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人员441.5万人。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均达97%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9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9万人。

注:

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人口统计数据详见另行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

坚定不移朝着“两个率先”目标奋勇前进

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在全省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在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了。我们对“两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开得很成功,是一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大会,是一次民主和谐、团结奋斗的大会,是一次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大会。会议期间,代表委员聚民意、汇民智,讲大局、议大事,重实际、求实效,既充分肯定我省“十一五”以来取得的成绩,认真总结经验,又科学把握“十二五”形势任务,积极建言献策。审议和讨论的过程,成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成为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两个率先”和“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上来的过程。

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所作《同心协力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的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求真务实,令人鼓舞,为再接再厉、乘势而上,继往开来、奋发有为,坚定不移朝着“两个率先”目标奋勇前进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省人代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 “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了今年乃至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充分体现了中央精神和江苏实际的紧密结合,长远部署与近期安排的紧密结合,兼顾全面和突出重点的紧密结合,连续性和创新性的紧密结合。会议选举产生的新的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和省政协常委会的领导人员,肩负重任,众望所归。这次“两会”,必将鼓舞和激励全省人民,同心协力,奋发进取,坚持“两个率先”,在新起点上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开创新局面,必须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抢抓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升级“三大计划”,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毫不动摇地走创新驱动之路,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不懈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要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把科教与人才强省作为基础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着力构筑江苏长远发展的战略优势。

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开创新局面,必须坚持富民优先,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连民心,民心聚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最重要的是增加居民收入。从今年起,我省将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要求,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为基本方向,拓宽增收渠道,突出农民增收、职工工资增加和困难群体帮扶等重点,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减轻老百姓在上学、看病、养老等方面的负担。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好民生改善,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好民生指标,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开创新局面,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开放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动力。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统筹推进收入分配、社会领域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要主动顺应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准确把握江苏在国际分工中的新定位,坚持调整出口结构和优化进口结构并重、更高水平“引进来”与更大步伐“走出去”并重、提升开发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和科技创新功能并重,进一步强化开放优势,拓展开放空间,优化开放环境,不断提高江苏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开创新局面,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建设美好江苏的强大力量。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干部、鼓舞群众,用江苏发展的美好前景激励人心、凝聚力量,进一步打牢全省人民推进“两个率先”的思想基础,把“十二五”的目标任务、发展思路、重大举措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要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营造奋发向上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在全社会形成凝心聚力促发展、开拓进取创一流的生动局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优良作风,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扎扎实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习好、贯彻好这次“两会”的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调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鼓足干劲,开拓进取,全力以赴稳增长、转方式、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继续走在全国科学发展的前列,完成历史赋予江苏人民的神圣使命。

展望未来,前景光明;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倍加珍惜历史提供的难得机遇,倍加珍惜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向着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推荐第9篇: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江苏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效,但也面临认识、体制、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复杂的问题。报告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和建议。

一、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一)大力提升科技支撑作用

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建立创新型省份。多年来,江苏坚持科教兴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江苏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近5年组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00多个,与26个发达国家的148个专家组织建立引智合作关系,建立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18个,引进外资研发机构411家,支持26个本土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国内90%的重点大学与江苏省或省辖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6万多名科技人员常年在江苏服务产学研合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保持全国首位,主要创新指标与韩国、芬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相当。2010年江苏省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7%,明显高于全国1.76%的平均水平,并计划到2015年将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5%。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5.4%上升到2010年的54%,提高9.4个百分点。

(二)加大优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

江苏是国内大学、大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为进一步集聚优秀人才,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科技企业家计划\"、\"企业青年博士计划\"。目前,江苏省吸引高层次人才近9万名,创新创业团队2200多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18名,其中,列入国家\"千人计划\"120名,形成了一条高层次人才集聚链,增强了江苏创新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无锡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的\"530\"计划(5年聚集30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领效应明显,至2010年底,累计落户\"530\"项目超过1200个,集聚6000多名海外留学归国

人才。昆山市大力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和\"三新\"人才计划,坚持政策留才、事业留才、环境留才、服务留才,引进和培育建设新城市的\"现代人\"、引领新产业的\"核心人\"、服务新人才的\"专业人\",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基地;完善人才利用机制,变\"海归\"为\"海燕\",及时掌握全球科技前沿动态,借助最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三)加强创新载体建设

高新园区是江苏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目前,江苏省共建有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高新区7个,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常州高新区被列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2010年高新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0家,占全省总数的43%,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有1/4在高新园区。高新园区创造了全省34%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

大力扶持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昆山市借鉴台湾工研院模式,由政府出资,组建非营利公益法人性质的昆山工研院,每年投入10亿元,为小核酸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机器人、感知技术等五大创新领域提供研发支持和产业化培育,重点推进自主研发、公共技术服务、技术转移和孵化等功能建设,成为昆山市推动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无锡市大力开展机制灵活、特色显著的创新创业和创意园区(被称之为\"PARK\")建设,目前PARK园区数目超过50家,2010年完成营业额180亿元,入驻科技型企业37000余家,成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四)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

江苏R&D经费支出和企业研发投入均居全国第一,2010年江苏R&D经费支出达到858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680亿元,占到全社会投入的80%,已基本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企业吸引创投、创投带动金融\"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江苏注重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江苏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无锡成立科技支行,实行专业化的科技信贷运营模式和考核评审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无锡市还积极推进科技保险、科技项目贷款风险补偿等金融创新工作,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信用体系,以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中小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

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可贷可投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已有7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5家获准筹建,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资本金达33亿元。此外,江苏省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275家,管理资金588亿元,成功培育了无锡尚德等一批知名上市公司。苏州工业园建设的沙湖创投中心,每年用1亿元资

金奖励创投,培育了70家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梯队。

(五)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

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靠修炼内功,也注重借助外力。特别是在开放型经济占比较大的情况下,江苏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提升跨国公司对本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和溢出效应。昆山通过举办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洽谈会、组织内外资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加快产业配套、技术贸易、技术联合开发、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嫁接\"步伐,推动内外资企业配套融合发展。无锡引进42家外资独立法人研发中心,75家在无锡的跨国公司R&D投入远高于内资企业。2003年以来无锡外资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39%,明显高于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16%和内资企业7%的水平。

二、江苏产业转型升级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一)吸引和培育创新型人才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

近年来江苏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因素。调研中一些地方反映,商务生活成本偏高、研究型大学等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了人才引进,海归企业家与国内文化环境还有待融合,外籍人士生活所需的教育、医疗等方面配套不完善,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还未得到发挥,不利于发挥高层次人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模式有待探索

江苏省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平台建设,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困惑和争议。比如,昆山工研院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运作模式相对单一,其他经费支撑相对缺乏,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有待建立。在当前研究项目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如何探索政府支持和其他经费来源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强国家和地方在基础性研发领域的合作,促进创新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是新的挑战。

(三)核心技术突破不够

目前江苏省新兴产业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发展仍以技术跟随为主,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不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较为明显。医药产业97%以上的化学新药为仿制品,光伏产业的电池生产线、多晶硅铸锭炉等关键设备和材料仍主要依赖进口,平板显示产业的玻璃基板主要依靠进口。一些外国高端设备问题频繁,维修还必须由设备提供商承担,维修成本高昂。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最终只能是走向\"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道路,被固化和锁定在低端环节。

(四)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不足

多年来,江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较为明显,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其作用进一步凸现。相比而言,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的主体,其作用发挥仍显不足。在风险投资上,基金仍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境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核心竞争能力和销售规模与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在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型的新时期,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直接干预、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启示和建议

(一)立足本地特色,加强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对接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和支撑作用,构建包括\"官、产、学、研、金、介\"等多方参与,涵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将区域创新的方向和目标瞄准国家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创新制高点。同时,站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紧密结合各地区的创新优势,充分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和力量,鼓励集中集聚,形成一大批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创新产业集群,支持一些发达地区率先建成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高地。以国家创新引领区域创新,以区域创新支撑国家创新,实现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的良性互动与互补,推动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形成与完善。

(二)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培育创新型企业

着眼于攀登产业竞争的技术高峰和未来发展的前沿高地,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资金、政策、法制等创新环境,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企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完善面向小企业的研发服务、产品设计等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介入早期研发,加快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依托重点创新型企业,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创新示范基地,实现科技研发、产品创新与人才流动的有机结合。

(三)将引进和培育领军型创业人才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围绕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领军型创业人才。完善为创业者的服务,如配备行政助理,设立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权益保护等服务平台,促进海外创业者对政策的

了解和文化融合。鼓励对重要科技和管理人员实施多种方式的股权和分红激励,进一步降低激励门槛,优化激励审批程序,对获股权形式奖励的激励对象给予递延纳税的优惠政策。增加可申请绿卡的国际人才拟任职单位种类,降低投资类国际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条件,放宽3~5年长期居留许可条件。探索建立适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医疗保险,完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相关配套服务。

(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创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支持。扩大创新投资资金规模,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带动社会投资。加大创业风险投资用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技术引进等\"软投入\"的支持比例。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建立科技企业与创投机构、券商、保险和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的经常性对接机制,加大对有一定科技实力和较强发展潜力的初创型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

(五)增强协同,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鼓励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与创新,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关键零部件、核心设备的本地化率,营造企业群落内部知识交流与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包括完善国有企业考核、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破行业垄断、破除区域分割等在内的政策法规,强化执行力度,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和压力,鼓励跨国公司加速将核心技术研发转移到中国,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在努力培育领军企业的同时,加大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力度,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领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的配套协同发展。强化产业信息公开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市场秩序规范,增强行业自律,引导各地区错位、特色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创业环境,改善政府服务水平,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广东发展研究数据库编纂 2012-04-17

推荐第10篇:江苏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情况调研分析报告

江苏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情况调研分析报告

一、调研背景

目前中国有2000余所高校,4000多万大学生,每年至少拥有800亿人民币的消费能力。大学生,不仅意味着4000多万的消费群体,“90后”号称近亿的庞大队伍。这些目前中国消费分众中的强势群体——当代大学生具有潜在的强消费欲望,现实的经济实力虽然可以限制他们的消费表现,但无法扭曲其所拥有的高品质价值取向,并且这种强烈的消费欲望更能影响其家庭现时消费的购买决策。

大学生是未来的精英阶层,大学期间培养起来的品牌忠诚度,在他们踏入社会后,将为商家带来更为巨大的商业利益。大学生代表的更是不久的将来的实力阶层——较高的教育经历决定了他们未来在社会上的中坚与引导地位,强大的消费能力以及不菲的收入。

所以,校园市场的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未来业务的发展,而大学生人群的高敏感度和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成为企业在进行市场拓展和品牌推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

(一)经济因素: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水平的高低,各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状况的不同,为消费者提供不同层次的化妆品需求。比如苏南地区经济水平高,对化妆品的品牌、知名度、价格、使用效果要求较高,可以为其提供品牌知名高、价位高、使用效果明显的化妆品。

(二)技术因素:化妆品需要不断的开发新产品、技术创新,为消费提供适合自己皮肤的产品。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赢得消费者市场。

(三)社会文化因素:消费者来自不同的地区,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受教育水平。在购买化妆品时受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的影响,对化妆品需求、品牌、价格、产品功效要求的不同,决定着消费者购买化妆品行为。

(四)个人因素:消费者的经济状况、年龄、品牌爱好、个人价值观等等,对化妆品的需求层次不一致。特别是大学生在购买化妆品时,价格、包装、产品说明、使用功效,影响着大学生购买化妆品的欲望和行为起主导作用。

二、调查概况

为了了解江苏省女大学生化妆品市场现状、消费者状况与消费心态、市场的未来发展等问题,我们对江苏省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市场事实了网络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江苏省在校女大学生,安排的实施方案如下:对江苏省女大学生发放网络问卷调查,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其具体情况撰写调查报告。我们共回收有效问卷96份,此次问卷调查目标对象为消费者集中,人口密度高,购买决策相互影响的高校女大学生,这类消费者很容易形成对品牌的忠诚,调查的目的表面上是了解女生化妆品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化妆品市场的一次摸底,但在实质上,实则为了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大学生消费心理以及消费特征,并对企业营销调研计划提出意见与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

 消费心理

参与调查的女大学生中66.67%的生活费在1000-2000元,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和有计划的化妆品购买行为,这也反映大学生的化妆品消费行为会受可支配生活费数额的影响。商家在开展营销活动是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消费特征,在前期营销计划中把价格策略放在首位,吸引大学生群体的注意力。

在会因为什么选择化妆品品牌中,选择“价格”的占51.17%,我们看到了学生对价格的关注程度,说明学生心中仍有贪便宜的心理存在,这一点不容忽视。是否应该按照常规推理去判断学生这一类特殊消费群的消费特征,是值得我们再次考虑的 问题。大学生手头上的闲钱不是常年都有,不是时时刻刻都有仅凭兴趣购买产品的机会,管你一个月生活费有多少钱,学生还不是纯粹的消费者,主要任务不是为了消费而是求学读书,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清楚的认为,但大部分的人潜意识都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价格仍然是学生胸口上永远的痛。想从学生的口袋里掏钱是容易的,但是能掏多少,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有的企业有“坚持不打折,维护品牌形象” 的营销策略,但在调查中我们却发现,学生对短期的利益关注远远超乎了我们想象,而学生对我们长期的品牌维护工作,例如讲座或是其他形式的非促销性质的品牌宣传活动似乎不敏感。所以在后期营销行为上,我们不能死守价格阵地,应该放长线,用价格或其他性质的直接让利活动来刺激消费,我们觉得这是针对学生市场的主要方式。其方式可以是打折、提供免费的美容咨询、皮肤测试以及不定期的赠送小样品或宣传画。

由于大多数大学生不具备经济独立能力,所以他们在面对不同化妆品促销方式时,还是会倾向于选择经济实惠的种类比如说现场打折。所以商家可以针对大学生爱经济实惠这个特点安排多种形式的打折活动,充分把握节假日的时机进行限时促销活动相信可以吸引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群体。

 消费行为 对于化妆品购买渠道,选择在购物网站的消费者占34.48%;选择托代购购买的占34.48%;在商场或超市购买的占28.74%。这提醒了企业应该抓住这样的信息,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线上平台购买化妆品,网络成为了化妆品销售的巨大市场。走好网络销售这条渠道,首先就应该做好宣传工作,让欲望购买者清楚购买的方式方法,提供线上更加便利的购买渠道。

即使没有打算购买,消费者在浏览网站时如果易于让她们发现购买的网络渠道,并借助从前的宣传印象,这样就会更容易引起他们的购买欲望并产生购买行为,因此线上广告的投入尤为重要。

在购买时间方面,调查结果反映出消费的季节性并不强,选择在春夏秋冬四季购买化妆品的消费者各占16%左右(冬季作为化妆品淡季,购买的消费者较少,占12.64%)。大部分消费者都遵循理性消费的原则,选择“有需要时购买”的消费者占87.36%。选择“有优惠活动时购买”和“跟风剁手”的消费者占62.07%,因此这里还要谈到一个“购物影响者”的概念,我们在访问一些女生情况的时候了解到,男友和女伴对她的影响很大,往往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宣传活动中,我们也不能冷落了男生,况且男生也是化妆品市场的一个候补力量,不容忽视。

对于购买化妆品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几乎所有的被访问者都认为功效最重要的,占97.7%,其次是价格和品牌,占70.11%。对于因为什么选择化妆品品牌,70.11%的消费者选择了“品牌知名度”。在化妆品同质化已经愈演愈烈的今天,质量在各品牌之间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消费者购买时候只能靠品牌来区别,虽然有很多人都说:“他们不看中品牌,只能看质量,用后效果好,品牌自然形成......”,但是这只是表面的意思,并非由决策购买的潜意识得出的结论,我们不应该被它迷惑。对于一个低知名度的品牌,就算质量再好,消费者敢轻易使用吗?买都不敢买,自然不会有用过效果评价的机会。而当两个品牌同时面临选择,没有人会放弃一个知名品牌而去选择购买一个一般品牌。因此企业在宣传时一定要充分打响品牌,扩大知名度。

对于选择品牌化妆品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79.31%的消费者选择了“口碑流传”,同时在品牌忠诚度的问题上,最多的消费者选择了“品牌忠诚度一般”,占49.43%,只有10.34%的消费者选择了“不会更换品牌,忠诚于老牌子”。因此企业在打造品牌时,更应看重的是化妆品的功效,即用口碑和功效打响知名度。

 消费选择

高校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经常使用的是洗面奶一类的清洁产品、基础护理产品、以及一些基础底妆,主要是学生从校园过渡到社会,化妆的需求并不是很强,但基础对于皮肤的护理对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皮肤护理工作是关键。

另外,学生对于基础保湿很是需要,保湿产品基本万能,不同的皮肤都需要保湿的呵护,备着总归会用到。而且,女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痘痘发起,女生对于控油祛痘产品的需求也是相当大的。  品牌认知度

1、大学生会因为什么选择化妆品品牌

通过问卷我们可以发现,接近七成的大学生会因为品牌的知名度而去选择某一个特定品牌的化妆品,而同时大学生群体也很注重性价比,所以除了某一个品牌的知名度,他们也会充分考虑该品牌产品和个人肌肤是否契合以及价格是否在个人消费能力之内。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面对化妆品品牌选择时并不是盲从,而是理性思考从而进行决定。

2、大学生对化妆品的品牌忠诚度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49.43%的大学生品牌忠诚度一般,24.14%的人表示有新品牌出来也会愿意尝试。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对于化妆品价格的在意度也是很高的。大多数大学生还对化妆品品牌处于探索期,18—25这一年龄群体对于化妆品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定品牌的选择,他们更愿意去尝试新品牌、新产品。关注品牌知名度的较高大学生比较关注品牌的选择,更多的时候买的是一种心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有这一类型的人的存在与支持更有利于新产品的推广。

 其他

填写本次问卷的小仙女们65.52%为大三老腊肉,20.69%为大二小酥肉,11.49为大四老司机,2.3%为大一小鲜肉;56.32%为文科类,24.14%位理科类,16.09%位其他,3.45%位艺术类。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大三女学生为调研主体,文科类的女学生为调研主体。由此可以推断出,在大一至大四阶段大三的女学生更注重化妆品的使用,文科女生比理科女生更注重化妆品的使用。也可以看出,在女生较多的群体中,女生对化妆品的使用度和关注度更高,很多人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36.78%的女生最希望得到的售后服务为促销活动,29.89%为产品回馈,22.99%位美容(本产品),3.45%位美容讲座、信件回访、其他,0%为答谢会。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女生更希望得到的售后服务为促销活动和产品回馈,由此可见实物对女生更有吸引力。建议商家多通过一些优惠和促销方式回馈消费者。

89.66%的女生凭借看使用效果判断一个化妆品的质量好坏,48.28%凭借别人的口碑,25.29%凭借只选择信赖品牌,16.09%凭借阅读成分说明,14.94%凭借关注质检报,0%凭借其它。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女生主要凭借看使用效果来判断一个化妆品的质量好坏,由此可见女生对化妆品质量好坏的判断还是比较理性的,女生更喜欢贴合自己的化妆品。

75.86%的女生认为化妆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假冒伪劣,66.67%认为是价格虚高,62.07%为虚假宣传,1.15%位其他。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女生认为化妆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假冒伪劣,由此可见大部分女生更看重化妆品的质量问题,其次是价格。想做好化妆品的销售主要是质量要过关,其次是价格合理,再次是要真实有用。

四、由调查结果分析给出的营销建议

根据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小组就市场营销策略方面给出几条建议仅供参考: (1)产品策略:商家应有针对性的进一些适合特定年龄段人使用的产品,不要没有重点的一把抓。就大学生来说,这一群体较常使用的是祛痘、保湿、护理类的产品,还有一些辅助营销的彩妆类的。青春期的大学生皮肤状况一般都是较好的, 只是豆豆较多而已,而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他们对化妆这一块也会开始渉及,所以彩妆产品也是店面内必不可少的。 (2)价格策略:商家应该了解大学生这一人群的经济来源基本上是不高的,他们还未脱离寂静独立,购买能力有限。对于这样的状况商家可以采取较合适的价格策略来进行销售。比如部分产品高价,部分产品低价的策略;或者天天特价,每日平价之类的调价措施来吸引消费。

(3)渠道策略:大多数学生愿意在选择代购和一般购物网站购买化妆品,主要原因还是价格因素的驱使,所以商家就要注意了,可以建立官方正品网站,给到优惠的价格和正品的保证,代购的选择主要由于学生对于国外品牌的依赖,选择合适的进货渠道也是不可缺少的。当然也要给学生或者顾客营造一种信任感。(4)促销策略: 迎合主要消费人群的需求,商家要考虑价格方面对目标消费人群的影响。要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盈利。不定期的搞搞促销,树立好商店在学生中的形象。口碑很重要,大学生是聚居的学生群体,这一点一定要关注。必要的产品赠送活动也是必要的,可选择一些产品小样或者新产品的试用进行赠送,也是一种很好的产品推广。

五、小结

化妆品在大学生的市场的前景是乐观的,学生消费者的消费观是不成熟的,这意味着存在更大的商机,就看我们怎么去诱导。在实际的宣传中,我们应该坚定他们的购买决策,第一步是关键。一旦学生消费者形成品牌忠诚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去改变。整个学生市场的容量是巨大的,商机是巨大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过使用化妆品来化妆的却能让人变得美丽一点,我们不反对适当的化妆,但也不提倡奢侈的买化妆品来化妆。毕竟现在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在经济上我们尚未独立有限的购买力要用在必要的地方。不要一味的去羡慕或者跟风那些化妆品消费层次高的人,我们要看到在思想上的创新方面,她们的勇气固然可嘉,但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她们行动上的不足 。要消除一些没有必要的超前的消费观念,要秉着消费观念与消费实力相一致的原则。商家要抓住春秋两个销售旺季,在促销上下功夫,赢得商业先机。

第11篇:江苏银行实习报告

江苏银行扬州润扬支行实践报告

..学院..班„

摘要:本人于2012年8月份开始在为期三周的时间内在江苏银行扬州润扬支行进行了认识实习。在江苏银行实习期间,在单位指导老师的帮助、指导和教育下,我熟悉了江苏银行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系统地学习并较为了解了江苏银行各方面的实务工作,增加了社会经验,为我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阶段实习;汽车贷款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柜面存款业务

1.实习单位介绍

江苏银行由江苏省内10家城市商业银行根据“新设合并统一法人,综合处置不良资产,募集新股充实资本,构建现代银行体制”的总体思路组建而成,于2007年1月24日正式挂牌开业。总部设在江苏省省会城市南京,注册资本91亿元。总部营业面积近1.2万平方米,新银行总部办公营业场所位于金融中心南京新街口区域。无锡银行占了大部分,贡献最大。截至2011年6月末,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达4305亿元,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各项指标均符合监管部门良好银行的标准。 江苏省内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共弥补不良资产预期损失25.43亿元,增资扩股35.37亿元。开业时的不良贷款率3%,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00%,资本充足率12%以上。江苏银行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立足江苏,服务社会,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根本宗旨,明确了“以支持地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为重点,同时参与地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的市场定位,以“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市居民”为基本客户定位。江苏银行现有营业机构450多家,覆盖江苏省内所有地级市,未来将实现经营机构在江苏地区县域的全覆盖。目前,江苏银行除了在省内的南京、宿迁、连云港、镇江、盐城、扬州、徐州、淮安、常州、南通、苏州、无锡、泰州之外,还在上海、深圳、北京、杭州设立了分行,迈出了跨区域经营步伐。今后,江苏银行将继续调整和优化网点布局,在省外经济发达城市开设分行,全面发展各项业务,不断推出新业务、新产品、新服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择机上市,服务江苏,走向全

国。

2.实习的计划和内容

2.1实习的目的

通过在江苏银行实习了解和熟悉银行的各项业务,培养办事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在江苏银行的实习,达到学校的社会实践要求,并在单位指导老师的指导、帮助和教育下,熟悉江苏银行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较为系统地学习银行个人金融管理工作和日常业务的操作流程。

通过在江苏银行的实习,学会如何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以及端正自我的学习及工作态度,为更好的走入社会打下坚定地基础。

2.2实习过程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可以说真的是获益良多,大致上掌握了江苏银行的各项业务,熟悉了银行日常业务的操作流程以及工作制度等等。在实习期间,我能够做到虚心学习,认真工作,认真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与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得到了行里员工的一致认可。 实习的工作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2.1到营业部学习,了解银行的基本业务及其流程

我首先详细的了解了营业部的主要职能:

① 负责办理总行对外经营的各项业务;

② 负责办理本行内现金余缺调剂;

③ 负责全国及全省特约电子汇兑业务的数据收发、资金结算、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及同城清算;

④ 会同相关部门,开办新产品、新业务试点,协助做好新产品推广培训。

⑤ 拟订资金营运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负责全行资金营运管理,保持适度的备付金比例;

⑥ 负责内部资金利率调整;

⑦ 负责办理资金拆借、再贷款、贴现、再贴现、转贴现等业务;

⑧ 负责同业存放、存放同业管理;

⑨ 负责债券市场分析,制定债券市场业务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

⑩ 负责建立和完善资金交易业务台账,定期与财务会计部做好债券余额对账工作; 江苏银行储蓄业务实行的是柜员负责制,就是每个柜员都可以办理所有的储蓄业务,即开户、存取现金、挂失、解挂、大小钞兑换,、受理中间业务等。凭证由每个柜员单独进行帐务处理,记帐。但是每个柜员所制的单据都要交予相关行内负责人先审核,然后再传递到上级行事后稽核。而我要做的就是学习柜员间每天交接工作时的对账,对账时除了要核对现金账实是否相符外,还要查看重要空白凭证是否缺失,传票是否连续等等。而柜员间对账也是很有程序的,一般先清点现金,然后再是清点重要空白凭证如存折,银行卡,存单等等。通过与业务员的接触,我还了解了银行的操作流程及储蓄业务方面的知识。我还学习了交易代码和一些操作流程。以及明白了银行系统中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的重大意义。

2.2.2到银行公司业务部学习,熟悉个人汽车贷款业务流程。审查借款申请人的主体资格及借款申请人所提交材料的完整性与规范性

业务部的前辈们和我详细的解释了汽车消费贷款的个人必须符合的条件:

①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② 具有当地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有固定住所和详细住址;

③ 具有稳定的职业和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个人社会信用良好;

④ 持有贷款人认可的购车合同或协议;

⑤ 提供贷款人认可的抵、质押物或有足够代偿能力的个人或单位提供第三方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

⑥ 能够支付本办法规定限额的首期购车款;

⑦ 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与此同时,借款人申请汽车消费贷款时,应向银行提供以下资料:

① 借款申请书;

② 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有效居留证件原件,并提供其复印件;

③ 职业和经济收入证明以及家庭基本状况;

④ 与经销商签订的购车协议或合同;

⑤ 担保所需的证明或文件,包括抵(质)押物清单和有处分权人(含财产共有人)同意抵押、质押的证明;有权部门出具的抵押物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书面估价证明、同意保险的文件;质押物须提供权利证明文件;保证人同意履行连带责任保证的文件、有关资信证明材料;

⑥ 缴付首期购车款的付款证明;

审查完成后,我要对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告之相应的内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抵(质)押物处分方式和其他有关事项。若以所购车辆抵押,贷款人应向经销商出具同意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的书面通知。经销商在收到银行通知及借款人首付款后,应协助借款人按照贷款人要求到有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和保险等手续,并将购车发票、各种缴费凭证和保险单直接交与贷款人。

3.实习心得体会

这次银行实习虽然短暂但却又非常的充实,对我来说,是大学生涯中甚至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积累和经验,这在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这次的认识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是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刚步入社会时要面临的首要任务。对此,我们必须端正好自己的心理和态度。

我觉得工作中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比如,挂失业务办理时需要本人亲自持本人身份证件办理。而在实际业务发生时往往很多人因为身份证丢失而持本人户口簿或他人持身份证为丢失人挂失等虽然可能明知是本人,这些都是不被允许的。而当对方有所疑问时,也必须要耐心的解释为什么必须得这么做。现在银行已经类似于服务行业,所以职员的工作态度问题尤为重要对于客户的一些问题和咨询必须要耐心的解答。这使我认识到在真正的工作当中要求的是我们严谨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并虚心向他人请教。

以前,在学校里学知识的时候总是老师往我的头脑里灌知识,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强烈的求知欲,大多是逼着去学的。然而到这里实习,确使我的感触很大,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

银行员工的学习气氛特别浓无形中给我营造了一个自己求知的欲望。在这里大家都在抓紧时间学习,这种刻苦的精神特别让我敬佩。给我一种特别想融入他们其中的感觉。这将对我以后的人生路上一种很大的推进。只有坚持学习新的知识,才会使自己更加提高,而这里就有这样的气氛。同时这次实习也为我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会,让我从传统的被动授学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掌握自学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提高是终身受益的,我认为这难得的实习经历让我真正懂得了工作和学习的基本规律。

第12篇:江苏大学 实习报告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动力机械0802赵业淼3080404048

实习感想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悄悄地从我们手指间划过,两个星期的校内发动机拆装实习以及一个星期的校外参观实习就这样结束了。经过这三个星期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同时,我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总之,这次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这次实习来浅谈一下自己的真实的内心感受。

首先,我要感谢江苏大学,是她给了我们这样的实习机会!作为一名刚刚接触到专业知识的大三学生来说,枯燥的、抽象的课本知识早已不能满足我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必须要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指针来制定科学而合理的进一步学习,因此实习便显得不可或缺了!学校带领我们进行一系列的实习,让我们从实践中寻找真理、检验真理,并使得我们对未来即将从事的专业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及科研打下坚定而又厚实的基础。实践是我们的第二课堂,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是知识的发源地,是创新的河床,也是我们大学生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能力和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发挥,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必须要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成为一名集理论与动手为一体的新时代的合格的大学生。

其次,我想谈一下关于实习的意义和目的。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那么,实习对我们大学生到底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我想应该有如下的三点重要意义:

一、了解职业与行业,确认喜欢或擅长的职业。了解职业行业有很多方法,譬如阅读相关的文章,请教业内人士,但最直接的方法还是亲自做这份工作。在做的过程中,你可以确定自己是否喜欢这份工作,自己能否胜任。如果喜欢又胜任,以后毕业找工作,就可以把它作为目标职业;反之,就要寻找新的工作方向。

二、为从学生向职场人士转变做准备。人们常说,大学是个象牙塔。确实,学校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角色的转化过程中,人们的观点、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适当的调整。实习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大家接触到真实的职场。有了实习的经验,以后毕业工作时就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完成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转换。

三、增强找工作时的竞争优势。曾经有公司做过一项调查《雇主如何选择应届毕业生》,参与的公司包括外企、国企和民营企业,规模也有大有小。有一个题目是让他们选择看重的方面,包括学校、专业、成绩、证书、实习经验、社会实践、户口等。结果不同性质与规模的公司侧重点有较大的不同,唯有一个要素是所有公司都重视的,那就是和应聘职位相关的实习经验。所以,如果你们在大学期间有相关的实习经验,在找工作时会有很大的优势。而且不少公司会挑选实习中的优秀者留下来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这样的招募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使用,并成为其挖掘“早期人才”的战略之一。

再次,我要总结一下在这三个星期实习过程中的实际体会。这三个星期中的前两个星期,我们是在学院的实验室度过的。在那里,我们切身的体会到了拆装发动机的乐趣,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

按照拆装的步骤,小组成员齐心协力,一步步的进行拆卸安装。这其中不乏艰辛与欢乐。其中印象令我最深的当属拆装四缸柴油机的时候。这个发动机的零件多,体积大,给我们拆装带来了不少麻烦。不过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拆装进行的还是非常顺利的。男生们力气大的出力气,灵活的便迅速拆装螺丝,女生则按照拆装顺序将拆下的零件仔细排列。就这样,我们迅速而有序地拆装,很快便完成了拆装。虽然大家的手都弄的黑乎乎的,不过看着拆下的排列整齐的零件及装好的发动机,大家都从内心焕发出了满足而自豪的笑容。

在拆装的过程中,我们不是一味的只知道拆卸和装载,每拆下一个零件,小组的成员都会就这个零件的用途做一一的分析,当意见不一致时,我们便会展开激烈的讨论,虽然有对有错,但大家都从讨论中获得了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当然,当我们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大家也会主动找老师帮忙。老师也会细心的给我们讲解,同时,也会针对我们犯的错误给予一定的指正。每当我们得到正确的结果的时候,我们都会非常高兴,然后继续下一步的拆装。这里我为有这样认真的组员以及热心的导师而感到自豪。

在我们分别拆装了单缸柴油机、四缸柴油机及四缸汽油机之后,拆装实习也进入了尾声。接踵而来的便是答辩。这次答辩的是自己选定发动机的一个零件进行阐述。大家都选取不同的零件,有汽缸盖、连杆、气门、活塞等等。在答辩的现场,我们都走上了讲台,为底下的同学及老师讲解。台上的同学激情澎湃,而下面听的同学则认真聆听。经过交流,我们都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了自己所不了解的东西,成绩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我们学到了什么。每个人都有学习的盲点,经过这次答辩,我们能将自己所或缺的知识弥补起来,同时也为学到的知识做了一个更牢靠的巩固,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通过学院的联系,我们便开始了校外实习。这里首先要感谢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这三家公司给我们提供这个宝贵的实习机会,同时也要感谢学院的领导能给我们争取这个机会,最后还要感谢两位带队的老师——魏胜利老师,王军老师,感谢你们这三周对我们的照顾及指导。

从学校进入工厂的新鲜感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冲击让我们欣喜万分又激动无比。

首先,我们去往的是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从接待的工作人员那里我们了解到: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建于1980年,系原机械工业部直属的行业唯一的归口研究所。研究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风景秀丽的太湖之畔,江南赏梅胜地梅园东麓,环境优雅。占地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研究所主要从事内燃机燃油喷射系统、燃烧系统、进气系统、配气机构、增压技术、代用燃料、混合动力和内燃机结构强度等方面的研究开发,紧紧配合一汽集团公司产品的近期和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发动机高压喷射、增压中冷、燃油系统匹配、代用燃料、废气再循环、模拟计算、发动机结构强度刚度计算应用以及电控喷射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接着我们跟着厂内稍微年长我们几岁的工作人员参观了该厂的车间。这里的车间干净整齐,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带队的工作人员讲解十分详细,与我们打成一片。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阔别多年的班主任老师,不能不说是收获颇多。

紧接着,我们去了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厂区更大,工作人员更多,接待我们的是人事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她给我们做了一个简短却令人印象深刻的讲座。同学们都认真听讲、做笔

记,期间掌声不断。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讲座。从这个讲座当中我们了解到了: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业绩优良的A、B股上市公司。前身为无锡油泵油嘴厂,成立于1958年,并于当年生产出国内第一付喷油嘴偶件;1992年改组成无锡威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苏威孚B股”,199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苏威孚A股”;1999年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00年建立“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同步“无锡威孚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无锡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进行配股,同年电控VE泵通过国家级鉴定和验收;2001年PW2000泵、PL泵通过省级鉴定;2002年PW泵和排放油嘴国债项目通过国家经贸委论证并实施,同年公司获得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认证;2003年通过德国莱茵公司ISO/TS16949:2002质量体系认证;并在近几年内先后荣获“中国企业五百强”、“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全国机械行业百强企业”,同时还获得“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三十佳企业”荣誉称号。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柴油燃油喷射系统产品,广泛使用于各档功率的柴油机,为各类载货车、客车、工程机械、发电机组等配套。公司秉承“艰苦创业、严细求实、赶超一流”的企业精神,历经半个世纪的创业发展,已成为中国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最大生产厂商,在做好国内配套同时,还向美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出口,产品品种系列、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经济效益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目前“锡字牌”油泵总成产品年销超百万台,市场占有率为50%,产品信誉度和用户满意率年年有提升。

同时,这位工作人员还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给我们讲解了以后工作面试以及投递简历所要注意的方面,这无疑是一笔宝贵无比的财产!

最后,我们参观了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我们首先进入的是锡柴的厂史馆,在指导的细心讲解下我们了解到: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下称“一汽解放锡柴”)属国家大型一类制造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始建于 1943年,1992年加入一汽集团,1993年进入一汽核心层,更名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柴油机厂”。2003年,一汽组建成立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成为隶属解放公司的专业化分厂。一汽锡柴拥有精深的企业文化,确立了“质量就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的质量核心理念,造就了一支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抗争、善于自强的职工队伍。一汽锡柴拥有精湛的开发技术,具有雄厚的产品设计和工艺研究的科技力量,拥有国内一流的产品试验室及中试基地,开创了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成功合作的范例。一汽锡柴拥有精细的工艺手段,积累了六十年的制作经验,吸收了AVL、VOLVO等先进的技术,制造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奥威重型柴油机。一汽锡柴拥有精良的生产装备,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7684数控加工中心和由进口设备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并有美国、日本、德国的先进测试设备,有效提升了品质控制力。一汽锡柴拥有精诚的关爱用户之心,以“产品零缺陷,用户零抱怨”为己任,以产品低排放、低噪音、低油耗、低成本、高可靠性满足并超越顾客的需求,全力推进顾客满意工程和感动式服务。

通过这三家公司的实习,我深刻的认识到把知识投入生产还需要更多的路要走,我们学到的只是单纯的知识,要想进行投产就必须要凝结更多的智慧,我们

所用的产品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要衷心感谢那些在生产及研发岗位上努力奋斗的人们。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适。我们也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作为让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通过实践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的不足。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地了解到了自身的不足和缺点。第一个是缺乏工作经验。因为缺乏经验,所以在遇到一些问题时,我总是不能分清主次,抓不住重点。不过我相信随着以后工作经验的累计,我一定会逐渐积累经验,令自己更加完美。第二个是工作的态度不够积极。机会不会主动来找你。机会只会照顾那些主动的并且有准备的人。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并且积极的对待工作和学习。第三条是工作时不认真。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都应该认真仔细,不能马马虎虎,我们应该追求完美,时刻牢记严谨认真。第四条缺乏钻研的精神。对待问题总是只求了解表面,而不会去想深入了解。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我能改变这些缺点,做一名高素质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好青年,将本专业发扬光大,走向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将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早日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美满!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将使我终身受益匪浅,并且会在我步入工作岗位后得到更加强有力的印证。我会牢记这些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岗位当中,充分展示并实现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再次衷心感谢江苏大学的领导们给了我这样好的实习机会!

第13篇:江苏电力公司 实践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江苏省供电服务中心的实习报告

学号:

姓名:

实践时间:

实践地点: 江苏省供电服务中心

一、引言

今年暑假我在江苏省电力公司供电服务中心实习了两个月,

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学校提倡大学生在假期中社会实践的号召,另

一方面我是想利用假期提前锻炼一下即将踏入社会的自己,为未

来的就业面试增加一份自信与实践经验。所以当我在网上看到

95598来学校招收实习生的时候欣然报了名。可喜的是,我从做

简历到报名到面试都很顺利,于是我就这样进入了95598的大门,

同时也在这两个月真正体会到实践的意义以及服务行业的种种快

乐与艰难。

二、实践内容

从6月11号起,供电公司就开始了对我们的培训,不仅给我

们发了配套的教材,还利用周末时间由资深的内训师给我们上课。学

校正式放暑假是在6月末,从7月2号到8号是我们的正式培训时间。 第一天去培训中心,公司的内训师给我们介绍了江苏电力“95598”

的服务流程,业务知识以及服务热线业务处理工作标准,由于话务员

不同于其他的岗位,这是一个对外的窗口,代表整个电力公司甚至国

家电网的形象,所以老师的第一个忠告就是“责任”然后就是“态度”,对待每一个拨打“95598”的市民我们必须热情地回答他们的问题,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第二天内训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今年新出台的阶

梯电价政策以及各项法律法规,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也为后来我

们的电话接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三天的培训,我们对自己的工

作职责和工作技巧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各项保修流程,查询流程,

学习了三大系统:坐席系统,统一视图,知识库的运用,了解了基本的接听流程等等。

培训的最后一天我们便开始正式接电话了,为了循序渐进,公司先是安排我们跟听正式客服代表接电话,然后让我们做简单的业扩回访,然后试接电话,刚接的时候不知所措,登陆了客服系统,接通电话线,点击就绪,在等待电话到来的短短几秒钟内,紧张到不行,目不转睛地盯着系统页面,心中一直默念着开场语,我的第一个电话,感觉话筒千斤重,紧张又不知所措。

从7月8号开始我们便开始了正式接电话的路途了。才发现上培训课和实际操作真的是很不一样,上课的时候总是懂的,而接电话的时候手忙脚乱的,客户的问题一个又一个,对业务不熟悉的我只能慌张慌张地盯着知识库找来找去,派单子也不敢派怕退单,不过开心的是我们每个组接电话的时候旁边都有好几个督导,所以一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举手问她们就可以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接电话对于我来讲从恐惧到煎熬到顺风顺水,从频繁举手叫督导到不用督导自己也可以慢慢解决到快速解决问题行云流水,我明显感到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沟通技巧都逐渐有所提升,就这样日子在一天天接电话中过去。

三、实践结果

经过这将近两个月的实习,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提高: 首先提高了业务水平。“95598”是一个通过电话和互联网等方式集中受理市区内所以客户的电力故障报修,业务咨询,信息查询,电费缴纳和投诉举报等服务系统。我原来所掌握的知识主要是以

书本为主,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更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生活用电类别与营业厅办理的业务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抢修流程也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这是我增长了才干,开阔了视野,也初步掌握了电力系统方面的有关知识,掌握了公司业务的操作流程。

同时,增强了我的责任感和交流沟通能力。工作刚开始,由于身体原因我就想退出想回家,考虑到当时跟公司签订了协议,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意识到自己要为自己为别人负责,于是我坚持下来了,坚持的结果是关于责任感的那份喜悦和自豪。另外,在接电话的过程中,跟不同地方不同性情有着不同困难的客户交流,想客户所想,解客户所忧,不仅为客户解决了问题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技巧,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最后,实习中我还认识了很多真心教导我们的督导老师,认识了很多和我们一同实习的大学生,这一个半月大家互相帮助,一起成长,这份友谊我时刻铭记在心。最重要的是这次实习增强了我的工作信心,并给我的人生增添了一抹浓重的色彩。

四、实践体会

总之,这是一个充实而快乐的暑假,社会实践的开展培养了我独立处世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地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社会对服务行业的认识更加清晰。实习中我成长了很多,面对未来也更加成熟自信。

从一开始的培训到独立工作;从茫然无助到微笑倾听;从一个个

陌生的面孔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来到江苏省供电服务中心,使我从相对平静安逸的校园生活中走了出来。在这里,我们集中精神去倾听去体会那一次又一次在期待帮助而又无奈是发自内心的呼声;我们用心去诠释自己那想要提供善意帮助的急切之情;我们细细品味为人民解决困难后无比的轻松与愉悦之情;我们努力去感受着电力公司为人民服务的踏实与严谨并从中收获许多工作中的要领。

走进江苏省电力公司供电服务中心,客服人员的微笑就是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微笑,的确是可以化解一切阻扰的神奇力量。从培训开始,督导就强调要微笑着接听电话,而当时,我只认为那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面部表情动作而已,出于此种理解,我的微笑是建立在面部的表观意义上的,而实践恰恰证明,这种微笑是禁不住深层次的推敲的,清楚地记得自己有一次遇到一个客户,拨通电话后就对着我破口大骂,而在这种情况下,那面部的微笑一下子就支撑不住了——我的眼泪簌簌地就往下掉…….

也就是那天下午,值长XX姐利用培训时间和我们聊了很多,跟我们讲她做导游的经历,找工作的经历还有接电话的经历,使我的认识渐渐深刻了,心情也变得开朗了,在之后的接听过程中,我开始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客户的心情和难处,用心的去帮助他们,结果换来了更多客户满意的微笑。而我也真真切切地像对着客户本人一样对着屏幕微笑着回答客户的问题,这种微笑一直延续着,不用刻意去修饰,我也相信,这种微笑的力量源泉是来自内心的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是化解一切矛盾的最好的良药。

在供电服务服务中心,我遇到了一群关心我的人们:他们是我的值长和同事,也是同学和之心朋友。我们一起培训,一起谈天说地,一起游玩……从一开始一同走到了现在,我们M值这个集体,就像是一家人,就像那次去K歌XX姐所说的:一个都不能少!这个集体里有友爱的XX姐,有XX,YY,ZZ,MM…..在这个温馨的集体里,每天笑着闹着,我的思乡病得到了缓解,我的暑假不再枯燥无味,感谢你们!我可爱的兄弟姐妹们!我最亲爱的朋友们!

电力公司,一个充满了活力与生机的团体。这里的工作人员充满了阳光和激情,助人为乐是他们的美好品质。我们的工作环境宽敞舒适,另外,工作上公司对我们严格要求,每天对我们的通话进行质量检查,并且对我们进行绩效考核,实行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制度,并且值长也每天关注我们的数据,督促我们提升业务水平,是不是还会给我们上培训课,提升我们对坐席系统和知识库的应用能力,为了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答复,督导有时也会一反平时的温柔而对我们“严厉”起来,我们明白这是出于对全省人民的一份责任,是对公司信誉的维护。这就是我在95598的两个月,有欢笑,有郁闷,有自由,有奉献……在这里,我们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以下附照片)

第14篇:江苏大学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姓名:景祥

专业班级:测控0901

学号:3090302023 转眼间,为期两周的毕业实习已经结束,我们先后参观学习了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锡柴、中国国际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江苏绿扬电子仪器集团有限公司、镇江泛沃汽车零部件公司等企业。我们大体的了解了这些公司的产品、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还参观了它们的生产车间、生产流水线。两个星期的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经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无锡,我们参观了三家公司: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先说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它的厂区位于无锡市中心,员工很多,接待我们的是人事部的姚小姐,她给我们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无锡威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为汽车、拖拉机、轮船、工程机构、发电设备配套的内燃机喷射系统产品以及汽车摩托车尾气净化(消声)器、汽车空调、液压件、各类弹簧等。公司秉承“艰苦创业、严细求实、赶超一流”的企业精神,历经半个世纪的创业发展,已成为中国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最大生产厂商,在做好国内配套同时,还向美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出口,产品品种系列、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经济效益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并在近几年内先后荣获“中国企业五百强”、“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全国机械行业百强企业”,同时还获得“中

1 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三十佳企业”荣誉称号。第二天我们参观了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到它的展览厅,整个展览厅里摆放着他们研制的各种柴油机。在指导的细心讲解下我们了解到:一汽解放锡柴具有国内领先的自主研发能力,工厂依托一汽技术中心优势,形成了开放合作的自主研发模式,建成了产品开发流程和标准体系、产品开发过程管理体系等自主研发“五大体系”,搭建了节能环保技术、电子智能技术等自主研发“五大技术平台”,是柴油机行业唯一同时掌握VCU、GPS、EGR、发动机制动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我国第一家研制成功四气门柴油机、第一家研制成功电控共轨柴油机、第一家研制成功两级增压柴油机并成功推广的企业。下午我们参观了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在那里,我们了解到目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接待员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中心的各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例以及他们中心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家听了介绍以后都若有所思的样子,感觉收获颇丰。

第二阶段,我们回到镇江参观了两家本土公司:江苏绿扬电子仪器集团有限公司、镇江泛沃汽车零部件公司。江苏绿扬电子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电子仪器行业的骨干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企业主要从事示波器等电子测量仪器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包括:示波器、信号源、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元器件参数测试仪、数字电桥、环保、生物工程设备、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公路收费系统、铁路电器等门类200多个品种。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镇江泛沃汽车零部件公司。我们先去了培训室,接待我们

2 的是人事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她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简短却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关公司成长史的ppt,让我们了解到创业的艰难与成功来之不易。随后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流水线。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镇江泛沃汽车零部件公司生产的精细注塑件、装配零部件和线束汽车以及模具加工。它是目前国内知名度较高的专业从事研究、开发和生产的高科技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目前公司已形成四个生产基地,拥有种类不同型号的进口注塑机、装配生产线,线束生产线、用于制作模具的多种精密加工设备等,主要产品: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零件、汽车整车线束(含发动机线束、电源线束、车身线束、底盘线束), 同时制造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公司主要客户为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 主要的产品为汽车行业相关业务毫无疑问这些企业与我们仪器仪表类专业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这些企业都是本着创新求实、力争上游的企业文化创造自身的价值。

这次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实习经历增强了我们社会实践能力及认识,让我们学到了实用性的专业知识,为我们今后从事相关学习与工作做准备。因此,就此次毕业实习我总结了几点收获:

1.扩展了我的知识面,对以学习的书本理论知识给予了一个很好的补充;

2.真正脚踏实地进入到工厂生产重点地带去了解生产过程,认识工厂,了解设备;

3.深入全面了解本专业职业定位,为将来工作有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3

4.对生产设备有了由感性渐渐到理性的认知,有种实实在在的印象;

5.对工厂或企业的各个车间间的联系,资源配置,生产流水线,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更为全面的理解;

6.激励自我更加努力去学习,为将来竞争更好的工作岗位作好准备工作;

7.伟大高尚从平凡中起步,恪尽职守之美最动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业绩;

8.让我们提前有了上班工作的感觉和切身的体验,为几个月后迈向社会做了准备。

4

第15篇:江苏苏州市党代会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三区三城” 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9月15日)

蒋宏坤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苏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中共苏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和中共苏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科学发展道路上全面进步的生动实践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应对严峻挑战、经受重大考验的五年,也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三区三城”和富民强市的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好又快实现了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谱写了苏州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崭新篇章,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力在转型升级中迈上新台阶。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增长,五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和23.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7∶56.9∶41.4,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8.4个百分点,制造业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轻工等六大超千亿元的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型平板显示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8.8%。建成万亩以上农业示范园区18个,高效农业比重达59%。个私经济完成投资、上缴税收均达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沙钢集团入选《财富》世界500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进步综合评价

- 1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东太湖综合整治工作进展顺利,完成省定的“十一五”减排任务,国家生态市建设通过考核。苏州市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群。

社会管理在统筹兼顾中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不断完善,建立大排查信息平台和六项运行机制。平安建设广泛开展,治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及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社会保持安定有序,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五连冠”,再次被授予“长安杯”。扎实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禁毒、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等工作,落实道路交通、消防、危险物品和安全生产监管措施,各类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民主法治在健全提升中展示新成效。积极支持市人大、政协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有效推进,爱国统一战线工作成绩显著。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群众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对台、地方军事、老干部、老年人、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国人防先进城市“三连冠”。法治苏州建设步伐加快,“五五”普法顺利通过终期考核验收。“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和苏州城市精神得到大力弘扬,苏州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先进,常德盛同志被中宣部确定为先进典型。

党的建设在开拓奋进中得到新加强。广泛开展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推进创先争优。圆满完成县级市、区和镇党委换届,新一届领导班子素质明显提升、结构明显改善、能力普遍增强。扎实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集中培训县处级干部6520人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办法,探索常委会差额提名、全委会差额票决领导干部,干部聘任制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勤廉指数”测评工作取得实效,具有苏州特点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得到查处。

同志们,回顾过去不平凡的五年,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复杂局面

- 3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不够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创新创业人才资源仍然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亟需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偏弱,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需进一步增强;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制约加剧;城乡居民富裕程度、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仍有差距,收入分配结构有待调整优化;经济社会转型矛盾增多,社会建设与管理任务加重;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作风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美好蓝图

苏州是一个拥有许多光荣和辉煌的英雄城市。30年前我们抓住农村改革机遇开创了由农到工的“苏南模式”,20年前我们抓住浦东开发开放机遇打造了由内转外的“开放样板”,进入新世纪我们抓住推进“两个率先”历史机遇绘就了全面小康的“现实模样”。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苏州有责任也有能力牢记中央和省委重托,顺应全市人民的新期盼,率先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苏州特色的基本实现现代化之路,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积累新经验、多作新贡献。

今后五年,是苏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五年,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发展机遇期,又是国际国内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社会建设和管理任务加重的矛盾攻坚期。一方面,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将发挥更大影响力,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潮流;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江苏沿海将成为我国东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苏州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大发展,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经济社会呈现出新的变化,突出表现为:增长动力由原来的要素驱动、开放带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转变,产业形态由原来的制造业为主向服务经济、新兴产业并重转变,城乡结构由原来的二元分割向城乡一体转变,同时,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组织结构、利益分配结构以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欧美等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扩散,全球通

- 5——共筑幸福新家园,就是要提升“三大水平”。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提升社会和谐水平;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更高水平破解二元结构,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今后五年,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走在全国前列。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到“十二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8%,全市经济结构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三二一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科技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到“十二五”期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人才总量达150万人以上,力争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城乡一体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以富民优先为导向、科学规划为引领、制度创新为关键、转型升级为路径、固本强基为保障,率先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

社会和谐程度走在全国前列。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更趋完善,人民群众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人口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人口规模得到有效控制。文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平安苏州”、“法治苏州”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

人居生态环境走在全国前列。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达到省定指标,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更加协调。

人民幸福指数走在全国前列。到“十二五”期末,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六年倍增,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质普遍提升。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在今后五年发展中,必须把握好以下五条原则:

1.始终坚持率先争先、科学发展的目标定位。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不断丰富“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的精神内涵,立足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水平,时刻保持攻坚克难的勇气、探索赶超的锐气、永争一流的

- 7劳动者充分就业。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发挥工会等在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中作用,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创业鼓励政策,引导通过创业来促进就业,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深化农村股份合作改革,多种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强化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完善保障安民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建设,加快构建各类保障机制相衔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一体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并轨,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实现保障水平的持续合理增长。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医疗、教育、就业等专项救助力度。支持慈善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完善老年人优待政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3.扩大服务惠民范围。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健全完善均等优质、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城乡居民普遍得好处、持续受实惠。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质。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4.提高实事利民程度。着力减少老城区人口密度和开发强度,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加快古城、古镇生活设施和老住宅小区改造,全面完成虎丘地区综合改造、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南环新村危旧房解危改造、老城区“改厕”等重点工程,加快城中村、无地队的改造。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管理体制。加强价格调控监管,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完善物价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坚持公交优先,完善和优化公交网络,着力缓解交通压力。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打造结构优化、产业高端的现代化苏州。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新兴产业增量扩张与传统产业存量提升“两产并举”,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1.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

- 9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发展。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构建诚实守信、买卖公平、竞争有序的消费软环境。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推动投资向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等倾斜,以投资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把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作为稳增长的持续推动力,积极推进龙头型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优化产业链,加快出口基地和品牌建设。推动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型,大力发展商务会展、仓储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贸易。多元化开发国际市场,建立健全国际贸易摩擦预警和应对机制。

三、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全力打造人才集聚、创新引领的现代化苏州。创新引领发展,科技成就未来。抓住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机遇,积极实施创新引领主战略,更加自觉地把创新贯穿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依靠创新赢得先机、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1.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形成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创新理念和质量意识的现代企业家队伍,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地标型创新企业,扶持一批与地方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科研院所。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和管理方法,吸引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来苏设立研发机构,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发挥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多方优势,强化资源与资本、科技与产业、产品与市场“三大结合”,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精心构筑人才高地。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力争在育才、识才、聚才、用才上走在全省、全国前列。高质量建设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和国际教育园,支持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常熟理工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等高校发展。全面落实姑苏人才计划,积极实施“1010工程”,打响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等品牌,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加灵活的机制、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贴心的服务,大力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以人才高地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竞争高地,加快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3.着力优化创新环境。加大政府对研发活动的支持力度,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着力构建一批开放共享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平

- 11功能完善的现代化苏州。坚持把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作为新时期新阶段苏州最大的品牌,着力在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和统筹发展上下功夫,实现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把苏州整体打造成长三角重要的核心区域城市群。

1.优化城乡布局。抢抓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中心城市“一核四城”的发展新定位,在做优做靓苏州古城的同时,加快提升东部综合商务城、西部生态科技城建设水平,重点推进南部滨湖新城和北部高铁新城建设,全面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和县级市互动发展,发展壮大县级市城区,增强县级市城区的枢纽功能。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推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使新型城镇成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载体。

2.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以轨道交通、城铁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快速路系统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推进以太仓集装箱干线港为重点的港口开发与航道建设。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智慧产业,建设“智慧城市”。加强网络信息体系和安全保密设施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大力兴建城市供水、防洪、水环境治理等设施,强化防洪保安和地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健全防灾、救灾和人民防空防护体系,增强城市应对各类灾害的能力。积极探索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利用。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建设长效机制。

3.推进一体化发展。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进一步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推动镇村布局、村庄建设、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水系等规划相互衔接,促进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有机融合。切实改善和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和城乡居民共享的公共卫生、文化体育、基本医疗等服务体系,推动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加快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市场化,支持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力打造文化繁荣、旅游兴盛的现代化苏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辈

- 13苏州。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以生态标准原则引导经济社会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的观念,按照低碳化、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构建低碳生产消费综合体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重组和低碳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推广清洁生产,着力打造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低碳环保产业聚集区和低碳生活居住区,建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典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开拓绿色市场消费需求,形成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严格保护基本农田,节约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强化水资源综合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发展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社会。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能源审计,降低单位生产能耗。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提高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

3.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落实最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最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最严格的环保考核问责制度。完善多元化环保投入机制,逐步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投入。严格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量,加强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源治理。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和管网设施建设,实施大中湖泊、主要河道的水环境综合整治,保障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深入推进“蓝天工程”,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控与风险控制,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安全。

4.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绿色苏州”建设,构筑城市、城郊、乡村多层面的绿化空间体系。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加强森林、植被、湿地、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规划建设一批生态林网和湖泊湿地生态保护区,重点实施太湖、阳澄湖、昆承湖、澄湖等生态修复工程。建成一批县市级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和生态文明园区,确保率先进入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行列。

八、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全力打造安定团结、社会和谐的现代化苏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局

- 15举措赢得民心。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坚强保证 建设“三区三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清正廉洁的优良本色、更加勤政为民的务实作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大力倡导新的思想解放,促进思想理论建设与科学发展实践的紧密结合。全市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更加紧密团结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矢志不渝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不懈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握发展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勤于为民,在不断实践中开拓进取,在不懈奋斗中永葆先进,努力开创“三区三城”建设的新局面,合力夺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胜利。

二、强化党的制度建设,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改革和完善党委领导工作机制,完善党委常委会集体领导制度,认真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建立健全常委会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稳妥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规范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公开制度,保证决策科学民主、执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有效。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三、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引领科学发展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

- 17工作尽力、对岗位尽职。牢固树立“机关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把群众当作亲人,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来做表率、聚民心。

同志们,过去的成绩令人鼓舞,未来的伟业催人奋进。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全市上下寄予的深切厚望,我们也一定会再创苏州发展的又一个新的辉煌!

同志们,前进的号角分外嘹亮,崭新的航程乘风破浪,人间天堂激情澎湃,姑苏儿女豪情满怀,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将率先在我们手中化为苏州大地上的美好现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振奋精神,务实拼搏,共同开创苏州更加灿烂的明天!

第16篇:关于江苏丰山集团会计职业道德的调研报告

关于江苏丰山集团会计职业道德的调研报告

会计091 XX

摘要:随着媒介的迅速发展发现近年来有关商业与职业道德问题,愈来愈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这个经济体的时代,各部门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建设健康的、有活力的市场经济,必须尊崇“诚信原则”。缺乏诚信,经济根本无法运行,因此建立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是势在必行。例如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越发展,会计就显得越重要。但是,在今天“会计诚信信用短缺”却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点问题。“诚信”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本性的行为规范,更是会计工作的“通行证”,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会计诚信信用短缺”不但会对社会和公众利益造成损害,还会对市场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揭示的是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况及原因,并且提出了如何来提高和加强职业道德的决策。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诚信机制

引言:江苏丰山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农药生产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建于1988年9月,它的前身为大丰县农化二厂,1995年更名为盐城丰山农药有限公司,1996年升格为江苏丰山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经过20年奋斗,目前拥有两大工业园区和7家子公司,资产总额6亿元,净资产4.58亿元。具有年生产合成原药30000吨,加工、复配制剂50000吨的生产能力,其中精喹禾灵原药产能和技术世界第一,氟乐灵产能亚洲第一,烟嘧磺隆产能国内第一。2001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农药行业20强骨干企业。集团公司注重固本强身,多元化投入,形成了跨区域、跨行业、多门类全面发展的母舰优势。虽然企业整体看来是很不错的,但是从细小的方面还是存在些问题的。

一.调研目的

有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但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职业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和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只有不断改进才能得以提高,通过调研不仅能更好地反映出问题还可以为我自己本身带来收益,锻炼自己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调研方法

1.直接观察法:通过在江苏丰山集团的顶岗实习期间,看到他们在工作中的

种种,就可以取得很多财务上面的信息,以至于更好地为分析问题打下了基础。

2.深度交谈:向指导我的前辈了解财务这方面的信息,再来就是通过学习期间来看到和知道有些讯息,为的就是让提出的对策可以更好地得以验证。

三、调研的内容

(一)江苏丰山集团有限公司的会计职业道德出现的基本情况

1.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观念淡薄,部分方面受到利益的驱使,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弄虚作假。例如:在某些几毛几分上不能按规则填写,缺个一点点的大体看上去看不出来的。

2.会计人员会计执业态度不端正,缺乏敬业精神。例如:很多人认为会计工作整天就是算账,既繁琐又复杂,看到业务人员的各种社会应酬,更是心态不平衡,从而在工作中表现出马马虎虎,敷衍塞责,积极性不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随便应付。有的甚至认为做会计工作没什么出息,婆婆妈妈,没有实权,一心想调离会计工作岗位。

3.在会计职业界违背准则、弄虚作假现象非常严重。例如:有的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原则,丧失立场,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会计工作中,任意虚列或隐瞒收入,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随意改变费用和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方法和分配方法等。

4.职业心术不正。例如:在市场经济下,有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追求私利,监守自盗现象严重。一些会计人员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产生的原因

在对江苏丰山集团的财务人员分析中,对这一成因做出一个推断,具体是:

(1)、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

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就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要领,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在调查中,我询问现岗会计人员的问题是:目前我

国是否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如果存在是在哪里规定的 ,令人遗憾的是:居然有11%的会计人员认为不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只是在人们的信念之中。另有20%的人认为存在会计职业道德,但不知道在哪里规定的。可见有三成的会计人员对法规的熟悉和了解是模糊的。虽然都是各尽其职,但是真正遇到什么法规上的事情时就没那么准确地处理了。

(2)、缺乏钻研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拖拖拉拉,频于应付差事。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业务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记帐不符合规范,帐簿混乱,帐帐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在不少单位是司空见惯的。实践中由于会计人员业务不熟,而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质量,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要求。正如在实习的过程中就有这样一个现象:在学习的时候我发现并不是像在学理论时的那样每个会计科目都分很细,个个的都是代表自己的业务,但是在这里科目省略了好多,比如:好多明细费用都不分开来都是记录到了管理费用当中等等还有很多。

(3)、社会环境影响不可忽视。

会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本身就在社会经济体系的环境之中,其职业道德受到社会各种经济利益的影响和干扰,尤其是在社会体制观念变迁迅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风气、环境及变化发展,对会计人员影响极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逃避合理税收而大做假账,更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和达到个人的财务目标而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

(4)、会计人员法律意识不强。

会计人员整天跟钱打交道,首先必须清正廉洁,不为金钱所动,然而少数会计人员因为对法的意识比较淡薄,为了谋取个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做出了一些触犯法律的事情,比如挪用公款等等。有的会计人员默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同时,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他们既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了。

(5)、会计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社会不断进步,会计相关法律也更新,而企业又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即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多情况下,各方利益经常发生冲突。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微观利益,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本国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不同,趋势了社会和企业都忽略了会计人员的再教育工作。缺乏了教育就很难让法律在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得到进步和完善,从而导致谋求个人利益的投资者诱惑会计人员钻法律的漏洞来达到造假!

以上这些都是反映出在会计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该企业的工作人员本身业务水平还是很好的但是可能是自己本身了解的知识太过于以前的了,所以还没有更新成最新的规范道德才致使出现了缺漏。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危害

(1)、会计信息失真会严重影响会计工作秩序,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秩序。

(2)、会计信息失真,歪曲了资本市场的有关资料,从而扰乱了资本市场的运行秩序,造成决策失误。

(3)、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为不少会计违法犯罪提供了温床,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直接导致会计职业行为的不道德,或称不道德的会计职业行为。会计职业中不道德行为大多表现为会计职业道德失范行为。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会计人员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是会计职业遁德失范所引起的,他们如果能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具备高尚的素质和品德,可能就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4)、更为严重的是,会计领域的价值危机还蔓延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猜疑、戒备和不必要的防范,恶化了人际关系,使得社会道德滑坡、精神文化失衡,使整个社会创新的精神受到严重损害。

四、针对以上我企业所面临的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如果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现象不给予高度重视,而任其肆意蔓延,必将导致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严重破坏,危及我国经济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重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势在

必行。

(一)、确立会计职业道德重塑的指导思想

会计职业道德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一方面,它针对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消极思想和行为,提出一些道德准则来矫正和规范,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会计目标相适应传统的企业会计目标主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经济数据,由此出现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受国家这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现代企业的会计目标已经有包括国家在内的股东,债权人的需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考虑兼顾各方利益的问题,以较好地实现会计目标。确立好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目标。

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会计管理体制相适应传统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单一模式的,从而容易制定与其相适应的会计职业规范。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呈多元,如会计人员委派制,会计人员统管统派制,财务总监制和代理记帐制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能适应多元化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需要。在会计制度管理体制方面,由传统体制下管得过死,过细,转变为管住基本的,重要的,给企业更多的会计政策可选择性。这些都对会计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必要的时候主管人员要帮助他们适应新的规范过程。

(二)、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诚信档案包含的对象是我国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及其领导。具体记录的信息应包括四个方面,即基本信息、守信信息、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诚信档案主要记录会员的基本情况、在诚信方面的良好表现及行为、已经出现的有违行业诚信要求而需予以提示的行为, 以及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及准则、受到各类处理的行为等。正是因为有多方面的来共同并且不断的追求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才使得能达到更高的会计职业道德境界,造就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三)、加大惩处力度,提高“失范”成本

一是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造假失信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大于其造假的收益;二是明确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真实性所应承担的责任。使自然人和法人感觉到在会计上造假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从而从内心产生畏惧。

三、综上所述,当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加强会计人员的

道德建设也是迫在眉睫。会计职业道德的树立并不单单是会计人员,而是需要社会、企业领导、负责人等等多方面的来共同配合,并且不断的追求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如果领导能够把好财务收支关口,公正明确地反映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不偏私,不滥用职权。并且会计人员能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不存私心,不怕打击报复,能自觉、大胆地同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作坚决斗争,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样会达到高的会计职业道德境界,造就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所以该企业还是要更加注重每位会计人员的自身道德素质这方面,充分提高直至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朱秀华

[2]杨 智

[3]林春桃

[4]断 雨

[J]会计之友2003年 [J]东南财经大学2003年 [J]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M]会计之友2006.《浅谈会计人员基本道德》《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题讲座》2005

第17篇:8.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作者:王忠宏 盛朝迅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

2012年4月13日

内容摘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江苏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效,但也面临认识、体制、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复杂的问题。报告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江苏

一、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一)大力提升科技支撑作用。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建立创新型省份。多年来,江苏坚持科教兴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江苏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近5年组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00多个,与26个发达国家的148个专家组织建立引智合作关系,建立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18个,引进外资研发机构411家,支持26个本土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国内90%的重点大学与江苏省或省辖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6万多名科技人员常年在江苏服务产学研合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保持全国首位,主要创新指标与韩国、芬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相当。2010年江苏省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7%,明显高于全国1.76%的平均水平,并计划到2015年将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5%。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5.4%上升到2010年的54%,提高9.4个百分点。

(二)加大优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江苏是国内大学、大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为进一步集聚优秀人才,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科技企业家计划”、“企业青年博士计划”。目前,江苏省吸引高层次人才近9万名,创新创业团队2200多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18名,其中,列入国家“千人计划”120名,形成了一条高层次人才集聚链,增强了江苏创新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无锡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的“530”计划(5年聚集30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领效应明显,至2010年底,累计落户“530”项目超过1200个,集聚6000多名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昆山市大力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和“三新”人才计划,坚持政策留才、事业留才、环境留才、服务留才,引进和培育建设新城市的“现代人”、引领新产业的“核心人”、服务新人才的“专业人”,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基地;完善人才利用机制,变“海归”为“海燕”,及时掌握全球科技前沿动态,借助最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三)加强创新载体建设。高新园区是江苏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目前,江苏省共建有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高新区7个,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常州高新区被列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2010年高新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0家,占全省总数的43%,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有1/4在高新园区。高新园区创造了全省34%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

大力扶持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昆山市借鉴台湾工研院模式,由政府出资,组建非营利公益法人性质的昆山工研院,每年投入10亿元,为小核酸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机器人、感知技术等五大创新领域提供研发支持和产业化培育,重点推进自主研发、公共技术服务、技术转移和孵化等功能建设,成为昆山市推动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无锡市大力开展机制灵活、特色显著的创新创业和创意园区(被称之为“PARK”)建设,目前PARK园区数目超过50家,2010年完成营业额180亿元,入驻科技型企业37000余家,成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四)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江苏R&D经费支出和企业研发投入均居全国第一,2010年江苏R&D经费支出达到858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680亿元,占到全社会投入的80%,已基本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企业吸引创投、创投带动金融”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江苏注重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江苏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无锡成立科技支行,实行专业化的科技信贷运营模式和考核评审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无锡市还积极推进科技保险、科技项目贷款风险补偿等金融创新工作,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信用体系,以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中小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

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可贷可投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已有7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5家获准筹建,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资本金达33亿元。此外,江苏省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275家,管理资金588亿元,成功培育了无锡尚德等一批知名上市公司。苏州工业园建设的沙湖创投中心,每年用1亿元资金奖励创投,培育了70家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梯队。

(五)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靠修炼内功,也注重借助外力。特别是在开放型经济占比较大的情况下,江苏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提升跨国公司对本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和溢出效应。昆山通过举办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洽谈会、组织内外资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加快产业配套、技术贸易、技术联合开发、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嫁接”步伐,推动内外资企业配套融合发展。无锡引进42家外资独立法人研发中心,75家在无锡的跨国公司R&D投入远高于内资企业。2003年以来无锡外资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39%,明显高于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16%和内资企业7%的水平。

二、江苏产业转型升级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一)吸引和培育创新型人才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近年来江苏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因素。调研中一些地方反映,商务生活成本偏高、研究型大学等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了人才引进,海归企业家与国内文化环境还有待融合,外籍人士生活所需的教育、医疗等方面配套不完善,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还未得到发挥,不利于发挥高层次人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模式有待探索。江苏省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平台建设,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困惑和争议。比如,昆山工研院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运作模式相对单一,其他经费支撑相对缺乏,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有待建立。在当前研究项目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如何探索政府支持和其他经费来源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强国家和地方在基础性研发领域的合作,促进创新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是新的挑战。

(三)核心技术突破不够。目前江苏省新兴产业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发展仍以技术跟随为主,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不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较为明显。医药产业97%以上的化学新药为仿制品,光伏产业的电池生产线、多晶硅铸锭炉等关键设备和材料仍主要依赖进口,平板显示产业的玻璃基板主要依靠进口。一些外国高端设备问题频繁,维修还必须由设备提供商承担,维修成本高昂。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最终只能是走向“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道路,被固化和锁定在低端环节。

(四)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不足。多年来,江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较为明显,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其作用进一步凸现。相比而言,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的主体,其作用发挥仍显不足。在风险投资上,基金仍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境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核心竞争能力和销售规模与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在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型的新时期,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直接干预、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启示和建议

(一)立足本地特色,加强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对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和支撑作用,构建包括“官、产、学、研、金、介”等多方参与,涵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将区域创新的方向和目标瞄准国家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创新制高点。同时,站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紧密结合各地区的创新优势,充分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和力量,鼓励集中集聚,形成一大批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创新产业集群,支持一些发达地区率先建成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高地。以国家创新引领区域创新,以区域创新支撑国家创新,实现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的良性互动与互补,推动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形成与完善。

(二)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培育创新型企业。着眼于攀登产业竞争的技术高峰和未来发展的前沿高地,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资金、政策、法制等创新环境,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企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完善面向小企业的研发服务、产品设计等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介入早期研发,加快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依托重点创新型企业,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创新示范基地,实现科技研发、产品创新与人才流动的有机结合。

(三)将引进和培育领军型创业人才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围绕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领军型创业人才。完善为创业者的服务,如配备行政助理,设立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权益保护等服务平台,促进海外创业者对政策的了解和文化融合。鼓励对重要科技和管理人员实施多种方式的股权和分红激励,进一步降低激励门槛,优化激励审批程序,对获股权形式奖励的激励对象给予递延纳税的优惠政策。增加可申请绿卡的国际人才拟任职单位种类,降低投资类国际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条件,放宽3~5年长期居留许可条件。探索建立适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医疗保险,完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相关配套服务。

(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创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支持。扩大创新投资资金规模,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带动社会投资。加大创业风险投资用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技术引进等“软投入”的支持比例。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建立科技企业与创投机构、券商、保险和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的经常性对接机制,加大对有一定科技实力和较强发展潜力的初创型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

(五)增强协同,营造良好产业生态。鼓励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与创新,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关键零部件、核心设备的本地化率,营造企业群落内部知识交流与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包括完善国有企业考核、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破行业垄断、破除区域分割等在内的政策法规,强化执行力度,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和压力,鼓励跨国公司加速将核心技术研发转移到中国,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在努力培育领军企业的同时,加大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力度,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领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的配套协同发展。强化产业信息公开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市场秩序规范,增强行业自律,引导各地区错位、特色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创业环境,改善政府服务水平,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王忠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盛朝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技术研究所)

第18篇:关于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社会保障的调研报告

关于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社会保障的调研报告

成员(学号) 杨晓云(180912220)

巫盼盼(180912217)

专 业 艺术系 年 级 2009 届 指导教师 邢建辉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目 录

一、【前言】………………………………………………………………………………………3

二、【调查目的】…………………………………………………………………………………3

三、【调查方法、途径】…………………………………………………………………………3

四、【结论】………………………………………………………………………………………3

五、【吴中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 ………………………………………………………………………………………………8

六、【原因分析】…………………………………………………………………………………9

七、【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0

一、前

社会保障就是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臵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二、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否在医疗,公共服务,社会救济等方面尽到改尽的义务。

三、调查方法、途径

上网查询资料,进入吴中区社保局网站,进行分析、调查。

四、结论

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臵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一)社会保险

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成立于1998年,是隶属于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全民事业单位。多年来,中心始终以“情系百姓、服务社会”为宗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经办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了“覆盖对象全员化、业务经办效能化、办事流程规范化、数据管理信息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运行模式,初步建立起城乡一体、保障多元、管理科学、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险经办体系,充分发挥了社会保险的“安 3 全网”和“稳定器”作用,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吴中区社会保险网上申报系统已于今年10月15日开通,该系统依托互联网,通过苏州市数字中心的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社会保险人员增减等业务的网上办理功能及参保缴费情况的实时查询服务,参保单位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相关社保业务。为做好此项工作,苏州市数字中心对近期报名参加,且参保人数20人以上的用人单位给予免费使用半年的优惠。请各用人单位抓紧时间来办理登记手续。这样的消息发布,方便了家住的远的人,可以在家中,只要有电脑就可以进行社会保险活动。

提到社会保险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养老保险,现今中国老龄严重,苏州对养老保险问题也进行着很好的解决。以下是苏州的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为苏州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苏州木渎镇的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因此,苏州设计养老保险制度多将公平与效率挂钩,尤其是部分积累和完全积累的养老金筹集模式。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额,与其在职劳动期间的工资收入、缴费多少有直接的联系,这无疑能够产生一种缴励劳动者的职期间积极劳动,提高效率。

4 此外,由于养老保险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其运作中能够筹集到大量的养老保险金,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巨大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实行基金制的养老保险模式,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积累以数十年计算,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更大,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通过对规模资金的运营和利用,有利于苏州市对苏州人民经济的宏观掌控。

国家现在依然很重视生育问题,苏州也不例外。

生育保险是为了维护在女职工的基本权益,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孕产期以及流产期间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使她们在生育和流产期间得到必要的经济收入和医疗照顾,保障她们及时恢复健康,回到工作岗位。带动了苏州市的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二)社会救济

对于解决吴中区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苏州市吴中区民政局于二OO八年九月一日 发布吴中区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事实办法如下:

为进一步完善我区城乡困难群众生活保障,针对不同的困难人群实行分类施保,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解决暂时困难,根据《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苏府„2008‟46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苏州市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苏府办„2008‟8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吴中区实际,制订本实施办法。

苏州政府主倡导,社会参与;标准有别,分类施救;公平公开,规范管理;城乡联动,整体推进。救济对象有,具有苏州市户籍的城乡居民,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困难对 5 象;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本市户籍老年人及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本市户籍且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两倍以下患癌症、尿毒症、白血病的困难对象本人和经当地劳动部门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含重症精神病人)。

(三)社会福利

木渎镇上没有福利院,但是在距离木渎镇不远的越溪镇上就有福利院,所以吴中区在社会福利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完善的。福利院的地址为:苏州市吴中区社会福利中心 (越溪镇福利院) 越溪镇越城路95号 0512-66551352 。去福利院的班车也非常的多,乘

14、

22、50、

51、

54、

55、62 到越溪下。 走过去不远,就到越溪镇福利院了。给老人带来了很多方便。

社会福利还包括一些免费的社会服务, 就拿2010年度苏州市纳入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工作来说。

苏州市首次安排了大市范围内440名已申请在苏州市区属地管理的人员在市区定点体检机构参加免费健康体检,自此,这部分老人们无需再为免费体检来回奔波。根据体检工作的实际需求,今年还新增了娄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两家新定点体检机构,方便了参检的退休人员就近体检。另外,为充分发挥健康体检的作用,各社区与定点体检机构积极联系,联合体检医院围绕免费体检举办各种形式的体检报告解读和健康讲座,让老人正确认识体检,引导老人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据统计,市区共有11家体检机构举办了111次社区健康讲座。经过多方携手,共同努力,2010年度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圆 6 满完成,苏州市区全年共安排78566名退休人员参加体检,其中65706人完成了体检,参检率达84%,且无一例意外事故。

苏州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从2006年启动以来,至今已有五年。五年中,市区共安排了企业退休人员33万人次参加免费健康体检,通过体检发现器官占位、肺结核、心血管病和疑似肿瘤约400例,为退休人员及时诊治疾病,保障健康赢得了时间,免费健康体检为退休老人健康架起和谐之桥。

(四)医疗服务

就那木渎金山路上的卫生服务站来说,该服务站担负了4785位金山南浜村民及20000多新苏州人的医疗服务、计划生育、康复保健等六位一体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为他们提供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将承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最基础的、与村民门对门的服务。

开放当天,吴中区卫生局、木渎镇镇政府、木渎人民医院、金山村的多位领导出席了开业庆典,对服务站的机构设臵、人员配备、医疗服务态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服务站负责人严文洁对上级领导的光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代表服务站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对今后的工作一定尽心尽职,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良及时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

最后,公司领导王总作了总结发言。对上级领导在百忙之中对服务站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希望服务站的全体工作人员以此为起点,履行服务站的各项职能,努力提高各自的医疗服务水平,认真踏实地做好每项基础工作,为建设和谐社区作出自己的贡献。

木渎镇金山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我公司投资社区卫生事业的一次尝试,衷心祝愿公司的这次尝试能结出硕果。

五、吴中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

——2007年12月26日在苏州市吴中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加强民生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改善富民工程成效显著。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试点,累计培训城乡劳动力17万人次,新增劳动就业岗位25.98万个,帮助3.74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5%以内;全面推进农村股份合作改革,全区“五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84家,受益农民达24.2万人,80%的社区(村)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村)”标准,村均年稳定收入超29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8504元、5876元增加到23290元和10670元,年均增幅达18.3%和10.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00亿元,比2001年增加1.6倍。

社会保障逐步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城镇职工“五险合一”征缴管理模式顺利实施;实现少年儿童、居民和六十年代精减退职人员的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完成被征地农民农保臵换城保12.2万人,1.05万人享受城保退休待遇;老年农民基础养老金、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分别提高到130元和200元;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应急救援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加快发展慈善事业,新建改建一批敬老院、社会养老机构,被命名为省老龄工作先进区。劳动监察力度不断加大,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8 居住条件全面改善,按照科学规划、合理配臵、梯度开发的总体要求,有序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累计完成住宅类商品房建设面积626.5万平方米;规范农村自建住宅管理,停止农民自建房,加快推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建成一批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动迁房和农民安臵小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从12和56平方米增加到35和74平方米。大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改善困难群体居住条件,建成12万平方米廉租房。

六、原因分析

近年来,苏州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提升保障水平,基本形成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截止目前,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8.07万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9706人,失业保险参保22.8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37.3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8.7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3.93万人,年基金征缴额已达到8.13亿元;农村合作医疗已覆盖7个县170.68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43万户8.68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8万户34.2万人。按照“两个确保”的原则,按时足额发放各项保险待遇,有效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但是,随着就业方式多样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现行以城镇国有、集体企业及其职工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灵活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比例低,部分企业瞒报、少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不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一些企业重视养老、医疗保险, 9 不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窄,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直接影响了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七、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充分认识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生活幸福、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各级政府、各有关单位和企业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处理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步伐与搞好社会保障工作的辩证关系,把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健全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臵,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二)围绕“建设和谐奋进新兴吴中区”,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当前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市委九次、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四市”、创建“两个最佳”的奋斗目标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 10 统筹城镇和农村,兼顾当前和长远,坚持覆盖广泛、水平适当、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做实基础、逐步提高的原则,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优化服务,规范管理,建立适合我市市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建设和谐奋进新吴中区奠定基础。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在现有规模上每年递增6%,到2010年,参保人数达到50万人;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2010年实现市、县区属事业单位的全面覆盖和社会化发放;积极开展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工作,到2010年,力争实现全覆盖。

医疗保险以城镇居民、少年儿童、非公经济组织及其员工、转移就业的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困难企业及其职工为重点,2007年1月1日在金台、渭滨、陈仓三区启动城镇居民和少年儿童的基本医疗保险工作,2010年前在全市全面推开;农村合作医疗2007年内实现全面覆盖,参合率达到85%;建立城乡一体的大、重病社会医疗救助体系,妥善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失业保险以非公经济组织、事业单位及其员工和转移就业的农民工为重点,每年递增5%,到2010年,参保人数达到30万人。

工伤保险以工商企业,特别是矿山、建筑等高危行业的农民工为重点,每年递增7%,到2010年,参保人数达到30万人。

生育保险以城镇国有、集体、股份制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及其员工为主,到2010年,参保人数达到30万人。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三)切实加强领导,全力推进社会保障工作

实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制。市政府将社会保险参保征缴纳入 11 全市目标责任制考评内容,与县区政府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坚持季度通报,年度考核总结,奖惩兑现。各有关部门也要将社会保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社会保险工作责任制,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与经济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切实落实工作责任。

落实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法律责任。各企业和用人单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由于生产经营等客观原因造成拖欠的要及时办理缓缴手续,并积极制订补缴措施,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9号令),缴费单位未按照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或者未按照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迟延缴纳的,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缴费单位逾期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的,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缴费单位伪造、变造、故意毁灭有关账册、材料,或者不设账册,致使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无法确定的,除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罚、纪律处分、刑事处罚外,并根据有关规定依法征缴。

建立社会保险缴费监督预警机制。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日常巡查、审查用人单位报送的书面材料、接受 12 举报投诉、调查询问、取证、委托会计事务所审核社会保险缴费、发放劳动监察指令书、举行听证会、在新闻媒体公布缴费情况等措施,依法督促指导用人单位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切实加强对缴费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的稽核检查,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基金清欠工作力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各类用人单位每年要向职代会和全体职工报告和公布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并将此列入“厂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建立职工个人查询机制,帮助职工查询缴费记录,自觉接受职工监督;各有关单位、新闻媒体要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以及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不断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市级各新闻单位要开设专题栏目,按季度通报拖欠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及其法人代表、财务负责人员,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市国资委、工交办、劳动保障等部门及各行业协会要密切关注企业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对于连续拖欠职工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的企业,要依法督促企业履行社会保险缴费义务,并向同级党委、政府报告。对因企业经营困难引起的社会保险关系脱节、缴费中断导致职工情绪不稳定,要积极帮助企业通过改制重组、招商引资、项目开发等形式增加收入恢复缴费,也可以采取变卖企业资产等办法予以解决,确保职工合法权益。

健全社会保障资金财政补贴体系。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新增就业岗位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持《再就业优惠证》的灵活就业人员,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安排持《再就业优惠证》的就业困难对象(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厂办大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和国有企业关闭破产等需要安臵人员中的“4050”人员,享受城市居民最 13 低生活保障、就业确有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转移就业的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参照以上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补助资金,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保障职能。

落实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社会保障工作规划的制订、组织实施,强化对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监察力度,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和处罚,依法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地税部门对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费实行捆绑式征缴,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同步推进。人事局、目标办要不断完善社保考核办法,强化考核措施,完不成社会保险目标任务的县区、部门取消评选先进资格;各企业和用人单位在办理年检、证照审核、法人代表出国出境等手续时,必须向有关部门提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凭证。不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及单位,不授予文明单位称号,取消单位及其法人代表、财务负责人评优树模资格和年终奖励。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督促企业积极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19篇: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南通海洋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南通海洋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石峰

(南通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

一. 实践背景

1.历史背景:1984年南通被规划为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早期沿海港口城市交通方便,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高,科研文教事业比较发达 。

2.政策背景:国务院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江苏沿海省域发展规划跃升为国家战略,使江苏沿海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沿海将成为继沿沪宁线、沿江、延东陇海线产业带之后江苏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3.现实意义:涵盖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的海洋经济迅速发展。南通市海洋经济蓬勃发展

4.自身优势:南通市沿海沿江,毗邻上海和苏南地区,具有较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南通市政府高度重视沿海开发,集中精力,全面进行海洋经济建设。

二. 实践活动内容

1.社会调研:走访南通知名的沿海开发企业,观摩工厂和公司的管理运作,切实体会南通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

2.社会公益:宣传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倡可持续发展。

3.南通大学建校一百周年:通过实践活动,展示通大子的活力和智慧,宣传南通大学的百年历史。

三. 走访对象

1.南通市知名的与海洋经济产业有关的企业,通过对企业负责人采用面对面沟通的方式,了解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企业工人进行交流,了解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他们就业和生活的改变。

2.南通市相关的政府部门,从政府那里获取相关的政策经济信息,把握沿海开发发展航向。更好运营生产实践工作。

3.对企业周边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周围环境

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帮助人民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

4.积极与南通电视台、南通广播新闻传、南通《江海晚报》、《南通日报》等新闻媒体联系,得到各级媒体的关注,对本次活动进行及时的报道,并在中国共青团网站、全国“三下乡”网站发表文章,发布实践成果,扩大此次活动影响力。宣传横幅和海报配合活动,进一步渲染气氛。

四. 调研方式和方法

1.调研方式:抽样调查

2.调研方法:使用实地调研和网上调研两种手段,实地调研主要采用举办讲座、问卷调查、观察访问以及拍摄的方法来获取素材,网上调研主要是从网上搜索相关比较权威的数据资料。

五. 实践目的与意义

1.关注海洋经济发展问题,根据中央的政策方针和南通市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海洋经济。

2.通过宣传和沟通,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普及给企业和政府,形成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相协调的局面。

3.了解企业的发展愿景和目标,发现南通沿海开发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4.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借此机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的怎人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

六. 团队介绍及任务分配

1.团队名称:海之蓝队

2.成员构成:团队成员主要有商学院会计专业学生组成,之间较为熟悉,方便沟通交流,还有物流和人力专业学生,形成互补优势。成员多由南通人,熟悉本地的交通和文化特色,语言沟通方便,便于工作开展。而且许多在班级或学生社团担任职务,责任感,工作能力较强。两个小组

相互独立,各个部门相互联系,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任务任务安排

队长:石峰

第一小组:组长 石峰

组员 :

张文霞(财务后勤),荣珍(通讯联系,考核出勤),周倩茜(拍照宣传工作),蔡靓靓(拍照宣传),赵玉玉(文字整理),王敏(信息搜索)

前期工作负责搜集走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和具体地点,确定路线和交通工具。

第二小组:组长 周冰静

组员 成诗蓉,束佳莹,吴垠,沈慧,谢海涛

前期工作负责前期宣传工作,包括网络、海报和媒体(联系报社和电视台)宣传,并完成调查问卷。

4.指导老师:陈晓峰

5.口号主题:用海洋引领南通经济腾飞

七. 实践目标

1.通过社会实践的宣传引起社会各界对海洋经济问题的关注,包括政府和企业等。

2.通过走访与访谈,了解现状,借鉴周边城市的发展经验和网上查阅国外的发展模式,形成提案,给沿海开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3.记录每天的时间点滴,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悟,增进班级和同学之间的友谊,使之成为大学阶段有意义的经历。

八. 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6月20日)

1.拟定实践策划,确定实践内容和方向;

2.制定工作日程,完成具体人员安排;

3.与当地党政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为我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向导,使我

们的工作顺利进行。

(二)调研实践阶段(6月21日—7月5日)

这个阶段是实践活动最主要的环节,分为两个小组同步进行,分组情况参照人员分配

1.第一阶段(6.21—6.27)—对确定的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和访谈,作好记录和宣传工作,两个小组之间交流心得。小组成员总结活动中的得失,以便 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及时做好调查分析,完成调查报告。

2.第二阶段(6.28—6.30)抽样调查周围的居民,了解沿海开发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和改变。实录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关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

3.第三阶段(7.1—7.5)走访相关政府部门,做好记录和宣传工作,两个小组之间交流心得。将第

一、第二阶段做好的相关文字材料、照片等进一步整理、归类,设计相关行动计划,为宣传工作的全面开展做铺垫;

(三)实践后期(7月6日—7月10日)

1.根据调研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好后期宣传工作,将发现的问题和新的构想反馈给企业,帮助沿海企业的发展。

2.召开分队总结大会,回顾社会实践经历,畅谈活动感受,由专人做好相关会议记录;

3.完成实践报告,做好文字、照片整理工作,有条件的出版三期工作简报,做好后期的材料归档。

九. 实践过程简介

7月14日,南通海洋经济建设小分队前往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进行了调研。上午9点,小分队成员来到了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负责人陶建军热情地接待了小分队成员,并与小分队成员进行交谈。陶先生指出,南通是海洋大市,海洋与渔业部门要以服务沿海大开发为己任,构建第一平台,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寻求政策的第一支撑,要加快现代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要在整体性、系统性和创造性上下功夫,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并为争创和实现全县沿海开发第一强县的目标而奋斗。成员们与陶先生聊聊南通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在愉快的氛围中,小分队的成员们深受其感染,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也懂得了自身肩负的责任。

走进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使我院实践队员了解了当前南通市海洋经济的发展形势,是一次是新时期海大学生对海洋经济的体验之旅。

7月15日,我暑期社会实践南通海洋经济建设调研小分队来到了江苏启东市吕

四中心渔港进行了调研。

首先,小分队成员参观了启东吕四中心渔港外拓工程的现场。通过工作人员介绍,队员们对吕四中心渔港的布局、投资、外拓工程等有了初步了解。之后,队员们观看了吕四中心渔港的全景,感受到启东吕四的渔港建设和管理水平。此后,队员们从吕四海港的运输业与渔业两方面对其进行深入调研。同学们走访当地海洋管理部门了解政府对吕四渔港近几年来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队员们以吕四周边的水产品养殖、加工企业为中心进行渔业发展调研。在调研中队员们不仅与企业进行交流,同时还走近渔民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了吕四渔港的发展过程。此次启东吕四之行,不仅让成员们学到相关专业知识,更令成员们意识到南通海洋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同时,本次活动也提高了实践队员的活动组织能力。7月18日,我院南通海洋经济建设调研小分队进行了第三天的实践活动,调查南通渔业的发展情况。

上午,石峰队长带领小分队的成员们,来到了南通中兴海洋渔业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负责人热情地给小分队成员们介绍了公司的基本运营状况。南通中心海洋渔业研发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满意的服务,依托强大的研究力量,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下午,小分队的同学继续实践,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南通渔业的发展,小分队成员来到了南通启洋现代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负责人李金林给同学们介绍了该公司是以多种水产品(鱼、虾、蟹、贝类)养殖为主,集科研、生产、开发于一体的民营高科技水产养殖企业。

一天的实践,小分队的同学们更加了解了南通渔业的发展情况,这些企业可以凭着南通市优良的地理位置,政府的优良政策,全面发展现代渔业。

7月19日,我院海洋经济建设调研小分队各成员在1号楼104开展总结会议,就近两周的实践活动进行回顾和小节。

会议由小分队的队长石峰主持,首先,队员们分别对几次调查活动进行经验分享和总结。这两周的实践,队员们从策划到走出校门进行采访、问卷调查,队员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了南通市海洋经济的发展。队员们也纷纷表示,在调查过程中收获很多新知识,比如,一些渔业企业的经营模式。最后,石峰对留校队员不畏酷暑的勇气和耐心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优秀队员进行了赞扬。

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圆满成功,队员们把握住了这次暑期实践的机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

十. 实践成果意义及价值

南通市的政府部门和海洋产业有关的企业,紧紧抓住了江苏沿海开发这个重要契机,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后发崛起的重要引擎,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海洋工作部署,积极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一是海洋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认真编制了南通“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港口交通运输业、临港石化电力工业、海洋高端旅游业、海洋新兴产业。市、县(区)两级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体系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为南通市海域科学管理及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据。

二是海洋生态建设工作扎实。海洋资源保护工作更加有成效。通过建设人工鱼礁、海洋牧场示范区、海洋自然保护区,发布全市海洋与渔业环境质量年度公报,开展海洋宣传日、休渔放生节,加强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

境清洁工程等工作。

三是海洋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吕四港镇区域地图吕四港是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该港沿岸防洪堤建设已接近完成,防洪标准大幅提高。沿海地区的电力、道路、供水等设施建设也正不断完善。

四是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更加深入。加强对海水质量、海水入侵、海洋垃圾、一般陆源入海排污口等监测工作。全年共出动监测采样人员180多人次,采集各类样品847个,监检测项目达2748个项目次,完成了近岸海域趋势性监测、乙烯厂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监测、海洋垃圾监测等6项监视监测任务。其中,在启动近岸海域20个监测站位实施了两批共9次环境质量状况与趋势监测,监测站点基本上覆盖了全市近岸海域,共采集海水水质样品256个,沉积物样品3个,其中水质监检测项目共1232个项目次,沉积物监检测项目共51个项目次,监测结果显示海洋环境质量整体基本符合要求。

五是海洋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切实加大禁渔期内违规捕捞渔船的查处力度和对偷捕专项执法监管力度,开展“护渔2011-1”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组织执法力量对辖区所有港口进行封港执法检查,开展渔船标识专项整治工作。以属地管理为主,采取分片巡航、交叉检查及联合执法的模式,全面开展执法行动,强化渔场执法检查。出动执法船艇39艘次,执法人员334人次,检查港口总数5个,封港检查渔船1218艘,发现16艘船名号刷写不规范,17艘安全设施不配齐;海上开展执法行动16次,检查渔船302艘,查扣不能现场出示许可证的渔船13艘,违反伏休规定捕捞渔船2艘,有效地遏制了偷捕作业行为。

论语中有“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说的是实践出真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即是一次我们大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磨练自己的真实契机。这个暑假,我们的实践小分队在南通市进行调查咨询。在实践过程中,有激动,有感动,也有触动。一方面,我们真正地明白了正确地与人沟通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最重要的手段。只有懂得沟通的技巧,与人的谈话才能顺利进行,你所要知道的信息才能有效获取。放大了说,学会互相理解,懂得沟通,做事情就可以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我们深刻地理解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之路也是如此,艰难险阻随时都会出现,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用艰难困苦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在风雨中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更勇敢。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自己的路终究要自己一步一步来走,没有投机取巧,只有踏踏实实。只要我们勇敢地向前,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延伸。通过此次调查活动,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积极可取之处,更对他们反映的问题积极思考。

第20篇:调研报告

2019年调研报告范例-范文汇编

2016调研报告范例一:

一、现状

当前我县妇女思想状况总体良好,对党和国家思想上比较认同,支持党和政府,对当前经济社会环境比较满意。

妇女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网络、电视、咨询相关部门等;获取支持和帮助的主要渠道有网上咨询、电话咨询、到相关政府部门、到基层妇联寻求帮助等。

妇女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元化,无不影响着她们的思想和生活,一方面,实现经济独立的妇女越来越多,思想独立,在工作中独挡一面,在家庭中具有话语权;另一方面,部分妇女,尤其是留守妇女,安于现状,少数沉迷于牌桌。

有困难找妇联深入妇女群众内心,甚至有的党委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也认为只要是妇女遇到的困难,统统找妇联。

妇女群众对妇联组织还是比较信赖的,对妇联的工作比较满意,但由于妇联本身工作权限的局限,更多的是倾听、协调、呼吁,很多时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妇女群众的问题,妇女群众难免有一些失望。

妇女群众在权益维护、就业发展等方面对妇联组织和妇联工作有所期待,希望妇联能很好的帮助处理解决家庭矛盾,提高就业技能帮助解决就业,帮助她们得到妇女创业就业的政策帮扶,家庭贫困的、患病的妇女还希望妇联帮助她们获得经济上的救济。

二、在工作中的实践

意识决定行动,妇女思想引领工作是妇女工作的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应该摆在妇联工作全局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如东县妇联在引领妇女思想方面,重点做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选树妇女典型。积极选树家庭美德、教子有方、创业就业等女性典型,联合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画面,利用如东女性网进行宣传展示。 二是持续开展最美家庭寻访活动。2014年启动最美家庭寻访工作至今,先后开展最美家庭微镜头、家风故事、家规家训、与最美家庭同行妇联干部心得体会征集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我与父母共创作、同遵守家规家训活动。去年组建最美家庭事迹报告团赴全县15个镇(区)进行巡回演讲,共巡讲15场,受到了各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先后表彰最美家庭116户和慈母之星、贤妻之星、孝女之星、善邻之星等家庭美德之星74位。我县沈亚秋家庭在今年6月当选为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三是推进无微不至巾帼情巾帼志愿服务工作。指导各级妇联组织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工作,在城乡大力招募巾帼志愿者,召开巾帼志愿服务现场推进会,开展志愿服务培训,表彰优秀巾帼志愿服务典型。在马塘、双甸开展夕阳关爱小老人结对关爱老老人志愿服务,每年都从有限的部门专项中给予经费支持。开展县巾帼志愿者协会换届工作,招募协会个人会员,优化协会会员结构,提名优秀的江海义工为会长建议人选,注重从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中提名理事建议人选,建立县巾帼志愿者协会微信群,发布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招募活动志愿者,搭建巾帼志愿者沟通交流平台。

三、建议

新形势新任务对妇女思想引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妇女的人群划分更加复杂,妇女的思想更加多元,妇联组织应积极应对,根据当地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妇联开展妇女思想引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存在一些问题,如直接和妇女群众联系的镇村妇联干部身兼数职,与妇女群众的连接不够,对妇女思想动态掌握不够充分;妇女儿童活动阵地不足,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管理缺人、缺钱。

在引领不同群体妇女听党话、跟党走方面,妇联组织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比如人员难组织,现在村合并后每个村范围比较大,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基层妇联干部1人还兼职,组织人参加学习活动有困难;妇女参与的热情不高,有的已经参加了本单位党组织开展的听党话、跟党走活动,觉得没必要再参加妇联组织的,有的知识文化水平低不愿意学。

对于妇联组织引领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对策建议:

一是积极实施妇联组织改革。根据各地实际进行改革,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加强妇女代表联系制度,更好地联系妇女、服务妇女。

二是落实基层妇联组织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加强督导,将中央、省市委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确保基层妇联,尤其是镇村妇联有人做事,有钱做事。

三是建好妇女儿童之家。建好妇女儿童活动阵地,组织妇女群众集中学习,发布就业资讯,举办各类培训,开展维权工作,帮助妇女解决困难和问题。

2016调研报告范例二:

按照镇党委走访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执政为民的观念,积极参与助秋收、促销售、解民忧、帮民富活动,我对xxxx镇盖冶村20余家农户进行了走访,包括低保户10户,普通农户11户,其中党员户3户。走访活动采取了实地查看、入户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广泛听取了群众意见建议,并认真做好记录,针对群众提出的建议、疑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将走访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盖冶村现有村民534户,1630口人,村两委成员4人,其中党员76人。总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可耕地近2000亩,其中林果面积1200亩,年人均收入15000余元。

二、征求群众反映收集的意见建议

1、镇村干部工作作风方面

通过走访来看,群众对村干部、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工作比较认可。村干部团结务实,为民服务意识强,不计较个人得失,群众比较拥护。新一届盖冶村两委成员4人。干部对村民事务代办、党员发展、重点工程建设、低保等重大项目,能够及时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行研究落实、办事民主公开。盖冶村是邮储银行淄博市分行帮扶单位,第一书记江涛的帮扶工作也得到了村两委和群众认可,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新两委干部换届以来,镇村干部工作作风优良,不存在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公款吃喝、作风蛮横等问题。

2、社会治安方面

近年来,盖冶村村风民风比较好,刑事案件多年没有,打架斗殴、小偷小摸也基本没有,村民对社会治安方面很满意。

3、农村文化生活方面

村里的喇叭经常宣传上级的工作、政策法规,让村民及时了解上级的政策;镇文化站多次组织果香艺术团、春晚百姓海选剧组到盖冶盛全农庄进行节目演出。同时,村里的广场舞队伍比较活跃,年轻妇女聚在一起跳广场舞。基本上都有电视,年轻人通上了网络,村头建起了文化小广场,场地宽广、健身器材齐全,镇工会、团委、妇联多次组织机关干部、学校老师和企业职工组织篮球赛等文体活动。

4、医疗卫生方面

村内有1处卫生室,能满足基本的头疼感冒咳嗽等小病需求。有的村民认为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费用较高,年年要交,特别是年轻人基本没有什么大病,门诊也不报销,觉着划不来,不想年年参保,需要做解释工作。住过院的、老年人参加过报销的体会到了报销的实惠,认识比较到位。

5、村内环境卫生情况

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和沂河河道治理工程,三面环水的盖冶村村内环境更加优美。xxxx镇党委政府在盛全农庄承办的第五届沂源苹果文化节之美丽沂源乡村行xxxx采摘游活动使得盖冶村名声响外。但是,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垃圾桶的配备数量还不足,居住比较偏远的群众反应垃圾桶不够用。6名村保洁员工作认真负责,村民基本上能够按有求倾倒垃圾,垃圾清运及时彻底,村内道路环境有大幅改善。

6、农村教育方面。

盖冶的小学生在中心小学就读。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学习条件大有改善,幼儿园和小学生上学有班车接送。初中一般选择到xxxx中学就读,可以住宿。由于享受到国家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得到普及。

7、果品采收、存储、销售情况

目前,村内苹果已经全部采收完成。今年为苹果生产大年,每亩苹果较去年增收20%左右,主要存贮在xxxx、韩庄的冷库。现在村内客户较少,一般苹果每斤价格2元左右,因增产及经济形势影响群众对于苹果销售价格、销售形势有比较理性的认识。群众也认识只有控制产量,提高果品质量,提高包装档次,走精品化发展的路子才能增加市场竞争力,增加收入。

8、群众反映的其他问题

村民程元洪、刘德富反映村干部无工作能力不敢得罪人,造成村内乱搭乱建、乱摆乱放、个别地方阻碍交通。

村民张士波反映沂河南岸草莓蔬菜项目电力工程一直未配套、新农合收费过高,报销不及时。

村民张士来反映村级土地分配不均、承包费不征收,新农合收费高。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村村响、入户走访、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等形势,将村民关注关心的低保、合作医疗保险、新农保等惠农政策宣传解释到位。

2、镇村干部要及时解决群众的诉求。群众有问题找镇村干部反映,即时对我们工作的信任,也是我们的工作职责,要分门别类能当场办理的当场办理,不能办理的解释说明,打消群众疑惑,只有干部的辛苦指数,才能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3、推广应用新的管理技术,提高果品质量。充分利用农业局、农广校在盛全农庄进行相关果树技术知识培训的机会,鼓励并带动果农参加培训班,发动村民积极对老果园进行密闭园改造,对新果园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继续做好盖冶草莓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把盖冶草莓的品牌打响。

4、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帮扶。结合镇村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开展村干部廉政教育谈话和政策学习,镇党委政府要对各村重点工作项目和村干部权力使用加强监督,不能忽略对村干部和党员的提醒教育。

江苏调研报告
《江苏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