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诗情画意的名字(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22 15:07:0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最有诗情画意的女孩名字

最有诗情画意的女孩名字:

诗情的名字

梦琪、忆柳、之桃、慕青、问兰、元香、初夏、沛菡、傲珊、曼文、乐菱、痴珊、恨玉、惜文、香寒、新柔、语蓉、海安、夜蓉、涵柏、水桃、醉蓝、春儿、语琴、从彤、傲晴、语兰、又菱、碧彤、元霜、怜梦、紫寒、妙彤、曼易、南莲、紫翠、雨寒、易烟、如萱、若南、寻真、晓亦、向珊、慕灵、以蕊、寻雁、映易、雪柳、孤岚、笑霜、海云、凝天、沛珊、寒云、冰旋、宛儿、绿真、盼儿、晓霜、碧凡、夏菡、曼香、若烟、半梦、雅绿、冰蓝、灵槐、平安、书翠、翠风、香巧、代云、梦曼、幼翠、友巧、听寒、梦柏、醉易、访旋、亦玉、凌萱、访卉、怀亦、笑蓝、春翠、靖柏、夜蕾、冰夏、梦松、书雪、乐枫、念薇、靖雁、寻春、恨山、从寒、忆香、觅波、静曼、凡旋、以亦、念露、芷蕾、千兰、新波、代真、新蕾、雁玉、冷卉、紫山、千琴、恨天、傲芙、盼山、怀蝶、冰兰、山柏、翠萱、恨松、问旋、从南、白易、问筠、如霜、半芹、丹珍、冰彤、亦寒、寒雁、怜云、寻文、乐丹、翠柔、谷山、之瑶、冰露、尔珍、谷雪、乐萱、涵菡、海莲、傲蕾、青槐、冬儿、易梦、惜雪、宛海、之柔、夏青、亦瑶、妙菡、春竹、痴梦、紫蓝、晓巧、幻柏、元风、冰枫、访蕊、南春、芷蕊、凡蕾、凡柔、安蕾、天荷、含玉、书兰、雅琴、书瑶、春雁、从安、夏槐、念芹、怀萍、代曼、幻珊、谷丝、秋翠、白晴、海露、代荷、含玉、书蕾、听白、访琴、灵雁、秋春、雪青、乐瑶、含烟、涵双、平蝶、雅蕊、傲之、灵薇、绿春、含蕾、从梦、从蓉、初丹。听兰、听蓉、语芙、夏彤、凌瑶、忆翠、幻灵、怜菡、紫南、依珊、妙竹、访烟、怜蕾、映寒、友绿、冰萍、惜霜、凌香、芷蕾、雁卉、迎梦、元柏、代萱、紫真、千青、凌寒、紫安、寒安、怀蕊、秋荷、涵雁、以山、凡梅、盼曼、翠彤、谷冬、新巧、冷安、千萍、冰烟、雅阳、友绿、南松、诗云、飞风、寄灵、书芹、幼蓉、以蓝、笑寒、忆寒、秋烟、芷巧、水香、映之、醉波、幻莲、夜山、芷卉、向彤、小玉、幼南、凡梦、尔曼、念波、迎松、青寒、

诗意的名字

笑天、涵蕾、碧菡、映秋、盼烟、忆山、以寒、寒香、小凡、代亦、梦露、映波、友蕊、寄凡、怜蕾、雁枫、水绿、曼荷、笑珊、寒珊、谷南、慕儿、夏岚、友儿、小萱、紫青、妙菱、冬寒、曼柔、语蝶、青筠、夜安、觅海、问安、晓槐、雅山、访云、翠容、寒凡、晓绿、以菱、冬云、含玉、访枫、含卉、夜白、冷安、灵竹、醉薇、元珊、幻波、盼夏、元瑶、迎曼、水云、访琴、谷波、乐之、笑白、之山、妙海、紫霜、平夏、凌旋、孤丝、怜寒、向萍、凡松、青丝、翠安、如天、凌雪、绮菱、代云、南莲、寻南、春文、香薇、冬灵、凌珍、采绿、天春、沛文、紫槐、幻柏、采文、春梅、雪旋、盼海、映梦、安雁、映容、凝阳、访风、天亦、平绿、盼香、觅风、小霜、雪萍、半雪、山柳、谷雪、靖易、白薇、梦菡、飞绿、如波、又晴、友易、香菱、冬亦、问雁、妙春、海冬、半安、平春、幼柏、秋灵、凝芙、念烟、白山、从灵、尔芙、迎蓉、念寒、翠绿、翠芙、靖儿、妙柏、千凝、小珍、天巧。妙旋、雪枫、夏菡、元绿、痴灵、绮琴、雨双、听枫、觅荷、凡之、晓凡、雅彤、香薇、孤风、从安、绮彤、之玉、雨珍、幻丝、代梅、香波、青亦、元菱、海瑶、飞槐、听露、梦岚、幻竹、新冬、盼翠、谷云、忆霜、水瑶、慕晴、秋双、雨真、觅珍、丹雪、从阳、元枫、痴香、思天、如松、妙晴、谷秋、妙松、晓夏、香柏、巧绿、宛筠、碧琴、盼兰、小夏、安容、青曼、千儿、香春、寻双、涵瑶、冷梅、秋柔、思菱、醉波、醉柳、以寒、迎夏、向雪、香莲、以丹、依凝、如柏、雁菱、凝竹、宛白、初柔、南蕾、书萱、梦槐、香芹、南琴、绿海、沛儿、晓瑶、听春、凝蝶、紫雪、念双、念真、曼寒、凡霜、飞雪、雪兰、雅霜、从蓉、冷雪、靖巧、

推荐第2篇: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

——中国水墨动画风格赏析

电子工程学院09211065 肖傲

这学期,老师在课堂重点剖析了剪纸动画、偶形动画、三维动画、水墨动画等,其中我唯独钟爱水墨动画,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学过国画的原因吧,再加上古代诗词的陶冶,那种宁静致远的意境常常令我着迷。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水墨动画是世界动画界的珍宝,它突破了传统动画片线条结构惯用的单线平涂,运用了传统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方式,使动画的各种造型具有水墨特色,形成了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开拓了动画界新的审美领域,同时使水墨绘画艺术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间。和其他形式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是没有边线的,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也是一首流水潺潺的抒情诗。水墨的晕染特征有表达意境之美的优势,它营造出中国画深远的意境,创造了“梦幻仙境般”的艺术美学。

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小蝌蚪找妈妈》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1961年7月美影摄制完成、1960出品。

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山水情》,相较之的作品已趋于完美,因为它将山水的意境表现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影片主要描述的是摘要:—位神秘出现,又神秘离去的老琴师,他不幸晕倒在渡口,幸遇小渔童相救,悉心照料,老琴师无以回报,见渔童弹琴似乎颇有天分,就教之以琴。接下来展开的画面是漂亮的山水,闲暇之中,看老鹰飞过,浪花卷起,似乎隐藏着不安。江对面若隐若现的山河,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给渔童,独自走向山巅白云之间,渔童为老琴师弹琴相送。全片重在山水的表现,无论是静景还是活物都完全融入国画的写意之中,这部动画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是深邃、悠远的韵味美和登峰造极的意境美,加上古琴的浑厚音色,让人心旷神怡,从而演绎了一个旷世知音的动画。

影片把人物作为主体,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了相当和谐的结合,对于人物不占重要地位的中国传统水墨写意山水画有了突破和提高。摄影师打破前三部传统逐格拍摄手法,对准原幅背景进行拍摄,再与逐格拍摄的动画镜头相合成,充分发挥了中国水墨画的特色。在处理师徒离别的影片高潮戏时,采用画家现场作画,摄影师现场拍摄的手法,再与动画镜头合成,使影片充分显示出艺术家们笔情墨意带来的层次感和节奏感。这部仅18分钟的影片,格调清新、洒脱、空灵、飘逸,将中国诗画的意境和笔墨情趣融进了每一个画面里。影片以景抒情,情景交融,那云气缭绕的山,那烟雾朦朦的水,虚中有实,实中带虚,显示出中国艺术的深厚传统。同时,与之紧密揉合的各种现代动画手法,把中国水墨动画这朵艺术奇葩推向新的境界。

一、意境的解读

意境是什么?以通常的说法摘要:意境就是情景的结合,或叫“情景交融”。尽管某些人在口头上,把“意境”作为广泛地解释,而从欣赏的实际经验或创作实践方面来看,“意境”确有其非凡性能和非凡概念。一般来说,艺术是作者主观意识对客观现实反映的表现,但由于所表现的内容、题材、体裁、形式等等的不同,却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性能效果。有的重抒情、有的重“境阔”、有的惊心动魄、有的丝丝扣入人心、有的以空间的景物来感人、有的有意境、有的没有意境。因此,意境有它自己的性能和特征,意境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表现,也就是艺术具有一个空间的境象。这个空间境象,有的虽然不是直接的表现出来,也能间接的引人对它的联想。所以当人们感受到一幅画或一首诗有意境时,便会在眼前呈现出一片清新的,或宁静的,或开朗的,或壮丽宏伟的等等空间感觉,仿佛自己亲临于大自然之中一样。可以说,意境的特征,主要是依据空间境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二、水墨动画创造意境的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

画和诗都追求意境,意境和诗画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摘要:诗产生意,画产生境。诗和意是主观情感,画和境是客观的景象。主客观契合,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中有境,境中有意。如诗句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描写,将对美景短暂的留恋和珍惜表现的淋漓尽致,黄昏下暖和的斜阳映照着一种凄婉、忧伤、悲凉的情景,诗人的瞬间感受留在了心底笔尖,这种色彩烘托的视觉图像已形成了画面的意境。

以传统水墨画的形式演绎的动画片《山水情》布满了中国式的美丽前味,将中国文人长久以来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中国的方式表现。客观上展现了文化的传承精神,更是体现了传统的人文精神。整部作品将笔墨情趣和美丽的诗境融进了每一画面里,通过绘画性的水墨,表现了江水烟雾蒙蒙,山峦云起缭绕和人物的音容情感,让人完全沉醉在水墨制成的山水之间。

三、水墨动画意境的审美特征

意境作为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它具有审美特征。水墨动画将水墨技法和电影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个“活”的流动的画面,《山水情》中揉合了各种现代动画手法,充分发挥中国水墨画的特色,创作出中外艺术史上独具中国特色的意境之说,具体来说它体现在三个方面摘要:

(一)虚实相生的取境美

唐代刘禹锡说的“境生象外”,指出了意境所具有“象”(实)和“境”(虚)的两个层面。虚和实,是中国绘画中一对重要的理论范畴,它包括隐现、藏露、浓淡、黑白的对立统一。它显示山川万物的阴阳变化及创作主体的独特感受,虚实相生,意味无穷。虚,指笔线不到的空白处;实,指有笔墨有物象的实部。水墨画往往简单勾绘甚至干脆省略背景,留下大片空白,以虚衬实,凸现主体,拓展画面意境,增强表现效果。《山水情》中用“半边”构图和空处留自展现烟云水气的甜润灵秀,清新飘逸;用“梅花点瓣”式的笔触浓浓的刻画出苍茫山色,水的“白润”和墨的“黑韵”交融在流动的画面中,虚中带实,实中带虚,从而形成一个意中之境的艺术空间。

(二)民族音乐的朦胧美

在音乐中,我们经常会心得到一种朦胧美,因为音乐的形象具有不确定性。当音乐响起时,音乐之声到底描写的是山还是水,是青松还是翠竹,欣赏者不可能有具体的形象感受,正是在一片朦胧之中,在说不清楚美在何处的沉醉之中,才感受到了意境美的存在。

中国水墨动画的一大特色就是民族音乐的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即“天人合一”,崇仰创造万物的大自然,又重视人的内心体验,而音乐的产生正是源于人对大自然的感悟。《乐记》中记载摘要:“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古人认为摘要:“音乐达天地之和而和人之气相接”。《山水情》中笛声、风声、水声、雁声、鹰声、等天籁之音和悠扬琴音遥相呼应而形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久久不绝于耳,尤其是琴艺的升华为影片创造出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心灵和自然浑然一体的境界。

(三)深邃悠远的韵味美

“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山水情》中老琴师和小渔童惜别,倾吐对人生的赞美和祝福,老琴师便消失在茫茫山野。然而,老鹰、孤雁、江流这一意象的出现,将观者引向了更为广阔的、丰富的间接意象,使人们不仅看到了离别场面,而且深切感受到离别之情的深远,正是直接意象中所引发的间接意象,构成了画面的意境,并在意境中产生了一种韵味,离别的痛苦、友谊的深厚,一切都在这韵味之中。意境就是如此简单而真实,其中的韵味却是抽象、妙不可言的。

四、结语

无论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从现实的层面来看,水墨动画无疑是中国动画电影里一朵璀璨的奇葩,《山水情》是我国动画片当之无愧的精品,它是中国艺术家在“西洋卡通”领域里追求自己民族化道路上攀登的一个高峰。曾有国际评论家这样评论说摘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之所以中国动画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和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主要原因是中国水墨动画呈现出了东方美学精神及以特有的哲学思想,使动画本身洋溢着一股浓郁的中国气息。

水墨动画的非凡性以及创作本意,决定了意境的创造成了,整部影片最吸引人的亮点。故事情节已不再是主旋律,好在看似简单的水墨动画除了承担电影的一般元素外,还隐藏着一些中华民族性的艺术语言,平衡了画面的矛盾。尽管如此,面对“西洋卡通”铺天盖地的冲击,水墨动画处于“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境地。最终因为过于追求艺术境界而静静失去了它的辉煌,它留给观众和创作者深远的思索,我们共同期待经典艺术的回归。

感谢唐老师这学期带领我欣赏了这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作品,您的深入讲解都让我体会到动画并不仅仅只是我们童年的回忆,其实它一样可以有深刻的内涵,就像宫崎骏作品中那种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还有《埃及王子》中那种对沉重历史的诠释,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得到的,而老师您教会我从另一个高度去欣赏一部作品,谢谢唐老师,也希望今后还能在您的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推荐第3篇:诗情画意44

初一:14册教案

课时

备课人:

一、课题:现诗情画意 课时4-4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2.学习山水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初步掌握诗意画的创作步骤与画面意境的处理方法。

3.通过诗意画的创作练习,使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树、石、云、瀑布的画法,体会山水画的意境。

难点:体会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创作具有意境美的山水画作品。

四、学法指导及教学准备

(学生)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教师)教学录像、挂图、背景音乐、毛笔等工具材料

五、预习作业

复习诗情画意 第

1、

2、3课时,预习第4课时,收集山水画资料,准备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播放背景音乐,放映表现黄山云雾的录像,请学生留意观察并说说各自的感受。

(2)播放一段表现瀑布的背景音乐,放映瀑布和溪水的录像,放映

1 后让学生说说瀑布、溪水的特点。

(3)教师作出总结:云、水是山水画中表现意境的重要因素。

2.深入教学。

(1)放映表现黄山景象的录像,配上抒情诗朗诵,使学生体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意境。

(2)讲解云、水是山水画表现意境的重要媒介,介绍画云、水的基本知识,并作范画。

(3)综合山水画的知识,教师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并题上诗词,让学生观摩。

(4)选一首李白或其他作者的诗词,仔细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意境,组织学生讨论:创作何种形式的山水画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这种意境?

(5)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谈谈自己学习山水画的心得体会。

3.布置作业。

4.课堂延伸。

了解某一著名诗人(如李白等)的生平、时代背景、思想情感,择其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根据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创作出一幅山水画作品。

七、作业布置

选出几幅山水画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其意境的体会,分别题上相应的诗句。

八、教学后记

本课山水画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单纯的技法学习,而是通过山水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山水画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传统的承袭,要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认识作品,体会山水画的意境。如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表达出一种寂寥的意境,而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则表现祖国山河欣欣向荣的崭新气象,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更是表达出对祖国大地繁荣景象的赞美之情。欣赏这些作品,一定要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而体会它们的意境。

本课以欣赏山水画的意境为切入点,转到学习山水画的创作技法。如何正确对

2 待山水画的创新发展,学术界会有不同见解,但有一点是明了的:传统是基础,创新是发展,只讲传统没有创新,墨守成规,就会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而只讲创新,丢弃传统,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山水画的创作手法上,必须兼顾这两方面的问题。山水画的欣赏应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知中进行体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学习山水画以传统树、石画法为起点,然后学习云及瀑布的画法。初步学习了这些基本技法后,可尝试进行山水画的创作。

推荐第4篇:五年级诗情画意

第10课 诗情画意

一、课型 造型 表现

二、课时 2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准备古诗一首,并能解释诗意;绘画材料、工具。

六、教学思路

诗情画意是一种纯美的境界,作者运用高度浓缩及精湛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将眼睛所看、心理所想表现出来,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感受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提高孩子们对古诗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并以听一听,找一找,即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作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借鉴。教师注重个别指导,让后进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七、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课件出现童声朗诵《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 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题:诗情画意

(二)课件出现故事一首《静夜思》

1、师: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就会常常用李白的《静夜思》来表达思乡的心情。1)师: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启发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情景。)

2)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教师小结: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

(二)发展阶段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介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

3、提出作业要求: 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构图。 第二课时:完善构图,上色。

4、学生操作,教师加强个别指导。第一课时: 1) 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引导。 2) 引导个别后进生的造型创作。

推荐第5篇:1221诗情画意

播出时间:20111221

节目名称:诗情画意

本期主题:琵琶弦上说相思——邵容·兰Ⅰ

文稿作者:徐倩倩

True Love(4:38)

“聆琴声悠悠,品画意诗情。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你们好,又到了诗情画意的节目时间,这里的音乐没有沉重的鼓点,没有激昂的旋律,一切都是清丽隽永,云淡风轻。”

倾听启音的钢琴声,仿佛晨曦初露,琵琶轻开如波。红云渐渐鲜艳了一个玫瑰色的清晨。这是一个温馨静谧的江南早晨,如画,想像跟着进入了梦境。

不错,刚才听到的那首琵琶曲《挚爱》正是来自琵琶演奏家邵容的轻音乐专辑《兰》。

Wild Rose (Reprise)(2:16)

邵容出生于上海,五岁开始学习钢琴,十岁开始学习琵琶。在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她作为琵琶独奏者加入国立上海民乐团。之后她选择了日本的东京艺术大学进行深造。现在是日本著名新世纪音乐公司和平之月旗下的琵琶演奏者,她的琵琶演奏温婉细腻又不拘泥于传统技法,使她成为和平之月旗下最受欢迎和好评的音乐家之一。

A Song of Lilies(4:31)

总觉得琵琶那种轻柔细碎的声音最适合描绘相思之情,而从邵容指尖流露出的更是一种让人难以抵抗的韵律,细细碎碎的直传到你的心底去。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样温婉的旋律最是令人不舍,一曲终结,而听者还沉浸在古色古香的梦境里,梦里波光粼粼,是谁立于湖畔,而远处传来的琵琶琴声,拨动的又是谁的心?

Love forever(3:40)

今天的诗情画意到这里就快要结束了,本期节目编辑,播音徐倩倩,感谢您的收听,下周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推荐第6篇:诗情画意反思

《诗情画意》教学反思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本节课内容体现了艺术之间的关联。教学中,我先给学生讲老舍先生请齐白石为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配画的故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他们发现了古诗的不同的分类:每首诗所描写的内容是各种不相同的,有写人,写景,状物,还有叙事的等等,画写人状物的古诗,把诗中所表现的人物或状物作为画面的主体,重点描绘,画写景的古诗,可以先确定近景用深色表现,中景画大且具体刻画,远景可以画的稍微简略一些,画叙事的古诗,可以是单幅的,选择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场面,也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学生大师们的作品欣赏;展示出《悯农》这首诗,让学生配画,问:你打算怎么组织画面呢?这样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我请学生充分畅谈后给予归纳;在教学最后的作业布置,让学生自己自主选择所要表现的诗句,可说是丰富多彩,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的自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展现了学生的思想个性。

在上课过程中,我语言精简不够,互动环节不够,板书的不够及时,还应该在上课前,展示出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感受诗情画意的魅力;在绘画中,我作业要求不明确,在作品评价的时候,没有根据学生的构图给予实施的评价,如主体是否突出,能否画出古诗的意境,主体是否能着重刻画等。课后通过学生的作品,我发现这种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研究,教师为主导,及时引领,适时评价的教学方式,对学习较难的创作作业有较好的效果。

推荐第7篇:《诗情画意》教案

区公开课教案《诗情画意》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金燮玫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0课 教学目标:

1、为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故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2、运用已学过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绘画技巧表达古诗的意境。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点:

通过诗配画的创作,让学生感受诗情画意的独特魅力,提高绘画创作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一到三首喜欢的、能够背诵、理解的古诗及绘画工具。

师收集了解一至五年级学生学过的古诗,并收集绘制相关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给学生讲老舍先生请齐白石为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配画的故事,生猜测画面内容。

2、出示齐白石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生谈想法„„师:齐白石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准确表现了诗中内涵,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今天我们也来学习诗情画意。(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诗情画意是我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有很多大画家都喜欢用画来表达诗的意境,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宋代的名画,你能联想到哪首古诗呢?(出示马远《寒江独钓图》)生猜测„„

师:南宋画家马远素有“马一角”之称,他常在画面留出许多空白给观赏者以自由想象的余地。这幅画在平静的江面上孤舟、老翁在独钓,由于钓者坐船的一端故船尾微微上翘,画面四周皆不着墨迹,只在船边勾出几条淡淡水波纹以示江面,使人联想起江的空旷,意境深远。

2、连线匹配:师出示两幅不同的荷花图,请学生根据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连线匹配。(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揣摩诗意)

3、欣赏课本中18页学生作品,生思考:你认为哪幅画最符合诗意?为什么?你还有哪些不同的想法?

4、同一首诗每个人对它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感受,欣赏课本19页学生作品,比较同一首诗不同的画面在表现诗意上的侧重点,启发学生:如果你来画这首诗,还有哪些独特的创意?

5、同学们一定也很想试一试,先请大家在脑海中选一选:你比较喜欢哪首诗?你的脑海里会有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生讨论交流)

6、(1)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范画:先根据诗意确定画面主体并将之画大画详细以突出主体(师板书:主体 大 详细);(2)通过师示范杜牧《山行》,使学生明白,先确定近景具体刻画,再添加相关背景使画面完整,但远景等相关背景可画小些、简单些,(师板书:背景 小 简单)并思考画面题诗的位置。

7、师出示内容相同但色调不同的两幅《静夜思》,比较色彩在烘托诗意中的作用。(师板书:色彩)

三、学生作业:

1、画一画: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为熟悉并喜欢的一首古诗或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2、比一比:谁画的画更符合诗意?

四、展示评价:

1、生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2、生互评,你认为哪张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3、师点评,从画面构图、色彩、是否符合诗意并有自己独到的创意这几方面展开评价。

五、总结拓展:

师: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画交融更能产生一种新的意境,这节课我们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为古诗配画,中国画和古诗都是我们的国粹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用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文章、歌词配画。

推荐第8篇:诗情画意教案设计

题: 诗情画意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难点:

1、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为古诗配画。

2、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教学准备:绘画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

1、导入: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熟悉的古诗并想象古诗的意境。如《枫桥夜泊》(多媒体出示图片)。揭示出:“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板书课题)

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古诗欣赏:杜甫《绝句》

1、请同学们背诵杜甫的这一首《绝句》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绝句》的景色组成。(多媒体图片)

3、统一讨论结果:(结合图片)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

4、师生共同赏析《绝句》图片(多媒体展示),并从中学习构图和绘画的方式方法。

(三)借鉴学习

1、背诵《咏柳》、《清明》两首诗,欣赏图片,借鉴学习其构思以及绘画。

2、为自己熟悉的古诗分类:写人、写景、叙事等,利用多媒体分析不同类型诗歌的不同表现方法。

3、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绘画中构图和绘画的方式方法,并作简单示范。

三、当堂练习(大显身手)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 教师提醒学生在创作中应注意构图和用色。

2、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

3、学生绘画,教师辅导

1)提醒完成基本构图,应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上色。 2)对有困难的学生,提出合理建议,使其完善作品。

四、评价交流,用展台展示学生作品

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互评,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

3、老师对学生做适当评价、点评。并为优秀作业粘贴优秀标志——五角星。

五、课后拓展:

课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为古诗配上不同形式的画。如国画,剪纸等等。

教学反思:

我们学校有专门的古诗课,每学期都要组织“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每次上这节课,我都把它调节安排在“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之后。这样无形中就增进了学生学习本课兴趣——我们不但会朗诵诗歌,还要会“绘画”诗歌。

对学生交待绘画的基本技巧是必须的,却不是最主要的。在本课我把重点放在学生对诗歌意境想象的引导上。示范时我把构图、取景交待清楚,对于如何绘画细节轻轻带过。学生的想象力之丰富是不可估量的。他们画出来的诗歌是稚拙的,可是他们对诗歌意境的想象也正在稚拙的画面中,表现出那一份纯真。

推荐第9篇:诗情画意散文集

夜深了。月,忽明忽暗。忽然间,流泪了。

是承载不了太多的思念吗?说不清楚,只觉得疼,好疼。疲惫的脚步在梦的边缘徘徊,忽然感觉有些东西正从指间消消的流失。

多少次梦回,多少次伤痛,多少次无奈地演绎着心碎的别离。翻读着你曾留给我的故事,一页页牵肠的相思,一行行苦涩的离愁,一声声深情的呼唤,在我心头、辗转;在我眉间、流连;在我耳边、呢喃。

于是,在每一个静谧的夜晚,你都成为我不语不眠的心事,让我不得不在这样的夜里,悄然的想起你,想起我们早已变为曾经的过往。

思绪纠缠,无端的会惹起许多莫名的心思。于是,芊芊玉指便在键盘上敲击流年的点滴记忆,薄笺上便会有深深浅浅的文字在流淌,一纸心事也悄然在缱绻笔尖下缠绵。任凭婉约的愁绪在浸染着往事的记忆中,书写流年的残章碎片。

不经意间,总会把你的名字也写上一千遍、一万遍。每每这个时候,索性,由着性子去流浪。多少个夜晚,常失眠于自己的枕畔,心里装满了你飘忽如梦的影子,若有若无,零零散散,似在眼前,又似在天边。

“举杯邀月寻何梦,提笔凝思醉墨中。若问闲愁愁几许,无言寂寞与君同”

斟满一杯月色,和相思共饮,在寻寻觅觅中期盼,情似飞花轻若梦,心被柔柔的触动了,就在那一刻,不知是泪迷糊了双眼,还是双眼迷离了泪的晶莹。虽说道是无情却有情,可也只能在红尘深处,静静地等候着你的那抹温情。

一怀心事,锁住了夜的深沉。一曲笙箫,缠绵了夜的忧伤。一帘残梦,怅惘了夜的迷茫,任风雨飘摇,任落红舒卷。红尘中,是谁,倾尽一生的守望,用三千青丝,舞出最凄美的诗行?迷离的眼神飘过岁月的轮回,在过往的流年中寻觅,不知归路。

春情已逝,秋梦渐残,寂寞的油纸伞下,是否还遮掩着丁香的哀怨?伫立在暮色苍茫夕阳下,望着长河落日,是谁还在低吟着大漠孤烟。流年不曾凝住羌笛里流淌的忧伤,风尘如梦,散不尽的是一生的惆怅。

抬头,望见的还是那轮恒古不变的明月,垂眸,落下的还是那伤痛欲绝的泪水,此刻我才明白,就是沉睡一千年,也还会记得那永世的承诺。

一纸肝肠断,魂殇九泉。

雪花一夜染红尘,寒冬玉砌缕白装。

北风呼啸袭万里,寒窗夜冷自神伤。

_引。

文/几孤风月

漫天风雪盘旋纷飞,轻舔寒冬的安恬,贯穿草木的枝影,横栖入地。

千丝万缕的飞絮将尘世染得雪白,白装玉砌,冬天洁白的心灵覆盖尘世的肮脏,一抹雪后的斜阳融化万般景象的重叠,美与不美间都浮动着一种生机。

傍晚,随着黄昏的消逝姗姗来迟,客家的灯火为本是洁白的雪披上了一层黄装,美丽的情怀变得有些黯然。失色的景象还在继续维持着那一丝安恬,最终安歇在我不舍的情结中。

静静流淌的心事在幽静的乡间蔓延开来,变得有些浮躁。只是却不知是为了那不能维持的一丝安恬,还是为了那渐渐消逝的一抹生机。

漫天的飞雪迷离了我的眼眸,我仓促的呼吸间带有一丝绝望,是否黑暗的世界里或许能有一抹生机,我望眼欲穿的注视着远方的景象,生怕在下一秒它就不会再出现于我的眸子里。

我沉沦千世迷惘一生的无悔。对爱的执着超越生死的束缚,飘飞的雪花重现脑海的彷徨。我恨,亦或不恨那些荼毒灵魂的片断,断送青春的轮廓,掩埋沧桑的心。

窗外北风凛冽,吹落枝头的缀雪掩埋我遗弃在尘世上的美好。断得一曲离伤,惹就万般相思意。荒凉的尘世间冷清得只剩烟酒的陪伴。

一抹红颜笑的余香,湮没了我所有的哀愁,嘴角扬起的一丝微笑是否能安然度过这漫漫长夜?

赶赴梦乡的途径中留有我路过的残影,屐印中带有很明显的仓促痕迹。

当烟花划过苍穹,留下一道美丽的过去,我们相拥着像雕像般矗立在天边。还记得那时你的微笑,如今依旧深刻在脑海,我却还想奢求你那笑能够将我带去你的身边。

记得去年相思吟,真心他人不胜醉,彩妆不复,花容天国生香处。

孤歌一曲,残花已谢。

文℡醉瘋孓更多文章尽在QQ-429379441空间分享/

孤歌一曲,残花已谢;凋落于飘渺的红尘中,花瓣被流年掩埋,最后彼此成为了岁月中的红尘过客,而曾经的欢声笑语,换来的是今时的奢求,还是长久的回忆呢?

一片尘缘,满地惆怅;来时曾宣誓相爱、相伴一生,伊人也曾牵手而行,孰不知过后却是遍地凄凉。谁人的容颜早已在我心中如花般的绽放,谁人的爱早已在那个深秋的季节已掩埋,如今又是谁的心把谁深深的来牵挂?

若彼此只是红尘中的一次错爱,那么错过的爱为何不能在回眸?流年般的情缘,随着岁月无情的漂洗,一洗而尽,残留是终不能遗忘的依稀。两行透彻的泪水顺着脸颊静静的流淌,滴落在无声的流年中。

你始终站在我的前方,去寻找你一生的期待,而我痴痴的屹立在前世的凄迷中,任泪花于红尘中飞舞,漫天泪花,落尽了前世的繁华,却寻不到爱的红颜知己。泪光中模糊的背影,是否就是此生最凄美的画面呢?画面中的那一个嫣然绝色女子,似乎随着那场景已刻骨的定格在相思的记忆中,或许在若干年之后,当彼此不经意的擦肩而过,是否还记得各自的梦中有过那美好的一幕呢?

岁月的篇章不停的在改写,改变了我们最初的暖味,而我们却不断的在演绎着悲情的红尘。当时间已辗转过了那淡淡的情怀时,当结局已到了终点时,那么曾交织过所有的柔情,如今变得了面目全非了。

红尘易老,一叹千年;我想饮一瓢深秋的细雨,从此淡去我遍地忧愁,解我心中相思的苦海,一并埋葬,不停的失眠。

清寒的音符飞扬于午夜时分,隔着层层的夜色独思销魂;这一夜我依旧在寻,寻我曾经时的笑脸,若那时的我们只是尘世中擦肩的一对陌生人,那么今昔的我怎能为你而落泪呢?一滴清泪终抵不过红颜一笑,你的笑颜或许从不曾属于我,又是谁留住了你的微笑?轻盈悠悠,那时的我无声无息的为你涉水而来,只为与你相遇,相遇在那一刻,相爱在那一季,却要我用一生去淡忘,轮回宿命,解不开为何要这样苦苦守候。

此刻回忆开始把你来忆,情殇又开始无休的把心来践踏,想知道你的笑为何要让我一生存留?想知道当你凝视远方的时候,眼前是否会划过我的身影,而你又会想起你生命中曾有个我吗?

那一次邂遇后的心动,留下了一份纠结的无奈,望不穿红尘中的苍茫,禁不起你走后的芬芳。你可否知道,在你转身的瞬间,我无以发现,滑落几滴充满失落的泪水,侵蚀我不甘的郁脸,你的身影逐渐的越来越模糊,消失于视线中的那一个黑点,祭奠了我们之间曾有过的暧昧。

当久别的温柔穿过重重的封锁,绽放于指尖环绕的情丝,我突然想起我还欠你的棒棒糖,也许是时间过的太久了,忘记了,亦不去想起那一个还要用一生去忘记而又无法弥补,已是遍地惆怅,我又何时会在深秋把你来忘?

你犹如那场华丽的烟火,在我那浸满忧伤的流年里,尽情绽放你的艳丽,却又如此般的短暂,烟火照射我那无声的泪光,格外显得晶莹,也只不过是瞬间的亮点,到最后终究相互陪同破灭。

我本以为星空那一轮孤月,只为了孤寂空中华丽的烟火,却不知还孤寂我的落寞,泪水把红颜来忆,泪葬红颜,却不知泪已先逝,红颜依旧.残年夜暗香,流水独自伤

憔颜逐水随清风,江心涟漪映残月;

空旋残音佳人去,邀谁赏此烟雨时?

——题记

夜,依旧夜得那么有深意,月总是月得那么有诗意!夜来香的残香常令人想起昙花一现的芬芳!失意的雨花奏起惆怅的乐章!泛黄的日记本,难圆的银镜,不知,这有是第几个夜的奢想,第几个夜的难诉衷肠!

痴迷了残诗作记,习惯了拙文行宣纸!零点的细步,谱出一道道妩媚的忧伤!哗啦啦的小桥流水,在夜残月缺之时,将承寄多少相思的桃花蕊?断崖前盘旋的孤鹏,会是怎么样的悲鸣?云雾缭绕的山头,冥冥清雨前,又是谁人在思怨盼归?

星隐去,抬头望苍穹,画意的夜空徒添了一份感伤!曾经的誓言,败倒在流年的跟前;昔日的泪光,失色于记忆的年轮!

水微漾,垂头视碧波,冷淡的水面自承了一剂彷徨!生离死别的爱情不再被世人奉为浪漫的传说;风花雪月的篇章被遗弃在辗转流连的天光!比翼划过的不会是幸福的弧线,流莺歌鸣的也只是离殇!

夕阳西下,断肠人又何止在天涯!无竭的思,不尽的念,空城的守望,离城而去的,却只是一个寂寞参拌孤单的背影!不是不挽留,只是太多的理由,最后都沦为借口;也不是不舍得,只是太多的曾经,最终都化为枷锁!

残年的暗香盖过了群花的幽芳,流水的自伤接纳了所有的哀伤!难解,一颗牵绊的心,又还能走多远,走多久!

逝水流年,寂寞沧桑了伤

文/残月

假如我们知道别离之后,留下的是永无止境的寂寞,那么、我们当初是否还会轻易的说出那句再见么?

--题记

今天无意间看到这么一句话:“如果分手之后我们都在彼此的世界里消失了,那就说明我是真的爱你”,感觉这句话的叙述与自己的行径是如此的相似,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滋生于心间!回首与你一起走过的岁月,平静已久的心境再度荡起阵阵涟漪,或许是沉默的太久了,而昔日的伤痛却早已被麻木所替代!流年轻逝,我的双眸几时成了寂寞的窗台?

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从最初的心痛和麻木到如今的迷茫和淡薄,经过岁月的不断漂洗,染红了谁人寂寞的惆怅!叹息于心灵深处的陌上伤,如指尖的轻沙一般,在一首风之挽歌里流逝着青春的风月残曲!那一曲的幽怨,是否我放飞的思绪!

走在小城五月的幽径上,本是百花争艳的风景,奈何、昨夜的一场狂风,吹散了这个花香的季节,轻拾起一片花瓣,嗅于鼻尖,我似乎闻到了一种冲入心间的哀伤,香的如此之伤!那残留了一地的杏花香,犹如一位多情的女子般诉说着这一季的夏忧伤。

这个灼热的盛夏,似乎沧桑的有些清冷,渐渐遗忘了阳光的味道,多情的雨季,凄美了花海里暮色的夕阳,而我的残梦,该如何延续到下一个花开的海洋?

你的容颜,模糊了我的双眼,记不得从何时开始,习惯了与文字为伴,在一首不断重复的音乐中,流浪于苍白的素笺上!;也记不清是何时开始,喜欢上了独自仰望天空的感觉,看云轻飘,风水自流,于一声轻叹中,再次跌落回忆的漫漫长河!

这些年,这些事,你的风华是否依旧,我的痴痴幽叹,逝于你的水中央,忆不起,昨日的过往,挥不尽,落寞的惆怅!剩下我的沧桑,孤独了这季盛夏的忧伤,亦彷徨了这季清梦的幽香!

伫立于往兮的云烟里,品味着昔日的气息,待到烟消云散时,湮灭的记忆,又该如何去珍藏!你的决绝与我的执着,又点缀了谁家小雨淋漓的离殇?这一季的花开,怒放了寂寞的色调,并再一次深深的同化了我!

我的悲伤,几度花中开,欲静止,奈何寂寞止不住,徒留百年伤,独醉天上月

幽情岁月,转眼慢慢的遗失了俩年。从这里找寻,从那里找寻,瞬间紧紧只是琐碎的记忆。一切的一切就像是昨天的梦,徐徐的映入眼帘,一阵心酸,点点的回忆,全部化成了酸酸的泪水。

流逝的时间,现在只堪用“往事”来形容这一切。等不了,更是抓不住,遗失昨日的梦。现在呢?好多时候都会去想象过去的日子,怀恋过去快乐简单的回忆真的很美,想想嘴角还是甜甜的笑。可是,当自己突然想到那段和你一起的日子,宝贝,你的温柔,可爱浅浅的微笑,怎么忍心就这样的丢了你,如今我真的很心痛,因为自己知道没你的日子不叫生活的的时候,已经没了过去,更让我没了未来,失去了彼此,今生留下的只是一段断肠的痛悔。宝贝,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如今我的泪已经流干,心也因此枯萎凋零。

往事不堪回首,却偏偏忆起。纵然成了过去,我却止不住的念起那年和你一起快乐的日子。最爱的人走了,简单的复杂,没了结局,更是没了爱情里说的分手。体会感伤零碎记忆不成片的“整个”过程,恍然的觉得自己开始喜欢抛弃了整个世界。想想这样,自己可以试着失去这个世界,最后明白了所有,也许自己可以在所有之后淡忘过去的你。往事的梦碎了,拾起已经拼不齐了。如今只等于今生的梦成为了故时,当天涯海角愁肠已断时,最后一次没了温柔。当海枯石烂只是誓言,让彼此在来生里相爱,给了我的安慰,结果我想此生的爱,来生依然还在。疼爱你,从开始到最后,心痛的自己也许只是漠然的感触,说不出的感觉,最心疼的依然只有你,宝贝。

朝朝暮暮,惜稀的往事,终是美的一切。生活里的爱情,没有谁对谁错。用心去爱,用心去感受,用心去理解最后~爱~的一切,终是童话般的爱情。能有这样的完美吗?如果可以,我就不会心痛了,也许这样我很不该,知道你已经拥有的了幸福的家庭,但是请你允许我可以续写完我和你一起的梦。而今我却失去了,今生唯有对你仅剩的回忆,那段幸福,一直暖着我不完整的心,续写完我和你一起的梦。

如今的生活,破碎,凌乱,当我的生活不在有你一部分的时候,只剩下记忆可以温存我现在的生活,想你的时候开始了寂寞,寂寞的时候只有你给我留下的记忆才可以拯救已经把自己忘记的生活。每当我们之间相遇只剩下网络中的时候我已经很满足了,在我的生活里只要有你偶尔不经意的擦身而过我已经满足。对于我们之间简单的对白已经不用去追究什么,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之间也只有如此简单的对白,其他的一切如今已经不会在出现在我们的对白里,也许这样我们的生活也就没了交集,也不会在触碰到彼此心灵过去的伤痕。

在我有生之年的日子,最心疼的人只有你,在告别我们的爱情以后,我会用回忆温暖了想你的每一刻,让自己不很孤独,不再让你渐渐离我远去,永远都会这样的深深的爱着你

把手轻轻地放在最靠近心脏的地方

触摸着心跳,心率仍然正常

莫名的疼痛带来的只是莫名的感伤

忘记有多久没试过这种感觉了

我讨厌这种感觉,难受得让人窒息

轻轻的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阴霾的天气让人们的眼里流露出忧郁的神情

时间沉沦,往事已逝,爱已憔悴。

拿起笔,述写着苍白无力的文字

四月的风冰凉的打在脸上,身子不由得抖瑟一下

心早已被麻木,人也开始变得沉默

看着窗外的树木,风把枯黄的叶吹落在地上

我们的青春宛若这些常绿的树木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悄然离去

染过年华,留下最美的瞬间

枯萎的落叶带着颓靡的气息,发出腐烂的味道

像我们这些在青春花季里渐渐堕落的90后

我们的悲伤、根深蒂固,接着一点点的萌发

每天没心没肺的笑,像那些耀人的钻石耳环

可笑过后的心疼却有谁能知?

表面看到的一切不一定会是最真实的一面

犹如那些被拆掉钻石耳环的耳朵

留下的只是丑陋的小孔,空空的、黑黑的

站在原点独自徘徊,回忆着曾经的点点滴滴

眼泪不知不觉的落了下来,嘴角轻轻扬起

抹干泪,在原处画上一个句号。

一曲悲歌从心底幽幽想起,伴着伤痛的纠纷,踏步香园。正值春季,风轻轻刮着我的脸庞,几缕青丝蔓延,手轻轻拂开,眼前兀立一株木棉。

干枯的枝干,仿佛经历了千年万年的脸庞,昂然挺立。蓝天映衬着,枝头绽放得木棉花,朵朵妖艳,娴静地立在高高的枝头,那么美,美得令人心疼。抚琴,对着盈盈荡荡的湖畔,轻弹一曲哀伤离别,唱一句淡淡的幽怨。却,唱不尽,诉不完。伊人泪渐,滴入琴声,空空荡荡,情欲绝,木棉颤动,一朵两朵,优雅地落下,悄悄没有一点聒噪之声。

木棉那么伤,花开灿烂,却无动于衷,亭亭静立,心硬如钢,冷眼旁观,自身挥洒,温湿的气息;木棉那么伤,琴声悠悠,无泪无痕,黯然屹立,繁华景象,似水朦胧,微风似纱,水波荡漾,发丝飞扬,白衣裙袂飘舞零零;木棉那么伤,花艳花残,无不成伤,花凋叶落,遍地成伤,惘然间,春去秋来,不能停在花开的时候;木棉那么伤,冷冷清清,凄凄淡淡,寂寥空旷,孤然傲立,那么伤,孤身如伊人,漠然淡世,冷颜苍白,胭脂散落,水中伊人,摇摇晃晃,琴声依旧,悠悠成哉。

蝴蝶纷飞,依依晃晃,翩翩飞舞,如梦似幻。衣袂飘飘,细雨如雾,飘飘洒洒。干枯的落叶,撒上一层薄薄的轻纱,那么忧伤。伊人青发,似珍珠般雪白,琴声断断续续,泣如雨,嘤嘤成韵,哀转悦耳。琴声嘎然,倒下,琴上失声,叶,一片一片,落下,那么刺痛。湖中倒影,娇小悲伤,长发凌乱随风,白衣袂袂。

轻轻拾起一朵残败的木棉花,那么红艳,那么骄傲,轻轻拭去沾上的泥尘,轻轻拭干脸庞咸湿的泪滴,轻抚琴,轻轻拾起满地的哀伤,轻轻埋下木棉残花,轻轻盖上枯黄的叶子,轻轻洒上黄色的泥土,伴着泪滴,一起埋葬。依身木棉,一滴,两滴,泪,落在地下,雨,顷刻飞奔,如同奔腾的眼泪。

他们说,梧桐落下是逝去的诺言,那么,木棉花落下,是什么的逝去呢?花残谢,埋葬,又有何用?逝去,终究碎去。抚琴之人泪满衫,萧萧残花落满肩,满衫,夕阳残余的光稀稀落落地洒下,转身,离去。

木棉,那么伤。

春花细雨丝丝绵,琼枝叶飘浓阴密。小园香径、独徘徊,几多余情,三月枕上、泪纷飞。

谁人华章,盛开纸上伤。一季花开,陌上香;一季悲怨,枕上伤。轻狂说与谁年华,沉醉哪阵清风下!我欲乘风江东去,奈何断桥不归舟,西风醉,几度痴人泪,难守望。

朝花夕拾酒中悲,世人皆感朝花美,我笑众生皆为尘;黄昏夕拾凄,几人懂。酒中花开悲中酒,生于此,何叹,逝去此,何憾。

小楼一夜听风雨,幽风裹细雨,淋湿了哪朝的古道凉亭;一曲长恨君王泪,又唱绝了哪朝的帝王悲。遥遥相望,隔江映上红,又寄来几缕春。凌落春花飞无数,百花随风香未尽,纵有残花香随絮,一枝斜横牵征衣,泪满夕阳殷勤留,那一襟幽怨,又将要向何处寄。

隔江独相望,疏影桃花香。看云,听水,谁将又在诗笺的文字中流浪,谁将又在诗行里放牧着荒芜的思想。水墨写意的宣纸上,又是谁人的妙笔描下了伊人的红妆。

三月的清风吹醒了眉梢上沉睡的惆怅,转眼又是一年春之伤,看柳絮漫天的飞翔,轻盈若蝶,转瞬便随着时光匆匆的消亡,剩下绿叶拂风,一丝青柳,一寸柔肠,任它花开花谢,片片,便皆成了伤。

小园香径,落满桃花香,这一季花香,又留在了谁人的旅途上,清月又照在谁人的瘦影上,几番风雨,送走春光,任细雨淋湿归鸿,鸿翅扇成帘上风,自古及今,多少离情与别恨,皆被写入唐诗与宋词中,悲情往事,要怎样才能写入我那不成韵的诗行。

看朱成前,碧心迷乱,放眼难觅旧衣冠,谁念江中帆。凝真凝幻,如梦如烟,独钓寒江。何人悲我不少年,塞外月光照冷湖面竹上霜,映寒了素笺上的春天!

暗香,浮动,恍如梦。一曲庐州月唱绝谁人指上忧伤的张扬,卷帘西风,吹醒谁人午夜漫延的思绪。

任少年轻狂,也再不复当年的风气,有情收起无情心,江山风月身相寄,浩荡烟雨漓江去,何世拜过残中月,忆时不负柳下约

你的香,是我数不尽的伤

文/残月

流连于七月孤夏的季节,回首相望青春的岁月,曾经的欢声笑颜,化作那遥远的思念,让人如此的留恋。

昨日的缠绵,划下那永恒的句点,无奈的转身,留下纷飞的晶莹,为谁滑过忧伤的脸庞。

不知从何时开始,想你,成了最美的瞬间,每次从梦中醒来,你的名字总会填满我思维的缝隙。苍白的语言,敲打着冰冷的键盘,留下那痛彻心扉的文字,咀嚼着孤夜里飘荡的清寒。

逐渐喜欢上了黑夜的味道,如咖啡般的苦涩,点缀着淡雅的清香,深深的浸入我那空落的心房,那样的浓重,那样的悲伤。

或许,有很多故事是不需要结局的,因为结局早已注定,所以没有结局的结局,便成了我们相恋过的最好纪念,而遗留下的,也只是一段不了了之的回忆罢了。

素颜如水,几度华伤,浪迹于汹涌的人海间,只为找寻那一抹远去的身影,忘不了你的微笑,曾点亮我整片的天空,而我恒久的执着,也仅仅是围绕着那个还未醒来的梦,梦境中,那段蓝色的爱恋,似乎化作了楼兰般的幽香,久久的、不愿散去。

你的香,留给我无尽的伤,多少个寂静的长夜里,只身遨游于回忆的海洋,脑海里更迭的记忆拥抱着初见时的那份心动,缠绵望不断,还记得那相恋的誓言,浅浅的,摇荡起心间那一缕缕惆怅的轻烟。

七月的天空,枕上泪雨的磅礴,厚重一片。褪色的记忆,在那陈旧的黄历中不断的刷新着自己,单弦的旋律,断断续续的于手指尖荡漾,微醉了哪阵路过的清风。

当思念的痛穿透过心房的时候,习惯性的打开记事本,留下一段文字,寄托一份痴情,然后再细数着那一页页的心情,总感觉你好像就在我眼前一样,我似乎看到自己眼底深藏的那一抹泪痕,深深的,湿透了我的心。

分离的伤痛,添上心间的挽留,不管文字多么的华丽,却始终表达不出我心中的忧伤,滑落于指尖的清泪被日记收留,多么想追溯回曾经的时光,不想你匆匆离去的身影,再次的、雾湿我的双眼。

你的香,是我数不尽的伤。时光翻阅着流逝的曾经,麻木的情感在心中交织,听那清风吹过的呢喃,我以为那是你在低吟浅唱;倚楼遥相望,那倾斜于天边的一轮残月,映寒了满室的清冷,亦凌乱了我不尽的沧桑。

也许,只有文字才是我的红颜知己,也只有文字、才能把你的痕迹铺满各种斑斓的色彩。

我的伤,弥漫着你的香;而你的香,却成了我数不尽的伤„„

俯凝窗外,一行横颜憔悴如雪,悠悠而过的不仅是流年,更是那些千百次的情愫,扰人心扉,不能释怀

江雨静待在芍药花上方的那抹残阳之上,黯然忧伤,却抚过了前世的痕迹,今生的相依。

黯淡的残月,寥寥秋风,瑟瑟寒伤,几许清凉,总在徘徊时间的路口,回忆你的笑眸,你的容貌依稀在眼中,放开,合拢,宛如游丝的记忆,摩挲着你的脸颊,飞舞,旋转,笑红颜凄惨,犹如弯弯路上的一座石桥,妨碍了彼此的道。

衣襟渐渐变皱,抹不平的还是彼此的回忆,那悲痛的,让枫叶都落泪了的过去。

淡淡雏菊飞舞在天际,一缕缕忧伤飘到了面前,合眸细想,刹那间醒悟开怀,过往岁月,寒如冰霜。

回眸时,你在江岸的那方,我将忧伤埋在了地狱的路上,愿它以后不要生长,不要生长...

想到了自己喜欢说的一句话:凝魂澈,聚潇阁,馨花沫,冰泪沱,散一地羽翼,捡一片传说,叹不合,分时落。

分分合合,无法回去,就算勉强拼凑成功,留下的,还是满地的碎片,叹息着流年之时,其实自己也在随着变化

愁难,回梦缘,

佳期过,爱恨缠,

空有人,妄天南,生死苍凉,何人共赏,前尘冰冷,彼岸飘伤....

我挪着沉重的步伐,对着你嫣然一笑,背后的苦涩你不会知晓,我走过你的记忆中,在夏末之际,还可以听风的音律

谁是谁生命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前世的雪、今世的风、无穷无尽哀伤的精魂

假如,当初爱情来的不那么突然,假如当初离别来的不那么匆忙,假如,一切还能回到从前,有没有心的落脚点。文/忆尘

【相识】

那一天,日暮夕阳,晚风拂面,如血的夕阳染红半边天,熙熙攘攘的校园道,你一袭白衣裙穿行于人群,过路的人儿痴迷于你的容颜,驻足回眸,你踩着晚霞余晖的光芒匆匆走过,紧搂怀中书几本,婀娜多姿的背影留于众人迷。

那一月,风雨无常,光阴闹人,阴暗的角落埋头苦睡,等待夜晚来临后的无眠,你一脸微笑落座在身边,抬头相望涌出烦恼片片,起身换坐,你关怀的眼神落上失望点点,书本零散桌面,微低双眸搓弄衣角泛起失落于心中。

那一年,花好月圆,相携相握,陌路擦肩得缘来邂逅,璀璨星辰下奏出缠绵曲,你一腔柔情化去万丈冰川,孤独心房驻进你梨花燕,燕侣莺俦,你用一池春光灿烂一路芬芳,浓情蜜意话人生,三生石前相约一生。

陌路相逢,以为只是擦肩而过,执手相望,以为只是红尘一梦,你却在我人生路上画上浓重一笔,闯进我的生活,走进我的心海,从此,血液里流淌进你的温度。

自古女子多薄羞,你却放下属于你的矜持,紧紧绕在我身边,用你如水的柔情,度化了沉落、度化了堕落,一程一程拉我上岸,在我想要拒绝时,心中早已盈满你的影子。

【相恋】

那一年,漫步乡村道,我们许下承诺,你绽放的笑颜,滋润了那个枯败的季节,素手轻抚,慰我仿偟心事,含情一顾,夺我一世情缘。

那一月,繁星满天,你偎依我怀中,轻闭双眼,数着星星几颗,问我,有一天你的世界如同那个夜晚漆黑一片,该怎么办。我含笑抱紧你:我就是你的星星,一生只为你而亮。

那一天,考场门前,你喘息着一路的奔跑,攥紧我的手说,加油,别忘了我们的承诺。转身匆匆离去的背影,洒下尘缘于人间。

岁月恋歌,曲落缠绵万千,执手之路,踏出倾世爱言,你的一颦一笑,你的一举一动,深深的刻在心底,你如画的容颜,你如诗的絮语,每个梦境重重现。

缘为你而落,情为你深种,山一重水一重,爱一直蔓延,天悠悠地悠悠,爱直到永远。你许我一路芬芳,我送你一世爱恋。

【分离】

那一年,风花雪月皆无言,教舍课堂圆未来,茫茫学海涯,纸笔点江山,你我醉在书中,相扶相助,誓要彼岸同在。

那一月,你日日念叨夜夜牵挂,一朝揭榜时,你失落的样子,愁伤了万里江山,此去一别,重逢在何时?你要舍弃似锦前程,陪我重来,我怎能让你傻傻如愿。

那一天,你哭红的双眼,揉碎了寸寸心肠,你含泪的质问,侵湿了幕幕尘缘,多想拥你在胸前,说声一切都是戏言,那挂肩的双手,却没有一丝力气,澎涌的泪水,在你转身离去时,倾斜而出。

谁浮夸了岁月,谁默写了誓言,谁诵读了诗篇,曲终人散,是谁在岁月的车轮中,代代寓言。一路相伴,终不能永远,只因有爱,才愿爱之人幸福美满。

你的前程似锦,是我最想的期盼,我怎能因自己的败落,误了你一生的繁华,说声再见,只愿你的似锦的未来再遇锦绣良缘。

【心归何处】

昨日祝愿,终于成了现实,你一张毕业证,光环紧绕身,你一袭红素装,踏入婚姻堂,对你的思念,成了最痛的美满。

陌路天涯,一切都成过去,而今沧桑,心该归向何处?

花侯月思依然,划过记忆,等待千年的相遇,花未全开就已折,波及灵魂的,是那思念的涟漪,明知花落依旧为花伤。

转身走过,走出了你的世界,提笔挥洒,千言万语无尽时。

当往事万千,化作激扬的文字,我空有撬动灵魂的墨笔,却没有筑起鹊桥的勇气,思念,成了永远。

爱已离去,揭开往昔,寻一处安宁,远离人海的喧嚣,静谧的幻想着,任时光流转尽情的演绎,疼到心底,扶一下胸口,继续。

回首有你的岁月,刹那的芳华,落上伤口片片,如海般得思念,在时光里层层堆积,夜夜被风卷过,飘荡在漆黑的夜空,为你,在我的世界里停留过。

寒池泛秋、月色散漫开来,倾泄于水中荡起丝丝涟漪、一层层的婉转成透明的往昔。也想谱一个花前月下的故事、今生有你为伴,在无尽的黑夜细听蛙鸣两三声,静看秋花三两朵。只是,故事的结尾使我伤感,惟剩落寞与我苟延残喘着一路呻吟而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零落清秋节。缘起缘落,今生无缘相守、徙留一眼回眸;盼来世手心相牵,为你一生画眉。冷枝栖残月、打捞起绝尘一瞥,目送南归雁数行、重忆似曾的温凉。逝去的青春年华,轻轻地伸出双手,想抓住匆匆流逝的时光,但岁月总是在不经意间随花开花落悄然消逝。

阵阵微风掠过我的身边,带走几片黄叶和我的幻想。流年错爱的缱绻情事,书尽沧桑落眉间的相思。酒入愁肠、羞涩的词句又怎能勘破红尘中各自的因果?一念起、千山万水,一念灭、沧海桑田,难以释怀的心绪,那段被时光潋滟的身姿、随着风吹瘦了寂寞的眼睛。弱水三千、这一生,为谁,掬满了一瓢绝望的凄凉......

语闲愁话尽阑珊。夜月清凉、一片迷烟的湖水映着远岸不甚明朗的菊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宿怨,已被瑟瑟的秋风所席卷。蹉跎的岁月中,沉淀了记忆,却浮现出了伤感的痕迹。是谁空将心事付瑶琴,泣奏年华交错里的海誓山盟永相依?是谁深将错爱随羌笛,幽咽青春暗淡销魂的地久天长独相思?又是谁在声声暮鸦,点点寒星里,心字成灰、顾影自怜...

寒风吹醒经年梦、心痕千百转。枕一席风霜,思绪流转的斑驳,逝尘埃飞落、再无当年拈花微笑的了然,你与我一世的情缘画卷可否定格在眼眸深处?左手牵着思念,右手系满忧伤,站在北方的浅秋夜色里,晚风吹动着我的发丝,织就成一朵朵思念的寂寞之花。一曲离歌演绎红尘缘尽,曲终人散,岁月的案卷划破伤痛的记忆,昨日的泪水激起心中的涟漪。

秋声呜咽,向天际啸,此梦难歇。从绛珠的传说轮回千年,遇上你是宿命还是偶然?书不尽相思意,执手相望的凝眸,却只是叶落溪涧、随波逐流的失落。人非昨,罗衫恰似情怀薄。情怀薄,小窗新赋,枫残零落。春风词笔浑勾却,奈何又负清秋约。清秋约,梧桐缺月,颜瘦如削。

今秋书一段没有对白的心语,听一段离歌,留不住雁鸣声远,子夜星空,徒添一片潸然在心田...回眸间又是一段过往云烟...那风中远遁的容颜岂会懂得轻描淡写的默然背后,是如此刻骨铭心的眷念...寂寞与孤独无关,与时间有染!我的忧伤与寂寞无关,与你有染!你的离去与我无关,与梦想有染!梦想的迷失与青春无关,与惆怅有染!彼岸繁华盛开,我的梦想迷失在陌生的街角!

城市某一角落,徐徐的向天空,升腾着一种莫名的物体,像烟,像雾,像一丝细纱,慢慢„„慢慢的聚拢来,又散开去!然后就开始感觉眼睛里,湿湿的,像有液体在滚动,要下来,却被努力转动的眼球又带回去,这样,来来回回的,我的表情由安静就变为了惆怅„„

那时花开,我一个收拾行囊,便踏上人生的征程,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的梦想随着过往的车流,一点一点的消逝,总想在最美的季节,最美的梦想里,亲手编织一件丝薄的外套,这样让它带着这时间里的所有美好,去抵抗秋的凉意,冬的寒冷„„然后迎接盎然的春!北漂的日子里最怀念的是那些所有和青春有关的故事,看着自己的思想一点点的成熟起来,心,就开始,抽搐般的疼痛„„

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无法形容---最美丽的华丽辞藻,难以修饰它;最平凡的平庸辞藻,不能解释它,即使最具说服力的辞藻,也难以评判它„„

纷扰复杂的城市中,热闹非凡的季节里,没有了梦想的陪伴,一切,似乎不在有意义!曾有人说,吸烟的女人才是一朵完美盛开的花朵,娇艳欲滴,在烟雾缭绕的氛围中,迷失自己,迷失所有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那么被酒精浸泡的女人呢,是否还拥有着那美丽而纯净的灵魂?!我不会在迷失在烟雾中,却把自己丢弃在酒精中,让那浓郁的味道,刺激着早已混沌的大脑,举起酒杯,想起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词,把那如丝般顺滑的透明液体咽下去的时候,却苦涩般的卡在喉咙里,眼泪就失落的流下来,告诉自己痛,却要快乐着!!!如花的青春岁月里,血色般的玫瑰,早已凋零,随风而去,随梦想消逝!

那时,我们还很快乐,那时,我们还很天真,那时候,我们还很幸福„„那时,却在彼岸花开之时,迷失了梦想!

文/不羁的风

曲终人散(不羁的风)

弹指风月伤春逝,离愁成殇执笔悲,幽词平仄赋相思,遥祭流年月下痕。

——题记

砚一泓雅墨,展一纸素笺,执笔沉吟,填一阕相思词,遥祭情殇。

孤灯下,青色案牍,檀香袅袅,孑然只影,挥毫泼墨,笔尖相思浓,书写着旧事前缘,那一抹淡淡的幽伤,滑过了岁月如烟刻痕,搁浅了浅斟低吟的情怀,闲抛了谁和的一世琴箫?化为相思痕,写进相思词。

吟一段烟花烂漫,听一曲月色未央,邂逅几许寒风透窗,烛影摇红,风舞幔帐,乱了流年;默听花语,怜惜群芳黯绽,瘦了几许清愁,感叹花期暗逝,添了几缕神伤,荼蘼花开春事了,凝眸处,那渐行渐远的倩影将去何方?又将缱绻何方的少年郎?

半生流连,一世痴迷,只换来千里烟柳,万艳一哭,哭尽这繁华易逝、闲愁万种,曲终人已散,蜡炬终成灰,醉乡一夜头白,依稀,谁的眼眸又氤氲了珠泪涟涟?谁的罗衣又翠绿了相思离殇?

搁笔信步,倚窗望月,寒月如钩,孤悬在疏影柳梢头,泻下一池清冷,迷离了荷塘莲蕊,惊起蛙声无数;风吟小楼,幽门半闭,冷香暗浮动,殷红桃花摇曳凌乱月色,揉碎满园残蕊落红,绿波生处,伴雨带愁流过。

这一场忧伤烟雨,打湿了前唐晚宋的幽诗怨词,痴了天涯羁客相思几度?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莫道不销魂,只是当时已痴迷,临水照影,花季邂逅,金风玉露却抵不住岁月蹉跎,那一季的缠绵镌刻了苍白流年,伴随着时光穿行千年,错了信期,黯然了谁等谁的痴情守候?

微风透窗,素笺伴风飞舞,翩跹了纸上相思,清瘦了瑰丽饮水词,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前情旖旎,笑靥如花,西窗剪烛相偎私语,醉笑不诉离殇,已是旧时景,随风飘落在护花春泥,无情了落红。

蓦然回首,前尘不堪流连,自卿离去,暗淡了这俗世繁华,只余孤影几度徘徊,独酌月下,对影成殇;陌上花开乏人赏,红尘孤飞凭谁引?独自憔悴,把剑凄然望,来时路上,再不见那一痕素裳淡雅。

堂前燕,沐烟雨,鸣月孤飞,月下荷,濯清涟,伴泥摇曳,楼中人,染相思,闲愁空抛,花径追忆旧时欢,秋千空荡人影渺,人间别久悲成酒,两处销魂各自饮。

一灯如豆,燃尽岁月虚华,一缕相思,氤氲前尘旧梦,这一阕相思艳词,怎赋尽离恨愁绪?雅墨诗不达意,素笺词有谁续?邀风长吟,沐月而歌,唱几句平平仄仄,押韵了离殇。

握一掌清冷月华,摘几枚窗前桃花,以离殇为曲,酿一坛香醇桃花酒,醉饮这满园幽芳,将遗恨霜化为桃花枝头的蕊,待来年,春风一度,再抽新芽,不知来春,新芽可能再入相思酒?

推荐第10篇: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配画的方法,能用四季的色彩知识进行诗配画或画配诗。

2、通过观察、四人小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和综合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探究四季的兴趣。

重点:能用四季的色彩知识进行诗配画或画配诗。

难点:

板书:

诗情画意

内容美(一句古诗)

(表现)意境美

色彩美(季节色彩)

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四张画家的作品和学生一起欣赏。(先读诗句再赏画)

2、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诗和画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个别回答。

3、师小结: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而画家则用绘画的方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让我们从诗中从画中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感受到了大师作品中的诗情画意,真是美在其中呀!(板书诗情画意)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一)内容美

1、首先我们来玩一个画配诗的游戏。我这有两幅画,你能学学诗人给他配上一句诗吗?(课件出示两幅画)

2、学生思考,个别回答。课件打出诗句。

3、师提问:你为什么选这句?你是根据什么?

4、学生个别回答,师小结分析。是根据画的内容配上诗句,这就是古诗配画带给我们的内容美。(板书内容美)

(二)色彩美

2、在刚才的游戏环节,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出色,有着较强的分析能力,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合作能力。请听要求:仔细观看图片,结合自己的平时经验,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由组长负责记录和发言。

3、课件播放图片,学生观察,然后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4、师出示学生的表格,集体交流。

(三)意境美

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会分析而且合作的也相当出色,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感

受到了诗配画带给我们的内容美,也学到了表现不同季节的色彩知识,感受到了诗配画的色彩美。画家正是通过内容和色彩来表现诗配画的意境美的。(板书意境美)

(四)小结方法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给诗配画的方法(根据板书进行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生齐读方法。

三、学以致用,表现创作

1、学会了古诗配画的方法,该是小朋友们一显身手的时候了你准备给那一首诗配画(或画一幅什么样的画,配上哪句诗),选哪一句,画什么,用什么色彩?

2、一个学生来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3、教师进行部分示范,讲解表现方法。

4、出示作业提示,学生作画,师巡回指导,适时讲评。

四、展示作品,交流批评

1、将自己的作品放入相应的展板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相互评价。

2、师进行总评。

第11篇:诗情画意的《雪》

诗情画意的《雪》

朱德发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 但与《野草》中的大部分篇目不同,不是用奇倔的意象和象征的语言表现作者的孤独前行与反抗绝望,而是用较有华彩的语言对照“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花”,在“江南的雪”中又有自然的雪景与人工的雪景的对照,直到篇末才写到“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灵”,才隐约透露出《野草》那种“荷戟独彷徨”的韵调。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雪》是一首动人的咏雪诗,是一幅美妙多姿的雪景图,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它是鲁迅《野草》集里的佳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每当诵读它的时候,总觉得是一种强烈的美的享受。

这篇优美的散文,是鲁迅1925年元月创作的。作者以生花的彩笔,描绘了“江南”和“朔方”迥然不同的雪景,表现了对明媚春天的无限向往,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以及对冷酷现实奋勇抗争的精神。

当时,鲁迅战斗在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在南方热气腾腾的大好革命形势推动下,北方反帝反封建的烈火愈烧愈旺。尽管这时作者亲身经历了五四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有时不免产生“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徬徨”的孤独之感,但是他的主导精神却是积极向上、奋勇前进的。正是在这种心境下,鲁迅写了这篇战斗的、优美的借景抒情的散文。

借助丰富的想象,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幅分外妖娆的“江南雪景图”。生动,美丽,洋溢着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这篇散文,脍炙人口,感人肺腑,其主要原因是它充满着诗意。所谓诗意,主要指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感情,美丽的想象和新颖的意境,精练而富于美感的语言,三者有机地结合,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不论对江南的雪、雪野,还是对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也不论对明艳剔透的雪罗汉,还是对朔方的如粉、如沙的雪花,作者都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予以形象的描绘,借雪景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托形象来寄寓自己深刻的思想。正因为《雪》不是一幅单纯的雪景画,而是以革命的思想感情作为灵魂,表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世界,所以才有感人心魄的艺术力量。试问,当你读到朔方的雪花“蓬勃地奋飞”的动人描写时,你不觉得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鼓舞着你吗?好像我们也要冲风冒雪“升腾”起来,同作者一起战胜那“凛冽的天宇”,去倾听暖国的“青春的消息”。

《雪》中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渗透在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所创造的意境之中。作者描绘江南和朔方两幅雪景图,不是平板地一览无余地摹拟生活,而是张开想象的翅膀,由“朔方的雪花”联想到“暖国的雨”,由“雨”联想到“江南的雪”,由“雪”联想到山茶、梅花盛开的“雪野”,由“雪野”联想到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人情景;即使描写现实中的“朔方的雪花”,想象也“飞腾”起来,浮想联翩,神游宇宙。正由于作者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极其丰富,所以才创造了雄浑壮丽的意境,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通过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的再创造,既可以扩大和丰富《雪》这篇散文的内容,也可以使人更强烈地感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满足。

《雪》的浓郁的诗意还有赖于优美的语言得以表现。鲁迅抒情散文的语言,总是精粹简洁,具有生活的鲜明色彩和动人的旋律。如作者写江南的雪景,语言华美,文采风流,柔美之中又不乏健美;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语言,朴素形象,生活气息很浓,虽然没有特别华丽的词藻或夸张的笔墨,但孩子们的鲜明个性、雪罗汉的幽默神态却跃然纸上;写北方雪景的语言,热烈,瑰丽,抒发了作者面对冷酷现实的战斗豪情。

总之,这篇散文,借景抒情,情景相生,托物言志,寓意深刻,做到了形式和内容、文字的美和思想感情的美的高度统一,每读之,便觉得有一股浩然之气,荡人心胸,开人眼界,促人振奋。

第12篇:诗情画意学化学

诗情画意学化学

甘肃省文县城关中学

梁贵平

746400

诗是很美的,文字凝炼,意境深远,读好诗给人以美的享受。化学学科是很美的,有趣的实验、理性的分析、物质世界的奥秘无不给人以无穷的乐趣。如果诗情与理性分析结合不是更好吗?新课改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科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科间的整合,凸显人文渗透,为践行好新的课改理念,本文就初中九年级化学有关知识以诗或类诗的方式呈现,以新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化学。

部分酸碱盐溶解性

硅酸不溶记心中,硝碳盐酸挥发同。 盐酸俘获银亚汞,钾钠铵硝盐水清。 硫酸钙银与钡铅,微溶沉淀两分明。 碳酸正盐多沉淀,酸式入水影无踪。 氢氧钾钠和钡铵,余者不溶钙微溶。 可溶不溶看少数,巧记物质溶解性。

注:①“硝碳盐酸”指硝酸、盐酸、碳酸。

②“硝盐”指硝酸盐 ③“酸式”指酸式碳酸盐

化学方程式

语言符号知多少,化学用语很重要。 书写化学方程式,依据事实勿臆造。 左反右生化学式,同侧多物加号邀。 化学计量数几何,原子数平改等号。 点燃加热催化剂,反应条件标明好。 产物气沉要标注,前后均有不须标。 定性定量说意义,物类条件皆知道。 隐含各物质量比,计算未知比例找。 读出份数质变量,勿把系数看扁了。 公倍化偶多观察,原子守恒配平高。

注:①左反右生:左侧反应物,右侧生成物。

1 ②气沉:气体、沉淀

③质变量:定性读法变成定量读法

④配平方法常用:最小公倍数法、奇数化偶法、观察法、原子守恒法。

黑色金属本银白,潮湿空气锈斑来。 投入盐酸去洗澡,片刻液黄颜色改。 净身再入盐酸液,溶解液绿气慷慨。 此液加入适量镁,置换重生本性在。 灼热不燃空气中,遇氧燃烧火星开。 活泼差镁比铜强,湿法冶铜早国外。 生铁和钢铁合金,含碳不同论成败。 氧碳还原氧化铁,炼铁高炉火难耐。 生铁投入电炉中,氧化降碳性能改。 金属资源合理用,防腐回收塑料代。

注:绿:浅绿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然

燃烧喜忧各掺半,发生消灭何时闲。 放热发光剧氧化,过激爆炸限空间。 燃烧条件可燃物,与氧接触着火点。 有害燃烧须灭火,隔氧降温正相反。 降温灭火常用水,不慎油燃退后边。 干粉泡沫灭火器,冲锋陷阵是碳酐。 稻草麦杆与煤堆,缓慢氧化放热慢。 若是避风聚热温,不用点燃便自燃。 并非爆炸皆化变,燃烧亦可无氧参。 上列四种不程度,氧化放热共同点。

注:①“化变”指化学变化

②“四种”指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③“限空间”指有限空间

三大强酸

工业盐酸色带黄,浓酸瓶开白雾茫。 工业常用来除锈,医治胃酸服碱汤①。 吸水脱水浓硫酸,干燥炭化防烧伤。 浓酸稀释慢入水,钝化铝铁可盛放。 无论浓稀氧化性,硝酸与金非氢狂②。 热光分解不稳定,棕色瓶中阴冷藏。 酸之通性氢离子,石蕊变红酚酞肓③。 氢前金属置换氢④,越是靠前氢越畅。 与碱反应盐和水⑤,旧盐换新且思量⑥。 硫酸盐酸何区分,氯化钡液最恰当。

注:

①胃酸指盐酸,治疗过多胃酸服用含碱药品,如胃舒平[A1(OH)3]②硝酸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 ③酚酞遇酸不变色

④指金属活动性表中氢前面金属

⑤碱性氧化物,碱与稀硫酸、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⑥酸与盐能否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判断。

溶液

溶质分散溶剂中,均一稳定是特征。 饱和与否何区分,续加溶质看解溶。 改变温度质与剂,状态转化互逆行。 稀液亦可饱和态,饱和状态非液浓。 且看固体溶解度,温饱百剂质几重。 质剂性质是内因,曲线变化因温动。 大多固体随温升,氢氧化钙律不同。 溶固分离析曲线,蒸发降温质结晶。

注:① “解溶”指溶解。 ②“质剂”指溶质、溶剂。

③“温饱百剂质几重”指一定温度,饱和状态,100g溶剂溶解溶质多少。

④“曲线”指溶解度曲线。 ⑤“溶固”指可溶性固体。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3 钾钙钠活泼在前,镁铝锌呀铁锡铅。 氢后铜汞银铂金,三三朗读记心间。 金属单质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见。 金属离子氧化性,由弱到强正相反。 适用范围水溶液,除却单质皆要溶。 金属置换酸中氢,位居氢后便枉然。 酸若逞强氧化性,铝铁钝化气非氢。 氢前金属越靠后,与酸反应速越慢。 前金置换后边金,弱者被换必优先。 活泼金属换水氢,与盐反应弱成碱。

注::“弱者、弱”指相比较金属活动性弱。

实验制备气体八要点

可燃气爆当预防,验纯之后再点燃。 若是局部骤冷热,仪器炸裂人心颤。 液体加热防爆沸,碎瓷加入或搅拌。 通液气体防倒吸,倒置漏斗保瓶安。 气冲固粒堵导管,棉置管口气通畅。 产气有毒防中毒,通风橱中做实验。 试管夹来坩埚钳,热器夹持防烫伤。 有毒尾气要处理,爱护环境防污染。

注:“棉”指棉花。

实验室尾气处理方法

实验尾气随意走,污染空气让人愁。 处理回收物化法,根据特性敌化友。 有色氯气二氧氮,活炭吸附何处悠。 易溶气体通入水,气易液化可回流。 氧碳还原又可燃,收集点燃二选优。 气化沉淀下地狱,有毒有害不可留。 氨气通入强酸液,酸性尾气碱液收。

注:“二氧氮”指二氧化氮。 “活炭”指活性炭。

4 “一氧化碳”又称氧碳。 “还原”指还原性。

复分解反应

化合物间换成分,静观形式物类同。 酸碱盐间复分解,离子反应一窍通。 无酸两溶酸要溶,反应必在溶液中。 沉淀气体生成水,产物条件具一种。

注:“物类同”指皆是化合物。

反应物溶解要求:有酸酸溶,无酸两溶。

碳和碳的化合物

金刚石墨游离碳,软滑铅笔芯导电。 隔氧加热无定形,去臭除色活性炭。 新增成员碳六十,炭黑依旧不变脸。 碳单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焦本炭。 完全燃烧得碳酐,氧气不足为氧碳。 碳水高温水煤气,其中氧碳火焰蓝。 一氧化碳不成蓝,通石灰水清依然。 氧碳还原氧化铜,黑色粉中红色现。 冬季须防煤气毒,氧碳不溶水枉然。 石灰石与稀盐酸,液固常温制碳酐。 若是浓酸替稀酸,挥发气体混其间。 盐酸不用硫酸代,微溶生成持续难。 两种苏代皆不用,反应太快收集艰。 空中含量万分三,温室效应因碳酐。 光合作用产糖氧,保护碳酐循环圈。 二氧化碳可灭火,不供呼吸灯火验。 通入石蕊紫变红,加热分解返容颜。 检验常用石灰水,石灰抹墙炭火干。 石灰水中嘴吹气,先浑后清为何焉。 正盐转化酸式盐,酸式可溶浑不见。

注:

①二氧化碳又称碳酸气、碳酸酐、碳酐。 ②一氧化碳又称氧碳。 ③“碳单”指碳单质。 ④“空中”指空气中。

⑤“灯火验”指灯火实验。 ⑥“无定形”指无定形碳。

水污染及防治

布广量多说水球,淡水稀少叹人类。大江大河不珍惜,管管涌出毒臭黑。耗氧物质耗尽氧,水中生物何处肥。有机污染难降解,重金致癌莫追悔。氮磷富集富营养,水华赤潮藻蔽水。急功近利毁水源,想想你我儿孙靠。物理化学生物法,多管齐下治三废。爱护水源合理用,节水品质当可贵。

气体干燥与净化

碱干碱来酸干酸,中性干燥皆选手。可溶气体水俘虏,混气干燥水不留。氨气落入强酸液,酸性杂气强碱收。氧气难逃热铜网,火碱逞强氯自首。氢气过热氧化铜,新生杂气再追究。一氧化碳尚浮躁,学做氢气也成囚。无论干燥与净化,引入新杂反应愁。液剂盛于洗气瓶,长进短出杂气投。固剂装入干燥管,大进小出纯气走。证明有水派先锋,除掉水气断后头。注:碱、酸指碱性、酸性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药品取用有学问,不摸不尝不直闻。 一指盖底最少量,剩归原瓶万不能。 粉用药匙或纸槽,斜送直立一气成。 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正。 倾倒液体盖倒立,手贴标签斜注慎。 胶头滴管取少液,管口悬空不染尘。 与取相近择量筒,仰低俯高平视准。 放平归零再调平,左物右码看指针。 装置气密性如何?手握容器气泡生。 火柴点燃灯帽灭,外焰加热会用灯。 烧杯烧瓶反应器,隔网加热受热均。 加热试管先预热,液少管斜勿朝人。

注:一指:液体取1~2ml,约一指高。

盖底:固体药品量盖满试管底即可。 网:石棉网。 剩:剩余药品。

过滤操作

固液分离且过滤,滤纸紧贴漏斗壁。三靠二低要注意,母液澄清方可休。注:“固”指不溶固体

蒸发操作

适量溶液表面皿,加热气化水出行。防止飞溅棒搅动,固析较多停酒灯。注:“棒”指玻璃棒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空中老二表中八,余星复燃便知谁。 黑炭剧燃发白光,产气变浑石灰水。

明亮蓝紫识硫磺,气体刺鼻浑身累。 红磷燃烧测氧量,白烟滚滚遇水退。 火星四射铁熔球,防瓶炸裂沙与水。 强光耀眼镁光灯,白固生成化成灰。 蜡烛火焰分三层,熄冒白烟又生辉。 物质燃烧须引燃。熄灯盖帽不可吹。 注:“空中”指空气中。“表中”指周期表中。

反应类型

分解复分解,化合又置换。 反应四基型,另标定氧还。 分解一变多,化合抱成团。 置换单换单,复分两交换。 得氧是氧化,失氧必还原。 有失必有得,统称为氧还。

粒子歌

构建物质三粒子,分子离子和原子。 原子相爱成分子,分子离异变原子。 原子离子争电子,电子得失问质子。 质子成核纳中子,“三子”和谐成原子。 注:“三子”:指质子、中子、电子。

化合价之歌

金属化合价非负,有正有负非金属。 主族价态知多少,贯看最外电子数。 酸根负价各不同,等于酸中氢数目。 欲知元素价几何,代数和零何须估。 钠钾银氢与铵根,氢氧根爱一价氟。 二价氧钡钙镁锌,铝三硅四磷三五。 铁为二三碳二四,铜汞二价常作主。

8 二四六硫锰加七,氮氯变价式中读。 硝酸磷酸根一三,碳硫酸根唱二曲。 今日且记价态歌,明朝栋梁展抱负。

制取气体

制取气体何所依,反应原理是依据。 不管采用何装置,检查气密首当属。 固固加热制气体,管倾口下“导”微出。 药品平铺夹中上,火焰内移防“管”堵。 液固常温制气体,容器大小可选取。 固放试管液“斗”入,长颈漏斗口液封。 排水取气气不溶,导管先离灯后出。 上下排气谁定夺,试欲空气比密度。 排气取气“管”入底,排水收集泡连续。 最后操作是验满,尽善尽美按程序。 注:“导”、“管”指导管。“斗”指长颈漏斗。

第13篇: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题: 诗情画意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难点:

1、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为古诗配画。

2、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绘画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

1、导入: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熟悉的古诗并想象古诗的意境。如《枫桥夜泊》(多媒体出示图片)。揭示出:“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板书课题)

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古诗欣赏:杜甫《绝句》

1、请同学们背诵杜甫的这一首《绝句》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绝句》的景色组成。(多媒体图片)

3、统一讨论结果:(结合图片)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

4、师生共同赏析《绝句》图片(多媒体展示),并从中学习构图和绘画的方式方法。

(三)借鉴学习

1、背诵《咏柳》、《清明》两首诗,欣赏图片,借鉴学习其构思以及绘画。

2、为自己熟悉的古诗分类:写人、写景、叙事等,利用多媒体分析不同类型诗歌的不同表现方法。

3、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绘画中构图和绘画的方式方法,并作简单示范。

三、当堂练习(大显身手)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

教师提醒学生在创作中应注意构图和用色。

2、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

3、学生绘画,教师辅导

1)提醒完成基本构图,应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上色。 2)对有困难的学生,提出合理建议,使其完善作品。

四、评价交流,用展台展示学生作品

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互评,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

3、老师对学生做适当评价、点评。并为优秀作业粘贴优秀标志——五角星。

五、课后拓展:

课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为古诗配上不同形式的画。如国画,剪纸等等。

教学反思:

我们学校有专门的古诗课,每学期都要组织“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每次上这节课,我都把它调节安排在“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之后。这样无形中就增进了学生学习本课兴趣——我们不但会朗诵诗歌,还要会“绘画”诗歌。

对学生交待绘画的基本技巧是必须的,却不是最主要的。在本课我把重点放在学生对诗歌意境想象的引导上。示范时我把构图、取景交待清楚,对于如何绘画细节轻轻带过。学生的想象力之丰富是不可估量的。他们画出来的诗歌

是稚拙的,可是他们对诗歌意境的想象也正在稚拙的画面中,表现出那一份纯真。篇2:《诗情画意》教案

区公开课教案《诗情画意》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金燮玫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0课

教学目标:

1、为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故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2、运用已学过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绘画技巧表达古诗的意境。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点:

通过诗配画的创作,让学生感受诗情画意的独特魅力,提高绘画创作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一到三首喜欢的、能够背诵、理解的古诗及绘画工具。 师收集了解一至五年级学生学过的古诗,并收集绘制相关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给学生讲老舍先生请齐白石为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配画的故事,生猜测画面内容。

2、出示齐白石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生谈想法??师:齐白石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准确表现了诗中内涵,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今天我们也来学习诗情画意。(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诗情画意是我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有很多大画家都喜欢用画来表达诗的意境,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宋代的名画,你能联想到哪首古诗呢?(出示马远《寒江独钓图》)生猜测?? 师:南宋画家马远素有“马一角”之称,他常在画面留出许多空白给观赏者以自由想象的余地。这幅画在平静的江面上孤舟、老翁在独钓,由于钓者坐船的一端故船尾微微上翘,画面四周皆不着墨迹,只在船边勾出几条淡淡水波纹以示江面,使人联想起江的空旷,意境深远。

2、连线匹配:师出示两幅不同的荷花图,请学生根据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连线匹配。(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揣摩诗意)

3、欣赏课本中18页学生作品,生思考:你认为哪幅画最符合诗意?为什么?你还有哪些不同的想法?

4、同一首诗每个人对它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感受,欣赏课本19页学生作品,比较同一首诗不同的画面在表现诗意上的侧重点,启发学生:如果你来画这首诗,还有哪些独特的创意?

5、同学们一定也很想试一试,先请大家在脑海中选一选:你比较喜欢哪首诗?你的脑海里会有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生讨论交流)

6、(1)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范画:先根据诗意确定画面主体并将之画大画详细以突出主体(师板书:主体 大 详细);(2)通过师示范杜牧《山行》,使学生明白,先确定近景具体刻画,再添加相关背景使画面完整,但远景等相关背景可画小些、简单些,(师板书:背景 小

简单)并思考画面题诗的位置。

7、师出示内容相同但色调不同的两幅《静夜思》,比较色彩在烘托诗意中的作用。(师板书:色彩)

三、学生作业:

1、画一画: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为熟悉并喜欢的一首古诗或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2、比一比:谁画的画更符合诗意?

四、展示评价:

1、生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2、生互评,你认为哪张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3、师点评,从画面构图、色彩、是否符合诗意并有自己独到的创意这几方面展开评价。

五、总结拓展:

师: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画交融更能产生一种新的意境,这节课我们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为古诗配画,中国画和古诗都是我们的国粹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用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文章、歌词配画。篇3:第六课诗情画意教案

第六课 《诗情画意》教案

茶陵县洣江中学 张忠华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中国苏州园林艺术有基本的了解; 2.通过对苏州园林形式上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的能力; 3.通过了解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设计思想,提高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园林艺术的思想内涵及实质; 2.初步掌握欣赏园林的方法,理解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 教学方法:欣赏、讲授、综合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问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去看过苏州园林吗?(学生集体答)

师:这节课就跟老师一起去苏州园林旅游吧。(导入课题《诗情画意――苏州园林欣赏》)

二、欣赏园林的美

师:在旅游之前我们必须先掌握欣赏园林的方法。首先,我们要知道苏州园林的三个美:自然美、空间美(建筑美)、人文美。

这三美早已融入园林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之中。它蕴含着园主人的情思、理想和追求。也体现着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和我们的书法、绘画、诗词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欣赏苏州园林的时候,是要有所准备的。这样你才能在欣赏园林的时候获得最高境界——意境之美(诗情画意)。

其次,我们要知道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分析各类园林的特征,重点介绍私家园林。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一组苏州私家园林图片。) 一)园林的自然美

问题1:建造这样一个家园需要哪些要素? a.叠山理水。b.花草树木。c.园路建筑

①山是园林的骨架。②水是园林的灵魂。③植物是园林的生命。有了花草的点缀山才有了生命,有了花草树木园林的一年四季也有了不同的色彩。

园林中的山水、花草树木虽是人工的,却是妙造自然的。这是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

一、道法自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二)园林的空间美(建筑美)

1、各小组带着问题欣赏园林的建筑图片,了解园林的建筑形式、布局、陈设

和色调。

问题2:园林中的建筑有哪些类型?(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等。) 问题3:园林中的建筑的整体色调怎样?(灰瓦白墙) 问题4:建筑的布局有什么特点?(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借景的造园手法)

2、了解园林造景的方法:借景、框景、分景、障景

三)园林的人文美(诗情画意)

苏州园林的人文美(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它蕴含在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中,也体现在寓意于物、以物比德中。

1、园林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梅的孤绝:如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称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元人景元启叹曰:梅花是我,我是梅花;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拙政园.雪香云蔚亭中“雪香”喻梅,云蔚喻茂密的树木。

菊的风霜:如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种烈士不屈不挠的人格,春兰空谷自适,是一种高士中遗世独立的情怀,秋菊则兼有烈士与高士的品格。

竹的气节: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象征坚贞高洁,洁身自好的品质。 空谷幽兰: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兰生幽谷,无人自芳。

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

2、由园林中的景联想到诗的意境。

四壁菏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雪香云蔚亭)

3、造园者往往用诗词来为景点命名(如月到风来亭、与谁同坐轩)。

4、园林中的匾额、对联等。

课后作业

1.选择园林小景,配上古诗词句,制作《诗情画意》的书签。 2.如果你是某小区的总设计师,你将如何让小区可居、可游、可赏?并将平面设计规划图画出来。

园林中的意境可理解为:“造园中所创设的各种物象的场景和创作者及游览者思想感情的交融,二者产生的共鸣,称其意镜,是创作者和欣赏者感情的倾注和升华,?是所要达到的“景外之景、物外之象”的一种最高境界”。? 其创设和表达大体上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象征手法(即比拟和联想的手法)进行表达,?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用墨石、湖石、黄石和雪石分别表示春、夏、秋、冬等四季的变化,?但是这种借比拟而产生的联想(象征手法),只有借助文学语言(园林题咏)手法,?借助文学作品创造的画面和意境,才能产生强烈的美感作用,?才能因妙趣横生而提高园林艺术的感染力;

另一种是靠楹联(特别是五代末期,在唐代诗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至宋代有所发展,特别是在园林中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题咏对园林意境进行表达,?楹联题咏是语言艺术,是意觉时间-空间艺术,它是中国古典园林诗词的精萃,?其媒介材料是词(语言)---一种非物质的精神载体(人为的符号),其精神内容因素较大,较空间视觉艺术(象征手法)有更大的时空领域,?语言艺术的表意功能能唤起游人的形象思维,并展开联想,去自由地联想和体验园林意境的无限空间,?达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如承德避暑山庄西南山区鹭云寺“静含太古山房”,意含“山仍太古留,心在羲皇上”。?) 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皇家和私家园林)都注重这种意境的创设和表达,?对古典园林主题意境的体现,诗词、绘画起了点景的作用。 首先,突出园林的主题和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主题的突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突出整个园子的主题,如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网师园、留园、个园、?勺园、拙政园、怡园等。?这些都是在城市园林之中再现山河大川等自然之貌的一种景象,其布局体现“小中见大、咫尺山林”、“以勺代水,?以址为绘”的一种境界。并将园主人的思想感情加以融揉和寄托,增强其意境深邃的境界。?取名“网师”,是因为“宋宗元以“网师”自号,并颜其园,盖托于渔隐之义,?亦取巷名音相似也”。原来宋宗元由于母亲年迈,五十岁即陈情乞归故里,筑网师园为退隐、养亲之所。他自比渔人,号“网师”,并以此为花园命名,?一则借正史志花圃“渔隐”的原义,有隐居自悔之志;再则也因为园旁有巷名王思,?取其谐音;取名“拙政”,是因为苏州的拙政园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御使王献臣因仕途失意,弃官还乡,在原大宏寺旧址拓建成园。?其本人曾曰:“余自筮休抵金余四十年,同时之人或起家至八坐、登三争,而吾仅以一郡卒,老退林下,?其为政殆有拙于岳者,园所以识也”。体现了其遁世归隐、趣在田园林野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对当时的统治阶级贪图享乐、不理朝政的嘲讽。?另外是突出某一景点的主题,如承德避暑山庄“卷阿胜境”一景点,?反映的是几千年来君臣唱和、忠君爱民的思想,同时也标榜统治阶级的扇被恩风、重托爱民的思想境界。?古代皇家造园讲究的“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就是封建帝王统治阶级追求“海上仙山”、“长生不老”、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长盛不衰的体现,?其所造的园采用的布局形式虽说是对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巩固和为统治阶级提供一个骄奢享受的场所, 但单纯从造园的角度讲,可以说其反映的也是一种造园“意境”。再如颐和园的“扬仁风”庭园,意即扇扬“仁义道德”之风,即“奉扬仁风,慰彼黎黍”之意,“扬仁风”为依主轴线沿自然山石逐渐抬高的扇形建筑,其立意和整个庭园的布局取得了很好的协调,其中“扬仁风”这一匾额起到了突出主题、意境的作用,还有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分析。

其次是点景。如题咏、楹联有:拙政园中部景区的“荷风四面亭”,额悬“荷风四面”,亭柱有对联:“四壁菏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独坐亭中,?观赏着田田荷叶,依依垂柳,清风徐来,荷香沁人,真是“柳浪接双桥,?荷风来四面”;“闻木樨香轩”在苏州留园,位于黄石假山之上,山上桂树丛生,?八月中秋,月桂盛开,香飘四方,故取名“闻木樨香轩”,?上书对联:“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点明此处怪岩奇石、岩桂飘香的迷人景象。?另外还有匾额:可自怡斋(苏.怡园)、长堤苏晓(扬.瘦西湖)、法净晚钟(扬.大明寺)、洗秋、饮绿(北京.颐和园)、柳荫路曲(苏.拙政园)等,对联有: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苏.沧浪亭);佳气溢芳甸,宿云澹野川(扬.瘦西湖.长堤苏晓);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扬.瘦西湖.月观),都是通过题咏、楹联等对园林意境起到点题的作用。

诗词绘画拓宽了园林意境的内涵和外延(拓境)。诗词绘画的运用,?使园林景观产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弦外之音。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苏.拙政园.雪香云蔚亭),?取自南朝萧梁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一诗文颈联,该亭和远香堂隔池相望,四面遍植梅花,?暗香浮动,且有枫、柳、松、竹交相争荣,以“香雪”喻梅,?以“云蔚”喻树木茂密,上有明朝著名画家文征明行草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来反衬静,几声蝉噪、几声鸟鸣更显示出其地林之静、山之幽,居高临下,?环览中园之景色,远方水波潋艳,万榭隐现,近处山上树木葱笼,百鸟和鸣,?山下溪涧环流,芦苇摇曳,颇有野山旷湖之意。平山堂(扬.?瘦西湖)有对联“过江渚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和众宾欢”,是欧阳修在此宴饮史实的真实写照,隐喻主人藐视朝廷、仕途挫折、消遥取乐的封建士大夫思想,?园林景象和思想内容得到一个高度的融合。 绘画对古典园林意境的表达和创设亦有着深远的影响,?造园之理和绘画之理是相通的,造园即是在有限空间、有限景物创造无限的意境,即所谓“小中见大、咫尺山林”,中国古典园林的许多造园理论都源于绘画,如中国画讲究“宽可走马,密不容针”,造园就是在讲求统一变化、协调对比、高低错落、有进有出、?疏密相间等造园法则的前提下,据造景之法立意布局,?将置景要素构成一幅三维动态空间的自然山水画。绘画对造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画理是造园之源;?绘画和刻雕参与园林景观的形成,对园林景观起到衬托和修饰的作用,?如古代建筑的彩绘、石刻等,都体现了绘画对造园的作用。许多古典园林,?都有画家的设计和参与、建造,如扬州以前的片石园和万石园,相传为画家石涛所堆叠;?明代画家文征明是苏州拙政园主人王献臣的座上宾;?中国明代最著名的两位造园家和造园理论家计成和文震亨,也都是画家。

在时空观念上园林艺术的意境和诗词绘画的相通和相异。

中国的诗词、绘画都追求以有限的篇幅、空间、幅面创设无限的意境,?追求“境生于象外”,以求意境的表达、情感的寄托,?但由于构景要素和创设素材的相异,园林意境的表达和创设更加深入一步,现分别加以阐述:

园林艺术的创设素材的物质实体性较诗词绘画在表观上更具象、?在意境创设上更深入。 中国的园林艺术是在有限空间中以自然界中的山、水、树、石、屋、?动物等作为原始创造素材,经过精心构思立意、空间布局,?创作出幻觉无穷的自然风景之中的艺术形象,“在城市山林、壶中天地、人世之外别开幻境”,?“在幻境之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使人能在有限的空间之中领略无限的艺术境界,寄托情思,同时遵循艺术构图统一和变化的总原则,?以及该原则在造景之中应用产生的对比调和、节奏韵律、对称均衡、?比例尺度等构图原则来布置园林,使主题和意境充分的表达,创造无限的艺术境界。 在时空上园林艺术意境的表达较诗词绘画更直接、深入。

园林艺术是一个动态的多维实体空间造型艺术,?所展现的是一个个物质实体如亭、桥、廊、山、植物体等,运用一定的造景手法进行布局,?并可通过象征手法对意境进行表达,加之一年四季的季相景观,富有自然的表现和时间的延续性,景观的动态序列对于意境的创造和表达是诗词、绘画所不能比拟的。 总之,园林意境可通过古代诗词绘画进行创设和表达,古代诗词绘画一则可直接参与园林物象景观的形成-成景;同时又可对园林意境起到突出主题、?点景和拓境的功效,从另一方面讲,?园林又为古代诗词绘画提供了表现的场所并演变成诗词绘画的变种----题咏、壁刻等,是中国文学里一种风格独特的富有表现力的文学形式,意境的创设和表达和诗词绘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借、?各得其所,相得益彰,真乃“境是天然赢绘画、趣含理要入精微”。篇4:诗情画意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诗情画意》,教材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中极具代表价值的江南私家园林作为教学主体,为更适合惠州地区学生领悟“远”的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找寻美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美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连结点,实现“美术就在身边,在身边发现美”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综合性知识的学习,进行“欣赏?评述”的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苏州园林的美学特点、历史文化、建筑特点,通过中国园林文化审美体验,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步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发现和表现园林元素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园林的知识,强调通过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取知识,把园林的感受通过多种方法制作以园林为题材的书签。 ▲情感方面,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提高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分析与设计:

这是以“欣赏·评述”作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课程。诗情画意——如诗般的韵味,如画般的意境。苏州园林的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摩的那样,给人予沁人心扉的意境,给人予视觉的美感心灵的熏陶。学生首先要能感受到这种意境,然后探索这种意境产生的原因,最后把种感受表达出来。

苏州园林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融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身。由于苏州园林几乎都是住宅的延伸部分,基地范围较小,因而必须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出较多的景色,于是就有了“小中见大”、“以一当十”、“借景对景”等造园手法,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由于许多园林都是由当时的画家设计,所以其中还透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为了能让学生理解以上知识点,脱离传统欣赏教学模式,设计了三个趣味适宜且初中学生的教学活动,活动一:“我来当导游”;活动二:画“我的园林印象”;活动三:“寻找身边的园林”。 “我来当导游”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一个过程,课堂内学生以扮演导游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的园林图片及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活动二是以“苏园印象”或“西湖印象”为主题,选取园林一角或一景、一物,再根据园林元素所产生的意境配以古诗词句,制作《诗情画意》的书签。活动三是让学生以摄影的形式去寻找我们现代生活中延续的园林艺术,培养学生美术探究与运用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苏州园林的特有造园思想与建筑元素,感受园林的“诗情画意”之美。

解决策略:结合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课的优美句子及精到的分析,结合地理课中江南特有的建筑环境,结合历史知识中对园林的记载以及惠州西湖直观的美景,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园林。 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感受、认识、表达“远”的苏州园林之美,第二课时以“近”的距离发现生活中的园林元素的运用及其美化功能。两课时由“远”及“近”,由课本到生活。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园林的相关资料。 篇5: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0《诗情画意》教案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给古诗配画的方法,并能为自已熟悉喜欢的古诗或古诗中某一句配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灵活多样的手法和构图,色彩的知识来表现诗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绘画的过程中,感受诗的画面,品味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学过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给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古诗的某一句配画。

三、教具准备:学生的诗配画作业、示范作品、有关参考资料。

四、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师:大家喜欢诗吗?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肚里有多少首诗呢?能吟诵一首吗?

生:背诵古诗........ 师:同学闭上眼睛,哪位同学再深情的吟诵一遍大家耳熟能详的《咏鹅》,并问学生: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仿佛看见一只只雪白的鹅唱着动听的歌............ 师:通过想像,把诗歌从无声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形象,学生初次感受诗中有画。 2.赏画品诗,发现方法。

师:指导学生欣赏《咏鹅图》,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充满诗情画意。并板书课题。 师:大家想给自己喜欢的诗配一幅美丽的画吗?

又该怎么配呢?

我告诉你们们,答案就在书中,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 (孩子们认真的读诗,看画,交流、讨论。)让学生发现给诗配画的一些方法:突出重点,恰当构图,合理想像。这一环节,我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思考,感悟,得出结论。

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 3.选诗配画,多样创作

师:在掌握方法之后,大家想给自己喜欢的诗配一幅美丽的画吗? 生: 师让学生选一首自己喜欢并熟悉的诗,在反复读,领会的基础上,进 行构思,描绘、着色。在悠扬典雅的古筝曲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生创作。 4.多维评价、个性表达

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大胆地在黑板上展出,并让大家猜一猜,每幅作品表现的是哪一首诗,再请看的同学谈谈对画的感觉,再让作者说说自己画得精彩或得意之处。没有上台展示的同学,我鼓励他们下课可以互相评价,互相猜猜别人的作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诗歌,让他们学会要大胆地表现自己。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渴望被赏识,我努力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只要有一点进步我都给予鼓舞和评价:“你的画别有特色”、“你的画太有震撼力了”等,我相信这些激励性的评语能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5.拓展欣赏,诗意延伸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让孩子们在《静夜思》的优美歌声中结束本次的诗情画意之旅。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棒!作业也很漂亮!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学习,品读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神韵和魅力,把祖国的古诗文化发扬光大。课后作业,我安排了两部分:一是给学过的课文配画;二是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配画。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任选一题。

第14篇:诗情画意的句子

诗情画意的句子

1.雨下起来了。

盼望已久的秋雨终于下下来了,小雨点掉在荷叶上,跳起了欢乐的芭蕾舞;落在小河里,它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位音乐家,弹起了优美的乐章。

2.菊花开了。

秋天到了,一朵朵菊花开满了整个花园,它们纷纷张开双臂拥抱太阳。

3.黄叶飘落。

一阵微风吹来,风儿拂过树梢,满树的黄叶纷纷飘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它们睁开双眼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自己的母亲和兄弟姐妹。

(徐颖)

(1)雨下起来了。

这场秋雨终于来了,小雨点们也欢欢喜喜地跳到树叶上荡秋千,又蹦到屋顶上,“吱溜”一声往下滑,挂在屋檐上陪着我们一起上课。

(2)菊花开了。

秋天郊外的山坡上,遍地都开满了小小的、黄黄的野菊花。它们个头虽小,却站得笔直笔直的,仰着头面对着太阳。低头轻轻闻一闻,一股大自然的清香扑鼻而来。

(3)黄叶飘落。

秋天来了,秋妈妈忙着给树木披上金装。秋风伯伯忙着召集树叶们开舞蹈大会,有的扮成黄蝴蝶翩翩起舞,有的扮成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迈着轻盈的脚步旋转着。

(徐瑀杉)

1.雨下起来了。

哗哗哗,大雨下起来来。沙沙沙,嗒嗒嗒,是小雨点在弹奏美妙的乐曲,还是在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

2.黄叶飘落。

改1:满树的黄叶飘落,它们有的在跳拉丁舞,还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模仿着飞天的舞姿呢!

改2:是谁最先带来秋爷爷亲切的问候?又是谁给大地换上一套金黄色的‘秋装’?哦,是那纷纷飘落的黄叶。

自写的:

雪花从一望无际的天空中轻轻地飘落下来了,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一朵朵雪花翩翩起舞,它的姿态是那样轻盈,那样优美。(段重言)

第15篇:诗情画意教词串

“沙滩 贝壳 脚丫,海风 海鸥 浪花,珍珠 海带 鱼虾,港湾渔船 晚霞。”它是一首小诗吗?不是,可是它有诗歌的韵味;它是一篇散文吗?不是,可是它有散文的意境;它是一幅图画吗?不是,可是它有图画的色彩;它是一首乐曲吗?不是,可是它有乐曲的旋律……这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简称“课标本”)成功地创造出一种新的识字形式,围绕一个中心,将相似相关的词语放在一起, 12个词语分为4串,每串词语表示同类名物,把它们组成一篇课文,读起来押韵上口、富有情趣,这就是“词串识字”。“词串识字”的编排意在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并向其他学科辐射,相机进行说话训练。因此,它不但具有识字功能,而且还具有认识功能、铺垫功能和审美功能。本文笔者试从“词串识字”的功能与教学的结合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识字功能与教学

“词串识字”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识字教学策略,具有很好的识字功能,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创设了识字情境。“课标本”在每一课“词串识字”的编写时都精心地设计了一幅情境图,把生活与识字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图,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在认识事物中识字。“词串识字”的插图上画有表示词语的事物,构建文字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认一认图片上的事物,再让学生读一读词语,这样,学生能够轻松而愉快地在认识事物中识字了。

3、提供语言环境,帮助理解字义。“课标本”从“认一认”的单字识字过渡到“词串识字”的词语识字,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的环境,学生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了。如“公园”的“公”是表示大家的、集体的,就不能是“工人”的“工”,而“园”是表示让人游戏或娱乐的地方,就不能是“圆月”的“圆”了。

4、字数与押韵的组合便于识字。我们在读“公园绿树 红花,小桥 流水 宝塔……”的时候,不由得会想起被称为“秋思之祖”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来。“词串识字”遵循了记忆的规律,我们知道人记忆的黄金段字数是(5±2),即少到3个字,多到7个字,这个规律早已被我们的祖先证明了。“词串识字”在编写中还注意了押韵,每课的第

一、

二、四句最后一个字都是韵脚。如“识字2”的“鸟”、“早”和“操”,“识字3”的“花”、“塔”和“马”等。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另外,“词串识字”运用了“鼎足对”,即十二个词语十二种事物,并置工整,这样不仅将主观情致融入画面,使人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而且在语言上也整齐凝练,颇为别致。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认识这个规律,让学生充分地读,如儿歌吟唱,又似诗文诵读,几

二、认识功能与教学

“词串识字”围绕一个中心将相关的词语编排在一起,再配上识字的情境图,它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有的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有的是学生不常见的事物,而且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来。如“识字 2”反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情况,“识字3”展现的是公园场景,“识字

4、5”则反映的是自然景观,而“识字6”呈现的是城市风貌。“词串识字”在编排上还向其他学科辐射,如“识字4”的“观察采集 昆虫,田野 树林 花丛……”渗透了自然学科的内容。由此可见,“词串识字”具有很强的认识事物的功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识字中认识事物,在认识事物中识字,从而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铺垫功能与教学

“词串识字”以其丰富的内容、深厚的底蕴、科学的编排为学生的词语归类、口语表达、写作做好了铺垫。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期词语积累是杂乱的、零散的,通过“词串识字”的学习,能逐步加强词语归类的意识,有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词语积累。如“海风海鸥 浪花”这显然是与大海有关的一组景观,而“珍珠 海带 鱼虾”则是一组海产品了。在“词串识字”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识字的内容和情境图相机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识字 2”,在学生识字后可以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天,尽可能地用上这些词语。这样训练,学生有了一定的词语积淀和表达的情境,学生想说,有话可说,逐步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我们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将来有一天来到大海边,灵感顿发,欲抒胸臆,他会想起什么呢?他当然会想起一年级时学过的“词串识字”了,只需将“识字5”的词语展开就成为一篇优美的散文了:光着一双小脚丫,踩在金黄的细软的沙滩上,让轻柔的海风吹拂着脸庞,聆听着海鸥的鸣叫,我们踏着浪花,去采集那五彩斑斓的贝壳……学生从“词串识字”中认识事物,感受自然,体验生活,积累词语,随着年级的递增,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语言,当身处一种情境中,或情绪受到一种感染,或心灵受到一种震撼,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此时非常自然地将内部语言通过外化,由积蓄到倾吐,水到渠成,一气呵成。

四、审美功能与教学

美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审美主体在观赏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一般说来,美感形成的过程需要感知、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参与。“词串识字”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首先,“词串识字”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我们知道审美感知是审美客体作用于人的感觉和知觉,在大脑中形成美的主观映象的过程。“词串识字”中的词语富有多种多样的感性状貌,如色彩、声音、形状、线条、味道等,学生通过认识事物、朗读词语感受到词语的色彩、声音、形状、线条、味道,获得一种美的体验。如“识字 4”学生通过朗读词语,感受到田野的碧绿,树林的葱茏,花丛的芳香,蝴蝶的五彩斑斓,蟋蟀的清脆啼鸣,蜻蜓的翩翩起舞……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其次,“词串识字”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一般说来,艺术美的欣赏属于再造性想象,根据提供的语言文字的描述,在旧有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里进行再创造,从而生成新形象的过程。如“识字6”,“喷泉雕塑 音乐厅,花坛 草坪 林阴道,大厦 电梯 停车场,轿车 地铁 立交桥”这是一组反映现代化都市的词语。教学中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语言所表示的事物,想比现实生活中还要好的事物,想自己理想中的事物,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提供情境进行暗示,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已有的想象,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被想象所迷惑”,以“假”为“真”,看到或听到生活中并没有真正看到或听到的东西,从而心灵得到一种自我满足,这种再创造的满足感就是一种真正的美感享受。再次,“词串识字”能产生审美情感。刘勰《文心雕龙》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生只有对审美对象怀着期待情感时,才会使注意力集中于感知对象,从而产生审美的感知,并进一步深化,强化情感,使之渗透、弥散于对象。如“识字5”,学生通过朗读“沙滩贝壳 脚丫……”产生一定的感触——大海多美啊!引起情感的波动,随着进一步学习,学生慢慢进入“以我观物,物皆着入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境界,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脚丫踩在细软的沙滩上,细沙从脚丫间滑出的酥痒,自己仿佛就是一只洁白的海鸥,在海风中飞,在浪花中唱……这样,由我及物,加上联想、想象的作用,学生和词语合而为一,进入了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使得“词串识字”被真情点化,化假为真,化死为生,化物为人,化静为动,有限的形象获得无穷的意蕴,洋溢着勃勃生机。

我们在认识“词串识字”功能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词串识字”的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让“词串识字”释放出无穷的魅力,在学生的心田上绽开朵朵美丽的花朵,让识字教学中这朵奇葩更加绚丽、更加芬芳。

>>

遍下来,学生便能记住它们了。

所谓词串识字,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将一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展现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词与词之间留有间歇,且合辙押韵的“准韵文”。http://www.daodoc.com/

诗情画意教词串

——关注词串教学的“一专多能”

词串教学大家都不陌生,它是苏教版教材识字教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那么什么“词串“的概念是什么呢?

“词串”是指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将意思相关的词语集中在一起组成的韵语,并配以相应的图画。分开看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连起来读,朗朗上口,富有韵味,此外,我们组还认为词串的短小精悍秉承了诗歌的某些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所侧重。 对于词串识字的基本功能,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编张庆先生曾概括为:“一专多能。”所谓“一专”,就是指识字功能,所谓“多能”,就是指在词串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的蕴含其间的潜在功能。 请老师们看下图:

一、“一专”,识字功能

大家都知道,凭借生活经验,课前学生已经对书中图画中的事物、词语的读音、词语的意思已经不存在什么问题。所缺的仅仅是与以上三者匹配的符号——文字。所以,我们所要做的是把字词与以上三者整合起来。

二、“多能”, 认知功能

词串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文中的生字,还应让他们认识不同事物或现象,形成各种的概念,并领悟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

三、审美功能

第一是由于词串所涉及的事物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与他们已有经验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第二是由于词串中的每一个词所能唤醒的是一个个“被感知物的某些特殊的方面”,比如“杏花”,学生在读中能被唤醒的是杏花的形状,颜色、香气等,进而产生美感。

第三是由于在词串之中,“词”与“词”之间留下了空隙,给学生以遐想的空间。

四、铺垫功能

即学好词串会使流畅诵读变成了一种可能,它还能帮助孩子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感受祖国的语文文字。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关于词串教学的四个结合:

一、词串教学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即努力使孩子更具体,多层次了解事物。

二、词串教学与游戏相结合

三、词串教学与创设情景再现相结合。

即从图画入手,从富有情趣的场景入手,让学生充分认识事物和理解词意,发挥想象力,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

四、词串教学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言语实践。

词串教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词串所营造的意境的体会,而这种体会于低年级而言则具体化为有韵味的趣味盎然的读。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策略: 1.寓识于读,识写结合

所谓“寓识于读”,对于不认识的词语,一是通过借助“读”拼音,二是借助“读”情境图或生活经验,这样才能既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又有效提高识字教学质量,避免了孤立识字、机械记忆的弊端。

“识写结合”,就是把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成果。

2.边读边想,循文入境,读出画面

词串是围绕一个中心,用几个并置的意象营造出情境,中间有“留白”,凝练、紧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3.加强诵读,体会诗韵,读出美感

重要的是在儿童学习读书的关键时期,培养其学会读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终生受益的事情。这一时期,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如教学识字5时,教师范读,让学生评价老师为什么读得好,教师趁机介绍“读书秘诀”:老师在读书的时候,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放电影。比如当我读到“茉莉、葵花”的时候,我的眼前就浮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迷人的夜晚,田野里到处是盛开的茉莉,香香的,美美的,他们还对着我眨眼睛呢!可真美呀!……老师就是这样边读边想象画面,再带上自己的感情,所以就读得美了!

诗情画意教学词串李晓丽 的工作室诗情画意教学

张艳霞

沙滩

贝壳

脚丫

海风

海鸥

浪花

珍珠

鱼虾

海带

港湾

渔船

晚霞

像一首优美的诗,合辙押韵,琅琅上口;似一幅迷人的画,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其实,它非诗非画,却有诗的韵味,画的色彩。这就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首创的“词串识字”。所谓词串识字,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将一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展现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词与词之间留有间歇,且合辙押韵的“准韵文”。

作为一种全新的集中识字教材,教学中如何去认识、理解和把握呢?

一、对词串识字的认识

1.从编排特点看“词串”

“词串”不是单纯地把词语简单地串连起来,而是抓住典型事物,把同一类型或描绘同一场景的事物集中起来。如一年级上册识字2:

太阳 闹钟 小鸟

穿衣 下床 起早

刷牙 洗脸 早餐

上学 升旗 做操

从表面上看,这是12个相对独立的词语,但细细读来,这些词语构建的是一个有中心、有场景且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中间的“留白”,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意合”。学生读后,会触动他们的生活经验,脑海中映出一幅生动的“早晨生活情景图”。因此,通过大脑的想象、创造、整合,不仅发展了思维,也为日后的阅读、写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从记忆规律看“词串”

思维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大脑对韵文、韵语有善于记忆的特性。从教学中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规律:对合辙押韵的词句容易记忆。“词串”以全新的韵律,特有的节奏,使学生充满了识记的兴趣,变枯燥无味的“识字”为简单、易学、生动的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3.从审美价值看“词串”

纵观苏教版以词串形式编写的识字教材,有的以公园景物为中心,有的以野外生活情景为中心,有的以海边情景为中心,有的以夏夜生活为中心„„这些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富含童心、童趣,很容易唤醒日常生活中感知和存储于脑海中的经验,与之产生共鸣,进而进行相似激活、相似匹配、相似重组、相似创造。所以,当公园、绿树、红花、小桥、流水、宝塔„„这些词语映入眼帘的时候,以往存储于内心的“公园游玩情景图”等相似感受与经验会喷涌而出,一个个词与一幅幅画面不停地闪烁,带给他们的是愉悦的心情,快乐的回忆,美感便油然而生。清新的画面,丰厚的内涵,美好的意境,和谐的音韵,这种整体的美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就教学而言,词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识字教材,以识字为重中之重,但还综合了多项功能:整合、审美、想象、逻辑、育人等,符合新“课标”加强整合的理念。正如教材编者所言,这类课文的主要特点是“一专多能”。即除了其主要功能——识字之外,还蕴含着认知功能、审美功能、铺垫功能等多种功能。

二、让词串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认识了词串识字具有“一专多能”的功用,教学中就必须把握得准确到位。

1.寓识于读,识写结合

所谓“寓识于读”,即把识字寓于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初读词串时,处理好识与读的关系,对于不认识的词语,一是通过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认识,二是借助课本上的情境图或生活经验,把词语和实物、图片挂钩来认识。如认读“贝壳”一词,可以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认读,再让学生在课本插图中找一找,也可以拿实物到课堂,然后与词语相对照。把文字符号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习自然不是难事。这样,借鉴“随课文识字”的做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随着读书活动的展开,逐步消化生字(词)的音、形、义。坚持“识写同步,寓识于读”,才能有效提高识字教学质量,避免了孤立识字、机械记忆的弊端。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识写结合”,就是把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成果。识是写的基础,通过与生字的多次感知、反复“见面”,为写字教学减缓了坡度,大大提高写字的正确率。教师指导学生写字注重两点:一是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坐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二是指导学生写字。坚持“识写结合,描仿入体”的写字教学训练思路,在“读帖”“描红”“仿影”“临帖”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写字的方法技巧,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从而热爱祖国的文字。

2.边读边想,循文入境,读出画面

词串是围绕一个中心,用几个并置的意象营造出情境,中间有“留白”,凝练、紧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如一年级下册识字6:

夏夜

繁星

亮晶晶

爷爷

奶奶

小丁丁

竹椅

蒲扇

萤火虫

牵牛

织女

北斗星

12个词语中,除了“亮晶晶”是描述性词语外,其余都是人或物的名称,“竹椅”谁坐着?“萤火虫”在那里?周围的环境怎样?课文都没有说。但是,当我们读了之后,却分明看到了一幅夏夜祖孙乘凉的生动图景。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教会学生边读边想,读出画面,扩展情境,使课文所描绘的图像在脑海中明晰起来,进入课文情境,就能够让人物、事物、场景在头脑中“活”起来。“明像”才能入境,“入境”才能悟情。教学时可以按照“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画面读出来”的方法,入境入情,感情朗读,实现“言——像——意”的统一。借助特有的生活经验,张开想象的翅膀,补充空白,能大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乐趣,获得审美体验。

为什么断臂维纳斯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为她能在欣赏者的脑海中形成审美期待,留下美感的延伸和回味。这也正是词串识字的审美功能所要达到的境界。

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在儿童学习读书的关键时期,培养其学会读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终生受益的事情。这一时期,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如教学识字6时,教师范读,让学生评价老师为什么读得好,教师趁机介绍“读书秘诀”:老师在读书的时候,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放电影。比如当我读到“夜晚、繁星、亮晶晶”的时候,我的眼前就浮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迷人的夜晚,天上有许多许多的星星,亮晶晶的,他们还对着我眨眼睛呢!可真美呀!„„老师就是这样边读边想象画面,再带上自己的感情,所以就读得美了!

3.加强诵读,体会诗韵,读出美感

词串识字继承了我国传统蒙学识字教学的宝贵经验,把词语排列成2-2-2音步或2-2-3音步(如上文),而且还注意了押韵,有韵脚。如“丫”“花”和“霞”,“晶”“丁”和“星”等,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所以,可以作为六言(七言)小诗来诵读。在引导学生诵读时,先要“连词成串”,一行一行读,避免单词认读,然后“连串成篇”,四行连读。在反复诵读、品味、欣赏中,引导学生读出词语间的停顿、间歇,读出韵脚和整个词串的节奏感。

实践证明,小学生对词串识字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但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会生字,而且发展了语言、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还自编了许多有趣的词串呢!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教育局教研室)

它不是一首小诗,可是它有诗歌的韵味;它不是一篇散文,可是它有散文的意境;它不是一幅图画,可是它有图画的色彩;它不是一首乐曲,可是它有乐曲的旋律„„这类课文该怎么教呢?如何提高词串教学的有效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研组主题研讨活动中,我有如下体会:

一、词串教学要把握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定位

在《语文标准》中,“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目标是从三个维度提出的。识字、写字教学不应是“单打一”地给学生传授一种工具,还要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发展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词串识字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为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实现多种教育目标、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提供了很好的载体。要让学生尽快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字和识字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能按书写规则用硬笔写字,做到规范、整洁,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词串教学要领悟“词串识字”的编写意图

将原来孤立的汉字,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使其成为合辙押韵的“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让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初步感知每一个字的意思是可以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将文字符号的“能指”意义与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所指”意义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地感悟,提高识字的兴趣和效果。教词串,要注意发挥图的作用。词串里的图不只是为了美化课文,不只是文字的点缀,它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学生学习词串服务的。合理使用图画,不仅能帮助儿童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能帮助他们进入词串所创设的意境中去。

三、词串教学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教学“词串识字”应突出三个重点:一是落实识字。因为它是识字课文,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必须打好的语文基础。二是启发想像。“词串”识字的每一行三个词语采用的是意象并置的手法。词语与词语之间留有空白,在给读的人留下了宽广的想像空间的同时,也极易引发读者的想像,因而它是提高学生悟性与灵性、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凭借。三是读中感悟。通过品读,进一步建立文字符号与客观事物的联系,充分感觉祖国文字的形象美,意蕴美。音韵美和表现力,从而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可先分别进行横排朗读,注意各排词语之间的横向联系,把单个词语所表现的个别事物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组合画面。再连贯起来,通读整篇词串,连缀几幅画面,构成三维立体的场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在美好的想像天地里神游。最后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调与停顿,注意词串末尾押韵的规律,读出轻重缓急的韵味与乐感来,使词串识字兼收美文欣赏的效果。具体如下: 1.寓识于读,识写结合

所谓“寓识于读”,即把识字寓于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初读词串时,处理好识与读的关系,对于不认识的词语,一是通过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认识,二是借助课本上的情境图或生活经验,把词语和实物、图片挂钩来认识。如认读“贝壳”一词,可以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认读,再让学生在课本插图中找一找,也可以拿实物到课堂,然后与词语相对照。把文字符号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习自然不是难事。这样,借鉴“随课文识字”的做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随着读书活动的展开,逐步消化生字(词)的音、形、义。坚持“识写同步,寓识于读”,才能有效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避免了孤立识字、机械记忆的弊端。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识写结合”,就是把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成果。识是写的基础,通过与生字的多次感知、反复“见面”,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坐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二是指导学生写字。坚持“识写结合,描仿入体”的写字教学训练思路,在“读帖”“描红”“仿影”“临帖”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写字的方法技巧,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从而热爱祖国的文字。

2.边读边想,循文入境,读出画面

词串是围绕一个中心,用几个并置的意象营造出情境,中间有“留白”,凝练、紧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如一年级下册识字6:

夏夜 繁星 亮晶晶

爷爷 奶奶 小丁丁

竹椅 蒲扇 萤火虫

牵牛 织女 北斗星

12个词语中,除了“亮晶晶”是描述性词语外,其余都是人或物的名称,“竹椅”谁坐着?“萤火虫”在那里?周围的环境怎样?课文都没有说。但是,当我们读了之后,却分明看到了一幅夏夜祖孙乘凉的生动图景。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教会学生边读边想,读出画面,扩展情境,使课文所描绘的图像在脑海中明晰起来,进入课文情境,就能够让人物、事物、场景在头脑中“活”起来。“明像”才能入境,“入境”才能悟情。教学时可以按照“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画面读出来”的方法,入境入情,感情朗读,实现“言??像??意”的统一。借助特有的生活经验,张开想象的翅膀,补充空白,能大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乐趣,获得审美体验。

为什么断臂维纳斯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为她能在欣赏者的脑海中形成审美期待,留下美感的延伸和回味。这也正是词串识字的审美功能所要达到的境界。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在儿童学习读书的关键时期,培养其学会读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终生受益的事情。这一时期,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如教学识字6时,教师范读,让学生评价老师为什么读得好,教师趁机介绍“读书秘诀”:老师在读书的时候,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放电影。比如当我读到“夜晚、繁星、亮晶晶”的时候,我的眼前就浮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迷人的夜晚,天上有许多许多的星星,亮晶晶的,他们还对着我眨眼睛呢!可真美呀!……老师就是这样边读边想象画面,再带上自己的感情,所以就读得美了!

3.加强诵读,体会诗韵,读出美感

词串识字继承了我国传统蒙学识字教学的宝贵经验,把词语排列成2-2-2音步或2-2-3音步(如上文),而且还注意了押韵,有韵脚。如“丫”“花”和“霞”,“晶”“丁”和“星”等,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所以,可以作为六言(七言)小诗来诵读。在引导学生诵读时,先要“连词成串”,一行一行读,避免单词认读,然后“连串成篇”,四行连读。在反复诵读、品味、欣赏中,引导学生读出词语间的停顿、间歇,读出韵脚和整个词串的节奏感。 另外,“词串识字”教学注意不要孤立识字;在词语与事物挂钩这个教学环节,注意采用卡片对号入座,画连线等方式来辅助教学;无论是“连词成串”的读,还是“连串成篇”的读,都要注意这是韵文,要读得有韵味。为写字教学减缓了坡度,大大提高写字的正确率。教师指导学生写字注重两点:一是强调

第16篇:诗情画意教物理

在教学中,注意到物理题中常现有诗词的题目,来考查所汲及的理知识.例如,在古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青山相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诗词中给出运动物学生找参照物,或给出参照物让学找运动物.又如,毛泽东的“坐地日行八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又是如何理相对运动的?针对上述情况, 在教学中,教师妨写出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下,断肠人在天涯”来让学生分析首短词中的运动与静止.教师也可评这样的词,除有马致远渲染的思意境外,还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类滋味.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自已找有关运动与静止的诗词.在句“风声雨声读书声”中思考:风声雨声、读书声是怎样产生的?这样教学可谓真正的艺术化,给人一种目一新的感觉,为什么有会这种感呢?这就是在物理教学中融入了我民族的“乡音”.在教学中,把物理识同我们的民族古文化瑰宝之—诗词结合起来,让物理教学内容充满诗情画意,这样不仅丰富了物理教学内容,而且也使物理课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文学气息.一、诗意词韵的物理教学能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时要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中,( 诗性教育之感悟 \"诗性教育\"是一种以\"浸润\"和\"体验\"为特征的教育,它让教育成为一种自然的流露和呈现,犹如山峦之颠奔腾而下的泉水,途经悬崖飞流直下化身为气势恢宏的瀑布,遇到山石激情迸射水花四溅,沿山间沟壑潺潺流淌泉水叮咚……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建构一个个体性意义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以差异资源为中介,富有社会性、实践性的参与过程,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知识的意义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就致力于将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融合的状态.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也应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与用相融合\",\"浸润\"其中获得自然的共鸣,诗意流淌其中.坐进观天,所见甚少。光学中的视野问题 一叶障目,所见甚少。光的沿直线传播

身正不怕影子斜。光的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 捞不到水中月,摘不到镜中花。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池中映明月,潭清池水浅。平面镜成像和光的折射。

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滚滚历史的长河中,丰富的诗词不仅给人带来艺术享受,而且这些优美曼妙的文字中,也描述许多物理知识,在教学中如果能恰当的应用,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俗语说得好:“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引入课题的方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该节课的教学效果,利用古代诗词引入课题,常常能起到异乎寻常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用“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来引入课题,老师先朗诵这首诗,然后让学生对寒山寺钟声的产生进行分析,进而引入物体挀动发声,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的知识。由于学生很少想到古代诗人的作品可以从物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心理上首先受到了较强的刺激,也产生了较强的好奇心,有了求知欲,为下面将要进行的新课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学生思而不得其解时,教师要顺势点题:要求学生能从物理学的角度深刻领会这些诗句,不但要掌握声音产生的知识,还要进一步明确声音的传播和反射。由于课题引入新颖奇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整节课始终处在热烈的气氛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讲光的反射时,以“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和“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来引入,使同学们在学习之前,对光的反射产生一个美好的印象,对后面所学的知识也产生了兴趣。

在讲物体的运动时,用“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和“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来引入运动的概念,让学生产生一种丰富的想象。在引入静止的相对性时,用毛泽东的诗词《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由此引入运动是绝对的这个概念,说明我们脚下的地球也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在练习中,利用诗词作为题目背景,会给人产生一种深层次的美学享受,如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及唐代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等可作为判断参照物方面的练习。而王安石《咏梅花》中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都匀酒歌“山头开花山脚香,桥下流水桥上凉”能编作热学和分子运动论方面的习题。“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则可供几何光学时使用。学过“力与运动”后,笔者曾出一题:毛泽东同志的“坐地日行八万里”这句诗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写出的?当时就有学生回答说是以太阳为参照物写的。对此,我并未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地球的什么运动时,以太阳为参照物?学生自然会得出结论:研究地球公转时,以太阳为参照物。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计算地球公转一天的行程,结果当然大于八万里,故“坐地日行八万里”不是针对地球公转而言的,而是针对地球自转,即以地轴为参照物而写的。

利用诗词理解物理概念,能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利于记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用自编自创的物理诗对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学难点的突破和总结,效果也非常突出。如在讲杠杆力臂的作法时,用“欲作力臂找支点,再作二力延长线,经过支点作垂线,动阻力臂再分辨。”通过这首诗,就把力臂的作法,通俗易懂的表述出来,而且学生也记忆深刻。用“铁钳扳手脚踏板,火钳扬铲钓鱼杆,螺丝刀方向盘,等臂天平跷跷板。”把各类典型的省力费力的扛杆罗列出来,让人一目了然。用“一放二调三称量,物左码右看横梁,添减码码移游码,两码之和为质量。”来描写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和方法。用“使用之前要三看,量程分度0刻线,测量注意有三点,放正对齐视垂线。”来表述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言简意赅,让人记忆犹新。以“电生磁、磁生电,电磁感应马达转。”来描述电磁感应的规律等,都是利用了诗词为人们喜闻乐见、易诵易记的特点来帮助学生记忆有关知识、方法的。这些诗词大多是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为解决具体的教学而作的,有的是将原有的诗词改头换面的,虽然从艺术上讲,她的价值不是很大,但它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她是最富有应用价值,也是富有发展前景的。

作为理科老师如果能注意学科兼容,会使自己的课更加丰富多彩,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诗词引入物理教学中之后,首先让学生意识到了诗词中包含有物理知识,物理知识也可借助诗词进行表述,文理具有相通性,增加了学生对我国古代诗词、物理知识及地方民族文化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由于经常从物理学的角度去分析、鉴赏诗词及其写作风格、特点,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同一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有利于其横向思维的培养。

我国的很多思想道德观念,正是通过诗歌这种为广大民众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得以流传。从远古时代的民歌,如描述古代人们制作弓箭利用弹性势能狩猎的民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我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是描写物态变化现象的。它说明了露和霜实质上是同一物质(水蒸气),经过不同物态变化过程而形成的,这表明,中国诗歌的历史有多长,其物理诗的历史就有多悠久,学生了解这些情况后,结合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及科学史加深了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无论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还是从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说,这都是必要的。物理诗引入物理教学后,这些教育都是在愉悦的状态下以潜在的形式被学生接受的,也就更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进行,不要脱离物理教育和学生实际生硬地灌输”的指导思想。

第17篇:诗情画意教案[推荐]

诗情画意

一、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诗情画意》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九课内容。 中国古人有“诗画同源”说,有“诗画同体”说。更有‘为画者不懂诗不为画家而为画工’说。都是强调诗画间的互通与互借的密切关系。说明了文学素养是艺术家的灵魂。诗人是用文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画家则是通过色彩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当诗画完美结合才能真正体现‘诗情画意’之艺术思想。

学情分析:本课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 把握诗景与诗情的统一,他们就一定能够以“画”的形式丰富诗句的内容,创造诗的表象“身临其境”,进而激起与诗人情感的共鸣,达到诗画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给古诗配画的方法,并能为自已熟悉喜欢的古诗或古诗中某一句配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灵活多样的手法和构图,色彩的知识来表现诗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绘画的过程中,感受诗的画面,品味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学过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给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古诗的某一句配画。

四、教具准备:示范作品、有关参考资料、课件。

五、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六、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师给学生讲老舍先生请齐白 石为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配画的故事,生猜测画面内容。师:同学们你们对齐白石先生和老舍先生都有所了解了吧。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天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家里做客,随手拿了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诗,选了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画出来,齐白石想了想,便在画中泼墨挥洒,不久就画出来了。

师问:同学们你们猜猜齐白石先生的画中的内容? 生答:青蛙、、、、

出示齐白石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 师:画中画了六只蝌蚪,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可以让人联想到,在交配季节里,青蛙那此起彼伏的叫声。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

齐白石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准确表现了诗中内涵,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今天我们也来学习诗情画意。(师板书课题)

2、自主探究(写人、写物、写景、叙事)

1、请同学们通过老师展示的图片猜诗。写人写物的古诗《游子吟》、

《咏鹅》、《清明》,写景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多媒体图片)

2、请同学们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讨论古诗的景色组成。

4、通过展示出的叙事古诗《追黄碟》,说出对画面的想象。

5、教师归纳:写人的古诗以人物作为画面主体,着重描写。状物也是如此。写景的古诗,可以确定近景且具体刻画,远景可以画的稍微简 洁些。叙事的古诗,可以选择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场面。

3、古诗配画欣赏展示出作品:《寻隐者不遇》、《望天门山》。学生讨论:结合书本上的三幅中国画和大屏幕上展示出来的两幅做对比。在画面的构图上,古 诗排版的不同,相同之处。

4、示范展示出《悯农》这首古诗,通过欣赏这首古诗的过程中,学生展开想象,看到这首古诗,你能想象到什么画面?老师再展示出示范画,第

一步选诗,第二步构图,第三步上色,第四步,附诗。

5、创作要求

1、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

2、画面内容与诗相对应表达诗的意境。

3、绘画步骤:选诗-构图-着色-附诗。(板书)

6、展示评价

1、学生自评,展示出自己的作品。

2、学生互评,你认为哪张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3、老师点评,从构图、色彩登方面进行评价。

七、总结拓展:

师: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画交融更能产生一种新的意境,这节课我们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为古诗配画,中国画和古诗都是我们的国粹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用中国画的表 现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文章、歌词配画。

八、教学反思:诗情画意是一种纯美的境界,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事先搜集自己喜欢的古诗,上课时让他们互相自由交流,他们发现了古诗不同的分类:写人、状物、写景、叙事的同时学生还发现有些古诗每句都表现不同的内容或场景,我国古代诗词作品是语言凝炼的精华,用字不多,却寓意深远,采用让学生议一仪的方法,让全班同学都能去深入地思考和表现本课内容——诗情画意。体现了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艺术境界,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美化心灵。

第18篇:诗情画意中国画 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入

谈话导入:大家平时喜欢出去旅游吗?

假设老师是第一次来鹤溪,你们能否向老师推荐几处瑞安值得一游的去处? 学生答。好的,大家推荐的地方老师有机会一定会去看看!

今天老师也向大家推荐我们的家乡南雁荡山风景区,希望大家有空能去看看。 导游法:引导学生随着课件中的图片,游览雁荡风光,师讲解。

师:南雁荡山位于平阳境内,距温州市区87公里,离平阳城关32公里,总面积97.68平方公里,北部明王峰,上有泥塘沼泽,秋冬大雁在此栖息,且与北雁荡山遥望相对,故名。风景区以秀溪、幽洞、奇峰、景岩、银瀑、石堑为六大特色,有“浙南第一胜景”之称。与北雁荡山、中雁荡合称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属山岳型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

北雁荡山是全国十大名山之一,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

灵峰灵岩奇峰林立、古木参天,最有趣的是,一景多变,移步换形。比如现在看到的这个合掌峰,就是灵峰最著名的景观,随着日出日暮这座合掌峰会逐渐变换成夫妻峰、雄鹰峰等,雁荡体现出了山水多变的特点。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上下落差190米,随着季节雨水的变换,呈现不同的风貌。杜牧诗中说道: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水云烟雾难分。图中的为雨过之后大龙湫,如银河倒挂。

来到雁荡大家可以随着当年徐侠客的足迹,在雁荡观景品茶、赏画吟诗,体会诗情画意的山水之美。

提问:你们用什么方式来记录你们游山玩水的心情? 生答,再问:古人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呢?

引出课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山水画欣赏\\

二、讲解新知

1.中国画的种类:花鸟、山水、人物。

设问: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大门类,但大家知道,为什么古人这么爱表现山水吗?

释疑:中国人对山水有着宗教一样的崇拜与敬畏,一切神灵皆隐于山水之中,山高水远,山静水动,蕴涵着天体宇宙无限奥妙,很多文人都留下了对独到的山水观念。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所谓“智者乐水,仁者爱山”,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智慧与仁德是人类品格中的两大美德,是君子的象征和标志。古人游山玩水,体现了我们对自然的爱好,寄情山水,表现对人生理想与生活品味的追求,成为中国山水画常见的主题。

因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简单的说,「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此后大文学家欧阳修亦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所以说,山水画家们常常也是游览名山大川的旅行家,清代大画家石涛就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名句。

2.刚才在课前,同学们已经欣赏过老师带来的一些作品。他们笔下描绘的都是我们温州乐清和瑞安的山水风光。

画中所绘的其实都是我们身边的风景,但为什么我们看完以后会有似曾相识,却又不知所画何处的感觉呢?

让我们来揭开这个迷团:比较法。

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分别是对自然风景不同的表现形式,请大家在辨认一下。 1.

风景照片:纪录自然

2. 莫奈油画:再现自然(画家眼中的风景) 3.

国画山水:表现意境(画家心中的风景)

A.西方绘画注重写实,他们的目的在于客观地再现自然,画家们用了什么手法来再现自然的风貌呢?(色彩、光影)

B.中国画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更注重展示画家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笔下的自然就因人而异地发生了各种变化,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比如:三远(深远、高远、平远)计白当黑、笔墨意趣等。

(西方风景画所采用的视点,多为平视的一点透视与二点透视,主要为静态空间构图。故其水彩画或油画,多根据人眼垂直视角30度,水平视角45度的固定视域,来决定画幅的长与宽的比例,通常是三与二之比。中国人认为:\"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所以采取了视点运动的“三远”表现法。这种表现法就让我们在看一幅的时候随着画家的视角边走边看,形成一种动态的意像。所以中国画的画幅,若不是纵画长的条幅立轴就是横长的横卷。总之是追求一个“远”字,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西方有句话:“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而在我们中国,大文豪苏轼评价唐代的诗人画家王维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开创了诗情画意的境界,诗与画在意境上的交融,赋予了真正的气韵生动的美感,让诗的情怀进入了绘画,逐渐成了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

小结:山水画不是风景画,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3.中国画中追求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美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说起这意境之美,让我想起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宋代,画家在进入画院之前,需要经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画家才能成为翰林图画院的成员。而考试的方法也很特别,就是由宫廷主考人在古诗中寻找一句现成诗句,作为考试的题目,应考的画家们便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文字的诗句变成可视的图画。有一年,皇帝宋徽宗赵佶取了这么一个题目:乱山藏古寺。大家现在可以静静地思考:如果是你在考试,你会如何表现呢? 有人画乱山之中露出一个塔尖;也有人画古寺的一角。。。而真正高明的是画了在荒芜的山野之间画一副飘扬的幡,又或是只画一个小和尚在溪边担水足矣。如此一来,就巧妙的表现了“藏”这一字的意境。

今天我也想效仿古人,出几个题来考考大家! 互动题:

A.吟诗作画

先看这首大家比较熟悉的诗:

1.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请在下面的几副作品中,选取适合这首诗的画。 (马远《寒江独钓图》) 师补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的场景,表达了诗人遭受迫害被贬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2.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可染《万山重叠》李可染) B.依画题诗

请在以下的诗句中,选择适合这幅画的诗。 1.蜀道难行图.萧谦中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2.《云容水影图》查士标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c.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C.赏画题名 《脊梁》

胡铁铮,号雁石,1946年出生于浙江乐清。

胡铁铮好读书,喜游历,从小生活在三雁之间(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有极为强烈的感情,雁荡是他取之不竭的源泉,笔下多为雁荡丘壑,正是他对雁荡的切身体验和那质朴的情感,才使他的画作有一种亲切与清新,成为雁荡画派的领军人物。 《雨后天晴》

周方德(1949-)浙江乐清人。1957年师从倪亚云先生学习绘画。1962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作品《犁手》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化镣为剑》参加全国工艺美展,1986年师从林曦明先生学习国画。1998年为上海龙华革命纪念馆创作《小刀会》雕塑稿,现居上海。

《山乡净土》

尚文光,浙江乐清市白家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现为浙江省美协会员,浙江中国花鸟画家协会会员,温州美协理事,乐清市政协雁荡诗书画院副院长,乐清市美协副主席,政协乐清市第十届委员。

陈俊雅 男,1976年生,浙江瑞安人。 现系:中国画家协会会员 温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瑞安书协篆刻艺委会委员塘下镇书画协会秘书长。 本土书画欣赏 乐清书画家尚文光 瑞安书画家陈俊雅

三、收尾总结

中国山水画把具象与抽象完美的集合在一起,用有限的画幅来传达一种真实的空间境象。“言有境而意无穷”,总之山水画的意境在人们的无尽想象之中。

有句古话说:人生有三个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经过了这节课的学习,以后去旅行的各位,你们看到的山是山?水还水吗? 知识点介绍:

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会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主要是在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的五代和宋、元,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宋、元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为此,传统美术所强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透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

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因素,但意境中的情须是蕴理之情,是特定时代精神的折射;而景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包括着能够触动人们情怀,引起生活回忆的场合、环境、人物和事件,这样才能使作品的意境在展示过程中得到社会心理上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

作者介绍:

(1)马远,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西),后居钱塘(今浙江杭州),生卒年不详,系南宋四大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之一。其主要成就在山水画上,特点是:简约的布局、遒硬的线条、苍劲的水墨和深远的意境。他善用斧劈皴,构图多取局部,高度剪裁,常以山之一角、水之一涯来展现全景气氛,人称“马一角”。画面留出更多空白,造成空旷虚渺的环境氛围,形成南宋特有的山水画风格。存世代表作有《踏歌》、《水》、《华灯侍宴》等。

马远的山水画《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上,一个渔翁独自在船上垂钓,但突出地表现了江面上一种空旷渺远、寒意萧条的气氛,从而更加衬托出渔翁凝神贯注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广阔而富有诗意的意境。这种运用大片的空白来衬托气氛、突出主题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山水画的一大创造,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力。

(2)傅抱石(1904—1965),江西省新余县人。青年时酷爱绘画、书法、篆刻。1933年得徐悲鸿资助留学日本,攻读东方美术史学,毕业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回国后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建国后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擅画山水、人物。用笔洗练,着重气韵,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别出心裁,线条纵逸挺秀,设色沉浑质丽,善于把水、墨、色融为一体,意境深远。

(3)关山月(1912—2000),生于广东阳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1933年毕业于广州市立师范本科。曾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1935年入春睡画院随高剑父先生学画。1939年在澳门、香港举办“抗战画展”,以后又在曲江、桂林、贵阳、成都、重庆展出。1943年沿河西走廊深入敦煌研究、临摹古代壁画。以后到南洋、井冈山、新疆等地写生,在实践中认识到“不动便没有画”,故一直坚持不懈地深入生活。1959年与傅抱石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江山如此多娇》。

(4)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徐州,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学习。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国际)西湖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等教授,研习西画。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作为座右铭,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他的山水画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

毛泽东的诗词:

沁园春·长沙(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雪(1936年)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板书设计:

第19篇:诗情画意教案(材料)

《诗情画意》

陈君

教学目标:

1、为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故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2、运用已学过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绘画技巧表达古诗的意境。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点:

通过诗配画的创作,让学生感受诗情画意的独特魅力,提高绘画创作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一到三首喜欢的、能够背诵、理解的古诗及绘画工具。

师收集了解一至五年级学生学过的古诗,并收集绘制相关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对齐白石先生和老舍先生都有所了解了吧。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天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家里做客,随手拿了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诗,选了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画出来,齐白石想了想,便在画中泼墨挥洒,不久就画出来了。

师问:同学们你们猜猜齐白石先生的画中的内容? 生答:青蛙、、、、

出示齐白石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

师:画中画了六只蝌蚪,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可以让人联想到,在交配季节里,青蛙那此起彼伏的叫声。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 齐白石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准确表现了诗中内涵,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今天我们也来学习诗情画意。(师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1、诗情画意是我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中国文人绘画注重情与景的交融,形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请同学们来欣赏一幅宋代的名画,画面有哪些主要的东西呢?你能联想到哪首古诗呢,或哪首古诗里的某一句? 生答:有孤舟、老翁、、、、

(出示马远《寒江独钓图》)生猜测„„

师小结:南宋画家马远素有“马一角”之称,他常在画面留出许多空白给观赏者以自由想象的余地。这幅画在平静的江面上孤舟、老翁在独钓,还画有一些白白的雪,让人感觉到寒冷,意境深远。也让我们联想到古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示古诗和图片)

师问:那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里的东西在诗中哪些词里有体现出来呢? 生答:鸟飞绝,人踪灭,舟、老翁、、、、、

师小结:是的,你们回答的很好,在诗画结合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了解诗的含义,找出诗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来进行诗配画。(板书)

2、师出示两幅不同的荷花图

师:请同学们根据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与两幅图进行匹配连线。(出示图片) 生:、、、

师:你刚是怎么思考呢,通过什么方法来连的? 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到小荷、蜻蜓等这些关键词。

师小结:你的方法很对,在诗画结合的时候我们首先要领会、揣摩它的诗意,再通过联想、想象构思出一幅画来。

3欣赏学生作品:

师问:你认为哪幅画最符合诗意?你还有哪些不同的想法?

师小结:同一首诗每个人对它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感受,《悯农》和《清明》两幅诗配画都很符合诗意,后面《静夜思》这三张作品,同首诗我们可以画出不同的景色比如画面的物体和颜色,都可以画出不一样的。(出示图片

4教师范画:

看完同学们的作品后,来看看老师是怎么进行诗配画的。

老师画这幅画的时候是先体会诗含义、找关键词,再确定近景具体刻画,再添加相关背景使画面完整,但远景等相关背景可画小些、简单些,(师板书:背景 小 简单),老师把诗提在了画的左上角位置,字要小些。

三、学生作业:

 同学们一定也很想试一试,先请大家在脑海中选一选:你比较喜欢哪首诗?你的脑海里会有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为自己熟悉或喜欢的一首古诗或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四、展示评价:

1、生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2、生互评,你认为哪张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3、师点评,从画面构图、色彩、是否符合诗意并有自己独到的创意这几方面展开评价。

五、总结拓展:

师: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画交融更能产生一种新的意境,这节课我们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为古诗配画,中国画和古诗都是我们的国粹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用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文章、歌词配画。

第20篇:《诗情画意》教案2

《诗情画意》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山水画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单纯的技法学习,而是通过山水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山水画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传统的承袭,要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认识作品,体会山水画的意境。如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表达出一种寂寥的意境,而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则表现祖国山河欣欣向荣的崭新气象,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更是表达出对祖国大地繁荣景象的赞美之情。欣赏这些作品,一定要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而体会它们的意境。

本课以欣赏山水画的意境为切入点,转到学习山水画的创作技法。如何正确对待山水画的创新发展,学术界会有不同见解,但有一点是明了的:传统是基础,创新是发展,只讲传统没有创新,墨守成规,就会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而只讲创新,丢弃传统,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山水画的创作手法上,必须兼顾这两方面的问题。山水画的欣赏应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知中进行体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学习山水画以传统树、石画法为起点,然后学习云及瀑布的画法。初步学习了这些基本技法后,可尝试进行山水画的创作。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树、石、云、瀑布的画法,体会山水画的意境。

难点:体会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创作具有意境美的山水画作品。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2.学习山水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初步掌握诗意画的创作步骤与画面意境的处理方法。

3.通过诗意画的创作练习,使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山水画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节奏感不同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播放一段古琴音乐,组织课堂教学。演示古代山水名家的精品范画,教师简要地介绍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作者生平,使学生对作品有较详细的了解。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山水画的线条、色彩、构图,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提示学生思考: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有哪些不同?分别表达出怎样的意境?

2.深入教学。

(1)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音乐,配上诗朗诵,朗诵内容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等,感受诗词中山河雄伟的气势。

(2)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的意识,分别从绘画角度、历史背景角度、文化角度、作者的生平或创作心理角度进行欣赏。

(3)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在创作手法上有何异同?各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诗情画意?

(4)组织学生分析:现代山水画的着色与古代山水画相比有哪些较大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教师归纳总结。

3.布置作业。

让学生归纳出宋代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在表达意境方面的不同之处。

4.课堂延伸。

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山水画作品,体会不同的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意境。

诗情画意的名字
《诗情画意的名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