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桃花源记拼音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7 12:07:4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积累

1、作者:陶渊明,朝代:东晋诗人,散文家。作者又名:,字:,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有《》,诗有《》、《》答案: 潜 元亮 东晋 《五柳先生传》《 饮酒》《归园田居》

二重点字词重点字词积累

1、缘溪行()

2、落英缤纷()

3、渔人甚异之()

4、仿佛若有光()

5、才通人()

6、屋舍俨然()

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阡陌交通()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具答之()

11、咸来问讯悉如外人()()

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3、无论魏晋()

14、皆叹惋()

15、此中人语云()

16、便扶向路

17、诣太守()

18、寻向所志()

19、欣然规往()20、寻病终()

21、后遂无问津者()

三、重点句子翻译

1、渔人甚异之

2、林尽水源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1、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四、一词多义

1、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仅有“敌船”为炎所焚() 《观潮》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3、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引凄异()《三峡》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4、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

飞来山上千寻塔()《登飞来峰》

5、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

6、向:便扶向路()向吾不为斯矣()《捕蛇者说》

7、之: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具答之()

闻之,欣然规往()

答案:

1、作为;对、向;被;是;雕刻

2、离开;房屋

3、类;连接;同“嘱”,嘱咐

4、寻找;不久;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

5、标记;做标记

6、从前的、旧的;假如

7、的,助词;代词,眼前的景象;代词,指村民们;代词,这件事

五、古今异义词

1、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及邮电事业的总称。

3、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4、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5、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

6、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7、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从过去到现在

六、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异

七、通假字。

便要还家:通译为:

答案:“要”通“邀”,解释为:邀请。

八、成语积累

1、世外桃源。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豁然开朗。意思: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

3、无人问津。意思: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

表示“全、都”的词有:悉并 咸具 皆

九、文言句式

1、省略句式:

(1)、“便舍船,从口入”等于“(渔人)便舍船,从口入”。译为:(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2)、“初极狭,才通人” 等于“(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译为:小口开始很狭小,仅容一个人通过。

3、)“其中往来种作”等于“其中(人们)往来种作”。译为: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

(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等于“(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为: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5)、“具答之” 等于“(渔人)具答之”。 译为:(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等于“(村中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为:(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等于“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译为: 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

十、理解性默写

(1)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十

一、内容及写法理解

1、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意愿。 (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时间先后)

2、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分)

答: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1分),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1分。

3、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分)

答: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1分),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1分。

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3分)

答: 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挑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答:表 达 了 作 者 对 和平( 没 有 战 乱 ) 的 向 往 , 对平等 和 谐 自 足 的 幸 福 生活的 追求 。 意 合 即 可 。 〔 “ 和平”与“平等 和 谐 自 足 ” 两 点 每 点 各 2 分 )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什么?(2 分 ) 热 情 好 客 ; 他 们 害 怕 世 人 来 破 坏 他 们 与 世 隔 绝 的 和平安 宁 的 生 活 ( 意 合 即可 〕

7、思考、(1)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8、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

(2)_______;(3)_______。(3分)11.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

一、环境方面(优美);

二、物质方面(富足)

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

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第一问:渔人的行踪。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10、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分

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

(3)和睦相处。

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13.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问话的是渔人;也有人认为问话的是桃源人。你同意哪种看法?请以课文为依据说明理由。(2分)

答:(2分)(答对一个要点即可)渔人:①这句描述的是渔人与桃源人交谈的一个情景。意思是说,在渔人问起桃源人时,桃源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以,发问的是渔人。②桃源人当初是为了“避秦时乱”才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的,他们无心也无须打探外面的情况,所以,好奇发问的是渔人。桃源人:①因桃源人为了“避秦时乱”来到此地已经很久了,所以,既然渔人是从外面来的,所以桃源人也想从渔人那里了解一下外面的情况。②因渔人来自外面,所以,桃源人出于好奇,顺便向渔人发问打听

14.文中写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你说说村中人,为什么“皆叹惋“?(3分)

答: 叹惋桃花源外面的世界变化之大,叹惋外面的世界如此*、黑暗,叹惋外面的人们一直过着痛苦生活。2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5.(2分)南5f{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说明桃花源神奇美好,令其向往。

16.盛世少有隐者。面对当时的社会,作者在不苟且、不同流、难释怀的复杂情感下,隐居山林并描绘出仪真仪幻的“桃花源”。请你说说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批判,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

推荐第2篇:桃花源记

21.桃花源记

注释

①:为业:作为职业。为:作为。② 缘:沿,顺着。③ 行:前行,这里指划行。④远近:偏义复词,这里指远。⑤ 忽逢:忽然遇到。⑥夹岸:夹着两岸生长。⑦ 杂:别的,其它的。⑧芳:指小花。⑨ 甚:很,非常。⑩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诧异”。 ⑪欲:想要。⑫穷:穷尽。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⑬得:看到。⑭舍:丢下。⑮初:开始。⑯舍:房屋。⑰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⑱种作:耕田劳作。⑲ 着:穿着。⑳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21.并:都。22.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23.乃(乃大惊的乃):就。24.从来:从„„地方来。25.具:详细、详尽。26.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27.咸:副词,都,全 28.问讯:探问消息。29.妻子:妻子和儿女。30.语:向„„人说,告诉。

31.间隔:隔离不通音讯。32.延至:邀请到。延,邀请。33.具言:详细地说。34.停:住。 35.辞去:辞别离开。36.不足:不必,不值得。37.道:说。38.既:已经;„„之后。 39.得:找到。40.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作标记。41.说如此:说明了像这种情况。如此,判断句,像这样。42.即:立即。 43.遣:派遣。44.复:又,再。45.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46.高尚:品德高尚。 47.欣然:高高兴兴的样子。

1.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

2.重要虚词

(1)见渔人,乃大惊:就

(2)乃不知有汉:竟然

(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

(1)欲穷其林:这

(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4)得其船:自己的

(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渔人

3.多词一义

(1) 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2)便要(yā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都

(4)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4.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挂齿\")间隔(古义:隔绝;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 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 多形容性格)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 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5.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6.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离开。)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向:①寻向所志(原来) ②眈眈相向(对着)

得:①便得一山(看见) ②得其船(找到)

闻: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闻有此人(听说)

穷:①欲穷其林(尽,穷尽) ②穷冬烈风(深)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穷)

属: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②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③属(zhǔ)引凄异(连续)④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7.同义词

都——(1)悉:悉如外人(2)皆:皆叹惋(3)咸:咸来问讯(4)并:并怡然自乐详细——(5) 具:具答之

沿着------(1)缘:缘溪行2)扶:便扶向路

邀请——(1)要:便要还家(2)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8.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

省主语: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从口入。(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句意:〈渔人〉就丢下船,从洞口进去。)

本文省略主语有多处,如:“(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翻译时一并补出。

省宾语:

例一:问所从来(是“问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句意:问〈渔人〉从哪里来。)

省介词:

例二:林尽水源(是\"林尽于水源\"的省略.)9.四个“然”①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②屋舍俨然(俨然):平坦的样子③怡然自乐(怡然):愉快的样子④欣然向往(欣然):高兴的样子

课后习题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2.这可见作者的剪裁功夫。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作者不正面地详细叙述这一对话过程,却用总叙的方式把它浓缩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里。这种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

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3.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四、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试作解释。

.交通,这里指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现代汉语中,“交通”是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这里指妻子及儿女。在现代汉语中,“子”是词尾,无义。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在现代汉语中,“无论”是表示条件的连词。

不足,不值得。这个意思仍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如“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等。

翻译句子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香美,落英缤纷。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虽与外人间隔。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一棵杂树,散发着清香的草又鲜艳又美丽,落下来的桃花瓣散乱在地上。

2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感到开阔明朗。

3 只见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那里有肥沃的土地,优美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的植物。

4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到处可以听到。

5 。他们自己说,上代因为逃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们来到这块和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此同外面的人断了来往。

6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居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7 洞里的人嘱咐他说:“不能对外面的人讲这里的情形呀。”

8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经过的路,处处做上标记。

推荐第3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练习题

一、探讨横线的词语意思。

1.缘溪行( ) 2.渔人甚异之( ) 3.欲穷其林( ) 4.林尽水源( ) 5..仿佛若有光( ) 6.豁然开朗( ) 7.屋舍俨然( ) 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9.悉如外人( ) 10..黄发垂髫( )( ) 11.并怡然自乐( )( ) 12.咸来问讯( ) 13.不复出焉( ) 14.不足为外人道也( )

15.延至其家( ) 16.诣太守( )17.欣然规往( )

18.未果( ) 19.后遂无问津者( ) 20.及郡下( )

二、补充下列语句中的省略词。1.( )具答之。

2.( )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 4.林尽( )水源。

三、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分别解释。

1.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义: 今义: 5.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古义: 今义: 6.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7.诣太守,说如此。 古义: 今义: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便要还家

鸡犬相闻

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无论魏晋

落英缤纷

........悉如外人

咸来问讯

屋舍俨然

便舍船,从口入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一一为......具言所闻

问今是何世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 (今义:食物味道好)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 (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 (今义:不充足,不满)

1 诣太守,说如此 如此: (今义:这样) 4.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描写了一幅理想社会中的生活图景,就是常说的“世外桃源”。

B:一进入洞口,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境界,这就是桃花源。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中的“乃大惊”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D:文中没有具体写出渔人说的话,只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带过,这显示了作者行文的简洁凝炼。

5.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E: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F: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G: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6.第2段中“土地平旷„„怡然自乐”写出了什么?其作用是什么?(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着力描写和平安乐的景象,为下文“绝境”照应,表现社会生活的平静) 7.第3段哪些句子表现了桃花源中人民热情好客、淳朴民风?

、8.写出“悉如外人”中的“悉”字意思相同的几个字。(咸、并、皆)。 9.你认为像桃花源这样的“绝境”真的有吗?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第2段文字描写了美好的乡间图景,请从下列三个方面分别指出“美好”的含义。(不抄原文,简要回答)

A:自然环境:(优美、富饶)

B:社会环境:(和平、安定)

C:人们生活:(自由、快乐)

2 11.第2段的中心意思是( ) A:写渔人意外来到桃花源。 B:写桃花源中人与外人并无差异。 C: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12.根据第2段文字,可概括出一个成语:( 世外桃源 ) 13.用“~~”在第2段中标出最能表达作者社会理想的句子。

14.根据第

2、3两段文字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文字填入括号中。

15.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 )

16.谈谈你的理解: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

17.“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或:文中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的主旨是什么?)请用简短的文字回答。

18.作者所要追求的是一个怎样的理想世界? 19.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0.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21.请你谈谈文章结尾的艺术效果:

A:增加桃花源的神秘色彩

B:给人留下许多悬念和回忆

22.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分析问题。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

23、从桃花源的景和人两个角度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摘录原句并加以概括。)

24、在现代生活中,有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茫然不知,他的朋友说:“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成了桃花源中人了。”这个人说的话意思是什么?用简洁的话来回答。 说他与世隔绝,孤陋寡闻,不问世事

3

25、第②段中“乃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人与外世隔绝久远,还有哪句也显示了这一点:

26、本文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如何看看待这样的理想?

答: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这样的: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

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社会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7、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①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增添了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由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一线贯之。

2、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

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3、本文出现的成语: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5、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6、第三段文字哪两方面内容?

(1)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好客风尚。(2)写村人自叙秦时避乱来此经过。

7、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8、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 9、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廹,自由快乐。

10、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11、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4 使人觉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12、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外界变化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与世隔绝时间长;听见渔人所说的话。

13、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4、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的美好境界?

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5、作者虚构的这个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16、《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

(1)环境奇美。(2)与世隔绝多年。(3)待渔人如此热情。 17、“具、咸”都是“全部,都”的意思,能否互换?

不能,“具”有详尽的意思,而“咸”没有,所以不能换。

18、(1)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2)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1)自然环境:优美富饶。 社会环境:安定和平。 人文环境:自由快乐。 (2) 通过作者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第二段)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定(第三段)来表现出来的。

19、依据文中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桃花源山洞口位于武陵源桃花林小溪尽头。 20、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字定,快乐。 21、你从“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桃源人热情好客,富足安康。

22、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

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从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 23、结合文章,谈一谈你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

它代表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安宁,没有战争,没有压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推荐第4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二、

课文分析

1、渔人怎么发现和进入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 通,鸡犬相闻。

4.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10、桃花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找出相关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表述的的感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7、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三、合作探究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明确: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2.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资源丰富,静谧祥和。

(二)感受桃花源幸福,乐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1.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2.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三)感受桃花源的神秘,奇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人奇。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总结: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四}.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五}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六}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问题探究:

四、深入研讨课文

1.提问:桃源胜境究竟在什么地方?是真有实景还是纯属虚构?作者为什么要虚构?

学生思考,明确:本文纯属虚构。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纷扰,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2、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

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出身处黑暗、*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 自然,它是一个虚构的境地。

3、讨论:

1.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要”通“邀”。

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2.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3.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五柳先生传》,请概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附节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固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注]会意:体会文中的要旨。造:往,到。吝情:隐瞒真情。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考点 1.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

2.重要虚词

(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2)乃不知有汉:竟然 为

(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 其

(1)欲穷其林:这

(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3.多词一义

(1) 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2)便要(yā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都 (4)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4.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

鲜美(古义:鲜嫩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挂齿\")

间隔(古义:隔绝;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 多形容性格)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 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5.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6.一词多义

寻:

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

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离开。)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

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

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

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补足音节,无意义)

④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éi,介词,对,向) 遂:

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向:

①寻向所志(原来) ②眈眈相向(对着)

得:

①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②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

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闻有此人(听说) 穷:

①欲穷其林(形容词做动词,走到···尽头) ②穷冬烈风(深)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穷) 属: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②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③属(zhǔ)引凄异(连续)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其

(1)欲穷其林:这

(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代自己

7.同义词

都——(1)悉:悉如外人(2)皆:皆叹惋(3)咸:咸来问讯(4)并:并怡然自乐

详细——(5) 具:具答之

沿着------(1)缘:缘溪行2)扶:便扶向路

邀请——(1)要:便要还家(2)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8.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志”通“记”,做标记 “缘”通“沿”,沿着。

“具”通“俱”,完全,详尽。

9.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

省主语: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从口入。(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句意:〈渔人〉就丢下船,从洞口进去。)

本文省略主语有多处,如:“(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翻译时一并补出。

省宾语:

例一:问所从来(是“问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句意:问〈渔人〉从哪里来。)

省介词:

例二:林尽水源(是\"林尽于水源\"的省略.)9.四个“然”①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②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③怡然自乐(怡然):愉快的样子④欣然向往(欣然):高兴的样子

桃花源诗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原诗如下: 嬴(yíng)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qǐ)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yān),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qì)。 桑竹垂馀荫,菽稷(jì)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mí)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zǔ)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r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yì)。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狮,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niè)清风,高举寻吾契(qì)。

但现在《桃花源记》出名程度已远远超过《桃花源诗》

桃花园诗译文: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入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推荐第5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前的“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散文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二.字音字形: 1.缘(yuán)

2.豁(huò)然

3.俨(yǎn)然

4.阡(qiān)陌(mò)交通

5.垂髻(tiáo)6.怡(yí)然

7.便要(yāo)还家

8.咸(xián)来问讯

9.语(yù)云

10.遂与外人间(jiàn )隔

三.字义:1.武陵人捕鱼为业

职业

2.缘溪行

顺着

3.忘路之远近的 4.渔人甚异之

对„„感到诧异

5.复前行

向前,往前

6.欲穷其林

穷尽,走完

7.仿佛若有光

8.便舍船

舍弃,放下

9.初极狭

刚开始

10.复行数步

11.土地平旷

开阔

12.屋舍俨然

13.阡陌

交通

14.悉如外人

15.黄发

垂髫

16.并恰然自乐

一起

17.乃大惊

竟,竟然

18.具答之

详细

19.便要还家

20.设酒杀鸡作食

摆设,准备

21.咸来问讯

2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23.率

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

妻子儿女

同县的人

与世隔绝的地方

24.遂与外人间隔

于是

25.无论魏晋

26.皆 叹惋 都

感叹惋惜

27.余人各复延其家

请,邀请

28.辞

告辞离开

29.此中人语云

告诉,对„„说

30.不足为外人道也

值得

31.便扶

向路

32.处处志之

名词动用,做标记 32.及郡下

到了

33.诣太守

34.太守即

遣人随其往

立即

派遣

35.寻向所志

名词,标记

36.欣然规往 计划

37.未果

实现

38.寻病终

随即,不久

39.后遂无问津者

40.遂迷

四.成语:1.世外桃源:古义,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乱、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义,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3.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4.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古义,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今义,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或心情由沉闷一下子变得愉快。

5.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6.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7.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交错相同。 8.黄发垂髫 :老人和小孩。

9.鸡犬相闻 :鸡叫声和狗叫声可以相互听到。 五.句子翻译:

1.缘溪行,忘路之远。翻译:。(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 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翻译: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4.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翻译: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翻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翻译: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翻译:(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

9.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翻译: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现往。未果,寻病终。翻译: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 12.后遂无问津者。翻译: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六.问题:

1.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_____,名______,字_______,生活在战乱苹繁的晋朝.文章虚构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风气淳朴,人人劳作,人人平等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和平安详,和睦团结,平等淳朴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渴望摆脱战乱、剥削、压迫的愿望.(2){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3)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的生活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句子: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最能体现桃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皆叹惋的原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描写桃源人社会风尚从哪两个方面进行的:

人际交往和生活状况。

8.从文中哪两件事情能够看出桃花源是虚构的: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先秦时代来此,衣着又怎么能和晋代人的衣着一样?“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沿着路标走又怎么会迷路?

9.作者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目的及意义:

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10.文中结尾的作用:

“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已在增强故事的真实效果,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11.武陵人发现桃花林,他“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 1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武陵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的经过。

沿溪行,发现桃花林,穷其林,尽于水源,发现山洞,舍船入洞,发现桃源。

13.渔人临别时,桃源人嘱托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反映他们什么心理?结果怎样? 他们怕桃源外的人知道后,干扰了自己和平安定的生活。 渔人没有遵守桃源人的嘱托,直接去报告了太守。

14.桃花源位于:武陵一条两岸都是桃林的小溪源头处的山口处。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境界? 答: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他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对受苦受难的人民深切同情,因此他虚构了这一宁静安乐,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以此来衬托自己的社会理想——对没有战争,没有压迫,和平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16.桃源人与世隔绝,问渔人“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正如: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17.桃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答:写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18.从“初极狭”到“豁然开朗”与陆游的哪句诗韵致相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9.文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0.概括渔人在桃源所见的人:a.衣:悉如外人。B.貌:黄发垂髫。C.行:往来种作。D.情:怡然自乐。

21.概括渔人在桃源所见的景:a土地平旷。B屋舍俨然。C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22.桃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对他们有弊的一面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3.文中描述了几种美?答:桃林美,田地美,民风淳朴美。

2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桃源社会怎样的景象?答:借代。指老人和孩子 。 表现出桃源社会里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生活安乐,无忧无虑。

25.文章

4、5段写太守遣人寻访而迷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用意何在?答:目的在于增强文章的真实感,更充分地表现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心情,同时也说明桃花源在当时社会是一个无法寻觅的地方。

26.初见桃花源的整体感受:豁然开朗。

27.写桃花林的美好有什么作用?答: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做铺垫。

28.桃源人来这的原因是什么?答:避秦时乱。

29.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答: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再过动荡的生活。

3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用《大道之行也》中那句话来形容?答: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1.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2.写桃源人与世隔绝久远的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3.课文中表现渔人不讲信用的句子: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34.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从文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发现桃源 ——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35.桃源人见到渔人大惊的原因是: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已经很久没见到陌生人了。

36.本文从哪几方面对桃源人进行描写?答: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精神风貌。

37.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答:a.为自己与世隔绝久远,消息闭塞而叹惋。B.为桃源外社会动荡而叹惋。C.为世人饱受战乱之苦而叹惋。 七.古今异义: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很像。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及邮电事业的统称。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间隔:古义,断绝往来;今义,距离。

推荐第6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晋太元1中,武陵人2捕鱼为业3。缘4溪行5,忘路之远近6。忽逢7桃花林,夹岸8数百步,中无杂9树,芳草鲜美10,落英11缤纷12。渔人甚异之13。复14前15行,欲16穷17其林。

林尽水源18,便19得20一山,山有小口,仿佛21若22有光。便舍23船,从口入。初24极狭,才通人25。复行26数十步,豁然开朗27。土地平28旷29,屋舍30俨然3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32属33。阡陌34交通,鸡犬相闻35。其中往来种作36,男女衣着37,悉38如外人39。黄发垂髫40,并41怡然42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43,问所从来44,具45答之46。便要47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48来问讯49。自云50先世51避秦时乱,率52妻子53邑人54来此绝境55,不复56出焉57,遂58与外人间隔59。问今是何世60,乃61不知有汉,无论62魏晋。此人一一为63具言64所闻65,皆叹惋66。余67人各复延至68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69。此中人语70云:“不足71为72外人道也。”

既73出,得其船,便扶向路74,处处志之75。及郡下76,诣77太守,说如此78。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79,遂80迷,不复得81路。

南阳刘子骥,高82尚士83也84,闻之,欣然85规86往。未果87,寻88病终89,后遂无问津90者。 [1-2] 白话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4]

创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

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归去来兮辞(并序)1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2。幼稚盈室3,缾无储粟4,生生所资5,未见其术6。亲故多劝余为长吏7,脱然有怀8,求之靡途9。会有四方之事10,诸侯以惠爱为德11,家叔以余贫苦12,遂见用于小邑13。于时**未静14,心惮远役15,彭泽去家百里16,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7。何则18?质性自然19,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20,违己交病。尝从人事21,皆口腹自役22。于是怅然慷慨23,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24,当敛裳宵逝25。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6,情在骏奔27,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8,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29,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30。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31?既自以心为形役32,奚惆怅而独悲33?悟已往之不谏34,知来者之可追35。实迷途其未远36,觉今是而昨非37。舟遥遥以轻飏38,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39,恨晨光之熹微40。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41。僮仆欢迎,稚子候门4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43。携幼入室,有酒盈樽44。引壶觞以自酌45,眄庭柯以怡颜46。倚南窗以寄傲47,审容膝之易安48。园日涉以成趣49,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50,时矫首而遐观51。云无心以出岫52,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53,抚孤松而盘桓54。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55。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56?悦亲戚之情话57,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58,将有事于西畴59。或命巾车60,或棹孤舟61。既窈窕以寻壑62,亦崎岖而经丘63。木欣欣以向荣64,泉涓涓而始流65。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66。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70。怀良辰以孤往71,或植杖而耘耔72。登东皋以舒啸73,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74,乐夫天命复奚疑75! [1]

白话译文

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剩余的粮食,67

68

69赖以维持生计的本领我还没有找到。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处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心情激动不平,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看到这一茬庄稼成熟,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乙巳年十一月。

回去吧!田园都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被躯壳所役使,那为什么悲愁失意?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我确实入了迷途,但不算太远,已觉悟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曾经的行为才是迷途。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轻快前行,风轻飘飞舞,吹起了衣袂翩翩。我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恨天亮的太慢。

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幼儿们守候在门庭等待。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我带着幼儿们进入屋室,早有清酿溢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倚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一种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头望着远方。云气自然而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手抚孤松徘徊。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以亲人间的知心话为愉悦,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忧愁。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西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了。有时叫上一辆有帷的小车,有时划过一艘小船。有时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有时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草木茂盛,水流细微。羡慕自然界的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

算了吧!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放下心来任其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富贵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没有希望的。趁着春天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放下手杖,拿起农具除草培土;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傍着清清的溪流吟诵诗篇。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4]

创作背景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陶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404),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至义熙元年(405),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白话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凭母亲替人洗衣做封面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所以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佩托夫卡镇也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岁月。红军解放了谢佩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什维克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 朱赫来很友好,教保尔学会了英式拳击,还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一次,因为解救朱赫来,保尔自己被关进了监狱。而后敌人因疏忽把他错放了,保尔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来到了冬妮娅的花园门前,纵身跳进了花园。由于上次钓鱼时,保尔解救过冬妮娅,加上她又喜欢他“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他的到来让她很高兴。保尔也觉得冬妮娅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他们都感受到了朦胧的爱情。为了避难,他答应了冬妮娅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娅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他把弟弟柯察金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 [2]

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 一次参加工友同志的聚会,保尔因带着穿着漂亮整洁的冬妮娅同去,遭到了工友们的讥讽和嘲笑。保尔意识到冬妮娅和自己不是—个阶级,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但却被她回绝了,两个人的感情不得不产生分裂,从此保尔便离开了冬妮娅。等到在修筑铁路时又见到她的时候,她已和一个有钱的工程师结了婚。 [2]

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与团委委员丽达在工作上经常接触,可是保尔以“牛虻“精神抵制自己对丽达产生的感情,后来他又错把丽达的哥哥当成了她的恋人,最后下定决心断绝了他们的感情,因而失去了与她相爱的机会。 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 [2]

在海滨疗养时,他偶然认识了女民工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 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保尔一度灰心丧气。后来,他振作了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

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生活的铁环已被彻底粉碎,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朱赫来是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他身体宽大而结实,平时不苟言笑,言语简单明了,但生动易懂。他喜欢聪明的孩子,善于循循善诱,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的言语表达出来,在和保尔一起生活的时间里给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对保尔思想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他无私,愿意将自己的本领教给他人,不会想到做任何的保留,同时善于结交他人,关心他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富有魅力,遇事沉着,有主见,认真负责,雷厉风行,组织能力强,善解人意,对朋友能够雪中送炭,给予实际的帮助。他对自己所走的道路十分了解,对敌人有火一般的愤怒与憎恨,不屈不挠坚决地和剥削者做顽强的斗争。朱赫来整个人就像一棵多年的结实的橡树有力而坚定。 [1]

推荐第7篇:桃花源记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A.哺育(pǔ) 雏形 苦心孤诣(yì) 迫不急待 .. B.馈赠(kuì) 侧隐 叱咤风云(chà) 闲情逸致 .. C.污秽(huì) 诀别 鲜为人知(xiǎn) 无动于衷 .. D.嫉妒(jì) 收敛 吹毛求疵(cī) 苍海桑田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书为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沉静。 .. B.如果说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那么宁静的山村则是静谧的美。 .. C.中博会开幕之际,杜甫江阁燃放的焰火五彩斑斓,将星城的夜空点缀得分外美丽。 .... D.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依依不舍,期待着能在新的校园再次相逢,共享天伦之乐。 ....3.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我们希望看到一个落英缤纷、屋舍俨然、民风淳朴的都市桃花源。(俨然:形容庄严。) .. B.“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总理的话语像和煦的春风温暖了人们的心。(和煦:温暖。) .. C.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D.教育要得到长足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全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部门加强内部改革,增强造血功能。(造血:比喻部门、组织、单位等从内部挖掘潜..力,增强自身的实力。) 4.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天气慢慢炎热起来了,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

B.从学雷锋活动中,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实质。

C.长沙市正在修建地铁,地铁开通之后,将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

二、阅读说明文,完成文后各题。(共8分)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套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第二碳足迹。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③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⑤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水稻生产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⑦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度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费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冯云 有删改) 5.下列说法与“低碳生活\"无关的一项是

A.低碳生活指的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 B.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

C.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 D.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

B.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C.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 D.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

7.对文章第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下定义 分类别 作比较 B.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C.列数字 分类别 打比方 D.下定义 举例子 列数字 阅读下面这篇记叙文,完成文后各题。(1 0分) 种春风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 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

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很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CD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

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2000元,我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俩谢谢你!”

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 (虹 莲 有删改)

8.文章划线句“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9.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10.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

有些嫌恶→无可奈何→猛然打动→□→□

11.文章的标题“种春风一有什么深刻含义?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3)无论魏晋: (4)处处志之: (5)甚异之: (6)咸来问讯: 2.翻译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4.《桃花源记》一文作者设计渔人再找到桃花源而不得,刘子骥“未果”,这样设计有什么用意?为什么作者要设计这样的结局?联系作者的生平简要分析。

l2.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3.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他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因此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此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然而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这样的理想的地方无处可寻是不存在的,含蓄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1.C(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 chì zhà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沧海桑田: 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的变化很大。也说桑田沧海/迫:急迫。待:等待。及:到。急得不能再等待了,形容心情急切。)2.D(伦:人与人的关系。指父子、兄弟、夫妻、亲戚之间的关系。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注意适用范围,只能是亲人之间,不可用于同学、朋友之中)3.A.4.c.5.B.6.D.7.D(初中阶段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画图表等) 22.(2分)对他人的关爱之心(意思相近即可) 23.(3分)①外表的寒酸与心灵的美好形成对比(或用外表的寒酸衬托心灵的美好)②欲扬先抑(意思相近即可) 24.(2分)隐隐不安(震惊) 别样温暖 (意思相近即可) 25.(3分)希望人人都能关爱别人,并能把这种爱心传递给每个人。(意思相近即可)

推荐第8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

很欣赏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场虚妄。其实,经年过往,每个人何尝不是在这场虚妄里跋涉?在真实的笑里哭着,在真实的哭里笑着,一笺烟雨,半帘幽梦,有许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不是不寂寞,只是不想说。

于无声处倾听凡尘落素,渐渐明白:人生,总会有许多无奈,希望、失望、憧憬、彷徨,苦过了,才知甜蜜;痛过了,才懂坚强;傻过了,才会成长。生命中,总有一些令人唏嘘的空白,有些人,让你牵挂,却不能相守;有些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

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都需要有适合自己的地方,用来安放灵魂。也许是一座安静宅院,也许是一本无字经书,也许是一条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都是驿站,为了将来起程不再那么迷惘。

红尘三千丈,念在山水间,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因为爱,所以放手;因为放手,所以沉默;因为一份懂得,所以安心着一个回眸。也许,有风有雨的日子,才承载了生命的厚重;风轻云淡的日子,更适于静静领悟。

深深懂得: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符合想象,有些时候,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也有些时候,星不是夜的故事,情不是爱的故事。生命的旅途中,有许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许多事看着看着就淡了,有许多梦做着做着就断了,有许多泪流着流着就干了。人生,原本就是风尘中的沧海桑田,只是,回眸处,世态炎凉演绎成了苦辣酸甜。 喜欢那种淡到极致的美,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款步有声,舒缓有序;一弯浅笑,万千深情,尘烟几许,浅思淡行。于时光深处静看花开花谢,虽历尽沧桑,仍含笑一腔温暖如初。 其实,不是不深情,是曾经情太深;不是不懂爱,是爱过知酒浓。也许,生活的阡陌中,没有人改变得了纵横交错的曾经,只是,在渐行渐远的回望里,那些痛过的、哭过的,都演绎成了坚强;那些不忍遗忘的、念念不忘的,都风干成了风景。

站在岁月之巅放牧心灵,山一程,水一程,红尘、沧桑、流年、清欢,一个人的夜晚,我们终于学会了:于一怀淡泊中,笑望两个人的白月光。

盈一抹领悟,收藏点点滴滴的快乐,经年流转,透过指尖的温度,期许岁月静好,这一路走来,你会发现,生活于我们,温暖,一直是一种牵引,不是吗?于生活的海洋中踏浪,云帆尽头,轻回眸,处处是别有洞天,云淡风轻。

有一种经年叫历尽沧桑,有一种远眺叫含泪微笑,有一种追求叫浅行静思,有一种美丽叫淡到极致。

给生命一个微笑的理由吧,别让自己的心承载太多的负重;给自己一个取暖的方式吧,以风的执念求索,以莲的姿态恬淡,盈一抹微笑,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美的风景。看破、放下,让自己的心身回归自由、自在!让自己的灵魂有一个寂静的歇息处!

推荐第9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课下有同学问,老师啊,桃花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生杂说:是虚构的。 师:作者虚构的桃花源有怎样的魅力令古今中外的游客痴迷地探寻?他为什么虚构这个桃花源?从大家给我的问题纸条上看出,这些都是同学们想迫切了解的。这节课我们师生也来一次探寻,深入了解桃花源究竟是怎样的所在?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细细读书,在文中找依据。

师:看你微笑地望着老师,你来回答吧。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与外界隔绝的闭塞的地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另外,渔人出来之前,桃源人还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是啊,他们从秦到东晋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了近600年了,仍然不愿与外界沟通,你看书很细致哦。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美好快乐安宁的地方。

师:喔,你一下说出了这么多。请分别说一说理由。

生:因为这里的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树竹子,环境优美,这里的房屋整齐,没有出现倒塌,说明不是破败景象,而是安宁的。快乐是指的老人和孩子怡然自乐,还有壮年人在田地里劳动,也是快乐的。

师:你说得有条有理的,尤其是从房屋整齐想到社会的安宁,是很难得的。 生:我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也看出社会的安定。 师:请说说你怎么想的。

生:小路交错相通,说明他们安心到田间劳动,有鸡叫有狗叫,说明家禽都活得好好的,没有乱军来抢。(全堂大笑)

师:是不是看抗战片里日本鬼子抓鸡宰羊杀狗的? 生:我想,古时候发生战争也避免不了。

师:你的联想很丰富,说得对。连家禽都能舒展地鸣叫,唱着最动听的歌,这个社会一定是安定的。

师:再请同学们推测一下,这里的壮年人从事什么劳动? 生:种田。

生:养鱼,因为有池塘。 生:种桑树,养蚕。 生:织布。 生:做衣服。 生:酿酒。

师:看来这里的行业很多的,百姓能安居乐业,确实是个好社会。 生:我补充,其中往来种作,从中看不出忙碌,我看出的是悠闲。

师:你的语感很好哇,这里的劳动是轻松的,而不是被迫的,把劳动当作享受,体现出一种精神的愉悦,你很了不起!

生:我认为桃花源里的人都非常热情好客。 师:哦,你有了新的发现,看到了桃源的人情。

生:渔人来到后,他们立刻请他回家,并且还用酒饭招待他,后面还有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都很热情。 师:对,一个陌生人的到来,他们都这样倾其所有,拿出最高质量的盛宴款待他,何况是他们自己人呢?这里的人多么真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么友好融洽!

生:我认为这里还是个富裕的地方。 师:你怎么看出的富裕呢?

生:因为他们有酒有肉,客人来了设酒杀鸡作食,开宴会。 师:精细的地方被你发现了!细读推想才会有收获。 师:大家再推测一下,他们有了收入是否缴税? 生:不缴。

师:你是如何知道呢?

生:因为当时他们出来的时候率妻子邑人来的,都是一家人,谁跟谁啊,没必要缴。

师:(微笑)小脑袋挺机灵。也就是说,这里没有人从他们的收成里克扣。 生齐:对,没人剥削他们。

师:你们从历史课上学的“剥削”这个词吧。其实啊与《桃花源记》一并流传的还有《桃花源诗》,在这方面诗要写得更清楚些。(出示字幕:“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请学生齐读)桃花源里没有税收,没有剥削,也没有官府的压迫,这个社会是和谐自由的。

师: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生:社会的安定,没有战争。 生:要有美好的环境。

生:人与人关系融洽和睦,人人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生:没有剥削和压迫,社会和谐。

师:陶渊明的思想很有生命力呀,我们现代人都可以和他交流呢。桃花源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这里和平安宁,人情淳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陶渊明梦想中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

生:不能。

师:文中有没有暗示?

生:有,结尾处渔人记号找不到了,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暗示了这个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师:除了结尾处的复寻而迷,还有什么地方有暗示? 生:开头的桃花林,是纯一色,很少见。

师:对,桃林中无杂树,年号、地点含混,渔人也没有名字。

生:还有他们穿的衣服,也暗示了这不是真实的故事。桃源人与外界隔绝600年了,还和东晋人穿的一样,既然不通音信,怎么会一样?这也说明是个神奇的地方。

师:你的回答更令老师惊讶,你的解释说得通,而且很符合这个故事的神秘性,谢谢你!同学们,如果细心阅读全文,就会感到作者处处在暗示这个桃源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社会里根本找不到,它再美丽,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国而已。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生:当时的东晋是历史上比较*的时期,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好向往。 生:为了让劳动人民看到,虽然当时社会黑暗战乱,以后还会出现好社会的,不让百姓失望。

师:两位同学谈得都有道理。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请看下面一段资料(出示字幕):请学生齐读。

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 刘毅传) 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宋书 荆州蛮) 师:“蛮”就是南方。据说当时的南方没有赋税。我们刚刚学过《大道之行也》,在孔子的大同社会里,“男有——

生接:“男有分,女有归”

师:可是,当时的现实是男子没有职业,女子不能婚配。由于常年的战乱和繁重的赋税,土地荒芜,民不聊生。这是陶渊明构想理想社会的现实基础,另一个现实就是黑暗的门阀士族制度。(出示资料,并读出)

士族制度就是以人出身高低作为评介的唯一标准,出身名门叫士族,出身寒门叫庶族,士族地位显贵,庶族得不到重视。

生:老师,那时没有科举制度吗?(学生一脸愤慨)

师:还没有。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成熟于宋朝,东晋时期还没有形成。在那个制度下,出身成了评判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只要出身名门,就算是个是庸才,也会得高官厚禄,,如果出生在寒门,即使才高八斗,也不会得到重用和发展。陶渊明生活在这样一个政治黑暗的时期,“大济于苍生”的壮志难酬,他的心中是悲愤的。就文学创作而言,作者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揭露现实,如《礼记》中的《苛政猛于虎》,出示:

孔子适齐,过泰山,有妇人哭于墓,使子路问之。答曰:昔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也,今吾子又死也。子路曰:何不去乎?妇曰:无苛政。子路以告。孔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这段文字就是直接揭露当时的严酷的苛政,另一种是憧憬和幻想,用反常手法来表现,比如《天上的街市》。郭老通过天上街市美好幸福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对当时封建制度的强烈不满。陶渊明采用的是——

生:虚构,幻想。 师:陶渊明深切体验到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忧苦,多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对劳动人民产生浓厚的感情,他用一个读书人的良知为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呼唤着人间乐土,因此他的桃花源也代表了劳动人民渴望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盼望有这样一方净土并长期住下去啊。同学们,我们再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没想到学生立刻喊:不——愿——意。 师:都不喜欢吗?喜欢的举手。

师:有两位。不喜欢的呢?(其余都举手)你们先讨论讨论。(生讨论) 师:先请两位喜欢的同学来谈。

生:那里的环境好,主要是可以不写作业。

师:你的桃源是没有学习没有作业的地方啊,我知道你不是不爱学习,可能是作业太难对吗?

生:是。

师:你可以找老师同学解决,可千万不要逃到桃花源里去,那里的人也要学习的,现在是学习化社会。(笑)

生:我不喜欢。现在我们多先进,有电视,有汽车,他们连个马路都没有,都是田间小路,那么窄,怎么走啊。

师:你不喜欢那里,是因为落后对吗? 生:是。 生:我也不喜欢,桃花源里不与外界联系,学不到外面先进的技术,他们发展太慢,科技不会太发达。

师:你的眼光很高远喔!只有开放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不过当时能对外开放么?

生:不能,当时他们进入桃源时在秦朝末年,社会动荡,外面的社会不如桃源里面,所以他们不能开放。

生:能开放,后来又经过西汉,很强盛呢,他们隔几年就应该出来看看。(大笑)

师:他们远不如我们的同学有远见卓识哦!他们一直不出来,进去时是秦朝,外面是*的,渔人偶然进入时是东晋,外面还是*的,也不知道外面有过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也没有经历过强盛的时期。看来,闭塞是有许多弊端。

生:我不喜欢,就那么一小块地方,每天看见的都是那几个人,太无聊了。 师:你觉得不断地更新,才有乐趣是吧。

生:我不喜欢长期住在那里,可以想象他们的人口质量也不会好高。 师:怎么说呢?

生:人少闭塞,发展慢,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口,因此优秀的人不会太多。我不喜欢死气沉沉的地方。

生:我也不喜欢,因为那里没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才有进步,我喜欢竞争。 生:当时的外界很*,现在我们的社会非常和平,就不喜欢到哪里去了。 师:大家谈得非常精彩,小小年纪都成社会学家了!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推荐第10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说课稿

辛集市田家庄中学 九年级 潘哲

一 说教材分析:

1陶渊明是我们初中八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位老朋友,共有他的四篇作品。为了让学生能够逐渐的了解这位东晋著名的诗人,在学习《桃花源记.》之前,我已经带领学生学习了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对陶渊明的生平、性格特点、人生志趣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桃花源记》,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容易,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

《桃花源记》之所以是一篇经典的文章,不仅仅在于它的语言优美,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更重要的是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是历代老百姓心中的美丽的梦,所以这篇文章才会流传千古。我认为,新课程标准提到了,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课,除了基础的知识传授外,我会把重点放在通过古今对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上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上。 2.说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熟读成诵,理解文章的内容。 ●能力目标:积累迁移,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3.说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八年级学生知识积累的有限,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难点可以这样确定: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3、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CAI)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才能。

二、说教学方法

1.赏读法。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般的社会,和平恬静,怡然自乐。它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因此,我把本节课设计为赏析课,以“美”为突破口,开展教学,突出重点。

2.想象法。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意图,评价桃花源社会。

2.讨论探究法。根据新课标理念,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贯彻这一思想,同时有效地突破难点,我设计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启发学生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弄清“桃源”是“世外”的,而不是现实的。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摄取知识,培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其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教师导:诵读感知 —— 分步品读 —— 积累迁移 学生学:感受“美”—— 欣赏“美 —— 创造“美” 具体操作如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投影显示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归园田居》,让学生读读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这样学生既可以温故,老师又可以自然地导入新课。然

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一起走近陶渊明,并板书题及作者。并简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习得语感,积累感性材料。其具体步骤是:

1)学生听配乐朗诵,以此为示范向导,让学生进入情境;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来读。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此时,教师用幻灯片把一些易读错的字(如阡陌、郡下、诣、骥、邑人)投影出来,供学生参考。

“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3、分步品读,理解、欣赏文章精妙的意境之美。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环节分两步进行:

1)带领学生欣赏桃源的自然美

这一环节的设计以“桃源美景”为核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描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让学生个别地朗读课文第

一、二段,启发其他学生思考:渔人在河两岸以及从山口进入桃花源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并要求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接着,我在屏幕上投影出桃源风景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的又是怎样的画面?同时,我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学生。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引导学生体会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画卷——社会美。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理解桃源的社会美,才能真正理解本文的主旨。因此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理解“世外桃源”的社会美,深化学生的美感,

先启发学生思考:“桃花源除了景美,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美?”学生回答之后,在屏幕上投影幻灯片,让学生以渔人或村人的身份讲述这里生活的美。目的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去发现“美”,创造“美”,更进一步地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这里没有战乱,没有阶级,没有纷争,没有忧伤,处处恬静,人们过着怡然自乐的生活,是一幅幸福、快乐的美妙生活画卷。

4.、整合评读——古今链接:

这是教学的难点,主要通过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讨论来突破,同时使用多媒体幻灯片辅助教学,提供背景资料。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对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积极地人生态度。。

具体做法:世外桃源没有战争,我们的国家社会安定。世外桃源风景优美,我们现在的家乡也很美,例如新农村建设,润泽胡公园。世外桃源老人孩子生活幸福,我们现在老人有医疗保障,学生有贫困生补助。我们就生活在里世外桃源,这曾经是陶渊明美丽的梦,这是无数革命烈士追求的梦,我们应该感到幸福,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更要热爱我们的国家,把它建设得更美丽,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 5 课后作业 《写给陶渊明的一封信》。

四、说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桃源故事: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桃源之美:美、乐、奇

桃源情结:虚构的故事 理想的社会 情感的寄托

第11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练习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是(

)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 (填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缘溪行 忽逢桃花林 落英缤纷 欲穷其林 土地平旷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处处志之

诣太守 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欣然规往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3、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缤纷: 开朗: 阡陌: 交通: 俨然: 怡然: 妻子: 邑人: 绝境: 外人: 间隔: 无论:

不足: 未果: 问津: 垂髫:

4、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

6、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

7、“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 各”“ 皆”有什么作用?

8、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

10、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12、根据文章内容,上下两句分别用“桃花林”“桃花源”(在句中的位置不限)。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

13、用原文回答:

(1)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 , 。 (2)、写世外桃源社会环境平静安定的句子: , 。 (3)、写桃源人生活恬静舒适的句子: , 。 (4)、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 。 (5)、《桃花源记》中写出渔人初进桃花源的感受的成语: 。

(6)表达世事沧桑变化,浑然不觉的心境,今天常引用陶潜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 , 。 (7)、《桃花源记》中可以用来形容春色美妙景致迷人的成语: 。

14、读完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15、文章开头一段是什么描写?由此段描写及第二段发现桃源你能联想到古代哪两句诗?

16、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找桃源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第12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力求学生运用想象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首先要强调读准字音,语句流畅,其次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四字句,强调要注意读出对称感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品读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象、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象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及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华出众,却主动辞官,欣然耕作;他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人生境界,他宁可归隐也不愿在世俗之中玷污自己的高洁,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归隐田园的隐士,这个人是谁呢?大家请回答。(引导学生回答:陶渊明。)

大家都知道陶渊明是个隐士,他拒绝与世俗权贵的合作,那他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看看陶渊明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美好生活图景。

二、作者简介:

师: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看屏幕,(教师点击课件2,展示“作者简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桃源之美

桃花源里的生活究竟具有什么样的魅力令人们如此地向往并痴迷的寻找呢?请大家听课文的配乐朗读,初步感知桃源之美。(教师点击课件3——4,展示课文的配乐朗读及相应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

四、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具体步骤如下: (1) 集体朗读课文。

强调应读准下列字的音:(教师点击课件5,加以展示,学生集体朗读一遍读音,然后再齐声朗读一遍课文,教师点击课件6——12进行配乐朗读。)

(2)总结本文应掌握的文言字词及句法

作为文言文,这篇课文我们应该掌握哪些文言字词及句法呢?(教师点击课件13,展示内容并点拨读一遍。)这些内容我们放在第二课时作为重点问题并加以解决。学生回答在:略

(3)、疏通文意,划分段落。

本文故事性强,内容比较简单,在课下,我们疏通了文意,那么,本文可以划分为几部分呢?各部分又写什么内容呢?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举手回答。(教师点击课件14,展示内容。)

学生回答在:略

五、赏读课文,感悟桃源之美。

(一)、问题探究:

通过对课文的初步学习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在文中找出依据。(对课文进行深层探究)

学生回答:如

(1)我认为桃花源是个与外界隔绝的闭塞的地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另外,渔人出来之前,桃源人还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2)我认为桃花源是个美好快乐安宁的地方。

因为这里的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树竹子,环境优美。这里的房屋整齐,没有出现倒塌,说明不是破败现象,而是安宁的。另外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也能看出社会的安宁。快乐是指的老人和孩子怡然自乐,还有壮年人在田间劳动,也是快乐的。

(师补充:你说的很好,连家禽都能舒展的鸣叫,唱着最动听的歌,看来这个社会一定是安详的。请同学们推测一下,这里的人都从事什么劳动?

生回答:如: 生:种田。

生:养鱼,因为有池塘。 生:种桑树,养蚕。 生:织布。酿酒。 ……

师:看来这里的行业很多,百姓能安居乐业,确实是个好地方。) (3)、我认为桃花源里的人都非常热情好客。

渔人来到后,他们立即邀请,并且还用酒饭招待,其余人又各复延至其家,他们都很热情。

(4)、我认为这里还是个富裕的地方。因为他们有酒有肉,客人来了设酒杀鸡作食,开宴会。

……

教师小结:大家回答的都很精彩,都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对桃花源的认识,桃花源的确是美的,那么桃花源究竟美在哪里?(教师点击课件,15,)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呢?

学生讨论,回答,如:

这里环境幽雅,这里的人生活的十分快乐,这里的社会非常和谐。(教师点击课件16,总结,加以展示)

(二)、品味桃源之美。

古人云“品韵方晓丝竹雅,执毫始觉草篆神”,也就是说,只有细细品味才能知晓丝竹这两种乐器的优雅,只有拿起笔来才能感觉草书篆书的神奇。这篇课文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美”。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的句子,(一人朗读与集

体朗读)教师启发: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头脑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教师点击课件17,加以展示)

学生回答,如:

* 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杂树,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红色的彩霞。

*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一块大毡子。 *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池水清澈,鱼儿悠闲…… * 这里的桑珠美,你看 ,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这里的人生活的美,你看,老有所样养,幼有所长,人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等。

教师最后小结:大家描绘的都很精彩,的确,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优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和平安宁,美在静谧祥和。

(三)、深入研讨课文,了解写作目的。

1、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如此美丽,但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能存在么?在文中找出依据。

学生回答,如:

生:(1)不存在。依据:文章结尾处渔人记号找不到了,当时名人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来,再无人问津。暗示了这个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生:(2)开头的桃花林充满了神秘色彩,是纯一色的,很少见。另外,年号、地点也不详,我觉得作者是在暗示这个桃源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社会根本找不到,它再美丽,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是作者心中的理想而已。

……

2、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的理想社会?本文的写作目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如:

生:(1)、当时的东晋是历史上比较*的时期,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理想。 生:(2)、为了让劳动人民看到,虽然当时社会黑暗、战乱不止,以后还会

出现好的社会,不让百姓失望。

教师总结:有人说桃源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所在,通过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桃花源不仅不是陶渊明的消极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当时战乱频繁,赋税繁重,土地荒芜,民不聊生,陶渊明生活在这样一个政治黑暗的时期,心中是悲愤的,他深切体会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忧苦,多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对劳动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用一个读书人的良知,为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呼唤着人间乐土,因此,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这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因此,本文的用意(也就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对社会现实(政治黑暗,连年战乱)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师点击课件18,展示答案)

3、下面大家再讨论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桃花源如此的令人心驰神往,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学生回答,不愿意。理由: 如:

生:(1)现在我们多先进,有电脑,有汽车,有飞机,那里连个马路都没有,都是田间小路,又那么窄,怎么走呀!

生:(2)我也不喜欢,桃花源里不与外界联系,学不到外面的先进技术,他们发展太慢,科技不会太发达。

生:(3)我也不喜欢。因为那里没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才有进步,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放在社会竞争的洪流中才能提升自己,我喜欢竞争。

……

学生回答,愿意。理由: 如:

生:我喜欢那里。现在的环境遭到了污染,严重威胁人的健康,那里优美的环境令人心驰神往,

生:我喜欢那里。那里虽然闭塞,但那里人不会得奇怪的病,那里没有“三聚氢氨”。

……

教师总结:大家谈的都很好,至于这个桃花源,我想,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境界、美的象征。陶渊明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虽然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现在让我们齐声朗读一遍课文,再次品味、感悟一下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之美。(教师点击课件6—

—12,进行配乐朗读)

六、课文总结: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如今我们的社会于东晋相比,不是桃源胜似桃源,陶渊明的理想已经实现了。时代的车轮仍在奔驰,不管今后的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和平、安宁、幸福”的生活愿望不会改变,北京2008鸟巢的建筑布局不正体现了这种思想理念吗?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上下求索这种和平安定幸福的生活图景吧!

七、布臵作业:

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一篇文章。

教学后记

本节课注重对作者思想的领悟,并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研读文本也比较细致,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领悟了作者的理想,也多了一份社会责任感,文言知识点的学习留待第二课时,这样,就避免了一上课就记文言知识点的枯燥。

第13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语文第三册第25课——《桃花源记》。这是一篇历尽千年风采依然的老课文,为后人描绘出一个美好的生活梦想。“世外桃源”一语已脍炙人口,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国的代名词。陶渊明明净的语言如一泓清泉,没有一点杂质,这种语言风格很值得品味。今天我将巧借白板,为大家呈现一堂全新的《桃花源记》。 说课标:

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课标,结合课文特点及学生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学习,积累几个古今异义词。

2、指导以多种形式的读理解文本,品味语言,感受桃花源的美好。

3、深入探究,指导学生理解作者思想倾向及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品味语言,感受桃花源的美好。 教学难点是: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及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说教法学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突破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我共设计这样五个环节:

一、观看视频,激趣入题

二、自主阅读,品味交流

三、深入探究,感悟主题

四、情境赏读,对话作者

五、分享收获 ,推荐阅读

一、观看视频,激趣入题

先放图片,这是哪里?想去吗?播放一段视频,后世的探访桃花源的很多,这是最经典的一个。为什么这么多人去探访呢?因为它美,它到底美在哪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字桃花源,感受它的美。打出课题:作者

二、自主阅读,交流分享

(一)听读课文:注意停顿节奏

(二)自主阅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做好批注。(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批注情况:我的收获:喜欢的句子赏析,新知识的获取,我的疑问,我的感悟)

(三)交流分享: 先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预设:

A环境美,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仅用22个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

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教师小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语言质朴,格式齐整,显得次序井然,有一种原始的美。

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B劳动美、人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社会风尚美,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教师及时借机出示白板)

D用词很美: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字句很整齐,用词明净凝练,描绘出了一种令人神往的自然之美。 注意几个词:鲜美 跟其相似的还有哪些词?(白板出示) 师:是的,文字给了我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刚才的图片难以表现作者的文字内涵。

喜欢这些句子,多读,文字的音韵美、节奏美,才能真正感受到。个人读,读出作者的心情。集体读,背诵。

E我读出了句式错落美,整齐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等 (四)联想运用:

1.《追求人类更大的自由》 我们学过的《月亮和白兔》中,

她来到林中草地,一边无忧无虑地嬉戏,一边心旷神怡地赏月。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2《失根的兰花》中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笨拙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 教师点评:

这位同学是最善于读书学习的。

运用:读过的作文中:夜幕四合,华灯初上,感觉真好,希望我也能化用到作文中。

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多彩而又圆润的油画之中。树,轻拂着;草,摇曳着。身旁是深邃的回廊,宁谧的曲径。近处,一边是夕阳中闪着金光的梧桐树,一边是蓝天下散发着清香的翠竹林。远处还有流光溢彩的喷泉和绚丽缤纷的花坛作为点缀,此情此景,谁能不醉?

作者的语言朴素精练、富于变化的语言,我们能学得一鳞半爪也是收获。

此环节为自主阅读,让学生自由畅谈自己静心阅读的体会,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让学生从分享阅读的体验中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教师适时从学生的交流中捕捉到教学的重点---品味语言,并进行强化,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三、深入探究,感悟主题

有同学提出疑问:桃花源到底存不存在呢?大家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依据。

预设:忘路之远近遂迷,不复得路。 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竟然找不到呢? 主要通过三方面来解读难点:

(一)赏短语悟主题 1.黄发垂髫(助读)

回到陶渊明的淘气堡中。为什么要写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屏显): “黄发”指老年人、高寿者。东汉王允《论衡·无形》云:“人少则发黑,老则发白,白久则黄。”于是古代文献中,常用“黄发”来形容年老高寿者。

垂髫:指的是孩童。古人蓄发,孩童头发自然下垂,而到成年之后,便束发加冠。(此处由学生自己解答) 助读

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 礼运》有谈到: (屏示:)学生默读一遍,再齐读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礼记·礼运》

B:老人能安享晚年,儿童能自由健康成长,任何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怀) 也就是说,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的大同社会,一定要有老幼欢乐、共享天伦的场景。 2.“鸡犬相闻”

有一个词,很好得衬托了农村生活的宁静。

我曾经在古代思想家老子的“理想国”里读到它。哪个词?“鸡犬相闻” (先默读,再齐读教师提供资料,屏示:)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老子《理想国》

(一生说含义:理想的国家是这样的:国土很小,百姓不多……有甜美的饮食,美观的衣服,安适的居所,欢乐的习俗。因为都是小国,所以各国的人民彼此都可看到,鸡鸣狗吠的声音也可以听见。) (三)引背景悟主题:(联系已学的历史知识)

东晋,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赋税繁重,他不满这种社会现实,却又无力改变。在57岁时写了《桃花源记》,来虚构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找不到的。而作者陶渊明正是通过这个虚幻,但却美好无比的“世外桃源”,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也寄托了自己欲归隐山林的愿望。 A我觉得这跟上学期我们学的《天上的街市》写法是一样的,用对未来的向往衬托当时社会的黑暗。(会联系旧知识很好) 小结:

这是陶渊明精神世界里的美好天地!

陶渊明为我们描画了一个农耕时代的理想社会的标本! 怀着美好的向往,齐声朗诵:“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

(三)辨人物悟主题(5)出示人物图片。

有人说,陶渊明是逃避社会现实的,他不如韩信、包青天、狄仁杰、等,元芳,你怎么看?通过辩论,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 预设

A:我喜欢韩信,能忍得胯下之辱,以待东山再起…… B:我喜欢包青天,……

C:我觉得陶渊明过于刚强,刚强其实就是脆弱!

D:我觉得陶渊明可以有自己的活法,这不是软弱。起码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像印度的甘地一样。

师小结:隐忍或许是为了更好的反抗! 千里马短暂的驻足,是为了更远得驰骋!

微博上的话:中国人的终极的梦想,无非诗酒田园!(屏显)

是两种不同的追求和生活方式。

包青天、狄仁杰为民做主、敢言直谏、英明刚直,勇敢地治理社会,参与扭转贪官当道的局面。我们可以学习他们,长大后积极改造社会。是一种“入世”的思想。

陶渊明弃官回乡,用诗文抒发美好的向往。我们也可以学习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节操。这是一种“出世”的思想……

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也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式。 齐读: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屏显)

陶渊明身上体现的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融合。 四.情境赏读,对话作者

明确作者的地位,欣赏情境朗读,进一步感悟作者及主题。

师:在那样的乱世中,在这么久远之前,就有一个人能提出这样的梦想是十分可贵的!陶渊明也因之而地位卓越,影响深远。 a、“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b、“魏晋风度的最高代表” 白板 c、“我国中古时代大思想家”

他不曾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除一部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散文之外,也不曾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是他至今日依然是一堆照澈古今的烽火,在那些较渺小的诗人和作家的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 ------林语堂《人生的爱好者 陶渊明》

带着崇敬,乘坐理想的小船欣赏情境朗诵(动画),一起去陶渊明的理想国感受那份清纯,那份美好。

对话作者:是否愿意生活在这个桃花源中吗?跟作者说说心里话。 预设:不愿意生活。那会更加闭塞,我想参与社会,积极进取。

五、分享收获 推荐阅读(出示书名)

交流学习收获

推荐作业:林语堂《人生的爱好者:陶渊明》去了解一个无忧无虑的、心地坦白的、谦逊的田园诗人,一个智慧而快活的老人吧。或者用笔书写出心中的桃花源。

就让我们再次朗诵这美好的梦想吧!(带着感情自己朗读课文) 说板书设计:

25、桃花源记

陶渊明

黄发垂髫 安居乐业 鸡犬相闻 宁静和睦 (白板以桃花的形式显示)

最后说一下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简单明了,能够直观呈现出桃花源的主要思想。我会在展示交流品读的环节,相机进行板书。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借力白板,将文、景、声、情巧妙融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提升语文读写能力。

第14篇:桃花源记

5、组内轮读,要求a、读准字音,停顿分明,不读破句。b、带着感情,声音洪亮,读出韵律。

一、学习目标

6、全班展读.:每组出一个代表。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7.全班齐读。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二)译文 3.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勾画疑难。

桃花源记

陶渊明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5.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暗所表达的不满黑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二、资料链接 1.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2.背景: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自主预习案:

(一)读文

1、自读课文,勾画疑难。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2、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疑难,互相指正。

3、教师范读。

4、自行练读。力争读准每一个字音、注意正确断句、尽量读出感情。 2、分组就不理解的词句质疑。

提示: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学会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文基础知识,共同释疑。

3、以小组为单位翻译课文 注意矫正及重点。小组帮教。

4、各组提出疑难全班交流。

5、教师抽测并点拨。

问题探究案

一、理解文意(先独立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组长适时组织交流讨论)

1、简要概括各段段意;理清文章思路。

2、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二、想像桃源之“美” 1.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开展朗读比赛。 2.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如: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三、感受桃源之“乐”

1.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男女、老幼、渔人) 2.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

活之乐。 如: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四、评说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美丽快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

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讨论,交流。

(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景奇。如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豁然开朗”。

五、研读课文,悟主旨

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存在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呢?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

(学生深入文本,领悟文中主旨,各抒己见。)

七、布置作业

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写一篇习作。

检测题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缘溪行 忽逢桃花林 落英缤纷 欲穷其林 土地平旷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处处志之 诣太守 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欣然规往 后遂无问津者

二、写出加点词语古义及今义

1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2.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3.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4.诣太守,说如此..

古义

今义

5.无论魏晋

..

古义

今义

6.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三翻译下列句子(每句..

4)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四、很多成语出自本文,请写下来(至少3个)

五.用原文填空(2分一题)

(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任写一句):

(2)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

(3)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4)“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5)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6)文中突出村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第15篇:《桃花源记》

设计指导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突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听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

三、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四、分类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 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 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2.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七.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八.深入讨论

1.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3.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九.总结结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十.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完成书后思考练习。 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4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发 现 和平安宁 探 访 怡然自得 离 开 安居乐业 再 访 民风淳朴

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

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反映人民愿望

桃花源的生活

第16篇:桃花源记)

二、考题解析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英国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东方城市,那里有着旖旎的风光、蔚蓝的天空和纯净的土地,是一个宁静、安逸、悠远、知足、明朗、和谐的理想归宿。人们常常将自己理想中的居所称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让我们一起跟随陶渊明的脚步,探访那片神秘的土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3.疏通文意,教师进行纠正和强调。 4.梳理行文线索

(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不同片段。 (2)为故事的不同片段拟写小标题。

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三)深入研读 1.走进桃源生活

教师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探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明确桃源人的生活及处世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1)渔人进入桃花源后,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从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两个角度去思考。) (2)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村中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3)桃花源中的人“避秦时乱”之后为何“不复出”?渔人“──为具言所闻”后,桃花源中的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文中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鲜艳美丽,今:(味道)新鲜 (2)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指运输事业

(3)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4)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不管

(5)绝境,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四)拓展延伸

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桃源生活。

陶渊明为我们呈现的桃花源是一个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理想社会,描写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隐含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抨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五)小结作业

有人说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理想社会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认为本文的知识点和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桃花源记》是一篇文言文,正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是第一步要做的,其次就是要将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讲解清楚。关于重点,文言文的教学往往会流于串讲文言知识,这是不可取的,我们更应该关注文本所反映的内容。比如《桃花源记》当中包含了陶渊明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蕴含着老子的自然观,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挖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你认为教授文言文时应突出哪些方面?【参考答案】

教材所选的文言篇章是千古传诵、文质兼美的佳作。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文言文中的审美因素,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一,享受文言文的形式美。古人作文很重视文章的形式美,在写作方法上讲究对比、烘托、铺陈。在布局谋篇上,有的出奇制胜,似铁骑突出;有的精雕细琢,如间关莺语;有的行文如山间流水;有的落笔似林间惊鸿„„让人读后回味无穷。非常值得学习。

第二,享受文言文的情意美。文学作品的优美,或壮丽,或朴素,或含蓄„„无一不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在文学创作中,不同的内容都在寻求着可以完满表现它的形式;不同的形式总是尽力地表达它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文言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我:

《济南的冬天》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编者安排这篇作文,就是想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

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

2.课文解读: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最具个性的写景散文,是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去阅读文本、观察生活的极好范例。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亲切、自然,描写生动形象而又妙趣横生。作者对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平中见奇,常处见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观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应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另外,还可以把本文与《春》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作用。文章开头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亲身的感受,写出了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特点;接着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情景交融是本文的又一大特点。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第5段。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不是采取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如这样一句话,“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作者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我: 该课文是八年级下期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揭示人生意义。《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鲁迅原来想走“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匿名信**”和“电影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使鲁迅认识到要拯救国家,就要医治国民的麻木、愚昧,这就需要用文艺唤醒沉睡的国民。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这一举动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现。情,感悟作品的理,品味作品的美。这样,学生就会在美的探索中提高自己,在提高自己的过程中享受美的乐趣。

第17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1、复行数十步,豁朗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陋室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住的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核舟记》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3、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那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7、嘻,技亦灵怪矣哉(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

《大道之行也》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有归宿)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

私利)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三峡》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答谢中书书》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与朱元思书

第18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一、文章的结构分析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

二、文章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三、文章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 哪些?各表现了村民什么性格特点?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祥和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好客

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好客、好奇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与世隔绝,与世无争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好客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外界生活不满 从下面句子中,你悟出了什么?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陋室铭

1体现作者居室优美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本文的中心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翻译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乐声使双耳受到扰乱, 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1、作者以陋室比古圣贤的居室用意何在?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圣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2、作者最后应用孔子的话用意何在?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3、主题: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记承天寺夜游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①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 。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 ③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像水一样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这个写景的句子有什么奇妙之处: ①把月光比喻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喻作水中藻、荇。 ②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

③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复杂微妙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 “闲”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 以别人的不闲反衬两人之闲,点明主旨。 “闲”字的含义

①、反映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 •

②、反映了作者身为闲官的闲事。

③、慨叹世人忙于名利.无暇顾及良辰美景.读“三峡的夏水”

1、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

迅疾、湍急(朝发白帝„„不以疾也)凶险、奔放(襄陵,沿溯阻绝)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夏水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对比手法

3、写三峡山的“高峻”与写夏水的“迅疾”有什么关系?

写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为写夏水的迅疾做铺垫。 读“三峡春冬之景”

1、三峡的春冬有何景物?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各自特点。

湍:素 潭:绿 清:回 影:倒

:绝 柏:怪 泉:悬 瀑布:飞漱

水:清 树:荣 山:高 草:盛

2、文章在描写三峡的水时为何不按春夏秋冬季节来写呢? 因为三峡的水,以夏季为盛, 故先写“夏水”。

读“三峡之秋景”

1、作者描写“猿声”的作用是什么? 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

2、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引用渔者的歌谣来说明三峡秋景的凄凉,以衬托游者哀愁的心情。

第四段写三峡 的秋冬的景象,和上层欢快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到处笼罩着-------_悲寂、凄凉---的气氛。最后用渔歌作结尾,从侧描写了三峡的 -------凄凉、空旷 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朝发白帝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 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

一、

二、四句相印证, 都表 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 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 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5、用文中诗句填空:

①概括富春江美景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抒发作者厌弃世俗思想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1、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什么特

点?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分

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静态:清澈 ;动态:急猛。

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 作者是如何描摹奇山异水?

示例: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鱼群穿梭,不仅衬托水之清秀,且逗人游兴,给山水增添无限生趣。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的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1、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发现小石潭:隔、闻、伐、取、见

2、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

3、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潭水:清澄 侧面描写

4、作者是怎样写鱼的?采用怎样的写法? 游鱼:不动远逝 动静结合

5、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

溪身:曲折婉蜒 岸势:参差不齐 形象比喻

6、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幽静 孤凄悲凉

7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 8.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9 作者为何说小溪“明灭可见”?

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征。

10.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太守之乐其乐

4.归纳第②自然段的段意。写山间早晚和四季的景色及其带给游人的无穷乐趣。

5.第③自然段可分为四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层意: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其中核心为:太守醉。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山水同乐的思想感情。 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⑴“衔远山,吞长江”。⑵“浩浩汤汤,横无际涯”。⑶“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运用比拟的手法,“衔”“吞”,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手法:互文

“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

“退”指“处江湖之远”,在偏远的地方做官。 “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的“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批注:

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⒎《岳阳楼记》为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 ”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 . ”的远大政治抱负。

1、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 ⑴借书以观,录毕送之,得以遍观群书。①幼时得书之艰 ⑵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②从师叩问之难 ⑶从师学习奔走的艰难。③ 求师奔走之劳 (4)从师学习生活的艰难。④住读生活之苦 从四个方面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

作者写自己从师问学的“勤”‘、“艰”时,面对生活比自己好的同舍生,“余”抱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①略无慕艳意;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作者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

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 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

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

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态度恳切,易于接受。

8、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做“ ”,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

9、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作者借此表达了 的心情。

食马者 千里马 圣明的君主 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

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人才; “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

第19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复习课教学设计

标签: 九年级

分类: 教学实践与感悟 2010-12-08 19:20

哈159中学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

2、3段内容;

2.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省略的现象,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探讨主题;

4.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孔子说过一句话:温故而知新。谁能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呢?(学生回答:温习旧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今天我们就来温习《桃花源记》,希望能有新的收获。(板书题目)

二、授课过程

(一)检查课下巩固情况: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考小卷,同桌互批,师生总结

2、检查课文背诵:男女声背诵接力

(二)回顾文学常识

1、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

2、写作背景: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三)回顾课文内容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

2.围绕线索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

本文记叙了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而又神奇的经历。

(四)深入把握课文: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下面同学们结合

二、三两段说一说“世外桃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找学生描述画面内容,并找出与课文相对应的原话,并翻译,夯实重点实词、重点句的解释)

1、自然景色优美:

例: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社会环境平和、宁静:

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3、人们的生活和谐、幸福:

例: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4、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五)理解文章主旨:风景优美,环境宁和,民风淳朴,作者如此完美的描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究竟有何用意呢?(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呢?)(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明确:表现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六)议一议: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的许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意图是什么?

桃花源,只是作者以及无数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体现,表现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当然,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写桃花源的无迹可寻,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七)拓展延伸:世外桃源是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现在,我们正在为建设小康、和谐的社会而努力。你理想中的家乡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你的笔描述一下吧。

(八)课堂小测: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自然环境——美好

社会环境——宁静、和谐

人民生活——幸福、舒适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桃花源记》复习课教案

一、导入

师: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样的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一生经历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桃花源记》,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复习。

二、明确文言文的考点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考点,然后师出示投影:

1、文学常识

2、常见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手法

三、文学常识

(1)作者回顾

师问:你了解作者多少呢?生答。

(2)文体知识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过渡语:同学们,坚定的步伐已经迈出,我们要勇往直前,进入基础闯关。

四、基础闯关

(1)背书关 3分钟自由背书,然后对照图片背诵相应语句,看谁背的又准又熟练。

(2)字词积累关

文言文中的词语有特殊的文言现象,你能说出来吗?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学生结成小组,归纳总结文中出现的以上词语现象,然后小组内交流。

师:如何让自己在复习重点词语时,更能得心应手呢?老师支你一招。(出示投影)(生齐读)

通假字要勤整理

一词多义要分清

古今异义巧归纳

词类活用记心中

重点词语别放过

师小结:不管复习哪一课,只要你细心整理,相信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本文中概括一个成语,大家能说吗?(生:世外桃源),对,还有哪些呢?

学生自由发言: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3)译句关

学生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师:大家谈谈我们在翻译句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大家畅所欲言)

今天老师送大家几条锦囊妙计:(出示投影)

1、要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例:渔人甚异之

2、补充出省略的成分;

例:(村人)问(渔人)今是何世,(村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要调整语序;

例如:不复出焉

4、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还应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师:面对通篇的句子,哪些是容易考的呢?老师帮大家归纳。(投影)

1、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

2、运用修辞之句(如:排比,对偶)

3、含有重点词语的(如: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4、主旨句,反映作者情感,蕴含哲理,结构上起一定作用之句等

师:祝贺同学们顺利闯关成功!复习时,抓住规律, 巧用方法,学习起来就会如鱼得水。同学们,夯实基础很重要,文意理解不可少。我们共同进入下一个环节。

五、把握脉络,理解文意

(1)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a.(1段)发现桃林。b.(2-3段)访问桃源。C.(4-5段)离开桃源,探访未果。

(2)明确本文的线索: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3)小组合作探究:

1、桃源中人为何皆叹惋?

2、桃源中人为何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3、作者为什么又写后人无法寻找到世外桃源?

4、作者在文中寄托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讨论,整理答案,然后交流。)

六、拓展延伸

陶渊明在文章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这种淳朴安宁,恬淡的心境在他的其它作品中有所体现吗?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小结:《归园田居》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归隐田园的无悔;《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感受到了他陶醉于自然美景的自得;《五柳先生传》中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淡泊情怀。

过渡语:在复习文言文时,我们可以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巧妙的结合起来,这样能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

七、作业

整理本课中你认为重要的五个解词,三个译句,一个简答,明天上课交流。

八、结束语:

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桃花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无果而终,朝气蓬勃的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那么,就让我们风雨兼程,快马扬鞭,努力拼搏,朝着理想中的桃源进发吧!最后衷心祝全体同学都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桃花源记》复习课教案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

复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梳理文言文中考考点,指导文言文解题技巧。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预习方案

1、阅读《中考指导》,研究去年中考考题,探讨文言文考点。 2 复习课文《桃花源记》的有关内容并探究本课考点。

3、找出与《桃花源记》有共同点的文章,对比阅读并仿照中考题的形式拟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样的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一生经历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桃花源记》,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复习。

二、明确中考文言文的考点

㈠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评价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记诵积累的过程,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面就以2010年的考题为例,看文言文从哪几个方面命题的?

㈡、研究2010年中考题,探讨文言文考点。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考点,然后师出示投影:

1、掌握文学常识

2、理解常见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手法

三、《桃花源记》考点探究

㈠、文学常识

1、请你说出本文作者、朝代、出处。 本文作者是

,选自《

师问:你了解作者多少呢?生答。

2、文体知识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师追问:我们学过哪些“记”?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小石潭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满井游记》 《登泰山记》

过渡语:同学们,坚定的步伐已经迈出,我们要勇往直前,进入基础闯关。

㈡、回顾课文内容

1、明确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

2、围绕线索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

本文记叙了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而又神奇的经历。(板书主要情节)

㈢、基础闯关

1、背书关:⑴指名背诵

⑵男女声背诵接力

2、字词积累关

文言文中的词语有特殊的文言现象,你能说出来吗?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学生结成小组,归纳总结文中出现的以上词语现象,然后小组内交流。

⑴通假字:便要还家

⑵古今异义:

①、芳草鲜美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④、无论魏晋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⑶一词多义:

①、舍

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②、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③、寻

寻向所志

寻病终

⑷词类活用:

①、欲穷其林

②、未果,寻病终

③、渔人甚异之

⑸重点实词: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阡陌交通

③、黄发垂髫

④、具答之

⑤、咸来问讯

⑥、延至其家

师:如何让自己在复习重点词语时,更能得心应手呢?老师支你一招。(出示投影)(生齐读)

通假字要勤整理

一词多义要分清

古今异义巧归纳

词类活用记心中

重点词语别放过

师小结:不管复习哪一课,只要你细心整理,相信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本文中概括一个成语,大家能说吗?(生:世外桃源),对,还有哪些呢?

学生自由发言: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3、译句关

学生翻译下列句子: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师:大家谈谈我们在翻译句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大家畅所欲言)

今天老师送大家几条锦囊妙计:(出示投影)

1、要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2、补充出省略的成分;

3、要调整语序;

4、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还应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师:面对通篇的句子,哪些是容易考的呢?老师帮大家归纳。(投影)

1、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

2、运用修辞之句(如:排比,对偶)

3、含有重点词语的(如: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4、主旨句,反映作者情感,蕴含哲理,结构上起一定作用之句等

师:祝贺同学们顺利闯关成功!复习时,抓住规律,巧用方法,学习起来就会如鱼得水。同学们,夯实基础很重要,文意理解不可少。我们共同进入下一个环节。

㈣1.展示桃花林及桃源美景图画,找学生描述画面内容,并找出与课文相对应的原话。

2.说一说桃源景色有怎样的特点?(讨论完成)

景色优美:绿水长流,桃花夭夭,花片纷飞,嫩草芳香

环境平和、宁静、淡远(如一幅祥和、古朴的田园风景画)。

3.展示桃源人宴请渔人的图片,想一想:这体现了桃源人怎样的民风?并找出文中相对应的原话。

桃源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原话:“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议一议:风景优美,环境宁和,民风淳朴,作者如此完美的描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究竟有何用意呢?(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呢?)(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明确:表现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㈤、拓展延伸

陶渊明在文章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这种淳朴安宁,恬淡的心境在他的其它作品中有所体现吗?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讨论,整理答案,然后交流。)

㈥、拓展延伸

陶渊明在文章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这种淳朴安宁,恬淡的心境在他的其它作品中有所体现吗?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小结:《归园田居》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归隐田园的无悔;《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感受到了他陶醉于自然美景的自得;《五柳先生传》中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淡泊情怀。

过渡语:在复习文言文时,我们可以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巧妙的结合起来,这样能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一节课的收获如何?一起走进中考练兵场,接受检阅!

三、中考演练场

师:同学们一节课的表现真的很棒,老师最后再送大家一个礼物。(投影)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异之(

⑵阡陌交通(

⑶颖脱不羁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

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4.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

送你一把金钥匙

1、牢记重点字词句,夯实基础别小视。

2、温习作者及背景,促进理解变能力。

3、复习中心和写法,篇篇归纳和整理。

4、瞄准中考要精练,文意分析巧联系。

四、结束语:

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也许六月的中考就寄托了我们太多的梦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无果而终,朝气蓬勃的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那么,快马扬鞭,努力拼搏,朝着我们的理想桃源进发吧!最后衷心祝全体同学都能早日找到自己的桃花源!

第20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教案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 mo)诣(yi)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导语: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 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豁然: 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属:类。

悉:全。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怯。如此:像这样。遣:派。 欣然:高兴地。

四、小结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像这样 说如此

今义:这样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A便得一山(得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B.便舍船(舍弃、放弃)屋舍严然(房屋) C.缘溪行(行船)复行数十步(步行) D.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二)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渔人甚异之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 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

(三)下列各旬的加点字,不能用“都”解释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此人—一为具言所闻,首叹惋

(四)翻译下面文言句子。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课时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通,鸡犬相闻。 6.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8.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 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9.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0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1.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 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导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无问津者 似有而无的理想社会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 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 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 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

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的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 (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 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 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们)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 (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竞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的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的人了。

桃花源记拼音版
《桃花源记拼音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